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树种范文

时间:2023-04-07 01:1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树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树种

篇1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随着豫南小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生活品味有待改善,城镇绿化水平需要提高。合理搭配景观树种,对豫南城镇绿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1.景观树种绿化原则

1.1防止树种选择单一

在各类绿化中,易选择一般树种多,优良树种少;阔叶树种多,针叶树种少;春季花木多,夏秋季花木少的格局。未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1.2克服盲目引进绿化树种

有的地方热衷于“标新立异,独出心裁”,绿化设计重“洋”轻“土”,在苗木选择方面不考虑树木生态学特性,不考虑绿化地区自然环境,违背了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劳民伤财、半途而废。

2.园林景观树种绿化技术

2.1做到“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就是使园林绿化景观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工程地区光、热、水、土相适应,使绿化种植树木生长旺盛,观赏价值高,生态效益好,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和文化发展需要。

2.1.1行道树。选择树干高,冠形大,分枝点适宜树种。落叶树如:国槐、马褂木、悬铃木、梧桐、乌桕、银杏等。常绿树木如:广玉兰、香樟树、雪松、湿地松、油松、塔柏等。

2.1.2公园、花园绿化树种。适当地选用庭荫树、景观树、花灌木、藤木。主要树种有:白皮松、红叶李、红叶碧桃、雪松、罗汉松、千头柏、龙柏、淡竹、紫竹、木槿、石榴、百日红、木香、凌霄、紫藤等。

2.1.3工矿区绿化树种。可选用吸收有毒气体,阻滞烟尘,对有毒气体抗性强的树种,如抗硫能力强的树种:臭椿、桑、构树。吸氯气较强的树种:法桐、桃、桧柏、桑、女贞、君迁子、垂柳等。

2.1.4居民区绿化树种。进行植物配置时,兼顾隔音、吸尘效果,选择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管理简便的庭荫树,如榆树、法桐、毛白杨、木槿、紫荆、桧柏、女贞、大叶黄杨、楝、刺槐、三角枫、石榴、核桃、柿子、桂香柳、山楂、侧柏等。

2.1.5机关、学校绿化树种。除选用若干庭荫树、园林景观树种外,并可选用观果、观花、观叶的乔灌木,如:桂花、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广玉兰、红玉兰、腊梅花、月季花、金边黄杨、马褂木、梧桐、紫竹、海棠、红枫、龙爪柳等。

2.2把握景观树种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等方面的因素,将树种分类为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防风树种、耐水湿树种、耐瘠地树种、耐干旱树种、耐盐碱树种等。

2.3注重适应性与观赏性相统一

2.3.1观形植物选择。园林树木的树形有圆柱形、塔形、卵圆形、圆锥形、倒卵形、圆球形、半球形、伞形、垂枝形、拱形、曲枝形、棕榈形、匍匐形、风致形等类型,只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安排和配置,就会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构成美丽协调的画面。

2.3.2观叶植物选择。根据观赏特性,分为3种:亮绿叶类,叶片深绿而有光泽,大多数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异形叶类,如鹅掌楸、七叶树;彩色叶类,如金钱松、枫香、黄栌、三角枫等。

2.3.3观花植物选择。观花树木指在花形、花色、花量、花香诸方面具有特色的树木、其中以花色更为重要,是园林景观重点。园林精品工程达到“四季有花、五颜六色、月月芳香”境界。

2.3.4观果植物选择。观果指果实形状奇特、色泽鲜艳、经久耐看,并不污染环境的树木,分为异果类、色果类、多果类。树木的果实除一些食用外,还可供观赏,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3.5观干植物选择。以观赏树木枝干的颜色和树皮的外形为主,在园林绿化中起到点缀的作用,可适当选择一些树干、树枝异常的皮色来突出特有的效果。如红色枝干者有红瑞木;白色枝干者有白皮松;古铜色枝干者有毛桃、桦木。

2.4增加能净化空气的树种

有些树木的根、茎、叶、花等能分泌一些微生物或有杀死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挥发性物质,能使人们紧张情绪得以改善。同时,树木附近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2.5有利于对环境条件的改善

树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气的天然制造厂。选择具有吸收、净化各种有毒气体和物质的树种,如抗二氧化硫强的植物、抗氯气强的植物、抗氟化氢强的植物等。

篇2

1.1孤植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通常把叶色鲜艳、树姿优美的孤植树放在构图的中心位置,既能够充分体现它本身的个体美,还能够发挥中心视点的作用,引导人们的视线。例如摇曳多姿的南天竹、红枫,高大挺拔的银杏等都适合孤植,能够形成视觉焦点。例如厦门植物园有一株高大的红枫,就以其鲜艳的色彩吸引了游客的视线。

1.2丛植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采用三五成丛的彩色叶树种种植在建筑前,经常以常绿树为背景,或者是把彩色叶树种点缀在风景林中,既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又能够形成活跃的园林氛围。例如可以把南天竹、紫叶李等有着鲜艳颜色的树种丛植于浅色系的建筑物旁边,或者是利用色彩对比的原则,采用常绿针叶树种作为背景,然后把花叶系或者是金叶系的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相互搭配,能够有锦上添花的感觉。例如,福州森林公园中就在浓密的风景林中搭配种植有一丛秋色为黄色的银杏,能够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紫叶李、红枫等丛植的彩色叶树种可以呈现出自然造型,但也有红花檵木球、金边黄杨球等彩色叶树种可以进行人工修剪成彩叶树木球、柱等。

1.3群植或者片植

把彩色叶树在园林景观中进行成群或者成片的种植,可以构成风景林,也可以在园林中当作背景或者伴景。采用彩色叶树种的美化效果比单纯采用绿色树种要好很多,像银杏等彩叶树种不仅个体效果好,群体的效果也很好,既适合孤植,也适合群植。例如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的福州森林公园中的竹类观赏园,里面有226种竹子品种,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去观赏。

1.4色块种植

色块种植主要是指把彩色叶树种与其它绿色树种进行搭配种植,形成美丽的字符或者图案等。例如将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花檵木、金边锦熟黄杨等株丛紧密,并且耐修剪的彩色叶树种与龙柏、雀舌黄杨等绿色基础种植材料进行相互搭配,可以形成美丽的图案、镶边或者花带等。例如在福建省的广场上,经常采用紫叶小檗、金叶假连翘等彩色叶树种布置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与大片的绿色草坪相间成为主景。

2结语

篇3

关键词:植物造景;选择配置;多元化技术

0 引言

现阶段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们希望有着更加舒适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工程不但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能一定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实际中做好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中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以植物造景技术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该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具体应用。

1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现状

针对实际中园林景观绿化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空间效果与植物平面设置不匹配。平面布置设计过程中过于追求平面几何形状,但却忽略植物本身的特性,造成立体效果不尽人意。[1]比如三个一组的金森女贞球就有极好的空间效果,这是因为金叶女贞下端空间较大,需要适当修饰。因此设计者要考虑植物之间立体层次的平衡。过于追求新鲜奇特植物。这个问题直接造成本末倒置,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过于追求忽视普通的香樟、紫荆与海棠等苗木,造成设计中大量应用非本地苗木,直接违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可以说与设计初衷是相违背的。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不重视。现代住宅项目中植物品种繁多,基本上就在80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上百种。临近苗木配置中并没有考虑相生相克关系。

2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造景技术应用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通常需要考虑园林所在地区实际情况。

2.1 适地适树原则

树木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适合自己生长发育的环境,同时将这种适应性遗传给后代。因此城市居住区植物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苗木进行种植。

2.2 乡土树种原则

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有利于植物可持续发展。[2]地区植物选择受到环境、气候与土壤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基础树种为本地苗木,也可以积极驯化新的植物资源,丰富建设形式。

2.3 经济适用原则

结合地区气候特点,需要选择可以越冬的植物,降低养护成本。具有较强抗寒性的植物可以露地越冬,降低养护成本,常见的比如卫矛、水蜡、金叶榆及紫叶风箱果等;树木规格宜小不宜大。实际应该结合区域环境条件选择合适树种,保证正常生长;节水原则。选择乔灌木时应该侧重于耐旱性能较好,可以用宿根花卉替代草坪等。

2.4 乔灌草按比例原则

单位绿地面积生态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就是合理密植,居住区植物配置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主要点植乔木,周围辅以灌木。

3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

将植物造景技术应用在园林景观绿化中,不但可以提高绿化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1 结合多种学科原理

园林建成后,人们主要通过视觉感知形成第一感觉的,所以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引起人们第一视觉的注意。所选取的植物种类直接形成视觉上的透视与远近成效,植物种类不同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应用植物造景技术的时候,设计者需要掌握不同的视觉呈现形式。比如借助透视变形、错误视觉等形式,展现出设计者构建的景观。除此之外,园林景观中应该呈现出音韵方面的内容,满足观赏者的不同需求。

3.2 多元化的技术应用

第一,“返回春天”技术。通常情况下植物开花到结果是一年一次,大多数植物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是典型的自然法则。因此在园林植物造景技术中应该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习性,在秋天的时候呈现春天的景色。例如,刚立秋时清除掉植物叶子,适量施加氮肥,将花苞提前到11月提前,实现第二次开花。[3]

第二,衬托手法。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衬托手法。比如,可以结合园林实际情况,在白色院墙前种植两列高低不同的常绿松树,结合实际地形适当裁剪,形成白墙蓝天的园林景观,凸显出真实感。

第三,形象手法。植物造景技术将绿化作为基础,可以模仿不同的自然形象与动物形态。实际中可以借助铁丝与竹签等工具在大一点的花坛里,蔷薇攀爬上面,形成新的景观,增加花坛景观的魅力。

3.3 符合园林植物四季变化

结合各类植物生长习性,适当增加应季植物。在园林景观创建郭恒中,考虑需要呈现的景物形象,重点关注当前季节的景观,完成后再考虑其他季节的景象。比如,为完美体现当前季节的景象,主要以应季植物为根本,其他季节为辅,或者是少量重视其他季节植物。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四季的延续性,季节不同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让城市人们感受到四季交替的气息。

3.4 植物具体选择与配置

第一,地区不同环境引子也不同,因此植物配置过程中要选择与环境相匹配的类型,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挥植物本身的观赏特性。一般情况下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阳性植物与常日照植物,建筑北侧或树荫下可以选择阴性植物,耐性植物常见的有冷杉属与云杉属等。植物造景设计应该满足生态功能,体现出文化特色,尽量选用本地树种。行道树主要选择国槐、合欢。中心团的绿化则选用广玉兰、红枫及石楠等乔木,形成一种绿茵浓密、环境清雅的景观效果。除此之外,花园中种植紫薇、樱花与丁香等观赏花木,在园中漫步别有一番滋味。

第二,园林绿化不仅需要绿色,同时还需要丰富的色彩。彩叶植物色彩绚丽,通常枝繁叶茂可以形成大范围的群体景观,园林绿化美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彩叶植物不但可以用来点缀,还可以配置不同的图案与色块烘托氛围。北方常用的彩叶植物较多,有黄色系的金叶女贞、金叶榆;红色系的红叶碧桃、红叶李等;季相变化的枫树、火炬树等。

对于较小的绿地面积,因此采用同一规则式绿化手法,主要以乔木-草花与灌木-草花两种模式,选用紫叶李、凤尾兰及棣棠等。紫叶李叶片呈现紫红色,春季先开始开花后长叶子,枝头开满鲜花与翠叶欲滴棕榈相互配合,再与凤尾兰、棣棠等花木相互配合,整体效果美不胜收。

第三,大量运用长花期植物。园林植物配置较为单一,导致景观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应选择同一花期不同的植物配置,形成繁花似锦的景观效果,或者用不同花期的多种观花植物配置,形成春夏秋三季开花的景象。

4 结语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与研究。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今的园林绿化原则,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结合植物的特点与当地的人文特点,运用植物造景技术为人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昌来.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作用[J].山西农经,2016(02):11.

[2] 李焱.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6(03):56.

篇4

关键词 园林艺术;植物配置;原则;手法

中图分类号 TU9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221-01

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就是在满足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符合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及发挥园林综合功能需要的基础上,合理搭配园林绿化所需要的植物材料,构建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园林景观赏心悦目。在传统的中国园林艺术中,植物造景大多离不开花卉树木,或成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陪衬,或用其点缀庭院空间,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得到最好的融洽[1]。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植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现代园林的发展重点。植物造景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生产等多种功能。在利辛县园林绿化工作中,充分利用园林植物材料的造景功能,创造符合现代要求,极具时代特色的园林景观。

1 造景原则

1.1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具有纲领性作用,体现了植物造景的思想。古典园林虽讲借景,但园内景观封闭,虽追求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诗情画意、曲径通幽、曲折多变,讲究游人静坐细品,讲究人的情性,触景生情,但代表私有制。现代园林的主要功能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防护功能和经济生产等,要求因地制宜,尽量利用现有地形;强调植物的合理搭配,要求突出植物群体景观的自然性,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如表现植物的色彩、层次、疏密、轮廓和季节等。在园林造景过程中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明确目的,根据园林绿地的类型和性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主要功能,只有植物造景遵循一定的主题,抓住其“神”之所在,合理确定主题,才能运用各种造景手法、植物种类,创造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又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植物景观[2]。

1.2 艺术性原则

植物造景不能孤立运用某一种处理手法,要遵循一定的艺术原则,必须统一考虑建筑造型、自然环境、画面构图、功能特点和透视色彩效果等,与建筑设计同时交互进行,并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色彩,在兼顾每种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的同时,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采取变化与统一、衬托与对比、节奏与韵律及均衡等手法达到情景交融园林艺术效果。

1.3 生态性原则

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子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态关系,不同植物之间,以及与动物之间的不同生态关系。只有尊重植物本身需要,遵守长期进化演变形成的自然规律,才能培育和栽培好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品种[3]。

1.4 文化性原则

造景过程要充分研究和体现各种植物名称和形态的内涵。古典园林常被称为文人园林,其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技巧趣味和文学趣味以及概括创造出来的山水美。因此,应把传统文化看作植物造景的思想基础,根据现代社会要求,用植物造景反映人们物资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丰富多彩。

2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2.1 主次分明,疏密有序

紧扣主题,确定主要树种并进行栽植,其他树种为衬托树种。栽植的过程中根据地形等疏密相间,园林绿化要自然栽植,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利用各种植物的色泽、形态等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使之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如利辛县截岗沟绿化以乡土浓郁的乌桕作主要树种,以其他树种作衬托,代表了乡土气息。

2.2 季变化景色宜人

物种类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反应,在植物造景时可根据各种植物特点(如开花、变色、落叶等)或突出一季景观兼顾三季景观,或突出一种树种景观兼顾其他树种景观。选择好背景树种和陪衬树种,丰富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景色。利辛县文化广场用不同树种的季节变化,适当配置部分草本花卉,显得四季分明,花香怡人。

2.3 开放空间围而不闭

一般通过围栏把园内景观漏透与园外以丰富城市景观;现代公园追求自然流畅、简洁明快、立意新颖、实际高效、新奇惊险,追求大色块、大效果,疏朗明快。如利辛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园景观绿化社会共享,发挥了园林景观效益[4]。

2.4 边线清晰韵律变化

造景过程中要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高矮的乔灌草结合,前栽后植,成块和断续的穿插组合,半隐半现,互相衬托,互为背景,加大了景深,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错落的种植及合理应用曲折起伏的地形,使林缘线和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如利辛县状元河绿化充分利用河岸的变化,加之水的陪衬,既体现了景观效果,又节约了建设和养护成本。

3 参考文献

[1] 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 高建民,阿拉坦其其格,邢丽萍,等.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J].华北农学报,2004,19(F12):171-174.

篇5

关键词:果树;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工程中,苹果、梨、柿子、枣、葡萄、柿子、石榴、桃、李、杏、木瓜、火棘、南天竹、贴梗海棠、桔树、柚子树、枇杷等观果树种已经有较为应用。

前言

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中,如石榴、柚子树、杨梅、枇杷、海棠、葡萄、芒果、芭蕉等果树被广泛应用,让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在感受园林景观之美的同是体验到春华秋实,收获得喜悦。而且在功能方面对人体无害且具有的一定的保健作用。而在果树应用过程中,建议使用本土果树为主,既能提高植物本身的成活率在经济上也能降低成本。

图1苹果果实

图2 芒果树果实

图3石榴树果实

果树通常都有一个开花、挂果的过程,特别是部分落叶果树更会有春花、夏叶、秋实、冬枝四季变化过程,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特定的景观特色和韵味,给予人们四季变化,春华求实的直观感受与体验。是人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最好素材之一。这是其他一些植物所不可比拟的。

使用果树作为景观园林绿化用树,还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使绿化工作跳出物质性窠臼。我国许多优秀诗文绘画作品中有不少是直接描写本土花木的,例如“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这些作品或托物言志,或陶冶性情,意境优美,意象鲜活。把本土果树应用到景观园林绿化中,能够增加人们对家园、城市乃至地域的认同感,产生意味深长的美学感受,从而增添景观园林的观赏效果。

二、果树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应根据果树本身的形态特征进行有区别的运用,如用做道路绿化带的乔木果树需选择分枝点较高的果树品种,保证车行视线的通透性。如芒果、扁桃等。而对于树干较低,呈现显著分枝性特征的荔枝树、杨梅树等,则可将其用于绿地面积较大的社区绿化建设以及单位附属绿地建设中,其在挂果季节呈现出硕果累累的良好景观效果,而在其他时候也能满足景观的需求。庭荫树栽种绿化设计中,可依据配置需要、景观意境效果种植常绿乔木果树,美化公园与单位绿地。依据其树形具有良好姿态、群景差异性,可制定相适应的栽培种植方式。例如,对于龙眼树、橄榄树等良好姿态的果树,可采用孤植的模式体现其良好的个体美。对于形态整齐的莲雾与油梨等果树可通过对植方式美化单位区域或景区入门处。对于椰子等果树木,可进行群体景观设计,烘托良好的城市景观建设氛围。

(一)小乔木与灌木果树应用

小乔木与灌木果树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可作为露地园林与盆栽景观加以应用。露地园林建设中不呈现显著主干,果树多以丛生为主,且高度在1.5-3m之内,树形呈现圆头以及椭圆形式,可将一些不良景观予以遮蔽,并发挥乔木及地被植物景观的良好过渡作用。例如,可激发枇杷等灌木果树的花果美化观赏功能,应用丛植与群植方式进行公园景观以及独立庭院的点缀美化设计。

(二)藤本挂果植物品种应用

藤本水果植物如葡萄、西番莲等,均具有其良好的观赏效果。可将该类果树合理应用到公园与住宅园林景观之中,借助亭、廊、架等来实现攀援垂直绿化的景观效果。

三、果树进行园林景观营造需注意的问题

果树品种植物的应用可令城市园林景观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人文特色,并增添园林植物种植的多样性与景观持续性,因此,其成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应用果树打造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操作规范,明确生态学、美学原理,注重配置的科学准确性。可应用多层次种植方式,创建景观与生态层次性、季相性的统一群落体系。同时应由树形、果树结果开花时间,明确零星栽培种植同面积种植的既定关系。同时.应注重栽培物种的良好搭配,合理延长果树观花、赏果的期限。例如,可将樱桃树、枇杷树以及南天竹等做好乔灌木的有效搭配种植,营造层次错落的观赏效果。还可引出柚子树等乔木果树同杨梅树共同营造的结实景观形成良好的呼应。在配置种植设计中,应把握好果树的种植数量,果树与其他植物应主次搭配,层次分明。另外,对于果树种类的选取应全面考虑其城市园林绿地的主体服务功能,以及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因素等。所选树种应全面适应地区气候特点,体现抗性以及净化空气环境的优质特征。同时应凸显良好的观赏性,且后期管护应相对简单。对于落果与浆果树种类的栽种培植,应确保其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同时应降低环卫机构的总体工作量。对于行人对城市园林果树的恶意破坏与不良采摘行为,管护机构应全面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果树的应用栽种给予良好的环境保障。

篇6

关键词:树景 传统景观文化 生态环保 空中绿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也越显重要,特别是城市景观中的广场景观更是重中之重,成为近些年来设计者、居住者们瞩目的焦点。一个城市的广场景观设计的优劣会影响到整个城市未来规划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到这个城市未来景观的旅游开发。因为广场景观文化是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向的具体体现,是大众聚集和交流的开放性的活动中心。广场景观体现的就是一个城市大众的审美取向和审美风格。但现实中,设计者们对广场景观的设计只重视草坪和硬质景观的设计,而忽略了景观造景的重要要素——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树景的造景设计。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的树景造景史给民众留下了深刻而广泛的景观印象,也深埋下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特征。因此,我们在今天这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的时代,一定要结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实际,特别是中国人实际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对广场景观规划的要求,在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设计理念和最新的设计成果的同时,也要技术而艺术地对我国的广场景观中的树景进行具有我国文化特色和符合我国民族心理审美标准的造景设计的探索。设计者在树景的安排设计中,不仅要解决大众的“生存居住问题”和大众心理上的“安全、舒适问题”,还要注意既保留我们中国文化历史特色遗产和审美标准,又要符合时代的潮流、注重生态环境。

一、现有广场景观设计的局限

我国传统景观审美讲求“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融合,希望能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树景是我国传统景观造景的中国要素之一,是我国传统景观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好体现。它在我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中华景观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景在现代景观中的使用意义和价值已经扩大,除了体现我国园林文化特色和审美之外,它还要起着绿化和美化环境、促进生态环保、调节区域气候、增加城市中有限的空中绿化面积、塑造立体绿化景观等作用。然而,在我国的现实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对树景的应用却远远不够,树景只是作为景观的某种添加以填补景观空间的漏缺,当硬质景观出炉之后,树景更是被许多设计者无情抛弃,更别说是要设计者们去探求树景的更深层的景观艺术价值和审美应用了。这种情况特别体现在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上。我国现有的广场景观流行西方广场一览无余的模式,完全没有中国园林式的绿荫婆娑、曲径幽通、一波三折的意境和风貌,更别提树景在广场景观中所起到的一系列的生态、社会意义了。曾有人这样概括现今的城市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①例如兰州的东方红广场、西安的音乐喷泉广场、成都的天府广场都属于这种情况的典型。这种借鉴于西方模式的无树景的广场景观势必会失却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特色,以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保价值,更没起到有效的空中绿化作用。这就有违“以人为本”的城市广场景观规划原则的初衷了。

二、树景在广场景观中的意义

笔者认为广场景观中的树景在现代环境景观中应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促进生态环保,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增强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美化视觉效果。

1.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

城市广场被视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文化的融汇处,代表着这个城市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因此,塑造出一个能在各个季节都能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又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开放性空间,城市的魅力就会倍增,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独具中国园林审美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树景便能达到此种目的。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儒、道文化的熏陶演绎之下,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要素之一——花木造景就是这种美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其中树的造景尤为重要。花木从入土到萌芽、成株、成景,整个发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变换的动态景观,是一个春天花开、夏日成荫、秋日落叶、冬天积雪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交流和和谐相处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加上中国式的树景讲求曲直盘旋的“姿态美”,讲求不同树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音韵铿锵的“声响美”,讲求艳阳和冷月下,婆娑的“光影美”,完美地表达着东方审美神韵。广场景观规划中的树景造景就要利用这一点来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西方的广场景观规划在体现其自身特色方面就做得很好,例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②,它就不仅是威尼斯城市的象征,而且也是威尼斯人的文化标志,有了圣马可广场,世人才会永远记住威尼斯这个美丽的城市,而它自身也成为现代广场景观空间设计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广场上虽没有一棵树木,哪怕是低矮的灌木也没有,但有周围的体现其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并以此吸引来来往往的人群,使之成为广场设计中“景中之景”的动景,这是我们设计者所汗颜的。因为我们的广场景观很难在艳阳条件下留住具有“动景”之称的人群。设计者们没有考虑到我们中国人的地域条件和生活习惯,即中国人对待景观中树木的态度。圣马可广场代表着西方人的广场文化和西方人的审美观念,适应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背景。西方广场艺术排斥自然,讲求理性,追求广场布局的图案化和一览无余。广场中的树景因西方人那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而几乎被完全抛弃,广场只作为民众集散地而存在着。另外,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对太阳神阿波罗的崇拜,使得西方人并不惧怕太阳的灼晒,而且还喜欢日光浴,喜欢古铜色的肤色,更何况欧洲的紫外线远比亚洲地区的要弱得多。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取向则完全不同,人们不仅惧怕灼热的阳光,更是喜欢“肤若凝脂”式的美,并且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在广场边上的餐厅、咖啡厅或酒吧间里聊天聚会,而是倾向于在户外的荫凉幽静之处闲聊,既增进感情又与自然融合。

篇7

关键词:大树 移植 技术

一、大树移栽的概念和应用

大树移栽是指将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移栽到异地的活动。大树移栽作为一项保护古树名木,快速成景的重要手段,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普遍采用,对快速达到城市景观建设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树移栽的特点

(一)移植成活困难

(1)大树年龄大,细胞再生能力弱,伤根后恢复困难。

(2)移栽后根茎比明显减小,在形成有效的吸收面积前,树木都可能脱水死亡。

(3)大树移植需带的土球重,土球在起挖、搬运、栽植过程中易造成破裂。

(二)移栽周期长,一般几个月以上。

(三)经济投入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及雄厚的经济基础。

由于树体规格大、移植的技术要求高,往往需要动用多种机械。移植后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养护管理技术与措施。

(四)破坏原生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五)过重修剪的树木视觉效果差,部分栽后恢复太慢的树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景观效果。

(六)大树移植前的两大影响要素。

1、树种选择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好树种,选用乡土树种,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大树。

2、移植时间大树移栽最好选择在树木休眠期进行,一般以春季萌动前和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期。早春2~3月和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进行移栽最佳,切忌在夏季树木蒸腾量大时移栽。

三、大树移植基本原理

(一)大树水分和养分收支平衡原理

1、大树收支平衡原理:

生长正常的大树,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腾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当养分收入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2、起挖移栽对大树收支平衡的影响:

大树根被切断后,,树体对养分的消耗(支出)远远大于自身对养分的吸收。养分收支失衡,大树表现为叶片萎蔫,严重时枯缩,最后导致大树死亡。

(二)起挖后满足大树收支平衡的具体方法:

1、增加大树“收入”的措施:

①起挖前3-4天进行充分灌水。②向树体喷水或叶面肥,增加树体养分。③运输途中给树体输液,挂输液吊袋。④待移栽和移栽后输液,挂输液吊袋/瓶。

2、减少大树“支出”的措施

①操作时,防止损伤树皮,避免切口撕裂,对损伤的树皮和切口进行消毒、对树皮尽快植皮和对伤口尽快涂膜和敷料,以防止病菌进入,减少水分和养分散失。除去移栽前的所有新梢嫩枝,合理修剪。②运输途中和移植后搭建遮荫进行遮荫;③起挖后喷施抑制蒸腾剂,减少水分蒸发。

3、创造大树近似生境原理

大树近似生境原理:是指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土壤酸碱度、养分状况、土壤类型、干湿度、透气性等),移植地生境条件与原生长地生境条件近似。

4、大树品种影响成活率

(一)最易成活的大树:柳、白杨、梧桐、刺槐、悬铃木等。

(二)较易成活的大树:玉兰、厚朴、榉、樱花、广玉兰、等。

(三)较难成活的大树:紫杉、马尾松、圆柏、侧柏、柏木、雪松、龙柏等。

(四)较难成活的大树:云杉、冷杉、金钱松、桦木等

四、大树移栽技术

1、断根缩坨。

①先根据树种的习性、年龄和生长情况,提前1—2个月断根,断根后用园林生根粉浸泡2—3分钟,立即填土浇水。保证树木在移植时,能够带走大量的吸收根。②挖掘前如土壤干旱,应提前1-2d适度浇水,并清理树木周边障碍物;包扎树身,将树干和树冠用草绳包扎,注意不要折断树枝。③根据树木胸径大小确定土球直径,一般的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7~10倍,土球高度依树体大小而定,以60~100cm为宜。④修坨:修到土球2/3高度时,向里收至直径的1/3;用铣将所留土坨修成上大下小呈截头圆锥型的土球呈“倒圆台”型,表层土铲至见侧根细根。

2、挖树和包装

包装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适用于挖掘圆形土球和胸径为10~15cm的常绿乔木,用蒲包、草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还有木箱包装移栽法,适用于挖掘方形土台和胸径为15~25cm的常绿乔木。

3、截冠处理

修剪方式有全苗式、截枝式和截干式3种。修剪的重点是将徒长枝、交叉枝、下爪枝、病虫枝、枯枝及过密枝去除,以尽量保持树木原有树形为原则。

4、囤苗

具体方法为:按干径的6~8倍起土球并用无纺布和尼龙绳打包或起木箱苗,做适当修剪后原地假植或异地集中假植。原地假植时,保留大树向下生长的根系,待正式移栽时再切断,以提高囤苗的成功率。假植期间对常绿树应进行叶面喷水。

五、移栽后的养护和管理

大树“三分种植,七分养护”,移植后日常养护管理很重要。其中大树移植后的第1年管理尤为重要,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1、卷干。应在主干高1.5m处或与接近主干的主枝部分用草绳紧密缠绕,既可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也可预防日灼和冻害。

2、喷水。栽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配合生根液和根腐灵一起使用,隔2—3天后浇第2次水,隔1周后浇第3次水,以后浇水间隔期可适当拉长。

3、遮荫。树移植初期要搭制荫棚全冠遮荫。

4、控水。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防止水分过多烂根死亡。

5、抗涝。北方夏季雨水多,空气温度大,这时主要应抗涝,避免树木被水浸泡。

(二)树体保护

1、立支柱。栽植后应立即立支柱支撑树木,一般立3根,并绑紧支柱基部应埋入土中30—50cm。

2、涂白。用石硫合剂或硫悬浮剂,对树干进行涂白。既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还可杀灭树皮内越冬的害虫。

3、喷洒抗蒸腾防护剂。可以用抗蒸腾防护剂喷洒树冠,可有效抑制枝、叶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4、留芽。大树移植后萌发的新芽多,要剥去部分枝条基部的芽,尽量留树体高位上的芽。

篇8

关键词:种植技术;种植要点;问题探讨;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飞速发展。绿化工程中多样化的运用植物材料,使得很多绿化工程建设都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营造出绿化景观。拥有生命的植物材料,是绿化工程的主要对象和研究方向。因为绿化种植本身会伴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即便在相同的地点也会展现不一样的景色,情趣各有不同多姿多彩。因此说绿化植物材料它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故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季相以及生命周期的变化,并且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形体还有线条进行构图,用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一、园林绿化的关键技术

1、规划设计技术。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区域设计、生态设计、科学艺术设计、文化设计、立体设计等等。城市绿地主要是绿地与城市生态要素功能耦合更加密切。在城市绿地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环境,人以及生物的良性循环关系为目的。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实现城市区域环境、空间发展等有机结合为目的,让城市生态系统运行更加和谐高效。

2、植物配置技术。植物配置技术一定先要注意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设景和布局。此外还需要掌握各种植物的生理生态习性、植物合理配置、观赏特性。让植物充分发挥其创造景观、表现时空、改造地形、分割空间、创作意境、衬托景物等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做到遵循适地适植物的原则。完全把握并了解植物特性与立地条件以及植物的高度搭配是否适当,色彩搭配是否协调。所以植物种类色彩季相、园林意境、组合构图,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水体、山石、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是一定要考虑进去的。

3、植物群落构建技术。空间结构的总生物量、多样性、恢复和再生能力以及抗干扰水平都是决定植物群落植物是不是稳定的关键要素。想要增加植物群落稳定性以及绿化量,就一定要合理利用草坪、乔木、地被、灌木等多层的垂直配置完成。这方面的技术主要包含混交类型、混交方法、混交比例、植物筛选及配置方式等等。此外,生物多样性可以让绿地植物群落物质循环、城市能量流动科学化、多样化以及合理化,增强抗灾方面能力。

4、培育管理技术。城市绿地的特色和标志性景观是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有着生态景观价值以及重要历史的,因此对古树名木资源养护就特别重要。主要是对其施肥、松土换土、换根复壮、排水浇水、树干固定、吊枝顶枝、洞穴处理、设立栅栏、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技术。增强绿地培育管理,主要是针对施肥灌溉、土壤改良、整形修剪、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清除杂草及机械损伤等。

二、种植的基本要点

1、人和自然统一并且和谐。融于自然以及回归自然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主要是从生态环境、大众行为、视觉景观等方面创造。此外,有效并且充分利用植物的特点来增加趣味性,增强景观效果,提高观赏性;还一定要注意坚持遵循生态原则。

2、总体布局要协调。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是指植物搭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多数运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在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环境,应该运用不同的种植形式。比如在不对称的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小型建筑附近,则需要采用自然式种植,使整个绿化工程布局更加协调。

3、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多树种混植、配植过程中,常绿树比落叶树稍微低或者稍微高。这样落叶树才可以突出鲜明色调。另外多树种混植是能够一种或者两种为主,不可以平均种植。

4、结合季相的变化。景观植物会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季景观植物过后其他季节的景观植物需要点缀。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合理的植物搭配能够使园林变得有色,增加色彩感。

三、园林景观绿化要恰当地选择植物

鉴于目前的园林景观绿化不仅要展现出优美的景观,还要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还要散发着文化底蕴,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上,就要选择恰当的植物。

1、本土植物

园林景观绿化首选本土植物,主要在于植物对于水土、气候以及生存环境都存在着选择性。本土植物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成活率较高,因此,为园林造景绿化的首选。此外,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缩影,本地植物品种的不同分布,赋予了园林绿色的持久性,使园林景观散发着乡土的气息。

2、生态群落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群落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技术将生态群落的特征呈现出来。生态群落是园林景观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景观设计,但也是生态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方式,因而成为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绿化的未来方向。

3、文化底蕴的植物

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植物是园林有的语言,陈述着园林的历史和现代。因此,植物被赋予了文化色彩,在园林空间中形成了文化底蕴丰富的风景。植物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从古典文化到现代文明,都是以时间顺序展示出来的,这些植物在园林绿色景观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历史的演变。

四、景观园林种植要点分析

1、场地选择以及处理。为了增加土壤的整体肥力,增加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园林景观在具体施工以前,要先对所需土壤实施针对性的化验以及分析。对土壤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后,对于存在问题的土壤实施处理措施;要针对其后期的排水、美观需求,构建中央高、四周低的地形,以确保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拥有足够合理的立地条件。这就需要有关施工人员,要求对整个施工所涉及的场地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要对铺设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施工定位放线。在自然地形上依据自然式配置树木的,树木定点放线多数需要采取坐标方格网方法。定点放线的方法应该依据种植形式来确定。栽植施工过程中,在定点放线开始以前,首先应该先核对设计图以及施工地形。园林植物的种植应该以绿化施工图为跟据,严格遵照绿化部门所提出的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并且综合绿化种植设计图,来做最终的定位放线处理,以保证树木种植的位置以及点的合理性。

3、苗木种植安排。种植苗木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 在进行挖掘以前,对于表面浮土一定要进行全面清除以及处理,而且还应该注意植物胸径跟植物泥球之间的比率是8:1。苗木挑选时应该挑选长的旺盛、树杆直、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形状美观等苗木;装卸树苗过程中,要做到仔细认真、轻拿轻放,严禁对苗木摔、抛、扔出去等强制性动作。

4、后期苗木保护。确定苗木成功种植以后,需要立即浇水。小苗可以一次落透,大树、大苗栽植以后,应该分多次向里充分灌水直到水满围堰,并且应该处理施工的时候留下的土壤以及其他的垃圾。另外需要设支撑架支撑,不使动摇,提高成活率。同一时间要作适当的修剪,剪去枯枝,断枝,部分树叶,确保树形,以杜绝水分过多散失,有利于成活。在施工的过程中构建与施工参建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做好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防护设备的设置,规避人为损坏。

五、结束语

如果要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就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园林景观作为人为制造的自然景象,在对它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时,要确保植物较高的成功率,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搞好绿化种植工程的基本要素,做到科学种植。

参考文献

[1]李树昌.浅论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3.

[2]吴佩芳,庄国平.绿化种植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材及控制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0,16(8).

篇9

关键词: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空间数据;格网空间索引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2-2768-03

1 概述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功能包括信息浏览、查询、编辑及打印,其中查询功能是系统实现的关键所在。查询功能主要是对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处理,属性数据的处理相对较容易实现,而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管理、更新是实现森林景观管理系统功能的关键。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引擎采用ArcSDE,后台数据库使用Oracle 10g,以Geodatabase的图层对象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组织,空间数据的符号化、标准化信息用地图文档的形式存储,最终实现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空间数据适时动态的显示、查询和引用。

2 标准化系统空间数据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空间参照系统,具体参数为:北京1954坐标系,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类型。

1)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的源数据存储格式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的源数据存储格式为Shape格式存储的矢量数据,Shapefile文件格式非常简单、此文件格式主要采用非拓扑关系存储空间数据信息和属性信息,要素的几何信息存储形式为一系列矢量坐标的shape形式。

2)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的空间数据处理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采用Shape格式的矢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主要是为满足塔河林业局森林景观管理系统的需要,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使其符合实际需求,系统首先将数据在ArcMap中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处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①数据的裁减:原始数据为整个塔河林业局,首先对林业局级的地理数据进行了处理,从原来的林业局级空间数据生成多个林场级数据。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地图时可以单独对林场级数据进行操作。

②生成标注:为了在地图显示时,能够直接观察到地图的相关属性,对于部分图层根据其特定的属性值生成了标注图层,如林场标注、林班标注、小班标注等,并用关系类将标注图层与图层属性关联起来。

③边界数据处理:在对地图进行配置时,边界经常会重叠在一起,为了使得最终显示效果清晰明了,按照标准,当林场界和林班界,林班界和小班界重叠时,只绘出高一级的边界。例如,对于林班线图层和小班线图层发生重叠时,去掉小班线图层中林班线和小班线重叠的部分,只保留林班线图层的数据。

④数据配准:在操作处理完成地图数据数字化后要对数据配准进行严格检查,检查是否有地图要素被遗漏,是否有重复输入,是否有标记错误;还要对数据进行拓扑分析,相邻的图层要素拓扑关系是否正确,要素是否全部接边;是否有多余的悬挂线、破碎的多边形;多边形是否连通,标示点是否唯一。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则需要在ArcToolBox模块编辑修改,区域参数及属性可以反复进行修改,重新建立满足要求的拓扑关系。

⑤森林景观数据生成:森林景观的相关数据并没有包含在原始数据中,为了最终能够在地图上显示森林景观的相关信息,需要生成森林景观图层,系统利用小班图层的空间数据的优势树种属性生成了森林景观图层。

⑥标准地数据生成:标准地数据由塔河林业局提供了1个Excel格式数据,其中包括了标准地的基本信息:GPS坐标、林班号、小班号等。标准地图层的图形数据是根据标准地的GPS坐标生成,通过对Excel格式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生成dbf格式的属性数据,在ArcMap中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得到标准地数据。

3 数据组织

矢量数据(Vector Data)是用点,线,面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面等具体空间要素的数据模型。森林景观系统的矢量数据按点状、线状、面状地形要素的特征分别建立林场、林班、小班、公共场所、居民点、边界线等空间数据库。

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扫描和数字化获取。空间数据经过空间数据标准化后,系统主要从3个方面来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基础地理数据、社会统计数据、林业专题数据。空间数据用ArcMap软件制作,属性数据库用Oracle 10g数据库构建。

4 基于ArcSDE的层次格网空间索引

ArcGIS对空间数据的存储主要通过ArcSDE来实现。ArcSDE,即数据通路,是ArcGIS的空间数据引擎,它是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存储和管理多用户空间数据库的通路。ArcSDE支持的空间索引技术就是经过优化的格网空间索引,也即层次格网空间索引。ArcSDE为减少磁盘的输入/输出操作,对图层建立了空间索引表。为进一步加快空间查询速度,避免对整个表检索的目的,可以通过减少检索的记录数据,从而减少空间查询的时间。ArcSDE空间索引表包括格网单元、要素封装边界和要素Shape ID。此表的字段域详细说明信息见表1。

表1 空间索引表的字段域说明

[字段域\&说明\&SP_ FID\&空间要素的Shape ID,是空间要素的唯一标识,它与要素类中的空间要素的FID号相关联。\&GID\&格网单元标识号,也就是索引块标识号,用于唯一标识格网单元。\&EMINX, EMINY, EMAXX, EMAXY\&要素的封装边界。在图层中的每个空间要素都有一个封装边界,由包围Shape的最小边界框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坐标确定的。 \&]

在空间索引表中,只有能够索引到要素的格网才拥有记录,空间实体对应情况表如图2所示。

最理想的情况是一个要素封装边界被包含在一个格网单元中,然而实际情况是要素的封装边界、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包含在多个格网单元中,因此需要采用多层格网索引,ArcSDE最多提供三层格网单元。由于层级格网索引的层数已定,那么针对本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第一层格网数目以及每层格网长宽的取值。

4.1 第一层格网数目的确定

通过对森林景观管理系统中采集的塔河林业局林业空间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可以将采集来的空间数据分成如下几种要素类:水系要素类、地物点要素类、交通线要素类以及各级行政区划要素类,各个要素类又可以形成相应的图层。对于点状的要素、线状要素类以及较大行政区划要素类如林业局要素类等,可以只采用一层格网索引的方式,就能够快速高效的查询对应图层。然而对于林班要素类和小班要素类来说,由于其分布较均衡但是面积大小不一的特点,所以要采取多层格网索引来提高检索的速度,减少查询冗余数据的时间损耗。这就需要对三层格网索引的大小,尤其是第一层格网数目制定最优的设置。在创建图层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的设置格网划分的长宽M、N值,用户在划分过程中需要满足如下格网划分的原则:

1) 格网的划分最大程度上使同一层中每个格网中的空间实体数量均衡;

2) 每一层格网划分后的空间实本数量应少于前一层格网中所包含的空间实体数量;

3) 尽量保证所划分的格网中空间实体较为均衡的分布。

4.2 每层格网长宽的取值

由于ArcSDE所支持的层次格网索引支持对图层的空间范围进行最多三次的划分,所以每次划分后格网的长宽值直接影响着空间索引的效率高低与否。如果采取下一次划分的长宽值是上一次划分长宽值的整倍数的方法,那么会发现一些低层次的空间实体的跨格网边线包含在高层次的格网中,所以高层次的格网长宽值最好并不是低层次格网长宽值的整数倍。此外,在划分过程中还应注意保证高层次的格网中的空间实体数目要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的查询。经过归纳分析得出每层格网长宽取值原则如下:

1) 基于点层处理效率较高的特点,点层只需建立单级索引,格网大小可以选择得大一些;

2) 监视空间索引数据变化情况,若数据变化频繁,则索引的优劣需要重新评估,建立最优索引;

3) 根据实际应用及未知应用,都需要对Grid Index设置中的cell size参数进行调整和设置。

经过综合分析大量文献以及研究结果,对系统空间数据3层格网划分过程中,步长K值取3.5,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了格网大小的过渡变化,同样也考虑到了塔河林业局林班数据以及小班数据的实际情况,可以充分发挥3级格网索引的优势,提高了空间数据处理的性能。

4.3 格网大小参数设置

对于格网划分过程中cell size参数的设置可以通过Arc Catalog和SDE命令行两种方法来实现:

森林景观管理系统对于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根据图层的信息改变Cell Size的参数设置,并没有获得性能上的明显提升。即对于森林景观管理系统中数据图层,在数据导入时,默认设置的Cell Size参数比较优化。

5 结束语

层次格网索引是在传统网格索引的基础上, 进一步改进, 减少了传统网格索引的冗余和索引的大小,减轻了网络传输和服务器的负担, 提高森林景观系统空间数据处理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 邬伦,刘瑜,马修军.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12.

[2] ArcGIS Server Administrator and Developer Guide[R].ESRI Corp,2004.

篇10

关键词:观赏果树;配置与造景;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居住环境的情况。欣赏果树的配置与造景对于环境绿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于欣赏果树的配置与造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环境绿化的质量与品质。

一、观赏果树的功能与应用。

首先,果品生产功能。观赏果树首先应该满足果品生产的功能,特别是在观光果园的主栽品种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其果品生产性能。观光果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果品,供游客品尝、观赏、采摘和购买。其次,观赏功能。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中设立不同观赏果树区或在观光果园中开辟不同的栽培方式观赏区。如按照观赏果树种类分设核果类观赏区、藤蔓果树观赏采摘区等的“百果园”;也有按不同栽培方式分设的露地栽培观赏区、保护地栽培观赏区和无土栽培(盆栽)观赏区等。通过设立不同观赏区,提高观赏果树的的观光效果,同时采取有机栽培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栽培管理来提高果树果品生产效益。再次,绿化功能。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农作物的多功能性,观赏果树也不例外。除了观赏果树可以作为绿化树种丰富城市和乡村植物造景的种植资源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果园承担了城市“绿肺”和环城绿化带的功能。

最后,采摘品尝与体验功能。果品因色、香、味俱佳而身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有些不耐贮藏的果品,游客只有到果园才能品尝到充分成熟、能反映品种特色质量的果品。因此,观光果园因能够提供游客在水果市场上不能提供的高质量的果品而成为游客选择观光果园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体验和参与已经成为游客的新需求,游客到观光果园不仅仅能观赏果园美景、品尝果品、放飞心情。

二、观赏果树的配置与造景原则

1、生态适应性

要使观赏果树配置相对的稳定,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存条件,也称作生态因素,缺少这些因素,植物就无法存活或者存在严重欠缺的不健康发育,以至于夭折。任何植物都有一个适合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植物才能生长良好,最大限度的将它们的个体美呈现出来.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子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生态作用,因此,研究环境中各因子与植物的关系是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某种植物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里,受到该环境条件的特定影响,通过新陈代谢,于是在植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形成了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这就是其生态习性.有相似生态习性和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则属于同一个植物生态类型.如水中生长的植物叫水生植物、耐干旱的叫旱生植物,需在强阳光下生长的叫阳性植物、在盐碱士上生长的叫盐生植物等等。

2、艺术原理的应用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9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以石榴的配置为例,石榴是很好的庭院栽植的观赏果树,树形优美,而且花.果、枝干均可共赏,石榴的花色艳丽,盛花期,花量大,造景效果好;此外石榴还具有吉祥的寓意,能过传达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又复杂。诗情画景的体现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的运用,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3、适地适树适景原则选配果树

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把一个树种栽植到适合其生长的地方,要求园林工作者在对环境和树种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尤其在引进植物新品种方面,更应谨慎,绝不能贸然行事。在对待“地”的认识上,首先应考虑到大环境的影响,如地理纬度以及极端温度、湿度、无霜期、日照等,然后再对具体生境的其他生态因子加以考察。在所有可供利用的果树资源中,有的抗干旱、耐瘠薄,有的抗寒性特别突出,有的非常耐盐碱,有的耐水湿,有的多种特性兼而有之,按照适地适树适景原则选配果树品种,关键是要设法抓住“关键因子”(或称“限制因子”),并按其重要程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同时考虑到“造景”要求,综合考量,找到可适生和理想的果树绿化树种。

三、观赏果树的配置与造景的做法

1、扩展观赏果树造景概念的内涵,适应新时期的造景需求

随着今后城市人口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城市污染的增加,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加强,观赏果树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或称之为景观效益),它还包含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要尽可能做到观赏果树配置重点突出、疏密得体、形色兼备

在园林种植设计中,不可使用过多的植物品种、配置太多的树丛,而应该遵循配置原则,依照环境空间的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配置形式,营造春景秋色。

3、观赏果树的造景,要尽可能的营造多层次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注意观赏果树与其他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或园林建筑小品相结合,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喜光植物与耐阴植物相结合等,营造出多种类型植物混交的趋于自然的稳定的植物群落。

四、园林绿化中发展果树造景的原因

果树的观赏价值与其他绿化材料相比,不但可以观赏其满树繁花似锦的喜人景色,而且还可以领略金秋硕果累累的独特风采。果树不但观赏价值高而且观赏期长,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尤其是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发育所需时间较长,果实由小逐渐变大,形状千姿百态,且果实的颜色也在逐渐变化着,最终色彩斑斓,显示出极强的动态感,是城市绿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果树材料丰富,选择面宽,应用范围广,果树品种繁多,种类齐全。有乔木、灌木和藤本三大类。乔木类果树有苹果、梨、杏、李、山楂等;灌木类有樱桃;藤本类有葡萄、软枣、猴桃等,选择范围广泛。在园林绿化中广范应用于行道树,庭荫树,广场内孤植、丛植、垂直绿化和铺设观赏性草坪(如草莓),可见果树是园林绿化中其他绿化植物不可比拟的重要材料。果树可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市郊绿化多栽植果树,形成一定规模,加之有效管理,不但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欣赏果树的配置与造景对于环境绿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于欣赏果树的配置与造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环境绿化的质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1]贾敬贤 观赏果树及实用栽培技术[M] 金盾出版社 2003.9

[2]何平,彭重华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1

[3]陈其兵 风景园林植物造景[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2

[4]潘琦 浅析果树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大观周刊 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