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8 00:3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vb程序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vb程序设计

篇1

【关键词】界面设计 代码设计 算法

1 引言

程序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它有较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技能。一方面程序设计本身枯燥、严谨,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教师在组织程序设计教学中缺乏针对性,没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Visual Basi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快捷高效,是职中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科目。在这门课的教学实践中,我紧紧抓住界面设计和程序代码设计两大环节,打破教材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以教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主线,从具体问题入手,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循序渐进,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出概念和结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 界面设计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界面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程序是否简便易用,与界面的质量有很大关系,而界面中的对象属性会影响对象的外观及功能,因此,对象的属性设置在界面设计教学中要重点加以训练。我设计了如下的界面,让学生和我一起完成。

题目要求任意输入两数,求这两数的和(或差、或积、或商),实际是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2.1 建立应用程序界面

(1)启动 vb

(2)加入两个文本框。

(3)加入四个运算按钮。

(4)加入两个标签框。

在界面设计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很容易就掌握了如何在界面内添加对象,如何改变对象位置,以及如何设置对象的属性。通过几次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对属性的设置不会有太大问题。

2.2 设置各控件的属性

如表1。

2.3 编写代码

当程序运行后整个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等待输入,当输入数据后,单击四个按钮中的任一个时,则引发Label2的Caption属性变化,由原来的内容改为两文本框中内容的和(或差、或积、或商),因此,必须在四个按钮中的Click(单击)事件中加入适当的代码,使Label2的Caption发生变化。

编写“+”代码的操作方法:

(1)双击“+”按钮。

(2)在Command1_Click()过程中加入以下一行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2.Caption = Val(Text1.Text) + Val(Text2.Text)

End Sub

通过此例,很容易便可掌握属性值在代码中的设置。其它按钮控件仿照以上方法,让学生自行完成。

3 程序代码设计

程序设计主要学习的是编程本身的思想,学习的效果不能马上看到,但是可以学到扎实的基本功,如强化逻辑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数据结构和算法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客观实际,我在VB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3.1 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中学生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差,对概念理解力差,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对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我放低教学起点,降低教学难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得轻松,学有所获,感受成功。

3.2 编程教学中淡化语句教学,注重算法教学,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程序的长短、变量的多少不是判断一个程序好环的标准,算法的清晰易懂才是最主要的。同时要强调VB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如下例,“给100个整数,打印输出其中的素数”结合算法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功能模块”。

3.3 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把握问题实质

程序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语句设计出不同的程序而解决同一个问题。一个程序的好坏关键在于这个程序是否简洁明确、结构清晰和高效率。可把解决同一问题的A程序、B程序或C程序的不同地方加以分析和归类,向学生展示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印象。如在讲授循环结构时,同一例题就可用DO、While…Wend、Do…While、Do…Until、For…Next五种语句来实现。可以适当的加以提示,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来设计程序解决问题。最后给予总结和提炼,明确哪种方法简洁、易读,哪种方法运行速度快,哪种方法灵活。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发展是我们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围绕着这个任务,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都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朱海红.程序设计的教学要讲究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1.

[2]申然.我在进行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J].文教资料,2006.

作者简介

谢翠芬(1976-),女,广东省佛山市人。现为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教育改革研究。

篇2

关键词 VB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VB Program Design Course Teaching

LIANG Desai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 VB program design is not easy to master,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hold try to make first good lesson, by displaying the programming wonderfulity and practical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et the appropriate learning ladder, induces the students to study; Hold the key, and gradually extende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Lead them to conclude, to sum up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ogramming;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est group, guides the student to learn programm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applied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practice.

Key words VB program design;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0 引言

《VB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较强的基础课程。VB课程中的概念、编程思维比较抽象难懂,VB语言枯燥,内容繁多,对仅具有Windows初步知识的初学者来说,要学好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技巧,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探讨的问题。沈国珍从《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①朱勇从培养学生综合编程能力的角度提出了教学措施,②包健对课程中的抽象概念和难理解问题,提出了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③杨锦伟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④下面根据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和特点,谈谈对《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1 通过奇妙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上好第一节课。在上第一节课时,应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这一教学模式。在简单介绍了Visual Basic的窗口构成后,应通过一些简单实例来显示程序设计的奇妙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利用最基本的方法开发简单的应用程序,使学生对程序设计、窗体、属性、事件和方法获得直观的体验和认识。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Form、Label、Command和Text等控件来显示“Hello World! ”、“欢迎您!”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等。利用picture控件显示精美的图片,安排一些简单有趣的动画程序使学生了解如何用Visual Basic开发应用程序,让学生从优美的画面显示过程中感受到用Visual Basic编写程序的乐趣,用具体有效的简单实例开发引导学生体会到用Visual Basic进行程序开发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显示Visual Basic的实用价值。教师在现场操作,往窗体中添加各种控件,设置各控件的属性,编写代码,讲述并引导学生理解代码的意义,达到最直观、最鲜活、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绘声绘色的讲解和点评,安排实验课,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做出来,契合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这样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这样想方设法上好入门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对窗体、对象、事件、方法、控件及其属性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随后运用这些概念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生便容易理解和接受。

2 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阶梯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VB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独立编写程序,而学习编写程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其中,设置恰当的学习阶梯和步骤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的阶梯,以学生较易理解为尺度,合理控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练习程序设计,使学生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攀登、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中,可以铺设必要的过程和台阶使学生练习编写程序:第一,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理清思路;第二,精选实例,精讲例题,思考用到哪些算法,画出算法流程图,设计界面,设置各个控件的属性,编写代码;第三,加强阅读程序的训练,要求学生阅读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指出程序的功能等,使学生体会各种语句的功能和使用,能够读懂别人写的程序是今后自己独立编程的基础和前提;第四,引导学生做程序填充题和程序改错题,给出程序,把其中一些关键的地方留空,要求学生填充,或者在程序中有意提供一些错误语句,让学生自己改正;第五,布置相应的编程题,让学生模仿练习和完成;第六,要求学生独立编写应用程序。

例如,要求学生编程求20个整数的最大值的程序,之后再让学生求这20个整数的最小值,再求这20个整数的和与积,最后写出求这20个整数的排序方法(如冒泡排序)。通过这个实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据交换、函数MsgBox( )、选择结构及循环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在学习了数组之后,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数组来解决,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提出问题。

此外,可以根据问题特点,设置问题的梯级,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体现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的阶梯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逐层展开和深入推进。

例如,要求学生编写程序,打印如下所示的“数字三角形”:

这是文献⑤上的一道练习题,学生看到这道题时,感到难以着手。教师可因势利导,为学生铺设台阶,让学生自己思考完成:

编写程序,打印如下的“数字三角形”:

进一步,可提出如下问题,铺设另一个台阶:编写程序,打印如下“数字三角形”:

待学生思考之后,再让学生考虑原来的问题,学生便不再感到困难,而且很快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概念多、内容多,课时少,在教学中,不必对教材中的每一部分都讲解,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基本或重要的内容详细讲授,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降低学习的难度,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无法讲授的内容,可安排让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在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中养成运用动态思维理解程序的习惯,积累各种算法设计技巧,加强算法的教学。算法是指解决特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是程序设计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一个问题,先分析问题,考虑问题用到哪些算法,算法清楚了,再编写代码。即,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和数组的教学中,要明确和强化求和、求积、阶乘、通项计算、最大最小值、排序、判断素数和奇偶数、递归、过程调用、迭代计算、最大公因数、方程求根、定积分计算、数据交换、查找、字符串的一般处理、顺序和二分检索等常用算法的技能训练。对这些知识点应详细讲解。算法弄清楚了,程序设计就有章可循。

难点解决了,常用算法搞清楚了,就容易扩展到其它的问题,学生对程序设计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就容易取得成功,学习的兴趣才会持续和深化。

4 通过归纳和总结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这也是由本课程概念多、内容多、知识点多决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渗透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教学,注意选择案例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和完整性,包括要讲的新的知识和语句,同时也大量使用了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知识,这样以“任务”为载体,以点带面。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布置相应的练习。比如,对循环结构,应引导学生比较几种循环语句的联系、区别和使用,多重循环语句的使用以及For Each…Next用法等,注意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讲解。学完本课程后,还要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和总结,讲授和布置一些典型的综合编程练习题,在练习中复习、巩固所学的程序设计知识,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5 鼓励学生把自己掌握的程序设计技巧应用于实际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践是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目的和必要的途径,也是深入学习提高技能,保持兴趣,形成和促进良性循环的最好方法。在学生学习了VB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后,应不失时机,把教学班分为若干兴趣小组,每组给定任务,要求学生努力完成,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给每一组学生各布置一道用VB开发较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⑥⑦的题目,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中能派上用场,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布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做,要求在学期结束完成。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可以先简要介绍建立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介绍用VB连接数据库的方法,讲解常用数据控件,通过实例做必要的示范,让学生在做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真正掌握VB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

6 结束语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降低入门的难度,精心选择合适的实例,注意实例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典型性,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和梯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和复习,把程序设计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培养、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和实践,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92023-5、HYSYS-ZD01、HYSYS-ZD02

注释

① 沈国珍.《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7(4).

② 朱勇.论培养学生综合编程能力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5(9).

③ 包健.高等代数中的概念教学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2007.10(4):17-25.

④ 杨锦伟.关于《高等代数》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J].2007.20(1):78-79.

⑤ 刘炳文.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CAI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软件

一、前言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程序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课程,但是如何学好它对许多人来说却是一个难题。Visual Basic(简称VB)是一个开发快捷、功能强大的工具,深受诸多程序员的喜爱,并成为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首选程序设计语言。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PPT上面,即把传统的板书内容简单地复制在幻灯片并用投影仪呈现而已,这种课件其实并未达到多媒体课件的定义,真正的多媒体课件追求的是可以形成声、光、形、色、动等对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刺激,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增加学生的联想,并力图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

在传统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基本上是采用上述方式创建的PPT,同时,普遍采用的又是一种“被动式”教学模式,即老师上面教,学生下面学,这种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再者,程序设计又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难以理解,从而在众多学生的心里出现了“Visual Basic是否有用”、“Visual Basic能用来做什么”等疑问。因此,亟待一套便于学生理解,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

程序设计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四大要素:问题、概念、逻辑和技巧。对于程序设计初学者,应该以系统地学习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主,并尝试用程序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些实例化的应用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这种理念的已应用于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软件――“Visual Basic快乐自学好帮手”,它本身亦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是一款以身铺路型的辅助教学工具和学生自学平台。

二、解决方案

“Visual Basic快乐自学好帮手”整个教学软件的设计以重视实践、突出技能为原则,侧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覆盖的内容按照“编程入门”、“语法基础”、“常用控件”、“图形方法”和“顺序文件”的框架进行组织,最终的编排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并结合多位长期从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一线教学的教师的经验划分成15个单元,每个单元针对相应知识点精选3个案例,以案例来带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对每一个案例,均以“案例效果”“设计过程”“相关知识”“初试牛刀”“归纳总结”的线索进行循序渐进讲授和演示。

“案例效果”模块,先介绍案例的引出背景,然后描述案例的功能和呈现案例的运行效果。设计这个模块的目的除了明确任务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缘由是案例具有相当的趣味性,所以在案例效果演示后,它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好似将一盘菜端在人们的面前,而这盘菜的色、香、味看上去挺诱人,那么人们自然会好奇这盘菜是如何做出来的。“设计过程”模块主要从界面和代码两部分来介绍案例的设计过程,这好比教给人们烧出那道菜的菜谱,通过这个环节向学生介绍程序设计过程的一般流程,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和控制实现的要领。“相关知识”模块介绍的是实现本案例会涉及的相关知识,就像教人们做出一道可口的菜,除了告诉它的制作方法,还需要让人们知道它所需的各种烹饪原料。最后,软件还设计了“初试牛刀”和“归纳总结”两个模块,通过“初始牛刀”的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消化案例所涉知识点,而“归纳总结”对案例的关键知识和编程思路进行回顾,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总的来说,本软件重在过程引导,做到了精基础、重实践和强能力。

本软件很重要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本身就是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的,这种用学习目标来创建学习平台的做法,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Visual Basic的应用价值,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这也很好地回答了学生的“Visual Basic是否有用”、“Visual Basic能用来做什么”等疑问,起到了一个以身铺路的示范。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传统PPT不可实现的优势,即它可以做到平台与目标的无缝衔接,从而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能向学生演示最原汁原味的Visual Basic对象和相关内容,例如图1所示的是设置标签(Label)对象相关属性的效果演示,它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标签各属性值设置后的外观效果变化,而这用其他工具是很难表达出来的,即使找到某些方法来模拟,它与最真实的效果显示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正是这个优势,大大增强了课件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案例的各个讲授过程中,本软件还配合了大量的图示、动画和音频,提升了课件的形象生动性,例如图3所示的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等概念的总结,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属性”的概念,而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什么是“方法”。

综合来说,本软件结合了案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理念,以一个环境高度集成多个学习环节,内容覆盖全面且符合认知规律,通过文字、图示、动画及音频媒体对每一精选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各案例作品的效果,还能够进行交互操作,可以随时查看感兴趣的案例代码,能够即用即学,从而不再觉得Visual Basic无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三、教学实践效果

目前,“Visual Basic快乐自学好帮手”已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使用了一年,平时作为教师上课的辅助教学工具,由于其小巧且安装简易,又作为学生课后的复习和自学工具,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笔者就任课班级的所有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设计的问题为:“Visual Basic快乐自学好帮手”多媒体软件对你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有帮助吗?,对返回结果进行汇总的情况如图3所示,在接受调查的179名学生中,73人选择了“非常有”帮助,89人选择了“有”帮助,即完全肯定此教学软件的人数占到了90.50%的比例,这也表明绝大多数人认可此软件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透过2010年秋浙江省非计算机专业VB二级考试的成绩,再次验证了“Visual Basic快乐自学好帮手”的作用和价值,图4是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近三年在浙江省非计算机专业VB二级考试中通过率的情况。从结果来看,在应用了本多媒体软件一年后,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分别比2008年和2009年提高了8.73%和7.18%。

四、结束语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不能搞教材大搬家,从纸上直接搬到幻灯片中去。“Visual Basic快乐自学好帮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此软件在2010年浙江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在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说明许多现代教育技术专家也肯定它的应用价值。在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还开设了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本教学软件带来的教学效果对这些课程势必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大纹,吴瑞镛,童占荣.开发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

[2]杨青,阮芸星,郑世珏等.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字:程序设计 教学效果 教学法 多媒体

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另一类是理论性较强的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比较直观易懂,它侧重于操作,只要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大部分学生均可以轻松驾驭各种软件。但计算机语言的学习相比之下就难得多,它侧重于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才能学好。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教师教起来感觉很头痛、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很吃力的一门课,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上好第一堂《VB语言程序设计》课对于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所以第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1.展示程序结果,激发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大家知道VB语言的强大功能,利用它我们能编写各种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各种结果画面。例如,可以先利用VB语言制作一个在水中自由自在游荡的小鱼图案的屏幕保护程序,或者是一种能展示相册与画面的VB程序,演示给学生看,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编出一个漂亮而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多媒体程序,当然会一下就可以勾起他们好奇心。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VB程序设计的魅力,还可以展示编制好的“卡拉OK点播系统”等实用程序,使学生从中得知VB的实用性,自然而然他们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VB语言的重要性

VB语言是学生今后学好后续课程如VC语言及网站管理与建设等的基础。虽然,程序设计语言更新很快,但如果真正掌握精了程序设计思想,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再更新,程序设计的本质也不会变。

3.传授VB语言的学习方法

VB语言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要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以学生指导,告诉学生如何自学、如何听课、如何动手实践,明确一点:“VB语言不是看会的,也不是听会的,而是亲自动手实践会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二、循序渐进讲授及例题的选择

绝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的概念,而通俗、易懂的教学原则同样适合于这门课的教学。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应把重点放在语法规则的叙述上,而应放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上,通常由几个例题引出一种语法规则,通过一些求解具体问题的程序来分析算法,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一开始就介绍程序,要求学生编写程序,通过反复编写、运行程序来掌握语言规则和程序设计方法。同一个语法规则、同一种算法,在选择例题时也是由简到难,逐步呈现给学生。例题要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讲解VB语言中的赋值语句时,为了使学生能对此语句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它的适用场合,教师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有A、B两个变量,它们的值分别为3和6,试用赋值语句交换它们的值。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红、蓝两瓶墨水,现在我们想把红色墨水倒进盛蓝色墨水的瓶子,该怎样进行操作呢?经过思考,大多数学生能想到找一个空瓶来进行交换操作,这时再回到开始的例子,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交换时要设置一个暂存数据的中间变量,从而写出以下赋值语句:C=A:A=B:B=C。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赋值语句的功能和用法,同时还让学生对赋值语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巧设练习题

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编程,但编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步到位的。首先,对命令语句的熟悉程度,是否能独立看懂已编好的程序;再者,对错误的程序是否具有一定的调试能力;最后才能培养独立的编程能力。

做习题是复习所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如读程序分析结果的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程序语句用法的理解,及对程序结构流程的理解;看程序改错练习,可以锻炼学生静态调试程序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看懂程序,但对于错误的程序却一筹莫展,关键还是对命令语句的用法不熟悉,不能灵活运用。而让学生找错误,能促使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去假设、去推理,锻炼思维能力。此外要求学生们模仿一些例题,熟悉编程的方法和技巧。如课堂上举例讲解了求1到100整数和的编程,那么就布置计算1到100的偶数和或者奇数和的练习题。这样使学生整个的思维过程包括了想象、创造、启发等方面的训练,对于思维活跃、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更有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

四、上机实践

学习计算机语言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好程序的关键是动手与动脑编写程序,并亲自上机调试程序。编写程序是上机实践的第一步,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运用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上机调试程序是上机实践的第二步,实际上机操作前,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系统地为学生逐步设置上机任务,让学生明确上机任务,编写好上机调试的程序,从而使每次上机实践都有收获。

在上机实践过程中,需要老师演示一些程序改错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调试程序,为程序改错。上机辅导必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上机时,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在编写程序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并加以重点记录,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做法是:先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解决办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先挑出重点部分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动脑,教师再针对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集中加以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今后犯类似错误。上机课时,教师还可以随堂布置一些程序设计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快速设计,从而锻炼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用脑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是学习《VB语言程序设计》的真正目的,应该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真正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师应在开学初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VB语言程序设计,然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尝试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程序设计语言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采用综合评价方式,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符蕴芳,赵英豪.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林卓然.VB语言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3]牛又奇,孙建国.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初三学生的思维及认知尚处于发展与完善的阶段,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解决VB程序设计枯燥、难懂的问题,如何针对学生开展富有构造性、创造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形象比喻,注重贴近生活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难度较大,尤其是程序设计的部分概念、算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巧用生活实例,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接受。如当学生要理解变量概念时,就可提出问题:在两个瓶子中,一个装了水,一个装了油,如何互换两个瓶子的液体?部分学生想到借助第三个瓶子的解决方法,类比程序设计中的变量,变量概念的理解就变得容易了,且学生不容易忘记这种比喻。又如,在讲到“事件驱动”这一概念时,我举了个例子,就如我们拿针扎气球,拿针扎气球这是一个事件,扎完后气球会破,这就是对“扎”这个事件所做的响应,而在VB里,就扎气球这个动作,就要为这个动作编写程序代码,编写代码就是事件驱动程序。这样进行类比,学生就容易理解到底什么是事件驱动了。

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从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但在学习VB时差异并不明显,因为可以说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如在学习态度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主动型、被动型、放任型三类。主动性强的学生,能认真听讲,认真练习,他们接受新知也就快;主动学习的男同学比女同学普遍接受的要快,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能很快做出来,女同学相对而言就慢一些。而对被动型的学生来说,老师就是一个“监视器”,老师来了就赶快做,老师一走就开小差;放任型的学生不但在思想上放任自己,在行为上更是放任自己,不想对自己的行为做约束,上课不是说话,就是摧残微机设备,一堂课下来对他们是一种煎熬还何谈收获。鉴于此,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选择实施分层教学。如,在我所带的2009届九(4)班的学生韩×、金××,他们对程序设计很感兴趣,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就比较高,除过要求他们完成要求的练习外,还增加难度,布置一些没讲的,有一定难度的程序,当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让他们通过自学来达到自我探究的目的。他不但能完成课堂上的小练习,在他们的带领下还能带动班里一批学生讨论探究完成我所布置的额外练习。2013届的章××、周××也是如此,往往能带动一帮同学比拼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不同班分层是在不同的班级中实行分层教学,有些班级因为生源、环境不同等,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这样再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对他们有点难,针对这种情况,就是对不同班进行分层,差别大的班级,整体降低要求,哪怕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VB的知识、素养,只是会绘制程序界面也行,避免流于形式而使整体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比如,2009届的九(7)班、九(8)班,因为七年级时学生还在胜利中学没有合并过来,微机课一年没上,加上有些学生在小学就基本没接触过信息技术,他们两个班的基础都差,与九4班韩×所在班就是两个不同的档次,这样就不能采用同一个模式,只能整体班级分层,7班、8班学一点是一点,渗透信息素养也算达到目的。2013届的12班班风差,学习氛围差,只能整体降低要求,以培养兴趣为主。

三、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过渡

这套教材是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求编写的。但考虑到初三学生认知的规律,一开始就学习设计程序界面,编写程序代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容易伤害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先给一段关于一元二次函数的程序代码并运行,学生一看,在VB中一元二次函数图像这么容易就画出来了,就会提起兴趣,然后再尝试着让他们就已给出的程序源代码,如果改变一下x轴、y轴的颜色该怎么做?抛物线的颜色?或是把y=x2这个函数变成另外一个函数如y=3x3+2等等,这样让学生先来领略VB的编程魅力,再自己动手对给定的程序代码稍做修改并运行,这样初步感受VB编程的独特魅力,然后再过渡到设计一个计算器的程序界面并为其编写程序代码,这样就不容易伤害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以上几点是对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的心得与体会,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设计思想及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围绕该目标,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米文丽.《VB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5(1):103-105.

篇6

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

1.1《VB程序设计》课程中项目的设计

1.1.1章节项目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了“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教学模式,设计并选取与生活相联系的合理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项目。针对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项目,但是这门课程知识点较多,要想完成这个综合项目,学生首先必须熟悉VB开发环境、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各章节的知识点内容。为了配合整个课程最后综合项目的完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了13个章节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各章节中的知识点。项目一:由现实生活中的汉诺塔游戏、交换两个杯子中饮料的问题,引入一个利用VB程序解决两幅图片对换位置的具体案例,使学生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各种窗口的使用、掌握常用控件对象的建立以及布局、利用VB开发简单应用程序的步骤、并初步引入程序设计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两数互换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得出两数互换的问题和两幅图片互换位置是一类问题。项目二:编写一程序,在屏幕上显示“欢迎来到VB世界!”,并输入自己的名字。使学生熟悉VB编程四部曲———界面设计、相关对象的属性设置、相关对象的代码编写、调试运行,尤其注意程序的调试过程。项目三:设计一个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转换的程序。通过这个项目熟悉VB的数据类型及其运算,掌握VB的常用标准函数、变量以及常量的使用等语法知识点。项目四:利用输入函数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编写程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或虚根,用输出语句输出结果。熟悉常用的输入输出控件、掌握Print方法、Inputbox()函数、Msgbox()函数和Msgbox过程的使用方法。项目五:设计一个账号和密码的输入检验程序。规范整理英文文章,即对输入的任意大小写的英文文章进行整理,规则是:所有句子开头应为大写字目(句子是以符号“?”、“.”、“!”作为结束符的),其他都是小写字母。使学生熟练掌握程序三大结构中的选择和循环结构。项目六: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输入统计,找出所有成绩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全班成绩的平均分等。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项目七:编写一个函数,在已知的字符串中找出最长的单词。假定已知字符串中只含有字符和空格,空格用来分隔不同的单词。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程程序的设计、实参、形参等基本概念。项目八:常用控件的使用。设计一个类似Win-dows记事本的应用程序,并完善其各项功能。通过该项目使学生掌握菜单、对话框和多重窗体程序设计。项目九:导入手机号码文件,编写一个手机选号程序,比如说选出手机尾号后四位相同的手机号码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文件的相关操作,利用文件能够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项目十:建立本班同学信息库,具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寝室电话、手机号码,并用数据控件及绑定控件实现对同学信息的浏览,并实现按姓名查询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该项目掌握VB数据库的相关技术。项目十一:设计多文档应用程序,熟悉VB高级界面的设计。项目十二:用MMControl控件设计一个录音机,用API函数设计一个用户化的CD播放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VB多媒体程序设计。

1.1.2阶段项目

为了使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糅合各章节零散的知识点,使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选用一个打破章节限制的阶段项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一个阶段性较完整的认识。这三个阶段依次是实践的开始阶段、实践的展开阶段、实践的结束阶段,分别对应阶段项目一、阶段项目二和阶段项目三。每个阶段中抓住关键教学环节,按照“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具体教学流程组织教学。阶段项目一:选用简单的项目,如蝴蝶飞舞、字幕滚动的项目。由于是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语言,所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入门学习很关键,如果按照常规授课方法,依据书本上的章节内容安排依次讲授VB语言发展史、VB语言特点以及编程环境等内容的话,学生很难接受,往往是听得稀里糊涂,不知道学习VB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从而会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对VB知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消除初学者的畏难情绪,第一阶段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对VB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了解VB的编程环境和编程步骤,以及VB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万事开头难,一旦学生对VB产生了兴趣,就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阶段项目二:难度稍微加大,选用计算器项目。通过本项目,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控件数组的含义和设计使用方法,以及简单下拉菜单、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过程函数的编写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注意可视化界面的设计,因为友好美观的人机交互界面,给人赏心悦目感觉的同时是软件的门面。阶段项目三:选用综合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真正了解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虽然这个项目比较难,但是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会变得容易接受理解,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点的一次巩固和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更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领会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开发一个软件的完整步骤。三个阶段通过运用“大项目、小案例”,每个阶段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学习,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知识的理解。

1.2《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案例选取

有了已经准备好的各模块的项目,并展示给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后,就会想这些项目是怎么完成的,任务就落到各个模块项目里面具体的案例上了。由于VB程序设计授课内容多,授课时间紧张,按各知识模块划分选取项目后,在每个项目里面,按项目选取具体案例或是进行设计各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实际就是一个个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可以在原有案例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或增加一些条件,将应用进行引申,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兼顾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任务设计

围绕每一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设计相关的项目,并在各个项目中采用了系列案例以及完成各功能模块的案例,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各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设置学习情景,给学生留有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同时根据各知识模块提出了单元任务,单元任务设置两个层次———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有差异,对于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但要完成基本任务,还要完成提高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本任务。由于时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析任务,在上机实践课以及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最后做任务的总结。有了兴趣和任务的驱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会通过查阅相关书本、浏览网络资源、同学之间互相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生知识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知识面也更广、更大了。学生不会再觉得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二人转”。在相互的配合以及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学生个人的知识库也得到了构建。

2实施方法

篇7

关键词:VB程序设计;项目教学;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586-03

1 引言

VB程序设计的传统教学方式一般先介绍数据类型、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等一系列概念,然后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 最后介绍VB语言基础、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数组。这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难于很快体会VB的价值,陷入难懂的概念理解,对VB畏而远之。

2 探究式学习与项目教学

2.1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进而增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1]”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更多地强调自主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如下:

1)以问题情景或项目任务为先导;

2)以实践为根本;

3)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

4)教师实现从传授向指导转变。

2.2 项目教学的基本方式

依据探究式学习的特征,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项目化教学应是一种以项目为先导和核心, 围绕具体项目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对非计算机专业的VB程序设计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认知目标,重新合理安排组织知识内容顺序,按照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设计若干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软件项目,以项目为先导开展教学。具体实施时,遵循先学会如何做,探究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主动从做中学的原则。一般操作方式如下:

1)设置或演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提出项目要求;

2)教师示范教学,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对遇到的基本知识作必要的说明讲解,引导学生探索相关语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完成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体验成功的乐趣;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到问题的存在,造成认知矛盾和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进行合作学习和编程实践,并对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不断调整计划和策略并最终解决问题;

4)组织各小组进行成果交流,将各种见解集中讲解,在澄清或重述探究的思想和方法中, 拓展认识与见解,开阔视野与思路,使学生对问题生成多层次的理解。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程序设计思维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采用上述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

3 项目教学实例――成绩管理系统

3.1 项目描述

制作一个简单的成绩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成绩的录入、查询、修改、求平均成绩等基本操作(如图1)。

在标准模块中代码如下:

Public b(1 To 50, 1 To 2) As Single, a As Integer

成绩录入窗体(图2)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a = Val(Text1.Text)

For i = 1 To a

b(i, 1) = i

b(i, 2) = InputBox("请输入学号" & i & "的成绩")

Next i

End Sub

成绩查询窗体(图3)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t1 As Integer, t2 As Integer

a = Val(Text1.Text)

For i = 1 To 49 '选择排序开始

For j = i + 1 To 50

If b(i, 2) < b(j, 2) Then

t1 = b(i, 1)

b(i, 1) = b(j, 1)

b(j, 1) = t1

t2 = b(i, 2)

b(i, 2) = b(j, 2)

b(j, 2) = t2

End If

Next j

Next i'选择排序结束

For i = 1 To UBound(b)

If b(i, 1) = a Then

Label2.Caption = "学号为" & a & "的学生成绩为" & b(i, 2) & "全班排名第" & i

End If

Next i

End Sub

平均成绩窗体(图4)代码如下:

Dim s As Single'着重解释S为什么不在过程中定义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s = 0

For i = 1 To a

s = s + b(i, 2)

Next i

s = s / a

Text1.Text = s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i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x = 0

For i = 1 To a

If b(i, 2) > s Then

x = x + 1

End If

Next i

Text2.Text = x

End Sub

成绩修改窗体代码如下:

Dim i%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ndex As Integer)

Select Case Index

Case 0

Dim x%

Call append(b(), a)

Case 1

Dim c%, j!

c = (InputBox("请输入要插入的学号:"))

j = Val(InputBox("请输入要插入的成绩:"))

Call insert(b(), c, j)

Case 2

Dim d%

d = Val(InputBox("请输入要删除数的学号:"))

Call del(b(), d)

End Select

End Sub

Public Sub append(x() As Single, y As Integer)

a = a + 1

b(y, 1) = y

b(y, 2) = InputBox("请输入学号为" & a & "的学生成绩")

End Sub

Public Sub insert(x() As Single, y As Integer, k As Single)

Dim i%

For i = 2 To a

If k > x(i, 2) And k < x(i - 1, 2) Then

x(i, 2) = k

x(i, 1) = y

End If

Next i

a = a + 1

End Sub

Public Sub del(x() As Single, k As Integer)

Dim i%, f%

For i = 1 To a

If x(i, 1) = k Then f = i

Next i

For i = f To a

x(i, 1) = x(i + 1, 1)

x(i, 2) = x(i + 1, 2)

Next i

a = a -1

End Sub

3.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VB程序控制结构、常用控件、二维数组、空件数组、过程调用、变量的作用域、多重窗体、菜单设计;

2) 能力目标:初步具备需求分析能力;功能模块化;并能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程序。

3.3 教学过程

3.3.1 项目中的任务分解

3.3.2 教学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程中遵循小案例与大项目结合的原则,按照“项目展示-分析讨论-操作实施-成果展示-小组讨论”五个环节。下面着重以任务2为例说明教学实施过程。

1)在学生对该项目有整体把握后,着重展示录入窗体的功能。

2)了解功能后,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学号查询成绩,(画出一个包含学号和成绩的二维表帮助学生理解)。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录入这个二维表,这里就引入了二维数组的概念。

3)设计窗体,并编写代码。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如何用二维数组实现数据存放。

4)运行窗体并进一步修改。

通过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到,项目教学实际上是以大项目为背景结合小案例教学。最后把各个小案例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

5)总结与交流,组织全班交流编程思路与得失,着重探讨各自的编程策略、过程和对相关语句的理解,总结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4 结束语

项目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吴建.项目化教学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30).

篇8

【关键词】兴趣 学生 教材 信息素养 VB编程 任务驱动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35-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选修模块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图像的加工、音视频的简单剪辑、算法与程序的设计等相继纳入到正常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了相关应用知识的基础部分,增强了学生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信息的实践能力,循序渐进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电脑或其它多媒体工具处理信息的自信心和浓厚兴趣,为以后考入大学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着重把近些年讲VB编程时的心得体会做一次总结,算是对自我教学经验的一次提升吧。

在开讲算法与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前,我都会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来源、了解学生以前对编程知识的储备、了解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储备、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学什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地处西北偏远山区,这就决定了我们所招收的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甚至没上过信息课,城区的学生相对来说知识储备更充分些,个别IT高手把编程玩的很熟,甚至达到可以独立开发软件的能力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如果不做到心中有数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采取了分层分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难易不等的问题和任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消化理解。我认为要真正讲好这门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才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吃透教师教学用书和教科书中的内容

掌握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的递进式安排、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方式等。提前做好每学期每一章节的详细教学计划,只有准确把握好教学大纲的要求才能深刻理解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的深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本知识的潜能。如第一章“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通过“桌面小时钟问题”程序的引入,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步骤,首次体验编程的过程和乐趣,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在理解大纲的基础上才能收放自如的有效教学。

二、培养兴趣使学生自觉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实践,课后加强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信息技术课不参加会考和高考的原因,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心理上不重视,来上课时热情很高,但大多数是抱着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心态,对所学内容不够重视。作为教师想真正上好这门课,首先就要从源头上纠正存在于学生心理上的痼疾――从认识上消除对该课程的误区,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学好VB编程的现实价值。通过展示小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比如演示“中小学校成绩管理系统5.0版”,切实体会到使用程序统计成绩不仅快速准确而且操作简单高效,存储方便容易传播。通过生动实用的举例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该课程确立了浓厚的兴趣和目标,离成功就差一步之遥了。和其它学科一样,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之前的预习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当你提前预习了内心就会产生疑惑,新的问题就会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冲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思考融化这种知识“冲突”,并最终融入旧的知识体系中。编程时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机调试程序的过程实质就是检验源代码是否合理、是否合乎语法逻辑。通过一次次的校正代码并得出正确的结果,使学生获得喜悦的同时也锻炼了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紧跟老师设计的任务积极思考、练习,尽量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消化。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及时加强练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在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并及时完成,老师应加强监督检查。只有多练多记才能熟练领悟编程的技巧,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捷径可走。例如:在讲“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时,由于在高一数学中已学过,学生会有种熟悉的感觉,课堂上提出问题“请说出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的过程”,先要求学生用通俗的自然语言表述,再让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最后在Word中用简明的流程图来表达,结合讲解特定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并对比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表达的优劣性。课后布置作业――“如何判断闰年”、“举出1000之内的素数”,只有环环相扣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分组教学

开讲前对每个班的同学根据信息储备的程度分为两组安排好座次,各组任命一位流动组长(每周一换)辅助老师教学,可以起到协调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知道学生都爱玩游戏,而“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中文版”恰好是可以用来开发游戏的专业工具之一。所以在每次备课时我会找一些益智趣味的小游戏来吊足学生的胃口,使课堂始终充满着一种兴奋而有序的学习气氛。比如“奥运会奖牌总数统计程序”、“袖珍计算器”、“猜价格游戏”、“小球四壁碰撞程序”、“和电脑打乒乓球的程序”等。一般在开始就展示小游戏的功能及主要涉及到的VB语法知识,在分析实现该程序的算法思路和理解VB语法应用的基础上,把该游戏程序的源代码分发下去,让学生自主探究、调试运行。对一些未学过的类及函数或方法给予解释或自行搜索查看,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原原本本消化这些代码,更要在原基础上有所拓展,因此我有意增加游戏功能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这种寓教于“玩”的教学方式一旦成为常态,就会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潜力和欲望,会逐渐在微机室形成一种求知学习的文化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传统会一届又一届的传承下去。对练习中出现的难点要集思广益,用投影打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并反复调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由两个组长分别总结评价。

四、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着力培养编程高手

为了促进特色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成立了“编程爱好者”兴趣小组,由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团队辅导,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每届高一新生开学初期,通过调查筛选出一批对编程感兴趣并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加入到学校兴趣小组,在组内实行以老带新的办法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并顺利成长。小组有一套非常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老师每周定期安排三次辅导,讲解VB编程的基础知识或具体软件的任务分析和系统设计方案,其余两次由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自主开发。让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教学同步进行可以相得益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快速成才。把历届一些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把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大赛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悉心挖掘教材附带光盘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篇9

关键词: 程序设计;混合使用;VC/VB编程

VC/VB混合编程技术在程序设计中使用,不仅能开发出最佳界面和处理程序,同时也能缩短周期、嵌入汇编语言更好的进行底层操作。而要想使VC/VB混合编程更好的发挥作用,有必要对VC/VB混合编程特点、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如何更好的对程序设计中混合使用VC/VB编程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1 混合编程概念及VC/VB混合编程特点

1.1 混合编程概念

所谓的混合编程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就目前来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种类较多,但是这些程序语言仍有不足之处,一种程序语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不能更好满足项目的需求,而混合编程除了能发挥多种语言优势,实现代码共享、缩短开发周期外,还能实现多人协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1.2 VC/VB混合编程特点

VB具有简单易学且界面开发能力强等优势,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青睐。但是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执行速度较慢,单独使用不能更好满足项目需求。VC是在VB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其代码简洁高效程度远高于VB,但是VC学习周期相对较长且用起来不方便,不能将自身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将VB编程与VC编程混合起来,能将二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设计程序的执行性效率和程序编制的灵活性。

2 VC/VB混合编程方法

2.1 对直接法进行分析

在用VC编程进行编写时,其是可以用具体功能来执行文件的,也可在此基础上用VB中的SHELL函数来执行。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种编程的灵活性和可交互性较差。而VB编写中的程序段只能简单的启动VC编程程序段并使其运行,却无法对编写的程序段进行相应控制,再加上VB和VC编程数据交换困难,使得这种方法很少在实际中应用。

2.2 对动态链接库法进行分析

动态数据库技术是VC/VB编程中重要方法之一,其动态链接库是可以执行相应模块的,但是其却没有堆栈。因此,动态链库还有在函数程序环境下运行才能实现。动态链库在有扩展了应用程序特性是因为动态链接库能以动态形式被装入地址并进行控制,使用程序时应该先将代码装入,并以此为依据来执行相应操作。同时动态链接库也能节省内存,当两个或是多个应用程序同时使用一个动态链接库时,只需在动态链接库页面中放入RAM一次,就能实现应用程序不同页面共享。动态链接库除实现页面共享外,也能实现资源共享。动态链接库中的资源主要有对话框模板、字符串、括图标和位图等。

2.3 对ActiveX控件法进行分析

ActiveX控件作为执行组件,其是在MicroSoft中的COM技术和OLE技术基础上进行设计的。这种控件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将其更好嵌入窗口或Web页来实现设备功能。ActiveX控件法与一般控件法使用是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其最大的不同就是ActiveX控件能在Web中使用。ActiveX控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VB和VC语言是可以相互交流。在实际交流过程中,ActiveX控件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可以通过方法、属性、时间等方式实现通讯。其中方法是以空间形式将应用程序或函数展现给客户,允许控件内部函数;属性一般指以空间形式将内部可供使用或者修改数据提供给客户,并通过出发事件来调用客户应用程序的事件函数进行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启动系统,并选用菜单项创建新项目。正常情况下,会选用MFC ActiveX Control W izard项来产生ActiveX控件,而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空间最终代码数量变小。毕竟ActiveX控件对象是从COM对象出发的,再加上其无法使MFC类库功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只有使用以CO为基类的控件,才能更好的实现OLE控件对象特性、方法、属性及时间等,并以此为依据按照系统给出信息完成相应工作。

2.4 对混合链接法进行分析

混合链方法就是VC和VB采取一样编译链接法,把之前的程序编译成本地码。一般VB会将系统中编译程序文件以OBJ文件形式分别编译出来,之后再用连接程序方式将其与EXE文件链接。整个过程是自动的,当相应链接完成之后,VB系统会将OBJ上的文件删除。而VC与VB编译器属于同一个程序,要想更好的实现VC链接,在连接程序链接输出EXE前,就应该对OBJ文件进行相应处理,并将VC编译的OBJ文件和VB编译的OBJ文件链接到同一个EXE文件中。最终通过CMD窗口中的键入命令来生成EXE文件并运行该文件,在此基础上点击按钮,当窗口上显示相应数字时,则证明VB程序中的Test函数为VC中定义的Test函数。

3 VC/VB混合编程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应该注意内存泄露问题

动态数据库作为实现混合编程方法之一,常会出现内存泄露问题。在动态链接库中,可以将设计语言称为服务语言,调用动态链接库程序中的设计语言可以称之为宿主语言。了解两种语言概念后,在实际混合编程中,还应该对这两种函数进行调用约定、参数数据类型和传递方式进行兼容,也要保证需要和管理机制一致。毕竟需要与管理机制不一致,易引起内存泄露问题。一旦出现内存泄露问题,释放组元素内存就会被占用,宿主语言使用的指针也无法指向正确结果,而释放内存,

再次调用函数时,上次服务语言中分配内存也不能正常使用。毕竟VC编写的是矩阵相乘的函数,在VB生成动态链接库中调用。为了保证程序设计有序进行,可以在宿主语言中操纵服务语言,并对服务语言中的分配内存进行释放。也可以以宿主语言中服务语言需要的内存量为依据,使宿主语言进行动态内存分配。

3.2 应该注意协调处理机制问题

使用动态链接库方法进行混合编程时,常会出现异常状况,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是宿主语言和服务语言异常处理机制不同而引起。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发生,应该保证宿主语言和服务语言处理机制一致性,并以异常类型为依据进行相应处理,以保证程序有序运行。在协调处理中,应先用函数返回值方法和填充全局异常结构来对异常类型、来源和描述进行分析,待确定异常状况后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服务语言中出现的异常状况传递给宿主语言,并用宿主语言处理机制来确定相应处理方法。一般VB为宿主语言,而VC为服务语言。

3.3 应该注意控件问题

正常情况下,ActiveX控件和一般控件使用方法是相似的,但是其在VB中使用时,仍应注意相应问题,尤其是VB与VC指针问题,毕竟指针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程序设计进程。ActiveX控件在VB中使用时,应该先将组数声明为VARLANT,在此基础上再将组数传递给ActiveX控件,以保证VB与VC指针结果正确。

4 结束语

VB编程与VC编程在程序设计中各有优势和劣势,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程序都不能满足程序设计需求。而将VB编程与VC编程混合在一起使用,能使二者优势互补,不仅能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同时也便于操作,也能保证程序设计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何明昌,基于.NET的混合语言编程原理及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4).

[2]刘小俊、涂春霞、宋仲康,VB和VC混合编程技术应用实例[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6(06).

[3]詹白勺、梅顺齐、陈小兰,利用VB与VC混合编程实现数字印花的图像处理[J].现代制造工程,2007(01).

[4]李湘江,VB与VC混合编程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10) .

[5]柏晟,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研究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04).

篇10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Visual basic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各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可选语言之一,学生如何学好以及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成为广大高校师生面临和值得探讨的共同话题。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的心得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供广大高校师生交流与学习。

一、 VB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Visual basic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从任何标准来说,VB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是盛赞VB的开发者还是抱怨VB的开发者的数量。VB拥有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可以轻易的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轻松的创建ActiveX控件。程序员可以轻松的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建立一个应用程序。它是在BASIC语言和Quick 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大量可视化控件,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在屏幕上画出各种图形对象“部件”,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再编写对象的事件代码。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需要,其设计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新建一个标准EXE项目。2、设计用户界面。3、编写事件响应代码。4、测试运行效果,存盘,生成可执行文件。其中编写事件代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编程也就是学习如何编写代码。

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兴趣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习效果。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引入一些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或者有动画效果的实例,让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使程序设计课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做到学中有乐,这样获取的知识才能记忆深刻。作为教师,我在备课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从网上查找实例。上课时再把这些实例演示给学生看,比如:我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模拟系统”,画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行驶中的小汽车,有红绿灯,小汽车能按红绿灯行驶,学生都觉得很神奇,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没有系统的学完本门课时,先了解到学好此门课以后的用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突破教学常规,实施案例教学

现有的VB程序设计教材大多沿袭了计算机类教材的编写特点,先讲基本概念,再讲实例,它虽然是符合教学体系,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们在组织讲授内容的时候,要尊重人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的组织教学,如果一开始就把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如对象,事件,方法)搬出来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还会产生为难情绪,导致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讲授次序稍作调整,先引入较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这样比一开始就讲出晦涩难懂的概念要有效的多。我在上课时,就是从事先准备好的实例中挑选一个“高校歌咏比赛评分系统”的实例来教学的。在讲之前,我们反复看过几遍实例。想到自己通过学习后也能做出这样完整而优秀的实例,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了,同时学习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了。接下来讲的过程就是我和学生共同做的过程。每一次上课,就做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每一部分都会用到一些新知识,当用到新的知识时,我就结合课本把这部分内容完整的进行讲解。为了能用到这里面的某些知识,同学们会认真听我讲所有的内容,并在做实例时加以应用,做到了相辅相成。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综合实例,才能把同学们零散学到的知识全部的串联起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果,他们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也会产生一种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加有信心和目标。

(三)任务驱动引导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课程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各异的程序。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基本知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学生会带着疑问去理解消化概念,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逐步消除对编程的畏惧,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强化了。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发挥。

(四)教学中抓住重点,做好归纳小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讲到,开始教学时可以选择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且要讲的尽量简单,使得学生能够容易理解,通过做一些基础的题目使学生迅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对程序开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他暂时还用不上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可以避免花大量时间在目前用不着的内容上,集中精力在重点内容上,提高学习效率。要引导学生尽快获得全书的整体印象,对于其他细节内容则可以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慢慢消化。定期做好归纳总结,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回过头来看看本章的重点部分在哪里,各章节之间的有什么联系,因为知识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各章节之间一定是层层相接,循序渐进的,只有做好归纳小结才能进步和提高。

(五)开展程序设计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开办程序设计小组也是提高大家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可以组织一部分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参与一些小型程序的开发,这样既可以培养编程高手,又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参加VB语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进一步深化,补充教学内容。定期开展程序设计大赛,让感兴趣的同学挑战一下自己的编程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进而可以发现一些编程精英。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VB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证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进而使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这是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长海、陈达.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