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理财产品范文
时间:2023-04-06 01:3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民币理财产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4年9月,光大银行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之后各大银行也争相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间人民币理财成为一个流行的新话题。
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看,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销售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大家都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其实理财也有风险,为此中国银监会因此要求各家银行必须向投资者明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且不能承诺“保底”收益率。这无疑给刚刚兴起的人民币理财热泼了点儿“冷水”。银监会的这一举措也说明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是有一定风险的,那么这些风险究竟隐藏在哪里?
一是投资产品的风险。受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限制,人民币理财产品都是以投资收益稳定的央行票据、金融债等为“卖点”,而且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向投资者传输央行票据的“高收益”和“低风险”,甚至“无风险”概念。一些金融机构为了争夺客户,甚至不惜代价,用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再加上一些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理财和管理经验,市场风险相应增加。其实央行票据与国债一样,虽然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但并不是没有市场风险的。债券的供给量、物价指数、利率和汇率变动等都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
2005年3月17日起,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1.62%降为0.99%,从而导致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利率下滑。由于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这两个市场,因此其收益率随之下降。去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年期产品预期收益率曾达到3.15%,2005年春节后推出的产品却只有2.7%左右。随着预期收益率进一步下降,这类产品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从这一情况看,应当说我国银行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设计理念上还很不成熟,缺乏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方法。
二是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受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十分突出。如果不能准确界定理财产品的性质,就有可能使理财业务与信托业务、储蓄存款业务的界限不清,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则面临诉讼威胁,并且还可能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处罚。我国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制。银行作为受托方,与委托方签署的委托合同必须是法人与委托方签署的法律文件。但有的分行不具备签约主体的条件却行总行之实,存在法律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应当准确界定理财业务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进行严格的法律合规性审查,明确可能会碰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三是利率和汇率风险。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对于股票、期货等投资来说风险要小,但其仍然受到“利率”和“汇率”的风险影响。若遇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大幅度提高,那么理财产品的客户将损失利率提高的机会收益。另外,如果人民银行利息再次提高后,储蓄存款客户可立即取款进行转存,而选择人民币理财的投资者则不能取款,加息后高于理财收益的部分就不能得到。
除了利率风险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双币理财产品出现,同时募集人民币和外币,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还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但升值压力巨大,一旦汇率出现变动,也将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产生重大影响。
合理抗险
投资有风险,理财也不例外.消费者在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时,要充分注意到在资金流动性和抗加息上存在风险。一般来说,以往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都无法提前支取,现在即使有的产品赋予了提前终止条款,投资者也会在收益上有所损失。同时,一旦央行再次加息,投资者只能按预定合同获得收益,无法享受到加息后新利率可能带来的更高收益。当然,也不排除当某家银行经营出现困难时,它所销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出现兑付危机。
理财市场的日益壮大不仅要依靠银行不断推出新的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提高理财意识。专家指出,正确的投资理念必须纠正两种做法,一种是有些人把余钱全部放在银行,甚至错误地把存款视为投资,而实际上存款却在不断缩水。专家提示,存钱不等于有钱,钱应该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才有可能不断增值;另一种是有人在投资某个领域,如股票市场获益后就不再考虑其他投资工具,最后有可能因无法抵御风险而亏损。个人理财倡导合理分配资产,分散投资,最大化地规避风险,让资金在有价值的投资品种间适当流动,从而保证稳定较高的收益。
怎样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种类繁变。到底该如何挑选?专业人士介绍说,虽然目前市场上各类产品名称不同,销售方式各异,但仅针对人民币理财产品而言,其收益率还是不相上下的。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比较:
一要比灵活性。特别是购买较长期限产品的客户,不可忽视银行是否提供质押或者是否可以提前赎回,以确保在急需资金时,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可进行质押贷款,贷款利率按银行存款质押贷款利率执行,不另行上浮,手续齐全,1至2天即可放款。
二要比收益率。由于银行将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主要投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其收益一般都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但也有一个上限。购买产品时,投资者不妨多长个心眼,如果发现某类产品的收益率高于这个合理的区间,要考虑避免因小失大。另外,部分银行以组合理财的方式销售产品,其实这样的理财方案中储蓄存款和理财产品各占一定比例,无形中就降低了产品收益率。同时也有一些银行虽不进行配比销售,但要收取一定的产品管理费。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弄清产品情况,分清产品收益率。
篇2
根据作为投资收益保障的标的不同,人民币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跟债券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是指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上进行交换和交易、并由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特点是收益不高,但非常稳定,基本没有风险,适合中老年投资者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但此类产品一般投资期限固定,不得提前支取,而且在加息预期的条件下,这类产品受到的冲击也较大。这是由于利率一旦提高,意味着债券价格下降,新推出的理财产品要比原有产品的预期收益更高,而老产品又不能提前赎回,相应的机会成本就较大。所以在目前加息预期较大的背景下,投资此类产品要注意投资期限,尽量选择期限较短的投资产品。
第二种是与在国内发行的信托产品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比如某信托公司发行一种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6%,最小认购金额20万元,而银行将其重新打包,变成认购份额更为灵活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最小认购金额可能只有5000元。此类产品的有点是收益率高,但信用风险较大,信托产品有不能偿还的风险,而且此类人民币理财产品一般也不得提前支取,在加息预期的条件下,受到的冲击也较大。
第三种是与汇率挂钩或与国内外债券、股票市场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如与国外股票指数、期货指数挂钩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是将募集的资金投资在国外证券市场,以获求高额回报。比如光大银行近期发行的“阳光理财A+计划”人民币理财第一期股票联结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以人民币认购,为医药投资主题,将预期收益联结在5支国际医药行业跨国公司的股票上,本金受100%本金保护,但收益不确定,预期年收益率为0%-7%。此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特点是收益较高,但收益率难以确定,曾经发生过此类产品联系数月收益率为0的情况。所以投资此类产品的投资者要注意的是这些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联结在何种金融工具上,如果是股票和衍生金融工具,就要注意,在某些条件下,此类产品可能是没有收益的。
篇3
一、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1.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特征
通过对我国市场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各商业银行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期限、挂钩概念、收益设计、投资结构上。我们从定量的角度,归纳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特点(1)产品期限创新(2)投资币种创新(3)产品挂钩概念创新(4)收益设计创新
2.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趋势分析
纵观市场上各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创新人民币理财产品,可以发现有如下的明显趋势:(1)产品收益不断趋高(2)产品结构复杂化(3)产品设计个性化(4)产品流动性增强
二、通胀压力下对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分析
1.通货膨胀对银行业的影响
(1)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2)对银行资产的影响
(3)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4)对信用度的影响
2.通货膨胀对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挑战
通货膨胀压力下,CPI持续走高,央行采取加息政策。银行理财产品受利率影响是比较大的,通常情况是利率涨了,理财产品的收益会跟着“水涨船高”,这就对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1)推广和开拓市场
(2)完善创新的目的及相关制度
(3)丰富创新的渠道及方式
(4)对客户进行深入研究
3.通胀压力下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形成的有利条件
尽管我国的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创新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在通胀压力下,对理财产品的迫切需求和经济环境却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有利条件: 1)经济迅猛发展,居民个人财富增加及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的加深2)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3)我国金融市场逐渐放开
三、通胀压力下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策略
1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思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创新具有其充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现状,我们可以着重从下列3个方面入手,拓宽思路,促进我国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⑴着重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需求主要是居民个人,银行的客户群体也都集中在个人业务方面。因而银行就要针对不同人群,研究不同的群体的收益需求及心理预期,推出更多更符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比如在教育问题,购房,资产增值等方面,不同的客户需求是不同的,因而要区别对待,加强个性化管理,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理财方案,尽量为不同目标客户量身定做合适的理财产品。
⑵利用现代手段,拓宽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充分运用,人们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服务等电子银行已经不陌生了。从而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渠道将变得十分广阔,而不必仅仅局限于银行柜台的销售。这样既节省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也方便了广大群众。所以商业银行还应该在这些拓宽销售的渠道,同时提供网络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同时再结合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服务等方面,使人民币理财的服务再上一个台阶。
⑶加强商业银行品牌的营销,保证银行的个性化发展
无论在理财产品方面还在银行的其他经营领域,商业银行都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当今银行业,商业银行安身立命的法宝。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往往很快被其他银行效仿,从而变成市面上的“雷同产品”,失去新意,因而,商业银行要加强自己的品牌的营销,并深入人心,保证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2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内容及策略
通过以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创新的思路探讨,以及针对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我个人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其中包括产品、服务、营销渠道和制度这几个方面。下面对这几方面的创新及策略加以具体的阐述,以促进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
①产品多样化,层次化
人民币理财产品强调多样化,层次化。因此不同的客户要配备不同的理财产品,不仅可以让客户感到尊贵感,还可以扩大销售量。因此,首先是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区分高端客户和低端客户。低端客户要从保本,低风险等角度进行产品设计;高端客户要从高收益,增加衍生产品等方面进行设计。体现产品的多样化和层次化。
②理财产品的扩张
理财产品的扩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扩张,一方面是理财产品自身的扩张,另一方面是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对理财产品自身的扩张,主要在产品的适用面上,不要设计得太狭隘,要能够举一反三,将开发的产品生动,多样,从而可以吸引不同的顾客。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不仅银行自身要加强理财产品的宣传,或通过理财中心的介绍,也要加强与其他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合作,借助多渠道来营销理财产品,从而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⑵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及健全服务体系
①树立品牌服务理念,加强品牌建设
②促进理财服务个性化
③加强专业理财人员的培养
④推进理财中心的建设
⑶拓宽营销渠道及更新营销观念
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要想在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现代化的营销网络,比如电话理财,网上理财,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拓宽营销渠道。
参考文献:
[1]朱莉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吴雪,温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
[3]姜晓兵,罗剑朝,温小霓.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工商银行 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 现状 发展对策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大幅缩水,屡次的宏观调控也使房地产市场受到震荡,通货膨胀的预期使黄金价格不断攀升,我国的个人投资理财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金融震荡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投资偏好也由原来的“高风险高收益”逐渐转变为“追求回报同时控制风险”,这样的改变使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受到热捧。工商银行是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因此,本文以工商银行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从该银行2009-2011年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随机抽取了638个样本,研究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概念及分类
Mengchun Ding,Hongxin Lin(2009)指出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和研究潜在的目标客户群而设计发行的,将从客户手中募集到的资金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投向相关的金融市场或者购买相关的金融产品,最终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将投资收益(或损失)分配给参与计划的投资者的一类理财产品。
根据币种不同,一般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本文主要选取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在目前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根据不同的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产品(1年以内,不包括1年)、中期产品(1~3年,包括3年)和长期产品(3~5年);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及QDII型产品等。
二、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工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纵多,本文按照2009年~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数量和40%的抽样比率,根据随机数表共随机抽取了638个样本,其中2011年到期的样本473个,2010年到期的样本93个,2009年到期的样本72个。从对样本的分析情况来看,表现为:
1.产品超短期化特征明显,超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有所上升,产品到期收益达标率有所下降。
表1 2009年~2011年到期产品——按期限划分
数据来源:根据和讯银行数据整理
近三年来工行发行3个月内的理财产品所占比重持续升高,由09年的57%上升到10年的72.04%和11年的71.46%,同时,预期收益持续上升,由2009年的2.75%上升到2011年的4.36%。然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达标率却在逐年下降,各种期限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达标率都呈下降趋势,其中4~6个月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下降最多。
2.信贷类和其他理财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债券类和混合型理财产品占比上升,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普遍下降。
表2 2009年~2011年到期产品——按投资对象划分
数据来源:根据和讯银行数据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3年来,债券类和混合型理财产品占比有所上升,信贷类和其他理财产品所占比重下降。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债券类和混合类共占72.94%,票据类、打新股和类基金的发行量几乎为0。另外在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债券类、信贷类和混合型产品的达标率相对较高,但与2009年相比,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普遍下降。
三、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截止2012年一季度末工行已累计发行理财产品3081款,虽数量众多,产品种类却不丰富。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超短期产品占发行总量的七层以上,债券类和混合类产品占发行总量的七层以上,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到总发行量的93.65%,产品种类还是比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同期花旗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见下表),不同期限、不同投资对象、不同收益类型的产品均有涉及。
表3 花旗银行2009年~2011年发行产品
数据来源:根据和讯银行数据整理
2.缺乏对到期收益的严格管控机制和披露机制
如前所述,与工行逐年上升的发行量不相适应的是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逐渐下降。而且将工行与建行、 兴业、招商、平安、北京、渣打、东亚七家银行2011年到期产品收益违约率进行对比,发现:2011年到期产品中工行到期产品总数最多,达1164种,违约数量也最高,达120种,违约率为10%,在八家银行中排在第三位。虽工行的违约率并不是最高的,但因其产品数量多,一旦有产品出现违约,其涉及范围广、影响不可忽略。出现这样的结果说明工行对自身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缺乏严格的管控机制。
而且在该行数据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工行未对其到期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进行严格完善的披露。这个问题不仅在工行存在,在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的披露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东亚银行披露率最低只达30%,渣打银行只有44%,兴业银行只披露了54%的产品信息,北京银行有65%。
四、工商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对策
篇5
作为商业银行在全国首家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继国债、基金、信托之后,人民币理财再次得到市场的关注,从而赋予其极大的想象空间。虽然人民币理财市场的首缕阳光让个人投资者感到暖意,但却让基金公司和银行同业倍觉刺眼。
人民币理财≠货币市场基金
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在资金运营上与货币市场基金有很多类似之处,因而被许多业内人士猜想为一只“准货币市场基金”。它的投资渠道是债券、债券回购、央行票据等,与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相比,基本大同小异,只是不能购买其他银行的大额存单和定期存单而已。
与现有基金公司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相比,除了在上述投资范围上有少许区别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基金公司不保证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而银行该项理财计划可以有保底收益。
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受到市场看好,关键就是它有确定的收益承诺。据了解,阳光B计划能做到“确定收益”承诺的原因在于:它是先建立资产池,即银行先拿出一笔资金投资国债或其它金融产品,并产生一定收益,然后再根据这个收益确定该理财计划的管理费和收益率,同时向客户出售理财产品融入资金。
这与货币市场基金有所不同,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很明显,与现有的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相比,该项人民币理财产品占尽先机。
对于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光大银行资金部有关人士特意强调,并非是"固定收益",而是"确定收益"。即每期计划在发行前都承诺一个收益率底线,但每期的实际收益率不一定相同。
这项确定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利息,这是对货币市场基金最大的打击。虽然短期内光大银行该项理财计划还仅仅是“试点”,但既然银监会已经开了这个口子,其他银行肯定会迅速跟上。目前10亿的理财规模不大,但此后频繁地推出,加上银行销售上的便利,规模迅速提高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人民币理财≠储蓄
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低风险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它不仅让货币市场基金有些紧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他银行的储蓄被分流。据悉,目前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调研,并准备向银监会申报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是不是就是储蓄的一种?”针对投资者的疑惑,理财专家提醒:虽然相比其它的投资品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风险非常小。但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绝对不等同于银行储蓄。
篇6
盘点:人民币一年贬值超6.5%
美元近几个月持续走强,特别是2016年第一周更是强劲升值。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强劲反弹,报6.5314,即便如此,相比去年此时的人民币中间价6.1366,一年间人民币汇率已经贬值5.60%。而人民币中间价最低的1月8日,中间价贬至6.5646,一年贬值幅度更是超过6.5%。由于市场对美联储年后连续加息的预期较为强烈,大部分机构认为会进一步支持美元走强。
目前,决策层多次表态,认为人民币没有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央行网站发文称,面对投机势力,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相关权威机构也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央行在未来也可能会加码稳定人民币,人民币存在贬值的压力,但其贬值空间其实也并不那么大。
对比:美元理财产品收益低于人民币理财产品
1月份人民币贬值最厉害的时候,很多市民都去银行换购美元,有些网点的购汇量比以往多出一半以上。但最近人民币汇率又开始坚挺,到底要不要去换成美元理财呢?很多人又开始纠结。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在市民决定是否要换美元来理财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近期有美元的实际需要,比如出国留学或旅游等。如果近期有需要,可以选择汇率合适的时候换汇,同时进行短期理财;如果没有实际需要,只想赚取美元升值的收益,那就必须比较同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和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如果收益差距大于美元升值的幅度,那就没必要换成美元理财了。
据相关数据库统计,1月30日至2月5日这一周共有707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平均投资期限为132天。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累计发售65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1%,较上周上升0.01个百分点。外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12款,其中美元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6%,较上周下降0.85个百分点。粗略比较,人民币产品比美元产品收益率要高出2.61个百分点。如果按期限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同期美元产品还要高得多。
提示:美元加息预期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目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美元可以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个渠道,但还应注意风险,因为美元未来只是有加息预期,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稳健的美元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比较可能的投资渠道就是银行的美元理财产品。如果选择美元理财产品,要事先考虑好两点:一是银行美元理财产品多数期限较长,购买前要确保家庭中长期流动性不受影响;二是能够承担汇率波动风险,因为以半年期理财产品来比较,美元理财产品和同期的人民币产品相差近3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半年内美元对人民币贬值超过3%,这一笔投资才划算,否则,这半年投资美元理财产品同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相比是亏损的。
投资理财不能根据道听途说的观点
篇7
银行理财“囧事”频出
在股市低迷、楼市限购、通胀加剧负利率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为广大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投资品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从2007年底的5000多亿元增至目前的近10万亿元。伴随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的急剧膨胀,风险事件也接踵而至。其中“理财资金池”期限错配、以新还旧等问题甚至被指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庞氏骗局”。
另一方面,理财业务又被指涉嫌高息揽存、逃避表内监管等。最大的诟病是,表外的银行理财业务可能异化为银行的“第二信贷部”或“影子银行”,甚至会促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大都采用“资金池-资产池”模式。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余额和规模上占比达到9成。资产池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却又饱受争议,资金投向、管理运营等信息不透明,暗藏流动性风险。
“8号文”制约银行表外业务
“囧事”风波频出后,银监会开始重拳出击,整治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今年3月份,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俗称的“8号文”),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
《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坚持资金来源运用对应原则,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要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是监管的重点。此外,银监会还将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资产采取限额管理原则。
受“8号文”影响,招商银行在其官网公告,旗下点贷成金系列、贷里淘金系列下的多款理财计划提前终止,并且这些系列均将在年内停发。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招行或许只有通过这样的下线调整,才有望在年底时达到“8号文”的监管规定。
“钱荒”致人民币理财收益渐走高
纵观全年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我们发现,人民币理财收益呈现出渐渐走高的趋势。在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市场经历了6月“钱荒”,资金一路紧张,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中短期收益率飙升。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理财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从今年以来3%~5%之间的水平,第一次上升到5%~8%的区间,随着年末揽储的大战开打和资金面的不断趋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上涨。
外币理财表现平平
对银行外币理财产品而言,“多国货币”、“高息”、“短期”常常是最为热门的宣传词汇。然而记者发现,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外币理财产品表现平平。据记者了解,自6月各大银行出现“钱荒”以来,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篇8
不过,参与美元资产类的投资真的划算吗?真的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吗?答案是不一定。
汇改为何又造成人民币贬值?
对于此次汇率改革的原因,国内知名第三方理财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分析表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在改革前,央行提供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长期高于外汇市场汇率,偏离幅度较大,从而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二是为了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第三,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汇改又造成了人民币贬值了呢?根据央行相关负责人回应,首先是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后,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汇率报价,过去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点差得到了一次性校正;第二是近日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数据使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做市商更多关注市场供求的变化。
由此可见,人民币贬值利好较多,而且总理也表示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能够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因此,建议投资者大可不必恐慌。
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2015年8月11日,1美元兑人民币6.4075元,而就在2014年同日,1美元兑人民币只有6.0016元。如今美元能换取更多的人民币,但是人民币所能换取的美元却相比以前明显少了,也意味着人民币在贬值。
同时,人民币贬值对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费用更高了;其次,我们从境外购买商品的成本也会上升,海淘的价格更贵了;还有以后去美国游玩的成本也明显上涨了,等等。
不过,嘉丰瑞德理财师认为,我们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外贸出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能拿到更多的订单,生意会更好,盈利也会更多;还有利于外币理财和海外投资,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正因如此,现今不少投资者就关注起了美元资产投资来。
人民贬值,此时转战美元资产投资划算吗?对于大众投资者,美元资产投资有哪些渠道呢?购买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嘉丰瑞德理财师:
此次人民币贬值不会持续很久,投资者无需恐慌,并建议在进行美元资产投资时,要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来考虑,比如有孩子在国外留学需要定期汇款,那么可以考虑在低价时购买一些短期美元理财产品。除此之外,当下还可以考虑一些像众星拱月mom之类的证券投资计划产品,无惧人民币贬值和股市大跌,能较好地规避市场风险,还有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海外房产投资等等,均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三类美元资产投资渠道,选购划算吗?
第一类:美元存款
美元存款方式主要有三种:美元活期存款,最低收益率约为0.05%;美元定期存款,1年期整存整取的基准利率为0.5%~0.8%;美元通知存款,收益率为0.05%~0.1%。从利率上来看,比人民币存款的利率仍要低一些,目前央行8月25日再次降息后,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35%,1年期的年利率为1.75%,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元存款的汇率收益,那么最终的实际收益会稍超人民币存款。
第二类:美元理财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美元理财产品并不多,据了解目前大概只有40多只,只占到全部理财产品的1.2%左右,投资门槛普遍在8000~9000美元,产品的收益率也一般在1.5%~2.5%左右,高于美元存款,但仍低于人民币理财产品,未必划算。不过,美元理财产品的最终实际收益率,也需要考虑汇率收益,那么就有可能超过人民币理财的收益。
但是据嘉丰瑞德产品研究中心数据统计分析,从8月13日~16日市面上在售的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看,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2.5%左右,收益率并没有比人民币理财产品高。而有些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则为6%,人民币只要贬值幅度不超过4%,盲目参与美元理财就不一定划算。
那么,此阶段是否可以购买美元理财产品呢?嘉丰瑞德理财师认为这就取决于投资者认为人民币会继续下跌。假如投资者在汇改之前已持有美元理财产品,那么现在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就比较划算,至少能赚4%左右的收益;但是如果在汇改之后,投资者认为人民币会继续下跌,就匆匆忙忙由人民币理财产品转战美元产品,一般这样的投资者最终都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投资收益。
篇9
以粮食价格引发的CPI指数连续上升,市场对央行加息的预期也进一步增强。尽管,今年以来已加息两次,前一阶段取消利息税的传闻不绝于耳,但年内继续实行加息仍有很大的可能。
在加息预期的背景下,投资者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就需要仔细衡量了。因为期限过长的产品,会导致投资流动性不畅通,如果央行真的加息,投资者就可能面临收益受损的“机会成本”。但是过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那么,投资者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把握流动性第一原则
加息周期下什么资产配置最重要?银行的理财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现金。时下现金的意义并不只限于解决燃眉之急,更多的是一种机会,对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但是,活期存款的收益是非常低的,所以建议投资者可以预留等价于6~12个月家庭日常支出之和的现金,其余资产进行短期运作以提高投资收益。
比如,工行的“灵通快线”,该产品是通过集合个人资金,组成信托计划参与申购大盘蓝筹新股,将中签资金按投资者的认购份额按比例分配,因此不管资金量大小,人人都可分享资金聚合打新股获得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资金的理财周期仅为4天,因此灵活性非常强,投资者可以进行反复申购。以每期投资5万元测算,在过去已经推出的4期产品中,平均收益为198元,为同期活期税后利息的62倍,可谓活期的便利,享受比定期更高的收益。
选择人民币理财“1+1”
所谓人民币理财产品“1+1”,指的即是一个中短期固定收益产品加上一个短期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组合。
这样选择理财产品的好处有三。首先是投资期限相对较短,在加息环境下便于投资者及时进行投资调整,转换到新的产品中去;其次,这一类型产品中有一部分属于固定收益,有保障,眼下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对较低,仍旧处于负利率状态,而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收益相对较高,适合保守性投资者的需求。此外,产品在保本的基础上,可以产生浮动收益谋增值,这类产品一般是与汇率或者股票指数挂钩的,如果达到预设条件,则可获得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如果没有达到预设条件,这些产品最终也是保本的。
至于具体的产品投向,建议固定收益类产品可以选择六个月到一年的债券型或者信托型的产品,比如“稳得利”和“行家”人民币理财产品,最近一期一年期的收益是3.9%;而浮动收益类产品则建议可以选择三个月期的,比如“珠联币合”人民币理财产品,即使没有达到最高收益,也可及时转换其他产品。
注重产品派息率多元化
派息率多元化,这对老年理财更为重要,合理安排存款结构、产品期限、利息收入周期,可使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比如,产品的到期日及付息日分设在不同的时间段,如三个月一次,这样每三个月就能获得一次稳定的收益回报,作为养老金收入的补充。
篇10
虽然 2009年7月8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的投资方向等进行了规范,但是这并未对个人理财市场造成阻碍,多数银行继续发行稳健型理财产品。此外,市场受《通知》影响较小与今年以来的市场结构密切相关,2009 年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稳健型理财产品为主,而《通知》中所禁止或者限制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很低,各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方向并不需要作出重大的调整。
非保本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上升
本月保本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出现下降,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则明显上升。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72款,市场占比为33.46%,发行数比上月下降了近30款,市场占比亦有所下降;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为47款,市场占比为9.14%,发行数比上月下降了19款,市场占比今年以来首次低于10%;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95款,发行数和市场占比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发行数比上月增加了30款,市场占比环比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
虽然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和市场占比出现了上升,但是并不代表理财产品的真实风险的上升,因为在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中除了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外,其余理财产品的风险均较低,因此市场的稳健格局将继续维持。
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居高不下
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继续攀升,本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为438款,市场占比则达到85.21%,环比增加了0.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市场占比超过了80%。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为76款,发行数与上月相比基本持平。美元理财产品发行数为41款,比上月减少了4款,市场占比为7.98%,连续三个月市场占比低于10%;澳元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8款,比上月减少了3款,市场占比低于4%;欧元和港币理财产品发行数则继续低于10款,分别为7款和6款;此外,英镑和加元理财产品发行数共为4款。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一直处于低迷与目前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低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元、欧元和港币等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低于同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一定程度降低了投资者兑换币种进行投资套利的积极性,因此外币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主要是持有外币的投资者。
市场流动性充斥,中长期理财产品减少
上月理财产品的期限略向长期偏移,但是本月则有所回归,中长期理财产品明显减少,市场占比同样下降。1个月(含)期以下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28款,上月发行数为121款,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120款,表明该类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减。该类理财产品市场占比环比有所上升,由上月的22.66%上升至24.90%。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由130款降低至120款,市场占比环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继上月环比增加后,本月继续增加,市场占比环比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6个月至1年(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上月增加明显,本月则出现回调,并且回调明显,发行数比上月下降了30余款。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发行数同样出现下降,发行数比上月下降了10款。
可见,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于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热衷有增无减,这主要在于货币政策出现了微调和未来通胀预期增大,而证券市场风险经过半年多的积累已经较高,投资者更注重资金的流动性和资产的灵活配置。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保持高位
人民币理财产品继续以信贷资产类、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为主,这一趋势难以撼动。在本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89款,与上月的206款相比,发行数环比下降了10余款,虽然发行数较上月有所下降,但是继续引领各类理财产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的比例继续超过40%,为43.15%。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60款,发行数同样出现了下降,市场占比随之下调。此外,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继续维持在10款左右,本月发行数为11款,和上月持平。
本月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4款,相比于上月仅减少了2款,在这14款理财产品中除了1款属于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外,其余理财产品均不属于私人银行理财产品。
在外币理财产品中,理财产品的组成结构未发生改变,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继续居前,其次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然后是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2009年8月5日,央行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 年第二季度)》,预计下一阶段,央行主要通过两个方式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首先是公开市场操作,加强资金回笼力度;其次则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基准利率这一政策工具不会轻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