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范文
时间:2023-04-11 15:1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光眼手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眼内引流手术
主要指虹膜周边切除术。在患眼虹膜的周边部分开一个小孔,缓解因瞳孔阻滞造成的后房压力增高和前房角阻塞。
评价:该手术创伤小,疗效高,但近年来多被更微创的激光虹膜切开术所代替。主要适用于前房角引流功能完好的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眼外引流手术
通常称“滤过性手术”。通过新辟一个将房水引流到眼球外的“滤过道”,以降低眼压,如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
评价:此类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广泛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各型原发性青光眼、大多数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晚期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现多选用小梁切开术或前房角切开术。
另外,还有一种在眼内植入一根带阀门管子来引流房水的手术,称为减压阀植入术。通常用于多次其他手术失败或一般手术难以见效的难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的青光眼等。
3睫状体破坏性手术
利用激光、低温冷冻、高频电凝等物理手段,破坏部分睫状体上皮,减少房水产生,降低眼压。
评价:这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且手术效果预测性较差,一般用于已经无视觉功能、眼压仍然很高且伴疼痛的患者,主要是为了解决高眼压带来的疼痛,对视功能没有改善作用。
专家提醒
・根据青光眼类型选择治疗方法 尽管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激光、手术等多种,但针对不同的青光眼类型,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闭角型青光眼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早期患者可施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多数可治愈。较晚期的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术(最常用的是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应使用药物尽量将眼压降到正常水平。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先用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视野或视神经损害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未确诊为青光眼,但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者,由于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故不必等到视野或视神经受损后才开始治疗。婴幼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药物只能作为手术前准备。
篇2
关键词 青光眼 围手术期 护理
临床资料
本组青光眼患者118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原发性青光眼34例,继发性青光眼27例。
术前观察与准备
控制眼部炎症:术前按时给予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眼液滴眼,炎症严重可增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控制高眼压:严格按医嘱使用降眼压眼液,根据病情检测眼压,原则上青光眼患者应待眼压控制正常后才进行手术,一般要求在20mmHg较为理想。
检查准备:术前按医嘱及时给予做好各项必备检查,以了解身体情况,是否有手术禁忌症。
术眼局部准备:手术前1天下午给予结膜囊冲洗、冲洗泪道及消毒包扎术眼等,讲明术中配合注意事项。说明手术中的大致顺序,指导患者练习卧位、双眼上下左右转动,以配合手术室护士操作;同时保持头部、身体及双手勿乱动,以免污染无菌区域或影响手术进程。
术晨注意观察眼部及全身症状,如有无感冒、咳嗽及眼部充血、分泌物、眼痛、恶心、呕吐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情况遵医嘱停止手术。
病情观察
术后每天协助医生裂隙灯观测前房情况、滤过泡形态和性质、眼压水平,必要时给予镜检和B超检查。注意观察有无头痛、眼睛胀痛、恶心、呕吐等眼压升高症状,必要时随时测量眼压。保持绷带正常位置,包扎用的小方块纱布要准确加压在滤过泡相应的眼睑位置上。包扎后嘱患者尽量减少眼球转动,并定时观察包扎有无移位及加压包扎效果,如有头晕、流泪、眼痛等不适,应及时拆包并协助医生裂隙灯下观察眼部情况并相应处理。应继续观察对侧眼的眼压或有无疼痛、流泪等,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非手术眼继续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并监测眼压防止眼压升高。
用药护理
青光眼常用药物有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脱水剂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多,故临床上青光眼患者用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滴缩瞳剂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滴眼后要压迫泪囊3分钟,避免经鼻腔吸收后引起不良反应,如滴毛果芸香碱、噻吗洛尔眼液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出汗、唾液多、心率<60次等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当一眼滴缩瞳剂,另一眼滴扩瞳剂时,滴眼前认真核对眼药水名称,滴眼时应保持平卧,因双眼所滴的眼药水作用完全不同,以免眼药水相互流入,引起不良后果,同时执行单应分开转抄,并做醒目标志,以避免滴错眼而引起差错的发生。②口服乙酰唑胺片或醋甲唑胺片,注意观察有无口唇、手足麻木、腰痛等现象。③加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时要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排尿情况。告知患者输完甘露醇后应卧床休息30分钟后方可起床,以防止性低血压,引起跌倒。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滴速,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④使用皮质类固醇药:口服强的松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胃肠道疾病,指导患者应饭后服药,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部不适及大便情况,告知患者使用此类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及时发现不适,及时报告医护人员。⑤用药后除注意不良反应外,还应注意用药的效果。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视力的抢救。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清淡、营养、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控制饮水量,每次饮水≤300ml;禁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根据患者文化层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青光眼的一些疾病常识内容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目的和转归、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及相应处理,饮食指导,提高自我观察与护理的能力。
让患者了解青光眼这种终生眼病会造成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故终生应定期复查,告知患者避免眼压升高的因素,向患者示教并指导自测眼压的方法。
严格按医嘱用药,扩瞳、缩瞳药严格分管,滴皮质类固醇眼液应严格按医嘱减量使用,并教会家属及患者正确使用。定期门诊复查。
出院后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控制情绪,不宜激动,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地从事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避免长时间看电影、电视及低头,不要随意按摩或碰撞术眼。避免在暗室久留,不宜穿高领衣服,睡眠时枕头高度适中。
讨 论
青光眼最重要的危害是损伤视神经,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入院后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眼压及患者症状表现,根据患者情况有计划做好围手术期的“预见性”健康教育,同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预防药物中毒,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秀英.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69-671.
篇3
【关键词】青光眼;手术;护理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激光治疗。我科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青光眼的患者,女性108例,男性10例,年龄42岁~78岁,临床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采用的治疗方法:患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同时健眼激光治疗或药物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有些患者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我们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青光眼绝不是不可治疗,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只有少数病例控制不良,但也可以通过治疗来维持现有视力。患者不应悲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
2.1.2 饮食护理 饮食要易消化,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及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适当控制饮水量,一次饮水不宜超过300ml。保持大便通畅。
2.1.3 用药护理
2.1.3.1 术前禁止用扩瞳剂和口服或注射阿托品、颠茄类药物。
2.1.3.2 高眼压引起呕吐较严重的患者,除按医嘱应用降眼压药外,应对症补充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2.1.3.3 严格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频繁应用缩瞳剂时,对年老体弱、恶心、呕吐、进食乏力患者应注意有无眩晕、气喘、心率减慢、流涎、多汗等中毒症状,这就要在滴用眼药后立即压迫泪道3分钟以上,这样既可增加疗效又可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医源性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应用碳酸苷酶抑制剂要观察有无知觉异常、四肢和颜面麻木及针刺感,因该药为磺胺类药物,故应同服等量小苏打以碱化尿液,每周查尿常规1~2次:因其可导致尿路结石,应注意有无腰痛、排尿困难等异常表现,如有可少量多次饮水。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时,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变化,特别是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
2.1.4 休息护理 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睡时枕头应适当垫高,衣领不可过紧。以免巩膜静脉压增高,引起眼压增高。嘱患者少阅读,少看或不看电视。避免在暗室内停留过久,以免瞳孔散大、房水排出受阻而眼压升高。慎用安定,以免诱发升高眼压。
2.1.5 术前准备 术前三日滴用抗生素眼药,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术后感染。术前一日剪睫毛,冲洗泪道,术前半小时冲洗结膜囊,静脉滴注抗生素。
2.2 术后护理
2.2.1 卧位与休息护理 平卧位休息,前房出血时取半卧位,并静滴止血药。注意限制头部活动,避免低头及头部振动,控制咳嗽、打喷嚏、呕吐,不用力眨眼,不揉按术眼,不用力排便,避免大声说笑,严禁突然翻身或坐起等,以防眼内出血、伤口裂开、眼压升高。术后运动要适度。由于眼睛刚刚做完手术,术后早期的眼压比正常的眼压还低,这时候如果过度运动可能引起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所以不能剧烈运动。
2.2.2 病情观察 每天更换敷料,保持眼部清洁,积极对症治疗并观察眼及全身反应,疼痛时可给镇静、止痛剂,若眼痛、头痛突然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前房形成情况,有无积血,是否需要散瞳。当前房未恢复时,充分扩瞳后加压包扎术眼,促进前房恢复。术后病人常因反应性虹睫炎或浅房需点用散瞳药,而非手术眼需点用缩瞳药,此时应严格三查七对,避免发生用药差错。
2.2.3 饮食护理:术后1至2天以半流质饮食为宜,多食易消化、多纤维素饮食,饮食结构合理、宜荤素搭配,保持大便通畅,如3天无大便者,应给缓泻剂。
2.2.4 心理护理 消除青光眼手术后紧张、恐惧、担心心理,这是青光眼病人常见的心理状态。语言护理与心理护理同时进行不仅能减轻青光眼患者局部疼痛,而且能清除青光眼手术后悲观、抑郁心理,引导病人保持轻松和充满希望的状态。
2.2.5 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眼压的方法,如闭眼用食指弹压眼球,并与本人鼻尖硬度相对照。若眼球与鼻尖硬度相等为正常眼压,若大于或小于鼻尖硬度即为眼压增高或较低。详细交待用药方法和时间,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点眼和涂眼膏方法,按照医嘱按时用药,避免随意加减药量,从而减少手术眼眼压过度波动和药物副作用。
篇4
【关键词】白内障 青光眼 联合手术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087-02
自1998年5月至2005年10月对46例4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合小梁切除术(简称联合手术)获得没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8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行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人工晶体植合小梁切除术共46例48眼,男23例23眼,女23例25眼。年龄56―85岁,平均68.7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合并白内障6例6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6例6眼,48眼中虹膜后粘连瞳孔不圆者7眼。
1.2 术前检查及准备
常规检查:视力、光定位、色觉、眼压、前房角、眼电生理、眼A/B超,并按角膜曲率和A超测量的眼轴长度,根据SRK--Ⅱ公式计算出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术前尽量以药物治疗将眼压降至正常,术前30分钟行泪道及结膜囊冲洗,滴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剪睫毛。如果眼压仍高则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伴有糖尿病者则选用甘油果糖注射液降低眼压。
1.3 手术方法
用2%利多卡因行球周麻醉及上方结膜下浸润麻醉,开睑器开睑,做上直肌牵引缝线。在上方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暴露巩膜并止血。以12点为中心距角膜缘4mm处制作4mm×3mm梯形巩膜瓣,在巩膜瓣基底向角膜分离约1.5~~2mm,由巩膜瓣右侧根部向右延长巩膜切口约3mm,并向角膜做隧道分离约2mm。左侧3点钟位角膜缘内作穿刺口(侧切口),缓慢放出房水。由侧切口向前房注入黏弹剂,用穿刺刀在约10点半处巩膜切口隧道内穿刺进入前房。有虹膜后粘连者,用黏弹剂针头边分离边注黏弹剂,使瞳孔进一步散大。用自制截囊针做连续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其直径约6mm。做水分离及水分层,游离晶状体核,采用旋转法将晶状体核移入前房,视晶状体核硬度大小而适当扩大切口。前房再次注入黏弹剂,用注水式晶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或在前房内将晶状体核一分为二劈开取出。以注吸法清除残余皮质,再次注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并将晶状体襻调至水平位。在巩膜瓣下切除1.5mm×3mm含有小梁组织的深层角巩膜组织,做相应虹膜根部切除,整复虹膜瓣及虹膜,使瞳孔复圆。用10~0缝线在虹膜瓣两角及根部各缝1针。由虹膜切口做前房注吸,置换出前房中残余的黏弹剂。从切侧口向前房注BSS液加深前房,以了解切口是否漏水。缝合结膜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单眼包扎。
1.4 术后处理
术后第1天换药,常规滴抗生素滴眼液。对有角膜水肿或前房渗出者,则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玻璃酸酶。滴托品酰胺滴眼液活动瞳孔。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0.02~0.04者1眼,0.05~0.25者6眼,0.3~0.6者36眼,0.8~1.0者4眼,术后视力差者均因长期眼压高即晚期青光眼,C/D大于等于0.8,术前眼电生理F-VEP均有P2波峰潜伏期模型延长,视神经受损明显。
2.2 术后眼压
术后眼压大部分在21mmHg以下,仅有3眼术后2月眼压在28mmHg左右,局部用噻吗心安滴眼液后眼压被控制。
2.3 术后滤过泡
术后滤过泡41眼呈扁平状的功能性滤过泡,5眼滤过泡呈泡状滤过(高龄病人结膜薄),2眼滤过泡不明显。
2.4术后并发症
术后第1周有角膜水肿者29眼,前房渗出16眼,浅前房5眼,前房积血2眼,经药物治疗1周后均恢复,瞳孔不圆2眼,上方虹膜片状萎缩2眼,人工晶状体夹持2眼,眼压高有6眼,经局部按摩,滤过泡明显,眼压正常3眼,仍有眼压稍偏高,需用噻吗心安滴眼液可控制。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发生逐年增多,而今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分次手术还是联合手术,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问题,随着眼科先进设备不断引进及显微手术不断更新,提高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效果,避免了分期手术给病人所造成的痛苦,联合手术已成为当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法。早期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因角膜切口大(10×20mm),不仅对组织损伤大,而且术后炎症反应重,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导致滤过功能下降至眼压升高,并且术后角膜散光较明显,视力恢复不理想。我们采用小切口联合手术,手术切口小(6~7mm)并且在虹膜上,因为切口小,术后角膜散光度数小,视力恢复快,组织损伤小,炎症反应轻,相应减少了滤过泡瘢痕化,确保功能性滤过。而本组术后视力差的7眼,术前长期高眼压损伤视神经为主要原因,眼电生理F-VEP检查已证实。
作者认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术前检查和适应症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术前眼底看不清,视神经及视网膜情况不明,术后视力难以估计,因此,应术前认真检查眼底、病程长短、光定位、色觉及角、虹膜等情况,并做F-VEP测定,以确定患眼视神经情况,对不同类型青光眼合并明显视力障碍白内障均可实行联合手术。
对所有病人术前30分再次散瞳,对眼压高同时快速静脉输入高渗剂以降低眼压,对药物不能控制眼压者,在手术台上先行球周麻醉(中不加肾上腺素),轻压眼球片刻,按常规手术进行,将虹膜瓣及隧道切口制妥后再做角膜侧切口,缓缓放出少量房水,降低眼压,提高手术安全系数。
关于虹膜切口布局设计,我们将虹膜瓣做在左侧,而虹膜隧道切口做在瓣的右侧,有点为不仅有利于白内障手术的操作,而且原理虹膜瓣滤过口,这样可明显减少滤过口附近组织的损伤及反应,避免虹膜瓣粘连,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给下次手术留有位置,对于Ⅳ~Ⅴ级核,在前房内用黏弹剂完全包裹内核的情况下,采用手法将晶状体核劈成两半,以圈匙分别娩出。
本组48眼施行联合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者45眼(93.75%),高于国内报道的87.50%,低于98.45~99.3%,术后矫正视力0.02~0.25者7眼(14.58%),接近国内报道14.41%,视力在0.3~1.0者41眼(85.42%),接近国内报道85.58%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视术前长期高眼压严重损伤视神经,术后炎症反应重,本组术后角膜水肿29眼(548.33%)高于45.05%,分析原因为手术初期因眼压高致角膜水肿,其内皮细胞功能下降,加上眼内显微手术技术操作不细致,在娩出晶状体核或反复抽吸皮质时水流过度刺激角膜内皮而引起角膜水肿浑浊。故作者在后期手术中对晶状体核硬而大者,采用将晶状体核一分为二的娩核法。在注吸皮质时采用地流量,缓慢将皮质吸净,这样角膜水肿核虹膜萎缩明显减少,并且术后炎症反应轻,提高手术效果。术后短期眼压高可能的因素:术前长期用缩瞳剂致虹膜后粘连,在手术中分离时机械损伤致虹膜色素脱落与炎性渗出,黏弹剂残留阻塞房角、虹膜切口及滤过口。术后经消炎、按摩等眼压被控制。作者据临床观察认为在手术结束时最好做前房水置换,吸净前房中脱落色素、渗出物、残余黏弹剂,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尽可能不触及眼内虹膜组织,以减少虹膜局限性萎缩及色素脱落。最后在从侧切口向前房注水加深前房,减轻术后并发症。
篇5
【摘要】难治性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病情复杂,并难以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而导致手术失败的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滤过性手术疗效差,手术成功率低,仅为11%~52%,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为滤过泡瘢痕形成。自青光眼引流物应用于临床以来,为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12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0~60岁,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继发性青光眼4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多次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1例。
1.2手术方法
常规球后麻醉,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并暴露巩膜,用生理盐水冲洗青光眼阀证实通畅后,将引流盘固定于两条直肌间巩膜表面,引流管指向巩膜,修剪引流管,行角膜缘的前房穿刺,将引流管插入前房。
1.3青光眼阀降压机制
Ahmed青光眼减压阀,其具有较大面积的引流盘,有单向阀门的引流管,当眼压超过预定值0.9~1.3kPa时阀门自动打开,将前房的房水引流到眼球赤道部引流盘周围的疏松球外组织,被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使眼压下降。
二、结果
12例施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手术患者,术程顺利,术后经给予抗炎、止血等处理后,出院时眼压在0.8~2.8kPa之间,术后视力无提高,其中2例发生浅前房,经给予散瞳剂及高渗脱水剂等处理后前房深度恢复。低眼压2例,无一例发生前房出血和引流管内口阻塞。
三、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全身准备
常规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术前晚及术晨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等变化,口服鲁米那90mg和肌注鲁米那注射液0.1g,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
3.1.2眼科准备
术前进行视力、视功能、角膜、瞳孔、眼压、房角、视野及视网膜电生理等检查,如眼压过高应先给予降眼压处理,确保手术安全。术前3天滴抗生素眼液,术前晚及术晨冲洗结膜囊、泪道、包眼,必要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3.1.3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往往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及多次手术治疗后效果仍不满意,心理压力较大,加之对新技术相关知识不了解,故对手术治疗信心不足。因此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开导患者,并将手术的优点、原理、方法和目的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同时向患者介绍已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信心,并嘱患者术前避免感冒,以免术中、术后咳嗽,打喷嚏,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因术中术后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可增加头部静脉压,导致前房出血,引流管移位等。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
手术当天卧床休息,避免头部震动,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大量饮水,一次饮水量不宜超过300ml。
3.2.2眼部观察
术后每天协助医师做好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观察角膜、瞳孔、前房等变化,同时每天监测病人的眼压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2.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浅前房:为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病之一。这是由于引流装置过度引流所致。本组发生浅前房2例,一旦发生浅前房情况,应及时给予加压包扎,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脱水剂,局部应用阿托品散瞳等处理。滴用阿托品眼液时应用棉球压迫泪囊部2~3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腔,经鼻粘膜吸收引起中毒反应。静脉滴注甘露醇时应注意肾功能情况。加压包扎患者应说明其目的和重要性,使患者配合,并随时注意绷带有无松脱。经上述处理后,2例浅前房病例,其前房深度在1周内均恢复正常。②低眼压:是各种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是睫状体功能抑制,引流管周围渗漏及脉络膜脱离所致。也可由于球外一过性眼压增高(如用力眨眼、眼球挤压等)导致房水加速外流引起。本组发生低眼压2例,眼压值在0.8~2.7kPa,无脉络膜脱离发生。术后加强宣教,注意卧床休息,不可震动头部,适当限制下床活动,勿用力挤压眼球和用手揉眼,避免便秘、咳嗽,过度弯腰,以免增加头部静脉压波动,导致前房出血、脉络膜渗漏。每天监测眼压变化情况,同时给予阿托品散瞳和单眼加压包扎,经上述保守治疗后,眼压在1周内恢复正常。③前房出血:可能与虹膜新生血管有关,也可能因长期高眼压,术后突然低眼压所致。如发生前房出血,宜给患者取半卧位,术眼戴眼罩防护,以免碰撞,同时给予止血药物。禁食过硬食物,注意防止感冒,避免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如出血较多,1周内不能吸收,应给予前房冲洗。本组无一例发生前房出血。④引流管内口阻塞:可因术后眼内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严重者由纤维蛋白渗出膜阻塞前房引流管内口所致,患者术后可出现术眼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等高眼压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注意保护术眼,避免外力作用导致引流管移位,同时严密监测眼压变化情况。本组无一例发生引流管内口阻塞。
3.2.4出院指导
①保持情绪稳定,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一次饮水量不宜超过300ml。②教会病人正确滴眼方法,告知滴眼注意事项。③正确按摩眼球,保持青光眼引流管通畅,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在下眼球隔着眼睑向上挤压眼球,动作要轻柔并形成一定的冲击力。该方法可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青光眼阀调节眼压的前提和保障。④定期复查: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3个月内每2周复查1次,1年内每月复查1次,如出现眼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就诊。
四、小结
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由于青光眼阀植入术后,眼压突然降低易发生前房出血、浅前房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眼压变化情况,做好健康教育,强调术后并发症护理的重要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吴瑜瑜,庄铭忠.两种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5):250.
[2]PrataJA,MermoudA.Labreeel,etal.InVitroandinvivoflowcharacteristicsofgalucomadrainageimplants[J].Ophehalmology,1995,102:894.
[3]唐广贤,樊孟荣,孙兴怀.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玻璃体手术后的难治性青光眼[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93.
篇6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并发症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066
NVG较为顽固, 治疗难度大, 常规疗法难以奏效。患者如长期处于高眼压状态, 视力会遭到不可逆性伤害, 在药物治疗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 研究手术疗法的效果意义较大[1]。现将本院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入住本院治疗NVG的患者58例。入选标准:症状表现为眼球疼痛, 经药物联合治疗后眼压>4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之前未经青光眼手术治疗;患眼视力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行TSCPC, 即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常规方法消毒, 患者保持仰卧位, 以倍诺喜开展2次表面麻醉。在进行睫状神经节麻醉时, 选用0.75%布比卡因搭配2%利多卡因。准备半导体激光仪, 其治疗范围为270°, 激光点数处于18~22点, 曝光时长2 s, 发射功率在1.9~2.2 W, 调整好探头, 放在角巩膜边侧, 将光纤放于角膜之后1.5 mm, 防止对睫状后动脉造成伤害。调整到2.0 W左右, 有轻微爆破声即可。B组行睫状体冷凝术。麻醉方式同A组。冷冻设备冷凝头直径是2.5 mm, 放在角膜边侧后部, 范围调整至180°, 冷凝6~8点, 每点60 s, 温度设定在-70℃。
手术完毕后, 准备23.5 mg地塞米松, 全部患者行结膜下注射, 阿托品眼膏与典必舒, 科学包扎。如发现房炎症患者, 典必舒滴眼, 4次/d。眼压>40 mm Hg者, 服用甲唑胺片,
1片/次, 3次/d。备好2.5 ml的120%甘露醇, 以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如有前房出血患者, 服用安络血片, 0.5 mg/次, 3次/d。如有眼球痛者, 服用科洛曲, 3次/d。
1. 3 观察指标 在术后, 对比观察两组眼部疼痛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有效:术后患者眼压较术前降低的幅度≥30%, 或处于6~21 mm Hg, 眼痛症状消除;无效:眼压降低幅度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比较 手术完毕后6个月, A组有效27例, 无效2例, 有效率为93.10%。B组有效21例, 无效8例, 有效率为72.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5, P
2. 2 眼压比较 术后7 d, A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1。
2. 3 眼痛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手术完毕后, A组与B组的眼痛时间分别是(1.2±0.5)d和(3.7±1.4)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69, P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 B组为51.72%,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78, P
3 讨论
NVG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视网膜缺氧缺血, 使用药物治疗效果甚微, 较多患者因病重无法忍受痛苦最终摘除眼球。
在视网膜缺血时, 产生大量促血管因子, 对视网膜血管发挥作用, 使其增殖, 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到房角和前房, 新生血管在刺激下就会加速生长, 进而导致此疾病发生。睫状体冷凝术能发挥治疗的作用就是因其可发挥低温效果, 遏制房水生成, 缓解眼压[3]。
TSCPC设备可发射半导体激光, 具有热凝固作用, 对睫状体基质施加影响, 并促使上皮细胞死亡, 房水含量被控制在较低限度内, 使脉络膜上腔扩大, 让房水顺利流出, 缓解高眼压症状, 同时不使巩膜与虹膜遭到损坏[4]。
本研究中, A组在手术完毕1周后, 眼压状况明显好于B组(P
总之, TSCPC是治疗NVG的首选方法, 疗效较佳的同时还可具备较强的安全性, 可帮助患者远离病痛。
参考文献
[1] 高付林, 胡莲娜, 伍春荣, 等. PDR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围手术期血压和血糖波动性的研究.国际眼科杂志, 2015, 15(6):1050-1053.
[2] 岳红云, 张百红, 张晓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围手术期雷珠单抗应用研究.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 36(8):589-592.
[3] 陈宁宁, 张奕霞, 李彩云, 等.不同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1(3):515-517.
篇7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类可致盲眼病。在眼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多伴有长期的头痛、恶心、呕吐等,患者也因此极易产生悲观的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对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1岁。均为单眼发作;术前患者眼视力均在光感至0.1,眼压37-60mmHg;发病时间4-10d;初次发作35例,再次发作13例。
1.2 方法。(1)熟悉环境。患者入院时,多伴有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变得性情急躁易怒,情绪容易激动,对环境的变化敏感。护士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使其尽快熟悉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迅速进入患者角色。(2)相关疾病知识讲解。青光眼的发病与基础疾病、生活习惯、情绪等方面有较大关系,患者入院后根据不同文化层次,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青光眼知识讲解,责任护士应认真详细讲解有关闭角型青光眼的知识,如症状、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等,告知患者许多因素或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以引起眼压升高而加重病情,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持乐观情绪,针对诱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急性发作。(3)用药指导。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主要通过局部及全身用药,使眼压尽快控制至正常后才能手术,一般要求在20mmHg以下,因此,做好用药指导非常重要。①甘露醇具有降眼压利尿的药理作用,静滴时对局部血管有较微刺激,出现疼痛,是正常现象,告知患者不要紧张,可采用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注意药液不外渗。②使用缩瞳剂点眼时,用棉球按压泪囊区2-3分钟,以减少药物的吸收,防止中毒现象。③口服乙酰唑胺片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四肢面部麻木,尿路结石等,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4)健康行为指导。①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规律,避免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足。②衣着宽松,衣领不宜过紧,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以防因颈静脉回流受阻,房水循环障碍,引起眼压升高。③避免室内光线过暗,宜开灯看电视。④控制每次饮水量,不超过500ml,以免饮水过量,使血容量增加,房水形成过多,导致眼内压升高。⑤告知患者应禁烟、酒、咖啡、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畅。⑥坚持锻炼,预防感冒、咳嗽、打喷嚏等诱发眼压升高。(5)术前心理指导。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前多有:紧张、恐惧、急燥冲动、孤独寂寞、忧虑担心、悲观抑郁等心理特征[1]。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手术前日访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使其对手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前还可讲述手术成功的范例,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缓解患者术前负面心理因素,利于术前更好地控制眼压及全身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6)术后心理指导。患者在青光眼手术后可能伴有术眼的磨、痛不适,我们在随访时可以告诉患者这是正常现象,防止患者紧张焦虑,诱发另一眼的发病,同时也可以减少因情绪激动造成的血压及眼压波动,减少术后出血、浅前房等并发症[2]。(7)出院健康宣教。①告知患者青光眼是终生疾病,需长期门诊随访,定期检查眼压、视力、视野等,以便观察治疗效果。②指导患者坚持正确合理的使用药物。③如有眼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彩色虹视圈应立即复查[3]。
2 讨论
通过对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能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患者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坚定了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信心,减少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可调节缝线;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92-02
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手段。小梁切除术为滤过引流术,可适用于各种需进行眼外滤过术的青光眼[1]。在进行滤过性手术中,巩膜的厚度、瓣的大小、缝线的张力都会影响到前房深浅、眼压高低、滤过泡的形成等,进而影响手术效果[2]。本研究通过使用可调节缝线应用到青光眼小梁手术,旨在探讨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1例共120只患眼,其中男56例,女45例,年龄39~71岁,平均(59.8±6.7)岁。开放性青光眼59例(62眼)、闭角型青光眼42例(58眼)。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61眼),对照组51例(59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2%利多卡因加0.75%布吡卡因术区球结膜下1 ml、球后2 ml浸润麻醉,上直肌缝线牵引固定,做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分离结膜下筋膜组织后,充分烧灼巩膜面止血,以角膜缘为基底,做4 mm×3 mm大小、巩膜厚度一半的巩膜瓣,用0.4 mg/ml丝裂霉素浸泡棉片,放置预先成型结膜瓣与巩膜瓣下,放置时间根据球结膜厚度调整,一般为2~5 min,去除棉片后用500 ml生理盐水冲洗,做前房穿刺,巩膜床上切除1 mm×3 mm小梁组织,做虹膜周边切除,恢复虹膜,缝合线用9-0尼龙线。对照组巩膜瓣顶端缝合2针,结膜瓣平整复位后间断缝合。观察组巩膜瓣缝合4针,顶端2针永久缝合,腰部2针做可调节缝线,方法如下:两腰处巩膜瓣游离缘侧进针后从对侧出针,拉至接近缝线尾端后,以尾端为支点,打四环活结,带针一端从穹窿部结膜出针后,在结膜面打结固定,剪除多余缝线,缝线尾端置于穹窿部。两组均在巩膜瓣缝合后前房内注入平衡盐液,观察巩膜瓣处房水漏出情况,根据外流情况调节缝线张力,至无房水漏出后达缓慢渗出后,关闭结膜瓣。术毕结膜下注射2 mg地塞米松、40 mg妥布霉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后加压包扎。
1.3 可调节缝线的处理
术后依据眼压情况调节缝线,如术后1~2 d眼压较高,按摩眼球仍不能下降至17 mm Hg以下,在表面麻醉下适量放松缝线,暂不拆线。术后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或眼压略高,滤过泡正常或扁平,通过按摩眼球眼压能够下降者,观察3~5 d后拆除缝线,如眼压较低,前房较浅,滤过泡为功能型,观察1~2周后再拆除缝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字2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比较
术前两组眼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2周、3个月观察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比较 mm Hg
组别 术前 术后3 d 术后2周 术后3个月
观察组(n=50) 41.2±4.7 14.2±3.6 11.6±2.8 12.2±2.1
对照组(n=51) 40.9±5.1 17.9±2.9 15.9±3.5 15.8±2.9
t值 0.335 5.399 7.443 7.807
P值 0.738 0.001 0.000 0.000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浅前房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1.6%(1/61),对照组术后发生浅前房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3.6%(8/59),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7.972,P=0.002)。
3 讨论
青光眼是临床中较为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青光眼眼压升高的原因,大多为房水外流阻力增高。手术治疗是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式[3],上世纪六十年代Cairn采用显微手术方式,在较厚巩膜瓣下切除含有Schlemm管的小梁组织治疗青光眼获得理想疗效[4]。但随之发现小梁切除滤过引流术较易发生存在多种并发症,例如浅前房、滤过量过大导致滤过过强、眼压控制不良、滤过泡纤维包裹、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5]。
近年来可调节缝线逐步被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性小梁切除术中,通过对调节缝线拆除时间的调整,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眼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术后低眼压、浅前房以及高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对滤过及眼压进行适时调节,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通过可调节缝线方式缝合的方式在小梁切除的患者中进行眼压控制,结果发现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在术后3 d~2周内均控制均较为理想,而且在拆除缝线后3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仍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观察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可调节缝线对房水滤过能力的调节,有利于术后眼压及前房的形成,避免术后滤过过度通畅导致浅前房的发生,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乔玉春,路海峰,谢飞,等.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382-1384.
[2]司长峰,项燕,张万峰,等.显微小梁切除联合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7):4487-4488.
[2]刘建华,孔凡宏,任淑兰.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5):359-361.
[3]刘建国,刘海,刘晓静,等.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9):686-688.
[4]潘晓霞.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92-93.
篇9
【关键词】 白内障;青光眼;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青光眼多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中的晶状体会逐渐膨胀,使房角变的更加狭窄以致关闭,从而导致青光眼的发作。超声乳化术在恢复视力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眼压,解除瞳孔的阻滞[1]。本研究观察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白内障青光眼患者30例共33眼,年龄为50岁到70岁之间;其中发作期11眼,急性青光眼临床前期6眼,慢性青光眼16眼。术前视力:≤0.1者8眼,0.11至0.26者12眼,0.3至0.4者9眼,≧0.5者4眼。眼压为22至55mmHg之间。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前准备 首先对患者的眼压、房角镜、视力、人工晶状体硬度、中央前房深度等项目进行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眼压情况采用不同的降眼压方法。主要用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缩瞳剂、碳酸甘酶抑制剂、甘露醇注射液等。
1.2.2 手术方法 整个手术过程均在表面麻醉情况下完成,首先沿着11-13点的角膜缘将球结膜剪开,在12点角膜缘后做3mm宽的巩膜隧道切口,并在前房位置注入粘弹剂,如果遇到有虹膜后粘连者,要使用截囊针进行钝性分离粘连,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然后置换粘弹剂,并对皮质碎屑进行冲吸,从而使部分粘连的房角得以重新开放。最后将庆大霉素注射到结膜下,并使用无菌的敷料遮蔽眼睛。
1.2.3 术后观察 主要观察患者眼压、视力、房角、中央前房的深度等。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
2 结果
2.1 视力 对所选择的30例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治疗,并且在治疗后进行随访,其疗效详见表1。
2.2 眼压 术前眼压为22-55mmHg,半年后眼压将为12-17mmHg,术后眼压有明显的下降。
2.3 中央前房深度 手术之前中央前房深度为2.45±0.22mm,术后为3.93±0.33mm,与手术前比较有明显的加深。
2.4 前房角变化 手术后房角增宽,周边前粘连范围明显变小或彻底消失。
3 讨论
晶状体这一因素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发病的重要原因。当晶状体发生膨胀并变厚时,与虹膜贴附就会变得紧密,从而导致后房压力逐渐升高,使虹膜变得膨隆,房角变窄后导致关闭,致使青光眼急性发作[2]。超声乳化术采用摘除较厚的晶状体,然后植入较薄的人工晶状体的方法,从而解除了瞳孔阻滞现象,并加深前房,使房水外流得到增加。因此,解决晶状体这一关键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可从发病机制上来有效的阻止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生。
本研究对所有的白内障青光眼患者,都进行了超声乳化手术,并且在术后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的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眼压都有明显的降低,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前房深度也有明显加深,与相关报道是一致的[3-4]。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术可以有效治白内障青光眼症状。通过治疗,可使患者眼压降低、房角增宽、前房加深、视力提高等。对于那些晶状体膨胀、前房浅、视力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其具有间歇性眼压升高病史,或者是预测其将来有可能会白内障青光眼发作的患者,应多于其进行沟通,并建议这类患者早日进行超声乳化术。
参考文献
[1] 邝国平,刘科峰,冯少颖,等.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否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866-867.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杂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20.
篇10
【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环孢霉素A
青光眼是一种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患病率明显地随年龄而增加。自2000~2005年,我们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环孢霉素A (CsA)治疗青光眼31例(39眼),并进行了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1例(39眼)青光眼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61~79岁,平均66岁。其中开角型青光眼11例(1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15眼),色素膜炎继发性青光眼3例(3眼),抗青光眼手术失败者2例(2眼)。拟定手术适应症:房角粘连≥1/2,术前3种药物或以上仅能或不能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无合并或轻度白内障、患者视力≥0.5,选择单纯抗青光手术――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压、视野等;并进行全身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压、凝血功能等;进行降眼压治疗等。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2%利多卡因行上方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于120°后方作方形巩膜瓣,大小为4.0 mm×5.0 mm,1/3巩膜厚度。角巩膜缘小梁切除口为1.0 mm×3.0 mm,虹膜周边切除1.5 mm×3.0 mm。巩膜瓣两侧经上方角膜缘置2针可拆除调整缝线;如不采用可拆除调整缝线,也可经前房注入黏弹剂形成前房。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绷带加压包扎术眼3~5 d,1周后拆除结膜缝线。
1.3 用药方法
1.3.1 CsA组(20眼) 术中一次性给予,用3 mm×4 mm棉片浸泡含2%CSA溶液后,置于滤过区巩膜瓣下,并以棉片涂布于结膜瓣内表面。球结膜薄患者放3 min,球结膜厚患者放5 min。大量生理盐水100~150 ml冲洗。
1.3.2 对照组(19眼) 不用任何抗代谢药物,执行标准小梁切除术。
1.4 随访 术后1周内每天检查视力、眼压、虹膜、瞳孔、眼底、滤过及前房形成情况。2周后定期随访,检查视力、眼压、滤过、眼底等。本组病例随访期6~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
1.5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①前房出血:少量患者术后1周内可以自行吸收,多患者以生理盐水冲洗前房;②术中高眼压:前房穿刺放房水;③术后前房延缓形成与浅前房:仔细检查作出相应处理如修补、加压包扎、散瞳、使用高渗脱水剂、使用皮质类固醇、手术治疗等。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眼压 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年。依最新提出的安全眼压标准(10~15 mm Hg[1]) CsA组术后的眼压控制率(%)为90.00%;对照组术后的眼压控制率(%)为63.16%。两组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
2.2 视力 CsA组术后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的19眼占95.00%,仅5.00%的患者低于术前视力;对照组术后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的13眼占68.42%,31.58%的患者低于术前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 P
2.3 视野 依平均缺损指数MD≥15 dB为视野重度缺损为标准,CsA组和对照组术后MD比较 见表1。
2.5 滤泡 术后早期,双眼的滤泡形态及大小基本相似,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CsA组与对照组相比,CsA组滤泡充血较轻,且较弥散。CsA组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眼数多于对照组,而且维持功能性滤过泡的时间更长。
3 讨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在角巩缘建立一个使房水不断向眼外渗透的滤过口,从而降低患者的高眼压,以保持中心视力和视野的稳定,挽救视功能[2]。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内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的胶原纤维使滤过道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一些难治性青光眼,更容易发生滤过泡瘢痕化[3]。造成术后眼压失控,视力下降呈不可逆损害。近些年来,人们不断研究在青光眼手术中使用抗瘢痕形成药物,来减少瘢痕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抗瘢痕形成药物有抗代谢药物、胶原纤维交叉联接抑制剂、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皮质类固醇等[4]。
CsA抑制瘢痕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CsA可以作用于青光眼滤过术多个环节[5]:①通过靶物质与相应的转录基因调控蛋白结合而产生作用;②通过抗炎、抑制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③ 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纤维;④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CsA组眼压控制率(90.00%)高于对照组(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等。浅前房发生在CsA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生率均不超过10%。术前控制好眼压,选择较理想的术式,正确掌握切口的部位与大小,术毕严密缝合结膜瓣及巩膜瓣切口,术后充分散瞳,应用皮质类固醇,是防治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方法[10]。
小梁切除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反应。其原因除了手术操作的刺激外,切开前房后血- 房水屏障破坏,房水蛋白含量增加;切开前房后,房水几乎全部溢出,晶体、虹膜与角膜三者常处于同位状态,极易导致虹膜粘连及葡萄膜反应,从而影响视力。本文结果表明CsA组术后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的占95.00%,对照组术后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的占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术后早期,双眼的滤泡形态及大小基本相似,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CsA组与对照组相比,CsA组滤泡充血较轻,较弥散,而且CsA组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眼数多于对照组,维持功能性滤过泡的时间更长,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应用CsA有助于抑制术后结膜下纤维结缔组织形成,促进滤过泡形成,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保护视功能。综上所述,小梁切除术联合CsA治疗青光眼是一种较为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1-343.
2 Savage JA.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techniques and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higginbotham EJ, Lee DA, eds. Clinical guide to glaucoma management. Woburn, MA: Butterworth Heinemann; 2004:424-464.
3 Lin YC, Kau HC, Kao SC, et al. Short and long term effect of combined cataract and glaucoma surgery with MMC on ocular dimension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6,90:250.
4 Lee,Higginbotham. Glaucoma and its treatment: A review. 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5,62:691-699.
5 Tatlipinar S, Akpek EK. Topical ciclosporin i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surface disorder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5,89:1363-1367.
6 LI J, Tripathi BJ, Tripathi RC. Modulation of premRNA splicing and protein production of fibronectin by TGF-beta 2 in porcine trabecular cell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0, 41(11): 3437-3443.
7 Fuchshofer R, Welge-Lussen U, Lutjen-Drecoll E. The effect of TGF-βeta 2 on 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extracellular proteolytic system. Exp Eye Res, 2003, 77(6): 757-765.
8 Cao Y, Wei H, Pfaffl MW, et al. Effect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 on phagocytosis in cultured 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 Ophthalmology, 2003, 100(7): 535-538.
9 笪邦红,曹阳,魏厚仁.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人小梁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眼科新进展, 2004, 24(1): 12-14.
10 沈玲,陈志东,袁萌.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48眼成因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9(4):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