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范文
时间:2023-03-21 18:0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鲜活农产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5.15.078
1 引 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流通及城市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是实现我国食品安全及全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冻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扩大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规模。从1990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食品数量和价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物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对于保鲜、保温的要求的提高,客观上提升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
因此研究本专题的意义在于,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冷链物流提高冷链物流水平,并为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保障。
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2.2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企业自建、原国有冷库由于业务拓展而形成的冷链物流企业以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自建包括双汇、雨润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其主要是通过自己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团队来是吸纳自己产品的冷链运输。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华夏易通、荣庆物流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对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其优点是专注于物流运输,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缺点为企业规模较小、运输半径小,受制于上下游客户。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有了新的发展,发展现状如下。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冷链建设能使农户、商家、消费者多方受益,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仍然任重道远。目前,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存在诸多问题,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
3.1.1 冷藏车
中国的冷藏车保有量在世界占有率来说是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如下表所示。但是从我国本身的冷藏车购买量和保有量来说,由于电商进军生鲜食材的运输行业所以使得其对冷藏车的投入大规模的增长,2013年是我国冷藏车保有量飞速增长的一年。2013年新增14348台,总量约为75000台。
3.1.2 冷库
2012年冷库总量超过6100万立方米,世界总体排名第三位。2013年全国冷库总容量达到7603万立方米。全国新建成投入运行的冷库储存能力总计达到287.8万吨。但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的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有差距,说明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政策支持下,农产品产地冷库加紧建设。
3.1.3 预冷保鲜率
在预冷保鲜率方面,美欧达到80%以上,我国约30%。原因为缺乏有效的冷链管理和技术支撑。
3.1.4 冷链运输率
在冷链运输率方面,发达国家达到80%~90%,我国不到50%。原因为运输形式陈旧,缺乏专业运输设备。
3.1.5 冷链管理
欧美国家已基本建立高效冷链,而我国冷链不规范,环节较多,应用不广泛,技术较低。原因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冷链管理体系。
3.2 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
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
3.3 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近些年来,中外运、中粮等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国际先进的冷链设施和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双汇、众品、光明乳业等食品生产企业,加快物流业务与资产重组,组建独立核算的冷链物流公司,积极完善冷链网络,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3.4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4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冷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确实还存在以下问题。
4.1 行业发展混乱,市场无序竞争
我国冷链行业集中度低,小、散、乱现象严重,小企业大多以不规范手段进行运作,以低价竞争,对严格遵照冷链运作流程发展的大众型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规范发展。
4.2 成本高
普通货运车一吨菜的运费是100元,冷运蔬菜成本基本会翻倍,上涨到200多元。目前冷链物流公司要盈利很难,一些线路扣除各项成本后,利润率还不到4%,再加上冷藏车的折旧费,几乎赔钱,航空冷链运输也是如此。
4.3 信息共享差,排队、等待时间长
在生鲜农产品进行配送的时候,由于交通堵塞、信息共享性差,从而导致车辆需要排队,等待时间过长。
4.4 订单不稳定,车辆空驶严重
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信息平台,冷链运输企业的信息共享较差,冷链车辆的空驶率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稳定的供给,在淡季的时候车辆出现严重的空载现象。
4.5 行业门槛较低,标准不健全
作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分支,冷链物流发展较晚,但规模与速度较快,行业标准为能同步完善,造成标准,规范缺失,行业门槛较低的局面,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的不规范性。
4.6 冷链全程性不够,断裂的冷链
断链可能出现在从田地到餐桌的各个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断链,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与质量,危及人身安全。
4.7 冷链运输综合性不足
首先,我国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缺乏、陈旧,并且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发达国家比较,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原有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无法为冷链运输食品流通提供温度保障。
4.8 国内对冷链认识度不高
国内对于冷链物流的认识对不高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还存在于消费者之中,我国专业冷链物流公司不足5%,国内大多数进行冷链的公司形成小、散、乱的特点,企业缺乏对于冷链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一定的规范机制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同样,消费者漠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今天,人们对于冷链的认识度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偏低的。
5 解决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几项解决措施。
5.1 建设真正的冷链
真正的冷链运输必须满足如下图所示的条件。
5.2 建立冷链监控系统
建立全程冷链的监控系统来对冷链进行全程的监控,并设计先进的技术对冷链运输过程的温度进行全程监控,保障产品的质量。
5.3 标准化
制定一定的冷链物流标准,实行标准化,约束企业的行为。达成高质量的标准。
5.4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约定单独的交货方式,也可以不仅降低等待交货时产生的打冷成本,而且还能提高交货的效率。
建设真正冷链
5.5 共同配送
这里所提到的共同配送即在区域间大流通环节用专用冷藏车大批量运输单品温的鲜活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的城市内配送环节通过多温共配模式对不同温层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共同配送。该物流系统既可以满足产、销两地之间流通的大批量、少品种、点对点的物流需求,又可以满足城市内部小批量、多品种、多配送点的配送需求,提高社会冷链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鲜活农产品在途耗损率、缓解城市内交通与污染状况、有利于促进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6 国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为了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本文选取了荷兰和美国两个国家作为例子。
6.1 荷兰农产品冷链物流
欧洲国家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典型之一是荷兰。作为全球著名的奶牛、蔬菜和花卉主产国,荷兰农产品的出口量居当今世界的第三位。据相关资料证实,荷兰国内的农产品产值与其加工产值之比平均为1∶4,而中国却只有1∶1;另外,荷兰的果蔬类产品的物流损耗率约为5%,而中国却高达25%,年损耗量在8000万吨左右。荷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如下:运输网络四通八达、精简的冷链物流环节、电子化平台、重视冷冻储藏行业的发展。
6.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量与贸易量都居世界前列,该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则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美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如下:拥有先进的技术体系、拥有健全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拥有完备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7 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以及冷链物流的技术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近日《蔬菜市场预测及2014年工作重点》。《重点》提出,2014年将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北方大城市蔬菜流通设施的扶持力度,改善蔬菜存储流通条件。另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经过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关注程度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将出现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4).
[3]方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4]贾会棉,曹印革,路剑.美日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6,29(7):78-81.
[5]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2):73-75.
[6]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5-59.
[7]吕俊杰,孙双双.城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7):233-236.
[8]杨光华,林朝朋,谢小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00-203.
篇2
[关键词] 鲜活农产品 物流 批发市场
完善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及运输成本,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鲜活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然而,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业还相对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10%左右的物流成本相比,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已达60%,甚至更多,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分析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及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迅速,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58233万吨,水果17050万吨,肉类总产量8100万吨,水产品产量5250万吨,奶类3290万吨。这些鲜活农产品除小部分农民自用外,绝大部分成为商品流通,形成了数量巨大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销往日本、欧盟、美国和我国香港等地。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众多问题。
1.物流设施与技术落后
我国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低,鲜活农产品物流专用技术设备更是短缺,技术落后,在流通中仍以常温和自然物流形态为主,缺乏冷链物流设施和装备。据统计,目前,我国汽车运输70%为敞蓬卡车,只有30%是密封式厢式汽车,而备有制冷机械、保温箱式冷藏车辆还不到汽车总数的10%,农户农产品公路冷藏运输的运量只占农产品运输总量的25%。鲜活农产品的加工、冷藏、保温、仓储等设施不健全,致使鲜活农产品因流通不畅而腐烂变质,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
(1)批发市场不健全。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在基础设施、交易主体、法律规范、交易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①缺乏统一规划。近年来,批发市场的数量迅速扩张,因缺乏统一规划,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盲口建设和重复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不合理,70.2%的批发市场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
②基础设施简陋。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必要的鲜活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排污、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建立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使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③交易方式、结算方式落后。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交易方式、结算方式落后的问题。在全国486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98%以上基本是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结算还不普遍。至于实行会员制,采取竞价拍卖和期货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尚处于萌芽阶段。
④法制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连一部统一的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文件都没有,使批发市场的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造成批发市场在管理上、政策上不统一,有些地方的批发市场甚至处于自由、无序、盲口发展的状态。
(3)物流人才匮乏。与国外物流发展完善的美、日等国家相比,我国在物流人才建设方面欠缺,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全国也只有十几所高校拥有物流管理专业,仅占全国高校的1%。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农产品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4)农业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作用不足。现阶段,我国农民基本上还是以一家一户的分散形式参与市场交易。对于已经存在的农业合作组织,因自身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功能不完备等缺陷,起不到行业规范和自律作用。
二、改善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措施
1.改进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物流技术
国家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给以政策、资金支持,来不断改善硬件设施、质量检测设备,加强冷藏设备的建设,以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带动鲜活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批发市场建设,构建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体系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积极探索,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具有物质集散、价格生成、信息、标准化建设、服务引导、产品促销、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的规范化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
3.完善信息系统
构建完善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要求在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发信息的普及、指导作用,构建物流信息网络资源,有目的地、有系统地筛选、归类,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农民直接应用。
4.培育物流人才
政府要提供资金和政策,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加快物流业人才的培养,介绍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操作方法,实现物流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5.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积极作用
为更好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力扶助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形成,吸引、推动农民入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农业合作组织真正成为联结农户与批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结论
虽然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不足、信息技术不完善、批发市场不健全、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改进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物流技术、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交易方式变革、完善信息系统、培育物流人才,以促进我国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菊生:日本的农产品物流和批发市场 上海农村经济[J].2003年第4期:43-44
[2]孟凡胜: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D].2005
[3]张倩:浅议农产品物流农村经济[J].2003(6):48-50
篇3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鲜活农产品(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简称FAP)指的是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蛋奶、新鲜水产品、新鲜禽畜等没有经过加工的5类农产品。它具有易腐烂性、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需要各区域统一协调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就是鲜活农产品沿着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以及消费者流通的一个网状链条。每个参与企业和组织在供应链中都有自己的利益,但利益中存在冲突,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或避免冲突带来的损失,更好的发挥供应链的作用,使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
在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参与者面对不同环境所作出反应的不确定性,所以在面对契约中没有出现明确规定而需要一方承担责任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双方不信任,相互推卸责任或通过仲裁、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些都将给参与者带来时间、精力、金钱等各方面的损失,进而出现得不偿失,甚至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需要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机制,实现双赢的协同效应。
二、FAP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机制的价值
从鲜活农产品本身的特性来讲,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变质的特点,而且鲜活农产品的种养殖和流通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立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机制,它有利于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服务支持,有利于供需关系上的不稳定因素的消除,使其他不确定因素明确,统筹安排供应链参与者的物流活动,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另外,它还有利于企业集中自身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观念正在从单一性、对时间要求不严到对鲜活农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及时性,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克服传统物流的作业模式,吸收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通过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供应链条下游的满意度。
三、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机制建立
(一)基于重复博弈的原则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应链企业间属于委托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等原因,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诸如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借鉴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来理解。
假设博弈在供应链结点上A、B两企业间展开,每个企业都有2种战略,即信任对方和不信任对方。假设双方相互信任,能给各自企业带来的收益都是6;双方都不信任对方,即双方获益都为0;如果一方信任另一方,带给信任一方的收益是-6,带给不信任一方的收益是8; 其中负数表示企业的损失。
如果只进行一次博弈,企业会选择不信任对方,即(不信任,不信任),来降低自己的损失,这样双方之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关系。表中还存在(信任,信任)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使得整个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效益最大化。虽然(不信任,不信任)对单个企业来讲实现了效益最大,但是(信任,信任)的选择可以使得合作双方都受益,而且使得整个供应链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基于信任机制形成的原则
信任的一贯性与经验性是企业长期合作是基础。信任的一贯性要求双方遵守合同,以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一旦采取了机会主义行为,或者是违背了合同的某一方面,即使在此之前都是值得信任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也损害了两方的相互信任,因此,长期的、可靠的行为关系会转化成信任。而合作双方之间的关系及信任度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整个供应链条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三)契约激励原则
通过制定相关的契约,提高企业的欺骗成本,即机会主义成本,增加合作的获益性。激励企业进行正当的合作收益,在萌芽状态将机会主义的火苗浇灭,进一步防范欺骗和机会主义的发生。
假设存在企业A和企业B,其中企业A是委托人,企业B是人,两企业间存在契约关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努力水平为ai,货币收入为yi,违约成本为C,合作获益为Y,那么Y= f (aA,aB)+^,其中^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现在,假设企业A违约,那么违约企业的获利变为YA=f(aA)-C+^,企业B的获利为YB=f(aB)+C+^,只要Y>YA+YB且YA
四、结论
我国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先进的物流技术的支撑。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市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激励机制的建设,减少、防范机会主义的产生,使得我国鲜活农产品的发展在国内外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篇4
摘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供销环节中,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造成菜价上涨的因素很多,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
关键词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1 鲜活农产品发展现状
鲜活农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数量大等特点,由于其产品一般含水量高、保鲜期限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对它的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等环节要求有更高的技术,也需承受较大风险。鲜活农产品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新鲜的蔬菜、禽类和奶制品等。鲜活农产品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关系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蔬菜产业是属于鲜活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使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对鲜活农产品新鲜、卫生、安全、营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如下表1 所示。
从表1 可以看到,城镇居民对于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鲜活农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城 镇居民的购买量。以蔬菜为例,2009 年城镇居民数为1135.22 万人,蔬菜供应量为1071.81 万吨,人均消费量为98.69 公斤。由此说明,鲜活农产品能够自给自足,满足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
2 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商贩在收集鲜活农产品信息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这些费用势必会分摊到鲜活农产品的最终价格上。农贸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2.1 马路农贸市场大量存在马路农贸市场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具有市场体量大,占道里数长,涉及人口多,影响面积广的特点。其在存在过程中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占道经营、秩序混乱、影响市容、管理无序、卫生极差、交通堵塞隐患等等。由于马路市场是由小商贩自发形成的,所以,他们无需缴纳市场管理费用。也就是说,与正规的农贸市场相比较,马路市场上的小商贩可以减少市场管理费用的支出。但是,经调查发现,马路市场的鲜活农产品价格与正规鲜活农产品零售市场相比较,其价格相对较高。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调查后归结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其管理无序造成的。由于缺乏管理,价格也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所以,商贩可以随意定价。消费者之所以会在马路市场中购买鲜活农产品,就是因为其便利性。商贩们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随意定价,这就是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
2.2 零售市场缺乏价格规范大部分的零售市场缺乏
管理,没有制定相关的价格管理机制,对零售价格的规范性较低。在零售市场中,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容易形成价格欺诈,出现霸市的现象。调查发现,在零售市场中我们很难发现价格公示标志,这就为零售价格的规范和制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由于缺乏价格信息的支持,商贩就可以随意制定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这就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价格欺诈和霸市的现象。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较批发市场的价格较高,在部分市场中的原因就是由于市场上出现了霸市的现象。
2.3 政府对市场的约束力较低由于大部分的农贸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所以政府想要对其进行规范性整改的难度较大。其主要表现为,不规范的小商贩整顿后没有几天就又出现了。这就为市场的整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 鲜活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3.1 批零价格差距大上文中提到,我们对某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及超市等地进行了调查,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对比。结论如表2 所示:
从上表中很容易的看出,批发市场中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和零售市场的价格是有很大差距的。以芹菜为例,我们看到二级市场中芹菜的价格为一级市场的价格的4 倍;再以白萝卜为例,我们看到二级市场中白萝的价格是一级市场的2.6 倍。
3.2 流通成本高批发市场的商贩业主要以城市周边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商为主,鲜活农产品产地多以周边城市为主,批发商经营的种类单一,大部分批发商只经营一种鲜活农产品。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不得不绕远或铤而走险的运输。在这一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费用又会升高。而且,如果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绕远,会造成鲜活农产品的损耗加大,这样就又间接地增加了鲜活农产品零售时的价格。管制的路线较多,使得运输车辆可以选择的线路较少,这样还造成了鲜活农产品零售价格的不统一,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鲜活农产品价格差异增大。
3.3 鲜活农产品保鲜效果差大部分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商是采用向鲜活农产品加注水的方式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这样虽然能使得鲜活农产品在短时间内进行保鲜,但是如果鲜活农产品滞销,就会造成大量鲜活农产品的腐烂。还有些批发商为了使得其鲜活农产品看起来十分的新鲜,对鲜活农产品上喷上大量的水。这样不仅会加快鲜活农产品的腐烂速度,当零售商批发鲜活农产品时,还会增加鲜活农产品的重量,造成鲜活农产品的缺斤短两,这样就会使得鲜活农产品的平均成本升高。少部分的商家对鲜活农产品使用硫酸水。硫酸水可以减少鲜活农产品的氧化,减缓鲜活农产品腐烂的速度。但是,与使用雪水和普通使用水相比,其成本较高,而且使用硫酸水保持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对消费者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极少数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商会对其鲜活农产品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可以使鲜活农产品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而且真空包装的鲜活农产品安全系数高,比较干净,不会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产生。但是,与前三种鲜活农产品保鲜方式相比,真空包装的成本最高。所以,鲜活农产品批发商对自己的鲜活农产品一般是不会采用该种保鲜的方式的。在批发市场中,仅有极少数的比较少见的鲜活农产品采用该种保鲜方式,所以这几种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也相对较高。
鲜活农产品的保鲜一般是采用的加水保鲜的方式。前文中提到,加水可以使鲜活农产品看起来十分的新鲜,但是这也会加快鲜活农产品的腐烂的速度。所以,在零售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活农产品的损耗十分大。部分易腐烂的鲜活农产品甚至会达到50%的损耗率。零售商必然要将鲜活农产品损耗部分所造成的损失加诸到已卖出的鲜活农产品中,这也就使得鲜活农产品的价格有了很大的升高。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超市都会采用真空保鲜鲜活农产品的方法,但是,由该种保存方式所保险的鲜活农产品价位相对较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真空包装的费用太高,使得这部分费用不得不转嫁到鲜活农产品的零售价格中。
4 小结
综上所述,现今鲜活农产品批发到零售过程中情况是十分复杂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与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价格相比较价格差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差距甚至可以达到六倍或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鲜活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过程中,价格的增速是十分惊人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市场管理混乱。很多的市场并没有采用价格公示制度,这就使得市场中容易出现霸市等的现象,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而且部分市场中的管理费用的收取也十分的混乱,管理费用的胡乱收取使得零售商不得不将这一部分支出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这也是造成鲜活农产品零售价格飙高的原因之一。由于道路的管制等的原因使得鲜活农产品在流通中成本彪高。这是鲜活农产品零售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要想使得鲜活农产品的零售价格降低,就要设法减少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巧云.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M].
篇5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必要性;衡阳市
随着全球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拍卖已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学上的研究热点[1]。鲜活农产品是指农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包括新鲜水果、蔬菜、新鲜的肉类等[2]。鲜活农产品具有周期性、易腐蚀、不耐贮存等特点,相比于其他农副产品,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数量损耗和价值损耗所占比例较大,因此鲜活农产品对交易效率要求极高,如果交易时间持续很久,不仅不能保证产品的新鲜且会减慢产品的流通速率。许虽然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零售商和物流商为主导四种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是有效地解决衡阳市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的重要手段,但也最容易产生价格等其他方面的争议,而拍卖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供货商与买家之间的价格问题。拍卖是一种确定物品价格的经济机制,通常以公开的方式将物品出售给最高价格的投标者。在线拍卖相比于传统拍卖,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更加方便、灵活,且拍卖品种可以更加丰富,拍卖与购买人群可以更加广泛。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应运而生,衡阳也也开始引进在线拍卖方式。因此,将在线拍卖交易模式引入衡阳市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从市场结构、技术进步等角度出发,结合衡阳市现实环境对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展开研究。
一、在线拍卖机制理论研究和鲜活农产品拍卖应用现状
传统的离线拍卖机制仅仅针对静态环境下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但是现实中所处的更多的是动态的环境,参与者随时的加入或者离开,拍卖机制就需要即时作出决策,因此传统离线机制设计方法无法解决动态环境下所面对的问题。鲜活农产品的易腐性和不耐久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在销售期内成交可以获得更高的价值,而一旦超过了时间,未在交易内完成交易,农产品很有可能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为了能够使鲜活农产品生产者的收益最大化,拍卖交易的参与方会动态加入拍卖市场,在交易截止时间前可随时离开,并明确交易双方离开时的支付和收益。传统的离线拍卖机制无法解决这类问题,在线机制在传统的机制设计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拓展,能够同时适应多个参与者的动态环境,且能够根据在线显示的用户信息作出即时的决策,是理想的鲜活农产品拍卖的解决方法。国外对在线拍卖机制单价值偏好域展开了系统研究,描述了一个报真实类型的占优策略实施的决策策略的特征,并在自由模型环境下为具有到期和有限供应的物品提出了报真实类型的拍卖模型。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静态拍卖机制研究已较为系统,农产品拍卖机制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在线拍卖机制理论刚刚开始成为拍卖机制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不够成熟,通过在线拍卖机制来研究鲜活农产品市场交易的学者也少,缺少对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更深一层的研究。针对鲜活农产品本身的特点,设计研究在线拍卖机制理论具有很实际的应用价值,对这类方法的研究,属于在线拍卖领域的理论创新。通过对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机制的系统研究,并使之应用于互联网下的农产品网络拍卖市场,对解决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以及切实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存在,并不是所有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可以实行在线拍卖交易这种方式,如何克服障碍建设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是我们应该关心的。
建设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市场主要原因是:一是衡阳市有足够的需求规模以及较好的市场基础,并且衡阳市处于交通枢纽上,与相邻县市交通便利,辐射能力强,鲜活农产品种类繁多且数量较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散大量鲜活农产品。衡阳市对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季节波动性小,品种货源调节余地大,能有有效地保证在线拍卖市场的正常运营。二是在线拍卖交易对于衡阳市更有利于利用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通过销地市场的发展规范带动生产地市场规范化的发展,对入市者和入市商品提出的要求能够转化为对生产者的激励,从而一道和刺激他们按最终市场要求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使得更加规范化、规模会、专业化。
建设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市场对农民也有不少益处。能便于农民就近上市,且还能通过联合方式上市弥补单个农户不足以上市的缺点,从而更加促进农业产销集中化趋势发展。在线拍卖市场可有效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剥削,让农民保障自身的根本利益。市场上信息的及时反馈也能够提高农民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农民可以通过农产品在线拍卖交易平台对拍卖市场的运作更为熟悉,提高自身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为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效率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在线拍卖平台通过对农民与其农产品的了解,能强化其产品优势,提高产品知名度,以期为农民带来更高效的利润。
特别是在线拍卖可降低农民风险。鲜活农产品例如肉类、蔬菜、水果等易腐烂,成熟或丰收后必须及时出售,不能储存起来待价而沽。传统市场上农民或供货商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如果没有及时把握好时机,往往容易最后降价处理甚至贱卖,会冒着较大的风险。鲜活农产品质量常常参差不齐,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不存在统一的检验校队标准,买卖双方都需经过亲自验货才能够成交,交易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纠纷。而在线拍卖市场不仅能及时了解农产品各个方面的信息,对于拍卖产品也实行标准化、等级化、规格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了交易时间和成本。并且拍卖平台一般都建有一定的价格保护制度,当拍卖农产品价格低至保护价格是,交易就会自动停止并提醒供货商,未售商品也会改作其他用途以减少农民损失,在线拍卖平台也会对货主给予适当补偿,以保障农民基本收益。这种制度在维护鲜活农产品的价格水平正常的同时也降低了农民的风险。
三、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发展对策
对于衡阳市实行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交易是大势所趋,在衡阳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以农民为主题的卖方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有效保障自身的权利及利益。一般来说,卖方对物品拥有最全面、最直接的信息,如果卖方隐藏部分农产品信息,买方会假设所隐藏的信息一定是不利的,从而对产品的估价和竞价会大打折扣,最终损失供货商的利益。在线拍卖理论中一般假设是竞买人之间的博弈是完全竞争的,但实际人有可能竞买人之间协商起来不相互竞价,最终大大降低农产品价格,严重损失了卖方的根本利益。防止这种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增加竞买者人数,提高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平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承销商参与进来对农产品进行竞价,以达到公平的目的。同时在线拍卖过程中也严禁杜绝拍卖人雇佣人员进行秘密抬价,秘密抬价通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在线拍卖平台实行拍卖交易就必须遵守我国的拍卖法,使得这种供货商的秘密抬价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制止。针对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应该采取保留底价拍卖。衡阳市鲜活农产品供货商以小生产者即个体农户数量居多,保留底价拍卖能够保护个体农户的根本利益。而且衡阳市鲜活农产品在线拍卖市场还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法制以及规则都不够完善,采取保留底价的在线拍卖交易对于衡阳市农产品拍卖市场而言是必需的。
(一)在线注重在线拍卖对鲜活农产品交易费的影响。由于鲜活农产品的易腐烂、不宜久存的特点,花费最短的时间为生产者找到合适的销售商并完成交易,是减少双方损失以及交易费的最好方式,也就是提高交易效率可以减少相应的交易成本。在线拍卖可以为鲜活农产品供应商和销售商提供一个便利快捷的平台,利用互联网快速搜索相应的条件完成交易。在线拍卖还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农产品可以从农户生产之后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缩短销售时间和降低损耗。在线拍卖的存在可以让承销商准确地根据自己的需要,用最快的方式以及最少的交易费用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并完成交易。
(二)注重在线拍卖对鲜活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在线拍卖是由众多的供货人和承销人组成,农产品的交易价格都是与当日的产品质量以及供求需要相联系的,是市场上供求关系的集中反映。在线拍卖一般采用竞价拍卖的方式,竞价拍卖可以诱使标底的价格达到其真实的价格,从而让供货商与承销商达到利益的平衡,不偏向任何一方。通过竞价形式进行交易,能够在买卖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而且竞价过程的迅速更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有效价格,更大限度地保证价格产生过程地公开、公平、公正。
(三)建立高效的在线拍卖系统。在线拍卖系统提供了拍卖农产品信息的及时性与共享性,并且在买卖双方建立了反馈评价系统,在双方完成一笔拍卖交易后,分别能够对对方进行评价,给予用户一个反馈。这种反馈能有有效地保证在线拍卖系统的公正性和安全性。针对不同的鲜活农产品制定不同的拍卖规则,从而防止拍卖欺诈行为的发生。网上在线拍卖交易可跨越时空聚集更多的供货商和承销商,并且实现价格发现与实体物流的分离,还可以实现交易从串行到并行的转变。在线拍卖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更加灵活、便利,而且交易费用低,可以减少农产的的流通过程,拍卖品种也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富有娱乐性,针对衡阳市鲜活农产品非常适用。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Farming-school docking can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lin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urement and the purchase cost of university cafeteria, set up food security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This proj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doing well in the work of student canteen and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termine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farming-school docking smoothly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farming-school docking a few years ago,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关键词: 农校对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Key words: farming-school docking;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016-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注重数量、品种单一化向现代的追求多元化、健康的理念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给人们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为此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于2009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和陕西等7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然而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难以长久储藏、易腐烂、损失率高等特点,因此其物流体系的建设表现出更多的对冷链物流体系的依赖。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研究在学校前几年开展“农校对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系统的鲜活农产品采购过程中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模式。
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分析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以及能够及时到达餐桌上的农副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损耗大、成本高、保鲜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耗率高达近30%的比例,这些特征决定了鲜活农产品对商品流通过程实效性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对高校食堂鲜活农产品采购的成本和风险。而冷链物流是指这些鲜活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下,从而达到保证食品质量,同时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农校对接”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以服务高校市场为根本宗旨,坚持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稳步推进原则:沿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督,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②坚持市场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整合高校后勤市场,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
③坚持政府主导和高校后勤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省教育厅牵头,统筹协调财税、交通、金融、农业、商务等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农校对接”的相关配套和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整合和扩大高校后勤“农校对接”的市场。
3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及运作内容分析
3.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 现阶段高校食堂所消费的鲜活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购,导致鲜活农产品在多次的周转过程中,不仅农产品的价格逐步上升,而且也容易变质或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在我国仍属少数,基本上是农村零散农户耕种,这限制了与高校的 “对接”合作。文章认为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破解“农校对接”困局的有效途径(见图1)。
3.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作内容分析
3.2.1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农校对接”办公室,隶属教育厅。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引进和监管,对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与监督。对全省鲜活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指导工作、动态监督与管理,建立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和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
②负责高校后勤市场信息需求管理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利用现有的高校后勤信息网,对全省各高校食堂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农产品基地的供应信息进行统一接收、协调和,并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逐步建立互联网“农校对接”交易平台;
③负责制订和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基地、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2.2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是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校对接”的公共服务物流平台,“农校对接”办公室为其归口管理单位。采用第三方管理方式,委托物流企业承担中心的运营与管理。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营方式,引入若干家具备一定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公共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投入由政府通过对企业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低息融资等来实现。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从“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获取有关高校食堂需求信息和基地供应信息;
②负责对需求信息的统筹调配,制订农产品生产订单和农产品加工配送计划;
③负责高校所在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中农产品的检测、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配送;
④负责以独立法人的名义与高校后勤协会、高校食堂、当地政府、生产基地签定双方或多方订购协议。
3.2.3 食品安全控制中心 由当地县政府镇政府依托及其农技站、检测站的现有力量负责组建。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对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负责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隐患动态跟踪评价和风险交流等工作,为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②负责对基地土、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检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挑选和推广最适合种植、或养殖的生鲜农产品;
③负责提供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以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科研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校对接”工作的积极性,对履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基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与考核;
④负责控制农产品基地发展的规模、数量、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生态园区。
3.2.4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主要运作内容有:负责统筹协调各高校后勤市场,整合高校后勤鲜活农产品市场,制订行业规范,负责对各高校后勤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集中与,为各高校建设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或网上交易平台;负责建立集中与联合采购,督促各高校履行职责与合约,切实做好“农校对接”工作,负责“农校对接”工作的经验总结、成果推广和开展科研工作。
3.2.5 各高校后勤部门 各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农校对接”中重要的一方其主要运作内容包括:负责本校后勤食堂、超市等市场需求的统计、申报。积极探索与实践“农校对接”工作,建立对接基地,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对条件成熟的对接基地的给予积极推荐,纳入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履行“农校对接”中的相关职责与契约。
3.2.6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的准入退出制度,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鲜活农产品“农校对接”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管理要求,建立规范台帐。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认真履行合同,勇于承担责任。
3.2.7 当地政府部门 作为重要监督方的当地政府部门主要运作内容包括对所属地区承担“农校对接”项目中食品安全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4 结论
“农校对接”工作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起到对鲜活农产品的汇集、食品新鲜与安全保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平抑物价,还可以解决高校市场的需求和基地供应上的矛盾,提高高校集中采购的工作效率。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对土地、劳动力、资金及管理要求极高,许多高校并没能力配置自有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深入,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的基于高校市场的现代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承担起高校对鲜活农产品的采购、筛选、加工、储藏、配送等工作,达到集中操作,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顺利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康贤刚.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重构与运作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87-90.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运作模式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7):43-45.
篇7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商品流通;流通渠道
1.引言
鲜活农产品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商品,鲜活农产品流通状况的好坏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仍不十分完善,我国多地都出现了鲜活农产品“卖难”“买难”的现象,流通渠道存在不畅通的问题。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描述,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2.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出现了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批发市场经营水平还不高,交易方式落后,市场交易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一些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建立缺乏统一整体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经营方式和理念落后,硬件设施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服务引导功能弱,虽然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等方面还存在着阻碍。此外,市场中还存在着交易秩序不规范的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一些流通主体钻法律的空子,出现了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2.2 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专业行业协会等流通主体发展缓慢,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农户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内部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基础设施落后,车辆、质量检测设备、农业机械数量少,配备不齐全,无法满足组织成员的使用需求。服务水平也比较低,不能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多为兼职人员或退休人员。
2.3 流通信息化程度不高
虽然信息化建设一直在推进,但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在我国许多地方,网络仍没有完全被普及,基础设施薄弱是流通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客观因素。即使实在设备齐全的地区,由于人们长期的交易习惯,而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从业人员也比较少,导致现在的一些批发市场里,仍然通过黑板的形式少量产品价格信息,或者根本不提品信息服务。流通信息化建设的不足,影响了交易双方信息的获得,制约了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
2.4 基础设施建设缺失
流通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输设施、运输条件的不完善。一些地区的运输条件还比较低,公路、铁路的建设还没有形成网络化、现代化的格局,运输车辆、储藏设备的技术含量低。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中还没有普遍使用冷链物流技术,冷藏存储设施不足,这导致了鲜活农产品在流通中的高损耗率。
3.我国建设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议
3.1 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市场合理布局
3.1.1 规范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
由于我国小农户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的存在,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批发市场在鲜活产品流通体系中仍将占据主要地位,规范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是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首先,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级财政对批发市场的投入,把批发市场作为准公益性事业发展。保证批发市场水电设施、场地环境、交易设施、仓储运输设施、电子结算系统、质量监测系统、信息交流平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其次,加强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根据农产品生产情况、消费需求情况、交通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仔细调研,按照保证鲜活农产品流通顺畅的原则,借鉴日本先进的批发市场发展经验,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有序发展,布局合理的批发市场体系。
再次,规范经营管理方法,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实行信息化的客户、摊位、财务、治安管理,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开展电子结算方式,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从业人员,提高批发市场整体的管理水平。
3.1.2 规范集贸市场建设
集贸市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组织灵活方便的特点,目前还活跃在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的流通市场体系中。发展集贸市场建设是由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建议在农村或城市郊区的集贸市场建设中加强以下几点:第一,保证环境卫生情况,保证基本设施齐全。第二,与专业农业合作组织或大型批发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流通环节联系紧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第三,有专门负责集市管理和协调商户与消费者关系的管理人员,保证集市运行顺利。
3.1.3 发展多元化的交易方式
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交易方式还比较单一,多以现货交易、对手交易为主。在我国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应该积极借鉴和推广美日等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的拍卖交易,在大型批发市场建设配套设施,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批发商户进行拍卖交易。在我国大型批发市场中安装电子结算系统,培训从业人员通过电子系统进行资金交割,鼓励电子商务理念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此外,期货交易方式也可引用到鲜活农产品流通中来。鲜活农产品期货交易有助于价格发现,了解供求关系,降低生产风险。政府应积极发展鲜活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通过期货市场带动现货市场良性发展。
3.1.4 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效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逐步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同时,提高鲜活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健全的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从生产环境、产品质量、规格、包装、加工过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产品控制,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分级化、规格化、包装化。严格执行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坚决杜绝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上市流通。主要需要注意几下几点:第一,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原料的管理。第二,要加强鲜活农产品质量检测。第三,执行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3.2 加快培养鲜活农产品流通主体
积极发展鲜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各类流通主体,特别是农村经纪人和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设,有助于提高鲜活农产品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户在交易中的地位。发展农业合作组织能够逐步解决我国小农户生产和大市场需求的矛盾。
现阶段我们要着力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向着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应该以比较有实力的合作组织为基础,合并同类型的合作社,扩大合作社规模,发展起一批有代表性的专业型合作组织;另一方面要将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联合在一起,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型农业合作组织。(2)加强与上游流通企业、下游生产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起科学的财务核算论证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来保证合作组织与零售商、批发商、农资生产企业和组织成员的联系,从而保证流通渠道的稳定。(3)加快提高农业合作组织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等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包括产品价格走势报告、生产资料供需和价格情况、农业科技成果、国家政策等信息在内的多功能信息系统。
3.3 加快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要保证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高效,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功能全面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是必要条件。随着农业发展市场化,各流通主体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信息服务能力不发达,信息供给不及时不准确的现状阻碍了流通渠道效率的提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3.1 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建设由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站、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农业合作组织的信息系统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的鲜活农产品信息网络。鼓励批发市场、农业合作组织等流通主体加入到信息(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69页)提供者的行列中来,将鲜活农产品信息提供市场化,从而提高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能力。
3.3.2 信息的多样化
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巨大,所以,包括人际关系传播在内,要结合互联网、广播、报纸、电视、电话等媒介多渠道立体化传播农产品市场信息。坚持根据不同情况的信息需求者和不同信息内容、选择不同传播途径。
3.3.3 注重信息人才培养
培养专业的信息人才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关键。鲜活农产品信息服务所涉及到的产品多种多样,所以需要培养和吸引具有农业、经济、统计和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
3.4 加快流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改善运输条件,建设大型配送中心,使用先进物流技术,能够降低鲜活农产品流通损失,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3.4.1 改善运输条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运输条件已经发展的较好,但是在农业生产集中的农村,交通条件还比较恶劣。在鲜活农产品集中产区,要合理布局交通建设,加大公路密度,保证公路质量,完善公路养护。研究、生产中小型具有保鲜功能的运输工具,通过信贷、税收等倾斜政策,使专门从事鲜活农产品运输、生产的农户能够使用得起,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改善农村鲜活农产品运输条件。
3.4.2 开发和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鲜活农产品由于易损、易腐,所以需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有很高的保存技术。发展和引进外国先进的冷链运输技术,开发使用冷藏车运输鲜活农产品,建设冷库储藏需要低温保存的产品,要经常更新冷藏设备;对鲜活农产品进行科学包装,保证其鲜活性和营养成分不流失。
3.4.3 建设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大型流通组织可以通过建设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储藏和运输,从而减少鲜活农产品转运次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中发生的损耗。从零售商的角度,通过配送中心,超市等零售商可以直接向生产基地或农业合作社下订单,由配送中心负责运输、储存和配送鲜活农产品,减少了中间的其他流通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
参考文献:
[1]贾敬敦,王炳南,等.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纪良纲,刘东英,梁佳.中国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3.
[3]杨青松.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4]曹军,陈兴霞,姜君.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6(4).
[5]赵尔烈.建议实施“国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工程”[J].市场营销导刊,2009(3).
[6]孟菲,傅贤治.美日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农村经济,2007.
篇8
1前言
?S着网络的发展的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和事物感受到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全球的经济正在向多元化、网络化发展。电子商务同时为农产品的进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农业现在还在落后阶段,造成这种原因有很多,农产品的流通是最大的问题之一。而在流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例如物流成本高,中间的损耗大,并且效率低。现代的电子商务配送的路径的方法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大重要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电子环境的农产品的配送路径的问题的探讨与发展进行分析。
2现状
现阶段我国依靠几个系统组成农产品的物流情况。首先是供给和销售系统。发展至今大部分都是以棉花和一些农副产品为主体。进行收购和销售。其次是粮食系统,粮食系统包括收购粮食、储藏、运输。最后加工成需要的物品进行销售。粮食系统是这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国家的生活,并且粮食是制造粮油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粮食政策的改革。国家和地方的政府都需要储备一定量的粮食,订购粮食的规定并没有那么严格。完全市场化,农产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农产品的物流的发展还处在落后的阶段,从实际数据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的物流大部分都是常温物自然物流形式。在物流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消耗。根据调查的实验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农副产品摘取、运输、加工等一系列物流的过程中损失率为25%~30%之间,损耗的物品非常多,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一些发达国家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将损失率控制到了5%以下。我国在农产品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降低农产品的损失率对推动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为农民的收入又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所以农产品的物流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想出解决办法。并且降低物流的损失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物流的特征
31一般的农产品都具有新鲜的特征,代表着植物的鲜活的生命力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农作物新鲜的缘故,同时农作物也容易缺水,造成腐烂。生命力丧失易患病等问题。所以要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的保鲜措施,让农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售卖。例如,我们在进行农产品的物流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分辨管理农产品。在农产品的物流中要进行保鲜,我们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发明一些保鲜的仪器。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鲜。同时在注重这些情况下,也要注意天气的外在因素。天气、季节、温度等都是我们必须考虑进去的因素。
32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农产品的采摘、储存、运输、加工可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并且有的农作物在种植的阶段具有很强烈的天气要求。所以造成了这样的不确定性。并且农产品的季节性极强,有的作物适宜生产在这个季节,有的作物适宜适合生产在别的季节。所以导致消费者难以把握价格上的尺度。在农产品的新鲜率的情况下,对跨越时间和季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物流的各个环节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并且种植的农户更没有一定的专业意识和独到长远的眼光,造成了交易一定的困难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造成了交易成本的难题,另一方面增加了机会倾向。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些农产品的卖家一般都是小型的企业。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卖家却是一些小农户,这就对物流的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3农产品的对物流的要求严格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人们的需求却呈现多元化,不同地点进行交易的时候,为交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还有加上农产品的保鲜问题上,更是需要物流的条件的严格。我们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保鲜措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些比例上的损失。并且因为一些地域条件上的限制,更加导致增加了物流的成本,需要对物流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必须要加强物流上的能力,既要保证物流的快速,也要保证物流的质量,农产品的保鲜效果良好。总之,要对物流的管理更加专业化。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的应对措施
41应该存在物流中心,是整个交易物流的主脑
掌握着物流的全部信息。将物流中心配备一些专业有素质的人员,并且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以一些电子设备来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最大化的服务,配备一定的各项平台,进行整个链条的完美通畅。
42把加工作为重点步骤运作
在农产品物流的供应这一整个大环节上,其中生产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各个农户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我们应该设立加工中心将分散的农户进行集中起来。这样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技术的操作。让公司对其技术和资金上的资助。这样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出来高水平的产物。而另一个好处是不用犯愁农作物的原料问题。公司将需要的原料进行统一化管理。这样既能减少原料的浪费,又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当然,要想取得成功,那么与技术和员工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第一,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员工们严格执行公司的制度。第二,努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才会使生产更高效。
篇9
摘要: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工程建设是价格风险管理的现代手段。随着农产品期货投融资功能的日益增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成为今后几年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为此,应该科学规划与设计农产品期货。
关键词:价格风险管理;农产品期货;农村金融工程
一、引言
我国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都较大,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抵御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农业风险管理在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价格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风险
农产品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超过了农民的预期,而对农民造成收入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物价总体水平较长时期低迷以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2007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11月份为6.9%,创下11年来新高。据专家分析,食品价格仍是推动CPI指数上扬的关键因素,而食品价格上涨的根源又在于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等价格的攀升(参见图1和图2)。
农产品价格上升对于农业和农民来说是好事,但因其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而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风险。一方面,农产品现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天生不足,使农业生产为“蛛网困境”所困扰[1](卢建锋,2003)。在单一的现货市场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只能根据当前的现货市场价格安排生产。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如果本期价格较高,则下一期的产出可能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下降,价格下降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产出减少和价格上涨,如此反复构成了经济学上“蛛网模型”所描述的情形。结果会导致农民预期收入降低,特别是受现货价格信号的误导,造成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当。另一方面,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价格波动幅度大,使得小农生产方式被强化,农作物种植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美国期货专家海尔奈莫斯教授[2](1955)认为,农作物种植是最具风险的业务。
目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被严重分割,农民户均可耕地面积只有5~8亩。农户为分散市场风险而作出的理性选择使本来就条块分割的土地进一步划整为零,土地的规模经营受到压制,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大或更大幅度的上涨(实际上,农产品价格上涨往往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农产品供给减少再加上需求拉动所致),缩小了其可能的获利空间,甚至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亏损。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是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现代手段
可以把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农村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开发、农产品期货甚至包括订单农业在内的风险管理手段统称为农村金融工程,它是金融工程学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金融工程的创始人之一芬那蒂认为,金融工程是金融学家借助于工程学的方法对金融变量进行数学描述,对各种金融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市场风险进行计算和控制,从而对金融系统进行优化处理。农产品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内通过签订标准化合约,约定按照一定的价格、约定的交割日期和交割方式,买卖一定数量农产品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严格地说它本身不是金融行为,但它作为一种价格风险规避手段,建立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上,将有力地推进农业资源的空间配置和优化,促进农业资本证券化和农村金融深化。因此,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是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现代手段,同时成为了农村金融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上述两方面问题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够;二是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金融功能的研究不足,没有把它放在农村金融工程建设战略重心来规划和设计。因此,笔者主要侧重于这些方面的分析。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
可以预见,随着农产品期货的投融资功能日益增强,并凭借其品种设计与风险规避技术在农村金融中的领先地位,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成为今后几年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定位
期货市场是期货交易而形成的各种供求关系的总和。对应于现货市场的两大固有缺陷,农产品期货市场有着两大基本功能,即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
1.期货市场能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帮助农业生产走出“蛛网困境”。
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解和界定在理论界有多种表述。萨谬尔森认为,“期货价格在理论上等于对期货合约到期日的现货价格的条件期望”[3],用公式表示为:Ft=E(St+1/It),式中,Ft表示到期日为t+1的期货合约在t时期的价格,E表示期望,St+1表示到期日的现货价格,It表示t时期的信息。该公式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即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期货价格反映了t时期所有的信息,期货价格应该是对到期日的现货价格的条件期望,期货价格出现随机波动的特征。当Ft≠E(St+1/It),表明t时期的信息没有充分反映到期货价格上,市场参与者可以利用额外信息来预测St+1,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来获得额外的利润,直到重新恢复相等。
与之相近的还有另外一种表述形式,即期货价格是对期货合约到期日的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用公式表示为:ST=a+bFt,T+Ut,式中ST表示交割日的现货价格,Ft,T表示交割日为T的期货合约在t时期的期货价格,Ut表示误差项,当随机干扰项Ut为白噪声序列,各序列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正态分布Ut~N(0,δ2),且a=0,b=1,则满足无偏估计。这个定义表示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期货价格应该融入了所有相关的信息,包括过去和未来的价格信息。Hoffman[4](1932)则认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价格能够提前反映出现货价格未来的变动趋势。此外,还有人认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特指期货市场所具有的通过公开竞价而形成的,能够表明现货市场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的功能与机制。通过公开竞价而形成具有预见未来现货市场及其变动趋势的价格,是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核心内容[5](刘迎秋,1996)。
总之,在期货市场上,人们买卖的是未来的货物,所以那些能够引起未来价格变化的因素特别为市场参与者所关注。参与期货交易的人数越多,市场所能了解到的影响未来价格变化的信息就越多,由此形成的期货价格也就越接近未来货物的真实价格,这就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因此,与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更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2.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能为买卖双方避免价格波动风险,有利于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计划化方向发展
据卢建锋(2003)的调查显示,在国内16,948个实行农产品订单采购的公司中,有高达38%的公司因风险问题而取消了订购合同。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约束条件。为避免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套期保值交易,这样,价格风险从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由那些愿意而且有能力承担风险的期货投机者来承担。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只有借助这种机制,我国农业生产才有可能走出盲目性和分散化的困境,向计划化、规模化的方向稳步发展。此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引导物流、调节供求、降低仓储费用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投融资功能日益显现
托马斯.A.海尔奈莫斯(1959)在其文集中详细描述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投资者是如何通过拥有套期保值存货,对基差变化进行投机而盈利的。除此以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期货交易是农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前提,尤其是目前农户获得银行信贷存在抵押品制肘的情况下,其意义非同小可;农产品期货也可以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通过资产证券化增强其流动性;成熟的农业概念企业还可借此上市融资;农产品期货市场因其以小搏大的投机性可成为投资的理想选择场所之一;金融机构可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理财产品②;如此等等。应该说农产品期货的融资功能随着期货市场深度和厚度的不断增强正在逐步深化。
近年来,市场人士在分析期货商品的时候,除了充分发掘其商品属性外,已越来越关注其金融属性。除金属和能源等品种外,投资者对农产品期货品种金融属性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如从2002年开始,国外很多大型的基金,包括索罗斯,开始大规模投资商品期货,以回避美国通胀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就是利用了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互相连动的关系。
目前,全球的商品基金也已经开始撤出黄金、原油市场,部分基金增加了农产品的基金持仓,像罗杰斯的农产品基金持仓由4%增加到10%,而其原油的持仓曾一度大幅度下降。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通货膨胀的忧虑不断加剧,当大豆等农产品出现紧缺时,基金大举购买的欲望就持续膨胀,选择大豆等期货品种作为保值投资对象,就成为回避货币贬值的重要手段,进而使农产品期货的商品属性趋于淡化,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属性和博弈属性。在国际基金眼中,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价值仅次于金属品种。据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稳固投资期货市场共有15个指数基金,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高盛公司的商品指数(其次为道琼斯IIG商品指数),其11.6%的资金是投资于粮食期货市场的③。
(三)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选择
农村金融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市场风险规避方面的特有优势,农产品期货市场投融资功能的不断强化,期货交易所对期货产品的科学定价与品种设计正是走在我国目前金融工程最前沿的,可成为领跑金融工程的标杆。而其技术手段包括定价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及其它风险规避技术正是我国目前整个农村金融所欠缺的,故从农村金融的长远规划出发,以农产品期货的发展为契机,以农村金融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目标正是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应有的战略。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在包括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农产品期货等在内的农村金融工程建设中,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日益成为其战略重点。
三、我国农产品期货的规划与设计
(一)建立与完善农产品期货的价格调节机制
现实中,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会有差异。要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真实、客观且具有超前性的价格发现功能,以指导粮食生产、销售和进行市场调控,增强经营、调控的主动性,健全期货市场的定价机制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影响价格发现的主要因素有: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者在现货交易中的定价原则与对期货市场的认同度;商品本身属性的差异(如可否存储,是否具有季节性等);参与期货交易的主体结构(如是否有相应交易品种的现货生产商和加工商,以及参与者的多少);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和流动性等。许多学者利用协整检验和套利检验等方法对我国大连、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小麦等期货品种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显示,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已基本发挥,但存在着相关经济主体对此功能的认识和利用问题,以及由于大户操纵等原因导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扭曲和价格的过度波动问题(高铁生、朱玉辰[6],2005;王赛德[7],2004)。
为确保农产品期货定价的前瞻性,必须关注资金规模及其流向。高铁生等(2005)曾借鉴证券市场资金流入比例测算的方法,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资金流入种类和规模作过预测,预计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居民储蓄存款、国际游资等都将有较多资金流入我国期货市场,规模将达到460.89亿元,并根据当时农产品期货占我国期货市场的比例推算,认为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资金增加将推动其交易额和交易量大幅上升。目前,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都非常充裕且流动性强,这是农产品期货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对资金市场的流动性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科学测算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资金规模和投资偏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联系密切,特别是近年来国外的指数基金给国内市场价格带来了较大影响,使市场波幅大幅提高。在国际基金眼中,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价值仅次于金属品种。因为农产品交易量大,同时,除供求基本面外,美元走势、全球物价走向都是影响其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容易炒作”。为此,国内期货市场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自2007年年初以来,国内商品期货价格高攀,价格波动也愈加明显,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需对基金投资带来的价格波动保持警惕。
(二)合理确定上市品种,科学规划农产品期货的发展规模
上市品种的多少决定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所影响的领域和范围,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从而也影响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应尽快推出那些条件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继续探索适合小品种期货运作的交易模式,认真研究畜、禽产品的期货交易模式,适时推出生猪、黄牛等品种的上市交易。Hieronymus,Scott,Wills(1952)曾经研究过活牛饲养业务的套期保值问题,托马斯.A.海尔奈莫斯于1964年则进一步研究了活牛期货市场的必然性,而生猪期货交易在美国则更是有了近80年的交易历史。我国曾出现了猪肉价格的较大波动,而我国的饮食有偏重猪肉的习惯,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对生猪的市场供求关系及其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科学预测,并以这一品种的产业链条整体为对象,对其风险规避与价格发现的技术手段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生猪期货的推出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措施。据2008年01月08日《国际金融报》报道,我国目前郑州期货交易所的生猪期货合约设计基本完成,将采取养殖场、屠宰厂、批发市场多点交割方式。这也意味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选择、交割方式等的市场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上市品种选择上,既要考虑品种的商品属性,也要考虑其金融属性;要加强市场调查,既要关注国内市场,也要关注国际市场;既要关注以往经验更要对未来市场发展合理预测。在确定上市品种时可运用如下指标进行综合性的量化分析:现货价格波动率,进出口量/现货消费量比率、现货规模、比较优势指标等。
(三)完善交易规则,健全农产品期货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农业基础本来就非常薄弱,经不起过度投机的风险,因此,必须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
第一,西方国家发展期货市场,大多是先立法,后建交易所[8](王曙光等,2007),而我国至今未出台专门的期货法,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健全期货市场法律体系非常重要。第二,农产品期货上市目前采取的是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这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过渡到核准制,以确保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第三,完善交易规则,以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
(四)培植参与主体,规范参与者行为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专业性要求高度组织化的中介组织和多层次的流通网络的配合。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更加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真正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参与主体。据对京郊农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调查显示,合作化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加强农民的话语权,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应。这种组织起来的农户如果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极大提高其运行效率和价格发现效率,对农业风险规避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9]。同时,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农民自组织的意愿。
有“意识”的市场主体的参与还可以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减少投机行为,有助于避免我国证券市场曾一定程度存在的、部分上市国有企业的过度“包装”问题,控制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机风险。这实际上也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应该说,农村金融工程的建设有赖于专业化组织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参与,以及其它农户金融意识的提高。
篇10
市农业局:
根据*农发〔20__〕51号文件《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结合本县实际,对上阶段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通过自查和自纠发现问题,落实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局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工作小组,由董传铭局长任组长,虞振虎、周善彪、郑宏海、陈维虎任副组长,各职能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执法年活动,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具体负责整治和执法年活动的落实及情况综合上报工作。3月20日,专题召开全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会[!]议,部署专项整治和执法年活动及例行监测工作。董传铭局长参加会议并讲话,要求各镇(乡)、街道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督促检查。
二、突出工作重点,细化整治方案
3月19日,局下发《__*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__农林发〔20__〕18号),确定种植业产品、饲料、兽药及畜产品、认证“三品”农产品和农资打假五项专项整治,分别由农技中心、林特中心、畜牧兽医总站、检测中心和农业执法大队负责牵头。各任务牵头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了细化,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责任追究、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开展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
先后开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养殖场(户)、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三品”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调查摸底。经查,我县共有县级以上龙头农产品生产企业19家,其中种植业(包括林业)13家,以茶叶、水果、桔子罐头、果蔬脆片、果酒等为主导产品,畜牧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其中种植业(包括林业)54家,畜牧业6家;畜牧业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共存栏浙东白鹅45万羽、蛋鸡84万羽、生猪2.66万头、特种野猪1.2万头、特种灰天鹅30万羽;20__年农业生产企业实现总产值11.53亿元,销售收入9.46亿元。鱼粉生产企业18家,主要生产鱼粉、鱼油、乌贼膏、乌贼粉等饲料产品,以小鱼及鱼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各种产品,年生产鱼粉5万吨左右;饲料生产企业3家,以生产南美白对虾饲料为主,年生产对虾饲料1300吨。生猪规模养殖场274个,兽药经营30家,无兽药生产企业。肥料生产企业1家,农资经营网点244个,无农药生产企业。无奶牛养殖场和生鲜乳收购站。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6个,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企业15家,产品18只;有机食品企业5家,产品9只。
四、开展自查自纠,加强监管力度
(一)加强对养殖环节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
以生猪等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对规模养殖场、无公害畜禽基地开展养殖档案检查,做好畜禽产品中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规范畜产品加工环节添加剂的使用和登记管理。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饲料生产企业依法生产,严厉打击在饲料生产、销售中使用三聚氰胺、苏丹红等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
1、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对全县21家鱼粉及成品饲料生产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对其原料进货、产品销售等台帐记录和原料仓库等进行仔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以出书面形式告知,要求其进一步完善生产记录、产品留样、原料进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制度,彻底解决饲料生产企业疏于原料监管问题。共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填发了巡查记录21份,发现并整改问题13个。
2、对畜禽养殖环节的监管。督促规模养殖场和无公害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畜禽场内环境管理,严格防疫规程,科学使用饲料、兽药及其他投入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遵守用药剂量和休药期,谨慎使用抗生素,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状况,应用安全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对饲料、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严把“源头关”和“进口关”。积极开发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引进推广优质牧草新品种。督促规模养殖场和无公害基地落实动物防疫综合防治措施,并与之签订自行免疫协议,要求规模养殖场和无公害基地饲养动态、免疫台帐、免疫标识、疫苗领取使用量、产地检疫数量间实现帐、物、证相符。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检查规模养殖场274个,兽药经营企业30家,畜禽养殖企业6家,畜禽养殖农民合作社6家,发现并整改问题16个。3、加大检测力度。为确保不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蛋白精”等违禁药物,对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家禽存栏20__羽以上的养殖场签订了告知承诺书,共签定告知承诺书404户;对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猪场进行定期尿样抽检,在全县9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面实施宰前瘦肉精快速检测,对每批次生猪都进行抽样检测。截至26日,定点屠宰检疫生猪32556头,共实施宰前瘦肉精快速检测1798头次,监测结果均正常。
(二)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环节的监管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记录和生产档案执法检查,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料库进行检查,大力整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违法使用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的行为。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监管,做好我县地产农产品的质量抽检工作,组织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抽检工作。
1、做好宁波市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确定了__*新桥镇下七里无公害红茄基地和__*燕国食用菌/!/基地作为蔬菜和食用菌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试点,两者均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蔬菜基地还配备了农残快速检测仪,目前该基地蔬菜上市前的自检工作已正常开展。下一步将按照产地准出的要求开展对食用菌基地的监管。
2、开展蔬菜质量例行监测。根据《20__年__*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__农林发〔20__〕15号)文件要求,开展了蔬菜质量例行监测工作。4月份,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11个镇(乡)、街道的蔬菜进行了监测,共抽检蔬菜样品195个,农药残留合格率97.4%,未检出禁用农药,蔬菜总体质量较好。
3、加强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截至20__年底,我县共有66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2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为加强认证“三品”农产品的监管,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生产监管力度,重点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使用、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化实施、建立完善的生产档案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大标志使用管理力度,规范产品包装印刷,严格控制用标范围;三是实施年检,重点对到期的产品(产品)进行复查换证;四是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地环境和产品安全。开展对6个到期的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出动人员24人次,抽检无公害农产品8个,合格率100%。
(三)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结合“打击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和“小农资店专项整治”,已对全县244家农资经销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市场巡查,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环节投入品的监管,严查农产品生产中非法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禁用农药的行为,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现__,并将218家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纳入了信用管理数据库。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自查发现,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情况是好的,问题也是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饲料(鱼粉)生产企业问题相对突出,鱼粉普遍是黑袋包装的半成品;大多数企业对原料、产品等检测意识不强,技术人员没到岗到位,没有检测留样和检测报告。
2、农产品生产者素质存在差异,质量安全意识也不尽相同,对生产档案记录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户)未建立生产档案或记录不完善。小规模生产体制不健全,生产仍处于自发状态,生产操作不规范,对农药品种的选择、安全间隔期的控制等并未严格控制。
3、养殖企业的养殖记录不全,特别是兽药使用记录,往往只有使用日期、没有停用日期;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销售记录过于简单,特别是进货记录,缺少供货方的资料、验货等记录。
针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下一步的整改措施是:
1、加大监管力度,增强法律意识。对监管对__要多进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及时纠正和完善各种生产制度,有效控制违法事件的发生;平时多督促多检查,使他们从思想上和业务上都重视起来,走上合法正规经营路子,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