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范文
时间:2023-04-06 20:5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阑尾炎手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阑尾炎,许多人曾误称为盲肠炎,实际上真正的盲肠炎极为少见,正确的叫法应是阑尾炎。阑尾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外科病,医院不少住院病人都是急性阑尾炎患者。
急性阑尾炎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85%的患者都是青壮年,尤以青年为多见,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较少,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略多。
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而且最重要的症状:大部份病人腹痛突然开始于上腹部或肚脐周围;经过数小时,腹痛转移至右下腹,而且疼痛呈持续性;这种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当然,还可有其它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等。凡是遇到这种病情,必须毫不迟疑地把病人送到医院去,否则延误了病情,治疗也就麻烦多了。病人经过医生的检查、化验,一般比较容易确定是否患有阑尾炎的。
确诊了的急性阑尾炎,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可分别选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一般地说,化脓或坏疽性阑尾炎、或并发了弥漫性腹膜炎的,必须手术,单纯性阑尾炎则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非手术疗法。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宁愿接受非手术疗法,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国医务人员运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也确获得很大的成绩,使不少单纯性阑尾炎病人得到治愈。然而,非手术疗法目前还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地步,对于某些病人的疗效不佳,或治疗的时间长,并发症较多,而且约有1/5的患者还会复发,而多次复发者最终仍需施行手术,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都因此增加了。所以阑尾切除仍是单纯性阑尾炎最安全而有效的疗法。但是如果病人全身情况不良或有其他疾病而禁忌手术,而且诊断尚不能十分肯定时,也不妨暂时采用非手术疗法,观察病情的变化,同时改善病人全身情况,作好必要时手术治疗的准备。至于慢性阑尾炎,同样也以作阑尾切除术为最好。
手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必须禁食和水,以防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并发吸入性肺炎或发生窒息;抓紧时间用肥皂热水擦洗腹部,可减少术后刀口感染的机会;争取一次大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和大便困难的程度;上手术台前还应排尽小便。术前还要稳定病人的情绪。阑尾切除术只是一种普遍施行的小型手术,一般不复杂,因而是相当安全的,因此病人和家属不必顾虑过多。
有的病人顾虑开刀是否会痛。应该说,一个良好麻醉下的外科手术基本上是无痛的。其实,术中最难受的却可能倒是恶心。这里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张嘴缓慢地作数次深呼吸运动,这样恶心难受会大大减轻。
手术后注意事项
咳嗽是手术后病人经常遇到的症状。病人往往顾虑咳嗽会引起伤口疼痛,或者切口破裂因而不敢咳嗽把痰吐出来。但是不把痰吐出来,就有并发肺炎的可能。有一个方法不妨一试,即:双手平放在伤口两侧,稍向下向伤口方向用力,轻轻一咳就能把痰咳出来。
手术后最重要的是要早期起床活动。它的主要好处在于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后遗症的产生。病人在术后第一天,就可在护士搀扶下于病室内来回走几趟。
篇2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 正常情况下阑尾利用其自身的蠕动力将进入阑尾的异物排出[1], 当阑尾腔阻塞或有细菌入侵时即发生急性炎症病变。当阑尾发生炎症病变时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轻者可以经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 重者可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 影响患者整个机能。阑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急性阑尾炎, 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腹症患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反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康复。本院普外科护理人员对此类手术患者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干预措施, 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手术, 术后顺利康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科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84例。其中男57例, 女27例。年龄最小5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29.8岁。单纯性阑尾炎21例, 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56例, 穿孔性阑尾炎7例。发病至住院2~24 h, 体温37.2~39.1℃, 临床B超诊断为阑尾急性炎症。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升高。98%患者压痛、反跳痛明显, 转移性右下腹痛, 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行手术治疗。
1. 2 治疗方法 5例患者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 76例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3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2 术前护理
2. 1 心理护理 外科急腹症患者先有腹痛而后出现其他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反应, 由于发病急骤, 患者往往很痛苦, 有焦虑和急躁情绪, 因此护理要耐心做好心理护理[2]。护理人员态度热情, 主动自我介绍, 对患者忍受的痛苦表示同情, 解释症状形成的原因, 缓解患者焦虑, 告诉患者手术是根治阑尾炎最好的方法, 简要介绍手术过程, 多数患者急切盼望手术, 又担心手术及麻醉的安全问题, 护理工作者仔细倾听患者的诉说, 有的放矢地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担忧。
2. 2 基础护理 安排患者于安静、清洁的房间, 调节房间温度22~24℃, 湿度40%~50%, 房间阳光强烈用窗帘遮挡以免加重患者烦躁情绪,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 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 减轻腹部张力, 缓解疼痛, 嘱患者禁食水, 并解释禁食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术前体温超过38.4℃者物理降温, 效果不明显时应用药物降温。
2. 3 疼痛护理 疼痛是患者不适反应中最重的一种。对于疼痛的患者先转移注意力, 采取舒适, 尽量减少术前腹部检查次数。确诊的患者或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 以缓解患者不适。
2. 4 术前准备 急查心电图、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凝血四项。体温升高者抗生素皮试, 备术前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应做好心肺肾功能检查, 保证手术安全。术区备皮, 了解腹部立位X线检查是否提示盲肠扩张及B超提示阑尾肿大或脓肿形成等。送患者入手术室, 再次鼓励患者, 缓解患者恐惧心理。
3 术中护理
麻醉成功后多数患者意识清醒, 在提拉阑尾时患者可有恶心、心口疼痛等不适, 嘱患者张口深呼吸以缓解不适。对于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化脓穿孔者认真清除腹腔内脓性分泌物, 关闭腹膜后用碘伏生理盐水冲洗, 所有上台医生和护理人员更换手套、用过的手术器械, 切口周围再用无菌巾保护。
4 术后护理
4. 1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阑尾炎虽是小手术, 阑尾动脉出血也可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术后病情观察, 不容忽视。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 注意腹腔引流情况。倾听患者主诉, 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氧气吸入, 麻醉未恢复者, 按摩患者双下肢每15分钟1次, 10 min/次, 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4. 2 术后 全身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6 h平卧后, 均改为半卧位, 可以使腹腔渗出物积聚于盆腔, 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半卧位还可使腹肌放松, 膈肌下降, 改善呼吸、循环和切口疼痛。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双下肢, 防止深静脉血栓或褥疮发生。
4. 3 术后引流管护理 阑尾切除术只有在阑尾局部麻醉脓肿, 或阑尾残端包埋不满意及处理困难时才留置引流管。术后妥善固定, 防止牵拉引起患者不适, 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 15 min捏压引流管1次, 防止因血块或脓肿堵塞,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 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术后24 h内观察患者血压, 引流量, 发生出血多为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而引起的系膜出血, 一旦发生立即输液、输血, 做好再次手术准备。术后3 d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若发生体温下降后又升高, 或一直高热不退, 常提示感染发生, 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有无红肿, 倾听患者有无诉说、有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净等, 发生盆腔脓肿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切开引流, 伤口感染者拆除缝线, 加强换药。
5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第1天,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可以有效预防肠粘连,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使患者早进食, 还可以振奋患者精神。患者有痰, 不愿咳嗽时协助、指导患者双手保护手术切口, 减少震动引起的疼痛, 咳出痰液防肺部感染发生。为老年患者拍背每2小时1次, 胃肠功能恢复, 排气, 指导患者进流食, 多饮水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 增加尿量, 防泌尿系统感染发生, 还可以防止痰液黏稠。术后初期进食以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6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缓解了紧张、恐惧心理, 由被动附和到积极主动参与医疗活动, 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8例(9.5%)患者切口感染经应用抗生素, 切口引流加强换药、伤口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均为Ⅰ期愈合, 术后半年随访无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平均住院时间(5±3)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患者均在门诊拆线。
7 小结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前负性心理情绪, 减少术后并发症, 对手术的成功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科学有效, 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东文, 路潜.外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8.
篇3
关键词: 阑尾炎 手术切除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 Burney)急性阑尾炎(Acutc Appendicitis)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约占外科住院人数的10%~15%,每1000人群中每年有1人患急性阑尾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chronic appendicitis)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阑尾壁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多数病人阑尾腔内有粪石或者阑尾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使管腔变窄,特殊类型阑尾炎常见的有四种: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2.小儿急性阑尾炎;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通常将病程超过3天者放弃手术,保守治疗。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阑尾炎病程七日内,手术治疗仍取得良好疗效,现将2000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0例,男141例,女99例,平均年龄34岁(3~73岁),均已行手术治疗,将240例按病程分为3组,3天以内组165例,4~7天组62例,8天以上组13例。
1.2 手术方式 3天以内组165例,全部行阑尾切除术(100%);4~7天组62例,其中手术切除54例(87.5%),单纯行脓肿引流5例(8.5%),活检3例(4.2%)8天以上组手术切除3例(23%),单纯行脓肿引流10例(77%)。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数据采用SPPS11.0处理。
2 结果
本组阑尾切除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未行切除而引流的病人好转出院。3天以内组平均住院6.54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2.07天,伤口感染5例(3.0%),4~7天组平均住院7.44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2.32天,伤口感染4例(6.45%)8天以上组平均住院9.6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2.6天,伤口感染2例(15.3%)。4~7天组。8天以上组与3天以内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分别延长了0.9天和3.06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分别延长了0.25天和0.53天,伤口感染率分别增加了5.4%和16.1%,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行阑尾切除术,保守治疗有75%的复发率。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恐惧手术,过分依赖抗生素和一些特殊类型阑尾炎的存在有少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本组占31.3%。
篇4
【关键词】 阑尾炎 手术切除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ing the appendectomy tme of actue appendictis. Methods Acumulated 24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tute appendictis from the year 2000to2008. All have undergone appendectomy Results 165 patients of disease during 3 days all do appendectomy (100%); 54 of 62 patients of disease during 4~7days do it(87.5%); 3 of 13 patients of disease 8 days more do it (23%) Condusion :It is the best way to choose appendectomy therapy for actue appendicitis patients during 7 days
【Key words】 appendicitis excison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 Burney)急性阑尾炎(Acutc Appendicitis)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约占外科住院人数的10%~15%,每1000人群中每年有1人患急性阑尾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chronic appendicitis)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阑尾壁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多数病人阑尾腔内有粪石或者阑尾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使管腔变窄,特殊类型阑尾炎常见的有四种: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2.小儿急性阑尾炎;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通常将病程超过3天者放弃手术,保守治疗。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阑尾炎病程七日内,手术治疗仍取得良好疗效,现将2000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0例,男141例,女99例,平均年龄34岁(3~73岁),均已行手术治疗,将240例按病程分为3组,3天以内组165例,4~7天组62例,8天以上组13例。
1.2 手术方式 3天以内组165例,全部行阑尾切除术(100%);4~7天组62例,其中手术切除54例(87.5%),单纯行脓肿引流5例(8.5%),活检3例(4.2%)8天以上组手术切除3例(23%),单纯行脓肿引流10例(77%)。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数据采用SPPS11.0处理。
2 结果
本组阑尾切除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未行切除而引流的病人好转出院。3天以内组平均住院6.54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2.07天,伤口感染5例(3.0%),4~7天组平均住院7.44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2.32天,伤口感染4例(6.45%)8天以上组平均住院9.6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2.6天,伤口感染2例(15.3%)。4~7天组。8天以上组与3天以内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分别延长了0.9天和3.06天,平均肠道恢复时间分别延长了0.25天和0.53天,伤口感染率分别增加了5.4%和16.1%,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行阑尾切除术,保守治疗有75%的复发率。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恐惧手术,过分依赖抗生素和一些特殊类型阑尾炎的存在有少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本组占31.3%。
根据本组样本回顾性分析认为:在发病后7天内仍可行手术切除。本组样本中4~7天组手术切除率达87.5%。由于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是一种无侧支的终未动脉,当血运障碍时易导致阑尾坏死,在炎症未得到及时控制时易坏死。治疗上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剌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露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整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逢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阑尾脓肿多见于发病5~7天,作者认为阑尾炎发病8日后应放弃手术。
通过3组样本按手术切除率,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3天以内组与7天组无统计差异;8天以上组与3天以内组有统计差异。认为病程在7天以内的阑尾炎可行阑尾切除,病程超7天应放弃行阑尾切除术。
参 考 文 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35 1232—1237.
[2]张国虎,周庆贤,难以结扎的阑尾残端处理技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21(8);487.
[3]陈淑珍,夏振龙.腹部急症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
篇5
[关键词] 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4-88-02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 in 330 Patients underwent appendectom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LI Yongkang
Department of Surgical Ward, Yuexiu TCM Hospital, Guangzhou 51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ntibacterial drug in patients underwent appendectom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330 patients underwent appendectomy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2 were chose as objects of observation.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treat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aken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meanwhile the treatment situation of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as compared with 100 patients without any drugs who were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at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After patients received the treat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 their wound healing effect and medica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nes without drugs (P
[Key words] Appendectomy; Perioperative period; Antibacterial drug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阑尾细菌菌感染或阑尾管腔梗阻所导致的急性炎症,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和阑尾切除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就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3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210例,女120例,患者年龄15~52岁,平均(36.5±13.2)岁,住院时间3~19d,平均(10.0±2.3)d。其中,1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发穿孔,7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4例慢性阑尾炎,2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100例术前未用药患者为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观察对象均于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物,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用法用量、剂型、抗菌药物名称、手术名称、住院天数、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对抗菌药物分类标准做出的规定,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类型进行判断。同时,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患者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应用进行判断[1]。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实验组患者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用药时间以及术后用药率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2.1 抗菌药使用情况
术前给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用药时间、术后合理用药均显著优于术前未给药的患者(P
表1 围手术期用药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组别 切口愈合情况(%) 平均用药时间
(d) 术后合理用药率(%)
甲级 乙级 丙级
实验组 98 1 1 7.4±2.1 33.59
对照组 92 6 2 8.6±1.3 27.23
x2/t 11.423 12.114 12.693
P 0.04 0.03 0.03
2.2 药物应用情况
所有330例观察对象均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共涉及6类25种抗菌药物,不同类型抗菌药物应用率为:头孢唑啉0.30%,头孢地嗪0.61%,头孢拉定0.91%,头孢唑肟0.91%,庆大霉素1.21%,克林霉素1.21%,罗红霉素1.52%%,氧氟沙星2.42%,阿洛西林3.03%,斯帕沙星3.64%,培氟沙星3.94%,奈替米星4.24%,阿奇霉素4.55%,头孢曲松4.85%,头孢羟氨苄5.45%,头孢他啶7.27%,头孢氨苄8.18%,阿莫西林10.00%,阿米卡星15.15%,头孢噻肟16.67%,头孢哌酮18.18%,左氧氟沙星34.85%,替硝唑42.12%,头孢呋辛48.79%,甲硝唑65.76%。
2.3 联合用药
一联用药包括: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二联用药: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头孢噻肟、甲硝唑+头孢哌酮、甲硝唑+头孢他啶以及其他联合用药;三联用药包括:甲硝唑+阿米卡星+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培氟沙星+头孢哌酮以及其他联合用药方式。
3 讨论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诱发原因在于胃肠道内源性细菌聚集,脆弱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类型。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根据肠道厌氧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的诱发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可使用克林霉素、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广谱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等厌氧菌敏感成都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是临床上应用率较高的三种抗菌药物[2-3]。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多种药物的联合协同应用,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和治疗速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减少用药量。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率较高,主要联用药物为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助于增强抗菌治疗效果,改进对于厌氧菌的治疗效果,提高致病菌的杀灭速度[4]。另一方面,还有部分患者为四联用药,例如,2种头孢菌素联用+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然而,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疗效,而且会提高患者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成本和不良反应发生率[5]。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其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给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对细菌的滋生产生抑制作用,杀灭细菌,提高手术部位的药物浓度[6]。通常情况下,手术前1h为最佳的给药时间,能够保证手术部位获得最高的血药浓度,阑尾炎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则通常以l ~ 3d为宜[7]。
综上所述,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合理性,然而,受到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药物联用方式不合理、随意性更换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法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8]。
[参考文献]
[1] 徐占辉,蔡小林.急性阑尾炎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63-64.
[2] 何花,佘同生,颜玉芳.82例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17-118.
[3] 蒋立波,吕艳春.25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2):116-117.
[4] 王定营.152例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3):426-427.
[5] 孙正卫.急性阑尾炎560例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7):100-101.
[6] 王桂兰.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7):344-345.
[7] 陆兴焕.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7):77-78.
篇6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42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发病率较高, 其发病症状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等。由于手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最常用方法, 这就要求术后护理措施必须做到科学、有效。对于低体重阑尾炎患儿而言, 由于受到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对于阑尾炎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此, 本文针对低体重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探索,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低体重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14岁, 平均年龄(5±3.0)岁。所有患儿在临床诊断中均被确诊为低体重, 按照接受护理措施的不同, 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围手术期护理组, 每组15例, 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比较方法 对于围手术期护理组的患儿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并对护理效果和患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对常规护理组的患儿采取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 2. 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的患儿按照阑尾炎外科治疗规范, 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治疗。而围手术期护理组患儿接受围手术期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2]: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确保患儿的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卫生, 针对低体重阑尾炎患儿的特殊性, 制定科学的饮食起居计划, 避免患儿因术前进食而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 并以真诚的服务态度, 给予患儿相关阑尾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最大程度的赢取患儿的信任, 争取到患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搭建良好的医患关系。②术中护理:术中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以真诚的微笑, 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专业的责任心开展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 建立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遇突况, 能够以冷静专业的态度和技术应对处理, 确保患儿术中安全性。③术后护理:术后一方面针对患儿体重较低的情况, 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 切忌暴饮暴食, 同时指导患儿采取平卧位的方式, 待其血压恢复正常范围后, 可采用半卧位的方式, 以避免腹腔渗液的流出, 提高患儿术后恢复的质量。④心理护理:针对患儿恐惧、胆怯、任性、倔强以及娇气好动等特点, 开展心理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准确掌握患儿的病情、性格特征和家庭状况等基础性资料, 通过对患儿不良心理状态的掌握和了解, 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心理护理措施。一方面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 同患儿构建良好的心理信任关系, 鼓励患儿以积极、自信、勇敢的心态面对阑尾炎手术, 及时排解患儿不良心理情绪。⑤并发症护理:低体重阑尾炎患儿受到体重和心理素质的影响, 术后极易出现因敷料更换、饮食起居不规律等造成的伤口疼痛、体温升高、切口红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需要进行科学的预防, 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的患儿护理满意人数10例, 满意度达到66.67%, 远低于围手术期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满意人数14例, 满意度93.33%。两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7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效果
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患者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15(3):76.
篇8
克隆病是消化道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由于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且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本院近10年收治并误诊为阑尾炎手术的克隆病病例6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4~76岁,有慢性腹痛史者3例。
1.2 临床表现:1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4例表现为固定右下腹痛,1例表现为全下腹疼痛;右下腹压痛5例,下腹均有压痛1例;低热2例,高热1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5例,贫血1例。
1.3 治疗方法:6例均误诊为阑尾炎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6例均有小肠浆膜节段性充血水肿,1例升结肠浆膜有局限性充血水肿,1例阑尾头部有类似充血水肿,其余病例阑尾外观基本正常,1例腹腔内有血性浆液渗出。6例均作常规阑尾切除术,对病变肠道未作特殊处理,术后予甲硝唑等抗菌药物防治感染,并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应用,以减轻可能存在的自身免疫反应。
2 结果
术后5例好转出院,1例因年龄较大,术前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全身情况极差,术后6天自动出院,出院随访,该患者于术后15天死亡。
3 讨论
3.1 克隆病的临床特点:克隆病还被称为“节段性肠炎”、“小肠结肠炎”、“肉芽肿性肠炎”等,我国的发病率不高,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以小肠为多见,单发或多发,急性期或活动期病理变化常有受累肠道浆膜充血水肿,可伴纤维素渗出,肠管增厚变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发者常呈“跳跃式”表现,病变肠管间可间隔一段正常肠管;多数患者发病隐匿,有慢性腹痛、腹泻、消瘦、乏力等表现。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中腹或右下腹痛伴有低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白细胞升高,右下腹有触痛等颇似急性阑尾炎的表现,术前很难作出诊断,往往在手术探查时发现阑尾正常,一段或多段肠管充血、水肿、增厚,这时始考虑到本病的诊断。钡餐和钡灌肠检查仍是目前基层医院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可见肠道黏膜呈“鹅卵石”形象或肠管狭窄引起的线条状影像,或多发病变引起的“跳跃式”充盈等影像改变。
3.2 误诊原因: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缺乏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这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其次,该病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各病例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基层医院无特殊的医技检查手段,是导致误诊的原因之一。
3.3 治疗分析:克隆病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内科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药物治疗,支持疗法以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为主,药物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应用、甲硝唑等抗菌药物使用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当出现肠梗阻、肠道内瘘或外瘘、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膜炎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一般以病变肠管切除及肠吻合术为宜,不可切除过多的肠管,因本病有反复多处发作的可能,切除病变肠管并不能防止复发,并有引起短肠综合征的风险。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是否切除阑尾尚有争论,但有学者研究认为如病变未累及盲肠,则切除阑尾是可行的。也有学者认为,阑尾炎症是触发克隆病急性发作和频繁活动因素之一。这些认识也是本院在误诊手术时均作阑尾切除的理论依据。阮利斌认为误诊手术时不宜施行阑尾切除术[1]。
3.4 体会:克隆病虽然易与急性阑尾炎、肠结核、肠道肿瘤、急性出血性肠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混淆,难以及时正确诊断,但该病仍有其特点可寻。本病一般无转移性腹痛,对有慢性反复右下腹痛、腹泻、腹部包块、间歇或持续低热、贫血、乏力、消瘦等症状,或伴有游走性关节炎、虹膜炎、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口疮性口炎等其它免疫异常表现的患者,尤应与本病鉴别。必要时作钡灌肠、钡餐及肠镜等检查以兹诊断。误诊手术时不可盲目切除病变肠管,是否切除阑尾应视盲肠及阑尾病变情况而定。术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全身情况,加强出院随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 也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而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最主要的疗法[1]。在本次研究中, 笔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了4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 取得较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1~2013.01在本院就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男53例/女43例), 年龄60~82岁,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 年龄(69.4±4.1)岁。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 年龄(68.9±4.5)岁。两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②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 全麻后, 手术方式采用三孔法, 建立气腹, 探查腹腔脏器及阑尾。明确诊断后, 分离粘连, 切除阑尾, 并且断端消毒。并用盐水彻底冲洗腹腔, 两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均抗感染治疗。
1. 3 疗效评价 记录并比较两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 采用χ2或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6, P>0.05);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 发病率有增加趋势[2]。由于老年人血管、淋巴管有退行性改变, 阑尾粘膜变薄、脂肪浸润和阑尾组织纤维化, 加上血管硬化, 组织供血相对减少, 故阑尾发炎后容易发生坏死穿孔[3]。老年人腹肌萎缩反应力低下, 症状体征和病理改变不一致, 症状体征常较病理改变为轻, 腹痛不甚剧烈也不典型, 由于对疼痛反应迟钝, 其表现可仅有腹胀、恶心, 鉴别诊断有时发生困难, 容易误诊[4]。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腹腔开刀切除, 清洗腹腔并引流, 但由于术后感染可达7%~30% 以上, 且并发症严重[5], 亟待探寻一条新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传统手术相比更有优点[6], 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探查范围广、切口感染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低等诸多优势[7]。方薛泉等[8]比较慢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 结论认为在慢性阑尾炎手术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引起机体组织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本次研究中, 笔者在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 在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结果表明,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也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佳, 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赖添武, 莫志和, 陈国锋.腹腔镜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2例临床分析.微创医学, 2009, 4 (3):301 -302.
[2] 郑鹏亮.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35):138-139.
[3] 孙胜利.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0):252-253.
[4] 潘晓明, 施勇, 林忠民, 等.腹腔镜阑尾切除102例治疗体会.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 (5):470-471.
[5] 曾久平.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24):154-155.
[6] 巫文岗, 李夏鲁, 莫启章.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26 例临床分析.微创医学, 2009, 4 (1):68-69.
篇10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最常见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腹部外科疾病是阑尾炎(appendicitis)。临床上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而以急性阑尾炎最为常见。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1]占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45.1%-83.3%,为了找到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对90例阑尾炎手术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患者与90例术后切口未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引起感染的因素并给出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6例,女84例,年龄18-65岁,平均36±14.2岁,急性阑尾炎患者75例,慢性阑尾炎患者20例,坏疽性性阑尾炎患者34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2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l9例。将90例切口感染者作为观察组,切90例口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平均35.8±16.4岁;对照组男48例,女42,平均36.2±15.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情况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执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规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年龄、术前的准备、患者心态及手术中的操作、切口状况、主治医师的专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因素比较 如下表所示: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乐观的心态、术前服用抗生素、手术操作时间、切口的长度、手术人员的水平、手术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及并发症等指标都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而观察组的不良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阑尾切除术由于手术的常见性和简单性,不能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因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切口感染占并发症的大部分,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临床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90例阑尾炎手术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患者与90例术后切口未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引起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1)患者年龄偏高,合并有基础疾病,造成身体免疫力低,术前服用抗生素、心态不乐观,引起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就高。(2)由于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外科医生对此类手术常常让进修、实习医生协助完成,难以保障操作流程的规范化,造成手术中突发事件偏多,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因素之一。(3)手术时间的相对延长,切口大,切口在受污染的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也相对延长,增加了患者创面渗血及切口附近毛囊内细菌随汗液排除的增多,也是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关对策:(1)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手术,以减少阑尾化脓和坏疽的发生,减少患者术前服用抗生素的几率,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老年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阑尾炎的同时要加强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增强抵抗力。(3)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提高手术的预后。(4)术后注意饮食,加强锻炼,避免受寒,腹泻,等不利于术后恢复的事件发生,提高术后的恢复。(5)手术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和学习,重视阑尾切除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师在带教过程“放手不放眼”,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规范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处理及切口变化情况的观察。
其它研究者[3]通过对57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回顾分析,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预防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需从多方面着手,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曹子谦.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