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范文

时间:2023-03-30 10:5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调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调节

篇1

对于这些疾病我们在一方面要给予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整患儿的免疫状况,合理应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缩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程,减少复发率。

免疫调节剂:是指一类可通过不同方式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缩短疗程,加上解热镇痛药效果更显著。

匹多莫德颗粒为一全新的免疫增强剂,该药无直接抗微生物的作用,其药效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中免疫因子或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实现,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途径发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且疗效可靠,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无蓄积作用,长期使用耐受性好,是一个既可用于治疗又可预防各种感染的低毒高效免疫调节剂。儿童用药、急性期用药:开始两周,每次0.4克,一日二次(早晚各一次),随后减为每次0.4克,一日一次(早餐前)连续60天或遵医嘱。

篇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171837, 81000023)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

通信作者:童朝阳, Email:

脓毒症(sepsis)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所有引起居民死亡的病因中脓毒症排在第10位[1]。早期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失控的、持续放大的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是引起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但随着支持治疗手段的提高,绝大部分患者能够度过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阶段即免疫亢进期,进入更加复杂的免疫抑制(麻痹)期。近年来对死亡的脓毒症患者进行尸检发现,脓毒症后期表现为严重的免疫麻痹,且持续数天甚至数周。免疫麻痹导致后期出现继发性感染,大部分感染的病原体是多种耐药的细菌或真菌,无法控制的感染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感染灶的及时清除、抗生素的早期使用及器官功能支持的“集束化治疗”是脓毒症治疗的基石,但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不断探讨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迫在眉睫。近年来已经认识到免疫麻痹是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期有多项研究证实免疫增强(刺激)治疗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提高生存率。本文将总结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研究的最新认识,探讨脓毒症免疫增强治疗的可能性。

1 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传统认识

当病原微生物突破皮肤、黏膜等入侵到人体后,机体快速启动非特异性(固有)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致病微生物。固有免疫反应不仅是机体抵御外界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在诱导和激活获得性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宿主细胞通过表达几类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RRs)来识别病原体的保守结构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常见的PAMPs包括脂多糖、肽聚糖、鞭毛蛋白及微生物的核酸分子等。PRRs主要包括定位于炎症细胞膜和内体膜上的Toll样受体(TLRs)和C型凝集素受体(CLRs)、胞浆内的NOD样受体(NLRs)、视黄酸诱导基因I解旋酶(RIG-I)样受体(RLRs)和HIN200蛋白等。除识别PAMPs外, 这些受体同时也可以识别由于组织损伤和细胞死亡而释放的内源性物质如热休克蛋白、DNA和RN段等内源性的危险信号。PAMPs被PRRs识别后启动下游的NF-κB信号通路, 引起炎症介质的生成并介导炎症反应。适度的炎症反应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但如果NF-κB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则引起炎症介质“瀑布样”的释放,过度的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损伤。

过去的研究认为炎症介质的过量生成是脓毒症发病的主要病理过程[3]。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等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较多的动物实验也证实抗炎症治疗、拮抗内毒素的治疗能够改善脓毒症小鼠的预后。但随后以“免疫亢进”为理论基础的,一系列(约25项)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等)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实验,均发现“免疫抑制”治疗不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4]。近期被寄予厚望的阻断LPS与MD2-TLR4受体结合的拮抗剂(Eritoran, NCT00334828)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也以失败而告终[5]。所有这些临床研究的失败促使我们要重新认识免疫亢进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影响以及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状态。

2 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再认识

近年来临床研究和脓毒症患者的尸检发现免疫麻痹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支持治疗手段的提高,绝大部分患者能够度过免疫亢进期,进入更加复杂的免疫麻痹期[6-7]。Ertel 等[8]发现用LPS刺激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的静脉血后,与非脓毒症患者相比脓毒症患者分泌的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 IL-6量减少10%~20%。Sinistro等也发现与其他患者相比,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仅有5%的单核细胞功能正常[9]。这些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机体在受到严重的感染后炎症反应和抗炎症反应均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脓毒症后期抗炎症反应占明显的优势、炎症细胞功能失调,机体处于免疫麻痹状态。另外,有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使用TNF-α拮抗剂治疗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10]。

2011年Boomer等[11]在Lancet杂志发表了脓毒症患者的尸检报告,发现脓毒症死亡的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免疫抑制。与ICU非脓毒症患者相比,严重脓毒症死亡患者的脾细胞在受到抗CD3和CD28刺激5 h后,炎症因子TNF-α (5361 pg/mLvs. 418 pg/mL)、 INF-γ (1374 pg/mL vs. 37.5 pg/mL)、 IL-6 (3691 pg/mL vs. 365 pg/mL) 和IL-10 (633 pg/mL vs. 58 pg/mL) 的分泌量明显减少,不到对照组的10%。与非脓毒症死亡组相比,脓毒症死亡组的患者脾细胞和肺上皮细胞表面CD4、CD8、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28和HLA-DR的表达明显减少甚至缺乏,而CD28超家族成员中免疫共抑制分子-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的表达明显增加。新生儿和儿童脓毒症患者的尸检也发现淋巴细胞凋亡、数量减少和功能失调介导的免疫麻痹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持续的免疫麻痹导致患者对原发性致病微生物不能有效的清除,而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和各种有创操作的增多,患者合并院内机会性病原菌的感染。2009年Torgersen等对235例死亡的脓毒症患者进行了尸检,发现尽管所有的患者均使用了广谱的抗生素和进行了感染灶的清除,但仍有76.6%的患者在死亡时感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感染灶仍存在;且大部分患者出现了新发部位和致病菌的院内感染,42.5%的患者出现2个以上的部位感染;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抑制[13]。另外,多项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脓毒症患者后期出现了院内获得性的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4]。Luyt等和Limaye等发现部分脓毒症患者后期出现了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潜伏病毒的感染[15-16]。这些临床研究告诉我们脓毒症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出现了免疫麻痹,从而继发了机会性致病菌的感染,最终导致了患者死亡。

3 免疫增强治疗脓毒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随着对脓毒症尤其是病程后期免疫麻痹认识的深入,近年来对脓毒症免疫调节的治疗也发生了变化,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均显示免疫增强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清除致病微生物,减少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目前研究较多的免疫增强药物有: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扰素-γ (IFN-γ)、胸腺肽 (Tα1)、白介素-17 (IL-17) 和PD-1拮抗剂等。

GM-CS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它与GM-CSF受体结合后促进多种造血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并通过提高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的数量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动物研究证实GM-CSF能够增加脓毒症大鼠循环中免疫细胞mHLA-DR的表达和炎症介质的生成[17]。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GM-CSF对脓毒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011年Bo等利用Meta分析对12项RCT研究、共纳入238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GM-CSF明显增加了脓毒症患者感染灶的清除,但对28 d的存活率无明显的改善,这可能与入组患者脓毒症发病时间不一、免疫状态不同相关[18]。有研究发现如果选择免疫患者进行GM-CSF刺激治疗,则能取得较好的疗效。Hall等[19]利用LPS刺激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提取的单核细胞,对刺激后TNF-α分泌少于200 pg/mL的患者,诊断为免疫抑制;给予这部分患者GM-CSF治疗后TNF-α的分泌增加,院内获得性继发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减少。2009年,Meisel等[20]采用以mHLA-DR标志物为指导,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GM-CSF免疫增强治疗取得了成功。研究者对严重脓毒症合并免疫麻痹状态的患者(mHLA-DR

IFN-γ由活化的Th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诱导多种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Ⅰ/Ⅱ分子,活化单核和巨噬细胞并增强其溶菌活性、分泌IL-1、IL-6、IL-8和TNF-α等炎症介质发挥免疫增强作用。IFN-γ还能活化中性粒细胞、NK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合成黏附分子,促进Th1细胞发育和抑制Th2细胞活化与增殖,刺激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型向调理素方向转变。目前小样本的临床研究发现IFN-γ治疗脓毒症是有效的。Docke等[21]发现IFN-γ治疗单核细胞表达HLA-DR和TNF-α分泌减少的脓毒症患者,增加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CD4 T细胞生成 IL-17增加,脓毒症患者的存活率提高。Nalos等[22]发现IFN-γ能够有效的治疗持续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IFN-γ治疗后患者的免疫抑制等到有效的改善,致病病原体被清除。另外有研究发现,给予健康成年人,反复多次注射内毒素模拟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模型。研究发现在第2次注射内毒素前给予IFN-γ注射不但能够增加mHLA-DR的表达,而且也能够恢复炎症介质TNF-α的分泌,抗炎症介质IL-10的分泌也明显减少[23]。

Tα1是正常人体内分泌和合成的物质,能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激活树突状细胞,从而具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管向东教授课题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Tα1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6.0%和35.0% (P=0.049)。Tα1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治疗组患者第3天和第7天外周血单核细胞mHLA-D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24]。

IL-7是一种多效应的细胞因子,能够诱导幼稚的记忆性T细胞增殖。美国肿瘤研究所的临床研究发现IL-7治疗后循环中CD4和CD8T细胞的数量增加2倍,脾脏和外周的淋巴结中的T细胞增加了50%。HIV感染、CD4 T细胞持续低下的患者,IL-7治疗后CD4和CD8 T细胞生成细胞因子的能力增加了2~3倍。脓毒症时IL-7通过各种途径发挥作用,使T细胞激活、恢复低反应性或者耗竭的T细胞的功能,增加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黏附分子能够增强T细胞到感染灶的聚集和黏附,增加T细胞受体的分化,导致免疫功能的增强,抵抗入侵的病原微生物[25-26]。

负性共刺激因子PD-1存在于T细胞上,通过PD-1通路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生成、细胞毒。慢性持续性的感染如HIV和肝炎病毒的感染等PD-1的过量生成和T细胞耗尽。目前已有3项研究证实阻断PD-1通路能够提高慢性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存活率。有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循环中T细胞表面的PD-1明显增加,动物研究发现阻断PD-1的信号传导能够提高脓毒症的存活率,提高脓毒症大鼠对致病微生物的清除率[27-28]。

参考文献

篇3

依据课程标准: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理解)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认同)和高考的具体要求,确定本节课的复习导引。

四个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比较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4、免疫失调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典型性例题切入,而后分层次进行探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问题探究】如图(图略)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

对题目的分析、运用:

①请学生选择答案并讲明理由;②对题目的图形进行分析,利用突破点(物质x;场所1,场所2),强化审题的方法;③分析外源异物Y能否直接作用于细胞A细胞B,分析一般途径;④总结免疫系统组成的三个层次(可以利用‘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进行总结)。

【问题拓展】?免疫系统的组成

通过对图形进行分析,完成以下内容(图略)

①图形的进一步完善,淋巴因子的作用,免疫系统的构成

②补充溶菌酶的来源

③延伸:免疫的三道防线

【体验高考】:(2011・重庆卷,3)

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内容

问题导引:如图(图略)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题目的运用:①吞噬细胞的分布特点,与T、B细胞分布的区别;②吞噬细胞的作用;③免疫调节的方式

【过渡】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对这两类免疫中的有关问题咱们做一个简单的探究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问题探究】

①完成表格的填写(表格略)

②对照表格和之前的内容,请同学们尝试写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问题拓展、核心突破】

①以学生为主导,分别写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②讨论、完善免疫过程,并延伸到二次免疫;

③进一步探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过渡】在这部分内容中,抗原与免疫活性物质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

3、抗原和抗体比较 【核心突破】

①由抗原的异物性,探讨免疫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②抗原大多为蛋白质,可以与基因工程联系;③由抗毒素和凝集素分析抗体的具体作用;④利用下面的高考题分析做题的方法技巧,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进一步介绍淋巴因子的有关内容。

(2011・大纲全国卷,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利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篇4

【摘要】 目的探讨淮山药粗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200,400和800 mg/kg)的淮山药多糖,1次/d,连续8 d,进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测定血清溶血素测定(半数溶血值法)、小鼠碳廓清实验。结果山药多糖具有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促进小鼠抗体生成的作用和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的作用。结论淮山药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

【关键词】 淮山药;多糖;免疫调节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 enhancement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polysaccharide.MethodsDioscorea opposita Thunb.polysaccharide in different dosages(200,400,800 mg/kg)were given by IG for 8 d.A series of tests were carried out,such as the spleen lymph cells transformation of Con A inducing method (MTT method),hemolytic test of blood serum and hem chrome and mouse carbon test.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polysaccharide was significant to Con A induced mice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HC50 raised in all three concentrations;ratio of monocyte-macrophage carbon grain elimination has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e control.ConclusionDioscored opposita Thunb.polysaccharide possesses a potential effect of immune regulation.

Key words: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Polysaccharide; Immunity moderation

山药属常用中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作用。山药多糖Dioscorea opposita Thunb.polysaccharide是从山药中分离提纯的水溶性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往有关山药的药理研究多针对河南省出产的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等怀山药品种。而山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淮山药为其在淮河中下游地区(江苏、安徽两省北部)传统栽培品种。以食用为主,兼作药用。对淮山药等山药地方品种的药理作用至今仍缺乏研究。为了充分利用淮山药资源,本实验研究了江苏产淮山药粗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

1.1 样品淮山药Disoscorea oppostita Thunb.来源:淮山药采自江苏省灌南县花苑乡。

将淮山药削皮切片,晒干后粉碎,干燥后称取粗粉(60目)900.0 g,加入适量蒸馏水在水浴中浸提,其间不断搅拌,静置冷却后离心(3 000 r/min,5 min)除去不溶物,收集上清液,减压浓缩。在冷却后的上清液中加入95%乙醇至醇含量在80%以上,不断搅拌,有大量沉淀生成,离心,收集沉淀,分别用无水甲醇和乙醚洗涤,以除去水分和杂质,得到灰白色粉末状粗多糖38.88 g(1 g粉末相当于生药23.14 g)。粗多糖得率可以达到4.32%,该粗多糖中含有18.43% 的山药多糖。

1.2 动物和细胞ICR种小鼠18~22 g,雄性,中国科学院上海克莱斯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沪)2003-2004。豚鼠,由江宁青龙动物养殖场提供,动物使用许可证号:(苏)2002-0057。所有实验动物均食用全价颗粒饲料,自由摄食饮水。YAC-1细胞,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海洋中心药理毒理室提供。

1.3 绵羊红细胞(SRBC)与补体制备健康绵羊颈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脱纤维,用阿氏液保存于4℃冰箱保存备用。用时生理盐水2000 r/min离心10 min洗涤3遍。

采集豚鼠血,分离出血清(至少5只豚鼠的混合血清),前将1 ml压积SRBC加入到5 ml豚鼠血清中,放4℃冰箱30 min,经常振荡,离心取上清,分装小瓶,-70℃保存。用时以生理盐水按1∶10稀释。

2 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及山药多糖200,400,800 mg/kg[1] 3个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体积0.1 ml/10 g体重,1次/d,连续8 d。

2.1 C 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1640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加入10%小牛血清、1%谷氨酰胺(200 mg/ml)、青霉素(100 mg/ml)、链霉素(100 mg/ml)及2-巯基乙醇(5 μmol/ml),用无菌HC1(1 mol/L)或无菌NaOH(1 mol/L)调pH至7.0~7.2,制成完全培养液;用7.2~7.4的PBS缓冲液作溶剂,现用现配MTT溶液(5 mg/ml);以3.5%的无菌NaHCO3将无菌Hansks液pH调至7.2~7.4;用双蒸水配制成100 μg/ml的ConA液,过滤除菌后,-20℃保存;在96 ml异丙醇中加入4 ml HCl(1 mol/L)制成酸性异丙醇溶液。各组动物连续灌胃至第8天,每鼠颈椎脱臼处死,无菌取脾,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s液的小平皿中,用摄子轻轻将脾撕碎,制成单个细胞悬液,200目过滤,用Hanks液多次洗涤、离心后悬浮于2 ml完全培养液中,用台酚染色计活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个/ml,分两孔放入培养孔中,每孔1 ml,一孔加50 μl ConA液,另一孔作为对照,置5%CO2,37℃培养72 h,培养结束前4 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0.7 ml,加入0.7 ml不含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50 mlMTT液,继续培养4 h。培养结束,每孔加入1 ml酸性异丙醇,吹打混匀,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移入1 ml比色杯中,于分光光度计,570 nm处测定光密度[2]。

2.2 血清溶血素测定—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各组动物连续灌胃至3 d时,每鼠腹腔注射2%(v/v)绵羊红细胞悬液0.2 ml。5 d(期间不停止灌胃)后,小鼠经眼眶取血于离心管中,放置1 h,3 5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清,血清用生理盐水缓冲液稀释320倍。将稀释后血清1 ml置试管内,依次加入10%(v/v)SRBC 0.5 ml,补体1 ml(用生理盐水按1∶10稀释),另设不加血清的对照管(以生理盐水代替)。置37℃恒温水浴中保温30 min后,冰浴终止反应。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1 ml,都氏试剂3 ml于试管内,同时取10%(v/v)SRBC 0.25 ml加都氏试剂至4 ml,于另一支试管内,作为SRBC的半数溶血值。充分混匀,放置10 min后,于540 nm处以对照管作空白,分别测定各管光密度值[2]。溶血素的量以半数溶血值(HC50)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各小鼠的半数溶血值(HC50)=样品管光密度SRBC半数溶血时的光密度×稀释倍数

2.3 小鼠碳廓清实验将印度墨汁用生理盐水稀释4倍制成用墨汁,称取1.0 gNa2CO3加蒸馏水至1 000 ml配置成0.1%Na2CO3溶液。各组动物连续灌胃至8 d时,每鼠尾静脉注入注射用墨汁(0.1 ml/10 g·bw),注入后立即计时,于注入后0.5 ,6 min分别从内眦静脉丛取血20 μl,加到2 ml Na2CO3溶液中,用分光光度仪计在600 nm波长处测光密度值,以Na2CO3溶液作为空白对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脏、脾脏,用滤纸吸干脏器表面血污,称重[3]。按下列公式计算廓清指数K:

廓清指数K=(logOD50-logOD6)/(t6-t0.5)

2.4 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各组间实验数据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 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3 结果

3.1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用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减去不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代表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如下。表1 淮山药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略)

以上结果表明山药多糖400,800 mg/kg剂量时,具有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的作用。

3.2 血清溶血素的测定实验(HC50法)结果见表3。表3 淮山药多糖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略)

以上结果表明淮山药多糖各剂量都具有促进小鼠抗体生成的作用。

3.3 小鼠碳廓清实验结果见表4。表4 淮山药多糖对小鼠碳廓能力的影响(略)

以上结果表明淮山药多糖800 mg/kg剂量时,具有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的作用。

4 讨论

本研究测定了淮山药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淮山药粗多糖对能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促进小鼠抗体生成、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等作用。结果表明淮山药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S].2003:22.

篇5

[关键词] 雷公藤;抗炎;免疫调节;毒性;药代动力学

雷公藤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矛科一年生藤本植物,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抗生育、抗菌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2]。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红斑性皮肤病、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大疱和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皮肤血管炎等[3]。并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亦称“中药皮质激素”。

1 雷公藤化学成分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复杂,早在1936年赵承嘏首先从雷公藤根部提取到萜类色素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至今已从雷公藤属植物提取380余种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其中大多数是萜类物质和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研究表明,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等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4]。常见单体成分见表1。

目前,已上市的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均为复方制剂,含有多个单体药物,各种制剂来源、工艺、成分、质量参差不齐,《中国药典》2010年版仅对昆明山海棠片制定了质量标准,规定总生物碱含量不得少于1.0 mg。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中药基本药物标准草案的公示(第六批)规定“检查”雷公藤甲素,每片含雷公藤甲素不得超过10 μg,“含量测定”雷公藤内酯甲,每片含雷公藤内酯甲不得少于10 μg。因而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不能准确定量地界定剂量及体内作用活性的实际效果,容易混淆雷公藤的药理作用与毒理作用,制约着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评价。最终后果反映在临床、剂量、疗效、不良反应方面难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和判断。

2 雷公藤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单体成分

据文献报道,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的雷公藤单体成分有雷公藤内酯甲[5]、雷公藤新碱[6]、雷公藤春碱[6-7]、雷公藤吉碱[7]、雷公藤碱戊[7-8]、雷公藤康碱[9]、异雷公藤春碱[9]、雷公藤氯内酯醇[10-15]、雷公藤内酯酮[16-18]、去甲泽拉木醛[19-21]、雷公藤甲素[22-24]、雷公藤红素[25-26]、雷醇内酯[27-28]。

2.1 雷公藤内酯甲 Xue Mei等[5]设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60 μg・kg-1)、雷公藤多苷片组(13.8 mg・kg-1)、雷公藤内酯甲低剂量组(60 μg・kg-1)、雷公藤内酯甲高剂量组(300 μg・kg-1)5组,采用角叉菜胶、棉球肉芽肿和二甲苯致炎,研究雷公藤内酯甲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采用溶血素生成反应、迟发性超敏反应、碳廓清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等指标观察其免疫抑制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内酯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较弱;与雷公藤甲素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比较,其抗炎作用较弱。

2.2 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春碱 郑幼兰等[6]用5%绵羊红细胞(SRBC)致炎小鼠,观察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春碱对溶血素生成的影响,环磷酰胺10 mg・kg-1,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春碱80 mg・kg-1均使最大溶血稀释度下降至l∶256;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春碱(80 mg・kg-1,ip)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碳廓清指数和减低小鼠脾脏的质量,且雷公藤春碱与环磷酰胺(30 mg・kg-1,ip)作用相似,效果优于雷公藤新碱;雷公藤新碱80 mg・kg-1和环磷酰胺20 mg・kg-1对小鼠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亲本(亲本给予雷公藤春碱160 mg・kg-1,ip)脾细胞悬液的注脾给药组乳鼠,与接种亲本(亲本未给药)脾细胞悬液的注脾组乳鼠及对照组乳鼠比较,注脾给药组脾指数较注脾组明显降低(P

2.3 雷公藤吉碱 虞海燕等[7]曾考察雷公藤单体对人外周

表1 雷公藤中常见单体成分及化学分类

Table 1 The common monomer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and their chemical catalogues

分类单体组分

生物碱 雷公藤碱wilfordine、雷公藤次碱wilforine、雷公藤吉碱wilforgine、雷公藤新碱euonine、雷公藤碱戊wilforidine、雷公藤春碱wilfortrine、异雷公藤春碱isowilfortrine、雷公藤康碱wilfordconine

三萜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celastrol)、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 A、雷公藤内酯乙wilforlide B 、去甲泽拉木醛(T96)demethylzeylasteral

二萜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雷公藤乙素triptodiolide、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雷醇内酯(T9)triptolidenol

倍半萜雷藤素wilfornide

其他 雷公藤对醌B triptoquinone B、雷公藤对醌H triptoquinone H、雷酚内酯triptophenolide、萨拉子酸salaspermic acid、雷公藤氯内酯醇(T4)tripchlorolide

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见5.2项抑制PBMC增殖反应的比较。

2.4 雷公藤碱戊 虞海燕等[8]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PBMC体外培养观察雷公藤碱戊对SLE病人PBMC的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时效关系。发现,雷公藤碱戊10 mg・L-1能抑制SLE患者PBMC自发性增殖反应以及金葡菌Cowan-I株(SAC)刺激后正常人和SLE患者PBMC增殖反应。同时在细胞培养的72 h前加入雷公藤碱戊对凝集素美洲商陆(PWM)诱导正常人及SLE病人PBMC产生IgG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实雷公藤碱戊对B细胞功能的多个环节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B细胞产生IgG的环节可能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阶段,而不是分化分泌阶段。

2.5 雷公藤康碱和异雷公藤春碱 朱惠等[9]发现,雷公藤康碱和异雷公藤春碱(80 mg・kg-1,ip)均能明显抑制溶血素抗体的形成;能显著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减轻胸腺、脾脏的质量;并且能明显抑制小鼠碳廓清速率,且异雷公藤春碱的效果更为显著,与环磷酰胺(30 mg・kg-1,ip)作用相当。异雷公藤春碱(80 mg・kg-1,ip)和环磷酰胺(20 mg・kg-1,ip)对小鼠DNCB所致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检测雷公藤康碱对K562细胞(红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3.00 mg・L-1时,对K562和HL60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7%,90%,与对照组相比P

2.6 雷公藤氯内酯醇(T4)[10-15] 李学旺等[10]研究表明,T4在50,100 μg・kg-1・d-1时,明显延长大鼠异位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100 μg・kg-1・d-1显著减低异位移植心脏的排异反应,程度与16 mg・kg-1・d-1环孢霉素A无显著性差异,可抑制同种异体抗原刺激的移植宿主免疫活性细胞IL-2产生及IL-2的表达,阻断T淋巴细胞的激活,影响细胞毒T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等效应细胞的功能。要庆平等[11]发现T4在40 μg・L-1时显著抑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单细胞悬液产生PGE2水平(P

Th1/Th2细胞亚群两者的平衡间接反映了机体促炎/抗炎的平衡,急性肺损伤时,Th2/Th1升高,说明急性肺损伤时,促炎/抗炎反应失衡,抗炎反应增强更为明显。T4对抗炎反应的抑制相对较强,有利于调节促炎/抗炎反应失衡,而地塞米松以抑制促炎反应为主,对抗炎反应的作用相对较弱,可加重促炎/抗炎反应失衡[14]。

王元伟等[15]发现,T4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样Aβ沉积病理变化的大鼠模型,T4高(20 μg・kg-1)、低(5 μg・kg-1)剂量组海马组织NF-κB表达减少,TNF-α,IL-1β水平降低,凋亡神经元减少,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

程晓馨等[16]发现T4在较低剂量下(1 μg・kg-1)能够改善安非他明诱发的帕金森病(PD)大鼠异常旋转行为,并能抑制脑内TNF-α和IL-2的异常升高,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神经元具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2.7 雷公藤内酯酮(T7) 何为等[17]在考察T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T7在0.4~3.2 mg・L-1,4~24 h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NO和TNF-α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

2.8 去甲泽拉木醛(T96) 林宗明等研究T96的免疫抑制作用发现,T96 10,20 mg・kg-1・d-1分别延长肾移植大鼠生存期至(14.8±1.0),(18.0±1.5) d,与对照组(6.9±0.6) 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2.9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甲素抑制淋巴细胞增殖:雷公藤甲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特征,即对已活化的T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处于静止期的T细胞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同时雷公藤甲素可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诱导T杂交瘤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外周T细胞的凋亡,对胸腺T细胞没有影响[23]。雷公藤甲素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雷公藤甲素抑制体内由DC诱导的中性白细胞和T细胞化学趋向性;抑制LPS诱导的CC或CXC趋化因子的产生;抑制DC介导的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抑制NF-κB的激活和Stat3的磷酸化[24]。Liu H等[25]研究雷公藤甲素对NF-κB的影响发现:将不同浓度(0.2,10 μg・L-1)雷公藤甲素处理普通状态和使用佛波脂酸/植物凝集素(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以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细胞NF-κB活力的改变,并以RT-PCR检测处理前后IκBa mRNA水平的改变,在普通培养状态下的Jurkat细胞中存有一定活力的NF-κB,使用PMA/PHA处理可以显著增加Jurkat细胞中NF-κB的活力。表明雷公藤甲素可以降低2种状态下Jurkat细胞中NF-κB的活力,但以激活状态下更显著,可以上调Jurkat细胞中IκBa的转录水平。

2.10 雷公藤红素 Kim Y等[26]发现,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1β,IL-6和IL-8的产生以及在THP-1细胞中NF-κB的易位;雷公藤红素(400 μg・kg-1)能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且与剂量呈依赖关系;雷公藤红素0.25 mg・L-1可以明显抑制PHA诱导的细胞增殖。李孟秋等[27]发现,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6,NO,PGE2的产生和NF-κB的激活。

2.11 雷醇内酯(T9) 顾客显等[28]研究发现,T9 0.5,1.0,10 mg・kg-1强的松龙相似,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关节肿胀;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时间持续>7 h,T9 0.45,0.9,1.35 mg・kg-1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0.5,1.0 mg・kg-1可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肿胀;0.4,0.8 mg・kg-1可减少大鼠急性胸膜炎渗出,抑制白细胞游走;0.25,0.5 mg・kg-1可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0.8 mg・kg-1可明显降低血浆中PGE2含量。郑家润等[29]用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炎症模型及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模型测定从雷公藤中分离的7个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的抗炎及免疫抑制活性,抗炎作用的治疗指数由大到小为:雷公藤甲素17、雷醇内酯9.6、雷公藤氯内酯醇9.0、雷公藤乙素7.3、雷公藤内酯酮5.9;免疫抑制作用的治疗指数由大到小为:雷醇内酯30.7、雷公藤氯内酯醇16.7、雷公藤甲素13.7、雷公藤乙素8.8、雷公藤内酯酮7.5。

3 雷公藤单体成分的毒理学研究

雷公藤在发挥良好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的同时,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对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骨髓及血液等系统有较明确的损害[30]。急性毒性实验显示,雷公藤甲素小鼠腹腔给药LD50为0.725 mg・kg-1,经口给药LD50为0.788 mg・kg-1,急性毒性主要以急性肝损伤为主[31]。去甲泽拉木醛急毒实验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0 mg・kg-1[22]。雷公藤甲素灌胃SD大鼠,200 μg・kg-1・d-1,28 d,SD雌性大鼠出现卵巢萎缩[32]。灌胃给予大鼠40 μg・kg-1雷公藤甲素连续7周,可引起大鼠肾脏毒性[33]。大鼠连续灌服雷公藤甲素(剂量20 μg・kg-1)7周,出现心脏毒性[34]。雷公藤红素2,3,4 μmol・L-1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中毒,引起心率下降的EC50(24 h)约1.78 μmol・L-1[35]。

单个核细胞与药物体外孵育48 h后做毒性试验表明,雷公藤碱乙、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春碱、雷公藤碱戊、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红素在其最适抑制浓度下对细胞均无直接的毒性作用,在2倍于最适浓度时二萜类和三萜类呈现了直接的细胞毒性。它们的毒性由大至小依次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碱戊在10倍最适抑制浓度下无直接细胞毒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91%,雷公藤碱戊组89%[7]。

4 雷公藤单体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前除雷公藤甲素外,尚无其他单体成分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报道,现有文献仅报道了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酮和去甲泽拉木醛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亦有文献报道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内酯甲及4种雷公藤生物碱(雷公藤碱、春碱、吉碱、次碱)在人体中的散点血药浓度。

4.1 雷公藤甲素的药代动力学 余炜[36]研究大鼠静脉注射雷公藤甲素后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在大鼠体内的处置为一级消除二室模型。Shao Feng等[37]对SD雄鼠中雷公藤甲素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单次静脉给药,药代动力学呈一室模型,给药后10 min达到Cmax,T1/2为15~21 min。单次口服0.6 mg・kg-1,生物利用度为72.08%,单次口服0.6~2.4 mg・kg-1,药代动力学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胆汁中药物浓度不到1%,肾和肝双通路排泄。雷公藤甲素在鼠体内吸收、分布、消除迅速,尿、便、胆汁中少有原型药物,推测大部分药物依赖代谢消除。口服给药10~24 h后鼠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然而服药后4 h已经检测不到雷公藤甲素。

邵凤等[38]测定雷公藤甲素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Beagle犬分别静脉注射雷公藤甲素0.05 mg・kg-1,灌胃雷公藤甲素0.05,0.08,0.1 mg・kg-1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在Beagle体内的代谢过程属于二室模型,静脉给药消除半衰期T1/2β为(2.5±0.8) h,3个剂量灌胃给药后的平均T1/2β分别为(2.5±0.7),(2.6±0.1),(2.4±1.2) h,Tmax为0.5 h。灌胃给药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5±17)%。张军等[39]研究Beagle犬单剂量口服雷公藤片后雷公藤甲素的药代动力学,雷公藤甲素的体内处置属一室模型,消除半衰期为(2.59±0.60) h,与邵凤等的报道一致,AUC和Cmax比口服雷公藤甲素纯品低。李颖等[40]测定3个RA患者雷公藤甲素血清浓度并研究其药动学,长期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tid,雷公藤甲素在RA患者体内的处置为二室模型,Cmax=(159.97±42.43) μg・L-1,Tmax=(1.33±0.58) h,T1/2α=(6.573±3.05) h,T1/2β=(7.51±2.26) h。

4.2 雷公藤红素的药代动力学 Zhang Jun等[41]建立了LC-MS/MS研究大鼠体内雷公藤红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包括雷公藤红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雷公藤红素原料药和雷公藤片(含雷公藤红素356 μg/片)中雷公藤红素药代动力学的比较,雷公藤红素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经过剂量校正后,雌鼠中雷公藤红素原料药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7.06%,雷公藤片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4.19%;在不同性别中Cmax,AUC(0-tn),AUC(0-N),CL/F有很大差别,雌鼠的Cmax,AUC为雄鼠的2倍多,说明雷公藤红素在雌鼠中有更好的吸收。雌鼠口服1 000 μg・kg-1雷公藤红素原料药后,Tmax为(3.00±0.89) h,T1/2β为(10.20±2.17) h,口服1.5片/kg雷公藤片(含雷公藤红素356 μg/片)后,雌鼠和雄鼠Tmax分别为(6.71±4.57),(5.14±3.58) h,T1/2β分别为(10.02±3.36),(8.38±1.98) h。

4.3 雷公藤内酯酮的药代动力学 岗艳云等[42]研究了静脉给药雷公藤内酯酮原料药后,雷公藤内酯酮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模型为二室开放模型,T1/2α=(0.167~0.195) h,T1/2β=(4.95~6.49) h,AUC与剂量成正比,清除率与剂量无关,非房室模型统计矩计算的结果表明MRT为3.26~5.14 h,大鼠静脉给药后,分布广泛,肝肺浓度最高,经尿和胆汁排泄的药物较少,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5%。

4.4 去甲泽拉木醛(T96) 徐文平等[22]研究成年、健康比格犬单剂量口服T96原料药20,40,80 mg・kg-1和单剂量静注T96原料药5 mg・kg-1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3个口服剂量的Tmax分别为(8.7±1.0),(11.0±1.1),(10.7±1.0) h;T1/2分别为(10.75±1.41),(11.70±1.21),(11.20±1.43) h,静脉给药后T1/2为(9.85±0.76) h。口服T96原料药40 mg・kg-1相对于静注原料药5 mg・kg-1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20±1.9)%。

5 雷公藤单体成分作用强度比较

5.1 抑制溶血素生成和降低碳廓清指数的比较 在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降低碳廓清指数方面,雷公藤春碱、新碱、康碱、异春碱剂量为80 mg・kg-1,雷公藤红素剂量为400 μg・kg-1,雷公藤甲素剂量为60 μg・kg-1。

5.2 抑制PBMC增殖反应的比较 在10 mg・L-1时,雷公藤碱戊、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春碱对PBMC增殖反应抑制率分别为89.3%,22.95%,23.58%,在1 mg・L-1时,雷公藤红素的抑制率为96.44%,而在0.01 mg・L-1时,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分别为84.67%,97.06%。10~30 μg・L-1雷公藤氯内酯醇显著抑制RA患者PBMC增殖反应。

5.3 抵抗移植排斥反应比较 去甲泽拉木醛10,20 mg・kg-1・d-1可显著延长肾移植大鼠和肾移植犬生存率,雷公藤氯内酯醇50,100 μg・kg-1・d-1时明显延长大鼠异位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雷公藤甲素150 μg・kg-1・d-1分别延长同基因和异基因胰岛移植存活时间达(32.6±18.4),(11.2±1.9) d,对照组分别为(8.8±5.1),(6.2±1.8) d,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

6 雷公藤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金龙胶囊、玉屏风散、黄芪等部分中药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功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44]。雷公藤氯内酯醇在不同浓度时对RA患者PBMC增殖及B细胞的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体内外实验均证实雷公藤氯内酯醇对小鼠脾细胞NK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即低剂量(体外0.01 mg・L-1,体内60 μg・kg-1)短时间内增强NK细胞毒百分比,较高剂量(体外0.1~10 mg・L-1,体内>60 μg・kg-1)则有抑制作用,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45]。急性肺炎时,雷公藤氯内酯醇可以调节抗炎/促炎达到平衡[14]。

7 小结

综上,在免疫抑制活性方面,雷醇内酯、雷公藤氯内酯醇、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红素、去甲泽拉木醛作用较强;雷公藤碱戊、雷公藤春碱、雷公藤新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康碱及异雷公藤春碱作用较弱。在毒性方面,雷醇内酯、雷公藤碱戊、去甲泽拉木醛的毒性较小;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毒性较大。

[参考文献]

[1] Bao J, Dai S M. A Chinese herb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chanism, efficacy, and safety[J]. Rheu-matol Int, 2011,31(9):1123.

[2] Lin N, Liu C F, Xiao C, et al. Triptolide, a diterpenoid triepoxide, suppresses inflammation and cartilage destruction i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mice[J]. Biochem Pharmacol, 2007,73(1):136.

[3] 彭向理. 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C]. 广州: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全国学术研讨会班暨2010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2010.

[4] Brinker A M, Ma J, Lipsky P E, et al.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genus tripterygium(Celastraceae)[J]. Phytochemistry, 2007,68(6):732.

[5] Xue Mei, Jiang Zhen-zhou, Liu Ji-pi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ti inflammatory and immune suppressive effect of wilforlide A[J]. Fitoterapia, 2010,81(8):1109.

[6] 郑幼兰,徐娅,林建峰.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新碱的免疫抑制作用[J].药学学报,1989,24(8):568.

[7] 虞海燕,秦万章.雷公藤活性单体的筛选及毒性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70.

[8] 虞海燕,秦万章.雷公藤碱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25(1):27.

[9] 朱惠,林绥,龙瑞斌,等.雷公藤康碱和异雷公藤春碱的免疫抑制作用[C]. 泰宁: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2008.

[10] 李学旺,杨军,毕增祺,等.雷公藤氯内酯醇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16(6):438.

[11] 要庆平,张乃峥.雷公藤单一有效成分T4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4,29(10):790.

[12] 要庆平,张乃峥.雷公藤单体T4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16(5):352.

[13] 苗懿红,张绍伦.雷公藤单体T4免疫药理作用初探[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杂志,1990,23(5):39.

[14] 蒋雄斌,夏圣,殷凯生.雷公藤氯内酯醇对急性肺损伤患者T辅助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体外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6):432.

[15] 王元伟,郑关毅.雷公藤氯内酯醇对拟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10):564.

[16] 程晓馨,李丰桥,黄敏,等.雷公藤氯内酯醇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2002,37(5):339.

[17] 何为,潘建青,曾叶,等.雷公藤内酯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34(2):152.

[18] 周平,陈学荣,李世萌.雷公藤内酯酮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6,17(1):52.

[19] 吕丽萍,张永忠.雷公藤内酯酮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7):966.

[20] 林宗明,杨春欣,张永康,等.去甲泽拉木醛的免疫抑制作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8):471.

[21] 林宗明,杨春欣,张永康,等.去甲泽拉木醛与雷公藤多甙的免疫抑制作用比较[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4,25(1):42.

[22] 徐文平,林宗明.去甲泽拉木醛的免疫抑制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3] Yang Yili, Liu Zhi-hong, Eva Tolosa, et al. Triptolide induces apoptotic death of T lymphocyte[J]. Immunopharmacology, 1998,40(2):139.

[24] Liu Qiuyan, Chen Taoyong, Chen Guoyou, et al. Immunosuppressant triptolide inhibits dendritic cell-mediated chemoattraction of neutrophils and T cells through inhibiting Stat3 phosphorylation and NF-κB activation[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345(3):1122.

[25] Liu H,Liu Z H,Chen Z H,et a1. Triptolide:a potent inhibitor of NF-kappa B in T-lymphocytes[J]. Acta Pharmacol Sin, 2000,21(9):782.

[26] Kim Y, Kim K, Lee H, et al. Celastrol binds to ERK and inhibits Fc epsilon RI signaling to exert an antiallergic effect[J]. Eur J Pharmacol, 2009,612(1/3):131.

[27] 李孟秋,窦洁,杜伟,等.雷公藤红素对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IL-6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2):158.

[28] 顾客显,郑家润,高纪伟,等.雷醇内酯的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1):54.

[29] 郑家润,顾克显,徐兰芳,等. 雷公藤抗炎免疫及抗生育活性成份的筛选Ⅲ. 7个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体内抗炎免疫活性的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1,13(6):391.

[30] 冯群,栾永福,孙蓉.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雷公藤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2):88.

[31] 丁虹,吴建元,童静,等.雷公藤甲素急性毒性及其机制研究[J].中药材,2004,27(2):115.

[32] Liu L, Jiang Z Z, Liu J,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subacute toxicity and hepatic microsomal metabolism of triptolide in rats[J]. Toxicology, 2010,271(1/2):57.

[33] 但红,彭仁,敖英.雷公藤多甙对肾近端小管选择性位点损伤[J].医药导报,2007,26(1):99.

[34] 张武,朱建华,关伟.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心肌毒性的实验病理学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6):67.

[35] 王思锋,刘可春,王希敏,等.雷公藤红素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5):634.

[36] SHAO Feng, WANG Guangji, XIE Haitang, et al.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triptolide, a constituent of immunosuppressive Chinese herb medicine, in rats[J]. Biol Pharm Bull, 2007,30(4):702.

[37] 余炜.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4.

[38] 邵凤,王广基,孙建国,等.雷公藤内酯醇在Beagle 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2007,42(1):65.

[39] 张军,陈玟,陈史佳,等.LC/APCI/MS/MS测定Beagle口服雷公藤片后血浆中雷公藤甲素[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12):1765.

[40] 李颖,汪永忠,罗欢,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雷公藤甲素血清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85.

[41] Zhang Jun, Li Chang-Yin, Xu Mei-juan, et al. Oral bioavailability and gender-related pharmacokinetics of celastrol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pure celastrol and its related tablets in rats[J]. J Ethnopharmacol, 2012,144(1):195.

[42] 岗艳云,张正行,张胜强,等.雷公藤内酯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处置研究[J].药学学报,1996,31(12):901.

[43] Huang S H, Lin G J, Chu C H, et al. Triptolide ameliorates autoimmune diabetes and prolongs islet graft survival in nonobese diabetic mice[J]. Pancreas, 2013,42(3):442.

[44] 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

[45] 骆丹,徐文严.雷公藤T4单体的免疫调节作用I.T4对小鼠脾细胞NK活性的调剂[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0,12(2):115.

Advance in studies on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regulatory

monomer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LI Chun-xing1, LI Tai-sheng2, ZHU Zhu1*, XIE Jing2, LV Wei2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730, China;

2.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as complex chemical components. To study and summarize the advance in studies on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regulatory activities and toxicology of known monomers of T. wilfordii,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s related to the studies on the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 wilfordii over past 30 years were searched.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more than ten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regulatory monomers were found in T. wilfordii. The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wilforidine, triptolidenol, triptonide, demethylzeylasteral shall be further studied.

篇6

[关键词]抗菌肽;免疫调节;细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86-01

引言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在与多种微生物进行着抗争,包括对人类无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通常以宿主的免疫系统为目标进行攻击,阻止其行使正常功能,然后引起机体感染。机体免疫力生理功能各方面的进化常常随着与这些微生物的抗争在不断变化着。研究者发现,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可以阻止病原菌的感染、抑制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引起自发引起癌症患者的抗癌免疫反应。目前可用的免疫调节治疗方式主要是用于抗感染,研究者们主要利用天然的免疫调节剂来纠正后天性或者先天性的免疫缺陷,而且他们也会使用辅助的治疗来延长抗生素或者抗病毒制剂的效用时间,比如干扰素或者接种的疫苗;最主要的是免疫佐剂,例如治疗佐剂和疫苗佐剂,可以定向增强人类机体的免疫效用。

免疫调节的治疗方式提供给我们一定的便利,我们可以通过以机体为靶点而非致病菌,免疫调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细菌耐药性进化从而产生的选择性压力。长时间来,通过疫苗来激活适应性免疫依然会出现反弹的现象,此外,非特异性的天然先天免疫防御给我们了一些指示,就是这些免疫调节必须承担得起针对许多致病菌的大范围的保护能力,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的预防作用以及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识别和治疗。然而不合适的先天免疫的激活会导致机体的前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因此成功的免疫调节治疗需要控制好保护性免疫系统的刺激而不是增加机体的前炎性免疫反应。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保守组分,有广泛的抗感染因子活性,不但是抗菌分子(甚至抗对常规抗生素耐药菌株),而且对真菌、包膜病毒(如HIV、流感)、寄生性原虫及癌细胞等具有直接的杀伤活性。抗菌肽可以调节细胞的功能,例如趋化作用,基因转录,和细胞因子产生,和/或释放。另外,这些肽可能参与伤口愈合和血管生成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与常规抗生素相比细菌对抗菌肽产生耐药性的机率更低,有希望进一步研究开发作为新的治疗药物。

1.细菌的细胞壁外膜成分激活先天免疫系统

宿主的免疫系统进化出识别保守的细菌的分子模式,其中细菌的细胞壁外膜成分(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脂多糖(LPS)和在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脂磷壁酸(LTA))作为细菌感染的信号,由于细胞分裂或死亡,特别是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导致它们从细菌中被释放,这些成分作为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e patterns ,PAMPs)被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toll样受体(TLR)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受体表达于先天免疫细胞,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例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诱导它们的活化,其特征是增加细胞的吞噬活性,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β及诱导其他促炎蛋白合成,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通过PAMPs激活免疫系统是有利的,并且有助于生物体召集所有的资源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长期和不受控制的激活使免疫系统全身性和长期应对。这种全身反应的特点是血液中高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特别是TNF-α。TNF-α是导致内毒素性休克病理效应的主要介质。表明亟需要一种新的药剂可以中和LPS并消除其根源。

2.抗菌肽的体外抗菌机制

抗菌肽不仅是抗菌分子(甚至抗对常规抗生素耐药菌株),而且对真菌、包膜病毒(如HIV、流感)、寄生性原虫及癌细胞等具有直接的杀伤活性。抗菌肽可作用于脂双层作通过不同的机制使细胞死亡:(1)改变膜电势;(2)形成跨膜孔;(3)修改膜脂电流分布伴随膜结构的去稳定性;(4)触发致死程序,如诱导自溶酶;(5)透膜后作用于细胞内重要的靶点。

3.抗菌肽作为免疫系统调节剂

抗菌肽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调节免疫反应的每一步。它们能够与适应性免疫建立连接,引导宿主对抗入侵的保护性反应。一些抗菌肽已经被证实了与宿主的免疫相关的一系列促炎功能,例如LL-37和一些防御素被报道具有免疫调节活性,是局部炎症的发展的组成部分。抗菌肽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和血管形成,在那里他们作为普通的的生长因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介素-8和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抗菌肽和其他肽很可能经由甲酰肽受体1促进免疫细胞(例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趋化活性。

相对于这些活性,抗菌肽具有减少促炎反应的能力,通过与细菌膜和细胞壁成分与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直接相互作用,使它们不可用模式识别受体,因此防止吞噬细胞的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由此可见,抗菌肽是通过多方面机制、多个点干预保护宿主抵御微生物病原体。

抗菌肽除了在细胞因子调节、趋化活性和炎症调节方面发挥作用外,它们通过与先天免疫桥接能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或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直接相互作用。例如,LL-37不仅召集肥大细胞而且上调TLR-4表达,这种抗菌肽的表达是通过感染信号引起,这提高了肥大细胞识别入侵的细菌的能力。此外,以LL-37和LPS共刺激肥大细胞下调Th2细胞因子分化亚群的表达。

4.伤口修复和血管再生

抗菌肽除它们的直接抗菌活性和作为免疫调节剂功能之外,还能通过促进伤口愈合帮助缓解损伤或感染。LL-37在表皮细胞再生和血管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作用于上皮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促进增殖和和血管样结构形成。这种肽通过反式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诱导角化细胞发生显著的迁移。在小鼠体内经由血管局部应用LL-37的合成重组肽的P-LL-37可促进由地塞米松诱导的损伤恢复。LL-37 和HNP 1-3也有助于呼吸道上皮的愈合与表皮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并激活细胞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HNP-1通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加胶原蛋白I型的表达并下调间质胶原酶的合成。

从无脊椎动物中分离的大多数肽是非常有效的病原菌杀灭分子,在这些生物体内缺少适应性免疫反应表明抗菌肽是无脊椎动物防御反应的必要成分。这些特性对寻找新的化合物或领域相当具有吸引力,可用作研发治疗药物。另一方面,已经作出一些尝试以评估这些肽可能在哺乳动物中的免疫调节活性。

5.细菌对抗菌肽的耐药性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讨论了的抗菌肽的非常多样化功能特性,但仍然未能涵盖它们的杀菌机制和细菌对这些分子的耐药机制,而这是抗菌肽潜在应用作为药物用于治疗不可缺少的方面。值得注意的, 即使当一些传染性病原体进化某些工具以抵抗这些分子的作用,然而在自然界所有生命中抗菌肽库具有广泛保守性,而且仍然有效。Steinberg等人证明,相对于传统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致病菌对猪Protegrin PG-1更难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肽与常规抗生素相比产生耐药性的机率更低。

结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抗菌肽的认识增加并持续增长,因此,关于这些分子的潜在前景也已发生改变。前期,它们主要被考虑作为天然抗生素,它们的潜在用途仅限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此外,传统观念抗菌肽作为细胞的功能不稳定性分子或作为成孔肽无特异性膜靶点。现在,抗菌肽不仅是广谱天然抗生素具有广谱作用机制,而且具有超出直接抗菌活性的广谱生理功能。这些引导我们到一个新的广阔的应用领域从治疗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和病症,到它们作为疫苗研发佐剂的适用性。另外,现在考虑通过生物技术产业基于生物膜渗透能力设计新型细胞内的药物。

尽管多肽具有作为新型治疗药物的诸多优点,但是作为多肽药物制剂研究上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的焦点主要围绕在解决多肽药的稳定性、毒性以及如何提高疗效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等方面。相信随着人们对抗菌肽作用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新兴科技与设备的不断引入,诸多问题终将迎刃而解,而抗菌肽最终会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胶囊)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60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免疫调节剂治疗。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57.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免疫调节剂; 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atgutembedding and oral taken transfer factor capsules combined therapy on psoriasi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soriasis vulgaris were chosen and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80 cases)and control group(80 cases) randomly.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method of catgutembedding at acupuncture point and oral taken transfer factor capsules. Control group was only treated with oral taken transfer factor capsules.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8 were also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81.25% and 57.50%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tgutembedding; transfer factor capsules; acute psoriasis vulgaris; TNFα; IL8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治疗困难,易复发,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较大伤害。近年来,我科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该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我们同时检测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 例

选取我科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符合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1]的银屑病患者160例,其中男94例,女66例,平均年龄36岁(12~68岁);平均病程8年(1个月~30年)。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治疗组点滴型患者36例,斑块型患者44例;对照组点滴型患者43例,斑块型患者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2])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2周内曾接受局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或维生素D3衍生物)治疗者;4周内曾使用光化学疗法或接受紫外线治疗者;12周内曾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或维A酸类药物者;患严重心、肝、肾等内脏疾病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同时使用其他可能影响疾病病程的药物;有可能妊娠或妊娠、哺乳期妇女;无法随访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埋线方法:① 取穴:患者取俯卧位,选择脊椎旁开3指,自第7颈椎至第2骶椎分为5等份,两侧共10个埋线点,相当于大杼、心俞、胆俞、肾俞、膀胱俞等穴位,以2%甲紫液标记。② 操作:埋线点常规皮肤消毒后,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用无菌12号上颌窦穿刺针,将针芯尖端磨平,把医用羊肠线(0号)剪成1.5~2 cm塞入套管针的前端,以不露出为度;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将针朝穴位处呈30度角斜刺入皮肤达肌层(约2 cm),边退针边推进针芯,用针芯将羊肠线推至穴内。拔针后,不能有线头外漏,消毒针眼处敷以创可贴。另取足三里穴、曲池穴,常规消毒后作直刺埋线。每隔30天埋线1次,4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① 严格无菌操作,勿将线头露在皮外以防止感染;② 严格掌握埋线深度,切不可伤及内脏、大血管、神经干或造成气胸;③ 5天内禁止洗澡,忌酒、辛辣刺激性食物1周;④ 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免线头露出皮面。个别患者埋线后感觉疲乏、周身不适、局部疼痛,属正常现象,无需治疗,3 d至1周后会自行缓解。

治疗期间同时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每粒3 mg),6 mg/次,2次/d,连续用药120天后判定疗效。

1.2.2 对照组 单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6 mg/次,2次/d,连续用药120 d后判定疗效。

1.2.3 血清TNFα及IL8水平测定 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抽取空腹静脉血3~5 ml,取其血清置-80℃冰箱中保存待测。血清TNFα及IL8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皮损面积、严重程度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以评价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根据疗效指数判断治疗效果: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疗效指数25%~59%;无效为疗效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取α=0.05,P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PASI评分为23.38±6.23,对照组PASI评分为22.85±6.58;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为4.32±2.67,对照组PASI评分为7.64±2.43。两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下降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57.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0,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

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检测值与自身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银屑病是一种以炎性细胞浸润、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病理特征的皮肤科常见病。迄今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免疫异常是银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穴位埋线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其可能作用机制可归为以下几点:① 羊肠线是一种异种蛋白,埋入穴位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细胞致敏,并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可引起局部组织轻微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有利于调节体内各脏器的功能。② 羊肠线埋入机体后,15~20 d才能被完全液化、吸收,在组织内存留时间较长,能起到持续刺激和发挥治疗的作用,这种异体蛋白的刺激,类似组织疗法,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③ 羊肠线埋入穴位后,能促进病灶局部血管增生,血流量增大,从而加快局部炎症吸收,提高机体应激能力。④ 埋线穴位均在神经节段处和神经分布较多处,能有效地将埋线后产生的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⑤ 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从健康猪或牛脾脏中提取的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是增加辅T细胞数,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发挥其抗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⑥ 穴位埋线和免疫调节剂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加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国内外研究发现[3-6],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TNFα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协助炎症细胞穿透血管壁,导致炎症细胞的浸润与活化[7];IL8亦具有趋化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功能。两者在银屑病病理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穴位埋线、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对银屑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IL8水平进行定量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

本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其临床有效率、治愈病例复发率均优于单纯应用免疫调节剂(P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种类繁多,全身系统用药如服用维甲酸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虽起效较快,疗效确切,但对机体内脏系统的毒副作用亦较大,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因此,在无法解决银屑病复发的前提下,我们建议尽量采用毒副作用少,临床缓解期长的治疗方案。我们认为穴位埋线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法毒副作用甚微,方法简便易操作,患者易于接受,疗效较满意,且能有效降低银屑病的复发率,临床缓解期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66.

[2] Marks R,Barton SP,Shuttleworth D,et al.Assessment of disease progress in psoriasis[J].Arch Dermatol,1989,125(2):235-240.

[3] Arican O,Aral M,Sasmaz S,et al.Serum levels of TNFalpha,IFNgamma,IL6,IL8,IL12,IL17 and IL18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psoriasis and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severity[J]. Mediators Inflamm,2005,2005(5):273-279.

[4] RoussakiSchulze AV,Kouskoukis C,Petinaki E,et al. Evaluation of cytokine serum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plaquetype psoriasis[J].Int J Clin Pharmacol Res,2005,25(4):169-173.

[5] 冯 峥,张 郁,李恒进,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生物学活性检测与相关性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6):354-355.

篇8

一、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这一个新的临床概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1]。

(一) SIRS的定义

SIRS指的是由感染、烧伤、创伤、手术、胰腺炎以及缺血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症: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④白细胞数>12.0×10.9/L或<4.0×10.9/L或幼稚细胞>10%[2]。它不一定均由致病菌引起,许多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引起SIRS。其中伴有微生物存在或侵入正常活体组织而引起炎症者能称为感染,SIRS伴有严重感染时称之为脓毒症[3]。

(二) 关于SIRS发生机制及假说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已知内毒素是全身性炎症反应(SIR)的触发剂,其后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SIR的最初启动,其中TNF-α、IL-1、IL-6、IL-8为最有影响的介质,有作者将这些介质称之为前炎症介质(Pre-inflammatory factor),而TNF-α、IL-1既为原发性前炎症介质,又是激发继发性炎症介质的趋化因子[4]。炎症启动后激发机体产生众多的继发性炎症介质,加重SIR的瀑布效应,这种持续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可进一步发展为MODS[5]。同时,体内存在一种与之对抗的抗炎机制,称之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 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mdrome,CARS)。参与抗炎反应的重要介质包括IL-4 、IL-10、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集落刺激因子(CSF)、可溶性TNF受体(sTNFR) 、IL-1受体拮抗物(IL-1RA)等。如果抗炎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往往会造成免疫功能受抑,促使感染和其它并发症增加。Schwartz根据严重创伤后过度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病人经过一段时期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后,其免疫调节过程逐渐恢复;另一种是病人在严重创伤早期即刻出现SIRS,后又急剧转为多脏器功能衰竭阶段(MOF),甚至死亡;第三种情况是创伤后立即呈现CARS,其代偿特点为免疫调节过程逐渐趋于平衡。在上述病程反应过程中,均有激发细胞因子的分泌,其中TNF-α起着核心作用,它可诱发IL-1、IL-6、IL-8以及继发性炎症介质的产生,并由此进一步激发炎症连锁反应[9]。众多细胞 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网络,有的起上调作用,有的起下调作用,导致所谓的“瀑布效应”,从而加重了细胞的损伤[10]。

(三) 内源性介质

1.内毒素:G—细菌壁外膜由许多蛋白和脂多糖(LPS)组成,LPS由O抗原多糖、内、外核心和类脂A四个区域组成,其中类脂A是LPS的生物活性成份。LPS是通过多种受体(如CD14、CD11/18和脂蛋白净化剂受体)与哺乳动物细胞膜结合而起作用的。脂多糖结合蛋白(LBP)与LPS的类脂A结合,促进中性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的调理作用,其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是单一LPS的1000倍。CD14是LBP/LPS复合物的受体之一,是一种55kD的蛋白,当CD14与LPS/LBP复合物结合后即能激 发细胞生物活性,使信号向胞内传递,并最终导致基因转录事件的发生,如引发炎症放大反应等。实验证明,CD14缺陷小鼠对高浓度LPS或低浓度LPS加D-Gal预处理均有显示抵抗。而LPS通过非CD14依赖途径发挥生物学功能时,通常需要超常规的高浓度。

2.TNF-α:机体受到创伤或感染刺激后,TNF-α是机体应激反应产生最早的和最起核心作用的炎症介质,它最初来源于腹膜和内脏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11],其后,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巨噬细胞群——Kuffer细胞在TNF-α的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其半衰期很短,约14分~18分钟。但它的短暂出现是诱发机体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促进炎症介质生成,导致炎性因子“瀑布效应”的“元凶”;同时,TNF-α也是一种肌肉分解的主要诱导剂,它能促使肝内蛋白质、氨基酸作为能量消耗而导致恶病质的形成;TNF-α还可激活凝血及补体系统,促进粘附分子、前列腺素E2、血小板刺激因子(PAF)、糖皮质激素(GC)等的释放和表达[12]。转贴于

3.白介素:TNF-α的分泌可诱发IL-1、IL-6、IL-8以及继发性炎症介质的释放。IL-1最初主要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分为两种类型:IL-1α和IL-1β。多数IL-1α以其前体形式存在于细胞液内,少数以其生理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IL-1β主要存在于血 循 环中,能诱导出与TNF-α相似的生理和代谢改变[13],能与TNF-α产生相互协同作用[14]。IL-1在循环中的半衰期大约6分钟,作为局部炎症介质,它的作用远远不及TNF-α明显。但在创伤时,IL-1通过刺激下丘脑前部的前列腺激动中枢而诱导典型的炎症发热反应。另外,IL-1还可通过垂体释放β-内啡呔和增加中枢鸦片类受体数目[15]。

IL-6来源于所有经过TNF-α和IL-1诱导的细胞和组织,其中包括肠管组织。创伤60分钟内即可见循环中IL-6增高,4小时~6小时后达高峰,持续10天左右。IL-6既有致炎作用又有抗炎作用[16]。它是机体创伤和修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急性期反应介质,在创伤和炎症过程中,IL-6不仅激活中性粒细胞,而且还能延迟吞噬细胞对衰老和丧失功能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从而加剧了创伤后炎症介质的产生[17];IL-6也能通过促进sTNFRs和IL-1R2的释放,减弱TNF-α和IL-1的作用,并起到抗炎症作用[18]。IL-6的大量释放对患者是一个危险信号[19]。

IL-8由内皮细胞产生,它的表达和激活与IL-6相关,它并不像TNF-α和IL-1那样能显著的影响血流动力学,但可诱导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和淋巴细胞的趋化[20]。因此,有作者把IL-8视为MODS的危险性指标[19]。

γ-INF在创伤6小时内由Th细胞经激活而产生,维持8天左右[21]。它可增强内毒素对抗巨噬细胞的作用,增加TNF-α、IL-1、IL-6的释放和粘附分子的表达;促进PMN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拮抗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IL-2、IL-12、IL-18R产生[22]。

4.继发性炎症介质:继发性炎症介质包括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I2)、前列腺素E2(PGE.2)激肽、反应性氧族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其中大部分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器官损伤;也可直接诱导靶器官中细胞凋亡,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在这过程中,粘附分子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 SIRS的进程

SIRS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机体受到损伤后发生局部反应,产生细胞因子,激发炎症反应, 促进创口修复和征集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第二期主要是少量细胞因子进入血循环引起局部增强反应,巨噬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细胞因子再生产。第一急性反应可因前炎症介质分泌减少或释放内源性拮抗剂而被控制,如果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即进入第三期—SIRS,再继续发展,故MODS在所难免。

二、免疫调节治疗

创伤后的免疫反应不仅有众多的细胞因子和受体参与,而且常遭受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直接损害。长期以来人们仅依赖抗菌药物直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未对免疫紊乱状态 进行调理治疗,致使不少SIRS患者仍循着MODS的方向发展。通过近年来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多种免疫治疗方案,着重于阻断炎症瀑布反应和保护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其总体策略:用多价抗体和补体受体中和内毒素或外毒素,避免过量巨噬细胞受刺激而激活;下调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阻止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恢复创伤应激后严重受损的细胞介导免疫功能[4,23]。其具体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有:

1.抗内毒素和外毒素抗体中和毒素的炎症激发作用:抗内毒素抗体应用较早,即利用致病菌制成与许多不同种类G-细菌起交叉反应的抗内毒素(mAb),结合内毒素的类脂A部分而发挥中和其毒性作用。目前已制成鼠mAbE5和HA-1A两种,并已用于临床试验。杀菌/渗透性增强蛋白(BPI)与LBP具有较高同源性,为一种小分子蛋白,与LPS的亲和力远大于LBP,并对G-细菌外膜有特异性的结合能力;BPI-LPS复合物既可防止巨噬细胞的激活,对动物内毒素血症模型起保护作用;当BPI与细菌外膜结合后,又发挥其毒性致细菌生长停止和不可逆性破坏及溶解。在类似的实验中也证明BPI对致死性G-细菌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2.抗细胞因子疗法:它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①用细胞因子抗体,可溶性受体及受体抗拮抗剂阻止TNF、IL-1和IL-6等的损伤作用。其中TNF-α抗体、sTNFR、IL-1RA、sIL-1R均已进行了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②拮抗体。IL-4、IL-10、IL-13、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PGE2等均可抑制TNF-α基因的表达,尤以IL-10的作用更为显著[24]。而TNF-α的许多病理损害效应由其受体TNFRI-P55和TNFRⅡ-P75所介导,如秋水仙硷能阻断TNF与受体结合,进而阻断病理损害的发生。IL-1受体能阻断脂多糖的作用,大剂量应用对G-细菌感染和内毒素血症动物具有保护能力。③应用持续血液滤过和肾脏替代疗法可部分清除细胞因子,对改善SIRS和MODS大有益处[25]。但这仅是一种非选择性方法,意义尚待进一步探索。

3.其他炎症介质的拮抗治疗:磷脂酶A2单抗、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环氧化酶制剂、粘附抑制剂和脱颗粒抑制剂(氧苯砜)等均处于实验阶段,尚无最后定论。用IFN-γ、粒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G-CSF)、IL-12等可预防脓毒症的发生。其次,IFN还可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促进IL-12的合成,从而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维护严重创伤病人的体内免疫平衡。还有关于进行ET-1/NO比值调节维持体内免疫平衡的报道。

4.非类固醇药物治疗:布洛芬和消炎痛等可减少PGE2的产生,改善抗原提呈和维护淋巴细胞的IL-2、γ-IFN产生,促进IL-2R表达,下调巨噬细胞启动的急性期反应,以恢复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5.免疫调节性激素治疗:免疫促进激素减少,或免疫抑制类激类(类固醇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增强是创伤诱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故可从整体水平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平衡、促进某些免疫调节性激素分泌,间接调节创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26]。如雄激素参与了创伤一出血后的免疫抑制机制,应用睾酮拮抗剂可予以防止,由此可减少脓毒症的易感 性。又如应用氧氯普胺可促进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从而降低血浆中GC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恢复[27]。

6.免疫营养调节治疗:传统的营养疗法并不能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现代研究证实,在营养食品中添加精氨酸、谷氨酰胺、微量元素、ω-3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可以改变和/或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提高细胞免疫水平,促进伤口愈合[28]。其中谷氨酰胺对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特殊的营养作用,可降低高代谢反应,保持和恢复肠道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免疫功能以及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7.拟胸腺药物治疗:如异丙肌甙和戊肽TP-5等能调理细胞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以及IL-2、IL-2R、IFN等细胞免疫促进成分合成[29]。

8.中医中草治疗:运用中医理论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剂进行免疫调理治疗。研究较多的有人参、黄芪、金银花、大黄、虎杖等。已证实其对细胞免疫功能和创伤后免疫抑制方面调理作用明显,但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研究尚不多见,且无统一病例选择标准,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此外,近期在调节靶细胞信号传导研究中,发现很多活化蛋白酶可进一步激活胞浆中的转录因子,从而影响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其中研究较多的有抗转录因子(Nuchear Factor-kB, NF-kB),它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是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生长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和某些急性期蛋白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转录因子[30] 。鉴于NF-kB能作为炎症反应中起中心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故已成为抗炎治疗的新热点。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发现的NF-kB抑制剂有:蛋白酶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 、二甲基亚砜(DMSO)、N—乙酰半胱氨酸(NAC)以及糖皮质激素和水杨酸等,最近,Hehner等发现倍半萜内脂(Sesquiterpene Lactones, SLs)可以阻止NF-kB诱导激酶(NIK)诱导的NF-kB抑制蛋白激酶(IKK)的激活,从而阻止NF-kB的活化[31]。可能成为最有前途的抗炎药物之一。

三、结 语

严重创伤多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的网络反应,其中STRS是发病基础,如不予控制,MOF是最终结果,因而,有效地阻止早期STRS是控制病情恶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故应及时阻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瀑布效应,给予免疫调节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愈来愈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和研究应用中,首先应考虑到免疫治疗不仅存在个体差异性,而且受药物使用时机、剂量以及创伤病理的严重程度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更应考虑的因素是正确判断体内免疫平衡状态,是典型的SIRS、CARS病变,还是中间型状态( 又叫混合型炎症反应综合征Mixed Antagonist Response Syndrome,MARS)。如处于SIRS占优势,应采用抗介质治疗;如CARS占优势,则采用免疫刺激治疗。总之,应尽量增强其有利的一面,抑制其危害的一面。

参考文献

[1]Nystrom PO.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8,41(supple):1-7

[2]Am College of Chest Surgeon. Crit Care Med, 1992;20(6):864-874

[3]Wittmann D H etal. Ann Surg, 1996;224(1):10-18

[4]Faist E, KimC. New Horiz, 1998;6(2 suppl):S97-S102

[5]Gui rao X, Lowry SF. World J Surg, 1996;20:437-46

[6]Bone RC. Crit Care Med, 1996;24:1125-1128

[7]Moggi C etal. Pediatr Med Chir, 1996;18:395-401

[8]Aikawa NY etal. 日本外科创伤杂志,1996;97:1054

[9]Yao YM etal Resuscitation,1995;29(2);157-168

[10]Shiozaki T etal. Surgery,1995;118(1);44-48

[11]Van Berge Henegouwen MI etal. Am J Surg 1998;175-311-316

[12]Van der Poll etal. Shock 1995;3:1-12

[13]Dinarello CA., Blood,1991;77:1627-52

[14]Fong Y, etal. Surgery.New York:Scientific American 1996;P1-21

[15]Schafer M,et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4;91:4219-23

[16]Xing Z,etal. J Clin Invest 1998 101;131-20

[17]Biffl WL, etal. Arch Surg 1996;131:24-30

[18]Tilg H, etal. Blood. 1994;83:113-8

[19]Patrick DA etal Am J Surg 1996;172:425-31

[20]Van Zee KJ, etal. J Immunol 1992;148:1746-52

[21]Barbul A etal. J Trauma 1990;30:S97-S102

[22]Dinarello CA. J Allergy Chin Immunol.1999;103:11-24

[23]Samy TS etal. Shock, 1998;9(6):443-450

[24]Nicolelli F etal. Clin Dis Lab Immunol.1997;4:607-610

[25]Hirassawa H, etal. Word J Surg, 1996;20(4):482

[26]Angele MK, etal. J Trauma, 1999;46(1):34-41

[27]Zellweger R, etal. J Trauma, 1998,44(1):70-77

[28]Gismondo MR,etal. Dig Dis Sci,1998,43(8):1752-1754

[29]Keith ME, etal.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7;11(4):779-783

篇9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肝炎,乙型,慢性;cd8+t细胞;免疫调节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人组)和29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21水平。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分别设为il-21刺激组、il-2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多色流式分析技术检测cd8+t细胞频率,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cd8+ifn-γ+t细胞的频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人组血清中il-21浓度明显增高(t=2.75,p<0.01);与il-2刺激组和未刺激组相比,il-21刺激组cd8+t细胞频率及分泌ifn-γ水平显著升高(f=59.27、10.27,q=3.82~14.11,p<0.01)。结论il-21通过对cd8+t细胞的免疫调节效应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体内病毒的清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肝炎,乙型,慢性;cd8+t细胞;免疫调节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l-21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methodsserum il-21 in 32 patients with chb and 29 healthy subjec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fter extrac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a setting of il-21-stimulus, il-2-stimulus and not-yet stimulus group was made. hbv dna was analyzed with rt-pcr. the frequency of cd8+ t cells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at of ifn-γ by 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raining.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il-21 in chb was markedly higher (t=2.75,p<0.01); compared with il-2 stimulus and not-yet stimulus, the frequency of cd8+ t cells and secretion of cd8+ifn-γ+ t cell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f=59.27,10.27;q=3.82-14.11;p<0.01).conclusionil-21 involves in eli-mination of viruses in the body of patients with chb through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cd8+ t cells, which provides a new target for clinical therapy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interleukin-21; hepatitis b, chronic; cd8+ t cells; immune regulation

我国是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hbv携带者超过1亿人,现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3 000万,每年新增病例50万~100万[1-2]。尽管预防性hbv疫苗已经在全球广泛应用,但慢性持续性hb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由于尚不清楚hbv感染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确切机制,所以无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明确该机制,可望为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可靠的理论依据。白细胞介素21(il-2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属于ⅰ型细胞因子家族,主要是由cd4+t细胞合成和分泌。人类的il-21基因定位于4q26-27,鼠类的il-21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3]。最近研究证实,在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慢性感染中,il-21担负着重要作用,并与病毒的清除直接相关,这一重大发现为hbv慢性持续感染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il-21担负着怎样的作用?对乙型肝炎特异性cd8+t细胞是否存在免疫调控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32例(病人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2±13.6)岁。病人均来自青岛市市立医院,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西安)制定的标准,均排除合并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健康对照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2±9.5)岁。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美国bd公司产facs 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美国宝特公司产酶标仪。cd3-pe、cd8-fitc、ifn-γ-apc等均购自美国bd公司。hbv血清标志物elisa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il-21试剂盒购自美国tpi公司。

1.3il-21水平检测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21水平。取受试者血清及标准液各50 μl加入酶标板,37 ℃孵育30 min;每孔加酶标抗体50 μl,37 ℃孵育30 min。洗涤5次加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采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a)值,以a值计算il-21水平。

1.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提取

将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到10 ml尖底离心管中;用毛细吸管加入等量的倍比稀释血液,2 000 r/min离心25 min。使用毛细吸管轻轻吸取白膜层的pbmc,洗涤后使用含体积分数0.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重悬细胞,培养于6孔板中备用。分为以下3组:il-21刺激组(加入20 μl的il-21)、il-2刺激组(加入20 μl的il-2)、未刺激组(不加il-21和il-2)。共孵育10 d后,检测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1.5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cd8+t细胞频率

肝素抗凝的全血200 μl加2 ml pbs稀释后,1 000 r/min离心5 min;用吸管小心移弃上清液;分别加20 μl以pe标记的cd3、fitc标记的cd8抗体于全血细胞中,设置同型对照,混匀;室温避光孵育30 min;洗涤;加facs裂解液,室温10 min;待细胞悬液变成真性溶液后洗涤2次;以10 g/l多聚甲醛200 μl重悬固定,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频率,bd facs 专用facsdiva软件分析。

1.6特异性肽刺激活化胞内ifn-γ染色

3组孵育10 d后,分别加入20 μl以pe标记的cd3、fitc标记的cd8单克隆抗体及同型对照,室温避光孵育20 min;然后加入1× facstm穿透液500 μl,室温下避光孵育15 min;洗涤1次;分别加入20 μl荧光标记的ifn-γ抗体及同型对照,室温下避光孵育20 min;洗涤2次,重悬于10 g/l多聚甲醛溶液200 μl 中,上机检测。

1.7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表示,使用stata 7.0及ppms 1.5[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il-21浓度比较

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组血清il-21浓度分别为(196.33±114.56)、(274.18±106.22)ng/l,与对照组相比,病人组血清il-21浓度明显增高(t=2.75,p<0.01)。

2.2cd8+t细胞频率

与未刺激组及il-2刺激组相比,il-21刺激组cd8+t细胞的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59.27,q=11.39、14.11,p<0.05)。见表1。

2.3cd8+t细胞胞内ifn-γ的检测

与未刺激组及il-2刺激组相比,il-21刺激组cd8+ifn-γ+t细胞频率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10.27,q=3.82、6.28,p<0.01)。见表1。表1各组cd8+t细胞和 cd8+ifn-γ+t细胞频率比较

3讨论

在hbv感染中,hbv作为嗜肝的dna病毒,本身对肝细胞并没有损害;而在清除胞内hbv和肝细胞的损伤中均起关键作用的是cd8+t细胞,即细胞毒性t细胞 (ctl)。在急性hbv感染中,可激发强烈的、多克隆的表位特异性ctl反应;而在慢性感染中,这些反应是微弱的甚至缺失的,造成ctl反应低下的原因仍有待于研究[5-6]。传统理论认为,cd4+t细胞通过分泌il-2,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及免疫学效应。而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这种功能薄弱,于是有学者期望通过提高il-2的分泌,改善cd8+t细胞的功能,促进病毒的清除,以期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临床效果甚微,说明尚未找到其真正的作用靶标。

近期研究结果提示,il-21在慢性感染中可发挥免疫调控效应。在lcmv慢性感染模型中,若敲除il-21基因可严重影响lcmv的清除[7-9]。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il-21含量增高,提示其在hbv感染中担负着一定的作用。为揭示il-21发挥免疫学效应的机制,本研究设置不同组观察其对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il-21刺激后,cd8+t细胞数量显著增高,且超过il-2的刺激效应,说明cd4+t细胞可以通过分泌il-21而刺激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增殖,这一新发现是对传统概念的突破。

近年来研究结果提示,cd8+t细胞识别hbv感染肝细胞表面的靶抗原后,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免疫学效应。以往对hbv的清除机制主要倾向于cd8+t细胞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即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释放等使病毒和感染细胞 “同归于尽”。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使这一传统学说受到挑战,目前认为ctl的非细胞损伤的病毒清除机制占优势地位。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无损伤的病毒清除主要是通过细胞因子的释放,如ifn-γ和tnf-α等,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10-11]。为验证il-21在促进cd8+t细胞数量增高时是否会改善其功能,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并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观察了il-21对不同组cd8+t细胞胞内ifn-γ分泌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il-21刺激后,cd8+t细胞分泌ifn-γ功能增强。

综上所述,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效应,其通过改善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帮助清除病毒。本研究结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jung m c, pape g r. immunology of hepatitis b infection\[j\]. lancet infect dis, 2002,2(1):43-50.

\[2\]chisari f v, ferrari c. hepatitis b virus immunopathogenesis\[j\]. annu rev immunol, 1995,17(2/3):29-60.

\[3\]林锦骠,李宁丽. il-21的研究进展\[j\]. 现代免疫学, 2009,29(3):255-258.

\[4\]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5\]yao z. molecular immun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m\]. beijing:chinese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1998:1.

\[6\]moskophidis d, leehner f, pircher h, et al. virus persistence in acutely infected immunocompetent mice by exhaustion of antivirul cytotoxic effector t cells\[j\]. nature, 1993,362:758.

\[7\]yi j s, du m, zajac a j. a vital role for interleukin-21 in the control of a chronic viral infection\[j\]. science, 2009,324(5934):1572-1576.

\[8\]elsaesser h, sauer k, brooks d g. il-21 is required to control chronic viral infection\[j\]. science, 2009,324(5934):1569-1572.

\[9\]frhlich a, kisielow j, schmitz i, et al. il-21r on t cells is critical for sustained functionality and control of chronic viral infection\[j\]. science, 2009,324(5934):1576-1580.

篇10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中西医结合;免疫调节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19-03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口腔黏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因其原因不明,时发时愈,病程较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病损表现为白色小丘疹组成的各种花纹,分为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1]。免疫研究认为:扁平苔藓的发病是T细胞介导的过程,局部病变组织内有大量激活的T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激酶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加[2。所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6例OLP患者来源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大连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004年8月~2007年8月)。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3~62岁,平均39岁。所有患者过去均未接受中药和免疫药物治疗。健康人对照组36例,平均37.5岁,无系统疾病和口腔疾病,均对本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了解,志愿受试,并能合作。用免疫酶法测36例健康人及36例扁平苔藓患者用药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率。

1.2 药物治疗及方法:黄芪30 g,党参30 g,肉桂10 g,甘草10 g,生地30 g,黄柏20 g,砂仁10 g。0.5%维甲酸软膏(上海第三制药厂生产)。36例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3组。中药组:连续服用中药水煎剂,早晚各1次,连续用2个月。西药组:在病损处敷0.5%维甲酸软膏,隔日1次,连续用2个月。中药加西药组:服用中药的同时,局部涂0.5%维甲酸软膏。隔日1次。连续用2个月。三组分别在用药后2个月进行各项观察指标的检查。

2 结果

2.1 OL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见表1。

2.2 药物治疗对OL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见表2。

3 讨论

3.1 祖国医学病机与现代医学致病因素的关系:OLP从中医理论来讲,与心脾肝肾均有关。其中脾失健运,心火上炎,气血两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与西医所论述的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所致的口腔扁平苔藓[1]都是异曲同工。如过度紧张、情志不舒、失眠健忘、经期紧张综合征等则是共有的诱因。而脾肾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内在联系也是不言而喻的。

3.2 中药的功效及组方分析:本方是在保元汤及三才封髓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配制的方剂,其主要作用是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功能。方药组成为黄芪、党参、肉桂、甘草、生地、黄柏、砂仁。方中黄芪补气生血,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其中的黄芪多糖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生成。且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使IgA、IgM、IgE水平明显提高。党参为补中益气,生津养血药,其增强机体免疫作用,主要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T细胞功能。对机体应激性也有一定作用。肉桂具有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以本方可增强补益气血之功,且其主要成份桂皮醛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甘草可益气补中,益气健脾,同时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生地可养阴生津,抑制真菌感染。黄柏可泻火解毒,有一定的抗菌能力。砂仁可理气温脾,其主要成份对肠管有兴奋作用,故善行脾胃气滞。

3.3 中药对OLP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本组患者治疗前CD3、CD4以及CD4/CD8比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提示OLP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对免疫监视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平衡失调。经过中药治疗及中药+西药治疗之后,两组的CD4/CD8的比率提高,回升到1.60±0.31及1.62±0.29。与健康人的比率(1.61±0.15)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逐渐恢复平衡,功能好转,中药治疗对患者T细胞亚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治疗效果优良的程度与CD4/CD8比率恢复的程度有关。中药加西药治疗组较纯中药疗组CD4/CD8比率提高显著,说明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优于纯中药治疗。

从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观察到,中药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通过两条途径进行。其一是对CD4和CD8均低的病例(本组9例)行纯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均有提高。但CD8提高幅度较小。第二是对CD8偏高的病例(本组17例)表现为CD4提高而CD8降低,从而达到恢复CD4/CD8,比率正常的状态。说明本研究中中药治疗对OLP患者机体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含义是:当机体某一方而处于失衡状态时,给以同一方药,既可以使其从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也可使其从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2]。本研究中治疗结果也充分表明了中药治疗对机体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