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彩超范文
时间:2023-04-01 09:3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维彩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三维彩超呈现出来的是静态的图片,而四维彩超呈现出来的是动态的视频。
2、彩超通常由探头(相控阵、线阵、凸阵、机械扇扫、三维探头、内窥镜探头等)、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等部分组成。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和超声回波原理,同时进行采集血流运动、组织运动信息和人体器官组织成像的设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三维彩超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08年档案信息至今,中、晚期检查的孕妇9826例,孕妇年龄
1.2 检查方法 常规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观测妊娠反应,超声检查测量胎儿体表及内部结构各水平指标(60%观测羊水指数)和胎盘分级;多切面进行扫查,超声检查2~3次确诊。
2 结果
在9826例中检出脐带绕颈3695例,发生率286.41‰;179例胎儿畸形,发生率15.62‰;胎盘早剥6例,发生率0.29‰;羊水过多125例,发生率9.78‰,羊水过少67例,发生率4.92‰;脐带囊肿5例,发生率0.24‰;死胎2例,发生率0.12‰;孕中期38~42周胎位不正812例,发生率93.09‰。
3 讨论
3.1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胎儿畸形日益成为胎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全国性分娩时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概率为:2001~2003年间监测发生率为6.05‰;2004~2005年间(取消强制婚检后)监测发生率为10.76‰;2005年至今发生概率为13.7%。本组9826例胎儿中畸形儿179例胎儿畸形,发生率14.28%。与上述缺陷结果分析基本相符,其中神经系统畸形是畸形儿的首位,占35.02%,与国内2009年12月之前报道胎儿畸形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最为常见(60%~70%)基本相符。三维多平面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中很有价值,它不仅可获得胎儿颅脑的横切面,还可获得二维超声难以获得的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从而可从这三个垂直的切面上显示胎儿颅内结构,进而诊断胎儿畸形。如侧脑室大小是否对称等。神经管缺陷亦在表面三维超声图像中直观地显示出来。另外,脊柱侧凸、偏侧脊柱发育不全、脊柱弯曲异常等均能在三维超声上表现出来。目前,三维彩超显像技术是我国妇产科领域目前应用水平技术指标最高的产前诊断方法,诊断相对二维超声更清晰更容易。本组畸形检出率达100%。由于其他原因,如胎儿羊水深度、以及孕龄影响,某种程度超声难以全部实现诊断,易致于漏诊。结果分析应采取适时检查,动态观察。
3.2 胎儿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生率在活产新生儿中约占5‰~10‰。如心脏位置异常、心脏腔室及血管大小不对称、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脏结构及连接关系异常等均能被三维彩超更好的显示出来。
3.3 胎儿颜面部畸形 清晰的头面部图像将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产前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颜面部先天性畸形往往提示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其他部位畸形。唇裂和腭裂是胎儿颜面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三维超声的应用使唇鼻结构的显示和唇裂、腭裂的显示更为直观。
3.4 胎儿肢体畸形及其他 胎儿肢体的三维显示较二维更直观,尤其是胎儿手指与胎足的显示。另外,如外生殖器畸形及其他部位的表面畸形,三维成像都极具优越性。
3.5 脐带绕颈 近年来我国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对于胎儿死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脐带导致胎儿死亡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的妈妈都会反映出现脐带绕颈问题,胎儿脐带绕颈的现象约占出生率的三成左右,现在临床研究的多例脐带绕颈问题,多数都是在临产前两至三周查出,绕颈1~3周居多,而此时胎儿已经进入骨盆,活动量和活动空间都有所限制,因此很难能绕出来,通过三维彩超影像技术能够非常正确的反应出胎儿脐带绕颈的具体状况,比如绕颈的周数以及是否威胁到胎儿的血液流动,是否有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呼吸等,这些要素都直接反应出胎儿的分娩方式,如通常临床上脐带绕颈一周,且胎位为头位那么医生会鼓励顺产,若脐带绕颈两周以上,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胎儿窒息的情况发生,通常医生会建议剖宫产,这样以来不仅大大降低胎儿出生的死亡率,也很大程度上能减轻产妇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
3.6 胎位非正常 难产的最多原因就是胎位异常,正常胎位必须为头位,临近生产必须要通过三维成像以及医生自身的判断来明确产妇的胎位是否正常,如果胎位为臀位或羊水减少等其他原因,医生要及时做出生产方式决定,从而保证产妇能够正常生产。
4 总结
三维超声图像更易于对病变或畸形的理解,可以获得常规二维超声不能获得的切面,表面结构与特征可以直观显示,能更准确显示胎儿畸形或病变的范围,对正常结构病变部位或畸形大小的体积测量更准确。首次系统检查胎儿结构畸形的最佳时间为孕中期18~24周,这个阶段羊水较多,能够及时准确反映胎儿四肢以及内脏方面的健康状况,并且,如果这一阶段检查出胎儿异常,可以及时对胎儿进行引产,从而减少畸形儿以及问题儿的情况发生。
鉴于上述等情况,建议有条件的孕期妇女应于孕30周左右重复三维彩超检查。一经发现可疑病例,增加超声复查并会诊,尽可能的反映出胎儿的健康状况,减少任何影响胎儿正常方面的风险,我国部分孕期妇女(特别是城镇农村孕期妇女)产检意识存在的 “超声辐射”等错误认知,也是延迟胎儿结构异常发现时间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根本原因所在。故我们应强调或呼吁全国性机构、各地方医院、防疫等卫生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宣传、科普等等相应手段,对我国孕期妇女存在“认知误区”进行阶段性和较长期的一个强化科普普及。以期提高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随着我国医学技术及设备总体水平不断飞速的提升,虽然现阶段我国胎儿的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预防胎儿异常,接受超声波检查,已经被大多数孕妇接受,并且这方面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但就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更加应积极宣传产前超声,特别是代表着目前领域内最高水平的实时三维彩超成像检查、扩展成像技术的应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胎儿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3号).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02.
[2] 代礼,朱军.1996~2000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动态监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402405.
[3] 赵云.邹丽.金惠方 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联合B超检测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05).
篇3
关键词:开口谐振环;超材料;食物传感器;蓝移;红移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9-2095-03
目前,国际上学者将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统称为超材料 (metamaterial)。把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负的材料称之为DNG,即左手材料(1eft.handed materials:LHMs);把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仅有一者为负的材料称之为SNG。相应地将同时具有正介电常数和正磁导率的材料称为双正材料(double positive materials:DPS)即右手材料(right handed materials:RHMs)。而将左手材料用于天线结构可以实现天线结构的小型化。SRR就是一种实现左手介质的结构。
近几年来,负折射率材料由于其独特新颖的物理性质和诱人的应用前景而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当前国际电磁学界和光电子学界非常前沿和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异向介质是本世纪初物理学和电磁学的重要发现,它是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数的人造介质。异向介质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电磁场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它的深入研究成果将在许多领域有重大的应用。2012年Thin Film生产了首款印制式温度传感器监控系统,可以对易腐品(比如食物和医药)的温度进行监控。这款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医药行业,以确保疫苗、瓶装药品在运往医院或医生诊所的途中一直处于适度安全的温度环境下。该文主要介绍基于可调谐超材料管的研究及在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1 可调谐超材料管结构分析
1.1 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应用
开口谐振环(Split-ring resonator)是一种磁性超材料,是产生磁谐振最常用的结构,最早应用在产生负指数煤质的设计中,到现在已经有很多重要的改进,如高对称性的设计,或扩展到二维、三维的结构,应用十分广泛[1]。由SRR结构形成的异向介质可以用来实现微波控件滤波器。由SRR和其互补结构CSRR构成的传输线也实现了较传统传输线更多的性能,并能够实现对特性阻抗和散射参量的进一步控制。此外,基于SRR结构的电磁谐振单元可以用来实现强次波长电磁谐振,因而在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中有着潜在的应用空间[2]。
1.2 柔性基底
非常规柔性基底大部分是类似橡胶的聚合物如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I(聚酰亚胺)等。超材料通常是由高导电金属组成的亚波长谐振电磁结构。通过控制结构参数实现在广阔电磁波频谱中强烈的谐振响应特性。一种新型三维被动式可调谐性太赫兹超材料,称之为“超材料管”,是在柔性衬底上将二维平面制成的超材料卷起形成的[3]。超材料管呈现的蓝移可调性会随着直径减小调谐范围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在弯曲的空间里开口谐振环所产生的磁耦合谐振所影响的。由于超材料管从空芯变为实芯的这种形式,介电常数所增加的内环境,这使得谐振频率的红移可以用作识别未知材料的光谱特征。这种新型被动可调性太赫兹超材料管可以方便的开发新的功能太赫兹设备。
单个谐振环的尺寸可以确定太赫兹超材料的谐振属性以及对SRR单元电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以往的研究方法中,通过增加LC模型中的电容元件可以实现红移可调性的调试方法,实现蓝移可调性要求减少感性成分或电容元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红外光强度同时减少电感和电容组件可控制可调谐超材料的蓝移。在最近的研究中,佛罗里达州的柔性PEB薄膜可作为超材料的谐振增强和谐振宽频基板构造。这种薄膜属于一种柔性的超材料,可以使之编程成非平面的形式,也就是三维立体的,比起超材料,它可以在刚性基板上有更富潜力的设计和应用。
1.3 三维太赫兹超材料管
三维(3D)的太赫兹超材料管在SRR数组的内壁上卷起成管状的二维平面超材料。首先2D平面超材料的特点就是与LC共振, 3D超材料管的特点通过材料管进行太赫兹波传播。由于超材料管的轴线在垂直平面上的各向同性性能,当透射光谱保持不变时,三维超材料管绕轴线旋转。这种对偏光不敏感的优势可以提供极大的柔韧性,可由极化或非极化的太赫兹波传感,检测和扫描应用程序。图1示出的3D超材料管在不同直径分别为6.20,5.50,5.00,4.50和4.00mm太赫兹波的透射光谱。通过将直径从6.20减少到4.00毫米,谐振频率示出蓝移0.75至1.13Hz这个频率之间有0.38 THz的调谐范围。与直径的蓝移的频率减少可以归因于相邻之间SRR单元电池的超材料管的相互作用。
图2b比较平面超材料的2D和3D超材料管在1区的磁场方向。在二维平面的超材料,谐振环入射的太赫兹波的磁场H0垂直于每个SRR内引起的振荡电流方向。振荡电流的感应磁场H',在相反的方向上作用于开口环结构附近的入射磁场H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它们是在同一平面上,相邻的谐振环阵列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可忽略。对于三维超材料管,谐振环阵列的角度产生变化。在开口环结构相邻之间会存在一个角度为θ的弯曲表面,根据曲率或超材料管的直径,使感应磁场彼此相交。在SRR L和SRR[r][,]入射的太赫兹波引起的磁场H0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分量。只有H在SRR L和SRR R引起振荡电流能产生磁场H’。
篇4
误区1:三维、四维彩超检查诊断意义更大,而且还能留下宝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做纪念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一些准爸妈对三维、四维超声情有独钟,他们认为:三维、四维超声不仅能让医生检查时看得更清楚,而且还能满足他们急于了解胎儿模样的心理,留下宝宝的影像资料,一举双得。
其实,三维彩超、四维彩超的图像是后期生成的,并不是说医生观察到的图像就是三维、四维的,而是仍然用普通彩超观察,然后通过仪器中的转换软件将观察到的平面图像转成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
三维和四维的区别在于:三维彩超是图片,四维彩超是录像,可以让孕妈妈看到胎儿一连串的动作。也就是说,三维彩超是静态的,四维彩超是动态的,所以四维彩超看起来会更清楚,并且可以做成录像,刻录成光盘。
三维、四维超声检查确实是一项新的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现在还不成熟。实际上,从诊断意义上来说,三维彩超、四维彩超并沒有任何对诊断更有利的地方,只不过是让不懂得B超图像的人也能看出胎儿模样而已。因此,三维、四维彩超的意义仅仅在于:对胎儿的模样先睹为快。
误区2:如果孕中期排畸检查沒问题,宝宝肯定不会畸形
现在,胎儿畸形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产前早期发现对降低出生缺陷意义重大。超声技术一直是胎儿畸形筛查的主要方法,具有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可观察不同时期胎儿形态及结构改变,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但是,在孕中期(孕18~24周)排畸检查沒问题,是否就代表胎儿一定沒问题呢?答案是不一定。
一般地说,通过B超能发现的胎儿畸形有以下几类。
神经系统畸形:无脑儿、脑积水、小头畸形、脊柱裂及脑脊膜膨出。
消化系统畸形:脐部肠膨出、内脏翻出、肠道闭锁及巨结肠等。
泌尿系统畸形:肾积水、多囊肾及巨膀胱、尿道梗阻。
其他畸形:短肢畸形、联体畸形、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等。
尽管科技越来越发达,但目前的B超筛检还是免不了有些盲点,而且胎儿是个动态发展的生命个体,不同孕周可暴露的病变不同,B超只是对当时观察到现象的客观描述。另外影响超声检查和判读的因素也有很多,如孕妇腹壁脂肪太厚、羊水量,以及胎儿的位置、角度、姿势等。
同时,无法由B超筛查作出诊断的胎儿异常还有很多,包括胎儿染色体异常,以及智障、耳聋、自闭症等纯粹功能性的障碍。此外,有些胎儿畸形要到24周之后才出现,但是目前法律所规定的堕胎最后期限是24周。
因此,孕中期超声排畸检查并不是万能的,检查沒问题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存在问题。
误区3: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就要终止妊娠
篇5
彩色B超仪彩色B超仪是高分辨率的B超仪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仪器,彩超小型化是近年来主要发展趋势,人们又简称其为“彩超”。彩超除保留了B超仪的所有性能外,还对血流、心脏瓣膜等动态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和测量功能,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0年深圳人民医院承担的国家人口计生委《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网建设》课题,将人口计生系统与卫生系统的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先心病的筛查、诊断,形成互相协调、互相协作的无缝衔接筛查诊断“链”。大大提高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率,对其预后及处理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椐。此外对孕期常见的胎儿脐带绕颈彩超也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因此积极应用和推广小型便携式彩超装备于乡镇、社区的卫生、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促进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工作下移前移,是我国产前优生筛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成本便携彩超仪,从质量、性能、数量等都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可以预见,以彩超为服务机构基本装备的局面,将在我国由上至基层、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推进,由此带来的精细筛查、精确诊断将惠及千百万育龄妇女。
多功能超声仪器
人工流产手术以超声仪器做为基本平台,融合其它医疗设备或技术整合成为另一种新型的医疗仪器,使检查、诊断或手术、治疗在同一设备上同时进行,目前己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国内最典型的设备就是“超声可视妇产科手术仪”,系由人工流产手术医生提出研发思路,无锡贝尔森公司最先研制成功。该仪器将B超与负压吸引器整合为一体机,将传统的盲视吸宫术变为在B超引导下的“可视”吸宫术,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此外该仪器还可以用于高难度的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吸取妊娠期绒毛手术等,因而受到了手术医生和受术妇女的普遍欢迎。妇科介入治疗在超声诊断仪介入下子宫肌瘤微波微创手术、超声介入下卵巢囊肿微创抽吸手术、输卵管声学造影术等都己在国内开展。由于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组织损伤少、受术者痛苦小等优点,临床应用日渐广泛,许多医院单独设立了介入超声科。医用超声已由单纯的检查诊断向介入手术治疗方向发展,且前景为业内专家普遍看好,在有条件的县级技术服务机构都可以开展此项新技术。内窥镜检查近年来,日本科研人员将超声与内窥镜整合研发出超声/光学窥镜检查装置。这种新型的仪器发挥了超声和光的各自物理特性,相互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的图像结果。简而言之,光镜可获得人体管腔内表面的组织或病变的高清晰图像,而超声可获得同一部位组织或病变表面深层的高分辨率声像图,从而使医生能够由表及里全面了解肿块病变的形状、大小,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椐。目前超声/光学内窥镜管径及探头不断小型化,科研人员正在研发可以进入到比食道、肠道、阴道更狭小的管道的多功能探头。预计可以进入宫腔甚至输卵管的超声/光学窥镜很快就将面市,这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无疑将增加了一种无创性的设备。
篇6
【关键词】高频超声 三维彩超 易损斑块 动脉硬化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仪器设备的更新,超声诊断动脉斑块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使得对动脉斑块中易损斑块的诊断成为可能,所谓的易损斑块是指动脉硬化斑块中的一些斑块不仅造成管腔的狭窄,而且会破裂、出血、脱落和/或阻塞血管,形成栓塞和/或血栓,造成器官的梗死,这些斑块称易损性斑块(vulnerable plaque)、不稳定斑块或风险斑块。它的病理特征是,大的脂核、纤维帽变薄、破裂、有溃疡形成、大量巨噬细胞聚集、斑块内出血以及钙的沉积[1]。高频超声对动脉斑块不难诊断,结合三维彩超直接对易损斑块的诊断却少有报道,本研究探讨了高频结合三维超声对易损斑块的超声表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我们对261例受检者进行了常规颈动脉超声扫查,其中男性189例,女性72例,年龄40~87岁,平均年龄63.5岁,受检者中163例偶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不同感觉,98例无任何不适症状,261例受检者中高血压病人138例,占52.9%;高血脂病人78例,占29.9%;糖尿病人30例,占11.5%;高血压伴高血脂病人32例,占12.3%;血糖、血脂、血压均增高者16例,占6.1%;血糖、血脂、血压均正常者123例,占47.1%。
1.2仪器与方法:采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的V730超声诊断仪,应用6-12MHz宽频线阵探头,受检者取仰卧位,对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进行直接扫查,观察动脉壁、内-中膜的回声、厚度以及有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依次进行测量、记录,并对斑块进行逐一分析。我们通过对有斑块部位的血管进行局部放大、聚焦以及多切面扫查等方法,结合三维超声C平面检查,观察斑块的形态,测量斑块的大小、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斑块表层纤维帽的厚度,斑块表层有无点状钙化,有无斑块内出血和斑块表面细小的裂隙等来判定是否为易损斑块。
2结果
2.1颈动脉正常的超声表现:[2]颈动脉壁厚1-2mm,内膜呈线状,回声较弱、光滑,中层为暗区带,外膜呈明亮的光带。彩色多普勒:正常颈动脉血流为层流,充盈于整个管腔;颈内动脉循环阻力小,颈外动脉循环阻力大,颈总动脉具有上述两者的特征,循环阻力介于两者之间,收缩期有两个峰,主峰大于次峰,双峰间有切迹,整个舒张期存在血流信号。
2.2易损斑块的超声表现:①斑块上有薄的纤维帽,纤维帽厚度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逐年加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易损斑块,在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通过高频超声结合三维彩超对易损斑块进行早期筛选诊断非常重要;应用高频超声对动脉粥样斑块比较容易诊断,但对易损斑块的诊断较难判定,目前鲜有报道,我们通过对斑块局部放大、聚焦,多切面扫查及结合三维彩超C平面等手段来判定是否为易损斑块,此方法比较容易操作,较血管内超声方便、简单、无创,可重复性,能显示动脉管腔中粥样斑块的不同形态、大小、回声以及血管内膜等相关情况,尤其是三维彩超可以直接观察斑块表面的情况,并对动脉管腔中局部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等进行测量,从而分析斑块的性质,可作为对易损斑块诊断的筛选方法。
我们知道,易损斑块是造成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易损血液和易损心肌等其它因素,最后导致易损患者的发生;因此,识别出易损斑块后,应给予积极的综合性的干预性治疗,以便指导临床应用降脂及稳定斑块类的药物,从而有效的治疗、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研究颈部血管超声的调查发现,与回声均匀斑块比较,不均匀回声斑块的患者的症状和中风发病率明显增加[4]。超声可以提供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厚度、特征和位置的信息。软斑块为弱回声或等回声,而纤维化和钙化斑块为强回声称硬斑块。钙化的斑块后边有声影,出血斑块呈不均匀回声,斑块表面不规则提示溃疡形成。高频超声检查颈动脉也有其不足之处:①对某些高位骑跨型颈动脉球的患者,用超声检查有困难。②超声的图像与CTA和MRA比较,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仍然有限度。③超声图像的显示和判断与操作者技巧有关[5]。
本组研究发现,261例受检者中,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病率较高,占53.6%,考虑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要消除动脉粥样斑块,就要从小教育大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中可疑风险斑块的受检者占29.9%;对所筛选出风险斑块的受检者,更要重视起来,告诫他们不仅要稳定情绪,不要过度劳累,并且要常规应用一些稳定斑块的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在血糖、血脂、血压均增高的16例受检者中,颈动脉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斑块,考虑是三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但尚缺乏相关调查,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同时,再应用降脂、稳定斑块等相应的药物;并对特定部位血管内的风险斑块进行定期检查,观察斑块的动态变化,是否有风险斑块变为稳定斑块,并及时和临床沟通,调整用药,对临床起到了协助诊断、指导用药的作用。所以高频超声不仅对易损斑块能做出较正确的诊断,而且对稳定斑块、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chminke U,Motsch L, Hilker L,et al.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observation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ulceration.Stroke,2000,31(7):1 651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二版.p720页
3丁士芳.张运.张梅等.应用血管内超声技术识别动脉斑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325-329
4陈文强.张运.张梅等.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血管内超声特征的临床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 281-291
篇7
今天,SIUI已成为世界知名、集医学超声显像诊断系统、医用X射线影像系统、工业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先进的技术、尖端的设备、精湛的工艺、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令SIUI赢得了广大业界人士的高度信赖。
作为民族高科技企业的佼佼者,SIUI多年来一直坚持以超过销售收入的10%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工作,取得多项高科技成果,并成功实现产品化,使SIUI的产品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
企业改制成功,是SIUI再次腾飞的开始。SIUI将立足超声,实现在医学影像系统和工业检测设备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形成国际化的技术开发中心、资本运作中心、物流中心和本土化制造中心,建成国际化的大型集团公司。
发展历程
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B型超声诊断仪;成功引进日本日立黑白超技术及生产线;成功收购美国ATL公司彩超技术及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率先获得国际ISO 9001、美国FDA、欧共体CE认证;研制成功世界先进的全数字B超,开始全面替代进口产品;推出全数字彩超,在中国吹响全数字彩超普及的号角;推出新一代彩超,标志着中国彩超研制水平进入世界中高端行列;推出轻便式数字超声探伤仪;研制成功实时三维容积探头,填补国内空白;推出一系列实时三维彩超,并全球首创基于B超平台的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开创实时三维超声普及新时代;全国首创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攻克弹性成像技术,开创民族超声新天地;医用X射线影像摄影系统正式上市,迈出产品多元化崭新一步;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实时三维腔内容积探头,继续引领国内实时三维超声发展潮流。
科研实力
SIUI拥有全国超声仪器专业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汇集了一批高精尖科研开发人才,拥有多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60%以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SIUI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科研开发环境方面,SIUI配备了完善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软件开发系统。在借鉴国际知名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SIUI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与联合开发相结合、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方针,在美国设立了前沿技术开发机构,并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和多家国内外知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不断在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生产能力
SIUI是中国最大的超声仪器制造基地,拥有多条国际先进的SMT生产线、探头生产线及机加工生产线,拥有大批熟练的生产技术人员,以及成熟的国内外物流运转系统。目前,SIUI的医学超声诊断系统年生产能力达到主机8000台、探头20000只,工业检测设备年生产能力达主机20000台,探头100000只,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是广东省政府认定的广东省5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之一。针对医学影像系统、工业检测设备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的特点,SIUI始终坚持对电路板、探头等主要部件和重要的工序采取自主生产,对确保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使得整机的配合更完美,抗干扰能力更强。
品质控制
SIUI作为国内同行第一家通过ISO9001、美国FDA、欧共体CE、中国CMD认证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锤炼,管理流程合理成熟,持续改进,全面确保了研发、采购、生产、出厂、销售及服务各环节的操作规范性和质量可靠性。
SIUI设有专职的品质管理部门,贯彻“创新影像技术,精心质量管理,诚信服务顾客”的质量方针,以“人”为核心力量,从员工职业素质入手,通过专业培训,将质量严谨把控意识深入贯彻到各员工、各岗位。
SIUI的元器件实行全球择优原则采购,所有元器件的供应商均该领域的佼佼者,所有元器件均经过各项指标检测,优取劣汰,确保产品各零部件的性能卓越。
SIUI拥有国际先进的大型环境试验室,所有成品出厂前均须在环境试验室里进行连续72小时的老化试验,确保仪器在较恶劣的使用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
企业荣誉
历经30多年的开拓创新和励精图治,如今的SIUI已成为世界知名、集医学超声诊断系统、医用X射线影像系统和工业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同行业中的领跑者。
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SIUI获得的国家、省、部级荣誉不胜枚举。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广东省装备制造业50强,广东省企业创新记录优秀奖,广东省改革开放30年医疗器械产业10强,广东省技术创新型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社会责任
SIUI始终秉持“感恩回报”的信念,积极承担起回馈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SIUI经常向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捐赠彩超、B超,帮助这些地区解决看病难问题。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通过四川省卫生厅、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汕头慈善总会等机构,向地震灾区捐赠了总值近5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和设备。2009年,SIUI向广东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00多万的彩超设备,为救治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贡献一份力量。2010年,在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SIUI又在第一时间,通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机构向灾区捐赠了价值近百万元的超声设备……
问客户服务
“全方位服务客户需求”是SIUI一贯的经营宗旨。在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前提下,SIUI不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篇8
【关键词】产前筛查 血清AFP 畸形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21-01
先天性畸形和异常在围生儿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是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唐氏综合征,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碍、特殊的面容,并常伴有各种先天性畸形[1],且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产前诊断的明确及尽早终止妊娠,对于避免畸形儿的出生,提高我国整体出生人口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孕中期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为基础的产前血清学筛查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孕中期筛查唐氏综合征患儿,是实现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对3200例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测定血清AFP水平,探讨其与妊娠异常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产妇3200例,均为在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期间接受血清AFP产前筛查的孕妇,年龄l8~35岁,平均(26.5±4.2)岁。孕14~20周的产妇。该组产妇在坚持期间均经详细询问妊娠史和生育史,记录身高、体重等,应用末次月经日期计算孕周,通过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复核。
1.2 方法
现对该组产妇进行血清AFP测定,然后高危孕妇经彩超确诊。⑴血清AFP测定:取孕妇全血2 mL,离心分离血清,置-20 ℃箱保存待测,于一周内检测完毕。用芬兰WALLAC公司生产的1235型半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应用随机软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有无糖尿病史及吸烟史等计算,测孕妇血清试剂为Wallac公司的AFP PAPP-A和free β-HCG双标记试剂盒,B超测定胎儿10~13周胎儿NT,结果大于1:250者,准NT值>3 mm视为唐氏综合症高风险,对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建议做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染色体异常疾病[2]。当AFP的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I≥2.5时判断为神经管畸形高风险,建议用彩超进行诊断,并加强监测随访排除异常情况。超声筛查和血清筛查其中一项阳性,一项阴性者联合计算风险值。⑵超声检查:使用韩国麦迪逊(Medison)公司生产的Sonoace8000 Live四维超声成像仪,频率2.5~7.0MHz,具有二维、三维、四维(实时三维),血管三维,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等多种功能。对疑有异常的胎儿,转入彩超室再进行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检查。按照英国胎儿基金会颁发的筛查标准进行操作。⑶对接受产前筛查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采用电子网络系统,将每例产妇的一般资料输入电脑,包括初次产检,产前检查,妊娠结局及产后访视等。
2 结果
3200例产妇均经血清AFP筛查,有25例血清AFP>2.5 MOM,占0.78%。其中8例经超声有异常,占32.0%。该25例高风险的孕妇进行随访跟踪发现,除彩超确诊的8例异常为还有1例为死胎,1例脑积水。见表2-1。44例血清AFP在2.0~2.5 MOM,其中14例早产,4例胎儿窘迫,1例流产。其他产妇血清AFP<2.0MOM,经跟踪随访有2例脑积水发生。血清AFP>2.5 MOM胎儿异常的发生率为40.0%;血清AFP在2.0~2.5 MOM胎儿异常的发生率为43.2%,血清AFP<2.0MOM胎儿异常发生≈0,可见血清AFP异常的胎儿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时发生率,P
表2-1 10例异常胎儿的病例情况
3 讨论
先天性畸形和异常在围生儿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是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的核心问题,提高产前诊断,减少此类患儿的出生,对于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人口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目前,B超是对产妇进行产前诊断的良好方法之一,但是B超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胎儿一些轻微的缺陷B超发现较为困难,且有些缺陷在早期特别是18孕周以前很难发现。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其在正常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其作为一种胎儿特异性蛋白,在孕中期的异常增高与胎儿的神经管发育异常、腹裂、死胎、流产等发生密切相关[3]。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AFP异常的胎儿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时发生率,P
参考文献
[1]张丽,周助人,冯光.妊娠中期不同孕周妇女外周血清标记物中位数及出生缺陷筛查标准[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24-2325.
篇9
【关键词】单脐动脉;胎儿畸形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55-01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两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是指脐带内只有一根脐动脉,另一根脐动脉缺失,是脐带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单脐动脉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合并其他部位的畸形[1]。因此越来越多报道建议将单脐动脉胎儿视为高危儿,检测及妊娠过程。本文通过总结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病例,分析单脐动脉合并结构畸形类型,为产前咨询和临床处理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来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单脐动脉的病例,对其中接受了三维/四维超声检查的88例进行分析,孕妇年龄19-45岁,孕周16-36周。
1.2仪器采用GE-Voluson E8、730 Expert及730 Prov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原则是在能满足穿透力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频率较高的探头,以提高分辨力。该探头能够完成二维、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四维)超声扫查。
1.3检查方法患者平卧位,于下腹部做多切面扫查,对胎儿进行常规测量,通过胎儿腹部膀胱处横切面、脐带游离段横切面、纵切面确诊单脐动脉。一旦发现单脐动脉,扫查并记录胎儿全身其他结构异常声像,并将图贮存于超声工作站内。若胎位不配合,可嘱孕妇变换或下床适当运动30分后复查。
2结果
本组单脐动脉共88例包括左侧48例(54.5%),右侧40例(45.5%)。单纯性单脐动脉45例(51.1%),合并其他结构畸形43例(48.9%),其中左侧23例(53.5%),右侧20例(46.5%),心血管系统畸形(包括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大动脉异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缩窄、永存左上腔等)18例(41.9%),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包括脉络丛囊肿、胼胝体发育不良、小脑扁平、后颅窝池增宽、脑室扩张、脊柱裂、半椎体、第四脑室囊肿等)15例(34.9%),泌尿系统畸形(包括融合肾、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肾缺如、输尿管囊肿、输尿管扩张等)12例(27.9%),前腹壁和消化道畸形(包括食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脐膨出、肠管回声增强等)8例(18.6%),肢体畸形(包括桡骨缺失、手指缺失、钩状手、足底皮肤水肿、多发肌肉关节挛缩等)4例(9.3%),颜面部畸形3例(包括唇腭裂、鼻骨缺失、小下颌等)(7.0%),其他畸形(包括肺囊腺瘤、隔离肺、颅骨骨化不良、淋巴水囊瘤、胸腹腔积液等)5例(11.6%),其中16例(37.2%)胎儿合并2种或2种以上畸形。
3讨论
脐带为连接胎盘和胎儿、母体与胎儿血液循环的重要纽带。单脐动脉可见于1%的妊娠[2],左侧缺失高于右侧缺失。单脐动脉的发病机制说法并不统一,一种说法是原发性发育不良即先天性只有一根脐动脉,还有一种说法是血栓形成导致最初正常的一根脐动脉萎缩消失。检查过程中我院曾发现两例胎儿早期是两根脐动脉后期变为一根脐动脉。
单脐动脉超声表现:①经膀胱腹部横切面显示仅有一侧有血流信号,以此可判断左侧或右侧脐动脉缺失。②脐带横切时由两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组成的正常“品”字结构消失,而由仅含一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组成的“吕”字所取代。其中管腔较大的一个为脐静脉,较小的一个为脐动脉。单脐动脉的脐动脉一般较正常脐动脉的管腔稍大,可能因为代偿所致。彩色多普勒现实一红一蓝两个圆形结构。②羊水中脐带螺旋较正常脐带少,显得平直。彩色多普勒显示一红一蓝两束彩色血流信号。④因为单脐动脉在进入胎盘前可能融合成一条脐动脉而形成脐带胎盘侧的正常变异,故单脐动脉应该在胎儿侧确定[2]。目前随着人们意识以及产前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超检查已经成为产前检查胎儿不可替代的一种方法,而彩超可以清晰、有效、直观地发现单脐动脉,并且具有耗时短、方法简便、检测时间早等优势。本研究结果中的88例病例最早在16周即可发现。平均耗时1-1.5min。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单脐动脉与某种特定的畸形有明确的相关性,只是发现单脐动脉的胎儿合并异常的几率高于正常脐动脉的胎儿。据报道,单脐动脉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的机制可能是:单脐动脉干扰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胎儿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颜面部和胎儿肢体的发育异常。本研究中有48.9%的胎儿合并其他畸形,合并畸形种类最常见为心血管系统,占41.9%,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占34.9%,再次是泌尿系统,占27.9%,其中有16例(37.2%)的病例合并2种或2种以上畸形。
综上所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应把脐带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一旦确诊SUA,应对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畸形儿的出生,在提高生育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超声诊断无损伤,检查方便,图像直观,故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它与 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和同位素显像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的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手段多
超声诊断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A型、B型、D型、M型等。除A超基本淘汰外,常用的超声诊断一般是多种类型的结合。
B型超声是所有超声诊断的基础,它能直接显示二维空间图像,故又称二维超声。
D型超声也称多普勒型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彩超。彩超既能提供二维图像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是如今超声诊断的主流。
三维超声技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能给胎儿做一个立体画像,其实这仅仅是三维超声应用的一个小手段,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各种复杂胎儿畸形的诊断以及手术立体导航等多个领域。
超声造影又是另一种全新的诊断模式。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较之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要丰富得多,这几乎是所有恶性肿瘤共有的特征。以往我们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来观察肿瘤的血供,但有时因为肿瘤的滋养血管管径太细或流速太低,多普勒技术会检测不到血流信号,导致信息的偏差。
但现在有了造影剂就大不相同了。造影剂其实就是一种很小的微气泡,它的直径比红细胞还小,表面加了特定的成分,使得气泡十分稳定,不会轻易破掉。一旦我们把造影剂注入血管内,它就会随着血液循坏到达肿瘤内部。由于超声能极敏锐地发现造影剂的存在,那么这时肿瘤也就无处遁形了。而且我们能根据肿瘤显影的时间早晚及持续时间,知道肿瘤的血供详细信息,从而找出有无恶性肿瘤的供血表现,肿瘤的良恶性也就一目了然了。最为神奇的是一旦检查结束,微气泡会消融掉,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可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超声检查,体外体内均可完成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