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购销范文

时间:2023-04-09 08:3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购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购销

篇1

买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标的、数量、价款

第二条 检验检疫

双方应按照国家颁布的种子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规程及有关规定办理种子检验检疫。

第三条 交货方式及期限

选择下列第________种方式执行:

1.合同签订后,在签约地点当场交货。

2.甲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送货到指定地点____________,运费由______方承担。

3.乙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到指定地点______________提货。

4.其他交货方式及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条 包装与运输

1.包装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运输费用由________方承担。

第五条 付款方式及期限

选择下列第________种方式执行:

1.合同签订后,乙方支付甲方定金_______元;甲方交货后,乙方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支付价款,定金抵作价款或者返还。乙方付款后,甲方应当开具销售凭证。

2.合同签订后,乙方在签约地点当场支付价款,甲方应当开具销售凭证。

3.其他付款方式及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六条 验收

1.乙方应对种子进行验收,如发现种子数量、质量(发芽率、净度、含水量)不符合合同约定,应在______日内提出异议;如发现种子纯度不符合合同约定,应在_______日内提出异议,甲方应在______日内处理。

2.双方对种子同时取样、各自封存,样品保存至生产收获。

第七条 违约责任

1.一方迟延交(提)货或迟延支付价款的,应当每日按照迟延部分价款的________%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2.因种子质量问题给乙方造成损失,乙方向甲方要求赔偿的,甲方应当予以赔偿。

3.其他违约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八条 其他约定 。

第九条 争议解决

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调解;或选择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本合同一式_________份,甲方______份,乙方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卖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买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

当前,正值全县农副产品丰收旺销季节,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农副产品购销工作对于强化农业基础、确保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意义,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副产品购销工作顺利开展。要通过在县电视台、新农村资讯》民勤政府网等媒体开辟专栏的方式,广泛宣传全县农副产品的优势特色、优良品质和购销政策。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全国主要农副产品销售网站、信息平台和企业信息点的对接联系,准确及时产销信息,宣传产品质量,承诺服务项目,拓宽销售渠道。

二、加大政策扶持,努力促进农副产品购销加工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与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期限,金融部门要积极想方设法提供农副产品购销贷款资金,切实为农副产品营销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各乡镇要积极协调解决农副产品购销企业和个人所需场地,确保农副产品收购、储存用地。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农副产品购销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对销售、加工、储存农副产品达到一定规模的法人、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补助,充分调动购销客商参与农副产品营销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拓宽农副产品购销渠道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分析农副产品市场需求、营销渠道、价格趋势和销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收购企业、个人和农户多渠道做好农副产品购销工作。要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原则,积极组织企业和客商参加县内外举办的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推介会,加大招商力度,对接产销链条,加快销售进度。要继续拓展山东、北京、上海等终端市场,加强与国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和营销大户的衔接,努力扩大我县农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各乡镇要积极动员农户对各类农副产品收获和销售,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未售出的洋葱等农副产品进行正确储存,保证产品质量,延长销售时间。

四、加大执法力度,不断优化农副产品购销环境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大对农副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做好外来客商的服务工作,规范交易行为,维护经营秩序,增强地方信誉,坚决打击欺行霸市、掺杂使假、强买强卖、压级压价、恶意操作等不正当行为,为农副产品购销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农畜产品检疫,加强各类农副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篇3

地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乙方(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为了促进农副产品生产的发展,沟通城乡流通渠道,为城镇人民和对外贸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 交售日期、数量及价格

1、乙方必须在____年____月以前(或____月____旬内),向甲方交售____(农副产品)____斤(担)。

2、甲方应按照物价主管部门规定的价格(国家允许议价的,价格由甲、乙双方协商议定),向乙方计付货款。

3、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如需提前或延期交货与提货,均应事先通知对方,达成协议后按协议执行。

第二条 品种、等级、质量及包装

1、____ (农副产品)的品种、等级和质量,按下列第( )项执行:

(1)按国家标准执行;

(2)按部颁标准执行;

(3)按地区标准执行;

(4)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2、____ (农副产品)的包装,按下列第( )项办理:

(1)按国家或部门规定的办法执行;

(2)由甲、乙双方协商包装办法。

包装物由乙(甲)方供应,包装物的回收办法另订附件。

第三条 交(提)货方式

1、交(提)货方式按下列第( )项办理:

(1)送货,乙方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送往____(接收地点),交货日期以发运时运输部门的戳记为准;

(2)提货,乙方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通知甲方提货,以发出通知之日作为通知提货时间;

(3)代运,乙方应按甲方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向运输部门提报运输计划,办理托运手续。交货日期以发运时运输部门的戳记为准。

第四条 农副产品的验收地点

(实行乙方送货或乙方委托运输部门代运的,以接收地点为验收地点;实行甲方提货的,以提货地点为验收地点。)

第五条 验收办法

第六条 货款结算办法

乙方交售的____(农副产品)经验收合格后,甲方应在____天之内,通过银行转帐(或按银行的规定以现金)向乙方支付货款。

第七条 乙方的违约责任

2、乙方如因违约自销或因套取超购加价款而不履行合同时,应向甲方偿付不履行合同部分货款总值____%(5%~25%的幅度)的违约金,并退回套取的加价款和奖售、换购的物资;乙方违约自销多得的收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上交国家财政。

3、乙方在交售____(农副产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甲方有权拒收,乙方同时应向甲方偿付该批货款总值____%(5%~25%)的违约金。乙方交售的鲜活产品如有污染或疾病的,甲方有权拒收,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4、乙方的包装不符合规定,发货前需返修或重新包装的,应负责返修或重新包装,并承担因此而支付的费用。发货后因包装不善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赔偿其实际损失。乙方由于返修或重新包装而造成逾期交货的,按逾期交货处理。

5、甲方按乙方通知的时间、地点提货而未提到的,乙方应负逾期交货的违约责任,并承担甲方因此而支付的实际费用。

6、因数量、质量、包装或交货期限不符合合同规定而被拒收的产品,甲方应代供方保管。在代保管期间,乙方应负责支付实际开支的一切费用,并承担非因保管、保养不善所造成的损失。

7、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预付定金的,供方在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加倍偿还。

8、实行送货或代运的,乙方错发到货地点或接货单位(人)时,应按合同规定重新发货或将错发的货物送到合同规定的地点、接货单位(人),并承担因此多付的运杂费及其他费用;造成逾期交货的,还应偿付逾期交货的违约金。乙方未经征得甲方同意,擅自改变合同规定的运输路线或运输工具的,应承担因此多支付的费用。

9、乙方在接到甲方验收产品提出的书面异议后,应在15天内做出处理,如乙方未按时处理,可视为默认。

第八条 甲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在合同执行中退货的,应偿付乙方退货部分货款总值____%(5%~25%)的违约金。因此造成乙方损失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赔偿其损失。

2、甲方无故拒收送货或代运的产品,应向乙方偿付被拒收货款总值____%(5%~25%)的违约金,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和费用。

3、按合同规定提货的产品,乙方通知提货而逾期提货的,除比照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按逾期提货(收购)部分货款总值计算偿付违约金以外,还应承担乙方在此期间所支付的保管费或保养费,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其他实际损失。

4、甲方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付款的,应按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向乙方偿付延期付款的违约金。

5、甲方未按合同规定提供包装物的,乙方交货日期得顺延,甲方并应向乙方偿付延期付款的违约金。因此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赔偿其损失。

6、甲方如向乙方预付定金的,在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预购合同时,无权收回未履行部分的预付定金。

7、甲方必须承担因错填或临时改变到货地点而多支付的一切费用。

8、甲方在合同规定的验收期限内,未进行验收或验收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视为默认。

9、在合同规定的验收期限内,未进行验收或进行验收后未提出书面质量异议的,即视为默认符合规定。对于提出质量异议或因其他原因拒收,应负责妥善保管,等候处理,不得动用。一经动用即视为接收,甲方应按期向乙方付款,如不按期付款,则按延期付款处理。

第九条 不可抗力

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尽快向对方通报理由,经有关主管机关证明后,可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并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乙方如果由于不可抗力造成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不以违约论。对这些产品的处理办法,可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农副产品因受气候影响早熟或晚熟的,交货日期经双方协商,可适当提前或推迟。

第十条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并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达成协议。未达成协议以前,原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一方接到另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建议后,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做出答复,当事人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的期限答复,逾期不做答复的,即视为默认。

第十一条 其他约定

违约金或赔偿金,应在甲、乙双方商定的日期内或由有关部门确定责任后10天内偿付,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

第十二条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条 本合同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 签订,有效期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 表 人: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年__月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 表 人:________

篇4

品牌定义与农产品界定

品牌一词由英文“Brand”而来,在中国古代也有诸如“字号”、“招牌”等多种品牌行为,但直到20世纪末,品牌才为中国大陆学界与广告界广泛应用。学者们在一系列的研究与讨论中逐渐把品牌动机聚焦于三个功能上:“为了识别;为了防御;为了体现权益”。在品牌定义方面,诸多学者给出了各自颇有理由的见解,大都承认品牌是一个综合体,要涵盖多种因素。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狭义的农业只包括传统的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包括了农林牧渔等诸多范围。尽管我国目前在牧业、渔业以及其他广义农业范围内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狭义的栽种业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结合我国实际以及本文叙述的重点,将“农产品”界定为狭义农业,即传统栽种业所产出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农产品品牌的推广现状

随着生活品质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品牌逐渐走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成为一股强有力的消费推动力。以超市为例,外国农产品不仅抢滩市场,同时在价格上远远超过国内农产品。在大中城市,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数量已达总销售量的1/3以上,并将可能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方式。超市销售方式的迅速发展为有品牌的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排斥无品牌农产品进入市场。中国农产品并非没有品牌,但是消费者在对其品牌的认知上并没有准确介入。

中国农产品品牌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冒充品牌现象的存在。众所周知的茶叶品牌西湖龙井仅仅具有为数不多的产区与产量,但是市场上号称西湖龙井的茶叶并不在少数,这些茶叶产品不仅盗用西湖龙井的品牌名称,而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正牌西湖龙井的品质与声誉。

之所以要进行品牌经营,除了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有效沟通、为生产经营者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品牌是建立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工具。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则阻碍了这种沟通方式的有效进行,优质农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得不到体现。

寒地黑土品牌领路――农产品品牌的行销力建构

寒地黑土是黑龙江省的一个优势农产品品牌,从2004年起步运作到2008年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成立,寒地黑土品牌已经覆盖了黑龙江省的优势农产品,有效整合了当地的小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寒地黑土品牌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在京津、长三角地区都有不错的推广成效。寒地黑土集团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将寒地黑土品牌建设成代表黑龙江最高品质的集群式高端农产品品牌,为全国的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高品质的农业物产。

从寒地黑土的品牌推广经验来看,农产品的品牌推广首先要基于自然环境的投人,其中地理因素在农产品品牌建构与推广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黑土带的土壤肥沃,适于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现在世界上的黑土带仅存三处,而只有我国东北的寒地黑土可以算是保存较完整的黑土带。

区域大品牌的建立对于区域内的农产品推广具有不小的意义。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了国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价值评估报告,寒地黑土品牌被列为百强之首,评估价值为115.95亿元。寒地黑土品牌地域地理辐射圈上百万平方公里,以黑龙江省为主、涉及三省一区的相关地域。东北松辽流域的黑土地,是国家主要粮食产区,其品牌辐射圈内的经济总量对品牌的支持能力巨大。

农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同样需要人文环境的投入,这包括劳力、资本、市场、技术以及政府支持等各方面的因素。在5年时间里,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绥化市上上下下的努力,黑龙江省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工商局、绿办、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部门和媒体不同角度的支持,使寒地黑土品牌有了较好的知名度,其理论创塑、文化助推、媒体宣介、展示展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①张光辉,张蓓,《农产品品牌系统及其管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4期。

②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93页。

③奚国泉,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

④王革,景琴玲,《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篇5

需方:__________________

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交售时间

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

│产品│

│计量│

│ 交 售 时 间 及 数 量 │

│品种│

│数量│单价│总金额├──┬┬┬┬┬┬┬┬┬┬┬┬┬┤

│名称│

│单位│

│合计││││││││││││││

├──┼──┼──┼──┼──┼───┼──┼┼┼┼┼┼┼┼┼┼┼┼┼┤

││││││││││││││

├──┼──┼──┼──┼──┼───┼──┼┼┼┼┼┼┼┼┼┼┼┼┼┤

││││││││││││││

├──┼──┼──┼──┼──┼───┼──┼┼┼┼┼┼┼┼┼┼┼┼┼┤

│/!/

││││││││││││││

├──┴──┴──┴──┴──┴───┴──┴┴┴┴┴┴┴┴┴┴┴┴┴┤

│ 合计人民币金额(大写)

──────────────────────────────────

(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二、质量标准、用途

───────────────────────────────────────────────────────

三、验收办法及时间、地点

───────────────────────────────────────────────────────

四、检验及检疫的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

───────────────────────────────────────────────────────

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负担

───────────────────────────────────────────────────────

六、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

───────────────────────────────────────────────────────

七、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和费用负担

───────────────────────────────────────────────────────

八、结算方式及期限

───────────────────────────────────────────────────────

九、给付定金的数额、时间

───────────────────────────────────────────────────────

十、如需提供担保,另立合同担保书,作为本合同附件。

───────────────────────────────────────────────────────

十一、违约责任

───────────────────────────────────────────────────────

十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

十三、其它约定事项

───────────────────────────────────────────────────────

─────────┬─────────┬──────────────

│  供

│  需

│单位名称(章)

│ 单位名称(章) │ 鉴(公)证意见:

│单位地址:

│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

│ 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

│ 委托人:

│ 经 办 人:

│电

话:

│ 电

话:

│电报挂号:

│ 电报挂号:

鉴(公)证机关(章) │

│开户银行:

│ 开户银行:

日 │

│帐

号:

│ 帐

号:

│(注: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

│邮政编码:

│ 邮政编码:

鉴(公)证实行自愿原则) │

─────────┴─────────┴──────────────

有效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篇6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安全农产品;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61-02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频繁,市场上对于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是安全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消费和监管等流程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缺口比较突出,如何有效解决这个缺口问题,同时将安全农产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减少,成为市场上各个主体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安全农产品生产销售来说,农业合作社扮演着核心的中介地位,一方面能够有效组织分散农户生产,另一方面还能促进与企业合作工作的开展,让政府的监督成本有所控制,获得消费者更多的信任。安全农产品营销系统相对复杂,关联着市场上多个主体和因素,在生产者、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扮演者重要的媒介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其信息不对称,让安全农产品市场在供需方面的矛盾得到缓解。

一、安全农产品网络营销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分析

(一)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专业人员匮乏

在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主要就是散户经营模式,当中避免不了农民教育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师资力量不够,农户的文化素质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导致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人力资源供给紧张。这因素阻碍了信息的取得,农户难以清楚通过何种途径来获取自己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农户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对于已经取得的信息,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去消化和吸收,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和运用。这些因素也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流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这也跟国家推广工作有关,国家的推广工作没有覆盖全面,获得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户掌握得不够及时,没有对基本生产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

(二)安全农产品有效信息传播力度不够

我国安全农产品的宣传工作没有完全覆盖在营销系统中,久而久之,导致我国在安全农产品关注程度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国外对于安全饮食的关注程度已经融进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我国在安全农产品的基本知识普及工作还是做得不到位,缺乏一定数量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安全产品。大多数的生产者都没有了解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流程及其工艺。也有一部分人仅仅知道安全农产品属于一种新型品,其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安全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说,相当一部分生产者将目光转移到满足消费者和保证产量上,忽视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另外,相关的部门也没有制定一套系统的、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我国安全农产品质量出现信息不对称。

(三)传播渠道不够畅通

当前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安全农产品生产会因此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安全农产品信息传播渠道不够通畅,整个营销系统存在较为普遍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在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够,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传播技术和畅通的传播渠道没有得到普及,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获取安全农产品信息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甚至是聊天的方式获得,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种途径获取的信息难免带有滞后性和欠缺真实性。通常一条信息都是经过一定的程序从上到下传递,在过多的环节中影响了传递的效率,信息容易产生扭曲,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咨询和分析机构,没有全面落实安全农产品知识普及和扩充工作,国外先进的技术就不能及时传递到我们生产者,导致生产者未能及时和充分掌握有效的监管手段,没能及时制定出最新的行业标准,信息传递滞后性相当明显。

二、信息不对称下安全农产品的营销

(一)农产品“柠檬”市场

不完全逆向选择指的是交易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高质量产品被低质量产品驱逐出市场,导致产品市场的整体质量下降,市场上出现低质量产品规模,也就是所谓的“劣胜优汰”。信息不对称是基于不完全逆向选择基础上的,不完全逆向导致市场上大量的低质量产品存在,但是也存在部分高质量产品,出现非零均衡,产生“柠檬市场”。

(二)道德风险

生产者和政府之间一旦出现信息不对称,就会容易发生道德风险的问题。道德风险指的是完成交易合同之后,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实现自身的最大效用,做出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政府如果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那么生产者就有可能会做出生产农产品违规的行为,常见的手段就有通过使用农药和化肥来增加产量,这种做法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同时也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高残留安全农产品普遍存在,采取这样的手段没有得到任何的惩罚,也没有遭受损失,但是却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这都是生产者愿意看见的。只有媒体的报道,生产者才会有可能受到惩罚,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来,这种风险相对还是不高,所以生产者就会偏向于低风险,生产违规农产品,获取高额利润。生产者与政府监管者之间的“躲猫猫”游戏就是一种道德风险,而且较为常见,最后的结果就是会损害整个农产品市场。

已经得到认证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后不对称,也有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属于政府的认证组织,其主要工作就是对发放认证标志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标注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认证工作开展之前,生产者和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政府能够利用专业的机器对农产品质量实施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的认证标准;但是在认证工作结束之后,政府就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对生产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并不能确保后续的跟踪和监督过程,所以政府和生产者之间道德风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生产者仍然有可能作出有违背与认证标准的行为来为自己谋求利益,不重视当前的市场规则。

三、增加农产品网络营销系统的措施

(一)建立起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

在安全农产品系统中,信息传播系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枢纽,主要作用就是把从农产品信息收集系统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再将其有效及时地向生产者进行传播,便于资料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共享,让信息系统的作用更加明显。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特点和农户需求来看,需要有效组织和整理传播的信息,充分利用传统信息传播媒介的同时,加强对网络工具的使用,做到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提高传播的效率。

重视信息传播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就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工作。在硬件方面,可以促进网络在农村的普及,重视信息传播网络的建设,对于“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软件方面,就需要开发更多适合的网络平台软件,实现市场信息传递的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信息沟通和报告体系,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传递机制更加完善,个体信息转换向公共信息转换的效率得到提高。

(二)建设信息收集子系统

在安全农产品中实行档案化管理信息,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国内有一部分城市已经落实了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同时还追踪监督。信息收集子系统通过利用不同渠道来对安全农产品市场上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当前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科技信息系统、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和生产资料信息系统。鉴于篇幅有限,下面仅以质量安全信息系统为例进行论述。

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根本就是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农户对于该系统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质量安全信息系统中,主要就是为了实现向农户提供国内外质量标准和变化的最新信息,还有来自于各个农业合作社所得到的最新安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情况,备案留底,建立起一个安全信息库,将全程监督落实到农产品质量管理上。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督子系统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笔者认为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安全农产品生产中要结合可追溯系统的使用。而这套系统必定是兼具高效率、强兼容性和发展成熟的,同时也要顺应我国国情;各产业链环节的日产记录工作也要落实到位,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某些农产品产销识别码来查询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在遇到食品质量问题的时候,便可以追溯到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上,让事故得到更加及时的处理,同时也便于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提高了安全农产品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71-04

Analysi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Affecting Factors

QIAN Jing-fei,LI Ning-hui,Kazuo NAKAMOTO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2.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Tsukuba 305-8686,Japan)

Abstract: Consumers play a vital role in organic products market. This paper aimed at analyzing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behavior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collected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Harbin in 2012.The author analyzed consumers′ cognition about the organic food from three main aspects:contact time, deep impression, and trust degrees, and consumers′ purchase of the organic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urchasing frequency, means, and payment will, thus determining th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consumers′ decision in purchasing organic products and offering suggestions for the producers through a binary regression model.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umption behavior; affecting factors

有机农产品作为一种安全、健康的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1]。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且有机农产品消费额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2]。近年来,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由原来的出口导向转变为国内消费逐渐打开[3],根据国际有机联系IFOAM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国,有机食品消费将占食品消费市场的1.0%~1.5%[4]。

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从宏观上来看,受到国内经济、政策、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交叉影响[5],但在微观上,消费者掌握着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的最终决策权[6,7],在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消费行为分析入手,研究如何扩大有机农产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对于促进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8]。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活动和与这种活动有关的决策过程[9]。国外学者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众多,而且方法也日趋完善。而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起步较晚,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方面的研究起步也较晚,而且大多是在分析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时将有机农产品作为安全农产品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10-13]。因此,本研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从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4个城市选取消费者,从认知、支付意愿、购买方式等方面对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1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1.1数据来源

鉴于中国城市众多、南北地域和发达程度的差异,各城市消费者接受信息的先后、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程度、消费者收入和支出水平、消费习惯等也不尽相同[14]。因此,有必要选择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消费调查。本研究选择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意识比较领先、有机食品市场潜力较大的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个城市进行消费行为调查。目前有机农产品种类繁多,研究选择国内市场覆盖面和认知度相对较高的有机蔬菜作为主要调研对象。

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对4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对有机农产品和有机蔬菜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采用一对一问卷访问的形式进行,并且为了保证地区之间样本的平衡和提高样本对总体的拟合度,本研究以1∶1∶1∶1的比例向4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11],共发放问卷1 200份,4个城市各300份。样本平均分布在四个城市的主要城区,如北京是选择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城区各随机调查38份样本,上海是选择在黄浦、卢湾、虹口、闸北、杨浦、静安、普陀、长宁、徐汇、浦东新区等十大中心城区各随机调查30份样本,这样保证了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通过对问卷质量和数量的审核,4个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 120份,其中北京289份、上海282份、广州279份、哈尔滨270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3.3%,样本数量在置信度上可以通过。

1.2样本的基本特征描述

本研究随机样本按不同地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在1 120份有效问卷中,被抽查者的基本统计特征如下:从被调查者性别和年龄来看,女性人数较多,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3.9%;受访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40~4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5.22%;其次是30~39岁者,占总人数的28.64%。从被访者家庭情况来看,86%的被访者已婚;11.82%的受访者家中有老人(本研究中按国内职工退休年龄划分,把55周岁以上的女性及60周岁以上的男性归为老人),43%的受访者家中有小孩(本研究把0~18岁的人群归为小孩一类),68.4%的家庭是三口之家。从被访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技校毕业者人数最多,占全部受访者的47.1%;其次为大学毕业(含本科和专科)者占33.13%,初中及以下的人群占18.9%,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和博士)者占0.75%。从收入来看,有206位受访者家庭全年收入在6万~8万元,占全部受访者的18.39%,其次是198位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3万~4万元,占总数的17.65%,17.57%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8万~10万元。当被问及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时,有约29%受访者的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37%~45%,其次有约24%受访者的食物消费支出占到了总收入的28%~35%。

2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1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行为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和有机蔬菜相关的印象、看法等问题,以此了解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情况。

2.1.1消费者接触有机农产品的时间在对4个城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近一半的消费者在3年前就已经接触到“有机农产品”,近30%的消费者在最近1~2年接触“有机农产品”,而在调查当天首次听说“有机农产品”概念的占3%。从区域来看,5年前北京和广州就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知道“有机农产品”这个词汇,其次是上海有21%的消费者5年前接触到“有机农产品”,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有机农产品越来越了解,“刚开始接触相关知识”的人数也逐渐降低。相比之下,哈尔滨的被调查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词汇知晓较晚,5年前仅有2%的消费者听说过有机农产品,而最近1年才听说过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占总调查数的37%,这说明哈尔滨有机农业的发展速度、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2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品的认识程度在中国对农产品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一般农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通常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统称为安全农产品,它们有不同的生产标准,但经常容易被混淆。在问卷中,4个城市共有61.7%的被访者知道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区别,仍有38.3%的被访者不知道三者的区别。其中,北京有74%的被访者知道三者的区别,相对的是在哈尔滨仍有64%的被访者不知道。

当被问及对有机农产品包括种养殖方式、商品价值、销售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时,仅有22%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比他人要多,这一比例在哈尔滨最高,为52%,可见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2.1.3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最深印象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最注重蔬菜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性,然后是味道、价格和营养。在被问及对有机农产品的印象时,价格高和安全是最主要的特征,其中,24.7%的消费者把“价格高”排在了第一位,24%的消费者认为有机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安全”,17.2%的被访者认为有机食品“有利于健康”。另外,有6.5%的被访者认为有机产品“假货多”,说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信任有机农产品的真实性。

2.1.4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及鉴别方式当被访者被问及附近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中,知道有多少真正经过有机栽培生产时,消费者认为只有41%的有机农产品真正是经过的有机栽培。这一比例在上海最高,为63%,其次是北京和哈尔滨,分别为38.9%和34.7%,广州最低,仅有28.6%。33%的被访者通过农产品产地的品牌来鉴别有机农产品的真伪,有20%和17%的消费者选择通过产地信息和媒体信息来鉴别。

2.2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分析

2.2.1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的频率超过50%的被访者在日常生活中购买过有机农产品,但经常购买的比例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2.2%,而且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数量仅占农产品购买总量的一半以下。33.5%的被访者从未买过有机农产品,经常购买有机农产品且购买数量占农产品购买总量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和所购买农产品都是有机的消费者只占很小比例,分别为1.9%和0.4%。

2.2.2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地点和方式 75%的被访者选择在菜市场购买农产品,22%选择在超市购买,少数人选择在专卖店和网店购买农产品。在购买过有机农产品的被访者中,41.5%的消费者在超市购买,14.8%在菜市场购买,9.6%在专营店购买,通过网购和配送方式购买有机农产品的比例都很低。

2.2.3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支付意愿问卷设定如果一般蔬菜价格为10元,被访者愿意接受的有机蔬菜价格平均为16.4元,比普通蔬菜高出64%。其中,北京被调查者愿意支付的有机蔬菜价格最高,平均为22.0元,高出普通蔬菜价格的1.2倍。其次是上海、广州和哈尔滨,分别是15.7元、14.7元和13.3元。

3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的计量分析

本研究假定消费者自身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与购买决策行为之间存在着关联。但哪些因素促使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如何?下面通过建立线性模型,来分析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购买=1,不购买=0)作为因变量,构造二元Logit模型:

Y=β0+∑βiXi+ε

式中,β0为常数项;X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数量的因素集,本文选择了6个自变量(见表1所示),就它们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作出评价; βi(i=0,1,…,6)为待估计参数;ε为残差项[15]。

利用SPSS 19.0对表1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通过四个步骤的优化检验,得到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年龄正向有机消费行为,且在10%水平上显著影响。由回归系数(1.013)可知,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年龄越长者购买有机蔬菜的概率是年轻者的1.013。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年龄较大者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影响比较显著(P

3)家庭中是否有55岁以上老人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且影响比较显著(P

4)家庭中是否有小孩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且影响显著(P

5)家庭年收入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且影响显著(P

6)消费者可接受的有机蔬菜价格水平正向影响其购买行为,且影响比较显著(P

4结论和建议

消费者掌握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的最终决策权,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4个城市的消费者调查,可以看出发达地区消费者接触有机农产品的时间较早,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较深;价格高是人们对有机农产品的第一印象,安全、健康、有营养等特点则排在其后,消费者基本上认同有机农产品价格比一般产品要高,并且在信任有机农产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消费者愿意用高出普通农产品64%的价格来购买有机农产品;多数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购买过有机农产品,但占家庭总食物消费支出的比例偏低;消费者通过品牌来认定产品是否确为有机食品,而非产品认证信息;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学历、家庭年收入、家庭中是否有老人和小孩、有机农产品的价格等。

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大对有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有机认证;而对于有机农产品经营者,应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可信度和美誉度;对于消费者,应从自身需要出发,提高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识程度,学会根据品牌、有机认证等信息来鉴别有机农产品的真伪。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陈永福,刘春成.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08(11):22-25.

[2] 席运官.发展有机食品,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明[J].有机食品时代,2008(特刊):1-4.

[3] 杜相革,董民.有机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4] FIBL,IFOAM.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Statistics and Emerging Trend 2013[M].BIOFACH, Germany.

[5] 周应恒,霍丽,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35-40.

[6] GARY D. Thompson and Julia Kidwell. Explaining the choice of organic produce: cosmetic defects, prices, and consumer preferen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8(2):277-287.

[7] HEARNE R.The use of choice experiments to analyze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organic production in Costa Rica[J].AAEA Annual Meetings Long beach, Ca. July 30, 002:1-13.

[8] 于维军,孙晓斌.扩大我国有机食品出口的对策[J].中国检验检疫,2005(12):18-22.

[9] 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 乔娟,刘增金,王道政.消费者对高端猪肉的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3(6):104-110.

[11] 周洁红.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态度、认知和购买行为分析――基于浙江省城市和城镇消费者的调查统计[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4-52.

[12] 马骥,秦富.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城镇消费者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5):26-34.

[13] 罗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10(6):22-34.

篇8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城乡二元结构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区域经济联合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090501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要达到这个总要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量给予充足的保障则是关键。农村公共产品既包括生产性公共产品如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也包括民生性公共产品如饮水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农村文化设施等。农村公共产品是为农村社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是用于保证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和精神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特别是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有效地改变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使农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降低农业风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风险较高,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可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抵抗旱涝灾害靠发达的水利设施,减少病虫害靠完备的病虫害防治和预防系统,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靠及时的市场信息系统等。这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力水平,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量总体上不足。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差异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量严重不足。一方面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量严重不足。农村发展更需要的是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如大型水利设施、道路、电信、电网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如环境保护等严重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民生性公共产品严重短缺。本应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社会保障等由于政府的供给不足造成这些产品的严重短缺。具体表现:在公共卫生事业停滞不前,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很少,农村医疗条件严重落后、服务水平低下,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无法落实;文化设施少,且基础薄弱;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在一些地方则刚刚起步等方面。

2008年2月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在全国,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乡镇占46.1%,不足一半;只有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20.6%的村完成改厕;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可见,虽然国家也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在绝对量上也逐年提高,但离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两个方面。关乎农民基本生存与基本生产的投入较少,如饮用水供应、交通、农田灌溉设施等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乏,而农村不需要或较少需要的非生产性也非民生性公共产品却供给过剩,如有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一些见效快、短期性和易出政绩的公共产品,而不愿提供一些见效慢、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公共产品;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产品,如在农村地区建设标志景观,而不愿提供无形的看不见的公共产品,如农业科技推广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政府及地方官员单方面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政绩,而不是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真正需求来决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政的浪费,也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失衡。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失衡,供给责任不清晰。一方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失衡。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只有政府,无其他参与者。这是因为现行的政策和产权界定等原因把除政府以外的主体挡在公共产品主体的大门之外;农村社区在内的第三部门发展也相当滞后,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率和职能,这使得政府主导型的多元供给模式没有建立起来,供给主体处于失衡状态;另一方面供给主体责任不清晰,供给主体错位。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性,政府必然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主体。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上不清晰,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地方政府的承担比例要远远高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名义上承担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但由于财税体制改革确立了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财政体制,以及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未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财政仅仅充当的是“过路财神”,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地方政府虽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事责,但因为体制内财力的不足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这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最终无法保障。

(四)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缺乏必要的监督。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是“自上而下”作出的,如何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这些都是上级政府来决定。由于受信息的不对称、预算的不完整性和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的困扰,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使用过程往往缺乏必要有效的监督机制。表现在:政府对农村公共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没有实行专门统一的管理,致使有些政府决策者弄虚作假,导致大量“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小康”工程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政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中间环节较多,公共资金被层层过滤。国家审计署公布2008年度审计结果披露,在2008年发放的涉农贷款中,有215亿元未直接用于“三农”。国家在2009年投入巨资启动了建立包括城乡居民在内的涵盖个人健康档案共九项内容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2011年1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的安徽省怀远县居民健康档案造假事件又敲响了一记警钟,即使国家和省把健康经费足额拨付到县,但从县到乡镇再到村就层层截流,致使这项惠及城乡居民的工程大打折扣。

三、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政府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担机制。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政府应尽的重要职责。政府提供农村民生性公共产品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需要,这主要通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来实现。

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由政府提供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易受到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只有充分提供了作为农业生产要素之一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才能降低农业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率。所以,对其实行特殊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其发展是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

为保障民生性和生产性两类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中央以及地方政府要分清各自的责任,避免政府职责“缺位”。借鉴美国的做法,中央政府的职责集中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如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大型农业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等的运作,不以营利为目的,各级政府间事权以法律为基础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地方公用事业、地方教育、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只有分清责任,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不偏离工作重点,保证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承担起各自该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

(二)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有能力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

公共财政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筹集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经济活动。我国原有的财政体制覆盖面不包括农村,这就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设置了障碍。因此,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包括城乡在内的惠及全民的公共财政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三)转变供给导向和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多层次供给机制。中央政府应实现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供给导向转变:教育投入真正要从重城市、重高等教育向重农村和基础教育转变;医疗卫生要从重视城市投入向重视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投入转变;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以及加强相应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建立起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政府应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资本积极参与。对于某些公共产品,政府如果在提供这些公共品的过程中所费的交易成本大于市场且效率低,则要鼓励市场去做。特别是一些私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完全可以引导、鼓励私人企业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政府可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政府补贴、赋予冠名权等,鼓励私人或企业投资于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包括农村社区在内的第三部门,充分发挥这些结构应有的效率和职能。

(四)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公共产品需求决策机制。现实中农村社会内部开办某项公共事业或兴办某项公共工程的决策,主要不是由乡村内部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而是根据社区领导者的意愿和社区外部的行政命令确定的。这种由外生变量即来自社区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真实需求,造成了有限公共资源的浪费,投资效益低下。因此,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二是实行财务公开制,定期向辖区公众公布收支情况,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是违背决策民主和财务公开制度的政府官员,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要依法追究决策者的行政以及刑事责任。

(五)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提供有效供给的重要平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组成的小集团组织,内部设有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把分散、弱小的农户联合起来,服务能够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能够弥补政府在生产性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自发合作供给公共产品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政府要有意识地引导并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重要补充。

(六)加快进行各种配套改革。要化解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困境,还要进行一些相关的配套改革。一是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土地使用权流动和土地集中是市场化的内在要求,并关联着农业的“产业化”转型。现在农村某些公共产品就可能因为土地集中转变为私人产品,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建设,等等;二是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流动。这既可以提高农业边际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农民的自由流动即通过农民“以脚投票”方式来抑制基层政府的过度管辖,减少政府官员腐败,促进基层政府之间竞争,从而激励他们有效提供农村公产产品;三是完善法律。用法律约束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保证预算的民主性、法制性和透明性,等等。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Abstract: Farming-school docking can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lin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urement and the purchase cost of university cafeteria, set up food security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This proj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doing well in the work of student canteen and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termine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farming-school docking smoothly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farming-school docking a few years ago,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关键词: 农校对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Key words: farming-school docking;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016-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注重数量、品种单一化向现代的追求多元化、健康的理念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给人们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为此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于2009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和陕西等7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然而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难以长久储藏、易腐烂、损失率高等特点,因此其物流体系的建设表现出更多的对冷链物流体系的依赖。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研究在学校前几年开展“农校对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系统的鲜活农产品采购过程中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模式。

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分析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以及能够及时到达餐桌上的农副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损耗大、成本高、保鲜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耗率高达近30%的比例,这些特征决定了鲜活农产品对商品流通过程实效性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对高校食堂鲜活农产品采购的成本和风险。而冷链物流是指这些鲜活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下,从而达到保证食品质量,同时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农校对接”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以服务高校市场为根本宗旨,坚持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稳步推进原则:沿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督,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②坚持市场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整合高校后勤市场,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

③坚持政府主导和高校后勤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省教育厅牵头,统筹协调财税、交通、金融、农业、商务等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农校对接”的相关配套和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整合和扩大高校后勤“农校对接”的市场。

3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及运作内容分析

3.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 现阶段高校食堂所消费的鲜活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购,导致鲜活农产品在多次的周转过程中,不仅农产品的价格逐步上升,而且也容易变质或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在我国仍属少数,基本上是农村零散农户耕种,这限制了与高校的 “对接”合作。文章认为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破解“农校对接”困局的有效途径(见图1)。

3.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作内容分析

3.2.1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农校对接”办公室,隶属教育厅。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引进和监管,对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与监督。对全省鲜活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指导工作、动态监督与管理,建立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和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

②负责高校后勤市场信息需求管理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利用现有的高校后勤信息网,对全省各高校食堂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农产品基地的供应信息进行统一接收、协调和,并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逐步建立互联网“农校对接”交易平台;

③负责制订和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基地、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2.2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是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校对接”的公共服务物流平台,“农校对接”办公室为其归口管理单位。采用第三方管理方式,委托物流企业承担中心的运营与管理。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营方式,引入若干家具备一定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公共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投入由政府通过对企业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低息融资等来实现。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从“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获取有关高校食堂需求信息和基地供应信息;

②负责对需求信息的统筹调配,制订农产品生产订单和农产品加工配送计划;

③负责高校所在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中农产品的检测、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配送;

④负责以独立法人的名义与高校后勤协会、高校食堂、当地政府、生产基地签定双方或多方订购协议。

3.2.3 食品安全控制中心 由当地县政府镇政府依托及其农技站、检测站的现有力量负责组建。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对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负责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隐患动态跟踪评价和风险交流等工作,为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②负责对基地土、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检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挑选和推广最适合种植、或养殖的生鲜农产品;

③负责提供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以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科研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校对接”工作的积极性,对履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基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与考核;

④负责控制农产品基地发展的规模、数量、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生态园区。

3.2.4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主要运作内容有:负责统筹协调各高校后勤市场,整合高校后勤鲜活农产品市场,制订行业规范,负责对各高校后勤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集中与,为各高校建设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或网上交易平台;负责建立集中与联合采购,督促各高校履行职责与合约,切实做好“农校对接”工作,负责“农校对接”工作的经验总结、成果推广和开展科研工作。

3.2.5 各高校后勤部门 各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农校对接”中重要的一方其主要运作内容包括:负责本校后勤食堂、超市等市场需求的统计、申报。积极探索与实践“农校对接”工作,建立对接基地,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对条件成熟的对接基地的给予积极推荐,纳入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履行“农校对接”中的相关职责与契约。

3.2.6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的准入退出制度,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鲜活农产品“农校对接”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管理要求,建立规范台帐。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认真履行合同,勇于承担责任。

3.2.7 当地政府部门 作为重要监督方的当地政府部门主要运作内容包括对所属地区承担“农校对接”项目中食品安全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4 结论

“农校对接”工作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起到对鲜活农产品的汇集、食品新鲜与安全保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平抑物价,还可以解决高校市场的需求和基地供应上的矛盾,提高高校集中采购的工作效率。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对土地、劳动力、资金及管理要求极高,许多高校并没能力配置自有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深入,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的基于高校市场的现代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承担起高校对鲜活农产品的采购、筛选、加工、储藏、配送等工作,达到集中操作,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顺利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康贤刚.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重构与运作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87-90.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运作模式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7):43-45.

篇10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物流;物流配送;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25-1

0 引言

农产品物流配送业是现代物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鲜活农产品具有时令强、保质期短的特点,通常靠零售来销售。大多数消费者挑选生鲜农产品的重要指标是产品的新鲜度。对于一些鲜奶、蔬菜、真空包装等产品,只要消费者发现有破损、胀袋、蔬菜隔夜等现象,消费者一般就不买或者迫其商家减价出售。在我国,有数据统计显示,一些农产品长期滞销,就会腐烂变质,而被丢弃,并且一些水果蔬菜因采摘、储存、运输等环节,会有25%左右的产品被消耗,从而造成了经济效益的降低。

因此,对农产品物流配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就变得非常重要,对其指标的选取更为关键。对不同时期配送效果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农产品配送企业分析实际经营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经营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进而增加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根据判断的角度不同,选择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一般需考虑的指标有:配送成本、服务质量、运输能力、经济性指标、库存指标及时间指标等。根据各个企业的特点,它们选择指标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对配送活动进行评估,主要参考农产品的运输模式,根据农产品的特点来选择指标,即:包装难、装卸难;品种多、数量大;易腐烂等特性。所以本文选择成本指标和运输指标作为该配送体系的其中两个重要指标。此外, 影响配送系统运作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服务水平和内部运作(包括库存),所以本文还选择服务质量和库存指标作为参考指标。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四个:配送成本、运输、服务水平、内部运作。每个一级指标下的指标为二级指标,配送成本含8个二级指标:分拣费用、配装费用、包装费用、流通加工费用、运输费用、库存周转率、装卸费用、设备折旧率;运输指标含9个二级指标:车辆总数、满载率、承运能力、配送安全性、送货及时率、交货准确率、配送一致性、配送灵活性、途中破损率;服务水平含6个二级指标:客户满意度、配送人员的应变性、驾驶员技术能力、客户问题处理率、人员素质、用户需求信息;内部运作含7个二级指标:订单处理时间、人员利用率、设备利用率、信息化水平、在库残存率、单据传输准确率、订单满足率。

2 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多指标综合评价由于涉及指标数量多,各指标的涵义、属性、度量方法不同而存在着不可公度性,给评价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各种综合评价方法要想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准确、客观的进行评价,就必须对评价指标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工作主要包括定性指标的量化和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即采用统一指标属性,统一的方法,作无量纲化处理消除指标单位的影响。

2.1 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国内外采用Delphi法、AHP法、模糊信息优化技术、灰色信息及处理方法等对定量化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但是由于问题较复杂,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量化模式,没有一个完善的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常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

2.2 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

为了消除不同物理量纲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必须对各个属性的数值进行规范化,设规范化前的指标数值为,规划后的数值为,则有:由于成本性属性越小越好,效益型越大越好,所以在本文中必须对成本型的属性进行处理,使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即:

3 评价模型

本文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优缺点及其互补性的研究分析,提出新的组合算法,即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模糊数学理论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是根据指标的层次性,将评估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先根据物流的主要流程分为若干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以此类推。然后可以由专家评判法得到:将N个专家意见取平均值即矩阵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同时各项三级指标的综合评判又构成各二级指标的单因素矩阵,二级指标的综合评判值再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进而得到二级指标的综合评判,依次得到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判,最后可得到总体指标的综合评判。由此可以得出综合评估值,就此可以判定物流企业绩效的综合评估效果。

该方法运用较多的矩阵计算,权重系数的确定受主观因素制约,适用于可变因素多、不确定性多的物流企业的评估。该方法计算过程较复杂、繁琐,容易出现错误,但是得出结果比较可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兰丕武,吉小琴.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探析[J].连锁与物流,2005,(6):46-47.

[2] 杨锦秀,傅新红.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15(9):12-13.

[3] 王铁宁,迟玉强.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初探[J].物流科技,2004,(110).

[4] 范春梅,辛若明.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A].长沙理工大学,2004,(9).

[5] 杨金梅,霍彩珍.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J].中国市场,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