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范文

时间:2023-04-12 07:1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油地质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石油地质学

篇1

刘显凤 龚文平 王振奇 林小云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39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2011236);石油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205);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资助。

摘要:除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等传统石油工业上游学科外,石油工业学科群亦涵盖了大量的包括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以及化工

炼制等众多的下游学科。针对这些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质学科存在的差异性,笔者深入探讨了其

专业背景及学习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石油工业下游学科《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包括

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实验课程将更好的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科;本科教学

目前,国内石油类高等院校的数量已近 20 所,为了突出石

油专业特色,常常为一些非石油地质专业的本科生也开设了《石

油地质学》课程,如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等石油工业中下游学科。

这些学生专业背景跨度广泛,求学目的迥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

实践中发现,针对此类人群,必然要采用差异性的授课方案,以

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油气储运

及化工等四个版块,这四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多进入油田从事一

线生产工作。除石油勘探专业外,其他三个学科的学生今后在油

田的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大量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工作内容。由于

在本科阶段《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等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因此,石工、储运以及化工等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地质学

基础与地学思维方式。此时,通过《石油地质学》的课程学习能

更加充分的了解石油地质工作的框架以及油田勘探工作的整体

流程,将有助于其在油田更好的开展工作。目前,此类学生《石

油地质学》的教学安排为 40 个学时,含 6 学时的实验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安排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石油院校地质专业学生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授课模式普遍分布在 60-70 学时左右,对于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授课时间为 30-40 学时。授课学时数由被授课人群的学习目

的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所决定。对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应合

理安排其授课学时,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学时过少将导致学生

无法充分把握课程的主线,且过少的学时意味着授课内容的压缩

或删减,这将使学生很难对于课程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然

而,过多的学时同样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专业基础有限, 无法参照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此时,

过多的授课学时意味着相关知识点的深入,但在专业知识背景相

对薄弱的基础下,这必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并沉重的打击其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把握学生的需

求并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及课程时间,针对不同授课人群应采用

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更适用于每类学生

的教学方法。

针对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石油化工等石油学科,笔者认为

现有的 40 学时教学量是远远不足的,特别是对于石油工程专业。

传统石油工业分为“勘探”(石油地质)和“开发”(石油工程),

但随着油气工业的深入发展,勘探和开发逐渐归为一体,两者之

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新世纪的油气工业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

一体化”时代,因此,石油工程专业需要更多的石油地质理论作

为支撑。此时《石油地质学》40 学时的教学设置显然已经无法满

足当前油气工业的发展需要。《石油地质学》课程涵盖了“生、

储、盖、圈、运、保”等多种地质要素,课堂讲授的学科知识包

括:储层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石油构造分析、油气田勘探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类学生,其《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安

排不仅不能少于地质专业,反而应该在地质专业的基础上多增加

16-20 学时,即达到 86 学时左右。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石油工

程专业真正涉及到石油地质领域的课程较少,而《石油地质学》

的各章节内容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地质学领域的所有方向。此时,

对于每个章节适当增加 2 个学时是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用来细

化授课内容,还可以用于普及本章所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的教学纲

领。

三、以实践为基础,加大实验改革

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科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实践类的学

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其《石油地质学》课程共 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仅 48 学时,而实验和习题学时为 18 学时,

另外还配合有 3 周的石油地质综合大作业。与之相比,目前长江

大学《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标准实验设置为 10 学时,包括油气

物性观察、干酪根地球化学分析、镜质体反射率观测、圈闭与油

气藏的识别、TTI 的应用等 5 项,且综合大作业(课程设计)仅

为 1 周。事实上,早在 1988 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经对

石油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课的实验教学,从课程设置、

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

集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实验于一体的《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课程

[1]。因此,在针对非地质专业学生《石油地质学》的教学中,必

须要进行实验改革,特别是要对于实验学时与实验内容进行合理

有效的分配。

可以将现有的 10 学时增加至 16 学时,用于补充 3 个实验或

习题。考虑到石油工程等专业今后在油田工作的需要,新增加三

部分内容:第一,加入储层观测内容,这一点在某些石油院校已

经开展;第二,加入井位设计习题作业;第三,加入野外生储盖

组合观测。

结语

“因材施教” 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内核。 而能否科学合理的 “因

材施教”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于授课目标求学目的以及未来应用等

多方面的准确把握。为了突出石油院校的特色,针对石油工业的

下游学科,应采取更加优化的课程内容安排,并有针对性的加大

实验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这些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讲授。

参考文献:

[1]宋丽, 胡书毅.改革石油地质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

石油教育,1996.9,52(9):60-61.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石油;地址;专业教学;改革

1、石油地质面临的教学改革形势

我国目前的石油工业化在快速度的发展中,石油勘探延伸向了海洋、复杂和深层的地区、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逐渐的走向了国外,并且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这对我国高新技术和掌握高新技术人才有了进一步的需求。为了适应21世纪石油勘探的需要,要求石油地质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随着人才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方式。迫使在人才质量方面,高校必须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革。

目前由于快速发展的石油工业,我国矿产资源勘探部门人才需求是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地质类的高校开始转向石油方面,新增了很多石油勘探的专业和方向,并且深化了石油勘探的教学改革。给石油勘探人才市场加大了竞争的力度。同时,冲击了计划经济下石油地质专业人才的就业。要想立足于人才市场的竞争中,需要我们对教学改革要加强进一步的深化,在改革中求的生存和发展,增强改革的意识和危机感。

2、石油地质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改变教育观念,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准确性

转变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育思想和观念。它们的内容广泛。关于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质量,涉及到了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目标以及定位的问题。而高校在培养然才目标的问题上,定位于培养“地质工程师”上,但是经过实践证明,大学四年的教育很难让学生们在石油地质教学上,同时出现全面的专业教育和宽厚的基础。这就需要石油地质教学的改革,应该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目标,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标准。

(1)培养石油地址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热爱祖国的政治素质;培养具有勇于挑战,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毅力以及自我控制和承受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严肃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以及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

(2)培养石油地质人才的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培养从事外语语言、专业业务活动、开发计算机和应用、表达文字等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开拓的能力;培养管理组织、应变、表达语言等的社会活动能力。

2.2对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理论、专业和基础的关系要正确处理

石油地质专业的改革教学中,要摆正实践和理论教学的关系,避免重实践轻理论或者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发生。要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扩宽专业知识和领域。通过国外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教学总量里,20%的军训、野外现场学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80%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总时数里,50%的理论基础课,30%的专业选修课和基础课,20%的其他选修课。

2.3坚持创新改革新路,把石油地质专业教学办出自己的特色

对于石油高校教育改革,石油总公司在1984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办出特色”的要求。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未来社会和石油企业的发展,为了培养一致目标的人才,对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北京石油大学可以提高对北京地理、师资和生源的优势影响力。使北京石油大学称为研究生的预备基地,办成新型的特色鲜明的地质专业学校。

2.4更新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堂体系的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调整、删减、充实、更新受到课堂体系优化的影响。(1)大学的课程内容出现了高中的内容或者硕士研究生的内容,严重的影响了四年本科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上提”和“下拉”的状况,是课程内容变得复杂,混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2)课程的内容出现重复,门数过多,对教学内容片面的强调了体系和系统的完整性。(3)跟不上科技的新发展,课程内容陈旧。因此对石油地质的教学内容要进一步的改革优化,采取“删、增、合、建”的方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增加教学新内容,减少不要必要的门数和课时,以及删去重复的、繁琐的、陈旧的课程等。

2.5积极地调动教师参与到教改中,建立激励政策

广大教师的精力投入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有些高校的教师仍旧延续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忽略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一部分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精力还不够,重科研、轻教学的态度很普遍。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激励政策和措施,积极地调动教师的教师对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改革,并且加以高度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总公司相关的人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2.6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善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的电子教材

把石油地质教学内容挂在局域网上,让学生们在课后、课前也能阅读使用,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点,通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疑难问题,采取这样的方式方便了学生对巩固的复习和阅读。

(2)利用电子教案,改善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尹娜问题,长时间的得不到解决。随着科技的反战,教师们可以利用电子教案,把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进行图片处理。如:分布模式、典型事例、勘探情况等,通过图片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利用录像

利用地质背景。勘探状况的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和讨论,增加它的学习情趣,加深某些问题的认识。

(4)课堂讨论

积极地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让他们公开的叙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石油地质问题的表述和思考能力。

总结

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是一劳永逸和立即见效的。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取得石油地质专业教学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凤奇,王凤琴,赵卫卫.油气勘探新形势下“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法指导;实践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样的道理,教师与其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大量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但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受益无穷,学生会用这些学习方法自主地探究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学生才会变得愈加优秀。有鉴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要让学生深谙地理学习方法是他们畅游地理知识王国的必备技能。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

策略。

一、将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的助手

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助手。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地图从局部理解记忆所学的地理知识,还可以从整体上融会贯通所学的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地图在辅助课堂教学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选择一些地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地图来深入透彻地理解相关内容,还要让学生通过结合这些地图直观清晰地记忆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地理黄河、长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记住了两江的发源地以及入海口;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利用地图记住了长江、黄河的主要支流;最后,教师又让学生根据地图记住了长江、黄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水文特征等。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认真细致地观察了各种地图。通过观察地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二、将实践作为学习地理的手段

实践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自身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自身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意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在促进课堂教学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准确地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各种妙用。通过让学生见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更深一层地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完地图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在绘制学校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灵活地运用了本课学过的有关地图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清醒认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如此一来,学生不仅逐渐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而且在运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扎实地巩固了相关知识。

三、将巧记作为学习地理的捷径

识记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途径。学生不仅需要牢固记忆各种各样的地理名称,还需要记忆形形的地理特征等。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不仅多,而且杂。这些知识点是林林总总、零零星星的,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教给学生一些记忆这些知识点的巧妙方法。让这些巧妙的记忆方法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条捷径。例如,在教学初中地理中有关新疆的地形特征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迅速准确地记住这些地形特征,将新疆的地形特征和新疆的“疆”联系起来记忆。“疆”字中的三横代表新疆的三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则代表两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在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时,教师将这种“移动”比喻为燕子的季节迁徙。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有所顿悟地掌握了各种各样记忆地理知识的巧妙方法。学生在熟练掌握了这些巧妙的方法之后,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地理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各种地图,要让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助手;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用心引导学生实践地理知识,要让实践成为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要结合课堂相关知识,悉心引领学生巧妙记忆知识点,教师要让巧记成为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捷径。当然,学习初中地理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对比法、归纳法等学习方法富有成效地学习地理。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在深谙这些地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畅游于地理知识王国之中。

参考文献:

[1]蔡虎.初中地理学法指导[J].中学教学参考,2013(15).

篇4

首先,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多种学科相互联系,影响很大。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 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

其次,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建立地理、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线绕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波斯)、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叶卡特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变。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长安)始于西周的镐京,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代是魏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战国金陵邑,以后成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华民国”也定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钱唐县,到五代成为吴越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经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水利工程讲述中的历史知识有: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另外,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发掘人头骨化石,测定为二百多万年以前的遗物,因此推断人类在二、三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与教材第四纪出现人类相吻合。

我国从夏朝开始制定了“夏历”;商朝时人们认识许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时代鲁国天文学家经观测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测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得子午线长度……备课面广,讲课内容就丰富,就会造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再次,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联系历史,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如讲述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时,可简介俄国在17世纪中期,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18世纪,俄国夺取了芬兰湾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地区,然后向东扩张一直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19世纪沙俄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以后,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80年代,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居住的中亚、西亚广大地区。从1922年至1940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一个统一国家,首都莫斯科。从1990年3月到1991年12月,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外,其余均先后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而改变了东欧的版图。1990年10月3日,战后分裂长达41年的东、西德国统一,南斯拉夫1992年“一分为五”,因领土、民族等原因,爆发了“波黑战争”,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末也恢复为战前的两个国家。在教学中较好地联系上述知识,能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添学科趣味性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运用“洋流”知识,可进一步讲解国际人口迁移: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归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等到美洲,归程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欧洲。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内容,可结合讲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现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并提出太阳系学说;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把哥白尼学说更推进一步,认为大自然是无限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制造了天文望远镜等知识。景观地理知识中,可适当讲述云冈石窟是南北朝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而开凿的,教材封面是第二十窟里一座高达十三点七米的大佛像,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当时著名的石窟还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时代又开凿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叫千佛洞),莫高窟里的雕像、壁画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农业方面可联系下列知识:在我国古代半坡氏族时期进入原始农业阶段,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他们用骨耒翻地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美洲的印第安人较早地培植了玉米、甘蔗、马铃薯等。

总之,地理教学与历史知识的联系是有趣的,是富有启迪性的有机体。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历史知识来丰富和注释综合科的教学。

篇5

关键词:低血压;眩晕;中医方剂;中医成药;补中益气汤;仙桂胶囊

低血压的主要病位在心、脾、肾,症候以气血两虚证、心脾肾阳虚为主,因此本病的治疗方法以补气养血、养心健脾为主。低血压的常见舌象为舌质淡红、舌质淡白,舌苔常见为苔薄白,常见脉象为沉脉、细脉、无力脉、弱脉。低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有家族遗传性,通常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内分泌紊乱、急性失血、感染性疾病等,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疲乏、无力、心前区隐痛、不适、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低血压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因素和基础疾病的加重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参照《实用心脏病学》(第五版)对低血压的诊断标准认为,成人收缩压<90mmHg(12.0kPa)和舒张压<60mmHg(8.0kPa)[1]。统计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被调查882524人(年龄15~75岁),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2.70%和7.36%,另有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低血压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发病主要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血管病变、神经功能障碍和药物有关,故治疗主要采用α1受体激动剂[2]、葡萄糖、三磷酸腺苷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药物缓解急性症状,但往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增多,长期用药收效甚微。中医根据其整体观对低血压从症状、体征、脉象、舌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即不同证型施以对应的方剂,同时密切注重各个证型的相互转化[3]。中医成药的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对高血压、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亚健康等慢性病表现出很好的疗效。目前关于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认识和诊治的综述甚少,故本文旨在就中医辨证诊治低血压进行综述,为开展低血压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对低血压的辨证认识

低血压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头晕、胸闷、心悸、纳呆、精神倦怠、失眠多梦等[4]。中医认为其属于“眩晕”“虚劳”范畴。《黄帝内经》中有“眩晕”之病名,《灵枢海论》则称其为“眩冒”;《灵枢卫气论》称其为“眩仆”。此后的《伤寒论》则名之为“头眩”“眩悸”。隋代巢元方等认为“眩晕”“虚劳”由“体虚受风,风入于脑”所致[5]。唐代医家王冰在点注《黄帝内经》中指出:“眩,谓目眩,视如转也。”此后,明清医家对低血压统一以“眩晕”为称,并沿用至今。中医对低血压病机病位的辨证认识:王璇等[6]研究发现,低血压虚证以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为主;低血压实证以痰滞、气滞、血瘀、湿阻为主;低血压主要病位为脾、心、肾、肝、胃、肺、脑。中医对低血压症候的辨证认识:王璇等[6]研究发现,低血压证型有气血两虚、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心脾阳虚、脾虚气陷、血虚、肾精亏虚、脾虚痰阻,其中以气血两虚证、心脾肾阳虚证为主。低血压舌象以舌质淡白、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质黯为主,舌苔以苔薄白、苔白、苔薄黄为主。低血压的脉象以沉脉、细脉、无力脉、弱脉、弦脉、数脉、滑脉、涩脉为主。

中医诊治低血压的优势方剂及成药

中医辨证论治低血压的优势方剂及成药:王璇等[6]研究发现,低血压治疗方剂以补中益气汤、生脉散、桂枝甘草汤、四君子汤、归脾汤、沙参麦冬汤、升陷汤为主;成药主要有仙桂胶囊、益气升清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枳实注射液。优势方剂及成药归经有脾经、心经、肺经、肾经、胃经、肝经、大肠、胆经、膀胱、心包、小肠、三焦,其中以心、脾、肺、肾经为主。

中医方剂、成药对低血压的诊疗优势

中医方剂对低血压的诊疗优势:①补中益气汤:李健[7]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治疗低血压82例,结果表明总有效率100%。潘琳琳等[8]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两虚、心脾肾阳虚低血压,效果显著。②生脉散:杨东明等[9]研究发现,生脉散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支应鹏等[10]研究发现,生脉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③桂枝甘草汤:周国钧[11]研究发现,补中益气合桂枝甘草汤、大补元煎合当归补血汤、真武汤合保元汤等方剂治疗低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高天德[12]研究发现,桂枝甘草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效果显著,显效率达98%。④四君子汤:冯骥[13]研究发现,四君子汤及加味方治疗脾胃气虚证型低血压,疗效显著。王晓红[14]研究发现,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低血压总有效率达95.0%;⑤归脾汤:张晓明[15]研究发现,加味归脾汤治疗症状性低血压总有效率达90%。张朝霞[5]观察发现,归脾汤加减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总有效率达94%。⑥沙参麦冬汤:杨水清[16]观察发现,沙参麦冬汤合四君子汤治疗气阴两虚证低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达90.7%,治疗组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宝英[17]研究发现,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虚型低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升陷汤:杨宏志等[18]研究发现,升陷汤加减方治疗症状性低血压总有效率达93.33%。孙学功[19]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合升陷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显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参芪定眩汤:参芪定眩汤加减治疗低血压,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成药对低血压的诊疗优势:①仙桂胶囊:赵明君等[20]应用仙桂胶囊(组方:红参、枳实、麻黄、桂枝、熟地黄、麦冬、络石藤、仙鹤草、阿胶、天麻)治疗低血压50例,结果发现总有效率为88%,症状疗效总有效率达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益气升清胶囊:耿强等[21]研究发现,益气升清胶囊对原发性低血压气阴两虚证效果显著,益气升清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③参松养心胶囊:仲崇涛等[22]研究认为,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虚下陷型及气阴两虚型低血压,疗效显著。④参麦注射液:李晓峰等[23]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对原发性低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⑤生脉注射液:严晓枫[24]研究发现,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可纠正血容量不足,升压更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益气固脱,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⑥枳实注射液:刘向敏[25]观察枳实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低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排出量和射血分数均可明显增加,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47.5%和95.0%。

篇6

天然气: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篇7

关键词:职高学生;旅游地理;学习能力;教学模式

“一流学生进重点,二流学生进普高,三流学生进职高。”如果单纯从学习成绩来看,有一定的道理,但一个人的智能却是多元化的,有语言、动作、逻辑、音乐、观察、人际等多项智能。因此,作为教师不能以偏概全,而应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探讨适合职高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使三流成绩的学生具有一、二流的综合素质。

职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职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调查实验

调查实验对象: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08届导游班级学生80人(3个班),旅游管理班学生40人(1个班),共120人。

实验方法:以提问、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各项地理学习能力的调查实验。

(二)职高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

缺乏学习兴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有着强烈的厌恶感,有60%的学生很讨厌地理,只有2%的学生喜欢学地理,有38%的学生觉得对这门课程不讨厌,也不喜欢。经分析职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因素,自身的贪玩,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客观因素,地理知识枯燥无味;三是不良的学习情绪,自卑心理作祟,学不好就讨厌学,讨厌学就更学不好,以致恶性循环,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

学习方法不正确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99%的学生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是在考前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地理,是应试教育所致,教法不当,学法自然不当。

学习有畏难情绪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77%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深奥难懂,没有一位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容易学。这与地理知识本身抽象且不易理解有关,也与学生不求进取,知难而退等消极情绪有关。职高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阶段都是学习的“失败者”,他们的学习成绩总是处于班级的最后几名或者十几名,于是“破罐子破摔”,有逃避学习的心理。

学习目标与实际行动反差较大只有7%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用处不大,而73%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可以增长见识,20%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有利于就业,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结果。可这又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相矛盾。学生学不好不是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他们的惰性在作祟,不愿付诸于行动。

虽说起点低、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是职高生的通病,但好动、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往能力较强却是他们的优势。如何把握职高生的学习能力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素质,是值得每一位职高教师思考的问题。

探索适合职高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高生在初中成绩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学习热情不高,上课不爱听课,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是“满堂灌”,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游离,产生听课疲倦,出现睡觉、讲话、开小差等一系列问题。在旅游地理课教学中,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关键。为此,在课前可以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在授课时能够用图片说明的一律使用图片,用旅游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他们的震撼,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讲述钱塘江大潮时,教师可以展示游客与潮水赛跑的图片;在讲气候旅游资源时,教师可以展示海市蜃楼的图片;在讲名山景点时,教师又可展示大量的景点图片。学生通过图片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会渐渐萌生和培养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

(二)选择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本是精华,是众多专家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内容丰富而全面,但再好的教材学生不接受也是空谈。只是照本宣科而不顾及学生的特点,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多而杂,不如少而精,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大多数职高学生不善于归纳总结、起点低、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自创教学模块,以课本为依托而不应拘泥于课本,要选择专题教学。如在高一上学期教师主要讲述三大板块:一是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二是名山旅游资源,三是水体旅游资源。在讲述名山旅游资源时,教师从各名山的历史、文化、传说、著名景点、旅游活动等几方面去阐述。这样的专题教学,脉络清楚,学生易于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在做中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现代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一个人的情绪是决定他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情绪,自然不会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职高学生不仅大部分学习基础差,而且伴随着消极的学习情绪:或得过且过,不想学习,只想混个毕业证向父母交差完事;或是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望难却步。职高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学习情绪,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学习情绪。

十五六岁的职高学生大多个性较强,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要认同他们、赏识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尽可能地维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学习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能局限于课堂45分钟;学习是个多方面的活动,不能局限于单纯地听课和阅读。职高生好动,思维活跃,而且有非常宽裕的课余时间。如何让学生在动中学,将学习过程延续到课外呢?教师可采取活动教学的方式。在讲述名山旅游资源前,教师可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泰山组、华山组、黄山组、庐山组。课前三周布置任务:收集此山的图片、典故、名人绝句、特点、风景点、旅游活动,并要求组长对每个同学的资料收集情况进行统计评分。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购买相关书籍,有的借阅相关书籍进行摘抄。课堂上安排由该小组成员讲解,其他三个小组根据内容、组织、讲解、仪态四方面的表现评分。每个人的活动分数由小组自评分(资料收集分)和互评分(课堂表现分)两部分组成,教师则引导全班学生对每个发言的学生都进行正面评价,充分肯定其优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因为投入,因为参与,因为在做中学,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又提升了学生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学生也能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四)分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分层评价、分层激励就是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励他们超越自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性。

职高学生在初中阶段始终处于“落后群体”,经常听到和受到的是教师的批评和冷落,他们总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可他们在内心深处同样希望得到教师的辅导与肯定,希望得到教师的激励。因此,实施分层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在地理课程的评分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教师可采取“加分制”。上课时教师随时提问,回答正确的要加分。下课前教师还可给学生创造加分的机会,特意留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如“六大古都在哪里”、“四大避暑胜地在哪里”等,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找到答案的都要加分。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不同的任务,并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分别进行评价。由于加分涉及方方面面,不同层次、不同优势的学生都可以加分,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不再把学习地理当成一件可望不可即的难事。

(五)设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在“职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调查”中,只有20%的职高学生意识到学习有利于就业,即学生对于如何培养职业能力比较模糊,未能将学习与就业联系起来。职高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设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

明确学习目标,将所学知识与相关职业联系为了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对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在导游班的导言课上,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导游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回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的回答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有的回答应具备扎实的史地文知识。最后大家一起归纳出优秀导游应具备的素质:服务者的意识、导演的水平和演员的本领,而综合性的知识和素质则贯穿始终。这样,在上正课前教师就与学生一起明确了学习目标,即培养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导游人才。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职业能力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而职高生进入社会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职高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必须培养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到各学科中的,因此,各学科要相互联系,专业课不仅应与文化课相结合,各专业课也要相互渗透,才能全位地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知道,旅游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时应学会利用资源,加强与文化课的联系。如讲述古代六大名楼、名山时,可与语文课所学的相关诗句联系起来,以诗文来记忆名楼、名山;讲帝王陵墓时,又可以与历史知识相联系。这样将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学生就会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职业能力。又如,导游班的学生都渴望得到导游证,导游证考试虽然没有旅游地理这门课,但有一门课是广西导游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旅游地理专业课与广西导游专业课的相互渗透,寻找契合点。对导游考试涉及的一些地理问题,教师与学生要一道探讨,这样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善于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和智能优势。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差异不在于智能高低,而在于智能结构不同。积极调动学生的优势智能,弥补其弱势智能,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高学生的优势智能是好动、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开拓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学会赞赏,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踊跃地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教师则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专题教学,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这样,由学生自设问题进行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切合学生的特点,易于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只有切合职高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编程教学最能直观地体现计算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发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并将他们的思维逆转,设计并制作所玩的游戏。在玩中学,无意中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快乐。下面以Scratch教学中的一课为例,谈谈游戏中的快乐课堂。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用游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习“鼠标跟随”和“随机数”这一内容时,教师设计了“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上课一开始,教师便展示用Scratch编制的“大鱼吃小鱼”游戏,要求和同学们一起玩。教师先玩一遍,边玩边简单地讲解玩游戏的规则。然后请两到三位学生上来进行游戏大挑战,和老师比一比,看谁玩的时间更长,吃掉的小鱼更多。

游戏点燃了学生兴趣的火焰,学生们几乎个个都高举着手,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挑战一把。其他学生在观看了学生代表的挑战后依然兴趣高昂,想上台来挑战。借着学生们极高的兴致,教师趁机提出课堂任务:编制“大鱼吃小鱼”的游戏,编完了一起进行游戏挑战。从玩游戏到制作游戏,学生的角色首次从台前转向了幕后,而且游戏编制完成后当场就可以玩,他们都怀着好奇、迫切、憧憬的心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课堂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十足,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学习,在让教和学减压的同时,课堂也变得充满快乐与活力。

引导为主,将思维培养融入游戏

在看过玩过游戏之后,学生对游戏的过程、方法和规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大脑中已形成了游戏的初步模型。此时只要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编制游戏的步骤,就可促成游戏的编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用引导的方式替代直接教授的方式。通过设问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进行处理方法的迁移和扩展。

在游戏的准备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制作“大鱼吃小鱼”的游戏需要设计哪些内容?游戏发生在什么场景中?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游戏角色的添加和舞台背景的设置。舞台背景可以从软件提供的背景资料中选择,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当然学生也可以上网搜索所需的舞台背景。

在编制大鱼游动的游戏脚本时,教师请学生回顾大鱼的游动方式:紧跟着鼠标。让学生明确编程思路:大鱼跟着鼠标动。引导学生在程序区寻找相应的程序模块:大鱼的游动属于“动作”模块区—,跟着鼠标是“面向鼠标指针”模块一,游动是“移动10步”模块等,明确的思路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引发学生进行连环思考,从而完成脚本的编制。

编制小鱼游动的游戏脚本时,让学生学会问题处理过程、方法的推广和迁移,参考大鱼游动脚本的思路模式进行编制。

在这个环节中,还可以对学生在计算思维中“构想问题,并能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方面进行培养。先让学生自己试编“小鱼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的脚本程序。当他们编完后,发现小鱼只在一条直线上来回游动,于是构想出问题:怎样自由地游,而不被束缚于一条直线上?问题引发了思考,会使他们想到“旋转15度”模块。当添加了此模块后,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小鱼只在固定处打圈圈。针对这一共性问题,教师再进行引导:小鱼摇摆着游动。引导学生对旋转角度进行修改,从而自然地引入随机数的教学,同时将学生遇到的问题顺利解决。

细化任务,梯度上升,提高学生阶段性成就感

有了成就感,心隋就会变得快乐,就会刺激学生不断地往下学。学习中阶段性的成就感是促使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整个游戏的任务细化成一个个的小任务,并由简到难梯度设置,使每位学生至少都能完成一部分任务,都有成功的收获。

“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共划分成5个小任务,任务呈现如下。

任务一:设置游戏场景,添加游戏主角

这一任务由舞台背景设置和角色添加两部分组成,是最简单的,也是游戏的准备阶段。在学这一课前,学生已能熟练进行舞台背景设置和角色添加。第一个任务设置成学生们都能快速完成的最简单的小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顺利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二:编制大鱼游动脚本

大鱼游动脚本所需的模块较少,学生在明确了鼠标与大鱼的关系后就可在程序区找到相应的模块。相对于第一个简单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并应用新学的知识“鼠标跟随”进行编制。

任务三:编制小鱼游动脚本

完成任务三时,需要学生明确思路:小鱼摇摆着游动。脚本编制方法可以参考大鱼游动的脚本。在编制这个脚本时,学生的编程思路一定要明确,并用新学的知识“随机数”来进行编程。随机数的设置也需要经过思考。

任务四:编制小鱼被吃脚本

引导学生思考小鱼被吃时的情景:如语言、声音等,编制相应模块。让学生思考:小鱼被吃后会怎么样?这部分脚本由学生自己思考编制,教师不再进行演示。

任务五:游戏再继性,编制小鱼再现脚本

为了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小鱼被吃消失后,还会在其他地方出现。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掌握随机数模块的编制方法。

任务细化,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小任务,有利于学生逐步完成。学生每做完一个任务即可测试是否成功完成。特别是任务二至任务五,编完脚本就可以运行测试,效果立竿见影。任务的设置上难度逐渐增加,趣味性也随着增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一旦完成了一个任务就会兴奋地运行测试。如果测试成功,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任务环环相扣,学生的喜悦之情逐级上升。还有的学生突发奇想,为游戏添加了更多趣味性的规则,他们在课堂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溢于言表。

篇9

其实,翻翻新课标,它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所以,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课堂课外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那么,孩子们就可以很快独立行走。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以下这几个方法有助于学生识字效率的提高,操作性也较强。

一、 创设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想提高低年级的识字效率,就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教育机智来驾驭课堂,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常常提醒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于是,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几种游戏:

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火车火车谁来开,火车火车我来开"的儿歌声音,教师出示一个个生字,随后任选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还比比哪组火车开的直。

猜字谜:这个方法尤其适合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可以帮助记忆。例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是什么字?(高)谜语猜出来了。再如,学习《蚕姑娘》的时候,"天下一条虫"就引入了"蚕"字。简单的谜语,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这个生字。

找朋友:老师与学生人手一份字卡,老师在前面读出字的名字,如"图",问:"图,图 ,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在自己的卡里找到"图"字,大声喊:"图,图,你的朋友在这里。"在反复认读中识记字形,掌握读音,强化记忆。

二、将课堂内容制成练习,及时巩固知识。

很多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将学与做分开。因此杜威强调:"教学做合一"。而现在,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十分新颖易于接受的方式,课后不及时巩固,导致学生前学后忘。其实,教师可以摘录课堂中的一些小知识,让学生课后巩固,再在课堂上让小朋友们比一比,赛一赛,及时巩固孩子们应到手的知识。

三、运用多样的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授之以渔"。在备课时,我经常会准备多种识字方法,以便课时所需。比如说:

1.归类识字法: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

2.联想识字法: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应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教学中强调字义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故事识字法:低年级学生还保持着喜爱听故事的特性,因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将一个个较为抽象的汉字演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篇10

1.1改变教育观念

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准确性转变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育思想和观念。它们的内容广泛。关于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质量,涉及到了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目标以及定位的问题。而高校在培养然才目标的问题上,定位于培养“地质工程师”上,但是经过实践证明,大学四年的教育很难让学生们在石油地质教学上,同时出现全面的专业教育和宽厚的基础。这就需要石油地质教学的改革,应该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目标,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标准。

(1)培养石油地址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热爱祖国的政治素质;培养具有勇于挑战,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毅力以及自我控制和承受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严肃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以及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

(2)培养石油地质人才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培养从事外语语言、专业业务活动、开发计算机和应用、表达文字等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开拓的能力;培养管理组织、应变、表达语言等的社会活动能力。

1.2对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理论、专业和基础的关系要正确处理

石油地质专业的改革教学中,要摆正实践和理论教学的关系,避免重实践轻理论或者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发生。要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扩宽专业知识和领域。通过国外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教学总量里,20%的军训、野外现场学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80%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总时数里,50%的理论基础课,30%的专业选修课和基础课,20%的其他选修课。

1.3坚持创新改革新路

把石油地质专业教学办出自己的特色对于石油高校教育改革,石油总公司在1984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办出特色”的要求。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未来社会和石油企业的发展,为了培养一致目标的人才,对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北京石油大学可以提高对北京地理、师资和生源的优势影响力。使北京石油大学称为研究生的预备基地,办成新型的特色鲜明的地质专业学校。

1.4更新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内容

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堂体系的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调整、删减、充实、更新受到课堂体系优化的影响。

(1)大学的课程内容出现了高中的内容或者硕士研究生的内容,严重的影响了四年本科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上提”和“下拉”的状况,是课程内容变得复杂,混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2)课程的内容出现重复,门数过多,对教学内容片面的强调了体系和系统的完整性。

(3)跟不上科技的新发展,课程内容陈旧。因此对石油地质的教学内容要进一步的改革优化,采取“删、增、合、建”的方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增加教学新内容,减少不要必要的门数和课时,以及删去重复的、繁琐的、陈旧的课程等。

1.5积极地调动教师参与到教改中,建立激励政策

广大教师的精力投入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有些高校的教师仍旧延续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忽略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一部分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精力还不够,重科研、轻教学的态度很普遍。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激励政策和措施,积极地调动教师的教师对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改革,并且加以高度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总公司相关的人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1.6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善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的电子教材

把石油地质教学内容挂在局域网上,让学生们在课后、课前也能阅读使用,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点,通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疑难问题,采取这样的方式方便了学生对巩固的复习和阅读。

(2)利用电子教案,改善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尹娜问题,长时间的得不到解决。随着科技的反战,教师们可以利用电子教案,把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进行图片处理。如:分布模式、典型事例、勘探情况等,通过图片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利用录像利用地质背景

勘探状况的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和讨论,增加它的学习情趣,加深某些问题的认识。

(4)课堂讨论积极地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

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让他们公开的叙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石油地质问题的表述和思考能力。总结石油地质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是一劳永逸和立即见效的。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取得石油地质专业教学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