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图范文
时间:2023-03-17 08: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维地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地图的表现形式上看,地图的发展从公元前6000多年古埃及人开始使用芦苇绘制地图、中国西汉时期的纸质地图、俄罗斯刻在银壶上的线刻地图,这些都是以古老的线划形式出现的。到了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科技领域“遥感”,当时被称作Remote Sensing,是通过卫星遥感测绘出地球所有可见表面物象,形成遥感影像,遥感影像的出现为土地利用与调查、测绘、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使在地图的利用上出现了新的形式,使用者可以直观的看到物体的颜色、质感更容易分辨出各地类的分布情况及各个时期的地表物质变化情况,更加方便的对地球环境监测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分析。近年来随着遥感影像的分辨率精度的提高,大比例尺的影像图再现了地球表面所有可见物,加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建模技术与虚拟技术的成熟,这些都为城市三维地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城市三维地图是基于高精度的DEM的基础上叠加高分辨率的正射影像作为地形表面,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建(构)筑物的表面数据,经计算机数字化处理建模、纹理贴图,属性定位,分层组织,整理入库而形成的城市三维地图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三维地图特点:
城市三维地图特点是城市各要素模型的建立,这些模型构成了整个城市地理景观物象,是城市三维地图表现特征,它不仅拥有普通地图的一般特性,而且能够综合利用所有测绘4D(DEM、DOM、DRG、DLG)产品的成果,形成新的地图形式——城市三维地图,具有如下特点:
1.可量测性:在确定了的地图投影下,可实现三维立体的量测,包括坐标量测、面积、体积的量测、坡度和土方计算量测等。
2.直观性:地图是表达地理事物的工具,利用符号、色彩和注记等手段获取地理空间信息,而城市三维地图是利用真实的模型取代了一般符号来表达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地图的三维漫游显示,利用金字塔分级显示技术,把视野范围所用地物在多个层级上按照用户的要求显示,其上叠加各种矢量、栅格数据,可以从任意角度和距离的观测、分析,它以逼真效果的再现城市场景,形成城市三维地图。
3超媒体集成:城市三维地图以城市地形、地物、水系、道路等为基础地理要素为主体,还可以结合超链接技术反映出相关物体属性特征,包括:建筑的图片、属性、视频等相关信息。
4.交互性:城市三维地图利用C/S和B/S两种数据架构,实现数据库与用户的交互操作,数据管理与客户端的在线浏览。
城市三维地图基本生产过程
基本数据
1.1城市基础测绘数据: 现势性强的1:500-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保障地面建(构)筑物基本地理坐标信息坐标。
1.2多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多时段 、多分辨率卫星影像(DOM)数据,作为地面纹理。
1.3城市建筑、树木、雕塑、公园、道路、路灯、等所有地物不同角度的数码照片,对模型制作参考、贴图做准备。
三维地图生产
2.1地形地貌
第一,通过立体相对(DEM)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 DEM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它与卫星影像数据叠加,形成虚拟仿真地貌特征。三维地图主城区可以采用高精度的DEM,如1:500(DEM)对地形结构进行高精度的描述,市区以外部分利用DEM拼接、镶嵌工具叠加大比例尺的DEM,如1:10000到1:50000(DEM)地形。这种镶嵌拼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三维地图的系统资源占有,能够保障系统在电脑上的流畅运行,保障了地理信息基本服务功能。
第二,数字化(DOM)卫星影像数据,大面积的卫星影像数据庞大,应用到三维地图中必须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成为tab文件,使用三维地图编译工具导入系统形成真实三维地图地面纹理,配合DEM形成真实的三维地图场景。
第三,地物的模型建立,在基本地形搭建成后,对卫星影像和DEM不能表达的或表达的不清楚的重点地段加以补充,如:主要街道、河流、桥梁、公园、广场、雕塑、树木、路灯、公交站点等三维模型信息,这些地物的建设会大大的提高场景的真实感。它的制作过程是利用数码摄影收集图像数据,通过收集整理的各种数码影像及地理信息数据,利用photoshop平面编辑软件、CAD、3dmax三维软件等工具对资料处理、建模、贴图等程序完成仿真模型效果,通过系统模型匹配工具结合DEM高程值匹配到地面相应的位置,最后导入三维地图系统中。
建筑物是三维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占据系统数据的主要角色,在制作建筑物模型时原则上应遵循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基本配置要求把这些模型分为三个等级即:精细模型、一般模型、简模等三种体块表现模式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突出重点建筑,表现全部场景真实,对于标志性建筑精细度达到了0.3~0.5米,对于其他居民区等非重点建筑精细程度可以达到1.2米左右。
模型具体制作流程大体分三步:
近距数码摄影采集,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建筑物各立面影像,这是呈现城市地面上建筑的第一步,高质量的数据影像采集成果是三维地图场景美观、准确的前提,所以数据采集工作应做到有规范、有秩序、有类别的拍摄,要反映出建筑的各个立面及整体效果,在拍摄时应避免树木、车辆、行人的遮挡,要有利于建模时能够准确的把握建筑的具体结构。
数码影像加工处理。首先应当对数据影像成果进行分类统计,在地形图上标记出每组照片所对应的位置关系。利用photoshop平面编辑软件矫正立面,对于重复建筑结构应截取其中一组或一部分,如一个单元的窗子和门、一个楼层的窗子等可以重复使用的,作为贴图矫正。调整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并以2的幂次方储存为jpg格式。
篇2
关键词:双目视觉,特征提取,特征匹配,三维混合地图
中图分类号:G25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ixed Feature Map
Liu Hongbo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ezhou25303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inocular vision and space point reconstruction.Use of binocular vision sensor for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points,established a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environment map,the same time,these features corner windows local gray level information be saved as image feature information,geometric features including built environment a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xed map.
Keywords:Binocular vision,Feature extraction;Feature matching;Three-dimensional hybrid map
立体成像的方式主要由光源、采集器和景物三者的位置决定。如果采用两个采集器分别在一个位置对同一场景取像就是双目成像。
环境地图构建地越精确,对服务机器人的运动越有利。目前大多数研究是采用声纳等距离传感器来构建地图,但是这些距离传感器的分辨率较低,且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在复杂的环境中由于观测数据的高度不确定性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介绍利用双目视觉传感器,构建三维立体混合特征地图。
一、双目立体视觉实现原理
(一)双目立体视觉实现步骤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可分为以下步骤:图像获取、摄像机标定、特征提取、立体匹配和三维重建。
(二)三维混合地图的提出
环境地图的表示方法对于SLAM的性能至关重要。在构建混合特征地图的过程中,利用立体视觉传感器提取环境的Harris角点特征,通过立体匹配算法获得这些角点精确的坐标值,通过坐标转换,建立起米制坐标的三维立体模型,同时获取这些几何特征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并将这些混合信息进行绑定,作为实时更新信息存入智能空间信息库中。利用混合特征构建地图可以有效提高机器人定位的精度。
二、双目视觉传感器模型
求物体的深度,主要问题在于从立体图像中找到对应点。两部摄像机安装于不同的位置,对同一物体或目标同时拍摄两幅图片,构成一组立体图像。同一物体的某一点在两幅图像中的位置差称为视差,该视差与对应点在空间中的位置、方位以及摄像机的物理特性有关,若摄像机的参数已知,则可以得出物体的深度。
假设两部摄像机的光学中心线平行,间距为 ,目标物 与两部CCD光学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其投影到两部CCD图像。
平面上与光学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视差,由几何系得:
(1)
则: (2)
三、构建局部三维地图
空间点是构成三维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单元,理论上可以由点形成线,由线形成面,再由各种面构成三维立体结构。假如能得到物体表面上所有点的空间坐标,那么三维物体的形状与位置就是唯一确定的,因此,空间点的重建是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的最基本的要素。
考虑非平行双目系统的计算量比较大,因此采取特殊布置的双目视觉系统。选取两个内部参数完全相同的摄相机,平行放置,使它们的光轴相互平行,另有一对坐标轴共线,使得两个成像平面共面,两相机的光心有一个固定距离。这样求解图像点的世界坐标时仅涉及到相机的内部参数,降低了目标点计算的难度。
经过特征点匹配对应以后,可以求取对应点之间的视差 ,根据前面提到的立体视觉原理,可以获得特征点的深度(depth),进而求出场景征点相对于摄像机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值,如下:
(3)
其中, 、 为图像中心坐标, 和焦距 属于摄像机的参数。
实验中利用左右摄像机获取了两幅图像,采集的图像像素为320×240,根据计算得出三维立体图。运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提取环境中物体的基元特征,通过立体匹配算法实现对应特征点的匹配,根据成像关系计算出角点的三维几何信息,获取的数据较为准确。
四、智能空间中的混合特征地图
在智能空间的信息数据库中,混合地图信息作为实时更新的信息存入其中,可用以下形式表示:
(4)
(5)
其中, 为实时更新信息库, 为混合地图信息, 为环境特征的几何信息集合, 为环境的图像特征信息集合, 和 为具体信息,“ ”表示相关性。
提取环境中的一特征角点,该点的序号是5,它的三维几何坐标为(36.15,18.72,103.43),将角点5的这些信息进行绑定,即可以得到该点的混合地图信息 ,包含了三维几何信息 和图像特征灰度信息 。
五、深度图的表示
形状是三维物体的最基本性质,利用它能够推导出许多其他特性,例如:表面结构,物体的边界等。形状是组成物体外轮廓或外表面的所有点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性质,因此表示景物中的形状可通过灰度/深度图和灰度/表面方向表示。
篇3
关键词:三维数字;地形;测绘
1 背景
将地形图数字化是为了地形图的储存和使用,现有的数字地图大多都是二维的,地图上只能反映相应地点的平面图形,不能反映其高程,此类地形图中的所有部分都是二维的。因此为了能够打破二维地形图对空间的表达方面的限制,弥补应用方面的缺陷,三维地形图便产生了。三维数字地形图所显示的点和线都是三维的,因此用户能够很明确的查看两点之间的折线长度;也能够在地图上查询某地的平面和三维坐标;两地之间的纵向的断面图也可以很清晰的现实出来;另外,两个地点之间的水平、空间方位角,水平、纵向距离,坡度等数据的计算和查询都会变得非常方便。而三维地形图的这些功能会对工程建设设计和规划产生非常有利的作用,例如对输出管道、输电线路等的设计和规划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2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1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概念
三维数字地形图指的是地物、地貌等立体形状和空间坐标用三维点表示出来,在这样的途中,地形、地貌都是它描述的对象,即线划地形图。这就意味着,三维地形图中所有的地形、地貌、地物都是三维体现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是地貌、地物的水平投影,而Z轴则表示的是三维的坐标,是立体的、空间的。
2.2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特征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数字或电子版形式的,不是传统的纸质的。第二,它不仅能够描述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形状,而且能够描述区域内的自然地貌的起伏状况。第三,它的制图比例是一比一的,表示的是某地物的平面的大小和位置以及三维的空间高度或空间位置,这是通过设定地面上空某一点来测量的。第四,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立体形状都是通过三维的离散点来描述出来的。第五,我们从三维地图上所看到的信息都是非常精确和细致的,我们用更易懂的词来描述这一特点,就是说三维数字地形图都是大比例尺的,或者说是高分辨率的,而且它所描述的区域都非常小,所以内容详细,画面清晰。
3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要想建成三维数字地形图,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它所提供的信息的完整和精确。目前我们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数据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可以通过数字摄影技术来对空间立体数据进行采集,这一方面需要做到尽量进行高密度的三维数据采集,它比较适合用来制作较大区域三维地图。
3.2全站仪测量技术。
全站仪可以获取较全面、较精确的空间坐标数据,尤其是对三维数据的获取度更准确、更到位。这种测量技术是进行三维地图制作时进行信息采集的最理想的方法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测量物体的高度,这种技术比较适合制作小范围、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图。缺点就是比较费时费力。
3.3GPSRTK技术。
这种技术也是在制作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图时进行信息采集的重要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也尤其局限性,它受到城市卫星信号不足,三维异常等问题的局限,在对地物的高度进行测量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3.4以地图为数据源的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此种方法尽管能够获得一些粗略的高度数据,但是很难进行准确推测,因此运用这种技术所制成的三维地图一般精确度都不高。对各种点、线、面的地物的高度数据的获取是在制作三维地形图的基础,但目前多数的技术和方法都无法做到高度值的精确采集。这就是三维制图面临的难题。
4三维地形与地物绘制
二维地图所用的符号都是二维的,地面物体是没有高度的,通用体现在一个水平面上,物体的高度和三维形态等数据需要通过等高线等来进行计算和推测,它比三维地形图要更粗略和抽象。二维地图很难明确表达出地形、地貌、地物的立体形态。因为在进行立体表达时,不仅要表现出它在水平方向的拐点,也要明确表达出它在垂直方向的拐点,也就是坡度、高度等方向上的变化点。而二维地形图在进行线状地物表达时,所运用的只是二维的符号,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拐点描述,很难直观明显地显示它的立体形态和真实位置。下面两图就是对三维数字地形图在进行线状地物表达时的优势进行了说明。
我们常说的进行数字地形描述的方法主要有三个,即不规则格网模型、等高线模型、规则格网模型。不规则格网模型是通过采样点的不规则分布而形成的连续的不规则三角形地面,这种模型没有一定的规则结构,而且也没有强大的分析能力。等高线模型就是根据等高线来制成的具有台阶痕迹的数字模型,它不能够清晰明确的描述沟壑等特殊的地形地貌。规则格网模型则是根据等间距的均匀分布而制成的图形,它的表达方式更加明确、直观,而在对如沟壑等的特殊地形地貌的表达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很多特殊地形地貌的空间结构和立体形态是无法通过二维地形图表现出来的,但是运用规则格网模型则能够很明确、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打破了数字符号的复杂和模糊性,具有更直观的可视化特点,表现的对象也更精确。三维地形图在进行地形表达时,它的精确还是要依靠三维高度值的密集和细致,规则格网模型的精确度取决于地图的分辨率,也与地形的复杂程度相关。因此我们可以用多分辨率的模型来进行地形描述,针对像平原等较简单的地形则可以用格网大一点的模型,而针对像山区等的地形较复杂的则可以用格网小一点的模型,这样可以更真实地表达地形地貌,也能够节约数据空间。
5、三维地形与地物的空间匹配集成技术
三维地形图主要是地形,地表、地下的地物的各种模型的综合,而地物和地形的模型必须要匹配融合,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地物地形建模时,要尽量做到将地物数据与三维的地形数据进行无缝融合,这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如果地形地物不能很好地融合,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地物与地形分离或者地物嵌入地下的情况,这不能真实地表达地形地物。所以,需要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将二者无缝融合。
5.1. 在对地物进行测量时,要着重对三维高度值进行测量,这样便于地物特征三维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特征点的采集应该一致,若出现差异则应该求取平均值计入。
5.2. 在进行地物特征点采集时,要对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变化点都进行采集。
6、三维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三维规划的这些作用都会对城市的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它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对现场更加了解,对数据更加明确,了解更详尽的信息,而且能够帮助设计人员直接将设计结果三维化,同时也给了他们设计和规划的思想启发。
7、结束语
三维数字地形图打破了传统二维地形图的空间的限制,将信息扩展成了三维化的立体信息,给儿女们从三维角度来描述和理解真实世界、空间结构的机会和工具。它通过高分辨率的地形图来对小区域的信息进行表达,具有精确、完整、直观的优势,对城市的规划和工程的建设有非常有利的作用,同时也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岚,杨永崇,唐红涛.三维数字地形图及其地形、地物表达方式探讨[J].工程勘察, 2009, 37(4): 67-71.
篇4
关键词:三维数字地形图;地形模型;测绘
1. 前言
数字地形图便于使用、储存和绘制,但目前大部分数字地形图仍然是二维的,即所有的高程点和所有线上的特征点只反映其平面位置,而不反映其高程,地形图中所有的点和线都是二维的。为了克服二维数字地形图在空间表示和应用方面的不足,三维数字地形图应运而生。在三维数字地形图中,特征点和特征线都是三维的,这使得计算或查询线状地物上任意两个特征点间空间折线段的长度;查询任意特征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即三维坐标;绘制线状地物上任意两个特征点间的纵断面图;测量或查询任意两个特征点之间的倾斜距离、水平距离、高差、坡度、水平方位角和空间方位角变成可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对于线状地物的工程规划和设计如灌渠路线的规划和设计、输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等等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2.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2.1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概念
三维数字地形图用三维离散点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和立体形状,它把地形和地物都看成三维空间对象,其也是线划地形图。也就是说,三维数字地形图中所有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和特征线都是三维的,其中X和Y用来表示地物或地貌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位置;Z用来表示它的高程。
2.2 三维数字地形图的特征
三维数字地形图具有以下特征:
①它不能是纸质的,只能是数字或电子形式的。
②它既能反映其上地物立体形状,又能反映制图区域内地球自然表面的高低起伏。
③它是按1:1或同一比例尺来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或大小与竖直方向的高程或高度(所谓高度就是地面上空一点沿铅垂线到地面的距离)的。
④它是用三维离散点表示地形或地貌以及地物空间立体形态的矢量地图。
⑤它在反映空间地理信息时都是比较精确、细致和详细的,用比例尺(或空间分辨率)的概念表示就是大比例尺(或高分辨率)的,如1:500(或0.05米)、1:1000(或0.1米)和1:2000(或0.2米),且通常都是小区域的。
3. 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实例分析
受广州市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对其工业园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性测量和数字化三维地形图测绘。该工业园区周边有数个村落,南边有一条国道通过,交通比较便利,测区村庄密集,村庄周围树木较多,通视困难;测区东北部有大片水田;测区西部为鱼塘,水深测量相当困难,本次测绘所执行的技术标准见表1。经现场勘探并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测区附近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布设3个GPS-D级点、2个GPS-E级点作为本次平面控制起算点,测区高程控制采用4个四等水准点作为本次测绘的高程起算,采用GPS高程拟合测区高程。
3.1 测绘选点和埋点
本次测量的首级平面、高程控制都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测区的现场情况,在楼房、高坡地、公路边、岩石区等土质坚硬的地方选点,采用预制好的混凝土标石进行标示并对其编号,混凝土标石的型号为上截面15cm×15cm、下截面20cm×20cm、高为60cm×60cm。
3.2 测量观测方案
①测前准备。在观测之前,先要注意做好GPS内存数据容量检查、认真了解各GPS点所处的环境及最佳观测时间、GPS各项设置如静态或动态、高度截止角、天线类型、天线量测方式、数据采样率等是否正确等数项准备工作。
②观测方案。观测作业开始后,出发到测点前,应认真检查GPS主机、电池、电缆、测GPS天线的钢尺、记录纸、笔、脚架及对讲机等必备品;认真地架好仪器,对中、整平、接好电缆;量测天线高,这里要注意GPS天线高的量测一般都是量的斜高,不要人为地改为垂直高;开始观测时,只需按下电源开关,这时记录好测点名、开机时间、开机时天线高;观测结束时,先关电源,不要马上拆机,还要再量天线高,以判断观测过程中仪器是否动过[3]。
3.3 GPS数据传输及处理
3.3.1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由于开关电源以及一些外界干扰会造成GPS数据异常,因此在数据传输之前首先要查看GPS中每个时段里记录的数据是否大小相近,删去无效数据;②随后要检查软件中的各项设置如GPS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的测量方式等是否一致;③传输数据时,要记录好各数据文件的时段号、点名,以备基线解算后用;④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查看高级设置,给定高度截止角、PDOP值等几个重要设置,即可传输数据。
3.3.2 数据处理
①基线向量解算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好是解算部分基线还是解算全部基线,软件自动解算;②基线向量解算后,可初步检查一下评判各基线的置信参数,检查同步环、异步环等闭合差,检查不同时段同一条边的较差,查出超限原因,剔除有粗差的基线;③若发现有问题的基线,还可以查看各点接收到的卫星状况及其他有关部因素,以查找原因,确定此基线是否重新解算还是重测[3]。
3.4 平差计算和高程拟合
GPS定位结果要从WGS―84大地坐标系转换为1954年国家坐标系,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一般分为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三种类型。
GPS网一般要联测3~5个已知点,联合平差是解决GPS网成果转换的有效手段,也是绝大多数的地区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无约束平差成果分析,主要考察基线向量观测值改正数、各点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GPS基线向量边的方位和边长相对精度,若发现有明显粗差,则要在联合平差前剔除;主要考察各类观测值的改正数的分布是否有明显粗差,平差坐标、点位误差、转换参数、单位权中误差是否通过统计检验,边长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
GPS高程拟合根据不同软件的要求,至GPS高程拟合根据不同软件的要求,至少要联测4个水准高程点,但其高程精度不高,一般只能达到3cm左右。
4. 数字化三维地形图的测绘
4.1图根控制测量
测区采用全站仪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极坐标支点可以连续支两次。导线相对闭合差≤1/4000、极坐标支点不宜大于500米、三角高程测量其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40mm,其中D为测距边边长(km),图根导线采用简易平差计算。
4.2 数字化地形测绘
测区采用数字化测量,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采用40cm×50cm矩形分幅。使用全站仪进行野外采集数据,定向方向应>500m,并进行其他方向点检查,碎部点测量测距最大长度<300m,高程注记点间距为25m。测绘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设站和检查。仪器对中整平,仪器对中误差≤5mm,量仪器高,仪器高量至毫米;输入气温、气压、棱镜常数;建立(选择)文件名;输入测站坐标、高程及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瞄准后视目标后确定。测量1个已知坐标的点的坐标并与已知坐标对照(限差≤±5cm);测量1个已知高程的点的高程并与已知高程比较(限差≤±5cm);如果前两项检查都在限差范围内,便可开始测量,否则检查原因重新设站。
②立镜和观测。依比例尺地物轮廓线折点立镜,不依比例尺地物的中心位置立镜。在建筑物的外角点、地界点、地形点上竖棱镜,回报镜高;全站仪跟踪棱镜,输入点号和改变的棱镜高,在坐标测量状态下按测量键,显示测量数据后,输入测点类型代码后存储数据。继续下一个点的观测。对于那些本站需要测量而仪器无法看见的点,可用皮尺量距来确定点位;半径大于0.5m的点状地物,如不能直接测定中心位置,应测量偏心距,并在草图上注明偏心方向;丈量的距离应标注在草图上。
③绘草图和检查。现场绘制地形草图,标上立镜点的点号和丈量的距离,房屋结构、层次,道路铺材,植被,地名,管线走向、类别等。草图是内业编绘工作的依据之一,应尽量详细。测量过程中每测量30点左右及收站前,应检查后视方向,也可以在其它控制点上进行方位角或坐标、高程检查。
④数据传输与转换。连接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电缆;设置通讯中端的通讯参数与全站仪的通讯参数一致;全站仪中选择要传输的文件和传输格式后按发送命令;计算机接收数据后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盘。通过软件将测量数据转换为成图软件识别的格式。
⑤编绘并建立测区图库。成图采用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软件CASS5.0成图。图幅编号采用西南角图廓坐标编码,坐标以公里为单位。建立测区图库,图幅接边,输出成图[3]。
5. 结论
随着数字地形图在工程应用中的深入,为了便于进行空间方面的量测和分析,人们对它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三维数字地形图在工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其可以查询任意特征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等三维坐标信息。因此,三维数字地形图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随着三维数字地形图的不断开发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有越来越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郭岚.三维数字地形图及其应用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2,05:10-11.
篇5
在中国移动浏览器市场上,Opera的中文品牌欧朋目前排在第三。以本土化为突破点,改变思路、做好技术,这些都是欧朋在中国当上行业领导者必须做的事。
专注在移动端
1998年,Opera的愿景由“提供最好的互联网体验”变为“在所有设备上提供最好的互联网体验”。这体现了Opera的远见——Opera彼时已经意识到,PC不会是唯一能连接到网络的设备。
2006年,苹果推出iPhone,Safari风生水起,移动端浏览器也成为焦点,逐渐繁荣起来。第三方浏览器开发商也找到了新的机会。就宋麟看来,在移动端浏览器领域,不会再出现PC市场上一家独大形成垄断的局面。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省流量和速度快是手机浏览器用户最关心的。而在这两点上,以Safari和Chrome系统自带浏览器在针对中文网站及本土手机的优化上均有所欠缺。”宋麟还表示,“IE目前在移动端还没有壮大起来,这是第三方浏览器发力的好时机。”
Opera在手机之外还有势力范围——电视机、游戏机、机顶盒和导航仪。目前与Opera合作的厂商有索尼、东芝、夏普、TCL、创维等。
本地App与Web App
“用户PC上访问互联网,只能打开浏览器,但在手机上,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本地应用来访问互联网,因此,在手机上,浏览器的重要性会下降。”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对移动浏览器的发展表达了担忧,“此外,PC上的导航模式,较难移植到手机上。”
宋麟则认为,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标准HTML5的成熟,一切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回归网页,基于移动浏览器的网页应用将能取代目前流行的App Store的生态链。他大胆地预言,到2013年年终,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对HTML5的支持能达到相对成熟的标准,到2014年,Web App所占的比例一定会超过本地App。
篇6
微信闭门做朋友圈营销
上次铁哥说微信封闭并预测朋友圈营销微信官方会来做时,一干网友表示不满并各种吐槽我是专注黑微信。微信小店,针对的主要用户应该是有实体公司挂靠能够过的了微信服务号的小企业,一般以代卖为主,这点区别于京东微店的B店模式。而微信小店在未来也一定会鼓励朋友圈营销的(否则没有线下支撑没有统一首页入口,流量何来)。当然,京东微店未来也一定会借此风可以做朋友圈营销。
未来很有可能朋友圈的广告信息只能允许微信小店亦或京东微店或者微信微购的产品,其他平台连接尤其淘宝必须封杀。
营销界对于朋友圈营销充满期待,各种真假大师用此概念忽悠一大票人。所谓朋友圈营销其实就是利用用户间天然的信任感进行营销,但不天然的信任感只能是短期甚至一次性的,如果长期以天然信任感为借口孜孜不倦进行朋友圈骚扰最终结果就是被拉黑或者被屏蔽。
朋友圈营销最大价值是到达率高,但风险在于稍不小心就会造成骚扰。此外,朋友圈营销最大问题还在于多数用户在打开朋友圈信息时都是在不同场景,或者旅途中,或者课堂上,或者开会时……看朋友圈是感性的,购物是理性行为,让用感性心态进行理性购物还是有点难度。
朋友圈营销犹如娇艳欲滴塑料花,远看娇艳近闻无味。
第三方公司如何活下去
上月铁哥撰文称微信要逼死第三方,有第三方公司表示非常认可,一直与铁哥保持联系并进行深入探讨,还有一些还表示不服,并有某公司CEO声称要与铁哥在奥体公园约架,旗下员工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对铁哥进行各种攻击。
现在微信小店、京东微店等产品推出,第三方公司不光是能不能活的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目前第三方公司数量庞大,参差不齐,基本开发模板以及服务表面看都没本质区别,即贩卖各种模板。现在微官网、微活动等等营销QQ做了,微信商城营销QQ、微信小店、腾讯微购、进攻微店都在做。概括说,凡是第三方模板化的微信自己都已经有了。第三方公司还有无活下去理由?
铁哥认为第三方也不要太悲观,在此情况之下当然会死掉一大批第三方,但实力以及转型及时的第三方会活下去甚至活的很好。其主要途径只有一个,即做微信做不了的事情。
所谓微信做不了的事情其实就是体力活(不要指望在微信这躺着赚钱),即带来销售与粉丝的实际真正的增长,通过种种刺激来为企业提高用户数以及带来实际可观销量。铁哥一直认为,不讲销量的电商平台都是耍流氓。第三方公司不要再指着卖模板赚钱了,以微信的封闭本性接下来卖模板的路会越走越窄。微信依靠腾讯云,从技术以及安全性方面拼模板第三方公司都会死的很惨。
京东靠微信真能实现五年盈利吗?
京东靠微信取得如今不错市值,当当网李国庆同志在微博中计算如果没有微信京东也就值85亿美金。我们不考虑李国庆计算的客观性,铁哥关心的是微信究竟能给微信带来多大价值。
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手机淘宝和手机京东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8.3%和7.2%,基本不是一个量级,这可能也是京东在移动端比较焦虑的原因,试图从微信那边导入一点就那么一点点流量对京东也是质的飞越,因为起点真的太低了。
但铁哥又要泼冷水了。微信天然的社交沟通平台用户天生不具备购物习惯,还是铁哥天天挂在嘴边的“缺乏购物情境”。用户在使用微信中是天然不具备购物情境。如果流量是万能的可能百度当时的“有啊”就已经是第一电商平台了。流量如果没有行为指引就是死流量,展示很高购买很少。
又有乐观声音表示京东此次618发红包会大大促使京东微信端的发力。京东618通过发红包强制用户在京东微店消费。表面看很好,用金钱诱惑让用户大胆迈开体验第一步。但金钱对于电商行业刺激已经到了瓶颈,用户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优惠券以及红包,而需要的是更优质的服务。发红包如同强心针,短时间内可有所表现,但药效过去一切照旧。
不信可以看看常年做活动的苏宁,主营的3C产品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7%,腾讯亏本的易迅还占6.8%,曾经大作零食话题的一号店第一季度零售排行榜为2.0%(易观数据)。活动短时间内有效,但难以起到颠覆效果。京东市场份额很难靠微信区区入口得到根本转变,有也不是短期的事情。
篇7
第三方赛事困局
在WCG时代,第三方赛事曾红极一时。但随着厂商掌控力的增加,第三方赛事在营销上开始深陷困局。
首先明确一点:不同厂商对待第三方赛事策略不同,其项目的第三方赛事经营难度也略有不同。
头部价值把持在厂商手中,如何对待?这里明显呈现出两种逻辑。
一种是从成本和回报考虑。
支持第三方赛事,对厂商来说成本是很低的,尤其当这个第三方赛事在奖金、影响力方面远不足以形成威胁时。厂商只是付出了商标权,服务器负载增加了一丁点,收获的却是三方赛事给游戏项目带来的关注度。用别人的钱给自己拉活,不管生意怎样,至少不亏本。暴雪对第三方赛事相当支持,其逻辑正在于此。
另外一种则从供求价值关系来考虑。
比如LOL,游戏影响力摆在那里,无论谁来办第三方赛事,都可以生成优质赛事内容,进而获得大量关注度。这个关注度能转化成多少钱,是RIOT授权第三方办赛时要价的基准。你拿我的东西赚了100,给我80不过分吧?英特尔办IEM大师赛,纳入LOL项目的报价高达300万美元,正是这种逻辑下的商业决策。
不管是哪种政策,都改变不了“厂商赛事是厂商的亲儿子”的现状。
论奖金,它能直接从游戏变现,借玩家之力推高奖金,而第三方赛事几乎只能靠赞助商输血维持(有的游戏厂商甚至在授权第三方时限制其奖金额度);论参赛阵容,它能无条件征召全球最顶尖战队,而第三方赛事参赛阵容很难得到保证。
奖金比不上厂商赛事,也没有晋级TI、S或暴雪嘉年华的名额,第三方赛事就很难吸引明星参赛。何况像LPL这样的成熟联赛,赛期持续9个月,加上休赛期,顶级战队留给第三方赛事的档期非常有限。缺少明星,就难以吸引人气。没有人气,赞助商的利益无法保证,也吸引不动赞助商,一着不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即便靠营销能忽悠到一些赞助商,最终仍然会现出原形。
2016年第三方赛事风起云涌,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几乎没有盈利赛事,而且大多草草收场。例如某在贵州举行的全国性赛事,因拖欠供应商款项导致后者在网上“讨薪”。某在鸟巢打决赛的第三方赛事,准备利用鸟巢为爆点,高价出售现场门票。结果因为缺少顶尖战队参赛,决赛那天买票观众寥寥无几,黄牛票低到2折出售。
官方vs官方
当有些事情无法在商言商时,人们只好“曲线救国”。如果抱不上厂商这条大腿,为什么不去找另外一条大腿?尤其在2016年国家红利政策密集出台后,这条适合赞助商的第三方赛事大腿似乎出现了。它也是官方,但不是游戏“官方”,而是政府“官方”。
还是以LOL为例。
IEM这种全球赛事,授权由RIOT决定,开价三百万美元。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国内腾讯在考量授权时,不光是钱,还会考虑水平、口碑、影响力、背景资源等。因此一些大型赛事拿到授权的价格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比如NEST。除了授权,更难得的是几乎所有LPL顶尖队伍都参加了赛事。2016年NEST决赛,我曾亲临现场,发现90%的观众都是为了RNG、iG和LGD等LPL队伍而来。LPL队伍是赛事关注度的主要来源,也可以说是NEST向赞助商议价的一个非常大的筹码。
NEST主办方就是电子竞技的政府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腾讯在国内的很多电竞动作,绕不开体育信息中心。他们原本就是引导、合作、监管的关系,那么腾讯在判断是否支持NEST时,自然会采用“成本和回报”逻辑。
腾讯将LOL开放给NEST,只是它成功的第一个要素。
第二个要素是由于有政府背书,NEST在起跑线上就获得了赞助商的支持。国企建发集团和食品巨头盼盼赞助NEST,政府背书是重要因素之一。
有赞助就有充足的资金,让NEST能够把场面做的更好,奖金提到更高,打造出更优秀的赛事内容。优秀的内容吸引更多关注度,又提升了其赞助价值并吸引到更多赞助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NEST的承办方华奥在传统体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当其介入电竞时,过往的经验能帮他们操办出比别人更专业的赛事。从2013年到现在,NEST已经4年,没有出现过一次不和谐事件,可见其办赛能力。
而在政府层面上,国家体育总局能调动相当多的资源,对NEST进行宣传、营销,进一步增加了其影响力。2016年《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重量级媒体都对NEST进行过报道,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它与赞助商的议价筹码。
纵观目前的第三方赛事,影响力较大的如NEST、WCA等均有深厚的政府背景。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将有越来越多政府加入举办电竞赛事的行列。这些赛事不可能全部成功,对赞助商而言,在投入资金之前恐怕首先要做好调研:谁有最专业的赛事操办团队?谁有足够的特色去吸引大量观众的关注度?
边角地带,第三方赛事仍有空间
除了国家背书,第三方赛事还有其他突围方向吗?
我认为还有两条,一条是比赛项目的边角地带,一条是观众群体的边角地带。
厂商赛事只能局限在自家项目,而第三方赛事完全可以做成综合性赛事。像体育模拟、格斗游戏等边角项目,虽然影响力不及LOL、DOTA2,却也有稳定的玩家群体。从这个角度切入,也可以在市场中分一杯羹。
对于电竞观众,大标签是“18-35岁的年轻人”,该群体还可以加标签细分。2016年方兴未艾的高校赛事,就是针对高校学子的细分定位。其他的细分还包括:业余选手,特定职业的业余选手,某地域内部的玩家等。
边角地带可以避开与NEST、WCA等的竞争,但其影响力有天花板。在决定是否赞助时,赞助商们需要分析该赛事玩家群体与自身品牌的一致性,并衡量投入的性价比。
赞助逻辑:更贴近传统体育
总体来看,第三方赛事的赞助是一条与厂商赛事完全不同的逻辑链。它与传统体育更加类似,是纯粹的赛事内容产出与赞助。
在厂商们专门为第三方赛事打造皮肤或其他虚拟变现物品前,第三方赛事与游戏产品的消费链条完全隔绝。因此赞助商投入的钱,将直接反映在赛事的规格、举办效果、传播度等参数上。
而它们所获得的回报,基本只有品牌知名度这一项。
目前,许多第三方赛事的赞助商,尤其是硬件赞助商,喜欢在现场设置体验区。但效果并不明显,据我多次在比赛现场的观察,短短三五天的比赛期间,真正有兴趣去体验产品的观众最多只有一两百人,――这还要建立在现场涌入大量观众的前提下。
篇8
关键词:地形测绘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089-01
以往的地形测绘成图是利用GPS设备、人工携带全站仪等仪器,采集野外有限个测点信息,经专业软件处理后再生成图的形式。传统方法虽然较为稳定,但测绘人员要面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区域和难以达到的高难度边坡位置,数据采集时间也较长,测绘人员工作强度大,稍不留神,容易导致意外事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改变了传统测绘的作业流程,缩短了外业工作时间,降低了测绘人员劳动强度和难度,提高了测绘成果的质量。
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关概述
1.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它和传统的GPS测量方式比起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所以,一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也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获取。按照测量方式可划分为基于三角测距原理、基于脉冲式和基于相位差三种,按用途可分为室内和室外,概括来说就是长短距离不同的原理。通常基于脉冲式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程都较长,最远可达到6公里。而基于相位差原理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程就不如脉冲式,它的测程较短,只有百米左右。
1.2 特点
三维激光扫描具有三维扫描和快速扫描的特点。
传统测量概念里,几乎最终输出的数据都是二维结果(如CAD出图),在目前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当中全站仪、GPS占据大量的比例,然而测量出的数据都是二维形式的。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每次测量出的数据都涵盖大量的测量信息,如R,G,B颜色信息,X,Y,Z点的信息,甚至物体反色率的信息也能同时反应出来,是传统测量手段无法企及的。
快速扫描是扫描仪诞生产生的概念,快速扫描的测量速度能达到每秒1000点,而常规的测量手段,每一点的测量都会浪费2~5秒不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正好改变了此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1.3 工作原理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进行探测和测距时利用了光来获取对象表面点的三维坐标,达到三维场景重建和提取地表信息的目的。完整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组成:激光测距系统、高精度动态GPS差分定位系统(DGPS)和高精度动态载体姿态测量系统(INS)。它首先由激光脉冲二极管发射出激光脉冲信号并经过旋转棱镜射向目标,之后运用探测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脉冲信号,记录器将过程所产生的信号给详细的记录下来,最后转换成数据信息,测绘人员通过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将信息经软件处理后实现实体建模输出。
1.4 数据采集与处理
点云数据是指通过3D扫描仪获取的海量点数据,完整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脱离不开INS数据,GPS数据和点云数据,三维激光扫描主要获取的是离散三维点云数据,有利于将细节信息和剧烈变化的地物和地形给展现出来。点云数据反射强度信息和地表物体对激光的作用信息,为进一步点云数据处理提供参考。数据采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利用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最后创建出的三维模型质量也受其影响。数据采集工作流程为:现场勘查――相扫――精扫反射体――对目标区域的精扫――拍摄场景照片。数据处理流程也分为三个步骤,(1)校准;为了统一相机坐标系和扫描仪坐标系,只有统一好这个坐标系后,地贴纹理才能准确。(2)消除噪点;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或测量仪器等原因,不可避免会出现噪点,会影响数据质量,所以在操作点云数据之前,先清楚噪点。(3)点云的拼接;确定统一坐标系是点云拼接的前提,可以用项目坐标系PRGS作为统一的坐标系,及时不使用全站仪也可以。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形测绘成图中的应用
(1)采集野外数据;考察测区周围环境,判断扫描仪、测站数和标靶的位置,尽量选择少的测站,使原始的数据量有所减少,保证完整的测量区域能用各扫描占最终获取的数据。同步获取纹理数据和点云数据,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匹配。选择相应的采样进度要根据不同的比列尺寸要求,扫描采用逐站的方式。
(2)数据预处理;通常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如图1所示:
扫描的点云数据较为复杂,其获取都来自不同站点,统一至一个坐标系需要对扫描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正确匹配,便于建模和定量化分析目标,正确的匹配方法也有所不同,①精确地理坐标可通过GPS提供各个扫描站点,使固定的地理坐标系中涵盖所有的点云数据,此类方法能使所有点云的真实地理位置可以准确获得,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依据。消除地形重采样和手工点云数据的噪声,通常这些噪声中包含空气悬浮物,电线杆等。分割处理的点云,利于建模处理感兴趣的目标物。
(3)地物的绘制和提取。
提取点云数据还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后期处理软件,如Gyclone软件,地物特征点可以在点云视图中手工提取,之后在文本文件中输出相应的格式,如E,H,Feature等,可以直接导入测绘图软件来绘制地物。
3 结语
总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可以弥补传统地形测绘工作的许多不足之处,它快速、细致和高精度的特点减少了测绘人员的作业时间和强度,使测绘效率大幅度得以提高。地形测绘中,一些难以开展数据采集的高难度区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顺利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入研究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有外界环境条件、点云数据与目标物体反射面等不足之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客服上述不足之处,以便获取高精度的测绘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德鸿,王占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形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二)[J].测绘通报,2011,(4):85-86.
篇9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资料处理 应用
0. 引言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上的应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东部平原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但随着近几年的开采,煤炭资源越来越少,而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3,资源勘探的重点已转向西部地区[1]。
由于西部地区第四系黄土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比较强烈,且往往地形复杂,给地震勘探造成一定困难。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西部黄土塬区的应用,针对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勘探质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有着深远的影响。
1.项目概况
陕西某煤矿位于陕西省白水县,由于原有勘探程度远远不能满足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划分的要求。煤矿决定对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以为下一步的巷道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由于勘探区内黄土层较厚,不利于地震波的传播,且黄土冲沟也发育,地表高差达200m,地形十分复杂;塬上及半坡密布大量的苹果园,测量通视相当困难,这给地震的采集造成较大的影响。
2.数据采集
(1)黄土覆盖区段。巨厚黄土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极为强烈;区内潜水面很深,低速带调查结果表明,黄土层速度极低,其与基岩面可形成良好的波阻抗界面。因此塬上施工时该界面能产生折射、强反射及层间多次波,对目的层反射波形成严重干扰,该区域是本区激发条件较差的地区。
(2)坡积地段。坡积物成份复杂、堆积松散、成孔难、激发难,高差变化剧烈,是本区最难获得资料地区。
(3)从原始资料上看,主要目的层反射波信噪比差异很大,勘探区南部边缘及勘探区西北部资料相对较差。
总的来说,经过野外的努力,对黄土覆盖区来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资料有较大一部分主要目的层的信噪比很高,为完成勘探任务奠定了基础。
3.资料处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原始资料以上的特点,制定了本次资料处理的指导思想:在“三高”处理过程中,以保幅处理为重心,重点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突出目的层,兼顾浅、中、深层。
(1)静校正
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地表高程及地表低(降)速带厚度、速度存在横向变化,使得由此产生的地震波旅行时差会对信号的叠加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致使反射波同相轴信噪比下降、频率降低。
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确定了野外静校正,初至折射静校正、自动剩余静校正逐步细化的静校正应用方法。在此补充说明的一点是在绿山初至折射静校正的逐炮拾取阶段,务求所拾取的初至折射波来自于在全区较能连续追踪的同一层,以建立精确的近地表模型。
在准确求取了绿山所得静校正量后,分离长波长分量及短波长分量,应用短波长分量,解决邻道间的剧烈跳跃现象。在此基础上多次求取剩余静校正量。求自动剩余静校正量时,应在全区找一个较好的标志层,使其达到效果理想而且保真。图1是静校正前后单炮对比。
(2)振幅处理
振幅处理包括:
a.补偿地震波的地层吸收;
b.结合地层,选定速度进行球面扩散补偿;
c.对地表一致性振幅分解,求出振幅补偿因子,对地震数据进行消除由于激发、接收等因素引起的振幅能量差异进行一致性校正;
d.动态振幅均衡。
对振幅的上述处理,完全消除了由于地表剧烈变化,地层吸收等因素对振幅产生差异。使振幅变化真正反映地层物性参数的差异。
(3)干扰波消除
a.迭前滤波:15~25、140~160消除低频及高频干扰。
b.剔除坏道,不正常道,尖脉冲等。
c.初至干扰波及声波的切除。
(4)地表一致性处理
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的基础上,选用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完成在炮域,接收点域、共偏移距域的地表一致性预测,同时压缩子波,提高分辨率及信噪比。
(5)速度分析
由于静校正部分地段信噪比极低的影响,使速度分析很难一次到位,针对本区采取如下措施。
a.先采用常速度叠加,拾取较好段的速度值作为初始速度。
b.在二次剩余静校正之后做速度分析。
c.采用大道集进行速度分析。
d.在构造复杂处加密速度控制点。
(6)DMO叠加
针对本区的实际资料,采用DMO叠加,依据为:
a.水射和倾斜反射同相轴在DMO叠加过程中均能同时正确成像。
b.DMO技术改善了叠加速度对地层倾角的依赖,提高了速度分析精度,并为准确求取偏移成像速度场提供基础条件。
c.DMO本身是一种多道运算的部分偏移过程,在此过程,随机噪音得到了压制,提高了资料信噪比。
(7)叠后去噪
采用多项式拟合衰减随机噪声,利用一次波减去法削除中、深层的多次波。图2、图3为去噪前后叠加剖面对比图。
(8)偏移
采用15°有限差分法进行偏移,处理过程中对偏移速度进行充分试验。依据实验,对偏移速度采用时空变系数,使各地段达到最佳偏移效果。是图4为偏移后的时间剖面。
(9)提高频率
处理中对谱白化反谱积,反Q滤波、分频处理,脉冲褶积,迭后子波反褶积等提频方法加以综合利用,反复试验,在不过多损害信噪比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频率。
(10)特殊处理
为了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地下真实情况,突出小构造,采用了如下特殊处理方法:
a.地震道积分
b.递推式波阻抗反演
c.三瞬处理
d.多道约束地层反演
4. 结论
针对黄土塬区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在野外采集完数据后,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环节采用多项处理技术和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不再是高档产品的象征了,用笔记本电脑代替台式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用笔记本电脑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发现,有些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设计并不十分理想,连续使用几个小时之后,笔记本底部热得烫手,键盘下方或硬盘的位置温度也很高,尤其是有些带有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更是如此。
针对这个问题,九州风神推出了“龙图腾”笔记本散热底座。这款散热底座结构简单,但散热效果确实不错,所有15英寸以下的笔记本电脑都可以在上面使用。散热底座的上方有两个70mm的风扇,通过向笔记本电脑的底部吹风来加强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这两个风扇转速均为2000RPM,风量达到了16CFM,实际使用中发现,这款散热底座能够有效降低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温度,除了玩3D游戏的时候以外,笔记本电脑内部的风扇基本不会满负荷工作。
散热底座上的风扇通过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供电,虽说USB接口是即插即用的,但为了避免插入电脑USB接口时可能带来的电流冲击,这款散热底座的USB接口旁边还设计了一个风扇开关。此外,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这款散热底座上的时候,键盘还会与桌面形成约15度的夹角,能有效缓解因打字产生的疲劳。
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已经非常强悍,保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散热底座对笔记本电脑和使用者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宽屏游戏最佳选择 七彩虹镭风X1650显示卡
长久以来,NVIDIA凭借GeForce 7600GS和7600GT两大型号牢牢占据着主流显卡市场,而ATI也不甘示弱,很快推出了X1650XT显示芯片,这款七彩虹镭风X1650烈焰战神就是基于X1650XT显示芯片的。
从做工上看,这款显卡无可挑剔。七彩虹在ATI公板显卡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取消了为Rage Theater芯片预留的空位,布线看上去更加完整。同时加强了显卡供电部分,公板上缺少的MOS管和陶瓷电容已经补齐,而直立电容也换成了三洋固态电容,保证显卡长时间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