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范文
时间:2023-03-15 17:0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妆品原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与2011年相比,不管是展商规模、观众人数,还是展会面积,本届展会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整个展会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届。”亚洲国际化妆品原料展总监秦文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展会面积比2011年扩大20%,目前中国展商数量已经增加到30多家。
在将近300家展商中,有来自阿联酋、欧洲等世界各地的50多家展商均为第一次参展。为了协助新展商更好地了解亚洲市场,主办方将在11月6日举行交流晚宴。“在晚宴上,新展商能与来自新加坡、印度、印尼、菲律宾、越南等亚洲国家的专家进行直接交流,方便他们了解亚洲各国市场发展情况、法规及出口当地会遇到的挑战。”秦文君说。
据秦文君介绍,励展博览集团提前在菲律宾和越南进行了路演。路演中,展商直接与当地企业进行了沟通交流,效果明显,受到欢迎。同时,路演还邀请了200家企业观众参加。 “两场路演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目前菲律宾预登记人数已经超过往年,且许多观众表示将正式参加展会。”
目前预登记观众来自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展示了亚洲化妆品原料展的国际性。欧莱雅、强生、联合利华、日本高丝等知名品牌的研发和原料采购人员都已登记参加。据了解,41%的预登记观众为第一次参加展会,这使得展商开发新客户的机会增多。
篇2
中国化妆品产值(复合年均增长率,2004年8月)
资料来源:中国美容化妆协会,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
对全国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受经济强劲持续增长的影响,到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将超过7亿。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日益提高,商场里的化妆品和美容用品琳琅满目,消费者从媒体等处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化妆和美容知识,所有这些因素都将改变消费者的护肤习惯,即从基础的洁面和保湿提升到紧致肌肤、滋养肌肤以及使用含胶原蛋白和各种维生素的制品做特殊的肌肤护理等。
强生(Johnson & Johnson)、联合利华(Unilever)、宝洁(P&G)和高露洁(Colgate)等全球化妆品工业巨头纷纷在广州和北京等地建立研发中心,目的是靠近中国市场并能减税和降低销售成本等。
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增多
迄今为止,占据高端化妆品市场的大型本土企业不断涌现。上海家化和北京三露通过构筑品牌价值分别在中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跟。洋品牌依然控制着大部分的高端市场。
Fusion Consulting推测,中国中小化妆品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3,700家。这些企业要想跻身行业前列需要克服的障碍还很多。
招揽人才
大型跨国公司都甘愿下大力气投资人才,甚至不惜引入海外人才从事质量保证和产品研发工作。中国本土企业必须花大力气招聘人才并建立培养计划,目的是在研发部门需要高水平人才与必需掌握的商业领导能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投资研发
中国企业必须准备花费数年时间和大量资金投入新品研发、产品安全性试验、市场营销以及申请专利等。成为化妆品行业龙头老大的道路漫长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例如,Kao、Pacific Amore和LG等亚洲最大、建厂历史最早的一些公司虽然以入市早而领先同行业,但是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进展不大。他们的强项是市场营销而非新品研发。
原料成本
在过去的几年里,化妆品原料的价格快速上涨,石油价格高涨推动了石油化工原料、能源和运输费用价格上涨。例如,由于原料、运费和能源成本提高,全球化妆品原料重要供应商Rohmm & Haas公司把个人护理品用聚合物以及防腐剂的价格提高了5-10%。Kao公司称,由于石油化工原料和天然油脂的等化妆品原料价格上涨,该公司2007年前9个月营业利润减少了7%。
全球统一化妆品安全标准
许多中国企业都缺少化妆品原料的毒理学数据。如果向欧洲出口这些原料的话,还需注册以及审批符合REACH(化学品注册、评价、许可及限制,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 substances)法规后才可出口。
企业兼并是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方向
2007年末,Fusion Consulting公司调查了中国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行业中44家企业的高级经理和中层部门经理。其中82%被调查者回答在未来的两年里,他们将提高用于天然化妆品、保健产品以及产品安全性试验等方面的研发费用。88%的人都谈到了行业内化学品原料的毒理学问题,其中6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个问题极为重要,24%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
篇3
目前中国化妆品是由政府多部门联合监管,主要的监管部门是卫生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
卫生部(MOH)。负责与化妆品卫生相关的监督管理。包括制定化妆品卫生标准、规范和制度;新原料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审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等工作。自从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归属于卫生部后,这些职能全部都转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AQSIQ)。负责化妆品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管理。包括进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批;口岸检验检疫管理;化妆品质量监督检查;对制修订各项标准的管理等。
相关的主要法规有:
1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 年9 月26 日国务院批准, 1989 年11 月13 日卫生部令第3号。它是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条例定义了化妆品,明确了监管部门及职责,规定了化妆品许可制度。随后1991 年3 月27 日卫生部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05年5月20日进行了首次修订。目前SFDA正在着手修订这两部法规。
2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年版)。是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与2002年版本的相比它有很大的变化。①对化妆品原料的要求:增加了790种禁用物质;增加了13种限用物质;增加了1种限用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增加了4种限用防晒剂;删除4种、增加3种限用着色剂;并首次加入93种暂时允许使用的染发剂。②增加了几种新的禁限用原料的检测方法。③增加了两种防晒化妆品UVA防晒效果评价方法。一种是人体法,一种是仪器法。④增加了有防水功能的防晒产品的测定方法和标识要求。
3 《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2009年1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与前一版相比,①对国产和进口化妆品有明确的定义,“最后一道接触内容物的工序在境内完成的”是国产产品,否则是进口产品。②对提交的材料的要求,所有首次申报的产品都必须提交“产品名称命名依据”“产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产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要求配方师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可能由原料或生产过程中带进去的风险物质,在原料的选用及生产工艺等方面都要考虑保证成品的安全,这也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成品安全的考虑。
实际上《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版已经了征求意见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监管部门对原料要求的放松。2003年出台的《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单》基本上还是监管部门参考的已使用原料名单。如果配方师要在配方中考虑使用一些新原料的话,首先必须向监管部门申报新原料。这体现了监管部门从原料的源头监管化妆品成品的安全。目前SFDA已就新原料的分级申报了意见稿。
篇4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化妆品公司管理制度(二)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化妆品原材料的测试、开发以及测试方法的建立,并建立化妆品原材料质量标准,对化妆品原料的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根据新化妆品开发计划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开发和研制工作,进行新化妆品的功效性评估,配方稳定性、包材相容性测试,微生物竞争测试;
3、总结新化妆品的开发经验,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持续改进化妆品性能;
4、负责化妆品配制工艺的制定;
5、组织新化妆品试产并制订相关标准操作规范,化妆品检验规范,转移至化妆品生产部门和品保部门,并能根据实际进行修订;
6、负责指定化妆品内控以及化妆品原料的检验指标;
7、协助处理相关化妆品的技术问题,保证化妆品生产正常进行;
8、沟通化妆品的市场部和生产部之间的信息,将市场部要求准确传达到生产中。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岗位要求:
1、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分析、生物学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化妆品配方师的资格证书者更佳;
3、了解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动态,熟悉化妆品新原料信息、性质和原材料供应商;
4、熟悉化妆品工艺和配方,能够独立研发产品、确定生产工艺及产品配方;
5、具有良好的技术研发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研究工具、仪器;
篇5
在研究分析国际上化妆品的管理法规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欧盟、中欧、东欧、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安第斯公约五国、东南亚联盟国等,绝大部分国家均在产品上市前不需要许可制度,而是备案制,执行INCI成分表和欧盟SCCNFP所规定的化妆品法规。国际上除极少数国家采用产品上市前的许可外,大都采用备案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都是近几年改革管理法规的。中国化妆品的管理法规亟待改革并同国际接轨。
中国化妆品的管理同国际表现不同之处:
1. 化妆品的定义不够完善和不统一
――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定义为: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发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对化妆品的定义: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强制性标准GB5296.3―1995《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中定义为: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式,施于人体表面(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起到清洁、保养、美化或消除不良气味作用的产品,该产品对使用部位可以有缓和作用。
――在同一国度里有两个或三个化妆品定义,每个定义都有差异。在定义中对口腔黏膜、外生殖器、牙膏(或牙齿)和香皂等大部分没纳入规范,排除在化妆品之外,明显是对人体保护的漏洞,为生产、销售、消费者和监督留下矛盾的伏笔,使各方面在执行中出现矛盾。几年前,曾有一家美国化妆品生产和销售商,产品为女性的外生殖器清洗液(不带杀菌和消毒),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销售很受欢迎,由于没有界定定义,在中国为取得销售证明,在上上下下各部门进行申办,办了两年多也未办成。
2. 一个化妆品行业多个部门管理
中国对化妆品的管理很重视,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管理(卫生部门、质检部门、食品与药品部门、工商部门、标准化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海关等等),各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各有自己职能,各有一套规定,政出多门,往往造成企业和市场监督部门在执行法规中的茫然,特别是“三资”企业和进出口产品问题上经常遇到政策不统一的尴尬局面。
3.国际上化妆品不存在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际上只有某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和化妆品的原料标准。中国化妆品产品标准的出现,是由于企业发展的参差不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制订出化妆品的国家和行业产品标准近二十大类(如雪花膏、冷霜、洗发液、洗面奶、护发素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品种的大量涌现,靠二十几个标准管理成千上万个品种的化妆品产品是“划一漏万”的管理,是难以概全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发展,它的管理是历史的产物和适应当时需要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同国际的通用做法接轨,改革中国化妆品的管理已到了必须的时候。
4.多证管理企业,企业的积极性难以发挥
化妆品生产企业,除领取工商注册执照外,还必须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两证并用,功能性化妆品还必须得到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证,这些许可证又来自不同政府部门,又有不同或相同的重复条例,执行起来不仅企业为难,由于发证机关和非属本证发证的单位都有检查和监督的行为权,还会造成诸多方面矛盾的出现,相互制约和力量的抵消。按新的行政许可规定“谁发证,谁监督”的职责明确规定,政府该管的政府管,不该管的放手让企业按法律行事,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5.中国的化妆品管理实属审批制
中国化妆品的管理属于审批制,政府担负着审批职能和审批后的责任,政府部门要对几万种化妆品和几千家化妆品制造商进行审批和验收,对花样繁多的进口国际产品进行包审包批,表面上看是严格了,实际是该管的未管到,不该管的责任又压到管理部门的身上。国际上的通用管理是备案制,责任由企业按法律自负其责。
6.功能性的化妆品办证难
目前,在中国一种新的具有功能性的化妆品(俗称特殊用途化妆品:育发、染发、烫发、脱毛、、健美、除臭、祛班、防晒等9种)在上市前,要得到政府部门的一一审批。企业新上市前的特殊用途化妆品需向卫生部申报,得到批准后方可上市。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申报规定内容:(1)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申请表 ;(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3)产品配方;(4)功效成分、使用依据及功效成分的检验方法;(5)生产工艺及简图;(6)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7)省级卫生部门认定的化妆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8)卫生部认定的化妆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9)产品设计包装(含产品标签);(10)产品说明书样稿;(11)可能有助于产品评审的其他资料(原件一份,复印件13份)。另附未启封的完整产品样品小包装3件。
经过7个月的评审周期,得到通过,取得特殊化妆品许可文号才能上市。企业为审批一种产品伤神费力,政府部门更是竭尽全力,往往各方还是不满意,真是出力不讨好,还要担负着政府审批的责任。
十二、 中国化妆品管理如何改革的探讨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中国化妆品管理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同国际相接轨,与时俱进。
1.积极创造条件改革审批制为备案制
应积极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将化妆品管理由审批制改革成备案制,即政府只负责原料安全的审批和,政令企业必须按GMP组织生产和活动。化妆品的研究、开发和产品上市等行为应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企业的生产、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产品的销售等由企业依法自律。企业产品配方遵守原料三种规定,即:(1)使用是安全的:(2)在一定限量条件下使用:(3)禁止使用的规定。一旦企业某个产品出现问题将由政府依法严厉追究企业责任。这样政府能够管得住,企业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产品获得快速发展。
2. 积极修订《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国家标准
中国的化妆品通用标签标准是1987年制订的,后经修改,于1995年7月7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1996年12月1日实施,已历时八年,目前尚在使用中。在这八年中,国际上许多国家化妆品管理的法规都已改变,如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等。中国的化妆品生产和销售、出口和进口、市场和消费群体也发生了改变,中国已属WTO成员国,各种情况和形势都发生了变化,而旧的模式管理还在延续,并已落后于国际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化妆品的通用标签标准的改革是中国化妆品法规改革的前奏,在改革别要界定化妆品定义和术语、标签内容、标注成分名称及使用指南等内容。要尽力靠拢、等同采纳和吸收一些国家及区域性组织的规定,为我所用,力争早日同国际接轨。全国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通用标签正在修订中,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要增加标注化妆品组分。
3. 中国的化妆品管理法规要同国际接轨
要实现中国化妆品的管理同国际接轨,对化妆品配方中原料名称的统一是前提,是基础,采纳或等同采纳化妆品组分国际命名INCI(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为我所用;吸纳《日本化妆品配料法典号》JCIC(Japanese Cosmetic IngredientsCodex);参考采纳欧盟准用着色剂CI号;采纳美国化妆品原料评审组织CRI(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对化妆品原料安全性的评审概要》;参考采纳《欧洲化学品物资登记代码》EINECS(European Inventoryof ExistingChemical substances),所列原料代码指明在欧洲国家内不必经过上市前的批准,就可用于化妆品配方中。
国际上还有许多法规和标准可以借鉴,他们对化妆品原料的安全评价和相关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已形成一套较成熟的法规,都可成为改革中国化妆品管理法规的捷径、吸收采纳的基础和范本。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委员会和卫生部化妆品标委会都对INCI作了翻译,正在对翻译的中文名称进行协调统一,可以讲对改革向前迈进了可喜的一步。
4.化妆品制造商按GMP组织生产
国际上的化妆品生产制造商,其生产装备和管理,是按WHO于1969年制定的药品优良的制造和质量管理规则(Good Practices in Manufactureand Quality control,简称GMP)法定要求进行管理和组织生产的,是企业严格执行的行为准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补充,于1998年进行修订。中国有3100余家化妆品制造企业,只有天津化妆品研究院及很少几家企业按GMP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同国外相比,绝大部分工厂的装备是简陋的,管理是粗放性的,因此,若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管理改革为备案制,必须对当前的工厂装备和产品管理按GMP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国家要政令化妆品制造商必须达到GMP标准,这是化妆品管理由上市前的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的前提。
化妆品制造商按GMP组织生产质量管理是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化妆品制造企业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前达到GMP要求,以避免国家改革化妆品的管理法规到来时措手不及。
根据国际市场的反应,一些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联盟等)将出台进口化妆品需达到GMP才允许进口的政策,这将对中国出口化妆品设立新的门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未通过药品GMP认证的药品制剂和无菌原料生产企业一律不准进行药品生产。我认为化妆品工业的管理要按GMP管理似乎是严厉了一些,但可以根据化妆品工业的特点由国家标准化部门统一组织制订中国化妆品的GMP,它必须是同国际接轨的规定,同时要是国际认可的中国化妆品的GMP准则 。
5.统一和调整政府部门对化妆品的管理机构
中国是个法制国家,法制按其定义包含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内容。立法是国家机关的职责,执法是市场监督机构按法规宣传、监督和检查,企业必须严格守法。在执行中,行业协会和企业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对在执行法规和标准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报告给政府,政府认可后,进行批准和。国外许多化妆品的法规和标准来自行业协会和企业,作为政府立法的技术支撑。
政府部门对化妆品不可多头管理,不可政出多门,从国际上的管理看,大都以食品和药品管理部门为主(如FDA),中国已成立了SFDA,在中国今后归属哪个部门管是到了及早确定的时候了。目前在归属管理上不统一,有的省市已经出现地方主管部门和中央政府部门不对应的问题,从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近,卫生部根据行政许可等国家规定,发下了《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行政许可程序》(共55条)征求意见稿,我认为是对管理规范化的推进。
6.发挥企业的自律作用,产品安全性由企业自负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上能否经受得住激烈的竞争和考验,最根本是它的产品质量、性能、品种和价格,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产品安全性,若采取对化妆品备案制的管理,可充分发挥企业开发新品种、新产品配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缩短新产品上市的周期性,企业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在任何国家,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对人的安全是一票否决的,若发现某家企业的产品存在对人体的危害时,由法律去管它,按法律进行严厉的处罚。
历史实践证明,改革是进步,近二十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化妆品工业的管理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了,这是适应国内外发展需要做。
篇6
欧盟化妆品新规定(Ec) No.1223/20092
施行时间:2013年7月11日
施行目的:欧洲经济区,(EEA)市场中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新颁布的欧盟化妆品法规(EC)No,1223/20092的要求,并取代旧的化妆品指令76/768/EECa其到目前为止的67项修订档。施行范围:27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施行方式:化妆品通报只需递交给由中央委员会和COLIPA(欧洲化妆品协会)联合开发的资料库,而不是各成员国。不过,企业要对自己通报的内容负责,而不是由行业协会代为管理。施行对象:由生产商或进口商指定在EEA内担任责任人的人。指定责任人的要求和协议应为书面方式。EEA内的生产商为责任人,除非该生产商指定其他人作为。根据新要求,责任人将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责任人:EEA内的生产商、将产品输入EEA的进口商、EEA内进行以下活动的分销商:①使用其自己的名称或商标将化妆品投放市场;②对化妆品的更改影响其法规符合性(不仅包括文字翻译)。]
施行内容:①良好生产规范(GMP):EN ISO 22716:2007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GMP)
②化妆品安全报告:A.化妆品安全信息B.化妆品安全评估
欧盟化妆品新规定(EC)No.1223/20092重要更新项目
1.产品中使用的香料香精必须提供生产厂和产品代码信息
2.化妆品包材需要合乎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的标准
3.产品需要提供稳定性(stability)报告
4.所使用的成分需提供详细的毒理档案(toxicological profileof substance TPS)
5.毒理风险评估由定性评估变为定量评估
6.原料及成品的生产商都需要达到GMP/ISO22716标准
7.产品标签的警示语和使用说明需要签署该安全报告的毒理风险评估师批准
8.产品所有的测试报告,技术文档和其他相关信息需经过毒理风险评估师评估
欧盟化妆品新规定(EC)No.1223/20092缓冲期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2010年8月了《化妆品安全性风险物质评估指南》,成为化妆品上市许可前的重要审查标准。于此同时,SFDA制定了一系列的施行标准与细则,并于2011年4月1日即开始率先施行相关法规政策。
归纳以上要点评估未来国际化妆品产业的四点发展重点如下:
一、消费者安全保护的观念加剧,增加了产品研发的技术门坎
[欧盟的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制定了化妆品原料安全性风险评估指引。Notes of Guidance for testingof Cosmetic Ingredients and Their Safety Evaluation by theSCCP]
二、生产制程的质量工作加剧,增加了产业生产的资金门坎
(欧盟2013年7月11日开始强制实施。EN ISO 22716成为欧盟官方GMP的统一标准。)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加剧,增加了企业营运的管理门坎
(从对劳工人权SA8000、绿色产品PAS2060扩及到企业对整体社会的ISO26000。)
四、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加剧,增加了产品销售的营销门坎
(面对新消费者C时代的来临,产品的生产将会由生产制造导向转为消费者需求导向。)
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全球第三大市场(16%~22%成长率世界奇迹)
其中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区约占全国70%,以上海、江浙为主的华东地区约占20%,其他区域约占10%。1987年的产值仅18亿元,生产企业只有100家左右,发展到2011年,全行业总产值已经达3334.24亿元。
201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主要特点:
(一)本土品牌发力,市场格局开始扭转:个人护理的面部护理品类中,本土品牌销售额占比达到52%,以27%的增长率反超非本土品牌。
(二)本土化妆品行业面临洗牌:不规范、没有特色、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四)终端变革集约化成最大特点: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后服务,专业与服务成为化妆品专营店经营核心;集约化经营已成为化妆品专营店终端的一大特点。
(五)化妆品电商市场扩大竞争加剧:预测2015年化妆品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
(六)面膜市场爆发,2012成面膜年:预测到201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总容量增长至2300亿元水准。
中国化妆品销售管道分析:
其中最大变化为电子商务&药店
中国化妆品产业现状——产业属快速成长阶段,质量意识仍须强化
中国化妆品产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市场每年都以倍数成长,产业链较为单纯。中国政府有计划保护产业,严格管控国外产品进入中国,以保护国内产业。根据邓百氏的资料将中国化妆品产业链做以下分类与分析:
原料开发商
2010年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总计约800家,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占比高达60%,20%分布于华南地区;从企业规模角度,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其中约500家企业年销售额低于500万元;200家企业年销售额为500~1000万元;剩余的100家企业年销售额高于1000万元。
中国化妆品产业现状——产业链单纯、缺乏技术提供商
原料分销商
中国化妆品原料分销商总计约4000家,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占比高达50%,30%分布于华东地区;从企业规模角度,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其中约80%的企业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元。
配方研发商
目前,中国无独立的配方设计企业,配方设计业务基本嵌套于OEM厂商环节和化妆品厂商环节。通常来讲,OEM厂商和化妆品厂商的规模决定了配方设计的规模。云南白药并购日本知名化妆品牌就是为了日本化妆品的研发技术。
中国化妆品产业现状——工厂数量3300家、中小企业为主
OEM工厂
2010年,持有效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企业为3245家,其中广东1467家,浙江300家,江苏250家,上海225家、福建101家,其他省份902家。从企业规模角度,中国化妆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水准低,科学配方研制和开发仍处于仿效阶段。
品牌商
平均产值不足1000万元,超过5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民族品牌仅有北京大宝、重庆奥妮、上海家化等约十家。据统计,中国现有化妆品生产商中,58%是私营企业,32%是外资企业,余下的10%是国有企业。
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化妆品进入整并扩张通路,国内品牌窜起
近年来,国际品牌通过对中国国内品牌的并购整合,不断向国内中低端市场渗透,越来越多的外资化妆品企业都在酝酿“中国收购计划”,中国化妆品行业已进入整合时代。中国整合的外资力量目前分为两大主要的阵营:欧美系和日韩系。两大系别各有优势,在欧美系列,除了三次出手收购的欧莱雅外,雅诗兰黛集团今年把亚太区总部搬到了上海。此项并购整合除了强化市场渗透外跟中国消费者消费意识崛起也有很大关联。在中国高达90%都是国外品牌的妆品市场;但却有高达57.14%的人关注经典国货,是其忠实拥护,而此一比例是各产业中认为高居最关注经典国货榜首,也是间接促成“国内品牌窜起”的主因。
综合上述数据我们对于中国化妆品产业做出以下分析:
中国化妆品市场目前正处于产业成长期,许多新的消费者进入市场,导致需求快速扩张。因消费者逐渐熟悉产品,市场价格因经验及规模经济效益而下降。从市场规模与工厂数量来看,目前先占企业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平均规模为台湾地区的3.3倍)。对于先占内资企业来说,需扩大产品差异化以保障其品牌忠诚度,因此技术需求程度高。而同属先占企业的外资而言,虽本身拥有较佳的技术能力但因消费者意识的逐渐崛起,目前也积极在并购育植中国本土品牌以降低其中国市场的经营风险。综合来说在产业在成长阶段,竞争程度较低,经销通路发达,并由于需求的快速成长,使得企业可以不用从竞争者手上夺取市场即能扩张营收及利润。
未来中国化妆品产业发展趋势
护肤品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太稳定,目前仍是多品牌竞争状态。美容用品及香水市场容量还远没有饱和,增长速度较快,市场竞争表现为多品牌竞争格局,尚未出现明显领先的品牌。
未来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内外”竞争加剧
(二)行业从简单的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
(三)高端市场的大踏步向前
(四)本土品牌发力,有望实现逆转
(五)品牌,管道加速扩张低线市场
(六)从传统业态管道向现代立体管道发展
(七)从基本消费向个体化消费转变
(八)科学技术与化妆品优势更紧密结合
台湾地区化妆品市场现况&产业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政策环境
一、含药化妆品查验登记简化事宜
二、化妆品GMP、PIF及产品登录Notification政策推动相关事宜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现状——产业成熟渐转衰退,质量意识崛起
国内化妆品产业摆脱2006-2008年的衰退,已逐渐走向稳定成长,虽然既有业者在品牌与规模经济的优势下,新品牌与新进入者不易竞争,高进入障碍让潜在竞争者难以突破。但因整体需求减缓,企业间竞争程度增加,且价格战持续爆发导致利润下滑。为了增加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对外市场开发,工业局已积极辅导厂商导入化妆品GMP制程管理,促使整体产业质量意识崛起,增加产业竞争能力。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现状——跨领域整合,产业链丰富与多元
与化妆品制造业有关联性产业很多,其中包含基本化学工业,化工机械设备制造业,一般纸制造业,塑料膜袋制造业、玻纤及其他玻璃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及广告业等七大行业。台湾化妆品产业成熟与竞争,近年来又加上农业、生技与文创等跨领域的结合更造成整体产业链发展丰富与多元。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现状——厂商数量644家,微型企业为主
根据有关部门的资料,台湾地区2009年化妆品工厂数为644家。而以分区来看,化妆品厂在北部居多,企业规模以3Q人以下微小型企业为主。近几年来很多药厂生技业者的加入,辅以政府积极推动化妆品优良制造规范的制度导入下,厂商数量与规模有逐渐向上趋势。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现状——传统通路式微,新兴通路窜起
据E—ICP2009年的调查,台湾地区化妆品主要通路还是以百货公司为最大比重,但占有率已由2000年的53.7%下降到40%。排名前三的通路分别为百货公司专(40%),直销(17%)与药妆店(14%)。但针对购买频率来说,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药妆(52.7%),百货公司专柜(29.5%)与购物网站(24.7%)。药妆,网购、卫购(电视)等新兴通路的窜起,使得化妆品市场由品牌战逐渐转变为通路战。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现状——市场约为台币312亿、产值约为100亿
据有关部门统计,台湾地区化妆品市场约为312亿元台币。据有关部门的资料2010年整体化妆品产业的产值为100亿,内销约占40%、外销占60%。
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现状——外商比重超过国产比率约为82%
台湾地区市场国外进口占82%,远超过当地产。前五名厂商,依次为宝侨家品公司,台湾资生堂公司、台湾莱雅公司、联合利华公司及怡佳公司,均为外商。据有关部门的资料;进口量最大的前五个国家为中国、日本、美国、泰国与印度尼西亚约占整体进口量75%、进口值最大的前五个国家为日本,美国、法国、美国与南韩约占整体进口值82%。
综合上述资料我们对于台湾地区化妆品产业做出以下分析:
台湾化妆品产业目前处于成熟渐转衰退阶段,企业间的竞争程度仍然持续增加。市场仍由国外商品占据整体市值的大多数,但占有率已经慢慢降低。由于竞争程度加大,所以产业发展更有机与多元;各企业为寻求商品差异化以避开价格战的竞争,都在研发新的产品特色与技术。政府为了增加整体产业竞争能力,因此积极导入化妆品优良制造规范(GMP),已加速产业升级,增加国际竞争能力。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已经逐渐下滑,市场从品牌竞争已经转移到通路型态的竞争。
篇7
英文名称:Domestic-Overseas Flavor Fragrance Cosmetic Inform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全国香料香精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7779
国内刊号:31-1308/TQ
邮发代号:28-18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8
化妆品皮肤病监测表明,化妆品皮肤病逐年增加,致病化妆品的种类多样。因此,有关专家指出,阻碍女性健康的化妆品皮肤病,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警示篇
化妆品皮肤病的症状与处理原则
什么是化妆品皮肤病?
某外企文秘Manlike,在进这家公司之前,化妆品使用得很少,到现在这家公司后,因工作需要,她慢慢习惯了使用化妆品。每天,她都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好几种,如用于面部的粉底液、口红、洗面奶,用于手部的指甲油,用于头发的定型剂、染发剂等。但是,没多久,她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了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等症状,检查确诊为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
那么,什么是化妆品皮肤病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李林峰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所谓化妆品皮肤病,是由于应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病及皮肤附属器病变,主要症状如皮肤红斑、丘疹、脱屑、粘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是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此外,不洁或被污染的化妆品还可引起皮肤感染。动物实验发现,某些化妆品原料还可引起皮肤肿瘤。"
要了解化妆品皮肤病,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化妆品。同仁医院皮肤科刘文斌大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的物品的总称,在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搽、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化妆品包括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三部分。基础化妆品是为了保护皮肤、毛发以及增进皮肤和毛发健康的制品;而美容化妆品是为了修饰脸面、指甲等部位,使之增加美丽而使用的制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面部、毛发等部位具有防御功能的制品。化妆品可以用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如毛发、颜面、指甲、口唇等,也可用于牙齿及口腔粘膜。"
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应用化妆品的历史悠久,古书中记载我国自商代起,宫廷就开始使用多种天然物质涂在人体表面以改善颜色、纠正缺陷、改变气味等。
化妆品皮肤病的症状及处理原则
李林峰说:据有关临床表明,各类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种类很多,这里就卫生部的各类化妆品皮肤病种类,给予归纳,最常见的化妆品引发的各种皮肤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这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此类损害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以上,在卫生部的2003年各类化妆品皮肤病发生监测情况中名列第一,占82.65%。一般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一周内发病。
主要症状:接触后较快出现皮炎改变;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皮损形态常呈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有程度不等的红斑、丘疹、水肿、水疱;破溃后可有糜烂、渗液、结痂;自觉局部皮损瘙痒灼热或疼痛;皮损严重程度和接触物的浓度、接触时间有明显联系;发生在口唇粘膜时可有干燥、脱屑、局部刺痒或灼痛,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
处理原则: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化妆品;停用引起病变或可疑引起病变的化妆品;按皮炎和湿疹的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该症又分以下两类:
1.接触性荨麻疹
指在使用某些化妆品后数分钟出现的皮肤反应,包括局部瘙痒或刺痛、烧灼感、皮肤发红或出现风团。一般在24小时内消褪。接触性荨麻疹综合症指除局部反应外,还可出现憋气、咳嗽、哮喘、血压下降等全身表现。乙醇、橡胶乳、染发剂、对苯二胺、漂白剂等可引起此类反应。
2.系统性接触性反应
是由于接触致敏性的化妆品皮炎,仅发生于少数对化妆品中某一成分过敏的患者。由于需要致敏后才发生反应,因此,临床上许多患者在出现反应以前往往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几天甚至几年使用该化妆品无反应,这是许多患者考虑不到该化妆品会过敏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液及结痂、伴瘙痒等。一般发生在接触部位,但染发皮炎可出现头、面部肿胀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一些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后,引起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该症状多发生于面、颈部,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皮肤炎症同时存在。
主要症状:发生在接触化妆品的部位;发病部位表现为青黑色不均匀的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斑,且常伴有面部皮肤过早老化现象。
处理原则:停用所有可疑的化妆品;避免日晒;按一般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皮肤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该症又有以下两种症状:
1.化妆品引起的色素脱失
主要症状是面部白斑,与白癜风相似。对爱美的女性来说,虽然没有疼痛的感觉,却严重损害其形象。
2.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因使用化妆品不当招致色素沉着的例子并不少见。这种症状是妇女使用化妆品后,在面部发生网状棕灰素沉着斑,使皮肤变色。
化妆品痤疮
因某些化妆品中的微粒成分堵塞皮脂腺口或油脂成分堵塞毛囊口,刺激毛囊口上皮细胞增生所致,多见于接触部位。如由发膏剂引起的痤疮多见于额部,由面部化妆品引起的痤疮可见于整个面部。
主要症状:黑头粉刺、脓疱等。
处理原则:停用一切可疑的化妆品;清除面部所残留的化妆品,保持清洁卫生;按消炎、抗菌和角质溶解等原则对症处理。
化妆品毛发损害
染发是目前时尚女性最青睐的美发方式之一,但染发剂对毛发有直接损害。如某外企文员Kali,在初次染发后2小时左右,头皮灼痛,3小时后,头皮出现红斑水疱。有关临床发现,染发剂中的主要过敏原为对苯二胺,皮肤护理产品中的香料及防腐剂,如甲醛释放剂是主要过敏原。
主要症状:在使用洗发护发剂、发乳、发胶、染发剂、生发水、描眉笔、眉胶、睫毛膏等化妆品后出现毛发脱色、变脆、分叉、断裂、脱落、失去光泽、变形等病变。
处理原则:停止使用原来的毛发化妆品;清洁毛发,除去残留化妆品;可做一般的护发处理,不需特别治疗。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化妆品引起的光敏感多见于香水皮炎,是由于某些香水中含有植物成分甲氧补骨脂素,这是一种光毒性物质,接触皮肤后再经紫外线照射,皮炎主要发生于曾使用化妆品后的光照部位,形态多样。
主要症状:出现红斑、丘疹、小水疱,有瘙痒,慢性皮炎可呈现浸润、增厚、苔癣化等。如果发生在口唇粘膜时还表现为肿胀、干裂、渗出等。病程可迁延,停用化妆品后仍然会发生皮疹,即使接触了不过敏的物质后还会再发病。
处理原则: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化妆品;停止使用致病的化妆品,避免光照;根据病情,按光感性皮炎对症治疗。
化妆品指甲损害
指应用指甲化妆品所致的指甲本身及指甲周围组织的病变。指甲化妆品大致分为三类:修护用品,如表皮去除剂、磨光剂等;涂彩用品,如各种颜色的指甲油;还有卸妆用品,如洗甲水。这些化妆品成分中多含有有机溶剂、合成树脂、有机染料、色素及某些限用化合物,如丙酮、硝化纤维等,它们多数有一定的毒性,对指甲和皮肤有刺激性,并有致敏性。
主要症状:甲板变形、软化剥离、脆裂、失去色泽,有时也可伴有指甲周围皮炎症状,如红肿甚至化脓、破溃,自觉疼痛。
处理原则:停用指甲化妆品;清除指甲及周围残留的化妆品;按一般指甲损伤及指甲皮炎对症治疗。
探讨篇
如何避免化妆品对皮肤造成伤害?
引发化妆品皮肤病的原因有哪些?
本刊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引起上述皮肤病的化妆品共12类693种,由普通化妆品引起的化妆品皮肤病共327例,占57.9%;由特殊用途化妆品引起的化妆品皮肤病共177例,占31.3%;由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指标签标识无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许可证、无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无有效期标识)引起的化妆品皮肤病61例,占10.8%。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原因很多,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刘文斌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归纳了以下几种。
化妆品原料有问题
在化妆品的原料中,含有一些对皮肤有直接刺激性的成分,如香料、防腐剂、乳化剂、色素、避光剂、染发剂和一些重金属,其中有的是致敏原。消费者一经使用,就引起接触性皮炎;有的接触皮肤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光毒反应;有的内含类固醇激素导致皮肤色素改变;有的内含铅、砷、汞等重金属,可引起皮肤粘膜慢性中毒或阻塞毛孔引起痤疮。
化妆品质量不合格
一些化妆品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粗制滥造,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一些厂家在化妆品中添加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如生产厂家经常会在祛斑类产品中违规添加苯酚和氢醌,而苯酚具有较强腐蚀性,氢醌则容易引起色素脱失。
一些生产厂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说明书上夸大护肤、美容功效,而其真实功效与说明书上的介绍相去甚远,消费者却信以为真,疯狂使用,结果导致皮肤病。
化妆品使用不当
人的皮肤有油性、干性与中性之分,不同性质的皮肤应使用不同的化妆品。但是,有些油性皮肤者却使用脂类化妆品,致使毛孔堵塞;有些人认为化妆品的价格越高越好,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皮肤,盲目购买进口化妆品。却不知,高级进口化妆品原料成分比较复杂,致敏原也多;有些人则使用了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的产品;有些人不适合用激素类化妆品,用后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变薄萎缩等,如纯茉莉花油、檀香油、香叶油等可引起一些妇女出现"色素性化妆品皮炎"。表现为颊部或额部弥漫的、或者斑片状的浅棕素沉着,有时可有轻度的红斑或丘疹,有瘙痒的感觉;还有人经常更换化妆品种类,甚至同时用几种化妆品,导致各种皮肤病。因此,使用化妆品时,应先弄清自己的皮肤类型、了解自己适合哪种化妆品,再合理购买、使用。化妆品使用不当包括:
用法不当 涂得过厚、过多,使汗管、皮脂腺阻塞,引起皮肤污渍排泄不畅,甚至阻塞,造成皮肤发炎。
使用了变质的化妆品 放置久了,化妆品被氧化或被细菌污染。还有的化妆品中加入了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人参等,放置时间过久容易变质,因而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或者发生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病原微生物感染
未经适当消毒的工具可以给顾客带来多种多样的病毒,如HIV、疣、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有些美容单位对消毒工具不认真,甚至把不能消毒的工具如砂板送给或卖给顾客。刘文斌大夫曾经在门诊见到因为修脚感染尖锐湿疣的病例。
忽视化妆品皮肤轻微症状
人们在使用化妆品时,有可能出现轻度的皮肤反应现象,这往往是化妆品皮肤病的前兆,但大部分人对此不予理会,以为只是不适合这个产品而已,换一种化妆品就行,不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结果导致化妆品皮肤病的病情加重。
如何远离化妆品皮肤病伤害?
刘文斌指出:引发化妆品皮肤病的因素很多,但也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避免伤害。要避免化妆品皮肤病,就应该:
不要相信虚假广告
部分化妆品的广告、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如有的以消费者的名义介绍产品,有的以某些权威专家的名义没有广告标记的化妆品广告,吹得神乎其神,令消费者难辨真假。其实,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多方面考虑,不要只看广告和说明书。
正确使用优质化妆品
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必须谨慎使用适合自己皮肤的品种,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切勿轻信在路边叫卖的化妆品,尤其要识别已变质的化妆品,并正确合理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每次换用新品牌或新产品时,最好先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在耳后或前臂内侧涂上准备使用的化妆品,连续3~7天,如果没有其他过敏反应,则可以使用。此外,已经开封使用的化妆品要妥善保存,避免污染,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保存。在使用时先洗手,已经取出而未用完的化妆品不要再放回瓶中。每次使用后要密封瓶盖。
重视皮肤的防晒、保湿、清洁
尽量避免紫外线直射,屋里屋外都应防晒,选择既防UVA(紫外线A),又防UVB(紫外线B)的SPF15防晒品;使用保湿化妆品;睡前做好卸妆工作,认真清洁肌肤,用磨砂膏时尽量用细粒的。
勤饮水、多吃水果
一般每天保证2000~3000毫升,保持体内水分,同时多吃水果、蔬菜,适当饮用果汁、矿泉水、茶水等。经常洗澡、洗脸,以使皮肤吸收水分而保持湿润。还可用蒸气熏蒸,给皮肤,特别是面部及时补充水分。
少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虾、蟹、乳制品、糖、花生,油炸食物等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应尽量避免。
经常按摩面部皮肤
每天早晨用双手顺着面部肌肉、血管走向,缓慢地按摩几分钟,促进其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胶质和油质,减少皮炎发生。
常用润肤剂
润肤剂含有松香油脂酸和丰富的维生素A,常用它可加快皮肤血液循环,有效改善皮肤生理环境,减少化妆品对皮肤的伤害。
及时停止使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
一旦出现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证明该化妆品可能引发皮肤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尽可能彻底地清除掉残留在皮肤、毛发和指甲上的化妆品,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防止病情扩散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病部位多在化妆品接触部位,但也可以扩展到非接触部位。李林峰教授等人在临床中就遇到过4例因腋臭外用某物质治疗的患者,出现了接触性皮炎,皮疹均扩展到非接触部位,从腋部扩展到上肢及颈部。另外,如果是指甲油过敏者使用指甲油,其皮疹往往不在指甲周围而在非常规接触部位,如眼睑、颈部或外。因此,在接触易扩散部位时,注意对该部位采取保护措施。
及时就医
如果以上几个环节没有及时处理,导致化妆品皮肤病日趋严重时,应尽早去正规医院皮肤科诊治,不可延误时间。
小贴士
如何选用化妆品
第一,检验产品合格证和卫生许可证。
第二,注意化妆品出厂日期。一般来说,膏、霜、蜜类产品,从出厂日期算起,超过1年半的最好不要购买。
第三,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看颜色是否变色,如有红、黑、绿等颜色的霉斑或颜色黯淡,说明是过期产品或制造时添加色素有误,不能使用。
第五,闻化妆品的气味是否刺鼻,如果有变味或异味则不能使用。
认知篇
正确识别和使用进口化妆品
进口化妆品问题多
重视自己的"面子",乃人之常情。市场上保湿、除皱、美白、祛斑……各类护肤品层出不穷。记者发现,爱美女士在选择化妆品时,比较青睐、迷信进口的。但是,进口化妆品存在的健康隐忧,恐怕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由于存在地域与语言差异,对我国消费者来说,进口化妆品还存在某些问题。李林峰指出:"进口化妆品的配方主要以制造国的人的肤质为标准,未必符合我们。此外,有些产品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传播疯牛病嫌疑
由于目前进口化妆品使用了胎盘素、动物羊水、胶原蛋白等牛、羊器官或组织成分,合资企业生产的含动物源性的化妆品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进口化妆品有传播疯牛病的嫌疑。2002年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对北京市场上的进口化妆品进行检查,共发现来自法国、德国、日本、瑞士等疯牛病疫区的6个品牌、11种涉嫌含有牛羊动物源性原料成分的进口化妆品在市场上销售,或在美容院中使用。据专家介绍,疯牛病毒须用高温高压强碱才能杀死,但经过此方式处理的牛肉食品或牛源化妆品已不能正常使用。
批准文号过期
记者在一些化妆品专卖店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化妆品时,对产地、生产日期以及有效年限比较留意,可往往忽视了进口化妆品的卫生许可证是否过期?
在某化妆品专卖店,一瓶美白面霜的外包装上注明其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为"(97)卫妆准字02-JK-4693"。这表明是1997年批准的,现在已经过期。此外还有一款名为"美伊娜多美白嫩肤霜"的化妆品,其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为"(94)卫妆准字07-XK-0049",显然,该产品的批准文号已经过期。
我国卫生部1991年3月27日颁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为4年,超过有效期未申请者,按没有批准文号处理。无批准文号的产品,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有关人士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这属欺诈行为,应双倍赔偿。
没有中文说明
有些进口化妆品的包装盒上全是外文,没有中文标识,没有生产厂家,没有中国总,没有合格证,没有生产日期,属典型的"三无"产品。有些用一张不干胶纸贴上去的相关说明,往往只标有产品名称、产地、功效,做个样子而已。有些号称"专业护肤"的产品,在包装盒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冒牌货不少
据有关媒体报道,进口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为数不少,销量可观,但其假冒伪劣品也层出不穷,如一些不法商贩或店家,惟利是图,将伪劣产品贴上进口化妆品的标签,高价出售。湖南《潇湘晨报》2004年2月26日报道,有人在长沙某超市发现11个品种的进口化妆品,全是"三无"产品,其中一套名为"资生堂盼丽风姿护肤"五件套化妆品,其标签上的批号为(97)卫妆准字02-JK-6655,而事实上,这个批号是一种液体抗汗除臭剂的。专家指出,很显然这套化妆品是假冒的。爱美女士在购买这些昂贵的产品时最好擦亮眼睛。
购买、使用进口化妆品应注意哪些事项?
1.不要购买来自发生疯牛病的国家和地区的化妆品。
2.不要购买没有中文说明、批准文号过期的进口化妆品。
3.不要购买以试用为名的进口化妆品。
4.皮肤过敏者最好不要使用进口化妆品。
5.说明书上写有不过敏或低过敏并不表明平安无事,过不过敏要看使用者的体质,建议消费者先做接触过敏原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对皮肤不过敏的进口化妆品。
6.面霜等化妆品建议先在耳后皮肤试用3~5天或一周,无反应再使用。
篇9
一、二恶烷是什么物质
二恶烷,中文化学名称:1,4-二氧杂环己烷;别名:二氧六环;1,4-二氧己环;CAS:123―91―1;英文名称:dioxane,diethylene dioxide,1,4-diethylene dioxide.分子式为C4H8O2。
化学结构式:
二恶烷的物理性质:二恶烷为具有清香酯味的无色液体,稍有香味;熔点为11.8℃,沸点为101.3℃,闪点是18℃;能够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04;折光率(20℃)=1.4232。
1,4-二恶烷可通过环氧乙烷或乙二醇(或聚乙二醇醚)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发生二聚反应制备而成。
二、二恶烷是如何进入化妆品的
在很多化妆品的配方中,不可缺少的使用表面活性剂,尤其是洗涤类产品。很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采用了乙氧基化生产方式,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表面活性剂就是由脂肪醇和环氧乙烷进行加成反应制得,磺化的同时产生副产物二恶烷。该类表面活性剂是液体洗涤剂的有效成份,因此在一些洗涤类产品中会带入二恶烷。
沐浴露和香波中存在的二恶烷主要来源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绝大多数洗去类化妆品都含有1,4-二恶烷。
据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的报告称,在婴儿卫浴用品中发现的甲醛、二恶烷(1,4-二氧杂环乙烷)含量很微,不影响健康。该消费者组织发言人斯泰茜・马尔卡女士说:“检测发现的有毒物质含量确实较低,但问题是我们在许多产品中都发现了这些有毒物质,而其中许多产品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这导致我们反复而频繁地暴露在这些低剂量的化学物质中。”她表示:“我们无意引起父母的恐慌,但我们要让父母们知道相关情况。”
三、二恶烷不仅在化妆品中存在
强生事件之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曾透露,二恶烷确实是已经有定论的致癌物质,但禁用物质不等于在化妆品中不得检出,因为在自然界中很多地方都有二恶烷的存在,不但海鱼、烤肉、西红柿中存在,甚至大气中都有二恶烷存在。有报道:曾经检测出每升水中含1微克二恶烷,1立方米空气中含二恶烷高达100~400微克。
四、各国关于对二恶烷安全限值
二恶烷在一般化妆品中能够检测到的含量很低,我国没有制定化妆品中二恶烷安全域值标准,但国家药监局在针对强生事件提出,二恶烷含量在100ppm以内是安全的。澳大利亚卫生局认为,日常用品(食品和药品除外)二恶烷的理想限制浓度是30ppm。台湾对二恶烷的安全限值是小于100ppm。
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就通过精密的分析手段评估产品和原材料,以对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中1,4-二氧杂环己烷的存在进行监控。90年代,美国FDA对二恶烷在化妆品中含量调查是14~79ppm,2000年至今,对二恶烷在化妆品中含量的调查是<20ppm,并认为在化妆品中这种低含量对消费者是无害的。美国FDAF已经表示1,4-二氧杂环己烷存在于在其监控范围内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水平“对消费者不构成危害”。
五、建议
毋庸置疑二恶烷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其安全域值是有范围的,并不是检测到其含量,就对人体有害,有些物质在自然界是无法避免的。于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要积极完善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化妆品中二恶烷的含量。
2、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对原料进行把关,对产品进行二恶烷跟踪检测。
3、科研工作者要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研究二恶烷对人体危害性的科学依据。
4、媒体要科学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认识化妆品存在的二恶烷等有害物质。
篇10
主办方称此次东京美容展无论是人数上,还是规模上都获得了巨大突破,使之成为亚洲地区核心的国际化会展。与此同时,在展会期间的并行展会――“2014化妆品科技展-第五届国际化妆品发展博览会”也获得空前成功。
2014亚太美容展最大的突破是展会愈见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整个展会现场,到处可以听到到会人员使用中文、英文以及其他语言洽谈商务事宜。
毫无疑问,日本在国际化妆品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仅是它的市场体量,更是因为日本是亚洲潮流的引领者,以及它拥有先进技术的化妆品市场。
国际参展商数量翻番
据了解,国际展区是本次东京美容展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东京美容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关数据则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参展的国际参展商数量由2013年的73家增至2014年的144家,数量翻了近一倍;参展国家则由2013年的15个增至2014年的37个,除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越来越多国家的展商涌入了日本市场。
主办方认为,2014年的展会之所以有这样的增长,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国际化市场,对新产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日本市场对进口化妆品的接受程度已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日本消费者寻找新兴产品的兴趣更加浓厚,进口化妆品无疑成为了首选。事实上,进口化妆品精品店在日本一片火热。
而东京美容展是外资品牌在日本寻求进口商、进入日本市场的最佳方式,很多国际企业都热情参与其中且收获颇丰,本次展会的组织者也收到许多正面的评价。
天然、有机化妆品比例较高
在2014东京美容展的诸多化妆品和美容工具中,天然、有机化妆品参展商参与度进一步提高,这也反映出亚洲和日本市场对天然、有机类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很多参展商都展出了含有特色原料的天然、有机化妆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品类中,外资品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们会在产品中使用一些地区独有的原料,比如来自以色列死海的矿物质、葡萄牙的波特酒、印尼的椰子油等等。
日本市场“新人”区备受关注
在2014东京美容展中,展会方为想要进入日本市场、但暂时未找到日本进口商的品牌设置了独立区域――日本市场“新人”区。本次展会中,很多国际品牌都在该区布展,以期通过展示来表现自己的市场潜力,吸引进口商。
为了帮助这些国外品牌找到进入日本市场的入口,展会方特地为这个独立区域做了一系列宣传。展会期间,整个日本市场“新人”区挤满了有意向的展会访客,他们都希望能成为将这些新兴品牌引进日本的第一人。
化妆品科技展大放异彩
作为2014东京美容展的并行展会,2014化妆品科技展为整个展会增色颇多。据悉,化妆品科技展是专注于化妆品原料、OEM/ODM、容器、包装以及其他生产服务的化妆品行业的亚洲领先展会。
在本次科技展中,OEM/ODM板块特别受到本次展会访客的青睐,尤其是那些想要拥有自有品牌的零售商和沙龙企业。其中,有超过100家OEM公司展出了它们的高科技OEM生产服务、独一无二的理念和配方,这将本次科技展打造成为了寻找日本制造生产合作伙伴的最佳通路。
另外,2014东京美容展并行会议也成为行业巨擘的盛会,欧莱雅、雅诗兰黛、爱茉莉太平洋、资生堂、奥比虹(ALBION)等行业领头者均在会议中亮相并发表演讲,作为一个学习行业领先企业策略、发展案例、关键数据的行业盛会,吸引了总计3155名参会者参与聆听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