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系统范文

时间:2023-04-03 12:3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系统

篇1

关键词:慢行交通;绿化景观;秦皇岛;大汤河

作者简介:刘 蔚(1982―),女,山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设计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3004302

1 引言

无论在哪个城市,一个与“快速”相反的“慢行”进入众人眼球。为什么要“慢”,追求什么样的“慢”的效果?绿色慢行系统,不是和机动化、追求速度、效率“唱反调”。构建绿色慢行系统的目的是让快的更快,慢的更加舒适和安全。以往,我们城市的交通发展,大多把目光投向了机动车,为机动车服务,而忽视了非机动车道。公共自行车是城市“绿色慢行系统”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慢行系统与绿色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也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流,要求形成完整的景观,结合慢性系统的周边环境和人文特色,塑造有景观特色的慢行系统成为我们园林工作者新的设计任务。

2 慢行系统的起源及与景观的相融

慢行系统通常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它的行进或行驶速度一般在5~15km/h之间。慢行系统,不是和机动化、追求速度、效率“唱反调”,构建慢行系统的目的是让快的更快,慢的更加舒适和安全。而设计慢行系统的同时肯定考虑两侧的景观绿带设计,对现状进行完善与营造,保护原生态景观,增加新的植物景观,两者融为一体,形成新的自然风景林景观绿廊,构建城市绿色慢行系统。以往,我们城市的交通发展,大多把目光投向了机动车,为机动车服务,而忽视了非机动车道。绿色慢行系统是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慢”并不是慢本身,而是说可持续的发展,更有诗意的生活,寻求将现代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结合,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更会把一种规律健康的幸福生活带给每一个人,这就是“慢行系统”模式的起源。

慢行系统与周边人文景观的相融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使城市生活更富有魅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在行走或者骑车的过程中,环绕在绿色的环境中,让人在闲暇过程中感受到绿色景观带给人的美好感受。郊野自然生态绿色景观空间,打造骑行者与步行者的慢行天堂。

3 秦皇岛大汤河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慢行系统与景观相融的实例分析

3.1 项目背景

该工程位于秦皇岛西部,大汤河两岸,南起河北大街,北至北环路,与港城大街和和平大街相交。项目现状绿地景观已成一定规模。景观风格由北至南为生态自然到人造园林景观,河岸线形式由北至南为自然、绿色到硬化、渠化。沿线绿带基本连贯,植物园、红飘带、汤河公园3个公园绿树成荫,沿河两岸植物密度相对较低。大汤河东岸带状沿河绿带全长3.1km,沿河呈带状分布,是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景观与生态环境良好的绿地。绿地面积16.8万m2。2003年6月建成,为海港区一条生态绿轴和靓丽的景观线。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植物多样性的配置和季相变化,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整个沿线配置以自然山石字刻点缀,启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每隔300~400m设置一个活动空间,河岸采用俯视断面方式,并与滨水步道有机结合,满足人们亲水、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的需要。大汤河位于开发区,紧邻入海口,沿线众多公园、绿地,与“快节奏”的市中心区相比,是放慢脚步、舒缓宁静、和谐放松的地方。整合沿线风格,通过机动车、自行车系统,统一的自然风景林、节点景观贯穿大汤河两侧,形成全线统一元素。

3.2 设计目标

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营造“绿色慢性系统”具有地域特色,亲水、亲绿、亲文化的自然滨水景观交通系统,有机完善慢行系统,使大汤河生态绿廊交通线开敞贯通。两岸绿地形成具有适量休闲场所的自然风景林、新增机动车道慢行交通融于景观之中。河岸线形成生态多变亲水的岸线景观。绿地周边建筑外立面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3.3 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整合沿线风格,两岸绿地全线贯通、具有适量休闲场所的自然风景林、新增机动车道慢行交通融于景观之中。河岸线形成生态多变亲水的岸线景观。适当贯穿文化要素,设置景观节点,使全线的景观布置节点均匀。

(2)道路交通。机动车道按5m单行线设置,融于绿化与河道景观之中,植物园段结合既有园路予以实施。不单独设置自行车道,利用既有园路贯穿沿线人行步道。机动车建成后,结合相应的交通管制,分时段开放。

(3)景观桥。连接植物园和红飘带的景观桥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与呼应,同时满足旅游和行船需求。

(4)建筑外立面改造。绿地周边建筑外立面形成优美的景观天际线,建筑与景观有机相融。

3.3.1 绿色风景线

绿色风景线指是河岸两侧的景观绿带,在风格上全线采用自然风景林统一形成乡土植物景观;保护原生态景观;同时适量增加休闲场所,对原有的休闲场所进行完善与营造;连续的绿色慢行系统融于景观。

整合沿线风格,两岸绿带全线贯通、形成具有适量休闲场所的自然风景林、新增自行车道慢行系统融于景观之中。河岸线形成生态多变亲水的岸线景观,适当贯穿文化要素,设置景观节点,使全线的景观布置节点均匀。

大汤河两侧有红飘带、植物园、汤河公园,对此补充灌木地被等景观元素,丰富景观层次。红飘带:延续整体风格,原生态保护,增种灌木地被。植物园、汤河公园:原生态保护,结合道路,增种灌木地被。保留原有自行车道和小品,周边适当补植灌木、地被,丰富层次。补植灌木地被,丰富层次和色彩,自然丰富多变,与植物园呼应。

绿色生态线慢行系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结合红飘带公园的郊野自然的特色,开发生态旅游,打造秦皇岛市大汤河郊野自然生态绿色慢行空间,打造骑行者的慢行天堂。

3.3.2 蓝色河岸线

水路是慢行系统的主要魅力所在。对水岸的成功处理能够让人们与水进行“亲密接触”,达到可持续发展,增强景观魅力的目的。现状河岸由北至南为自然、绿色到硬化、渠化。硬化、渠化河岸从岸线上来讲是直线快速泄洪的;从断面上来讲是单一、简单的;从生态上讲多样性差。

景观改造将营造亲水河岸线,结合现状、从防汛角度考虑,对堤岸进行局部改造,可行性好。在景观上亲水亲绿,两岸横向呼应,营造亲水平台的景观类型。全线以保留现状堤岸为主,局部改造,设置景观木平台。

蓝色海岸线慢行系统构建秦皇岛市大汤河滨海风光的慢行区,将慢行绿道和海岸景观融合,体现城市滨海的特色。

3.3.3 红色文化线

大汤河红飘带沿线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一种生态文化,主题是最少量干预,维护生态。慢行生活绿带周边建筑多,现状为人工园林景观。全线增加音乐文化,形成地方特色。全线硬质景观嵌入音乐雕塑,全线适当增加节点,新增节点与原节点呼应,节点紧邻水边,亲水,全线分布均匀,可形成连续的节点序列,形成“序曲-三乐章”。东岸共设置四个景观节点,根据道路、绿化情况适当缩小改造规模,增加绿地面积,融于绿色之中。

红色文化线慢行系统则整合秦皇岛大汤河城市景观,梳理它的慢行脉络,营造城中舒适宜人的慢行廊道和空间,为旅游观光和居民出行提供绿色休闲之道。

4 结语

如今的秦皇岛,从西岸到东岸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步行、轮滑和自行车道。结合现状,将沿河岸线连接打通,进行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覆盖全大汤河公园的整体慢行绿道网络,打造骑行者的绿色天堂,将大汤河公园建成独特的绿色慢行休闲系统,形成以无碳能源的自行车、轮滑和步行为主公共交通为辅的绿色出行方式,将秦皇岛打造为一个可以享受慢调生活的“漫游城市”,使之成为秦皇岛新的“城市名片”。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 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段大娟,周瑞林,张 涛.立体绿化布局形式和植物选择的探讨[J].河北果林研究,2001,16(3):36~38.

[4] 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2):14.

篇2

【关键词】雨洪管理;雨水景观

1引言

世界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日益频繁,灾害性阵雨导致城市内涝和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污染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城市在阵雨时大面积被淹,造成交通瘫痪。雨洪管理已经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将雨洪管理与城市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创造出特有的雨水景观,将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发展,地表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和硬质铺装所覆盖,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排至河道,严重破坏了自然水循环,阻断了降雨对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地下水的补给量小于开采量,形成大范围的降落漏斗,威胁城市安全;使地表产生积水并形成高峰值的径流,排入河道后对防洪形成压力,产生隐患;另外地表受污染的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后,对河流水的污染加重;由于部分雨水口堵塞或管道管径过小,无法及时排除雨水,造成道路及城市积水严重,交通中断,威胁居民人生财产安全。

3国外生态社区雨洪管理系统

3.1德国生态社区雨洪管理系统

1996年德国水法新增条款补充了关于“避免雨水径流量增加”即“排水量零增长”和“水的可持续利用”规定。有的州还规定:除特定情况外,降水不能排放到公共管网中,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在德国有屋面雨水收集措施、道路径流收集处理、可渗透的铺装、地表明沟、蓄水池等措施构成的雨水利用系统已经在设计中普遍采用,成为德国城市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雨洪滞留与渗入系统:

地表径流首先通过沿路设置的“雨水渗水沟”过滤后下渗,在遇到暴雨时溢出的雨水通过管道排到“坡地雨水滞留绿道”和场地边缘最低洼处的大型“雨水滞留区”或雨水存储箱中,雨水在这里慢慢渗透和蒸发。

雨水渗滤沟雨水存储箱

城区道路和停车场地一般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其余不透水表面的雨水都直接进入雨水滞留区和入渗系统,经过净化、存储后入渗或再利用。

3.2雨水管理系统措施的景观设计

3.2.1雨水渗水沟的设计

“雨水渗水沟”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为深30~40cm的表面绿化浅沟,当雨水经过土壤表层的过滤净化后,再经碎石蓄水层下渗,沟中的水位缓慢上升。当遇到暴雨时,溢出的水积蓄在地下储水装置,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连接储水装置的管道排入更高一级的雨水滞留区中。碎石蓄水层和储水装置能够储存大量的雨水。雨水在沟中缓慢流动并下渗,排走量和流速大大降低。为城区增添了一道清新自然的路边景观。

路边雨水滞留沟具有储水功能的树池

有的公园雨水滞留沟还做成了音响雨水沟,当达到一定水量后,通过沟的地下装置进入旁边的雨水渗滤沟,音响雨水滞留沟与地下监控装置和储水装置相连,整个装置相当于一个扩音器,雨水滴下时会发出美妙的声音。这种设计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

在山地地区,我们可以利用山地的高差,让雨水在滞留沟中自然流动形成梯状瀑布,在沟边设置休闲娱乐设施,让人们可以欣赏水流沿着景观化的滞留沟跌落流淌的美景。这种设计既可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灰尘,也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雨景体验。在公园或社区设计音乐雨水渗滤沟,让人们静下心来聆听雨声带给我们的全新感受。

路边雨水池雨水溪流

3.2.2雨水滞留带的设计

在地势较低处设置12~30m的雨水滞留带,从雨水渗流沟溢出的雨水通过管道或排水沟流入雨水滞留带,雨水顺着滞留带自然流淌形成优美的溪流景观,在流淌中雨水地势低洼处的盆地里得以充分渗透,多余的雨水从蓄水盆地边缘的砼挡墙隔板溢出,流入较低的相临盆地中,小路顺着溪流蜿蜒在加固的浅滩上,叠水、喷泉、小水塘等水景分布其间,晴天人们可以在水景边休憩和散步,欣赏大自然雨水带给我们的美景。滞留区的种植以本地植物为主,整体景观应自然充满野趣,最低洼处的滞留区应按照当地的10年一遇的最大雨量设计蓄水湖,形成自然大面积水景。

位于停车场与道路之间的滞留花园住在小区里的雨水滞留带

现有城市的雨水管理多采用管道输送至河道。雨水景观带很少。在新区建设中我们可在低洼处修建滞留绿化带,将并不生态的大尺度的道路绿化带取消。通过滞留绿化带的建设,为人们提供公共休憩空间。还可以利用地势的高差使雨水形成叠水溪流水景,即美化了环境,也节约了用水。在水资源缺乏地区,我们还可通过滞留区的设计,利用增压设施抽取滞留区的水浇灌植物。同时通过露天集水渠、雨水滞留区等景观设计,给人们提供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利用雨水的感知和体验机会。

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我们要保护好小区内水体的自然汇水通道,将汇水通道设计成景观带,形成自然叠水或溪流景观,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屋顶和小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过滤后利用于各类水景及植被浇灌。在车库顶面建设的景观还应设计储水箱,保持植被根系部分土壤的水分充足。

3.2.3渗水铺装材料的设计

(1)车行道渗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车行道路采用透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一技术可以对道路和地面的降雨进行收集、处理,回用于市政、绿化、高速公路应急、偏远地区用水等,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用水、实现水的再利用。

(2)人行道渗水材料的应用

广泛应用透水材料,如透水砖,砾石铺路、植草地坪等。生态植草地坪多用于室外停车场,是一种混凝土现浇并连续孔质的植草系统,草坪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可以在实现交通承载的要求的同时,满足绿化和雨水收集的要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路面。

小卵石随意撒在地面,卵石间松散的空隙为植物种子萌发、生长提供了空间,营造更具自然野趣的景致,同时也可以实现雨水收集,防止表土形成扬尘。

陶土瓦地面借用瓦特有的弧度,通过不同排列组合营建出不同铺装效果,在观感上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瓦的渗水效果比普通砖石好很多,更有利于雨水的收集。

4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暴雨强度不断加大,这部分水资源在缺水城市不但没有得到合理滞留和利用,反而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压力,造成暴雨时城市严重积水,产生洪涝灾害,未经过滤的雨水排入河道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地下水的日益减少使得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缺水不断加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危机日渐突出。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雨洪管理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通过设计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赫伯特·德莱赛特尔,迪特尔·格劳,卡尔·卢德维格.德国生态水景观设计[M].沈阳.重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黄婔斐.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可持续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丁晓荣,李秦译.Hans-MartinNelte.最新德国景观设计[M].厦门.福建可惜技术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支撑系统的主体,在维系人类生存与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周围的农田、水面等自然生境被人工环境取代,市区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绿地空间缩小,破碎化日益严重,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生态质量和物种多样性。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和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引起规划专家、管理者、公众的重视。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涵义

城市绿地系统(Green space system)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构成的系统。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将它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Greenway)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4]。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地域性的特征。

二、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的重要作用

1、 美化景观

城市绿地系统从本质上讲,更具有开敝空间的内涵,国外学者往往将其等同。如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与古建筑、文物结合在一起,既保护了城市的历史景观,又丰富了绿地开放空间的文化内涵,城市绿地可美化市容市貌,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

2、吸收粉尘植物

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黏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园林植被通过树木降低风速而起到减尘作用;通过其枝叶对粉尘的截留和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滞尘效应。

3、杀菌作用

城市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微生物,其中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城市绿地可以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1m3 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 万个,园内为1000 个,而林区只有55 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 万倍。可见,在城市环境条件下,园林植被通过其枝叶的吸滞、过滤作用减少粉尘(作为细菌的载体)而减少城市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功能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4、减弱噪声

现代城市中,厂房、工地比比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震动、摩擦和撞击等不断产生噪音,

同时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也轰鸣尖叫。这些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 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dB,30m 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6~8dB,4.4m 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dB。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9]。因此,噪声的减弱是与树冠、树叶的形状、大小、厚薄及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分枝低的乔木减弱噪声效果好,叶茂疏松的树群能产生复杂的声散射,其减噪作用亦显著。

三、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措施

1、斑块的合理分布

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可依据面积大小,把绿地斑块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大中型的绿色斑块作为城市的“绿肺”,不仅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为景观增色不少。小型的绿色斑块则可以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石”,改善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因此小型的绿地斑块可以为景观带来大型斑块所不具备的一些好处,应当看作是大型绿色斑块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大中型绿色斑块虽然数量少,但总面积却比小型斑块大,故应以大中型绿色斑块为主,小型绿色斑块为补充,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2、廊道的合理分布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城市街道普遍狭窄,建筑拥挤,城市绿地系统中绿色廊道除改善小气候外,主要还起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在规划市区边缘时,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较宽的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县的农田防护林网连结。在规划市区内时,要在居住区,集团之间营造隔离林带,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必须尽可能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廊道能有机地连结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连通性好的城市绿色廊道能在夏天引入凉风,消除热岛效应;在冬季能防止寒风的侵袭。故城市绿地系统中,绿色廊道必须成网状分布,连成一个系统。

3、基质的合理分布

城市绿地系统中,居住区等基质应实行“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使基质处于斑块和廊道的包围之中。应使人民生活在绿色之中,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体现“城市在绿中”的特色。概括而言,城市绿地系统应建立绿色廊道组成的网络骨架,其中公园,绿地等“斑块”一般位于重要的“结点”位置,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只有这样以整体观来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才能达到最优化,也正因为如此,在园林绿化中,绿地往往成为规划布置的重点,以此“点”结合“线”、“面”构成城市绿化网络。

4、景观异质性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据景观生态学研究表明,景观异质性越大,景观的类型也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因而就更加稳定。故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虽受地域和城市小气候的共同因素所制约,但由于城市垫面的不同分布,不同地段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立地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所以我们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强调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绿地形式的广泛共存,并十分注重每块绿地的个性特征,其目的就是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景观异质性。

5、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相对于场地原系统而言的。绿地构成的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其可持续发展弹性空间的增加,景观生存能力的增强。这与城市功能的多样化意味着发展机会的增多是一个道理。生物多样性的创造同绿地景观斑块的构成量之间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重要的是在物种之间是否建立内在联系,是否为它们的生存创造了生态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重点是深度了解生物和它们所属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方法就是使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城市碳氧平衡、城市地下水平衡是确定城市绿地与水体的数量、尺度、种类格局的基础,也是城市生态规划方法的基本原则,重建城市绿色景观廊道是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华如.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优化——以合肥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08(12)

[2] 赵昌隆,李长焕.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绿地规划[J]. 价值工程. 2010(30)

篇4

关键词:建筑场地;植物系统;景观设计

Abstract: The configuration of plant and architectu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beauty and artificial beauty.The properly handling can add building aesthetic feeling with rich natural color, soft changeful line, graceful posture and charm of plants, which creats a lively feeling, seasonal charm and a dynamic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making a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rough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plant system, full using of the colour, attitude, aromatic, sound, light, seasonal change of plant system and so on can provide good visual effect and comfortable feeling for the green building systems, and pleasant outdoor activities and the intercourse space, and through the harmonic architecture creat good landscape environ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site, plant systems;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创造景观的种植方式

根据场地绿化的功能分区,采用中心植、对植、列植等规则式的种植方式,也可采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和散点植等自然式的种植方式来栽植树木,既可以将花草配置成花坛、花境,也可以配置成花丛和花群等各种形式,有时在场地中还存在多种形式的垂直绿化等。

二、加强植物生物多样性

利用丰富的植物种类创造优美景观。众多植物种类不应杂乱无序地堆砌,要注意植物材料的和谐与统一。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各组团、各类绿地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各有特色树种。

三、光大传统园林艺术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题,近些年,国内出现了类似美国前些年出现的美化运动,许多的绿地被装扮成亮丽的色彩或五色斑澜,一时间,彩叶植物几乎到处泛滥。英国将树木贴成墙壁种植的病态方式开始在日本流行。在我国几乎要失传的传统优良的基础栽植(建筑物最近周边的一种栽植方式)在欧美却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发展和普及。因此,我们要大力光大传统的园林艺术。

我国古代非常注意植物与建筑的调和与烘托。如充分利用门的造型,以门为框,通过植物配植,与路、石等进行精细的艺术构造图,不但可以入画,而且可以扩大视野,延伸视线。窗也可充分利用为框景的材料,安坐室内,透过窗框外的植物配植,俨然一幅生动画面。由于窗框的尺度是固定不变的,植物却不断生长,随着生长体量增大,会破坏原来画面。因此,要选择生长缓慢,变化不大的植物,如:芭蕉、南天竹、孝顺竹、苏铁、棕竹、软叶刺葵等种类,近旁可再配些尺度不变的剑石、湖石,增添其稳固感。这样有动有静,构成相对稳定持久的画面。为了突出植物主题,故而窗框的花格不宜过于花哨,以免喧宾夺主。不同的墙面可以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白粉墙常起到画纸的作用,通过配植观赏植物,用其自然的姿态与色彩作画。

案例:海淀生态办公区场地植物系统设计

海淀生态办公区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海演园发展区园区,场地植物系统设计以生态设计为核心,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生态办公区分为三个组用,各组团之间相对独立又通过中心绿地彼此相连,为了营建一处田园般的办公环境,园区周边采用片植和群植的手法,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配以适量的花灌木及缀花地被。林木的郁闭度在0.6—0.7之间,林间可以安排一些游步道,但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活动,可容纳人们散步,给人以葱郁、茂密、林木森森的感觉。场地植物系统的配置具有挡风、通风、降噪、滞尘、杀菌、消纳污染、遮阳降温、防火减灾、净化雨水的生态功能,同时注重植物系统的景观功能以及与建筑的配合效果等。

1、挡风方面

选择常绿植物,对西北主导风向的寒风进行了最佳效果设计。植物系统的配置与建筑系统的通风关系,通过调整植物系统的布局,达到为建筑输送新风的功能。

2、降噪、滞尘、杀菌、消纳污染、防火减灾方面

选择功能强大的植物类型,并进行合理布局。

3、遮阳降温方面

在建筑的东西两侧利用植物进行了遮阳降温设计。

4、收集雨水、净化雨水方面

利用现有地形稍加改造,达到几乎能够收集全国绝大部分雨水的能力,并通过湿地植物系统设计,结合太阳能水泵进行水体净化,达到景观生态的完美结合。

篇5

关键词:标识上海世博园 标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标识作为信息承载和传播的载体,在景观场所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当下的景观场所,如商业广场、主题广场,更有如世博园等,突破了传统概念上城市公园,通过革新设计理念、工程技术不断为人们创造更赏心悦目、更舒适、具有更高游人满意度的景观游憩空间。景观游憩活动的丰富多样化,需要标识系统在景观场所中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信息传播功能。

一、标识系统概述

标识是公共场所的指示,其设计源自城市设计,即CIS(City Identity System)[1]。标识是场所环境中的信息,是游人在空间场所内活动过程中辨别熟悉环境、为自己寻找方向的坐标系。按照功能的不同,标识可以分为六大类:定位类(Orientational)、信息类(Informational)、导向类(Directional)、识别类(Identificational)、管制类(Regulatory)和装饰类(Ornamental)等[2],如表1。

表1. 各类标识示意图

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标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更多的应用。在这个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标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a. 标识未能既与环境景观高度融合,同时又个性突出。有些标识与环境景观过于一致,没有存在感,不能很轻易地被游人发现并获取信息;而个别标识则个性太过突出,与环境景观格格不入。

b. 标识的设计未能区分考虑不同功能距离下信息载体和信息元素的最佳识别尺寸。尺寸过大显得突兀,尺寸过小则不容易被游人有效地获取,导致游人因审美上的反感或信息获取难度超过心理预期而放弃该信息。

c. 标识的布置位置没有出现在游人最需要获取信息的地点。当游人心生疑惑需要获取信息来平抑焦躁不安时却没有出现合适的标识;而当游人信息充足时却出现了冗余的标识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d. 标识的布局没有形成连续、统一的系统。游览路线上两个不同位置的标识信息出现模糊甚至相互矛盾,顿时让游人不知所措;前一标识上提供的信息在后续标识上没有进一步的持续信息,也让游人陷入未知的迷茫和不安。

e. 标识元素的使用没有统一的规范。游人在不同的场所获取似是而非的类似标识元素所提供的信息,需要游人进行猜测判断,导致了信息的不确定甚至是错误信息的产生。

f. 无障碍信息标识的缺乏。

无障碍设计虽然在众多领域都已经被逐步重视,但在标识系统的实践应用中还是流于形式。尽管部分景观场所有设置无障碍标识,但真正能发挥无障碍功能的少之又少。

三、增强标识实用性的设计对策

笔者有幸参与了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园区标识项目,下面便以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为例,来阐述如何增强标识系统实用性的设计对策。

上海世博会园区坐落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依着黄浦江而展开,规划用地范围5.28平方公里。不同于一般的公园景区或者商业观光区,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面积大,布局环境复杂,内容丰富多样,游人量大且游人成分分布广[3]。作为一个集景观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大体量的城市街区景观场所,上海世博会园区必须具备一个连续、系统、完备的标识系统,为参观者、参展者以及管理者方位确定、信息提示、行程导向提供有效便捷的信息。

3.1 标识整体设计

为了能够尽量使用最少的标识资源来传递更为系统、连续、有效地园区信息,首先要对整个标识系统进行类别划分设计。针对园区内多元复杂的信息需求,标识系统可根据表现形式和主要功能的不同分为地图类定位标志(根据地图的表现范围和表现信息的不同侧重又将之分为园区全幅地图、区域地图、局部地图,交通地图、停车场地图等)、导向标识、名称识别标识(包含地域名称标识、场馆名称标识、设施名称标识)、动态信息标识(主要为LED显示动态标识,根据需要显示园区重大公告、场馆信息、交通信息等)、告知警示类标识。在不同的园区节点选用不同类型的标识,传达最为有效的园区信息,如表2:

表2. 世博园区各类标识

3.2 标识个体设计

标识个体无论从体量、造型、材质、色彩等各方面都需要与景观环境和谐相融,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而同时,标识作为信息的承载、传达单位,必须具有很高的识别度,因此,个性特点鲜明,同时蕴含深刻的地域文化特性的标识系统才能算是出色的标识系统。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已涌泉的形态作为表现手法,以水元素来表征海派都市――上海的地域文化特性。同时,对参观者来说,标识系统也就象征信息之泉,源源不断。

此外,具有适当尺寸、形态的标识还必须符合合理的识别距离,才能保证标识信息能被游人轻松获取、传递。研究表明,标识的大小S与游览者的视距L应满足关系式S=12L/1000,这样能较轻松被游人获取。在不同的视距下,标识的悬挂也应该处于不同的合理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远视距中标识与视距关系图

图3 近视距中标识与视距关系图

3.3 标识局部设计

标识信息的丰富多样,决定了标识的设计必须同时采用符号信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多种标识元素相辅相成,以达到尽可能直观、便捷地传递信息。无论是各标识元素的大小、形式、色彩,或是各标识元素之间的布局关系,还是各标识元素的易读性,都能直接影响到标识信息被游人获取的便捷度。

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中的符号标识统一采用中国国内通用的图标标准(对于尚未制定国内通用标准的内容则参照国际通用标准进行补充),如卫生间、商店等诸多设施信息;没有通用标准可以参照的信息内容,则与世博园外的城市街区同类信息采用相同的形式,如路名标识;无可参照的信息内容则需设计直观易懂的图形符号。通过以上方法,确保标识中的符号元素在中国国内的通用性,以利于参观者便捷地获取符号中的信息。

园区标识中的文字信息均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以方便广大国际参观者。符号信息与主语言文字信息及次语言文字信息满足3:1:0.75较为合适,如图4所示:

图4. 标识元素大小比例示意图

不同视距下的标识文字的大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方便阅读,如图5:

图5. 文字大小与视距关系示意图

而针对上海世博会人流量大而密集的特点,世博园区内文字标识的尺寸比标准要求稍大1.5倍左右,进一步提高文字标识在此特殊场所中的易读性。

3.4 标识信息内容设计

场所中某一具置所拥有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每一标识个体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却是有限的。如何让标识个体所承载的有限信息发挥最大的信息确认指引功能?首先,要对浩繁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保留参观者最迫切需要的信息;进而,要对所筛选保留的信息进行分级归类并区分表现,以便于参观者在众多标识信息中迅速寻找到各自最需要的信息,提高标识的使用效率。

通过前期的研究分析,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将出入口信息,片区和地块信息,场馆、设施(包含地标性设施、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信息,道路名称信息等确定为园区内最为重要的信息在标识上进行表现传递。并将这些信息分级归类,若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个标识上则按照重要等级的不同进行区分布局、表现。如其中的桨叶类设施引导标识同时包含了出入口引导信息、片区和地块引导信息以及重要设施引导信息――出入口引导信息被安排在标识的最上端,以简练的文字符号和图块符号表现,并且其面板颜色和其他面板有显著区别;片区和地块的引导信息被安排在中间位置,以字母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重要设施的引导信息则被安排在标识的最下端,以体量稍小的图形符号配以简要文字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如此,参观者可以很快速地在标识的众多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信息。如图6:

图6. 世博园区桨叶类标识示例

3.5 标识布点设计

标识的布点设计就是为了促进标识流线的连续流畅、标识系统的完善统一,确保在合适的空间位置能出现合适的标识信息。布点设计需要对场所内的标识节点进行分级处理,并根据节点的不同重要层级分别设置合适的标识信息,使得信息传达更加有效和系统化。如图7:

图7. 世博园区标识信息传达示意图

上海世博会园区大致可以分为高架部分和地面部分,地面部分又大致划分为片区、地块、广场。在节点的划分上,“入口内广场”和“水门”附近作为参观者活动的起点,被设定为大节点,通过导览图和引导标识向参观者提供综合信息;“高架步道上的交叉点”、“高架升降点”、“片区和地块的边界区域”、“地块间的连接处”和“中心广场”是参观者前往目标场馆和目标设施的交叉点,被设定为中节点,通过少量的导览图和引导标识向参观者提供一定量的综合信息和方向指引;“地块内的流线分叉点”被设定为小节点,设置必要的标识向参观者提供方向指引。通过大、中、小节点所提供标识信息的一体化互补和连贯呼应,引导参观者顺利到达目的地。如图8:

图8. 世博园区标识布点原则示意图

3.6 标识系统反馈设计

如若条件允许,标识系统投入正式使用之前,应对其信息导览指引效果进行模拟评测,根据评测意见进行反馈设计,以期标识系统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上海世博园区标识系统在第一阶段设计工作完成之时,便由园区管理方组织专家和普通观众对之进行了典型流线的路演评测。评测方案包含一条涵盖地面道路和高架步道、途径多种景观、涉及多种类型标识、体现大量信息内容的测评流线的设计,还有一套针对“图形符号”、“文字系统”、“导览图”、“色彩体系”和“布点效果”等内容的评测问卷。由参评者根据对典型流线中的标识系统功能效果的实际使用体会填写评测问卷。根据评测意见,园区内标识系统在图形符号标注化、信息获取人性化等细节方面做了对应的设计调整。

标识系统发展展望

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标识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标识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行性,标识系统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如图9所示。

图9. 标识系统发展趋势展望示意图

a. 标识系统设计整体化:标识设计趋于宏观微观相结合,标识将不再仅仅被当做一个一个的街道小品或者是游园设施,而将回归其本源,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一环。标识系统也将成为城市印象的重要元素之一。

b. 标识系统的多元化:标识以信息承载体的形式与景观的融合一定会越来越密切,标识不再只是作为景观的信息补充材料,而是成为与景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继而,标识系统也将逐步突破标识牌的限制,而已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承载、传递信息,再次回归其信息的本质。

c. 标识系统设计的无障碍人性化:社会人文精神的进步和弱势群体权益得到更多重视都将促进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深入到实践应用而不是停留在现今以概念为主的阶段,并且将逐步实现普通标识设计和无障碍标识设计合二为一。

d. 标识系统的节能低碳化――新材料新能源在标识系统上的应用必将促进标识设计跟上低碳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步伐,倡导绿色出行。

e. 标识系统的智能化――标识将不再是无声无息的,而将成为视、听、语、触等感官的多位一体智能标识,实现人与信息的互动,并能进行智能化目标信息预测,提供各种信息方案建议。

f. 标识系统信息的网络化――各城市空间的标识信息数据库联网整合,同步更新,为使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标识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各类信息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标识信息。

参考文献

[1] 郭新生, 田珂. 城市地下空间标识环境设计. 设计技术与实践, 2006,3: 63~65.

篇6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景观设计;系统。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篇7

关键词:城市CI系统;城市景观元素;杭州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94-02

一、Cl系统与城市Cl系统

(一)CI系统

CI是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意为“企业识别系统”。该系统由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Identity)、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CI系统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进行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现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将企业营销理念传达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二)城市CI系统

城市CI系统就是将企业CI系统的一整套方法与理论嫁接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即“城市识别系统”。它利用CI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实现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城市CI系统主要有以下6大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是:

1、城市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指城市独特的口号、价值观、发展目标等。

2、城市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包含城市的各种活动,如大型文化宣传、博览会、体育盛会等。

3、城市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包括城市标志、城市标准色、吉祥物、标志性建筑和雕塑等。

4、城市形象的地缘识别 GI(Geography Identity),指城市自然的地理因素所塑造的城市个性特色。如:重庆、乌镇、周庄等。

5、人文识别HI(Humanism Identity),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是城市个性重要体现,是最持久有效的城市识别。如:北京、西安、拉萨等。

6、政策识别PI(poliey Identity),即国家给予城市的特殊政策使其具有独特的形象。如:香港、澳门、上海等。

二、杭州市城市CI系统

2007年1月8日注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生活品质之城”成为了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杭州的一张新名片。

2008年3月28日,经过10个多月的全球征集、市民投票和专家评议,杭州城市标志最终得以确定,从此杭州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城市视觉识别符号。

名片和城市标志当然不能使杭州人民满意。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杭州市一整套城市CI体系诞生了,这座原本就有着优秀潜质的城市散发出了更大的魅力。

杭州市的城市CI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杭州市的城市理念识别MI系统。“生活品质之城”,“忆江南,最忆是杭州”,“上有天堂,下有钱塘”,“最具幸福感城市”,“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等杭州城市理念识别让人印象深刻。

(二)杭州市的城市行为识别BI系统。每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世界休闲博览会”,以及每年夜间指定时段内的“西湖印象”城市山水实景演出等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世界了解并爱上杭州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杭州市的城市视觉识别VI系统。该系统是以杭州市的城市标志(如图一)为主的一套应用体系。该标志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来,并融入了航船、南方建筑、南方园林、等诸多要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该标志将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称与无可替代的视觉形式合二为一,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经典性。

(四)杭州市的城市形象的地缘识别GI包括西湖、钱塘江大潮、西溪湿地等。这些因素成为杭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五)杭州市的城市形象的人文识别HI系统丰富多彩: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和祝英台、龙井茶、灵隐寺等。这些人文识别积累了近千年历史,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并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人文识别和地缘识别交相辉映,为杭州披上了美丽而富有内涵的靓装。

(六)杭州市的政策识别PI系统有浙江省省会,长三角经济区重要城市等。这些也为杭州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条件。正是这些不同的元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杭州市城市CI系统,它们为打造一个富有历史感的现代化生活品质之城打下了基石。

三、城市景观元素中的CI设计

城市景观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一个好的城市景观设计应该处处体现他的城市形象,人们通过景观元素就能够清楚的认识一个城市。

城市的景观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城市建筑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好的建筑往往能够代表一个城市,如故宫、上海经贸大厦等等。如果在建筑的设计上能够更好的考虑到城市CI的特性,那么这一建筑势必成为城市的亮点。

(二)城市道路指示系统及城市广告牌

城市道路指示系统是视觉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城市广告牌主要指的是公共性质的。它们是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不论从标准色还是标准图形上它们必须具备城市CI的特征,保持视觉形象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城市景观小品及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景观小品包括城市雕塑、座椅、围栏、喷泉池等;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公交车站、人行天桥、书报亭、垃圾桶等。所谓细节体现品质,城市小品正是城市景观的细节所在,他们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由于景观小品与公共设施种类繁多,影响面大且权属单位复杂,缺乏统一的规划控制。其设计和布局应参考城市CI的理论,依据城市CI的标准图形,并结合城市色彩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四)城市绿化系统

城市绿化系统同样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称作城市之肺,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在调节着城市的气候。城市CI对绿化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树种的选择以及绿化图案造型的设计上,首先考虑的是城市的市树市花,它们体现了城市的地域特点,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如东京的樱花;其次绿化系统的图案及造型设计上应以城市CI的特定符号为依据。

四、杭州市城市CI系统在城市景观元素中的体现

这几年来,杭州市逐步完善其城市CI系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让城市CI真正的为城市发展服务。行走在杭州这座城市当中,只要留意身边的一花一木、一街一景,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它们都在以各具特色的形象元素诠释着这座城市。

城市标志湖中泊这一景观将杭州市的市标做了放大处理,并加装了现代化的灯光系统,泊在湖中。夜间的景观主体在灯光的作用下宛如一艘行驶在西湖之中的航船,发出绚丽的光芒。蓝绿色的灯光色彩也与杭州的城市色彩相呼应,向人们述说着杭州城的来历以及这座城市与水的亲密关系。

(二)天堂之水城市雕塑(如图三)

天堂之水城市雕塑是将杭州市城标、水、荷叶等与杭州息息相关的元素组成一个极富视觉代表性的雕塑,将杭州与灵动的水紧密相连,充分显示了这座城市的灵性。而雕塑周边空旷的铺装设计则让这一城市雕塑显得更为大气。

(三)西湖文化广场(如图四)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运河北侧,古老的运河因为西湖国际广场而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京杭大运河的综合保护,加上水上巴士的开通,人们可以乘坐水上巴士来观看大运河旧景新貌,使得这一条富有历史的城市运河成为杭城一道全新的靓丽风景线。而西湖文化广场铺装、小品及城市设施的设计则处处体现了现代文明。古老的运河文化和现代化十足的西湖文化广场完美结合,使得置身于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吴越文化秀外慧中的浓厚气息。

(四)重生的西溪湿地(如图五)

西溪是中国古运河的起点,乾隆皇帝曾南巡至此;文人墨客对其也是十分钟爱,常退隐于此。尤其是北宋文人,视西溪为人间净土。然而就是2004年前在这样的一块宝地上,许多的遗迹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人文气息荡然无存。2003年8月,杭州市政府对西溪湿地进行整治开发,经过5年的时间杭州市政府修旧如旧,将最自然最真实的一面还原,体现的是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而西溪湿地的成功改造也打造出了杭州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成为了杭州市的一个新亮点。2009年一部妇《非诚勿扰》让西溪湿地成为了全国的热门旅游景点。

(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公共设施(如图六)

杭州的公共设施十分现代化,而其特点却是将丰富的传统元素加入其中。这种传承与发扬的精神蕴含于杭城的各个角落。如图所见的古人雕像与公共设施的这一结合形式在杭州十分常见,充分体现出了杭州作为古都之一所沉淀的深厚文化。将传统的形式寓于现代化的设计中,满足当代人的功能需求,这又成就了杭州的一个特色。

五、总结

篇8

关键词:绿地系统;景观格局;武汉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九省通衢”之美称,是华中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探讨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概况

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洪山和青山7个主城行政区。主城区面积427.5平方公里,人口481.22万人。近年来,武汉重点开展了江滩、龟山、蛇山等多项绿化建设工程。2010年,主城区绿地率32.16%,绿化覆盖率37.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3平方米。与青岛、成都、南京等园林城市相比,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在城市主城区内,属于其它类的城市绿地较少,因此不作具体研究。武汉市现状各类绿地面积见表1。

表1武汉市主城区现状各类绿地面积一栏表

二、研究方法

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建立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1、多样性指数:反映了景观元素的多少和各种景观元素所占的比例状况。指数越大,表示绿地景观多样性越高。

2、优势度指数:用于测度景观格局构成中一种或几种景观元素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

3、均匀度指数:描述景观中各组成类型的分配均匀程度,值越大,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越均匀。

4、分离度指数: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元素个体分布的分离程度,越大,表示景观在地域上分布越分散。

5、破碎度指数:反映了人为干扰的程度。越高,绿地斑块单元越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越不利,绿地景观单元的功能越单一。

6、绿地廊道密度:表明绿地之间连接性的好坏。

三、景观格局分析

通过分析,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指数见表2。

表2武汉城市各行政区景观格局指数表(面积单位:ha)

1、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

武汉市的多样性指数为1.21,表明武汉主城区内城市绿地类型不是非常齐全,各类型面积分布差别较大,各行政区中,江岸、汉阳和青山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而经济开发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最低,绿地景观类型分布较为不均,景观多样性整体水平不高。

2、景观优势度指数分析

景观优势度与景观多样性正好相反,武汉城市绿地优势度指数为0.79,各区的景观优势度相差较大。洪山区、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度最高,远远高于江岸和汉阳区,表明江岸区和汉阳区内无明显优势绿地类型,各绿地景观面积分布较为均衡,而其它各区正好相反,区内绿地景观中不同程度的受到某一种绿地类型的控制,绿地景观类型面积分布很不均衡,特别是洪山区和经济开发区。

3、景观均匀度指数分析

均匀度与优势度为负相关,均匀度指数越高,各绿地景观类型面积分布越均匀。武汉主城区绿地景观的均匀度为0.90,说明城市绿地分布不均匀,存在着少数景观控制主城区整个绿地景观的现象。各行政区中,江岸和汉阳的均匀度最高,这两个区的绿地景观类型分别相对较为均匀;洪山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均匀度指数最低,是因为各区内绿地景观类型分布较不均的缘故。

4、景观分离度指数分析

武汉市绿地系统的分离度为1.31比较大,说明武汉市城市各类型绿地的地域分布较分散。在各种绿地类型中,附属绿地的分离度最高,其次是生产绿地,表明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较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分布较分散。这是因为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面积都较小,且分布较分散造成的。

5、景观破碎度指数分析

研究区域的景观破碎度6.91非常高,表明武汉城市主城区绿化的整体性较差。由于道路是分隔城市绿地景观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城市建成区内,城市绿地的斑块密度较高,城市绿地的破碎化程度较郊区高。其中附属绿地的破碎度也是最高的。

6、景观廊道密度指数分析

武汉城市绿地系统的廊道密度0.82㎞/㎞2,不是很高;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建筑密度增大,大量的河流和湖泊被填埋,大大削弱了城市水体应有的生态功能。

四、结语

武汉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市区的生态框架建设,挖掘武汉城市绿地建设的潜力,突出武汉城市特色。武汉城市绿地建设应以生态性、景观连续性、多样性、格局优化、可持续性、因地制宜为原则;以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改善城市居民游憩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绿地景观多样性,建立长效、结构完整、功能高效的城市绿地景观为目标。

参考文献:

车生泉.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以上海为例.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立交区;景观模式;生态效应;昆明二环系统

1 基本情况

昆明市主城二环系统承担着昆明主城区域快速迂回交通和过境交通功能,在昆明交通路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环改扩建工程全长为27.08km,由高架层快速系统和地面层城市慢速系统组成[1],共16座节点立交桥,分别为菊华立交、金马立交、大树营立交、石闸立交、金星立交、小屯立交、黄土坡立交、西苑立交、明波立交、福海立交、福德立交、官南立交、马村立交、小庄立交、石虎关立交、小坝立交等16座立交桥。16座立交桥分属昆明主城二环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重要疏散节点,也构成了相应的立交景观区域。作为城市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这些立交区均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立交区的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找出立交区景观建设中的优缺点,为今后城市立交区建设提供参考。

2 立交区景观模式分析

景观模式是景观建设的主体方向,相当于人体的“骨架”。景观模式应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对于立交区景观建设来说,景观模式自然也不例外。

从垂直方向来说,景观模式主要有乔+灌、乔+灌+地被、乔+灌+草坪、乔+灌+地被+草坪、乔+地被、灌+草坪、垂直绿化(藤本)等方式;从水平方向来说,景观模式主要体现在林缘线的平滑、用地的图案形象、用地布局等。

通过实地调研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模式,笔者认为:从水平方向来说,大部分立交区采用环状或三角形体作为主模式,如菊华立交桥四周均设绿地(含桥下交通岛),绿地范围最宽处约400m最长处约500m,立交桥整体以圆为母体,3个同心圆形成立交主体模式;再如福德立交区内设四块近似三角地带(注:道路平面图案为环状),每块绿地范围约为120m×140m。金星立交区、西苑立交区、官南立交区等也是采用环状为主要模式,福海立交区、金马立交区、小屯立交区等则是以三角形为主要模式。

从垂直方向来说,所有立交区均采用了“乔+灌+地被+草坪”、“乔+地被”和垂直绿化模式,极少数立交区在附属地带采用空旷草坪。之所以采用这些模式,主要与立交区的道路交通特点有关。同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圆形和三角形是最易形成生态面域和交通分流的基本形体。因此,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采用的模式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

3 立交区景观生态效应分析

作为交通要道的立交区,是车流量与人流量最大的地区,是产生环境空气污染源之一,也是噪声最明显的地带。不仅仅道路本身空气影响,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生态影响来说,植物群落是一个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增湿降温等作用,此外,植物种类应用及群落形成是非常关键的。相关群落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叶面蒸腾是绿地产生降温增湿等生态效应的主要原因。绿地对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随着与绿地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其影响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相关[2-3]。

通过实地调查与GOOLGE地图分析,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绿地距离基本符合上述研究结果。菊华立交区、石虎关立交区、福德立交区、官南立交区、明波立交区、福海立交区、西苑立交区、黄土坡立交区、小屯立交区、金星立交区等绿地范围均在50m以上,最大绿地范围约为400m;而小坝立交区、小庄立交区、石闸立交区、大树营立交区及金马立交区等范围较小,但是一侧或两侧设有相应的拓宽绿地带或小游园,相应连接形成片区,距离居民用地较远,且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植物群落。根据周一凡等提出的“生长三维量”,这些植物群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改变其它环境条件下,所起到的增湿降温、净化空气、生态屏障等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调查过程中发现,典型地段景观模式呈现出立体化层次。如黄土坡立交区在绿地范围较大的片林中,出现了内部物种牵牛花等,这些内部物种附着在小叶榕、天竺桂等树上,高高挂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黄土坡、小屯立交区等西二环高层架桥采用迎春花进行垂直绿化,也增添了桥的景观魅力。

4 立交区景观存在的问题

4.1 特色景观不明显

全面观察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发现各立交区的特色景观不明显。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4.1.1 选用的景观植物没有完全体现“春城”本土特色。统计分析,每座立交区采用的景观植物,云南原产地植物应用量在45%~60%,非云南原产地植物应用量约为38%~50%,昆明乡土植物仅为3%左右。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立交区景观植物中原产地植物应用已经得到重视,但体现本土特色景观植物仍未得到展现。

4.1.2 “地标性”景观不明显。对城市意向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5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4]。对于道路建设来说,“地标性景观”应用既可以形成“路标”,又可以成为特色景观。对于立交区来说,有着区域文化的建设意义,特别是立交桥的出入口或上下桥通道,利用“地标性景观”,可以让行人更快辨认道路去向。但目前来说,仅从“绿地斑块”——交通环岛等进行了路标或路牌设置,并没有在景观建设方面有着新突破,即“地标性” 景观不明显,这也是多数立交区(除福德立交、官南立交)存在的共性问题。

4.2 景观植物生态习性未合理应用

虽然大部分立交区景观植物应用已经有意识营造植物群落,但根据调查分析所得的结果:净化空气特殊生态作用植物应用不明显,景观植物生态习性未正确应用等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小叶榕对于昆明来说,气候相对干燥,不易产生气生根,且小叶榕喜阳,因此不宜种植在完全的阴暗处,特别是透光性差的立交桥下。

4.3 养护管理不完善

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段原有景观模式应用较为合理,但由于后期养护未跟上,导致景观效果不好,出现植株发病死亡等现象。此外,原有生态雨水处理池也未得到很好的利用。调查中发现:原来用作蓄水和集水,再应用到绿地浇灌等的雨水池节能系统[5],现在变成了臭水池。这是要重新审视的一个问题。

5 建议

5.1 加强“地标性景观”应用

在相应有路标或路牌周围地段设计“标志景观”,一方面让行人很快发现目标的转换,另一方面起到了视觉艺术的审美享受。因此,笔者建议城市道路快速系统,特别像黄土坡立交重要的“咽喉要道”,通向较多,应该加强“地标性景观”应用。

5.2 把握植物 “生态位”,优化配植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

根据调查分析所得的结果:净化空气特殊生态作用植物应用不明显,局部地带景观效果差,景观植物生态习性未正确应用等现象,深究原因:可以说是多源于对植物习性的不了解。因此,在道路景观建设中,一定要熟悉植物各方面,把握植物 “生态位”,优化配植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

5.3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三分种七分养”这是俗语对后期养护与管理的重视表达。对于景观建设来说,更要重视后期养护管理。设计与建设再好,如果后期养护不到位,原有的预测成果将不会出现,反而会成为败笔,如雨水池变臭水池等现象。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收稿:2013-02-27)

参考文献:

[1]中铁十六局. 昆明二环路快速系统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2010,8,12

[2]蔺银鼎,梁锋. 城市灌木群落小气候效应的时空分布 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3)313~317

[3]蔺银鼎,武小钢,郝兴宇,等. 城市典型植物群落温度效应的时空格局.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52-956

[4]李凌岚,张国华,王有为. 视觉、心理、功能相结合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苏州人民北路景观设计为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

[5]二环改扩建工程凸显生态节能 http://, 2009,09,29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编号:2010Y497)

篇10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