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时间:2023-03-27 04:5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脏搭桥手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脏搭桥手术

篇1

猝死的悲剧不胜枚举,要避免以后不出现大病重病、避免猝死,就必须尽早树立“保命”意识,同时采取针对血管的预防措施。请您牢记“命脉”这两个字。“命脉”的含义就是动脉血管决定了生命,保持血管健康、防止心脑血管突发血栓或出血是预防猝死的根本。“脉”就是“命”,“脉”决定了“命”。如果不在早期采取强有利的措施,总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急则猝死,缓则接受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支架、搭桥手术,动辄几万几十万费用,还极易出现再狭窄,或出现其他脏器的重大疾病,如脑血栓、脑出血。过去有位病人问我:“李军医,为什么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得做心脏搭桥手术?(叶利钦65岁时冠状动脉搭桥四根,76岁去世,克林顿58岁时心脏搭桥三根)没有什么“好药”或办法代替吗?”绝对没有!因为已经太晚了。

成年后血液清洗能力逐年下降,多年以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内壁上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部分是早已纤维化、钙化了的胆固醇混合物,这种病变医学界称为“不可逆病变”,是顽固不化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和药物能够清除它!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真有能清除这种不可逆病变灵丹妙药的话,那么所有心脏外科做搭桥手术的医生、心内科做支架手术的医生就都失业了!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动脉硬化斑块中的绝大部分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清除的,只有在最近一段时间沉积在斑块表面的松动的胆固醇,才能够被清除掉。我国著名心血管医学家胡大一教授对与血脂异常(高血脂)患者进行强有力的西药降脂治疗,持续治疗一年半后发现,动脉硬化斑块只缩小了0.4%,非常有限。血管内是什么能及时清除刚刚沉积的胆固醇呢?是“血液清洗系统”―卵磷脂和高密度脂蛋白,二者相互配合,把最近沉积在血管内壁的胆固醇清除下来,运到肝脏,转化成胆汁酸,从大便排出。高密度脂蛋白中卵磷脂占了32%,如果人体中卵磷脂的总量少,就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血液清洁能力变差,动脉硬化病变的发展速度加快,甚至形成极易引起猝死的“脆性斑块”(也称为“高度危险斑块”)。从20岁开始,动脉血管每年狭窄1%~2%,如果抽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好的话,每年狭窄3%~4%甚至更多。持续足量服用卵磷脂,可明显抑制动脉硬化,显著减慢血管腔狭窄的速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管腔直到狭窄了75%以上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临床发现,血管内壁的脆性斑块只把血管腔狭窄了25%时,脆性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就会引起致死性的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可怕的是发病之前没有任何先兆。

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指出:“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高明的医生是让人不得大病,而不是得了重病后再治疗抢救。在不知不觉、没有任何征兆下突发心肌梗塞等大病,就好像汽车突然自燃、燃烧起大火一样,大多情况是即使及时采取灭火措施,车也完全报废了!汽车自燃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线路老化而短路造成的,这跟心肌梗塞是由于动脉血管局部斑块破裂何等相似!因此必须树立保护“命脉”的“防中有治”的意识,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必须防患于未“燃”―“治未病”,从现在开始,采取针对性、强有力的措施―遵照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卵磷脂自然疗法”《保命(脉)经》,坚持足量服用优质卵磷脂,及时清除血管内壁上刚刚形成的胆固醇等“血管垃圾”,防止病变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脆性斑块突然破裂导致猝死)。关于卵磷脂的国际学术会议已召开八次,医药营养学家反复强调补充卵磷脂的重要性。

篇2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于1997年在美国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杨振宁当初“搭建”的四个“桥”还很好。一般认为,心脏搭桥的有效期是10年。但杨振宁很幸运,没有再“搭桥”的需要。

心脏搭桥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很多人对它既关注又畏惧。在临床中,心脏搭桥手术常常是医生们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搭桥后,患者可长时间舒适地生活。

保养得当 “挺”二三十年没问题

心脏搭桥术后生活二十年左右的患者大有人在;40岁搭桥,活到70多岁的人也不少。

专家提醒,心脏搭桥后能“挺”多长时间关键在于日常保养是否得当。一般来说,患者术后要按照医嘱定期服用抗凝药物、降脂药物和稳定血压的药物。尤其是血压,应尽量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的水平。如果血压过高,患者血管容易发生改变;如果血压过低,患者可能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等问题。另外,患者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做凝血四项检测、心电图检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这些手段,大家就能知晓自己心脏上“桥”的状况了。

患者术后病情是否会发生反复还要看病人的基础疾病情况、用于“搭桥”的血管质量如何。有时候,某些特殊的体质也会对此产生一定影响。

搭桥后应“大胆”地生活

近期,杨振宁准备去一趟贺兰山,实现他小时候“踏遍贺兰山”的梦想。对此,专家表示,杨振宁这种勇敢、积极的心态值得每一位接受过搭桥手术的人学习。

篇3

【关键词】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临床分析

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采用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冠脉搭桥手术是在体外循环和患者心跳停止之后才进行的。虽然体外循环技术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还是会存在引起患者全身炎症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一些情况。近些年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G)开始发展起来,而且具有并发症少和手术创伤少、安全的特点。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间,所接受治疗的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50例患者中,35例患者例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其余15例患者例行OPCABG。所有患者在手术前都进行相应的冠脉造影检查,并且服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2 手术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都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气管插管,正中切口切开胸骨,取大隐静脉备用,在断开患者乳内动脉之前,需要给予患者肝素化。具体来说体外循环下为3mg/kg,非体外循环下为1mg/kg。体外循环下手术主要内容:建立常规体外循环,阻断患者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在心脏停止跳动后使用7号perolence线把大隐静脉桥和乳内动脉桥行远端吻合[1]。在患者心脏复跳后使用6号perolence线行近端吻合。OPCABG:再切开心包之后,使用CTS固定器把靶血管做好局部固定。切开血管后进行局部冲洗,使用7号perolence线连续缝合做端侧吻合,使用4.0mm打孔器在升主动脉处打孔,再使用6号perolence线连续吻合近端。

1.3 手术护理

在手术开始之前,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保护好患者的下肢静脉血管,帮助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手术进行中,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在手术进行之后,需要每日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应用x2检验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实际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都进行了手术,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死亡情况,手术之后出现2例患者死亡,这2例患者均为体外循环组死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实际手术中的基本情况见以下表1、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近些年开始有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发作,经常会引起死亡。冠脉搭桥术是治疗此类病痛的主要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已经开始慢慢的开始得到人们的欢迎[3]。虽然体外循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且体外循环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是对于机体来说,仍然属于一种非生理状态,还是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紊乱情况,而且也会导致患者的心脑肾相关病情加重。相比之下,OPCABG手术,是在患者心脏跳动时进行的,这使得患者心脏仍然有血量供应[4]。研究证明在搭桥血管数量相近时,OPCABG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呼吸机辅助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较短,因此在未来时间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松桥,李献良,霍晓明.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9,20(17):120-121.

[2] 孙晓玲,马一鸣.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血液保护作用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4(11):100-101.

篇4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患者实施了搭桥、支架手术。别以为手术后就没事了,其实搭桥、支架手术后还需要患者做术后长期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术后各种问题的发生。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在心脏表面上的冠状动脉(供心脏血液的血管)由于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造成了血液不流畅和中断,其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冠心病有很多形式,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心绞痛当血管严重狭窄的情况下,会引起心脏的供血不足,这个时候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绞痛的症状往往是提示你的心脏缺血了。

心肌梗死当血管突然中断的时候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现在很多人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大汗,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心肌梗死造成的心衰或者是心跳不齐,也是心脏病的表现之一。

粥样硬化血液当中的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形状如粥样,急剧增多时就会形成一个斑块,继续再增加的时候就会造成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病因。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冠心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当时治疗心脏病的药物非常有限,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冠心病整个药物治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经过了几代的发展,副作用在逐渐减少,药物疗效也逐渐增强。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一旦诊断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冠心病介入支架手术

支架手术是不用开胸的手术,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展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现在,中国在全国地区级以上的医院已将其作为一个常规的手术。

冠心病支架手术已经非常成熟,现在更多地使用药物支架。我国从2002年开始使用药物支架,全国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这种治疗。经过近十年的使用,药物支架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学术名词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用身体的其他血管放在心脏表面,跨过狭窄的部位,缓解心肌缺血。

此手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阜外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这项技术,现在阜外医院的搭桥手术在全世界名列第一位,因为世界上任何一家医院心脏手术量都无法与阜外医院相比。不管是搭桥手术还是支架手术,阜外医院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的。所以,这两项手术在阜外医院是非常安全的。

支架、搭桥手术的术后预防

冠心病的发生是随着危险因素的积累而逐渐加重的。如果今年心脏长一个斑块,十年以后心脏很可能会长三到五个斑块。所以,心脏病的发病是渐进式、进行式的。今年用搭桥方法治疗了一个病变,明年在没有形成病变的部位还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病变。因此,支架手术和搭桥手术以后做一个预防性的工作,是为了真正改善未来预后的重要方法。

那么,手术以后会出现几种问题呢?

再狭窄 支架手术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再狭窄,如原来是90%的狭窄病变,放了一个支架,两年之后又成了90%。当然,现在随着药物支架的使用,这种再狭窄的发生率由30%、50%降到了5%以内,实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但依然存在一部分再狭窄。

血栓形成 支架放完后,由于支架内部的一些原因,还有一些增生的斑块在破裂,会造成一些血栓的形成,而且这些血栓形成是现在医学界最为关注的。

术后出血 因为所有的心脏病病人术后要吃阿司匹林等药物,这些药物抑制血栓、斑块发展的同时,还会引起出血,尤其是老年人。东方人群脑血管的发病率很高,吃了这些药会增加脑血管的发病率。

术后的长期管理

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手术以后的长期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术后药物治疗

所有的冠心病患者毫无例外都使用阿司匹林,除非对阿司匹林过敏(过敏表现为哮喘、皮疹、胃出血等)。除了过敏的患者外,其他冠心病患者都要吃阿司匹林。另外还有波利维,此药物对支架手术之后的病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降脂降压等治疗

血管壁上的血沉积是造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因此降脂治疗对于心脏病患者是很重要的。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经常查血脂。当然,降血脂药物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就是肝功的变化,因此也要经常查一下肝功。另外,还要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真正改变心脏病发病率的最重要的手段,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来完成它。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我们预防疾病的重中之重。

严格戒烟限酒 得了心脏病之后,如果不戒烟,那么香烟带来的危害会抵消你吃的所有药物的正性作用。因此,戒烟是第一位的。其次要限酒,大量喝酒对心脏是毫无异处的,甚至经常诱发一些心肌梗死。

运动 运动是我们改变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运动了,才能说明你的大脑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对于老年人,散步是一个最重要的运动,这对心脏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平衡心态 尤其是对于青年和中年的一些心脏病朋友,平衡心态尤其重要。

健康的饮食 平衡饮食,要吃一些更加低热量的食物。

篇5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肌钙蛋白;肌酸激酶;降钙素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71

目前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1]。CPB下冠脉搭桥技术已比较成熟,具有术野静止、无血,便于操作,体外循环的低温、人工材料接触、非生理状态、主动脉阻断等影响[2],可出现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避免了低温体外循环、保持心脏跳动、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对心肌损伤小、炎症反应轻、对血流的动力学影响较小等优点[3],但对术者的要求高,目前已成为常用的搭桥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术小组,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PCT、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种搭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术小组,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5例,随机分为CPB组15例和非CPB组20例,年龄45~70岁。排除标准:术前合并瓣膜病、严重肺功能障碍、严重心功能障碍(EF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CPB组经胸骨正中开口,行主动脉和右房插管,给予患者体内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转机、降温,将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0~32℃,阻断循环,采用专用的心脏稳定器与胸骨牵开器,用冠脉尖刀切开冠脉的前壁,置入中空冠状动脉内分流栓,选择乳内动脉搭桥于前将支、大隐静脉搭桥于其他病变血管,按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钝缘支、对角支的顺序,首先行远端吻合,后行近端升主动脉端侧吻合。术后停止体外循环,心脏复跳,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2.2非CPB组经胸骨正中开口,按1mg/kg剂量的肝素给予患者,采用专用的心脏稳定器与胸骨牵开器,控制心率在60~80次/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80mmHg(1mmHg=

0.133kPa),常温、心脏跳动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搭桥方法同上。

1.3观察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分别送本院化验室检测术前、入ICU时、术后24h的cTnI、CK-MB、PCT;并准确记录ICU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术后入ICU时、术后24h,CPB组各指标均比非CPB组升高;两组患者各指标术后入ICU时、术后24h均较术前升高(P0.05)。

3讨论

篇6

关键词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

目前,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典手术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的。近年来,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或称微创冠脉搭桥手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2008年收治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68例,现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46~68岁,平均56.7岁。临床上均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合并高血压病42例,糖尿病者11例,高血脂39例。心功能Ⅱ~Ⅲ级58例,其中1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个月后手术。全部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其中2支病变12例,>3支病变56例,有36例合并左主干病变。

手术方法: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离断乳内动脉远端前给肝素1~2mg/kg,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维持在300~400秒。剪开并悬吊心包,显露心脏,探查冠脉病变并确定搭桥部位。将心脏用网眼纱布兜起,再用湿纱垫托起心脏底部,使心脏受力均匀,血压波动较小。切开冠状动脉后,置入中空的冠状动脉分流栓,利于术中心脏血供不中断,也使缝合时不会伤及对侧管壁。吻合远端时用7-0 Prolene缝线进行连续外翻缝合。近端吻合时,在上主动脉侧壁钳以前,常规探查升主动脉有无斑块,避开在有斑块的部位钳夹或戳洞。麻醉师配合将收缩压控制在90mmHg左右,便于钳夹和吻合。术中用吹入CO2气体的方法显露手术视野。一般先将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再根据冠脉病变程度,依次行对角支、右冠及分支、回旋支或其分支的吻合。

结 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前降支搭桥均应用左乳内动脉,余应用大隐静脉。非体外循环手术时间2.5~5小时,平均3.4小时,术后辅助呼吸4~20小时,平均8.5小时,无手术死亡,均恢复顺利。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不全8例,以应用小剂量多巴胺,3~5μg/(kg・分),维持3~7天,加强循环、呼吸管理而愈,9例房颤、6例室性心律失常,术后药物控制良好,房颤均转复。术后均未应用辅助循环。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及脑部、肾脏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胸闷、气短等均有明显缓解,心肌缺血明显改善。随访10~40个月,均恢复良好,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Ⅰ~Ⅱ级。

讨 论

与CABG相比OPCAB有众多优点,能明显降低术后左室功能不全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输血量,降低医疗费用、术后房颤及脑卒中发生率,因此,OPCAB数量及所占总搭桥数的比例亦逐年增加。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存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损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损伤因素。OPCABG由于不需体外循环,术中心脏不停跳,则可避免上述不良反应。

关于OPCABG的手术适应证,根据以下标准:①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重症心绞痛患者,心绞痛按加拿大心血管协会(CCS)分级Ⅲ~Ⅳ级;②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弥漫多发、远端血管内径>1mm且PTCA不能达到完全性血管重建效果的患者;③既往PTCA后出现多发冠状动脉阻塞者;④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病变且合并其他心脏病需手术治疗者;⑤无晚期终末期疾病及严重感染,无未予纠正的出血性疾病。

OPCABG需要熟练的外科技术,掌握能在狭小的术野下迅速准确的吻合技术,争取一次吻合成功,避免因漏血再次搬动心脏修补吻合口而增加发生意外的可能。近年来心表血管固定器、冠脉腔内分流器等的应用,提供了吻合部位无血视野和减弱心脏跳动幅度的条件,使吻合口的满意率提高到98.6%。术中需和麻醉师密切配合,在搬动心脏对目标血管进行显露、固定和吻合过程中,应用药物维持收缩压在>90mmHg,心率在60次/分左右,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1]。

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对确保手术成功至关重要。防治术后出血可减少由此引起的许多不良后果。术前1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术中严密止血,术后控制血压,对于术后出血致心脏压塞者应果断开胸止血。术后低心排在OPCABG中不多见,一旦出现,应及时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如药物不能控制,应及早应用IABP[2]。本组2例患者出现低心排,经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等对症处理后心功能改善而痊愈。术后呼吸功能维护亦很重要,本组8例患者出现肺水肿、低氧血症,主要与术前心功能不全、术中液体入量过多等因素有关,通过强心利尿、控制补液量、应用激素以及必要时延长呼吸机辅助治疗,肺水肿均治愈。对于老年及肺功能低下患者,尽量采用胸膜外游离左乳内动脉,对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亦有帮助。对于合并有脑梗死或升主动脉钙化的患者采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不需要钳夹升主动脉,可避免和减少栓塞并发症。术后胸骨裂开常有报道,防治重点为完善牢固缝合胸骨、术后多头胸带包扎伤口、教会患者在咳嗽时双手抱胸,和及时处理引起咳嗽的各种因素。高龄、术前左室功能不良、低钾低镁血症等是术后快速房颤的高危因素[3],且往往存在窦房结动脉或房室结动脉病变,应用胺碘酮等可控制。

总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妥善细致的围术期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OPCABG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赵强,王宜清,夏利民.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51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52-654.

篇7

自1956年建院以来,院所秉承“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传统精神、用“心”守护健康的核心理念,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创造了在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无数第一,不断引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阜外”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现年门、急诊量近28余万人次,年收治心血管病住院患者1.8万余人次,年手术量6 000余例,年介入治疗逾万例,收治病人数、手术数、病床周转等医疗数量列全国心血管疾病治疗专科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心脏病治疗中心之一。

心血管外科治疗中心

由成人外科、小儿外科、血管外科三个中心及麻醉科、体外循环科、手术室组成,手术中心拥有14个手术间,64张ICU床位。

成人外科中心

以各种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心律失常外科治疗为主,日手术量近20台,是全世界最大的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之一。

自2003年以来,冠脉搭桥及其他冠心病手术的累计总手术量及年手术量均居全国首位。搭桥加瓣膜置换等较复杂手术,平均手术死亡率约1%;各种机械瓣、生物瓣置换手术连续10年死亡率小于2%,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在急重症和晚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心脏移植、心室机械辅助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该中心还开展了多项国际领先的临床科研项目:外科微波及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瓣膜病巨大左房行左房减容术,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外科治疗,心脏移植,心脏辅助循环,胸腔镜辅助冠脉搭桥,小切口直视房间隔缺损封堵,一站式搭桥+先心病修补术,自体三尖瓣材料行主动脉瓣成形及二尖瓣成形,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手术等。

小儿外科中心

配备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收治各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现年手术量超过2 500余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成功率达99.8%以上,平均ICU留住时间1.2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全世界最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心之一。

血管外科中心

致力于各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每年总手术量达1 000余例,其中主动脉手术及介入治疗达300余例,是全国最大、世界较大的主动脉疾病外科诊治中心。

心内科

主要包括冠心病诊治中心、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律失常诊治中心、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心力衰竭诊治中心、临床药理中心、急症抢救中心和介入导管室等。

冠心病诊治中心

现每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0~600例,各种类型冠心病患者3 500余例,进入国际特大中心行列。冠心病介入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血压诊治中心

在临床方面,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性及肾血管性高血压等疾病。近年来,逐步开展了周围血管的介入治疗技术,治愈了大量患者。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是我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心律失常领域研究和临床医疗的机构。在心脏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和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等领域一直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已发展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临床心电生理介入诊疗中心。

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涉及肺栓塞、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右心疾病、心力衰竭等的诊治。在肺栓塞的诊断、药物溶栓、抗凝、介入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诊断、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诊治中心

与外科联合,利用新技术,强化各种晚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成功抢救了数百例终末期危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衰的工作;并成为国内首家重症心脏病患者新药临床观察的平台。

急症抢救中心

集抢救、诊断、检查、治疗等为一体,配备各种先进的抢救设备,包括中心供氧、心电监护设备、高级电除颤仪及呼吸机。每年接诊危重、急症心血管病人约1 7000人次,抢救3 8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8%。随时为前来医院就诊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高血压及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危重、急症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一流急救服务。

篇8

新闻背景: 2010年2月12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劳累后再次心脏病复发,胸痛不适在美国纽约接受冠脉支架手术,植入2枚支架。2004年他曾因为冠心病行搭桥术,搭了四根桥。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三分天下”,药物治疗、介入支架、外科手术三足鼎立。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很多病人经过内科的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控制。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则针对不同的病人,各得其所。介入手术对病人创伤小,见效快,神奇的小小支架解决了大问题!其缺点是支架、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病人需要严格抗凝半年以上,否则支架内会形成血栓,导致再狭窄。而外科搭桥手术疗效确切,作用持久,血管再狭窄率低,是一种经典可靠的治疗方法。我们熟知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是做了这种手术。

但无论是介入支架手术还是外科搭桥手术,这些治疗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并非一劳永逸!

“架桥”后仍需防淤

无论是支架是搭桥,它们都如同一个“管道修理工”,通过“清淤”或者“架桥”,暂时疏通了血管,恢复了血液供应,改善了病人的症状。若手术后仍不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这一“炸弹制造厂”,新的炸弹还会不断产生,管道还会淤积,我们的心脏又将出现新的问题……克林顿接受心脏手术后6年再次出现问题,个人认为仍然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当然冠脉搭桥手术术后的情况与支架术后略有些不同,但基本策略是相同的。

彻底摒弃坏习惯

对一个“支架人”来说,是科学技术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善待我们的生命,就需要注意很多生活中的细节。

首先,您需要彻底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方式,饮食要清淡些,心态要放平和些,多吃蔬菜水果,适当的运动,坚决地和烟草说“白白”!

其次,一定要坚持服药。支架手术后,常常需要服用较多种类和数量的药物,这些药物里面最重要的一类药物是抗凝药。因为现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药物支架的一种非常危险的并发症就是血栓形成,若不按时吃这些抗凝药,那您有可能有生命危险!而这些药至少要服用半年以上。

再次,您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如果这四项指标不能保持在较好水平,患者在半年左右就会面临复发危险。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病人,更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检查。即使没有原发病,也要每2~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您应该知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就等同于冠心病。

第四点,支架病人手术后若再次发生心绞痛时,应尽快就医。

TIPS:

篇9

一趟惊险的医院之旅

李大爷76岁,平时身体很硬朗,经常跑步、打球,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儿子为了孝顺父亲,安排李大爷到医院做了个全面体检,包括冠状动脉CT检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李大爷的右冠状动脉有一段95%的狭窄。体检医生立即让李大爷办了住院。心脏科的医生给李大爷做了造影,放了两个支架,手术很顺利,一周后李大爷出院了,花了6万多元的医疗费。为感谢医生们的救命之恩,儿子还请心脏科和体检科的医生们吃了顿大餐,并亲自敬酒。宴席上,李大爷不住地感谢医生们的救命之恩。

看到这里,可能读者朋友们也替李大爷庆幸,幸亏体检时额外做了个冠状动脉的CT检查,幸亏及早治疗没有耽误啊,否则……

实际上,如果李大爷是我的父亲,首先我不会让他做这个CT检查。知道了这个检查结果,我更不会让他放支架。因为,哪怕是让一批普通的、没有任何心脏病症状的老人,去做冠状动脉CT检查或做冠状动脉造影,半数以上的人会发现冠状动脉的一处或多处有狭窄,甚至是严重的狭窄。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对这些人进行介入治疗,能带来什么好处,而治疗的风险,却是肯定存在的。

就医学角度而言,李大爷经历的这番从检查出狭窄到做手术,的确算是一趟惊险的、既无益又无趣且又堪称奢侈的医院之旅。

冠心病就像堵塞的下水管

我们常说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器官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及营养。其中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我们称作“冠状动脉”,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支。如果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被堵塞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动脉横截面积的70%),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

冠状动脉被堵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壁上长了“斑块”。如果斑块逐渐长大,就会使动脉管腔越来越狭窄。斑块表面还会形成血凝块(称作“血栓”),使动脉狭窄突然加重,甚至可能完全闭塞,从而引起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所以,把堵塞的地方通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就像疏通堵塞的下水管道一样,首先,需要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找出动脉上堵塞的部位;然后,借助一种叫做 “球囊”的器械,来扩张堵塞的动脉;其次,再用“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起来。令人沮丧的是,以我们现有的医学水平,还无法区分出哪些斑块是稳定的“良民”,哪些斑块是危险的“暴徒”,因此,支架手术并不能够让人完全放心;搭桥则是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没有狭窄的远端之间搭起一座血管桥,绕过狭窄的部位,为心脏供血。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治疗也有问题,就是新搭建的血管,可能会在几年内,又出现狭窄堵塞。例如用静脉搭桥,10年内约有30%~40%的桥血管会发生堵塞。用动脉桥虽然情况好些,但人体的动脉有限,有些患者,还可能找不到适合做搭桥的动脉。

一个病例的三个备选

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经刊登了这样一个病例:患者男,65岁,肥胖,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服用利尿剂和二甲双胍治疗,血压控制较好,糖尿病控制欠佳。病人稍走路便会胸闷气短,休息几分钟后可缓解,经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病人冠状动脉狭窄堵塞。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有多支病变,狭窄比较重,心功能减退。针对这个病例,杂志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让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生们参与投票:方法一,单用药物治疗;方法二,药物治疗加介入治疗(通常是指放支架);方法三,药物治疗加搭桥手术。

共有7632名医生参加了投票,其中43%的医生选择第一种方法,40%的选择第二种,17%的选择第三种。我国共有88人参加了投票,投给方法一的共40人,方法二和三的各24人。然而,这是在不夹杂其他因素下的结果,实际的情形恐怕是,假如这个病人,甚至一个病情比他还要轻很多的病人,到一家可以做介入手术的医院就医,95%的可能是他会被放入支架,除非他实在付不起医疗费。如果他找的是一个心脏外科医生,这个医生的科室又可以做冠脉搭桥手术,90%的可能是,这个医生会建议他做手术治疗。为病人选择治疗方案时“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成了当前国内很多医院的常态。

临床医生的切实建议

就我自己来说,如果单纯以“考试答题”的心态,只考虑疾病本身及采取方案的治疗效果和存在的风险的话,就这个病例的治疗,我会选择第三种。但实际上,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病人来征求我的意见,多数情况下,我会建议他单用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也就是说我会为病人选择第一种治疗方法。这是因为,和欧美国家不同,我们的病人看病时,很多是需要自掏腰包的,一次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可能会花费全家一年的收入。另外,在我国,搭桥手术还不普及,有条件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不多,有经验的医生也很少。如果由条件不够、经验也不够的医生做这个手术,风险很大。所以一般我是不会建议病人选择这个方法的。当然,如果病人经济条件非常好或是公费医疗,并且是在一个很专业的心脏外科、有着很有经验的医生的话,我会建议他做搭桥手术,如果他不同意做手术,我也不会反对他放支架。

那么冠心病病人,到底应如何选择治疗呢?我的建议是:

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心电图显示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应尽快采用介入治疗,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篇10

【关键词】血管搭桥术;抗栓治疗;华法令;抗凝治疗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有效地缓解或解除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已是公认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方法[2]。

1临床资料

我院心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3岁,患者术前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手术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建立体外循环,根据患者病情,取大隐静脉、内乳动脉或桡动脉完成搭桥手术。术后全部入住我科ICU,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观察记录患者的证候,包括监测心电、呼吸、血氧(SPO2)、中心静脉压(CVP)以及心脏指数(CI)。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并且均康复出院。

2护理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血管阻塞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并发症,使患者尽快康复,我院成立了专门护理小组,选拔年龄在5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

2.1卫生宣教由于血栓的改善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同时华法令大量使用可能出现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等现象,因此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酌情调整剂量。并且要定期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率),从指尖或静脉采取小量血液,检测血液凝固的时间,由此测得INR值。一般而言,INR的值越高,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越长。这样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例如血栓导致的中风。定期检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以及血液凝固情况,从而有效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但是在本案例中有些患者怕麻烦,不能坚持用药,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口服华法令的目的、服药方法、不良反应及预防,说明频繁监测INR是衡量抗凝效果和预防出血的重要指标,以取得患者配合。

2.2用药护理

2.2.1药物副作用及相互作用长期口服华法令的主要危险是出血,比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等,给病人带来潜在伤害。服用剂量不够,会达不到治疗效果,服用过量,就会引起各种出血。因此服用华法令期间需要检测凝血指标,对服用剂量进行调整。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时复查INR,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先介绍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2.2.2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每位患者对华法令的敏感性不同,一般认为细胞色素酶P4502C9(CYP2C9)的基因多态性是重要因素,敏感个体即便小剂量治疗也可出现严重出血,所以抗凝治疗过程中(什么意思?介绍清楚!)必须个体化,给药后医生根据INR情况,及时调整华法令服药剂量。本组患者的平均用药剂量为(2.96±0.95)mg/d,最小剂量为2mg/d,最大剂量达4mg/d。

2.2.3监测INRINR是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最重要的监测指标,INR安全指标在2-3之间。换言之,只有调整华法令剂量使INR维持在此值,才能保证使用华法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当INR大于4时,出血的危险性增加。所以一旦发现INR高于规定的标准,应在医生及护士的指导下立即停服华法令并使用维生素K1对抗[3]。

2.3饮食护理华法令属维生素K拮抗剂类药物,故给予维生素K含量相对较低食物(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豆奶、蕃茄等少用,如连续进食菠菜250g/d一周以上,可明显降低华法令的抗凝作用)。长期接受华法令治疗的患者对饮食中维生素K的变化很敏感,因此要增加饮食中维生素K的摄取,以减弱华法令的抗凝作用。

3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脏心肌血供的手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术后往往会造成血管通畅率,其主要原因包括如动脉硬化病变的进展、人工血管或支架本身、吻合口内膜增生、血栓形成、不规范用药等。华法令作为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抗凝血剂。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者,过量易致出血,早期可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本案例总共26例患者,从患者入院24h内填写的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可以看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非常之迫切,主要为复诊、用药、饮食等方面,显示了冠脉搭桥患者对连续护理的需求。加强和规范健康教育是提高与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志刚.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8):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