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育范文

时间:2023-03-25 19:0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性不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性不育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免疫性不育的原因、发生机制和治疗经验。方法 五种免疫不育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结果 掌握男性免疫不育病因及治疗提高不育治愈率。结论 免疫反应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免疫性不育;实验室检查

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不育称免疫性不育。在男性主要表现为对的自身免疫反应。据统计在不育患者中约有2%~10%的原因是因免疫因素所致,其中约有5%的男性在血清和/或精浆中存在着抗抗体。

1 的抗原

根据抗原的来源又可分为固有抗原和包裹抗原。从发生、成熟到排出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机体的屏障作用,不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接触,所以对自身的免疫系统而言也是一种“异物”,一旦与免疫系统接触即可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 免疫性不育的原因

2.1 输精管道阻塞 由于输出通道受阻,积聚于附睾尾部和输精近端,在局部形成肉芽肿,被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可溶性的膜抗原逸出,进入生殖系统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微血管内,激活β淋巴细胞,触发自身免疫反应。

2.2 损伤 外伤或手术可直接破坏其血睾屏障,使抗原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接触,引起自身免疫性炎。某些因素如温度,某些激素或药物,腮腺炎病毒等也可程度不同地损害血睾屏障,诱发免疫性不育。

2.3 男性生殖道感染 主要是IgA,机制是感染可干扰前列腺管在时完全关闭,导致漏入前列腺诱发抗抗体产生。生殖感染时,局部所产生的针对病原膜上糖类的抗体,与表面的糖类起交叉反应。

2.4 免疫抑制物质的质或量的缺陷 也可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

2.5 遗传性因素 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男性并不都会发生不育,某种遗传因素的影响,免疫应答基因起一定的作用。

3 免疫性不育的发病机制

3.1 干扰正常的发生过程,可引起无症或少精症。

3.2 凝集抗体,使发生头―头,尾―尾,尾尖―尾尖,头―尾等凝集现象从而影响的活动,使活力降低。

3.3 制动抗体,可激活补体,补体在激活过程中的裂介产物,有细胞毒效应,能使死亡或不活动,使成活率下降。

3.4 IgG和IgA抗抗体覆盖的,通过宫颈粘液时,发生不利的震颤现象,影响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

3.5 结合于尾部的抗体,会改变在宫颈粘液中的运动方向。

3.6 结合于顶体部位的抗体封闭了顶体膜上的透明带识别点,抑制对透明带的附着与穿透,影响精卵融合过程。

4 免疫不育的诊断

免疫不育诊断重要依据是实验室检查,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凝集试验 (1)试管玻片凝集法:10%以上活动有凝集,则判断为阳性结果。(2)微室盘凝集试验:应用组织微量测定盘凝集滴度1:8视为阳性。

4.2 混合细胞抗球蛋白反应 包被了人IgG的乳胶悬液或绵羊红细胞与被测在玻片上混合,然后加入抗人IgG抗血清,没有包被抗体可以在乳胶颗粒之间自由泳动,而乳胶颗粒自己相互粘附成团,如果上包被有抗抗体,活动就与乳胶颗粒粘附,当40%或更多运动粘附有这种颗粒时,可以诊断为免疫不育。

4.3 酶联免疫吸附法 该方法是将或提取物包被于微量反应板后加入待测样品,如血清、精浆和宫颈粘液等。

4.4 细胞毒试验 肉毒碱测定。

4.5 标记抗体技术 血清中的抗抗体与抗原结合,再与标记荧光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使膜显示荧光。

5 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治疗[1]

5.1 病因治疗 如有生殖道感染可应用抗生素,如有输精管阻塞则设法疏通。

5.2 激素治疗 强的松5mg每日3次,总疗程为3个月;地塞米松0.5mg每日3次,服1周,停1周,总剂量为100mg,总用药时间不超过半年。或中西医结合治疗[2]:采用强的松5mg,每日2次,中药三棱、莪术、山甲、皂角等活血化瘀、破气利水药物以期降低抗抗体,3个月为一疗程。若男女双方都是抗抗体阳性,在同房时加用,有炎症时用抗生素,黏度较高时用大剂量维生素C。

5.3 洗涤授精法 用4%的人血白蛋白溶液或高渗BWW液洗涤,取洗涤后的悬液注入宫颈管内进行人工授精。

5.4 抑制发生 用睾酮治疗造成无症,以消除患者血液中抗的抗体。停药后生精功能逐渐恢复,在重新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之前,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6 预防保健

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反复感冒、腹泻。预防生殖泌尿系统感染,一旦得病,应及早治疗,以防止反复发作。饮食有节,少食烟酒、厚味及刺激性食物。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射线、药物等因素刺激、避免生殖系统的损伤。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免疫性抗体;不孕不育;抗抗体;临床意义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103

在临床生殖医学领域中, 不孕不育一直是一项较难攻克的重要的研究课题[1]。而近年不孕不育人数逐渐上升, 如何检验检查, 能否找到相关解决方法成为了重中之重, 而本文结合各种临床研究实例, 通过检测抗抗体、测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 探讨免疫性抗体是否对不孕不育的检测有着临床诊断的价值与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内的不孕不育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 随机抽取50例生育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抗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在血清中的情况进行逐一排查。

1. 2 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 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患者及家属的心态或者情绪, 均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要不断加强、加深对患者的免疫性抗体分析, 如体内免疫性抗体的种类等。除此之外, 还要分析患者体中免疫性抗体的种类, 对患者是否有更不良的影响等。这都要求检测更加准确, 并且主治医生需要进一步对这些特殊的不孕不育患者加以诊断和医治。

作为临床医师, 要注重临床分析的全面性。要对患者的血液、血样分析等各类复杂的常规指标进行反复的检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加强免疫性抗体的观测, 包括以下具体内容:①使患者提供检测样本, 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女性患者普遍心理压力比较大, 更需要医护工作者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②通过相关的检测, 如吸附性监测等, 对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体内的免疫性抗体进行专业的检测, 并逐一排查, 这需要患者配合医院进行采血等工作[2]。

对被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性抗体进行分析, 包括其是否含有抗体、抗体是否一样、抗体种类等。然后对全部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所提供的血液进行分析, 并与对照组比较。而在检测两组不同的患者采集的血液样本之后, 医护工作者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患者血液里的所包含的生命各项指标是否稳定加以论证, 进而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性抗体进行论断, 细分到种类。而在不断的观测中发现, 如果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 以及患者家属对医生比较满意(通过护士进行调查), 并且证明了免疫性抗体确实存在于大部分被检测女性患者体内时, 调查结果比较乐观, 因为免疫性抗体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即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才可以说明检测效果的完成性。

1. 3 判定方法

1. 3. 1 首先需要确定子宫内膜抗体的独特性 子宫内膜抗抗体属一种自身抗体, 存在于子宫内膜腺上, 是子宫上皮细胞分布的孕激素, 主要依赖的蛋白是其主要针对抗原。

1. 3. 2 观测不同的位置 如果子宫内膜的方位, 处于正常位置时则其不具有抗原性。如果子宫内膜的方位, 处于不正常的位置时则作为抗原。当其具有抗原时, 是具有效刺激在机体之中的免疫系统作用的。而当子宫内膜抗体产生时, 其特异性将更为明显。而因为其位置的不同将会造成不同局部的免疫性的反应, 包括病理学方面的变化的不断的出现, 这都会直接影响子宫内膜腺体生理功能。

1. 3. 3 抗心磷脂抗体作为一种磷脂抗体中所异质性的自身酸性抗体时, 其在女性患者的体内将会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微血管血栓、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等。而患者习惯性流产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 因为如果促蜕膜螺旋小动脉处形成各种各样的血栓时, 胎盘将会缺失[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抗抗体总阳性率为40%(20/50), 对照组为6%(3/50), 观察组抗抗体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本文研究者通过阅读各类与不孕不育相关的相关文献与书籍, 并参照学习了各种有关的国外治疗手段, 同时也参考了一些国内的案例发现, 在治疗不孕不育时女性不孕不育的患者在接受检测时, 若是用常规治疗手段、在正常的不孕不育方法的诊断下, 如果进行对女性患者体内的“免疫性抗体”的监测, 则大幅度的提高了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程度。通过上述研究发现, 在对免疫性抗体的探究将对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作为医学研究者, 减少不孕不育症的发生, 快速治疗患者, 成为了对“免疫性抗体”监测的重要理由。

医学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让人类对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而医疗技术发展的前景越是广阔, 对不孕不育症状的患者治疗越是有利。更专业的检测技术将为患者带来更为详细的诊断说明, 而本文中也显示出对患者监测免疫性抗体的重要性。本研究中, 观察组抗抗体总阳性率(40%)高于对照组(6%), 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总阳性率(30%)高于对照组(4%), 两组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血清免疫性抗体出现异常现象, 将导致女性患者胚胎组织的异常, 排斥甚至杀死、受精卵。所以进行免疫性抗体检测对于女性不孕不育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师萍, 杨万浩, 周艳. 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抗体的检测价值. 吉林医学, 2013, 34(26):5320-5322.

[2] 周琳, 部春雨, 陈慧, 等. 抗抗体与抗心磷脂抗体在不孕女性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4):154-156.

篇3

【关键词】 免疫性不孕不育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筛选中药,组合成“抗体灵”,结合少量激素辅助的治疗,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采用本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系统观察62例,其中治疗男性不育症16例,治愈率为81.25%;女性不孕症46例,治愈率为84.28%,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诊断方法与标准[1,2]

1.1 夫妻婚后同居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过正常性生治一年未妊娠者。

[附注] 我国过去治疗不孕年限定为二年,美国不孕学会的标准为一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国家计生委科研所通过国内调查结果提出也以一年为准,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议亦以一年为限。

1.2 血清/和精浆抗抗体(AsAb)(ElisA法)呈阳性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

“抗体灵”由下列药物组成:蛇舌草30g、马鞭草12g、龙葵12g、丹参15g、牛夕9g、鳖甲12g、黄柏9g、生地10g、蚕砂9g。

2.2 加减运用

肾阴虚加枸杞子、麦冬、女贞子,脾虚者加苡米、淮山,便结者加大黄,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者加黄芪,瘀滞者加鸡血藤,肝郁者加柴胡等。

2.3 辅助用药

强的松片:每天2次,每次5mg,连用1个月为1疗程,最多可用3疗程。

2.4 疗 程

不管男性或女性,一般1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完后抽血复检AsAb,如转阴即停止治疗,继续观察有无妊娠,连续治疗最多为3疗程。转阴后观察3~6个月,如未见妊娠即宣告无效。

2.5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过性生活时要求男方要带。

3 治疗标准及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AsAb转阴,转阴后夫妻有正常性生活,观察3~6个月内女方已获孕者。

显效:经治疗后AsAb转阴,转阴后夫妻有正常性生活,观察3~6个月内女方仍未获孕者。

无效:经治疗后AsAb仍阳性,夫妻有正常性生活,观察3~6个月内女方亦未获孕者。

3.2 治疗效果

男性不孕治疗效果见表1,女性不孕治疗效果见表2。

4 讨论

4.1 免疫不孕不育产生的原因[3]

是和精浆所组成,当的成分被吸收进入妇女体内后,由于和精浆中的多种成分不是体内的自身组织,因而身体中就会对这些成分产生抗体,分布于血液、子宫液和阴道分泌物中。这些抗体有使发生运动障碍和凝集作用,致难以上行和受精,有时即使仍能受精,但受精卵也会在以后发育的过程中死亡。此外,在到达子宫腔后若与抗体发生反应,可释放出组胺,从而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影响正常的受孕过程。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身体中有免疫抑制功能,所以后并不产生抗抗体,只是在生殖器内有创伤、子宫内膜有炎症或有异常出血时才会产生抗体,此后再次,免疫反应就会被强化而使抗体增高。

同样,在中生成而成为独立的细胞后,也会成为男子自身的抗原,但因为正常人内有血-睾屏障和精浆中有免疫抑制物质,所以不会产生抗体。但当有损伤、炎症、梗阻等因素时,血-睾屏障受破坏或免疫抑制功能发生障碍时,男子也会产生自身的抗抗体,使发生功能障碍。

4.2 免疫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理[4]

中医历史上无此病名,但从免疫不育的病因病机看,认为与湿热内蕴、瘀阻精道、肾精不足、阴虚火旺等有关。湿热内蕴表现为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或不洁、湿热内侵、损伤精室(道)而致,瘀阻精道表现与跌扑损伤、手术误伤或湿热内蕴日久化瘀有关。肾精不足表现为湿热内蕴或瘀阻精道日久及肾,肾不能藏精、生精。阴虚火旺表现为湿热内蕴,日久伤精耗液,精失所养。故治疗免疫不孕不育时,要采取清利精室(道)、活血通精、补益肾精、滋阴降火等法以治疗之。

作者根据中医原理,设计主方“抗体灵”,内含9种中药,各具有不同功能。例如采用蛇舌草、马鞭草、龙葵、黄柏等以达清热解毒、去除湿热内蕴,如有炎症还可达抗感染的目的。方中的丹参、牛夕、鳖甲等药,可达活血化瘀、活血通精的作用。方中的生地有滋阴降火作用。通过多方面的药理功能,从而降低体内抗抗体水平,去除障碍,创造妊娠有利环境,因而恢复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能力。因为各人的机体情况是复杂的,故结合各人不同病情,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思想原则指导下,又采取加减法对症对因辅助一些其他药物,使治疗药法更具有针对性及全面性,以弥补中药主方的不足。

4.3 关于辅助治疗问题

4.3.1 激素的使用 郑明华[5]“1558例男性不育症诊治体会”一文中报道,其中免疫原因引起男性不育59例,经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转阴48例,21例妊娠,有一定的效果。黄平治教授认为使用强的松以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常需相当长时间用药,至少3~6个月才能使抗抗体降低或消失,且长期应用激素有一定的副反应。我们乃采用以中药为主、强的松少量辅助应用,以减少药物的副反应。

4.3.2 的使用 文献报道采用方法单独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若能坚持6个月到2年,怀孕机会可达40%~60%。优点是方法简单,缺点是效果不确实,单独使用此法为期较长。我们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时,交代患者治疗期内时采用,目的有二:一是隔绝和女性生殖道的接触,对降低抗体水平有助;二是可防止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发生而影响优生。

4.4 免疫不孕不育诊断方法选择[6]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MAR Test、 IB Test、 ElisA三种方法。目前国内许多男科,生殖医学实验室采用ElisA检测AsAb,由于EIisA法带有严重的背景噪声,表面和内部有些抗原与机体其他组织有交叉反应,导致ElisA法的检测结果有假阳性等缺点,ElisA法检测的结果与临床实际有偏差,故不是WHO认可的免疫因素的诊断方法。目前WHO推荐的AsAb检测方法为lB Test和MAR Test。IB Test可以定性、定量和定位,敏感性好、特异性强,但是操作复杂、人为因素多,并且目前仅有进口的该试剂,价格昂贵。而MAR Test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和的常规化验同时进行,也可以定量和定位。因此我们认为,结合实际,今后在开展诊断免疫不孕不育症时,选择MAR Test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主编.中国性学百科全书 [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73.

2 胡廷溢.不育夫妇性咨询 [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1.

3 黄平治.不孕不育百问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65-67.

4 戚广崇.实用中医男科手册 [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180.

5 郑明华.1558例男性不育症诊治体会 [S].第八次全国男科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83.

篇4

摘要:从翻译活动开始关于字面译与自由译之间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还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本文旨在探索字面译与自由译的优势与缺陷,怎样合理运用两种翻译方式,及二者之间的互补性,最重要的是将二者运用到实践中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字面译 自由译 互补性

1.简介

字面译与自由译不仅仅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翻译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刘,1988)。关于这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中国,这两者的争论也可以追溯到最初关于简洁与优美的探讨。自由译与字面译也是中国译者最为常用的两种翻译手段,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这两种手段,仔细分析二者的优势和缺陷以及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具有重大意义。

2.字面译

译文该在充分理解目标语的基础上通过保持原语表达方式、内容和写作风格而体现对原文的忠实,就是字面译(乔,2000)。

文中出现很多修辞会令文章增色,通过字面译可以保持文中的修辞意义,目标语可达到和原语同样的表达效果,如:

(1) But I hated Sakamoto and I had a feeling that he’d surely lead us to our ancestors.

译文: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祖先。

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还保留了原文中的隐喻意味。如果将其译为“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送死”,虽也将意思交待清楚了,隐喻意味却没了。

事物均有局限,字面译也不例外,深入探究便不难发现其缺陷。如:

上表逐字翻译所得与原语相差十万八千里,该是:银河;刑事律师。

字面译不仅局限于词语本身的层面,有时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与在字典中的意思有很大不同。如:

(2) 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

此句逐字译为“这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月亮”,正确译法应为“这是一弯下弦月”,这样的译法显然是自由译非字面译。汉语不会用“老”和“破”形容月亮。字面译中虽要尽量忠实原语,但为了语句通顺清晰译者也可进行适当调整。

字面译要求在保留原语语法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对原语进行再创造。只有在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句子结构和修辞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适用。

3.自由译

使用目标语中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式代替原语中由于语言差异很难为读者理解的表达,尽管这样做会导致原语形式的改变,但原语的意思仍能得以保存且译文风格能和原文保持一致。

字面译是从原语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的,而自由译依据的是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每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有独特的东西,使得翻译活动更加困难。如:

(4)现在合同已签,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此了。

自由译为:“As the contract had been signed, w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 not be undone”。如果将“木已成舟”和“生米煮成熟饭”进行字面译,就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困难,因他们不了解其文化背景。

在使用自由译的时候要切记自由译与字面译一样是将对原文的忠实性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语句的流畅和目标语文本表述的自然。如:

(5) “A dog in the manger”被译为“喧宾夺主”,而正确表达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由此可推断自由译需对原语以及目标语文化熟练掌握。自由译本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要求译者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对两种语言的熟练掌握及丰富的经验。(彭,1980)

原语和目标语在词条、句子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时自由译的运用能更准确地为读者再现原文的意思。

4.两者的互补性

很多翻译理论都认为二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是对等的。许渊冲,著名的诗歌翻译家曾在他的《翻译的艺术》中提到这两种译法的结合使用。《译学大词典》(1999)的作者孙迎春也认为如量体裁衣一样,二者应根据情形的不同而加以运用。但仍有许多学者在翻译过程中只严格遵循其中某个方式,更有甚者将自己严格划分到某一学派中而忽视两者间的优势互补。在复杂的翻译活动中单一翻译方式的运用不可能满足译者的需要,如上文分析,恰当将两种翻译手段结合能提高翻译质量。

5.总结

字面译与自由译自翻译活动开始就为译者所采用的两种手段。鉴于它们的优势与缺陷,两者的争议也从未停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翻译事业的发展,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手段已不足以满足译者的需要,很多情况下需同时运用两种方式才能将翻译的效果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

[3]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篇5

【摘要】目的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抗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测定,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免疫不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ASAb,EMAb。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不孕;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是妇科难治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导致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约占不孕症妇女的40%~68%[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可能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体内存在多克隆B细胞活化,这种多克隆B细胞激活可能扰乱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患者异位病灶、外周血和腹腔液中出现各种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多核苷酸类,抗组蛋白及抗磷脂、心脂类抗体以及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子宫内膜和卵巢抗体,尤其是抗子宫内膜抗体对子宫内异症的发病及不孕有重要作用,去除病灶,这些抗体相应减少[2]。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上的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主要是免疫不孕诱发的。本课题通过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免疫状况及抗子宫内膜、抗抗体的检测,阐述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不孕的机理,提供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

1.1.1体征

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固定、后倾。在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扪及结节伴触痛,有时在阴道穹隆部可扪及或肉眼见到稍隆起的结节或蓝点。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区扪及囊性块物,活动或固定的包块,有轻压痛等。

1.1.2B型超声检查

可确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B超显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壁较厚,且粗糙不平,与周围脏器特别是与子宫粘连较紧。囊肿内容物呈囊性、混合性或实性,但以囊性最多见。

1.1.3CA125值测定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值可能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00U/mL。虽然卵巢癌患者的CA125值远较内膜异位症为高,但两者间的升高值有一定范围的重叠,故临床上无法单独利用此测定值将两者加以鉴别。CA125测定还可用于监测内膜异位症病变活动情况,若药物或手术治疗有效时,CA125值下降,复发时又升高。

1.1.4腹腔镜检查

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特别是对盆腔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不育或腹痛患者更是唯一手段,往往在腹腔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即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也只有在腹腔镜检或剖腹探查的直视下方可确定。

1.4统计方法

采用13.0软件包计算,计数资料采用 百分比计算,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2结果

2.1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表1。

3结论

3.1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

篇6

关键词: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面部表情;面孔简图;情绪因素;知觉因素

分类号:B842

1、引言

人类的面孔与情绪表达、情绪识别有关,在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者采用研究知觉与注意的多种范式探讨人类视觉系统对情绪面孔表现出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这些任务范式包括视觉搜索(Fox,Lester,Russo,Bowles,Pichler,&Dutton,2000;Ohman,Lundqvist,&Esteves,2001;Blagrove&Watson,2010;Becker,Horstmann,&Remington,2011)、注意瞬脱(Stein,Zwickel,Ritter,Kitzmantel,&Schneider,2009;Miyazawa&1wasaki,2010;Maratos,2011;叶榕,余风琼,蒋玉宝,汪凯,2011)、空间线索任务(Fox,Russo,Bowles,&Dutton,2001;Fox,Russo,&Dutton,2002)、点探测任务(Huang,Chang,&Chen,2011)、双眼竞争任务(stein&Sterzer,2012;Gray,Adams,Hedger,Newton,&Garner,2013)以及视觉搜索中突出特征的启动任务(Lamy,Amunts,&Bar-Haim,2008)等等。众多研究都发现,人们对不同情绪效价面孔的注意程度也有所不同。运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发现的情绪面孔的搜索不对称性(search Asymmetry)便是其中一种有趣的现象。

搜索不对称性源于视知觉的研究,一般采用目标.分心物的视觉搜索范式:在一项搜索任务中有两类刺激,刺激A与刺激B互为目标与分心物;要求被试在分心物中寻找目标刺激;当搜索目标刺激A时与搜索目标刺激B的反应结果不同(Wolfe,2001)。例如,人们能很快地在一些圆形分心物的背景中发现一个带有竖直线条的圆形目标(棒棒糖状);反之则较难(Treisman&Souther,1985)。早期的研究者将不对称性作为视觉注意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后来,不对称性被逐渐应用于情绪面孔的搜索研究中,无论使用真实面孔还是面孔简图,许多研究都发现了正、负情绪面孔作为目标搜索的不对称性效应。具体而言,当负性情绪面孔(以下简称“负性面孔”)作为目标,正性情绪面孔(以下简称“正性面孔”)作为背景分心物时,目标搜索速度快:当正性面孔作为目标,负性面孔作为分心物时,目标搜索速度慢(White,1995;Fox et al.,2000;Horstmann&Bauland,2006;Horstmann,Becker,Bergmann,&Burghaus,2010)。该效应不同于一般的“负性偏向”,对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的解释目前尚存在争议,研究者们分别从面孔的情绪因素和知觉因素两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2、基于情绪因素的解释

情绪观主要强调不同面孑L所具有的情绪性差异是导致搜索不对称性效应的本质原因,主要有威胁性刺激捕获(threat capture)假设和情绪摆脱(disengagement from emotion)假设。

2.1 行为研究方面的证据

根据威胁刺激捕获假设,潜在的威胁可以快速捕获注意,并且不受目标以及个体的意向控制。无论使用真实的情绪面孑L图片或面孔简图作为实验材料,许多研究结果都支持负性刺激可以快速捕获注意的理论假设(Hansen&Hansen,1988;Fox et al.,2000;Eastwood,Smilek,&Merikle,2003;Horstmarm&Bauland,2006;Hahn&Gronlund,2007;Blagrove&Watson,2010;Sehmidt-Daffy,2011;Hodsoll,Viding,&Lavie,2011;Huang et al.,2011:Maratos,2011)。例如Fox(2000)等人以面孔简图为材料,采用典型的视觉搜索范式进行了系列实验(如图1所示)。他们向被试呈现一屏按照圆形分布的搜索序列,要求被试快速判断序列中有/无不同刺激(有不同刺激即目标出现),再进行相应的按键反应。该序列有以下几种条件:正性面孔作为目标呈现在负性或者中性分心面孔中;负性面孔作为目标呈现在正性或者中性分心面孔中:全部都是正性面孔;全部都是负性面孔;全部都是中性面孔。在前两个实验中,他们设置了不同的搜索序列呈现时间(300ms/800ms),,实验结果都发现:同样是有目标出现的条件下,负性面孔作为目标时,相对于正性面孔搜索反应时更快。为了检验情绪因素的解释,他们在实验3中使用了倒立面孔。根据以往研究发现,人们对于面孔的识别更多的是依赖于整体表征;面孔倒立时破坏了面孔的整体加工,进而导致对倒立面孔的情绪识别被削弱,但是面孔本身的知觉特征没有被破坏(Maurer,Grand,&Mondloch,2002;Demtl,Seidel,Kainz,&Carbon,2009)。实验3结果表明,当呈现的倒立面孔全都一样的条件下,两种情绪面孔的搜索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正性面孔或负性面孔作为目标时,无论分心物面孔是中性或是相反情绪,结果也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他们推断,不是视知觉特征而是面孔的情绪因素导致的搜索不对称性。在后续的实验4和实验5中,他们甚至将面孔简图中的眉毛部分去除后作为实验刺激.以及单独用嘴部线条作为实验刺激(判断线条异同,与情绪无关)。实验4结果仍然是被试对愤怒的情绪面孔搜索更快,而实验5当缺少情绪因素时搜索不对称效应则消失了。他们的系列实验很好地支持了搜索不对称性的情绪观解释。

其他研究者(schmidt-Dafly,2011;Hodsoll etal.,2011)使用真实的面孔图片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为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这两项研究都预先对面孔图片进行了处理,遮盖了面孔的头发、耳朵,只保留了眼睛、鼻子和嘴在内的脸部区域,且都采用了与Fox等人(2000)相同的实验范式。Schmidt-Dafly(2011)的实验任务要求被试判断搜索序列上的面孔是否都相同;而Hodsoll等人(2011)的实验任务要求与情绪无关――搜索序列中只有一个面孔是属于异性的,且这一面孔向左或向右进行了一定角度的倾斜(相对于正常的面孔)。在事先告知搜索目标为男性面孔或女性面孔的前提下,要求被试搜索该目标并判断其倾斜方向。这两个研究虽然实验任务不同,但实验结果都支持了负性(威胁性相关)刺激更快捕获注意。

此外,还有一种基于面孔情绪因素的解释就是情绪摆脱困难的假设。Fox等(2002)发现,威胁性刺激不会引导注意,但是一旦注意被分配到这些威胁性刺激上时,就很难从这些刺激中摆脱出来。根据这一假设,负性面孔在前注意的水平上不一定捕获注意,它的作用发生在选择后的阶段,也就是注意被分配到负性面孔(威胁性刺激)后才会产生作用。这一假设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对称性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当没有目标出现时(所有搜索的面孔情绪因素都一样),对负性面孔的反应时显著慢于对正性面孔的反应时。如上述Fox等人(2000)的研究,他们设置的搜索序列中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所有刺激全部是同一种情绪面孔(向被试呈现多个相同的正性面孔或负性面孔,包括正立和倒立两种情况)。结果发现,当刺激正立呈现时,被试对全为负性面孔的反应相对于全为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更慢;而当刺激倒立呈现时则没有发现这一差异。为什么所有刺激都是负性的时候反应时变慢了?对此结果,威胁性刺激捕获假设难以进行解释,而情绪摆脱困难的理论则可以解释。因为负性面孔(愤怒)可激活威胁探测的组块,所有刺激都是负性的时候导致注意从威胁性刺激上摆脱的速度变慢了。

2.2 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

除行为方面的研究结果,不少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支持情绪观,尤其为威胁刺激捕获假设提供了相关证据。一些研究者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倾向于归因为负性(威胁性相关)刺激可以快速捕获注意。如Eimer和Kiss(2007)使用视觉搜索序列,要求被试只关注序列中间的注视点是否发生亮度变化并进行反应而忽略注视点周围的真实面孔,结果发现与任务本身无关的负性面孔在注视点没有亮度变化时引起了较大的N2pc波幅。Holmes.Bradley,Nielsen和Mogg(2009)以真实面孔进行实验也发现,负性面孔(愤怒面孔)所引起的N2pc波幅不仅比正性面孔(高兴面孔)的大,而且出现得比正性面孔早。Weymar,L6w,Ohman和Hamm(2011)以面孔简图进行实验也发现,与正性面孔作为目标相比,在负性面孔(愤怒面孔)作为目标而中性面孔作为分心物时,被试搜索反应时显著更快,且诱发了较大的N2pc。一般认为,N2pc反映的是空间注意的分配(Luck&Hillyard,1994)。以上结果表明即使与任务无关的负性面孔在注意受到局限时也能自动捕获注意,以及负性面孔比正性面孔更易捕获注意。

Schupp等人(2004)要求被试集中注意看偏转方向不同的真实面孔图片并记录其脑电指标,结果发现:相对于高兴和中性的面孔,愤怒的面孔图片诱发了更大的EPN f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和LPPs(1ate positive potentials)。EPN反映的是情绪刺激的早期知觉加工,而LPPs反映了情绪刺激的强度(Junghofer,Bradley,Elbert,&Lang,2001;Schupp,Junghofer Weike,&Hamm,2003)。他们的研究表明负性面孔相对于其他情绪面孔更具有优势,在感觉编码的阶段就已经被登记并可进一步被加工。同样以真实面孔图片为材料,研究者们还发现,负性面孔(愤怒面孔)作为搜索目标时,诱发了更大的EPN和SPCN(sustained posterior contralateral negativity)(Feldmann-Wfistefeld,Schmidt-Daffy,&Schub6,2011)。SPCN虽与情绪无直接关联,但早期的EPN成分可能反映出杏仁核中恐惧模块(fear module)(Ohman&Mineka.2001)对威胁性相关刺激的加工(Feldmann.Wtistefeld et al.,2011)。

也有fMRI的研究证据表明,搜索负性面孔(愤怒面孔)可能会使杏仁核参与到空间注意系统和颞下视觉区的加工中,从而加快了对负性面孔的探测速度(Mohanty,Egneg Monti,&Mesulam,2009)。综合以上结果,表明负性面孔可以自动、快速地捕获注意,由此产生搜索不对称效应。

3、基于知觉因素解释的解释

知觉观强调,无论使用真实的面孔图片还是面孔简图都不可忽视视知觉上的影响因素,不同情绪面孔所具有的知觉性差异是导致搜索不对称性效应的根本原因。支持知觉观的研究者主要从不同情绪面孔的嘴部差异(difference in mouthregions)、闭合结构(closure)以及知觉组群(perceptual grouping)及其他面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解释。

3.1 行为研究方面的证据

Horstmann和Bauland(2006)认为正性面孔和负性面孔在嘴部区域的差异足以产生负性情绪面孔的搜索优势。他们使用男性和女性的真实面孔图片,在前两个实验中首先证明了负性面孔的搜索优势。而在实验3中,为了探讨愤怒面孔的搜索优势来自于对情绪面孔的整体加工或来自于面孔成分(如眼睛、嘴)的局部加工,分别进行了a和b两个实验。实验3a只保留了女性面孔的轮廓和嘴部区域,其他面孔成分都被去除了,结果显示个体对愤怒面孔的嘴部区域产生了搜索优势;而实验3b只保留了女性面孔的轮廓和眼部区域,却没有发现愤怒面孔和高兴面孔的眼部区域有搜索上的差异。因此他们认为,嘴部区域足以产生负性情绪的搜索优势。并且,在他们的研究中,负性面孔的嘴部相对于正性面孔的嘴部张开得更大,仅此一点就可作为搜索的线索,说明视知觉上的因素会导致情绪面孔的搜索不对称性效应。

同样是从知觉因素出发,Mak-Fan,Thompson和Green(2011)则提出不同的看法,将搜索不对称性归因为负性面孔中存在的闭合结构。他们采用Fox等人(2000)使用的面孔简图,但设置的条件有所不同:正性面孔作为目标而中性面孔作为分心物;负性面孔作为目标而中性面孔作为分心物:面孔类型全都是负性的或全都是正性的。面孔搜索序列对应一个有16个位置的虚拟圆,面孔呈现数量为4、6、8三种条件,随机出现在虚拟圆上的任意位置,被试的任务是判断搜索序列中的面孔是否相同。他们分别使用了正立和倒立的面孔简图,结果都发现了相对于正性面孔,负性面孔具有搜索上的优势,首先验证了搜索不对称性。而与Fox等人不同的是,Mak-Fan等人在实验3中,打乱了面孔简图的眼睛、鼻子和嘴的位置,打乱之后的面孔既无法体现任何情绪也无法将其知觉为完整的面孔。但是,它保留了嘴部线条和面孔轮廓的相对位置,即保留了负性面孔中向下弯曲的嘴部线条和面孔轮廓所构成的闭合结构,而正性面孔中则不存在这种结构(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打乱后的负性面孔同样比打乱后的正性面孔搜索得快。众所周知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闭合倾向”,闭合的结构相对于非闭合的结构更易被知觉。Mak-Fan等人以此为基础做出解释,负性面孔不仅能够引导注意分配,还由于其独特的闭合结构导致而获得搜索优势。

还有一种基于知觉因素的解释是知觉组群的假设(Horstmann,Scharlau,&Ansorge,2006;Horstmann et al.,2010)。该假设认为,相对于负性面孔而言,正性面孔在知觉上的特征更容易进行知觉组群。例如,许多面孔简图都是用圆代表脸部轮廓,两个点代表眼睛,向上弯曲或向下弯曲的线条代表嘴,正性面孔和负性面孔不同的地方仅仅是嘴部线条的弯曲方向。正性面孔的嘴部线条是向上弯曲的,与下颌部分线条方向一样,这种平行的、相似的刺激组合使人们更容易对其进行组织归类。他们还强调,嘴部线条和下颌线条的空间接近性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搜索目标为一个负性面孔,分心物是多个正性面孔时,更易对这些相似的分心物进行知觉组群,从而易化知觉过程,导致搜索反应时间更快。此时个体不是严格地进行系列加工,而是对分心物进行平行地选择和抑制,因而总体反应时间更短。为了证明这一假设,研究者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面孔材料(Becker et al.,2011),一种是普通的标准面孔材料,即完整的面孔,正性面孔嘴部线条与面孔轮廓下颌部分平行;另一种是有凹损的面孔,即保留面孔情绪因素,但是将标准面孔的下颌部分向内凹陷,使得负性面孔的嘴部线条与面孔下颌部分平行(如图3所示)。采用视觉搜索任务,搜索序列有以下几种情况:负性面孔作为目标,正性面孔作为分心物;正性面孔作为目标,负性面孔作为分心物;搜索项目全都是负性面孔或正性面孔。实验要求被试判断目标是否出现并进行按键反应,使用眼动仪进行记录。Becker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面孔条件下,负性的面孔相对于正性面孔具有搜索优势;而在凹损面孔条件下,这种不对称性效应就完全相反,即正性的面孔相对于负性面孔具有搜索优势。并且两种条件下的不对称性效应随着面孔数量的增加也越来越明显,说明面孔搜索的不对称性有可能是知觉组群导致的。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研究证明了其他面部特征的知觉差异的影响。例如有研究发现(Aronoff2006),类似“V”图形会给人传达一种带有威胁性的信息(如图1的愤怒面孔中两条眉毛所构成的图形1。人们对这种几何构型进行视觉搜索时也会表现出更快的优势效应(Larson,Aronoff&Stearns,2007)。而Horstmann,Borgstedt和Heumann(2006)则利用情绪人脸的Flanker任务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向被试呈现水平排列的三个面孔简图,居中的为目标面孔(负性或正性面孔),左右两侧为Flanker面孔(负性、正性或中性面孔)。任务要求被试只对中间面孔的情绪类型作反应而忽略两边的Flanker面孔,结果发现只有正性面孔作为目标时产生了Flanker效应(即目标与两侧刺激一致/不一致条件下反应时间存在差异),而负性面孔并没有这种效应。之后他们通过去除面孔简图的眼睛、鼻子,一步步改变实验材料,使其不再被知觉为一个面孔后进行同样实验,其结果和使用面孔简图的结果相同。所以他们认为,是知觉差异导致了不同情绪面孔搜索差异,并不是情绪的作用。新近的另一项研究由Gray等人(2013)完成,他们首先对真实的面孔图片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如图4所示),包括空间倒立和亮度极性反转(luminance polarity reversal,将图片的亮度进行高低反转)。倒立会破坏对面孔的情绪识别,而亮度极性反转会破坏对面孔的识别,尤其是破坏对眼部区域的判断,所以此时倒立的亮度极性反转面孔难以再辨认出其情绪内容。然后采用持续闪现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任务,即给被试双眼呈现不同的刺激,一只眼呈现逐渐清晰可见的面孔图片,另一只眼呈现动态掩蔽图片,要求被试只要看到面孔图片就对其进行反应,判断其在左眼视野还是右眼视野。结果发现,对恐惧面孔反应时间是最快的,然后按照高兴面孔、中性面孔和愤怒面孔的顺序反应时依次增加。无论使用正常的情绪图片面孔或倒立的亮度极性反转面孔,恐惧面孔反应时都显著快于高兴面孔。由于亮度极性反转面孔已无法辨认出情绪内容.而得到的结果却与正常情绪面孔的一致,因此他们认为是恐惧面孔具有的某些低级视觉特征(low-levelvisual properties)而非情绪内容导致了它搜索更快,而这些低级视觉特征并未受实验处理的影响。以上研究都表明了负性面孔和正性面孔在其他知觉特征上的差异的确会影响搜索反应时。

3.2 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

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也为知觉观提供了一定的证据,表明了知觉特征的差异的作用。

如前提及的Weymar等人(2011)的研究,他们保留了面孔简图的眉毛和眼睛部分进行视觉搜索。结果发现,与正性面孔相比,在行为上负性面孔的眼部区域搜索反应时显著更快,在脑电指标上搜索负性面孔眼部区域引起的N2pc波幅虽然较大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换句话说,他们的研究在行为与脑电数据两方面得到了不一致的结果。面孔简图的眉毛和眼睛部分既包含了一定的情绪内容,同时也具有知觉特征上的明显差异(愤怒面孔两条眉毛所构成的“v”形),所以一方面它可以作为情绪因素发挥作用的证据,另一方面它也提醒研究者不能完全否认知觉特征差异的影响。

Whalen等人(2004)做过一项fMRI研究,使用了真实面孔图片中的高兴面孔和恐惧面孔,但是他们只保留了图片面孔中的眼白(即巩膜)部分,其余面孔信息全部去除并以黑色掩盖,然后给被试呈现不同情绪面孔的眼白图片并用fMRI进行扫描。结果发现,相对于高兴面孔图片,恐惧面孔的眼白部分引起杏仁核的活动更加强烈。如前所述,杏仁核中的恐惧模块对加工负性刺激有促进作用。该实验所用正性、负性情绪图片均削弱了嘴、脸等判断情绪内容的线索,但两者的眼白部分在知觉特征上仍存在差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知觉差异对搜索不对称效应的影响。

此外,还有研究者(Larson,Aron of Sarinopoulos,&Zhu,2009)向被试呈现图片,每张图片包含“∨”、“”、“”三种图形中的一种。图形数量可能有1、2、3、5、6、7个,要求被试判断图片中所包含的某种图形数量大于4个还是小于4个,并进行fMRI扫描。进行此实验的前提是他们之前已经证明了“∨”会传达威胁性信息并具有搜索优势(Larson et al.,2007)。而该fMRI研究中进一步发现,“∨”激活了几个与加q-,隋绪和威胁性刺激显著相关的结构,包括杏仁核、前扣带回膝下部、颞上回、梭状回和枕叶视觉感觉区域。由此暗示某种特定的情绪可能与特定的知觉特征相对应。

4、两种理论观点的对比及其评价

从行为研究的证据来看,一方面,对于从情绪因素解释的威胁性刺激捕获假设和情绪摆脱假设,虽然同属情绪观,但其出发点是不同的。根据威胁刺激捕获注意的假设,进化给人类带来了一个注意导向机制。为了人类的生存,这个机制可以持续不断地评估环境中潜在的和即将到来的危险,当这种威胁探测器被触发时,正在进行的活动就会被打断,注意就会被立即分配到这些威胁性刺激上。这是从探测目标的情绪因素角度来进行解释的。而情绪摆脱的解释是从分心物的情绪因素角度来进行解释的。之所以在负性面孔作为目标且正性面孔作为分心物时,对目标的搜索比相反情况下的搜索速度快,是因为注意在负性分心物面孔上停留的时间比在正性分心物面孔上停留的时间长。并且,提出两种假设所使用的研究范式是不同的。针对威胁刺激捕获的假设,大多使用视觉搜索的研究范式,搜索反应的对象有多个项目。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一种现象,即在正性或负性面孔作为目标,中性面孔作为分心物的情况下,负性面孔可以很快地被发现。但是它不能全面地解释当研究中没有引入中性面孔的情况下得出的结果。而情绪摆脱假设的提出最初使用的是空间线索任务,搜索反应的对象只是单个项目。虽然情绪摆脱的假设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视觉搜索任务中来解释研究结果,但是却不能解释当中性面孔作为分心物时负性面孔的搜索优势。

虽然两种情绪假设的出发点和所使用的研究范式不尽相同,然而从已有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假设几乎都同时存在于一个实验研究中。一般研究者在设置视觉搜索实验条件时都会包括搜索序列相同或不同两种条件,以防止被试在反应时对目标出现预期和猜测。在不同的搜索序列中(即有一个与其他刺激不同的情绪面孑L出现),研究都能得到负性面孔相对于正性面孔的搜索优势;而在相同的搜索序列中(即所有面孔的情绪因素都一样),也都能得到在负性搜索序列上反应时慢于正性搜索序列的结果。也就是说,两种基于情绪因素的假设都会同时得到验证。但究竟是负性刺激能够吸引注意,使其很快被发现,还是负性刺激能够保持注意,使注意难以摆脱,目前还存在着争论。这也提示我们,可以致力于去寻找一条能够将两种假设整合到一起的研究之路,实现用一个统合的情绪因素的观点来解释我们在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Fox等人(2000)的研究中虽然使用倒立面孔来检验知觉特征的影响,但在进行这种实验处理时需特别谨慎。因为近来已有研究发现,面孔倒立时对视觉搜索任务并不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面孔倒立对面孔的加工和情绪识别的损害作用是不大的(Lipp,Price,&Tellegen,2009;Gray et al.,2013)。因此,面孔倒立时并不能完全排除情绪内容对实验任务的影响,仍然可能混淆着情绪因素和知觉特征,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能说明情绪的或者知觉的单方面的作用。对于Fox等人(2000)在倒立面孔实验中没有发现任何显著差异,研究者宜将这一结果理解为Fox的研究肯定了情绪因素产生了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知觉因素的作用。

另一方面,同属知觉观的嘴部差异说、闭合结构说以及知觉组群观点,它们都属于局部而非整体的知觉观,对效应解释的本质也有差异。嘴部差异说重点关注情绪面孔的嘴部区域。对于真实的面孔图片来说,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嘴部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嘴唇张开的程度,露齿的程度等都有区别。而对于面孔简图的嘴部区域,只有一条向上弯曲或者向下弯曲的弧线。根据Fox(2000)等人的研究,并没有发现两种线条在搜索上的差异,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差异的可能性。因为他们的研究中只进行了4个项目的搜索,这也可能会因为任务的简单而掩盖了线条本身的差异。因此,尽管嘴部差异说适用于真实的面孔图片,但是否适用于面孔简图还有待考究。闭合结构的假设则关注负性面孔简图的知觉特征,可以很好地解释正性面孔或负性面孔作为目标,中性面孔作为分心物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对称性现象,但是它不能全面地解释当研究中没有引入中性面孔的情况下得出的结果。而知觉组群的假设主要关注正性面孔简图的嘴-下颌平行结构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解释在视觉搜索任务中不同搜索序列设置条件下所发现的现象。另外,我们还须注意,尽管都使用面孔简图,但验证两种假设所使用的搜索序列是不相同的。Mak-Fan等人(2011)所使用的搜索序列是一个虚拟圆,呈现在这个虚拟圆上的面孔之间有一定距离,并且这个圆也不是完整的,面孔只是随机出现在其中的几个位置上(可防止被试习惯化地进行固定的搜索模式)。而Becker等人(2011)所使用的搜索序列是矩阵,矩阵的搜索序列虽然也不是完整的,面孔随机出现在某几个位置上,但总会出现面孔两两之间上下或左右接近或对齐的情况,这样的结构也更有利于知觉组群的进行。然而,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更多的证据指向了正性面孔中嘴一下颌平行结构的知觉组群假说(Horstmann,et al.,2006;Horstmarm et al.,2010;Becker et al.,2011;Stein&Sterzer,2012)。因为仅从知觉特征的角度,这一假设就可以解释采用面孔简图作为实验材料得到的众多研究结果(无论有目标出现或者无目标出现的搜索序列),所以正性面孔获得快速的知觉组群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而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来看,情绪观和知觉观都有各自的假设获得了证据支持。情绪观方面,威胁性刺激捕获假设得到较多的验证。但我们发现,多数研究者使用视觉搜索范式时,分心物使用的都是中性面孔,并没有考虑到当分心物是相反情绪的面孔时会出现何种结果。此时该假设是否也同样得到神经科学方面的结果支持,尚需进一步研究。知觉观方面,现有研究只是表明了面孔图片在知觉特征上的差异导致搜索过程中脑激活的不同,而嘴部差异、闭合结构以及知觉组群等假设并未得到强有力的直接证据,更未能揭示相关的认知神经方面的机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知觉特征上的差异往往是指向带有威胁信息的刺激,如愤怒面孔的眉毛、恐惧面孔的眼白等。尽管相关研究暗示了某种特定的情绪可能与特定的知觉特征相对应,但目前的知觉特征并未完全与情绪脱离关系,不是单纯的知觉特征上的差异。这也提示我们在将来的研究中要注意将情绪内容与知觉特征进行分离,否则得出的结果都是二者互相混杂的。

另外,根据以往研究和分析我们也发现,知觉因素的假设主要适用于采用面孑L简图作为材料的研究,难以应用于真实的面孔图片,毕竟两种类型的面孔的加工机制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真实的面孔图片具有更高的生态效度,但很难对其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如图片的亮度、人物的五官等干扰因素。而面孔简图可以保证两种情绪面孔之间有相同的眼睛、鼻子、轮廓,比较容易进行实验控制,但所得出的结论却很难推广到真实的面孔中。而情绪因素的解释不仅适用于真实的面孔图片,也可以推论到一般的面孔简图中。

5、研究展望

在诸多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实验任务和实验材料都发现了负性情绪面孔相对于正性情绪面孔存在搜索的不对称性。这种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不同于“负性偏向”现象,特别是在理论解释上,尽管负性刺激更容易引起注意偏向是可能解释之一,但是搜索不对称性效应究竟基于面孔的情绪因素还是基于面孔的知觉特征。研究者们尚未得到较为统一的结论,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及其解释都存在很多的不一致性。使用ERP、fMRI等技术得到的实验结果倾向于证明威胁刺激的捕获假设,但实质上这些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将情绪因素与知觉特征分离开来进行探索,无法回答有关搜索不对称效应的情绪观与知觉观的争论。负性面孔可自动捕获注意,究竟是因为刺激的情绪效价为负所导致还是因为负性面孔的知觉特征具有特异性?所以,对已有的这些证据仍需保留质疑,对于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的理论假设有必要去尝试进行理论的统合。

篇7

摘要介绍了奶牛免疫性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分析其发病机理,总结其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奶牛淘汰率,减少奶牛生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发病原因;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奶牛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展。奶牛正常,连续3个情期正常输精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青年母牛不孕称为原发性不孕,有过妊娠或经产母牛不孕称为继发性不孕。在奶牛生产中不孕症的发病率可达10%~20%。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就是由于免疫应激因素造成的不孕症,经产科检查,未发现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卵巢囊肿、永久黄体、输卵管梗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用常规产科检查方法无法查明原因,也就是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均可疑为免疫性不孕症。由公牛的因素、母牛的因素以及公母双方的因素造成,但在现代奶牛生产中已普遍使用辅助生殖技术,采用奶牛冻精细管输精,种公牛质量已经过严格检验,因此奶牛免疫性不孕症主要由母牛因素和公母双方原因造成[1]。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占所有奶牛不孕症的30%左右,且往往无法查明原因,造成母牛屡配不孕,导致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过早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发病原因

一是同种免疫。奶牛生产中,特别是农区奶牛散养的生产区域,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奶牛生长发育不良,往往性成熟而体不成熟,母牛已多期而不予受精,浪费了卵巢排出的成熟卵子(母牛一生能够形成和排出的成熟卵子数是有限的),未受精而凋亡的卵子被生殖道黏膜上皮吸收进入循环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奶牛后期子宫内膜出血,造成子宫内膜破损,生殖屏障破坏,、、卵子、受精卵及早期胚胎进入循环产生免疫应激反应。相关调查表明,在农区散养奶牛中后期子宫内膜出血青年母牛可达42.5%,经产母牛可达24.6%[2]。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等疾病未治愈而输精,奶牛输精后未能妊娠,、精浆被生殖道黏膜上皮吸收进入循环产生免疫应激反应。母牛由于饲料因素、应激因素、治疗用药等因素造成奶牛免疫屏障功能减弱或丧失。相关研究证实,受精卵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透明带消失;②胚泡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胚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④受孕母体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1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此外,妊娠是一个同种异体移植的过程,由受精后24 h的受精卵产生早孕因子能抑制母体淋巴细胞活性,防止胚胎被母体排斥,并发现环磷酸腺苷能促使子宫组织合成DNA,有利于受精卵着床[3]。如果胚胎被母牛排斥,凋亡的胚泡被生殖道上皮吸收,进入循环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奶牛改良人员的鉴定、输精技术和兽医诊疗技术有时达不到技术要求,不能适时输精,或在其他产科疾病未治愈时输精,输精时动作粗暴损伤生殖道黏膜。由于上述原因,奶牛授精后没有受孕,、精浆、卵子等物质进入循环,产生免疫应激反应。二是自身免疫。奶牛免疫性不孕除以上同种免疫因素外,还存在自身免疫因素,有些母牛血清中可能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可能阻止与卵子结合而影响受孕。

2发病机理

由各种原因引起奶牛、精浆、卵子、受精卵、胚泡等进入循环,刺激母牛产生免疫应激应答,母牛体内产生透明带抗体、抗抗体等抗体,致使母牛无法排出成熟卵子,和卵子无法结合受精,受精卵无法着床或造成卵子、受精卵、胚泡凋亡;母牛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可能阻止和卵子结合而影响受孕;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奶牛无法实现妊娠,屡配不孕。

3临床症状

奶牛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病状,周期正常,鉴定卵泡发育正常,产科检查无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或有其他生殖系统疾病造成不孕时伴有免疫性因素,但可视为其他生殖系统疾病造成奶牛不孕,而非奶牛免疫性不孕。

4诊断

奶牛周期正常,鉴定发现卵泡发育正常,阴道分泌物及黏膜变化反应较好,产科检查未发现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时奶牛屡配不孕,均可疑为奶牛免疫性不孕症。

5预防和治疗

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增加营养促进奶牛的正常发育。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和奶牛的保健养殖和生产,避免奶牛应激,加强对奶牛改良人员的技术培训,适时配种。奶牛发生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时,要及时、合理、有效治疗,治愈后再适时配种,在治疗产科疾病和其他疾病时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医源性因素造成奶牛免疫屏障破坏。在输精、阴道检查、助产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操作造成生殖系统黏膜破损,免疫屏障破坏。

奶牛发生屡配不孕,怀疑为免疫性不孕时应采取综合措施及时治疗。因抗抗体阳性与不育关系尚不确定,目前缺乏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指标,奶牛被疑为免疫性不孕症,在输精时可先在子宫内注入青霉素G钠80万U,肾上腺素1~3 mg,可降低奶牛后期子宫内膜出血,同时抑制免疫反应,增加奶牛的受孕率[4]。使用自身免疫抑制剂,在人的妇产科学中,对抗磷脂抗体综合症阳性的自身免疫不育症,可作为确诊的手段,常采用泼尼松加阿司匹林治疗。奶牛生产中可借鉴人妇产科学的方法,疑为自身免疫不育症的奶牛,可试用上述方法治疗。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奶牛免疫性不育症占所有不孕症的30%左右,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对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和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治愈率可以达到50%以上,在奶牛生产中是有实际运用价值的。

6参考文献

[1] 李兴荣,角根琴,李四焘.奶牛特异性抗抗体免疫不孕症病例分析[J].云南畜牧兽医,2009(4):26.

[2] 李兴荣,曾国熙.奶牛后期子宫内膜出血对受胎率影响的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5):65.

篇8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疗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自身抗体和补体吸附于红细胞的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1]。患者往往全身虚弱、头晕、乏力、气短等现象,严重的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输血是对这种疾病患者最好的治疗方式,而不同的输血方法对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2]。为了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对AIHA患者的疗效,特选取我院164位AIHA患者,并采用不同的输血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AIHA患者共164例(男76例,女88例),年龄28~78岁,平均(41.26±11.79)岁。按照患者所采取的不同的输血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注,共64例;B组采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共60例;C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共4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各项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输血方法 临床医师要掌握输注红细胞的指征,如果患者有头晕、乏力、黄疸等贫血症状,且经检查红细胞一旦小于60g/L,便要给予输血治疗。三组的输血量、输血次数以及联合波尼松治疗的方案是差不多的[3]。

1.3观察指标 患者均于输血后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血清胆红素,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据此来判断输血方法的有效程度。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指标均恢复在正常范围之内则为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不同输血方式有效率的比较 A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9.4%,B组的有效率为66.7%,C组的有效率为100.0%,进行χ2检验,C组与A组、B组比较,χ2的值分别为8.29和5.38,P

2.2不同输血方式不良反应的比较 A组有1人出现发热症状,6次出现输血;B组有1人发生高热,6次出现输血反应;C组有1人出现皮疹,10次出现输血反应,各组间对比,χ2分别为0.04、0.03、2.16和1.51,均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种输血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基本相同,都较低。

2.3不同输血方式输血前后的血液指标比较 比较各组输血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胆红素以及网织红细胞可得,A组与输血前比较,t值分别为36.18、14.06、8.56、16.08;B组的t值分别为18.87、10.64、8.14、9.30;C组的t值分别为23.13、17.18、16.01、10.30;C组与A组输血后的各指标相比,t值一次为7.89、11.61、4.72、3.21,均有P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A组和B组输血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二者的血液指标检验也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引起AIHA患者红细胞导致溶血是自身抗体所致,而与输入血浆的成分关系不密切,所以可以选择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来进行输血。3种方法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基本相同,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两组间各项血液指标的差异也较为显著,很多研究也有同样的报道,说明联合血液置换的输血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自身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浓度,提高药物的疗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联合应用血液置换对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庞桂芝,马云,张趁利,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ABO及Rh血型鉴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1(5):949-950.

篇9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77-02

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突破肾虚理论又重视治肾,运用辩证论治,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对于不育症,笔者采用分病论治的方法诊治男性不育症患者,积累了一些经验,临床上从少精症、弱症、不液化症、免疫性不育症分型论治。

1 少精症

少精症是中医“精少”、“精清”、“虚劳”等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太过耗伤肾精或气血亏虚,肾精化生乏源终致肾精不足而成。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脾肾两虚所致。在临床上,多以补益气血,益肾填精为主进行论治,以五子衍宗丸为主加减论治。

例1:患者刘某,34岁,2007年4月11日初诊,主诉:婚后4余年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能生育。妻子生殖功能正常,患者常感疲乏无力、头昏,腰部酸痛,正常,时偶有不坚,无。多次查常规,量少于2ml,液化时间正常,密度在1000万/ml左右,成活率50%,活动力一般。舌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治宜益肾填精,气血双补。方用五子衍宗丸加减:覆盆子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车前子10g,当归15g,熟地黄20g,白术10g,仙灵脾10g,生黄芪25g,川断10g,服15剂后自觉症状减轻,增强,量增至3—4ml,密度2000万/ml,依原方加金樱子15g,沙苑子15g,再服30剂,诸症渐除。2月后其妻已有身孕。

本例患者婚前频繁,婚后过度,耗伤肾精致肾精亏虚而精少不育。患者疲乏无力,头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故辨证当属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治以补肾填精,当归、熟地黄、赤芍补血生精,白术、生黄芪健脾益气,仙灵脾、川断温补肾精,诸药合用,达到填精、益气养血之目的。但这类患者应用本方治疗,往往治疗时间较长,3个月为一个疗程,多数病例1疗程取效,个别病例需2—3个疗程,因此治疗本证不可急功近利,轻言放弃。

2 弱精症

弱症系指活动力低下为主的不孕症,即a级+b级<50%或a级<25%(活力分为四级,a级:快速向前运动;b级:慢或呆滞地向前运动;c级:非前向运动;d级:不动)。中医古籍中无“弱症”之名,似与“精寒”、“精冷”等相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虚损致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仍用五子衍宗丸加减。

例2:患者杨某,29岁,2006年6月24日初诊。主诉:婚后2年未能生育,其妻生殖机能正常,患者稍感下降,时偶有不坚,时有后腰酸乏力,无其他明显自觉症状,多次检查常规,量,液化时间正常,密度在4000万—10000万/ml之间,成活率60%左右,活动力a级10%,b级30%,d级40%。前列腺常规镜检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诊断为原发性不育,弱症。证属肾阳亏虚,精血不足,治以温肾填精之五子衍宗丸加减:枸杞子10%,菟丝子10g,覆盆子10g,五味子10g,桑葚子10g,沙苑子10g,乌药10g,沉香5g,川牛膝15g,细辛3g,肉苁蓉10g,桃仁10g,每日一剂,水煎服,服60剂后查活动力a级20%,b级30%,c级20%,d级30%,嘱继续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配偶受孕。

诊患者除不育,活动力低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自觉症状,根据临床经验,凡无明显症状之弱症,皆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论治,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拟成立经验方,应用于本症取得了理想的产疗效。

3 不液化症

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大致与中医精浊、精热、精寒、淋浊等有关。其病因机主要有湿热下注,肾阴亏虚,肾阳不足,痰浊内蕴,痰淤互结等,现代医学认为,不液化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尿道球腺,精囊腺等功能失调而导致液化因子分泌减少缺失所造成。

中医认为,不液化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湿热凝聚,下注于下焦,阻滞阳道,而致精浊混淆精室受蒸而难化。湿热阻滞日久,气机不利,而致气血淤阻,加重了不液化。因此,湿热下注兼有气滞血瘀是本症最常见的病机。故其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行气化瘀,据此立法,在程氏萆分清为主加减治疗。

例3:患者李某,30岁,2006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婚后2年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能生育。妻子生殖功能正常。患者少腹胀闷,腰骶酸痛,,时有尿频,大便用力时尿道口滴白。诊断为原发性男性不育,不化证。证属湿热下注兼有气滞血瘀,方用自拟促液化汤:萆薢15g,石菖蒲10g,车前子10g,茯苓15g,黄柏5g,龙胆草10g,士茯苓20g,苦参10g,黄芩10g,杏仁10g,薏仁10g,白叩仁10g,白茅根10g,益母草15g,川牛膝10g,川楝子10g,丹皮10g,赤芍15g,茜草10g,每日一剂,水煎服,水煎后冲服水蛭粉2g,一日两次,用药一周后见效。30剂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患者少腹胀闷,腰骶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查常规;30分钟已完全液化,密度6500/ml,成活率70%,运动正常。继续服1疗程巩固疗效,月后随访,其配偶已怀孕。

本症在辩证论治的同时,选用虫类药水症,常收事半功倍之效,水蛭味咸,善入血分,本为化瘀消症之品,《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善破冲任之淤”。现代药理研究:水蛭含有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成分,均有抗血凝的作用,与血液同属人体之阴液,血瘀与精凝,其物虽异,其理则同,故以抗血凝之水蛭同治不化症有效。虫类药秉天然之灵气,入经达络,善入阴分,药专力宏,作用迅速,酌情选配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由于虫类药是以干燥虫体供药用,其所含的动物蛋白等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使药效降低或失去作用,故临床应用以研末冲服为佳。

该患者有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辩证属湿热下注兼有气滞血瘀。故治疗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自拟促液化汤是在《医学心悟》程氏萆薢分清饮的基础上加减而成。本方除用于治疗湿热下注之不液化症外,还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兼气滞血瘀之慢性前列腺炎和死精症,也有满意的疗效。

4 免疫性不孕症

免疫性不孕症是指由于血液或中存在抗抗体而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男子不育症。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肾精亏虚,肺脾气虚,湿热雍阻,气滞血瘀而引起。其治疗以扶正驱邪为原则。本病临床辩证多属阴虚湿热,精道淤阻,治疗宜滋阴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据此自拟二子柴胡汤加减治疗。

例4、患者赵某,31岁,2006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婚后4年有性生活,未避孕而未能生育。妻子检查生殖功能正常。患者小便灼热不适,时有尿痛,小腹拘急,腰骶酸痛。男科检查异常,多次常规,量,液化时间正常,镜检,密度在4000—7000个/ml之间,成活率20%—40%,活动力a级5%,b级15%,c级15%,d级65%,舌质暗红,苔少,脉濡数。诊断为原发性男性不育。免疫性不育症。证属阴虚湿热兼血瘀,治宜滋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二子柴胡汤加减: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柴胡10g,黄芩10g,生地黄10g,玄参15g,蒲公英10g,二花10g,丹参10g,赤芍10g,三七2g(冲服),党参10g,每日一剂,水煎服,40剂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排尿灼热,腰骶酸痛等症状减轻,查常规:这密度为6000万/ml,成活率60%,活动力活动力a级20%,b级30%,c级10%,d级40%。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常规恢复正常。3月后随访,其配偶已怀孕。

篇10

【关键词】 AsAb阳性; 抗抗体; 雄性小鼠

Experiment study on L-carnitine plus QianLieShuTong in treating AsAb positive male mice

GAO Guo, XU Jixiu, LIU Lei, GUO Qiang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L-carnitine plus QianLieShuTong in treating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of male mice. Methods: With the same kinds of sperm and Freund’s adjuvant immunization Kunming male mice, ELISA method validation to obtain animal models of immune infertility, whil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carnitine plus QianLieShuTong, L-carnitine, QianLieShuTong, Prednisone, normal saline, by gavage, in one month; Optical density values measured by microplate reader (optical density, OD value) observed drug treatment effects on serum AsAb; Weili Automatic Computer sperm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sperm density, linear velocity and live rat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Determination of OD values compare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L-carnitine group, Qianlieshutong group, prednisone group OD values were lower than the salin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lthough the OD values lower than the L-carnitine group, through group and prednisone Qianlieshutong group , but can not think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Determination of sperm parameters showed: L-carnitine group 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Qianlieshuto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sperm is superior to L-carnitine group, Qianlieshutong group, prednison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imal model group sperm parameters of four treatment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saline group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AsAb; Male mice

男性不育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1]。国外统计,男性不育患者中约有20%~40%是由免疫原因引起[2]。国内有人测定,显示男性不育症患者抗抗体(AsAb)阳性率为29.7%[3]。

和精浆中的多种成分均有抗原性,其中的抗原更是研究的重点。男性AsAb阳性是由于泌尿生殖道感染、理化损伤等多种因素造成血睾屏障破坏、精浆免疫抑制物(SPIM)功能低下,多种膜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AsAb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4]。目前治疗男子AsAb阳性主要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不仅副作用大,而且效果并不理想[5]。

本研究使用西药L-肉毒碱联合中药前列舒通治疗雄性AsAb阳性小鼠,通过检测血清AsAb的OD值及形态学等指标来验证其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AsAb致男子不育的机制,并为临床诊断、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取10周龄昆明种雄性成年小鼠90只,体重25~30g,由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饲养环境:空调控制室温20℃左右,相对湿度55±10%,照明/黑暗12/12h,摄食及饮水,自由摄取。其中30只用于小鼠的提取,60只用于制作动物模型。药品:L-肉毒碱由苏州第四制药厂提供,前列舒通生药由步长药业提供,强的松5mg/片由天津力生制药厂生产。

1.2 方 法

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30只10周龄雄性小鼠并取其附睾组织,置于生理盐水中剪碎,36℃孵育15min,使充分游离,PBS洗涤3次,调节密度至20×106 /ml左右。随机选取50只成年雄性小鼠,用该配等量的Fruend完全佐剂制成悬液,每只0.3ml腹腔注射,免疫50只雄性小鼠,1周后再注子及Fruend不完全佐剂悬液0.3ml,第3周注射等量;空白对照组小鼠10只同时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ELISA法验证:制得抗抗体介导的AsAb阳性动物模型[6]。分组: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并随机编号;A组:L-肉毒碱与前列舒通联合治疗组,B组:L-肉毒碱治疗组,C组:前列舒通治疗组,D组:强的松治疗组,E组:生理盐水组,F组:空白对照组10只随机编号。

每日上午分别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灌胃,连续4周:A组按照L-肉毒碱100mg/kg/d[7]加前列舒通生药2.0g/kg/d给予灌胃;B组按照100mg/kg/d给予相应剂量L-肉毒碱灌胃;C组按照前列舒通生药2.0g/kg/d灌胃;D组给予强的松10mg/kg/d灌胃[6];E组和F组给予生理盐水0.4ml灌胃。

4周后,眼眶采血法取各组小鼠血0.4ml,2000/min离心3min后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AsAb并测定OD值。

处死各组小鼠,取其附睾组织分别置于0.3ml生理盐水中剪碎,36℃下孵育15min,使充分游离,取一滴悬液涂于专用计数板上,伟力全自动分析仪观察并记录各小鼠的密度、活率及直线运动速度等参数。

2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其中,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使用LSD法(Least-Significat Difference最小显著差值法);OD值的比较采用对数值变量变换法,活率的比较使用平方根反正弦变换法;检验水准为0.05。

3 结果

3.1 经治疗4周,由于操作方法不当或其它原因导致各组动物不同程度的死亡。见表1。

动物模型组小鼠经ELISA法检测AsAb均为阳性,空白对照组经ELISA法检测AsAb均为阴性。经LSD法比较:联合治疗组、L-肉毒碱组、前列舒通组、强的松组OD值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肉毒碱组OD值高于联合治疗组、前列舒通组及强的松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OD值虽低于前列舒通组和强的松组,但尚不能认为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舒通组和强的松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药物治疗对参数的影响

由表2分析:联合治疗组的各项参数要优于其它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模型组中四个治疗组相关参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L-肉毒碱组和前列舒通组分别与强的松组相比较其参数要好于强的松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舒通组参数要好于L-肉毒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参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本实验通过人工主动免疫昆明种小鼠制作AsAb阳性动物模型,观察其参数,发现抗抗体阳性小鼠密度、运动速度、活率都有下降。

本研究通过使用L-肉毒碱联合中药前列舒通治疗雄性AsAb阳性小鼠,结果显示L-肉毒碱联合前列舒通在抗抗体转阴、参数等指标测定皆优于其它各组。L-肉毒碱组对血清AsAb的OD值的影响要小于强的松组,但对各项参数的改善要优于强的松组,说明AsAb对AsAb阳性的影响机制不仅仅影响的各项参数,也通过其它途径对受孕产生影响。

L-肉毒碱联合前列舒通治疗AsAb阳性雄性小鼠有确切的疗效,为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及翔实、可靠的实验依据。

5 讨论

男性不育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免疫性因素受到普遍重视,WHO就已把免疫性因素列入男性不育常规检查的范围。男性AsAb阳性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利用克隆技术发现的与不育有关的抗膜蛋白抗体有许多种,血清中以IgG、IgM为主,IgA少见;而精浆中一般只有IgA和IgG,其作用部位各不相同[8]。

AsAb对的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对的细胞毒作用杀伤和AsAb与相关抗原结合影响的受精过程这两种机制影响的质量及功能,也可能通过攻击和生精微环境,从而造成生成障碍、功能障碍以及影响精卵融合等导致男性不育[9]。

人体内L-肉碱90%以上存在于骨骼肌、心肌以及附睾中,其中附睾为人体含肉碱最高的器官,附睾尾部的附睾液中L-肉碱浓度更是比血浆中高数百倍[10]。在男性和雄性动物的生殖道中,其以游离L-肉碱和乙酰L-肉碱存在。研究表明,脂类氧化是获得能量的一种重要来源,附睾主要依靠长链脂肪酸和磷酯等物质在线粒体内β- 氧化供能, 但脂肪酸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 必须由L-肉碱转运[11-12]。高浓度的L - 肉碱保证了的代谢和成熟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直接影响着的运动、成熟和代谢过程[13-15],实验证明诱导出现运动能力的地点与附睾上皮活跃转运肉碱的地点一致,提示肉碱与运动的诱导有关[16]。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认为本病病机实质是肾虚、湿热、瘀血。前列舒通是一种中成药,由川芎、土茯苓、三棱、泽泻、马齿苋等成分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散结之效,临床上用于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属湿热瘀阻证,证见尿频、尿急、尿淋沥,会阴、下腹或腰骶部坠胀或疼痛,阴囊潮湿等。方中川芎、三棱属于活血化瘀药物,配伍应用后可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因此擅长散瘀通滞,对于淋症兼有瘀血之证尤为适合;泽泻其性凉、味甘可清湿热,故在本方中用以清淋症之湿热;方中加用土茯苓、马齿苋可清热解毒、抗炎等,与活血化瘀通用可增强活血行气的作用。前列舒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法进行组方,全方配伍精当,标本兼顾,充分体现了遣方组药的灵活性。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既具有抗炎作用,又能影响抗体的合成,抑制抗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进而保护。然而强的松的免疫抑制效应无特异性,既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也能抑制正常的免疫反应,因而其虽能明显降低血清和精浆中的AsAb,但对于AsAb阳性的总体疗效不高[17],且疗程长,一般需6~12个月。大剂量的强的松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严重的副反应,如消化道溃疡、痤疮、向心性肥胖等,这就限制了强的松在治疗AsAb阳性中的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中药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药物多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非特异性免疫损伤,减轻组织病理损伤[18]。本实验中利用L-肉毒碱联合中药前列舒通治疗AsAb阳性雄鼠,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利用前列舒通的活血化瘀抗炎、调节免疫等功能,配合L-肉毒碱的能量调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男性AsAb阳性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验依据。

但由于AsAb对生育的影响取决于其抗体的量、抗体的类型、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子与特殊部位的亲和力,以及有关抗体在生育中所起的作用,而且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受孕产生影响,治疗也与患者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所以其治疗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LIN Gui Ting M.D. Advance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basic study on male infertility[C].第二届长城国际男科论坛文集(GIAF 2007):55-56.

2 戴西湖主编.男科辨病专方专药治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283-285.

3 董协良.男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对策[A].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专家大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60-162.

4 Proc Soc, Koide SS, Wang L, Antisperm antibodies associated with infertility: properties and encoding genes of target antigens[J]. Exp Biol med,2000,4(3):123-32.

5 邱明星,王东,熊国兵,等.补肾清热类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男性不育的系统评价[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6):37-42.

6 王琦,王东文,徐计秀,等.抗抗体对小鼠超微结构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05,11(11):712-713.

7 刘清珍,商学军,邵永,等. L-肉碱在奥硝唑致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氧化损伤中的作用[J].生殖与避孕,2008,11(11):656-659.

8 Ni J, Li QL, Zhang W,et al ,Changes in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level in serum and Na+-K+- ATPase activity exchanging in semen of infertile men caused by antisperm antibody[J].Asian J androl,2000, Jun 2(2):151-153.

9 高绍新.抗抗体对男子生育有何影响[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0,14(1):61.

10 Diemer T, Desjardins C. Developmental and genetic disorders in spermatogenesis[J]. Hum Reprod Update,1999,5(2):120-140.

11 Garolla A, Maiorino M, Roverato A, et al. Oral carnitine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s sperm motility in asthenozoospermic men with normal sperm 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levels[J]. Fertil Steril, 2005,83(2):355-61.

12 Zhang KX, Yu L, Sun QW. Expression of Cdv-iR gene in mouse epididymis as reveal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J]. Arch Androl, 2005, 51(1): 7-13.

13 Agarwal A, Said TM. Carnitines and male infertility[J]. Reprod Biomed Online, 2004,8 (4):376-384.

14 李克,李伟,时永辉,等. L-肉毒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男性生育的影响[J].生命的化学, 2005,25(5):380-382.

15 de Rosa M, Boggia B, Amalfi B,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seminal carnitine and functional spermatozoal characteristics in men with semen dysfunction of various origins[J]. Drugs R D, 2005,6(1):1-9.

16 Lenzi A, Sgro P, Salacone P, et al.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use of combined L-carnitine and L-acetyl-carnitine treatmen in men with asthenozoospermia[J]. Fertil Steril, 2004, 8(6): 1579-84.

17 陈其华.益气除湿汤为主治疗AsAb阳性症40例[J].中国性科学,2004,13(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