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风险范文
时间:2023-03-16 0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产品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尽管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只需要签订协议,到期后即可自动收回本金,操作简单,而且还能获得相对较为丰厚的收益。实际上由于理财产品涉及到设计、发起、销售、资金归集、投资、投资后管理、到期后资金清算等多个环节,涉及到多个法律主体,一旦出现问题,其间复杂的关系极易引发法律纠纷。例如信贷型理财产品就至少涉及购买客户、银行、信托公司、实际借款人等一系列的当事人;理财资金先通过银行的销售渠道从客户群中集中到特定的帐户,然后划拨给信托公司,再由信托公司以委托贷款的方式委托银行向实际借款人发放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与传统的贷款相比,除了增加操作环节外,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创新,而随着当事人的增加,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趋于复杂化。在理财产品的购买客户角度看来,整个运作不够透明,不能掌握理财产品的各类情况特别是风险情况,而只能出于对银行商业信誉的信任进行投资决策,在这种环境下,一旦再遇上个别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业绩,采取隐瞒、欺骗等方式推销理财产品,购买客户就很有可能在不知情之下受到损失。现在很多银行都在采取资产池的方式运作理财产品,资产池原本运作式是将同系列或者类型不时期发行的各款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统一到个池中进投资管理,整体投资收益作为确定各款理财产品收益的依据。但这种运营方式也易导致多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笔资金,背离监管政策和法规;部分银行凭借滚动发行、动态管理以及信息透明度低等特点,做高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并将其发行和到期时间集收益,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安排在存贷比考核时点,使得此类理财产品演变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吸纳工具和资负债调节工具。
近年来,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规范和指导,特别是2011年先后颁发了《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围及方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各银行法人机构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计划有情况的通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办法》,并召开了一次理财业务监管座谈会,通报了部分理财业务中的违规现象。总的来说,监管部门已经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出现的部分不良现象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规范措施,如对于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提出了纳入表内管理的要求,明令禁止通过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存等现象,并对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要求,杜绝以各类错误引导销售的行为。但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一直在高速发展,在发展中为了配合银行自身的经营目标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必然会不断的创新运作方式,但创新往往是与规避监管相联系,新兴业务在业务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缺少对监管要求的考虑,这就为今后业务发展留下了隐患,甚至会对整个经济稳定造成一定冲击。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的各类违规现象尽管提出了不少监管要求,但大多数仍停留在针对具体问题的规范上,缺少从大局出发的整体监管要求。因此本人认为,为了让银行理财业务能在今后更健康的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监管部门应该提出更明晰的监管要求,自2005年银监会制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后,银行理财业务已经发展多年,部分监管要求已经不能适应现行情况,如信贷类理财产品,本来就有绕开国家货币政策对信贷发放规模的要求,但实际监管操作中又无据可循,无法依据相关法规制止此类现象。因此,监管应对根据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特点,结合银行自身创新的要求,制定更具有前瞻的监管办法。二是应该建立更为细致的准入条件,由于理财产品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实际上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投资到衍生品、大宗商品以及一些复杂结构的投资品的理财产品,必然要求银行具有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此建议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设定不同的准入条件,避免因条件范围太广、准入门槛过低而失去了实际监管意义。三是应该进一步明确银行理财产品中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银行在理财协议中一般都会声明自己只是受托人的角色,本身不对实际收益负任何责任,但这种声明实际上是否有法律效力值得怀疑,一旦发生纠纷,更容易为当事人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借口。因此,如果明确理财产品中各当事人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是立法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梁韬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
篇2
【关键词】金融理财产品 表外风险 审计
一、金融理财产品的表外风险引发的经济后果
2008年经融危机震动全球,引发人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安全性和风险性的新思考。时隔五年,中国式“钱荒”再一次引发人们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反思。从审计角度看,这一事件与当年次贷危机如出一辙。我国的理财产品是基于利率管制下的金融创新,在具体购买投资过程中,银行与投资者签订协议,通过组合设置产品,为一些高风险高收益项目融资,然后层层转移,最后在一些缺乏金融基本知识和经验的投资者眼中理财产品似乎变得只有了高收益而全无高风险。再有,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方式采取的是机构监管,而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具体来说就是理财产品作为银行表外资产往往审计比较困难,问题滋生得不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因前期缺少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补救措施而导致的事态扩大现象。最后,由于监管机构对于表外资产审查不严格,很多商业银行迫于主营业务压力,故意隐瞒银行的呆账坏账,将之能够借由“表外业务”转移至正常“四表一注”之外,进而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目的。但是,正因为此也产生了中国式的“影子银行”,最终由于风险失控引发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甚至金融市场的非良性波动。
二、表外金融理财产品审计风险
(一)计量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另外我国还采用再次确认的会计方法来提高理财产品以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存在类似于股票期货那样的公开市场,因此无法通过K线图以及其他金融数学模型对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风险等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可靠预测。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尚无权威第三方评估体系,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很难可靠计量。
(二)信息披露风险
对于可以置于表内的金融理财产品,其负债部分由于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使得其利润和综合收益表的相关项目难以分类,套期会计复杂。而对于很多理财产品,由于属表外业务,也就是这部分业务的经营状况是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因此作为审计人员很难对这部分做出可靠地风险评价,然而这部分表外业务却份额巨大且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影响银行当期损益。
(三)内部控制风险
众所周知金融理财产品设计涉及很多复杂的金融知识、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其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组合模型。对于普通投资者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结构原理以及具体的投资风险。另外,由于金融机构的销售需求和投资者的购买需求这样的双重需求刺激下,金融理财产品更新速度快,种类繁多,这无疑会给风控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常常出现的状况是内控系统的完善速度远远追赶不上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发行速度。再加上很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表外计量,可靠性本身大打折扣,这就为相关审计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四)审查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的,而且近年来也一直强调注册会计师要不断学习相关金融知识,加强自身专业判断力。但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极其复杂,正如中国古语所言“隔行如隔山”,对于第三方审计人员来说,很难真正弄清每款理财产品的风险点,当然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这也是不现实的。
三、表外金融理财产品监管风险
(一)缺乏针对金融理财产品的专业监管机构
我国目前由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监管,保监会对保险机构发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监管,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发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监管。但是针对理财产品这一金融领域并没有一个专业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协调,因此一旦某个金融理财产品涉及到两个以上监管部门,就会出现监管盲区,对于表外业务的审计更会出现由于沟通不畅被钻漏洞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多个监管部门协调行动,但正如笔者前文所说,金融理财产品更新速度快,金融市场更是瞬息万变,协调行动自然也远不如根据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专业化监管。
(二)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到位
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处于卖方市场,供小于求,其合约条款更多是出于保护发行金融机构而非投资者。另外,由于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更高,风险和维权意识、能力更强,对于金融理财产品中的风控点自然有着较为完善的防范机制;相比之下,个人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受制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专业程度所限,投资金融资材产品面临更大风险。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到位。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夏理财产品风波就是由于银行以表外业务代销理财产品为借口推脱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站在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角度认真审视金融机构发行的这些表外金融理财产品,及时相关文件,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权责以及风险防范措施。
四、对于表外理财产品风险控制的两点建议
(一)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
笔者建议将金融产品分门别类纳入银行“表内”,将其盈亏、规模、类型、坏账与风险详细列入相应报表。通过金融模型对这些金融理财产品的盈亏和规模进行风险性评估,然后根据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入账价值计量。另外引入第三方审计对这部分业务进行审计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强化信息披露程序和相关法规
对于理财产品销售后的会计报表计量结果要主动上报相关部门备案,以便监管部门把握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信息,对于关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录入,对于重要节点建立数据库长期跟踪分析。此外,对于第三方审计人员,要重视审计对象在金融衍生产品这一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将之纳入银行整体的风险考量当中。
(三)提高金融业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
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岗位准入制度,选拔具有多样化知识结构和层次的人才,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审计队伍。对于第三方审计,在加强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金融知识的涉猎,行会或者所在单位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有针对的再培训,使之熟悉金融衍生品领域常见操纵手法。
五、结语
银行理财产品的繁荣标志着我国投资理财渠道的进一步丰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理财产品的研发、销售以及兑现这一过程存在诸多风险点。尤其是很多商业银行将金融理财产品计入财务报表之外,视为“表外业务”。本文笔者对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表外风险进行重点探讨,意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我国银行业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旗平.关于商业银行与投资者理财利益不对称问题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0,(11).
篇3
开放式人民币产品数量大幅回落
各商业银行2009年11月共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734款,绝对数量较10月大幅上升,占产品发售总量的93%,其中有6款开放式产品。各发行主体的产品数量占比、收益水平、离差水平(离差是单项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一般计算离差平方和来表示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反映了估计量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可能出现结果与平均预期的偏离程度,代表风险程度的大小)、风险水平和投资价值均无明显变化,见图1、2。从产品的绝对数量来看,中资行产品数量大幅上升,外资行产品数量不升反降。从产品的离差水平来看,上市股份制银行产品的离差水平呈逐步扩大趋势,主要原因在于425款中有378款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增加了产品潜在风险。
收益率是指到期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而风险值(或称最小期望收益率),即评价结果中的最差值,意为在95%的概率水平下产品的最低期望收益水平。
外币产品总量持续下降
各商业银行2009年11月共发售外币理财产品57款,较10月相比减少了6款,在售产品的平均期望收益率和平均最差值分别为1.44%和0.62%。到期产品的平均名义收益率水平为2.58%,较10月大幅回落111个基点。在售的57款外币产品中,除6款结构类产品外,其余51款产品均为投资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的利率类普通产品。
当月外币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新意。一是美元和澳元类产品数量有所回落,欧元和港币产品数量有所上升。二是澳元和美元在售产品的离差水平有所增大,原因在于6款高风险高收益的结构类产品中有2款澳元产品、4款美元产品。三是澳元产品的名义收益率水平位居首位,缘于中行和招行两款澳元产品均实现了7%和3%的预期最高收益。四是从产品的投资价值来看,中行一款英镑产品的超额收益水平为负,原因在于该款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水平远低于同期限同币种的定存利率水平(各机构定存利率的平均值),详见图3、4。
城投债,银信类危机四伏
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迪拜债务危机又席卷而来,正值此风口浪尖,债市出现首次延期付息事件,不免让广大投资者虚惊一场。“2009岳建债”的造假门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2007宜投债”的延期付息又使得镁光灯再次聚焦城投债(又被称为准市政债,主要包括专注于基建和公用设施投资的城投类企业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与此同时,财政部坚决叫停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银信类理财产品(是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投资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股权或债权,同时政府向银行和信托出具回购的承诺函。地方债由中央政府分配额度,财政部代收代偿,依赖于国家信用)也风声鹤唳。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管理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活跃以及近年来老百姓的投资意识逐渐增强,老百姓对投资、理财和抗通胀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加之,最近几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和到期总能获得承诺的收益,使得很多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收益又比较稳定。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存在很多风险,如,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它是金融投资产品而不等同于储蓄存款,收益是不确定的,商业银行所给出的也只是预期收益,对于存在的风险要进行合理的推断,降低风险,确保收益。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念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及产品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就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或金融产品的服务。也就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分为理财顾问和综合理财两种服务。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可以将理财计划向特定的目标客户销售,根据这些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和销售资金管理并依此制定管理计划。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在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销售的理财计划,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需要建立在委托关系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仅针对个人,而且还针对中小型企业等。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1.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向投资的客户承诺到期会支付固定的收益,而银行来承担相关风险的,或者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承诺到期支付最低的收益,同样是银行承担风险,但产生的额外收益则由客户和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合理分配,对于风险共同分担的一种理财产品。
2.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还可以细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首先,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承诺保证支付本金和实际投资收益,但相关风险由客户承担;其次,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不能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并依据实际的投资收益向客户支付,而风险则由客户全部承担。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首先,在个人理财业务文件上和个人理财产品上的法律风险是非常不确定的。在对不同种类的产品的规章制度上、理财产品认购协议上、理财产品购买的说明书、认购须知、产品结构、投资安排和收益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文件是非常多样且复杂的,在购买前想要快速地了解和理解其中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而很多商业银行为了方便业务流程而使文件程序变得简便就导致了一些缺口的出现,为未来的法律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留下了后患。
其次,理财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在有些银行里还存在相关的违规风险,一旦客户购买了这些没有得到金融监管机构准入的理财产品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对于理财资金的投向是否合规合法也存在这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首先,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都承诺了高收益,但是,如果市场利率发生了不利于银行投资的情况后,银行承诺的收益将很难保证。当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逐步加快,未来货币市场的投资风险将会加大。其次,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加快,汇率变动也会变大,给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将会加大。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可能是由银行内部程序、工作人员和系统不完善或失误造成的,也包括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操作风险可能遍布银行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理财产品的复杂性、新技术的应用和人员方面的欺诈、流动到各项规章制度等,几乎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操作风险。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通常是各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积极推销自己银行的产品,在竞争和业绩压力下很多营销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不合理的产品推销、产品购买协议没有充分理解等将会导致风险的出现。
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客户理财观念,提高风险意识。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投资理财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及公司企业的风险意识。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加大对个人理财方面的宣传和介绍,引导投资者明白理财产品的收益过程和风险管理。政府和银行共同引导投资理财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和人性化。
2.银行监管部门要尽快制定理财产品的行业标准,包括理财产品的分类、定价、服务标准等,对存在的风险严禁银行隐瞒。
3.商业银行自身要加强事前风险防范。在理财产品设计中要考虑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识别和控制风险的管理体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理财产品服务。
篇5
因一时冲动,投资者在未深入了解理财产品风险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签署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后,并掏钱买了理财产品。但是,一年下来,当投资者去银行兑现收益的时候,却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有时理财产品可能达不到理财经理承诺的收益,有时甚至出现亏损。
2013年1月,有部分投资者投诉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称在去年通过建行购买其代销的建信证大金牛增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如今账面浮亏超过50%。建行代销的该信托计划投资门槛为300万元,投向为定向增发类项目。这是一款由建信信托发行、证大投资担任信托资金投资管理的信托产品,总规模4亿。虽然在推销宣传中,该产品的预期收益可达20%以上,但截至2012年6月,浮动亏损却高达34%。该产品投资的5只股票全部亏损,跌幅远超同期大盘走势和行业走势,这引发了投资者极大不满。
其实,理财产品的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应履行告知义务。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证券业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的经验。从2000年开始,证监会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投资者教育活动,通过介绍投资新品、揭示市场风险等多种途径,从而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分清市场主体责任,确保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持续不断的风险教育,收效良好。
篇6
一、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消费类型
(一)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
根据币种不同理财产品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传统型与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收益率更高、安全性更强。传统型的产品主要有基金、债券等,特点为风险较小、收益确定,大概有3%的收益。一般被视为定期储蓄替代品的后者挂钩汇率,风险与前者相比较大,就其实质而言与外币类产品区别不大。
就外币理财产品而言,吸引人的一般是“短期”、“高利”、“币种多样”。比如:光大银行外币理财A计划产品针对币种不同获得收益不同,但收益普遍较高;还有其保本保收益T计划理财产品用短期来吸引顾客,最短期限甚至以天为单位。
(二)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综合理财的业务范畴包括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包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前者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支付固定的收益,银行自负盈亏,后者指银行支付客户最低的收益,剩余若有盈余则按照双方约定分配,若亏损则银行自行负责。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两者区别就在于本金是否受保护,前者无论出现何种状况客户本金不会亏损,后者并不保护客户本金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
根据运作方式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两者的区别在于理财顾问服务仅仅担任顾问的角色,只为客户提供意见,最终的结果有客户自己决定,并且有权获得一定的报酬,这种方式既不属于委托也不属于信托;而综合理财服务则有权管理客户资金,决定资金的用处,风险则由客户与银行共同承担或按约定承担。
(四)分散式理财和集合式理财
根据资金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分散式理财和集合式理财。分散式理财即一个委托人对应一个受托人,并且这种理财产品有最低金额要求,因此一般这种理财方式多为富人所青睐,他是一种向富人和其家庭提供的系统和混合理财业务,它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涵盖领域不仅包括传统零售银行的个人信用、按揭等业务,更提供包括衍生理财产品、保险规划、税务筹划、财产信托甚至包括客户的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诸多产品和服务,也成为“私人银行”。
不同于分散式理财,集合式理财中一个银行对应多个客户,即一个受托人对应多个委托人,此时,由银行进行调查、研究以制定能够吸引潜在客户的理财产品,通过宣传、推荐使有意向的客户购买。因为集合式理财产品风险较小,投资金额要求不高,所以潜在客户一般指中小投资者。
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风险
(一)市场准入的法律风险
将产品投入销售最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市场准入的问题,为了将其规范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将准入方式分为审批制和报告制。
实行审批制的银行业务需要经过银监会的同意,且有其严格的审批程序。相对而言报告制则简单的多,不需要报告银监会只需将业务报告当地银监局即可,这种方式存在较多瑕疵,一旦银行方面有过错,与客户发生冲突,法院可能以银行程序上的瑕疵而加重银行的责任,造成银行损失较大。
另外,对于募集方式我国相关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从表面上看银行将理财产品的信息公之于众,由客户自己选择是否买入,实际上银行在研发理财产品之时就根据特定人群来制定计划,只有特定人群才会购买,所以实际上到底是公募还是私募目前为止还是混淆不清的。这种模糊会留下法律漏洞,存在较大的风险。
对于理财产品的性质,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委托,客户以委托合同的形式委托银行以自己的名义对资金进行管理,以期获益,就其本质而言是代人理财,是一种行为;而有的人则认为是信托,但是在这种信托关系中没有明确的受益人,只好将投资者勉勉强强作为受益人,但又没有明确表达客户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很难给出明确的定义。这样的不明确为理财产品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二)信息告知不明的法律风险
1.公开信息不足且不够明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银行在对理财产品进行宣传销售时必须包含风险提示,且应表达清晰、明确。而现实中由于客户对金融产品这类虚拟产品不够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银行方面不会尽义务将资金去向、用处、风险、预期利益以及自身能力等重要信息告知客户。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不对称理论,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罗夫提出了非对称信息理论,他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经济效率。2.银行工作人员的不尽职。有时银行工作人员会将储蓄与理财产品混淆,使客户认为是储蓄品种,这是利用银行信誉来达到目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 条的相关规定,金融消费者有知悉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同时规定了经营者应向其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由此该种行为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长此以往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另外还包括销售人员本身对理财产品理解不适当,而向不适宜的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当客户收取收益时发现实际利益低于预期利益,这时客户会觉得上当受骗了。这样就会引起大量的纠纷,造成更大的混乱。
(三)个人隐私泄露的法律风险
我国金融业法律规范一直不够力度,存在很多缺口,为银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包括家庭年收入、投资经验、联系方式、职业情况等,这些个人信息大多数人都不会了解他的宝贵性,但是隐私其实是我们的另一种财富,目前这种不注重隐私与我们以前的思想观念有关,以前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包括法律都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如今我们应对自己的隐私正视起来。对于个人隐私的泄露主要包括:为了推广银行的其他产品,银行内部就利用客户的个人信息,向客户进行各种各样的推销,最普遍的我们可能有时会接到银行的电话、短信来介绍相关产品;银行工作人员处于利益考虑会将个人信息卖给他人,会给客户造成损失,如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诈骗,《刑法修正案七》就规定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
(四)银行收费的法律风险
在银行办理业务大多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理财产品这项业务也不例外,我们一般将其称为“保管费”、“手续费”等。对于这个费用的收取方式、标准我们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存在了一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费不合理。即收取的费用明显过高;收费存在不合法现象,即收取的手续费与向银监会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备的情况不一致或者根本没向相关部门报备而直接收取费用;收费信息不公开,即收费原因没有明确说明。对于存在的这些收费情况的风险会对银行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危及银行的信誉。
三、银行理财产品消费风险的法律防范
(一)建立与完善个人理财相关制度规范
1.完善个人理财的法律法规。首先,纵观我国全部的法律条文,目前没有明确的为大众熟知的关于个人理财的法律,对于这方面的纠纷只能采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在个人理财中消费者同银行方面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民法通则》《合同法》则是保护同等地位的双方当事人,所以有时并不是很适合。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对象并没有包括个人理财的消费者,缺少对于个人理财方面的调整。当自身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准确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所以,笔者比较赞成将个人理财的有关规定系统明确地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章节明确,条理清晰,最重要的是易被人们熟知,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2.完善个人理财保护的制度,建立银行内部纠错机制。第一,银行内部应当建立解决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纠纷解决机构,当业务出现问题时银行内部应当与客户进行联系沟通或及时接受客户的投诉。第二,银行应制定纠纷处理的规定,明确规定解决纠纷的时间、解决方式,按规定解决问题,并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客户。若客户仍不满意处理结果,银行可告知客户使用其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最后,应当定期向客户寻求反馈,对于客户的意见建议银行应当及时听取并加以改正,这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银行运行机制
1.加大理财产品信息公开的力度。加大信息公开,做到理财产品信息透明完整。为了公平银行有义务将业务的主要信息全部公开,应当明确规定客户有权利及时获得资金去处、财务报表等信息,并且银行有义务将全部信息通俗易懂的真实地向客户讲解,可以参照格式条款的规定,如在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时一律采取不利于银行的解释,更能使客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在保证市场参与者信息可得性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监管作用,其功能在于鼓励或强迫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地向群众披露信息,并对那些未能按规定披露信息的金融机构予以惩罚。[3]所以应当设立相关的监管机构,银行应将信息及时报给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及时监督,有问题时立即通知银行以便及时更改。
3.加强对银行从业人员业务素养的培养。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有时普通的银行工作人员也无法很好地向客户传达核心信息,甚至传达出错误信息,鉴于这种情况,银行应当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将工作人员分类培训,培训专门的销售人员提高专业素养,加大宣传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做到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三)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篇7
摘要:在央行“稳中偏紧”的政策基调下,市场融资环境趋紧,在市场竞争和贷存比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会计处理上有所不同。本为旨在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上的影响与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影响与风险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主要方式
(一)结构性存款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由主合同及嵌入的衍生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混合金融工具,银行对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将结构型存款产品所募集资金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相关损益计入“投资收益”。
2.结构型存款产品的主合同部分列入“吸收存款”,以摊余成本计量,相关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嵌入的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列报。
3.将结构型存款产品所募集资金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吸收存款”并入吸收存款项目反映,相关损益计入“利息支出”。
(二)保本理财产品
银行一般将募集的保本类理财资金放在表内核算,但是否纳入存款管理,作为计算贷存比基数,各行做法不一,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
1.将保本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和相应的投资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2.将保本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作为“吸收存款”,将投资运作形成的资产组合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作为“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等各项资产。
3.保本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和投资资产不确认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而作为其他负债、其他资产等相关负债资产科目,以减少估值上的压力。
(三)非保本理财产品
银行一般在表外核算非保本理财资金,记账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在总账核算,期末扎差出表;有的以复式或单式记账,直接在表外登记。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影响与风险
(一)各行对理财业务账务核算不统一,不利于会计报告使用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理财业务的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多为禁止性规定,较为零散,指南和解释中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理财产品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缺乏统一标准,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各行自主性和随意性较大。
(二)表外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相对薄弱,信息披露不完整
各行多数将非保本理财产品作为表外业务进行处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了空间。通过产品设计以“出表”方式绕开监管,利用所谓的“影子银行”进行表外融资,给业务监管带来困扰,长远看不利于理财产品表外业务规范、有序开展。二是理财产品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存在较大局限。披露信息很少甚至不披露,加之披露口径不一致,同业间往往不具备可比性。三是表外业务风险衡量不足。非保本理财产品,尽管名义上风险已经转移,但在当前市场、法律环境下,银行对所发售的产品仍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三)理财产品会计核算难以与自营业务严格区分
理财资金与自有资金的错位错配易引发流动性风险由于科目设置、资产管理、有关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尚难完全独立,在实务中,除了混同理财与自有资金,银行还通过资金池等模式将不同理财产品的资金混合在一起,采取滚动发行期限错配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资金错位错配容易引发流动性等风险,不利于对理财资金流向的监管,投资人也很难预见理财投资风险。
(四)表内理财产品会计政策对各行存款状况和市场份额的影响不可忽视
表内理财产品的会计政策不同,导致各行资产负债表中“吸收存款”项目的内涵也不同,对各行的存款份额及贷存比等指标的影响也不同。贷存比压力大的银行,一般会大力发展表内理财产品,并在会计政策上倾向于将其纳入吸收存款项目;贷存比压力小的银行,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也会发展表内理财产品,但在会计政策上更倾向于体现业务实质。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理财业务会计核算指引
一是建议明确理财业务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提供相应评估和判断标准,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业务性质进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二是在商业银行现有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设置和使用,规范理财资产、收支等金额的确认、计量和列报,使各商业银行能够参照统一的指引进行会计核算操作。
(二)规范表外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一是建立会计与监管联动机制,对应列入表内的理财业务进行明确,原列在表外符合入表的资产应限时要求其入表,并关注表内和表外业务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在判断依据、处理方式、计量方面提出可操作的要求,有效压缩银行操纵会计政策的空间。二是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表外理财产品信息的披露范围、内容、原则及标准,既要强调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也要避免披露过度造成使用者阅读困难。此外,要在统一表外信息披露规则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的可比性。适时引入动态披露方法,以便使用者全面评估银行潜在风险。
(三)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相互独立,实行分账核算、分类管理
一是单独设置理财会计科目,避免使用自营业务会计科目。二是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的会计核算要实现隔离,禁止将理财产品运作的收支与自营业务产生的收支合并入账。三是每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由于不同理财产品的投资规律和风险等级不同,监管部门应要求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相对应,努力实现资金来源和投向一一对应,避免将投向、期限、风险均不相同的理财产品放入资金池集中运作,银监会2013 年3 月25日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8号文”)中对此已提出相应要求。
(四)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监管
一是建议理财资金不作为存款纳入贷存比考核。因为理财资金用于投资运作,并不具备一般存款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直接作为吸收存款也不能充分体现该业务实质,并且误导理财产品投资人。二是警惕新增的银行流动性风险。“8号文”出台后,为规避监管,部分商业银行把理财账户转到自营账户,通过自营资金曲线投资非标资产,并通过互买、过桥等方式将非标资产包装成同业资产。三是如何为建立理财信息统计系统科学制定出统计科目,使其既能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理财业务中影子银行的内容,又能尽量降低银行的报送成本,也是监管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已成为市场应重点解决的问题,风险管理只有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并通过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综合手段才能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张慧霞,周海涛.银行理财业务会计处理现状及监管建议.财会月刊.2014.1下:64-65.
[2]王艳.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理财会计处理及其存在风险[J].海南金融.2013.第10期:79,81.
篇8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of commercial bank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distribution, high flexibility, raise funds quickly, higher added-value, has now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investors to quickly seize the market, the various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 to launch distinctive financial products. Whe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s market continues to intensify, some exaggerated financial products revenue, bank false sales phenomenon begin to appear. It not only brings loss to investors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of commercial banks, which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about the risk of 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the study on the risk and risk control of 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suggestions on risk control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控制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s;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81-02
0 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局限性较为明显,商业银行针对于其理财产品的风险梯度仍然还不够完整,客户需求的风险偏好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就目前来说,对于个人客户,典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包括现有的理财计划、银行存款、债券买卖、股票交易、基金、信托、期权期货等等,从风险角度来看,债券买卖和银行存款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低,属于保守型个人理财产品;而信托、基金、股票等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收益也较高,类属于激进型的理财产品。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和风险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分析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并且从风险防范意识、产品开发、信息披露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以及投资者的角度,来寻求如何有效地规避和控制这些风险,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确保金融安全。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其他投资项目一样,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风险,主要存在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1.1 市场风险 一般认为,个人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比如,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向个人投资者隐瞒投资风险并向客户保证收益。而当利率、汇率等市场环境发生一些不利的变化时,个人理财产品将面临极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面临损失的可能。
1.2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当金融市场的利率降低时导致其债务利息支出增加的可能性,而个人理财产品则会因为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而造成自身损失。如果说,利率的非市场化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暴露出来,那么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则放大了这些潜在的风险。
1.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投资产品交割前的风险和投资产品交割时的风险。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成熟,这使得商业银行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对违约行为的监管存在比较大的难度。这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审查成本,而且不利于商业银行未来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
1.4 法律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受到比较多的法律约束,但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程度却很低。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相对较高的法律风险。
1.5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一般是指由于风险控制体系设计不当、控制系统失灵而导致的各类风险。操作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危害很大,它可能使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操作性风险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比如,理财专员建议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投资者亏损,或者理财商业银行设置模型错误而导致交易损失。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产生原因
2.1 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理念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只重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而缺乏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的意识。例如,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中,理财人员一般会重点强调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很少提及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导致很多投资者在没有了解清楚产品时就盲目进行投资,从而加大了投资的风险。另外,2005年个人理财业务才在国内商业银行兴起,销售人员缺乏系统的风险意识,尤其在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下会进行变相销售。
2.2 理财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仍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与混业经营模式相比,分业经营模式使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形式比较单一,能够使用和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也非常有限。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采取的采取传统存贷款业务结合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且也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而外资银行采用混业经营,理财产品种类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占据极大的优势。例如,外资银行一般设有专门针对不同客户开发的“综合性金融超市”机构。并且,外资银行很重视与投资公司的合作,并参与到保险公司的并购中。中国自加入WTO后,金融行业也开始走入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果不及时改变现在固有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银行管理制度,这对我国日后银行的发展极其不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丰富,但是却没有突破限制,缺少个性化,理财产品的结构、定价机制大体一致,而不是从银行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并且在理财产品功能和投资方向上趋于一致,有些商业银行不注重内容实用性而是盲目地追求理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张,真正能够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少之又少,这限制了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
2.3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 对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有两个方面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是产品的收益率,二是风险等级。一般投资者不知道产品的收益率是怎么来的,只知道通过收益率可以算出产品的最终收益。再者,虽然银行内部会对不同的产品进行风险评级,但是在对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银行很少提出这些等级形成的依据,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硬性规定。
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中,信托是一种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经常运用在结构性的理财产品之中。但是由于信托行业披露信息不充分,募集的资金又大部分投资于实体行业中,如果实体行业经营不顺畅,信息披露又不及时,将增加信托投资的风险,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带来严重的后果。
2.4 风险控制计量方法滞后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控制中,风险控制计量方法落后于其他国家。比如在利率和汇率等市场风险的计量控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还停留在缺口管理等简单方法上,而对某些风险计量方法比如久期、风险价值的运用却很少,很多理论也没有将其应用在控制风险的实践中。正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控制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所以无法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控建议
3.1 银行方面的防范措施 ①构建以风险测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为主体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并把它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建立有效的风险收益分担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业务和产品的内部审核程序,严格内部审查和监督。②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做好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细分工作,在开展业务前先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等细分好客户群体,并建立客户个人档案。建立理财产品统计报告制度,及时跟踪个人理财产品发展情况。针对不同收入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方案。比如给高收入客户群体提供附加值高、费用高、多样化的理财服务。给收入较低的客户群体提供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费用低廉的代收代付理财服务。一般中老年客户收入较高,可以向他们推荐理财咨询、信托等业务,而对年轻的客户则可以推销信用卡、消费信贷等业务。通过细分市场了解客户群体的多方面需求,然后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③商业银行要加强其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步伐。在改善服务态度的同时要不断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在产品结构、品种、定价、效率等方面实现多样化。设计产品结构时要与国内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相匹配,并且满足区域性差异需求。④商业银行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个人理财业务客户风险往往因为产品宣传和营销的不到位,个人理财业务宣传首先要有得放矢,对细分后风险偏好趋同的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宣传;其次是充分的风险提示;再次是宣传和实际的统一,不夸大收益。⑤要发展壮大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同时要提高个人理财经理的专业化水平。并且针对需求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为理财产品的后期营销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持。理财经理在开发客户的同时要做好维护工作,而产品经理则做好产品的设计研发,理财经理与产品经理一起合作,互相配合,使产品管理与市场销售相结合,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3.2 监管方面的防范措施 ①银监会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在鼓励支持我国银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要以防范风险作为重点,规范发展银行业务,时刻关注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并引导银行加以管理,从而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②监管部门要始终贯彻风险控制为本的监管原则,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并及时分析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风险管理监管体系和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引导商业银行稳步发展理财业务。
3.3 投资者方面的防范措施 ①个人投资者作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直接购买者、持有人和最终的受益人,要加强自身的风险教育,多了解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特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从而降低投资风险。②投资者要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培养自己的理性投资观念,积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和理财知识,学会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
4 结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在理财服务、理财产品品牌、理财人员素质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理财目标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商业银行只有加强客户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优质理财服务品牌,同时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理财人员队伍,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环境中,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实现长期、健康、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艳,刘凯.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解析与防范[J].江苏商论,2006(12):19-21.
篇9
风险管理研究
Research on the Market Risk Management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 Based on GRACH-VAR Model
陈倩文 CHEN Qian-wen
(湖北经济学院,武汉 430205)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Wuhan 430205,China)
摘要:随着余额宝等基于互联网的理财产品迅速占领投资市场,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思维下金融理财的一大新模式:凡是有留存资金就关联货币基金。本文引入VAR模型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风险分析,以余额宝2013年5月上线至今的万份收益为样本数据,探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性,评估其市场风险。借鉴前期相关研究,GARCH-VAR 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 研究发现: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市场风险仍处可控范围,波动性较小。
Abstract: With Internet based financial products such as Yu′ebao occupying the investment market rapidly, a new financial mode under the Internet appears: all retained funds associated with monetary fund.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VAR model to analyze the risk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 Taking the 10 thousands of earnings of Yu′ebao since May 2013 as the sample dat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arnings volatility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and evaluate the market risk. Referring to previous studies, GARCH - VAR model can well describe the volatility of yield seque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market risk are still controllable with light volatility.
关键词 :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风险;GARCH-VAR模型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market risk;GARCH-VAR model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178-03
1问题的提出
自余额宝点燃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迅速占领投资市场,全民理财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重要标志,在更加开放、快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资金的流通效率更高,无论是对于资金使用方,还是对于资金提供方,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以余额宝为例,邓雄(2014)提出,余额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理财思维,不再单纯的依赖银行存款,给广大居民带来了更高的收益。与传统理财产品相比,互联网理财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接纳。而且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参与门槛较低,基本上适合所有的人,在理财产品的交易费用方面,互联网渠道的相关成本费用更低。
互联网理财产品一经出现迅速占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看到了互联网思维下金融理财的一大新模式:凡是有留存资金就关联货币基金。据近日公布的余额宝——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2014年年报,截至去年底,余额宝用户数已增至1.85亿人,规模达5789.36亿元,较2013年底的1853.42亿元,增长了2倍多。作为普惠金融的表率,去年余额宝为用户创造了240亿元的收益。
事实上,自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诞生以来,争议与质疑声不绝于耳,其中大多数主要针对其市场风险、内部风险、行业风险等。然而,由于大部分研究仅局限于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未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实证讨论,缺乏一定的可信度。因此,本文引入VAR模型进行风险分析,以余额宝2013年5月上线至今的万份收益为样本数据,探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性。
2方法介绍
VAR的实质是考查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VAR模型的推广始于世界著名计量经济学家Christopher Sims于1980年发表的著名文献。在分析金融市场、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变量等方面,需要使用较多的数据和信息,基于VAR模型的基本属性,其在宏观经济分析过程中,实用效果非常不错。
一般而言,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情况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即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两者计算公式不同,侧重点各异。具体来说,每日万份收益,其含义就是投资者投资的一万元,一天可以获得的收益;而七日年化收益,就是最近七日的平均收益,在经过年化处理之后的收益率。在该文分析研究过程中,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分析,用的是每日万份收益的对数收益率来刻画波动性,即Rt=lnPt-lnPt-1,式中Rt是基金每日万份收益的对数收益率,Pt是第t天的基金每日万份收益价格。
3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从图1中可以看出,增利宝当日万份收益的对数收益率的均值为1.290610%,中位数为1.2381%,标准差为0.213295,说明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因为偏度为2.486574大于零,从而说明收益率呈现一定程度的右偏,峰度为23.19661大于3,说明其呈现出“高瘦”(尖峰)的特征;而JB统计量为11951.55的伴随概率为零,这个情况说明,统计结果拒绝原先的假设,也就是说,每日万份收益率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
3.2 ARCH效应检验
3.2.1 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由表1可以看出增利宝当日收益率的ADF的统计量为
-3.974319,并且其伴随概率为0.0099小于1%-10%的置信水平的ADF值,所以在置信水平为1%的情况下拒绝增利宝当日万份收益率序列有1个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当日万份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
3.2.2 均值模型的建立
一般金融资产收益率方面的研究表明,银行当日收益率序列服从自回归模型,因此本文建立当日收益率序列对自身滞后性回归的AR模型,根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最终建立P=4的AR模型,回归模型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本文中建立的AR自回归模型中的回归因子R(-4)系数相应的伴随概率P值为零,表明参数检验的结果是非常显著的,具体的回归方程如下:
Rt=1.282684+0.725566Rt(-4)+εt
3.2.3 ARCH效应的图示法检验
ARCH效应检验的方法是在残差时序图中观察残差序列是否出现了波动集聚现象,即大的波动后面常常伴随着较大的波动,小的波动后面常常伴随着较小的波动。
由图2残差序列图,可以发现小波动集群部分中开始的小波后面紧跟的是较小的波动,显示出残差方差序列波动较小。
3.2.4 ARCH效应的自相关函数检验
ARCH效应的自相关函数检验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残差平方序列的自相关图和自相关函数值计算的Q统计量判定是否存在ARCH效应。如果残差平方序列的自相关图出现“拖尾现象”,则说明原序列存在ARCH效应;如果残差平方序列的Q统计量的伴随概率都小于显著性水平,则说明原序列存在ARCH效应,由自相关函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自相关函数图呈现缓慢衰减态势。
3.2.5 ARCH效应的ARCH-LM检验
ARCH-LM检验主要是通过输出的F统计量以及卡方统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ARCH效应,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观察表3中F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值都为零,拒绝收益率序列不存在ARCH效应的原假设,因此ARCH-LM检验结果认为原序列存在ARCH效应。
综合上述各种检验结果显示增利宝每日万份收益率序列存在ARCH效应。
3.3 GARCH模型的估计
由于在图三中已经发现了每日万份收益率存在ARCH效应,因此单一的AR模型不能有效的拟合该收益率序列的“集聚效应”,需要建立GARCH模型。而考虑到金融资产收益率与金融资产风险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均值方程中加入随机误差的条件方差项建立GARCH模型。
考察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的增利宝当日万份收益率,根据GARCH的原理,得到GARCH (1,1)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得出GARCH (1,1)的方程如下:
继而对GARCH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ARCH-LM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观察表5中GARCH(1,1)残差序列F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值都远远大于10%,接受残差序列不存在ARCH效应的原假设,因此ARCH-LM检验结果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ARCH效应。
3.4 基于GARCH模型下的VAR的计算
利用GARCH(1,1)计算条件方差σt2,进而可以得到相应t时刻的VAR的计算公式:VaR=Rt-1*Zα*σt,其中,Rt-1表示滞后一期的当日收益率,Zα表示在置信水平为a下的分位数。
使用EVIEWS估计得到置信水平为99%的VAR序列,其最大值为3.094881%,最小值为0.059548%,与实际收益率相比,真实收益率最小值大于VAR最小值,说明对VAR序列当日收益率序列进行较好的拟合。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余额宝理财产品收益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其收益率波动性并不是很大,并且其收益当前很多货币基金里面,处于中高位置,比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要高,最重要的是其市场风险尚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态势仍值得我们时刻关注。近期的杭州萧山支付宝大规模瘫痪事件就足够引起反思。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其面临的总体风险也在提升,一旦出现局部风险点出现,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一定的系统风险。因此,本文就互联网理财产品现阶段存在的市场风险提出几点建议。
①尽管庞大的基础客户依然能给互联网金融巨头带来稳定的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其实十分严峻,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使得不同的银行之间,吸收存款的利率出现分化,总体趋势是存款利率上升,这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货币市场基本收益率的下降,也降低了余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在股市向好的情况下,不仅银行存款出现搬家,很多互联网理财产品也遭到客户大面积的赎回。这三座大山使得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下降,很难维持这种较快的发展速度。互联网金融不妨另寻出路,根本改变其商业思路,彻底打破传统金融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把社交精神与互联网金融思维紧密结合。以平安集团新推出的“壹钱包”为例,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社交化,可以帮助客户进行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
②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不断深化的趋势,其积累的用户数据和相关资料,越来越复杂。互联网金融巨头加强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风险合理定价的相对优势,依然要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及时推出相应产品,在UI设计上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的心理效用,形成消费习惯和消费经验。用户的使用习惯决定一切,亿万级的用户规模是没有耐心去学习使用一款新的应用的,因此,在全民应用上搭载互联网金融无疑是双赢之举。
③调控市场风险是以解决技术风险、系统风险为前提的。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传统金融的深化及延伸,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传统金融。因此,要创新先要固本,最基础的技术支持和系统维护一定得跟上甚至超前市场的发展,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光辉,吴超,吴栩.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模型选择研究[J].金融改革,2014(12).
[2]丁扬恺.ARCH模型族在深圳成指中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胡越.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4).
[4]邓雄.余额宝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J].区域金融研究,2014(12).
篇10
【关键词】个人理财;市场风险;理财产品选择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手中积累的财富也日益增加。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后,人们开始为多余的财富积极寻找出路,尤其当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老龄化社会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发对退休养老的担忧和生活负担加重的忧虑,人们更是急于寻找能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在这样深刻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理财应该伴随人的一生,通过理财实现人生效用最大化;不过理财也有风险,因而如何规避风险、实现财富最大化,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基于客户的角度,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于个人理财规划中,并着重对个人理财市场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应对市场风在险如何进行理财产品选择而提供建议。
二、个人理财的规划需求
“理财”一词,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系辞》:“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这里的“理财”,重在理国之财,但也包含了理家之财。而现代意义上的理财思想是在人类进入“金融经济”时代产生的,伴随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的诞生,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必备工具。所谓个人理财,根据根据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源,帮助实现其人生目标的过程。生命周期理论是由 F·莫迪利亚尼与宾西法尼亚大学的 R·布伦博格、A·安多共同创建的。其中,F·莫迪利亚尼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认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在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的人生划分为青年期(单身期——家庭与事业形成期)、中年期(家庭与事业成长期——退休前期)和老年期(退休期)三个时期。基于对一生财富的规划,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安排见表1。
表1 不同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规划
三、 个人理财市场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类型。人们从个人理财行为过程中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个人理财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行为,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金融原则。因此,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人们应该充分了解理财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理财风险,并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人们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同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所面临的风险并不存在完全差异性。总体而言,个人理财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市场风险是个人理财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含有利率风险、税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以及经济环境变动风险,这些风险并不是单一地影响某种理财产品,而是相互影响的,一种风险因素的产生,可能会诱发另一种或另几种风险因素的产生,从而影响到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
2.指标选取。为了深入研究各种风险因素对个人理财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个人正确选择理财产品,并合理分配各种理财产品的持有比例,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Y)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率(X1)、汇率(X2)、CPI指数(X3)以及经济环境(E)作为解释变量。本文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因此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数据获取主要来源于客户调查,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对500名理财客户进行了调研,然后将500份问卷进行统计,通过加总平均的方法计算出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500个客户是随机选取的,因而所获取的数据比较具有代表性,也许结果可能会有部分偏差,但不影响整体的结论。基于客户的角度,选取从1997年至2011年的年存款利率作为解释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和讯网;汇率选取从1997年至2011年的1美元对人民币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来确定汇率,数据主要来源于和讯网;CPI指数来源于百度文库;由于经济环境指标是个定性指标,无法量化,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不做考虑。
3.模型构建与分析。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利率、汇率、CPI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假设该回归方程式表示为:LOG(Y)=β1·LOG(X1)+β2·LOG(X2)+β3·LOG(X3)+C+u,其中,
LOG(Y)表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C为常数,u为随机变量。然后将所选指标的数据输入EViews软件,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得到的回归方程式为:LOG(Y)=-33.41157+0.317849·LOG(X1)+1.235089·LOG(X2)+7.005517·LOG(X3)。根据上图中的结果可知,c、LOG(X1)、LOG(X2)和LOG(X3)的P值都小于0.05,则说明利率、汇率和CPI指数与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显著性比较大,尤其是汇率的变动引起收益率的变动更大。而且,R2=0.794631,S.E=0.103080,F=14.18733,D.W=
1.725380,说明回归方程总体显著。这表明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动与利率、汇率和CPI指数的变动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根据上面的折线图可知,从1997年至2011年时间段模型拟合效果很好,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曲线趋势基本大体一致;而且所有的残差值基本上都位于置信带区域内,但有两个时间段残差值比较大,位于置信带区域之外:2008年至2009年,2010年的下半年至2011年。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2008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导致利率、汇率和CPI指数的变化,从而影响个人理财收益。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股票、债券和基金价格的下降,从而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同样,汇率和CPI指数的变化都会引起利率的变化,从而也会带动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在经济快速扩张、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过热的经济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也会影响到人们理财的收益率。
四、应对市场风险的个人理财产品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总面临着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都是风险回避者;而且人们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应对风险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尤其当人们追求收益最大化时,人们会密切关注利率、汇率和CPI指数的变化情况。因而,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人们会因为利率、汇率和CPI指数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抗风险能力的强弱,而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比如,在青年期,个人由于资金的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对理财产品的选择,除了必需的应急现金和一点储蓄外,可能只会持有少量受利率、汇率变动影响较大的投资产品(少量股票)。当处于中年期时,个人因为资金的不断积累,雄厚的资金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因而会加大对一些风险性较高的理财产品的持有量,比如,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等。当处于老年期时,个人更为注重晚年生活的安逸和舒适,则会减少风险性较高的理财产品,而增加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比如养老保障信托等。应对市场风险,具体的理财产品选择可以见表2。
表2 应对市场风险的个人理财产品选择
参 考 文 献
[1]刘光岭,张雷.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需求模式分析[J].经济问题.2008(3):111~113
[2]陈雪.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30):126~127
[3]陈睿,金红卫.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J].企业导报.200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