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绘画范文

时间:2023-03-14 19:3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儿绘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儿绘画

篇1

关键词:少儿 绘画心理 特性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少儿绘画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20世纪中期,美国少儿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德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将少儿绘画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涂鸦期(2-4岁),是少儿自我表现的开始,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当时的身心状态。2.样式化前期,(4-7岁),少儿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对事物的情感影响其画面的空间关系,由于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3.样式化期(7-9岁),这一时期的少儿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象征符号,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的萌芽期(9-12岁),标志着少儿理智的萌芽.不仅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并发展个人与所在群体的关系.同时,他们还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会主观表现内容并出现多种风格。

二、少儿绘画反映出少儿绘画心理的几个主要方面:

少儿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少儿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少儿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绪、情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少儿绘画进行理解:第一,少儿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少儿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少儿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四,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少儿,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五,少儿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我们要用严谨的态度来看待少儿绘画,在解释少儿绘画心理特性之前,要先了解他们的社会、家庭、学校中的一些情况,综合判断,就可以很好的通过绘画来了解少儿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下面我们就从少儿绘画心理的几个特性来逐一分析:

(1)少儿绘画心理的无意识性:

在少儿绘画中,有一种奇妙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先天存在的无意识性。通过绘画和原始艺术可以得到证明,原始艺术与少儿艺术都有一种简略性,其共同心理是无意识。少儿用眼睛看世界,以想象代替思维,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只表现自己的无意识的心理感受(快乐),而忘记表达的技巧。这份淳朴,这份自然,赋予了少儿创作的幻觉性以及自主的冲动创作、激情创作和美感创作。而这一切都是无意识。

第一,隐藏的神秘性。无意识现象,古人称“灵感”,近代美术学称为“直觉”,在研究中发现,曼荼罗是最典型的图案,它反复出现在人类所有的艺术造型之中,我们可以在幼儿的涂鸦中看到类似曼荼罗造型的“圈圈线”和“封闭的类圆形”等。这样意象潜藏在少儿心理结构最深层,具有很强的神秘性,以致于我们对其认识和研究的相对缺乏。

第二,浓缩的遗传性。人脑的进化是筛选与淘汰相结合的过程,有些极为简化的形态被记忆储存,在不断的积淀和简化过程后,大脑随身带着它的全部历史。少儿的无意识就有来自遗传,在原始人的壁画和少儿早期作品中都有着想象成份,看不到的记忆中的、想象的物体都错杂在一幅平面的画中,缺乏“透视”而有着“透明性”,每个少儿都并非是空白的,他们的大脑都蕴含着高度进化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潜藏少儿大脑的无意识,去开发其潜能,挖掘其遗传。

第三,积累的丰富性。除了先天的无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少儿的后天无意识也通过沉淀转成意识贮藏起来,这样一来,少儿美术表现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就不断丰富起来了。其美术创造能力也在这种丰富性表现中逐步形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讲民主,尊重少儿的独特审美感受和表达,呵护童心和无拘无束的表达热情和积极性。

第四,奇异的创造性。波克特洛夫说“无意识代表真正的心灵”,少儿创作进入无意识状态,才真正涉及到少儿的心灵和情感,才是最美好的。少儿的无意识审美创造从表情、形式、意味等都充满着奇特的创造性。少儿美术活动应在民主、轻松的氛围里展开,不应指责少儿的稚和违背常理,让所有的少儿都能沉浸在无意识状态的美术创作中。

(2)少儿绘画心理的自主性:

少儿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少儿画中的自主性心理表现为少儿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

第一、少儿绘画中的自主性表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经验、情感和愿望。少儿绘画是艺术,但少儿从来不为了艺术而艺术,他们在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基本符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法,笔触等。所以说,在一幅自主性绘画中也浓缩了少儿的德、智、美等多维素质。

第二、自主性是创新的灵魂。创新是对已知的知识的解构,重组,而需要思维模式的转换,自主性正是着眼于这几方面来启迪少儿的心思,帮助少儿提高绘画水平,并使作品有着新颖性和独创性,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风格。

第三、自主性绘画的发展,少儿绘画本来具有自组织发展规律,具有生成自发展的特性,教师实际上是协助少儿的主体行为,让其绘画能适时超越自我。同时也要丰富少儿的知识和技能,“画内功夫画外学”,让少儿在自主性绘画中有更好更坚实的基础。

(3)少儿绘画心理的情感性:

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情感性是少儿绘画心理的基本特征,在艺术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古今中外许多艺术理论家都对情感的作用和地位进行过论述。如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狄德罗更强调“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少儿绘画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着重于内心的自我表现。由于少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尚不成熟,绘画因而成了他们一个表达自己情绪、情感以及与他人展开情感及认识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年幼少儿来说,绘画可以代替语言交流;对另外一些少儿来说,绘画则是发现和沟通深藏的、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重要的感情的辅助途径。

少儿心理学告诉我们:低龄少儿的情感仍然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特点。转悲为喜、破涕为笑的情况在他们身上是常见的。因此,在低龄少儿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带有情感性的笔触和画面。

三、促进少儿绘画心理发展的几点教育建议

篇2

1.挖掘儿童绘画的天性,延续儿童绘画热情,打好科学幻想绘画的基础

科学幻想绘画是以科学幻想为前提,以绘画艺术为基础的少儿科普活动,如果没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再好的科学幻想,也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因此,必须抓住儿童绘画的天性,延续儿童的绘画热情,才能更好的展现科学幻想。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好像都是天生的小画家,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只要给他们一张纸,一支笔,他们随手就是一幅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地上,墙上,家具上,到处都是他们的创作园地,他们的绘画热情为什么这样高呢?因为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文化知识也才刚刚起步,因此,绘画成了他们与人交流,抒感,向往美好未来的主要途径,但到了中高年级,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语言的交流能力及文化知识的提高,他们与人交流,抒感的方式就会多元化,就会由绘画这一途径转移到语言文字等方面。因此,他们的绘画热情就会减退,为了使儿童的绘画热情得以延续,我在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借助低年级建立的绘画基础,让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幻想,捕捉灵感,让他们明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例如,没有一百多年前美国莱特兄弟的大胆想象和勇于实践,就不可能有今天已经普及的航空运输事业。在教学中,及时肯定同学们的成绩,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要他们动手画起来,哪怕只有一点微不足道的长处,我都予以肯定,如在一次活动中,恰逢雨季,有位同学说:老师,我们这里的雨太多,都快成灾了,可沙漠地带却那样干旱,如果将多余的雨下到沙漠里,那该多好啊!我抓住这一闪光点,给予极大的鼓励,我说:那你就想想办法,让这里多余的雨下到沙漠里去,你就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了,这位同学得到鼓励后即兴创作了一幅《我要让沙漠变绿洲》的科幻画,这幅画在当年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科学幻想绘画二等奖。另外,我借助小学生好表现的特点,将他们的作品多次展示,在整个校园掀起了人人都画科幻画的,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许多同学享受到了成功之后的快乐,这样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画展,是延续学生绘画热情的又一途径,从而为科学幻想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科幻交流,展现科学幻想的魅力

为了引导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幻想,着眼于未来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畅想和展望,使他们从小尝试手脑并用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汇交流,我根据少年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科学知识的水平,结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经常组织他们收集科技资料和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典型事例,以故事会的形式相互交流,然后展开科学幻想,再把各自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思考其活动结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他们得到了较大的科学幻想和动手展现的空间。并将他们的活动成果在全国进行交流,多次组织他们参加《双龙杯》,《金星杯》等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近年来曾有三百多幅绘画作品,分别获得钻石杯,金杯,银杯,铜杯等不同等级的奖励,从而在我校掀起了开展科学幻想交流,展现科学幻想魅力的新。

3.坚持兴趣小组活动,提高科幻绘画的科技含量

篇3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青少年活动中心所以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我中心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注。

我们成立少儿合唱团的目的是为我县青少年朋友提供合作、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丰富我县青少年朋友的课外文化生活,培养青少年潜在的艺术修养和表现力,为此,活动中心经过认真调研,多方学习,借鉴先进县区和兄弟中心的成功经验,从20__年就开始筹划组建我县少儿合唱团,通过近两年的筹备和努力,今年在各级领导的深切关心下,在城关和实验两所学校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我们通过两轮细致选拔,在城关小学和实验小学三年级共挑选出具有演唱天赋和最佳形象学生136名,组成了__县少儿合唱团。

篇4

关键词:智慧旅游;少华山;二维码;门票

拨手机订门票,全程实现无纸化。今年, 随着游酷网“智慧景区”示范项目在少华山的覆盖,游客可以轻松在线购买少华山二维码电子门票,游酷网不光提供门票订购服务,还建立了网上二维码电子门票分销平台,目前,少华山二维码电子门票可在游酷网、携程、同程、村游网、途途等各大网站轻松购买。其实,不仅是少华山,金丝峡景区也已开通二维码电子门票网上销售,截至端午小长假,游酷网二维码电子门票销售累计已达近千张,众多游客通过二维码电子门票当起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体验了一把智慧旅游的精彩。

“买优惠门票、怎么坐车、看景区介绍,体验智慧旅游就像看电视一样方便,打开电脑操作鼠标就可以完成”,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王书振博士说。很多人都有过出游前咨询亲友、查看游记的经历,而将来“智慧景区”推广后,这些旅游信息在电脑和手机上就可以自行完成。

王书振说,“智慧景区”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但并非异想天开,因为智慧旅游已经为“智慧景区”打好了基础。

据了解,在去年“5·19中国旅游日”前,游酷网就在少华山试行安装二维码电子凭证验证方式,提供旅游景点门票订购服务,实现游客完成全程无纸化订购服务。如今,更多的景区已签订协议,进入流程测试和设备安装阶段,今年有望在各试点景区全面覆盖。

如今,游客只要进入游酷网或其合作网站,即可预订到少华山、金丝峡、鸵鸟园等旅游景点的二维码电子门票,实现景点门票无纸化订购服务,可通过手机直接进景区体验二维码电子门票的新奇与便利。

除此之外,各旅游景区还将通过游酷网与景区合作建设的景区电子商务平台旅游信息和旅游资源,广大游客只需通过手机即可获取各景点相关信息。

篇5

关键词:综合材料;创新性;少儿美术教育

1综合材料绘画的概念及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发展的现状

综合材料绘画形式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个艺术创作领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姿态。相对于传统的绘画,综合材料绘画形式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更能冲击人的感官视觉,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单一技法的表现,而是各种技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目前国内的少儿美术教育普遍以传统绘画方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提到房子都是三角顶方形身,可这并不是学生本身的思维创新,这种观念下的教学往往是临摹,而临摹会剥夺学生观察的过程、减少学生探索表现方法的动力、禁锢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学生最不缺的就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事物的能力。少儿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使他们画什么像什么,而是通过学习美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对绘画创作有更深刻的认知。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容易引起儿童绘画的兴趣,比起单一的用纸笔绘画,他们更喜欢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他们会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材料完成他们的作品,喜欢把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堆砌、拼合等,通过作品来表现他们内心的世界。在孩子眼中,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表现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2综合材料在少儿美术中的表现特点

2.1丰富性

材料是绘画语言中的一部分,以多种材料作为媒介,可以促进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在现在的少儿美术教育中,除了传统的绘画教育方式之外,融入综合材料的儿童绘画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绘画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学习美术没有固定思维,不需要规则,多样的材料能够给少儿的绘画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少儿绘画的兴趣。

2.2实践性

综合材料各式各样,在少儿美术绘画中融入综合材料有无限创作的可能,不同类型材料的适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儿童在使用综合材料进行绘画创作时,只有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才能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它。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在创作中切实感受材料带来的不一样的效果,通过亲自实践了解材料的性能及功能,获得材料在创作表现中的使用特殊性和体验感。

2.3创新性

儿童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意识到传统绘画的单一,其次是材料语言的创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儿童在创作时,除了表现内容以外,更多是从材料及表现技法方面入手,探索、尝试新的材料带来的新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通过不同材料表现不同的画面创作形式,材料间的互相碰撞产生的不同画面会给儿童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材料的更新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3综合材料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3.1不同的材料可以激发少儿对绘画的兴趣

不同材料都有其特点,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儿童对各种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利用综合材料带来的好奇心,能够更好地发现绘画的美,也更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如儿童喜欢的彩纸、亮片、五颜六色的陶泥、花朵塑料等,都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剪贴、拼接、做各种造型等,会产生不同的感官效果,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3.2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少儿的艺术作品在幼儿阶段有一段时期的抽象性,主题层次并不鲜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会有不同的变化,伴随成长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的简笔画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但同时也会磨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无法激发少儿在艺术绘画方面的潜能。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融入综合材料,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创作,可以展现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在2015年,教育局对美术、音乐及体育这三门课程颁发了新的政策,其艺术水平的考试会被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成绩当中去。也就是说,美术课程的学习结果如何会被列入教育质量评估中,并将这项内容记录在案。这也可能成为学生未来被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由此可见,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如何教会少儿完成绘画并且能够掌握绘画的相关技巧和知识,从而促进少儿的全面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让少儿掌握一门技能,同时也能够帮助少儿完成精神文明的构建。我国目前的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许多人把少儿美术教育当作一门技术课程,所以在教课中主要体现模仿和再现能力的培养,少儿的德育教育没有得到体现,这是在摆正问题上的失误。其次,教育过于模式化,因为对少儿美术教育的理解偏差,所以注重对物体、人物、自然的再现和模仿,在探索方面较差,有着较为严重的格式化倾向,同时,在对少儿的创造能力培养上,也十分忽略,它忽略了少儿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让少儿在从属地位,逐渐失去了思考、构图的能力,在下笔的时候缺乏主动性,画作被老师教导得有固定的模式,缺乏新意,体现不出当下儿童创作的朝气,儿童无法真正地在美术创作中去体会美、感受美。当今社会经济不断迅猛增长,家长素质与孩子的素质水平逐年提升,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注重。在少儿的兴趣培养上这类机构层出不穷,用火爆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是随着这些机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培训机构不规范的状况导致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的美术培训机构都是正规的,能够真正促进少儿的发展,有些培训机构的教师甚至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社会上关于美术教育的考级也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激发学生灵性,促进学生发展的画展却很少。一些美术机构为了扩大自己的声誉,就费尽心机地让自己的学生得奖并打响自己培训机构的名声,甚至还会出现老师的恶劣现象。这对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带来了严重的打击。说到底还是盲目地追求利用。那么,如何去改变这种不良的情况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实践的。

二、少儿美术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少儿美术教师从业人员缺乏

随着国家的不断改革,教师的地位普遍得到了上升,但是少儿美术教师却没有被重视,其作用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尤其是我国处于应试教育,大部分的学校和家长都更注重少儿的学习成绩,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并不关心,这就导致少儿美术教师一方面是人员缺乏,另一方面则是质量良莠不齐。

(二)缺乏国家专业认可的培训学校

国家认可的专业少儿美术培训学校少之又少,所以从业者在就业时无法得到国家系统、完整的保障,这些都导致教育人员在技能技巧和知识掌握上的懈怠。

(三)美术教育不受重视

在我国美术教育普遍只是作为兴趣来参与,并不是能够提上教育日程的一门课,通常教育上都是灌输式,走马观花地引导一遍,少儿并不能够在学校得到完整系统的美术教育。

(四)缺乏美术体验

少儿的成长环境对其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少儿在学校所面临的环境大多都是枯燥的课本,对画画和审美体验都知道得很少,美术教师的队伍中也没有多少专业的认识,少儿对更加专业的美术体验基本上无从获得。家庭教育缺乏对美术教育的认知美术教育在许多家长看来不是能够让孩子成人成才的一门学问,只是生活的辅助品,少儿成长的正途是学习,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审美体验都不够重视,这也是少儿缺乏审美体验的关键问题。

三、少儿美术教育改革建议

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关注,除了对应试教育的注重,素质教育也被深入到教育当中。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开始注重少儿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领域,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少儿美术教育对其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学校进行的改革

首先要培养和招聘更多更为专业的美术教师,让少儿能够拥有一个专业学习美术的环境。除此之外,要经常派遣教师去参加美术方面的学习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审美感受和经验,要在日常活动给予少儿一定的美学观念的渗透。最后要多注意带领少儿去参加一些美术类型的亲子活动,让关心孩子的家长感受到自己孩子对美术的见解和学习情况。

(二)教师整顿自己

教师学习美术的相关知识,是少儿教师从事美术教育的必要条件。在少儿的日常教育中,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可以鼓励少儿去创造美,为孩子的美术学习提供相关的经验,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最直接地去体会孩子学习美术的一点一滴。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教师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想法上,不能刻板地去教授少儿绘画技巧。少儿美术教育重要的不是在于让孩子画什么,而是让孩子去认识到画画过程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所以过分地追求绘画效果,是对少儿绘画审美意识的错误引导。少儿的绘画追求的是独创性和不合理性,不要轻易地说画错了,什么也不像这样的话,要尊重每一个少儿的天性。少儿间的绘画不是技巧的比拼,教师要充分地整顿自己的思想,在教育中不断发现每一位少儿的潜能。身为少儿美术教师工作者,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讲课过程。首先,要让自己的授课内容更加简单化与生活化,画画的内容可以从我们日常的生活入手,寻找孩子较为熟悉的作品,让孩子感悟画画的快乐。如果是孩子没有见过较为生僻的东西,孩子通常会带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其次,要尽可能地拟人化,尽量地让这些东西都充满生机,无论是画人物、景物还是动物,都可以充分地激发少儿的绘画潜能,让他们对此作出拟人化的想象。最后,要让教育过程充满趣味性,这个趣味性不要饱含现实意味。整个内容讲究的是想象和假设。针对孩子所构思的作品,教师可以为其编著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每一位孩子都融入在自己的画中,带着更多的奇思妙想,绘画也会更加有趣。

(三)鼓励家长思维的转变

孩子的绘画和创作需要得到家长的鼓励,不能仅仅是批评,只要在画画中有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鼓励,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勇于执笔。在孩子的心里为他们树立起对画画的信心,这是保证他们创作的前提,家长们也要尽可能地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创作,在画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做适当的提点,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为他们做出正确的指引。

四、结语

篇7

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与课改的逐步深入,如何充分挖掘少儿美术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它是中、小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少年儿童基本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少儿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长期以来不受人们重视而涉及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一个缺欠,其对孩子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这里浅谈几点:

一、少儿美术的激趣功能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认为教学效果如何,主要看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在相声、小品被众多人所喜爱的同时,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卡通、美术也迅速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青睐,当日本等的卡通、美术涌进我国时,也带动了我国卡通、美术的发展。现在少儿每天看的动画片,几岁小孩、甚至十几岁的青少年如饥似渴地翻看的卡通、美术书籍,均成为青少年儿童的主要精神食粮之一。究其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少儿的生理、心理条件,造成少儿观察事物时只注意观察他感兴趣的或者他所观察感觉到的部分、这一部分信息被夸大的存入大脑,而另一部分不被感知的则被简化或忽略,所以少儿在再现物体时(绘画过程中),画出了具有夸张变形的物象。少儿在观看动画片、卡通中通过夸张变形的形象时,与自己头脑中存取的形象或者和自己所描绘的夸张变形物象正好“不谋而合”,于是产生出一种无意识的“亲和力”、“亲切感”和“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倍受少儿喜爱。另一方面这种被夸张了的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往往有很多反常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而有激趣的功能,这就更一步受到少儿的偏爱。所以少儿在电视机前搜索一个又一个的动画片频道不愿意关上,独自拿着一本又一本卡通美术书翻阅不愿意放下,在上美术欣赏课时对一幅又一幅美术作品仔细品味而不愿意下课,并且少儿边看、边笑、边议论……。在小学美术课引入少儿美术,有“增进食欲”的作用,其如让学生在吃白米饭的同时,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各种香甜可口的、原滋原味的纯天然的蔬菜、水果一样,其色、香、味、形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位少年儿童。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美术课,通过美术教学,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局面,达到了使全体学生的素质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目标。

二、少儿美术的双基素质功能

少儿美术的“双基”指:有关少儿美术的初步含义、基本语言、特性、作用等基础知识,以及如何选材、立意、构思、趣味构成与表现手法、造型绘图等操作技能。通过少儿美术的教学,学生获得了有关少儿美术的基础知识,形成了有关的技能。

三、少儿美术的陶情、育人功能

(1)美术中的艺术形象对学生的陶冶 一方面少儿美术中的艺术形象虽然大多数用笔练,但决不是草率乱涂画而成的,而是通过作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再经过夸张变形并反复修改而得到的形象,该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并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极强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在辨析美术中人物的高兴与悲哀,憨厚与奸诈时,除了能更直观、形象地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外,还感觉到作为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时也被有这样优美的艺术形式而陶醉。

(2)美术内容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少儿美术的育人功能表现在,少儿美术的内容所反映的主题有很多是表现少儿身边的人和事,反应了人们优良的或不良的行为习惯的,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使少儿在感受这些艺术形象的同时,心灵受到净化。例如:《小大人和大小人》(见图1)中小女孩的幼稚行为,暗示了爷爷以前对孙子的“爱心”,表现了现在孙子对爷爷的“孝心”,以及从这幅画中反映了小作者纯真的“童心”,少儿在欣赏这幅画时,无一不被小女孩幼稚的语言逗笑,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又无一不被小女孩浓浓的“孝心”所感动,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小作者作画的目的是赞美小女孩尊敬长辈的好品质,并不自觉地从中受到了教育。

(3)美术教学能让学生笑对人生,再者,这些幽默的表达形式能使人愉快,陶冶人们的情操,并让人们学会笑对人生。美术是一种具有强烈幽默性的绘画,什么是幽默呢?“幽默带来快乐,使人从痛苦的经历和情绪当中挣脱出来”。我认为:幽默是人的一种能力,幽默是人积极向上的一种力量,幽默是人的一种素质。没有幽默,我们的生活就如每天喝白开水一样乏味,而有了幽默,就好比有了牛奶和各种果汁、饮料一样有滋有味而充满阳光。特诺?赫伯在其所著《幽默术》中写到“为了应付人生大大小小的挑战,你需要力量──不论你是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是老师或学生,是台上讲道的或台下听道的,是售货员或消费者,是老板或职员,是上司或属下。这正是我在本书要特别强调的──需要幽默的力量!”,接着又写到幽默能“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改善你对自己真诚的评价”,幽默还能“解除人生压力,提高生活的品质”,“它不是轻视,它的精义是爱”。当幽默与你同行时,“你也会得到向上的力量──这是必然导致成功的途径”。著名美术家方成也认为:“幽默最直接的好处是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一个具有幽默品格的人能迅速吸引他人亲近你并与你相处、与你共事、更进一步与你合作。而合作能力是当代人素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能很好与他人合作的人是一个容易获得成功的人,通过成功能使人产生自信心,有自信心的人能在困难面前“笑傲江湖”、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因此,幽默也是人迈入成功殿堂的“助产术”,而美术则是幽默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实践表明,通过少儿美术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这样,绝大多数少儿能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健康成长。

四、少儿美术的创新素质功能

传统教育中培养出的学生在老师的导演策划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机械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标准答案的练习,他们“墨守成规”、“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一步”,培养出的是思维僵化的一台又一台“复印机”式的“人才”。“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激发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实践表明:少儿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因为少儿美术的构思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地想别人之没有想的、画与别人构思不一样的画,例如:在少儿美术的创作中,如果50人中有45人用同一种构思完成了作品,只有5人用其他的构思,大家会一致认为这次创作是失败的,实际上这50人应该有50种不同的构思或者更多。总之,通过一幅美术续画的构思与创作,同一主题的不同构思与创作等的练习,对学生进行纵向、横向、逆向、发散思维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所以,“少儿美术让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启迪他们的智慧”,这一学习过程是更具创造性的学习。

美术教育是少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少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少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因此美术教育是少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断地探索少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也就成为了少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我根自身从事美术教育的经验,浅谈少儿美术教育的一些方法。

1.培养少儿的观察力,引导少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少儿观察,不教会少儿观察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就无法进行审美教育,也只有少儿亲自观察事物,掌握对象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在少儿生活中,教师通过观察他们的交流,找出其兴趣点。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少儿的观察能力,从少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注意力,引导其亲身体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少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少儿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少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少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师应为少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在少儿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为少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加强游戏性,以培养少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少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少儿不可缺少的生活。例如,布置一些少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放一些少儿感兴趣的玩具,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少儿喜爱的美术作品和布置少儿作品展示墙等等。著名的少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生性好动,游戏为生命。”“爱游戏”是少儿最重要的天性,游戏是少儿的基本活动。少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少儿只有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3.适当地教少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少儿的作画能力

美术教育中曾有一些讨论,就是既要培养少儿的创造性,那么老师要不要教孩子?老师不教干什么?众所周知,在绘画活动中,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有的少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少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少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我认为,虽然少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少儿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少儿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采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印画、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少儿的兴趣感,不断地提高少儿的作画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的画编小故事,教师还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少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少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让少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少儿园还可以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开展少儿美术兴趣班,允许少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少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

4.绘画活动中,采用积极强化的办法,激发少儿自信心

(1)语言强化,如“你真聪明。”“画得真有趣。”等。

(2)动作强化如微笑点头等。

(3)实物强化如奖励少儿一支画笔等。

(4)欣赏强化如让某个少儿在全班少儿面前展示他的作品等。通过这些强化创造行为的方法,并与适当的技能练习有效结合会使少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确立自信心。

5.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和教师一起,运用少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

篇8

少儿美术教育指的是对少儿的绘画兴趣进行培养、训练他们的基本绘画技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且充分体验快乐的一个过程。少儿美术是严格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准则,充分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利用不同的美术活动来提高他们对美术的热情与兴趣,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创造带来的乐趣,以符合少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门学科。

少儿绘画指导从何处入手?怎样激发绘画兴趣?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从教多年,谈一谈我的见解。

一、 良好的教学态度

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进行绘画。教师应当着装干净整洁、语言生动活泼,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可亲、充满爱心、有足够的耐心,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并且以师长的身份完全信任学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避免以成人固定僵化的思维强加于学生身上,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绘画氛围,从而使得课堂绘画能够更加色彩斑斓、形式多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直观和快乐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更加应当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孩子们创造一种将游戏形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这些活动带来的直观感受以及快乐体验例如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生绘画时可以通过一些实物模型或者带领学生到户外实地进行观察,然后利用欣赏一些成型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知。比如在学习自编课《家乡的河蟹》过程中,我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了一只大河蟹,学生通过观看、触摸实物之后,对河蟹的外形,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绘画河蟹创设了基础。让学生模仿模仿河蟹行走的姿态,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感受。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由教师示范,学生观看的方法,学会用线描的形式绘画河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与分析。利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得他们画出来的河蟹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此外,还应当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满足学生具体实际的教学内容。

三、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与题材

篇9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想象力培养

想象力属于人类所具备的一种高级认知方式,通过一定的形象和表象的认知,在脑思维中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思维能力。“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美术绘画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绘画原型,但是在艺术中创造力又是高于生活的,所以在美术绘画中也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事物。绘画需要眼睛、手指还有大脑的配合才能完成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的观察和思考发展思维,通过分析和概括来形成抽象思维,这个过程的变化能够为智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少儿美术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

1.依葫芦画瓢的传统教学思维

在幼儿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侧重于传达常识性思维,例如太阳必须要画在右上方,颜色必须是黄色,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孩子们画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不管是太阳颜色的大小角度还有形状都没什么差别,教育的模式和概念的固定导致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无法培养自我思考能力,在孩子们面对实物进行绘画时,脑海中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很难出现自我创新的想象力。

2.模式化教学抑制发展

在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中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也不能以画的很像或者很漂亮来确定谁画的好,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对于颜色、形状、构图、线条还有整体绘画布局的审美能力。如果让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感觉到受挫,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进行鼓励指导,合理的训练孩子们的控制画笔的能力,完成自我想象空间的呈现,长此以往,孩子们就在绘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提高了思维拓展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自我思考能力的建设基础。

二、少儿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力培养措施

1.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对于世界认知较少,所以想象力并不是凭空就来的,往往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依靠事物的特征来展开相应的想想,这就要求了在教育方法实践过程中,想要提升幼儿们的想象力,首先就需要进行观察教育。例如在进行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自然环境景观来练习幼儿的观察力,天气晴朗时,可以指导幼儿们抬头仰望天空,共同来观察和形容一下云彩的形状,让每个孩子们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师可以一一针对这些想法做出中肯的回答,切忌不可批评错误,而是利用而难题的引导,例如云彩的颜色或者是形状来沟通,让孩子们学会在观察中抓住事物重点。

2.实现教学引导性

通过了观察教学之后,教师们就可以开展引导教学了,首先从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来进行引导。例如说在秋天让学生们收集地上的落叶,然后根据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落叶,通过想象力黏在白纸上,然后组成不同的图画,这中间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例如说两片落叶拼在一起像不像是蝴蝶的翅膀?还有落叶在纸上拼成小花的模样应该用几片呢?利用生活化的内容和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们思考和想象,在美术创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开拓了自身思维。

3.活动式教学模式

幼儿时期的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了玩游戏、讲故事还有唱儿歌等方式。那么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讲故事讲到了小猴子来到果园里先摘了一个苹果,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相应画出苹果的形状,然后在故事情节中相应的加入苹果的大小和颜色等特征,让后引导孩子们帮忙涂上颜色,孩子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语言的描绘和动手能力,直观的感受到回话的颜色和布局,思维模式也从局部的想象变成了整体的想象,有助于绘画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提升自身想象力。

三、结语

在幼儿时期进行美术教育,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涂画工作,它的主旨是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少儿阶段是各项学习能力塑造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的进行熏陶和培养,逐渐引导孩子们形成自己的绘画思维,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能力成长过程,所以也需要教师能够耐心指导,在教学思维和模式上不断地创新,发挥出美术学科观察美、创造美的特点,引导孩子们产生学习兴趣,锻炼自身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创新性,拓宽学生们的四维空间,从而真正地激发出学生们的美术想象力。

参考文献:

[1]程鹏.少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195.

[2]张雅岚.刍议少儿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07:194.

篇10

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少儿报刊的负责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编辑思想还依旧停留在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教辅至上”的思维怪圈里,对美术版的编辑方针和栏目设置缺乏深入研究,在主观意识上缺乏足够重视,往往在有限的美术版面里每期登几幅美术作品敷衍了事,这是十分错误的。

笔者曾长期担任《中学生》报美术版的责编,在工作中总结出十六字编辑方针,即“善于抓大,优化有序,主次分明,针对性强”。下面就以此为例浅谈一下笔者对少儿报刊美术版编辑方针的见解。

善于抓大

在组织编辑《中学生》报美术稿件时,应首先注意宏观调控,要善于抓大的方面,多组织一些具有一定指导性、方向性的稿件,因该报在读者中具有较高权威性,而初中生的求知性和可塑性都比较强,是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形成的关键期,正确的引导对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品德是十分必要的。

如为了培养小读者的审美鉴赏力,让他们逐步学会如何区分优秀作品与低劣作品、高尚健康与低级趣味,提高其审美素养。

《中学生》报美术版开办了“美术名家”栏目,介绍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同时配以作品点评及作者简介,介绍画家生平和艺术风格,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引导小读者走进美术大师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精神上与作者交流,进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并由此领略到审美对象的深层意蕴,充分调动起读者审美感受的积极性、主动性、选择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周围美的事物和现象。这既让小读者获得了一定的美术知识,提高了审美鉴赏力,又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了品德培养。

又如,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众美术对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笔者在美术版里又专门开辟了“创意无限”专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设计理念及主要类别的划分,让小读者学会在审美实体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如何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观察力。

优化有序

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应大力加强学生造型技能的培养,这是素质型美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由表现力和创造力两部分组成,前者注重基本技法的训练,强调生理因素的协调均衡;后者重视基础知识、艺术理论的学习和普及,侧重思维和心理训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进行造型技能培养时,两者既不能偏废,又要注意各自特点。这就要求美术版责编在组织此类稿件时,既要注意系统性、阶段性,更要注意在稿件编排上体现出技能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序。

针对前者,笔者连载了一些纯技术性的美术基础知识,如如何进行静物写生、怎样画漫画等,让学生多进行美术基础实践训练,增强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造型表现力。但素质性美术教育中的造型技能培养,却不仅仅是单纯绘画水平的提高,它还有对创造力的审美要求,因此在编稿时也要打破单纯绘画技能培养的局限,使广义的美术造型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变社会上“美术即绘画”的偏见。为此笔者定期选登一些适合中学生审美观的实用性的工艺美术设计作品稿件,如美术字的设计、居室布置设计、装饰设计等,增强小读者的现代设计观念,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动手设计能力。

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后,可以适当刊登一些命题式美术征稿(包括绘画和实用设计),针对这一阶段系统技能知识的传授,进行一次单元性总结。这既增强了小读者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其打下一定的实用美术基础;既可以让美术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又拓宽了小读者的视野,及时得到他们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编稿程序,优化组合,使之更加符合读者需求。

主次分明

一般少儿报刊的美术版面都是比较有限的,《中学生》报也是如此。如何让有限的美术版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责编必须心里有杆“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为“主”什么为“次”,即什么是主宣传方向什么是次宣传方向。笔者认为这点至关重要,这直接体现编辑思想的先进与落后。

笔者认为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已从过去单纯绘画方面逐渐转向与实用美术相结合的现代设计理念,社会上充斥着大量蕴含艺术元素的丰富多彩的现代设计作品,如果编辑思想仍局限于单一的绘画方面的宣传刊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现代设计理念在我国的普及工作与设计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这并不符合我国建设现代强国的长远规划。故而,笔者确定了以包含现代设计理念的实用美术的刊登为“主”、纯绘画的欣赏和技法为“次”;以宣传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艺术观为“主”,具体实践操作为“次”的编辑方针和工作原则。以宣传现代设计理念为主旨的“创意无限”专版,就是在这种编辑思想指导下脱颖而出的,受到了小读者的热烈欢迎。

针对性强

干过报刊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及时阅读读者来信,获取反馈信息,是每个编辑的必修课,这对自己积累编辑工作经验大有益处。同时也能帮助自己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让自己组织编辑的稿件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及时满足读者的需要。美术版的责编也是如此,千万不要认为美术版只是点缀装饰,忽视读者对提高审美素养的迫切需求。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笔者通过采访学校和阅读小读者来信等多方面的信息反馈发现,当代中学生会熟练操控电脑已是普遍现象,但能写一手好字的学生越来越少,而手写时错别字也层出不穷,对汉字艺术的文化传承来说,无疑不是个好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专门找到少儿书法教育方面的专家,特约组织了名为“我爱汉字”少儿书法讲座系列连载,从我国书法的历史、种类的演变,到简易好学的掌握方法和技巧,以及少儿书法教育专家为写好汉字每期配上的 “顺口溜”,刊出后深受读者喜爱。有的小读者欣喜地给笔者来信,说自从看了《中学生》报连载的少儿书法系列讲座,照此练习,在不长的时间里写的字就大有进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表扬,人也变得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