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财产范文

时间:2023-04-11 23:2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破产财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破产财产

篇1

信托财产。依据我国信托法第十四条之规定,信托财产指受托人因承诺信托而取得的财产以及因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因为信托概念包含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这一要素,因此信托财产必具有可转移性,所以我国信托法还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及法律行政法规限制流通的财产须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为信托财产。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指委托人或受托人因为出现破产原因而依法被宣告破产后,信托财产并不被划入破产财产范围而进行分配。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委托人的破产隔离和对受托人的破产隔离。

(1)从结构上分析,《信托法》十五条与十六条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先规定了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定信托财产或和受托人固有财产相区别,即信托财产独立性之后,才进一步阐释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含义,通过这一结构,可以得出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来源于信托财产独立性,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是信托财产独立性在破产领域的反映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两个法条中“相区别”一词的不同含义,在第十五条指委托人对信托财产不享有权利而对未设立信托的财产享有权利的区别,而十六条指受托人对信托财产仅享有形式意义上的所有权而对其固有财产则享有形式兼实质上的所有权。

(2)通过对十五条及十六条的对比,我们看到十五条规定了更丰富的内容。十五条对委托人与受益人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并分别阐释了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在不同关系种类下的适用结果。我认为这种分类上的处理是“没必要而有益的”,当作为唯一受益人的委托人因破产而终止后,即意味着信托目的已经不具有实现的可能了,信托便因此而终止。信托终止后,原来叫做“信托财产”的财产应经不再是信托财产了,也即信托关系消灭后,信托财产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所以规定“信托财产作为其清算财产”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

二、信托财产破产隔离要件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是信托财产的一个功能,因此可以说,凡是信托财产便具有破产隔离功能,因此一项财产依法成为信托财产的要件实质上也就是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要件,也即信托成立、生效、存续的要件也是信托财产破产隔离的要件,然而这并非信托财产破产隔离要件的全部,因为信托概念包含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这一要素,所以信托是否成立不仅取决于信托法上直接之规定,还决定于民法、商法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财产权转移之成立、生效的规定等。

(1)信托目的要件。“信托目的系指构成信托行为的内容,是委托人通过信托所要实现的目的”信托目的在民法、破产法等其他法律上的表现为:转移一定财产权的目的。这种说法严格地讲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因为我国信托法第二条规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目的和转移财产权目的对信托财产破产隔离的意义之法律依据主要有如下几条:《信托法》第十一条、《破产法》第三十三条等。

(2)信托财产与破产财产(准确地说应该是破产前委托人未设定信托的财产和受托人的固有财产)在物理和法律意义上的分离。严格地讲这一点算不上要件,没有此点,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功能并不因之而消失。这种物理及法律意义上的分离在我国法律上如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都有详细的规定。

三、信托破产隔离功能的意义

(1)完善信托破产隔离职能是保护信托受益人、委托人利益的必然需求。《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3亿元人民币,但对其可以管理的信托财产规模没有限制。从理论上讲,信托公司破产风险绝对不能说小,而我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保护政策不会一直延续,如果上述信托公司经营不善破产,在不完善的破产隔离机制下,信托财产受到冲击,那么彼时受损的必将是也只能是受益人、委托人。

篇2

内容摘要:《企业破产法》的颁布,使企业破产财产分配制度的重构成为必要。本文从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分配原则、分配顺序和分配环节等角度分析了企业破产财产分配制度,重点提出破产债权应排除别除权、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及一次分配与多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从法理上界定了破产法上的中间分配环节、最后分配环节和追加分配环节,深层次分析了附条件债权的分配、未受领破产分配额的处理和诉讼、仲裁未决债权的处理等实务操作性规则,构建了新的企业破产财产分配制度。

关键词:企业破产法 破产财产 分配 重构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破产分配是破产清算程序的关键性阶段,分配的实施可以说是破产程序的首要目标。所以从破产宣告开始,破产管理人所进行的努力也将集中表现在分配的实施上。破产债权人的关心也集中于分配的时间和分配比例。但是,高分配比例和分配的尽早实现并不能兼得。如果尽量使破产财团增值以实现高分配率,那么实施分配之前的期间将长期化,相反,如果仅以破产管理人掌握的财产进行分配,虽然能够尽早分配,却使得分配率较低。破产管理人的任务在于取得两者的平衡,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高分配率和尽早分配。因此,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是实现高分配率和尽早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一)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内容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是由管理人拟定,由债权人会议通过,并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以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债权额、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数额、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例、数额以及实施破产分配的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是破产财产分配的法律依据。依据《企业破产法》第115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名称或者姓名、住所。这是一个确定的内容,所谓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是指依据《企业破产法》第59条的规定,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

第二,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这也是一个确定的内容,所谓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是指依据《企业破产法》第59条的规定,债权人依法申报的债权。应当注意的是,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只包括《企业破产法》第113条所规定的三类债权,不包括别除权、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第三,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数额。在确定这项内容时,应当对如下事项加以说明:破产企业财产的总体情况;对破产企业财产具有别除权的情况;对破产企业占有财产具有取回权的情况;破产财产具体构成,应尽量详细说明;破产财产变现情况,已经变现的应说明估价依据、变现方式和变现价值,未变现的应说明未变现的原因和估价情况;破产费用、共益债务以及其他在破产清算期间优先拨付费用的构成和总和;破产财产在扣除应当优先拨付费用后的可供分配破产的构成与总值。

第四,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例及数额。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中的分配顺序,应当按照《企业破产法》113条规定来确定,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方案中应明确具体的分配比例。确定具体的分配顺序和分配比例后,还应计算出具体的分配数额。此外,分配方案还要依据《企业破产法》第116条、第117条、第118条和第119条的规定,对是否实施多次分配及多次分配的程序、附生效条件或者解除条件的债权的分配额进行提存及交付债权人、债权人未受领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的提存及分配、诉讼或者仲裁未决的债权分配额的提存及分配问题作出安排。

第五,实施破产财产分配的方法。首先,破产财产的分配应当以货币分配方式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其次,破产财产分配可实施一次分配,也可实施多次分配;再次,方案中应当明确非货币财产折价分配的具体办法。

(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生效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要经过以下两个环节,才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一是债权人会议通过。《企业破产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后,由管理人将该方案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所以,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是其生效的先决条件。依照《企业破产法》第61条第1款第10项的规定,讨论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也是债权人会议的职权之一。债权人会议在决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时,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应注意的是,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人,未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对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不享有表决权。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二次表决仍未通过的,由人民法院裁定。裁定作出后,人民法院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上宣布或者另行通知债权人;二是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后,应提交人民法院予以裁定认可方能生效。人民法院在对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审查后,如认为该分配方案符合法律的规定,无损于债权人利益并且程序合法的,应裁定认可;如果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的决议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利益的,可以自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之日起十五日内,请求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该决议,责令债权人会议依法重新作出决议。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时,该方案即发生法律效力。

破产财产分配的原则和顺序

(一)破产财产分配的原则

《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我们认为破产财产分配应遵循如下原则: 1.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原则。管理人应当按照《企业破产法》第41条、第42条的规定来确定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按照《企业破产法》第43条的规定,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按照第113条的规定,破产宣告后应当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2.按法定顺序清偿原则。《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了破产清偿的先后顺序。破产清偿顺序的意义在于,在一定法律制度的前提下,使顺序在先的债权人能够优先于顺序在后的债权人获得清偿。按法定顺序清偿原则的具体内容是,首先清偿顺序在先的债权,之后有剩余财产的,进行下一顺序的清偿。

3.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原则。对于前述法定破产清偿顺序的每一清偿顺序,如果破产财产足够清偿的,就足额清偿;如果破产财产不足清偿的,就按比例清偿。

4.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原则。现实中,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往往是企业职工工资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然而法律规定,企业一旦进入清算程序,他们的工资则应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这样规定的目的是加强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切实履行对企业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防止他们在企业、出资人或广大职工蒙受损失的情况下只顾保全个人利益。

5.一次分配和多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破产分配可以一次分配,也可以多次分配。破产财产数额大,变现时间长的,可以进行多次分配,以便将已经变现的财产及时分配给债权人。根据破产财产分配方案需要实施多次分配的,管理人应当就每次分配进行公告。

6.除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外,破产财产的分配应当以货币分配方式进行的原则。《企业破产法》第114条规定,破产财产的分配应当以货币分配方式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货币分配,也称为金钱分配,是指将破产财产变现后以货币的形式对债权人进行清偿的分配方式。破产清算以货币分配为原则,以实物分配为例外,这是世界各国的通例,我国立法也贯彻了这一通例性的原则。法律规定的债权人决议的其他方式,主要是指实物分配,这在民法上称为代物清偿,即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替代原定给付,从而使债的关系消灭。民法上的代物清偿,不是债务人的权利,债务人务必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够实施代物清偿。所以,破产法规定,只有经债权人会议决议通过,才能够以货币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实物分配的方式进行清偿。

(二)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

破产财产分配的第一顺序是职工债权,职工债权是处于第一清偿顺序的债权。职工债权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第二顺序为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未列入第一顺序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用,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的社会保险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种。其中,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已列入破产财产第一清偿顺序,另外三种则列于第二顺序。如果破产企业欠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三种社会保险费用的,应由破产财产向相关的社会保险机构支付;破产企业所欠缴税款,在许多发达国家,例如在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等国,已将职工的工资从优先权中取消,而代之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而对税收,也改为一般破产债权。其理由是,税收债权往往数额较大,一旦列为优先权将使得其他破产债权人难以得到清偿和分配,故从保护一般债权人利益看,应将之列为一般破产债权。但我国立法仍然将税款列于优先于一般债权的位置。笔者认为,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债务的债权人分别是社会保险机构和税务机关,尽管他们具有公权力机构的属性,但在破产程序中主张和实现破产债权时,他们的地位与一般的破产债权人相同,应当依照破产法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第三顺序是普通破产债权,它是指前两个清偿顺序以外的破产债权。实践中,破产财产往往是不足以清偿普通破产债权的,普通破产债权通常是按比例清偿的。

破产财产分配环节

在日本破产法中,分配有三种类型:中间分配、最后分配和追加分配。管财人在一般的债权调查日期之后,不等全部财产换价结束而在有了合适于分配的金钱时,就马上进行的分配,成为中间分配。将属于破产财团的全部财产换价之后所进行的分配,称为最后分配。通常,破产程序因最后分配而结束;但是,在最后分配的通知发送以后,也有产生可能进行分配的财产,将此可能进行分配的财产作为最后分配的补充所进行的分配称为追加分配。

在进行破产分配时,以货币分配为原则,因此破产财产变现就是分配的首要问题。在实践中,破产财产变现往往比较困难,变现周期较长,因此,不失时机地进行中间分配不可避免。我国《企业破产法》第116条规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后,由管理人执行。管理人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实施多次分配的,应当公告本次分配的财产额和债权额。管理人实施最后分配的,应当在公告中指明,并载明本法第117条第2款规定的事项。实质上,我国立法明确规定了中间分配。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在进行中间分配之前,要进行分配公告,其意义在于以公开的方式将破产分配开始的事实告知债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以便后者行使权利。由此产生债权人逾期不受领的后果。《企业破产法》第118条规定,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起满两个月仍未领取分配的,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很显然,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第116条,既规定了中间分配,也规定了最后分配。此外,《企业破产法》第123条规定,自破产程序依照本法第43条第4款或者第120条的规定终结之日起二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进行追加分配:(一)发现有依照本法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6条规定应当追回的财产的;(二)发现破产人有应当供分配的其他财产的。有前款规定情形,但财产数量不足以支付分配费用的,不再进行追加分配,由人民法院将其上交国库。

综上,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破产分配的环节与日本立法基本相同,即包括中间分配环节、最后分配环节和追加分配环节。

破产财产分配殊问题的处理

(一)附条件债权的分配

《企业破产法》第117条规定,对于附生效条件或者解除条件的债权,管理人应当将其分配额提存。管理人依照前款规定提存的分配额,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条件未成就或者解除条件成就的,应当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条件成就或者解除条件未成就的,应当交付给债权人。依破产债权所附条件的不同,附条件债权的分配也有不同: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在分配时,考虑到条件成就与否处于不确定状态,即债权是因条件的不成就而继续生效,还是因条件的成就而失去效力难以预测,故一般法律往往对附解除条件债权的分配做出特别规定。一般而言,对于附解除条件债权的分配,要因是中间分配,还是最后分配而有所不同。若是中间分配,应当由破产债权人提供担保,如无担保,应提存其分配额,然后视最后分配公告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破产债权人是否最终获得分配,该日如果条件成就,则破产债权消灭,破产债权人无权接受清偿,管理人应当要求破产债权人返还其接受的分配,不能返还的,由管理人行使担保权。未提供担保而提存其份额的,应由管理人将提存的份额分配给其他破产债权人。

若是最后分配,在最后分配公告日当日,如果条件成就,破产债权消灭,附解除条件债权人不得再参加分配,如果条件未成就,附解除条件债权人可以参加分配。日本破产法和我国台湾破产法都作出了如此的规定。如前所述,我国《企业破产法》第117条规定,在最后分配公告日到来之前,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在中间分配环节不允许分配,而是由管理人进行提存。在最后分配公告日到来之时,在视条件是否成就决定附解除条件债权人是否可得到分配。这样的规定,在简化了附解除条件债权分配程序的同时,也不影响附解除条件债权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比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规定较为进步。应当注意的是,德国破产法规定,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在破产宣告时只要所附条件尚未发生,则在破产程序中视同无附条件的债权对待。笔者认为,这种以破产宣告日作为确定条件是否成就的临界点更加合理,同时也使得附解除条件债权的分配程序更加简洁,无需进行附解除条件债权额的提存。

附停止条件债权分配时,若进行中间分配,附停止条件债权人不得直接接受分配,而应由管理人提存其分配额。最后分配公告日届至,依据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附停止条件债权人是否获得提存的分配额,即条件成就,债权生效,附停止条件债权人获得提存的分配额;条件不成就,债权不生效,附停止条件债权人不能获得提存的分配额,管理人应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若进行最后分配,在最后分配公告日届至时,如果条件尚未成就,附停止条件债权人就不再参加分配,如果条件成就则参加分配。

(二)未受领破产分配额的处理

《企业破产法》第118条规定,债权人未受领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管理人应当提存。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起满两个月仍不领取的,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管理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依据此条规定,在每次破产财产的分配中,只要债权人没有按照分配公告的要求逾期不领取破产财产分配额的,管理人均应将其提存。在逾期两个月以内的任何时间,债权人都有权要求领取提存的破产财产分配额,提存机关应当在扣除提存费用后将其支付给债权人。如果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日起逾期两个月仍不领取提存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的,则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该分配额应分配给其他债权人。提存分配额被再分配给其他债权人的,未受领债权人不得在以后的追加分配中要求补偿。至于是由管理人还是由法院将未受领的分配额再分配给其他债权人,要看最后分配公告日期满后破产程序是否终结,如果破产未终结,由管理人进行再分配;如破产程序已终结,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再分配。

(三)诉讼、仲裁未决债权的处理

《企业破产法》第118条规定,破产财产分配时,对于诉讼或者仲裁未决的债权,管理人应当将其分配额提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满二年仍不能受领分配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破产分配时,诉讼或者仲裁程序尚未终结、其债权的执行效力尚未确定的债权,其地位类似于附生效条件的债权,即以权利主张获得诉讼或仲裁支持为执行效力发生的条件。但是,考虑到诉讼、仲裁的持续时间较长,为公平起见,本条为此类债权的提存额保留规定了较长的期间,即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满2年。根据第47条的规定,诉讼、仲裁未决的债权,债权人可以申报。因此,诉讼或仲裁未决的债权提存额,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审议确定的债权表的记载为准。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两年内的任何时间,该债权人获得诉讼或仲裁的胜利,人民法院应当许可其领取提存额。该债权人经判决或仲裁确认的债权额按破产分配方案规定的比例计算的分配额高于提存额的,不足部分作为待分配债权,以未分配的破产财产在追加分配环节予以补偿;低于提存额的,剩余部分应当分配给其他债权人。但是,根据第46条的规定,该债权人经判决或仲裁裁决确认的利息,不得计入分配额。如果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两年内,该债权人在诉讼或仲裁中败诉,则由法院将通过追加分配环节将提存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如果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已满两年,诉讼或者仲裁仍未终结,该债权人仍不能受领分配的,则由法院将通过追加分配环节将提存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参考文献:

1.李国光,奚晓明,曹士兵.正确理解《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 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日)石川明.日本破产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王卫国.破产法精义[M].法律出版社,2007

5.顾培东.破产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1995

6.陈荣宗.破产法[M].(台)三民书局,1986

7.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8.张卫平.破产程序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篇3

关键词:破产财产;合伙企业财产;破产财产的范围

一、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的内涵

我国《破产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为债务人财产。此条规定明确界定了破产财产的内涵。

二、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的范围

1.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的构成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合伙人的出资,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由此可见,合伙企业的破产财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合伙人的出资。合伙人的出资是合伙企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其中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利,由于这些出资方式均可以评估到其确定的价值,毋庸置疑,在合伙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上述出资方式均可成为合伙企业的破产财产。而劳务的出资,由于劳务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其不能够在破产分配中转让, 无法强制执行,不具有破产财产的基本特征,因此劳务不能作为合伙企业破产财产。

(2)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合伙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有自己的独立利益,以其名义取得的收益作为合伙企业获得的财产,当然归属于合伙企业财产的一部分。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主要包括合伙企业的公共积累资金、未分配的盈余、合伙企业债权、合伙企业取得的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财产权利。

(3)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是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法取得的其他财产,如合法接受赠与的财产。

2.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不是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的范围

(1)从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来看。合伙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而合伙人也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没有理由在合伙企业破产时将合伙人的个人财产纳入合伙企业的破产财产范围内。如果将合伙人财产纳入合伙企业中,会导致在实体上合伙人与合伙企业两个法律主体发生混淆,在程序上合伙企业破产实务无法操作的局面。

(2)从破产的价值来看。破产的价值是为了将社会的不良企业资产迅速清除,将社会的有限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从而达到推动全社会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目的。如果为了解决合伙人无限连带清偿责任而将合伙人个人财产纳入合伙企业的破产财产中,管理人必将用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放在清理合伙人个人财产的问题上,这就可能会拖延破产程序的时间,无法实现破产程序应有价值。

(3)从破产的结果来看。即使不将合伙人的财产纳入合伙企业的范围,债权人的受偿利益也并不一定会因此而受损。由于在合伙企业破产程序结束后,合伙人仍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债权人尚有未实现的债权,债权人仍然可以要求合伙人清偿经过破产程序后尚未实现的债权。但为了防止合伙人转移财产,可在破产程序启动后,对合伙人的财产进行保全,要求合伙人进行财产报告制度,或者发挥破产撤销权及行为无效制度等法律规制的作用,防范各种侵害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的违法行为发生。

三、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的清偿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38条和39条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债务的清偿有两种情况:一是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二是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实践中,由于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当合伙企业破产时,有可能会出现因合伙企业的破产而导致合伙人破产的情形,但是由于我国的《破产法》和《合伙企业法》均未对合伙人破产的法律问题予以明确,因此,对于合伙人个人破产的问题在实务中也无法操作。然而,从法理上分析,合伙企业的债权人与合伙人的债权人均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应当遵从债权平等的民法基本原则,不能因为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改变债权的平等性,因此,当合伙企业破产与合伙人均破产的情况下,或者在因合伙企业破产而导致合伙人破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将两种程序合并,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和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都以债权全额申报债权,然后按照合伙人内部责任的分配比例以及个人财产的总额确定合伙人个人破产财产,合伙人个人债权人以及按照比例享有合伙债权的债权人作为破产债权人,以其各自拥有的债权份额按比例清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破产法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一、引言

新《企业破产法》已经实施近一年,相对于旧破产法,该法在内容上有了大幅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创建了破产管理人、破产企业重整、金融机构破产等制度,调整了破产财产范围及清偿顺序。毫无疑问,新法的出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重大,在降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风险管理要求。

二、新《企业破产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

1、强化了对银行的监管,降低了银行因诉讼造成的破产清算风险。新破产法第134条首次提出了金融机构的破产操作程序,这意味着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不再是经济体中的独立王国,也被纳入依法破产的轨道。与此同时,新法也规定了金融机构破产不会仅仅根据破产法执行,而是要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和其他法律制定实施办法,这强化了金融监管机构对陷入债务困境的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可以避免因调整失控而造成的金融风险和信用危机。

2、银行债权安全性大大提高,降低了银行债权风险。新破产法对金融机构保护自身债权、防止企业通过恶意破产逃废银行债务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老破产法中,只要企业主管部门不同意,企业就很难进入破产程序。新法已经删去了相关的限制条件,其中第七条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因此,作为债权人,银行参与企业破产有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其可以通过申请企业破产的程序,保障自己的利益,也避免了地方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破产进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把企业破产的自真正交给了市场。

(2)旧破产法只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银行在参与其他非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问题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无法理直气壮地以债权人的身份保护自身权益,加之这类企业破产通常是一拖再拖,迟迟无法解决,导致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而新破产法适用于所有在内地注册的企业,包括民企和外资企业,保证了银行在参与各类企业破产事务时可以适用统一的法律规定。

(3)以往由于企业对职工欠薪及应交的各类福利金数额庞大,银行申请企业破产,可以回收的欠款很少,所以银行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处理,结果使这些问题贷款仍然计入银行资产,形成“水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3、明确担保债权在清偿顺序上优先于职工债权,有利于银行不良贷款回收率的提高和化解财务风险。旧破产法行政色彩浓厚,在各个破产程序中都将政府置于主导地位,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将破产企业员工的利益置于债权人的利益之上。新破产法突破了关于优先清偿抵押债权还是职工债权的争议,确立了优先清偿抵押债权原则,使得我国的破产制度比较彻底地告别了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对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长远的保障作用,银行债权将从中受益。

4、新增了对无效资产处置行为的规定,有利于银行控制财务风险。旧法对“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的追回时限仅限于在“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前的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超过期限则无法追索。新破产法第33条规定涉及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无效。这一项规定有利于银行控制风险。在以往的破产实践中,许多已达到破产界限的企业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通过多种途径掏空企业,6个月之后才申请破产,常常导致银行受偿率为零。新破产法对这一内容做出修改,对银行不受时间限制就可以追回被恶意转移的财产是非常有利的,银行只要发现企业在任何时间的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均可要求管理人予以追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银行的信贷损失。

5、追究相关人员的破产责任能够其产生威慑作用,防止恶意逃废债。新破产法第125条规定:“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相关联,刑法修正案(六)增加了“虚假破产罪”,对相关人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些条款加强了对“假破产、真逃债”以及对破产企业高管责任的追究力度,弥补了以往法律上的空白。此外,新破产法第77条也对债务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转让做出了限制,有利于重整计划的执行,更有利于众多债权人权益的实现。这些新规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人员从企业破产中渔利,对于维护银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企业破产法》某些条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

1、新破产法引入的一些新制度加大了银行的财务风险。新破产法引入“管理人”、“重整”、“和解”等制度,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法院管理。根据这些规定,破产程序开始后,银行的权利主要是审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无权干预管理人对企业的管理,如果债权人会议未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在特定条件下,法院还可以通过裁定,强行进行财产分配。对于最终的重整方案,即使债权人不同意,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法院也有权裁定强行通过。由此可见,债权人的权利在新法的重组事项中并没有得到加强,而且,银行的债权也还可能会因为地方保护主义而受损。

2、可撤销行为期限的延长使银行清收保全工作风险加大。根据新破产法第31条的规定,破产企业若有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放弃债权的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打击以往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破产欺诈行为,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但针对银行贷后清收业务,新法将可撤销行为期限由旧法的6个月延长到1年,意味着银行的正常收贷行为在后续1年内都有可能因企业申请破产而需退还债务人,银行清收风险增大。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银行的债权如果从破产企业获得清偿,即使是正常的偿债行为,只要其他债权人没有同时受偿,破产企业管理人有权申请返还已偿还的款项。这种规定将导致银行可能被迫退还正常清收的账款。

3、破产申请受理时即停止计息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计息和受偿数额。银行债权自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停止计息,无论此时银行是否知道法院已经受理破产案件。破产申请受理是法院行为,法院自受理到通知所有债权人尚有25日的期限,除非银行本身是破产申请人,否则无法准确掌握破产受理的时间并及时停息。目前银行贷款利息均为系统自动产生,如按该条规定执行,可能导致计息系统及相关债务调整问题。另外,计息停止的时限提前,银行可申报的债权数额也相应减少。

篇5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急速狂奔的时代,这个急速狂奔不仅仅表现为市场的全球扩张,更体现在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全球控制力的快速延展上。美国、日本、韩国的消费电子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战略调整和疯狂的技术、标准生产。在发达国家控制了技术、标准和关键部件之后,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组装业,国内的大多数消费电子企业依然没有从规模不断放大、价格不断降低、利润不断减少的产业模式中转变过来,生存状况的步履维艰成为意料之中的事。

从全球产业变迁来看,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必须从处于底层的依靠规模和价格的年轮式增长向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裂变式增长转变。纵向来看,中国消费电子企业长于组织的某一部分或流程的点性变革和面性变革,而缺乏一种更高视角的系统性立体式变革。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消费电子企业来讲,一个抗震性的三维立体的战略构架表现为三个方面:产业价值链坐标轴打造的是企业的技术深度,它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寿命,因为它是孵化新的产业和市场的种子;产业形态坐标轴打造的是产业之间的衔接与兼容性,良好的产业兼容性是产业板块稳定的基础;而商业模式坐标轴则决定着产业的跨度,它实际上就是公司的商业化面积,产业跨度是任何一个跨国公司所必须的产业支撑。

最近的几年来,随着产业规模经济时代的结束,范围经济已占据主流。产品线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带来一个集团内产业的范围经济,为产业的协同找到了新的途径,从而方案化的、系统化的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之前单一的局面被改变了,黑色家电、白色家电以及米色家电形成的“套装”成为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全球消费电子环境呈现出大融合的趋势特征,电视、电脑、手机等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成为必需。

在这种产业趋势下,笔者认为,3C集群的产业架构对中国消费电子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这种多维度的构架更容易聚集国际竞争力,并且各个产业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规模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家电、通信、IT三大产业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这样就能产生更强大的生产力,吸附更多的产业资源,提高综合竞争力。

篇6

目前,理财公司破产以后,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把钱追回来:

1、报警

理财公司破产以后,投资者可以报警,让警察立案追查,这样可能会把钱追回来。

2、起诉

理财公司破产以后,投资者可以向法院申请起诉,然后把起诉状、证明事实存在的证据、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提交给法院。

篇7

一、选用良种

甘蓝型优质杂交双低油菜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含油量高,有利于从高产和加工增效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适宜我县种植的油菜品种有花油3号、花油5号、花油6号。

1. 花油3号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综合经济性状好,一般每亩产量200千克以上,含油量40.5%,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经多年生产示范和推广,表现对云南的低温和干旱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2. 花油5号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等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2000米的一年两熟制地区或环境条件与之类似的地区种植。每亩产量达213.1千克,丰产性较好。

3. 花油6号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综合性状好,属中早熟甘蓝型品种,全生育期180天左右;苗期生长稳健,开花后生长较快;品质优良,油分含量41.81%;亩产油菜籽200~250千克;抗寒、耐旱性较强,适宜我县海拔1500~1950米地区的秋播油菜产区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

二、播种前准备

在烤烟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烟秆或挖除烟蔸。烟地杂草每亩用30%草甘膦水剂100~200毫升或20%百草枯水剂100~200毫升对水45~60千克喷雾进行防除。

三、适时播种

1. 用种量

撒播油菜的用种量视土壤肥力、土壤墒情、整地质量以及耕作管理水平而定。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每亩用种量为300~350克。土壤肥力高、湿润度好、耕作管理水平较高播种量为下限;土壤肥力低、土壤墒情差、耕作管理粗放播种量为上限。

2. 种子处理

为了使种子撒播均匀,减少匀苗、补苗的工作量,播种前要求将油菜种子掺入一定数量的草木灰、钙镁磷肥和硼肥,即按1亩地的油菜种子300~350克,拌15千克草木灰、5千克钙镁磷肥、1千克硼肥的用量比例,先将上述三种肥料拌匀并分成2份,将所播油菜种子先与其中一份肥料混合拌匀后,再将另外一份肥料掺入,反复搅拌,使种肥充分混合均匀。要现拌现播,不能堆捂,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3. 适时播种,精播匀播

①播种期。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和雨量分布状况,一般冬春季降雨量较少,撒播油菜的播种期一般以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宜。在此时段内播种,能充分利用秋季中后期的雨水,促使油菜苗棵在冬前正常生长,为丰产奠定基础,早播早收,有利于次年大春作物的正常栽种,提高复种指数;既能避免因播种过早气温高油菜植株生长过快,开花期遇霜冻危害,又能克服因播种过迟,受秋末后期天旱雨少影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高海拔地区适当早播,中海拔地区适当迟播。

②翻犁整地,播种做到均匀撒播。播种前用耕牛或旋耕机翻犁烟地后,即刻撒播种子。撒种方法:将拌好填充肥料的种子按该地块面积分成若干份,每份均匀撒播于相应面积,撒种时每次撒播种子量要少,并尽量让种子落在地面上,可反复2~3次撒完,以便落种更加均匀,撒种结束后,用耕牛带空耙轻轻在土面上来回拖耙,使油菜种子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细土,防止阳光暴晒,以利油菜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四、间苗、定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

撒播油菜播种的出苗数往往是留苗数的几倍,间苗是控制密度,保证苗匀、苗壮的重要环节。间苗的标准是间密留匀、间弱留壮、间小留大、间杂留纯,并间除病虫害株。于2~3片真叶时分次间苗,5片真叶时定苗。土壤肥力较好、耕作管理水平和施肥水平较高、栽培品种丰产潜力大、播种期较早等,每亩留苗密度可稀些,即单株间距控制在18~20厘米,一般每平方米留苗25~30株,每亩1.7万~2万株;土壤肥力较差、耕作管理粗放、施肥量较少、留苗密度则适当大些,一般单株间距16~17.5厘米,每平方米33~39株,每亩2.2万~2.6万株。如有缺穴,可在间、定苗时进行移栽补苗,补苗应在雨后趁土壤湿润时及时进行,选大、壮苗带土移补后浇定根水,达到苗全苗齐,确保单位面积上的苗株数。

五、合理施肥

烟地油菜由于前作种植烤烟,土壤中已施入足量的烤烟专用复合肥,特别是磷钾肥;而且烤烟生长期短,到叶片采收结束时,施入土中的养分尚有部分未被吸收,仍然可以供给后茬油菜生长利用。因此,烤烟地块种植油菜,一般不施基肥或底肥,但一定要适时适量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产量在150千克以上的地块要求施用纯氮10~15千克,才能充分满足植株生长所需营养,保证油菜正常生长发育,为丰产奠定物质基础。

1. 轻施苗肥

撒播油菜在5片真叶或定苗时,每亩用尿素5~7.5千克,在雨后或阴雨天土壤潮湿时将肥料均匀撒施。

2. 重施薹肥

蕾薹期是油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时期,此期主茎生长迅速,叶面成倍扩大,花芽分化快,数量多,根系大量发展,吸收能力显著增强,需要大量养分供应。因此,要抓住此关键时机进行追肥,每亩施尿素10~12.5千克,选阴雨天撒施。

3. 巧施花肥

油菜为无限花序,如果营养跟不上,在盛花期花蕾会大量脱落,此时可每亩施尿素3~5千克,以满足油菜开花结角所需营养。对长势旺、薹肥量大的地块可不施花肥。

4. 补施微肥

硼是油菜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缺硼土壤上增施硼肥,增产效果可达25%~40%。在施基肥的基础上,在油菜苗期和蕾薹期,分别喷施浓度0.1%~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混合液,对油菜保花保果,增加结籽率和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

六、病虫害防治

1. 油菜虫害及其防治

油菜在生长期间,苗期主要有黄曲条跳甲、菜青虫为害,中后期高温干旱易发生蚜虫为害。防治黄曲条跳甲、菜青虫,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2000倍液,在幼虫初发期(三龄以前)喷药防治,每亩喷药液45千克,喷药次数根据田间虫情而定。防治蚜虫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在苗期有蚜株率达10%,虫口密度为1~2头/株时开始喷药,一般防治2~3次,特别是开花结角期更要注重蚜虫的防治工作,以提高角果的结实率。

2. 油菜病害防治

油菜病害重点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和白粉病。

①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都可发生,但以盛花期发病最盛。发病时油菜叶片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部灰褐色或黄褐色,中部暗青色,外缘具黄晕。茎部病斑呈梭形,略为凹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发展非常迅速,上面长出白色菌丝。生长后期茎髓被蚀空,维管束外露易折断,茎内形成许多黑色粒状菌核。可在主茎开花株率90%、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时进行防治。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60千克喷雾,施药时应注意喷在油菜中下部茎、叶上,以提高防效。也可在油菜盛花期,人工辅助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黄叶、老叶和病叶,带到田外集中沤制肥料,以改善通风透光,减轻或降低植株的发病率。

②霜霉病。霜霉病病菌危害油菜花薹,可引起肿胀弯曲成“龙头拐”状,故通称为“龙头病”。在早春始病期和抽薹开花期及时用药喷雾防治,可亩用75%百菌清100克,或70%代森锰锌100克,或66.5%霜霉威(普力克)水剂50毫升,或58%甲霜灵·锰锌150克,或64% 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20克对水60千克,在初花期当病叶率达10%时,进行第一次防治,5~7天后再防治1次。

③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

七、适时收获

1. 收获期

适时收获是实现油菜优质丰产的重要保证,过早收割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和含油量,过迟收割在收运过程中抛撒很大。按照“八黄十收,十黄八收”的原则,要求随黄随收,尽快在短时间内收完,才能确保油菜丰产丰收。当油菜植株表现为主茎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大部分叶片干枯脱落,主序角果已转为正常黄色(枇杷黄),表面富有光泽,分枝下部角果接近黄色,中上部角果转为黄绿色。此时大部分种子的种皮由淡黄色转为黄色或红褐色、黑色。全株和全田角果70%~80%现黄(黄熟期)时是收获最佳期。

篇8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篇9

【关键词】冬早蔬菜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一、全镇基本情况

南华县红土坡镇位于南华县西南部,全镇有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338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马街子村,海拔1654米,距县城115公里,系两州(楚雄、大理)三县(南华、楚雄、弥渡)五乡(红土坡、罗武庄、五顶山、一街、树苴)交界之地,居于南华县山区乡镇的中心,是南景公路沿线的重要城镇。

全镇现有耕地14789亩,其中:水田1728亩,旱地13061亩。年平均降水量680毫米,年平均气温25度。所辖地呈3种明显的地带状分布(1)地热河谷区:海拔1100米~1600米;(2)中海拔地区:1600~2000米;(3)高寒山区:2000~2400米。地热河谷村落由于气温高,日照强、霜期短等因素不利于粮烟生长,但适宜发展蔬菜。

二、全镇生产现状

红土坡镇有大旭宇、山尾、罗纳里、明么、簪花、法郎等6个村委会共51个村民小组、2009户农户、7979人,位于礼舍江沿岸低海拔区域,全年基本处于无霜期,热量条件丰富,有着多年种植冬早蔬菜的经验。据统计,2011年我镇累计种植冬早蔬菜1300亩,实现产量195万公斤,产值331.5万元,亩均产值2550元,户均产值1650元,人均产值415元,广大菜农利用自身优势,即活跃了周边乡镇积极市场,让各地所需者及时吃到新鲜、多样、安全的蔬菜品种,同时菜农自己也从中获得较好效益,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新道路。但与元谋、宾川相比,仍存着在几十年差距,表现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农民文化素质低、农科人员缺乏蔬菜管理经验、种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差、缺乏商品竞争优势,难于获得更高的效益。

三、全镇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本地的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想办法,已申请向省、州列项,希望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扶持,多方筹措,整活资金,力争五年时间内,蔬菜种植水平有较大突破,尽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特提出如下构想

1.建设蔬菜大棚基地

计划在大旭宇、簪花、明么3个基础较好的村委会建设蔬菜钢架大棚250~300亩,计划每亩概算2.5万元,总投资625~750万元,原则以上级补助为主,群众投入为辅建设基地,提升种植水平,让菜农获得更多实惠。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以烟区小工程为依托,组织农户建设田间、地边小水窖;以国家中低产田项目为依托,促进田间道路、沟渠建设;适当倾斜政策,引入外地老板或本地成功人士进行土地承包,合理搞好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水平。

3.发展订单拓宽市场

充分利用南景线、罗红线、水弥线等便利交通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积极寻找市场,为农民牵线塔桥,增加周边乡镇的占有份额,冲击昆明、楚雄和其它城市市场、拓宽农产品的发展空间,在最适宜生产冬早蔬菜的村、组提高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4.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红土坡农推中心计划建设150平方米综合楼1幢,并配齐相关设施,投资概算158万元。现有10名职工中无正规农业院校蔬菜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蔬菜管理知识,将来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加强学习,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参加培训班,亲临先进地区取经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自己,使之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篇10

(一)企业破产的财务识别 一般来讲,存在破产危机的企业在财务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表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的破产危机也可以称之为企业的财务危机。存在财务危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表现一般有:一是企业的财务预测在长时间范围内不精准。要是企业的财务预测结果在长时间范围内不能和实际的状况相一致或者是发生很大的差距,则可以表明企业的财务危机有可能即将发生。二是企业的财务过度地依赖贷款。企业在没有系统而科学的财务管理和预算条件下,过度地依赖或者增大贷款这仅仅表明了这个企业盈利能力缺乏或者企业的资金在周转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三是企业进行过度大规模的扩张。要是同一家企业在同一时间段在不少区域大规模地收购其他的一些企业,而且还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这可能是因为这个企业由于负担过重而致使其支付能力下降了。四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得不到及时的公开。一般来讲,一个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征兆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得不到及时报送或者是出现公开延迟的现象。五是过分依靠与之相关联的企业或者公司。子公司要是完全靠母公司的帮助,那么要是失去了母公司的支持,这家子公司将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六是企业某管理阶层的离职、辞职。一家企业管理阶层人员的辞职,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辞职很有可能会引起这家企业集体辞职的轩然大波,这是一家企业隐存安全危机的重要而明显的标志之一。很显然,并不是每一项辞职都表明着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要考虑到不少辞职是因为大企业内部争权夺利的原因所致。

(二)企业破产的预警模型 所谓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也就是借助于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相对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及及时有效的财务数据,从而把企业所面临的安全隐患或者危险情况提前告知给企业经营者与相关利益负责人,而且经过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系统中所隐含的安全问题加以分析,以便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规避措施,譬如科学和合理的财务分析系统。

一般来讲,企业破产的财务预警模型可以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预警模型。单变量预警模型最先提出这一分析模型的人叫做威廉比弗,他借助于分析个别财务比率走势恶化,从而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形势。依据预测能力的大小来依次排序,预测企业财务危机指标分别为债务保障等于现金流量和债务总额的比值、资产收益率等于净收益和资产总额的比值、资产负债率等于债务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值、资金安全率等于资产变现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差值。其中,资产变现率等于资产变现金额和资产账面金额的比值。依据单变模型的观点出发,企业良好的现金流量、债务状况以及净收益一般表现为企业长时间比较稳定财务形态,因而在长时间内对企业财务状况或者经营情况进行考察的时候还应该对企业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图予以一定的分析和关注。此外还得注意,比弗还察觉到企业债务保障率指标预测的准确率相对来说是最高的,而且距离破财日越近的话,它的预见性就愈发增强。可是使用不一样的比率预测,同一家公司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所以,这样的一种预警模型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实践的检验,这种方式也逐渐被多变量的预警模型所代替。

多变量预警模型主要分为两种,即Z分数模型和F分数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是1968年埃德沃德.阿尔特曼所提出,换句话说就是采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后生成的总判断分来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加以预测。其中,所生成的总判断分总称为Z分值。Z分数模型的模型如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公式中,X1等于期末流动资产与期末流动负债的差值除以期末总资产后的产生的比值;X2等于期末留存收益和期末总资产的比值;X3等于息税前利润和期末总资产的比值;X4等于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和期末总负债的比值;X5等于本期销售收入和总资产的比值。经过一定的比较可以得知,这个模型在本质上是经过五种财务比率,把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营运能力指标以及获利能力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和预测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者可能破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Z值越低,企业所面临破产的危机越大。因为Z分数预警模型在建立之初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现金流量变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所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有的学者便对Z分数模型加以一定的完善化改造,并且重新建立起了新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式,也就是F分数预警模型。它和Z分数模型最大的不同在于其X3是一个现金流量的变量,主要用来对企业所生产的全部现金流量能够用来偿还企业债务能力进行衡量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有就是F分数模型中的X5预测的是企业总资产可以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它能够更加精准地衡量企业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财务危机。总的来说,F分数模型中的五个变量的选择基础是财务理论,临界点是0.0274。

二、财务识别与预警模型在企业破产治理中的应用

(一)财务识别在企业破产治理中的应用 财务识别在企业破产治理中的运用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第一类,当企业出现财务收入下降、利润上升的同时,企业的资金流量也在上升现象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能是企业产品销售途径不顺畅,主要经营的业务收入下降,企业主要是依靠对外投资、其他业务、营业外收入来增加流量和利润。企业资产配置不合理将会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向前的发展。企业要是举债开展证券投资,那么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因而企业应该尽快对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生产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样才可以促进企业稳定地向前发展;第二类,当企业财务收入出现下降、利润下降而企业资产流量上升的时候,原因可能是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市场不相符,销路不畅,因而导致企业的成本上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利润出现负值,扭转不了企业利润下降的态势。从短时间内来观察,当亏损额低于折旧额,固定资产不更新之前的时候,企业的现金尚可维持。可是一旦出现亏损额高于折旧额,企业也不能及时筹集到外部资金的时候,那么企业将很快就会面临破产的局面。这时,企业应该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或者对企业资产再次进行重组;第三类,当企业出现收入上升、资金流量上升,可是利润下降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成本费用上升的幅度过快或者是收入上升过快,抑或是企业投资损失已经超出了主营业务的盈利额。那么,企业财务识别应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对投资风险的管理;第四类,当企业出现收入上升、流量下降以及利润上升的现象时,可能是由于企业放宽信用条件,增加了赊销量,可是现金回笼的态势不佳,现金长期投资占用资金过大或者现金流转不顺畅,建设周期过长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下降了。此时,财务识别应该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第五类,当企业出现收入下降、利润上升以及流量下降现象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现金回笼状况不佳以及投资收益没有形成一定的现金流入。此时,企业财务识别应该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尽快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坚持主营,对企业的投资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同时还得加快货币回笼,促进企业外部筹资能力的增强;第六类,当企业出现收入下降,流量下降以及利润下降现象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甚至下降,企业的其他业务以及投资收益不是很好,还有就是企业的外部筹资出现了一定的困境。那么,企业财务识别应该建议企业应该尽快进行资产重组;第七类,当企业出现收入上升,流量和利润同时下降现象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企业的促销途径之一是赊销,因为信用标准下降而使得其收益质量不高。此外,成本上升或者是营业外支、投资损失过大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此时,企业的财务识别应该对账龄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信用标准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还得加强对投资风险和成本控制的管理。

(二)预警模型在企业破产治理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预警的基础是企业财务信息,借助于企业的经营计划以及财务报表等待资料,经过观察与选择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动和采取数学模型、比例等待分析方法,对企业将要或者可能面临的财务危机开展适时预测、监控以及报警,从而及时向利益的相关者提供或者发出一定的警示,以便更好地规避风险。企业务危机预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它属于微观经济预警的范围内。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破产或者失败的渊源很有可能来源于企业的财务环节,而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有效来说,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将是其必然选择。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在于合理而科学预警系统的择取。企业破产治理中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应该坚持近期预测和长远预测有机结合的模式。一般来讲,单变量预警模型的长远预测效果相对来说较为理想,而多变量则比较倾向于近期预警模型,而且它的预警精度十分可观。再就是,企业开展财务危机预警的过程中还可以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定性、定量预警的独特优势可以适时发挥。也就是要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的关注,因为这也是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也就是针对企业具体哪一项财务指标进行预警,不管是哪一项指标和正常区域的财务标准不相一致的时候都应该及时发出预警讯息,从而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探索原因,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实现所谓的未雨绸缪。

在企业破产治理过程中,预警模型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预测变量的选择要坚持多样化的选择,而不可以单纯地依赖企业的财务指标,至少要在企业的业务系统中涉及到定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在进行破产处理的时候将一个企业的全部面貌反映出来。第二,企业预警方式可以朝实时动态靠拢,尤其是在企业破产治理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危机预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破产治理的过程中,坚持实时动态预警体系可以将其和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建立和健全网络环境下的危机预警系统,时时刻刻和信息网络以及从计算机上获得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进一步改善预警模型,将企业从破产风险中解救出来,以寻求更好的生产、发展途径;第三,可以加强对经济、管理以及财务的研究,将企业内部之所以走进财务危机的规律和内部机理系统而全面地揭示出来,逐渐建立企业宏观层次要素与财务危机微观层次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促进企业预警模型的解释能力和企业的信任度。此外,由于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以及企业所处阶段的不同,各个企业之间相关的财务指标也是不一样的。纵然是规模一样、行业一样以及成长时期一致的企业也会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具有一定差异的财务形态,所以对于企业破产治理来说还是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建立和健全企业自己的财务预警模型以及财务预警系统里面各项财务指标的预警临界值,而不应该一刀切。

(三)企业破产危机的应急预案 总的来说,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可以借鉴以下几种规避措施:第一,规避。也就是放弃风险比较大的投资项目,尽管会丧失一定的盈利机遇,可是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安全可靠,效果也有一定的保障;第二,布控。企业可以对和客户签订的购销合同的标的以及建设项目投标的标的等等重大的财务决策进行加密化措施,尽管会受到技术条件、资金以及管理水平的限制,但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第三,承受。也就是变卖企业资产偿还到期债务,尽管会发生实际的经济损失,可是也算是保全了整体;第四,转移。也就是将已经识别出来的财务风险予以转让、保险、转租、合资、预收、预提以及抵押等等,尽管可能会因为转移的不谨慎而导致一些新的风险因素的产生,但可以减少或者消除一时的风险损失;第五,对抗。当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时候,可是适当增加借款,股票投资已经套牢,可以再注入一笔资金,尽管可能遭受加倍的损失,但是高风险也有可能会导致高回报的发生。总的来说,企业破产危机应急预案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处理危机的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原则;与债权人的谈判策略;专家与组织;应急资金的来源;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措施;应急措施;重组计划以及消减现金的支出以及变卖资产的顺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