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财产权范文

时间:2023-03-28 10: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人财产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人财产权

篇1

【关键词】法人财产权 所有权 新型财产权 产权保护制度

【中图分类号】D9DF 【文献标识码】A

问题的缘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构建现代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是构建企业法人制度、出资人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三个基础制度。而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身份的确认、法人财产权制度的确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和法人财产权的依法维护。这样如何认识“法人财产权”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法人财产权”这个词汇,首次出现在公开正式的重要文件中,是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里面:“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1993年颁布施行的《公司法》,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党的文件提到的“法人财产权”的法律地位。该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权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1994年,国务院施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专设一章对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作出细致完备的规定。具体内容在第二十七条,“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支配企业法人财产”。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抽取注入企业的资本金,不得调取企业财产,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企业征收任何费用”。至此,“法人财产权”成为我国法律中的术语。

但是,我国法律文件并没有明确“法人财产权”的含义,也没有明确其权利性质,同时,这一概念是“中国特色”的。无论是讲求逻辑严密、术语精确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或者民法,还是体系不严、概念模糊的英美法系国家的财产法或者公司法,均没有这一概念。由此,立法与理论上,对“法人财产权”的性质产生了争议,而这一争议的深层次原因关系到如何认识国家与国有独资或者国家控股公司的财产权益。在该概念产生20年后,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有必要、也有可能对该概念的性质予以确定了,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任务后,理清“法人财产权”的概念,确立“法人财产权”法律地位,对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法人财产权”争议综述

“法人财产权”概念存废之争。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普遍认为“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是两种独立的权利,是可单独分别行使的两种不同的权利。财产所有权体现为财产的所有者对于其投入的财产具有所有权的所有权能,主要是有资产所衍生的收益权。“法人财产权”主要表现在对于注入企业的资产的经营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出资人,出资人完成出资后,企业成立,出资人对其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了新成立的这家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新成立的企业具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其全部资产、负债负责,自主确定经营方针策略,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故肯定者认为“法人财产权”的确立,特别是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该制度和概念,有效解决了当时面临着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为当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解释。

否定者认为,“法人财产权”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概念,破坏了传统财产法律关系,使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大的偏差,不应该使用该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制度安排,称“法人财产权”是不规范的产权安排。因为将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公司的所有权利划分为“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是不规范的做法,在西方的制度中和传统的民法理论中找不到依据。他们认为,如果将资本的所有权和法人的代表权严格区分为两个权利主体,法人代表权就没有根据来源,因为法人代表权是源于对企业的出资,即财产的投入。他们认为,法人财产在法律上取得独立地位,并不导致法人财产的所有权与出资人的权利的严格分离,从而形成一个脱离于二者的单独的“法人财产权”。况且“法人财产权”本身的概念也没有弄清楚。另外从功能看,提出“法人财产权”被认为是贯彻“两权分离”,对提高国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没有能力来自己经营和管理国有出资企业,为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只有把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度分离,聘请企业高管经营企业,这些高管从严格意义上讲是职业经理人,这样就顺利实现了企业的所有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权能的分离。改革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当时的重点是进行国有出资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在于确立所谓的“法人财产权”而在于对企业扩权后,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形成。这一点,必须依靠建立完整的市场机制。①

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权”一词业已成为一个相关人士耳熟能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否定“法人财产权”这一概念的观点多在20世纪90年代,其理由在今天的法律背景下是难以成立的。首先,公司的财产权不存在划分为资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之说,有的只是出资人对公司的权利和公司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权益,公司的资产在所有问题上均归公司所有。其次,法人财产权就是法人对公司财产享有的权利,公司股份本身是他人对公司投资获得的权利表征,而不是公司的财产,是投资人的财产。因此,主张“法人财产权”得不出违背公司不得拥有自己的股份的结论。最后,实践证明,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能够独立经营并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完善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企业没有法人财产权却期待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法人财产权”这一概念,并进一步明确的性质。

“法人财产权”性质之争。关于“法人财产权”的性质主要存在如下观点:占有权观点、终极所有权、所有权观点和经营权观点。

占有权观点。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出资人与企业之间具有两种财产属性关系,第一种关系是出资人对其出资的资产拥有所有权,第二种关系是企业对出资人所投资的资产具有占有权。企业法律制度应该是包含股东所有权和企业占有权的有机统一。在国家作为出资人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家享有其出资的资产的所有权,而企业则享有对这些资产的占有权。所谓的占有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所有权的权能,也可以说是所有权权能的派生权利,属于物权的一种。但是,此“占有”的内涵与现代民法所说的“占有”不完全一致,并与传统民法所称的所有权权能之一的占有权相矛盾。例如,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占有”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个事实,只是适用占有保护,而如果是有权占有,则一定有其权源,则是占有权能而不是包括收益、处分权能的占有权。故,该说不符合现行法制度。

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观点。根据现代企业的财产权结构,出资人把资产让渡出来,注入企业,完成所有权的转移,同时获得企业的股权。这些注入企业的资产的所有权,从终极意义上讲是属于出资人的。以国家作为出资人为例,国家把对其资产的所有权注入,把资产的所有权转换为股权。而被注入资产的企业相应的取得这些资产的法人所有权,国家作为出资人,则保留对所投资的资产以及该企业的财产按照其投资比例所享有的终极所有权,国家作为出资人,在该企业终止时,按照出资比例,取回清算后剩余的财产,承担相应的负债。这个观点在肯定投资人获得股权与法人所有权上,是符合现行法律的,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所有权是完整的对物的权利,法人财产权一方面其客体不限于物,另一方面其权能又受投资人限制。故,该观点逻辑上并不严密。

所有权观点。所有权的观点认为,法人财产权就是法人所有权,二者等同。该观点一直是主流观点。②该观点把财产权与所有权等同对待,具有重大的错误。财产权包括物权与债权两大类,与所有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具有不同的外延和内涵。财产权的范围要比所有权的范围大的多,负债也属于财产权,而所有权不包括负债。但是无论用“法人所有权”,还是用“法人财产权”,都是指“法人财产所有权”,相对于以往提出的财产经营权、财产支配权已经进步很多。但是,其仍旧存在与“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观点”相同的不足。

经营权观点。此观点认为,法人财产权只是支配权,不是终极归属意义上的权利,支配权中不包括收益权。但是,如果法人财产权不归属于法人即不归其所有,出资人仍然是该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人,还能对出资的财产行使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利,那么成立的企业就不可能是法律意义上真正的独立法人;另外,法人如果不能够对其利用法人财产的行为收益,或者公司就难以成为赢利法人,害及投资人利益,或者为投资人获得收益,则公司财产就不独立,公司难以独立承担责任。

法人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新型财产权

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新型财产权。这一界定包括如下意义:一是法人财产权包括但不限于法人所有权,二是法人所有权不是完整的所有权,受投资人的限制。

法人财产权包括但不限于法人所有权。一是法人财产权包括法人所有权。第一,从中国实践上看,已经把法人所有权归为法人财产权的一项权利。法人财产权的沿革伴随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法律制度的建立。从企业出现的初始,国有出资企业的经营就是按照“国家所有,企业经营”的方针在执行。为了规范和保护企业的“经营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对经营权的具体权能作出原则性的规定。认为,企业具有自主经营管理权能,依据国家授权,在授权的范围内具有国家授权的财产性权利。另外,该法还在第三章划分了哪些是属于国家授权的管理职能,哪些属于国家不能授权的权能。有些学者将这里所称的经营权描述成“两个半权”,即国有企业的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法律授权的部分处分权由企业享有,对于国有企业的财产的收益权能和国家法律没有授权的处分权能仍由国家保留。③

1992年颁布施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所有权作出原则的规定,同时还重点规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企业经营权。

从以上法律和文件看,国有企业对其经营的国有资产没有完整的所有权。正是由于这方面法律规定不完备,中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才会停滞不前,导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状况。国有企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经营思路进行经营管理,还要接受国资管理部门对具体经营和企业战略方面的监管。

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相关概念,以及构建基于“法人财产权”相关理论的制度建设。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与之前相关的经营权可以从内容上相衔接,既充实了经营权的内容,又有所发展。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的经营权把资产的收益权排除在外,收益权不归企业所有;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则把资产的收益权纳入其中,对于增加企业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第二,原来的经营权的内容是国家有限授权管理。这样企业没有自,国家就要承当相关的连带责任。基于法人财产权理论而展开的制度安排中,国家对国有出资企业就不承担连带责任。使用法人财产权的概念有利于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采用了“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提法。④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法人财产权”是一种物权,但不是所有权。这在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删除了对国家作为出资人的公司不再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的规定。这就表明,“法人财产权”在法律上不再排除它具有所有权的性质。

第二,从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度看,法人财产权包括法人所有权。当企业完成登记手续,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后,出资人向企业注入或认缴的资本金、企业的无形资产及企业的负债所形成的财产性权益共同构成企业法人财产。企业独立经营其所拥有的财产,并以该财产承担责任。对于出资人来说,完成了出资的义务后,完成了资产的所有权的转移,对应的取得相应的股权。出资人不能再直接对其投入企业的资产享有所有权能,但因其出资则获得股权,享有股东权益。股权的内涵除“资产受益”等自益权外,包含通过表决、选举等方式对公司作出“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共益权等内容,却必须通过公司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而不是股东个人进行。因此,股东个人对企业财产并没有直接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即没有所有权。出资人对其已出资财产的权利行使都相应发生一个重要转变:失去了对包括出资财产在内的公司财产的直接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收益部分也只是通过与其他股东一样的分红派息方式取得。另一方面,财产必定有其所有者,“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就必然包括所有权。而且,企业债务以企业财产承担,如果企业没有对自己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则其交易和承担责任在法律上就是无权处分,显然与市场经济的客观事实不符。

二是法人财产权不限于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在权利属性上应该归属于物权,是企业对其全部资产的占有、使用、处分、收益权能和对负债的偿还的义务;企业的债权债务和知识产权只有在列为企业的资产,以资产的形式存在时,才构成法人财产权的一部分,债权作为相对权和请求权,知识产权作为智力成果权,其本身并不是法人财产权的范畴。⑤但是法人所有权即“法人财产权”说不能成立。从根本上说,法人的债权、知识产权无疑是法人所有的财产,也是法人承担责任的保障,不可能不属于法人所有,这些财产严格意义上不是所有权的客体,自然不能够为法人所有权所涵盖。《物权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为“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不是规定企业法人享有法人财产权,可以看出法人财产是区别了权利客体的。另一方面,即使在物权领域,法人财产也不限于所有权,还包括诸如土地使用权之类的有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因此,法人财产权是包括法人所有权、法人他物权、法人债权和法人知识产权等权利的综合性权利。

法人财产权是新型财产权。第一,所谓新型财产权是相对于传统财产权而言的。在传统上财产权有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但法人财产权尽管以所有权为核心但却包括其他权利,难以为某一种传统的财产权所涵盖,只能够是一种综合性的财产权。另外,法人所有权是一种法律直接规定的、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而不是其他权利中分解出来的权利,如果法人所有权是他物权则存在另一个所有权人,应该的逻辑是出资人将所有权让渡到公司,对价获得股权,原所有权人丧失所有权,法人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第二,法人财产权是受出资人限制的财产权。从所有权角度看,所有权是除法律有限制之外的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权利人即公司对此本应该有排他的支配权。但法人所有权并非仅仅受法律的限制,同时还受股东大会的限制。例如,公司对外担保、重要资产的处置均可能因为法律或者章程的规定,需要股东决定,而不是公司的代表董事会决定。尽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组织机构,但其意思在根本上却是股东的意思,这在一人公司或者国有独资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即公司财产权利人被出资人透过股东大会在财产权能上被限制了。这与一般意义的所有权是不相同的。

第三,公司并非其财产的终极受益人。一般而言,任何权利的目的均在于利益,权利人获得权利也是为了获得利益。但作为法人财产权的权利人公司却并非真正的受益人。公司仅仅是自然人为自己目的而设计的工具,是投资人谋取利益的工具。这与一般主体的财产权是不相同的。

综上所述,法人财产权与所有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所有权在严格的法学意义上是一种物权,而法人财产权的涵义大于所有权的范畴;同时,即使是法人财产权中的所有权也受他人即投资人的限制,这与一般权利主体的所有权不相同。其联系在于设立公司必须最低限度的有物或者现金,不能够全部是非物质性财产,故所有权是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同时,从宽泛的角度理解“所有”或者“所有权”,法人对其全部财产无论是物还是知识产权、债权等权利均有归其所有的意思,在这一意义上,法人财产权就法人对其全部财产享有的所有权。

法人财产权为“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新型财产权”的界定对国有资产的影响

如前所述,我国法人财产权一直没有明确其具体权利性质,根本的是存在公司财产权与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的困惑,担心承认法人财产权包括所有权后,会害及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我们认为,这种担心并非法人财产权制度的结果。

第一,从投资看,国有资产投入企业本身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从一种资产形态转化为股权这一资产形态。如果说在这一转化中存在对国有资产的侵害,那么只能说在国有资产投资评估、程序和监督中存在漏洞,需要的是完善和强化国有资产投资的监管,而不是否定法人对投资人的投资财产和营运所得的所有与支配。

第二,从保值增值看,资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够增值,而市场流动需要独立的市场主体,并且实践证明国家本身难以有效地以一般市场主体身份流动国有资产。因此,接受投资的公司享有对法人财产的经营、管理和支配权利,是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值保值的必须的法律手段。诚然在实践中存在经营者害及公司权益,最终害及国有资产的情况,但这不是承认法人对财产所有的必然后果,因为公司的控制权还在股东手中,国家作为股东有权通过股东权利进行监管。

第三,从终极目标上看,法人是一种工具,法人制度的建立就是服务于股东,股东的控制权不仅仅体现在可以在根本上控制公司的经营决策,而且是公司财产的最终受益人。一方面股东可以通过公司利润获得收入,可以出卖股份收回投资并且获得收益;另一方面,股东在决定解散公司或者公司因其他原因终止时,可以分配取得公司剩余财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权是基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财产权,以法人所有权的相关权利为核心的包括多种民事权利的综合性权利。但法人财产权的权利人的权能在终极上受投资人的限制,这种限制可以通过法律完成,更多的是通过投资人签订的公司章程完成。承认法人财产权是法人对投资资产及公司营运收益享有的包括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综合性权利,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求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求是《小康》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注释】

①居昊:“法人财产权与产权规范”,《财政研究》,1997年第2期。

②例如,于光远先生即认为,“产权(财产权)也就是所有权,它是某个主体拥有作为其财产的某个客体(即拥有对某个客体的所有)所得到的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厉以宁教授也认为,“从理论上讲,用‘法人所有权’更为准确,更能反映现代企业的特征。

③孔祥俊:“企业法人财产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④傅俊芳:“产权主体多元化是公司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第3期。

篇2

一、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重新构建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形象和内核。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既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目标只是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既没有竞争的压力。也没有谋利的动力。职工的收益同产值、质量、销量没有关系。国家对企业的发展、职工的利益承担了无限责任。国家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二者关系不愤。实践证明,只有真正理顺产权关系。才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要理顺产权关系,首先,必须构建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其实质就是把国家所有权分离为国家最终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是由国家所有权派生的一种财产权,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的财产和企业负债构成为全部法人财产享有以其名义独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国家作为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对企业的国有资产及其权益进行所有权管理并享有资产增值和资产经营效益。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家以其投入的国有资本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成为法人财产的主体,就解决了“企业经营权否定企业收益权”的矛盾。其次。区分了政府享有的权益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益。即国家的最终产权的权能只是企业资产出资人的权利,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管理的权利。而企业法人财产权则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4项基本权能。这就从产权关系上保障了企业的经营权。最后,企业作为法人财产的主体,既享有了独立为财产权利。也明确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向出资者上交资产效益的责任,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奠定了产权的基础。

国家关于理顺产权关系的思路,完全适用高校明晰校办产业的产权关系。高校产业是国有企业的组成部分。所不同的是高校产业不是国家直接投资建立的企业,而是由各高等院校以自有资金兴建的企业,而且企业收益不是主要上交国库而是用于教学,弥补教育经费之不足。按照国家关于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思路,高校自身就成为校办产业资产的最终产权拥有者,校办产业则是企业法人财产的主体。

理顺高校产业的产权关系是完全必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使校办产业成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发展;二是学校作为出资者,主要精力可以用在合理调整校办产业结构,宏观调控产业资源的流向,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提高总体社会效益上。在投入和调控上下功夫,再也无需为企业经营操心,为企业管理劳神;三是随着产权关系的明晰,学校作为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与产业作为法人财产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就不难理顺,按照明晰的产权关系就能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校产管理体制。

二、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与产业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总和

篇3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产权制度创新 原因

一、产权、产权制度与企业发展

1、产权概念的界定

罗纳德 H・科斯于1958―1959年间完成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被公认为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

科斯认为:“产权是对物品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施加的人为的或强制性限制而且是对这些使用进行选择时的排他性权利分配。”目前,学术界多采用菲吕博滕和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一文中的产权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本文采取的产权定义以国内学者袁庆明在《新制度经济学》(2005)一书中所做的概括为准:“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不是由个别权利构成的,而是一种权利束,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并统一呈现一种结构状态。”

2、产权制度与企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述评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而每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完善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郑兴山、唐元虎认为:合理的产权制度对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因素。其次,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资本实力以及对风险的态度,有助于树立当事人对企业稳定发展的信心。再次,产权制度还具有一定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可以有效协调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总之,合理的产权制度有助于加强对当事人的激励,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约束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及其产权制度的研究综述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古典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国内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几类。刘晓华认为民营企业在初创期,一般采取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古典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及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效率。鹿麟、王乃峰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约束的前提下,传统家族制度中的家长制权威以及家族成员间的高度认同感,都会降低民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成本。

关于我国公司制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国内学者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叶晓华认为,部分民营企业改制后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对公司的根本意义和目的认识不足,改制只是为了赶潮流,企业实际运行中并没有切实按公司章程的要求去做,发挥作用的依然是那些旧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汤美芳认为,我国民营企业改制只是一种形式,其本身并没有按规范的法人公司运作,缺乏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权仍深受出资者个人财产权的干扰和控制,企业不可能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存在。

三、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

1、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的前提

民营企业初期的古典家族企业产权制度重点在于确定家族成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至于企业与外界相关部门的产权关系则很少涉及,或者在当时并没有必要涉及。由于企业初期主要采取业主制或合伙制的组织形式,根本没有法人的存在,企业法人财产权也因此并没有引起重视。公司制改制,对民营企业而言,不应仅仅体现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上,更应该予以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内部的产权制度转变,即企业在运行中是否做到了法人财产权和出资者个人财产权的彻底分离,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公司产权制度,因为公司产权制度的完善,是民营企业改制能够获得最后成功的关键。公司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法人制度,即法人财产权的存在及其独立发挥作用,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个人财产权的严格分离,是确保法人财产权各项权利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个人财产权不干预企业经营的情况下,作为法人的企业才能切实运用法人财产进行一切经济活动。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有着特殊的成长历程,多数企业的创业者都已经习惯把企业的财产看作自己个人的财产,在日常经营中也很少区别两者,鉴于这种经营传统的影响,即使在民营企业改制以后,企业主对公司法人财产的认识仍然没有彻底的改变,出资者个人财产仍然与法人财产混在一起,没有清晰的界定。法人财产权在民营企业中实施的意义,关键就在于减少甚至杜绝出资者个人对企业经营的干预,保证企业可以按照公司制的规范化要求进行日常活动,而不用担心企业财产被个人财产侵占,使法人财产保持其完整性和永续性。公司产权制度对法人财产权还提供一种隐形的制度保护,因为,任何出资者个人是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处置法人财产的,在公司存续期间,法人财产是不允许被割裂或者抽调的。这不仅排除了企业经营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利于经营者和内部员工形成稳定的工作预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发展。

2、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各个产权主体参与收益分配的保障

为了激发每个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民营企业需要制定与企业发展相应的收益分配规则,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关键要看收益分配规则是否公平合理。然而,规则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企业产权制度密切相关的。

在民营企业中,产权制度是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创业积极性,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的一种基本制度,它通过收益分配机制确保了每个产权主体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为这种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只有各个产权主体的收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积极地去寻求市场机会,把其所拥有的要素投资到具有更高效率的用途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产权制度对民营企业各个产权主体的权利还提供着一种保护,即每个要素所有者的报酬都是取决于其所提供的要素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以刺激各个产权主体为了获取更多的报酬而在经济活动中供给更多的资源,同时不断提高资源的质量。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经济利益协调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经济关系和谐的前提要求人们提供的要素要与其获得的贡献相一致。因为,在有些利益不协调的地方,或由于产权边界不清晰而引起纷争,或产权主体的权利受到侵害等。企业内部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收益分配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产权主体的积极性,而产权制度则可以通过权利的界定来明确从事某项活动当事人的预期收益,使人们获得收益的多少首先取决于他们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确保要素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报酬,调节产权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协调企业内部关系。

3、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健全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激励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永恒话题,只要有生产活动就必然存在激励问题,源于产权关系而产生的激励作用,使产权成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企业激励机制的设立实质上是出资人通过设置一个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监控经营者行为,促使经营者把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采用的主要激励机制是传统的薪酬制度,这种机制重在评价事后结果进而对员工提供一种激励,而忽视了对员工的事前激励,因此不能有效地发挥员工主动性,企业难免遭受一定的效率损失。

产权制度在健全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权制度为经济活动确立了竞争规则,这些明确的竞争规则明确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组合,消除了产权主体行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民营企业内部产权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各个产权主体提供了有效信息,稳定了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其次,产权制度可以起到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民营企业中,产权主体得到的激励刺激无非来源于经济活动成本的降低。既然产权制度明确了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肯定与维护了产权主体的利益,降低了产权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那么就为其行为提供了一种内在动力,增加了其获得的收益,自然实现了对产权主体的激励。

四、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与稀缺资源之间的一种关系,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社会都必然出现人与人之间为分享现有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为了减少由于冲突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浪费,合理产权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尤其重要。民营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经营中难免要面临资源的选择,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率,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我国民营企业完善公司产权制度的一大目标。

民营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是指资源从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的流动过程,实质上代表着各种资源的所有者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把资源配置到预期收益最大领域的过程。只有公司产权制度完善,才能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的作用。因为,公司产权制度为民营企业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企业内部产权主体只有在责、权、利统一的情况下,才会积极地寻求市场机会,争取把资源运用到更高效率的用途上,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明确,有助于减少产权交易中的各种矛盾,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权的高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民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员工完成的,因此,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将直接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率。完善的产权制度既可以让员工拥有一种公平感,又可以稳定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而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员工的这种不断创新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五、产权制度是提高民营企业信用的关键

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易秩序规范的信用经济。产权是信用和秩序的基础,产权制度是企业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的依据。因为市场交换的实质是市场主体之间的产权交换,企业为追求产权,就必须诚实履行信用并遵守市场秩序。有了产权,企业才有履行信用的能力;有了产权,企业不守信用或违背市场秩序就会被剥夺产权,甚至造成企业无法继续经营最终可能导致破产,这就形成了企业履行信用和遵守秩序的压力。可见,产权制度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规范企业成员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交换行为(产权交换),树立良好的信用度,并打击失信者,力求从信用的根源处着手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重塑信用,减少民营企业间出现的各种失信行为,降低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道德成本支付,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虽然,造成我国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因素很多,如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的问题、社会经济体制的问题、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的问题等。但是,完善的产权制度才是建立良好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产权归属清晰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明确界定交易的预期收益,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使交易双方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会向其他经济主体推卸责任,这样就使交易双方有了守信履约的压力。只有完善公司产权制度,鼓励民营企业重塑信誉、诚信经营,才是提高经营效率的根本。

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意义重大,只有认清此举的原因,从企业实际出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产权制度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民营企业的新腾飞。

【参考文献】

[1]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

[2] 科斯、诺思、阿尔奇安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3]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 郑兴山、唐元虎:产权制度和企业绩效[J].经济体制改革,2001(1).

[5] 刘晓华:论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3(S1).

[6] 鹿麟、王乃峰: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2).

[7] 叶晓华:“建制”如何带来“转机”――析有限责任公司“穿新鞋走老路”[J].上海企业,1995(5).

篇4

强调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在目前的改革形势下,至少有以下几重意义:

首先,这有助于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国有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促进国企发展。所谓企业的法人地位,就是企业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定义务并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在企业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法人资格就具体表现为以企业的名义请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因此,依法要求非法侵权的政府机关赔偿损失,是国有企业法人地位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承认和维护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就必须赋予和保障其依法求偿的权利。

其次,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对国有企业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将有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促进政企分开,规范政府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企分开,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干预应由法律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确立政府机关对国有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使其在作出干预国企运营的决策时面临经济风险(赔偿金),将能够更有效地遏止其对国有企业的非法、盲目的行政干预,而那些在合法受权范围内的必要调控,也将会变得更加审慎,更加科学,更加富有成效。

最后,政府赔偿责任的实行,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信力和竞争力。国有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它“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企业的财产是其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是对其债权人的担保,是企业信用的决定因素。如果国有企业的财产经常遭受政府机关的随意侵夺,事后又无法得到充分的赔偿,必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其信用水平,从而吓退其他原有意与国有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大大削弱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更严重的是,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政府已声明不再对国有企业提供国家主权信用,国有企业的一切对外负债由企业自行承担,外国贸易商和投资者只能以国有企业本身的资产状况来评价和选择交易对象。在此情形下,行政机关侵权赔偿责任的豁免,损害的将不仅是众多国有企业,更可能是我国举足轻重的外贸事业。

强调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立法并未能给受害的国有企业充分的救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仅赋予国有企业请求行政机关撤销非法决定以及向上级机关申诉的权利,而实体性的救济措施只是对侵权机关的领导干部予以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追究有关部门决策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固然重要,有惩前毖后的作用,但是国有企业受侵害的是财产权利,其直接表现是财产的减损,只有停止侵害、返还财物、赔偿损失,才是企业最急需的、能直接维护其法人财产权的救济方式。

其实,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并非无本之木,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两权分离”原则。所谓“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国有企业的财产,国家保留所有权,企业则被授予经营管理权,后者的内容包括占有、使用、受益和在授权范围内的处分,统称为“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国有财产所有权权能分化的结果,是从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从属权利。作为一种财产权,它必然具有对世的排他性。对一般的法律主体,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有绝对的对抗效力,无时间和范围的限制;对于由政府代表的国家来说,这种财产权具有相对的对抗效力,即受国家授权的期限和范围的限制。财产权是对物的权利,必须以具体的财产为存在基础。对其财产权因财产的减损而受侵害的国有企业,恢复权利的方法,就应该是回复补足其财产,这就不能排除损害赔偿的救济形式。国家对国有企业财产享有所有权的事实并不能免除其应向受害国企承担的赔偿责任。国家虽然是国有财产的所有人,但是与私人独资企业不同(私人企业主的财产与企业财产混同,企业不具法人资格),国有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其主体身份与国家相分离,国家充其量只是国有企业的股东。按照公司法原理,股东对其投入公司的财产仅拥有最终所有权,在公司解散或破产时有权请求返还剩余财产,而在此之前无权任意处分或撤回,否则须对公司赔偿相应损失。同理,国家既然承认国有企业在授权的期限和范围内对企业财产的法人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和剥夺,就应该承担政府机关对国有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第4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非法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财产权且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依此推论,国有企业对由政府机关造成的财产损失,也应有从侵害方取得赔偿的权利。

需承担赔偿责任的政府机关,根据《国家赔偿法》,包括直接实施侵害的行政机关及其上级授权机关。现阶段,国有财产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务院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及县级以上政府确定的有关部门或机构对国有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实施监督。这些机关、部门是政府侵权赔偿责任的承担者。另外,行业主管部门(如各全国总公司),综合性管理部门(如环保、工商、审计等),如侵犯国有企业财产权,也须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具体的侵权行为,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主要有:超越、滥用管理权下达指令性计划并强令企业执行;干预企业投资决策权或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有重大失误;以封锁、限制或其他歧视性措施,侵犯企业物资采购权或产品销售权;干预、截留企业的产品、劳务定价权;干预、截留企业进出口权,或者平调、挤占、挪用企业自主使用的留成外汇;干预企业分配形式决定权和劳动用工权;截留或无偿调拨企业留用资金;强令企业设立对口机构或非法对企业进行评比、考核、检查;对企业拒绝摊派进行刁难、打击报复;未按法定程序任免厂长、其他厂级领导或干预厂长对中层干部的任免权;其他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篇5

论文关键词:资产过户;独立学院;探析

资产过户问题是困扰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4月,教育部对2010年度独立学院校园、教学行政用房核查情况进行了通报。322所独立学院中,学校产权校园占地、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达标的仅有124所。校园土地、教学行政用房在举办者名下且不达标的65所。通报同时对不达标的独立学院予以通报批评,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区分不同情况,督促独立学院尽快整改和完善。

一、独立学院资产过户的必要性分析

1.资产过户是独立学院办学和合格验收的基本要求

《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教育部令第25号)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等对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法人财产权和资产过户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一次明确提出民办高校落实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2006]101号文件)也要求“民办高校要落实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投入学校的资产要经注册会计师验资并过户到学校名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教育部令第25号)要求“民办高校对举办者投入的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高校的资产必须于批准设立之日起一年内过户到学校名下”。《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以下简称《办法》)对独立学院的资产过户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设定了过户的一年之限,即《办法》施行后一年之内必须完成资产过户工作。《办法》同时为独立学院设定了五年过渡期,要求独立学院按照《办法》的规定充实办学条件,五年内提出考察验收申请,考察验收合格后核发办学许可证。考察验收的关键在于,一是是否具有不少于500亩土地的校园,二是资产是否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

2.资产过户是落实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的基本要求

李颖认为,“法人财产权,是法人所享有的以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全部财产权的总称。这种财产权实际上就是经营者具有的对实物财产的实际支配权。”学者董圣足认为,“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这是《民法通则》所赋予的法人的四项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法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了独立的财产,法人才能真正成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独立学院是民办非企业法人,资产过户能切实维护独立学院的财产权益,从根本上保证独立学院的办学自主权,保证其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保证独立学院的资产由学院依法管理和使用,防范办学风险,确保独立学院健康发展。

二、独立学院资产过户面临的困境

由于存在诸多问题,独立学院完成资产过户工作有相当的困难。

1.历史原因

目前很多发展较好的独立学院都是按照2003年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的相关精神,在原有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申报时间紧,再加上缺乏产权方面的政策指导,很多高校与原投资方重新签署的合作办学协议中,对产权这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更重要的是,对原有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资产没有进行产权界定。

2.因独立学院举办模式的不同,也就是产权类型的不同,资产过户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对于公办高校和民营企业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来说,若公办高校只是以无形资产参与举办,校园和教学设备等投资均由民营企业完成的,只要投资方愿意,过户相对容易;对于普通高校使用校办企业或者基金会的名义举办的独立学院来说,利用学校老校区或者校园中的一部分来办独立学院的,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过户的困难就大了,尽管都是国有资产,但过户要通过国资委、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的同意。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在资产过户上也存在问题,很多独立学院获得的是非盈利性教育用地,在独立学院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问题不解决的情况下是无法划拨到独立学院名下的。另外,部分独立学院是靠租用母体高校的部分校园或者一个校区来办学的,更谈不上土地过户了。

3.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不同,资产过户后投资者的利益无法保障

对于投资者主要是民营企业的独立学院来说,投资者进行资本投资,在当前中国民间资本并不成熟的情况下,都是要追求一定回报的,而且这类独立学院不在少数。学者董圣足2007年开展的面向45所民办院校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结果显示:“真正由社会捐资举办的只有2所,占4.4%,而以企业投资为主和个人独资举办的民办院校为30所,占66.7%,也即2/3的民办高校属于投资性质学校。”资产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后,投资收益无法保障,把大多举办者的投资行为改变成捐资行为,这种做法,简单地说可以说是存在风险,严重地说可以彻底让他们投资办教育求回报的愿望落空。学者张铁明认为,“民办教育出资者的资产过户了以后,按照我们现有的法律、政策精神,事实上是对资产丧失了部分的控制权,即他的资产只能在清算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到绝对值的体现,当初投了一千万,10年20年之后要清算时我也只能拿到一千万,其余也没有他什么事了,增值都与他无关,不能拿,这是部分控制权的丧失。” 转贴于

4.资产过户后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丧失了融资能力

独立学院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按照规定,其名下的资产在学校存续期间既不能够转让、处分,也不能够用来担保和抵押。举办者投入的资产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后变成了“固定资产”,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独立学院也丧失了融资能力。学者张铁明对此有专门的论述:“资产的过户产生了死钱的环节,也就是成为‘教育资产’后不能抵押而出现的资本链断裂的可能事实,这正是不利于民办学校滚动发展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许这个问题不能作为不过户的合法理由,但确实是民办教育出资者对资产过户了以后如何快速发展的一个深深忧虑。

5.资产过户的手续繁琐,资产过户的费用过高

(1)资产过户的手续繁琐。资产过户及变更登记,需要经过土地、房产、财政、税务、工商、银行、建设、教育、行政等多个部门的审批。使用母体高校校园或者国有企业土地办学的独立学院在资产过户之前,还涉及土地出让的过程,土地出让按照《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要经过申请、审批、公开招标拍卖、缴纳土地出让金、登记等一系列程序。

(2)资产过户的费用过高。资产过户涉及资产评估费、交易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公告、登记费等。资产过户使得投入到独立学院的资产无形中缩水,贬值,这也是许多投资办学者的最大担心和抵触资产过户的根源。

三、关于独立学院资产过户的实践性思考

解决独立学院资产过户问题要区分以下两种不同的独立学院产权构成情况:一种是通过捐资办学、国有资产办学的独立学院。这类独立学院的产权构成形式是社会捐资、政府投资、公办普通高校利用自己的下属公司或基金会投资,使用的是捐资建设的校园、政府划拨的土地、国有企业的土地、公办普通高校的校园或校区办学;另一种是投资性办学,资产和土地均由社会力量投资的独立学院。

1.借鉴日本私立高校产权政策的相关做法,对资产过户制度进行再设计

我们知道,日本的私立大学发展的很好,这与日本政府重视私立大学发展、积极扶持私立大学发展、在教育中提高私立大学的比重有关,也与日本私立大学的一些先进的办学政策有关。日本私立大学办学政策中有一条重要的产权政策就是,私立大学的资产产权属于国家,具有公共性,资产不继承,私立大学在运行期间如果有收益,也只能用来改善办学条件,用于教学经费支出,投资者是不能分红的。这一点在日本1949年颁布的《私立学校法》中有所明确。同时,日本的政策要求学校法人在设置私立学校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以保证达到办学条件,满足办学要求,但是这些资金和器材一经投入就不能再作他用,即使私立大学终止时也只能够转为其他私立教育所用。借鉴日本私立学校的做法,对于第一类独立学院的资产(含土地)全部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但明确归国家所有。这样,既不会损害国家利益,国有资产不会流失,也很好地保障了独立学院的公益性和稳定。对于捐资办学者来说,他们所捐资产为国家所有对资产的长期存续、更大地发挥价值是有利的;对于举办独立学院的政府、国有企业、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来说,产权归国家所有后,他们仍然是资产的管理者、使用者、甚至收益者,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2.加强政策建设,通过合理回报的手段维护投资者利益

投资办学的是投资性的资产,将投资性资产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后,要将合理回报明确化就成为唯一可以弥补投资方损失、调动投资方积极性的途径,要通过立法对投资方的财产权和获取合理回报进行明确的保护。既然公司投资者的产权可以转变为股权取得合理分红,那么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寻求合理回报之路也是合情合理,并不违反教育的公益性。侯小娟在谈民办学校合理回报问题时曾经指出,给民办学校出资人合理回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在我国目前政府教育资金不足、民办教育发展刚刚起步需要鼓励、民间资本不雄厚、民办教育政策不到位、社会公益性基金缺乏等情况下的一个相对择优的方案。同时,给民办学校出资人合理回报是有法律依据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将给出资人合理回报作为一项扶持和奖励政策来规定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为获取合理回报制定了实施具体办法。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合理回报限定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本着有利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办学,有利于调动投资办学者的积极性,尊重投资办学者的投入的原则,体现民办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立法宗旨即可,防止过度获取回报,回报不合理。

3.拓展独立学院新的融资渠道

独立学院资产转让后,学院享有法人财产权,而投资方则无权处置资产,这为独立学院经费来源渠道带来了新的问题。在独立学院资产过户后,如何从独立学院实际情况出发,帮助独立学院克服融资难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当前,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11月下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0]135号),提出了两点扶持和优惠政策:一是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办理民办学校非教学资产抵押贷款、学费等收费权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独立学院贷款提供了可能;二是对产权明晰、办学行为规范、诚信度高的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发放信用贷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均为不错的制度设计。

篇6

一、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看成员出资的性质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4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一经登记,即成为公司、非公司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法人之外的新型企业法人,也有学者称其为继我国公司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法人后的“第五类”法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是法人就应该享有法人财产权。一般地说,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必须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一个独立民事主体存在和进行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一个独立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以公司法人为例,虽然法人是由数个成员组成,法人的财产是由数个成员投资形成,但是,法人的财产不属于法人成员,而属于法人。法人成员在组建法人时要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些财产转移给法人,就成为法人自己的独立财产。法人成员作为法人的投资者,已经不再是法人财产的所有人,其对法人承担的责任也只能以投资额为限。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相同的道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之时起。合作社成员认缴的出资不再是自己的财产,而成为法人财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4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这里,“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就具有明显的法人财产权特点,登记时的成员出资无疑是最初的法人财产。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的构成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12条规定,“成员的出资方式、出资额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确定”,登记时只需提交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结合第4条内容可以看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这五个部分组成;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债务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这里的“有限”责任包含两个层次,即合作社以其全部财产为限承担责任。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本人份内的公积金为限承担责任。成员账户内记载的内容有三项:(一)该成员的出资额;(二)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三)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

因此,成员用于对合作社债务负责的出资不仅仅是登记时的出资额,还有从公积金转为成员出资的部分。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的实物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在登记中对出资不作最低限额要求,不规定货币资金的比例,对货币资金不要求验资。对实物出资不要求办理财产转移手续。至于出资额是实缴还是认缴、出资的“实物”是什么、如何作价评估,都由章程确定,也就是说由全体设立人商议决定,给成员留下了高度自治的空间。

虽然法条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有这样的条款:“本社成员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库房、加工设备、运输设备、农机具、农产品等实物、技术、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成员以非货币方式出资的,由全体成员评估作价。”可以理解为,这些作为出资的实物必须是可用货币估价,在成员内部能够达成相对一致的共同的价值认可,并且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具体包括三个部分:(一)库房、加工设备、运输设备、农机具、农产品这些容易评估作价的固定资产类实物。(二)技术、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类,如农民个人或家庭所有的专利技术、注册商标、商号、作品、发明等,可以评估,也可以参考其在合作社的用途集体协商作价。(三)其他的财产权利。民法意义上的财产权利是和“人身权利”相对的民事权利,指具有物质内容或直接体现为经济利益的权利,以物权为主,主要包括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相邻权、抵押权、留置权、债权、智力成果权和继承权等。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生活实际。可以作为实物出资的财产权有:(1)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土地投资收益权。这是从土地流转制度中衍生出来的,不改变承包经营的主体,类似于土地与地上附着物的整体流转,土地承包权人将土地连带地上农作物、林木、果树等投入一起出租来获得收益。(3)对可作为实物出资的固定资产类实物享有的抵押权、留置权,在抵押、留置期间只要其他合作社成员同意,权利人可以作价出资。这是现代物权法精神在合作社出资中的体现,是物权法实践的一个亮点。相信伴随着物权理念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还会有新的财产权利可以作为实物出资。国家工商总局《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股权已经能够作为公司的出资。债权出资应该也为期不远了。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注册登记应注意的事项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制度设计上还不成熟。从长远发展考虑,当合作社完成了量的扩张之后,必然要求有质的提升,现行比较粗糙的财产法律制度很可能成为下一步发展的羁绊。比如设立时对出资额没有最低数量限制,实物出资只需全体成员确认估价后,形成出资清单即可申请登记,使得合作社真实的法人财产难以确定,金融机构对其信用度无法评估,这是目前合作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些宽松条件允许了一些组织松散、财务混乱的小规模合作社的存在,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走上规范化运作轨道就需要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在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的现实条件下,工商部门在合作社登记时。一定要考虑到政策导向性制度设计中的不足。用登记的规范化来弥补制度的缺陷。不能违反法律和政策,故意抬高登记门槛,增加登记难度,更不能随意变通,减少登记要件,疏漏法律环节,给财产问题的解决留下隐忧。

首先,申请设立合作社时要向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中,有i项要求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文件:(1)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2)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3)载明成员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以及成员出资总额,并经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予以确认的出资清单。如果是实物出资,在出资清单中要求写明实物类别。这三项集中体现成员意思自治和对出资额、出资方式、评估作价标准的共同认可性,而且也最能反映出合作社的人和性质。这些文件的签字、盖章是不能简化的程序,在登记中一定要严格要求,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引发财产纠纷,造成出资人权益得不到保障,或者债务得不到清偿。

其次,登记人员要做好合作社登记中的行政指导工作,向共同人或委托人讲解每一项登记要求的法律意义。杜绝冒名顶替、虚报户数和出资、实物出资不详、肆意放大实物作价金额等行为,模糊出资的真实性,给以后的财务管理造成混乱。

篇7

关键词:民办学校法律主体融资环境担保法修改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鼓励社会基金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贷款担保,鼓励信托机构利用信托手段筹集资金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行,立法宗旨无疑是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然而,自两法颁行的数年来,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社会资金投资办学的热潮。相反,民办学校的数量近年来却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各地甚至相继出现了民办学校破产倒闭的现象。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不排除管理不规范的因素,也不排除被市场自然淘汰的因素。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民办学校规模发展急需金融信贷支持的今天,现行《担保法》第九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和第三十七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的规定,无疑是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重大制度障碍。后颁行的《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也有相关的规定。不难看到,立法上的滞后与缺位已成为民办学校“融资难”的制度,各省市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了一定的扶持政策毕竟限于政策层面的支持,《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民办学校“融资难”的法律因素的基础上,拟对《担保法》的修改与完善提出构想。

1民办学校“融资难”的法理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我国民办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据最新资料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9.32万所(不含民办培训机构2.35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313.02万人(资料来源: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各类人才的供求矛盾,而且在完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拉动相关产业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思想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学校办学模式等重大变革,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国家立法的确认。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目前阶段,我国民办学校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主要还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制约民办学校融资的国家立法问题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亟需修改,理由与法律依据如下:

1.1民办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中国民办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在民办学校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特殊国情下,为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公平竞争,国家有必要修改现行《担保法》,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对民办学校提供信贷支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允许民办学校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可以用全部的法人财产和投资人的股权对外担保融资。

1.2民办教育事业的“营利性”与“公益性”不仅没有冲突,而且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民办教育是一种与公办教育不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民办学校主要通过民间资金举办并依靠学费运营,公办学校则主要由政府举办并依靠维持。由于民办教育具有公益性,其必然要求民办教育也应当像公办学校一样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在目前的国情下,民办的身份在一无国家财政投入,二无社会捐助的特殊国情下,民办学校只有通过盘活固定资产、相关投入以及通过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的社会信用担保融资,才能获得自身发展所必要的资金。否则,民办学校的发展资金便无以为继。为实现,民办学校规模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担保法》应赋予民办学校用先期投入和长期积累的法人财产进行担保融资的主体资格。

1.3我国民办学校的本质特征是“投资”办学,在法律主体上与公办学校和国外私立大学有本质区别

在我国,民办学校的主体是民间资本投资人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设立的独立法人,其法人属性显然有别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国外“捐资”办学为主体的财团性私立大学也有本质区别。在设立与运行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主要靠国家财政性投入运转和维持的,其法律属性与靠民间资本投资人设立的民办学校有重大区别。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和行政管理模式下下,公办学校并未享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其财产权的行使受到必要的限制的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我国民办学校是享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民事主体,除终极宗旨限定为“公益”外,其设立与运营与公司企业并无本质区别,在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现行法律框架下,投资人在民办学校享有的权益在法律属性上是股东权,投资人完全可以用股权进行质押融资。此与靠捐资办学的国外私立大学有本质区别。在主要采取信托方式设立的国外私立大学,捐资人由于不能取得股东资格,不能享有股东权,其无权处分投入到私立大学的财产份额。我国民办民办学校作为独立法人,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是由现行法保障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按照法理,民办学校对其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完全的民事权利。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民办学校用其法人财产对外担保融资是行使财产权的合法方式。《担保法》和后颁行的《物权法》没有区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财产权的属性,民办学校的财产也一并被列为禁止抵押的财产范围,无疑是剥夺了民办学校以独立民事主体的法律资格获得信贷支持的权利。

1.4《担保法》不仅与相关法律冲突,且严重滞后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实际

《担保法》通过是在1995年,当时民办学校在我国刚出现不久,数量有限,规模也不大。在当时的立法背景下,《担保法》主要调整的是公立学校、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等主要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随着民办学校的发展,国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民办民办学校与传统事业单位严格区分开来,而且制定《民办教育促进法》,废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了中限制民办学校财产转让、担保的一系列规定,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可以获得信贷支持,其立法宗旨是非常明确的。

关于《物权法》的适用问题。2007年新颁行的《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款沿袭了《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的规定。物权法的立法宗旨主要限于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权基础,适用对象是国家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由于民办学校不属于事业单位,解决民办学校担保融资的法律障碍,不涉及《物权法》的适用和修改。

1.5民办学校可以作为担保主体的法律根据

1.5.1《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鼓励社会基金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贷款担保,鼓励信托机构利用信托手段筹集资金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1.5.2《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该条规定是民办高校可以作为担保人的现行立法依据。按照民法理论,法人有权对其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四项排他性权能,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民办学校自然可以用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外担保融资。

1.5.3民办学校既非社会团体也非事业单位

民办学校有公益性质,但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其本身不属于《民法通则》框架内的社会团体法人,也不属于事业单位,是一种全新的法人类型。如前所述,现行《担保法》将民办学校按照《民法通则》中“事业单位“法人进行调整,混淆了我国法人分类标准与依据。因此,《担保法》的效力范围不得及于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作为担保人和保证人并无法律障碍。

由上可见,金融机构在担保贷款实践对民办学校及其投资人的担保主体资格和可用担保的财产范围进行限制,一方面是基于对民办学校“公益性“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法律风险的现实考虑。禁止民办高校用法人财产和投资人股权担保融资既无必要,也不利于民办学校和金融机构的发展。

2《担保法》有关条款的修改与完善

2.1关于民办学校的担保主体资格

2.1.1《担保法》第九条的修改。将《担保法》第九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修改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但民办学校除外。”

2.2.2《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的修改。将第三十七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作为财产抵押。”修改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作为财产抵押,但民办学校为担保自身债务的除外”。

2.2关于民办学校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

2.2.1关于土地使用权抵押

在《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后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民办学校以划拨、出让或租赁方式(租赁期50年以上)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使用权。”

2.2.2关于房屋抵押

在《担保法》第三十四第(一)款后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民办学校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定着物。”

2.2.3关于权利质押

(1)知识产权质押

《担保法》并未禁止学校的知识产权质押,鉴于公办学校用校产担保融资涉及国有资产,金融机构在实践中对公办学校知识产权质押一般会采取限制态度。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投资体制不同,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消除金融机构对民办高校质押贷款的法律障碍,有必要在《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三)款中增加一项,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为质押标的。

(2)关于学费收费权质押

现行《担保法中》中并无关于收费权质押的一般规定,《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也仅规定了应收账款质押,既未明确应收账款是否包含收费权,也未单列收费权质押。我们认为,既然高校收费权质押贷款已广泛地运用于融资实践,立法有必要及时规范,在《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三)款中增加民办学校学费收费权可以用于质押的规定。

(3)关于学生公寓收费权质押

学生公寓收费权质押是公办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产物,并已有部门规章的规范,由于立法层级低,并未广泛运用于学校担保融资实践。一般来说,民办学校从运作之处后勤服务采取的就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资产。出于资产盘活的考虑,民办学校急需用相关资产对外担保融资。因此,《担保法》有必要对民办学校可以用学生公寓质押贷款作出明确规定。同理,根据民办学校发展需要,《担保法》除规定民办学校学费收费权、学生公寓收费权可以质押贷款外,教材收费权、食堂收费权等也应一并纳入《担保法》的调整范围,明确规定上述权利可以用来质押担保贷款。

2.3关于民办学校投资人的股权质押融资问题

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投资人是两个不同的民事主体,在理顺产权关系后,投资人完全可以用自己在民办高校中享有的股权担保融资。对股份与股权质押,《担保法》已有明确规定,大多数省市已经启动股权担保融资实践,在明晰产权和界定民办学校法律主体的基础上,民办学校投资人用股权质押融资应无法律障碍。

参考文献:

[1]张剑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朱泉鹰.担保法(第二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谷良,博士,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会计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12月破格取得副教授职称,1995年12月又破格取得教授职称。1993年受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7月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财务专家黄菊波教授,1996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兼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会计研究》编委、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美国会计学会会员(AAA)、英国会计学会(BAA)会员。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成员,科技部论证委员会专家。2005年英国卡迪夫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汤谷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司财务、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咨询,是公司“经营者财务”学说的倡导者。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财政部多项科研项目主持人。科研成果丰盛,现已出版《高级财务学》、《企业重组与改制中财务设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打造VBM的财务理论体系框架》等40部,120多篇,并多次获得教育部、北京市、中国会计学会等的有关奖励。

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内,公司管理,财务为重。西方财务管理研究的重点是财务经营层次上的财务管理,即专业财务,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根据我国现代企业的特点,仅以财务经营层次上的财务来概括整个企业财务内涵是不够的。汤谷良教授在《会计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了《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一文。汤教授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企业的法人代表成为法人财产权的经营者,法人财产权的核心是企业的财权,产权主体的实质是财务主体,企业经营者首先是一个财务管理者。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分析,除监事会行使财务监督外,股东大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经理三个瓜分了企业全部财权,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理财称之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这是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法人财产权的提出,使企业作为财务主体,其经营者具有财务自,有权独立进行财务活动,经营者财务的着眼点是决策、组织和协调,而且这种决策主要是企业宏观方面、战略方面的。财务经理财务的着眼点主要是营运问题,经营者财务的职能是决策、组织和协调。随后,汤教授陆续发表《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等论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经营者财务理论。经营者财务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财务理论的深化和财务实践的升华,明确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主导地位,明确其不可推卸的财务责任,并强化财务约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汤谷良教授在集团公司财务体制、全面预算管理、公司治理财务制度、财务战略分析等方面建树颇丰。《财务控制新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再造》从“财务管理”而非“公司理财”的角度出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要求,分析了财务控制的主体、目标、客体和方式的重新定义的主张,强调研究财务控制必须致力于具体实施方式系统架构和它们之间的融合,提出了财务控制权的取得与变换是企业价值的提升与实现的崭新方式。著作《VBM框架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重构》,论文《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长期“双高”现象之谜:债务融资、制度环境与大股东特征》、《国有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的经济后果》等研究成果广受好评。

汤教授做学问,耐心,从来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以自己对科研的满腔热情与无穷的兴趣推动不断的探索和求知。他重视实践,主张通过对分析案例来推动科研,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擅长将政策、理论和实践三要素统一在案例研究。踏实的研究作风,使得汤教授的研究成果能为众多企业家所迅速接受,并为企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改革问题,制度因素是影响公司运营效率的关键所在。研究公司制度对运营效率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产权制度对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

产权制度是关系公司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运营的关键所在,它包含法人财产权和所有权二个方面,并具有如下特征:1、所有权与控制权相互分离,也就是说投资者投入法人的财产成为法人财产后,就失去了对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的控制权,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对法人财产的使用和控制权;2、产权分明是现代公司制度最为明显的特点,也是公司“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基本保障。理顺产权关系(即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形成产权机制,使之适应经市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公司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公司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二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独资公司过多(主要指国有企业)。从我国现有公司产权制度来看,国有独资这种单一的国有产权关系不改变,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理所当然的成为国有独资公司的所有者,行政机构参与重大决策,政企不能分开,严重影响国有独资公司的发展与壮大。2、产权虚置。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引起的,我国全民财产数量庞大、种类繁杂、分布较散导致了层次过多从而引起产权虚置。

(二)改善产权制度,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对策

1、完善制度。对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国企)而言解决产权虚置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完善制度,改变原有的政府行使产权,形成新的产权主体。

2、规范产权多元化制度。规范产权多元化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各公司(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的最主要改革方向,它明确产权、要求政企分开,加强科学管理。我国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单一的国有注资主体,通过引进外资入股、发行股票上市、鼓励职工持股等手段吸引资金,提高公司(企业)的资本流动效率,有利于加强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达到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目的。

二、经营制度对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公司(企业)的经营也逐步向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方针转向,通过对生产和经营物化资本(商品),提高商品市场流动率,以达到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利润最大化。资本经营能使公司资产由死变活,使资本的经营流通中保值增长,有利于我国公司、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充分利用闲散资源,达到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目的。

(一)我国公司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公司在经营制度方针上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资本经营方向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公司运营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如下:

1、无本经营、弄虚作假、资本虚置。当前我国老的国有公司(企业)改制后,缺少了国家的扶持、资金的投入,许多公司运营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无本经营;同时许多新注册登记的公司,在注册时原本没有那么多注册资金,弄虚作假,打通会计、工商等注册环节,利用远远低于注册资金或拼凑资金进行注册,注册马上撤走资金,造成公司资本虚置。

2、片面追求资本经营,脱离了市场行为。当前一些公司只注重资本经营,而对生产经营不加以重视,造成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相分离,只是一味的追求公司上市,把上市作为一种“圈钱”的手段,而不脚踏实地的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最终导致公司运营效率低下,直至破产倒闭。

(二)改善经营制度的措施

1、严把公司注册制度,对国有老企业采取债务重组。加大对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规范会计制度,对当前我国公司注册混乱的现象展开公司注册资本金的不定期检查,注销弄虚作假的不法公司;对国有老企业,特别是亏损的公司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以股权方式的条件获取银行延期、减息,以减轻公司的包袱,对那些亏损严重的企业可以实施兼并、破立的方式重组资产,达到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目的。

2、树立正确的资本经营观念。我们要清楚公司的资本经营是以生产经营为提前的,不能将这两方面分开进行,同时政府应该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审查,禁止上市公司以发行股票的形式进行“圈钱”活动,要清楚认识到上市只是为了融资,是为了公司更好的运营和发展壮大。

三、管理制度对公司运营效率的影响

(一)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司制度改革以来,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

1、董事会产生的办法混乱、职能和权力形同虚设。当前虽然很多公司引进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对公司的运营效率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虽然也在改革,确还是走行政化的方式,公司的管理者还是有政府指派,有的公司还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人兼任,造成股东的职能和权力不能得到保障,这严重违背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能很好的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经营目标,总是受得上级行政部门的干涉,运营效率低下。

2、激励机制不建全。当前,很多重组公司对员工的激励还是随心所遇,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本不能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员工失去了集体荣誉感,工作散漫,这都将对公司的运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改善管理制度对公司运营效率影响的对策

1、强化股东大会的职能。公司应按照公司法制定完善的公司章程,明确指出股东大会的职责和权力,规范董事的选举方式,在实际公司运营中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当股东发现董事或者上层管理者有损害公司利益时,可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处理,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篇10

[关键字]:经营者财务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管理架构

一、中国企业财务学不能按西方企业财务学来架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财务是什么?由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这是中国企业财务实践中的主要议题,并成为财务理论的基本新问题。对此,不少人在和国际惯例的接轨声中,大胆借鉴西方财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目前的财务工作中和财务探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我国财务体系已被西方财务所取代的趋向,我以为这种趋向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索。无论从概念判定,还是从内容分析,我国的财务和西方财务不能同日而语。在英语中"财务"是用"Finance"表示,"财务管理"用"FinancialManagement"表示。而"FinancialManagement"翻译为中文,其表达又是多义的,如财务管理、金融管理、财政管理等。但中文里财务管理、金融管理、财政管理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清楚的。从内容上分析,我们几乎难以界定西方财务学和西方金融学的区别,而且西方财务学主要探索的是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金融市场为主要环境,以股票、债券等普通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为手段的财务运作新问题,以此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财务学的特征是摘要:(1)在分析对象上,西方财务所考虑的企业仅仅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而且还限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把非上市分司,尤其是占企业绝大部分比重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新问题排斥在外。(2)在涉及内容上,西方财务主要探索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财务运作新问题,而对公司内部财务新问题,诸如公司内部财务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权和分权、生产经营和财务布置的协调,母公司和子公司财务关系的确立等很少涉及。(3)在财务管理的层次上,西方财务学首先就宣称是在公司财务经理(FinancialManager,VicePresidentofFinance,Treasurer)层次上,探究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新问题。正如美国J·费雷德·韦斯顿和托马·E·科普兰所著的《管理财务学》中的第一句就是"财务学可用财务经理的职能和责任来确定其定义"。(杨君昌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无疑,这是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第二个层次上讨论财务管理,在该层次上的财务主要是企业财务决策执行性财务新问题。(4)从西方财务学理论基础分析,西方财务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相互依存,水融。一般认为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础或者说财务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被称为财务经济学(FinancialEconomics),它可以划分为7个基本的理论模块摘要: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有效性市场假说、理论、MM的资本结构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这些基础理论构成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这些模块的涌现无不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相联系,并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刺眼的成果之一。然而这些成果的可操作性或对企业财务实际的指导意义是不能高估的,这一点连这些理论发明者都承认的。

鉴于西方财务的上述特征,按照西方财务来架构中国财务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是不适宜,甚至是有害的。我认为,架构中国企业财务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独立法人主体和财务主体的理念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和要求;必须服务于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借鉴西方财务有效、适宜内容、方法的同时,必须总结和弘扬我国财务管理包括传统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操作原理。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积累了多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不少做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具有适用性,我们的任务是要科学地加以概括和总结。综合这些考虑,在本文提出经营者财务的观点,依此出发提出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

二、法人财务权的确立和运行--财务分层管理的客观基础

《会计探究》1994年第5期发表了拙文《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索》,在该文章里我探索性地提出了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分析,除监事会行使财务监督外,股东大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经理三个瓜分了企业全部财权,形成财务管理的不同层次的观点,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通过了《公司法》和各公司章程的规定,明晰了各自享受的财权和有效的约束。这里在此基础上,就这三个层次对企业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的观点,其中董事长、总经理的理财本文称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这是由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按照目前流行的解释,所谓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成立取得法人资格后,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及其增值以及企业在经营中负债形成的全部财产,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战胜、使用、处分和相应的收益权利,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企业的法人代表成为法人财产权的经营者。我认为,法人财产权的核心是企业的财权,产权主体的实质是财务主体,企业经营者首先是一个财务管理者。

法人财产权产生的前提是股东和公司董事之间的信托关系(即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由企业经理股东经营企业的法人财产)。但是,从财务管理上分析,这种信托责任或信托关系具体又包括两个层次摘要:一是企业出资者委托董事或经理为其人,以实现企业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目标来管理企业财务;二是企业内部高层经营者委托中层经营者(财务经理)行使企业中层级基层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的权力。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讨论财务管理主要局限于第二个层次上的财务新问题,尽管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财务关系,但并不是最关键、最主要的财务关系。

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能于一身为特征的财务机制和层次,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协作为特征的财务管理机制。此时,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活动已表现为下表所示的三个基本决策层次。管理层次管理主体管理内容管理特征

所有者所有者①决定经营方针①长远眼光

和投资计划

财务股东(大会)②选举董事②主要目标

③批准企业财务③审议重要文件

预决算

④决议公司清算

分立、合并

经营者董事长①具体财务战略①中、长期眼光

财务总经理②合理的组织②具体战略

③有效的控制批③财务决策

准预算

④动态协调

⑤聘任或解聘财

务经理

财务经理财务经理①拟定各种计划①短期眼光

财务财务人员②具体日常财务②执行决策和预算

决策

③决策财务分析③财务控制

和报告

④实施财务预算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财务管理中,经营者财务是主要的,理由是摘要:

1.所有者财务在企业以法人形式存在以后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而不是一种决策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出资者和企业经营者出现错位日趋明显,即所有者并不一定是企业的经营者,法人概念的提出,使企业作为财务主体,其经营者具有财务自,有权独立进行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分配和偿还的自和财务猜测、财务决策的自。这些权利排斥着包括出资者在内的任意干扰。况且,作为企业财务探究的重点决不是出资人意图是什么,而是关注经营者应该如何理财,完成信托责任的新问题。

这里所说的所有者财务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在"经理革命"的浪潮中得以进一步体现。所谓经理革命即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在高层管理中逐渐取代传统的所有者而占支配地位,这里现代工商企业扩张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这种经理式企业在美国到本世纪50年代基本成熟和完善。因为经理革命的完成,牢固地确立企业经在企业经营财务决策中的中心地位,原始出资人难以再染指企业财务决策,企业的法人产权越来越由经理阶层全权支配和处置,法人财产日渐脱离原始产权而不断彻底独立化。尽管,这种变化并不意味股东控制本身已经不存在,更不能认为所有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股东对企业经理的控制更注重通过股票市场来实施间接控制。

2.财务经理的财务是注重日常财务管理,是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财务经理的职责,根据外国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财务经理的职责可规定为以下几项摘要:(1)处理和银行的关系;(2)现金管理;(3)筹资;(4)信用管理;(5)负责利润的分配;(6)负责财务猜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工作。

正如詹姆斯·C·范·霍恩所说摘要:"本人在同许多公司财务主管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管理流动资金上,长期投资和筹资决策等方面占用时间则较少。"(参见《财务管理学原理》詹姆斯·C·范·霍恩著王文元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序言)。财务主管人员的职责的规定是由他们的地位决定的。所以,假如把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仅仅界定为财务经理的职责范围,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3.经营者财务才是企业财务的精髓。企业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从财务决策上看,企业财务方面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布置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些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和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经营者紧密相联。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设备更新改造、对外扩张、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决策、公司改组、融资租赁等对于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有战略影响,因此只能由企业最高层次来考虑。可以说,财务决策是典型地涉及到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或者说企业所有重要决策都具有重要的财务意义。这些新问题是财务部门不能所及的,尽管财务经理可以或应该参和猜测分析和决策以后要组织决策项目实施。

从财务协调上分析,把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和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协调,实现财务、产品、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统一,仅仅依靠财务经理的努力而没有企业经营者的参和是不可想象的。

三、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经营者财务的进一步界定

看来,经营者财务命题的提出是对财务经理财务的发展和升华,因为摘要:

1.经营者财务的对象是全部法人财产,是对企业全部财务责任,包括出资人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和债务人债务还本付息责任的综合考察。财务经理财务主要是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2.经营者财务的着眼点是决策、组织和协调,而且这种决策主要是企业宏观方面、战略方面的。财务经理财务的着眼点主要是营运新问题。在协调上分析,经营者财务要关注两个协调摘要:一是外部协调,即协调企业和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业务关联企业、社会监督部门、中介机构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目的在于树立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二是内部协调,即协调企业内部各单位工作、业务上关系,目的在于减少内部磨擦,使各项工作有序和谐、提高运行效率。

3.经营者财务的主要手段是摘要:

(1)合理的组织。包括机构设置、各项制度、规章和考核奖惩等。

(2)严格的制度。包括各项规章、考核和奖惩办法。

(3)明确的管理方针、财务政策。

(4)动态协调和例外管理。即对企业经营运行中的新问题,包括生产经营的随机变化和财务关系的不协调等随时加以修正和解决。

4.经营者财务的约束机制的企业约束机制的关键。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按照法人治理结构机理,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工会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这些组织机构之间范围的科学分工,保证了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制衡,这种制衡约束机制制约的主要对象是企业高层经营者。尤其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股东通过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的方式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如当股东对现任经理或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满足而抛售股票时(即股东用脚投票),会引起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股价下跌会使该公司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危机,以致破产倒闭。假如这样公司经理也将承担职业风险。

四、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是对中国财务理论的深化和财务实践的升华

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尤其是经营者财务概念的提出,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和弘扬了我国传统财务管理不少应该肯定的东西摘要:

1.在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企业范围上,中国财务探究的是所有企业的财务新问题,既包括公司制的企业,也包括非公司制的企业,既包括大中型企业,也包括小企业的财务新问题。而不象西方财务所考虑的企业仅仅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把非上市公司,如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新问题排斥在外。

2.在涉及内容上,中国财务考虑的重点是企业内部财务新问题,诸如企业内部的财务运行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权和分权、生产经营和财务布置的协调等。在内容上,中国财务管理渗透西方财务四个无法比拟的结合摘要: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政策要求的结合;财务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结合;财务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的结合。这几个特征既和西方财务主要探索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财务运作新问题相区别,而且和财务的专业管理相区别,可以说,要不是经营者财务,不可能实现上述结合。

当然,经营财务决不是对我国传统的、有益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机理简单的重复,在弘扬传统财务管理精髓上,经营者财务的观点又使得中国企业财务以开放的心态向更新奇、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摘要:

第一,经营者财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和经营者的信托责任关系。

第二,经营者财务的内容,在关注内部财务运作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上的财务运作新问题。商品经营、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主体。

第三,在制约机制上,经营者财务的决策最直接受到所有者财务意识、要求的制约,而首先不是政府作为社会经营者的政策、计划的约束。

第四,在财务管理方式上,由以"静态"管理为主向以"动态"管理为主。在我国传统体制下,企业资产很少通过市场流通,改变所有者主体,对资产管理主要侧重企业内部实务量的增减,资本的凝固状态导致大量资本难以发挥应有效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产权的价值化、商品化、市场化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