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景观范文

时间:2023-04-10 15:3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道景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河道景观

篇1

关键字: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措施

Abstract: in today's econom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backgrou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nd the city city river appears to be misfit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image of the city. Personal view the existing city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principles of city landscape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ject explores some measures of landscape design, provides a new idea to the city river management in china.

Keywords: Measures of city river,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河道建设对城市居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城市河道的污染严重、环境单调等问题,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生态意识以及和谐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河道的保护和开发。

而在城市河道的治理过程中,对河道采取景观设计是现阶段大部分城市普遍采用的措施。城市环境治理部门希望通过河道景观设计来改善河道的污染、环境差等问题,也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分。但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工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将景观设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一方面是设计部门水平不高,设计思路不对,另一方面也是在实施工程中没有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城镇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1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河道进行景观设计作为城市河流治理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被城市环境治理部门所采纳。希望在保存河流自身功能的前提下, 达到改善居民视觉景观形象、治理生态环境、促进人文和谐的目的,也在如今城市公共面积锐减的情况下,为广大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偏重功能、形式等方面的设计,没有将河流基本的自然功能与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结合起来,没有很好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没有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具体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河道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使原来弯曲的河岸线变得笔直。这样,虽然对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弯曲的河道来说,笔直的河道增加了洪水的危害性和突发性。

其次,为了防止有限的水量流失、渗透,一些河道的河底全部用水泥硬化,有的甚至对河流护岸也采用水泥浇筑,这样使河道寸草不生,减少了生命气息,同时也也阻断了水的自然循环,对生态的完整性带来一定的破坏。

再者,一些城市为了提升河道的水位对河流采用拦河筑坝,虽然达到了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但是使得原来流动的河水变成了一潭死水,河流的联系性、水质明显恶化。

2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概念

2.1 景观的定义

所谓的景观,就是人们通过视觉、知觉对景物产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受。像河流、山川、森林、动植物等自然景观,道路、建筑、人工广场等人工景观,以及历史遗物、文化名城、陵墓等人文景观都属于景观的一部分。

2.2 城市河道景观的定义

城市河道景观主要是指城市河道水域以及河道相邻的一些区域。这就是说城市河道景观不仅仅包括水域和毗邻的风景,应该从深层次去把握。而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就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出发,重视城市河道景观的生态和娱乐功能,创造出一种可以持续的景观,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景观设计的协调统一。

3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最终到达的目标是居民和河水的和谐,设计出来的河道景观要有生命力,与整个城市和谐共处。所以整个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生态性原则。

在进行景观设计中,应对河道原来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果河道存在着污染现象或者有可能被污染,应该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治理。比如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或者使雨水和污水分流,充分利用雨水。对于河底的淤泥、垃圾,要进行及时处理。同时也要注重河水的自净功能,在水中种植芦苇、观赏柳树等植物对河水进行自净处理,以达到河水自理的目的。

同时,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对河道原有自然环境的保护。比如保留原有河道的形态及其连续性,如果原来河道有湿地或者浅滩的,应进行保护,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利用,恢复原有物种的多样性,通过人工来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3.2 亲水性原则

人对水有一种特别的亲切之感,能对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带来特别的感受。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下的水越来越少了,人们对于水的喜爱更进一步。而对于城市河道来说,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在河道景观设计中更应该注重亲水性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亲水性场所的营造。比如考虑人们出行的方便,使人们能方便的达到亲水场所,并预留给人们停留的空间。亲水空间应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提供不同形式的结构物,同时应注重亲水空间的可参与性,使人们能亲身参与其中,增加空间对人们的吸引力。

3.3 地域性原则

对于大部分的城市来说,都是临海而建,因此城市的河滨区往往是对一个城市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的集中体现。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而河流承载了这个地域的文化特色,因此要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去,从而体现这个城市的特征、人文历史和城市的外在魅力。经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每个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也是衡量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3.4 人性化原则

因为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最终受益者是人们自己,所以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人性化原则来。从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出发,考虑观赏者的审美感觉,注重景观的层次感、错落感,也可以运用传统的造景手法,并对设计形式和材料进行创新,满足人们的审美和活动要求,很好的将滨河空间利用起来。

同时,在考虑大部分感受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比如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等,设置一些无障碍设施,进一步体现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3.5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是要求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比如城市总体规划、治污工程、防洪等方面的关系。河流自身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因此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在把握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应对不同的河道区域进行具体的设计,而且要从城市的整体发展出发,对河道景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4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4.1 总体规划与定位

河道景观设计的总体规划应建立在对河道相关情况的详细勘察,要了解河道的水域概况、河岸建筑物、周边生态状况和居民生活状态等,联合不同的建设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方针。同时,河道景观设计的定位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对河道景观设计定位。

4.2 河道的景观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景观平面布局、断面和构造物等方面的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定位的基础山,河道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实际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布局,当然这个平面布局要满足联系性的要求,尽量追求自然、顺畅,并在个别的节点处重点进行设计。而河道的景观的断面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应对基本排洪的需求下,兼顾生态、景观灯其他方面。河道的构造物主要是指河道两侧的建筑和一些桥梁设施。这些构造物的设置要跟河道的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一个整体性的要求,相互的提升品质。

4.3 河道交通设计

河道交通设计有两方面组成,即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和道路设计提高河道景观的通达性,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而且,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求多样化,这样不至于显得单调。

4.4 其他方面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还包括一些绿化的设计和灯光环境的设计等方面。通过这些设计,给河道的景观设计加上一些点缀作用,使河道景观设计更完整。

5 结语

文章针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特有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从生态学理念出发,以人为本,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为城市河道景观建设提出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庭伟.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统计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景观效果;断面形式;生态环境;防洪排涝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The scheme comparison of the river cross sectional

of the landscaping riverⅠ in the Haikou cit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Tianjin300000,china)

Abstract:Haikouis aninternationaltourism city with beautiful scene, Butnatural calamities caused serious loss because of lacking of flood and draining waterlogging facilities,Therefore,tobuild the landscape river made it extremely urgented,The rational choice ofthe river cross sectional forms could notonly madethe landscape riverto “flood control、drainage”,but also made it to “landscape、ecological”,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people in the Haikou city,andit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aikou city.Inthis paper,it made the thelandscaping riverⅠof the Haikou city in the Hai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paper selectsfrom the three kinds of the river cross sectional forms.and it chooses the retaining wall of compositesectionwhich was built by ecological stone cageas the soundest andoptimalwater channel section.

Key words:thelandscaping riverⅠ;rivercross sectional;schemecomparis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河道整治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其防洪排涝功能,而且对于景观效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怎样科学地进行河道的综合整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水利行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河道综合整治的关键在于断面形式的选取,选取合理的断面使河道不仅能达到防洪排涝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于河道景观效果的期望,整治河道、改善水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1],因此在整治河道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景观生态设计[2]。海南省海口市地处中国南部,风景优美,河流众多,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海口规划建设中必须保证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因此这就要求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横断面形式,怎样才能确定一个横断面合理不合理,要从材料选取、占地投资、景观效果、耐久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从而对景观河河道横断面进行优化设计。

2.工程概况

中心景观河I起点位于那卜水库北侧2#涵管,经迈西村村西向北,经长流镇穿海盛路,后向西经山西庙村西侧向北与博养河相接,河道全长6030m。其主要功能是打造生态景观河道,同时承担沿岸雨水排水功能。

3.河道横断面形式

河道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本工程拟定钢筋混凝土挡墙、生态石笼挡墙复合断面和浆砌石放坡梯形断面三种断面形式进行比较。

方案一,河道过流断面为复合断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墙。墙高1.5m,墙趾长0.5m,厚0.3m,墙踵长0.9m,厚0.5m,墙顶宽0.3m,堤顶设置1.5m宽亲水平台,河坡为1:2.0生态袋护坡护砌至设计堤顶高程。

图1方案一

方案二,河道过流断面亦为复合断面,采用生态石笼挡墙,由5块生态石笼

(1.0×0.5×0.5)按照1:1的坡度堆放,堆放高度1.5m。生态石笼挡墙顶部设置1.5m宽亲水平台,河坡为1:2.0生态袋护坡护砌至设计堤顶高程。

图2方案二

方案三,河道过流采用放坡梯形断面,边坡坡比为1:2.0。设计洪水位下为厚0.4m的浆砌石护坡,浆砌石下设厚0.1m的碎石垫层和土工布,设计洪水位以上为生态袋护坡护砌至设计堤顶高程。

图3方案三

4.方案比选

本工程设计中选取1km河道进行初步比较,通过工程直接投资、景观效果、耐久性等三个方面选取最优断面形式。

1、工程直接投资

方案一投资约294万元,方案二投资约307万元,方案三投资约326万元。从工程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上述三个方案,方案一最省,方案二投资最多。当计入占地投资后,方案三占地投资最多,前两个方案占地投资比较接近。

2、景观效果

从景观效果方面比较,河道治理最好就地取材,利用天然边坡更加自然化,对生态环境也没有破坏,但是对于防洪排涝要求很高的河道,采用浆砌石护坡或铅丝石笼,可以满足要求,而且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钢筋混凝土材料虽然抗冲刷性、耐久性较高,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破坏较大,不利于水生命的保护。因此方案三最好,前两个方案次之。

3、耐久性

从耐久性角度分析比较,钢筋混凝土材料和铅丝石笼材料的抗冲刷能力和耐久性较好。而浆砌石材料的耐久性和抗冲刷性相对较低。

从工程直接投资、景观效果和耐久性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方案一景观效果差,方案三工程投资大,所以景观河1河道断面形式选择为方案二。

5.结语

河道治理不仅仅从单一方面考虑,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才能选择最优化的断面形式,来满足防洪、景观要求,现在工程越来越少的选择钢筋混凝土材料,更加趋向自然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断面的治理自然河道,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论述;生态景观;河道综合治理;应用

1河道综合治理的新理念

在河道整治中,要在充分利用河道自然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自然的生态体系,不但要保持河道自然流向,而且要注意协调城市建设与河道的和谐关系。目前,比较流行的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就是建设自然型河道。所谓自然型河道,也就是要在尽量维持河流固有生物环境的前提下,以制造优美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加强护岸,保持河道自然原生态,使河岸景观建设体现自然形态。所以,河道整治不仅仅是单纯地保护自然,还要在河道环境建设中,实现自然回归。

2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2.1统一性原则

在河道综合治理的生态景观规划中,首先要明确河道的生态状况,其次要考虑其上下游、左右岸生物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筹安排,确保河道综合治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融入生态因素。

2.2改善性原则

河道综合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当前的河道现状。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既是出发点,也是综合治理的归宿。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涉及3个方面,首先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其次是改善河道生物群体生存状况,再就是河岸生态景观面貌的改善。

2.3融合性原则

河道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对河道综合治理就是要让河道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河道成为人们优美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延伸河道水面,建立岸边绿化带,协调河道的生态环境,优化河道的生态系统,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好去处。

2.4美化性原则

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对河流从下到上、从水底到河岸的一个系统的治理过程,疏通河流、护坡防洪、巩固堤坝等河道内工程施工,都要围绕着美化原则来开展。

3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3.1改善水质,涵养水源

改善水质是河道综合治理的内容之一,因为河道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河道的治理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生态景观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截污治污,生态植物能有利于污水的截留和沉淀,减少河道污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景观植被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汛期排洪泄洪依然是摆在河道治理中的首要目的,确保河道排洪泄洪安全,这是河道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

3.2化城市水环境

河水被誉为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水环境的优化建设,有利于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及其社会环境建设的协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实现城市水利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河道里的水资源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命之水,也对城市建设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美的城市中一条清澈明亮的河水,提升了这个城市人们环境幸福指数。不但有利于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市,还有利于现代城市建设新理念的实践,更是提高了人们追求自然生活的品味。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互为补充,提升了河水质量,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是互利共赢的举措。

3.3绿色河岸的生态景观技术措施

河道综合治理“绿色生态”的理念,生态景观的运用有很多方面,比如,改造原有的硬质河岸,在土坡采用柔性材料种植绿化,如根系发达具有良好护坡固土作用的紫穗槐、杞柳、胡枝子、黑麦草等品种,滨河绿带的种植要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以及展现当地特色的植被。关于护岸工程,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紧密的河道和生态景观相协调。其技术措施主要是采用梯形断面、人行道设置在堤顶、亲水平台设置在堤下。亲水平台与堤顶之间的衔接采用斜坡进行,并采用草皮护坡。所以,河道综合治理完全可以保持原河道的蜿蜒曲折,河岸绿色植被也能遵循原有的风格,生态系统就可以得以全面地保护。

3.4生态景观的改造措施

河道生态景观的改造工程措施中,植物种植必须要体现绿化的本质,并注重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多种植物的特点,利用不同植物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人工生态景观,并与河道呼应,确保河道景观的融合性和一致性。让人们深入河道沿岸生态景观中,感受不同景观元素错落有致的布置,使身心真正融入生态的环境中,体验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怡然自得。

篇4

关键词:乡镇、河道景观

1、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提出后,以往我国城市河道设计方向由传统的功能型河道逐步转变为生态景观河道。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景观、活动空间需求在不断加大。对河道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凸显的越发重要,作为整体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河道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相互结合,通过最大程度地还原河道的自然形态,才能保持人性化的生态景观,提高河道景观建设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 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不同乡镇之间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笔者通过对我国多处乡镇河道景观的调查实践,为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则:

2.1设计过程中必须尊重河流

在设计人员对乡镇河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自然环境原先的生态法则,将保持自然河道作为设计的核心,只有树立自然与人文相互协调统一的设计理念,才能够建立起人文自然相互结合的乡镇河道景观系统。在设计人员进行乡镇河道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五个要点:①在进行乡镇河道景观设计时,应该重视河道的排洪、泄洪能力,只有在保证河道防洪排涝的前提下,才能为乡镇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②河道的交汇地段往往是乡镇发展的中心地段,设计人员可以将代表乡镇人文特色的地标建筑建立在河道的交汇地段,将乡镇的文化底蕴充分的展现给乡镇居民。③河流不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规划设计时应该重视河道地区的整体生态平衡,通过对河道地区的深入调查研究,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乡镇河道规划设计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保证河道地区生态系统的统一协调。④在设计人员对乡镇河道规划设计中,应该充分结合先进科学的景观绿化与水土保持方法,通过先进科学的方法加快乡镇水系生态系统的建设进程。⑤设计人员在设计乡镇河道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河道景观,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原有的河道景观建设,将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河道景观建设成本与施工时间。

2.2利用河道景观体现水文化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物质品质的不断提升与满足,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对各地文化的探索将进一步提升,在河流景观设计中,如何将与水有关的文化写在河流边,写在大地上,非常值得我们思考。首先就需要我们去理解何为水文化?何为河流文化?属于这条河流独特的文化有哪些?景观的设计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展示水文化。笔者提炼了一些河流文化的分类:①水工程文化。一些古水利工程的故事,如古桥、古堰、古码头。②治水文化。即该段河流中历史上治水的故事,及与治水相关的人和发生的事。③河流的所属乡镇文化。如河流所在乡镇的文化特色,两岸的人物、风俗和故事等等。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挖掘属于当地河流自身的文化,可以通过雕刻、立碑、场景还原及图文等等多种河道景观形式将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展示出来,从而正真提升河道的内涵,展示景观的生态活力。

2.3乡镇河道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宜人性

让乡镇居民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是乡镇河道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重视河道景观的艺术性,具体可由以下三个方面出发:①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注重保持河道的自然线型,巧妙地运用自然植物作为河道景观的点缀,营造良好地自然环境。在对河道景观进行装饰时,应当抵制铺张浪费,提倡自然环保,最大程度地节省河道景观建设成本,减少景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②在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对乡镇文化进行详细地调查,对乡镇文化底蕴进行充分挖掘,将其体现在乡镇河道景观中。这样可以让乡镇居民在河道景观中体会到乡镇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乡镇居民提供更贴切生活的精神享受。③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河道景观的后期保养问题,加强对河道环境的整治。

2.4河道景观应该重视岸域空间的布置

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了解河流自身具有的开放、连续的性质,对河道岸域空间的构建和布置进行合理规划,使河流更好地发挥作为乡镇开放空间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如果乡镇河道景观设计中的河道岸域部分得到良好的设计与规划,将能够为乡镇的水文循环体系及河流水系生态的平衡稳定提供基础,为乡镇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提供连接场所。为了能够对河道岸域部分进行良好的规划和设计,设计人员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将河道景观系统与乡镇中存在的公园、绿地、河流进行联结,共同构建乡镇的绿带与蓝带体系,通过各个景观之间的相互联结,建设乡镇的景观轴线。②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景观设计与规划时,应该充分了解乡镇中不同地区之间的景观差异,并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不同地区的景观特色,通过多样化的景观特色,打造乡镇景观的别样风格。③应该将河道景观中的静与乡镇生活的快节奏进行有效结合,到达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为乡镇居民提供合适的休憩场所。

3、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技术体系

3.1河道设计技术体系

在传统的河道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为了提升河道的泄洪能力,往往会以牺牲河道美观性作为代价。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汛期集中在每年的夏季,而传统的河道设计只有在夏季雨水多发季节才能体现其价值,在春秋冬等非雨季则会因为河道景观美观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乡镇蓝带的整体形象。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应该在保障河道泄洪能力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施工。同时还可以在河道两侧的滩区与湿地处设置蓄水池,通过蓄水池提升河道泄洪能力和河道整体的美观性。

在河道横断面地区应该设置一个能够应付不同水量与水位的河床,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立复式河道,确保在非雨季河道能够维持持续不断的蓝带体系,为河道地区的鱼类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为了防止河流长期冲刷导致的河床损毁,设计人员还应该在河床中堆放卵石。设计人员还应该在滩区建立生态区,设立观水平台,为乡镇居民提供观赏水景的平台。

3.2河道岸线设计技术体系

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岸线规划设计时,应该尽量减少由钢筋水泥构筑的硬式河岸,而优先选择传统河工技法的软式河岸。通过软式河岸最大程度地模仿自然的河岸,减少河岸施工建设对河道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最大程度地维护河道的美学价值与生态环境。

4、结束语

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是水利工程学、文化历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运用。设计人员在进行乡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对乡镇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进行充分的调查,运用乡镇河道景观展示乡镇的文化底蕴,为乡镇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促进乡镇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河道;河道治理;景观生态模式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城市河道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古时的防卫及用水需求,为此,治理城市河道也就不再只是拘泥于城市运行的需要。更加的重视河流自然生态,不断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更好的做好景观建设与生态的结合,逐步成为城市水利建设的热点。

1 城市河道基本功能

对于城市河流而言,其自然状态和其他的天然河流一样,由河床、水体、河滩及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但是,对于城市的河流其还要受到防洪、用地、供排水等因素影响,对于绝大多数的河道还需要我们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改造,因此城市河道系统应主要具备防洪排水、景观文化、生态环境改善、雨洪利用等功能。

对于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水功能而言,其直接关系到整个河流防护区的安全,同时,河流需要做到的防洪标准也决定着河道治理的标准范围。结合大多数城市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到,城市河道除了需要能够有效地排出过境洪水外,还需要能更好的容纳流域内设计标准降水带来的地表径流。为此,城市河道的排水能力要满足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效修正汛期河道内水位与流量的关系,降低河道周边防洪目标的洪水风险;城市河道的景观美感通常来自于知觉。狭义的景观美学重视视觉感受,重视河道空间布局、色彩效果、层次搭配等;广义的景观美学不仅重视视觉感受,而且更加注重听觉、嗅觉等各种知觉的体验,包括体验者头脑对整个知觉感觉的思考。从空间分布模式上讲,河流的条带型特征可以改变以地块拼接的城市地块镶嵌模式。人类是景观环境的构建者,环境中个体与社会群体对环境对象的审美判断,会随着时间趋同;城市河道的景观结构类型属于廊道,是上下游营养传输、污染物运移转化和水生生物迁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滨水地区是城市生态敏感带,应重视植被群落的生态功能,尤其为各种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和植物资源等提供栖息场所,这对维持滨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忽视了河道在雨洪利用中能发挥的作用。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但要防止洪水对城市的破坏,而且要尽可能通过城市河道用好雨洪资源,实现以丰补欠和雨洪资源化。

图1 城市河道生态构成图

2 景观生态学原则

景观生态学指的是研究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结构组成及其与生态学互动的综合性学科。其更加强调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维持、生态学尺度与过程的相互作用,此项学科研究的核心是人类对景观及其元素的影响,其过程中需要遵循:①系统性原则:在景观系统内,每个要素或生态系统均可视为一个具有相当宽度的斑块、狭长的廊道、背景或基质,景观组成的最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本质上看,景观结构是生态客体在景观中异质性分布的结果,生态客体在景观中的运动直接影响着景观结构的变化;②可持续性原则:景观生态学过程研究需要兼顾景观变化与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河道治理过程强调对改造对象景观目标的实现,同时,要符合水文、动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长久发展的需求;③景观改造的谨慎性原则:景观改造的过程与研究范围内的异质性为因果关系,人类通过改造景观的异质性来提升景观价值,但在一定范围内,异质性增加对景观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强烈的生态流增加更容易破坏所在系统的稳定性。一般认为,越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越强,但稳定性遭到破坏后恢复稳定的难度越大;④经济合理性原则:景观过程是通过工程项目实现的,经济上可行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不仅需要考虑项目实施的投入产出状况,还要对项目后期运行维护费用的落实进行研究。

3 治理关键

3.1 基本要素

基于传统水利视角,河道治理重点在水位、流速及雨水入河口高程等3个因素,其对河道治理有直接影响。设计水位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及防洪规划确定,同时,还需要让雨水入河口内顶高于设计水位。城市河流流速是河道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城市河流流速不宜太快或太慢。河道水位与流速可以通过沿途闸坝进行调度控制。

3.2 断面选择

河段不同则河道就有不同的功能,河道断面有多种选择,如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复式断面等。受制于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河道空间布局限制可谓多重。采用梯形、矩形断面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地带土地利用率,但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位波动大,且硬性护砌切断河流水体与河岸物质能量交流,生态和景观效果并非最好。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断面选择是区域景观结构选择的过程,构成景观的要素数目、类型、大小、形状和外貌特征对生态客体的运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河道断面设计重点考察标准洪水的影响范围,根据土地条件尽可能预留较宽的河道宽度,再根据河道基本的水量水位关系设计河道河槽和滩地分布比例,这样不仅可满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空间需求,而且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

图2 河道断面-矩形断面图

图3 河道断面-复式断面图

图4 河道断面-梯形断面图

3.3 河道景观设计

作为一个线性系统,城市河流景观设计需要依照线性工程特性及经济性原则选择尺度,景观设计核心基于生态原理,需要引导城市河道与周边生态良性互动,尽可能的用好自然力促进系统有机更新再生。设计策略上面,需要尽可能满足多尺度多目标的景观需求,了解区域居住者、办公者、旅行者不同时期需求差异。同时,设计者要用发展的角度思考自然系统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运用适宜的人工干预引导自然系统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河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水生生物群落和水陆两栖生物群落,会逐渐演化成一个复杂的“水生-水陆两栖-陆生”生态系统,考虑到系统发展带来的景观变化,应在设计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河道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是当前城市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单一的水域治理不同,滨水空间规划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将影响河道与滨河生态的所有问题加以考虑,制定综合规划,从而达到恢复水域生态稳定性的目的。

图5 河道景观设计示意图一

图6 河道景观设计示意图二

图7 河道景观设计实景图

3.4 生态环境与景观效益

恢复河道生态则代表着河道及滨水带生态恢复,有效地保证河道生态系统衍生。通常,河流廊道生态功能主要分为通道作用、栖息地功能、源汇作用、过滤和屏障作用等。治理河道时,硬质衬砌堤岸可作人工廊道,依照人工廊道距离―效益理论,距离延长,其经济效益就逐步下降,而自然廊道环境效益随距离延长而提升。其中,存在一个平衡点,在这个长度条件下,人工廊道的经济效益和自然廊道的环境效益大致相当。这反映了城市河道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可以扬长避短,也可以解释为适度的局部衬砌可以提高防洪效益,对区域公共与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城市河道生态恢复设计时,在河道的重要部位需要通过人工措施进行加固,对保障经济效益并发挥环境综合效益是有积极作用的。景观生态设计需要了解景观元素之间的连通性,避免降低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考虑在影响生物群落的重点地段保留生境和廊道。在生态系统设计时,尽可能以本地植物为主,以降低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河床坡降设计应避免大跌水方案,充分考虑鱼类洄游和上下游双向的物质、能量联系。

图8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结合

4 结论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城市河道治理有了多样化需求,我们通过景观生态设计做到城市防洪、景观改造和生态修复,更好的推动人工河道治理更亲近自然,推动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更好的实现城市与河道的有机共存。

参考文献:

[1]杨洪彬.对双流县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 (12).

[2]韩玉红.浅谈城市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工作[J].才智,2011(16).

[3]郭玮,解秀丽,潘士勇.钢坝闸与橡胶坝在陷泥河治理中的应用比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02).

[3]陈杰,黄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J].水电与新能源,2012(3).

篇6

关键词:河道整治;景观设计;生态;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河道的功能

水是一个城市的血脉,能滋润生命、塑造城市气质,还能反映城市的健康程度。城市河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城市水环境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开始,人们就习惯“依水而居”,现如今城市河道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城市河道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排涝功能、灌溉供水功能、交通运输功能、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

(一)防洪排涝与灌溉供水功能。

城市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可以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之灾害。

蜿蜒曲折的河道、起伏多变的河床,都有利于减低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河道的自然形态及两岸的湿地具有减缓洪水行进速度的功能。河流具有一定的蓄水、滞水作用,是城市居民与其他生物维持生存,以及城市引水灌溉农田、供给工业用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等保障性用水水资源持续供应的基础。

交通运输与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可以利用河道水路运输,其突出优点是运费低,节省燃料并且不占用有限的陆地空间,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低廉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

河道周边的绿化带可以吸附灰尘、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带状的绿化还可以消解城市噪音降低噪音的污染,降低岸边土壤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此外河道还具有调节小气候的功能:由于城市河流水的高热容性有较大的水面蒸发、河流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增加了临近区域的空气湿度,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景观与休闲娱乐功能

随着城市水利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河道上更是追求其景观美。有人说一条河道就是一道灵动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生命带,每一个水域,每一条河流都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流动的水体和稳固的岸堤美景构成了河道动与静的和谐统一。

城市河道不仅带给人们安逸、舒适的感觉,同时还有休闲、娱乐功能。人们利用水进行的划船、游艇、滑水、游泳、漂流等娱乐活动也受到大众的青睐,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原则

(一)亲水性与安全性原则

亲水,顾名思义就是接近水体,亲水设计的原则应贯穿于河流景观设计的每一环节。通过沿河修建亲水设施,形成舒适、亲和的水边空间,供人们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满足人们在水边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活动的需求。

安全性是指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充分满足城市的防洪规划要求。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才能保证亲水性的实现。

自然性与生态性原则

在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尽量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进而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河流形态。因为天然河流蜿蜒曲折的河道以及植被茂密的河岸是天然河流景观最具特色的形态。

景观设计应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繁衍生息,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文化性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同样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河流景观在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时,也要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挖掘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这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也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一)河道形态景观设计

河道形态景观指河流的平面、纵剖面和横断面形态。

河道平面形态设计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要因地制宜,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在解除河道瓶颈、保证河流畅通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注意将整个城市水系打通形成网络,以保障河流健康发展。滩地改造设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改造成自然生态保护区、亲水公园、沙滩游泳场、停车场等。

纵剖面设计

根据河流自然条件,可在堰坝上游形成宽阔的水面,即使在枯水期,河面仍是水波潋滟,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也为河道景观增色;可以沿河设置一系列的堰坝等挡水建筑物,利用水面落差模仿瀑布直落而下的动感,水面跌落产生的瀑布落水声,又创造出优美的音响效果;宽阔的水面不仅为从事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便利,而且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为了不影响行洪,这些堰坝可以做成橡胶坝,平时充水(或充气)挡水,汛期放水(或放气)落下行洪。

3、横断面设计

河道横断面设计首先要满足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然后考虑景观及河道生态需水的要求。举行横断面可以通过绿化河岸,种植攀缘植物、水生植物,或用天然块石对混凝土护岸进行修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断面生态性、观赏性和亲水性均较差的缺陷。(见图1)

图1 矩形断面的修饰

梯形断面占地比矩形断面大,想要美化河岸可以在梯形岸坡上种植柳树、草地等,水边再堆砌一些块石或卵石,这样还可以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使河道更接近天然河道。

复式断面在城市河道中应用较广,其既可以满足防洪排涝等要求,又能在枯水期保证河道有一定的水面和必要的水深,为水生动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并满足城市景观需水的要求。(见图2)。

图2 复式断面修饰

(二)堤岸景观设计

1、堤防工程

城市河道堤防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特点,服从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在对城市河道堤防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河道两岸现有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减少拆迁。2、将部分堤坡和坡脚地带建成自然生态绿地,使之形成自然的山坡形状,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形成生态堤防。3、过建设各种亲水公园、亲水广场,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创造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4、将城市防洪堤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堤路结合既可防洪,又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护岸景观

在护岸景观设计中,首先要确保护岸的安全、稳定和耐久。在此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景观设计。护岸景观的创造应依据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进行平面形态、纵向形态和横断面设计以及护岸材料等景观元素的设计,美化视觉护岸是一种独特的线形景观,是构成河道景观的主要元素之一。

生态保护护岸是水中生物体系和陆上生物体系的连接部位,有适合各种生物生存栖息的潜在环境。为了体现生态保护,应尽量采用生态型护岸,在保证护岸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的仿自然状态。

四、结语

河道整治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许多大、中型城市越来越重视对城市河道的整治与兴建,投人了大量的资金。通过综合整治,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排水、排污、通航等能力,改善了城市环境。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依靠相关的工程技术创新和实践,稳步推进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构建良哇循环的河道生态,创建优美的河道景观,实现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松,闭祖良,国洪梅等.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集中措施仁[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

篇7

[关键词]生态景观 河道综合治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06-1

1前言

生态景观的概念才是近几年来生态学中发展的新理念,其主要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由很多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种景观结构,通过生态景观的建立,可使该结构系统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不断变化之下,起到促进生态和谐,保护环境的作用。由于生态景观理念具有的可行性、创新性等优势,也在我国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饮水概况及现状

海东市属青海省所辖市,其中的乐都区地处海东市湟水中下游,属于半干旱区域。由于该区降雨分布不均匀,加之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复杂,造成水资源的相对紧缺,近年来,更是随着人口自然增长,气候干旱,水源变化以及水质污染等多种的原因作用,导致该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长期存在饮水污染、饮水紧缺等现象。由于海东市乐都区范围的饮水问题的日益严峻,有关部门也提高了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视度,并加强了对该区域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以期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理,来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以及用水安全,进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

3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大量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情况来看,将生态影响设计理念应用于治理当中,对提高生态自然环境的合理性,避免环境污染,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海东市乐都区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应用生态景观设计,也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笔者就通过以下几点,来论述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3.1河道断面

在河道综合治理生态景观设计中,河道的断面设计包括有浆砌石挡墙设计、干砌石挡墙设计、砌石挡墙结合堆砌自然石块护岸、蜂巢网箱挡墙护岸以及松木桩排钉打式护岸等多种设计方案。从目前乐都区的河道综合治理情况来看,多选用的是蜂巢网箱挡墙护岸,其又被称做网格断面,主要是由两层蜂巢状的网格箱所组成。第一层网格箱埋设深度为50―80cm左右,在金属网格箱内填塞鹅卵石或块石等物,而在网格箱顶部,可以用来摆设景观自然块石和护坡绿化结合,从而充分体现出生态景观的理念。

3.2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

常见的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主要有跌水构筑物、橡胶坝、液压合页坝等几种。其中,跌水构筑物主要由陡坡与跌水两部分所组成,陡坡和跌水又分单级和多级两种。橡胶坝是指由高强度锦纶布和橡胶粘合在一起,之后将其锚固于底板上,形成封闭式的坝袋,最后再经由充排管路用水(气)充胀成为一种袋式的挡水坝。该橡胶坝所具有的优点是坝顶可溢流,并可根据需求来合理调节坝高,以有效控制上游的水位。液压合页坝属于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水利水工构筑物之一,将其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时,具有结构坚固可靠、不怕泥砂淤积、不阻水、不受飘浮物影响等多种优势。其可以在尽量减少水量损失的情况下,充分地冲掉上游漂浮物,从而使河水更加清澈,且该方案的放坝速度快,防洪抗洪效果十分有效[1][2]。

以上所介绍的三种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各具优势,在当下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应用均已经广泛。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规模、投资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

3.3河道水质及生态改善

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首要的一项目标便是对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将生态景观理念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时,其对河道水质及生态发送的理念与方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方案。为避免污水处理厂及污水输送管道对河道内水质造成污染,可利用有效的生物处理技术,针对入河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尽量能够使点源污水在入河前便得到处理。

(2)射流曝气增氧方案。通过浮筒式扩散曝气装置,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值,进而为水体当中的有机物提供氧化条件。此种方案可使河道实现接触氧化治污目标,以消除河道臭气,防止有机淤泥不断淤积。

(3)生物浮床水质改善方案。其于一些已经被重度污染的河道,由于水体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导致其失去水体自净的能力,因此,利用人工生物浮床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弱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当然,该方案比较复杂,且投资成本较高,不太适用于本次所讨论的河道治理中。

(4)湿地工程水质净化方案。该方案主要是指利用天然洼淀,经由科学的人工修整,建设出天然湿气处理系统,使其能够在土壤与耐水植物的联合作用下达到对河道水质净化的效果。但该方案应用于乐都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由于其投资成本较高,可行性较弱。

(5)天然与人工填料接触氧化方案。通过水流从天然滤料间流过时发生的滤吸附过程,起到对水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进而对河道水质进行有效净化[3]。

3.4河道景观绿化

河道景观绿化也属于河道生态景观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方案诸多,例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常见的各式休闲小广场、滨水植物种植、滨水步道、景观平台、休闲活动场所等等,均属于河道景观绿化的范围。

但是,不论在河道综合治理中采取怎样的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均需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优化自然河道功能与空间布局。通过对自然河道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从而有效地满足人们到经济、防洪、饮用等方面的多重需要,实现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2)美化城市。河道景观绿化还肩负着美化城市的作用,因此,在绿化时还需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饮水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

参考文献

[1]王勇强.山西省潇河和谐水环境建设工作浅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1,21(3):40-42.

篇8

关键词:小清河;城区段;河道治理;景观规划;设计

1小清河概况

小清河全长18km,流域面积8014hm2,贯穿驻马店市中心城区,是主要行洪河道,现状小清河干流河道蜿蜒曲折,断面狭窄,行洪能力有限,上游河段防洪标准不足20a一遇。小清河现有的水系统中,九条支流汇入小清河,水源主要为雨水,补给严重不足,存在河道水面窄、局部淤塞、枯水期断流、水质被污染及沿河生态环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根据《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要对小清河局部改造加宽,整治小清河水质。规划采取蓄排并举的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充分利用西部山区雨水资源和上游余洪资源,提高蓄水供水能力;同时构建“一带串五珠”的滨河景观带,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目前实施的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长5.76km,位于开源路与育才路之间,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开挖、堤防填筑、五级景观坝、桥梁、驳岸、滨河景观带和水生态系统等。

2河道治理工程规划

2.1防洪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确定小清河设计洪水标准为20a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a一遇,堤防设计超高1m。

2.2总体规划

河道平面总体布置首先在满足河道设计过流能力的情况下,与景观工程相衔接;结合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综合岸上、岸边不同情况,按照“形态流畅、高低自然、挖填平衡、综合利用、规模适度、超前控制”的技术要求,基本不改变现有河流态势,充分利用现状河道池塘和滩地,减少工程量、占地、拆迁,并满足防洪除涝要求的情况下与周围环境协调。河道治理基本维持现状河底纵比降,河底高程与上下游河道平顺衔接,挖河深度能满足施工及施工排水的需要。在部分段河岸修筑堤防,将开挖土方就地填筑堤防,余土在场地内塑造微地形绿地景观,创造游憩场地,在保证景观效果下尽量解决土方平衡。经渗流稳定计算和边坡稳定分析,新筑堤防边坡≥1:3,堤顶宽度≥4.50m,堤顶高程按照50a一遇洪水加1m超高控制,填土压实度要求93%,各种计算工况下堤防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堤防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2.3建筑物规划

根据景观工程设计的需要,在小清河河道规划设计了5级梯级拦河坝,采用钢板液压升降坝和混凝土溢流坝两种型式,坝高在1.80~5.00m,形成5段层层跌水、水深不同的“湖景”,正常蓄水水深1.50~4.00m,总水面面积约1.91km2;河道上新建桥梁6座。其中第4级钢板液压升降坝建成后,可使上游小清河河道内形成长约2069m、宽约50~700m、最大水深约5m、水面面积约101hm2的人工湖,命名“清河湖”,具有调节河道内水量和为下游农业提供灌溉水源的功能。2.3.1钢板液压升降坝第4级坝为钢板液压升降坝,长100m、高5m,该坝体与现状绿岛结合,门前蓄水可形成宽阔水面,门顶溢流可形成瀑布景观,与5级坝、运动公园一起,形成跌瀑湖的动态效果,上游水量较大时均可形成瀑布景观和水帘长廊奇观,可供游人观赏,从而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改善生态人文环境,增加城市观光性。2.3.2溢流坝河道上规划设计了4座溢流坝,坝的位置不同,形态也不完全相同,4座坝的形态与位置是紧密相关的。①级坝:汀步型滚水堰(人行可通过),与南段步行桥结合,成为一个步行环路。②级坝:儿童公园旁边的滚水堰,东岸狭窄,需要简洁形态处理。③级坝:弧形跌瀑坝在古吕路南侧,保证湖面的完整性,形态考虑主坝、副坝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宽阔大气的跌瀑效果。④级坝:作为景观水线的末端景,高差最大,运用现代手法将立方体混凝土模块高差错落又不失韵律的堆砌,既解决了高差,又增加场地趣味性,在溢水期形成高低错落的跌水景观,在枯水期坝体本身也是景观小品。2.3.3桥梁城市桥梁是重要的艺术建筑之一,河道上规划新建桥梁6座,跨越小清河及其湖面,按公路—Ⅱ级汽车荷载设计。桥梁上部结构全长为65~460m不等,单跨径为20m的预应力混凝土(后张)空心板,桥面全宽为36~50m不等,下部结构桥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此方案施工工艺成熟,桥型简洁美观、跨越性好、整体性好。考虑桥梁本身的造型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对桥头堡、栏杆、灯柱的艺术要求较高,分别对其上部造型设计了多种结构形式,形成不同风格,体现出城市的文明、文化和内在素质,向外界展示城市的特色景观。

3景观规划设计

3.1景观设计理念

小清河景观规划突出“以人为脉,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通过工程和生态措施,营造出集防洪、蓄水、生态、游憩、学习、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河道景观带,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综合治理目标,满足人们亲水、近水、滨水而居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3.2分区公园规划

根据小清河两岸地区城市发展定位,结合小清河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等,将河道规划为一个综合景观区(清河湖公园),两段特色体验区是湿地公园和植物园。以天中历史文化内涵为底蕴,充分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景色,点缀天中文化特色的雕塑、山石、园林建筑小品等,形成文化景观节点;共规划了27个主要景点,其中有五大核心景点:天中清源入口区、天中芦湾湿地公园、天中乐海休闲区、天中文化休闲区、天中叠瀑静氧区。由此,小清河串联起了五大核心景点,构成“一带串五珠”美丽景观。

3.3人工湿地

湿地,是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充满了野趣、野味和自然气息,是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象征。在支流规划一处湿地公园,面积20hm2,湿地率56%。湿地公园将建设生态密林、花语回廊、翠屏幽径、亲水栈道、高台观鸟、碧水逸湾、水中赏鱼等景点,配以科普宣教中心、湿地生态监测站等基础设施。

3.4驳岸设计

根据河道水的流速、周围景观、当地盛行风及划船等因素对水体不同情况的扰动,河道驳岸的设计形式有垂直挡墙驳岸、石笼驳岸、石滩驳岸、生态驳岸四种类型。其中:在商业界面广场采用垂直挡墙驳岸;在河道较窄且坡度较大的区域采用石笼驳岸;湖面水体扰动大的区域采用石滩驳岸;其他区域采用生态驳岸种植水生植物。尽可能的多采用生态驳岸,植上草坪或水生植物,防止引起水土流失,改变护坡硬、直、光的形象,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

3.5水生生态系统构建

水生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主要是净化水体,维持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安全,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河道及中央湖均为景观用水,水质必须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水生生态系统主要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构成完整生态链,达到水体自净的效果。沿岸线布置挺水植物,在水深0.50~1.00m处设计暖季型沉水植物,在水生1~2m处设计冷季型沉水植物。蓄水后放养鱼虾等水生物,逐渐吸引水禽到水面栖息、觅食,形成良性循环生态链;在运行期采用水体曝氧、种植植物浮岛、使用净水剂等手段使主要污染物达标。

3.6植物种植

植物设计原则主要是丰富植物的季相变化,注意各类植物的花期在时间上、色彩上的连续性。与道路、建筑、滨水空间尺度相协调,符合美学要求,利用植物季相创造丰富的景观,与空间设计结合,整合并引导行人视线与活动。在植物选择上,采用适地适树原则,较多选择驻马店当地乡土植物。

3.7滨水景观交通

河道的景观交通体系主要由主路、自行车道、人行步道、木栈道、跨河人行桥等构成。其中在河道两侧绿化较宽的区域设计6m的主路,在南北两段局部较窄的区域设计4m的主路,满足应急交通的需要。自行车道局部单行,局部与主路合并,贯穿整个河道;临岸人行步道、木栈道、跨河人行桥等交通设施的设置,缩短了人与河道的距离,极大增强了河道两岸地带的亲水性,增加了河道的亲和力,满足人们日常游玩的多种需求。3.8景观区照明及水源照明应结合景观设计,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河道的清河湖区为照明度最高的区域,为烘托气氛布置有庭院灯、照树灯、地埋灯、草坪灯、线条灯和水下灯等,而在河道的南北两段主要以功能性的照明为主,主要灯具有庭院灯、照树灯为主。滨河景观区域的消防用水、绿地用水等水源直接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采用人工浇灌方式,给水接入点沿市政道路250m半径设置,浇灌系统采用尼尔森型快速取水阀。

4结语

篇9

河道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建设材料的应用情况,在降低各种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各种景区、度假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尽量多的采用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煤炭、电能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河道景观建设中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降低各种能源消耗的同时缓解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2“节能环保”理念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节能减排”理念在各领域的逐渐深化,将“节能”充分的利用到城市各种景观建设中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河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河道道路护岸的建筑、景区及度假村等部分的建筑都需要各种建筑材料的作用,因而建设中要不断强化“节能”理念的实际贯彻落实,在完善各种河道景观设施的基础上强化环保意识,使其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绿色组成部分。

2.1加大无污染的材料的建设应用传统河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护坡、护岸等的选材上多建议采用混凝土及砖瓦等材料,因为这些建筑材料的强度较大、使用寿命较大,但混凝土的现场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河道水质也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且传统的设计中护坡与护岸的结构中混凝土建筑结构非常严密致使河道坡面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封闭的护栏不但会隔绝了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的渗漏,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系统。传统河道景观设计对自然生态循环的影响较大,因而新时期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均开始在对具体环境下的各种生态链的勘察的基础上,适当地引进一些无污染的且渗透性良好的新型材料,如生态混凝土等。将新型材料铺设在河道中使雨水可以正常的渗漏下地表,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水循环系统的破坏。另外,当前河道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对生态种植基的利用程度,以此为水生生物及各种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设计中强调用水力喷草技术及时对河道周围的植物进行灌溉,以增强其生态绿化功能。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对原有水泥、混凝土等的消耗,为建筑节约了必要的能源,而新材料、新技术下河道景观中的各种生物资源均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对生态环保的作用巨大。

2.2合理利用地形搞建设,避免现代合成材料的应用河道景观设计中为最大限度的吸引游客,设计人员往往会在自然河道的基础上构建各种娱乐设施或设计出更有时尚气息的景观,致使河道景观实际施工建设中要在河底设置钢筋框等,以比网孔大的石块稳固河道、强化河道的抗风浪能力,为旅客等创造水文化环境,但建筑中各种现代合成材料的应用不但对河道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的威胁。现代河道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对河流的上下游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后得出较为精确的分析结论,在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完善建设。例如,设计水体的岸线时以平滑流畅的曲线取代给人以僵硬感的直线,此种设计是设计人员充分尊重“节能环保”的基础上的设计,设计不但能充分体现流水的动态的柔美,还避免了河道的整改过程中对各种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体现自然美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2.3河道景区设计中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河道景观之所以能成为城市重要的观赏区,不仅是因其有生态、清新的自然美景,更是因其设置了各种充满时尚与自然气息的主体景观,为城市河道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传统的设计中景区、度假村等的设计除需要电、水等资源,是河道景观中耗资、耗能最大的环境,且由于各种能源的利用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的整体质量。因而新时期在河道景观的设计中设计人员结合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提出了各种生态化的建设方案。河道景观的景区建设中采用太阳能、水能及潮汐能等为各项设备提供电、热水等资源。景区的各项照明设施均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吸收太阳辐射后收集大量的能量,为照明设备提供电力,而为避免天气因素的影响,照明系统中还适当的连接了电力设备,通过控制中枢的程序化安排。太阳能系统与电力供应系统的合理作业不仅能为整个景区节约大量的电能,还在强化太阳能合理利用的同时保护了环境。与景区中的太阳能利用相同,河道景观具体设计中很多方面都是利用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大降低了对常规能源的利用。

3结束语

篇10

【关健词】:河道景观;地域文化;文脉传承

1、河道景观设计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有多数城市中都有河流经过。在城建工作中,河道景观也往往是建设的重点或形象工程。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城市环境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河道景观,不仅可以促使河道功能的发挥、提升河道景观形象,更是提升周边土地利用价值,促进城市居民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所以,通过对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研究,为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生态方法和途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支持,从这个角度出发,河道景观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城市河道景观的概念及其文化内涵

2.1河道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的概念就是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特定地点所能看到的全部地表。那么城市河道景观,就是在整个河岸带内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所组成的地域综合体。而本文的河道景观设计则具体是指河道驳岸、护坡、道路、河岸绿地在内的景观范畴。

在河道景观范畴内,除了基本的植物、铺装、公共设施、雕塑、景观建筑这些构景元素外,其所特有的、能代表一个地区的文化要素,也是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在河道建设的研究中,都很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灵魂。它从整体上决定了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向导作用,所以说地域文化在当地景观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2地域文脉传承的概念

“地域文脉”可以解释为一座城市的记忆。文脉传承就是文化的延续。在具体景观设计中,体现在景观构筑元素上所运用的文化符号。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地区是通过建筑、景观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该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

3 、城市河道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传承

3.1文化符号的运用

“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抽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用简介的形式,一种最直接的表达。符号是抽象的概括,是一个区域特殊文化的标志,通常直接采用符号提取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认同。

例如大连、青岛地区,在河道景观建设过程中,使用较为常见的装饰图案便是海洋生物图案,装饰材料会用到贝壳、化石等,这和大连的海洋文化、岛屿文化是相关联的;又如杭州、苏州地区,往往会采用传统亭、台、楼、榭等民族建筑元素,使用太湖石、卵石、碎瓷片等铺筑出某些吉祥图案,这也是和当地的江浙文化密不可分的。人们通过这些文化符号,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当地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

3.2文化属性的表达

文化属性是指具有独立性、唯一性和可辨识性等特点,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可以采用对这种属性的放大、夸张、借用等手法直接应用到设计之中。在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先生所设计的秦皇岛汤河公园中,利用当地所特有的的汤泉文化,根据汤河河道的现状进行综合改造,首创“红飘带”设计方案,用一条500米长的红色带状“飘带”,串联了整个场地,很好的避免了对原有廊道的破坏,同时有满足了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了当地较为知名的一处景点。这种对文化属性的表达,使之成为一处较为典型的实际案例。

3.3文化载体的创新

文化载体通常是指具体的景观设计元素,诸如铺装设计、景墙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通过这些传统载体来表达出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当然,可以刻利用声光电等这类现代的新技术、新材料来重新演绎对文化承载的理解,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文化载体。例如韩国著名的清溪川运河(ChonGae)河道景观项目,在设计中采用独特的弧形石材,高低错落的进行组合,既解决了不同季节中不同水位的变化,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民众能参与亲水活动,在每块石头内侧、瀑布下等地方,都增加了灯光设计,让夜晚的河道更具魅力。另一方面,由于河道小环境内可形成更大的风速,从而降低了空气污染程度,减轻热到效应而成为河道设计中的一个创新点。

4 、结束语

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传承和创新,在景观设计方案,传承代表着对传统的尊重和保留,创新代表着以新的面貌进行展示,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地域文化来进行河道景观的设计,让河道景观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许骅.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D].浙江大学;2010年

[2].简天佐.基于“两型社会”的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谢佳.城市滨水步道的景观设计探讨 [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D].天津大学;2010年

[5] 常素云.城市河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D].天津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