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手术范文
时间:2023-03-26 21:1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减重手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医学的进步,总是充满了“意外”惊喜,谁也没有想到,糖尿病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内科”疾病,竟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减重手术,“附带”治好了糖尿病
这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减重手术日渐成熟,开始广泛应用于肥胖症患者,且效果良好。1984年,英国医生Poris意外地发现,一类减重手术竟然“附带”治好了患者的2型糖尿病。在对患者的长期随访中,发现手术不仅减肥疗效显著,同时竟有85%~9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
后来,国际医学界对这一“歪打正着”的手术作用机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研究,虽然在当时得到的只是这样那样的猜想,但事实摆在眼前,通过胃旁路手术等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已经显示出相当“美好”的前景,并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就此拉开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序幕。
之后的研究中,还有更大的惊喜――实施减重手术以后,降糖速度竟然快过体重的减轻。打个比方,手术后,有些患者最快一个星期内血糖就恢复正常,而体重还没有实质性下降。虽然“费解”,但至少说明,体重的减轻不是血糖降低的惟一原因,一定还有其他机制在起着主导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当前国际医学界对“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提出了“前肠道假说”和“后肠道假说”。这“一前一后”两个假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莫急,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减重手术”吧。
让食物走条“捷径”
导致人肥胖的原因无外乎吃得太多、吸收太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减重手术自然是反其道而行之。要限制摄入,可以把胃减容,比如在胃入口的地方绑一根带子(可调节胃绑带术、垂直绑带式胃减容术),把胃扎住一部分;或者干脆直接切掉一块胃(胃切除术),这样“胃口”自然就变小了,吃一点就饱。对于吸收太好也有办法,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那就拿掉一段小肠。
目前,最经典、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手术叫做胃旁路手术,这是一种兼顾控制摄入和减少吸收的术式。这个手术操作很简单,原理也不复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请食物“绕个道”,走条“捷径”。
简单讲,就是对胃和肠子进行横断,给胃新做一个出口,剩下的“没用”的胃缝起来,食物从这个新形成的胃囊出口直接流入空肠的下部,绕过了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等于将食物在胃和肠中的走向进行重新安排。原来食物吃下去,是从右边往下走到肠子的,实现消化道重建后,食物改道从左边走了条“捷径”(如图)。手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了食物的生理流向,通过胃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步骤而完成。这样不仅胃变小了(限制摄入),还绕过了一段小肠(减少吸收),一举两得。回到最初的疑问――为何血糖降低会快过体重减轻,这当然不能仅仅用限制摄入、减少吸收导致体重下降从而降低血糖来简单解释。这就涉及到上面提到的“一前一后”两个假说。
手术降糖的真正奥秘
前肠道假说食物经过十二指肠,会促使十二指肠释放胰岛素抵抗的信号,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手术使食物绕过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阻止了“胰岛素抵抗因子”从前肠道释放。
后肠道假说胃直接与空肠相连,会使两种重要的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抑制食欲的激素(PYY)。GLP-1具有很强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细胞的死亡,同时具有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和减慢食物吸收等生理作用,是人体对抗糖尿病极其重要的一种激素。
这样看来,通过减重手术减少摄入和吸收从而减轻体重,并非是其治疗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原因。事实上,减重手术是通过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改善了患者肠内的激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细胞、消除胰岛素抵抗,从而使糖尿病得到很好的缓解。不仅如此,这种原本用于治疗肥胖症的手术,对于2型糖尿病的疗效甚至优于对肥胖症的治疗,并对其他内分泌代谢病也有效果,因而称其为“代谢手术”或“糖尿病手术”也不为过。众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通过手术治疗,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很多患者甚至再也不用打针吃药,同时并发症也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里用“缓解”而不用“治愈”,是因为长期随访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的糖尿病会复发,接下来探索进一步的药物维持和补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适应证的选择
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适应证,包括:
1.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35,有或无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亚裔人群;
2.体质指数在30~35,且有2型糖尿病的亚裔人群中,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或合并症时,尤其是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时;
3.体质指数在28~29.9的亚裔人群中,如果合并2型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男性超过90厘米),且至少额外符合两条代谢综合征标准: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压;
4.对于体质指数≥40或体质指数≥35伴有严重合并症,且年龄≥15岁、骨骼发育成熟,按Tanner发育分级处于4或5级的青少年,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可考虑实施可调节胃束带术或胃肠Roux-en-Y分流术;
5.体质指数在25~27.9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在患者知情且同意情况下,严格按研究方案进行;
6.年龄
临床选择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是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目前属于禁忌证,手术是否有效还有待论证;
2.体质指数≥35时,应尽早手术;
3.体质指数为30~35的,须经内科规范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好时,才考虑手术;
篇2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人所共识的常理,窗口需要窗帘的匹配,眼睑好比窗帘,如匹配失常,则影响明亮及外观。以下介绍几种引起眼睑变形、影响外貌的疾病,作为中老年朋友对治疗做出决策时的参考依据。
人到40岁以后,皮肤逐渐失去弹性,上睑皮肤病因松弛而显得过多,形成许多皱褶,睑皮向下悬垂。甚至超过睑缘,遮蔽外半或全部睑缘,使睑裂变小,弧形的睑缘呈钝角样改。若将皮肤提起,则可显示原来的高度和正常的睑缘状态,这是因皮肤松弛而造成的睑下垂,称假性睑下垂或称中老年上睑下垂。本症适合早期做手术,紧缩皮肤,加固眶隔,可明显改善外貌。
睑 袋
睑袋即下睑皮肤松弛,表现为下眼睑饱满,呈光滑的月牙形隆起,甚至形成悬垂袋状结构故称睑袋。其成因为下睑皮肤松弛,眶脂肪向前突出所致。外貌给人一种苍老和萎靡不振的印象,恰当的手术可使人在外貌上年轻10岁左右。
睑皮松弛症
睑皮松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眼睑疾病,中青年女性发病率高,多见于上睑。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眼睑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误认为内科病所致,全身检查并无阳性所见。
眼脸皮肤变薄,弹性逐渐丧失,皮肤皱纹增多,尤其在睑缘部皮肤呈紫红色,眼睑下垂,甚至可遮挡视轴。此病眶隔菲薄,常伴有脂肪及泪腺脱垂,外眶上缘可触及滑动的肿块,将上睑提起,外上穹窿可见结膜下脱垂的泪腺。此症可通过手术矫正,紧缩皮肤,切除眶脂肪疝及部分泪腺,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眼轮匝肌肥厚症
眼轮匝肌肥厚症为肌肉肥厚而无力,眼睑臃肿、丰满、重睑纹消失,睑裂变小,眼睑呈花边样下垂,宜手术矫治。
眶脂肪膨隆症
眶脂肪膨隆症是造成睑袋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是真正的脂肪疝,而是由于眶隔菲薄至脂肪向前隆起。宜加固眶隔矫治。
眉下垂
眉下垂因皮肤松弛所造成,常与睑皮松弛引起的假性睑下垂伴发。表现为眉外半侧下垂,眉与上睑缘 外侧距离缩短,形同“八”字,也称“八”字眉,重者可遮盖部分上睑,宜紧缩额部皮肤,提高眉部。
特发性睑痉挛
篇3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47例就医者,年龄19~55岁;女性43例,男性4例;鼻尖软骨整形合并放置鼻假体32例,合并行鼻翼缩小8例,单纯鼻尖软骨处理7例;首次手术患者37例,多次手术患者10例;取用耳软骨40例,未取用耳软骨7例。
1.2 术前设计:观察鼻尖部外形,测量鼻唇角、Mang角及眉间角,检查鼻部皮肤松弛,软骨发育等情况,合并放置鼻假体患者,用龙胆紫标志出鼻假体放置部位,47例患者均采用蝶形切口。
1.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局部浸润麻醉(1%利多卡因加入0.1%肾上腺素4滴,用药量3~5ml)或强化麻醉(杜冷丁50mg+咪唑安定2mg)+局部浸润麻醉;两侧鼻孔纳入干棉球,防止渗血呛入,用11号尖刀顺蝶形切口切开,用眼科弯剪沿鼻小柱软骨向上分离,暴露大翼软骨内侧角;电凝上唇动脉鼻中隔支止血,继续沿大翼软骨向上分离至鼻尖,抓型钩提拉鼻尖软组织,沿大翼软骨外侧脚软骨膜面与纤维肌肉层间分离,剥离至大翼软骨鼻翼凹陷处为止,合并放置鼻假体及隆鼻假体修复患者取出鼻假体重新放置已塑形鼻假体材料。根据术前患者基础情况设计软骨整形方案:鼻尖过低合并鼻小柱过宽者,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窿部拉拢缝合,大翼软骨穹窿部前上方加覆耳甲软骨行软骨移植术,固定缝合;鼻尖圆钝鼻翼沟生理弧线不明显者,去除大翼软骨内侧脚间多余组织,梭形剪除少量大翼软骨外侧脚,外侧脚缝合固定,穹窿部拉拢缝合;鼻尖过高上翘者,大翼软骨内侧脚部分切除,穹窿部前方可视鼻孔外露情形放置耳甲软骨,延长鼻尖长度,合并鼻小柱过窄者,重叠大翼软骨内侧脚缝合固定。覆盖鼻小柱皮瓣检查软骨处理后鼻尖外形,满意后,鼻小柱皮瓣游离端与上唇端皮下内固定缝合,6-0尼龙线间断缝合鼻小柱及鼻翼两侧切口,术毕。取出两侧鼻孔棉球,消毒切口,外涂抗生素软膏,术后7天拆除缝线。
2结果
47例就医者7天复诊拆线切口均1期恢复,术后轻度肿胀,蝶形切口瘢痕不明显。之后门诊或电话随访1个月~3年均能按照个体鼻尖不足情况达到理想效果;鼻尖部下方观外形符合国人鼻孔卵圆形特点,鼻尖部合并耳软骨移植病例软骨支撑鼻尖形态保持良好,无发生支撑软骨变形病例,软骨吸收量均未影响到鼻尖形态,鼻尖生理弧度自然,医患双方均对结果满意。典型病例如图1。
3讨论
决定鼻尖形态的主要结构是其深部的软骨支架[1],Anderson认为[2]:大翼软骨的外侧脚各为一脚,两内侧脚合为一脚,以三角架的形式支撑鼻下1/3。这个理论说明了大翼软骨是鼻下1/3的形态基础,是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从鼻基底观,鼻下部理想状态为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中鼻尖下部占有1/3,而鼻小柱和鼻孔占2/3[3],国人的鼻孔形状多呈卵圆形。
鼻部整形手术是医疗美容门诊手术中极常见手术,随着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其实在我们大量的单一行隆鼻手术中存在相当的不足,单纯的隆鼻并没有将患者鼻部根本问题解决。相反,诸多的隆鼻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隆鼻材料的穿出,其实就有很大因素是在于鼻尖部处理不当而造成的鼻假体对鼻尖部皮肤压力过大,影响局部皮肤血运。术者有矫形鼻尖外形的意识,但过分依赖于鼻假体模型的支撑,没有充分发挥鼻尖部软骨的塑形潜力,这是很可惜的。
鼻尖部软骨塑形要求有一个整体观。术前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患者面部轮廓特点,鼻部基础情况,应遵循自然、五官搭配和谐的设计理念。大翼软骨发育情况、鼻部皮肤松弛程度及鼻尖部软组织量是三项重要因素均直接影响鼻尖塑形。
大翼软骨的内侧脚及外侧脚的良好分离是进行软骨重新排列、增减、收拢固定的前提,笔者在分离大翼软骨范围通常下起蝶形切口缘,上至穹窿部上方,两外侧鼻翼沟处为止。完全暴露大翼软骨内侧脚、穹窿部及鼻翼沟内侧大翼软骨外侧脚。在鼻尖上翘鼻孔外露过多患者中,对称降低大翼软骨内侧脚的同时,合适放置盾形耳甲软骨能够延长鼻尖外形,有助于改善外部形态。
多次手术患者因手术腔隙内瘢痕形成以及小鼻、短鼻患者其组织的延伸性差,直接影响手术后效果的提高,这些不利因素应在手术前有充分的预见。
本组40例就医者因鼻尖部软骨支撑乏力以及利用软骨加高延长鼻尖,进行软骨移植,在鼻尖部软骨移植选择耳甲软骨是由于耳甲软骨较鼻中隔软骨更柔软,弹性更好,更适合做鼻尖移植物[4]。对于耳甲软骨的切取时机笔者认为在完成大翼软骨塑形和妥善放置鼻假体后,根据所需软骨大小切取,切除软骨应保留软骨膜能够防止软骨吸收作用[5],在术后的门诊和电话随访中40例软骨移植患者中软骨形态均保持良好,无一因移植软骨吸收及变形导致鼻尖形态出现畸形;另雕塑好的盾形耳甲软骨应尽早植入为好,以最大程度保持软骨的活性。
[参考文献]
[1]吴溯帆,石杭燕,陈永,等.埋线法鼻尖及鼻翼沟成形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5):260-263.
[2]Pereira MD,Marques AF,Ishida LC,et al.Tot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alar cartilage en bloc using the ear cartilage:A study in cadavers[J].Plast Reconstr Surg,1995,96(5):1045-1052.
[3]柳大烈,查元坤.现在美容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3-124.
[4]倪云志,王大太,冯辉利,等.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在鼻尖整形中的联合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4):495-497.
篇4
1 健康教育的要求
我科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共810例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和健康知识评估,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健康状况:(1)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肛肠病不重视,把肛肠病当作小问题,出现轻视、不以为然的心理状态。(2)对手术恐惧,害怕手术后疼痛,担心出现不良后果以及手术后复发等而出现紧张、焦虑、烦躁心理情绪。(3)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病因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预防等不了解。
2 健康教育实施的形式
我科护理人员根据肛肠疾病的病因、主证、治则、护理康复要点,编写了健康教育指导小册子,患者入院时每人一份,利用走廊墙壁设置宣传栏,进行宣传,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护士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等。
3 健康教育措施
3.1 入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做好入院时的环境介绍,如主管医生、护士及病房的床位、贵重物品的保管、卫生间等,告知作息时间及饮食注意事项。
3.2 患者对肛肠病不重视,把肛肠病当作小问题。护士耐心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可告知疾病形成的原因、如何治疗、如何预防等相关的知识。让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3 术前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术中疼痛、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因此,患者忧心忡忡,甚至惧怕手术,这种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导致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反应,从而影响术后恢复[1]。我科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在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的同时耐心听取其倾诉,对患者的痛苦及忧虑给予理解、同情和安慰,并引导其宣泄。同时手术前如实、耐心、全面的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理性的认识。本组患者均手术顺利。
3.4 术后及时进行健康指导,纠正其不良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1)手术后患者都有坠胀,及轻度疼痛,老想排便,其实是手术对刺激引起,不要急着上厕所,否则会引起手术后大出血。手术后排尿困难也是手术对刺激所引起,排尿时充分放松就容易排出尿液,还可以让患者听流水声,诱导排尿,下腹部热敷、中药车前子外敷,必要时使用止痛药和解痉药。手术后每天保持便后清洗,保证每天排便1次,熏洗1次,换药1次,以利于伤口的愈合。(2)手术后的饮食。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不进食不排便,少进食少排便。患者往往因为惧怕排便而不敢进食,人为的导致排便困难。在饮食护理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合理饮食才是顺利排便的前提。不进食、少进食往往会导致肠功能紊乱,引起排便困难,会造成手术切口水肿、出血、难愈合等不良后果。合理的饮食是指:手术当日进半流质食物如藕粉、莲子羹、稀饭、面条等;术后1~3日在正常饮食的同时,适当进食水果如香蕉、苹果、梨子等,同时多饮水,不强调多次、但要求多量;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蘑菇、黑木耳、茄子、紫菜、全麦粉、玉米、杏仁等。在术后首次大便未排前不主张进食牛奶或豆制品,防止腹胀的发生。在饮食护理过程中要让患者控制进餐速度,以细嚼慢咽为宜,忌辛辣食物。
3.5 目前所有痔手术都是症状控制性手术而不是根治性手术,所以术后要有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否则很容易复发。如辛辣饮食,长期不注意饮食卫生,经常腹泻,喝酒,久坐久站,便秘等都是痔复发的原因。应培养多饮水,多进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温热水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
4 体会
以上810例住院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我们感到健康教育可让患者正确的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治疗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非常必要,医务人员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业务水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但是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不仅要让患者知其然,更要让患者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患者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肛肠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密切了医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积极的参与到医疗过程中,使各项治疗和护理计划得以有效实施。[2]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 超声检查;手术;脑肿瘤;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灶小、位置深的病例43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44.3岁;病理性质:囊性病变有9例、囊实性病变有9例,实性病变有25例。胶质瘤有25例(间变星形细胞瘤有6例、星形细胞瘤有1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有6例)、脑转移瘤有18例。病变的位置:额叶有10例、岛叶有6例、顶叶有12例、颞叶有8例、枕叶有7例。根据病灶大小及深度不同,多位患者出现呕吐、头痛、抽搐等症状。
1.2 仪器
采用江苏鱼跃的DR200MA的机器,图像探测器尺寸:800×500×400mm,有效图像尺寸:430×430mm, 空间分辨率:>4.0Lp/mm。该仪器移动方便,其探头体积较小,和脑组织所形成的接触面积很小,可以实现骨窗内的扫描、超声频率范围大、图像清晰度高等优点。
1.3 方法
在超声检查设备的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用无菌塑料套套好以备用。对患者实施常规开颅,在剪开硬脑膜之后,需要在脑表浇洒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作为耦合剂,并将探头贴紧在蛛网膜上轻轻移动进行扫描,然后在垂直方向上重新进行扫描,对病灶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离大脑皮层的深度进行记录,根据该处皮层是否为大脑功能区来确定对皮层实施的手术切口大小:如果位置处于非功能区,则应当选择与肿瘤位置最近的皮层进行切口;如果肿瘤位置处在功能区之内,则需要在脑内进行潜行,从而避开大脑的功能区以到达病灶。在整个手术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手术情况,对肿瘤切除的过程进行重复扫描。在手术后,在瘤床处充盈生理盐水并进行扫描,并将结果和肿瘤切除之前的超声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确定肿瘤的切除程度。
2 结果
通过使用超声检查,本组43例患者均能够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具置,并在影像的帮助下找到病灶的确切位置。通过对肿瘤的切除过程进行扫描,可以不断显示肿瘤的切除程度,并对下一步操作做出提示。本组43例患者肿瘤通过超声检查全部切除,将术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和术前进行对比,显示已肿瘤全部消失。本组中有3例患者病灶位置接近运动区,在手术后出现了偏瘫,经过2~4周的调理,肌力已恢复到了术前水平。
3 讨论
颅脑肿瘤的精准定位对神经外科手术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减少颅脑损伤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在大脑表层存在和颅底肿瘤相对恒定的骨性参照物,因此可以通过手术之前的MRI、CT等影像技术检查结果,这可以使得在手术中的精准定位。然而,对于脑内肿瘤则因缺少相应的参照物或者是由于脑组织位置的变化很难进行精确定位。随着近几年B超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超声探头的体积也在不断的减小,这就使得超声技术在颅脑肿瘤手术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本组43例患者在进行颅脑手术当中使用了超声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反应肿瘤的多种信息。实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①胶质瘤:可以明显或者较明显增强回声区,但内部回声不均匀,并且边界不清晰,②转移瘤:常出现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强回声,然而边界相对清晰。囊实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是:图像呈类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出现不均匀的回声。囊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是:出现低回声或者是无回声区。
在颅脑手术当中采用实时超声对肿瘤进行定位,可以完全发现脑中病灶的精确位置。皮层切口的位置如果在非功能区附近,则切口的位置应当选择在距离病变最近的皮层,然而当位于功能区之内,需要在超声的引导下,在非功能区上切开皮质,潜行一段距离后到达肿瘤的位置并进行切除。在颅脑手术过程中需要随时进行超声扫描,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肿瘤的切除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肿瘤和周围脑组织之间的关系,比如脑室、血管等等,最大限度的降低颅脑手术所引发的副损伤。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当中采用超声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视野盲区是否存在肿瘤的残留,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2]。在肿瘤切除之后,瘤创可能形成微小的血栓,它在超声图像上显现带状强回声,有时则是后方伴声影,这可以影响到术中超声对肿瘤残留的实时监测,通过将肿瘤切除后的图像和切除前的进行对照,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瘤的切除程度。
4 结束语
在手术当中使用超声检查有很多优点,这就使得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并且这表明该项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术中超声检查,能有效的确定病灶的具置和判断切除病变的程度,动态对病灶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超声检查在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当中应用的初步经验进行总结,进而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数字化医院;数字化手术室;信息集成;数据采集;设备控制
1. 数字化手术室前景
数字化手术室,是通过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手术室,使得医生能够实时获得大量与患者相关的重要信息,从而便于操作,提高效率。其研究热点之一是构建数字化手术室信息平台,目的是将与手术相关的信息安全、有效、清晰地传输给手术参与者和手术观摩者。
1.1需要的核心技术
数字化手术室的技术核心是信息技术,它是医学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有机结合。 数字化手术室实现了信息无障碍收集、传输与共享,将实时数据检测和远程医学影像技术传输相结合,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室,数字化手术室使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无所不有的信息中心,患者相关信息在此得到最佳融合。使手术更为精准手术,观摩和远程教学更加便捷,为科研以及循证医学提供了宝贵资源…..
1.2 当传统手术室遇到了数字化手术室
在传统手术室中实施手术,术中对设备参数的调整、控制一定通过各个设备的控制面板逐一调整才能得以实现;手术医生在术中对设备调整的指令一定要有巡回护士配合才能得以实现;连台手术对设备的调整、复位一定需通过台车移动位置才能得以实现;设备台车的使用、手术观摩人员的增加在术中占据了无菌区有限的使用空间;所有在传统手术室中的不便利,在一体化手术室解决方案均可以实现优化手术操作过程和控制方式。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手术间的设备配置已经不能满足手术工作的需要,对手术科学的发展产生滞后作用。
1.3数字化手术室建设发展的环境
根据调查显示,数字化手术室能使手术效率平均提高5%~10%,医生做出最佳决定的几率亦显著提高,进而提高了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2003年起,武汉、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少数大医院先后进行了现代化手术室的数字化改造,但方案都基于视频会议和设备控制技术。虽然这些改进能够提供全新的手术观摩教学环境以及人性化的设备控制系统,但缺少至关重要的影像及手术导航支持,并不能从本质上帮助术中医生做出更优选择。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手术室,仍须从基本信息要素抓起,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整合以及医学影像管理信息系统(PACS)的建设等。
2.数字化手术室建设
手术室建设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强盛而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从手术室的硬件建设到设备的数字化配置,从整体手术间系统层流到设备的现代化都为现代化手术室的设备控制功能提升和集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手术室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空间。
2.1 强大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院数字化的逐步发展,医院拥有多个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PAC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图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等。
目前这些系统各自相对独立运行,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每个产品有各自的应用目标和专门的信息格式。如何在医院复杂、分散、异构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安全的交换和共享,是医院信息集成的重点研究内容。
数字化手术室是各种医疗数据集中的平台。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适时了解患者以前所下医嘱、术前影像学、生化临床检验等相关信息,动态观察患者术中生命指针变化,充分利用专家知识库指导手术流程,并能有效应对手术过程中突发事件。这就要求将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到数字化手术室平台上,做到HIS系统与医学影像系统(PACS/RIS)及检验信息系统(LIS)各个系统间无缝连接。
2.2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
吊臂和手术灯 可以提供电动的设备吊臂,和平面液晶监视器吊臂,用以提高效率,改善数字化手术室的人体工程学特性。手术灯能提供明亮的自然光,而内置于灯头的手术摄像机,能够为开放手术和内窥镜手术提供清晰手术影像。
网络建设 通过信息交换中心站,将手术室、医生办公室和其他各个部门,连接到全部网络站点以及世界各地。
影像设备 能够对静止图像、动态视频,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编辑,并刻录到CD、DVD或者到医院网络,以完善手术记录。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记录、编辑,并直接保存到患者的病历中。
影像导引 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现代影像导引手术系统。智能化的操作手柄,和无线控制软件,使得术者能够在手术区通过指尖按钮操作,从而提供了方便的系统控制。
中控系统 对手术影像、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控X射线摄影、诊断、远程医疗以及患者病历,进行管理;将声控系统与微创手术设备,进行整合,并对其周围设备进行控制管理。无线触摸屏,使得能够在手术区、护士站以及手术室的任何区域,对全部手术设备进行控制,并操纵设备的功能。
视音频控制 将办公室、外科中心以及手术室,连接到了一起,并能够把来自各科室的综合资料,完全转换成数字影像。
医用监视器 为满足手术室中微创手术需要,专门配备了平面液晶监视器。高分辨率(数字和模拟)平面液晶监视器,可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3. 数字化手术室应用
数字化手术室,整合了医学各种设备,改善了手术室的人体工程学条件。能够整合影像导引手术(Image Guided Surgery)平台,能够对仪器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并同信息通讯平台相连,以便查看各种形式的影像。能够控制远程医疗、病案记录、手术床和手术室灯光,用于整个手术期间提高效率。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数据的准确监控,使得患者术中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1 PACS手术室(医学影像通讯手术室)应用
PACS数字化手术室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档案和通讯系统,使CT、MRI、DSA、ECT、PET/CT、Ultrasound所获得图像资料迅速方便地送到手术现场,供手术选用。并集成手术现场内专用手术图像设备,取得手术部位的实时图像,直接指导手术的进程。PACS系统应当是数字化手术室中的一个工作站。现代数字医学成像设备,都具有DICOM3.0的标准接口,它规定了数字医学影像和相关信息的格式及其信息交换方法的标准,可以从接口采集图像数据,与医学图像档案和通讯系统PACS对接方便,这样就能和医院信息系统HIS融为一体。CT、MRI、DSA、ECT、PET/CT、Ultrasound等临床医学检查设备所获得图像资料迅速送到手术现场,为提高手术效果创造有利条件。手术现场所获得的实时手术资料和图像,也可以通过PACS输向外部,从而为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奠定了基础。
3.2 微创手术室应用
微创外科手术几乎涉及传统外科手术的所有领域,是将先进医学摄像系统、完善的手术器械、熟练的外科手术操作技巧相结合的前沿技术。微创手术室是数字化的新型手术室,其与开放式的手术方式不同,手术室的设计也不同于集中型的手术室,它分散、方便、灵活。但室内照明系统、净化系统、设备布局方式、手术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方式、手术图像采集和传输方式,都必须满足微创手术的需要,窥镜设备也应是现代数字化的图像设备。由于微创手术的出现,被集中型手术室所取代的分散型手术室正以高新技术的形式回到现代医院。
3.3 MRI手术室应用
磁共振介入手术室,简称MRI手术室。手术室图像引导的概念,已成为医学成像领域的热点问题,它使医学成像从以诊断为目的向注重治疗过程转移。图像引导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并能节省医疗费用。这种新型的介入外科治疗方式,在原有的传统手术室内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对器具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建立数字化的手术环境。
在手术室安装开放磁共振成像设备,采用磁共振介入的原理,向手术医生提供手术过程中动态的、变化的实时信息。实践证明动态的MRI成功引导,是颅脑神经外科手术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方法。目前,磁共振介入手术室正处在探索、完善、推广的阶段。
3.4 数字化手术室的推广
数字化手术室的建立,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虽然其背后的技术含量很高,可是对用户来说,只是非常简单、人性化的操作,不会增加医生手术的难度。一般手术间面积在35到70m2,层高不低于3m就具备安装条件。
推广数字化手术室,存在成本问题。数字化手术室可能初始阶段投资比较高,但是根据长远的发展看,是会提高效益的。国外的调查报告显示,使用数字化手术室,使手术效率提高了5~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以前日均能做8台手术的手术室,实现数字化后,日均能做8.4~8.8台手术,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就是转变观念的问题。这就如同十几年前,CT的普及过程一样。数字化手术室革命性的操作变革、简化的手术过程。这些创新均使医护工作者的效率大大提高,也实现了比人更精准和高效的操作。现在数字化手术室,面临着一个打破传统观念,更新和建立新模式的问题――它应该是今后医院一个发展方向。
篇7
一、动手实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呈现
在新课标颁布之初,曾一度出现数学课堂热热闹闹动手操作的景象,甚至认为课堂操作就是动手实践,这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应该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来安排是否需要操作,而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动手实践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
(一)课前体验
这种方式特指学习新知前所做的准备性实践. 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的陌生,而数学学习没有好的方法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
(二)课中操作
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动手实践的形式,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公式的推导、形体特征的发现等常常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归纳和概括.
(三)课后实践
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意识的最重要形式,可以说课中操作是在老师的调控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往往为了教学任务而使学生的操作显得不够独立,为了在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有效的操作效果,难免有时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很多意外的情况因为有老师的存在而被很好地处理或者避免,而课后实践则是完完全全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独立探索活动,所谓“独立”最大的体现在对意外情况的处理上,因为没有老师可以依赖,所以学生要学会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与取舍,逐渐发现并总结得出结论. 课后实践应该说是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最佳体现.
二、教师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具体来说,本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扶后放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前体验,还是课中操作,再或是课后实践,教师应逐步尝试放手把整个操作程序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逐步操作,展开实验,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践的具体情况作适时引导与点拨. 另外,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中操作后的交流环节和课后实践的反馈环节. 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的结论常常是不完整的,或者是只有小部分学生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结论,那么应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从而得到准确答案.
(二)鼓励合作与交流
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问题;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进行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以及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这就使得护理工作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更加重要,一旦护理操作中出现问题或事故,就容易导致患者的手术治疗失败或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手术室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较高。下面,文章就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以及临床诊治效果。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足 有些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因不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等,在手术过程中不避讳患者,随便谈论手术敏感问题或同手术无关的问题[1],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引起患者的不满,严重的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2缺乏充分的术前准备 有些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要求和条例将手术所需的器械、设备等充分准备好,导致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器械使用不正常、手术材料缺失、物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从而影响和阻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手术的被迫中止,从而造成患者手术风险的增大。
1.3缺乏全面的无菌理念 有些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无菌手术操作的重视不足,缺乏全面、充分的无菌操作理念,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的依据手术无菌操作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手卫生的重视和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医源性感染,也容易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问题。
1.4缺乏先进、创新的护理技术 目前,由于许多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较为年轻,缺乏充分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护理技术的掌握不全面、不精湛,导致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治疗,造成临床手术效果的不佳。同时,有些护理人员年龄过大,对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些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其在运用新设备时不能熟练的配合医生手术,从而影响到手术的进展[2]。
1.5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 目前,有些医院手术室对其护理工作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导致监督力度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尤其是对手术过程中相关辅料、器械以及遗留组织标本的检查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敷料遗留体腔、器械消毒不合格、组织标本混淆遗失等问题的发生[3]。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药物的使用不当也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手术安全问题。
2 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秉承耐心、亲切、安抚的态度同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交流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了解和掌握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语行为,避免在手术中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便于更好的减少纠纷问题的发生。
2.2加强手术室护理制度的落实 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和落实手术室的相关制度要求和规章条例,遵守手术室内各项护理工作的流程步骤,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护理人员要对手术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病区、住院号、床号、手术时间、病症情况以及手术部位等进行严格、仔细的核实记录,确保患者及手术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强落实“三查、七对、一注意”的手术室用药规定,避免出现药物过敏、药物用错等事故的发生[4]。
2.3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以便于临床手术开展的顺利。例如,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齐全手术所需的设备仪器(心电监护仪、手术台、电子内窥镜等)、器械(手术刀、钳、针、氧气罐、吸气管道等),并对其运行情况以及消毒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在手术操作中的正常。同时,还要注意相关设备器械的科学摆放,使其能够更加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避免因器械摆放不当造成的患者灼伤等问题的发生[5]。此外,还要做好手术室的术前消毒灭菌工作,以确保室内环境的卫生安全。
2.4加强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医院手术室要大力加强无菌操作管理,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教育、规章制度等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视,真正树立全面、科学的无菌护理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监督工作,对手术室内相关手术器具、设备、环境以及其他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每天检查,并严格检查的标准,确保手术室内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合格。同时,还要加强对手术药品质量的管理,坚决杜绝过期药品的使用,并严格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避免出现污染器械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二次感染。
2.5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医院要定期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再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强化其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对手术室职业感染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并使他们熟练掌握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此外,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在临床实践中优化、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方法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护理理念,积极推行和落实全面、优质、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和满意度。
3 小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真正将患者需求做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临床护理模式。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针对一些常见性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的予以预防和处理,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好的帮助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锦才.基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04):167-168.
[2]倪向红.浅析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33):122-123.
[3]田薇,李美,王凤华.浅谈手术室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3(01):210-211.
篇9
[关键词]年鉴;收藏;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4-0058-04
1 年鉴概述[HT]
年鉴是汇集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所搜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价值,有资料广泛、连续出版等特点[1]。
年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能够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读者通过查阅年鉴可以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和时事动态,查找各行业发展的历史事件、最新动态、最新进展和准确详细的统计资料,还可以利用年鉴查找法规政策、当代人物生平和书刊论文线索,了解各个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与动态,尤其是由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述评等三次文献。肖东发先生在《年鉴学概论》一书中将年鉴的职能和作用概括为六个方面:提供时事动态信息;提供重要的法规文献及其线索;提供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提供实用的指南、便览性资料;提供综述及回溯性资料;情报作用[2]。
[HTH]
2 中国年鉴阅览室概述[HTK]
2.1 年鉴阅览室的建立[HT]
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年鉴专藏始于1992年。为了满足读者对年鉴资料日益增加的需求,北京图书馆(我馆旧称)工具书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年鉴出版与馆藏调研。通过中国年鉴研究会获取了截至1990年底405种年鉴出版单位的详细信息,同时积极寻访购买补藏年鉴。1991年底馆藏年鉴约300种,工具书室藏年鉴179种,中文资料室约50种,基藏库约60余种。通过工作人员一年多的努力奔波,1992年底工具书阅览室的室藏年鉴总数接近360种,并将分散在各类工具书中的年鉴另辟区域单独排架,为读者提供年鉴的集中阅览服务[3]。1992年,参考研究部提出举办年鉴展览的建议,得到馆领导的批准并得到中国年鉴研究会的热烈响应。1993年5月18日至6月18日由北京图书馆和中国年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年鉴展览”汇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辑出版的各类年鉴450多种,总计3 000多册。通过展览,为北京图书馆补充了约100多种年鉴,在所收到的近千种年鉴展品中约有20[WTB2]%[WTBZ]补充了原有的缺卷。借此机会沟通了全国年鉴编辑出版单位的关系,加强了联系,积极向编辑出版单位宣传缴送制度,旨在使国家馆成为全国年鉴的收藏中心[4]。1995年6月中国年鉴阅览室(当时为工具书第二阅览室)正式成立,室藏年鉴种类700余种。
[HTK]2.2 中国年鉴阅览室的藏书建设[HT]
经过近20年的年鉴资源建设,截至2012年3月,中国年鉴阅览室(以下简称“本室”)收藏1949年以后创刊至今国内出版的中文年鉴种类已达3 979种,22 529册,年鉴光盘1 463张,覆盖已出版中文年鉴种类的75[WTB2]%[WTBZ]左右;该室还入藏台、港、澳地区出版的中文年鉴150种,754册,光盘51张,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专门提供中文年鉴(包括全国综合性年鉴,全国性专科年鉴,中央、省、直辖市、地县级统计年鉴和专业统计年鉴,地方综合性年鉴和地方专科年鉴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部分年鉴)阅览查询服务的特色阅览室,也是全国年鉴资料(包括我国台、港、澳地区年鉴资料)的收藏中心。
本室在2001年之前是自采自编,之后馆里政策调整,采编归口,年鉴的采编交由中文采编部负责。从2002年起本室每年2~3次向馆采访组提交馆藏、室藏年鉴缺藏目录。随着新的年鉴不断创刊,我馆也不断加大采访力度,年鉴室藏逐年上升(图1)。
2.3 本室的读者群及年鉴利用情况[HT]
本室的读者群,以专业读者为主,学历层次较高,主要来自高校、教育和科研单位,查询年鉴的目的主要是课题、论文或调研需要。2011年本室共接待读者9 144人,年鉴流通量38 824册次。
从表1分析结果看,2006—2010年本室的读者人数和流通册次,除了2008年受奥运会影响略有减少外,一直较为稳定。2011年年鉴读者量和流通册次减少的原因:一是我馆一期维修改造,从2011年5月1日闭馆至7月18日开馆,近2个半月时间停止服务,开馆后有很多读者不知道年鉴室在二期新馆恢复阅览服务;二是跟馆藏政策的调整有关,2003—2009年上半年,馆藏第一本入保存本库,第二本作为基藏本入藏年鉴阅览室提供闭架阅览;从2009年下半年入藏政策调整,第二本入藏基藏书库,第三本入藏年鉴阅览室。诸多原因造成阅览本缺藏数量较大,读者只能借阅保存本或基藏本,因而本室的流通量骤减。
作为一种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在读者的查检、考证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为读者提供权威性、全面性的资料和数据。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年鉴的出版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年鉴电子资源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因其信息量大、更新迅速、查检方便等特点备受瞩目,丰富了年鉴的载体形式,大大方便了读者的查阅需求。但是从目前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借阅实际来看,由于纸本年鉴馆藏资源相对丰富,加之读者对相关数据库缺乏了解,因而纸本年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借阅率。这表明纸本年鉴在读者查检过程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读者对年鉴的查阅需求不断增加。[LM][HT]
[HTH]3 年鉴资源的收藏利用实践
篇10
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常见有借景、借物、借人或事来抒情。于此,我们只摘选几个常考的加以讲析。
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即作者在诗词中不加掩饰地直接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让强烈感情奔流倾泻而出。
例(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七首・其四》)
王昌龄的这首诗,可谓唐人边塞诗的上品。在这两句中,作者将卫国戍边、誓扫胡尘的建功之志和报国之心直接的倾吐出来,英雄气概尽显。
例(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词人李易安将故土沦丧、夫死漂泊的家国之恨、飘零之愁直接地展现在词句之中,以一“愁”字收束全诗,足见内心之苦。
中国传统诗词和绘画都颇讲究含蓄、留白,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注重为读者留下再创作的空间,这与我们的民族气质也息息相关,但以上两篇直抒胸臆的诗词,也实属上乘之作。
2、 借景抒情
属于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情达意。
例(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杜牧《泊秦淮》)
诗歌前两句写景,所写之景并非晴朗月夜,所构之境并非清明意境,迷蒙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象暗淡,意境凄迷,令人倍感冷寂。这就为后两句抒发国破家亡之恨加重了忧苦的色泽,可谓情与景相得益彰。
3、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有古人所谓“物我两忘”的高妙。在描写景物时高度融入主观感情,情中见景,景中有情,难分彼此。
例(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划线六句,乍看是山野隐居的日常生活实景描写,深入赏析方能体味这几句中寄寓着诗人脱于俗尘、倦于案牍、安于自然、乐于山野的情感与境界。景中亦有情韵,情景融二为一,足见陶公的雅趣和高蹈。
4、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也属于诗词的结构技巧,具体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显得意犹未尽,这样可以使诗歌达到“不言情而情无尽”的高度,使诗句成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笔。
例(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之中有三处写月的妙笔,划线句可说是最为传神的一句。在大段铺陈的描写了音乐之后,笔锋陡转,以一句写景句收束全段,继而开始下段关于琵琶女身世的陈述。而这一句恰是得到历代诗评家的激赏,综合大家观点,都认为此句以景结情,将江州司马一行人在高妙的音乐声中忘我、沉醉与江月合一的情感描摹的淋漓尽致。
例(2):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起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三句都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诗人于此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若军中置酒饮乐之时,忽地变换了场景,突兀出一个月照长城的苍茫景像:古老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传达出了无数边将难以言表的感触。至于征戍之士见此情景是满怀边愁还是满腔壮志,是当下忧思还是山河之爱,谁又能一言说清呢?只给读者留下了千古思虑,这也正是以景结情的无限妙义。
5、 乐景写哀
这一手法归结于反衬,但也涉及情景关系,在此一并小析。乐景写哀情即指表面上写的是欢乐场景,而实则借此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例 《诗经》之中有一写征戍题材的名篇--《小雅・采薇》,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历来备受称道的一句乐景写哀的经典。杨柳依依,春风浮荡,本是阳春美景,可当这盎然美景之中饱含了将士即将远戍的忧苦和生死未卜的凄然时,是否更令千古看官动容?
6、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状物诗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传统审美总是偏向含蓄蕴藉的,加上我国先贤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就决定诗人们往往将情感志趣投射到物象之中,状物诗的繁盛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又常将外物之性与人之质性建立联系,这就有了松、竹、梅的君子品性和兰、菊、莲的出尘清高。屈子香草美人的喻体结构即是立足这种联系。
例(1):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