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范文

时间:2023-03-19 01:4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维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维目标

篇1

关键词 :三维目标 含义 关系 作用

在一次讲课比赛中,我仔细看了看参赛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师们在三维目标的书写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把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混为一谈,有些人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有几个人把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理解为教学过程,例如有的老师把“利用图解,形象、直观的进行教学”当作是过程目标,把“讲练结合、启发探究”当作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内涵认识不清,导致对三维目标界定混乱。

一、三维目标的含义

1.1 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从学习水平上讲,知识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应用。了解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说出、辨认、举例、描述等。理解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解释、比较、判断、概括、整理等。应用的常用行为动词有应用、使用、解决、评价等。技能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计算、操作、实验、联系、转换、安装、测量等。

1.2 过程与方法。

过程是指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方法指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经历、感受、参与、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体验、研究等。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个层次。从时间上来讲情感持续的时间较短,价值观作用的时间最长,情感的积累可以转化成态度,态度的积累又可转化成影响人一身的价值观。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喜欢、讨厌、乐于、支持、怀疑、尊重、拥护、形成、养成、树立、追求等[1]。

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没有脱离过程就能得到的知识、技能,也没有脱离过程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说成是三维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说先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再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再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甚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法也是不妥的。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这三个目标维度总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在实现某一目标维度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其它目标维度的实现,就如同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 (王敏勒)[2]。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三、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有许多老师说,写教案最怕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就算写,也是以应付检查的态度去写,实际的课堂操作过程与所写的教学目标是分离的。那么,是不是教学目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虚设?确立教学目标究竟对课堂教学有什么作用?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课的好坏是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衡量。再加上各校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使得老师形成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知识本位主义,很少能在课堂中顾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尽管以前教学大纲中也提倡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但只提到目标而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所以目标显得很单薄,往往老师写出的教学目标是一回事,课堂上如何上课又是另一回事。造成了备课(教案)与上课脱节。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它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把过程与方法也做为了教学目标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在考虑一节课中学生应当获得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的时候,还得考虑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过程,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知识、技能目标,考虑学生以怎样的情感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样,由于考虑到了过程与方法,使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现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有了具体保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实际上也是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虑的过程,也就是对课堂进行设计的过程,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在实际操作时更具有可行性,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也不会脱节。

由此可以看出,三维目标改变了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病,改变了重结果,轻方法、过程的不足,加强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标签,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少了哪一个目标维度,都将是不完整的教学。

四、如何写三维目标

先来看一个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的案例:

4.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了解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的决定因素。

4.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让学生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粗看起来,本节的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去阐述,符合新课程理念,但仔细研究一下,还是会发现问题。首先,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对。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要达到的程度,它的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将教学目标表述成 “使学生……”、“让学生……”都是不妥的。其次,教学目标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显得很空泛,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教者没有说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缺乏实现目标的过程保证,目标很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这个目标如果这样描述会更合适一些:“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学生是在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中,一步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把一个完整目标分开来写,反而会使得目标显得支离破碎。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通过……”就是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掌握……”就是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培养……”就是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可见,教学目标的书写不应当截然的分成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是对三维目标的机械理解,以为三维目标是三种教学目标。一些教育管理者也要求教师把三维目标分开来写,并把这一项做为检查教案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导致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上更加迷茫。

反思课程走过的百年历史,其失败或不够成功之处,首先是目标定位模糊或失误。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也可能会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但极易偏离正确的目标方向。而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则使教师、学生迷失在知识体系与应试训练的胡同里不能自拔。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光亮,要想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真正把握其精神内涵,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伊犁州基础教育课改小组办公室编

篇2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制订采用崭新的思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具有新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一、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要求

历史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历史学科能力,同样,历史学科能力的获取及呈现也都伴随着相应的历史知识。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能力形成提高的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基本的历史技能和能力。具体要求是:

(一)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从全球的空间角度和人类产生以来的时间角度,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从时间观念来讲,要能够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了解历史上的纪年方法(如,中国历史上的干支纪年法、帝王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国民纪年法、十二生肖纪年法等,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伊斯兰教历等);二是要掌握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代计算方法,并且要初步了解历史上各种纪年方法与公元纪年之间的对应和换算。从空间观念来讲,要能置换与指认古今地理名称和范围,能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二)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

所谓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就是说初中生要能识别历史地图和各种图片资料,学会读懂各种历史表格(如历史年表、大事年表、王朝世系表、人口统计表),能够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的历史地图,能够自己动手制作表格等。

(三)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以及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阅读、搜集和整理历史材料。历史材料既包括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音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判断,要教给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在适应其自身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学会搜集、阅读并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比较历史现象。

(四)形成口头和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具备对历史问题的基本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

(五)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重心在个性化的探究过程与知识能力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探究和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方法,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而得出“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们发表见解的权利。

(六)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形成新的认识。

(七)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形成初步的历史意识,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待历史与现实问

题。

二、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要求

历史的教学方法很多,课程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程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以好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2.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3.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上下功夫,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索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4.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对世界的心理反应,比如爱憎、喜欢、厌恶、愤怒、悲伤等;“态度”是指人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比如积极、消极、坚决、动摇等。情感和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情感态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兴趣动机、树立信心、增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等。价值观则是指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观念,可以大致分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增强民族意识、开阔国际意识、养成民主法制意识等。

(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等。

在这方面,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世界各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曲折、艰辛和成就,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行对比,认识到中国历史发展的成就、传统、连续性等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历史、成就、文化传统等表现出认同感和赞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才是理智的、坚定的、成熟的。

(二)体验人文主义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即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体验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学会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标准》要求初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与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三)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科技史内容的学习,不仅要了解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且要了解科学精神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认识到一切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科学精神才是人类最永恒、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培养和树立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批判和修正错误、大胆怀疑等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四)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人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从不平等到追求平等的演进历程,理解追求人类的平等与自由、建立公正的民主政治和健全的法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篇3

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滑轮及其应用》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学定教——凸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我们应在以学定教中感悟三维目标

1.应考虑这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与技能,即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和实质;能根据要求选择滑轮或组装滑轮组,学会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考虑要让学生怎样学——过程与方法,即通过科学探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组装滑轮和滑轮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考虑怎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哪些环节可以渗透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等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能从生活生产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不同的滑轮及组合方式达到省力、或方便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目的。

这样我们头脑中就有了一个整体意识,清楚每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课堂也就比较落实有效。

二、我们应在以学定教中落实三维目标

在我市全面深化课堂改革——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背景下,以学定教,落实三维目标也就具体体现在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上。我在孔祥龙、何元秋老师的指导下,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把本节课内容分成“四大板块”,即“感知——运用——理解——组装”,对于每一板块,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更让学生知道思考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课本知识题目化,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达到对本节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我在引入新课时,本想设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我在课间调查提问了三个班的学生,只有部分学生也仅能说出“旗杆、吊车”。这样,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了冲突,所以我决定重新设置引入方式(以玩具吊车提升石块,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又如,如果让学生直接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省力或不省力的原因”,这样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让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大滑轮模型,并通过分解和组装滑轮,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滑轮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尤其是一小一大两个自制滑轮模型,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引起学生深思、想象,很容易地突破了难点。这样,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然后,我让学生思考:“把实验所得数据和刚才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所得的结论对比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你认为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制造矛盾,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从而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给学生设计的学路来备课,有时候却很难上下去,原因是上课时,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而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不着边际,有的是异想天开,也有的是我们自己都可能还没掌握的。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定滑轮的作用时,偏偏有一组测得的数据“拉力小于物重”,就得出使用定滑轮省力的发现。这个原本是不准备说的,也不是教材里所要求的,既然学生提出来了,并且有一定的意义,就不妨根据学生的思路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质疑、点拨、体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是没按拉力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惹的祸”后,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路优先,焕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并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篇4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 三维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从一维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转变。著名的法国科学家庞加莱说过这样一段话:物理学是由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看成物理学,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不,物理学比组成他的事实、公式和法则要深刻得多。庞加莱这样说的根据就在于: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和物质结构的真理,而且以其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练和升华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推动着科学继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知识和思想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成就,都是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阶梯。比如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近一个世纪中引领着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石。它的建立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伟大的发现之一,对物理学、天文学乃至哲学思想都有深远影响。而爱因斯坦的科学理念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得出的,尤其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牛顿三大定律中,许多人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更重要,有人认为牛顿第一定律只不过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然而,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却包含着最丰富成果的科学概念,力、惯性、参考系等都蕴涵其中,它是物理学的基石,被科学界尊为“力学第一原理”。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摧毁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需要力来推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才有了第二定律,并使牛顿以新的方法看待引力,终于令人信服地表明,天上与人间服从同样的力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如此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牛顿第一定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三点。

1.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师应该组织好教学,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科学探讨的过程,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深切体会,形成感性认识。

3.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牛顿定律的广泛性,体现自然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为了能够体现以上三点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想,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材》的思想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总结的教学经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

1.让学生获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感性认识。

2.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重温伟人思想,构建三维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先组织学生实验,老师请同学们一起动手把小车放在桌面上,不用手推小车,它不动,用手推小车,它运动,小车的运动需要什么?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运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给物体施加力,物体运动,不施加力,物体不运动。老师说:联系物理学史,这一观点是两千多年前有名的物理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一观点正确吗?再动手用力推小车,撒手后有什么现象?小车能继续运动。撒手后小车还受到手的作用吗?小车的运动与手的作用有关系吗?没有,没有力的作用小车能运动吗?能运动。由小车的运动情况总结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踢足球,足球离开脚以后还继续运动,在水平方向还受到力的作用吗?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向前运动。力是维持小车运动的原因吗?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力不是维持小车运动的原因,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由试验进行科学的推论,物体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结论是300多年前笛卡尔、伽利略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吗?物体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指导学生做斜面小车的实验,把毛巾铺在斜面上,小车受到太大的摩擦力,运动很短的距离就停下来了,去掉毛巾让小车沿斜面滑下,小车运动较长的路程,增加斜面的角度,小车沿斜面滑下的路程变长,让学生推理如果斜面非常光滑,小车就会运动得更远,如果没有阻力,小车就将一直运动下去。老师和学生一起推论:运动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沿直线一直运动下去,总结:物体运动的原因是原来的运动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将一直运动下去,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牛顿在前人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对他们的认识做了进一步的科学推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篇5

1.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三者相互渗透,互相交融,是一个整体。

2.三维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的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切忌泛泛而谈、好高骛远。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学对象也就是学生;二是学生的行为; 三是确定行为的条件(是指对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四是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

3.灵活调整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是很难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尤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教育的长远目标,更不可能节节课都得到强硬地落实,它更多的是一种全程的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依据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目标的侧重点。

4.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三维目标实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如知识与技能可以使用启发传授式,过程与方法可以多用探究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适合于体验式。将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机械地将其分拆。

正确理解了三维目标及其关系后,在教学中关键是如何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三维目标的落实,不是机械罗列、空洞的说教所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任务和问题来整体落实。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趣味,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构建新知的必要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可以由纯知识问题入手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亦可以由生活实际问题入手,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理,感受知识的价值。

2.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教学是活动的过程,而活动是整体的、综合的,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多方面表现和发展的机会。设定过程性目标的意义,就在于把教学过程的运作结构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凸显出来,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怎样把握好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坚持“三有”即有经历、有体验、有探索;确保“三个获得”即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获得能力。

3.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隐性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许多技能、方法、交流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三个维度,表明把隐性知识的学习提到了重要地位,即这一点恰恰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所忽略的。怎样加强隐性知识的教学呢?隐性知识无法完整表述,只能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应加强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不仅有利于深化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提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朝积极、主动方面变化。

4.对三维目标达成度进行测量与评价。

篇6

关键词: 三维目标 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

一、理清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联系

一直以来,我们沿用的是“教学大纲”,侧重于描述“教学目标”上的要求和期望,而忽视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基准”进行描述和设定。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并不是简移套用的过程,从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课程目标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其中应该有一个理论向实践过渡的过程。因此,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目标需要细化,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教师在细分目标维度时,同时要考虑学科特色,不要将历史课变成语文课或者政治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时要突出历史感。

《课程标准》中讲道:三维目标虽各有其本体价值,但是它们要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分析后各有侧重,且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相互转化。在进行一堂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目标都可成为学习目标,同时可作为实现其他二维目标的辅助条件,三维目标只有科学地协调才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三维目标尽管要根据学情分析后各有侧重,且互为目的,但从教学的总体上说,“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教学始终。事实上,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才能切实实现三维目标。因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可以通过一堂具体的历史课实现的,且可以设计教学反馈环节,知道学生是否实现此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规定了每一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但对三维目标的落实,决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的弱化,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深度理解、融会贯通。

二、立足于课程标准,结合学情整合重难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知识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框架,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要深入浅出,紧扣重难点。

三、通过看、论、思的方法,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规律是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起点。我们所说的历史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构成具体历史史实,对这种知识就要让学生阅读吸收。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提升归纳概括能力而形成的对事件本质性的认识,就是历史概念的形成。对这部分知识就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引申、拓展、总结得出,这是讨论和思考的环节。此外是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紧密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现今社会的启示作用。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方式。

四、优化教学过程,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过程”是指历史学习的经过,“方法”是指历史学习中的学法。“过程与方法”的详细表述应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学习什么知识,让学生学会怎么样的历史学习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做好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五、在体验式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体验性、持久性等特点,因此一般难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几次课程显性地表达出来,更不可能一节历史课就培养出学生的人文情怀。不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只能通过教师进行精心的课前教学准备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感受中习得。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己观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中参与、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独特的感受。

让学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离学生实际生活遥远而陌生,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产生学科感悟。历史教学中有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史料、考古成果、文字史料;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走访亲身经历过事件的人,听他们口述历史等。利用这些可见、可感的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还可以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得到感悟,从而为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打好基础。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历史。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将教师“教”转变成学生“学”,学生有了主动性才能有真实感想。在探究活动中,相比于听老师讲历史,亲身参与探究历史而形成的体验最深刻。如通过组织课堂分组讨论,或事先收集相关史料,举办历史长廊展,出演历史情景剧,或组织“历史问题调查”,写调查报告等活动,不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历史情景剧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此形象地复现历史情景。学生既然要扮演历史人物,必然需要深刻解读历史人物,他们解读历史人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落实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识记,而且能培养学生找到看历史的视角。

历史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三维目标的落实是教师分析课程标准,整合历史教材等专业技能的体现,它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职业教育学习,工作后的教育培训,才能了解《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内容。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习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三维目标,是做好历史学科教学的出发点。

参与文献:

[1]黄伟.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J].教育研究,2007(10).

[2]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篇7

关键词:三维目标 内涵 理解 落实

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等现象的产生。

新时代的教育需要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为本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体系,由以知识为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

1.1 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和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的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对“三维目标”的认识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2.1 由“三维目标”取代传统的“双基目标”已成为课改实践的首要课题。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忽视基础知识,而是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和整合。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知识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突出发展为本,并不是忽视知识的作用,而是强调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怎样编排知识和如何学习知识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水平,这恰恰是为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三维课程目标需要有机结合。三维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2.3 三维目标的确立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对教学过程正确引导,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三个维度的交融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使日常的教育教学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要落实三维目标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3.1 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有机统一。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索过程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如果学生所接触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风平浪静的、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教育的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定无疑的心理,那么这种教育的功能就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和压抑。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把知识教学的过程同时变成结论形成的过程。

为此,我们应该提倡“做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的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以至发现和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创设一个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动手做后,还要抓住五个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要抓住学生在表述中所暴露出“思维漏洞”的机会:及时进行有效矫正的机会;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

3.2 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识与情景统一。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展也不能维持。我们应该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和情意的统一,力争使情感态度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我们要善于以能激发思维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

让学生从批判与参与决策的角度来生发问题,新颖有趣的问题、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有了想象,我们就可以飞起来,离开熟悉的陆地,离开司空见惯的事物,进入一个美丽神奇、广阔丰富的境界。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猜测包括推测和猜想两层含义。通过猜测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还可以使研究活动出现质的飞跃。猜测包含着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判断,它是学生有效探索的良好开端。通过猜想和推测有助于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助于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篇8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

创设情境:在“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具有的水平,是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从熟知的实际生活中选好素材,创设富有挑战性且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和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在探究中获得新思维、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探究新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应用知识:完成巩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要精心设计训练题,注意多样化,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拓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一题多变,三是多题一解,四是学科综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以往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应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讲,要在学生感悟不出或是感悟肤浅的时候讲。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也随时提出质疑,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使群体的智慧内化为个体的智慧,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使其乐于探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篇9

关键词:语文综合课程 三维目标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9-0010-04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ZZ_0180)

作者简介:李惠(1989―),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研究。

一、三维目标与语文综合课程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为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1] (P.84)在“为培养完善的人、综合发展的人”的理念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目标”的理念。

“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对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囊括了学科概念、理论的建构,探索未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方式方略,以及真、善、美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三个维度有机统一,相互促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方式方法,并在个人的学习体验中,逐步具备人文素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从整体上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综合课程“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2] (P.2158)的定义可知,语文综合课程强调广义的、综合的能力概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学思考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交往表达能力。语文综合课程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与三维目标的要求相互呼应,开辟了学生知识技能获得和实践能力形成的新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三维目标对语文综合课程的取向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对语文综合课程的需要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建立在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之上,知识与技能的国际接轨则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因素。从知识层面来看,其更注重培养学生多元知识文化的理解力,这要求我们拓展原有的“知识认知”视野,打破固有的“知识认知”观念,将多样的知识形式、内容纳入知识认知观,通过语文综合课程使单纯的多元知识文化“碎片”得以重组延伸、综合提升,与现代科学体系相对应,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尊重知识共性与个性、显性与隐性的基础上拓展多元知识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技能层面来看,其更注重扩展学生掌握技能的国际视野,推动先进知识技能的交流,先进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语文综合课程的教学渗透给学生,同时,在语文综合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掌握的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下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得到巩固和加深。知识与技能是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知识与技能国际化战略思维下的语文综合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特色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对语文综合课程的需要

“过程”是指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活动、探究和感悟中学习。语文综合课程因为容纳了多种形式、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在语文综合课程中选择不同的取向,学习不同的内容。语文综合课程表现出的综合整统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保证了学生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自需要自主地体验这个综合整体中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个性化。“方法”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中掌握的学习方式与策略。语文综合课程的开放性使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与语文综合课程的内容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自身,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在已有经验上的多维度新生长,最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学习方法。语文综合课程的实施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掌握方法,语文综合课程所强调的“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其实质就是对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解读,即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感悟和方法,可以说语文综合课程是学生在成长中学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语文综合课程的需要

“学校的首要任务,在于训练儿童从事合作的和相互帮助的生活,培养他们相互依赖的意识,并实际帮助他们适应这种生活,以便在实际行动中体现这个精神”[3] (P.30),这种精神体现在课程之中,便是三维目标对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提法与以往传统道德目标的提法相比更具具体性和可行性。从情感态度的层面解读,每个学生的经验经历都是与众不同的,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要求语文综合课程在最大程度保持学生个体经验独特性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情感态度的多维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语文综合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一个人的单独行动,更不是彼此间的相互疏远,而是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交往合作的行为,并逐步学会彼此交流、彼此理解、彼此尊重,最终共同完成语文综合课程的学习任务。语文综合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学生形成以“公平、协作、共享”为基础的情感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从价值观的层面解读,语文综合课程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不仅仅在于促使学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发展结果,更在于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社会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学者认为,“从人存在的社会向度及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理解,杜威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中蕴涵着更为深刻的人学意义,这便是他通过教学过程中儿童作业等相互协作的活动方式,把班级授课制中抽象的人解放为具体的、现实的人,也就是社会的人,把学校变成雏形社会,从而实现了他“学校即社会”的教育信条,以培养民主社会需要的公民品质。”[4]这样公民品质就是价值观的要求,即具有高尚的社会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精神基石,使得课程的实施更具弹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语文综合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

随着学科多领域的发展,语文综合课程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从以往单纯的知识课程发展到知识课程、情意课程、体验课程等多角度的课程,这就意味着在语文综合课程的设置中应将先进的课程资源纳入到学校语文综合课程的体系中。但是随着教育人本化的推进,我们发现语文综合课程的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任课教师及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教学资源还是沿用传统课程的模式,教学资源更新缓慢,不能紧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时代感不强,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综合课程教育资源现代化和人性化的要求。

(二)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缺失

学生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之中,还存在于家庭和社区中。基础教育传统的课程几乎被分科课程所占领,各学科之间彼此的独立造成了学科内容间的整体性割裂,课程抽象、孤立地存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语文综合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完整图景,发展学生的综合人格,但当前的语文综合课程还不能完全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缺少学科间的沟通,不能真正实现学科知识内在的完整统一,也就无从保证语文综合课程的整体性。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综合课程还没有形成完全开放的体系,当前所施行的语文综合课程也大多是结果型而非过程型,有关学科与社会、学生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几乎没有进展。这样,语文综合课程就不能完全从传统学科的框架制约中突围出来,无法实现语文综合课程体现的开放性。

(三)学术化与生活化的割裂

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所言:“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都应该在教育中受到尊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独特才能的课程,才是最有价值的课程。”[5]语文综合课程作为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特点设置的课程,正具有这种价值。语文综合课程的设立,不仅有效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优化了其知识架构,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培养、发挥他们的技能与特长,并最终成为他们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语文综合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术化与生活化割裂的现象,课程内容主要以学术性内容为主。语文综合课程内容选择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化内容,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道德基础,但并未因此而真正做到学术化与生活化的完美结合,这导致学生无法将课程与自身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无法对语文综合课程产生兴趣。

四、三维目标下针对语文综合课程现状的对策

(一)大手笔,教学资源的丰富

语文综合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初步科研能力,从而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语文综合课程教与学的良好运行需要有专门而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之配套,这些教学资源应由学校与任课教师共同研发,并由此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库中还应包括实施语文综合课程的教学用具、教案文本和相关的视频资料等。与此同时,教学资源库还应该随着不断进行的课程改革,根据市场的需要实行优胜劣汰制,逐步淘汰过时的教学资料,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料,从师资团队配备、教学教具配置,教育教学平台等多渠道丰富语文综合课程的教学资源。

(二)大气魄,整体性与开放性的显现

语文综合课程整体性、开放性的内在要求,就是将被分割的课程内容的要素或零散、杂乱的其他形态的内容要素分别依据其内在的价值联系、逻辑性或结构性联系、外在的实用价值、学生的认知特点或习惯等主线整合起来 [6],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大主要阵地有效融合起来,打破传统的束缚,整合校内、校外课程,让学生形成一种区别于以往封闭、死板知识体系的开放、灵活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完善语文综合课程的整体性就是指课程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发展这条主线贯穿于课程始终,并逐步拓展到学生需要认知的六个“面”,即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六个领域。在每一个“面”上选择环境、活动、关系三个主要因素,作为学生认识发展的三个“点”。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使课程内容在不同领域形成综合交叉,按照学生有层次螺旋上升的认知发展过程,形成整体性高、立体化强、综合度大的课程框架体系,概括成一句话便是“贯穿主线、结合点面、交叉综合、螺旋上升”。提高语文综合课程的开放性就是要语文综合课程跳出某一特定的学科知识领域,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整合,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多维度、宽领域的视角渗透知识学习、丰富生活经验、促进方法获取,实现课程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意义上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的有机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大幅度,学术性与生活性的融合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综合课程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华文明。因此,语文综合课程的内容设计应注重学术性和生活性的结合,在关注基本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生活常识,学会探索知识内容的结构与原理,传递文化的核心价值,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性内容具有永恒的价值,它与经典理论知识点相联系,为学生高效获取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提供了保障;生活性内容具有切实的价值,它与学生的基本生活经历相契合,为学生直接获取最具时代感、最生活化的知识提供了支持。社会的转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我们意识到,学术上的卓越并非是学生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自主的生活实践力、强烈的创新性以及完美的人格是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只有学术性与生活性内容共存的课程形式,才能发挥教育的应有价值,使所有人都将获得改善生活的手段,都会感到无忧无虑,各种自由和创造才能都将在那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7] (P.225)因此,语文综合课程应从以往以学术为重心的单轨状态转变成学术、生活双轨并重,不再一味地着眼于理论化的、教条化的学术性知识,而是增加课程的实践性与生活性,课程内容尽可能地选择联系日常生活的事例、图片和话题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课程相关的研究专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增强探究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语文综合课程既要重视生活性,为学生的生活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又要通过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最大程度地体现语文综合课程“学术化”的面貌,正确处理好学术性与生活性之间的关系,构建体现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富有生活化学术氛围的中国特色语文综合课程,为学习者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做好准备。

“三维目标”下的语文综合课程代表了一种先进的课程理念,“知识与技能”是课程开展的客观要求,“过程与方法”是课程开展的过程属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开展的主观动力,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语文综合课程的整体要求。语文综合课程培养学生在打好“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去创新,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并最终在获得思想、方法的个人学习体验中形成道德素养,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终学习归宿。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凯瑟琳・坎普・梅休 等著.王承绪 等译.杜威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迟艳杰.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理解杜威的教学价值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5]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2.

篇10

关键词: 教材资源 学生资源 教师资源 三维目标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目标的落实需要课程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持。教材、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也是挖掘课程资源的立足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我们立足教科书、学生、教师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等潜在的课程资源,寻求有助于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淡淡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一、深入研究教科书,合理利用教科书资源

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上教版化学新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怎样才能使用好它,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来自对教科书的把握和利用,要掌握利用教科书资源的主动权,避免被教科书牵着鼻子走,防止出现照本宣科,做教科书的主人。

1.挖掘新教材潜在资源

教科书上的材料不能弃而不用,也不能照单全收,关键是吃透教材,使课本资源在新课标的框架下融入教学的整体设计中。顺应新课程理念就要整合各种资源,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为课堂教学所用,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如上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未作集中而系统的讲解,甚至显得零碎、零乱,那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否按照教材上的方式平铺直叙呢?不能;教师能否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呢?也不能。这就是说,教师基于这些呈现的资源作发掘,才能顺应新课程理念,仅仅让学生知道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理解用这些药品的优点,以及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仅仅让他们知道用什么装置制取同样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探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制取装置;它们还有哪些缺点,还有没有更好的设备代替它们,或者再做一些理想的改进,等等。43页和44页的两个装置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但哪个有利于动手操作?若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有什么优点?你还有没有别的容器代替锥形瓶?不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一样吗?其实,新教材提供的只是例子,这是它的功能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好新教材,也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传统教学抓住典型的、基础性的知识教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下,教师要用好新教材、开发出各种课程资源。

2.利用新教材现有资源

教科书表述方式的变化是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一方面,因其陈述性的内容和结论性的知识少了,教师必须作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实验栏目和学生活动栏目等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内容却增加了许多,这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好这些现成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如课本第44页的“交流与讨论”,虽然只有三个问题,却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重点内容。首先,它是学生必须探究的内容;其次,它是学生活动过程的载体;再次,通过这一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式。新教材上这些形式新颖别致的栏目都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用足用好它们,并进行创造性的重组、优化与整合,才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总之,面对新教材所提供的各种丰富而又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既要重视,又要用好,更要灵活对待,增删取舍与否,都要和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和谐一致。

二、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使之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就要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而不是仅仅从教师的感觉出发。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体系是构建新的认知体系的基础。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而且不止一种,如木炭燃烧、人的呼吸等。但是如果想以获得二氧化碳为目的,就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原料、速度、纯度、反应条件等。在选取原料时,可以提问:除了课本上的药品以外,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那些物美价廉的代用品?通过实验对比,用哪一种制取二氧化碳可能会更好?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把课本知识投放在生活的背景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食醋、贝壳、鸡蛋壳和水垢等都是学生熟悉的,这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浅显,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面实验探究的难度,使学生较易完成自主实验探究。这样就能很好地挖掘学生身上所隐藏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表面看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实际上却不可分割。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不同的生活感受学习的;学生的学习不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他们必须以原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才能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成为可被利用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需要,这不仅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行为,而且使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成为可能。书本知识往往是片面抽象的,把它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体现了新课程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有利于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富有情趣,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做一个过程性目标落到实处,成为支持学生持续努力学习的精神支柱。

三、教师是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人

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细心发现和创造性地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感受,而且要创造性地使用书中的许多资源,这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需要组织,教学过程需要设计,教学情境需要创设,教学结果需要反思和评价,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这种智慧在教学预设时是重要的,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更加重要。教师的学识、机智、能力、潜在的智慧等宝贵的资源都是新课程顺利实施、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如二氧化碳的收集不用排水法,是因为它能溶于水,而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却出现了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以检验其成分的题目,于是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用排水法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吗?它的溶解性并不太强,能否尝试?这些问题都可能是教学预设时所没有想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额外的问题,教师是不能回避的,因为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但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既要挑战学生,又要挑战教材,更要挑战自我。教师的潜在资源更重要。面对新颖的教材、灵性的学生、动态的课堂和新课标的要求,只有教师才能把它们创造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教师是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的主人。

新课程下,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学生、教师等潜在的课程资源,才能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