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范文

时间:2023-03-14 00: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篇1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新生儿应用IVIG情况实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患儿的人口、相关病程、使用IVIG的信息与出院的诊断开展记录。通过对患儿出院诊断实行分析,应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适应证相一致(具体为:(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作为核准应用的适应证,而其他的当作超说明书应用的适应证。

1.2 评价指标 根据有关应用IVIG指南的标准对适应证的获益情况的分级进行评价,并分别实行积分,随后再将平均分计算。按照平均的得分来将获益等级确定,平均分值为3分代表肯定获益,3分以下并等于2分代表很有可能获益;2分以下等于1分代表可能获益;1分以下等于0分代表不可能获益;没有办法计分代表无法评价。

2 结果

2.1 出生1~28天新生儿应用IVIG的情况 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共有27例住院的患儿实行IVIG治疗,年龄1d~28d,其中有18例为男性患儿,9例为女性患儿。

2.2 新生儿应用IVIG治疗疾病的诊断、获益得分与获益评价 在这一年内,我院住院的患儿中有11例核准应用了IVIG,出院诊断或者具体疾病与所占核准应用的比例是:(1)2例川崎病;(2)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原发性的免疫缺陷疾病;(4)6例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超说明书使用有16例,其涉及到了多个专业学科,包含了神经学、免疫学、血液学等。对照相关的使用指南,并且根据评价获益等级标准发现,应用超说明书适应证当中,18.75%为肯定获益,18.75%为很有可能获益,31.256%为可能获益,18.75%为不可能获益,有12.50%为无法实行评价。

3 讨论

IVIG最初应用于原发性免疫缺乏症的代替治疗,近年来,IVIG适用范围逐渐扩大,IVIG适应证不断扩展,甚至超过药品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有研究显示,目前IVIG的适用范围疾病超过一百五十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还扩展到了免疫学、血液学与神经病学的领域。目前有研究显示IVIG可作为一线治疗的方案应用于免疫性的神经疾病,IVIG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效果也较好,但其余适应证的临床效果研究较少,安全性有待探讨。IVIG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的原因是因为IgG抗体为免疫效应物质,其具有激活补体、刺激T细胞促进吞噬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等作用,在超说明书应用时主要考虑其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篇2

[关键词]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重症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29-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手足口的临床表现,有手、足、肛周和口腔疱疹,同时伴有高热、易惊、肢体抖动、嗜睡、精神差、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严重时脑脊液检查异常,血生化检查可有肌蛋白、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诊时容易忽略,而病情进展凶猛,因此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做出积极的治疗尤为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1年6月~2012年8月共收治手足口重症病例116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3]。患儿年龄为5月龄~8岁,平均3.6岁,男72例,女44例。住院时间12~20 d,平均14.8 d。本组均有皮疹,分布于手、足、口腔、肛周;98例有发热,热程2~7 d;惊厥21例,易惊78例,呕吐51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护,24 h出入量。

1.2 治疗方法

均给予降颅压、抗病毒、清热解毒、小剂量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运用丙种球蛋白(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 g/50 ml),1 g/(kg·d),连用2 d。2 d后停用丙种球蛋白,常规治疗继续进行。

1.3 输入丙种球蛋白的护理

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在静脉输注过程中要注意有无血清学反应,严格无菌操作和控制滴速是关键,在输注过程中经常巡视,若出现发热、寒战、恶心、瘙痒、喉头水肿等变态反应及时处理。输液速度要适宜,除甘露醇快速滴入外,其他药物缓慢匀速给入,最好用输液泵,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心功能不全时,注意监测患儿的心率、心律、血压、意识和面色,以免患儿发生休克。遵医嘱应用药物,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小动脉及小静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左心室的充盈压,改善左室功能。轻度的头痛、恶心常与输注速度过快和个体差异有关、可减慢输注速度,告知医生并加强观察,一般无需特殊观察即可恢复。如出现变态反应,应立即暂停输注,告知医生,安慰患者及家属配合检查,遵医嘱对症处理。如需地塞米松静推,操作时应先推入生理盐水再予以药物,最后再给予盐水缓推。如心电监护过程中患儿心率突然明显加快,应立即暂停输注并告知医生,配合检查,加强观察,待患儿一过性心率增快恢复正常,遵遗嘱是否输入[4]。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保留输液用物、药物、包装,以备检查。丙种球蛋白只能静脉滴注,不能肌内注射,只能单独滴注,不能与其他药物和液体混合使用,制品一旦开瓶后应立即使用,不得超过4 h,未用完部分不可保留使用,该药液在使用过程中应编号,方便接班,以便发生不良反应时对应编号处理。丙种球蛋白在抽吸过程中应用9号针头抽吸,避免大头针抽吸过快,产生泡沫,同时应避免针头抽吸时加带橡胶瓶塞。丙种球蛋白在使用前避免震动及用力摇动以免产生泡沫,破坏成分。

1.4 基础护理措施

1.4.1 做好消毒措施 消毒隔离病房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 min,并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3次/d,2 h/次。地面、墙壁、病床、物体表面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每天2次,污染时随时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各种诊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等)实行专人专用。患儿产生的生活垃圾,直接投入黄色塑料袋内,按医疗垃圾处理。患儿的排泄物在加盖的消毒容器内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 h后倒入厕所。患儿转床、出院或死亡后,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5]。

1.4.2 口腔、饮食护理 在急性期,特别是口腔有溃疡或疱疹的患儿,应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温凉饮食,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普食,但仍应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每日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进食前后可用0.9%氯化钠溶液或温开水漱口,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本院临床实践应用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加维生素B2涂抹患处亦有一定疗效[6]。

1.4.3 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勤给患儿洗手、剪指甲,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溃破感染。皮肤皮疹可涂炉甘石洗剂,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者用0.5%碘伏消毒,防止感染[7]。

1.4.4 发热的护理 本组患儿均有发热,对低热或中度发热的患儿,无需特殊处理,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护士应加强体温监测,观察降温效果,同时注意营养及液体补充,防止高热引起体力消耗和高热惊厥等不良现象发生。

2 结果

116例患儿经正规治疗疗效确切,1例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水肿转ICU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

3 讨论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症状,是否有萎靡不振、嗜睡、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严密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是否反复发热,频繁呕吐并进行性加重,呕吐为喷射性;患儿在无外界干扰的状态下出现易惊,四肢不规则抖动或颤动;四肢无力,四肢末端发凉,常同时伴有膝反射亢进[8]。以上均为患儿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特征,应引起重视,争取及早发现、早救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赵祥文,樊寻梅,魏克伦,等.儿科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04.

[2] 陶建平,杨思达,邓力,等.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Z].北京,2010.

[4] Bible JM,Iturriza-Gomara M,Megson B,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human enterovirus 71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98 to 2006[J].J Clin Microbiol,2008,46(10):3192-3200.

[5] 李正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应用的护理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1):128.

[6] 胡雪元,叶玲.63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60.

[7]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

篇3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34-02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由乙肝病的感染引起。全世界乙肝携带者达5亿之多,我国乙肝携带者高于人群的10%[1]。急性乙肝中会有20%转为慢性,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2】。对于低免疫或无免疫人群,注射血液制品使其快速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具有很大的临床学意义。常用的抗-HBS效价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为此,特取2个不同品种的血液制品分别用酶免法与放免法进行抗-HBS效价检测,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 我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1.1.2 标准品 抗HBS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非人用)。批号20041001,含量2.5IU/支。

1.1.3 试剂 酶联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放免法: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1.1.4 设备 酶联法:酶标仪(MK3 上海热电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恒温水箱(HH.WZ1.600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放免法:γ放射免疫计数器(FJ-2008PS 西安核仪器厂)、自动洗珠器(IV 北京天石医疗用品制作所)、冷冻水浴恒温振荡器(SHA-2 金坛市盛威实验仪器厂)。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

1.2.1.1重复性比较 分别用两种方法对10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抗-HBS效价进行检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样本做20倍、40倍、60倍3个稀释级,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样本做1500倍、2000倍、3000倍3个稀释级。每批样本均重复检测20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1、表2。

1.2.1.2 线性比较 取国家标准品1支,加生理盐水2.5ml稀释成1IU/ml,分装至小离心管中,-20°C贮存。取分装好的1IU/ml的国家标准品1支,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mIU/ml,20mIU/ml,40mIU/ml,80mIU/ml,120mIU/ml,160mIU/ml。分别用酶联法和放免法测定,以标准品各稀释倍数理论值与测定值做双对数回归,比较R值,结果见表3。

1.2.2 酶联法实验步骤 a.吸取样本、标准品各50μl,加入包被板相应孔中。样本、标准品均做1孔平行样。b.各孔加入酶试剂50μl,空白除外,振荡混匀。c.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C温浴60分钟。d.揭掉封板膜,用洗涤液洗板5次,最后一次尽量扣干e.每孔加入显色剂A、B液各50μl,振荡混匀,37°C避光显色15分钟。f.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振荡混匀。10分钟内于酶标仪450nm处测定【3】。

1.2.3 放免法实验步骤 a.吸取样本、标准品各50μl,加入相应试管中。样本、标准品均做1管平行样。b.各管加入125I-HBsAg200μl。c.各管加入包被珠1粒,轻轻振荡试管架以去除气泡。20°C温浴振荡2小时。d.吸除反应液,用自动洗珠器清洗包被珠4次,每次注水4ml【4】。e.24小时内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测量每管CPM值。仪器本底测5次,取平均值。测量时间60秒,活度30000。

2 结果

2.2 线性比较

3 讨论

抗-HBS的效价直接决定着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药品的有效性。稳定、准确的检测结果是企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更是对消费者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以上试验可以看出,酶联法和放免法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但酶联法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明显大于放免法。这是因为,酶联法在检测中影响因素较多,如水浴箱、移液器、酶标仪之间的差异及操作人员手法间的区别,加完终止液到酶标仪读测时间间隔【5】,甚至液层厚度和实验室温度也会增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6】。

放免法在检测中影响因素相对较少,但线性比较则不及酶联法。由于125I-HBsAg的衰变,使得160mIU/ml的线性较差。

综上所述,在检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抗-HBS的效价时应选择放免法,需注意的是样本稀释后的浓度应在标准曲线10mIU/ml到120mIU/ml之间,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何印雷 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06,13(22):3954-3955

【2】 李引钰 两种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的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8):349-350

【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诊测定剂盒(酶联免疫法)使用说明书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诊断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篇4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9(b)-0070-03

Effect exploration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as an adjuva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severe pneumonia

LU Mei-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ngsh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Changshu 215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as an adjuva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severe peumonia.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from June 2013 to Nov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cluding antibiotics,anti-virus,oxygen inhalation and heart failure correct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 immunoglobulin as an adjuvant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Human immunoglobulin;Pediatric severe pneumonia;Clinical efficacy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容易发生,以冬季与春季最多。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以及咳嗽等,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发热仅咳喘较重[1]。小儿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彻底,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直接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个月~6岁,平均(3.2±1.1)岁;发热25例,心力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周围循环衰竭4例,中重度发绀4例,腹泻3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5个月~5.9岁,平均(3.0±1.1)岁;发热23例,心力衰竭3例,呼吸衰竭2例,周围循环衰竭3例,中重度发绀5例,腹泻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具体如下:婴幼儿患者腋温≥38.5℃;RR≥70/min,排除发热及吵闹等因素的严重影响;胸壁吸气出现凹陷现象,鼻翼翕动、间歇性呼吸暂停以及呼吸、拒绝饮食。年龄较大患儿腋温≥38.5℃,RR≥50/min,排除发热以及吵闹等因素的严重影响;鼻翼翕动、发绀、脱水症状以及呼吸。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性治疗,包括给氧、抗病原微生物治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降低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情况、对患者实施祛痰与平喘的治疗以及纠正患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进行治疗,确保利尿效果;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S19993042)辅助治疗,静脉滴注,具体剂量为200~400 mg/(kg・d),连续治疗2~4 d。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如下:显效为患者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肺部音情况消失,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炎症情况明显吸收。有效为患者的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或出现低热现象,咳嗽症状减轻,肺部音症状出现频率减少,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炎症情况好转。无效为患者的体温无变化或加重,咳嗽症状未明显减轻,肺部音症状未减少, 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炎症情况未好转。②详细观察患者的发热、咳嗽以及肺部音现象,对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总住院时间。③详细观察患者治疗后体内血清中的IgG、IgA及IgM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6,P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检查炎症吸收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检查炎症吸收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检查

炎症吸收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的比较(d,x±s)

2.3 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指标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指标水平的比较(mg/ml,x±s)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属于比较常见的临床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3-4],而且重症肺炎的发病相对较急,病情变化较快,发展较为迅速,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5]。现阶段,导致我国小儿重症肺炎发病的主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一些肺炎球菌等,小儿重症肺炎的病毒性感染源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小儿副流感病毒、小儿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等[6]。一般情况下,小儿重症肺炎的病理变化为小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或病毒黏附在患者肺部的局部位置,通过增殖发展,使患者的气道以及肺循环受到阻塞,进而使患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以及肺泡中的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导致患者肺表面的活性、顺应性不断降低并出现肺实变[7]。患者通气与血流的实际比例出现失调症状,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肺泡氧合,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8]。在患者肺部受到感染的情况下,已经入侵的病原体或者是已经释放的毒素不断刺激患者的肺泡吞噬细胞,从而释放出促炎及抑炎因子[9]。当患者肺部的局部炎症反应情况不断加重时,患者的部分炎性因子与部分细菌毒素就会吸收到患者的血液中,从而引起患者体内单核吞噬细胞大量激活,最终导致患者全身出现炎症,甚至会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10]。

研究显示,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小儿重症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其主要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免疫球蛋白中含有较多的抗病毒以及抗细菌的特异性抗体,能够功能性封闭患者单核-吞噬细胞中的部分Fe受体[11],从而与患者体内病毒自身的抗体进行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中和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质,最终增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实际清除功能[12]。②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补体介导的实际免疫损伤情况,可以有效抑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IL-4细胞因子、IL-6细胞因子以及IL-8细胞因子等的产生,从而起到一定的调节患者体内Th1细胞群的实际功能[13]。③人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与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的IgE发生一定的中和作用,从而抑制患者炎症细胞的不断趋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炎症细胞的大量激活[14]。④人免疫球蛋白在经过静脉滴注输入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体内之后,可以迅速提升患者血液中的IgG实际水平,不断增强患者机体的实际抗感染能力以及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15]。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补充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迅速提高或增强大部分免疫缺陷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症状,不断提高治疗有效率。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但是随着年龄的不但增长,其自身免疫系统也会逐渐发育成熟,进而不容易出现感染以及再感染的恶性循环[16]。本研究中患者的体质相对较好,没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缺失症状以及营养不良、反复感染等病史。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控制IgG缺陷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而有效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控制受感染程度,从根本上缩短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病程[17]。对于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实际作用价值不是很大,而本研究中没有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没有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因此这可能是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中,大部分为病毒性感染,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防止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腺病毒、白喉杆菌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发的炎症感染,对于一些麻疹病毒以及单纯性疱疹等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18],因此本研究中受到病毒感染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以患者的细胞免疫为主导,体液免疫作为辅助治疗,从而确保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检查炎症吸收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检查炎症吸收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降低患者血清中的IgG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国亮.80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81-82.

[2] 陆月凤,陆敏.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43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11):1472-1474.

[3] 高伏花.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55例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2-3.

[4] 毛中美.36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免疫学杂志,2013,29(7):637-638.

[5] 何兵,边俊梅,蒋_姝,等.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系统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4):588-595.

[6] 王珏.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40例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7):71-72.

[7] 盘洪兰.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工企医刊,2013,26(3):202-203.

[8] 白乐平.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44例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02-503.

[9] 刘雨睿.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46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4):541-542.

[10] 周晓娜.60例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41-142.

[11] 邝朝锋,欧少阳,邹春山.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 20(7):9-10.

[12] 李政锦,周文,刘长军,等.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 22(16):3554-3555.

[13] 黄葆莹,何丽仪,刘明伟,等.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4, 45(3):198-200.

[14] 李萍.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5):165-166.

[15] 李芳华.盐酸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5):2251-2252.

[16] 杨莉,陈国辉.小儿重症肺炎1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872-1873.

[17] 吴风栋,胡勇,陈坚强.丙种球蛋白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4):1527-1528.

篇5

晕针是由强烈针刺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放射,导致暂时性脑血流量减少而引发晕厥。在注射治疗,尤其是肌注、采血时时有发生。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甚至意识丧失,严重者出现休克或心跳骤停。我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共发生4例晕针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发生晕针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暴露分级为三级暴露,被咬伤部位两位在左小腿,一位在右大腿,一位在左侧胸部,体重40—80公斤,需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800IU—1600IU。在充分清洗伤口后给予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方法:按照200IU(支)/10Kg体重标准注射,尽可能多的在伤口周围做皮下浸润注射,余下做同侧大腿肌肉注射。4位患者在注射后1-5分钟内先后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神志清,护士立刻给与平卧,保暖,测呼吸、脉搏、血压,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供氧必要时,观察30分钟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离开。

2 讨论

2.1 晕针原因

(1)心理原因:受惊吓、高度紧张、恐惧等情绪。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患者一般都是被犬咬伤为三级暴露的患者,咬伤程度较重,害怕被感染上狂犬病毒,精神高度紧张。

(2)体质因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者。两位患者是夜间被咬伤的,辗转到我中心已经是上午9时了,虽吃了早点,但疲劳加虚弱仍发生了晕针。

(3)刺激原因: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与常规的肌肉注射不同,在受伤部位做皮下浸润注射,部位神经比较敏感,疼痛感加强,多次注射,增加了刺激。

(4)病理原因:平素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特别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史或神经官能症史者多易发生晕针。

(5)原因:以立位及正坐位发生晕针者多见,卧位晕针极少。

(6)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针,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2.2鉴别

晕针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相鉴别。过敏反应是一种超敏反应,其原因是致敏机体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脉搏细速、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而晕针属于反射性心血管迷走性晕厥与暂时性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2.3晕针预防及处理对策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所以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冲洗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防范狂犬病必不可少的三大步骤。因此我们在治疗和护理中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心理护理 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信任,分散其注意力,尽量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

(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避免在饥饿、疲劳情况下注射。对有晕针病史、体质瘦弱者采取平卧位注射。

(3)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注射应准确,操作应轻柔。对于敏感部位或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注射时操作要轻,进针要快,注射速度宜慢。必要时采用利多卡因等局麻,以减轻疼痛刺激。

(4)密切观察病情,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及意识状态,询问有无不适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注射后一定嘱患者观察20分钟后方可离开,以便及早发现迟发型晕针病例,及时救治。

(5)一旦发生晕针,将病人抬到空气流通处,平卧患者,抬高下肢15-20度,增加静脉回流,注意保暖,饮温水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给与葡萄糖、ATP、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于严重晕针者应与过敏反应鉴别,及时作出诊断,发生低血压休克者采用头低足高位,针刺人中穴、输氧、补液等治疗。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抢救,行心肺复苏术,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另外对原有心脏病的患者需加强生命体症的监测,防止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6)对未完成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发生晕针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缓解后,应尽可能的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

篇6

关键词: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重症;儿童;护理

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又称为痘疮样型副银屑病、急性点滴状副银屑病和急性苔癣样糠疹,是一种起病急,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皮疹为鳞屑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坏死和结痂等多形性损害,愈后可留下痘疮样瘢痕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病情长短不一,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约经4周至半年而自然消退,有的亦可长达数年不愈[1]。我科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收治了2例重症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很快得到控制,并能康复出院。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儿,男,11岁。因2周前无诱因出现前胸散在丘疹,伴有微痒,随后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皮疹随后演变为丘疱疹、水疱,每次发热后自觉全身皮疹再次增多,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水痘并发感染,病毒性脑炎。予“利巴韦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昔洛韦”静滴,治疗2 w后,自觉全身皮疹未见有减少,仍有高热,每次高热后全身躯干、四肢分批出现淡红色、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丘疹,中央易出现黑色痂;发病后无咳嗽、咳痰,无咽痛、咽痒,无淋巴结肿大。为进一步治疗于2014年5月16日到我科就诊,门诊拟“水痘继发感染”收入院。入院查体:T 39.7℃,P 140次/min,R 24次/min,BP 106/71 mmHg。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专科情况:全身密集分布粟粒至甲盖大小丘疹、丘脓疱、水疱,互不融合,部分丘疹上附有黑色痂皮,表面附有鳞屑,部分痂皮脱落露出淡红色肉芽组织。口腔、外阴、粘膜无损害。检验结果:血细胞分析+超敏C:单核细胞比率8.3%,超敏C反应蛋白75.00 ng/L,C-反应蛋白26.90 ng;免疫球蛋白IGM 0.43 g/L;肝功能全套+K+/Na+/Cl-/Ca2+肾功四项+血糖(空腹):白蛋白30.6 g/L,脱苷脱氧酶31.8单位/L,尿素1.74 mmol/L,肌酐43 mol/L,c133 mmol/L。病理检查:于5月20日和5月27日分别在左前臂和左小腿胫前丘疱疹及周围皮肤取材,病理结果均为“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治疗:入院先后给予头孢替安、哌拉西林抗感染,阿昔洛韦抗病毒,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辅以退热、非特异性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体温逐渐下降,恢复正常,观察双下肢丘疹、丘疱疹基本吸收、干涸。病情平稳,住院25 d。于6月10日出院。

病例2:患儿,男,1岁7个月。因“全身丘疹、丘疱疹伴发热2 w”于2016年1月24日急诊收入院。母亲代诉:2 w前无诱因出现躯干散在丘疹,伴微痒,随后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皮疹随后演变为丘疱疹、水疱,每次发热后自觉全身皮疹再次增多,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多形红斑”,予“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药物”治疗1 w后,自觉全身皮疹未见有减少,仍间有发热,每次高热后全身躯干、四肢分批出现淡红色、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丘疹,中央易出现黑色痂;发病后无咳嗽、咳痰,无咽痛、咽痒,无淋巴结肿大。为进一步治疗于2016年1月24日凌晨1∶30到我科就诊,拟“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入院。查体:T 40.4℃,P130次/min,R 32次/min。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专科情况:全身密集分布粟粒至甲盖大小丘疹、丘疱疹,互不融合,中央多有坏死、溃疡、结痂,部分痂皮脱落露出淡红色肉芽组织。口腔、外阴、粘膜无损害。检验检查结果:血细胞分析+超敏C:单核细胞计数1.48×109/L,单核细胞比率,41.4%,超敏C反应蛋白2.33 ng/L。其余肝肾功能和免疫系统等检查结果无临床意义。腹部超声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于1月25日在右腹部结节及周围皮肤取材,结果为“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

入院后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辅以退热、非特异性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观察全身丘疹、丘疱疹基本吸收、干涸,病情平稳。住院9 d,于2月2日康复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均有高热、皮疹,溃烂。家属焦虑、恐惧,担心治疗效果或留有后遗症。此时,责任护士要主动与家属及年长患儿沟通。在做护理同时,向家属及年长患儿认真讲解本疾病知识,治疗效果、预后、以及医学发展动态,让家属和年长患儿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幼儿要重视情感需求,及时安慰患儿,在做治疗时,及时分散其注意力,给予情感支持。

2.2高热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面色,有无寒战、头痛头晕、惊厥、意识等情况。每2~4 hO测体温1次。>38.5℃时,及时给予降温,降温后30 min~1 h内及时复测体温,了解降温效果。如患儿面色苍白,寒战,肢端冰冷,给予饮温开水,添加被子,及时保暖;如感觉发热,面色潮红,可饮冷开水,冰冻输液,少盖被子,增加热量散发。患儿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液浸湿的衣被,防止着凉,还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虚脱发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3预防交叉感染 患儿宜置于单人间,室内持续开放空气净化器,做到出入关门,门口挂保护性隔离标志,限制探视,必要时探视者须戴口罩。床单位2次/d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房,病房内配有快速手消毒液。患儿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衣服等均经过消毒后方能使用,接触患儿时要戴灭菌手套 ,治疗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护士操作前后要及时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2.4皮损护理 由于患儿全身破溃,疼痛,害怕改变。因此,宜把患儿置于气垫床上,预防压疮发生。责任护士每天观察皮疹数量、渗出等情况。对于分泌物多的创面,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棉球清洁后,再用呋喃西林溶液浸湿的8层纱布湿敷创面,每15~20 min更换纱布一次,持续1 h。2次/d,湿敷结束后用氦氖激光治疗照射创面,15 min/次,2次/d,促进创面愈合。最后用令皮欣喷雾剂喷雾创面,3~4次/d,以达到消毒和保护创面目的。如全身有创面,可给予1∶10日舒安洗液泡浴,5~10 min/次,2次/d,泡浴后用令皮欣喷雾剂喷雾创面,3~4次/d。

2.5饮食护理 患儿高热,纳差,创面渗出,会丢失大量蛋白质和体液,指导家长给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可少量多餐,忌油腻、煎炸和刺激性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2.6药物反应观察和护理

2.6.1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观察和护理 免疫球蛋白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含广谱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的IgG抗体,具有天然保护机体的作用,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调节和防治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2]。由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为血制品, 据报道[3]免疫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 ,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寒战、发热、腹泻及过敏反应等,可能与个体差异或输注过快有关。因此,输注前测量生命征,在正常范围内方可输注,速度10~15滴/min,15 min后再测量1次,同时,注意观察患儿全身有无皮疹、呕吐、腹泻、气喘、口唇和肢端紫绀等,例1患儿还需询问有无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例2患儿注意观察有无烦躁、哭闹发生。如无任何不适,速度可调至15~30滴/min。以后每1 h测量1次生命征,直至输注结束。另外,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时要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前先把免疫球蛋白从冰箱里取出,在室温内静置15 min再输入,减少寒冷对患儿刺激,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2.6.2口服糖皮质激素的观察和护理 根据糖皮质激素生物利用时钟,每天早晨7∶00~8∶00帮助患儿口服糖皮质激素,以发挥最大效率,在服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腹痛和大小便颜色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7静脉穿刺处皮肤护理 患儿的皮肤全身破溃,屏障功能受损,在给患儿静脉治疗时,宜采用钢针或外周静脉置管术,固定针头方法是先用无菌纱布绕一圈后再用胶布固定,避免胶布直接接触皮肤,拔针后加重皮肤损伤。严禁中心静脉或PICC置管,以免导致导管血行相关性感染。

3 出院指导

出院后患儿还需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因此,出院时告知家属应在医师指导下喂服糖皮质激素,不能擅自加量、减量或停服。未脱落的痂皮让其自然脱落,不要强行撕下,同时,做好防穑减轻色素沉着发生。坚持定期到门诊复诊,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4 结论

发热伴有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是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的重症型,可累及肝、肺、脑及皮肤等多个器官,皮损面积大,可继发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皮损、高热、饮食护理和健康指У扔任重要;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儿良好的心情对缩短病情,促进康复也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7.

篇7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川崎病;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R7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83-03

川崎病作为急性发热出疹性儿科急症,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好发于<5岁的儿童,尤其引发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常见的儿童心脏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血管急性炎性改变,严重者将引起心血管病变,尤以冠状动脉的扩张,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瘤而造成不良预后,严重者可发展为血栓,甚至猝死[2]。川崎病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可在各个阶段发生,甚至造成终生损伤,如成年后成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受到国际医学界关注[3]。川崎病病程较长,传统治疗首选阿司匹林,其能有效抗炎、抗血小板聚集,近些年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更为广泛,主要是因其可抑制血管损伤的免疫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等[4]。本研究主要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2岁,平均(3.1±0.2)岁,发病时间3个月~6年,平均(2.1±0.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12岁,平均(3.2±0.3)岁,发病时间3个月~6年,平均(2.0±0.3)年。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持续发热>5 d;②两眼结膜、口腔黏膜有红肿充血表现;③皮肤出现变化如多形红斑、皮疹等;④手足出现潮红、僵硬肿大、膜样脱皮;⑤颈部淋巴结肿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在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后给予阿司匹林(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国药准字H13023635)40 mg/(kg·d),至少持续给药2个月直至相关症状消失,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适当增加阿司匹林给药时间及给药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20023015),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 g/kg,2次/d,连续治疗2 d。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并统计两组临床症状中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IgA、IgG及IgM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IgA、IgG及IgM水平的比较(g/L,x±s)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的比较(d,x±s)

3 讨论

川崎病的主要特征是大范围的中小血管炎症,并可引发冠状动脉损害,甚至冠状动脉瘤[5],是主要的儿童心脏疾病类型之一,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但有研究发现,在川崎病的整个发病过程中,中性粒细胞与其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川崎病的发病与免疫系统激活联系紧密[6]。川崎病进入急性期后,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活跃性水平明显提升。中性粒细胞会使患儿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发生血管损伤。有调查发现,出现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其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说明中性粒细胞水平可作为诊断及预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7]。川崎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黏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主要特征表现在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和广泛血管炎两个方面,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主要依据[8-9]。目前国内外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预防冠状动脉损伤。本研究发现,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缩短川崎病的发热时间,缓解相关症状,降低其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10]。

本研究观察组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并使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 g/kg,2次/d,连续治疗2 d,相对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者,其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损伤性疾病的概率,相比单独服用阿司匹林更有优势。丙种球蛋白能抑制血管表面免疫反应,主要是通过封闭血液内血小板、单核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关受体来实现,阿司匹林自身可抑制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从而实现抗炎、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的效果。两者联用能有效降低川崎病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损伤的概率。有报道称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降低患儿体温,调节白细胞水平,缓解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11-12]。在临床症状方面,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应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缩短退热时间,缓解皮疹、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促进患者食欲及精神状况好转,快速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主要为以下3种:①大量使用丙种球蛋白能促进CD8+淋巴细胞数量增加,降低被活化的CD4+淋巴细胞数量,从而促使IgG合成;②抑制内皮细胞受体活性,以防止免疫级联反应,避免对冠状动脉造成损伤;③最后能抑制血小板表面内皮细胞受体活性,减少和避免血小 板的黏附、聚集,从而减少红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水平,实现降低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概率。

总之,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瀚明,黎达均.62例川崎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敏感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152-153.

[2] 彭茜,陈昌辉,吴青,等.CAS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儿童川崎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遗传学杂志,2013,30(2):180-184.

[3] 丁艳,尹薇,熊越华.不同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及免疫学效应比较[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0):948-952.

[4] 陆燕凤.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在川崎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131-132.

[5] 刘卓勋,谭晓梅,黄清明.静脉人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的循证治疗[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4):313-314.

[6] 梭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2012,11(8):205.

[7] 武宇辉,田秀丽,李成荣,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响[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5):346-350.

[8] 梁琰,李瑞丽.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37-38.

[9] 王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4):355.

篇8

资料与方法

2001~2009年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51例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103例中冬春季发病62例,夏秋季41例,85例有前驱感染史,73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为消化道感染,18例无明确感染史。临床表现均有运动障碍,均有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感觉障碍者38例,其中32例为感觉减低,6例为感觉过敏及感觉异常(烧灼感、蚁走感或疼痛)。有球麻痹者14例,表现为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其中29例合并有呼吸困难。103例中68例行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损害58例,感觉神经损害22例,表现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减低。55例出现F波异常,13例出现H波反射异常。103例均行脑脊液检查,其中89例表现蛋白-细胞分离。

临床特点:治疗组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 12~73岁,平均43.5岁。对照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12~72岁,平均43.6岁。103例符合以下临床特点:①85例病前1~3周有感染史;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伴末梢型感觉障碍者28,有或无脑神经受累;③89例腰穿脑脊液检查符合蛋白-细胞分离的特征;④肌电图检查示:早期F波或H波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等改变。

方法:治疗组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04g/(kg•日),连用5天。对照组应用甲级强的松龙05~10g/日,连用5天。两组同时应用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治疗5天后均给予强的松5mg/(kg•日),4周后渐减量。

发病及治疗3周时分别判定:①痊愈:呼吸肌麻痹恢复,四肢肌力达Ⅳ级以上;②显著进步:呼吸肌麻痹明显恢复,四肢肌力达Ⅲ级;③进步:有一定程度恢复,四肢肌力有所好转;④无效:治疗前后呼吸肌,四肢肌力皆无变化;⑤死亡。

结 果

治疗组:51例经IVIg治疗后,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呼吸肌麻痹、感觉障碍、反射缺失等开始恢复时间为1~7天,平均362天。治疗3周后,肌力改善40例,8例肌力无明显变化,15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12例有明显改善。2例治疗期间合并并发症死亡,1例出院后复发死亡;感觉障碍改善12例;腱反射恢复者8例;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程中偶见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未行特殊处理。平均住院天数为283(18~49)天。

对照组:52例经甲强龙治疗后,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呼吸肌麻痹、感觉障碍、反射缺失等开始恢复时间为7~17天,平均1262天。治疗3周后,肌力改善21例,18例肌力无明显变化,14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中,3例有改善,其余经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治疗期间死亡。感觉障碍改善8例;腱反射恢复者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血糖升高2例,血压明显男升高3例,出现类库欣氏综合征15例。平均住院天数463(28~68)天。

两组疗效,见表1。

讨 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叫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颅神经,少数累及椎体束。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年均可发病。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数患者起病后症状逐渐加重,在1~2周内达峰。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迟缓性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周围性感觉障碍,颅神经损害以面瘫多见。病情严重者出现延髓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感觉障碍一般比运动障碍轻。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可见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幅正常或下降。发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F波或H波反射延迟或消失。

本病的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约2/3的病人发病前有感染史,病毒感染学说是GBS的可能致病原因,目前集中在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少见的还有H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中CJ感染占第一位。分子模拟机制认为,GBS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发生了错误识别,产生了针对周围神经组分的T细胞和自身抗体,引起周围神经髓鞘脱失[1]。早期血浆交换或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能加速其修复,减少长期神经功能残疾的发生率。但血浆交换疗法费用昂贵,对设备条件要求高,操作复杂,目前在临床难以普及。糖皮质激素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妨碍病毒清除,重症合并感染者可致病原微生物扩散。激素可能导致并发症增多,甚至导致病情恶化[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疗效肯定,病情反跳和抗体反跳发生率低,可缩短病程,为GBS治疗的首选。其主要的禁忌证是对免疫球蛋白过敏的患者和先天性IgA缺乏的患者,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者,IVIg可使血容量扩大,增加心衰和肾衰的危险。少数病人应用IVIg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治疗失败(本组中有8例)。有极少数病人开始有效,或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但随后加重,为急性复发或治疗疲劳(本组中有1例)[1]。我们对10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随机分组后,应用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应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3],但疗效差,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死亡率高。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5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是一种应用安全、疗效显著、无明显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且见效快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生弟,赵忠新.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8,95.

篇9

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

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的安全监管,规范生产秩序,强化监管责任,特别是进一步加强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提高血液制品、疫苗产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的专项整顿。

颜江瑛首先介绍了我们国家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们国家共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33家,分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能够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人纤维蛋白止血胶等十余种血液制品。现有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血浆蛋白分离设计能力达到12000吨原料血浆。

我国现有疫苗生产企业33家,主要生产品种达49种,可以预防26种传染性疾病,年生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其中用于预防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儿科常见病的疫苗达到5亿人份,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同时我国还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疫苗,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发展很快,由于原料血浆短缺,多数生产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血浆原料,而且从原来生产单一品种向生产多个品种转变,使原料血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现在中国药典收载的9种血液制品,在33家生产企业中,能生产4种以上的企业23家,约占企业总数的70%,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多种血液制品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

血液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实现了血液制品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国内多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技术改造,先后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压滤设备等等,这样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提高了人血白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的回收率,这是我国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的基本状况。

没有发现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严重违法违规

今年4月份和5月份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了14个检查组,对33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的29家进行检查(另外4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由于停产没有检查,如果其要恢复生产,必须经过我们检查合格之后)。此后又组织了12个检查组,对29家疫苗生产企业在6月份进行了专项检查。另有4家因停产或被收回GMP证书没有对他们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总体情况是良好的,能够自觉遵守药品GMP,质量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也不断提高,生产行为得到了规范,生产秩序有所好转,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在这次检查当中,我们没有发现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但是在某些方面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部分企业有的生产设备比较老化,对生产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在生产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国的企业软件建设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也是下一步对这些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管要着重给予指导的地方。

关于血液制品的质量,颜江瑛指出,2006年,我国生产的人血白蛋白大约有124吨,我们做了批签发,经过批签发的1297批全部合格。今年广东佰易事件发生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专门对29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9种480批产品进行了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全部为阴性,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血液制品质量是有保障的。

三大措施加强血液制品

和疫苗安全监管

颜江瑛介绍了我们国家在保障血液制品和疫苗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措施。根据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实施日常监管的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血液制品和疫苗安全的监管。

一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从2002年实行对人血白蛋白和五种免疫疫苗的批签发,2006年1月对所有预防用疫苗实行国家批签发管理;2007年6月,我们又对人免疫球蛋白实行国家批签发管理;并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对所有上市销售的血液制品实施批签发。批签发就是指国家对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以及用于血源性筛查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生物制品,每批制品出厂上市前或者进出口时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的制度,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者,不得上市或者进口。

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的动态监管,特别是将注射剂、生物制品和特殊药品列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监管品种,而且从今年3月起,我们专门对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率先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从今年3月31日开始,我们向33家疫苗生产企业和33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派驻了84名驻厂监督员。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感觉派驻驻厂监督员对加强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的规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相关生产企业和社会反映也比较好,基本上达到了派驻驻厂监督员的目的。这个驻厂监督员的试行制度我们还要进一步总结,以进一步推动驻厂监督员制度的规范化。

三是从2008年7月起,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实施检疫期制度。大家都知道,血液制品来源于健康的人血,最理想的状态是这些血液不含有任何的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但是我们不可能保证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刚采集的原料血浆中可能含有的病毒都能够检测出来,这就需要一个窗口期。也就是说,比方某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在还没有产生抗体的时候献了血浆,在他产生抗体以后,如果没有检疫期的话,就查不出他是不是艾滋病感染者。我们实行了检疫期后,原料血浆采集后放置90天,再来追踪这个献血浆者的健康情况,对他的血液再进行检测,如果献浆员没有问题的话,那么90天前采集的这个血浆才能够被投入生产。这也是加强血液制品安全的强有力的措施,国际上也在实行。

从源头上

加强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开展对境内的第三类和部分境外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核查以及加强医疗器械监管的几项制度。

医疗器械指的是单独的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软件。

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我国把医疗器械分为3类: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比如说普通的外科手术刀剪、病床、敷料等等。

第二类是指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如医用缝合针、体温计、血压计,都是属于第二类。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等。截止2007年5月底,我们国家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242家,其中一类医疗器械的企业是3085家,二类器械生产企业是7081家,三类器械生产企业2076家。全国共有有效的医疗器械注册证45717个,其中一类的注册证12374个,二类的注册证17348个,三类器械注册证5578个。此外还有进口的医疗器械注册证10135个。这就是我们国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基本情况。

从去年7月份开始,根据国务院的统一布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国的药品市场秩序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对医疗器械的整治。在整顿期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撤销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65个,注销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47个,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98家,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28家,自愿退出的企业285家。

根据当前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有关要求,以及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今年下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我们准备重点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进行核查,以便从源头上加强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对于医疗器械注册核查的工作,颜江瑛指出:

第一,从2007年9月18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委托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境内第三类注册申请,特别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资料进行核查。

第二,从2007年9月18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已经受理,还未审查、批准的所有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和部分境外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查,经核查证实后予以审评审批。

第三,从2007年9月18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已经获得注册证的部分三类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血管支架、人工关节等)注册申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第四,如果经核查证实医疗器械申请资料存在虚假等违规问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并且记入到企业的不良记录,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将公布查处结果,予以公开曝光。

第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希望生产企业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其医疗器械注册资料存在问题的,可以主动提出撤回已经受理并正在审查的注册申请,或者主动提出注销已经获准注册的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完成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审批并颁发产品注册证后,将于30个工作日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网站上公示相关的注册审批信息。

她还介绍了在加强医疗器械监管方面的几项制度建设:

第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着手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主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在这里面,我们主要的思路就是以改革注册管理体制为核心,加强对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而且在这里面,我们要引入一些新的监管模式,根据现在发展的需要,同时解决监管过程当中部门之间的一些职能交叉或者是职能重复。

篇10

康宝制药是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位居全国医药强势企业之列,是国内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

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康宝得维(非洛地平缓释片)、米氮平(一线抗抑郁药)、法莫替丁、惠复得、脑蛋白水解物、可立停、留普安等。

对于老年低血压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它和高血压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的症状性低血压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导致各种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衰退;突发的低血压则可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外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以至危及生命,故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老年性低血压和(或)合并晕厥者,其病因和诱因相当复杂,除心源性外,神经、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等也相当多见。

老年性低血压应从以下几方面防治:

病因治疗 体质虚弱者宜加强营养;服降压药后感到身体软弱者,要停药或换用较温和的降压药;因各种急性疾病引起的低血压要积极地诊治原发病;避免过快地变动和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枕头垫高以15厘米为宜;夜间最好不去厕所,在床上备有便盆或有他人陪同,以防意外。国外医生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好,早餐前30分钟口服适量的咖啡因,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

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高血压、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国外有位学者说过:“锻炼身体可以代替许多药剂,但任何药剂也代替不了锻炼身体。”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高盐饮食 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约为正常食盐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摄盐后必须多喝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