农产品直销范文

时间:2023-03-26 13: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直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直销

篇1

ECFA助力台湾农产品“抢滩”内地

自上世纪90年代,台湾农产品便开始向大陆出口,不过数量一直较少。1997年,内地进口台湾农产品的金额只有1456万美元;直到2006年,进口金额增至4.3亿美元,增长了近30倍。自2005年起,内地市场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台湾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

2008年以后,受惠于两岸关系改善,特别是“三通”直航、签署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及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多项政策利好,台湾农产品外销大陆金额年增20以上%,2011年已超过10亿美元,已成为台湾地区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内地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给两岸贸易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自2010年9月ECFA生效后,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制度化合作的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对台湾539项货物贸易早收清单之中,农产品共有18项,包括活鱼、生鲜鱼、冷藏冷冻鱼、生鲜甲鱼蛋、鲜兰花、金针菇、香蕉、柳橙、柠檬、哈密瓜、火龙果及茶叶等。ECFA的实施,对台湾果农是重大利好,水果销往大陆通关程序更为简化,时间、税费成本大大降低(例如柳橙,2011年1月1日起,进口关税已从原来的12%降低到5%,2012年后又降低至零关税),导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尤其是单批进口水果数量显著增长,显示了台湾水果业者对大陆市场的普遍看好。由于两岸农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农产品的出口良性互动,为两岸的消费者提供更加廉价物美、新颖多样的选择,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内地消费市场。

2011年1月20日,大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对台湾“CAS优良农产品”核发了注册证,允许其在内地正式销售,大陆消费者可以凭此明确地辨认和选购台湾优良农产品。在未来5年时间内,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简称CAS协会)将推动台湾农产品统一认证,并以“CAS优良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标签,逐步进入内地市场。

CAS协会董事长张晁祥表示,CAS是对台湾安全农产品的认证,以“优质农业”及“安全农业”为理念,已在台湾实行了22年。历经22年的发展,CAS台湾优良农产品标章已成为台湾农产品最高质量的代表标志,验证类别包括肉品、冷冻食品、果蔬汁、食米、腌渍蔬果、即食餐食、冷藏调理食品、生鲜截切蔬果、水产品、林产品及乳品等15大类、6200多种,范围广泛,在食物的各个领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CAS标章优良农产品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价值,提升了台湾消费者的饮食生活品质,还建立了相当的知名度及公信力,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其他地方相比,台湾地区食品安全制度严明,经过CAS标章验证的加工产品,食品包装均要求清楚标示制造日期、保存期限、内容成份及热量等资讯,为食品品质多加了一道保护屏障。

去年12月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在北京举行,有近50家台湾CAS厂商参展,展示营销500多项CAS产品,并与1000多家大陆专业买主进行贸易洽谈,建立初步的营销通路网络,保守的订单额估计在1亿元人民币。此外,CAS协会还计划与大陆超市合作开设CAS农产品专柜,布建长期稳定的营销渠道,让大陆消费者不仅看得到,也能买得到真正安全、优质的台湾农产品。

福建成为台湾农产品“登陆”集散地

近年来,闽台交流合作往来日益活跃,福建屡推惠台先行先试措施,简化台湾农产品输入通关手续,实施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加快建设福州、厦门、泉州、宁德和漳州等地的海峡两岸水产品、水果集散(物流)中心,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农博会、林博会、茶博会等大型展会,渐成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的物流集散地。在ECFA这只无形“推手”的推动下,台湾农产品加速登陆营销,开拓广阔的大陆市场。而地处两岸交流合作最前沿的福建,日渐成为台湾农产品登陆开疆拓土的集散地。

每年9月7日在厦门召开“中国国际投洽会”期间,作为投洽会重要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简称“农订会”)都要在福建泉州登场,为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架起一座金桥。

作为两岸农业交流、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平台,“农订会”已成目前大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岸农产品专业会展之一,更是大陆举办农产品专项展洽活动以来,台湾企业参展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会展。第四届“农订会”共有台湾省农会及会员单位50个、台湾省渔会及会员单位40个、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20个及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云林县农产物流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台湾农业团体、企业单位190个,共计300个展位参展,品种涉及台湾云林等22个县市的莲雾、杨桃、槟榔、芒果、柳橙、葡萄、柚、凤梨等时鲜水果,以及400余种农产品加工制品。

特别是,本届展会还首次设置肉食品综合展区,有大陆检验检疫特批的5家台湾肉制品企业抱团参展。面对沃尔玛、麦德龙等约100家大型采购商参会采购,此举显然为台湾肉制品进入大陆市场带来机遇。

作为一年一度“农订会”的举办地,位于福建南安市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已成为台湾农产品登陆营销的重要集散地。目前,该市场与台湾省农会、渔会、农业合作社、鱿鱼公会、果蔬输出同业公会等台湾较具影响力的农业社团,以及台湾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在台湾云林县成立全资子公司。

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主要开展以农产品为主的对台小额贸易,目前已累计进口台湾水果、水产品、食品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上万吨,货值达数千万美元。其中,南安石井港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鳖卵进口口岸,也是大陆首个享受进口ECFA降税台湾鳖卵的口岸。

厦门则是台湾水果登陆的最大口岸。在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内,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台湾特色乡镇交流展示馆和台中馆也在投洽会开幕前一天对外开张,构建跨越海峡的经贸金桥,经营包括台湾农产品在内的台湾商品销售。

产销对接,搭建台湾农产品直接采购平台

为了尽快“抢滩”内地市场,台湾农产品经销商采取在大陆各地巡回举办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暨产销对接洽谈会的方式,例如去年12月2日在南京举办的“2011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暨产销对接洽谈会”,为期三天,期间共签订270项合作协议和采购合同,总额达82.9亿元,采购及参观人数超13.6万人次,现场零售总额达1165万元,展会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据主办方统计,台湾精致农产品、13个市名优农产品、省供销合作总社等有关企业产品深受市民喜爱,众多市民前来采购,现场销售一路飘红。由台湾省农会、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精心组织的台湾精致农产品倍受市民青睐,茶叶、竹碳花生、综合干果、黑蒜头饼干、渔类制品、台中空厨、京口食品、新竹米粉、金门面线、梅制品(醋、酒)等产品热卖,三天销售额达70.8万元。

最近,台湾农产品经销商又有了新的策略――组织大陆各地赴台采购团,搭建直接采购平台。例如今年5月11日,台湾海峡两岸农业协会与湖北省政府合作,组织湖北省商贸采购团赴台直接采购,现场签订了2000万元人民币台南农产品采购协议,并协调台南市农会、中华航空公司、武汉汉台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四家单位联手,在台南市举行“2012湖北来台农产品直接采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共同搭建“台湾农产品直接采购平台”,形成台湾农产品生产基地、空中快速运输通道、湖北商贸企业直接有效对接,实现“早晨在台湾的果园,中午到武汉的超市,晚餐上市民的餐桌”,更充分地满足湖北市场需求,扩大台南农产品在湖北及大陆广阔腹地市场销售。

高品质热带水果直销东北雪国

出身台南的桂在兴曾经有过成衣厂老板及科技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但是7年前他的人生意外出现转弯,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卖水果。如今,他靠着独门的科学化保鲜秘技,通过两岸“大三通”海运直航,将台湾热带水果远销到大陆东北,价格还比同业高两成,大家都称呼他为“水果达人”。

天寒地冻的沈阳市,一家超市里却人头攒动,台上的主持人正在大声地介绍着来自千里之外产自台湾的热带水果,穿著厚厚呢大衣和羽绒服的消费者已迫不及待拿起柜台前的新鲜水果准备结帐,有些人甚至为了抢夺剩下不多的几个莲雾,差点打了起来。

“这些水果不管多少钱,我都要了!”一位中年男士指着每个售价100元的释迦大声嚷着。

2010年1月,一艘从台湾南部搭载着16吨热带水果的直航货轮来到冰天雪地的大陆东北。1月9日,沈阳市举办了“首届台湾水果节”,硕大、甜美的莲雾、蜜枣、释迦、碰柑,木瓜、杨桃、青柠檬等首度出现在正准备过年的东北消费者面前,吸来争相采购。

负责这项推广活动的台湾“农委会”负责人萧梅琼惊讶地说:“我们知道东北是台湾水果的处女地,但是没有想到会如此受欢迎!”

这场由台湾“农委会”补助、当地台商主办的水果节能够引起轰动,幕后的主角就是台湾精果公司总经理桂在兴。

亲眼目睹台湾水果在大陆热销而深受鼓舞的桂在兴,春节假期才刚结束,就赶到高雄县内门乡,与果农商谈采购水果销往大陆事宜。

看着果园中种植的3万颗凤梨,桂在兴还嫌产量太少,“这些还装不满一个货幅,我们还要找其他的果园。”他擦着汗说,两岸“大三通”大幅节省台湾水果运往大陆的时间,品质自然比较好,也逐渐打开大陆市场,让他的订单越来越多。

以前台湾水果要运到大陆沈阳,至少要花半个月时间,现在只要7天就可以运到,运输成本减少30%。沈阳商场食品处主管助理胡曾绪就指出,“大三通以前,释迦每斤要卖到60元人民币,这次水果节释迦每斤只要22元,价格降低三分之二,自然引起民众的抢购。”

在两岸海运直航后,距离已不是障碍,甚至遥远的东北都已是台湾水果的市场,品质成了决胜的关键点,而这也是桂在兴可以在“大三通”后成为水果赢家的主因。

以前因为运输时间长,水果密闭在货柜中发酵,运到上海开柜时,就像乐透开奖一样的紧张,“每一次开柜结果都不同,有一次半个货柜的木瓜都坏掉了,只能自己认赔。”桂在兴无奈地说,一个柜子坏掉一成的水果是常有的事。

水果难以保存,是因为水果摘下之后还会继续成熟。而不同的生长条件、种植方式、成熟度,甚至不同的品种,都会成为运输时难以控制的变项。此外,不同的水果还有不同的保存温度,例如杨桃的保存温度为摄氏2度,橘子为13度,莲雾、释迦为10度,如何将不同的水果放在同一个冷藏货柜运送,就是一个大挑战。

“全台湾我是第一个敢把不同水果混装在同一货柜出货的人!因为太困难了,同业很少这样做。”桂在兴骄傲地说:“因为各种水果都会释放出不同数量的乙烯,乙烯是天然的催熟激素,将凤梨、木瓜、释迦等容易散发乙烯的水果混在密闭货柜中一起运输,结果可能是一场灾难,开柜时全部都会烂掉。至于如何掌握水果混装的诀窍?只能从错误中学习,到现在我也只能尽量控制损失在5%以内。”

除了保鲜的关键技术外,挑选不同的水果品种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一次货柜装满了凤梨运到上海,一开箱,整柜的凤梨都发霉了。他当时仔细检查,每个环结都没问题,最后向专家请教才了解,原来这批水果是种在平地,含水量较高,只能内销,根本不适合外销,如果没有付出这个学费,根本不可能了解这些诀窍。

今年54岁的桂在兴只要提起水果,就有讲不完的水果经,但是他并非出生农家,学的也不是农业相关科系,卖水果是他人生意外的转弯。

30年前,桂在兴是开成衣厂的小老板,在台湾、大陆都有工厂,在美国拥有房产,每天进出的现金都在千万元新台币以上。但是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工厂收掉后与朋友一起进军科技业,两人经营的记忆卡厂一度营收超过20亿元新台币,但由于两人的经营理念不同,最后他只好另谋发展.

2002年,他受邀担任朋友电子厂的总经理,同时兼管友人家族事业的水果贸易公司,没想到隔年电子厂就倒闭了,他只好改以卖水果当主业,一肩扛起四十几位员工的生计。

身为对水果完全外行的门外汉,桂在兴把自己完全归零,重新出发,只要农委会、各地改良场有相关的课程,他都报名参加。而为了掌握水果来源,桂在兴有空就往南部的水果园跑,与果农培养感情。

“开始时连西瓜、哈密瓜如何生长部分不清,农民根本不理我。”他笑着地说。凭着谦虚的学习态度,以及每月勤跑二十多个果园的努力,他逐渐在南部果农界打出名声。

桂在兴能获得农民的认同,就在他与果农站在一起,靠着科学化的保鲜管理减少运输耗损,并且不会将损失转嫁到农民身上。“运输的损失都由我自己承担,即使全部坏掉,我也不向农民求偿。”

为了让销往大陆的水果品质更稳定,桂在兴开始在南部寻找契作农户及愿意提高品质的果农合作。2009年2月,桂在兴从台北来到高雄的六龟乡,拜访当地果农,看到果园中果实累累,但是果农脸上却没有快乐的表情,原来近年来台湾岛内景气不好,普通消费者收入减少,这些水果即使赔钱也卖不掉。

桂在兴看中两岸实现“大三通”后的商机,迅速接手了这批水果,很快销往大陆,让果农们脸上充满笑颜。”

2011年ECFA实施后,台湾水果出口大陆的税率大减,又让桂在兴及台湾果农受益良多,水果的种植量和出口量激增。如今,靠着科学化的管理及勤奋的努力,桂在兴每年出口大陆水果将近100个货柜,而且由于品质提升,价格比同业平均高出20%,同时也改变台湾果农的命运,成为打败不景气的赢家!

热销大陆,明星水果释迦身价看涨

凤梨释迦(大陆俗称“佛头”)是台东地区特产的一种热带水果,外形有点像凤梨(也称菠萝),但果肉香气独特,吃起来糯嫩纯甜,口感滑爽,成为台湾外销大陆的明星水果,大陆各地采购团来台采购农产品时,凤梨释迦往往名列其中。目前每年产量才2.8万吨,其中有20%销往大陆。

回想20多年前,由于台湾农民大量种植,凤梨释迦每斤产地收购价一度跌到仅有新台币二十几元。最近两三年,逐渐打开大陆外销市场后,凤梨释迦的命运一步登天,收购价已提高到55元。

专门向大陆出口凤梨释迦的台湾经销商长辰公司董事长柯文寿很有本事,通过热炒大陆市场,使凤梨释迦的外销量快速倍增,从2006年的10吨跃升到去年的1380吨,占大陆总销量的25%,成为全台最大外销业者。

柯文寿从小在家里务农,父亲当过新庄农会理事长。20年前,他经营山竹、榴莲的进口生意。随着大陆经济好转,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将台湾水果卖到大陆。2000年后,看上大陆内需消费的爆发力,转而全力进攻大陆市场,以外销杨桃、葡萄柚为主。后来他发现,这两种水果的价格打不过大陆本地栽种的品种,唯有让大陆人感到新奇的地地道道的台湾原产水果才有生路。

2005年,柯文寿到台东县参观凤梨释迦种植过程时,巧遇中兴大学教授鲁真、万钟汶二人,当他们聊到如何将价格跌跌不休的凤梨释迦卖到大陆,好帮助岛内农民时,对大陆市场敏感的他马上判断,这种水果外形和香气独特,具有很大的销售潜力,便欣然接受挑战。

种植凤梨释迦30年的果农林志忠说起早年低价竞争对他造成的伤害,“我本来想把果树砍了!”许多当地果农同他一样,想要放弃种植,却又感到茫然,听到柯文寿愿意帮助他们外销,既心存希望,又不禁有些怀疑。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柯文寿下了保证:尽管大胆种,我全数按协议价收购,赔了算我的。果农们因此重拾信心。当年,林志忠就把好几百箱凤梨释迦卖到大陆。林志忠带着感激心情说,柯文寿救了这个夕阳水果。

第二年,他发现凤梨释迦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立即着手改善包装,花了上百万元新台币做实验,增加纸箱透气性、承载力,并以摄氏6度的冷藏车运送,成功保持鲜度到达对岸,如今这个包装设计已普遍为业界所沿用。

为了提升口感,柯文寿更找来专人研究肥料,带着果农参观肥料厂,改用安全肥料,并建立栽种标准流程,不仅使果实弹性增加,而且品质提升,保存期还多了14天,有利长途运输,而且体型变大,每个最少重达1公斤,有的还3公斤重,宛如人头大小,每个凤梨释迦在大陆超市最少能卖200元新台币。

柯文寿发挥经销商的本质,2010年和大陆最大的水果批发商――江南市场签约,到了冬天采收季,凤梨、释迦便从台湾运到广州,最远卖到西北的乌鲁木齐或东北的沈阳。

柯文寿也建立追溯系统,如果品质不好,就能通过果农编号和电话,20分钟找到生产者,赢得大陆业者信任,甚至不必开箱检验就直接喊价拍卖,最高记录是40分钟就全部卖完。

柯文寿指着纸箱说:“我打着‘台湾长辰’当品牌,还刻意使用繁体字,标明水果来自台湾。虽然释迦在大陆也有人种,但台东县比大陆更适合栽种,口味更好,大陆顾客更喜欢购买,所以价格也卖得更高,果农年收入也跟着增加50万到80万元。”

住在台东县卑南乡的张水英,非常感激柯文寿对当地果农的协助。她说:过去帮别人做工,8小时工钱1000元新台币;跟着柯文寿种凤梨释迦后,她的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今年还开了家店面,专门卖凤梨释迦给到台东县观光的大陆游客。

同样将农产品外销大陆的新北市农会主任杨栋梁认为,柯文寿的优势是将产地、运输、销售各环节串连起来,这种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可有效提升水果品质,成功机率因此变大。当地果农过去入不敷出,每年都要向农会借钱度日,现在家家都赚钱了,改而把钱存在农会。

如今,柯文寿在卑南乡与5个产销班、54个农户、150名果农共同组成台东铨益农业合作社。在250公顷的土地上,算好栽种成本,错开授粉、剪枝时间,让果农从11月到翌年4月,任何时间都能采收,避免产销失衡,让凤梨释迦在大陆闯出一片新天地。

燕巢芭乐打进上海市场

芭乐,亦称番石榴,也是台湾的特产热带水果之一。特别是南部地区出产的芭乐,果肉质地细嫩,清脆香甜,果汁丰富,爽口舒心味道甜美,深得大陆消费者的喜爱。

每天早上8点,高雄市燕巢区农会的集货场都显得热闹非凡,数十名果农围在一起,检视、分级筛选芭乐。这些鲜绿硕大的果实是当地17个产销班的心血,正准备装箱,运往海峡对岸的上海销售。

提起燕巢芭乐打进大陆市场,燕巢区农会青果运销主办李邦清就显得十分开心。他介绍说,燕巢是全台芭乐产量最大的地方,因为品质优良,价格比其他产地都高,虽然以岛内销售为主,但已有5%的产量通过高雄农业开发公司卖到上海。

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贸易商,2002年成立的高雄农业开发公司是由高雄县农会、燕巢区农会、阿莲区农会、澎湖县农会等8个单位集资1亿元新台币,通过农会整合,定期提供货源,原本外销日本,这两年才进军上海。

“打开上海市场,等于又多了一个台湾本地市场。”高雄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萧汉俊表示:上海市人口超过2300万,经济腹地延伸到长江三角洲,因此该公司2010年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和300坪(1坪约合3.3平方米)的店面,自行掌握销售渠道。

况且,上海人收入高,消费能力强,气候比北方温暖,台湾的热带水果送到那里,不会冻坏。总经理谢忱勋更发现:每公斤爱文芒果在屏东收购价是200元新台币,日本人嫌太贵,可是上海人却很愿意购买,批发价可达329元,说明上海有钱人比日本人更吃得起高价水果。

萧汉俊说:ECFA让我多一个销售渠道。因为日本仅进口台湾芒果、凤梨和绿皮香蕉,可是大陆同意从台湾进口24项水果,有些又免关税,大陆市场潜力将远超过日本。

2005年就和大陆农业部接触的萧汉俊,热衷参加大陆举办的各种农产品展示会,从博鳖论坛到各蔬果交易会,他鲜少缺席。接到大陆各地采购单后,还派人亲自到卖场,告诉大陆消费者台湾水果的食用方法。

谢忱勋道出两岸的差异,大陆人吃芭乐要削皮去籽。所以他叮嘱批发商,要介绍芭乐的正确吃法。

为了提升台湾水果形象,高雄农业开发公司从2011年起,采用外销日本的规格,只挑选具有生产履历的高品质水果外销上海,成为全台湾第一家以日本规格销往大陆的农业贸易商。

篇2

【关键词】小农户 组织化 农产品 供应链 优化

一、前言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理论受到农业领域广泛的关注,其实践运用亦日益深化,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了供应链实践,并将其作为知识经济背景下获取农产品竞争力的战略武器。与其他许多领域的产业化相比,由于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低,自给性农业仍占很大比例,因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之间实力差异过大,小农户的利益很难得到保证。

事实上,小农户利益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的问题,也就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农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加上土地资源本身的制约以及水资源的制约,使得小农户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突显。因此,本文指的小农户主要是指农户及农户组成的小型生产联合体,属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产品生产组织,而没有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的组织。国内外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实践表明,流通控制权逐渐向农产品供应链终端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通常是经销商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而非生产者。农产品供应链内部各环节谈判的控制权逐步从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转移,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生产者往往是家庭经营而非企业运作,使得其容易丧失发言权。显然,这种趋势会加剧小农户的弱势地位。这就使得维护小农户的利益显得尤为紧迫。

二、农产品供应链中小农户的发展现状

小农户是灵活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者,无论是参与核心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还是无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它在农产品供应链中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1、小农户供应链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劣势竞争地位

当前,农产品的竞争基本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理论与实践表明,一条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以及供应链运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核心企业的协调作用在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和供应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有十分突出的表现。以此为思路,可以把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有核心企业参与的集成供应链;另一类是无核心企业参与的小农户供应链。集成供应链基本上由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企业、零售企业(超市)、城镇消费者等构成。在集成供应链中,除了消费者,前三者均可能是这条链的核心企业。当然,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可能有小农户的参与,但其不是主体。集成供应链的运营现状基本是安全优质农产品――零售经营者为现代超市,专门供应商可对其经营的农产品溯源以控制其和质量安全性。与之对应,由小农户、批发商等所组成的小农户供应链是客观存在的一条供应链,其运营现状是普通农产品――零售经营者为个体商贩,经由批发市场供应的农产品,难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在小农户供应链中,由于批发市场是小农户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众多小农户的产品通过多种供应渠道汇集到批发市场,然后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送达消费者,只有少量农产品绕过批发市场以直销方式到达消费者。但是,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的销售方式是以“即时货银两讫”的现货交易为主,这是一种商流与物流不分的最原始的流通形式。从供应链管理的观点来看,小农户供应链中没有信息“交换中心”和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的协调功能,它必然是一条断裂、低效率的供应链,无法有效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因此,小农户供应链与集成供应链进行竞争,前者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2、农产品供应链中小农户总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有部分小农户参与到核心企业集成供应链,但绝大多数小农户均被动参与到小农户供应链中。无论参与哪一类供应链,小农户在其链中都会处于弱势地位。其原因在于:第一,同核心企业的合作比较难争取。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下游核心企业一般愿意与大型生产组织而非小农户合作,因此小农户在争取下游核心企业的订单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农户自身规模小、生产技术含量低以及分散无组织,核心企业与小农户组织合作的交易成本较高。二是与小农户合作的监督成本较高,核心企业监督小农户农产品的质量存在较大困难。三是农产品市场行情不稳定,使得合约各方很容易产生违约的动机,尤其是产品的市场价格较高时,小农户很可能不遵守合约规定而将产品卖给他人。四是核心企业倾向于上游生产单位生产附加价值高的农产品,而高附加价值通常意味着高风险,小农户往往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第二,抗风险能力弱、保障力差。由于小农户多数将目标定位于农村分散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游离于城市超市或专业化的供应链市场之外。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批发市场阻断了小农户供应链的信息流,上下游的信息不能顺畅地到达对方,甚至被严重扭曲。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造成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均衡,加大了小农户的市场风险。另外,小农户大都受制于大农户、农产品收购商、产地批发商等组织,市场一旦被恶意操纵,小农户往往只得贱卖其产品,尤其是对保鲜要求较高的农产品。第三,市场竞争能力弱。由于信息链在批发市场被阻断,小农户农产品流通经常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指导与监管又难以完全到位,而且还直接造成了农产品物流链的流动不畅。其结果是农产品物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处于阻断和不透明状态,流通渠道不畅,物流缓慢。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成本过高,致使小农户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三、基于小农户组织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策略

综观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除了发挥政府、核心企业的作用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保护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通过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从而提升小农户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加小农户的收入应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1、成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一部与农民紧密相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为小农户组织化的合法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维护中小农户的利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政府应首先推动、指导和扶持小农户成立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要加大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让中小农户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被组织起来的意义和作用,进而追求中小农户组织化的成功率和规范性。另一方面,还要对中小农户组织活动提供财政、信息、税收、科技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其次,政府应发挥规范作用。指导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工作,健全内部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合作组织的利益机制,切实让每一农户都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办成“民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规范利益分配机制,真正落实“民收益”的原则。第三,政府要搞好农产品的配套服务。加强乡村公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市场流通环节的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备、信息、电子结算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鼓励合作组织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实施“绿色证书”,对来自合作组织的产品作标准要求和处理。

2、以合作组织为依托,优化农产品供应链

小农户通过联合使其组织化程度提高,这样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上就容易取得规模经济,并能做到连续供应,增强市场谈判能力。以“合作组织”的名义进入市场,可以优化原来的小农户供应链,改变小农户在供应链中的不利现状。

(1)明确以规范的城镇市场和城市超市为目标。改变原来定位于农村分散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游离于城市超市或专业化的市场的局面,以顾客需求为基础,以规范的城镇市场和城市超市为目标市场。由于超市是靠产品质量和品牌来维持其生存的,合作组织必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地方特色。通过配送中心参与农产品供应链市场,形成“合作组织+配送中心+超市”“基地+加工+规范的市场”等模式,以配送中心为桥梁,建立零售商与合作组织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渠道,保障运输链条的完整性、快捷性。

(2)寻求同核心企业的合作和指导管理。寻求核心企业,参与到大型专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成为流通企业的生产基地和下游供应商。由于不再是单个小农户与核心企业合作,因此,核心企业愿意与合作组织进行合作。这样,有专业企业的标准运用和现场指导,必将使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的品种、营养、色泽、口味、保险、包装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和加大资金投入,开拓出更加广泛的盈利空间。在利益机制上,实行小农户增收与技术人员获取报酬相结合的制度,并突出小农户的利益。

(3)围绕核心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系统。由于批发市场无法起到核心企业信息交换中心的作用,致使小农户供应链无法实施供应链管理,因此,要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必须解决信息共享问题。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是最有效的供应链信息管理方法。核心企业通过发挥其信息提供和信息协调功能,使信息流在整个供应链上由核心企业统一协调,保障信息流动畅通。这样,由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就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利益共享的联盟,共同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

(4)建立协调的、利益一体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和资源约束,从合同履约、信用、合作愿望、生产、服务、营销能力、参与动机等方面综合评价合作组织的合作伙伴,确保伙伴的利益一致性,并能适应合作的管理协调机制,逐步从普通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四、结论

总之,小农户是农产品供应链的起点,更是一个庞大分散的供应源。单靠小农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是难以改变其在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的。通过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来提升小农户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加小农户的收入应是一种可行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策略。当然,这种策略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小农户的思想意识和运营方式的转变。

(本文是浙江省供销社基金项目,编号:06SS02)

【参考文献】

篇3

当日,由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共同主办的2016“推进与中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 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高层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戴小枫在会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及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

何谓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以产后为主体标志的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戴小枫说,现代农业始于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农业从业劳动力占全国从业劳动力的比重降至20%以下、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降至20%以下、传统种植养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降至20%以下(产后加工、保鲜、物流等的产值占到80%以上)。

戴小枫说,现代农业的建立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是把农村人变为城里人、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把农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也是农业自身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过程。

戴小枫解释,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农业是以产后为主体和标志的农业,没有产后加工、储藏、物流等产业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自身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标志、主体和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农业成幸福产业 农民成有尊严群体

戴小枫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脱胎换骨,就是要脱掉传统农业的胎,换成现代农业的骨。他说:“农业除了搞粮,要搞饭、搞活、搞绿、搞生态、搞文化,除了卖农产品,还要卖过程、卖体验、卖观感,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后备箱带头,有发展奔头。”

他这样描绘未来现代农业的前景,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古朴村落为形,以创新创意为径。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空气变人气,青山变金山,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

未来现代农业下的农民,在离城不近不远的地方,住着不高不矮的房子,吃着不咸不淡的饭菜,呼着不雾不霾的空气,看着不土不洋的演出,干着不轻不重的农活,泡着不冷不热的温泉,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

“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慢吃慢喝慢睡慢过,农业做成幸福产业,农村做成欢乐家园,农民做成有尊严群体。”戴小枫说。

如何发展?进行里程碑式农业革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中国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戴小枫表示,需进行一次里程碑式的农业革命,更新观念、变革模式、建立全新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及其相应的社会支撑体系。

他说,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户+合作社+加工流通企业”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各种融合模式,让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增强参与能力,分享发展成果。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就要对2.3亿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270万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搞融合发展,12万大型龙头企业主要搞标准、品牌、资本,以此引领要素向其聚集,形成金字塔或雁阵效应。”戴小枫说。

篇4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组织化;营销人才;市场体系;政府扶持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4-0432(2010)-07-013-1

0 前言

随着我国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难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近些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因农产品销售困难而伤农事件。例如2006年西安芹菜丰产却遭遇滞销,一斤芹菜只卖八分钱,菜农们为了腾出地种冬小麦,在收割芹菜的时候含泪将成片的鲜菜埋在地里,出现了菜贱伤农事件;2007年闻名全国的奶牛养殖县山西省山阴县很多奶农们因奶价过低而不能承受亏损的压力,不得不把他们上万元的奶牛以几千元的肉牛价忍痛卖掉,这不仅使奶农们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失,也使这个闻名全国的奶牛养殖县的奶牛数量在短时间内从7.5万多头锐减到7000多头;2008年湘西碰柑迎来大丰收,但却在蛆柑事件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打击下出现了严重滞销,大量因长期未能销售出去而烂掉的碰柑被一堆堆地扔在了路边;2009年秋天,我国白菜主产区辽宁省大民屯镇的白菜喜获丰收,然而绝大多数的菜农们却都愁眉苦脸,因为几亿斤的大白菜躺在地里,四分钱一斤都没有人购买……农产品难卖问题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说明如今农产品营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尽管一些农民已经意识到营销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农产品开展营销活动却总感觉举步维艰。那么是哪些因素在制约着农产品的营销呢?

1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过低

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推动我国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小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农产品难卖也成为必然,而且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状态的形成,这种矛盾日趋严重。小农户面对大市场要实现其农产品顺利销售并获得更高的收益,必须通过一定组织指导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行深加工,并统一进行市场调研,创建品牌,确定价格,组建渠道和开展促销等一系列的营销工作。然而,目前在我国发挥这一组织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这些经济组织,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成长期,数量相对较少且经营不够规范,帮助我国广大农民组织生产和营销的能力相对较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农产品营销的最根本的因素。

2 缺乏农产品营销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大中专院校培养了大批营销方面的人才,然而这些营销人才中的绝大多数都去了城市的企业做营销工作,真正到农村开展农产品营销的少之又少。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相对城市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差,待遇低很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过低使营销人才在农村没有多少用武之地。此外,目前我国培养的营销人才绝大多数学的是工业品营销方面的知识,专门学习过农产品营销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工业品营销和农产品营销两者在战略和策略上尽管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在具体内容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人才的极度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因素。

3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一渠道来实现的,我国大中小城市农产品消费80%以上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仅管这些年来我国为农产品销售的畅通,加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但到目前这止,批发市场一方面在数量上满足不了农产品销售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存在档次低下,功能单一,交易手段及服务管理落后等诸多不足。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相似,作为农产品流通重要环节的零售市场,其基础设施从全国的总体状况来看也较为落后,我国的主要农产品零售市场即农贸市场多数为钢架或棚顶市场或马路市场,露天赶集市场,同批发市场相似,也存在着交易环境差,交易手段及服务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为健全和完善农产品体系而大力开展的“农改超”和“农超对接”还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扭转目前农产品流通现状任重而道远。

4 政府对农产品营销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业由于相对其它产业属于弱势产业,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其采取各种扶持政策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过去几十年来为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近些年来仅管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总的国家经济政策导向下,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但由于受我国财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相对世界其它发达国家还很不够,农产品营销方面的扶持更是不足。在我国广大小农户无力独自开展营销的情况下,政府在营销方面的扶持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山东省和浙江省政府由于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有助于农产品营销的政策措施,这两个省的农产品营销工作成效显著。因此提高政府扶持力度是解决我国各地农产品营销困难的重要途径。

5 小结

篇5

私有商业及集体农资公司因本身发展的种种自身限制,加之现代营销人才和管理者对农资市场的淡忘,所以现在国内的农资市场中,极为缺乏科学的营销管理方法和农资营销人才,现有农资经营者、销售者大部分都是学农出身,所以在营销管理中经常出现市场定位错位、营销方案策划体系空白、消费者心理分析感性化等问题,将一个很有潜力的农资市场做的支离破碎,浪费了资源错过了自己发展壮大的机会。

农村市场具有极大的分散性特点,农资经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终端网络建设。农村消费者对于农资的需求因为地理、时间、政策的不同而具有多样多变性。农资市场总体需求量很大,但具体到一个需求单位上却很小。当前因为农民消费者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农作物种植中的时间特点,所以一个地区对于农资的消费总量,在短时间里不会发生大的增减。另外有一组农资产品消费者的统计数据需要说明,农资产品的购买者已婚者占95.2%,其中30~55岁者占70%,初中以下(包括文盲)文化程度的比例是87%。下面对农资进行简要营销分析和策划:

1、 强化产品功能,避免一些城市市场中营销手段的运用:

目前由于国家环保的政策、及城市市场对农业商品“绿色、无污染”等需求特点的原因,农民对于一些以前所用农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在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地方尤为明显,所以农资经营者应建立起顺畅的信息渠道,适应消费需求为农资消费者提供适时高效的农资产品。如在不能销售剧毒农药,而普通农药又不能杀死二化螟、三化螟和棉铃虫的条件下,如果能引进可杀这些害虫的生物农药无疑能打开市场。现代农资消费者对于农资品牌也开始关注,所以经营者在产品营销中不仅要注意对经销产品品牌的选择,而且要树立起良好的商业品牌形象。农资消费者对于农资的需求主要是对其功能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避免城市消费市场中很有创意和杀伤力“卖点”等类似营销手段的运用。

2、力求低价格,关注渠道价格内伤:

农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中低价格农资的需求,价格低并不代表质量差,这就要求经营者在物流管理中实行优化管理,缩短渠道减少流通成本,运用规模效应加大与厂家的合作深度获得厂家价格支持。在价格管理中应注意对渠道价格的管理,避免因渠道价格失控对渠道的自身破坏。

3、建立多种形式的渠道,注重渠道管理:

因为农资当地市场原有经营者的资源优势,对于渠道管理上,现代经营者一方面要整合自己的渠道,另一方面要采用工商联合、参股、合作、租赁、兼并等多种手段对当地经营者进行重组,以便纳入自己的营销网络中。对于渠道的建设要立足县乡市场网络的发展,注重对现代种植农业县乡的开发。要获得当地政府、协会的支持和参与,以便加强渠道本身的权威性。现代特许加盟的商业模式是渠道建设中可选的形式。

4、灵活多样,要用“农村心”去实施促销:

(1)经验消费,口碑效应: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主要是“经验”消费,对于各类广告宣传相信率很低,具有关资料统计农村消费者对于各类农资电视广告的相信率仅为5%。在经验消费中,有很明显的从众心理,因为农村的居住、生活特点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一个村庄内能形成城市消费市场从未出现的“ 韭菜现象”,在消费中农民的尝试性消费很少,所以在农资促销中,经营者应该充分考虑对榜样性经验消费者的发掘制造,可采用经验性小报故事进行自己和产品宣传。可以建立起以村长、有威望村民为主的信息传递准队伍。

(2)现场示范使用过程,力求简单:因为购买农资的消费者本身文化教育程度低等特点,所以我们在促销过程中要力求农资的使用具有简单性、可操作性,如果产品使用复杂,消费者就极为可能会放弃使用,“傻子产品”市场需求强烈。经营者为加强消费者对产品使用过程的印象可以在卖场、村中田头进行示范。但对于“复杂性”也应该有个认识,“复杂”具有相对性,培训、示范、代操作等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3)“小恩小惠”,形式多样:礼品赠送、电影下乡、品牌锣鼓队都是些有成功经验的农村促销手段,关键是营销者对实施时间、内容的把握。

篇6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矛盾;农民增收;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即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农民收入增长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重的,如农业投入品价格逐年攀升,交通运输费、燃料费、人工费居高不下,而这些费用的增加,大都出现在流通环节。其中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滞后,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1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矛盾

1.1 庞大的农副产品流通量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之间的矛盾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为47486.2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10.04%。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面积为162283千公顷。2011年粮食总产量为57120.8万吨,棉花总产量658.9万吨,糖料总产量为12516.5万吨,油料总产量为3306.8万吨。此外,2011年我国水产品产量为5603.2万吨,肉类总产量为7957.8万吨。另据《中国物流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保鲜汽车共3万辆,日本大约有12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我国铁路行运车辆共有33.8万辆,其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总车辆的2%,仅能满足25%的易腐货物运输,此运量尚不足铁路货运总量的1%。由此可以看出,庞大的农副产品流通量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1.2 农民增收和农副产品较高的物流成本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的农副产品运输,由于受到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保鲜技术差等条件限制,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常温和自然物流运输。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2%-15%的粮食在产后流通环节损失,25%-32%的水果蔬菜在采摘、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损失。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水果蔬菜的物流损失率低于5%。我国2011年的粮食成本中仅物流成本就占了40%,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更是高达60%以上。因此要让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目前,首要任务是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各环节逐一改善,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较高的农产品物流费用,为农民增收开辟“第三利润源泉”。

1.3 信息网络不健全与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流通渠道不畅,物流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农户居住分散,信息渠道单一,都是造成诸如“卖橘难”的重要原因。如此一来,一方面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增收困难。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会遭受有钱无处买的尴尬。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只有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体系,才能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物尽其值”。

2 推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同时在各类农产品集中产区,建立起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各级各类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适合我国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和生产;改进现有各式农用运输车;进一步开辟区域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

2.2 加快普及农村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对农产品流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连接起来,向各经营主体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速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改变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塞车的状况,发展和普及宽带业务,不断推动网络延伸,解决终端入户难问题。

2.3 加速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物流业

随着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它将成为今后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主导力量。以往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虽然能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但农民却难以从中受益。但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导的专业物流公司,摒弃了当前一些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只关心自己利益,,置农户利益于不顾的行为,,真正代表其社员或协会会员的利益,服务于社员或会员,将农产品物流增值返利于农民。

2.4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投资力度

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大做文章。提高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从不同经济层面或经济领域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产品物流公司作为服务性行业,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如农产品采选、分拣、包装、加工及由此带动的农村二、三产业等,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总之,只有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充分发挥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持续稳定地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篇7

鲜玉米连秆卖。市场上有卖西瓜带藤的,有卖桃带枝的。近年来,江苏滨海市睦邻开发区农科组的农民将玉米连秆卖。他们在离玉米收获还有段时日时,就忙着将田里泛着绿色的鲜玉米连着秸秆砍下,用车运到城里卖。市民们看到青绿绿的嫩玉米都抢着掰下玉米棒,一买就是十多个,有的市民还把青秸秆买回去喂宠物。农民们将剩余的玉米秸秆全部卖给附近的养殖场做贮饲料。这样,卖青比卖黄多出一半价钱。

独特方法卖辣椒。在卖辣椒的时候,时常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说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说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欢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此时卖的人会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与不吃辣的各取所需。但笔者碰到一位卖辣椒的妇女却有独特的卖法。有一个买主来买辣椒,问的果然是那句老话:“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买主挑好后满意地走了。也不知那天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都是买不辣的,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就所剩无几了。又一个买主来问了。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这一轮的结果是,长辣椒很快卖完。最后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卖辣椒的妇女照样不急。当又一个买主问时,她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可不是嘛,被太阳晒了半天,确实有很多辣椒因失去水分而变得软绵绵的了。辣椒好销,就是有与众不同的卖法。

经营中巧“转产”。广东惠州市有位卖烤红薯的段大爷,在冬季卖烤红薯,高峰时期一天能卖100个以上,一个月可赚一千五六百元。五一节过后,红薯因贮藏到期、口味不佳而难卖了,段大爷就“转产”改卖煮玉米。他把原来卖烤红薯的小推车炉子简单的一改装,放上一口大锅即可。热腾腾的煮玉米,香气弥漫,引来不少路人驻足,一个月下来照样还能赚个千把元。等到9月、10月新红薯下来了,段大爷又开始卖烤红薯。

红薯切条精装卖。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江苏灌云县南岗乡向阳村农民针对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把红薯切成大小、长短划一的薯条,经蒸、露数遍后拌上白糖,再加以精装,就成了城里超市的高档食品,每千克售价达8~10元。

简单加工野菜卖。在每年的农闲时节,四川仪陇县檬垭乡建新村不少村民通过野菜加工来增收。他们上山采摘蕨菜、苦叶菜等野菜,然后晒成野菜干,销售到县城的一些饭店,平均每天能有60多元的收入。建新村地处山区,有丰富的野菜资源,而且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深受市民欢迎。把野菜制成野菜干,是一种很简单的加工销售方法,但就是这些简单的初加工,就能让山间的野菜每天为他们带来人均60元的收入。

黄瓜戴花帽卖,超市抢“美女”。在四川南充市老君镇老君村的黄瓜大棚里,只见从棚架上摘下新鲜黄瓜根根挂满白霜的刺儿,每根黄瓜头顶着一朵鲜艳的黄瓜花。这种戴小花帽的黄瓜是俏货,南充、广安、重庆的几家超市天天都有人在地里出高价收购。正常情况下,黄瓜成熟后,花有一部分还会留着,不过都已经枯萎,在运输过程中轻轻触碰就会自然脱落。要想让花一直含苞待放,需要掌握好时机,用一种生长调节剂“点花”,可使黄瓜开花结果后仍然带着花,而且不影响黄瓜的口感和质量。物以稀为贵,既然这种头戴鲜花的黄瓜那么稀奇,价格也就涨上去了,那些带花的个体形状好的黄瓜现在平均批发价格都在4元/千克,比市场上的普通黄瓜高出2元。

篇8

对本次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农业部已督促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检测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处罚;对生产经营档案不全、投入品使用记录不规范、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也已提请地方农业部门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

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将“瘦身”

本刊讯(记者 申海鹏)1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食品标准将“瘦身”。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完成50%以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至2015年底,完成对各类食品标准中涉及安全内容的整合工作,基本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同时加快食用植物油、蜂蜜、饮用水、粮食等重点领域、品种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的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全面启动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近5000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及行业标准将在未来两年内,清理整合为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最高法:食品药品“霸王条款”内容一律无效

本刊讯(记者 孟雯)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情况。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食品、药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所定“霸王条款”内容一律无效。

一些食品、药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霸王条款”对消费者作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此,《规定》中第16条规定:“食品、药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消费者依法请求认定该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请求人民法院认定“霸王条款”内容无效。

浙江现甲醛加工牛血 4部门增强食用血产品监管

本刊讯(记者 唐蕊)日前,在《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两节两会”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行动的通知》发出后,各地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发现有不法分子用甲醛加工牛血等食用血产品的违法行为。为此,该办向浙江全省各市食安办、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再次发出加强对食用血产品监管的通知。

篇9

一、现阶段农产品B2C网络营销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虽然我国农产品B2C网络营销外部条件和内在基础日臻成熟,对照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开展的整体情况,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势头相对较为缓慢,仍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消费习惯制约

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之前习惯于进行品相观察、滋味品尝等感官体验,而农产品B2C网络营销不容易实现这种感官体验。家庭农产品采购的主体是年龄较大的家庭成员和家庭主妇,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传统购物习惯的束缚,对网络交易时空分离的购物较为陌生,宁可多花金钱、多费时间,也要到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

(二)农产品生产者困局

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格局复杂,有大型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也有零散的农户。让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变成农产品网络销售者,虽然可以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收益,但在现实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农产品网络营销是需要销售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网络营销知识,在硬件上也需要链接互联网。而乡镇一级,尤其是普通农户的互联网接人还不够充分,一般的农户不具备网络营销的全部条件。就算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人才和意识,进行网络销售的内在动力不足。

(三)网络营销信用体系不健全

网络营销的实现是基于交易双方的信用,农产品网络交易双方的信用是维持和评价网络营销秩序的重要指标,农产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和公开度是核心内容。目前,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上购物的同时,由网络信用体系不健全引发的投诉却越来越多,这些投诉反应的问题如:有些网站提供的产品说明夸大宣传,消费者买到的商品与在网站上看到的商品相距甚远;一些不法网站设置陷阱,恶意诈骗消费者钱款。购买者约定购买后又违约等不诚信的行为在农产品B2C网络营销中容易发生。由于一般农产品交易双方的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完全成熟,导致网络营销中参与交易者的合法权益经常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虚假农产品信息的违规者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惩戒。基于对售卖方信用的担心,消费者会谨慎和取消可能的购买。同样由于无法判断购买者信用,销售商也会放弃潜在的订单。

(四)物流难题

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与之匹配的物流体系做支撑。农产品不仅需要一般商品快递的快速运达,还需要适当的运输方式。如很多农产品运输途中需要进行冷冻,甚至需要采取加氧、冲氮等技术手段。速递企业往往需要深入偏远的农村承揽货物,加上农村地区普遍道路状况不甚理想,这可能使农产品在途时间延长,影响农产品品质。基于成本控制和风险的防范,一般快递公司和物流企业不愿承担此类农产品快递和运输业务。

(五)争议仲裁难度大

目前,涉及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争议缺乏权威机构进行评判、仲裁,缺乏农产品鲜度、品相、滋味等品质方面的网络销售标准分级。虽然一般网站要求网店展示的图片与实物一致,但由于拍摄者使用的摄影设备、摄影水平、摄影环境、电脑显示器的色差等均有可能导致出现图片与实物偏差。网店对农产品品质的文字描述和购买者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加上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的原因很多,很难断定原因和责任,就容易引起交易双方争议。对于一般商品,购买者不满意可以选择退货或换货,不影响商品的二次销售。而农产品保质期短的特性导致购买者一旦选择退换货,就可能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不再具有价值。

(六)品种单一,库存有限

单个农户开设的网店能提供的农产品品种较单一、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终端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如果某种农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使货物销售完毕,农户的网店将陷入长时间无货可卖的闲置状态。鲜活农产品的库存量受到货物保鲜和资金等限制,一般商户不愿大量库存,当订单短时间大量增加时,没有足够的货物保证订单。

(七)小额交易物流成本高

网络交易成本与传统渠道交易的成本比较,会影响消费者是否会从传统渠道转移至网络进行交易。一般来说,由于减少了传统农产品交易的摊位费、中间环节等成本,网络交易成本应低于传统交易。但是在交易量较小时,单位物流成本会较高,购买者交易成本不经济J。就不能体现农产品B2C低成本的优势。

二、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对策建议

根据农产品网络营销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B2C的推广

农产品网络平台建设者应该先期推行低门槛措施,推出系列知识培训和引导,广泛宣传农产品B2C网络营销的优点,改变一般农户传统的农产品营销观念,让农户和农业企业意识到农产品B2C网络营销是巨大的市场机会,其盈利空间巨大,破除农户对网络交易资金回收方式的陌生感,吸引农户和网店经营者积极参与经营。针对工作繁忙、缺少时间进行采买的家庭推出农产品网络购物示范,以此带动其他家庭的网络农产品采购。

(二)委托网络商户销售

一般农户缺乏网络设备和网络交易知识,制约了一般农户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而具备农产品网络营销条件的网络商户也存在着无充足货源的窘境。因此,普通农户、小型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委托具备农产品网络营销条件的网络商户销售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网络商户还可以按照消费者要求,开展农产品代购服务。

(三)信用评级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基于交易双方的信用,因此,农产品交易平台需要建立对交易双方信用评价机制,强化信用监督,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信用机制实行买卖双方互评,消费者不仅可以对网店进行信用评价,还可以对网络交易农产品质量、数量、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进行评价。交易网站发现网络商户、消费者存在欺诈、违约等不端行为的降低商户、消费者信用等级。倡导建立由政府牵头、行业规范、经营双方参与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信用体系、网络支付系统和第三方结算体系,防范农产品网络交易风险,为农产品网络交易参与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虚拟市场交易环境,消除交易双方的顾虑,有效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良性发展。

(四)第三方质量鉴定

农产品网络营销势必要求农产品包装标准化和品质标准化。因此,行业协会和交易网站制定农产品种植、生产、包装、加工、运输、品质等标准体系,把各种指标体系进行分级管理,在网站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分级标识,这将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和争议仲裁。建立以网站客服中心为主导的第三方鉴定体系不仅进行农药残留等常规项目的检验,客服中心对农产品品相、品种以及是否与农产品网络销售品质描述是否一致进行检验。若消费者发现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可及时与交易平台客服中心联系,平台客服在受理投诉后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处理,符合退货条件的,客服中心予以确认,并按原支付方式和原路径安排退款,并且将结果用于对农产品网络销售商户和消费者信用评级。

(五)物流体系建设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支柱是配套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而农产品物流配送所需的车辆、仓储标准较高,资金投人和成本较大。政府需要采取类似农产品运输收费公路“绿色通道”一样的支持措施,减免物流企业涉农税费,支持和投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社会资金建立农产品配送和物流中心,延伸农产品运输的覆盖面,建立起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到终端消费市场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在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

篇10

关键词:手机;移动营销;农产品;对策

网络速度更快、存储信息容量更大的3G手机,不仅能够处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更能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因此手机移动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交易活动中。如2009年12月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基于TD-SCDMA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方案开发及示范验证”获准实施,成为工信部和科技部首先在农村应用的3G项目。

一、农产品移动营销的含义及其特点

农产品的移动营销是指通过以手机为传播平台,直接向各目标群体精准传播个性化的农产品信息,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达到产品销售或品牌传播的目的。手机移动营销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相比于传统营销和互联网营销,手机移动营销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终端设备普及率高

作为移动营销终端设备的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用户一般会随时随地将手机携带在身边,虽然其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同时手机使用者并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几乎人人都会发送或接收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营销,不仅离不开计算机、Modem(调制解调器)等终端设备的支持,还对计算机使用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因此即便是使用便携性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网络营销其方便性也无法与手机移动营销相比。

(二)及时的信息传播

手机信息相对于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来说更为快捷,一是制作快捷,二是快捷,使得手机移动营销中的信息传播具有极高的“时效性”。一方面使买方能随时随地掌握市场动态、了解顾客需求、为顾客提供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顾客能随时随地获得市场新闻和资讯、了解新产品的动态、获得买方信息等。

(三)灵活的互动性

手机信息平台在“交互性”方面有着极大的灵活性,买方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给顾客发送他所需要的信息,更能实现意见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以手机短信为例,短信的收发是双向的、互动的。发送双方既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其身份是双重的、互变的、不固定的。相对于在互联网上的意见簿、BBS(电子公告板)和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来说,手机短信的互动性在效率、速度及灵活性上更上了一个新层面。

(四)信息传播准确率高

每个用户的手机号码的唯一性,因此决定了手机信息的传播可以轻易地实现“一对一”的交流,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具有“针对性”。而传统营销中的信息平台都是“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同时,信息接收也受到电脑等设备、网络信号等因素制约,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营销目的。而移动营销信息在移动网络和手机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到达顾客,因此传播的准确率高。

(五)使用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

在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中离不开电脑、Modem等通讯设备,而且电脑操作系统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由于农民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农民的电脑知识几乎是盲区,并且对农民进行电脑培训并非一日之功,这也是网络营销在农业中推广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几乎每个有手机的农民都会利用手机收发信息、下载移动网络的资源(如手机铃声、彩信等),因此利用手机收发农产品信息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二、农产品移动营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据农业部报道:截至2009年初,中国移动农村用户约为1.6795亿,中国联通GSM农村用户0.4885亿,农村手机用户达2.168亿。虽然农产品的移动营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还处于启步阶段,其发展受到移动终端、信息、消费者传统消费观念及产业链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完善尚待时间。

(一)农产品经营者的营销创新意识不强

农产品的移动营销在经济发达的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应用率非常高,但在中国的推行时间很短,目前多限于用手机短信的营销应用,而手机WAP网站、3G网络等方面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却很少。同时,大部分的农产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都位于信息封闭的农村,根本未认识到网络交易是永不落幕的博览会,甚至觉得手机短信真真假假、鱼目混珠,可信度太低,因而习惯于面对面地洽谈交易。

(二)移动营销各主体间缺乏合作

在我国,移动营销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受关注的产业。移动营销的产业链中包括移动营运商、经营者、消费者、物流公司、中介服务商等各类主体,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如图1所示。

现阶段移动营销中的服务公司、移动运营商等主体之间的合作欠佳。比如,不同的移动营运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之间的移动移营平台是独立的,没有实现农产品销售的数据库共享,易造成资源浪费,制约了移动营销的发展步伐。

(三)移动设备及技术的限制

普通手机短信息长度不超过160个字符,很难清晰完整的表达移动营销的全部内容,但多条信息发送的方式会大大降低信息表达的效果,尽管GPRS和3G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由于全球移动设备生产厂商的标准不一,导致生产的移动设备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当信息发送到某些手机上时,不能正常接收或不能正常显示,这对移动营销效果的影响很大。

三、推广农产品移动营销应用的对策

(一)政府推动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标准的制定,提高农产品经营者对移动信息化的认知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要配合工信部、移动营运商等推动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标准的制定,利用公共媒体对农产品移动营销的成功案例进行宣传,展示移动信息在推进农产品销售中信息化的独特优势。3G时代,手机可传送的信息量和信息形式越来越丰富。据悉,现在发行的手机报,60%以上的使用者是农民,利用最新3G技术不断提升手机报的业务质量,增加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来达到宣传农产品移动营销的目的。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资源共享的涉农信息共享数据库,加大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

在移动信息服务中,信息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各移动服务商之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有高度的掌握和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如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如今已在3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信息采集点,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12个大型农业数据库;而山东联通的“农业新时空”则注重根据农时、农情、农需变化特点,按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及时、准确地有针对性的信息。如果各个移动营运商之间的信息数据库能实现共享,会极大增加农产品的信息源和接受人群,更有利地促进农产品移动营销的发展。

(三)加快培育新型经济业态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一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因此,积极跟踪农产品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农产品物联网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建立跨地区的物联网商用环境,可为农产品的移动营销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实施灵活多变的移动营销策略

互联网营销具有灵活、个性化、互动的特点,移动营销可以借鉴互联网营销的宝贵经验,创新移动营销的内容模式。此外,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高速、宽带、可支持多媒体业务并适合于移动运行环境的网络。农产品经营商可利用移动互联网可建立门户网站,手机用户可接入移动网、浏览网页、甚至进行手机视频通信,在方便手机用户的同时,也为移动营销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促进移动营销的健康发展。农产品移动营销策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农产品经营者不能对消费者进行的“推销式”或“打扰式”的广告宣传,保证消费者总是可以自行选择接收营销信息,减少了手机“骚扰感”。第二,农产品的信息也必须根据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来定制,以确保信息的个性化和关联性,并且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必须具有真正的价值和益处。第三,对移动信息发送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农产品信息的无序发送,并对消费者的信息进行保密。针对农产品消费者的特点,注重手机广告的创意,采用简单明了、吸引眼球的界面,如Flas、3D音乐或者3D图案等形式,甚至进行客户DIY设计,实现手机广告与农产品消费者良好互动,刺激成交率的提升。

四、农产品移动营销的发展趋势

(一)个体的识别

在营销活动中识别不同的农产品需求对象并与其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做到消费群体识别,用户锁定,定向农产品供求信息,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问题,做好追踪回访服务。

(二)即时的信息

即时性体现出了移动营销的随时性。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以及保存的易腐乱性等特点,使得农产品的原产品销售必须体现快捷、方便交易的特点。移动营销的便利性使得农产品销售者可以及时与目标消费者进行沟通,并快速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三)互动沟通

互动就是消费者积极参与农产品的销售活动中。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反季节农产品、高科技的杂交农产品等等是层出不穷;同时伴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口味也与时俱进,可能随时会转向新品种。在农产品的移动营销活动中,“一对一”互动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一切变化,调整营销的策略,及时为消费者提供所需产品,尽可能地维持顾客对本产品的忠诚度。

(四)农产品消费的个性化时代到来

个性化是一个民族自信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3G时代,使得利用手机进行的移动营销活动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让我做主!”农产品的消费群体的新意识已经表达出市场的个性化特征时代到来,这种消费诉求要求市场的营销活动也要具有个性化,所传递的信息也要具有个性化,所消费的农产品就更要满足个人的口味。随着媒体信息传播私人化时代到来,使得手机营销越来越个性化,这也正是移动营销飞速发展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凌,张亚男.浅析我国移动营销市场发展策略[J].电信技术,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