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交易所范文
时间:2023-04-12 02: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权交易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6-0098-07
一、引言
文化产权交易所是我国的特有产物,它是伴随着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而出现。2009年6月,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9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随后挂牌成立。两家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挂牌,标志着我国文化产权市场正式产生。之后,各省、市陆续成立了区域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权市场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中国特色且出现时间较短,理论界对于其创新经营的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学者以及行业实践人士进行了一定探索。
对于文化产权交易所创新经营的指导思想,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1]认为,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有着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特质:一是资源的非标准化特性;二是资源的可复用性。文交所这种社会化、大众化、资本化、科学化的平台交易形式,为文化艺术资源的价值发现与实现提供了可能;文交所搭建的是一个文化艺术与金融对接的交易平台,并不仅仅是从事艺术品份额化、证券化的专业与专门化的场所,人们更应充分发挥文交所的综合功能,推动不同区域文化艺术资本市场及其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发展。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2]指出,中国广大中产阶级对金融资产特别是优质的金融资产有着巨大的需求,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巨大的资产,文交所如果采用恰当的方式将其资产化、再金融化,就可以满足这方面高达十万亿的潜在需求。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天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却比较低,在发展中面对许多瓶颈;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雄厚的市场资本中间需要一个桥梁,而文化产权市场就是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对接非常有效的平台[3]。
对于文化产权交易所创新经营的具体策略,西沐[1]指出,文交所运营最核心的有四点:一是非标准标的物的一头对多头、多头对多头交易;二是交易的平台化取向;三是大众参与;四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文化普及与美育。其中,价值发现是核心,大众参与是灵魂,平台化是关键,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美育是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张天指出,文交所可以探索四个方向的业务:一种模式叫做文化产权交易,这种模式是一种普通的模式;第二种叫做价值链继承模式,把策划、包装、交易、服务,这些基本的连接起来;第三个模式是文化产权的半标市场交易;第四个模式是文化商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胡懿勋教授提出了其理想的文交所模型这实际上是将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安排引入艺术品交易市场,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也是进行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探索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基本指导思想。:“由经纪商或独立经纪人签约的作者在艺术交易所‘挂牌上市’,投资人针对作者的展览资历、成交纪录与拍卖行情进行投资。经纪人需要安排作者的展览与交易,以制造可信的纪录提供交易所更新各项数据。‘上市作者’通过经纪人取得投资人的资金用以可持续创作,作品在展览和拍卖的获利则按比例分配给经纪人、投资者与作者,交易所按每笔投资金额取得手续费。”在此交易模式下,引导意欲进入艺术市场,却苦于缺乏艺术知识或未雇佣艺术顾问的投资客,将分散的资金融汇一处,对上市作者注资,文交所可以由此转变经营形态和市场定位,成为投资交易的平台,成为艺术市场的第三级市场[4]。林天强[5]则认为,在文交所平台上,要建立供需双方、中介服务、大众投资、交易平台四方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也就是“三维一体”的商业模式。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高波: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创新分析综合来看,学者们以及行业实践者对于文化产权交易所创新经营的方向有相似观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要定位于文化资本市场,应根据文化资源特性进行一定程度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文化产权交易所具体创新策略方面则差异较大。这种创新策略上的差异更体现在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业务经营实践,各地在建设文化产权市场过程中进行了形式各异的创新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权交易所应如何进行科学的业务创新,既能充分发挥对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支持作用,又能使自身获取充沛的经营现金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泰山文交所艺术品交易模式的创新要点
山东泰山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注册资本1.5亿元。 泰山文交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是文化艺术品的股票式“份额化”交易泰山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国内开展股票式“份额化”交易的代表性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其它的如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等也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即以对文化艺术品实物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为前提,发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的艺术品。成立以后,泰山文交所于2011年9月27日推出了首个挂牌项目——黄永玉的《满塘》;之后,又推出了“吴冠中01”、“吴冠中02”等多个产品。在实际运营中,泰山文交所交易模式的典型特点如下:
(一)艺术品的“份额化”
按照每份1元面值,将艺术品拆成标准化的等份。艺术品进行“份额化”拆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中,《物权法》第九十三条指出,“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第九十四条更是明确指出,“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二)网上接收行情及实时交易
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投资者通过下载行情交易软件,通过互联网,即时接收市场行情报价数据,并通过网上委托方式进行委托交易。投资者当日买入的艺术品份额在买入当日就可以卖出,交易所收取 2‰的双向佣金。这样的交易制度设计大幅提高了交易流动性、活跃了市场,既给交易所带来了更多的交易佣金收入,同时又给投资者提供了短线价格投机的机会。
(三)投资门槛低
拥有一定资金量的普通投资者就可以开户交易,并且单个份额的市值仅为1元。投资的低标准既为拥有小额资金的投资者提供了参与艺术品市场的机会,更是大幅提高了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从实际情况看,来交易所开户的投资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长期从事股票与期货交易的证券类投资者;其次是具有一定艺术品收藏知识与经验的投资者;再次是艺术品收藏知识与经验不多但是资金充裕,对新兴投资机会敏感的投资者。在所有开户的投资者中,有一半是35-40岁的男性投资者。
(四)实行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是由具有较强实力和信誉的艺术品经营公司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地向艺术品投资者报出特定艺术品份额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广大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自有份额与艺术品投资者进行买卖交易是否对同一标的物进行双向报价是中国证监会界定交易商是否为做市商的根本点。。做市商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市场的流动性。
三、泰山文交所交易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一)价值来源与场内艺术品退出问题
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存在的核心难题是难以解决艺术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股票市场交易模式的重要支撑在于,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背后或者是公司实际的投入产出与生产经营带来的内生利润增长、或者是重大资产重组等因素所引致的企业外部增长、或者是政策等因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环境的重大利好等,也就是股票价格的增长具有合理的、而且令投资者信服的价值源泉。然而,股票式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却难以解决艺术品价格波动的价值源泉问题。艺术品的价值主要是指艺术品本身的艺术品位、艺术质量及其所产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6];艺术品一经诞生, 它实际上就有了本身的价值和位置;而艺术品的学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又共同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7]。艺术品的学术价值是指艺术品在整个艺术史中的学术地位及美学价值。艺术品的历史价值决定于两个方面:艺术品的创作时间以及艺术品在历史上的特殊价值。 一般来说,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形成与发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这一点也体现在国际上主流艺术品投资机构(包括艺术品基金)对于所投资艺术品的市场运作上,其运作周期一般都是中长期的。;同时,又因为艺术品收藏与消费的特殊性,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并不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艺术品的价值有时取决于不同收藏主体的主观评判。正是因为如此,一方面,在短期内,艺术品的基本价值是相对稳定、很难得到提高的,投资者对于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在短期内也很难有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进入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艺术品往往是某个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当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同时还在场外以低价流转交易,但场内以“份额化”交易的作品由于炒作导致价格高高在上时,场内作品很难解决价值来源问题。
于是,当挂牌艺术品资产包到期时,同一艺术家的场内艺术品与场外艺术品存在着巨大差价,场内艺术品的退出问题便成为致命难题。一旦场内艺术品无法退出,投资者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相关当事方也将面临着巨大风险与纠纷。
(二)过度投机问题
投机是每个交易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投机在一定范围内的适当存在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强化价值发现功能具有较好作用。但是,如果投机过度,则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带来很大的金融风险、社会风险。泰山文交所股票式“份额化”交易存在的重大问题就是很难解决过度投机问题。原因在于,在交易所挂牌产品种类有限、且单个产品份额不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致场外投机资金的炒作,即使有做市商的存在,也很难控制价格投机;一旦价格被过分炒作,就会带来很大的价格风险,从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这一点,从我国股票市场上对于中小盘股的炒作也可以得出结论:尽管政府监管日益严格,但流通盘小、富于题材的中小盘股却往往成为暴炒的对象。
从泰山文交所推出的第一个挂牌项目——黄永玉的《满塘》看,就表现出这样的典型特点。《满塘》挂牌总数量为2700万份,定价每份1元。发行后的总市值不过2700万元。上市后,首日涨幅达115%;之后继续大涨;但是,此后不久,整体呈现下跌态势,在16个交易日里曾连现5个跌停,单日成交金额最低仅8万元。正是因为投机过度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风险,部分损失严重的投资者目前正进行联合维权行动,泰山文交所面临着法律诉讼的问题。
(三)政策风险问题
交易所作为一类外部性较强的特殊行业,历来是政府管制的重点;而交易所的股票化交易问题,更是政府监管的重中之重。中国证监会是国家履行交易所监管职责的部门。从已有政策看,除了支持深圳、上海两个主板市场实行股票化的交易方式外,证监会对于其它市场的股票化交易,一直是严格限制的。在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的10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的通知》在此文件下发后,国家对于场外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了清理,包括淄博证券报价系统、山东产权交易所在内的国内绝大多数从事场外股票交易的产权市场被关停。中明确指出,将涉及从事非上市公司股票、股权证交易的各类产权交易机构视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随后证监会在此基础上对地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下发了产权交易“不得进行拆细、不得连续、不得标准化”的通知。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公开发行向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或发行对象累计超过200人的,应依法报经证监会核准”,“向特定投资者转让股票,未报经证监会核准的,转让后的公司股东累计人员不得超过200人”这个规定尽管是直接针对非上市股份公司而言,但在现实运作中,监管部门也把这些规定应用到了其它金融创新领域,如物权的拆分交易。,“进行股票承销、经纪、投资咨询等证券服务业务应由证监会依法批准设立的证券机构进行经营,未经过证监会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
泰山文交所在实际运营中就遇到了政策风险问题。在泰山文交所推出第三个交易项目“吴冠中02”后不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 号),其中明确指出“自本决定下发之日起,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之后,中宣传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中宣发〔2011〕49号)也明确指出,“文化产权交易所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 个交易日。”文件“四个不得”的提出,意味着泰山文交所股票式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必须进行根本上的调整,否则将面临“被关门”的风险。
四、泰山文交所的创新教训分析
(一)金融创新不能脱离艺术品的本质属性与艺术品产业链而独立存在
艺术品从其本质属性看,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价值,而供收藏者、投资者以及消费者所中长期持有,但却带来了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不足问题[8]。泰山文交所股票式“份额化”交易模式将股票市场的交易模式复制到艺术品交易市场,从而解决了传统艺术品交易中的流动性不足问题,这是艺术品交易领域的金融创新。但是,这种金融创新却使艺术品从根本上背离了艺术品的本质属性。在这种创新制度设计下,市场参与者只关心如何通过短线炒作来获利,而并不关心交易标的到底是艺术品、是股票还是其它。
艺术品交易不能脱离艺术品产业链而独立存在。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模式对于整个艺术品产业链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作用。以书画市场为例进行分析。从正面作用看,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满足的是艺术品产业链中的两方——书画家和购买方的需求。对于书画家而言,通过艺术品份额的一级市场发行一次性的得到了巨额资金,从而可以安心创作;对于购买方而言,可以使不具有整体收藏能力的投资者得到购买“份额”的机会,也为投机者提供了高流动性的、短线投机的标的。但是,这种正面作用是有限的。对于购买方而言,整体上看进行的是“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最后一批接手的投资者将面临必然性的亏损。从泰山文交所投资者的现实情况看,多数参与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的投资者亏损严重。对于书画家而言,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作用,这表现在:一是这种模式会助长书画家的投机意识,使其很难真正的安心创作,而往往注重如何快速提升身价;二是书画家作品过于炒作,往往会透支其未来的成长性,扰乱其作品的市场定价。从成立时间更长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挂牌作品来看,已经表现出这一点例如,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首期挂牌的津派名家白庚延的作品,由于其场内价格的暴涨暴跌,导致其场外作品的销量大减,而白庚延本人名声也大受影响。。
从书画行业产业链的角度看,要使书画艺术品价值尽快被市场及投资者认知,必须有赖于书画经营中介的运作——画家创作完作品后,经营中介依靠专业机构对书画艺术品的研究及宣传,使市场认识其价值;同时,经营中介通过对书画艺术品的买入和卖出,使作品在流通中发现价值、实现增值[9]。因此,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运作场内书画项目的时候,离不开书画经营中介的参与,必须依靠其来发掘场内作品价值。但是,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模式完全脱离了艺术品经营中介——画廊、艺术品经营公司及各类专业机构,从而使其场内运作变成“少数人的投机游戏”。
(二)脱离艺术品产业链的简单手续费模式是难以持久的
从泰山文交所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的盈利模式看,就是通过“超过200人的份额化”、“标准化”以及“T+0”等交易制度设计所带来超流动性来帮助交易所提升交易量,从而产生更多的手续费收入。也就是说,收取交易手续费是泰山文交所的基本业务模式。但是,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存在着难以解决的艺术品退出与过度投机问题。当交易所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给参与的投资者带来损失时,必然会带来很大的政策与法律风险。这也就意味着,交易所脱离艺术品产业链,而只是利用过高流动性的交易制度来获取手续费模式是难以持久的。
(三)要注重在运营模式中建立“防火墙”与风险隔离机制
从泰山文交所的案例可以发现,文化产权交易实际上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种风险既来自于政策,更来自于艺术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交易所首先应防范政策性风险。2011年11月以来,国家对于交易所的清理整顿过程中,大量的触发政策红线的交易所被停业、转行甚至被关门,这充分说明了政策风险的严厉性。交易所还应防范艺术品产业链的风险。例如,艺术品的真假鉴别难问题是任何艺术品交易机构都必须面对的交易难题。对于这些问题与风险,交易所必须设计好风险防范机制。泰山文交所近期面临的问题,既有来自于政策方面的风险,也有来自于艺术品产业链的风险。由于泰山文交所在设计业务模式之初,对于这些风险考虑不足,导致在业务具体运作中,缺乏有效的“防火墙”与风险隔离机制,从而使自己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借鉴目前国内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经验,为有效防范风险,文化产权交易所有必要建立以会员制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会员制主要表现在文化产权交易所制定交易与服务规则,但却不直接受理交易双方的委托,不直接为进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各类会员是市场交易双方的经纪人,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交易主体和产权交易平台之间的联系纽带。,在交易机构与进场客户之间打造会员这道“防火墙”。
五、当前政策环境下交易模式的创新设计
前面分析已经说明,文化产权交易所应放弃艺术品“股票式”份额化交易。由此,选择传统的整体产权式转让交易模式是绝大多数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必然选择。但是,这样就面临交易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为了提高交易流动性,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本文提出一种将拍卖与电子交易结合的创新交易模式。
其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图1中,待转让艺术品经过鉴定真伪以及价值评估程序后,进入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挂牌,征集意向买方;在挂牌当天出现两家及以上的意向买方时,由拍卖公司进行标的物的拍卖,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受让买方;受让买方竞买到标的物后,可以进行实物交割,也可以不进行实物交割;如果进行实物交割,交易到此为止,但如果不进行实物交割,艺术品实物继续在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挂牌出售;5个工作日后,如果有两家及以上的意向买方时,由拍卖公司对同一标的物进行第二次拍卖;由此,又进入同样的第二轮交易循环。
这种交易模式的好处在于:首先是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帮助交易所有效回避了政策性风险。之所以选择5个工作日,是根据国发〔2011〕38号文规定“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同时,电子交易中引入拍卖机构,从而使得进场交易有《拍卖法》可依,解决了艺术品交易所直接组织交易缺乏明确法律依据的问题。其次是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流动性。当买卖行为实际发生时,买卖方可以不进行实物交割,只涉及资金的结算问题,这就有效降低了买卖方的交易成本;而5个交易日后可以接着出售,在现有法律政策框架内,实现了较高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西沐.文交所要学会在艺术金融产业中行走[EB/OL]. http:///culture/gd/201204/18/t20120418_23252131.shtml,2012-04-18.
[2]梅建平.以史为鉴抓住机遇开拓文化金融市场[N].上海证券报,2011-05-27.
[3]刚罡,武文龙.文交所就是文化产业的“铆钉”[J].艺术市场,2011(4):35-36.
[4]何峰.文交所如何走出困境?——艺术品金融化新解和艺术市场三级体系的建立[J].艺术市场,2011(4):38-41.
[5]林天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文交所发展与规范[J].中国美术,2011(6):15-17.
[6]ALAN COLLINS,ANTONELLO SEOREU,ROBERTO ZANOLA.Reconsider in Art Price Indexes[J].Economics Letters,2009(12), 57-58.
[7]BAUMOL,W J.Unnatural Value,or Art Investments Floating Crap Gam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10-11.
篇2
关键词:司法委托拍卖 产权交易所 完善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工作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委托的拍卖活动应在有关管理部门确定的统一交易平台或网络平台上进行。在这种改革的大背景和趋势下,各地法院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以重庆市法院的改革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2009年3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司法拍卖工作的试行(规定)》,从2009年4月起将涉诉的司法拍卖标的全部进入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重交所),由独立的第三方以电子竞价方式公开挂牌拍卖。其具体做法是:司法拍卖不再是由法院委托拍卖机构直接拍卖标的物模式,全部进入重交所的阳光交易平台,由重交所统一提供司法拍卖场地、拍卖信息并代表拍卖机构与竞买人签订竞买协议。涉诉资产进入重交所平台后,重交所完成原由法院与拍卖机构从事的一部分工作,如拍卖信息、提供拍卖场地、查询竞买保证金账户、维持拍卖秩序、代拍卖机构与竞买人签订竞买协议、提供电子竞价系统、代法院办理收取保证金手续、对拍卖会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出具涉诉资产处置证明等。司法拍卖仍由拍卖机构接受法院委托,拍卖机构与重交所建立合作关系,按照法院拍卖委托书要求及时启动并实施拍卖,承担草拟拍卖公告、竞买须知、竞买协议书、拍卖成交确认书等法律文书以及招商宣传、主持拍卖会、出具拍卖成交报告或流标报告等职责。
从重庆市法院系统的实际运作来看,司法委托拍卖集中进入产权交易机构,对于保护竞买人信息、维护竞买人利益,通过电子竞价平台加深竞价程度,保证竞价交易公平规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也确实取得了可观的效果,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自2009年4月涉诉资产纳入重交所拍卖以来,拍卖成交宗数、拍卖成交率、拍卖增值率均稳步上升。截止到2011年8月,重庆市法院系统司法拍卖总成交率由改革前的不足20%上升至82.2%,已成交项目由改革前的平均缩水30%变为平均增值16.7%。实现了成交率、变现率明显上升。重庆法院这一改革举措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一时间,广东、河南、湖南、江苏等地法院相继跟进,先后下发了司法拍卖强制进入产权交易所的规定,重庆模式大有成为司法拍卖改革的方向的趋势。
对于各地法院出台的以"强制进场、挂牌交易"为标志的司法委托拍卖强制进入产权交易所的举措,在拍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笔者认为,产权交易所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引入司法拍卖,对原有的委托司法拍卖进行改良这一模式还有待探索,其在司法拍卖法规的定义上还是一个空白,它的发展和推广也需要完善和解决存在的以下问题:
1.产权交易所的地位与权责
目前我国对于司法拍卖进行规定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司法拍卖应当委托拍卖机构进行,产权交易所进入司法拍卖后,目前其职权实际已经超越了交易平台的定位,不仅仅是提供场地和资源,甚至对拍卖进行主导,由于其本身不是拍卖机构,不具备从事拍卖活动的资质,所以产权交易所在司法拍卖中的地位和权责还有待更为明确的法律规定。
2.产权交易所的逐利性产生的不确定性
产权交易所的引入本意是作为切断法院与拍卖机构之间利益的防火墙。引入产权交易所后,产权交易所承担了拍卖改革前拍卖机构的相当部分工作,在委托拍卖过程中,产权交易所作为一个机构,需要为自己的劳务付出获得正常的利润。当初将社会拍卖机构引入法院强制拍卖时,也是怀着看重拍卖机构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的良好愿望,然而社会拍卖机构的逐利性和违法低成本性导致委托拍卖乱象丛生,引入产权交易所制约拍卖机构和改良委托拍卖制度的愿望同样良好,但是正因出于追求自身利润的可能,在目前对产权交易所缺乏管理措施的环境下难以保证产权交易所在委托拍卖制度下的顺利发展,不能排除产权交易所对于应该遵守的保密制度等流于形式,甚至与少数拍卖机构和法院产生不正当利益输送。
3.产权交易所自身权利义务不明确
在现有的委托拍卖制度设计中,没有确定产权交易所的地位。产权交易所对法院承担义务的同时却对拍卖机构享有权利,形成了一种错位的权利义务格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权交易所与拍卖机构在利益分配上难以达成一致,现行的措施是由各高院在自行出台的管理规定中确定,分配比例实际上让双方都不满意,产权交易所认为自身承担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量,拍卖机构只需要在标的物进行拍卖时派出一名拍卖师到现场主持即可。而拍卖机构认为拍卖佣金是拍卖机构的合法劳动所得,应当由拍卖人收取,产权交易所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应当按国家物价部门进行核定后收取。
4.产权交易所与拍卖机构的工作运行与衔接有脱节情况
产权交易所承担了一个将所有进行司法拍卖的拍卖公司整合在一个公开交易平台的责任,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产权交易所承担了拍卖公告、竞买登记与招商等前期活动,如果相应进展不能及时告知负责拍卖的拍卖机构,拍卖机构在不明前期情况下主持拍卖会,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因为产权交易所与拍卖机构各自的主客观因素如利益分配矛盾等原因,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所以需要法院以制度性的规定合理安排产权交易所与拍卖机构的工作衔接,避免委托拍卖工作的延误。
5. 产权交易所电子竞价系统普及率不高
根据各地法院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各地产权交易所电子竞价系统普及率不高,由于技术限制,很多电子竞价还是基于产权交易机构自身的局域网设置竞价器,利用互联网竞价尚未普及。很多情况下还是在沿用传统拍卖竞价形式。此外竞买人对电子竞价不熟悉和习惯,电子竞价的优势不能充分体现。
笔者认为,引入独立于法院系统、有别于拍卖机构并广泛采用电子竞价的第三方产权交易所,对于完善与规范现行的委托拍卖制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为了使这一改革的探索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在以后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快出台对应的法规和司法解释,明确产权交易所与法院、拍卖机构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产权交易所的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双重监管机制,完善权力制衡机制。
2.促进产权交易所建设,产权交易所要完善电子竞价设备、扩大信息平台、拓展营销招商途径以适应司法拍卖的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一地区可引入多家产权交易所,明确产权交易所与拍卖机构的责权关系及佣金合理分配。
篇3
纵观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它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进展。从1994年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成立算起,产权交易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6年。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一诞生便处在矛盾中:一方面,上海正处于国企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交易机构为盘活国有资产、规范国有企业购并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服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四川乐山出现了所谓的“箩筐交易市场”(即当地产权交易所绕开证券监管机构,将未上市的国有企业产权拆细,公开交易这些企业的股票),国务院明令禁止新设产权交易机构。因此,尽管上海有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需要,但仍只能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交易。
直至1995年7月,原国有资产管理局草拟了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办法,上海市委才能放手把产权市场作为促进国企改革的一个环节。1996年3月,在城乡产权交易所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产权交易所,标志着上海产权市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96~1999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管体系,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主要目标,以国有企业间的产权交易为主要特征,以政府行政撮合为主要交易手段。从1996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出台了近10部有关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政府规章,其中有9部是在1999年前制定的(产权交易法律事务,张海龙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这些规定是:《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产权交易市场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过程中产权变动和工商变更工作的通知》、《上海市产权交易规则》、《上海市产权经济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破产企业产权交易实行规则》、《上海市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上海市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办法》)。内容涉及产权交易规则、产权经纪机构资格认定等,不仅为上海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创造了较为完备的法制环境,更为以后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此期间,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额从1996年的近40亿元猛增到1999年的270多亿元。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这是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转型阶段,随着政策重点转向鼓励并购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权交易机构的功能、成交机制和交易主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功能上,从最初的主要服务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变为促进各种所有制的产权交易和资本流动;在成交机制上,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竞价方式取代了政府的行政撮合;在交易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上,从以公有制企业为主转变为面向各类所有制企业。标志着上海产权交易市场进入转型阶段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1998年专门针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政府法规,即《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十八条)的出台;二是1999年底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促进资本在高新技术领域进入和退出的有形产权市场的形成;三是2002年4月上海市政府《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使国际资本进入上海资本市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前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跨地区的产权交易渐成规模,上海产权市场在全国产权交易中地位不断提高。
二、政府的作用:营造产权市场发展的环境
(一)摆正市场定位,完善支撑体系,避免舍本逐末的政府行为
产权市场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素市场之一,只是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产权市场能否有效运转以及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完善程度。上海产权市场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市政府在产权市场的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改善产权交易的制度环境,建立产权市场的支撑体系。这些配套的制度措施和支撑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法规、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严格的监管体系等。
上海产权市场的制度建设是从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起步的。1999年以前,重点围绕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建立规范国有产权交易的法规框架。在此期间出台了包括界定国有资产产权范围、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管体系、确立产权交易规则等法规政策。
1999年以后,随着经济工作重点转向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体系以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海产权市场支撑体系建设真正进入实质阶段。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培育和促进产权市场供给和需求的政策,如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特别是成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出台创业投资鼓励政策、允许并鼓励民间和外资介入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
设立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发展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完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上海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设,以“十八条”为核心,出台了包括人力资源政策、资本政策和技术政策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形成了特有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1999年年底成立了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的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作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一部分,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获得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大的资源保障。(二)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1.授予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从事产权交易的垄断地位
此举有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加强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督,防止可能存在的恶意或串谋压价、低估资产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发生。二是产权交易机构在促进地区创新活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外部性,因此在市场环境远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维护产权交易机构的权威地位。三是产权交易机构在发展初期聚合市场资源的能力相对薄弱,实施这种“赶羊入圈”的策略有利于产权交易机构在保证生存的条件下,逐步发挥资本交易平台的作用。具体措施:
(1)确定产权交易机构的权威地位,为交易所提供有力的信用保证
产权交易所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地位和职能分别在《上海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上海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以政府令的形式明文规定。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定位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专业化权益性资本市场,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权交易和股份融资等服务。同时,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组建了由市各委办局领导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并且挂靠在市科委下,这些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初期产权市场的市场信用和地位问题。
(2)提供垄断性资源,保证交易的活跃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经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产权交易的唯一平台,凡经认定的项目,如果需要融资或产权交易的,都会由转化服务中心推介给技术产权交易所,从而享受从认定到产权交易的一条龙服务。在交易所完成的交易中,经转化中心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占了40%。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还享有国有产权交易的特许权和国有产权的托管权。此外,交易所还拥有鉴证权,即产权交易只有经交易所认定后才能进行工商注册和办理变更手续。
2.以政策扩大产权市场规模
建立一个规范的产权市场绝不仅仅是为了“赶羊入圈”。政策和体制障碍是阻碍当前产权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市政府通过政策扩大产权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发展。2002年4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在上海产权交易所设立“外资并购快速通道”。这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也同时提高了产权市场效率,为产权交易开辟了新的渠道。
3.整合政府资源
首先体现在较为有效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保证了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落实效果。上海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都是建立在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或由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包括垂直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政策落实效果比较好。例如1999年由上海国资局和工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过程中产权变动和工商变更工作的通知》,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有效防止了国有和集体产权的场外交易。
其次表现在为产权市场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市政府集中组织财政、税收、海关、工商、人事、技术监督、外事等19个委办局和与产权交易相关的评估等服务机构,在高新技术转化服务中心提供从项目申报到融资支持的“一门式服务”;上海产权交易所也设立“外资并购快速通道”,为产权交易提供快速便捷的规范化服务。这些举措既有利于树立交易所的权威地位,也有利于吸引企业入场交易,同时大大降低了产权交易成本。
三、交易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上海市技术产权交易所
1999年12月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成立,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产权交易,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在运行机制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使其成为全国同业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一家。至2001年底,累计完成技术产权交易合同3000多宗,累计交易额1000多亿人民币;其中2001年成交宗数和交易额分别是上一年的4倍多和3倍多,员工也从成立之初的7人发展到50多人。
1.运行机制
(1)以会员制为基本交易模式
交易所实行会员制,要求交易双方不能直接交易,必须书面委托交易所会员进行,会员则根据交易所规定向委托方收取佣金和委托交易保证金。会员一般为投资机构、风险基金和企业集团等,申请成为会员的机构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目前交易所在全国已有200多个会员单位,其中约60%是上海机构。会员的会费、年费和交易佣金提成是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
(2)组织保障和平台建设
交易所是公司法人,实行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指导委员会委员由市各委办局领导担任。建立三网两库一系统,为技术产权交易提供信息支持平台。三网是指中国技术产权交易网、技术产权交易所局域网和办公自动化推介网。两库是指项目信息库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库。一系统是电子服务系统。交易所监管部依据交易审查制度,负责对交易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形式审查。
(3)运作机制的完善
一是广泛收集信息,构建跨地区信息网络。交易所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1个交易信息收集机构,进行项目信息的收集和。交易所还与美国和日本的机构合作,建立了境外信息联络处。
二是尝试新的交易方式,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拍卖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产权的公开拍卖。
三是寻求地方银行对成交项目融资的支持。交易所与上海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其推荐的会员单位和客户(必须为本地企业)提供5亿元人民币贷款额度,用于满足完成产权交易后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2.效果
技术产权交易所交易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同类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以下特点。第一,上市公司进入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并成为主力军。2001年上市公司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55%。部分原因在于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对上市公司投资领域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上市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扩大企业规模和调整发展方向。第二,以本地交易为主,外地企业来沪投资增加。2001年上海当地企业间的技术产权交易占总交易额的86%,在150亿元的跨地区交易中,外地企业来沪购买产权占89%。第三,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交易是活跃交易的重要力量,上海国有和集体企业存量很大,这部分企业的改制和兼并收购占产权交易的相当比例。2001年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交易1226宗,占总成交笔数的49%;成交额170亿元,约占总成交额的17%。
(二)上海产权交易所
不同于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公司制,上海产权交易所是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受早期经营国有产权交易职能的影响,其代行政府职能的色彩较浓。但在上海技术产权所成立并获准经营国有产权交易后,上海产权交易所职能重点已经转移。上海产权交易所也实行会员制管理,但交易双方有权选择是委托会员进行交易,还是直接向上海产权交易所申请自行交易。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交易是强制入场的,但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自主决定。其运行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职能转移。在功能上,从最初的仅服务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展成为促进不限所有制的产权交易和资本流动。国有、集体产权交易量比重从1996年的97%降至2000年的53%,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也已占交易总量近一成。在成交机制上,以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竞价方式取代了政府的行政撮合。
二是由区域内企业交易平台向跨地区产权交易平台转变,并以促进外资并购为特色。1996年,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成交的异地并购仅2宗,交易额仅有2600万元;而2002年的异地并购达513宗,交易额为130.32亿元。涉外产权交易在2000年约40宗;成交额约20亿元,占总交易额的4%,比1996年增长了29.25倍。2001年4月,上海产权交易所与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合作,建立并开通外资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及其他产权的“快速通道”。2002年,包括三资企业和境外企业在内的外资通过产权交易所并购重组的产权交易59宗,并购交易金额45.74亿元。同时,上海产权交易所将与海外投资银行及其在沪机构合作,建立海外中介机构点,为吸引外资“进入”和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并购市场提供规范有效的服务。
(三)两个交易所的几点异同
篇4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包括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允许农民承包地的使用权流转,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改制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无形市场开始发育成长,目前农村广泛存在的承包地流转主要就是通过无形市场进行。
有形市场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一度出现过主要为乡镇企业产权交易服务的交易平台,2004年,福建省永安市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2008年,成都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的农村产权交易所。截至目前,全国有800多个县(市)、13000多个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有1200多家依托林业管理部门设立的林权流转服务中心,以成都、重庆、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为代表的一批综合易所相继成立。
综合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现状
第一,注册资金规模差异大。继2008年10月成都市正式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后,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上海农业要素交易所等也投入运行。近几年来,浙江、江苏、云南、天津、山东、广西、山西等多个地区相继建立综合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但规模差异很大。较早成立的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成都、杭州、上海等地的农交所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昆明农交所注册资金2050万元,规模较大的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注册资金3000万元,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注册资金达到5000万元,北京农交所注册资本则高达5500万元。
第二,交易品种多少不一。各个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可交易的产权品种多种多样。涉及的产权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到农村房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以及农业生产设施如农机具、渔业船舶等,甚至包括农业知识产权、农产品(活体畜禽)所有权、农产品期权等各种产权。品种较少的如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只有3种,而昆明泛亚农村产权交易所、温州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都超过10种。
第三,以营利性为主。部分农村产权交易机构为公益性法人。如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由重庆市政府出资成立,定位为非营利性事业法人。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定位为非营利性企业法人,并承担建设市、区、乡镇三级交易平台和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的职能。但大部分农村产权交易机构为营利性法人,如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由成都市国土局、房管局、林业园林局、农委下属事业单位分别按照50%、25%、12.5%和12.5%的比例共同出资组建,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方式,股东会下面设董事会、监事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营。昆明泛亚农村产权交易所定位为公司制企业法人,目的是在全市构建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的信息交流网络体系,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是由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设立,股东会下面设监事会和执行董事,并在14个涉农区县设立分支机构,以完善信息收集、市场开拓等功能。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是由天津市农委、宝坻区人民政府、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全资股份制企业,股东会下面设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各个职能部门。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性质为国有独资公司,通过构建市、县、乡三级覆盖的交易市场体系,专门从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
第四,交易半径小。除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和上海农业要素交易所定位为既服务辖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又面向全国之外,其他交易市场基本以本地为主。如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主要面向北京市范围内的农村产权;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以成都范围内为主,其他个别产权相对完整的品种(如农机具等)市外、省外也可以交易;昆明泛亚农村产权交易所主要任务是构建统一的昆明市农村产权交易的信息交流网络体系;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湖北省鄂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杭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等也主要是面向本地。
总体看来,近几年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了农村产权流动,发挥了一定作用。比如,截至2014年3月底,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396.86亿元,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10326宗,交易金额209.43亿元;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766宗,交易金额116.84亿元。截至2013年底,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组织各类农村产权交易1669宗,交易金额99.69亿元,涉及农村土地面积98.16万亩;联合金融机构为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实现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金额11.47亿元,其中单笔最高金额达5500万元。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自2010年以来,已完成8200余宗交易,交易额逾3.8亿元。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自2010年以来,已成交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58宗,成交金额9亿元。上海农业要素交易所自2009年9月18日成立以来,挂牌交易项目1000多宗,累计成交金额20亿元,其中土地资产及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金额15亿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产权资源要素高效、合理、顺畅流转。
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农村产权交易的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均已有所发展,在实践中也发挥了明显作用,但从进一步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回答。主要集中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需求到底有多大,各地一哄而上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有没有必要?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厘清,政府应该承担哪些职能,农村产权交易面临哪些法律与制度障碍?是不是所有的农村产权都要进入市场交易,价格如何确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遍地开花式地建设农村产权有形交易市场并无必要。
从农村产权交易范畴看,目前多数地区涉及的产权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林权。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看,截至2014年6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8.8%。这些交易大部分由农民自发进行,只有部分发生在场内即全国800多个县(市)、13000多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林权交易看,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发生集体林地流转面积1.92亿亩,占已确权林地的7.12%,这些交易也只有部分发生在场内即全国1200多家依托林业管理部门设立的林权流转服务中心。从部分学者对浙江安吉、龙泉、遂昌等地县级林权交易中心的统计资料看,林权交易市场出现交易量萎缩、交易机构效率低下、交易程序复杂、林农转出意愿低等诸多问题。
实际上,很多农村产权交易所自成立以来,集体资产股权、集体实物资产和农业生产设施、农业知识产权等交易很少,有些只起到登记备案的作用,对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并无多大的补充或替代作用,因此,通过产权交易取得的收益也十分有限。部分地区甚至要求所辖区域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必须到交易市场挂牌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农村产权的交易费用。而建立交易市场成本较高。比如林权场内交易中心,按照要求需要设置办公场所、配置办公用品、配备专职人员,一般来说县级林权交易机构年度平均支出需要20万~30万元。若场内交易过少、交易机构收益很低,交易机构就难以维持。比如温州市首家涉及土地、林权流转服务的中介机构――瑞安市中禾土地流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仅仅存在了两年多,就于2013年申请吊销营业执照。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河南省济源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也只交易了几个小额项目。这警示我们,建立有形交易市场,要从实际交易需求出发,切忌跟风、赶时髦。
第二,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要进一步厘清。
农村产权交易包括资产评估、交易信息、价格发现、组织产权交易、签约、交付、执行等多个环节。这个链条主要由市场机制来主导。在这个链条之外,需要严格的制度来保证链条的完整和顺畅。这些至关重要的制度,包括政策法律支撑、政策法律信息咨询、产权确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核实变更登记、产权抵押质押、纠纷处理和仲裁等。一般说来,这些制度保障环节属于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的范畴,主要由政府和社会中介来完成。在市场发育初期,这些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可由政府来提供。但随着市场发育成熟,部分准公共服务,如政策法律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产权抵押质押等,因为有一定的盈利性,则可以由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而政策法律支撑、产权变更登记、纠纷处理和仲裁等与政府管理职能直接相关的纯公共服务,属于核心的制度保障,则仍然应由政府承担。这样,市场、中介和政府的行为边界就得到厘清。
从目前情况看,亟待政府发挥作用的不是投资建设产权交易市场,而是保障纯公共服务,并培育中介机构、完善准公共服务。政府的主要职能,一是修订法律,赋予产权完整权能。部分地区上市交易的农村产权不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有些产权交易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这不仅抑制了交易价格,而且埋下很多隐患。二是推进确权颁证。一些地方农村产权确权困难、进展缓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确权工作远未完成;部分地区用来交易的宅基地土地证和房产证还是旧有证书,上市交易存在漏洞。三是明确农村产权处置办法。尽管部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办法中明确了司法处置程序, 但鉴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很难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处置。四是培育中介机构,完善准公共服务。农村产权评估成本高、评估收益低、第三方评估中介不发达,这些问题也需要加快解决。
第三,权能不完整、定价机制不健全的农村产权不宜入市交易。
篇5
关键词: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信息披露
本文受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基于政府行为角度》资助(项目号:2010sk183)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工具。而国有产权的股份制改革和国有产权的转让必须通过专门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因此产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就成为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比较差。从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看,2008年度北京产权交易所达成各类产权交易成交额940.73亿元,平均每月成交产权类交易项目不足50项,大部分挂牌产权项目不能成交,成交项目从挂牌上市到成交中间平均需要74天。至于其他的各省市产权交易机构(除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四大产权交易所外),由于市场分割和经济规模小,流动性更差。
产权交易市场的弱流动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从短期来说,由于产权交易市场是非公开上市国有产权转让的唯一市场,如果市场流动性差,就影响国有产权转让的速度,从而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我国国有经济通过产权流动实现战略布局的调整;(2)从长期来说,产权交易市场是非公开上市资源转让的主要市场,对于优化整体国民经济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市场流动性差,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都受到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效率。
二、信息披露对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在学术研究中,产权交易市场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权交易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非公开上市产权的交易市场,狭义的产权交易市场即非公开上市产权的交易市场。在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特指我国各级政府成立的各种产权交易机构(产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所等形式),本课题研究的产权交易市场特指我国各级政府成立的各种产权交易机构。在资本市场上,流动性是指“资本市场上立即执行一笔交易的可能性”。从产权交易市场角度说,其流动性是指该市场每一项产权交易项目成交的平均时间。时间越短,流动性越强。产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产权交易项目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交易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都是影响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选择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对产权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信息披露对于资本市场交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中,交易双方存在着很强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影响市场交易的成功。为了促进市场交易,资本市场的产品卖方需要披露产品信息。以帮助买方获取信息,进行购买决策。因此,在证券市场上,证券发行公司需要定期公布其有证券有关的信息,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其他法规都对各证券发行公司需要定期公布的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证券市场交易公正、公平地进行。
而对产权交易市场来说,信息披露更是十分重要,这是因为:(1)产权交易市场的上市产权项目大部分都是非上市公司,其信息未能公开披露,意向的产权购买方主要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来了解上市产权项目的信息,如没有这类信息,或者所披露信息存在缺陷,就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使市场投资者遭受损失,影响市场发展:(2)与我国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则相比,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的管制和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投资者可能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效率产生怀疑,影响投资者的信心;(3)产权交易市场的上市产权项目差异很大,而到市场来投资的投资者需求也各不相同,这与证券市场上标准化的证券交易有很大差别。因此,投资者需要了解各个上市项目的详细信息,判断某上市项目是否符合自身投资需求,才能够做出投资决策。从这个角度说,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是交易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
三、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状况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主要依据2003年12月31日公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14条规定:转让方应当将产权转让公告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转让方披露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2)转让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3)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4)转让标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5)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6)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7)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根据这一规定,许多产权交易所做了相应的产权交易项目信息披露规定,如北京产权交易所在其制定的《北交所产权交易信息披露办法》第4条规定,挂牌信息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转让标的基本情况及挂牌价格;(2)转让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3)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4)转让标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5)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6)是否涉及向管理层转让及有关情况;(7)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其他股东是否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8)受让方应具备的资格条件;(9)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针对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的规定和实务,一些学者提出了批评。杨钧认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存在三大问题:信息披露范围狭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信息披露的不完整。包亚钧认为,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具有以下特点:(1)交易的综合性,企业产权交易就是各项要素的综合性和整体易,而其他要素市场都是单一的专业性市场;(2)交易对象的非标准性,由于上市出让的企业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经营状况、地理位置的环境条件都不相同,产权交易的标的是非标准化的;(3)交易竞争的不充分性,产权交易中的出让方和受让方一般只占社会企业的很小部分;(4)交易的复杂性,产权交易涉及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产权形式既有票据形式,又有实物形式:一般资产还包括房产、设备、技术、商标等。
根据上述交易特点,笔者认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存在如下问题:
1、信息披露不够详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大全国性产权交易所主要披嚣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资产评估价值、受让方资格条件等,其中主要财务指标有时仅包括净利润、总资产等综合性指标。此外,一些可能的隐性负债没有充分披露,比如存在的职工安置支出很多没有披露,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地估计投资总需求。
2、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实。笔者收集了许多产权交易挂牌信息,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错误,比如,一些产权交易所的卖方为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对一些挂牌项目进行了“美化”。包括对挂牌产权项目的历史进行粉饰,对于产权交易项目的评估价格进行“拔高”;另一方面,有些产权交易的卖方私下早已联系好买主,迫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产权交易必须进场的规定在交易所挂牌,但所公布的信息非常简单,甚至连最基本的财务数据都未能公布,或随意修改财务数据,以“吓退”一些潜在竟购的投资人。
3、信息披露渠道过于狭小。证券交易市场除各种证券专业报纸公布公司信息外,还有各电视台的财经频道定期公布信息,而我国大部分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公布主要通过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这些报刊和网站阅读人数很少,很难吸引投资者的注意,造成很多优质资产上市却很少有人问津,降低了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
四、改进建议
为提高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根据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产权交易市场挂牌项目的信息披露,增加一些投资者关注的信息披露。比如,详细披露挂牌项目资产状况、各种显性和潜在负债状况、公司盈利状况等,便于投资者分析和决策。
篇6
按照“争取国资全覆盖、业务品种全展开、坚持市场化导向、强化信息化手段、突出国际化特色”的战略安排,北交所在巩固国有产权交易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业务平台建设,锐意进取。北交所作为中国产权市场中的探路者,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思考和探索,将产权制度设计推广复制到更多的领域,在全要素市场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集团化的构架已经初步成型。在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全力打造环境权益、技术、林权、矿权、文化等要素市场建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势头。
一是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国内同业机构中居于领先地位。已经建成节能环保技术转让、CDM项目和生态补偿、排污权与节能量三个信息服务平台,并联合其战略伙伴BlueNext环境交易所在哥本哈根正式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
二是中国技术交易所整合北京技术市场资源,聚拢了技术项目25000余项,发展了一批包括技术经纪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内的会员机构,已促成了盐酸马尼地平、EIT 医学成像等一批重点技术项目成交,其中第四军医大的 EIT 项目的交易模式,被誉为“可贵的中国第一”。中国技术交易所现已成为国家工商总局选定的“商业秘密保护行政执法战略”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单位、科技部“新药成药性综合评价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现正合作筹建“国家战略性产业知识产权支撑服务平台”。
三是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于2009年11月23日揭牌,正积极探索林业产权交易的商业模式。目前筹备着的矿业权交易所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了国内首部《矿业权转让项目进场交易指南》,并正在研究建立 矿业权转让交易系统。
筹建中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也基本确定了投资股东,各项具体工作正在推进。随着全要素市场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最大的产权市场交易集团的格局已经形成。
2009年中国经济逐步化危机为契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产权市场始终发挥着经济结构调整助推器的功能,从为企业提供并购服务出发,将业务做精做细,进一步推进行业优化整合。
2009年,有上万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北交所进行投融资并购活动,还有数万家企业及机构组织常年关注北交所的市场动向。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北交所提供的多样化融资平台,与各类投资人进行广泛接触,同时得到PE、VC、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关注,为优质项目企业带来了其他融资渠道所不及的溢价机会。
篇7
关键词:产权交易;民营经济;民营企业
2005年库区共有民营经济产业活动单位18.96万户,全年实现增加值424.0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提高到46.81%。但是三峡库区民营企业都很弱小,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要实现民营企业资源的再配置,建立民营资本进出民营企业的通道需要一个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
一、什么是产权交易市场
科斯[1]认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一个好的产权制度对提高经济效益有显著的影响,而科斯认为的好的产权制度就是清晰的界定产权且产权可以自由的转让,科斯认为可交易性比初始的产权安排更重要。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各种产权的交易提供场所。
在2007北大多层次资本市场论坛上,学者普遍认为产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产权交易市场经营范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各地产权交易所经营的业务也有所不同,一般包含以下几项业务:各种物权、债权、股权(不含公开发行的股票)和知识产权的交易服务;风险创业投资的进入和退出;国有资产的进入和退出;企业项目投资、重组并购,外资并购、企业改制、上市推介方案的咨询;产权交易相关培训,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托管、登记业务。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改变很多民营企业家族制的弊端,促进民营企业的公司股份制改造。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2]把家族制企业定义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握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家族制企业很多都存在任人唯亲,管理起来由于人情的因素很难放开手脚,对公司管理制度化有不利影响。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可以让一部分家族股权通过股权转让退出公司,使非公众公司的企业股权分散化比较容易,促进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组织的一个基本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股份制这种制度,可以改变企业一言堂的管理,促进企业管理的多元化,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第二,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方便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产权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提供了方便。一方面,有好项目的高科技企业非常方便的通过产权交易所获得风险投资。当投资成功以后,风险投资又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退出投资的项目去孵化其他的风险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对于风险投资资金来说,一个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可以降低项目的寻找成本,集中的产权交易市场里有大量的项目供风险投资资金选择。总之,产权交易市场降低了产权交易参与者双方的成本,促进了交易的进行。
第三,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库区民营企业与内外资加强合作,扩大企业规模。三峡库区除了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当多的政策支持,外商和各兄弟省份也都积极参与援助库区各地的经济建设,纷纷要求到库区投资。这些资金一旦找到合作项目,对于企业做强做大,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都有重要意义。然而要满足这些内外资金的投资需求,为他们找到好的项目,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来发现投资机会,同时产权交易市场也为这些资金提供退出通道。根据调查发现,库区民营企业与这些资金的合作意愿最强,但是很多都苦于没有很好的产权市场为他们服务。
第四,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民营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知识产权的交易是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产权的交易对于民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撑。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对接,为实现各类科研成果、创新技术、品牌、无形资产等高新技术成果及无形资产转化提供市场化、资本化交易平台。这一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新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为企业采用新技术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方便。这对库区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三、对发展三峡库区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议
1.完善产权交易服务,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功能
产权市场功能包括:信息积聚功能,即提权交易信息,沟通买卖双方,使交易双方通过市场建立固定的联络渠道,使具有交易意愿的买卖双方或潜在的买卖双方通过恰当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谈判撮合;价格发掘功能,即形成价格规范,为潜在的交易双方对交易价格做出合理的预期,以减少交易费用、促进交易双方顺利达成满意的交易价格;制度规范功能,即对产权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包括产权交易信息的形成与传递,创立公开交易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形成价格规范,公平竞争等。中介服务功能,即通过实行经纪机构交易制,简化了产权交易手续,缩短了产权交易过程,提高了产权交易效率。
2.扩大产权交易主体
当前产权交易市场主要从事的是国有产权的交易和传让,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都作为购买方参与到产权交易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大多数产权交易所都是当地国资委的下属单位,交易所的成立目的大都也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和盘活存量国有固定资产。但是随着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对产权交易有着迫切的需求,他们不再是仅仅作为国有资产的购买着进入产权交易市场,还要以各种产权的出让方进入市场。
政府应该制定政策,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程序,鼓励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产权交易市场。
3.建立适应库区的联合产权交易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集聚功能,而信息集聚功能的发挥要求市场范围足够的大,这就要求建立一个联合的产权交易市场。重庆联交所的建立对三峡库区产权交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联交所作为全国四大产权交易所之一,其偏好做国有资产和其他大额业务,而不重视库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的交易需求。
笔者认为,发展适合库区的联合产权交易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组织方式上可以仿照重庆联交所,采取在库区各地设立分支机构,除此之外,还可以到一些资本充裕的地区去设立一些办事处,如江浙的一些地方,增强他们对库区企业的了解,撮合这些地方的企业来兼并或与库区的民营合资合作。监管方式上,交易所如果要独立的对挂牌企业或股份托管的企业进行监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工商和财税部门的积极合作共同监管。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妥善解决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的转让问题,2001年6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为解决沪深交易所退市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自2002年8月29日起,退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也被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的试点范畴。
天津股权交易所:国务院政策指导下,天津股权交易所于2008年9月正式成立。天交所目前采用做市商双向报价为主,集合竞价与协商定价相结合的混合型交易制度,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准从事“两高两非”公司(即高新区内高技术企业、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私募基金份额交易的市场。
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全国各地还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产权交易市场(200多家),主要负责区域内国有法人实物资产的拍卖转让。
1988年5月,首个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在武汉建立。之后,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经历了1992~1993年、1996~1997年两轮发展,1997年之后逐渐步入低谷。2003年12月,国资委颁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必须进场阳光操作,并将产权交易市场确定为国有资产转让的必经通道;同时,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探索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小企业融资及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各类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举措。正是在多种动因推动下,近几年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又有复苏迹象。
三大场外市场存在的问题
各自的市场功能定位不清晰
首先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该系统是利用深交所控制的一套电子交易系统,委托“主办券商”(目前有58家)提供代办股份转让服务的一个交易平台。按照目前的功能定位,它能够提供三个层面的股份报价转让服务:一是为退市公司和“两网”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服务;二是为全国高科技园区的非上市高科技股份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服务;三是为全国为数众多的其他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人数大于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服务(与证监会发行监管二部的业务相对应)。
按照这样的功能定位,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实际上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一个“转板”市场:一方面,从上交所、深交所退市的公司股票可转至该系统继续交易;另一方面,已经在此系统挂牌交易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在达到上交所或深交所的上市条件后,可转到上交所或深交所(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挂牌交易。因此,应既把它看成是承接交易所退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平台,也要把它看成是向上交所和深交所输送新上市公司的“孵化池”。从这个意义上说,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应定位为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转板”市场。根据《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目前“新三板”的试点范围还仅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试点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其次,目前天津股权交易所主要承接“两高两非”股份公司的融资和股权转让业务,这与把天津股权交易所建设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多层次做市商市场(OTC市场)的目标相去甚远。即使将来把一部分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融资和股份转让也纳入这个交易平台,也仅仅是实现了多层次做市商股票市场很小一部分融资和交易功能,而更为重要的全国做市商主板市场(国内大型企业上市融资的做市商市场)和全国做市商中小板市场(国内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做市商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仍被排除在管理层的视野之外。实际上,天津股权交易所完全可发展成为一个类似美国NASDAQ的以做市商交易制度为基本交易制度的多层次OTC股票市场。
第三,由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因此仅依靠沪深两个全国易所市场、全国性“转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以及设想中的天津多层次做市商市场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仅股份有限公司的数量就超过6万多家,要满足这些为数众多的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还需要依托目前数量众多的地方产权交易所,创建一批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
交易制度定位不合理
从本源上讲,市场经济存在两种最基本的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和拍卖制度。前者的主要特征是“一对多”报价交易,而后者则是“多对多”竞价交易。对于商品市场而言,集市、农贸市场和商品拍卖会属于以拍卖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而杂货店、百货公司和超市则属于以做市商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目前世界上规模较大的交易所市场几乎都是以拍卖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如纽约股票交易所、东京股票交易所,香港股票交易所和巴黎交易所等,伦敦股票交易所也于1997年引入了辅的指令驱动交易系统,我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也都属于以拍卖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而美国的NASDAQ多层次股票市场和伦敦股票交易所则属于偏重做市商交易制度的市场,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OTC股票市场也是以做市商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另外,世界上大部分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银行市场(存贷款市场)和外汇市场都是以做市商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在现实世界里,各类金融市场所实行的交易制度,其实都是上述两种基本交易制度的混合体,只是它们在各个市场各有侧重罢了。
在金融市场上,以上两种交易制度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但优、劣势基本能形成互补。做市商交易制度的优势是:(1)可提高市场的流动性;(2)可提高交易价格的稳定性。不仅一些高风险的小盘股适合采用做市商制度进行交易,而且一些大盘股的大宗交易也适合采用做市商制度进行交易。但做市商制度也有两大缺点:(1]信息透明度差;(2)交易成本较高(做市商通过赚取股票买卖差价盈利)。而以集中竞价为特征的拍卖型交易制度的优缺点正好与做市商交易制度相反。因此,为满足不同特点企业的上市需求,一国股票市场不仅要大力发展以集中竞价为基础交易制度的多层次交易所市场,而且也应大力发展以做市商制度为基础交易制度的多层次OTC市场。
纵观西方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会发现,以做市商制度为主要交易制度的OTC市场的规模要远大于以集中竞价为主要交易制度的交易所市场的规模。而国内股票市场的情况恰恰相反,交易所市场一直占绝对优势地位。因此,从满足不同企业和投资者的交易特点出发,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的OTC股票市场。
首先,作为深沪两市的转板市
场,国内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宜采用做市商为主的交易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小企业股票价格的稳定性和市场的流动性。但是,目前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所采用的仍是集中竞价的交易制度,市场流动性差、股价波动大,这是该市场至今无法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其次,从目前情况看,天津股权交易所最有条件承担构建全国多层次OTC股票市场的历史重任,因此,天津股权交易所从一开始就应坚定不移地采用做市商为主的交易制度。
第三,对于构想中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可因地制宜,既可选用集中竞价的交易模式,也可选用做市商制度为主的交易模式。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地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这个角度看,似乎采用做市商为主的交易制度更为可取。
监管部门不统一,规则不健全
在我国三大场外股票市场中,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受证监会监管,天津股权交易所受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因其目前挂牌的公司均是“两非”公司),而地方形形的产权交易市场(包括技术产权交易所)则分别受国资委、商务部或科技部监管。在我国,场外市场多头监管、监管规则不统一的问题非常严重。对于场外股权交易,既要重视加强市场的统一监管;同时,也应重视利用行业协会(包括做市商协会)等自律组织开展自律性监管。
做市商队伍不发达
要发展OTC股票市场,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数量众多、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的证券交易商、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经纪人公司,来为各类OTC市场“做市”,做市商队伍建设是OTC市场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展场外市场的战略构想
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发展定位
上交所大体可被定位为全国大型企业上市交易的市场,交易制度采用集中竞价的拍卖型交易制度i深交所大体可被定位为全国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上市交易的市场,交易制度同样采用集中竞价的拍卖型交易制度。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发展定位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可大体被定位为两大交易所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转板市场(类似于美国的粉红单市场)。其功能可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是承接从上交所和深交所退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和再融资活动;二是为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不一定是高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和股权转让服务,一旦其中的挂牌公司满足创业板或中小板甚至是主板的上市条件,就可将它们转至创业板、中小板甚至是主板市场挂牌交易。由于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的企业多为小企业,市场流动性差,因此,其交易制度宜采用做市商制度为主的交易制度,通过引入电子公告栏交易系统为其提供股权报价和股权转让服务。
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发展定位
对于天津股权交易所,我们可将它定位为中国未来的NASDAQ,即全国性多层次OTC股票交易市场,交易制度采用以做市商制度为主的交易制度。
可将未来天津股权交易所市场规划为四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一套独立的发行上市规则和电子报价系统:第一个层级,全国OTC主板市场,主要作为国内大型企业股票上市交易的做市商市场(相当于美国NASDAQ的全国市场):第二个层级,全国中小型OTC市场,主要作为国内中小企业股票上市交易的做市商市场(相当于美国NASDAQ的全国小型资本市场);第三个层级,全国电子公告栏市场(OTC二板市场),主要作为全国创业型企业上市交易的做市商市场(相当于NASDAQ的OTCBB市场);第四个层级,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非上市非公众公司股权报价转让的市场(OTC三板市场),主要作为前三个层级做市商市场的转板市场(其作用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类似,因此,将来可考虑把这两个转板市场相互连接):一方面,可以承接从前三个层级市场退市的公司股票的报价转让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非上市非公众公司股权报价转让的OTC交易平台(全国灰色股票市场的一部分)。对未来天津交易所的监管,一方面应将其纳入证监会的监管体系统一监管;另一方面,也应成立做市商协会,实现自律性监管。
地方产权交易所的发展定位
为数众多的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应作为发展我国区域性股票交易市场体系的组织基础,其交易制度宜采用偏重做市商制度的混合型(或平行型)交易制度。
多层次股票市场的设想
按交易制度划分,可将我国未来的多层次股票市场划分为交易所市场(场内市场)和OTG市场(场外市场)两大类。场内市场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交易所市场,交易制度主要采用“多方集中竞价――交易自动撮合”的拍卖型交易制度。而场外市场可采用2+1的竞争性发展思路,交易制度采用“做市商双向报价――交易协商达成”的做市商交易制度:(1)以现有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基础,发展与两大交易所市场相对接的全国性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即交易所市场的转板市场);(2)以天津股权交易所为基础发展全国性的多层次OTG股票(股权)交易市场;(3)以地方产权交易所为基础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按地域划分,可将我国未来的股票市场划分为全国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主要指依托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天津股权交易所而发展起来的面向全国各类企业上市融资的市场;区域性市场主要指依托各地区产权交易所而发展起来的面向特定区域内企业上市融资的市场。
篇9
关键词: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
我国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并没有相关的国外经验可以借鉴,国内也属于发展先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摸索前进,这也就决定了我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状态应该是先进行实践然后再总结经验,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行业规范,在法律以及相关政策环境、不健全的体制中进行自身的不断发展,这种实际情况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显露。
1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缺少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
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以来,发展速度比较快,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普及,但是从总体来分析的话,多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都存在着亏损的问题,这种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在建立之初缺乏对经济的思考,上海、深圳等城市中,高新技术产业普遍比较发达,而且风险投资机构也比较成熟,在这些地区设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可以说是内在推动与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来分析,相关的高科技项目还是比较有限的,并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实力都不相同,所以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盲目为了追求潮流而去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这样做是缺少经济理论依据的表现,结果就容易出现“有行无市”的实际状况产生。另一方面,当前的技术产权交易都需要政府帮助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情况使得交易所在经营中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相关的激励以及约束机制也都不完善。主要的利益来源是入场费、会员费以及交易佣金,要想从这种渠道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则需要增加投资机构、中介机构等交易量,在交易利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吸引更多的经济体进入交易市场,但是在强制进场交易以及进行优惠政策的吸引等手段都不是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长久办法,最终都会造成比较大的资源浪费问题。
1.2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持
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以来,通过地方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的只有少数的几个,制定法律法规对交易所内的业务内容以及交易行为等都实行了比较严格详细的规范,也可以设立相关的规则来对交易所发生的交易行为进行指导。而大部分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都存在法律缺位的问题,这种实际情况可能会带来其不利影响。一方面,在技术产权交易所建立过程以及建成之后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都会缺乏正规的法律依据,一般都是政策支持所产生的,在这种无法可依的状态下,使得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就会变得比较随意和缺少管理,所有市、县只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公信力的缺失就不会有人愿意入场进行交易活动。另外,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际运作中,对其中业务的合理规范也比较缺乏,统一性不足,对其将来的规范化发展以及长久生存都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法律的缺位还会使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存在各种违规行为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罚,这对于相关交易主体的合法利益是一种侵害,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公信力也就难以建立。
1.3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缺乏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技术产权交易客观上要求不受地域、部门、所有制的限制,实现自由结合,所以,技术产权市场也应该是全国一体的统一大市场,这样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1]。在大部分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政府主导占据很大比例,呈现出了一种分割状态,市场出现的分割状况将技术产权交易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再加上不同地区政策的差异对于其中产权的流动也是一种阻碍,所以技术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以及企业之间产权的转让需要打破这种市场的分割状况,达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统一发展。
2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良性发展的对策研究
2.1 结合自身条件与优势进行模式创新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任何一种因素变化都可能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因此要化解交易市场中的障碍因素,就必须协调好宏观与微观方面的关系,从模式创新、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推进[2]。在技术产权交易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去发展和规范,不同地区的技术产权交易企业应该充分的考量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优势,对自己实行的技术产权交易模式进行适宜的创新发展。比如在上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中,它就拥有工业基础强大、国有产权比较丰富等发展优势,而对于深圳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而言,它的背后支持力量比较强大,比如全国最大的创业投资基地等都有利于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运行体系,主要以高新技术股权以及知识产权交易为主要经营业务,与企业的股权托管业务相互配合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由此可见,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运行中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发展路线,逐渐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避免照抄照搬情况的发生。
2.2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环境
政策制度环境是公共产权主体的人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规则制度,从经济学上考察,政策制度是政府对私有市场的约束限制的成文规定[3]。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公共产权市场运行的规范以及公共产权的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政策制度的影响力发生了两个阶段的变化,一个阶段是影响力的逐渐增强,一个阶段是影响力的逐渐减弱。政策制度管理环境的创立需要由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来共同创造,这种情况下才能消除发展中的诸多障碍,发挥自身应有的能力,对其中的发展要素进行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2.3 借鉴国外经验,形成国际化融合趋势
在国内创业板市场迟迟未开,资本市场存在层次缺陷及技术市场非正常表现的背景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演化趋势和发展前景应是OTC市场[4]。可以对美国资本市场多样化的交易手段进行借鉴,在结构上形成不同的监管规范以及交易标准,容易形成投资群体的多层次化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引入到国内的市场,为技术产权交易的融资渠道开拓寻找捷径。外国技术产权交易时间比较长、经验也比较丰富,其中市场运作的规范化特点以及相关的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内容都是我国需要吸取经验的部分,我国技术产权交易企业应和国外的科技协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投资基金、大学研究机构等建立起积极的业务合作关系,以此来促进我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
3 结束语
在产权交易领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属于一股新生力量,它主要的业务职能就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融资进行服务,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渐扩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几十家技术产权交易所,投入资本也在逐渐增加,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改善,是现代交易市场的发展需求,信息畅通、交易便捷、管理规范、成本节约都是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孔艳茹.中国技术产权交易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2]李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 证券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02-02
我国现行的场外交易市场以新三板为主,券商自建场外并行,各地股权交易所为辅的多层次的结构。随着国家对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证监会《指导意见》的正式下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一、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概念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与新三板相对,也有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俗称为四板市场。
二、吉林省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一)地方各级产权交易中心
目前我国地方性OTC市场,如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权交易中心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我国现行的场外交易市场以新三板为主,券商自建场外并行,各地股权交易所为辅的多层次的结构。
在我国尚未出现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下,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是指地方性或地区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其地方性或地区性并非指市场范围仅仅局限于地方或地区,而是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建设,首先服务于地方产权交易和经济发展并能兼顾全国投资者的产权交易市场。
2000年对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转折性的一年,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很多地方以省为建制恢复、重建了产权交易所,地方政府对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相当重视,有些地区直接成立了领导小组,具有创新能力的产权交易市场在各地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国家对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证监会《指导意见》的正式下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目前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情况,以新疆为例,新疆股权交易中心自2013年10月正式开市以来,截至2014年5月末,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已达441家、市场市值84.31亿元人民币;在交易中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83家,总股本108.36亿股;引入合格机构投资人126家,合格自然人投资者508户,各类金融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35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都无法与主板、创业板相比。也正反映出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为顶部大,底部小,并不稳固的“倒金字塔型”,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结构为“正金字塔型”,我国的场外市场发展还不完善。
(二)吉林省股权交易中心
吉林股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交所”)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批准设立的吉林省唯一从事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的场所。于2011年5月注册设立,由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监管。吉交所下设市场业务部、风险监管部、财务部和综合部四个部门。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是吉林股权交易所的全资控股单位,以吉林股权交易所股东身份全面参与市场管理并开展业务。根据《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参与区域性市场,可仅作为区域性市场会员开展相关业务,也可作为区域性市场的股东参与市场管理并开展业务。明确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地位,为吉交所指明了发展方向。
吉林省建立区域性市场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国证监会主导下,由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吉林省金融办主管,吉林省证券业协会监管,由地方券商作为主办单位,全面负责区域性市场的搭建工作。目前。吉交所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的交易规则、交易程序、结算办法和监管制度,已通过部级联席会议备案。
三、引入券商参与建设吉林省股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
根据《指导意见》,吉林省政府对区域性市场进行批准、监督管理,证券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证监会及吉林证监局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目前,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为吉林股权交易所的控股股东,与产权交易中心相比,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接受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直接监管,证券业协会对其进行自律管理,已经形成较完备的风险防范及控制体系,运作较为规范。券商参与吉林省区域性市场,可有效降低监管难度,提高监管效率,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并降低区域性市场的系统性及经营管理风险。
(二)有利于加快区域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速度
吉林省现有股权交易所依托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与之相比,引入上市券商能在人才资源、资本运作、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区域性市场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持,弥补现有股权交易所在专业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不足。此外,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有着持续创新能力,能为区域性市场的发展提供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有利于加快区域性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推动区域性市场做大做强。
(三)提高区域性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他板块衔接的紧密度
证券公司有着较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促使中小企业提前熟悉并运用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则,逐步完善法人治理,加快企业成长,提升企业价值。其承销与保荐业务资格为企业从区域性市场走向主板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他板块衔接的紧密度。
(四)有利于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吉林股权交易所作为吉林省区域性市场的唯一平台,面向全省开展业务,如证券公司控股交易所,将为交易所开展业务提供广泛的网点支撑。利用证券公司众多的网点布局为吉林省区域性市场业务拓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促进交易所业务做大做强,繁荣吉林省区域性市场建设。
(五)有利于活跃区域性市场交易
利用知名券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品牌效应明显,其参与区域性市场,对省内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促使其进场挂牌、融资;另一方面,凭借证券公司的客户基础,能够吸引较多的机构及专业个人投资者入场,从而活跃区域性市场交易,促进区域性市场扩容,提升经济效益。
(六)有利于践行吉林省“十二五”规划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之一是支持证券公司加快发展,证券公司控股区域性市场,可以发展并延伸投行业务,掌握住本土潜在的上市资源,从而有利于拓展利润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进而加快实现吉林省 “十二五”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词条.
[2]中国证券业协会.中证协发[2012]244号.证券公司场外交易业务规范,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