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创范文

时间:2023-04-10 14:2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文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文创

篇1

海峡两岸本是同根同源,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自然离不开两岸的通力合作,在10月举行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两岸文创产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互联网产业的领导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凝聚两岸文创智慧,深挖文化产业潜力,对谈两岸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与合作前景。

打造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10月28日,秉持“一脉传承、创意未来”理念的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此次博览会经过四天的展示、研讨与洽谈,体现了两岸文化特色,突出展现了文化产业更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与更强的时效性和成效性。

海峡两岸文博会是全国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办于2008年,本次博览会是由国务院台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福建省政府主办,厦门市政府、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与第六届厦门国际动漫节、第十届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同期举行,形成“两会两节一展”的新格局。

为深入促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商贸对接,本次博览会以“凝聚文创智心 迸发产业原力”为主题,以文化引领产业、以产业助推文化,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与投资交易的重要平台。

据悉,在本次展会中,产业投资签约项目达126个,总签约额375.4亿元,签约项目整体质量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其中合同项目68个,合同金额达到169.8亿元,增比达66%。

两岸携手,共建文创产业未来

文创产业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热点话题,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IT数字文化产业正爆发出勃勃生机,但关于文创产业的定义和未来发展趋势,两岸文创产业在合作中各自的角色定位与合作机制等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与探讨的重点。

为深入探讨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发展之路,探讨文创发展中两岸资源跨界整合的可行之路,本届博览会重磅推出了“携手创意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文创产业发展论坛。该论坛汇集了两岸文创产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重点围绕着“创意能否为文化注入灵魂、产业能否为文化插入翅膀“展开讨论,探寻促进二者的结合点,以期两岸文创发展真正携手落实在产业上,对两岸文创产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参鉴价值。

会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分析了大陆的文化产业现状,他表示, 与台湾相比,目前大陆在文创产业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且明显走在了台湾前面。大陆有许多家国际知名的公司,比如BAT巨头,台湾在这方面却很少,“我们把握住了IT产业的发展趋势,大陆的数字文化产业已经变成了主流的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是没有边界的娱乐,这意味着人们的娱乐渐渐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此同时,产生了海量的需求,这样的无边界化发展,会形成前景巨大的市场。无边界的娱乐,就是人们的娱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造成了海量的需求,比如网络文学、无数视频网站有无数电视剧,还有体育赛事。娱乐无边界会进一步加强,会形成更大的市场。”

尽管领先于台湾,但陈少峰表示,大陆文创产业发展的同质化竞争严重,目前仍是以制造业的思维来发展文化产业,在这方面,大陆应多向台湾学习。

中华文创发展协会会长黄肇松也表示,两岸在文创产业方面,有着巨大的合作与发展空间。“在台湾,文创是在每个人生活里,台湾的衣食住行都有文创的故事,都有文创的内涵。” 他认为,两岸的文创产业发展,就像一个三角形,左上是台湾文创的创意,右上是大陆文创产业的市场。左上的创意跟右上的市场,奠定在中国文化的共同基础上。未来很美好,但要有好的规划、好的探讨、好的设计。

打造两岸移动数字内容产业关键平台

以“文化对接资本智造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投资论坛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分析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谋求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平台实现文化产业的协作和共赢。站在实际操作与运营、理论与总结、政策支持与推动三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文化产业投资的风险与机遇,为寻找文化产业良好的商业模式汇聚多方智慧。

这是海峡数字内容产业大会自开办以来已迈入第六个年头。为让进一步将合作理念与现实发展对接,本届首次举办了举办了数字内容领域的行业对接会,对象覆盖了投资商、上市公司、游戏开发者、游戏发行商、电信运营商,海峡两岸总共十六家公司,有120多位嘉宾出席对接会。对接意向项目超过10个,预计促成项目及基金类投资近亿元。成为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成为两岸移动数字内容产业关键平台。

篇2

国内数字媒体制作手法仍然处在一个摸索借鉴的艰难转折期。依赖直接的计算机编程手段来实现,许多逼真的三维动画角色的设计、动态网页设计的Java语言、Xml数据库语言、Maya角色动画设计的Mel语言等都要运用到计算机编程。由此来看,目前的数字当然也可以利用“艺术家+程序员”强强合作的方式来实现。随着计算机高度智能化和程序员对自然语言的深入理解,未来的计算机说不定可像人造机器人、变形金刚一样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从事“自主开发”的艺术创作活动,那时,数字艺术手段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二、时下最流行的三种创作方法

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构成了时下最基本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数字媒体艺术在操作方法、作品的内容形式、普及程度和影响面上均有所不同。

(一)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是指用某一公式或算法

这个公式或这个算法中带以不同的参数,来直接产生一个系列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此类作品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主题比较抽象、图案赏心悦目,可在服装设计和工业品设计等领域大显身手。这种方法的使用者主要是一些对计算机编程语言较为熟悉,具备理工科背景的艺术家所采用的方法。分形艺术和非真实感绘画渲染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分形(Fractal)”这一术语其实最初是源于数学范畴,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个词,巴洛克的解释为不圆的珠子,分形指的是无规则、几何所不能描述的无规则的几何对象。比如,复杂的生命理解、流光溢彩的都市霓虹灯,与几何图形相比,显得如此不规则和支离破碎,这些极不规则的对象简单来说就是分形。分形艺术展现着无穷变化的抽象图案,蕴藏着宇宙的奥秘,可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许多数学家、几何学家和艺术家沉迷其中。这些图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说明宇宙的演化和生物有机体的特征),而且可以直接应用到服装、印染、喷绘和装饰设计中。

(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借助软件来实现

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已为创作活动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光电鼠标等外设工具,操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艺术家借助这一界面和程序,进行更加专业化、更直接的应用。中国对3D很感兴趣,但是观望的居多,愿意真正大胆尝试的却不多,而整体技术经验也很欠缺。数字影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既要能熟练操作各种软件设备,又要能研发各种人物形象。

(三)人工智能化的数字媒体艺术

所谓智能化,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不借助人机界面控制,计算机可自行根据带有反馈功能的软件,自主完成视觉艺术的创作。计算机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给出提示或是不给任何提示,或编程人员加以部分操控计算机绘画过程,或不需要任何人工指令输入,完全是计算机的自主行为,是人工智能的产物。

三、结语

篇3

而雪意跨过蛙鼓蝉鸣、春花秋月,径直推开冷冽的寒冬,一枝素心蜡梅就这样横在窗前,整个黄昏全都浮动在清清浅浅的暗香里。

美人载得同归去,伊谁为缔红索?作花管领,安排纸帐,画阑楼角……

要什么画阑楼角?给我一个无人知晓的幽谷罢,只需一间简陋的柴屋,雕一扇明式的寒窗足矣!门扉必然是生了藓的翠竹,门环上斜斜插一枝冰魄雪梅,屋侧几杆修竹,竹侧半倚的恰恰便是那衣单袖薄的梅妃。暗香招引雪夜中赶路的人,来与我青梅煮酒。

夜行人,进来且把门留着,野山常无客,所有的花草都是我们的红粉知己。

你一杯酒,我一杯酒,这第三杯,斟给随你进屋盈盈坐在首席的梅瓣罢。瞧她细眉薄唇小口小口的啜饮着,最是人间赏心悦目事,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且与我一并盲着。如果一窗的花事全都封存在季节以外,这双眼,还用来做什么?

且与我一并聋着。用心听一曲寒夜空山里梅妃们自编自奏的曼妙编钟。

且与我一并哑着,既喝酒就不宜多言,山川的故事留给风月去说。

且与我与梅魂一并盘膝而坐,不必再问明天的窗外是否遍野落红。

且与我,又梅又梅又梅……

这里只能是梅的世界。

梅花独俏一枝春!要我说,只要一朵一缕芳魂,便胜却春光无数。

一方素白。

一缕神韵。

一滴清泪。

一点素心。

起身移步,举盏推窗。一窗的雪合着落梅迫着酒香飞身而入,一失足便跌入釉青的杯中。

相视,举杯,微笑。

一声清脆的碰杯声惊飞落梅无数。一仰脖,酒色拥着梅菲在脸上回春,游走于五内,再朗笑三声:天地同我共畅怀。

闻道江南事,尘劫初惊,暗消欢乐。怕辜胜赏。想东风早经零落。唤住冰魂,好重叠龙绡护着。有前盟卧雪,晚岁肯赴约。

好酒留待好夜,好夜留待好诗。好诗必然吟与好花,好花与惜花人相逢方可不醉不休。

夜清,酒醇。知音已离席,留我独自与满地梅魂对饮。

还有什么不能忘记?还有什么必须想起?

独独把这雪夜的妃子留给我足矣!谁是谁的红粉重不重要?我只喜她寒雪不掩风流的骨骼。肉眼凡胎的渴慕断断挽留不住她的芳魂。

篇4

桑树是我在二零一九年三月十四日当天种下的。我用铲子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那时它才三岁。

就这样,我家楼下的花园又添丁加口。每当我做完作业时,我就透过阳台的窗户望着桑树,望着那婆娑起舞的桑叶,有时还隔着窗对它诉说我的烦恼,我们变成了最好、最亲密的朋友。

每天我都要为桑树浇水,每个月都要为它加肥料。我高兴时,桑树仿佛也欢乐地摇曳着;我伤心时,桑树就用树叶拂着我的身子,似乎是在安慰我。

可就在今年的八月份,十三级的台风“黑格比”无情的杀害了桑树。那天晚上我尿急从梦中起来,解完手后就飞奔到了阳台,在狂风暴雨中,我终于找到了桑树,台风已将它摧残得只剩主干了,我凝视着它,想着它陪过我走过的日日夜夜,心中不禁对桑树产生一种惋惜之情。

篇5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我一大早醒来就走到书房去了。我在书架上扫视了一遍,忽然发现了一本有关与哈利.波特的书,我乐了,一拿下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妈妈也起床了,她在找我的人,总算在书房看见了我的身影。

她见我拿了一本《哈利.波特》,便气了:“叫你不要看野书,你偏要看!学习不好了怎么办?”我急了:“这不是野书,这是罗琳写的好书!”妈妈说给我看语文书去。”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走到了书桌前读起语文书来。

我的心不在焉地读着,忽然听到关门声,心中不禁一喜,啊!妈妈出去了!我又可以看书了。想到这里,我不禁乐了起来。我偷偷摸摸地走到书房,悄悄拿起,飞快地跑奔到书桌前,蹑手蹑脚地看了起来,生怕老妈回来。渐渐的,我越看越有味,仿佛自己也进入了情景,在同哈利,赫敏一起战斗,与马力福斗嘴……

过了一会儿,妈妈将它扔在地上,转身走了。我一下子跪下去,捡起书,我心疼地摸着它的“伤口”,简直比自己摔伤了还难过。

经历了这些事我明白了,书,是一对智慧的翅膀,让我们在蓝天中自由遨翔;书,是知识的阶梯,让我们更上一层楼;书,是一把学习之锁,为我们解开难题。我爱书,但更爱看书!

篇6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已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么?

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一次,我下乡归来,感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持,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

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

我久久地伫立在窗前,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篇7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文献资源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0-0235-01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加速,资源传播与共享技术不断进步,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储备的重要基地,其数字化进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概述

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期间经历了长时期的探索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代表了信息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人们可以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梦想。

1.1 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和其他网络平台的逐渐扩大,逐步实现“单屏”到“多屏”的变化,许多数字图书馆已经开始通过电脑系统,数字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比如新媒体业务介绍电子触摸屏终端。数字图书馆用户界面更友好,更方便,并开始通过儿童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提供残疾人服务特殊人群。

1.2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我国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2)“交通规则”不尽统一。标准在每个系统的规范之间仍然存在着分歧,很难实现统一的互操作性,影响了每个资源系统之间的统一检索和跨库操作。

(3)“全时空服务”尚未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数字器件可以得到任何所需的知识,这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光明的未来。

2 数字化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出一系列的新信息,传递手段和工具,对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研究图书管理改革,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阅读方式的创新

典型的特点是网络的知识经济中,传统图书馆打印文档为主体,此外还包括部分视听、微型、机读型非书资料,开发、利用图书馆读者服务组织是在文献资源开发。电子信息资源将成为未来的主题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读者服务内容将逐渐从传统印刷转向Datehide摩托的电子信息资源访问的扩张方向。因此,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改变传统的模式的数字图书馆为模式,节省了时间、金钱、资源,实现高速度、大容量,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2.2 检阅方式的创新

在数字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的查阅检索功能得到了非常完美的体现。传统的图书馆检索工具便是对号入座的书架查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进行查找。数字化图书馆资源检索,只需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便可以看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是一个飞跃性的突破,笔者认为,检阅方式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其本身便是解放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3 加快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建立数字图书馆服务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协作已成为世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新趋势。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使图书馆能够始终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1)构建数字化资源体系。加快数字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丰富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高产业特点和区域特色资源建设,形成丰富的类型,独特的特点,结构合理,长期大量的数字资源。对于各种载体,各种形式,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深入挖掘和深刻的揭示,加强调研和实践的知识组织工具,实现不同的载波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文档信息内容的知识网络。

(2)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具体的数字化应用过程是这样的:对相关的数字资源进行选取,并对选取的素材给予编辑,这其中包括解说词的编写,有关画面、图片的选择等,对于一些文本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可以采用人工录入、数码拍摄、图片扫描等方式,然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利用OCR识别系统进行转化,获取目标格式,而图片,则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参考图像、服务图像或略图等方式;在完成数字化以后,对资源的内容进行标引,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由标引人员对主题进行分类,通过XMI进行内容的标识,完成对元数据的抽取,元数据在分类上,一般可以分为:结构性元数据、描述性元数据,以及管理性元数据。抽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元数据抽取软件。

(3)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对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等额加工和处理,能够达到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的优化和丰富,在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之前,应该针对不同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利用网络信息采集工具对信息进行搜集,掌握网络上相关信息的分布,分析关联站点的资源相关度与含量。与此同时,应该有针对性点的实行信息分类、采集、跟踪等技术手段,从技术层面对信息进行组织、区分、排序,按照一些常用专题或主题构建网络数据库。受网络资源动态性强的影响,在资源库建成后,必须要进行及时维护、更新,一旦网络站点发生改变,及时增加新站点,将确认消失的站点取消,保证用户信息获取的有效性。

(4)加快服务能力提升。根据“需求拉动”的原则,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提升能力,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用户信息环境提供进深,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和知识服务。随着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帮助下,不断优化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界面,良好的互动,互动机知识服务环境建设。

(5)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事业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是人才。加快培养一个数字图书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建设和服务团队。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改革,加强数字信息功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加快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覆盖全国的建设,推进新格式的形成,使得图书馆可以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新书趾高气扬地说:“在这个书包里,我是本领最大的。你真脏,我才不要和你待在一起呢!”

话音未落,旧书眼冒金星,手一叉腰,指着新书,大声说:“你算啥?我的本领才大,我现在已经是第三个主人了。你神气什么?我在前个主人那里生活时……”

还不等旧书说完,新书就迫不及待地说:“你这破书,看我的封面油光发亮,你呢,旧得失去了光泽。”

旧书毫不客气地大叫:“我比你有用,到现在小主人都没有扔了,用处可大啦!你过几天就会变旧,然后被遗弃!”旧书一开口就是一串连珠炮。

新书反驳道:“你才会被遗弃,看我的本领多大,小主人还给我穿上了新衣服,你呢?没有吧!只有甘瞪眼了!”

旧书不甘示弱:“我已经是穿了两套了,都穿得厌倦了!”

站在书包前的我发话了:“亲爱的书朋友,别吵了,你们俩对我的用处都很大,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其实你们不光只有我这个主人,以后还有更多的新主人等着你们!”

夜深了,新书和旧书似懂非懂的点着头,期待着新的主人的到来……

绍兴县夏履镇中心小学三(3)班

朱伟志

篇9

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不乏自然主义的生命观照,但总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连,在这方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意识流露则如实地显示了在“少数民族与自然真实交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信的自然”,丹麦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将其区分为“自然教化思想”与“自然母亲的隐喻”两类本质差异,即中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创作归属于大众文化的自然主义崇拜,人们渴望从自然生态中去寻找认同,其自然抒写蕴含着对现代社会失意人的安慰,“通过唤醒人们对自然亲和印象的感知,达到社会教化功能”,汇入了“生态批评”、“生态责任”的现代概念,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生态自然内涵却截然相反。首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古至今都蕴含着自然主义的神秘特质,并通过歌颂自然传递非同一般的隐喻色彩。例如蒙古族草原题材文学常常将未开垦的草地比喻为“处女”,隐喻女性与自然的关系,那些蕴藏着珍贵矿物的土地形象都是友善的,仁慈的,大自然在蒙古族文学中以哺育生命的母亲象征出现,认为它们“集温柔与坚定、激情与秩序、幼稚与成熟为一身”,神秘莫测、不可捉摸,需要善加保护。此类身体化的体认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比比皆是,回族文学《疙瘩山》中的自然抒写以母亲的道德使命指代自然延续物种的母体责任,描写了回民黄土地膨胀、受孕、分娩、隐退、死亡的全过程,表达自然支配人类的“第二性征”,歌颂自然被动的、服从的、被使用的天赋道德,成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学的代表,其母喻范式的益处在于通过自然的无私服务,化解男权社会的极端控制,号召人类承担起对母性自然的责任义务。古语有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原始自然意象的人格类比来完成人类自身行为的抑制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惯例,而90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对生态自然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态度与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审美风格”。

我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创作将自然生态内涵视为反对工业主义的存在,当自然成为现代人心灵的庇所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天然具备自然主义的启蒙性,九十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看不到丝毫对自然主义的消费,而是作为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源而存在。例如土家族文学讲究返璞归真的情性自然,视“无执着”为自然的本质状态,代表名著《梯玛神歌》展现了土家族人面对死亡的豁达;纳西族民间歌谣的审美对象覆盖了宇宙星空与山川风物,专注于平凡小事,力求呈现人与物的自然性灵,传递物我合一的思想;苗族古歌充满了对客观自然的模拟,将真实之美视为自然之美,早期的《中麻歌》、《枫木歌》是自然物象的真实;中期的《铸日造月》、《栽枫香树》是自然境遇的真实;后期的《迁徙歌》、《神子神孙》则是自然情感的真实。虽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自然的审美体验各不相同,但均取法于天地,立象以尽意。正如荣格所说,自然不能成为人们面对世界工业化的安慰剂,更不能化身文学炫耀的产物,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精神,即“它是一种不以自然为自然的创作精神”,对于少数民族作家而言,并没有将自然创作对象与其自身鲜明区分,少数民族文学的自然主义精神物我不分,不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虚拟想象与征服之中,相反是人化的、神性的、对生命自然的确证。

二、诗意言说方式:作家最高体的性灵之光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最擅长的是对自然的诗意言说,原因在于真切可感的大自然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劳作中,还存在于少数民族的民族命运之中,是民族命运中的一切自然之物给予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特殊驱动,使之相较大众文学的自然言说多了一分犹如小儿蒙昧未开又天真无邪的诗意。首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天然具备自由野性的特质,云南佤族的《西岗里》意为从山洞走出来的人,描写了“猎头祭谷”、“生食动物”的部落生活,但对自然的倾心塑形却达到了中国文学的极致,佤族的河流、山岗、阳光在文中自由穿梭,即使是最可怕的“人头祭祀”也因为“山神的节日”隐去了血腥与荒诞,取而代之的是山里人的歌、大峡谷的惊天涛声,以及作者在秋天的转弯处看见的一座座哀伤的石头。汉族作家迟子建形容他为“最生动的身姿、最沉着的气度、最辽远的包容”。此类自然的抒写在少数民族作家的眼里“既是基于生存厉害关系的表达,又是对人类自然存在的诉说与感情依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源自作家的原始冲动,他们没有对自然强大的控制欲,依靠自身与自然命运的深刻联系来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其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思绪是无目的性的自发抒情,倾向于表达人的内在和谐性以及对土地、生命的真实感知。无目的性是自然主义文学的精髓,即意识到自然外物对身体的作用都是为了让心灵获得生而为人的各种影像,布依族文学《洪水潮天》中的砍柴翁在饿死的时候庄严地致谢天地让他看到了神的力量;维吾尔族的《中国土地上的圣战》虽然是描写伊犁少数民族反抗封建压迫的作品,但却对战争做出了超越性的解释,指出是自然的意志教导我们主宰民族的生命,依靠感觉、快乐以及思想来活着才不会被混乱不堪的心神困扰,对人的自身自然做出了经典的诠释,丝毫看不到人处于残酷战争中的心理失衡以及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关系,自然早已进入了创作者的意识,成为文学思维的高级形式促使作家内化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心灵的造景者,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使命仿佛就是对自然无止境的观想涌现,始终保持着最适当的姿态,其恬然闲适的距离化、人文情怀以及审美空间弥漫着浪漫与古典的诗意,“那并不是对生活的短暂溢出或调味,是面对自然真正的谦卑与敬畏”。

从二十世纪开始,我国文学创作接受了西方的心身学说,体现为对哲学的二元论检阅,在主张物质与思维的同时,大量地参入了对文学功能性的贯彻,对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游离于外,闪耀着最高本体的性灵之光。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现当代自然主义作品都是“科学化的自然主义”,以探索自然资料与感官证据来反映世界的合理性,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是体悟性的自然主义,例如拉祜族《扎努扎别》对作家童年田园生活细致入微的描绘,抒发“哪里有自然哪里就有黄金”的呐喊,表现作家经由自然净化后对生命价值的沉思,质问读者人死后会再生吗?除了穿衣吃饭你还操心些什么呢?土家族《母船》、《百合》写游子在千里之外怀想故乡宁静古朴的生活,展示了土家族人恬淡、和谐的生存样态,是作家立足于乡土自在生命的精神回归。可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处处蕴含着作家主体在场的心灵表白与叩问,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自然诗意的表达,是诗意的自然对少数民族作家心灵塑造的结果。根据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灵魂学说对文学创作进行的补充,文学既是服从现实物质实体的形态表征,又是“对作家心身探索中无广延的、不朽的精神力量的感性解构”,少数民族作家正是受到了自然有形体与无形体的知觉影响,从而塑造了自身的自然观念、思维以及欲望。

三、结束语

篇10

性格外向的麦凯凯才不怕别人指她干些什么,你做你的,我唱我的。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麦凯凯转身一望,原来是伊安!伊安是学校的大队长和篮球高手。他跑过来,先喘了几口气,然后苍白着脸说:“麦凯……凯,松……松鼠!”

麦凯凯迷惑不解,看着伊安又红又白的脸,她生气地插着腰说:“什么呀?松鼠也不用害怕成这样吧?你在和我开玩笑?”

伊安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咽了一口唾沫,继续说:“NO,不是普通的松鼠……”他看了看四周,把脸一沉,“它会讲话!”麦凯凯正想大叫一声,可被伊安捂住了嘴巴。

“嘘,别说出去呀,晚上到你家去讨论一下,OK?”伊安悄悄地说。麦凯凯的家,也就是孤儿院,特大。

她点点头,学校开门的音乐铃声响了,他们摆摆手,一起进了学校,然后分别走进了一班和二班。

这一天的上课麦凯凯感到特别漫长,她在第三节下课再也忍不住了,便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五个好朋友。他们就是:米露、奇峰、奇乐、苏丽兰和陈贝贝。

“下午到我家,有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麦凯凯指了指隔壁班正在看书的伊安,“是伊安发现的,会讲话的松鼠。”五个人惊讶地望着麦凯凯,麦凯凯给他们肯定:“真——的!”

“伊安也要去吗?”米露讨厌伊安。

“他发现的他当然要去啦~哇呵呵!”米露听了有点不高兴,可米露又想参加这个活动,没办法,她只好暂时接受伊安。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打响,麦凯凯带着五个人在门口等伊安做完值日。

过了一会儿,米露开始不耐烦了:“他来不来啊,这么久,天都准备黑了。”奇乐连忙说:“来了来了,他来了!”见奇乐和自己唱反调,米露生气地走到了陈贝贝的身旁。

伊安看见麦凯凯带着五个人,有点生气,走到麦凯凯面前悄悄地说:“不是说别说出去的吗?怎么,怎么说出去了?还,还告诉了某人!”伊安指的某人就是米露。

没想到,麦凯凯大笑一声,道:“人多才好玩嘛,何况你和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有福同享!哇呵呵!”没办法,伊安只好同意。

来到了孤儿院的门前,麦凯凯把六人带进了自己的房间里,在麦凯凯的桌子上正放着一堆松果,松果是今天的零食。孤儿院很大,但麦凯凯的房间只是孤儿院里的一千分之一还要小的地方。因此,七个人在小房间里,已经连一点儿缝隙也没有了。

陈贝贝是一条馋虫,见有松果,猛吃起来。而坐在她旁边的苏丽兰,却无比安静。忽然,一个飞快的黑影伸向了松果,一个松果不见了。正在讨论事情的麦凯凯、伊安等人被陈贝贝的叫声吓住了:“你干嘛吃我的松果呀?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有超能力!你说话呀,苏丽兰!”所有被陈贝贝看中的东西都说是自己的。

苏丽兰是一个只要把遮住眼睛的头发往上梳,就会变成野蛮女,而平时却很文静的小女孩,她没有回答陈贝贝。见陈贝贝火冒三丈,奇乐连忙说:“别吵了,着火了。”奇乐是个笑话专家,虽然成绩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