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范文
时间:2023-03-13 16:3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接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应注意疫苗的质量
疫苗必须是由有生产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即要保证疫苗的来源清楚,采购渠道正规。
要从当地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单位购买,不要到那些没有常规疫苗保存设施的单位购买,所购买的疫苗需有农业部批准生产文号或进口批准文号。
疫苗的运输和保管温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疫苗的运输要严格实行冷链运输,一般应保持在8℃以下,大批量畜禽疫苗运输最好使用带有冷藏设备的车辆,少量运输可用泡沫塑料箱,并放入冰块或冰袋,避免日光直射。
疫苗到达目的地后,要迅速进行妥善保管,通常弱毒苗要在-15℃下冷藏保存,并要注意切忌反复冻融,灭活苗在2~8℃环境中冷藏保存,不能过热,同时也要防止冻结。但也有一些疫苗的保存条件比较特殊,例如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苗必须在液氮中保存。
根据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并严格按规定的免疫接种方法进行操作,是畜禽能否获得免疫保护作用的关键。
(1)选择合适的疫苗。预防同一种疫病往往可能有几种疫苗可供选择,例如鸡新城疫Ⅰ系苗由于毒性比较大,一般不宜用作雏鸡的新城疫首免用,而应选择毒性比较小的Ⅱ、Ⅲ、Ⅳ系或克隆30等疫苗。有时还要考虑是使用灭活苗还是弱毒苗的问题,一般来说灭活苗安全系数比弱毒苗高,不散毒,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但存在用量大,产生免疫力较慢,免疫效果不如弱毒苗,而且油乳剂灭活苗产生免疫力较慢,价格也高。例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一些养殖户觉得不知该用弱毒苗还是灭活苗,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种猪和健康猪群使用灭活苗,若想净化猪群,可以使用弱毒苗。
(2)疫苗的免疫接种方法通常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滴眼滴鼻、饮水、喷雾等几种形式,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原则上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用法或者遵照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但是有一些疫苗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例如鸡痘疫苗要用翅膜刺种的方法,羊痘弱毒苗要皮内注射,猪的腹泻疫苗多采用后海穴注射,猪的喘气病活疫苗采用肺内预防注射接种的方法。
3.应注意免疫应激和免疫抑制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饥饿、寒冷、过热、拥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导致疫苗免疫保护力下降。凡病、弱、孕畜暂时均不宜进行免疫注射。
为降低免疫接种对动物产生的应激,可在接种前一天以及以后几天用维生素C、电解多维素拌料或饮水,提高免疫效果。
免疫接种前后各一周,应停止使用对疫苗敏感的抗病毒、抗菌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损害动物机体免疫细胞,影响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同时应避免使用消毒剂饮水。
注意母源抗体的干扰。例如母猪接种过猪瘟疫苗,其乳中有抗猪瘟抗体的存在,初生仔猪吸母乳可获得被动免疫,但当猪源抗体高时,仔猪这时注射猪瘟疫苗,就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
4.应注意免疫接种操作的规范性
疫苗的免疫注射要做到一畜一针,防止带毒接种,造成交叉感染。同群禽类可在注射30只左右更换一个针头,瓶塞上要固定一个针头专供吸取疫苗。
要做好接种动物的保定工作,做到注射部位准确到位,严禁打飞针。滴眼滴鼻时要让疫苗完全吸入后才能放开鸡只,防止禽只挣扎或甩头,保证有足够的疫苗进入鸡的眼睛、鼻腔。饮水免疫时要让免疫鸡群先停水3小时,饮水时间应在1小时左右,以保证每只鸡都能喝到足够数量的疫苗。喷雾免疫要做到均匀,雾滴的大小、喷雾的高度及速度要适当。
疫苗使用前要升至常温。从零下几十度的水箱中取出的冻干苗应放置一段时间,尽可能缩小与稀释剂的温差,以免由于温度的骤升使疫苗中致弱的微生物夭折。要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稀释后充分摇匀。疫苗稀释后要在30~60分钟内用完,灭活苗一般在开封后8~12小时内用完,最长不超过24小时。根据试验,疫苗稀释后使用的时间与免疫力产生的保护率存在负相关性,已知多数疫苗稀释的时间超过3小时再接种,对肌体的保护率为零。
5.应注意免疫后的观察
免疫接种后,特别是在1小时内,要认真检查动物是否有过敏或严重的应激反应,同时要准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的药品,便于及时进行对症救治。
篇2
[关键词] 家禽 免疫接种 疫病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86-01
近年来,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搞好免疫接种及疫病防治工作。在家禽的饲养过程中,免疫接种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预防、控制、扑灭家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免疫接种的成功与否,直接与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相关联。但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家禽养殖户对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许多细节问题不够重视,致使有部分养殖户反映免疫接种后仍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在进行调研时,发现有的家禽养殖户在免疫接种及疫病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现就以上方面提出如下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正确选购疫苗
1.应选择具有GMP车间的、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信誉好的优质疫苗。
2.应到当地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指定的、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场所购买疫苗。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冻干活苗和弱毒苗应低于摄氏零下15℃运输和保存。灭活液体疫苗(含油乳剂苗)须在摄氏2~8℃运输和保存,运输途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并要求包装完整,防止弄破瓶子和传播病原体。如果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高于规定的温度,则会大大降低疫苗的保存期和效力。因为一些没有经营资格店铺的疫苗来源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运输和保存条件。
3,选购疫苗时,应检查疫苗包装是否清洁完好,标签是否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保存期、有效期、使用方法及生产厂家;疫苗性状与说明书是否相符,瓶盖是否松动,疫苗瓶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异常,坚决不予购买。
4.购买疫苗后,应放置在广口保温瓶内或冷藏箱内带回养殖场,并且尽快使用或按规定的条件存放在冰箱(柜)内,确保疫苗的效力。
二、科学免疫接种
1.接种前,要将疫苗充分混合,冻干活苗须按规定倍型稀释,使其充分溶解。
2.吸取疫苗时,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过的针头,其上覆盖酒精棉球。避免一次吸不完,连续使用时,可减少污染机会。
3.肌肉注射免疫时,应选择肌肉丰满部位进行注射;肤刺种免疫时,应选在翅内侧无血管、无毛处刺种。应严格按规定部位注射、刺种。如规定是肌肉注射免疫的,切不可注入脂肪层或皮下等。
4.饮水免疫时,可将口服的疫苗混于水中,稀释疫苗应用不含消毒药的新鲜水,并加入1%的脱脂奶粉。应在两小时内饮完,防止失效。
5 点眼滴鼻免疫时,用滴管吸取疫苗滴于眼内或鼻孔内。
6.免疫剂量要科学,切不可盲目加大或减少剂量。
7.使用疫苗时,应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照射。
8.每瓶疫苗启用后应当天用完,用不完的应按规定处理掉,绝对不能再用。
9 用过的空瓶、废弃的疫苗和用过的酒精棉球应集中到一块,按规定处理,以防污染。
三、疫病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疫病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才能保证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从禽病预防角度来说,必须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防止禽群受到疾病的危害。
1.避免家禽和野禽、水禽的接触,由于许多禽病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还能在猪、海豹、鲸等哺乳动物和野禽、水禽体内存活,因此,要控制禽病的发生,必须避免家禽和野生鸟类的接触。
2.严格与外界隔离
饲养场应与外界严格隔离。饲养场应该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水道、河流、湖泊。饲养场谢绝外来人员的参观,采取全封闭饲养系统,并注意水源和饲料的保护,防止被野禽粪便污染。
3.加强物料、人员管理
禽舍周围应用表面易于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建造,以减少车辆轮胎和鞋的传播。饲养员家中不饲养家禽、观赏鸟类,并限制饲养人员出入场次数;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严格淋浴、更衣,工作服每天用消毒水浸泡、清洗。
4.定期灭虫
一些昆虫如蚊蝇等可携带病毒在同一禽场不同鸡舍或不同禽场之间传播,因此,必须定期消灭有害昆虫。
5.注意平时的观察
平时注意观察禽群,发现有临床症状可疑的禽只,有条件的可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和初步鉴定,也可直接从病料中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扩增,为迅速控制疫情赢得时间。如没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应采集一定数量的病料送当地或上级兽医部门诊断。疑似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以防止野鸟啄食或野生动物吞食而传播病原微生物。
6.不从疫区或可疑疫区引种
7.易发期应减少禽群数量
禽病易发期应适当的有选择的减少禽群数量,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发病机会,而且当流感发生时,也有利于采取果断的扑灭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免疫接种前,要作好家禽的健康检查,发病的不能疫接种。雏禽免疫接种时,应根据免疫程序,并结合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时间。
2.免疫接种前一周应停喂抗菌药物。
3.免疫接种时,应由专业兽医人员或在其指导下免疫。
4.免疫接种应严格按免疫程序执行。
5.保证饲料质量,保证禽只营养合理,减少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1] 雷江红,封建立. 家禽的免疫与免疫接种技术[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Z2:82-85.
篇3
资料与方法
12~23个月龄儿童每个村(委)7名儿童,其中西安区调查210人、龙山区调查212人、东丰县调查210人、东辽县调查210人,共计842人。
方法:按照计划免疫技术规程的按容量比例概率法(PPS)进行抽样调查。
标准:合格接种率判断[1]:①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②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③接种针次间隔不缩短(≥28天);④基础免疫在12个月龄内完成;⑤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凡经核实符合免疫程序,全程全量接种为合格接种。凡未建卡,证者,未接种者,接种起始月龄提前,间隔时间不足者,未全程全量或超龄接种以及卡,证记录不清,卡证不符者,均视为不合格接种或未接种。
结 果
建卡率、建证率:调查适龄儿童842名,其中本地儿童758名,建卡率、建证率100%,外地儿童57名,建卡率、建证率100%。本地卡证合格率96.81%,外地卡证符合率89.47%;规范建证率分别为本地98.47%、外地87.72%。卡证符合率与规范建证率,见表1。
疫苗接种率,见表2。
不合格接种情况,见表3。
本地儿童接种率98.09%,迟种原因都是因病推迟接种;外来儿童合格接种89.95%,原因为未接种疫苗1人次,因病迟种疫苗17人次,未完成全程免疫1人次。外地儿童接种率偏低。讨 论
篇4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20-01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好方法,预防接种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一生。我区自2001年起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由乡镇卫生院接种门诊负责,几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接种率大大提高,疫苗耗损系数降低,接种更符合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四苗全程接种率、建卡建证率、卡证相符率等均有所下降。
1 计划免疫接种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1 政府投入不足,基层计免人员工资保障不够
农村接种门诊仍挂靠在乡镇卫生院,卫生院更多注重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多于经济效益的防疫人员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由于计免经济效益不好,计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不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计免办公用房紧张,我区大部分接种门诊不足20 m2,冷链设备陈旧,80年代的冰箱有的还在使用,个别乡镇无冷冻冰柜,需要冷冻的疫苗只能保存在冷藏室,降低了疫苗的效能。
1.2 流动人口增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且大量涌入城市,有部分人带着子女在外打工,这部分儿童跟着父母流动于各地,预防接种经常有漏种现象或未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而外地人口也有随父母流入我区办厂,务工。这种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镇2005年0~7岁总流动人口153人,2006年有165人,2007年3个月内就达到81人。
1.3 计划外生育儿童普遍存在
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超计划生育现象时有发生,而呈历年上升势头。这些孕妇整天东躲,小儿生下后也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不敢在正规医院出生,更不用说预防接种。种种情况给儿童建卡,建证和预防接种造成很大影响。
1.4 留守儿童增多。
农村0~7岁儿童家长正值青壮年,大部分在外打工。儿童由祖(外祖)父母监护,监护人年龄偏大,记忆力又差,文化水平不高,经常忘记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造成漏种或未按免疫程序接种现象。留守儿童的大量增加给计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镇2005年有0~7岁的留守儿童211人,2006年已达到371人。
1.5 计免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农村卫生院专职计免工作人员不多,大部分是兼职的,有的身兼数职,还经常调换岗位。接种门诊没有专职护士,有的甚至设在医院的病人注射室,护士和兼职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正规培训,预防接种时差错事故不断,漏登,漏种现象经常发生。
1.6 村级防疫网络不健全
儿童出生数、流动儿童数、留守儿童数、计划外生育儿童数以及查漏补种的通知均由乡村医生协助调查上报。乡村医生没有适当的经济补助,积极性不高,不报、漏报、迟报现象严重,造成儿童预防接种时漏卡,漏种。
2 提高农村儿童预防接种率的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建设,添置冷链设备改善工作环境,保障接种人员工资,增加宣传费用及培训经费。
妥善协调好各部门关系。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等均要涉及几个部门,要处理好各部门的关系以便准确及时掌握各种资料。
加强计免人员的培训。要经常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培训,建立规范化办公制度。每隔两个月整卡一次,对卡册登记要尽量详细,尤其是联系方法要清楚,一旦发现儿童未接种要及时联系,及时补种。集中培训计免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方法和安全注射程序,杜绝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微机管理系统。每个出生小儿都要办理预防接种微机卡,最好是全国通用,便于规范儿童建卡,建证和预防接种工作,如果联网还可以共享卫生资源以及方便上级机关对下级的督导。
篇5
【关键词】免疫规划;接种率;评价;流动儿童
常规免疫接种率是评价免疫规划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报告接种率高的状况下对接种率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免疫规划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1]。为了对我市常规免疫工作现状进行一个科学评价,掌握接种率动态变化,我们对2010-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epB)、百白破疫苗(DPT)、卡介苗疫苗(BCG)5种常规免疫接种的疫苗数据来源于常规免疫监测系统和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包头市统计局2010-2011年的《统计年鉴》。
1.2方法根据《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运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比值(R)对我市常规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价。①以市统计局提供的0岁组儿童数为估计应种人数,以常规免疫监测系统中的报告接种人数作为实种人数计算估算接种率。②差值(D)评价:差值(D)=|估算接种率-报告接种率|。D>0.15判定为不可信,D为0.05-0.15判定为可疑,当D≤0.05判定为可信。③比值(R)评价:R值≈3MV(BCG)/OPV(DPT、HepB)。R1.15时为不可信,0.90≤R
篇6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 抗体阳转率 评价分析
文章编号:1008-6919(2007)03-0071-02
中图分类号:R535
文献标识码:B
【经验交流】
为了解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后,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0-15天体内抗体阳转情况,以便对抗体未阳转人群及时补种,确保其免疫效果,现对2006年2469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阳转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1.材料及方法
1.1 疫苗一律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采购供应,2006年6月底前使用的是常洲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1.0ml/支(≥2.5IU), 2006年7月至12月使用辽宁某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重溶后0.5ml/支(不少于2.5IU),效期内按0、3、7、14、28天免疫程序,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一针。
1.2按程序已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对象,并同意接受抗体检测者,于注射完最后一针10-15天,静脉采血2毫升,分离血清检测抗狂犬病病毒抗体。
1.3抗体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采用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狂犬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有效期内使用,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样品吸光值大于阳性对照吸光值者,判为阳性;样品吸光值小于阳性对照吸光值者,判为阴性,须进一步加强免疫。
1.4 从疾控门诊狂犬病疫苗接种登记簿中,录入2006年全程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及抗检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体阳转情况: 2469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抗体阳转率93.88%,其中1302例使用(V1)的对象、抗体阳转率为96.93%;1167例使用(V2)的对象、抗体阳转率为90.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44.44 P<0.01)(表一)。
表1V1与V2全程接种后抗体阳转情况统计
疫苗剂型
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 合计 阳性率%
V1
1262
40
1302 96.93
V2
1056
111
1167 90.48
合计
2318
151
2469 93.88
2.2由疾控门诊统一存苗、冷藏,1160例按程序凭注射单定期到疾控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其抗体阳转率为98.72%;1158例家住农村狂犬病疫苗自行带回冷藏,按程序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其抗体阳转率为89.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91.43P<0.01)(表二)。
表2疫苗带回与统一冷藏后全程接种抗体阳转情况统计
存苗方式 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 合计 阳性率%
带回
1158
136
1294 89.48
统一冷藏 1160
15
1175 98.72
合计
2318
151
2469 93.88
2.3151抗体未阳转的对象,除3例拒绝接受补种外,145例都进行了及时补种二针,二针间隔时间一周,补种后抗体阳转率为98.91%,3例补种三针后抗体阳转。
篇7
【关键词】 HBV疫苗;免疫接种;小鼠;脾T淋巴细胞;IL-2;IFNr;CTL反应
Th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to recombinant HBV vaccine
【Abstract】 Objective Hepatitis B virus(HBV) surface vaccine(rHBs) specific MHC class I-restricted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 responses induced by immunization with rHBs in murine were assayed.Methods BALB/c(H-2d) murine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i.p.)with rHBs at doses ranging from 0-6 μg and boosted after 2 weeks. 4 weeks after the last immunization,to measure the IL-2 and IFNr,spleen lymphocytes were harvested and restimulated with rHBs in experimental group or with PBS as control,4 weeks later after the last vaccination. For CTL assay,spleen cells were restimulated in vitro with specific peptides,which represents a Ld-restricted CTL epitope of the S-protein in H-2d BALB/c murine. The specific cytotoxic reactivity of in vivo primed and in vitro restimulated cells was tested against P815 cells impulsed with specific peptides and labeled with 51Cr. 4 hours release assay of 51Cr was performed. Results 2 weeks after primary vaccination,the IL-2 were 5.48±8.88,9.28±6.98,28.53±14.32,64.69±20.88 respectively;IFNr were 8.22±8.61,9.89±9.34,20.27±15.50,30.77±22.12 separately. 2 weeks after boost vaccination,the IL-2 were 5.75±5.04,102.53±67.52,177.13±91.12,332.10±124.31 separately;IFNr were 3.63±4.42,28.33±13.04,59.66±25.75,80.73±19.30 separately. For CTL assay,the percentages of specific release of the mouse spleen lymphocyte in group 0.65 μg、1.25 μg、2.5 μg、5 μg were 42.36%±19.32%、91.21%±22.97%、69.25%±24.13%、51.49%±21.661%,respectively. For the mouse receive only priming vaccination,the percentages of specific release of the mouse spleen lymphocyte in group 0.65、1.25、2.5、5 were 32.27%±15.35%、56.28%±24.35%、44.34%±18.65%、40.76±5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jection with rHBs efficiently prime MHC-I restricted CTL response to the S-HBsAg in BALB/c(H-2d) murine,which was enhanced by boosting injection.
【Key words】 rHBs;murine;immunization;spleen T lymphocytes;IL-2;IFNr;CTL reaction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全世界有3.5亿HBV感染者。接种基因重组HBV表面抗原疫苗(recombinant HBV surface vaccine,rHBs)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已广泛用于预防HBV感染。然而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决定HBV感染的预后,细胞免疫反应不足,即使抗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较强,也常导致HBV持续感染,清除体内已有的HBV、治疗HBV感染需要较强的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接种rHBs能否产生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能否用于治疗HBV感染还不十分清楚。笔者给小鼠接种rHBs,研究其脾T淋巴细胞能否产生特异性CTL反应,能否释放特异性细胞因子,对接种rHBs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进行定量及功能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剂 rHBs含HBV表面抗原preS2/S,酵母基因重组产品,Merck公司生产。合成的特异性多肽IPQSLDSWWTSL(S28-39),为H-2d BALB/c小鼠Ld限制rHBs-CTL表位(Saibaisheng公司生产),以50 mg/ml浓度溶解在70%乙腈或0.1% DMSO储存液中,临用前以培养液稀释。Na251CrO4购自中国同位素公司。IL-2及r-IFN检测试剂盒:U-CyTech公司。
1.2 实验动物 BALB/c小鼠。6~10周龄,SPF级。
1.3 方法
1.3.1 BALB/c小鼠免疫接种 小鼠按以下分组,腹腔内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rHBs,一半小鼠2周后加强免疫接种1次,另一半只接种1次:0.65组(10只),接种0.65μg的rHBs;1.25组(10只),接种1.25μg的rHBs;2.5组(10只),接种2.5μg的rHBs;5组(10只),接种5μg的rHBs。
1.3.2 小鼠脾T淋巴细胞分离培养 接种后2周,氯仿麻醉小鼠,脱颈处死小鼠,分离脾细胞,8.3% NH4Cl/0.17mol/LTris (pH 7.4)37℃作用10min去除红细胞,过玻璃毛柱,收集T淋巴细胞;用100:1含10% 胎牛血清、5×10-5mol/L二硫苏糖醇的DMEM完全培养液,以5×105/well浓度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每例作3个重复孔。
1.3.3 IL-2、IFNr释放实验 小鼠脾T淋巴细胞,用10μg/ml rHBs体外刺激3天后,用U-CyTech公司的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的IL-2及FNr浓度。
1.3.4 51Cr释放CTL反应 靶细胞,P815细胞用特异性多肽处理,用100ul Na251CrO4在二氧化碳培养箱37℃标记1h。效应细胞,用含10% FCS的DMEM培养液悬浮小鼠脾细胞,加巯基乙醇至5×10-5M、小鼠IL-2至5u/ml,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培养5天后,培养液冲洗2次,按100:1、50:1与104标记的靶细胞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反应4h,每个实验对象检测3次;离心后,取100ul上清用r-记数计检测放射性,用以下公式计算特异性释放率,CTL特异性释放率=(实验组释放的量-自然释放的量)/(最大释放的量-自然释放的量)。
1.4 统计学处理 CTL特异性释放率、培养上清的IL-2及r-IFN浓度以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x±s),不同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释放的IL-2及IFNr比较、CTL特异性释放率比较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 只接受1次免疫接种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0.65、1.25、2.5、5组小鼠CTL特异性释放率分别为(32.27±15.35)%、(56.28±24.35)%、(44.34±18.65)%、(40.76±56)%。
接受2次免疫接种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未经特异性多肽作用的靶细胞反应,CTL特异性释放率分别为:(42.36±19.32)%、(91.21±22.97)%、(69.25±24.13)%、(51.49±21.661)%。
2.2 小鼠脾T淋巴细胞释放的IL-2和IFN-r 结果见表1。表1 各组小鼠初次免疫及加强免疫脾T淋巴细胞释放的IL-2和FN-r
3 讨论
HBV感染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全世界有3.5亿HBV感染者。多数成年人感染HBV后,机体能够自动清除HBV,表现出一种急性、自限性病程,而只有5%的成年人感染HBV后,虽然有强烈的抗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但由于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较差、机体免疫反应不能清除HBV而成为慢性HBV感染,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目前治疗HBV感染主要是干扰素(interfern,IFN)及拉米夫定(lamivudine),但只对转氨酶增高的部分患者有效,而且存在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易复发等缺陷。疫苗接种能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是预防及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rHBs接种能产生强烈的抗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很早就用于预防HBV感染,但是接种rHBs能否产生较强的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能否治疗HBV感染还不十分清楚。笔者给小鼠接种rHBs,研究其脾T淋巴细胞能否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CTL反应,能否释放特异性细胞因子,对接种rHBs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进行定量及功能分析[1~6]。
研究发现,接种rHBs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在体外再受rHBs或HBV特异性多肽刺激后:(1) 特异性CTL反应 各实验组特异性CTL释放率以1.25组的最大,0.65组的最小。提示随着rHBs接种剂量增加,开始时特异性CTL反应逐步增强,1.25μg rHBs接种剂量的CTL特异性释放率达到最高值,进一步增加接种剂量并不能增强特异性CTL反应,CTL特异性释放率反而降低。同一剂量组的小鼠,加强免疫组的CTL特异性释放率普遍比单次免疫组的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加强免疫也能增强特异性CTL反应。(2) IL-2、IFN-r的分泌是剂量依赖性的,加强免疫或增加接种剂量使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IL-2,IFN-r的分泌显著增加;(3) CTL反应、IL-2、IFN-r的分泌是HBV特异性的:不论是哪一个剂量组,不论是加强免疫还是单次免疫,淋巴细胞CTL反应中,小鼠脾T淋巴细胞均在体外用HBV特异性多肽刺激,检测的是HBV特异性CTL释放率;而小鼠脾T淋巴细胞分泌IL-2、IFNr的实验,小鼠脾T淋巴细胞均在体外用rHBs刺激,检测的是HBV特异性IL-2、IFNr释放。(4)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强度与其分泌的IL-2、IFNr有密切的相关性,CTL反应较强的组的IL-2、IFNr分泌也较高,反之亦然。IL-2、IFN-r主要由CD4(+)的I型辅助T淋巴细胞(helper spleen lymphocyte type I subtype)分泌;CTL实验反映的是CD8(+)T淋巴细胞的功能,CD4(+)与CD8(+)T淋巴细胞在抗原呈递、免疫信号传递等免疫反应环节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CD4(+)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的淋巴细胞因子调节CTL功能,而CTL也分泌淋巴细胞因子;这可以解释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与IL-2、IFN-r分泌二者之间密切关系。
机体免疫反应能够清除HBV的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其体内存在抗HBV的多克隆、多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包括CD4(+)的I型辅助T淋巴细胞(T helper lymphocyte,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FNr,TNFa,IL-2)产生的非细胞溶解性抗HBV作用及CD8(+)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HBV感染肝细胞的细胞溶解性抗HBV作用。研究发现,在淋巴细胞浸润肝脏组织达高峰之前,机体已开始清除体内的HBV,而且与IFNr分泌高峰的时相一致,提示I型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产生的非细胞溶解性抗HBV作用在CTL对HBV感染肝细胞的细胞溶解性抗HBV作用之前即发挥作用,在机体清除HBV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抑制、清除肝细胞胞浆及肝细胞胞核的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ol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复制、清除体内HBV、治疗HBV感染的过程中,CTL的细胞溶解性抗HBV作用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机体免疫反应不能清除体内HBV的HBV慢性感染者,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较弱,提示增强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助于清除体内的HBV,接种rHBs可以用于治疗HBV感染。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抗HB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对预防HBV感染有效,但对治疗体内已感染的HBV无效[7~9]。
由于HB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不能清除HBV,所以开始人们对于接种rHBs治疗HBV感染抱怀疑态度。然而国外临床实验证实,给HBV感染者接种rHBs,通过提高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清除其体内的HBV,达到治疗HBV慢性肝炎的目的。法国Stanislas等教授对接种rHBs治疗HBV慢性肝炎进行了大范围、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HBV慢性肝炎患者接受5次20μg的rHBs皮下接种,发现与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较高,特别是接种前血清HBV DNA含量高于200pg/ml的患者,其血清HBV DNA转阴率更高;实验组患者HBe/anti-HBe血清转换率为13.3%,而对照组只有3.6%。表明接种rHBs能够抑制HBV慢性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降低体内HBV含量,证实接种rHBs能提高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确实能够治疗HBV感染。
HB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不能清除HBV,皮下接种较预防剂量高的rHBs能引起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能用于治疗HBV感染,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 接种途径不同,研究证实,腹腔或皮下含有较多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而DC是目前已知的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腹腔或皮下接种能引起较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2) 接种剂量不同,细胞免疫反应强度与接种剂量有关,腹腔或皮下接种较预防剂量高的rHBs能引起明显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小鼠0.125μg的接种剂量相当于人10μg的免疫预防接种剂量;Stanislas等教授采用的是给HBV患者5次20μg的rHBs皮下接种,而一般预防HBV感染,3次5~10μg的rHBs皮下接种就能得到满意的预防效果;笔者的研究也证实,接种rHBs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在体外再受rHBs刺激后,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IL-2、IFN-r的分泌是剂量依赖性的,加强免疫或增加接种剂量使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反应、IL-2,IFN-r的分泌显著增加[10,11]。
笔者的研究发现,BALB/c小鼠腹腔接种rHBs后2周,其脾淋巴细胞即产生抗HBV特异性CTL反应并分泌Th1淋巴细胞因子,提示接种rHBs有助于提高HBV慢性感染者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可能用于治疗已有的HBV感染,为治疗HBV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1 Bhatnager PK,Papas E,Blum HE,et al. Immune response to synthetic peptic analogues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pecific for the “a” determinant.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2,79(6): 4400-4404.
2 Waters JA,O’Rourker SM,Richardson SC,et al.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the “a” determinant of HBs antigen after inoculation with plasma-derived or recombinant vaccine. J Med Virol,1987,21(1): 155-160.
3 Neurath AR,Kent SBH,Parker K,et al. Antibodies to a synthetic peptide from the preS 120-145 region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envelope are virus-neutralizing. Vaccine,1986,4(1): 35-37.
4 Neurath AR,Kent SBH,Strick N,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synthesis of a host cell binding site on hepatitis B virus. Cell,1986,46(2): 429-436.
5 Guidotti LG,Ando MV,Hobbs T,et al.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inhibit hepatits B virus gene expression by a noncytolytic mechanism in transgenic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4,91(4): 3764-3768.
6 Guidotti LG,Guilhot S,Chisari FV. Interleukin-2 and interferonɑ/β downregulate hepatitis B virus gene expression in vivo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athways. J Virol,1994,68(3): 1265-1268.
7 Shi l,Liu SR,Yi XR,et al. Cytoxic T lymphocyte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irus small surface antigen in BALB/c mice. J First Military Med University,2003,23(12): 1242-1244.
8 Gilles PN,Fey G,Chisari FV. Tumor necrosis factor ɑ negatively regulates hepatitis B virus gene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mice. J Virol,1992,66(5): 3955-3959.
9 Tlollais P,Charmay P,Vyas GN. Biology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Science,1981,213(3): 406-441.
篇8
无效接种是指完成了部分或全程的预防接种过后,却没有产生相应抗体的接种。无效接种既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又浪费了人力和财力。
造成无效接种的原因
冷链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大多数为蛋白质。而有的疫苗是活的微生物,怕热、怕光,有的还怕冻结。光、热的作用均会使蛋白质变性或微生物灭活,使疫苗失去原有的免疫原性,降低了效价。
接种现场条件差:接种现场应选择宽敞、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的室内进行。如果接种场所窄小拥挤,就容易出现错种、漏种、重种现象。如果在阳光直射下进行接种,阳光中的紫外线影响疫苗效价,导致无效接种。
禁忌证掌握不好:儿童在使用消炎药的同时接种疫苗,或者未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种。如用热水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或服糖丸后立即喂奶或喂热水。有的接种完回家后马上在接种部位热敷,这些现象均会使抗原灭活。
消毒方法不当:在接种过程中如果酒精与疫苗接触,就会杀灭疫苗,导致无效接种。
接种途径错误:卡介苗为皮内注射,麻疹、乙脑、流脑疫苗等采用皮下注射,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采用肌肉注射。如果接种途径错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也会加重不良反应。
其他:接种剂量、次数不准确或疫苗暴露时间过长,均会降低接种效果。当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接种疫苗后可出现弱应答或无应答现象。
减少无效接种的管理及对策
工作计划管理: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制定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接种疫苗种类及数量,接种对象的年龄、职业、地区范围,接种人数,接种时间,接种的组织和人员培训,接种场地安排,以及宣传工作计划等。
组织措施管理:预防接种方式可分为定点和分散两种。凡有条件的地区应设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按日、周、旬、月定点定时接种,以保证接种质量,降低疫苗损耗和预防接种的安全。此外,应组织好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改变村医登门接种为乡镇卫生院集中式接种。
人员和技术管理:预防接种由基层保健人员完成。应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业务培训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该经常化和制度化,使每个计划免疫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计划免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规程。熟练掌握每种疫苗的名称、接种途径、接种部位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篇9
打防疫针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传染病的发生。但是,并不是打防疫针越多越好。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病菌、病毒等抗原物质刺激下,可以产生抗体。抗体可以和病菌、病毒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失去致病力。但是,据化验可知,注射不同的防疫针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数量及保存时间长短是完全不同的。自然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及有效时间也不一样。比如,注射卡介苗所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可保存6~8年,而流感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保持半年到一年时间。
为使体内总是保持足够预防传染病的抗体水平,就必须在体内抗体行将消失的时候,做加强接种。疫苗不同,加强接种的间隔时间也不一样。不过,各种疫苗的接种次数是按照科学的方法严格规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包括不能过多地接种疫苗。有时过多地接种某种疫苗,反而不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很少,在医学上叫做免疫麻痹。就好像我们本来只能吃1个馒头,但为了多获得营养非要吃5个不可,结果不仅不能多获得营养,反而会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结果一点营养也得不到。
而且,各种疫苗也有一定的毒性,过多接种对人身体无利,特别是其中的异体蛋白质会引起过敏反应,轻则出现各种皮疹,重则使人发生过敏性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多而增多。为了减少注射反应,在不影响预防传染病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接种疫苗的次数和数量。这样既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并不是打防疫针越多越好。
误区之二:打防疫针后红肿越重越有效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打了防疫针以后,局部没有反应就没有效果。相反,出现红肿现象才觉得有作用,并且,认为红肿越重效果越好。其实,这正是预防注射的误区。
各种疫苗都是用细菌、病毒或他们产生的毒素制成的。尽管经过减毒或杀灭处理,但仍然保持一定的毒性。特别是活疫苗中的病菌、病毒注射到儿童身体内以后,先要在注射的局部生长、繁殖一段时间,所以会引起一些反应。另一方面,疫苗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有一些杂质,尤其是一些异体蛋白质成分,接种到人体内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打防疫针后局部发生轻微红肿现象,全身有些发烧、不适及出些荨麻疹等是正常反应。
不过,因为疫苗是直接注射到儿童体内,故对疫苗的质量要求很高。任何一种疫苗投入使用,首先要保证安全,其次是有效。不安全的疫苗再有效也不能使用。接种各种疫苗后,不应产生严重反应。如发烧不应超过38℃,即使发低烧,发烧人数的百分比也不能太高,注射的局部红肿范围,直径不大于5厘米。
如前边所述,疫苗之所以能预防传染病,是因为其可以刺激儿童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产生越多,预防传染病效果越好;抗体在体内保持时间越长,能预防传染病的时间也越长。
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后产生免疫力的强弱与疫苗质量密切相关。而不是与注射疫苗后局部红肿范围大小相关。也就是说局部红肿范围越大,产生的免疫力并不一定越多,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并不就长。局部无红肿反应,也不是就不产生抗体或抗体产生就少。因此,千万不能认为打了防疫针红肿越厉害越好。相反,反应越重,有时代表疫苗质量差。如果儿童打了防疫针,局部出现较严重红肿反应,应及时请医生看一看,必要时还要进行治疗。
误区之三:体质过敏也打防疫针
疫苗都是用细菌、病毒或他们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这些物质都属于异体蛋白质。在制作疫苗过程中,为了让细菌、病毒更好地生长、繁殖,以达到一定的数量,必须给他们充足的营养,比如牛血清等。这些物质也是异体蛋白质。在制作疫苗时,限于技术条件,不可能完全将其清除掉,尚有微量留在疫苗中。异体蛋白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致敏原,对人体有很强的致敏作用。但因接种疫苗时其数量很微小,对一般健康儿童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或者反应很轻微,仅仅出现荨麻疹一类过敏性皮疹。特殊情况下也会引起较重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
如果儿童属于过敏体质,对致敏原的作用非常敏感,即使疫苗中的致敏原数量极其微小,接种后也容易引起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很大危害。所以,有过敏体质的儿童,特别是曾因接种疫苗而发生过过敏反应的儿童,就不要再接种疫苗了。
误区之四:有慢性病更要打防疫针
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肾炎、结核、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儿童,体质比较差,更容易被传染上麻疹、脑膜炎、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因此,家长希望为这样的孩子打好防疫针,增强其免疫力,以免使他们病上加病。有时,甚至隐瞒病情,骗取医生给孩子打防疫针。这样做很不好,因为患慢性病的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疫苗都有一些副作用,接种后会引起轻微反应,这对一般健康儿童来讲完全可以承受,甚至一点也看不出有反应。而患有慢性病的儿童却可能吃不消。比如患心脏病的儿童,心跳本来就快,心脏的储备力很小或没有,只能勉强维持着生命,如果注射疫苗后引起心跳快的反应,尽管每分钟只加快几次、十几次,健康儿童无所谓。但患心脏病的儿童就会吃不消,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另外,打了防疫针后体内产生免疫力,除免疫系统参加外,其他的器官也要密切配合。比如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都要加强,势必影响这些有病器官的恢复。
同时,患有慢性病的儿童营养状况都比较差,而免疫力的产生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参加,因为免疫物质本身都是蛋白质组成的。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打了防疫针也不可能制造出大量的免疫物质,大大影响效果。
患有慢性病的儿童一方面要积极治疗,一方面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待慢性病治愈后再打各种防疫针。
误区之五:发烧不影响打防疫针
儿童发烧,大多由于感染了病菌、病毒等病原体造成的。正在发烧的儿童,特别是中度以上发烧的儿童,不可打防疫针。
因为打防疫针会引起发烧反应,本来儿童已经发烧,再加上疫苗反应,会使体温更高,容易引起儿童抽风,影响健康。
另外,发烧往往是麻疹、流感、脑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打了防疫针,不仅会加快和加重原发疾病,还会因接种反应的症状,使原发疾病病情变得更复杂,从而可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耽误及时治疗。同时,引起原发疾病的病菌会干扰抗体的产生。
由此看来,给正在发烧的儿童打防疫针,既不利于治疗原发疾病,又不利于免疫力的产生。正在发烧的儿童,应及时请医生诊治,等病彻底治好了,体温降至正常后,再打防疫针。
误区之六:打防疫针后要吃发物
有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之后给吃一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疫苗发出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疫苗的效果。这也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防疫针的免疫效果,是靠特异性抗原的刺激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物质杀灭细菌或病毒实现的。接种死的疫苗,需要足够的抗原量,使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接种活的疫苗,则是通过细菌或病毒在体内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起抗原作用。不管是活疫苗,还是死疫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据实验,只要有一定的抗原量,人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相反,如果死疫苗内菌量不足,活疫苗因制作、储存、运输、使用不当等原因,使疫苗中的活细菌或病毒死亡而不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当然也就不会刺激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甚至根本不产生免疫力。如果使用上述疫苗,即使吃“发物”,也不能使死疫苗的抗原量增多,更不能使活疫苗中已死的细菌、病毒复活,故“发物”也不会让接种这种疫苗的人产生免疫力。所以说,接种合格的、质量好的疫苗,不吃“发物”也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而接种不合格的疫苗,吃再多的“发物”也无济于事。所以,打完防疫针之后不用吃“发物”。
误区之七:打防疫针后要忌口
所谓忌口,就是忌食某些食物。有些家长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也给忌口,不给孩子吃水果、鸡鱼等食物,怕影响防疫针的效果。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是不科学的。
篇10
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卡介苗、乙肝、糖丸、百白破、麻疹类疫苗、A群流脑、乙脑7种国家规划免疫疫苗,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0%,乙肝首针及时率达到95%以上。按上述 要求,开发区以乡为单位接种率合格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糖丸、百白破、麻风、2008~2009年的A群流脑、乙脑减毒疫苗。不合格的有乙肝首针及时率92%,2010~2012年的的A群流脑合格率
2 合格因素
2.1 卡介苗 为接生单位接种,开发区有二家接生单位,接种卡介苗人员固定,从事该项工作5年以上,多次接受过专业培训,接种合格率达99%。
2.2 开发区防保站每年对地段医进行4~6次业务培训、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 各接种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免疫程序。
2.4 地段医责任心强,对应种儿童提前告知、预约。
3 不合格原因
3.1 卡介苗 其他大医院接种卡介苗为妇产科护士轮流,人员多不固定,未能全员接受培训,接种合格率较低能达到80~85%。
3.2 乙肝 个别儿童患病未能及时完成,因动迁未及时得到通知,少数家长不重视。首针及时率不合格因多名儿童出生低体重(出生体重
3.3 无细胞白白破、糖丸、麻风:因个别儿童患病未能及时接种。
3.4 乙脑减毒 因每年7、8、9三个月为乙脑疫苗禁忌接种时间,有些儿童在6月份前已满8个月未及时接种,10月份后因接种其他疫苗而未能在周岁内完成。2010~2012年开发区大面积动迁,儿童居住不固定,家长联系电话换号,不能及时得到通知。
3.5 A群流脑 因第一剂、第二剂间隔大于4个月未能在周岁内完成,个别地段医对免疫程序掌握不准确,动迁原因。
4 讨论
4.1 疫苗接种合格率高与儿童居住地点固定、家长联系方式固定、健康状况良好、接种医生责任心业务水平、家长对接种疫苗认知度高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4.2 近1~2年因城市近郊实行城镇化,大面积动迁,使很多儿童居住地点不固定。因通讯业的发展,使一部分家长经常更换电话号码等客观原因及个别家长不重视、个别地段医责任心差等主观原因使疫苗接种合格率低。
5 采取措施
5.1对达到合格要求的疫苗应继续保持。
5.2对合格率低的疫苗根据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接种合格率。
5.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地段医的业务水平。
5.4加强对动迁儿童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