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画范文
时间:2023-03-23 08:0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动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儿童思维”这一提法来源于英国发展心理学作家朱莉娅•贝里曼及戴维•哈格里夫的《发展心理学与你》一书第七章,本章在评论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进行的研究时采用了“儿童的思维”一词,它可以统一概括为“童心”、“内在儿童”、“心中的孩子”等诸多名词,也拥有更准确的内涵和更全面的外延。关于儿童思维的特点,文章参考了吕俊华先生在《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新版名为《艺术与癫狂》)一书中的观点,并对其做了归纳与总结。
(一)物我同一
他认为“在成人看来,儿童是生活在错觉和幻觉的宇宙中……对于儿童,可能假设的幻想世界并不次于实在世界”。[3]他会把桌子看成朋友,会和小草说话;他会认为月亮在对他微笑,会把爸爸的藤椅当成他的战马,并且他是真心真意这么想,成人理想与现实的界限在他们那里根本不存在,于是他们就更能够摆脱桎梏,天马行空地想象。
(二)随心所欲
“儿童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一词。”[4]“他见到天上的月亮,会认真地要求父母给他捉下来;见了已死的小鸟,会认真地喊它活转过来……穿了爸爸的衣服立刻就会变成爸爸……眠床里应该有泥土,种花草,养着蝴蝶和青蛙……他以为人们的一切欲望应该都是可能的,所以达不到目的的时候便那样愤慨地号哭”。[5]正因为如此,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广大,他们能感受到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么不同。
(三)万物有灵
“儿童不仅把万物看成有生命的,而且还把自己的纯爱灌注于万物”。[6]他们用饱含情感的眼睛认识万事万物,看到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与众不同的。他们会担心洋娃娃睡觉感冒,会因为花朵的折断而伤心,相信自己的猫能听懂自己说的每句话……他们的情感如此充盈,周围的事物无不能引起他们特别的关注。
(四)服从天性
“儿童的冲动是先天的,对于外界的顾及是后天学来的……我们的第一天性是服从自然,服从欲望,儿童只有第一天性”。[7]儿童的一举一动都出于自然,不懂法律、自然、习俗,比处处受约束的成人多了自由,少了统一。他可以把“任何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他所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
(五)独具慧眼
“儿童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的注意力分散、易变、跳跃,就使他对生疏事物永远保持着新鲜感。未知事物一方面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尽力调动自己有限的感知去类比、去揣测,去猜测呈现在眼前的新事物。这样,他们往往对万物进行添加和移位———赋予事物本无的性质,将不同类不同属的东西搅在一起”。[8]他们可以让太阳长出双腿,鱼在天上飞,把树栽到人的头上,这样的组合会产生奇异的效果,充满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儿童的这种态度昭示我们:一切都明确了的地方,就不再有想象力施展身手的机会”。[9]以上五点与艺术创作者的特质不谋而合,正如法国画家柯罗所说:“我每天都要请求造物者,要他把我变成一个孩童,就是说,要让我不带成见地去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像小孩一样。”[10]动画创作者,面对动画这样灵动与多彩的艺术形式,拥有这五点特质显得至关重要。
二、动画创作与儿童思维具有天然联系
(一)儿童思维是动画创作的灵魂
动画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受到某些物理限制,如绘画无法动、音乐无法观、文学无法听,动画有其独有的特征。重庆邮电大学李益教授提出了“虚拟性是动画艺术最本质的特征。”[11]他认为“动画再造了一种生活,一种迥异于现实的艺术生活”。它由虚拟的角色形象、虚拟的环境、虚拟的故事情节、虚拟的镜头、虚拟的场面调度、虚拟的声画关系、虚拟的剪辑等组成。动画片的生产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策划与筹备阶段、设计与制作阶段、作品加工阶段。[12]其中前两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创造性的活动都在这两个阶段完成。因此,儿童思维与动画创作的天然联系在这两个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1.策划与筹备阶段策划与筹备阶段包括创意的产生、故事脚本的编创、角色形象设计、画面分镜头设计等。在这一阶段最需要服从天性,找到最具有冲动的表现对象。因动画具有虚拟的角色、虚拟的环境、虚拟的故事情节的特性,因此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触发灵感的机关,需要随心所欲的想象,把目光投向万事万物,动画中的角色并非必定是人,可以是动物、植物、桌子等一切东西,同时它们可以无所不能,树可以唱歌,云也可以跳舞。故事的编创也要像儿童那般独具慧眼,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发生联系,都可以产生故事,猫可以成为狗的妻子;树叶是树妈妈的孩子……2.设计与制作阶段设计与制作阶段包括标准造型设计、场景设计、镜头画面设计、原画与动画、背景绘制等。因动画具有虚拟的镜头、虚拟的场面调度、虚拟的声画关系、虚拟的剪辑等特性,所以它可以激发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虚拟的镜头和场面调度让故事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发生,汽车可以在彩虹上飞驰;蜂巢内其实是一个摩登的大都市;可以瞬间从云端跳到水中,又可瞬间从水中升到山巅。这些情景都是动画所特有的,并完全符合儿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的心理特点。
(二)动画创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在动画作品完成后,作者的情感得到宣泄,满足感油然而生,他为自己创造的虚拟世界而迷醉,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成就感。他用一颗真诚的心完成了整个过程,更加强化了自我鼓励的意念,当他的作品得到认可后,他会肯定自己的儿童思维,并鼓励它继续存在和发展。最终带来的是创作下一部作品的动力,它成为了一种良性循环,让动画作者与儿童思维永远地维系在一起。所以可以说,动画这种创作形式与儿童思维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媲美的天然联系,动画创作使创作者的儿童思维得到进一步强化,他们在动画中找到了如鱼得水的,他们儿童时期的梦想和经验可以完全在这个领域实现,正如宫崎骏所说:“我看了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真、朴素,又可让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它的力量不逊于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13]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美日动画 儿童文学因素 童话 神话
动画片作为电影四大类型之一,以其独有的戏虐性表现。充满童心、童趣的纯真情感表达,有趣的夸张、变形、甚至恶搞式的情节、无拘无束的瑰丽的想象,在工业化、市场化的全球语境中备受瞩目,博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尤其是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更是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全球。《米老鼠和唐老鸭》、《狮子王》、《阿拉丁》、《人猿泰山》、《花木兰》《怪物史莱克》等等,不仅在全球求得亿万票房,而且成为一时间青少年之间流行话语的经典语录”。近几年来,日本动画异军突起,不仅成为亚洲市场上动画系列片的霸主,它以低成本的制作、趣味性、破坏性、时尚性的话语表达,把擅长高成本制作、及幻想性和唯美追求为一体的美国动画封锁在影院中,从而在全球电视动画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随着美日动画在我国的热播,新时期以来被冷落的美术片重新获得了国人的注意,面对美日两大动画强国对我国影院动画和电视动画造成的强大压力,国产动画如何走好“原创性”、“市场化”道路。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是残酷的,又是具有启示性的。只要认真总结我国动画市场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反思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借鉴外国动画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我们就一定能走好国产动画“原创性”、“市场化”这条路。美日动画的成功,从本质上说得益于本国发达的儿童文学传统,在两国的动画电影中,儿童文学因素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美国动画:平民的幻想童话
迪士尼公司从本世纪初以来就一直是影院动画的统治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迪士尼就创作了《白雪公主》等经典动画长片和一些好看的、有特点的动画短片。体现了原创动画和产业化的完美结合。在迪士尼出现之前还没有人将动画产业化、全球化。
打造品牌是迪士尼一贯的市场化策略。在迪士尼公司内部,注重培养员工的品牌意识,使每个员工在工作中都以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为中心,促进品牌形象在各个领域的拓展。到目前为止,迪士尼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建立了十一个主题公园,“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成了不朽的品牌形象。以这些形象为标志的产品行销世界。
可见,迪士尼所创造的品牌形象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作者们认识到动画制作不只是制造形象讲述故事,它也是在创造鲜活生命、展现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和魅力的过程。与文学一样。探索生命本质是其最终归宿。最初的动画电影可以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其文化定位远比今天繁复的社会能治功能简单得多,随着媒介的权利日益扩大,儿童文学因素也就又显到隐慢慢渗透到电影创作中,形成了“影视儿童文学”。而以迪士尼动画为代表的美国动画作品,正是以其平民的“幻想童话”的儿童文学本质特征赢得了成功。
在这一创作理念指导下,迪士尼塑造了一系列品牌形象。从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到花木兰和史莱克。这些动画形象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文化的精神土壤之上,以诙谐幽默的情节和平等、自由、勇敢的美国文化精神俘获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心。《花木兰》本来是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形象,迪士尼把它拍成动画后,原来那个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木兰就成了一个渗透着美式文化品格的人物,随着影院传播在世界范围内被观众接受。
《花木兰》系列作品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首先吸引人的就是作品无羁的想象力,一个中国封建社会中宣扬忠孝节义的旧女孩,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美国式的平等、坚强的新女性形象,为了不使花木兰在从军途中感到寂寞,编剧们为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同伴“木须”,在花木兰从军的路上它与一只小小的蟋蟀上演了几出好剧,每一出都令人捧腹不已,作为影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他的身份值得关注,在剧中开头它是一个看守灵堂的小人物,保护木兰从军是它地位转变的契机,木兰成功了,它也获得了自己的地位,一个普通人的“美国梦”本身就是童话那种理想化表达的具象化。而木兰则在笑声中颠覆了古老的性别意识给女性强加的束缚,除了儿童文学,没有哪一种文学样式更能给予女性以高度的地位,在剧中,木兰被塑造成了一个拯救国民,扭转战争的英雄,而木兰的贫民的出身和经过努力所获的荣耀,不仅丰富了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美式童话并成了一个有趣的佐证。木兰的中国背景显然更别具用心,一个东方文化中的传统女性,经过美国式的个人努力,不仅成就了美国人公平、坚强的东方幻想,而且也是对儿童文学中,毫不代世俗偏见的童心作了一次成人的挪用,即遮蔽了性别中的冲突,又显现了性别的差异。而《花木兰》通篇洋溢的爱国激情所构成的严肃剧情并没有使影片显得压抑。相反,木兰坚强、勇敢的性格使影片处处透着欢快的调子。剧中做事马马虎虎的木须贺木兰的两个战友。从外形、动作到细节处理都为影片增加了笑料,体现了美式卡通夸张、搞笑的特性,使美式文化中幽默因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达到了娱乐目的。
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式动画在张扬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动画介于绘画和电影两种艺术之间所特有的“幻动性”品格,以童话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纯真的幻想。“如果神话、传说有幻想的虚妄性的话,那么童话与寓言则有幻想的讽喻与教育性,其中童话还留有幻觉的纯真性。”,《怪物史莱克》以童话无拘无束的幻想。在浪漫的爱情中颠覆了西方传统故事中公主与王子的爱情模式,以先进的电脑技术创造了凡人的爱情神话,博得了观众的赞赏,也赚取了高额票房。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产品正伴随着源源不断的美国商品遍布全球,其动画产品的全球化也得力于本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整的产业运作模式。迪士尼公司在竭力打造品牌形象的同时,注意娱乐的外包型产业特征,注意与其它公司的、企业的沟通合作。精心打造了从制作、宣传、发行、放映到影视产品、衍生品(服装、玩具、生活用品)、主题公园的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高水平的市场化。但是影片流露的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对平民生活的准确把握,仍是影片的最大卖点之一,“平民的幻想童话”为大多数人筑就了美好的精神家园,也赢得了全球人的喜爱。
日本动画:青少年的英雄神话
电视诞生于1946年,它以更加普及的传播方式和低成本的制作给电影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起飞,电子产品制造业,尤其是家电产品开始风靡世界,松下、索尼、东芝、日立都成了世界知名的家电品牌。面对新崛起的电视娱乐产业,日本动画界敏锐地抓住了娱乐方式转变的契 机,开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家庭电视动画探索。
节目的连续性是电视娱乐与电影娱乐最大的区别,一部动画片系列片可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播放,符合现代人规律性的时间安排,而且摆脱了影院动画播放中比较严格的时空限制,是一种更加大众化的休闲方式,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合拍,具有更大的消费潜力。动画本身作为文化产品,投入市场后必然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其经济价值,观众的认可是动画产品实现价值的最终途径。
日本动画针对家庭成员的时间安排和欣赏趣味,把观众定位在青少年身上,创作了具有颠覆意义的“青少年罗曼史”类动画,以青少年为中心向家庭成员辐射,吸收了美式动画幽默的因子又摒弃了美式动画中刻意为幽默而幽默的恶搞成份,代之以轻松、亲近的生活幽默。适合家庭成员集体观看,扩大观众群。片中有着类似电视剧的连续性的情节和节奏性很强的矛盾冲突,适合电视播放。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是最具代表性的电视类青少年罗曼史系列片,它以湘北高中足球队中各个队员的生活为主线,讲述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人物造型上,既有东方人的特质,又加入了西方元素。红头发、黑眼睛的樱木花道本身就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品格。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同时。日本动画很好的把握了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关系,把日本民族精神灌注到作品中,使作品处处充溢着东方文化的魅力,《灌篮高手》中,紧张的比赛训练,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惺惺相惜的武士道精神和英雄崇拜,兼具了东西方文化的特质,而流动于作品中的爱和生命主题则提升了日本动画的审美品格。使日本动画具有了人类普遍的内涵。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最大的魅力均来自超乎常人的某种力量,由性格上的魅力,如赤目晴子的温柔美丽、善解人意,彩子的勇敢、泼辣和成熟的大姐姐风范。这些完美的少女本身就取自神话中至善至美的女神。而樱木花道、流川峰等人身上超过常人的能力,则与神话中英雄具有同质性,他们创造了奇迹。满足了青少年罗曼蒂克的幻想,除了神话人物的塑造外,情感的单纯明快也与儿童文学的特点吻合,在日本动画中情感具有高度的同一性,情节才是影片制胜的法宝。儿童文学的读者普遍年龄偏低。接受信息时也往往以线性的故事为主,日本的动画剧本借鉴了本国的儿童文学传统,剧情发展也有着神话故事浪漫抒情的风格,英雄创造奇迹的故事,在《灌篮高手》中,湘北队每次发生危机都是某个英雄挽救了失败的命运,在激起观众英雄豪情的同时也在逐步的自上而下浇灌个人主义的英雄崇拜情绪,日本儿童文学中神秘的神灵披上了现代人的外衣再次唤起了观众童年的记忆。
篇3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行为;暴力行为;不良影响
动画片因为其色彩鲜艳的画面,夸张的人物造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深受广大儿童观众的喜爱。儿童处在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动画片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但是动画片中的不健康因素的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也在为儿童的行为发展增添了一些隐患。卡通形象已经嵌入到“零零后”的成长历程当中,成为这一代中国儿童成长的见证。以动画片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对于国产动画片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突破,乃至当代儿童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画片中人物间的语言交流与行为交往给幼儿提供了一种社会交往的行为模式。有研究表明,幼儿观看过那些有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合作分享等积极行为参与的动画片后,而对于那些没有看过动画片或者看过消极内容较多的动画片的幼儿,则会产生更多的合作互助行为、分享行为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研究以探讨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和在此过程中涉及的道德行为的影响为目的,最后,针对研究发现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一、动画与儿童行为
1.动画
动画片是19世纪2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合了了漫画、绘画、胶片电影、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摄影、音乐和文学创作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工业社会是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定义为“任何18岁以下的人,或者适用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的人。”联合国将人的儿童阶段分为学龄前(0岁-6岁)、小学(6岁-12岁)和中学(12岁-18岁)三个阶段,并且明确规定任何国家的每一位儿童既是社会与家庭的的一分子,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享有一个人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利。我国一般将儿童分为五个阶段:婴儿阶段(0岁-1岁)、幼童阶段(1岁-3岁)、小童阶段(4岁-6岁),中童阶段(7岁-10岁)、大童阶段(11岁-13岁)。本文以3-10岁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2.儿童行为的界定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系列应答反馈系统,儿童的行为是儿童的感情、思想、情绪、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最终导致的肢体表现。当个人的性格、思想和行为习惯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所要求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相互契合,即为良好的适应;当个人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良好行为;反之,当个人行为与周围环境不相符合时,就叫不良适应,其行为也就是不良行为。
二、动画片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发展较快,动画片对儿童行为的不良影响逐渐凸现出来,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未来几年,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必定会取得更多更新颖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动画片对儿童行为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儿童性格的塑造和品质的形成。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聪明机智、善于长跑的喜羊羊,美丽乖巧、爱打扮的美羊羊,鲁莽健壮、爱护伙伴的的沸羊羊,贪吃懒惰但又聪明过人的懒羊羊等等。小观众们能从这些小羊身上看到他们自己所认同的品质,有时甚至能从小羊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2)发扬团体的力量,互相帮助。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小羊们在美丽的青青草原上的生活简单而幸福,他们快乐安逸的时光经常会被灰太狼这位“不速之客”而扰乱,虽然喜羊羊被塑造为足智多谋的的主角,但整部动画非常强调的是小羊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运用群体的力量同灰太狼斗争,体现的是同仇敌忾,保卫家园的集体主义精神,每集故事的结局都是小羊们发挥集体聪明才智,以惊险、刺激并且非常有趣的方法打败灰太狼,救出同伴,保卫了青青草原。
(3)拓展思维,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每一集都能让灰太狼或是村长都有源于生活中的现象的稀奇古怪发明。儿童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些无疑激发了他们的无限的想象力和自己动手“发明”的热情,使儿童养成勤于思考,善动脑筋的好习惯。
(4)有利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儿童时期,孩子们内心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年人来的更为迅速和强烈,对于“对”与“错”,“正义”和“罪恶”的分界也更为明显。动画片的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所表达的情感色彩更为浓厚,这样就能引导他们较早的体验别人的情感,对于其早期道德认知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动画片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
动画片一方面通过英雄人物行为的正义性使暴力动作合理化了,另一方面动画片的娱乐效果使暴力行为造成的后果喜剧化。动画片创作中如何既要使暴力这一视觉元素应用的恰到好处,又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减少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便显的尤为重要。
(1)施暴主体行为“合法化”。动画制作者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和道德的双重修饰之后,对施暴双方划出正义和邪恶的分界线,使施暴主体的行为合法化。惩恶扬善、保卫家园、为民除害的暴力行为是合乎情理的。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一旦社会体系(大象包大人和老虎泰哥)无法提供正义与公平,那么使用暴力就成为解决社会争端,争取个人权利唯一的手段。
(2)暴力行为结果“喜剧化”。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被红太狼用平底锅打的这种暴力行为被喜剧化,让儿童误以为用平底锅打丈夫甚至是一种“爱”的表现,这些行为都会造成儿童的盲目模仿。
(3)易导致儿童行为判断出现偏差。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会从动画片中学习什么是好人与坏人、该做与不该做、对与错等等。动画片里确定的行为逻辑是“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法律依据和社会准则,只强调个人的情感宣泄和英雄主义,而不考虑行为可能会造成的种种后果。
三、家长的建议
儿童在放学后和假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中,因此家长对孩子观看动画片类型的选择和指导直接决定着动画片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家长应当重视动画片对儿童的教育作用,选择适合儿童观看的有教育意义的动画作品,指导儿童如何观看动画,而不是将动画作为孩子在在家里娱乐的一种工具。
(一)正确选择适合儿童相应身心发展年龄特点的动画片
动画片是我们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它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动画片的质量很重要。欧美的动画片大多情节轻松搞笑,但是同时不失浓厚的教育意义,如表现亲情的温暖、同伴之间的团结互助、对父母长辈的尊重、乐于助人的品质等等,当然也有少量的暴力元素;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系列都不错,表现的主题也大都为强调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为主,揭示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对幼儿交往能力和道德行为的启蒙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有些动画片内容较为成熟,且包含有一些打斗、暴力、复仇等情节。家长应针对儿童的心理、智力和行为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为孩子选择适合观看的动画片,是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建议家长给1-3岁幼儿观看《米奇妙妙屋》、《爱探险的朵拉》等剧情简单,色彩鲜艳的动画片。4-6岁儿童可以观看《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科学教育和品德教育类动画片。对于7-10儿童比较适合观看《秦时明月》、《棋魂》等较为有内涵的动画片。
(二)合理安排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
合理安排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行为发展意义重大,长时间看动画片正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极为不利,除了对眼睛有损害,还会影响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一般情况,3-4岁儿童看每天动画片以不超过20-25分钟,5-6岁儿童不超过25-30分钟。
(三)积极创造条件陪同孩子观看动画片
如果家长有时间,不妨多陪陪幼儿一起看动画片,可以帮助幼儿选择符合其某年龄特点、内容积极向上的电视节目,如选择中央电视台的“七巧板”“动画城”“奇思妙想”等节目。父母陪幼儿在观看时看可以随时提醒幼儿与电视机保持适宜的距离和正确的坐姿,同时可以起到一个“筛子”过滤的作用,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另外也要讲究教育方式和方法,应多理解孩子内心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例如有时候对于幼儿的主动提问、疑惑的地方,应及时给与评论和回答,有时也可以就某些有意义的情节对幼儿进行提问,锻炼其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浙江教育研究,2010(6).
[2]艾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4]陈文,郑淮.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学观[J].现代教育论丛,2011(10).
[5]蔡黎曼.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教育导刊,2010(6).
篇4
【关键词】 宫崎骏动画电影;儿童形象;审美价值
日本动画电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画风,奇妙的思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动画大师宫崎骏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其所塑造的儿童形象,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给予观众快乐的同时,实现了成长,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特点
宫崎骏系列动画电影塑造的儿童形象众多,这些众多的儿童形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博爱者”的代表
艺术是作者“根据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阐释。”[1]宫崎骏童年生活在日本关东地方北部的宇都宫市,那里幽静的田园、古老的村庄,给予了深深的烙印,这些纷纷被再现于他日后的动画电影之中。在《天空之城》中,希达不希望美丽的天空城堡被人类破坏,而选择了和穆斯卡同归于尽,换回安宁的生活。终于,胜利属于善者,勇敢的少年活了下来,乘上飞艇踏上了重返地球之路。此外,在《龙猫》、《风之谷》、《幽灵公主》等作品中,宫崎骏皆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之美,展现了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发出了“勿忘初心”的呼吁。
2、人类与神灵共存的“呵护者”
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与日本民族“神灵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河神、精灵、动物诸神都频频出现。宫崎骏的电影出现过三位河神:“腐烂神”(《千与千寻》)、琥珀川的河神、海洋女神(《悬崖上的金玉姬》)。此外,还有灰尘精灵(1988年的《龙猫》和2001年的《千与千寻的神隐》),这不为人们所留意的小东西竟然开始人类,显示出几分淘气可爱的样子。另外,宫崎骏比较关注人类的信仰,他认为我们应该给诸神留一丝空间,万物皆有灵,神灵需要被尊敬,要生敬畏之心。
3、充当了人类和平的“守护者”,表达了远离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宫崎骏有不少战争题材的动画电影,这些战争多介于人与人、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神灵之间,而每一场战争中都安排了一位儿童形象作为和平使者,最终阻止了灾难的延续。在《天空之城》中,希达和巴鲁为阻止入侵者掠夺天空之城“拉普达”的金银财富而挑起战争,宁愿选择牺牲性命;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哈尔和苏菲携手舍弃魔法,收获了人类的善恶。娜乌西卡(《风之谷》)用自己的生命,平息了王虫的愤怒,保护了山谷。
二、宫崎骏塑造儿童形象的手法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使人喜爱,与他的儿童形象塑造手法有关。他通常使用单一的色彩、简单的线条,以及复杂而不单一的性格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灵魂,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类型。
1、擅长运用角色外貌特征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主人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短发,或者即使在动画开篇是长发少年,到片尾时都会被强行弄成短发。《天空之城》中希达一身蓝色的连衣裙,稍显稚嫩的她,从水灵灵的眼珠里你能读懂内心的纯真;可是当有过一次落入敌人之手的经历后,她被换上了一身便装,一身黄色的上衣加上一条缩脚裤,方便行动。从此她开始清醒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于是很努力的做着自己。同样被换衣服的还有千寻、小莲。《幽灵公主》中阿席达卡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物,从他一离开自己的村庄就已经注定不被外界的世界所接受。无论是“短发”还是“断发”,暗示一种解脱,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对繁琐的往事的一种抛弃,而更加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注重运用儿童性格特征的变化塑造人物的心路历程
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无论在战争风雨之中还是太平盛世,主人公都有着坚强、勇敢的品性,在困难面前不慌不忙,凭着意志战胜挫折,再重新站起来。希达是个善良的女孩,勇敢的她为了保护巴鲁,撒了善意的“谎言”,用肉身挡住炮口阻挡机器人攻击,和巴鲁一起战力看守台,还有那无畏于穆斯卡的左轮枪的勇气,毫不透露女性的柔弱,一个勇敢、可爱的女孩。娜乌西卡是一个狂野中又带有几分纤细的公主,担负着拯救“风之谷”人民的使命,执着而又充满灵性。草壁月看似假小子一个,而内心却十分的倔强,妈妈不在期间,她照顾妹妹,做家务,是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母亲的孩子。千寻有着一把柔弱的身子骨,一张可爱的娃娃脸,外表怯弱的她骨子里却透露出坚强。心地善良的她,即使遇到困难也不退缩,在神灵朋友的帮助下,拯救了父母,拯救了白龙、宝宝。刚强、倔强、坚强、勇敢、自尊、自立、理智、机敏等是这些角色共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使自己变得独立和坚强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地去给予他人帮助,关爱他人。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审美价值
宫崎骏动画电影之所以成功,源于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审美效果运用。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就是把电影中人物“我”的全知全能视角转化为“它”的视角进行观察。《百变狸猫》利用“狸猫”的视角来进行叙述,通过狸猫的眼睛来看事物,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震撼力,深刻的主题和强劲的表现力让人沉浸其中。《幽灵公主》中作为狼群的女儿珊,一直都以狼的孩子自称。
由于儿童天性纯真且心性稚嫩,当以纯洁童心观看世界时,还没有摆脱个人中心主义,尝试着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理解成人世界,因而常常产生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观察效果,显示出与成人世界分外明显的隔阂,由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鲜而陌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一种陌生化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儿童形象都经历了一段属于自己的风雨历程,很少有父母长辈的帮忙,更多的是他们以一颗充满爱和善的心去面对新环境的人和物,重新认识了自我。这应该是作者相信儿童能够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更加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
总之,作为一位对人类生存、生活、生命极其关注的动画家,宫崎骏无疑是成功的。他深受童年经验的影响,又善于关注现实,体验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殷切期望,同时基于对儿童的关注以及对生活本真的诉求,以儿童纯净的眼光观看世界,以善良的本真感受世界,将理想世界塑造得令人深省而为之一栗,因而在作品中散发着温馨的气息和爱意,呈现出永恒而动人的艺术魅力。
【⒖嘉南住
[1] 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4.
[2] 李珊珊.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文关怀[J].电影评介,2009.11.39-42.
【作者简介】
篇5
2、熊出没。
3、喜洋洋与灰太狼。
4、飞天小女警。
5、铁臂阿童木。
6、黑猫警长。
7、小蝌蚪找妈妈。
8、舒克贝塔。
9、猫和老鼠。
10、海绵宝宝。
11、大耳朵图图。
12、果宝特攻。
13、哪吒传奇。
14、小鲤鱼历险记。
15、葫芦娃。
16、精灵宝可梦。
篇6
动画音乐具有生动形象的视觉特征,同时配以好听的音乐使听觉器官也得到了享受,动画音乐对于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途径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充分开发其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的能力。
一、动画音乐有助于增强儿童早期的音乐体验能力
动画音乐可以丰富与充实儿童的音乐体验,这主要是因为动画音乐将生动的形态与好听的音乐融合到了一起,使画面具有了听觉的生命力,而听觉又获得了多姿多彩的神韵,这就给儿童呈现了一个更加直观和鲜明的音乐形象,充分拓宽了音乐的表达空间。
一般来说,儿童之所以会对动画音乐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是因为儿童本身与动画音乐之间存在一种供需的相互关系。动画音乐之于儿童,是一种音乐的表现的形式,在儿童看来,动画音乐就是现实音乐的代表,在聆听中可以自觉地感受到创作者在创作音乐时的所倾注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领悟,也会给儿童带来相同的感受,使其陶醉其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动画音乐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作用来影响儿童的情感情绪的,在观看和聆听中丰富和充实着儿童的内心感受,虽然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也会形成特定的情绪体会,例如儿童可以从中分辨出动画角色的情感状态,分辨出其角色行为的对和错。动画音乐中往往使用不同的乐器来进行演奏,根据情节的缓急,音乐也有所不同,而儿童却可以通过音乐的差异判断剧情的节奏。例如在观看风靡国内外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时候,当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时候,为羊群配的音乐是积极向上的欢快的音乐,儿童就可本文由收集整理以从中感受到争议力量的鼓舞,而为灰太狼家族配的音乐则是听上去比较滑稽诙谐的,体现其失败的沮丧意味,儿童就会感受到做了坏事是让人难过的事,从中体验到了音乐的内在情绪,一般儿童早期对音乐的感知多半是通过这种情绪的共振和共鸣来完成的,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官刺激使儿童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情绪,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二、动画音乐有助于拓展儿童的音乐认知能力
动画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认知水平。早期的动画音乐使儿童充分体验到内在的情绪力量,丰富和充实了自身的音乐体验。动画音乐的特点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通过视觉与听觉的不断训练,儿童对音乐的认知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系统,同时利用动画音乐还可以扩大其接触事物的范围和领域,这样就可以对其智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
动画音乐形式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将语言和音乐结合到一起,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儿童在认知水平发展的早期,先接触动画音乐可以充分学习动画角色的语言,包括词性、语法和语气等,这些语言的特征又与音乐相联系,具有了音乐的韵律性,朗朗上口,非常好记。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儿童的心理年龄与认知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对动画音乐的理解能力就会越来越深刻。动画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儿童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形、声、意的统一体,但是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各自的路径对儿童的认知水平起着影响作用。儿童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音乐将剧情与画面联系到一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区分和对节拍的把握可以将信息进行加工实践证明,儿童比成人具有更为活跃的信息组织能力。
三、动画音乐有助于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
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有效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音乐能力从专业角度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感受力,二是音乐节奏感,三是音乐记忆与表现能力。这三者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缺一不可。动画音乐可以全方位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对儿童的音乐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提高。
首先是可以增强音乐的感受能力。动画音乐由于是配合着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进行播放的,所以当儿童在欣赏故事中的角色扮演时,还能够透过音乐来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虽然不懂专业的乐理知识,但是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调所代表的情绪表现程度有所差异,例如声音低沉的时候代表着难过忧伤等,而声音高亢的时候则是非常愉快的情绪表现,通过对变调的把握来体会内在的情绪变化,也有助于儿童使用不同的音色去表现内心的感受,这是音乐能力最基本的体现。
其次是通过动画音乐有效提高儿童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动画音乐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因为角色具有很强的动作性,非常的活泼可爱,动画音乐与之相匹配,也非常具有节奏感,而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所以动画音乐在潜意识中可以引起儿童的共鸣,在儿童还不知道什么是音乐节拍的时候就会跟着动画音乐打拍子,这就是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节奏感的实例。最后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记忆与表现能力。儿童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在听到喜欢的音乐时都愿意进行模仿,特别是对动画音乐,很多儿童还没有识字的能力,却可以唱出大段的歌词,这就是靠音乐来加强的语言记忆,二者之间有着共通性,在模仿的过程中必然会加进一定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是音乐表现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结束语
篇7
一、自理能力比赛:穿衣服比赛。
活动规则:
1、分小组比:五人一组,不分男女;
2、要穿的衣服如下:一件套衫、一条裤子、一双鞋子。
3、记时比赛,谁最快又穿得整齐为优胜。
二、娱乐性质活动:小兔运萝卜比赛
活动玩法:
1、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用一块游戏垫,一个踩在垫上,一个快速地移动游戏垫,最后合作到达终点。
2、从起点线出发,到达终点区,把萝卜放到筐里,然后两个人手拉手跑回来。
三、集体过生日活动
篇8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中东铁路的中心城市,哈尔滨逐渐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建立了多家跨国公司和银行;俄、苏、美、日等20个国家的领事馆曾设立于此;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在哈尔滨也有了极大发展,使这座城市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
独特的历史造就了哈尔滨独特的文化底蕴,中西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充满浓郁欧陆风情的城市风格。如今,哈尔滨完整保留下来的以中央大街辐射周边和老道外核心区的470多座建筑群,包括典型的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犹太建筑、折衷主义、民族传统形式建筑、俄罗斯建筑等多种艺术建筑形式,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外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于是建筑艺术博物馆成为对哈尔滨绝佳的定位,哈尔滨也因此被联合国授予“万国建筑博物城”称号。
中央大街:一条街见证一座城市的文明史
11月,北京时间早晨8点30分从北京起飞,遇上了难得的的好天气,从飞机的眩窗看下去,万里无云,一路上都是被大雪覆盖的平原,品味到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境界之妙。十点钟,飞机降落在国际冰雪节开幕在即的哈尔滨。
刚刚下过几场大雪,地表温度零下20摄氏度,同行的南方女孩心里打起了鼓,未出机场便将长羽绒服的帽子带上又用围巾在脸上紧紧地裹了几圈,只露出了两只眼睛。
走出机场大门,当第一股北国寒气吸入肺,却真的感觉到了一股甜丝丝的气息,冷,却能感觉到干净的纯粹和惬意。
在哈尔滨清冽的冷风中,天蓝得纯净而辽远。
踩在中央大街上百年历史的一块块面包石上,两侧由南向北延伸的幢幢老建筑在蓝天的映衬下圈出一个个绝美的轮廓。这些老房子虽无一不经历了上百年的尘世的喧嚣,但依然蒸腾着勃勃生机,亲切地带着人们走进现实,抑或是回忆。它们犹如抑扬顿挫的音符,带着局部差异汇聚成旋律,从而产生整体的美感。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 8年,一直见证并造就着哈尔滨商业的繁华。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
1997年,中央大街历时10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成为目前亚洲最长最大的步行街。可以说,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现代的、历史的、文明的交织点,是哈尔滨人民的骄傲。一条街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史,一座城市因为一条街的繁荣而名扬中外。一条百年老街,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含括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其透射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多姿,世上少见。
圣索菲亚:上世纪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
教堂文化是哈尔滨历史奇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2到1942年是宗教活动最鼎盛的时期。俄侨中各个民族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堂里进行宗教活动。各具建筑艺术特色的教堂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成为哈尔滨城市风景中跃动的音符,至19 40年已达到了50所。 “教堂文化”成为哈尔滨最具亮点的别致风情。
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一座古典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哈尔滨建成之初即以圣尼古拉大教堂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进而形成了开放式、辐射状的街道,使这个城市与其他中国城市截然不同。圣尼古拉教堂虽已拆除,如今却在伏尔加庄园得以复建。
1905年,俄国人为了让士兵的灵魂得到安息,修建的圣索菲亚教堂一度成为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
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大堂顶是绿色的拜占庭式球状尖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是俄罗斯特色的帐篷式尖顶。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如今修复一新的圣索菲亚教堂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掩映在繁华都市中的教堂,经常在暮色时飘出悠远的钟声,你仿佛会看到门前出现一位留着托尔斯泰式胡须、身着黑袍的俄罗斯神甫默诵着虔诚的赞歌。
徜徉在童话之都
冬季的哈尔滨,即使北方的夜晚再寒冷,依然能瞥见翩然起舞的身影,有些花园洋房里会随着夜幕的降临飘出叮咚的音符,那是柔美的小提琴或欢快的手风琴抑或是清脆的口琴奏出的旋律。哈尔滨的夜色灯光亮化是极具特色的,尤其是冬季街头特有的、随处可见的冰雪景观,将色彩斑斓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与哈尔滨市区同样极具特色的夜色灯光亮化景观融合成一座“晶灿银冬童话城”,将哈尔滨冰雪人文景观的“晶莹剔透、灿烂辉煌”和自然景观的“银装素裹”完美交融,和谐极致令人向往。
篇9
一、以“文化艺术节”为载体,营造节日文化氛围。主要活动有:
1、少先队鼓号大检阅。时间:5月30日下午。全镇十四所学校均派一支鼓号队参加检阅,由少先队组织评奖,目的是统一鼓号吹奏,展示精神风貌,从而规范少先队活动。
3、“庆六一”班级活动。以班为单位,搞好一个“庆六一”文化艺术主题队活动(6月1日上午),出好一期“庆六一”主题黑板报(6月1日前完成)。
4、钱清镇“六一”庆祝大会暨2005’文化艺术节文艺会演。时间:6月1日上午。地点:钱清影剧院。
二、以“庆典”、“游园”为主体,营造热烈喜庆节气。
1、5月31日,开展一次大扫除,干干净净迎“六一”。学校布置好“六一庆典”会场,各班布置好游园活动教室。
学校打算在六一节表彰百名“阳光少年”,(节前由完小各推荐一名,分校各推荐两名,镇校由政教处牵头,以班为单位推荐)。
各校文艺节目于5月27日下午到钱清影剧院进行彩排。
3、6月1日下午,学生游园活动。考虑到教室位置,以一二年级、三五年级、四六年级为三个单位,每个单位设立各不相同的八个游园室,由各
篇10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策划一
一、活动时间:20xx年5月 31日 上午8:00
二、活动地点:操场
三、活动主题:欢庆六一、快乐相伴
四、活动目的: 六一是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为了让学生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培养学生的能力,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校特举行庆祝活动,为全体师生铺设一个一展身手的平台,从而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五、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李正俊 副组长:陈 军
总策划:荣勖、金永及各班班主任
六、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张成奎 成 员:值日教师
七、活动时间安排 1、6:30 演员化妆 2、7:30 举行升旗仪式; 3、7:40 校长致六一献辞; 4、7:50 新队员举行入队仪式;
5、8:20 文艺演出开始 6、10:30 活动结束
八、彩排时间:5月25日(星期五)下午(从低到高)
九、活动注意事项:各班主任教师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活动纪律的教育:
1、安全:服从负责老师的安排,按要求活动。
2、文明:自觉排队,不乱挤,礼貌谦让。
3、卫生: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果壳、纸屑、包装袋等废弃物,并能主动收拾身边垃圾。活动结束后,打扫干净活动场所。
4、纪律:统一着装,戴红领巾,遵守各项规定,有事向班主任请假。
5、班主任和搭班老师加强责任心,随班就座,确保无事故。
6、各班班主任让学生通知部分学生家长,请家长前来参加活动。
7、活动后,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要求本班的学生对教室及包干区的卫生进行清扫。
十、人员工作安排
1、安全护卫组:
①、文艺活动小结及下午活动安排
②、做好活动当天安全保卫工作 (值日教师) ③、会场秩序维护 (台前:王庆 台下:各班班主任)
2、后勤保障组:
①、后勤开水供应 (陶仁友负责烧开水)
3、舞台布置:
①、牵头组织和做好舞台搭建 (荣勖负责地毯)
②、主席台布置以及会场的撤离(梁继军负责会标书写、悬挂,负责搬桌椅) 4、演员化妆:
组织并做好当天的化妆工作 ( 王娟、傅珍珍负责,全体女教师协助)
5、其他工作
①、做好活动用品及奖品的采购 、
②、活动负责安排照相(金永)和主持(学生代壮壮、刘晨昱)。
③、队旗的准备和发放、(荣勖负责)
④、活动当日做好音箱话筒的准备及DJ的安排 、 ( 陈军负责 )
⑤、节目音乐以及在空挡时间播放欢快的童歌及爱心歌曲。(陈军负责)
⑥、话筒的落实,确保能正常使用、(陈军负责)
⑦、新队员入队仪式中,由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引新队员上台,班主任发红领巾,由学生自己佩戴。(荣勖负责)
⑧、化妆地点:播放室
⑨、兄弟单位演员休息地点:会议室
十一、评分细则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策划二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成功、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2、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新观念,从而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展示才能、放飞梦想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5月30前各班创设庆六一环境,布置六一主题画展,布置户外演出环境,悬挂庆六一宣传标语、彩旗、舞台)。
2、以班为单位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1)各班各排练一个表演节目和一个集体节目,亲子画展、户外创新活动;
(2)各班布置好各班的绘画主题和画卷。
3、由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xx年5月30日31日
3、对象:本园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4、办法:通过飞信向幼儿家长发出倡议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幼儿体操、幼儿才艺展示、户外小能人比赛、亲子绘画展、教师与家长才艺展示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五、活动时间安排:
20x年5月30日分别进行两次节目彩排;5月31日上午举行庆六一活动
六、主要负责人:
总体策划:潘丽华
节目编排:各班教师
后勤保障:尹桂清、李家伦
场地布置:何孝娟、杨美萍、李家太
现场音响、摄像:慈炳全
主持人:杨美萍、董春红
七、活动宣传:
目的:通过新闻界的报道及广大家长的宣传,使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提高本园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随后的招生工作产生良好的效应。
时间:5月31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