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22:3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的开放教育的质量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一直集中在教学的过程,最常见的研究大多数是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词频甚至达到了46.徐皓在对我国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我国开放性教育在本体性上实现了很大的转变,开放性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方式出现了“超体量”的趋势,在严冰的研究中指出,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不断加深,数量的不断扩张开始向着质量的提高发展,教育的本源性开始出现回归趋势,开放性的教育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上来,所以当前我国的开放性教育不在是单纯的静态教育模式,而是开始转向动态模式发展,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过程的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导意义。转型期的质量保证,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保证自身教育的质量问题。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深化,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手段是非常多的,体现出多元化趋势。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频次是5,“开放教育试点”的频次为2,这都显示出我国在转型期进行质量保证已经开始进入到国家开放性的大学阶段。
(二)质量的本体性研究
在研究包括“质量”因子词项的70个关键词之后,发现9为“质量”词频,在质量本体性研究占据的比例为12.86%,和开放教育存在和进步相比占据了份额很大,葛道凯(2004)着重认为“提高质量”非常重要,2为它的词频,在该范畴研究中占据的比例为2.22%,从另一方面得出2004年之前过多的强调质量,而对质量保证的关注度持续降低,“质量观”促进了开放教育的实践,直接左右了质量标准的建立。可是对质量观的重视并没加大,词频6,比例为词频6,“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相比,词频13,两者相差无几。“质量管理”属于质量干预,“质量保证”属于内发性和自动性的效能意识。两者旗鼓相当,这就代表了转型期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开始了舍弃了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维护,办学质量也开始不自觉的发生了变化,内部主动保障代替了被动的监督管理。
(三)剩余维度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和大学的转型期质量保证将教育体系的本体性完全显示出来,一共包含了13个维度。但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维度一般是21个,所以还有8个维度没有纳入研究阵容,这些都被归为剩余维度,其中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王赫和蓝斌对于如何构建教学过程的保证体系进行了探讨,戴国良和陆海云对于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一些现实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时锦雯从我国当前的开放性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对质量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对于一些延伸性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对于如何构建开放性的质量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陈信、邓幸涛、王正东等对于国内外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开放大学质量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依据。
二、讨论和思考
篇2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文化体系,给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条件支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来源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当读者在品味文学作品时,也是在感悟创作者的艺术审美。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对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忽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文学教学忽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一、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以及多层次化的优势特点,继承和弘扬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人才,给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学文学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大学生开展文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等,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学教学,压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从本质上影响着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激发,影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同时有些大学教师有着错误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用理论知识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影响学生兴趣的同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
二、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大学文学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感染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环节,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够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大学文学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文学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质。同时在大学文学教学环节,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优化大学生的智力,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展开
(一)挖掘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大学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体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这就使得大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均衡愉快与严肃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文学素材进行深加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大学教师要从固化的理论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传统文学教学集中对写作手法、环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论教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以及情感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艺术鉴赏学习,让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从发现美的环节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够感知到该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美。这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学生对多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的时刻,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灵美。在实际的大学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地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逐步地将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形象美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感产生一种向往之情,使得大学生注重自身心灵美的塑造。比如教师在讲述某文学作品时,可以先将文学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素养进行提炼,从而引导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帮助大学生走入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最后教师设计作品模拟情境,让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与人物对话,帮助大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艺术。(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兴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烈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显著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阅读的兴趣,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艺术美,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形成较为强烈的阅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文学教学中,对大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使得大学生塑造心灵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倩.浅谈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亚太教育,2016(15):79.
篇3
1.1英语翻译教学地位薄弱
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整体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弱势,很多学生由于从未接受过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指导,在翻译实践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和语言障碍。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指导思想在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上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译”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翻译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基本上是作为补充课程来讲授的,没有正式开设翻译课程。《大纲》规定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均为必修课。英语写作、翻译技巧、英语口译等为选修课,安排在四个学期基础英语课程后。但由于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的不足,在基础阶段之后,很少有学校能够开出面向所有学生的应用技能选修课。加上近几年的扩大招生,师资紧缺情况更为严重,能够开选修课的,不过寥寥几门,只是起了点缀门面的作用,在某些大学中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上课的学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上课。
1.2翻译教材缺乏质量
在教材方面,大学翻译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缺乏高质量的教材,缺少大量合格的教师,也缺少研究机构。目前公共外语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翻译技巧的独立单元,大多只是在课后练习中有一些汉译英单句练习或零星穿插的英译汉练习。这些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造句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同时,如果过分强调这样的翻译练习,会使学生误以为只能有一种译文,语言只有一种表达方式,从而形成死译、硬译的毛病。近年来尽管出现了不少翻译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教师仍以旧的翻译教材为主,自己另外增加一些教师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教学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倾向,教学效果不理想。就考试项目设置来看,近年来,各类英语考试试卷的主观题的比重逐步加大,这一变化不仅涉及英语专业学生的各类考试,如英语专业4、8级考试(TEM4/TEM8),同时也涉及大学公共外语考试,如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CET4/CET6);不仅涉及全国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时也涉及各种出国留学考试。翻译题型,特别是英译汉题型在主观题中占了一定的比重。但是从试卷整体来看,翻译所占比重并不大,而且试题也缺乏规范,题型单一,测试目的不明确,覆盖面较窄,试题内容往往局限于对学生词汇和某些固定结构的测试,很少能够涉及到需要检查的知识和翻译技能,难以有效地与相应的教学阶段接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使得一些学校的老师把重点放到了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要求,其结果就像有的学生说的那样,学了那么多单词和语法,但不会用,听不懂,说不出”。
2应用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好必要性
实用翻译为支持科学研究,沟通地缘政治谈判,帮助跨国公司寻求海外市场,促进科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告诉发展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合作。翻译---自古是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减少“走出去,请进来”的绊脚石,社会各界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越来越高。例如福建一家出版社到国外开展销会时把“可供合作出版书目”译为:CatalogueoftheBooksforCoopera-tion。据说后来无人找他们合作,也许与翻译错误有很大关系。近些年海外媒介出现一些“中国速度”、“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名词,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产生浓厚的兴趣,近而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然而因翻译却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一位美国游客在一个地方看到把“三姐妹山”译为“MountThreeSisters”,觉得好笑,因为mount可作为动词,在美国俚语中有tohavesexualintercourse的意思,恰好宾语又是threesisters。因此应该为Three-sisterMountain为妥。因此,社会对外语教育给予更大的期待,希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的翻译人才,促进对外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同时成功达到“为中国与世界对话”,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与魅力。另外,听、说、读、写、译是相互贯通,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欲“听懂”需要在头脑里有“译”的思维和意识,“听懂”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欲“说明白”也许要把母语思维,文化内涵转换成受话者能接受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所以,实用的翻译能力与时下受宠的听说能力不但不冲突,还是提高听说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翻译领域中,交际能力亦即翻译能力。
3提出对翻译教学的建议
3.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方法
但必须让学生明白,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技巧,翻译时应遵循一条原则---必须符合原意。为了使学生在将来工作中具备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文体的译法,包括调查报告、新闻、合同、通知和启事及各类信函。另外社会急需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人才,所以还要培养学生科技文章的译法,要求勤查专业词典,切忌不懂装懂,做到科学准确严谨。
3.2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教学观认为,行为致使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性的表面反映
是一种单纯的由心理机制支配的行为,而人的语言行为是通过他的内在认识和情感力量而发生的行为,言语不是简单空洞的符号,而是在特定场景中表达情感的方式[1]。所以要使翻译做到“传情,传意”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带入交际环境。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翻译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活动。教师根据翻译的目的给学生提供交际场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语际转换,安排模仿练习,互译练习,情景活动等,训练翻译思维,提高翻译意识。
4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4.1提升英语翻译教学的比重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各个高校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与“听说读写”的教学联合并重。并且还要适当的课堂上的翻译教学,提升翻译教学在整个教学任务中的比重。翻译应该和听、说和课文学习一样在课堂上有相对一定的时间安排。其次,教材应该系统性的增加翻译基本理念和方法的技巧,例如,翻译的原则,(不拘泥于严复的“信、达、雅”之说)、翻译的方法(例如增减词,词类转换,选择词义等)、翻译的技巧(例如重构,修润,转换等)、翻译的忌讳(例如“字译字,句译句”)等。然而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自觉的给课堂更多的引进一些翻译只是的了解和练习。
4.2适当的结合翻译教学以及交际法的教学
目前的英语交际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口语教学”十分的正确,但是这并不是说传统的翻译教学已经没有作用。相反的,适当的使用翻译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学。已经有专家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学生的母语基础在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是助力,也可带来阻力。如果能充分利用他的母语基础,化阻力为助力,就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英语的困难”的结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长句、难句时,教师可以把翻译练习与阅读理解相结合,并同时告诉学生一些相应的翻译知识,例如如何进行选词用字、改变词类、调整词序、增词减字、省略重复等等。再辅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复习概括。在翻译时,学生也很难将其正确完成。主要问题是:(1)对状语的位置排列不当;(2)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使用不够灵活;(3)“invoke”“root”翻译不准确,不知道用增减变字法。学生会翻译为:“约翰纳什西弗吉尼亚的根被知道他的人所证明,在普林斯顿,或在麻省理工学院,那儿他在50年代教过一段时间的书,来解释他的不谙世故”。老师可以给出正确翻译““在普林斯顿,或在约翰纳什50年代教过一段时间书的麻省理工学院,知道他的人常常用他出身的背景来解释他的不谙世故”。点出句子里灵活翻译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或在约翰纳什50年代教过一段时间书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减词变字(出身的背景)之处。如此经常在讲解阅读理解时,结合解释翻译技巧与训练,再配以一定练习巩固,定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3加强翻译练习,培养翻译技巧
翻译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翻译技巧的训练上,在翻译课上究竟应该偏重理论还是应该偏重技巧,这在翻译教学中一直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翻译的目的并非要成为专业的翻译家,因此翻译教学中似乎并不必要对其有很高的理论要求。在学生踏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之后,英汉或汉英翻译也只是一项辅助工作的技能而已,所以翻译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尽量快速、准确的翻译。况且现在的学生一般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翻译理论和技巧,都只具有初步的翻译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感性知识的积累,还未上升到理性。对于这些处于感性阶段的学生,应从技巧出发,进行一定的翻译实践之后再上升到理论高度。若是上来就讲一大通翻译理论,学生似乎很难接受,只有在一定的实践之后,他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理论的讲解应根据学生状况,稍加介绍,能初步启发学生对翻译这门学科的认识即可,而整个翻译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翻译技巧的训练上。至于翻译技巧的重要性,香港翻译家黄邦杰老先生曾举过这样的例子。有这么一句话:“Shelikedtobewithhimbetterthanwithothers.”有人将之翻译为:(1)“她欢喜和他在一起,并不那样欢喜和别人在一起。”(2)“她欢喜和他在一起,胜过和别人在一起。(3)“和他在一起,比和别人在一起,是她更加欢喜的。”但其本人也认为这些“不是明白易懂的中国话”。黄老先生认为译者可以把重点放在考虑汉语比较句型的习惯用法上如:“甲比乙(更)聪明、(更)高、(更)好看、(更)有办法……”;其次,可以在like一词下功夫,即翻译技巧中的“炼词”。这样这句话就可能这样翻译:(1)她觉得跟他比跟别人在一起更开心。(2)她觉得跟他在一起比跟谁都开心。(3)她觉得跟他在一起最开心。可见掌握了翻译技巧之后,翻译的路子有多么宽广[2]!同时,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讲解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必须给学生做大量的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这些技巧的认识,熟练对这些技巧的运用,从而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翻译能力的目的。
篇4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要求不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只要是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都是值得提倡的,都应该得到肯定。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障。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是在坚持理论观念下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推行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作用
1.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确立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一观念的确立为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2.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保障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开放和平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流动体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劳动之间,制度性的障碍被消除了。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三个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要求保障平等、和谐、互助互利的劳动关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
1.劳动的平等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平等的劳动观念,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一切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劳动都是平等的。
2.劳动的合作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合作劳动的观念,劳动者之间的合作是实现社会大生产的重要条件,合作劳动的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公平教育的理念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
公平是经济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对于社会以及发展的看法。和谐社会理念下公平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制度来实现的,制度的公平性保障了人人都可以平等去竞争,在进行社会资源分配时,主要是按照社会成员对其需要进行分配,没有绝对的公平。制度下的公平是指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而强调结果的公平,则是强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时平均的,结果的公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谐社会理念就是满足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制度的公平来确保自身的权利不被侵犯。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生公平观念教育
在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制度公平保障了人们可以享受平等的权利,可以通过制度维护自身的权利,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避免不公平的竞争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可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大学生对平等观念理解比较透彻,对资源分配的平等比较在意,而对制度公平却没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的制度公平,必须实现按需分配,强调多劳者多得。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公平观念的教育,让大学生对社会公平有新的理解,使大学生摒弃结果公平的想法,改善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只有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公平观念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才能放平心态,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人生观与创新理念的教育
(一)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对大学生人生观建设的要求
人生观的形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必须树立以为指导,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尤其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人格的完善,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创新精神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培养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运用新的方法处理问题,以创新的理念来迎接机遇和挑战。
篇5
为了收集到各大高校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情况,研究人员详尽地制定了调查问卷,并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下发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均为专门人员随机发放,一共下发了250份调查问卷,有13分问卷没有收回。
二、调查结果
1.当前安徽农业大学的招生情况
受访人员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40岁,性别基本呈对半分布。大部分受访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都是本科,有一部分受访人员只有大专学历,极少数的受访者具有初中学历。上述调查结果证实了,“一村一”计划囊括的人才层面较大,并且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差别,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学习状况
(1)专业不同导致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受访者所修习的专业基本围绕在兽医、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养殖、园艺这几个专业当中,专业分布比较集中,有利于集体教学的开展。
(2)受访者的自主学习时间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受访者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学校的情况各有不同,导致不同的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情况有一定的区别。远程教育的相关知识一般只能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假如学生没有一定的自觉性,学业很容易耽搁下来。
(3)真正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学的领悟不同,所喜爱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有的学生喜欢教师集中授课,有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
(4)通过学习来保证远程教育服务在远程教育当中,通过学习建立起与服务间的支持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提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普及率的关键性方式。在本次调查所涵盖的电视大学当中,大部分学校都能提供教材、录像等资料,都有较好的校园网建设基础。这也是“一村一”计划开展的基础。
3.使用网络来解答学生的问题。
在“一村一”计划当中,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学习的实际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由于学员的年龄差异较大,有的学员并不能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速度也比不上年轻学员。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教师不能保证及时进行解决,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来解答自己的问题。
4.充分利用大量的学习资源。
学会利用学习资源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村一”计划当中,教学机构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在开展后继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十分赞许这种学习方式。
5.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希望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还要有网络文本等资源。根据学生这样的需求,学校应当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保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6.通过高质量的工作来提升学员满意度。学校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一村一”计划的积极性。学生对学校工作是否做到位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也对学校的工作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得到有效反馈。
三、结论与建议
1.在上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一村一”计划应当注意的几点。
(1)在该计划当中,学员年龄层次较大,最小的25岁,最大的超过40岁,并且受教育程度较低,计划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2)参与该计划的学员都是以服务乡村教学为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由园林技术、乡镇企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组成。
(3)为了进一步贯彻该计划的初衷,学校对日常工作开展了坚实的支持工作,学员也普遍肯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由于校园网更新较快,网上解答较为及时,学生日常有什么不懂的也能及时得到解决。即便如此,这种新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传统的书本学习为主。
2.在“一村一”计划实行了八年之后,有了一定的地方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提高基层人才选拔的质量。为了推动“一村一”计划的发展,地方招收的计划参与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在学生报名之后,首先由党委、工委对学生进行评估,当学生自身素质满足计划所需之后,再上报给相关大学进行汇总,研究学生的录取工作。因此在整个评选过程中,社区选拔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从基层就开始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选择,才能确保计划的高质量执行。
(2)确保培养过程的高质量。以往的教学工作当中,由于教学形式死板,对学生的吸引度有限。而在“一村一”计划当中,教师应当学会用远程教育作为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的因素。只有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其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
(3)优化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在“一村一”计划当中,服务对象为广大农村基层。安徽农业大学有的专业与农村工作直接联系,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有的学校专业设置存在较大问题,专业体系不稳固,导致一些专业毕业人才与农村基层联系不紧密,到农村之后工作也难以开展。因此学校都应当灵活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积极引进农学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应当灵活分析自己的教学系统,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学研究,确保学生能快速地融入到农村工作当中。
篇6
一、体育互动教学意义和要求
1.师生互动是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高校体育课堂体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是体育活动和教学过程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只要教学行为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就会产生,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感知学生基础和学习现状,很好地反馈学生信息,进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学生的及时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成绩也是一种很好地肯定,从而很好的激发教师教学的潜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能够很好地向教师展现自己的基础、不足和需求,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自己;同时,自己的学成绩和体育基础能力的提升能够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和肯定,教师的表扬和激励能够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努力,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所以,教学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很好中介,能够很好地协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师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互动过程中,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才是判断一节课的重要标准,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才有效果。师生互动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更高效地学习,在互动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及时的激励、科学的评价对学生都是很好地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特征,在互动教学中扬长避短,很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锻炼习惯,让学生尽可能的喜欢上体育课,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掘学生的潜质,推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3.互动教学实施的条件
互动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想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教师应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轻松的环境学生才能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很好地实现互动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高校体育老师在学生眼里是最为严厉的,每个学生都对体育老师有一种素来的敬畏心理,尤其是女生,都比较害怕体育老师,因此,大学体育老师首先应给学生展现自己温和、平易近人的一面,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敬而远之的习惯,拉近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同时,更多发扬民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会和老师进行很好地互动,更好地喜欢上体育老师、喜欢上体育课,提高学习成绩。
二、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一)言语互动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的主要的凭借都是语言,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但是语言教学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教育中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语互动需要教师引导。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训练什么并引导学生合理练习,而教学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更好地借助语言进行引导。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学生都会有一种受动心理,他们都很少体现出自己的意愿,一般都不敢和教师主动接触,不敢和老师主动交往,更多地是根据教师安排被动接受理论,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尽可能地利用语言优势,从语言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语言来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来更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用语言温暖学生,用语言传递感情,用语言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锻炼,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2.语言互动需要体现师生的双向互动。
体育互动教学应是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更好地传递感情,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很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教学。而学生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及时的向老师反馈信息,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生动轻松的双向语言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个人观点,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合理要求,教师应具有很好地应变能力,学生的即时反馈能够增强语言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3.言语互动要增强感情投入
教学不仅是在教授知识,提升能力,也是在传统感情,进行情感交流,互动教学中,语言教学应突出情感性,没有情感的语言就是生硬的信息符号,而教师语言是情感和信息的符合体。要想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应改变刻板的说教,用更富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意愿,反馈信息,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非语言互动
体育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非语言教学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外界信息有将近80%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因此,非语言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在师生互动教学中非语言教学互动甚至比语言互动更为重要,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眼神就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学生一个表情就能很好地传递出自己对体育专项的好恶和理解程度,还有跟多的面部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以及各种距离语言等等,都是师生互动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的。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涉及讲解提问、评价、观察,都会附有较为丰富的非语言信息,学生也会在听课和训练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诸如紧张、自信、害怕、心不在焉等信息,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非语言反映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学生紧张时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可以很好地活跃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单纯的语言教学相比,非语言互动教学更为丰富有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爱体育,学好体育。
篇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院校锁培养的大学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矛盾的发展之下,人本教育理念的概念被提出来。这种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全面,学生的潜力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这一教学模式首先在大学教育中开展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二、人本教育的概念
(一)概念所谓人本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主题,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提倡人人平等,以学生本身知识的增长作为目的。这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地方主要是抛开了“填鸭式”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实行个体化教学。
(二)人本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富强,离不开教育,而传统教学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进行人本主义教育,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到更高层次,不断重视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学教育也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人本教育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性格被更加的重视,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被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出来,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三、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改变传统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阻碍了大学生思想的升华,对大学生的管理过于死板,违背了大学应该是纪律性和自由相统一的学术圣地这一概念。人本教育理念不同于以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要求大学要把学生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学风逐渐放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升,将学生的实践性不断加强。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加强实践性教学。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张扬个性和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经过正确的引导,最终能够转变为其内在的素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要逐步实现平等化。大学教育不能延续高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也不能是传统的从上往下的灌输式教学,而要引导学生重视学术性探讨,转变师生关系为平等的交流关系。
(二)改变传统大学教育教学手段当前社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因此以往传统的古旧的大学教育管理方式,例如对学生进行威胁,进行恐吓等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扬学生特有的创造性和活力,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但不能打压,还要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发挥出来。人本教育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从学生的性格、感情和态度入手。因此,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消除学生对教师传统的恐惧感和敬畏感,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出特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正在做到因材施教。
四、结束语
篇8
1.强化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以此规范人、管理人、教育人和引领人。民族学院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密切联系学生的工作制度,诸如院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联系学生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和学生工作例会制度等,面对面地倾听大学生意见、了解大学生诉求,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以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工作制度建设为抓手,确保学生管理有章可循,学生工作有据可依……有效促进管理育人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2]。大学农牧学院坚持做到制度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先后制定或修订完善了……52个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3]。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生为了一切”的工作目标,陆续建立了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从“早操、宿舍卫生、晚自习检查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与评奖、优、贷、补、勤等工作相结合,实行奖惩机制……”[4]
2.探索教育管理的创新实现形式。为使教育管理实现立体化和全覆盖,各民族院校主动延伸触角,逐步由课堂向宿舍拓展,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民族学院深入开展校领导入住宿舍“结对认亲交友”活动。“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六批入住学生宿舍,每人入住一周,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深入学生中间,听取学生意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学生交朋友拉家常……同时,学校出台了《干部入住学生宿舍工作办法》,扩大入住宿舍人员范围,辅导员、班主任、科级干部及学校处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与……通过开展星级宿舍评比、‘静、雅、和’文明宿舍创建……寝室形象设计大赛及宿舍文化研讨等活动,丰富了学生宿舍和生活区文化”[2]。大学同样发挥宿舍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载体平台作用,以“丰富宿舍文化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于2012年举办了以“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征文比赛、评选宿舍文化消防安全宣传展等系列活动”[5]为核心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在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宿舍文化节上,他们则以“青春智慧献高原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大学生宿舍文化书法评选、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寻访‘宿舍内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小故事”等系列活动,对创建“优美和谐的宿舍环境,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富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氛围具有很大意义”[6]。
3.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升育人品质。为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各民族院校不断提炼校园文化内涵,并把教育管理内植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民族学院以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引领校园文化方向,常态化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涂鸦墙大赛、演讲辩论赛、民族服饰秀、手工艺作品展(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术沙龙、青春励志影视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有文化,文化时时能育人,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2]。大学结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先后开展了“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健康宣传单发放、《大学生心理导向》课评优等活动,对培育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控制情绪、加强人际交往等基本能力和心理素质产生了积极作用”。结合“五月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书法、演讲、原创诗歌朗诵、藏汉语辩论赛、师范生试讲、ppt制作、宿舍才艺比赛”[7]等多项活动,发挥了校园品牌特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解析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以及国家的政策倾斜,自治区高等教育开始步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阶段,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普遍性或共性的,有些问题则具有特殊性,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理念传统落后。部分民族院校表面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理念不新、招数不活,办法不多”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教育管理的质量水平。一方面,强管理弱服务。部分民族院校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他们没有认识到教育管理应以“增强服务意识、突出服务主题、提升服务品质”为前提,把有效管理寓于优质服务之中;没有突出“服务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各族大学生的成长进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之相反,他们继续沿袭“规范人、管理人”的传统育人惯习,管好大学生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在这种“强管理轻服务”的育人理念驱使下,在校大学生就像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一样难于进行独立思考,个性特征很难得到张扬,创造潜能难以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强灌输弱引导。部分民族院校教师引导作用缺位或弱化,他们往往采取灌输而不是引导、辅导或指导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不是以师生双方平等互动为前提,它更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从而忽视了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师资素质不是很高。民族院校具有起点低、底子薄、规模小等特点,尤其是现有师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无疑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在任教师素质不一。有调查统计,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少,大多数仍然依靠兼职教师充任”。可以说,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专业知识”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社会工作、团体拓展等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尚无“一名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8]的在任教师。部分教师职业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仅四人”[9]。其他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师质量同样不容乐观,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全区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民族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在任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年龄结构极不合理。比如,民族学院“43位辅导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34人,30-40岁的3人,40-50岁的2人,50岁以上的2人……近3年参加工作的34人,占总数的79%”[9]。三是学历层次较低。据2008年统计,自治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3%,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为30%”[10]。这一数字不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绝大多数从事专业课教学或科研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多是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比如,民族学院43名辅导员中,“大专学历6人,本科学历3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9]。四是职称结构不完善。2008年“高校的正高级职称占总专任教师的4.1%,副高级职称占总专任教师的22.4%,中级职称占37.5%,初级占22%”[10],这一数字既未达到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有关规定,与内地省市高校相比更是差距明显。五是分布不均衡。民族院校“各类教师在文学类专业分配较多,在哲学、历史学方面分布较少……”[10]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强化。从调查来看,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政治可靠,理想信念坚定,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但在部分大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出现了“注重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注重实惠、忽视理想;注重索取、忽视奉献;注重享受、忽视奋斗”[11]的倾向。部分大学生世界观偏离,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他们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追求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尤其缺乏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11]。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对社会、人生缺乏宏观把握……面对比较复杂的事情和局面,缺乏理性判断,是非不分、黑白不分……做事缺乏对后果的预测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即不计后果,凭感觉,图一时冲动和痛快做决定、做事情”[11]。更有些大学生深受宗教思想影响,据民族学院调查显示,“有81%的区内学生认为他们受到宗教的影响……浓厚的宗教氛围,不仅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的形成,而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立场”[11]。大学生是自治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否过硬,对自治区的未来发展无疑将产生深远影响。各民族院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教育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新挑战。学分制作为高等院校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已在全国普及推广,民族学院等也开始尝试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作为“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的同时,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学习形式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受此因素影响,原本同一班级的大学生由于共同上课的次数减少,同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次数显著减少,班级的凝聚力、影响力、约束力和战斗力严重削弱,班集体出现了离散性和虚幻化倾向。部分自我管制力差的大学生“懒、松、散”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以班集体为教育单元的传统管理形式面临新挑战。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还需借助班级这个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但受学分制的持续影响,每个大学生上课的时间不同,上课的地点也较为分散,加之没有固定的教室,原有的班级概念已经完全虚幻化,班级活动的内容、形式、场所等受到较大影响,开班会或举行相应的集体活动及开展党团教育、素质教育等难度较大。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2]。为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动态需求,针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症结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地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育人品质。
1.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基于教育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必须更新教育管理理念,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尊重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采取柔性化或人性化的服务形式,把自己转换成服务者,把大学生当成服务对象,将服务寓于管理过程中,逐步拓宽服务渠道,增强服务能力,以此增强主动、到位、细致的服务意识。无论是学习生活环境的营造还是宿舍卫生的清洁等,都要体现服务主题,尤其注意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收入状况、学习成绩优劣、个好特征以及社会阅历等,并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以便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贴心服务。对于贫困生、单亲生等特殊群体更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并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二是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所谓精细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3]。民族院校导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是考虑大学生日常管理琐碎、细微的特点,需要对管理的程序、步骤乃至环节进行规范,尤其对每一个细微环节都要细心关注,注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以细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另外,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基础,通过建立科学、规范、严格、公平的规章制度,要求在校大学生严格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并将管理工作量化到人。通过全员、全过程的参与,实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人人有指标,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当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或者采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技术,以此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由粗放模式向精细模式转变。三是强化自我管理理念。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要以管理主体的身份参与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立能力,等等”。以适应自治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需要。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习惯,实现学生之间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2.全面提升在任教师的能力素质。民族院校教育管理水平能否得到质的提升,提高在任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一是补齐补全在任教师数量。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有关规定,各民族院校应对教育管理师资状况进行一次大摸底、大普查,对数量不足的师资岗位要尽快补齐补全,以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对教育管理教师的数量需求。二是调优调强师资队伍。民族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在任教师,大多或因年龄偏大或因能力素质低等而从其他教学岗位转到现任岗位的,许多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对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陌生。基于此,应结合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的育人实际,尽量把那些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充实到一线队伍中来,或者面向区内外引进若干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专门人才,以此不断调优调强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职业型、专家型的教育管理人才。三是强化对在任教师的培养。对那些具有一定能力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或者鼓励他们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或者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以使他们尽快提高自己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对其他在任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可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形式,或者采取外出进修等形式,通过对他们进行先进教育管理理念的动态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个性化综合能力。
篇9
动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1.增强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项目引导教学法以项目的完成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深入社会展开调查,分析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劣,并且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全程都不参与。这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期间,学生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如市场营销、采访等,不仅仅是动画设计那么简单,其跨学科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改善。
2.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为毕业打下基础项目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和市场,这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学生将深入社会探索动画设计给当今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什么,学习动画究竟有什么意义,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这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教师也似懂非懂。项目引导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切,无疑是要求学生向社会需求看齐,提早为毕业做准备。
二、项目引导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教师分配并指导项目任务
教师在分配项目任务时,首先要慎重选取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配项目,考虑学生的有利条件进行项目的实施。如要考察某地影视公司的动画设计情况,最好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当地的学生,这样更方便。除此之外,项目的设计要根据动画行业的技能与目标设定,要时刻把握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如“Flas设计”就是一个大的项目,适宜安排在期末进行,也算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小的知识点也在项目的考查范围内,不仅能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也能使其巩固知识并有所创新。教师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对于如何开展项目进行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方向。
2.启动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项目引导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教师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到8个人,分别实施不同的项目。分组应该按照项目的便利条件来分,如地域、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方面等,总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分组之后,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汇报员、调查员、记录员。汇报员将本组的成果汇报给教师、同学,记录员将调研的信息记录下来,调查员是进行实地考察的学生,每位学生各司其职。在实际教学中,每位组员都应该去企业考察,并且一同思考讨论,找出创新点,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项目引导教学的目标。
3.制订计划,实施项目
计划要靠学生讨论得来。如在“调查某影视公司的新产品Flas设计”这个项目中,学生要了解Flas设计中的知识点,如动画设计的原理、思路、制作要点和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编程等,从而学习公司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点和特色,并善于发现不足,找到创新之处。计划应包括联系企业、确定采访时间、讨论动画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等。接着便是实施项目,应将重点放在讨论动画设计与提出设计方案上,因为这体现着教学内容与思维能力。学生应严格按照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4.汇报项目成果,认真反馈
篇10
在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中法制教育的内容少,教育方式单一,存在法制教育与宗教观相脱离的现象。同志在《论宗教问题》中指出,“宗教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矛盾相交错”①因此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全局。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依法处理好宗教问题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而加强宗教法制建设、宗教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但现实中各大高校的法制教育方式单一,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性课程少,内容多以法律制度为主如法理、宪法、诉讼法等。由于无法增加课外知识如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知识;另外由于教师水平有限等原因一些教师不愿意或无过多的精力去从事宗教方面法律知识的研究和讲解,从而产生大学生对宗教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在涉及宗教问题时总会出错或者做出违法的行为。另外各高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往往只注重“任务”忽略“素质”,例如对于一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除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外,再无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敬畏的有效措施。
2、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宗教观的重要作用
宗教问题涉及范围广、复杂必须在法治化管理下才能有效地解决,才能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在法制化管理下必须要有一支积极地队伍,一支能补充力量的贮备军,大学生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因此,必须对他们加强法制教育,这对他们认识、解决宗教问题有重要作用。
2.1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宗教观教育。
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应该是广义的宗教观,泛指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包括有俄国特色的列宁宗教观,我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提出的中国特色宗教观;其中相关的法制内容应是重中之重。在大学生宗教观教育中加强有关法律的教育是必要的,有益于大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宗教及宗教问题、有益于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公民自由政策”,“政教分离政策”等,是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关键;尤其是在新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才能充分了解我国宗教法律法规,在遇到一些宗教问题时才不会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或者是想当然地忽略法律、政策的要求盲目信教或受等极端思想的左右,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等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2.2有利于抵制新形势下组织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