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15 10:1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程序性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程序性知识

篇1

首先,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是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前提。要想学会“怎么做”,必须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如学生在计算6÷4/9时,会先想“计算方法”,也就是“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这是一个有意识搜索的过程,而当这个过程达到熟练之后,就形成自动化的操作,这时就不需去搜索“计算方法”。所以,要让学生习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程序性知识,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数除以分数怎么算”的问题。教学中组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思考、讨论、交流,就是为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正确、清晰,不然,利用这些陈述性知识去解决问题,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

其次,运用陈述性知识进行操作或练习,是形成程序性知识的手段。在学习中,“习得规则”与“陈述规则”并不相同。当学生能陈述、表达规则的命题时,并不能认为他事实上已习得规则,能陈述某个规则并不表明学生能运用这个规则于实践。

如果认为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总结出来了,学生就会计算这类算式,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对学生来说,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都不存在变化运算符号的问题,都不存在把除数变成倒数的问题,所以这个程序性知识对于学生完全是陌生的。正因为此,对于这部分学生,还得给他补一补陈述性知识,让他按照陈述性知识形成程序性知识,以经验的形成贮存在大脑中。所以在总结出陈述性知识后,要设计问题或习题让学生去练习、运用。一方面,程序有一定的规范性,在这种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中,要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另一方面,解决某些问题的程序又是灵活、多样的,如果为了学生习得这个程序性知识,告诉学生一些僵化的、死板的方法,这种程序虽然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最后,陈述程序性知识是提升程序性知识的有效措施。习得程序性知识后,还应学会陈述程序性知识,由内化的程序性知识外化为数学语言。有些学生会做题,却不会解释,这是因为数学语言相当贫乏,无法合理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数学逻辑。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形式,又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工具,发展数学语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如果学生既能使用程序性知识去解决问题,又能陈述其程序性知识,那这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也会更高。如学生学会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后,当问到“你是怎么做的”时,他会说:“被除数不变,除号变成乘号,除数变成它的倒数”,即把其程序性知识物化为数学语言。

篇2

一、突破定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定式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的思维习惯,具有心理学上的“类化”特点。定式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类知识和解决同类问题,而当新的问题或情况出现时,以原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新的问题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思维定式显然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障碍,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定式。程序性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多角度空间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定式思维突破能力。以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为例,其知识框架为:第一章地区;第二章地图;第三章海洋和陆地;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居民。从目录中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按知识生成的程序进行的。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打破在日常生活中未经科学审视而形成的思维定式,例如七年级上册在学习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内容时,课文通过讲述哥伦布的环球航行来证实地球是圆的,通过实测数据讲述地球是中间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在科学事实面前学生很容易就能突破“天圆地方”这一思维定式。久而久之,对于类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真理需要科学的证实。

二、优化发散和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由于程序性地理知识具有研究范围广、过程复杂、结构烦琐等特点,因此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养要求较高。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黄赤交角”知识点时,需要学生依据之前所学的有关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地球的形状、运动、质地、特性等知识,利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地球的这些特性与黄赤交角的关系,此时再引入黄赤交角的知识,接着探究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引导学生综合利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来思考和学习。总而言之,学习类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识时,发挥集中思维思考问题的同时应依据相应的科学线索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调动、运用并优化学生的发散和集中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达到认识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的教学目标。

三、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程序性地理知识相对于陈述性地理知识而言有较强的可操性作和实证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己创造性的知识观点,并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自己所持观点的正确性与价值。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去认识事物的习惯。如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模块化编排,这些模块的完成需要运用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中以七年级上册和高中必修一为主的程序性地理知识最具实践性、探索性和呈现性。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在讲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前,先是介绍了对喜马拉雅山和浙江海下的科考成果,科考发现了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浙江海下有大量的生活设施,通过发现的结果可以得出“沧海桑田”的结论。这里就涉及探索能力及发现能力。此外中学地理教材还设置了诸多活动和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实践中的地理问题,如山教版高一地理在地球公转的内容中设计了“阳光花园”的探究,通过对房屋采光的探索,得出了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地理知识。学生对大量程序性地理知识的掌握、内化,为他们进行新的探索发现奠定了知识基础。

四、形成独立观点能力的培养

篇3

一、程序性知识及其认知特点

1.程序性知识

《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将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定义为:Knowledge of how such ideas are produced,有关观点、原理、概念等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知识被称为“程序性知识”。这是一种实践的知识和基于实证的概念知识,重复测量以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控制变量以标准程序来描述和传送数据。最近这些被阐述为一组“概念的证据”。此外,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理解为“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我们将初中科学的程序性知识分为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处理、评价)和计算应用两类(见表1)。

2.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特点

知识如何在头脑中表征一直是认知与教学心理研究的焦点,产生式系统是程序性知识的主要表征形式 [1]。安德森用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说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遵循“条件―活动”的规则,具有从条件向活动的单方向激活自动反应性。所谓产生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满足A条件,那么执行B动作”。1983年,安德森进一步强调,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活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向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转化。通过把学习转换成问题解决,教师能比通过其他教学方法给学生提出更多的挑战,拥有这些体验的学生能通过应用这些策略本身而解决新式问题。因此,我们指出,教师导学程序性知识的核心任务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炼出他们解决该问题的产生式。

二、自主学习背景下程序性知识的导学策略

经过2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总结出自主学习背景下程序性知识的导学策略(见表2)。

由表2所知,程序性知识的导学策略主要有:一是小组合作学习。程序性知识的习得,特别是学生实验更多地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一些错误的产生式,有助于他们在同伴的启迪下自主建构正确的产生式。二是学案导学。我们发现学案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中有很大的作用。在计算应用题中,通过学案,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演练,将解决某一问题的习题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变式,归纳出产生式;在学生实验中,学案便于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通过学案的设计可以方便学生发现产生式。三是多元评价前置。将多元评价环节放在第三环节,评价的重点放在“交流分享”之后,目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辨析初步形成产生式,通过教师主导的多元评价建立正确的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让实证练习发挥真正的价值。四是实证练习断后。让前三个流程形成的产生式得到巩固,通过实证练习将“如果满足A条件,那么执行B动作”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当然,这四个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课堂中,由于教学任务的复杂性,我们会根据需要重复某一或某几个环节,而且假如需要解决前一问题后才能解决后一问题,我们会分阶段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分享。

三、程序性知识导学课例

1.计算应用题的导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变化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一直是教学难点,我们基于程序性知识导学策略展开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是课堂导学流程实录。

自主学习(1):学生需独立完成导学案例题1,有困难的同学可以2人小组讨论解决。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求R1、R2的电阻值。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1、S3,那么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交流分享(1):学生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练习,说明解题路径。教师组织分享、点评解题的规范性,一边点评一边引导全班学生对开关引起电路元件连接方式变化的电路分析计算程序进行建模:画―标―找―解,即根据题意画出变化前后的等效电路,在等效电路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逆向分析、正向求解,求出未知量。

自主学习(2):教师应要求学生运用刚才的解题程序:画―标―找―解,独立完成导学案例题2,有困难的同学可以2人小组讨论解决。如图2所示,定值R1=5Ω,R2为滑动变阻器,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数0.6A,滑片在b端时,表数2V,求电源电压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通过这一例题,学生会体验到滑动变阻器变阻引起电路电流变化和电压的重新分配。基于此,我们可以将问题情景化,滑动触头的移动分别由身高、油面高来控制,用气敏电阻、热敏电阻替代滑动变阻器,引导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技术联系起来,引导他们认识敏感电阻的实质是变阻器,滑动变阻器依靠接入电路的导体长度改变电阻,敏感电阻依靠电阻敏感条件改变电阻,为学生分析敏感电阻引起的电路变化搭建脚手架,切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证练习:学生要完成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通过例题1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解决变化电路分析计算问题的产生式,即画―标―找―解,通过例题2应用这个产生式解决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通过变式训练掌握敏感电阻引起的变化电路的分析计算。值得一提的是,经过2个例题的学习,没有任何提示,有几名学生会概括出变化电路的解题规律是利用变化前的条件计算出电路的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把计算得出的电路的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作为变化后电路的已知量,这是因为在电路变化前后,这两个物理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已经自主发现了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电路变化前后的不变量,这通常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设的。程序性知识导学策略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这一模块的学习效果。

2.学生探究实验的导学

对于学生实验,我们既爱又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看着学生欢欣雀跃的样子,我们会由衷地感到高兴。然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尤其是探究性实验中,例如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如果我们告知学生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让他们严格按照我们给出的指令完成实验,他们会感觉兴趣索然。但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往往会不清楚探索的程序而乱做一气,很少会达成实验目的。现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为例给出学生实验的导学流程与策略。

自主探究(1):学生2人一组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进行实验与记录,将小凸透镜和小凹透镜分别放置在特定方位,如图3、图4所示,让小激光器发出的3束红光沿着图示的光路入射透镜,在透镜右侧记录这3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备注:透镜形状是学生实验用的透镜实物拓印图)。

结论: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结论: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交流评价(1):学生要寻找一组与自己实验记录不一样的小组,发现不同的实验结果,4人要重做实验,修正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记录。同时,学生要实物投影展示实验记录与报告,得出实验结论,即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我们会在学生交流与展示过程中给予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平行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能汇聚一点,在经过凹透镜后的反向延长线也能交于一点,进而引出焦点概念,引导学生反向操作发现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且两焦距相等。

自主探究(2):学生2人一组按照导学案要求进行实验与记录,再次将小凸透镜和小凹透镜分别放置在之前的位置,让小激光器发出的单束红光逐一沿着前面实验射出的3条光路入射透镜,在透镜左侧用色笔画出这3条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交流评价(2):我们会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引导学生得出实验报告,即光路可逆。

实证练习:我们会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探究不平行主光轴的光束经过凸透镜之后是否汇聚,进一步理解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即光线在经过凸透镜后更靠近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光线在经过凹透镜后更远离主光轴。在拓展提高练习中,我们提供了点光源发出的2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材编排时,“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实验是教师演示实验,但我们考虑到这个实验在光学中具有基石的作用,鉴于教师演示直观性不强,可以将其变成学生探究实验。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探究,我们采用“学案导学”的策略,把探究程序部分“固定”在导学案,通过小组合作、实证练习等策略的共同使用提高学生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房屋拆迁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强制拆迁,也称强行拆除。一般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补偿、安置达不成协议,而由有关部门对被拆迁人的房屋及其附属物强行予以拆除的执法行为。

当前,强行拆除拆迁房屋主要有两类执行程序,一类是司法强制执行。由于公正与效率是司法行为的永恒主题,公正是第一位的,效率是第二位的,因此,司法执行更加强调严格的程序,一般说来效率较低;另一类是行政强制执行。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行政行为的重要准则,因此行政执行更加强调的是效率第一,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多地成为推进拆迁工作的重要选择。但是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制定《行政程序法》,也没有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法》,对行政强制执行缺乏统一的程序规定。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在规定行政机关执行权时,包括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授予政府相关部门对拆迁房屋的权时,缺乏执行程序的规定。因此,根据行政强制执行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总结城市房屋拆迁行政强制执行的一般做法和经验,探讨并逐步规范城市房屋强制执行的程序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保证行政执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行政执法的严肃性、统一性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拆迁户的合法、正当权益,体现执政为民,维护政府形象,树立政府权威的必然要求。

一、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是指城市房屋拆迁强制执行与其它行政强制执行相同或相通的执行程序。从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告诫

告诫是指当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时,行政机关向相对人发出通知,要求和督促其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措施。房屋拆迁中有权做出告诫的行政机关包括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即区拆迁办或区房产局、做出拆迁纠纷行政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即市房产局和由政府授权行使房屋拆迁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即行政执法局,其他任何机关或组织都无权做出告诫。

相对人收到告诫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对相对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应当记录在案并进行复核,给予答复。相对人提出的事实或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2.行政强制执行决定

行政强制执行决定,是指行政机关做出的,决定对相对人采取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实施强制执行的直接依据。

在房屋拆迁中,做出拆迁纠纷行政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是市房产局,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是由区政府“责成”或者称授权的某一区级行政机关,一般是区行政执法局。做出行政处理决定的与做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是两个不同的行政机关。如果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是由行政处理决定违法或不当造成的,应对原行政处理决定进行纠正。

3.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实施

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送达以后,相对人仍拒不履行搬迁义务,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即产生执行力。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执行开始时,执行人员应当向相对人出示证明身份的证件和执行文书并说明有关情况。

(2)应当履行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不在场时,执行人员应邀请公民的家属或该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场作为执行见证人,见证人有证明执行情况和在有关记录文件上签字的义务。

(3)在执行中,如果遇到相对人或其他人的妨碍、阻挠,执行机关可以运用法律允许的适当手段予以排除,但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更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4)强制执行实施完毕,执行人员应制作执行笔录。

二、特殊程序

特殊程序是指城市房屋拆迁行政强制执行与其它行政强制执行相比较特有的程序。

1.公证程序

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7条第2款规定:“实施强制执行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这就是说公证程序是房屋拆迁行政强制执行的必经程序,依照上述规定,公证机关就强制拆迁房屋应办理两种公证事项:

(1)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申请,在房屋拆迁之前,依法采取勘测、绘图、拍照或摄像、登记造册等保全措施,对即将被拆迁的房屋、附属物及现场状态进行全面、客观的记录,以确保其真实性、证明力的活动。

(2)现场财产清点公证。实施强制拆迁房屋中有物品的,拆迁人应组织对所有物品逐一核对、清点,需要拍照的,应进行拍照或摄像。由公证机关进行登记和分类造册、记录上述活动的时间、地点,交由清点人和两名在场人员核对后签名。清点工作应在物品所在地进行,丢失损坏的,拆迁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2.协助执行程序

协助执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做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行政机关,请求有关行政机关或其他单位予以协助,后者在执行机关的组织或要求下,与执行机关共同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活动,确保执行合法、高效、正常进行。房屋拆迁强制执行是一项综合性、协作性很强的行政强制执行活动,协助执行程序是房屋拆迁强制执行中的必有程序。

参考文献:

[1]胡建淼主编:《行政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篇5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明确的建设程序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或合资以及其它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程序,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外资项目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及运行机制、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结构及回收资金的办法,并依照有关规定附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审批部门要委托有项目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并综合行业归口主管部门、投资机构(公司)、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筹备机构)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审批。

4.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机关复审同意。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

第六条初步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初步设计任务应择优选择有项目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依照有关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2.初步设计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一般须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行业各方面(包括管理、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咨询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初步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4.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承担初步设计的合同责任。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并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技术文件基础。如有重要修改、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复审同意。

第七条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2)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3)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4)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5)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2.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前,项目法人或其机构,须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中“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的分级管理权限,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项目报建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报建登记后,方可组织施工准备工作。

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除某些不适应招标的特殊工程项目外(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均须实行招标投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执行。

4.水利工程项目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施工准备方可进行: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项目法人已经建立;

(3)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计划,筹资方案已经确定;

(4)有关土地使用权已经批准;

(5)已办理报建手续。

第八条建设实施阶段

1.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2.项目法人或其机构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开工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的条件,即:

(1)前期工程各阶段文件已按规定批准,施工详图设计可以满足初期主体工程施工需要;

(2)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年度计划,年度建设资金已落实;

(3)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决标,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并得到主管部门同意;

(4)现场施工准备和征地移民等建设外部条件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主体工程开工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管理模式已经确定,投资主体与项目主体的管理关系已经理顺;

(2)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来源已经明确,且投资结构合理;

(3)项目产品的销售,已有用户承诺,并确定了定价原则。

4.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项目法人要充分授权工程监理,使之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建设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和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理单位选择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的要求;

5.要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要建设项目,须设立质量监督项目站,行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职能。

第九条生产准备阶段

1.生产准备是项目投产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阶段转入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项目法人应按照建管结合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适时做好有关生产准备工作。

2.生产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确定,一般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产组织准备。建立生产经营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

(2)招收和培训人员。按照生产运营的要求,配备生产管理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之能满足运营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尽早介入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情况,掌握好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阶段做好准备;

(3)生产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汇总、运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新技术准备;

(4)生产的物资准备。主要是落实投产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协作产品、工器具、备品备件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准备;

(5)正常的生活福利设施准备。

3.及时具体落实产品销售合同协议的签订,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为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第十条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即从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

2.当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经过单位工程验收(包括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办[1997]275号)的要求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必须文件的编制后,项目法人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规定,向验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国家和部颁验收规程,组织验收。

3.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须由审计机关组织竣工审计,其审计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4.工程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先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有遗留问题的项目,对遗留问题必须有具体处理意见,且有限期处理的明确要求并落实责任人。

第十一条后评价

1.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一般经过1至2年生产运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项目投产后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财务效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评价。

2.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计划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篇6

关键词:催告;行政强制执行;履行期限

2012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行政强制法》在我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中首次确立了催告程序。长期以来,我国相关的行政强制法律并未规定催告程序,可以说《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更为体贴的程序保障,为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正式的沟通平台,在作出行政决定和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之间,当事人享有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然而,法律仍旧不可避免地有其漏洞和边界,法律规范投入到实际适用中还是会出现难题,《行政强制法》关于催告时间的规定也不例外。

一、提出问题:《行政强制法》第35条关于催告时间的规定缺陷

《行政强制法》第35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履行义务的期限;(二)履行义务的方式;(三)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然而《行政强制法》关于催告时间的规定仍然有点模糊。实践中,由于催告时间规定不明而损害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案例时有出现。2012年3月9日,A县国土资源局以李某非法占用土地为由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限期内拆除新建建筑物并处罚款340元。李某收到行政处罚决定后未主动履行义务。2012年6月4日,A县国土资源局向李某送达了行政催告书,李某在催告期间内仍未履行拆除及罚款义务。2012年6月15日,A县国土资源局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法院提出,县国土资源局未在执行期内送达行政催告书,属催告程序违法。[1]针对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况,《行政强制法》只规定了催告需要行政强制执行前作出,第54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而该条对于具体何时进行催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催告期限不明确,执行期也就难以确定。当出现具体纠纷,单凭法条对催告时间的规定既不能够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难以认定行政机关的催告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

《行政强制法》第35条只规定了催告须在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前作出,对于催告时间与行政决定的履行期限之间的关系却未作规定。此时催告行为的作出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作出催告;另一种就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作出催告。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作出催告还包括催告与行政决定同时作出还是单独作出两种情形。可见,作出催告的时间不同,行政机关作出催告的目的可能不同,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法律效果,此时表面上相同催告行为背后就会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法律属性。

二、解剖与分析:催告程序的性质与设置意图

要解决行政机关应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还是之后进行催告的问题,有必要溯源到《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愿景来对其设置催告程序的意图进行分析。

(一)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作出催告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作出催告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基础的行政决定后至相对人履行期限届满前进行催告行为。其中包括催告与行政决定同时作出的情况。

1、催告与行政决定同时作出

催告是否能够与行政决定同时作出,关系到催告行为是否独立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存在必须同时作出和必须单独催告两种意见。在必要性上,催告作为行政强制执行中的一个环节,是不能免除的一项正当程序。行政决定的作出并不必然导致行政强制执行的发生,当事人也有可能自觉履行行政决定。[2]而依照《行政强制法》第35条的规定,催告作为行政强制执行的必经前置程序,须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相关义务为前提,因此催告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在内容上,第35条规定了催告书的内容必须包括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和当事人的权利,这些内容往往已经包括在行政决定书中了。如果催告和行政决定同时作出,那么相对人将会在同一时间收到两份内容基本相同的告知书,这样的重复告知等于将二者合并,将会丧失设置催告程序的目的和必要性。因此,催告应是一个独立的行政行为。

2、在行政决定和履行期限届满之间作出催告

相比同时作出,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与履行期限届满之间作出催告并不存在催告行为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在履行期限之前作出的催告是否是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在作出行政决定与履行期限届满之间作出的催告并不产生法律效果,应属于观念通知的行为,即是行政事实行为。[3]从立法目的上看,进行催告的目的与实行行政强制执行有同样的目的――即让行政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但是二者实现目的的方式存在区别,催告是说服和督促相对人自觉履行行政决定;而行政强制执行一般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威慑手段。之所以在行政强制执行的过程中设立催告程序,意图就在于更好地和最大限度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与尊严。从立法目的看,一方面要保证行政权力的顺利实施,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又要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4]催告作为一种说服的程序,起到一种教育和强制相结合的作用,旨在让行政相对人意识到自觉履行义务,避免行政强制执行的发生,以提高行政行为的接受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催告,只是对行政决定内容的重申,没有设立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目的是期待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这种告知所蕴含的期待不具备强制性,所以只是一种表达意愿的通知行为。

将催告的时间点放在行政决定和履行期限届满之间有一定的隐患:一方面,在履行期间进行催告会使行政相对人不清楚催告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削弱行政相对人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时间设置容易让催告行为拥有过于宽松的期限,赋予了行政机关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将有可能导致行政机关以各种理由回避催告程序,以致无法达到催告的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作出催告

对于行政机关可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仍然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的问题,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如果相对人一直到履行期限届满都没有履行义务的话,那么也就不再具有对其进行催告的必要,这时行政机关可以直接进行强制执行。[5]其实不然,基于行政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进行催告更符合行政强制催告的设置目的,它不仅包括了对相对人自觉履行义务的期待,还进一步地表明了催告的目的,那就是催告行为之后,若相对人仍然未履行政决定,接下来行政机关将进行行政强制执行。从法律效果上看,催告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作出在表面上似乎未改变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翁岳生在介绍台湾《行政执行法》第27条规定的告诫制度时曾说:“既然告诫是强制措施之先行行为,一经告诫,强制措施之采行将不再有任何法律障碍,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委实说还是因为告诫而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准此,告诫应定性为行政处分,而非观念通知。”[6]其实,此时的催告一经作出,法律效果就随之产生:行政机关面对行政相对人的态度已经从期待转变为带有心理强制色彩的告诫,行政相对人所处的地位也从原本的不可被强制执行转变为可被强制执行。因此,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作出的催告属于能够引起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从法律条文的衔接上看,《行政强制法》第37条规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若此时的催告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作出的,那么37条所规定的“逾期”与履行期限届满属于同一个时间点,那么37条关于期限的规定相对于35条则无实际意义;若催告是指履行期限届满后的催告,这里的“逾期”就是履行期限已届满,行政机关对相对人催告后,超过了给予相对人在催告之后行政强制执行之前进行履行的宽限期限。因此,从条文内容的承接看,我们可以倾向于认为立法机关所认为的催告时间应当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作出的。

三、瑕疵修正与完善:宽限期的设置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作出催告更符合行政强制执行催告的设置意图。然而,把催告时间点认定为履行期限届满之后,第35条的所规定的书面催告中应载明的事项之“履行义务的期限”将会变得失去意义。对此我们有必要参考对该项制度有较为完备规定的国外法律规定。

德国和日本的行政强制执行法中都有关于催告的规定,他们都在催告之后给予行政相对人一定的宽限期,并且通过立法将之确定下来。《联邦德国行政执行法》第3条规定:“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之前,应当对债务人另为一个星期的催告。”[7]日本《行政代执行法》第2条规定:“义务人接到前款的告诫,到指定期限仍不履行义务时,该行政机关以代执行令书,把要进行代执行的时间、为此派遣的执行负责人的姓名以及代执行所需费用估计的概算额通知义务人。”[8]德国对宽限期的规定较为明确,而日本只是笼统规定指定期限内仍不履行的情况。

在催告之后设置宽限期,首先可以解决将催告认定为在履行期限作出之后法律规定的瑕疵。其次,宽限期的设定可以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人提供互相了解和陈述申辩的机会,有利于以更柔软的方式督促行政相对人履行行政决定。最后,在我国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严重不平等的现状下,这样的设置更接近于行政强制关于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对助于树立公民权利意识。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之前作出的催告,因为在催告后对行政相对人规定了一定期间的宽限期,将会提高行政相对人自觉履行行政决定的积极性,缓和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矛盾,促进行政决定的有效执行,更符合《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意图。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行政强制执行相关实施条例或者由司法机关根据个案出台指导性意见,以弥补现行立法关于催告时间的漏洞,避免《行政强制法》实施过程中出现无从适用或者适用不清的情况。(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雷仟仟.行政处罚履行催告应在何时送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07-10(11).

[2] 张锋、杨剑峰.行政强制法释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07.

[3] 黄学贤、郑哲.进退维谷中的行政强制催告制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04):136.

[4] 马怀德.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02):60.

[5] 张锋、杨剑峰.行政强制法释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08.

[6] 翁岳生.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614.

篇7

为了认清事实,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历史,看看一些典型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背景到底是怎样的。

先说美国。应该说美国房地产破灭距离当下最近,但它却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属于“本来买不起房子的人却买了房子”的问题。所以,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被称之为“次贷危机”,并危及到了世界经济。但它与一般的房地产泡沫也有共性,那就是“产业空心化”。

在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前提下,资本最便捷的赚钱渠道就是股市、楼市、债市及其衍生品市场。泡沫的本质是什么?这不用问,那一定是“实体经济虚弱”,是财富的创造能力不支持财富价格的上涨。但美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怕泡沫破灭”,美国经济的特殊性在于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美元的地位无可取代;二是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全球的市场,泡沫破灭之后是全球买单;三是美国的经济是全球布局,本土的泡沫破灭并不影响海外资产的质量,也不影响美国的跨国公司财富创造能力。

如果说美国房价泡沫问题对中国的启示不够充分,那咱们再来说说日本。

可以说,日本和亚洲金融危机受灾国的房价泡沫问题,对中国的启示将极具现实意义。

1985年,广场协议(主要内容为美、日、法、英等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签订之后,日元便开始升值,日本的金融市场也就开始开放,利率市场化便加速推进。在此前提下,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向外转移,国内大搞“亚洲金融中心”,也试图在效仿美国,成为世界上的“金融食利者”。鉴于房地产投资对于利率的容忍度较高,再加上日元的升值和金融开放所形成的资本流入,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便开始变成重要的投资领域,其房价、股价在境内外资本的合力推动下不断上涨。同时,财富效应也推高了日本经济热度。

但是,失去工厂而转为服务员的日本国民,真能买得起那么贵的房子吗?日本真需要那么多的房子吗?关键还是取决于日本是否可以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但遗憾的是,华尔街怎会容忍这样一个“竞争者”的出现。日本金融机构再怎么也不是华尔街金融大鳄的对手,如果没有所谓“金融中心”的支撑,实体“产业空心化”势必将变成房价上涨的克星。因为,日本的本土企业财富创造力、国民收入的成长力已经与房价上涨脱节。这就是房价泡沫和股价泡沫的本质原因。

中国是不是也一样?我们看看过去,人民币是不是在升值?利率市场化是不是在加速推进?金融市场开放是不是在提速?中国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是不是在恶化?实体经济成本是不是越来越走高?房价是不是在上涨?这当然是泡沫化的走向。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房价上涨的深层原因,所有治理方案都基于表面“供求关系”的改变。结果,越调控房价越上涨。

大家应该还记得,开始抑制房价时政策无所不用其极,当房价真跌了而又发现消费者并不买账,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加上“闹房”之事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之时,政府政策开始左右为难。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宏观调控是一个“艺术的过程”,“艺术气质”表现为时时刻刻都要和人心对话。目的就是,既要让市场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又不能伤害民众消费与投资的信心。如此之宏观调控意图的表达,涵括于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当中,贯穿于政策制定与执行亦捧亦压的分寸之间。现在看,各地政府都受不了了。毕竟土地收入是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央财政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地方政府足额财政预算问题,地方政府就根本不可能放弃土地这道生命线。

为什么最近房价又开始出现下跌?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中国经济开始走弱,人民币开始贬值,利率受到了央行的压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却是热钱的流出,资本外逃。这种状态下靠什么支撑房价?靠老百姓改善住房的愿望和刚需吗?我看不行,因为老百姓已经买不起房子了,一套房子所需要的钱已经使许多过正常日子的老百姓望尘莫及了。

篇8

    首先,这是由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决定的。在历史中揭示,程序法和实体法共同脱胎于诉讼法,此时的诉讼法是诉未分解时的诉讼法,而现今之诉讼法虽名为诉讼法,实则程序法而已 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归根到底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程序法是审判方式,实体法是价值评判标准,程序法服务于实体法。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的一种,在惩治犯罪方面,虽然不能说它的服务对象是刑法,但无论审判方式如何改变,在罪与非罪之间,必须以程序法为准。

    的确,主张大规模限制适用死刑的出发点是好的,符合国际文明的发展潮流,但法律的进步不应当是程序法突破实体法的适用,这好像和良性违宪一样,“良性违宪”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由此不能推出“良性违宪”应予肯定。否定“恶法”须极其慎重, 否则比无“良法”更糟。 法律的局限性不能以违法的代价来克服。同时,这也不符合依法治国的精神。

    其次,尤其在大陆法系中,这违背了法律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前提(大陆法系)即合法性优先的原则。手段极其残忍的暴力犯罪也被判无期。自由裁量权的“自由”应该和法律的自由一样,不应当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这是因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这是对法官自由裁量的法律约束和限制,也是对自由裁量的引导和指导。具体表现在,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必须依据已有的证据法规则审查和运用证据,必须依据足够的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认定事实。如果背离了法律的指引,法官任意的裁量便成了滥用权力。 就如同林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案例,19岁的崔英杰和未满17岁的宋宁(化名),在几个小时内,两次抢劫和17岁的王江兰,并尝试溺死她不成后,又用石块将她砸死。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犯有抢劫、、故意杀人罪的崔英杰死刑、宋宁无期徒刑。然而,2005年11月23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却改判崔英杰死缓。在这个案件中,罪犯两次抢劫同一人,两次同一人,两种方式去杀害同一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手段极其残忍的暴力犯罪,我认为这里就摆脱不了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嫌疑。

    二、现实制约着我们大规模的限制适用死刑

    首先,老百姓的感情接受不了。一些非暴力的犯罪,如贪污受贿,按照刑法该适用死刑的,我们却因为要限制死刑而给犯罪分子处以了其他刑罚,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也是讲不通的,他们会说我们的法官有法不依,徇私枉法。这会极大地损害人民法院在老百姓心中坚持公平、正义的美好形象。尤其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杀人偿命,同态复仇早已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在刑法条文未修改的前提下,情况可能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篇9

    上述问题都涉及教师对于所教知识的基本认识:中学生物学应教给学生什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更有价值?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必要对于所教知识从性质及其价值上进行认识,并据此作出教学思考。

    一、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知识作出了不同的分类,而这些分类都有助于建立和丰富我们对于所教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1.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知识与技能并重

    从知识获得的心理加工过程出发,知识被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语义知识、言语信息,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程序,本质上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过程。陈述性知识能被直接陈述,而程序性知识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当学生习得了程序性知识,并具有运用这套程序办事的能力时,就认为学生具备了某种技能。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概念仅指陈述性知识,而广义的知识概念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种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见图1[1]。

    在中学生物学知识中,以言语信息的形式所呈现的事实、概念、原理等都可归类为陈述性知识。在观察、发现和使用事实,理解、运用概念和原理办事时,则需要运用到程序性知识,如生物学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等智慧技能,以及列表、画概念图等认知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实验技能并非等同于动作技能(即实验操作),它还包含智慧技能(如设计和分析实验)和认知策略(如反省实验技能的习得过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技能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由此可见,(狭义)知识与技能统一在广义的知识概念中。技能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广义的知识观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所教知识的价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指出“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也可以看出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重要性。

    2.认识不同性质的生物学知识,区分事实与概念

    按照知识的性质,可将学科基本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2],将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3]。两者的分类大致上是对应的。事实性知识是“点滴信息”的知识,如描述生物体的各种具体细节和现象,及有关的生物学术语;概念与基于概念之间关系的原理在一个层面,两者构成了概念性知识,是“较为复杂的和有组织的知识形式”的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学说、理论、模型等;方法性知识是关于程序和方法的知识,如观察事实和现象的各种生物实验方法,及类比、演绎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价值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都是从知识的功能和意义的角度提出的。在生物学中,应用性知识是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知识,如各种传统的或现代的生物技术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应用性知识的提出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实践特点。

    区分事实与概念对于教学很有价值,但是事实与概念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事实是客观的,是通过感官或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得到的。在获取事实的过程中,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因此事实不等同于现象,事实是理性直观。概念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因此概念的形成要经过思维,是主观的东西。

    例如,“工业污染区,深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所陈述的是一个通过调查观测到的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陈述,是有人在解释上述事实时的一种观点,是主观的,因而是一个概念。又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种概括性的陈述是一个概念,而“某基因位于某染色体上”的具体陈述是一个事实。

    3.理清不同分类知识之间的关系,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在文献检索中发现,有人将生物学概念视为陈述性知识,而有的将之视为程序性知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认识呢?上述两种知识分类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呢?

    为了澄清认识上的误区,理清不同分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现根据上述两种知识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见表1。

    可以看出,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都可以以命题的形式进行表述,即所谓的言语信息。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只能机械地表述或记忆这些言语信息,表明只是发生了低层次的学习,学生习得了陈述性知识。当学生能够使用事实得出概念,并回过来运用概念解释事实、解决问题时,才能说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表明发生了高层次的学习,学生习得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而是层进的,学习要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生物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为例,其学习价值不仅在于学生习得概念的表述(即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技能(即程序性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学概念既是陈述性知识,也可被视为程序性知识。

    还可以发现两种知识分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应用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时,都可达到“陈述性”或“程序性”等不同层次的水平。例如,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并非就是简单的识记,从低到高的水平依次是“说出事实”、“辨别事实”、“使用事实”和“解释事实”。又如方法性知识的学习,低层次的学习是知道并能说出某种方法(即仅习得陈述性知识),而高层次的学习是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法,在实际中选择和运用方法,并对自己运用方法的情况作出评价(即掌握了程序性知识)。

    二、基于知识分类知识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思考

    对于生物学知识,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等不同性质的知识都可以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教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技能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所述基本认识去分析教材,设计教学,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从知识性质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含应用性知识)。教材主要呈现的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即生物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可视为概念性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掌握了应用性知识,表明更深层地理解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蕴含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中,有的会在教材中直接呈现,如显微观察法、介质转移法等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而有的不一定会直接呈现,如思维方法。

    在教材中,一个知识点往往同时包含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并以其中某类知识为重点,可为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提供依据。例如,在人教版“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课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一个概念,但该概念的得出是一个事实的发现过程,在此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方法,而在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之后,就可以从基因水平上去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因此,该课的学习目标可确立为:类比推理,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假说演绎,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重、难点);运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概念,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重点)。为达到目标,单一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归纳、画图、解释、类比、推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2.从知识价值的角度把握不同性质知识的教学要求

    知识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习得知识,更在于提升技能、提高能力。理解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而不同性质的知识在促进学生的理解力方面具有层进关系,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同程度地增进学生的理解力。例如,事实的背后是概念或原理,当现象或信息被注入概念或原理的时候就成了有说服力的事实,它可以增进理解力,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否则,事实仅仅是信息;当概念或原理背后的方法被揭示的时候,概念或原理就被激活了,它可以进一步地增进人的理解力,也具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力[2]。

篇10

>> 完善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探讨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问题与建议 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保障机制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检察监督机制建议 试论我国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法律问题 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理性审视 论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监督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从检察角度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金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研究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怎样更好衔接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具体制度构建研究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3-20。

参考文献:

[1] 徐燕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研究--兼谈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J].犯罪研究,2005(2)

[2] 徐显明.公民权利义务通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12

[3]周章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6)

[4] 周腾.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