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手术范文

时间:2023-04-01 07:1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胆结石手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胆结石手术

篇1

关键词:胆结石;细节护理;恢复情况;并发症

胆结石是临床上是常见的胆系统疾病,多由胆汁分泌紊乱、胆汁成分改变,导致胆囊的结晶、钙化,形成胆道结石[1]。临床上常采用手术进行取石治疗,疗效显著,但围术期患者易出现焦虑、担忧不良情绪,出现手术应激,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功能恢复,因此在患者围术期积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细节护理可通过强化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细节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更好辅助手术治疗的进行,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3]。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细节干预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2019年9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常规护理的41例胆结石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开展细节护理干预的4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1.34±3.41)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02±0.12)年。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51.37±3.4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04±0.1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胆结石患者且行手术治疗[4];②首次就诊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悉研究内容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2)排除标准:①凝血障碍者;②代谢性疾病者;③有神经系统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胆结石相关知识宣导,与患者的手术事宜进行确认,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目的,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并做好术前的准备,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感,在术后提供用药指导,给予一定的情感安慰,并合理安排患者饮食等。

1.3.2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术前: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并对手术流程和优势以及方法进行明确且详细的介绍,引用成功案例的经验,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疑虑,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心。(2)术中:提前调节好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保持环境舒适度,提前将药液加温、保温,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患者介绍对手术室环境,并充分讲解手术的流程和细节,优化手术器械的摆放顺序,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注意术中暴露部位的覆盖等。(3)术后:在运送过程中,注意挡风,防止患者受寒,并充分加盖薄被,待患者清醒后,耐心、温和的鼓励患者,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对患者的积极配合予以肯定和表扬,并仔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询问患者不适感,并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鼓励其简单的运动,且对其用药和饮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两组患者均干预7d。

1.4观察指标

(1)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和记录两组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2)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感染、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

干预7d后,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腹胀4例,感染2例,胆源性胰腺炎3例),共9例(21.95%),研究组术后(感染1例,腹胀1例),共2例(4.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2,P=0.021)。

3讨论

胆结石手术为侵袭性操作,会给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上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影响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5]。常规护理方式缺少对手术的细节性管理,不能及时发现患者负面情绪,且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术后的尽快恢复[6]。而细节护理通过加强对术前的心理调节,减少术中的应激反应程度,增加术后的预防措施,以此提高细节护理的优势,区别于常规护理,从而利于患者的恢复[7-8]。研究表明,干预7d后,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留院观察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细节护理干预利于促进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术前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心中心率及担忧,利于降低胆结石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慌感,有效降低手术的应激反应。且通过成功案例的经验分享,让患者提高治疗的自信息,提高胆结石手术患者手术的配合度。手术室合理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对药液的保温等措施,帮助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减少因温差造成的机体应激损伤。还可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保持手术的正常进行,利于后期的恢复。并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增加患者对环境的熟悉度,缓解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感,利于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缩短住院观察时间。此外,通过优化医疗器械的摆放顺序,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加快胆结石手术的进度,降低术后的不良风险。术后运送过程中注意防风和保暖,降低机体的不适症状,并通过饮食、用药和运动的指导,帮助胆结石手术患者尽快恢复体力,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综上所述,细节干预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可提高术后恢复情况,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护理方式可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靳亚仙,赵亚莉.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节护理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55-2057.

[2]郭玛娜.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急诊胆结石护理效果的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43-2845.

[3]龙卫红,耿西林,崔雅清.细节护理用于胆囊炎患者手术室目标护理的临床体会[J].现代医学,2017,45(8):1205-1209.

[4]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5(12):292-296.

[5]杨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探讨[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4):296-298.

[6]王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778-780.

篇2

关键词:全面护理模式;胆结石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68-02

胆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胆结石指的是人体胆管系统中产生的胆固醇、胆色素及黏液物质等成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析出凝结形成胆结石[1]。目前,针对胆结石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在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以便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2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1例。实验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29例,年龄段为33-66岁,平均年龄(43.5±1.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7±0.9)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6例,年龄段为32-67岁,平均年龄(44.2±1.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9±1.1)年。所有患者均B超、CT检查以及胆道造影检查均确诊为胆结石。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以及血压等。给予实验组患者全面护理,其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术前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必要的常规检查,排除因患者身体原因导致的禁忌症,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其次,在术前向患者讲解胆结石疾病知识、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内容,嘱咐患者在手术前的三天内停止吸烟,减少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再次,在患者术前需做到良好的营养护理,加强患者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的摄入量。另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胆结石治疗的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其二,术后护理。首先,基础护理。在患者术后未清醒阶段,为避免因呕吐物导致窒息情况的发生,需要确保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平卧睡姿。其次,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加强患者术后的心率及血压等方面的检查,每四小时检查一次,此外对患者呼吸、腹痛、皮肤色泽、面色及意识情况也进行必要的注意和观察。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局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3.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显著(P

3.讨论

胆结石是普外科中常见的疾病,并且该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尤其是女性发病的概率明显多于男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的胆结石症的发病原理也由先前的胆管胆色素结石逐渐改变成胆囊胆固醇结石。目前,针对其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具有创伤小、康复速度快、患者痛苦少等明显优势[4]。为了有效的提高胆结石手术的效率,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通过不断的研究,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通过采取全面护理模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全面护理模式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护理措施,针对胆结石围术期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围术期的各个环节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在术前通过心理护理,基本知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等方式,为患者的手术提供前提条件,在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2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3.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显著,表明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使用全面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创口愈合,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业凤.120例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0,16(06):148-149.

[2] 冯晶.腹腔镜治疗高龄胆结石10020例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2,32(20):3301-3302.

[3] 丁红.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2(2):111-112.

篇3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胆结石手术; 术前焦虑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093-03

doi:10.14033/ki.cfmr.2016.4.051

胆结石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多数患者因对疾病不甚了解,术前会表现为恐惧、焦虑等心理,影响手术实施效果[1]。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临床提出实施人性化护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消除患者的负面不良情绪,提高对手术治疗信心[1]。本次研究中,将人性化护理用于胆结石手术中,实施效果显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实施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男62例,女38例,年龄31~67岁,平均(49.0±1.2)岁,文化程度:大专以及以上水平34例,中学(包括中专)水平40例,低于中学水平26例。1∶1比例配对划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实施胆结石手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胆结石术前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术前准备工作;控制患者饮食,叮嘱术前禁食禁水,并告知患者术中如何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缓解术前焦虑情绪的主要方法,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以及病情,制定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倾听与沟通。胆结石患者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大,多会表现为紧张、烦躁,医护人员应明确原因,但前提是尊重患者的隐私,耐心了解患者出现心理压力原因,并适当让患者进行发泄。交谈中注意和蔼、真诚,努力赢得患者的信任,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多数患者出现焦虑的原因,是因不了解胆结石疾病,担心手术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提供真诚的关怀,增强患者的信赖,告知胆结石治疗方法,以及主治医生的优势特长,并告知患者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 术前指导 术前指导具体内容:一是专业指导以及培训。这是要求医护人员要掌握熟练的护理方法,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在护理中要保持动作熟练、操作轻柔、举止稳重,同时绩效考核,树立服务于患者的理念,提高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进行专业、详细、人性的术前指导。

1.2.3 健康教育 详细耐心解释胆结石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醒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促使患者积极改善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绪。叮嘱患者合理饮食以及运动,叮嘱患者三餐按时吃饭,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减少摄入高热量食物,运动强度要依据身体耐受情况。

1.2.4 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就诊以及服务环境。首先创造舒适的客观环境,对休息厅、走廊以及病房等区,实施病房消毒,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可通过室内画装点病房,为患者提供宣传报、画报,降低患者的不安;注意问题事项可通过走廊上的画报形式展现出来,在装点病房环境同时,提高患者对病情认知;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胆结石患者焦虑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交往人员少,周围人对其关心不够,因此笔者所在医院适当采取措施调整人际关系,做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让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扩大患者的交流圈。

1.3 评估指标

根据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天下午测评焦虑水平。SAS采用四级评分方法,共20个条目内容,总分大于40分则为焦虑,评分越高,则表明焦虑越严重[3-4]。并根据医院自制量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划分为满意、不满意两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5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入院时,对照组评分为(64.2±7.2)分,术前评分为(62.1±5.3)分,观察组入院时评分为(65.1±5.0)分,术前评分为(44.0±6.0)分,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入院时、术前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评分以及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胆结石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且多数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再加上处于一个陌生环境中,会产生焦虑情绪,这是一种普遍心理特征。也有一些患者因未充分认知到手术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性,一旦出现特殊情况,需要患者进行配合时,便会手足无措,可将其称为焦虑应激[5]。焦虑是个体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而生成的一种应激反应,适度焦虑是有利于强化机体应激能力,但焦虑过度,则会影响自身防御机制,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状态,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肌肉紧张、愁眉苦脸等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内分泌功能、机体代谢异常,免疫机制下降,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容易并发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6-7]。随着当前临床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也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不仅尊重患者人格,同时还提倡个性化,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各方面需求,有利于患者短期内达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8]。人性化护理提倡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以及个人隐私,目的在于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就医环境中,使患者达到身心健康,提高对手术治疗信心[9-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其术前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用于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效果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王云,叶兆莲,林名花,等.海南地区胆结石患者感染菌群及术后护理效果的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4):3681-3684.

[2]刘平,夏添,郝金玉.经皮经肝胆道内镜治疗65例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01-802.

[3]冯晶,袁静,谢春玲.腹腔镜治疗高龄胆结石10020例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302.

[4]张燕丰.临床护理路径在38例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0):113.

[5]田小平.优质护理对43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6):128.

[6]张华,徐秀群.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23):2957-2958.

[7]刘梨花,马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6):646-648.

[8]崔雪梅,常秀梅,陆曼.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9):1111-1112.

[9]王竹芳,王静茹.中药协定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853.

篇4

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2例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例。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6±3.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4.2±1.2)年,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8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3例;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6±5.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3.2±1.5)年,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5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6例;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确诊为胆结石,并同意于本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 根据胆结石患者个体化差异从而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流程方案,并对观察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流程的培训,要求每个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患者入院之后,根据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病房布置好,要求干净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医疗环境;②术前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胆结石患者一般都要接受手术治疗,而手术会带给恐惧、焦虑等不安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心理调查结果,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引导患者深呼吸、肢体放松,或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调节患者的情绪,缓解其不良情绪[2]。③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向患者详细讲解胆结石的相关知识,告知手术的方式、必要性以及手术成功的可能性,让患者对胆结石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3];④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让其尽量多食用高营养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保障手术的成功;⑤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给予常规护理,做到精确、快速,避免失误,减少患者的痛苦;⑥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伤口进行精细护理,对有引流的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等;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其尽早下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⑦术后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积极与患者沟通,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嘱咐患者一些常规注意事项,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不给予特殊的护理和指导。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若焦虑自评表总分≥50分,则表明患者处于焦虑状态;若抑郁自评表≥53分,则表示患者处于抑郁状态。采用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表(GIQ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总分为144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清洁数据录入EXCEL(03版本)进行逻辑校对分析,导出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的评分情况,详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GIQLI的评分情况,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GIQLI的评分情况(χ±s;分)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导致胆结石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患者面对手术多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关键之一[5]。

篇5

【关键词】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84-01

老年患者比较容易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疾病,该疾病也是老年群体的高发胆系疾病,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正在向老年化过度,老年人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几率在不断的攀升,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质正在不断降低[1]。此次根据2010年至2013年我院的部分老年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有42例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9人,女性23人,最小60岁,最大82岁,将同期的另外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人,女性22人,最小61岁,最大8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此次的研究标准[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往患者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拉大腹腔的空间距离,把肝脏上移,在患者的腹部做0.5cm的穿孔,在腹壁上做四个穿刺孔。术后常规给予患者禁饮食、胃肠减压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控制好输液速度,预防应激性溃疡;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

1.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上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2.3 疗效判定 若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血象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血象基本上恢复正常,则为有效;若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象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

1.2.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为软件SPSS18.0,以“X±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记录,采用t法检验其相关性,计数资料相关性的检验方法为卡方法,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比对照组高(P

3 讨论

胆结石疾病属于代谢疾病,老年群体的代谢能力减弱,因此患病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品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胆结石一般都是合并胆囊炎发作,对患者的代谢循环产生假较大影响。临床中,我们得知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几率患有胆囊炎和胆结石,主要是该群体的年龄较大,机能退化,往往会有其他的老年基础疾病,免疫力和耐受力都比较差,所以患病几率比较高。

胆结石和胆囊炎来年患者的治疗会因为其机体的因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药物与手术都有局限性,所以目前关于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是世界医疗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因为患者的机体素质不高,所以药物和手术治疗比较困难,在无法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是不能盲目进行手术治疗的,会增加患者的风险性 [3]。

因为基础性基本的存在,所以该疾病的老年患者本身就不能够随意的接受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又是胆结石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两者具有矛盾性,临床也在研究如何确保手术最佳时期 [3]。开腹手术的创伤性比较大,不适用于老年患者,患者具有较大的出血量,因此安全性比较低。

临床显示,开腹手术的患者都会产生创伤,而且术后恢复期长,具有较明显的疤痕,这些都是限制了开腹手术治疗的应用。目前微创技术的兴起,让腹腔镜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该手术方法,创伤性小,恢复快,出血量少,因此临床中适用范围比较广,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够使用,安全性也比较高。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几率的对比,均是研究组的患者比较优秀,说明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安全性高,能够弥补老年患者机体耐受力不足的问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篇6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肝胆管结石; 胆结石片

肝胆管结石即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处以上的所有胆管内的胆结石,其发生率在结石性胆道疾病中可高达80%以上,具有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的特点[1]。肝胆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肝胆管结石传统的疗法主要是使用剖腹手术治疗,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渐渐成为肝胆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2]。本院采用微创术后结合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获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患者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龄29~59岁,平均42.1岁。术前均经B超及/或CT、ERCP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胆管结石病。

1.2 分组资料

上述确诊为肝胆管结石7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和手术药组。手术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1±10.2)岁;手术药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0.3±9.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肝胆管结石分布情况见表1。

1.3 治疗方法

手术组在胆道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及其附件和双频双脉激光碎石机进行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手术药组施以手术组相同的手术和治疗,并于手术后排气后开始服用胆结石片,饭前30分钟服用,3g/次,3次/天,连服30天。

1.4 观察指标

术后第1和第30天患者分别抽血测总胆红素(T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D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表1 患者肝胆管结石分布情况表

2 结果

2.1 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术后30天B超复查无明显复发,其中手术组残石率为8.57%(3/35),手术药组残石率为8.33%(3/3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 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BIL和ALT水平均较高,术后第30天TBIL和ALT水平较术后第1天均有所降低。两时间点TBIL和AL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最常见、最复杂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外科手术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为主要手段,但手术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仍不尽人意,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可引起胆管损伤、胆道出血、奥迪括约肌和十二指肠损伤等并发症;同时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欠佳,术后残留及复发至今仍是个难题[3]。

目前腹腔镜微创术对于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外科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可直接在结石存在部位进行取石[3]。激光碎石机采用的是一种非热灼性的工作方法,对周围软组织不产生热效应。在碎石过程中产生机械冲击波使结石粉碎,而不会导致正常组织损伤。其在很短时间内能准确高效地击碎结石,对结石推动力极小,可避免胆道壁穿孔危险[4],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残石率。

但术后如何更好降低残石率,改善术后肝胆功能是目前主要问题之一,肝胆结石片属纯中药溶石排石的口服药物,它能调节胆汁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的浓度和比例,阻断胆红素结石形成的环节,并能溶解已形成的结石,同时对胆酸盐有升高作用[5]。因此对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结石均有一定的消溶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解痉、镇痛作用。本临床观察表明,术后30天连续服用该药物,起到很好调整患者体内TBIL和ALT含量的作用,说明应用该药物对肝胆管结石微创手术后的巩固治疗有一定的作用,该药物价廉易于服用,无明显副作用,便于临床使用和推广,其有关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观察。

【参考文献】

1 吴金术.临床胆石病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3.

2 吴孟超,仲剑平.外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374.

3 廖乘龙. 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福建医药杂志 2009,31(2):91~92.

篇7

关键词:老年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护理干预;临床意义

胆结石为临床常见疾病,多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为了确保手术效果,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老年胆结石患者身体机能降低,免疫力低下,尤其需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以确保手术安全,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1]。本研究就老年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6年1~5月老年胆结石患者3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所有患者精CT、B超等检查确诊,均无合并机体其他严重疾病。甲组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5.73±5.14)岁。发病时间4个月~8年,平均(3.17±1.13)年。乙组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5.18±5.35)岁。发病时间4个月~8年,平均(3.24±1.15)年。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围手术期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乙组围手术期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以亲切友好的态度跟患者交流,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加深患者的认知,并对手术流程进行介绍,说明配合要点,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提升治疗依从性。术前做好常规检查,观察腹部体征。监测患者呼吸、体温等情况,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1.2.2手术护理 术中注意调节温湿度,做好患者、麻醉护理,并做好保暖工作,积极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各项操作。

1.2.3术后护理 ①护理:术后给予去枕平卧,为避免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需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给予吸氧,确保呼吸通畅。②早期活动:术后5~6 h在患者血压稳定且清醒情况下指导其进行床上运动,但需避免切口裂开。③饮食指导:术后给予早期营养补充,摄入低脂、高热量饮食,并注意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嘱咐患者少食多餐,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④并发症护理:术后加强对切口情况的观察,并定时更换敷料和消毒,确保引流通畅,预防引流液逆流的发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对排尿异常者可用热毛巾热敷腹部,改善排尿情况。为患者按摩腹部,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平均失血量、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胆结石手术并发症情况。②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通过方法问卷并收集相关调查结果,问卷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每组患者总例数×100%[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x±s表示)。P

2 结果

2.1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比较 乙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显著比甲组高,其中,甲组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各有7例、8例和4例,满意度78.95%,乙组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各有12例、6例和1例,满意度94.74%,P

2.2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平均失血量、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比较 乙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平均失血量、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显著比甲组好,P

2.3胆结石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乙组胆结石手术并发症情况显著比甲组低,P

3 讨论

老年胆结石患者跟年轻患者相比,在机体功能、免疫力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均大大减弱,围术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手术应激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因此,对于老年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需做好细致护理工作[3-4],通过全程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从术前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做好相关检查和准备,加强宣教,提高患者手术的依从性,减轻其应激心理。术后通过、饮食、活动和并发症预防等的全面护理,可有效推进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5-6]。

本研究中,甲组围手术期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乙组围手术期开展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乙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显著比甲组高,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平均失血量、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显著比甲组好,且胆结石手术并发症发生显著比甲组少,说明老年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锦良.老年胆结石8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73-74.

[2]郭君.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6):133.

[3]朱玉娟,罗丰,甄文能,等.老年高危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2):117-118.

[4]宋佳佳.高龄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12-213.

篇8

关键词:腹腔镜;胆结石;术后护理

胆结石,是指发生在人体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一种胆道系统的疾病,又称胆系结石症或者胆石症。由于当今时代人们饮食不规律、不合理等原因,现如今胆结石疾病已成为医生行医过程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治疗胆结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手术,当下较为常见的手术主要有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相对较新的新技术[1]。为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选取30例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患者并将其进行术后护理,发现强对其的出院指导,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3月来我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共30例,患者均无脑、心以及肺等重要器官方面的疾病与其他较为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该3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11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分布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2.6±5.7)岁,病程为5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6.52±2.11)年。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对30例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前全体患者均实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脐孔内下边取一处切口,通过气腹针穿刺的方法进行气腹创造,插入气腹针,设置二氧化碳气腹为10~12 mmHg,之后再缓慢放置腹腔镜。运用三孔法进行手术,在内镜监视下进行胆囊与胆囊三角区域探查,对胆总管的解剖结构、胆囊炎症以及黏连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之后采用脚高体低的,保持在30°左右,从而使手术时视野更加清晰。用齿抓钳对胆囊的底部进行固定,并运用电凝钩把胆囊管、血管分开,使胆囊三角区域能够很好的呈现与暴露,并使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处于游离状态;运用钛夹施夹器夹住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同时使用带电凝剪刀把它剪断;之后干净彻底地把胆囊切除,同时应注意清理胆肝床区;之后把腹腔切口的气体释放,同时把穿刺套管撤离,以及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2]。

1.2.2护理方法

1.2.2.1一般护理 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术后的患者实行一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心电监护的情况,若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地告知主治医生,并观察患者的创口有无液体渗出,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体温以及血压的情况进行检查。术后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位,时间保持在6 h以上。在此过程中应当随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同时依照具体情况对患者给予常规低流量持续吸氧。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

对于部分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后麻醉若患者仍未恢复清醒,应对患者采用去枕平卧位,同时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治误吸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而导致气管堵塞或患者窒息的情况。同时应当采用常规心电监护,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及体温等体征进行严密观测,并对患者精神状态和面色的变化进行不定时的巡视,防治发生意外。

医护人员对于设置了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并对患者24 h内的引流量进行记录,尤其是在术后6 h内,应当对患者术后腹腔内出血的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同时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操作的过程中做好防菌措施。

1.2.2.2饮食护理 由于腹腔镜手术时间通常都较短,因此该手术不会对患者肠道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在患者术后禁食24 h后便可以进食并饮用少量温开水,同时还应对患者给予2次/d的口腔护理,防止患者的口腔出现感染。若患者并未出现呕吐等不适状况,便可让患者摄入低脂流质的食物,少量多餐,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或普食。在患者排气后还应当鼓励患者多喝水,尽量降低胆汁的粘稠度,促使胆汁的排泄。

1.2.2.3疼痛的护理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创口较小,术后24 h后通常都会让患者采取半卧位缓解疼痛。对于部分疼痛过敏的患者,应当酌情适量地采用镇痛药物,在使用镇痛药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密地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2.2.4并发症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部分患者在术后的肩痛很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聚集在膈下产生碳酸所致。医护人员在术后应当鼓励患者尽早地尝试下床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肠道粘连以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见表1。

3讨论

现代人由于饮食作息等不规律,患胆结石疾病的概率越来越大。而在当前技术之下,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的胆道,减小胆道压力,并使胆汁能够顺畅流通,是对胆结石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为有效与便捷的方式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现代进行胆结石疾病治疗的手术之一。通过对护理结果的研究可知,对采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量、切口感染率,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腹腔镜手术是21世纪才出现的一种先进的外科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目前所涉及疾病以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临床实践之中,腹腔镜手术相比其他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创口小,易愈合等优点,因此腹腔镜手术尤其适用于在胆结石手术,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根据本次护理的护理结果来看,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患者开展术后护理并在患者出院时开展出院指导,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胆结石手术患者在术后的护理质量以及康复速度,值得进行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胆结石;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临床疗效

胆结石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高龄人群发生结石的几率也在升高,给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胆结石以手术为主,常用术式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鉴于结石复发性较强,且高龄患者体质较弱,选择便捷的辅助检查手段及有效的术式成为彻底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腹腔镜手术形成的创口较小、术后愈合较快,微创优势明显,是目前临床推荐术式,也容易被患者接受[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2月~11月诊治的高龄胆结石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影像学检查并确诊,其中合并胆管炎10例,胰腺炎5例,胆道狭窄4例,均行胆囊切除手术,对于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身体不耐受及存在手术禁忌患者予以排除。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35例,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分布为60~83岁,平均年龄为(71.5±3.8)岁,平均病程为(3.5±0.4)年,其中胆固醇胆结石9例,胆色素性结石16例,混合性结石10例;对照组共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为60~82岁,平均年龄为(71.6±4.1)岁,平均病程为(3.5±0.6)年,其中胆固醇胆结石9例,胆色素性结石15例,混合性结石1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类型和合并疾病)对照较为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脐下缘入路,切口约1cm,置入腹腔镜,通入二氧化碳,腹腔镜下确定肝圆韧带,在右侧再行切口,置入手术器材,明确胆囊、胆总管等术区、各组织生理解剖关系,充分显露胆囊,游离去除胆囊,查看术野,结扎止血,冲洗腹腔创面,排除二氧化碳,缝合切口。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腹直肌近处开腹,操作流程基本一致,对于腹腔污染者,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对基础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加强术后监护和护理干预。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和住院时间,其中手术指标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设定痊愈、好转和无效3级评价标准,症状和体征消失,体内无残留结石,且未复发,为痊愈;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为好转;有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为无效[2]。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0.5软件包整理所获数据,各项观察指标均用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值检验,手术治疗效果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计量资料统计分析 研究组手术及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2.2计数资料统计分析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龄胆结石手术治疗的要求相对性较高,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较多,身体状况较差,具体表现为机体应激能力和组织适应能力降低,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风险较大,且术后恢复缓慢,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给其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相对而言,腹腔镜手术克服了常规开腹手术的不足,微创优势突出,安全性更高,适用于高龄胆结石患者,相关术式较为成熟,在治疗该类病症方面的效果获得了广泛肯定[3,4]。随着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有关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徐洋[5]对8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0%)低于对照组(10.0%),提示腹腔镜手术微创优势明显,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及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更为确切,手术创伤小,利于高龄患者术后恢复,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建议将其作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BB,李启信,卢业才.腹腔镜手术对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2(5):660-661.

[2]胡亚军,光建中,朱志伟.高龄胆结石患者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7):74-75.

[3]徐洋.高龄胆结石患者给予普外常规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0(3):327-328.

篇10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手术方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87-02

肝胆管结石于临床中又名肝内胆管结石,它属于胆管结石的一种,具体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支胆管内的结石[1]。肝内胆管结石能够单独存在,亦可以同肝外胆管结石共存。肝胆管结石的类型通常为胆红素结石,肝胆管结石不但是常见病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由肝胆管结石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在肝组织内部深藏着胆管,它的分支解剖结构极其复杂,结石的性质情况不一,因此,大大加大了肝胆管结石的治疗难度,从而导致术后的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仍然居高不下[2]。

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患有肝胆管结石的患者实施肝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显著降低,后期随访的远期疗效也十分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9~80岁,平均42.9岁;病程5 h~13 d,平均7.9 d。20例患者全部属于初发肝胆管结石,其中,左肝胆管结石9例,右肝胆管结石8例,双侧肝胆管结石3例;20例患者中有2例伴有肝内胆管狭窄情况。

1.2 诊断标准

正常胆管在PTC、ERCP时的直径为0.7~1.0 cm。若患者的管径1.0 cm,考虑胆管阻塞,胆管结石、肿瘤以及良性狭窄等病因。胆管的最大直径超过最小直径1倍以下者为肝胆管轻度狭窄,最大直径超过最小直径1倍以上者为肝胆管重度狭窄[3]。

1.3 手术方法

根据本院收治的2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左外叶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实施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有4例,实施右前叶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实施右叶切除术的患者有3例,实施肝方叶切除术的患者有3例。术后对全部20例患者采用T管引流,若患者出现合并胆囊结石的现象,便要对其实施胆囊切除术,术后采用胆管镜取石。

1.4 治疗评价标准

结石全部取出,术后无并发症现象,患者治疗后并无复发现象发生为优;结石部分取出,术后有较轻的并发症现象,患者治疗后无复发现象发生为良;结石部分取出,术后有并发症,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为差。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1例并发症为胆管出血,1例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以及切口裂开,1例并发症为胆瘘。术后对2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率为100%,6个月正常胆管在PTC、ERCP时的直径为0.7~1.0 cm,随访时间为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肝胆管结石复发现象。远期疗效为优14例,5例为良,1例为差,优良率为95%。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的治疗至今为止仍然是肝胆外科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之所以至今仍是重点与难点,主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着手术方式的选用以及手术的实施,具体因素如下:肝内胆管中的结石具体分布范围情况的不同、结石数量的差异、肝胆管以及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手术时间的长短(急性期手术以及慢性期手术所需时间是存在差异的)以及以往手术的次数等[4]。针对不同的患者以及患者的病理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或者多种手术联合应用的救治形式[5]。CT、MRI以及B超等影像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纤维胆管镜的应用,为合理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肝胆管结石术的目的应达到以下5点:(1)将所有结石尽可能取尽;(2)将病灶清除干净;(3)纠正胆管病变的现象;(4)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5)为术后的协助治疗创造最有利的条件[6]。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同胆管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以及胆汁滞留的关系最为密切。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便是感染,胆道寄生虫感染以及复发性胆管炎均是感染的常见原因,几乎所有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患者胆汁培养都能够检测出细菌的存在[7]。肠道是感染细菌的主要来源地,大肠埃希菌以及厌氧菌都是常见的细菌。一些厌氧菌同大肠菌属感染时,会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这种酶同胆管感染时产生的内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相结合能促进结合型胆红素水解,从而生成游离胆红素,并且沉淀。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必要条件便是胆汁的滞留,只有在胆汁滞留的条件下,胆汁中的成分才可以沉淀积累从而形成结石。胆管炎性狭窄以及胆管畸形是引起胆汁滞留的主要原因,梗阻近端胆管内的压力升高,胆管的扩张,胆汁流动的缓慢,均有利于结石的形成。除此之外,胆汁中的黏蛋白、酸性黏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生虫以及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结石的形成[8]。

由肝胆管结石的形成的原因以及特殊性,本院采取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治疗方式,由于患者患病情况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均有所差异,肝部分切除的部位亦有所不同。从术后并发症例数以及随访的远期疗效可以看出,这种手术方法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远期治疗效果也较佳。

由于患有肝胆管结石的患者病情复杂难料,通常患者的病情较差,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手术前对患者的病情做好充分调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患者病情的诊断能力,从而使围术期的处置更加周密精确,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手术均达到如下要求:结石全部取尽、胆管狭窄以及梗阻现象均被解除、将结石部位以及感染病灶全部去除以及恢复并且建立了通畅的引流。

综上所述,足可证明肝部分切除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值得广泛推广至相应的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顾奇云,俞冬,盛林林.217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1):31-35.

[2] 梁力建,李梅生.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2001,8(2):1-3.

[3] 刘允怡,赖俊雄.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7):540-542.

[4] 赖佳明,梁力建.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应注意的问题[J].肝胆外科杂志,2004,24(4):200-204 .

[5]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4-550.

[6] 邓关海,汤照峰,刘波.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6(6):436-439.

[7] 刘特彬,李小辉.85例左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广州医学,2002,23(10):11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