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范文

时间:2023-04-03 15:2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法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法概论

篇1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基本的经济法律意识是经济类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经济人才是教师的职责。为提高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分析该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

“经济法概论”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养出现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实际用途,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学习较少,学识基础薄弱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多,但教学学时较少,因此在各高校,“经济法概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基础弱,听不懂,无法融入课堂里,这样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颠倒,必然无法令人满意。

(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

如今,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是知识具有依赖性,学生学习只懂皮毛,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思维狭窄,不会产生创设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讲授经济法律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层次感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是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偏多,而且繁杂深奥,大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参考价值,而且较为陈旧,无法做到立足实际,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如《劳动合同法》等章节更新缓慢,无法做到对现有问题进行实际分析,且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层次感。

(四)传统的考核结果束缚学生的学习潜能

目前我们高校的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试,这导致学生还要遵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展开,让分数来作为测评师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传统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高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调整课时设置

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奠定法律基础。在初步明确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进行差别对待。经济学专业建议先开设《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此基础上设置《经济法概论》,两者课时合计60课时,中间10课时实现实训;非经济学(非法学)专业可直接开设《经济法概论》,但要保证48课时以上,中间有8课时以上实现实训。

(二)重点必须突出,逻辑必须清晰

经济法教学内容繁多,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应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取舍课程内容,形成自己的专业需要,如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就应注重市场管理法等的学习;学会计专业的,就应注重税法、金融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俱进,比如将新出现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立法及时的融入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思考热点,开拓学生的思路。(三)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开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知识充实进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参加一些学生法学社团,也可以与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实习观摩基地。另外,强化案例教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得多样,可以进行讲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课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案例的选择应重视符合“三实”(实战、实用、实务)带动“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要求,尤其要重视一个“实”字,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有实际作用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及探究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常见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种: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

1.列举案例法

是指在授课中,教师为了更具体形象的阐述重点难点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讲评案例法

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学重点而对一案例进行深入的解剖与分析,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理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使用电化教学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

3.讨论案例法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某一主要章节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有针对性和难度的案例,并且人们大都对这个案例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的。案例要有详细的情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小组讨论,大班讨论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最后要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经济法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对于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可以出题进行统一考察。通过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理论,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课堂的教师不要固守传统的法律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从不同方面做工作,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琴.浅谈经济法概论中的案例教学[J].文教资料,2005,(2).

[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3).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法概论课程;运用及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55-02

一、《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的特点

《经济法概论》课程是贵阳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营销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我们知道,经济法课程也是各大专院校法律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但与之相比,我院营销方向的经济法概论课程有着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特殊

法律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法官、律师及法学研究人员,因此在教学中更注重立法研究、学理分析及适用法律、事后诊断案件的能力培养;我院营销方向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提高中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追求交易稳定,确保交易安全,事前防范交易风险的知识和能力。由此可见,对中药学营销方向学生经济法教学课程的要求远远低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

(二)前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差异性

法律专业学生有着较为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而我院营销方向的学生前期开设的课程仅有法律基础一门课程。可见,要使学生在无甚多法学基础、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尽可能掌握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可操作和实用的经济法知识,要求就更高。

(三)内容多、课时少

《经济法概论》课程中,需要把握的法律知识涵盖了民法、商法、经济法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仅单行法就有二十个左右。由于培养要求的特殊性,该方向学生还需掌握大量中医药学相关基础知识,因此《经济法概论》课时数较少。这就使得我院《经济法概论课程》呈现出内容多、课时少的局面。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概论》课程中运用的意义

案例,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普遍来看,经济法是一门学起来比较枯燥但实用性又很强的课程。我院营销方向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会面临大量的经济法律问题。从该方向学生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前期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相对欠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掌握好教材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须尽量变理性知识为感性知识,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具体化甚至生活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及探讨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1.案例的选取要与教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相吻合。教学案例的选取,首先要与教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相吻合。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予以精心构筑的教学纲领性文件,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把教学内容理解透彻,了解实际,了解学生,才可能在众多的案例中选出适合我们学生的案例。任课教师切不能为迎合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片面选择一些热点问题或现实性、针对性强但却脱离教学目的、偏离教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案例。针对我院的情况,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以地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习到防范交易风险的知识及能力。

2.案例的选取要在教师的驾驭范围内。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也深有体会,要能真正把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基础理论知识吃透理解,还需教师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教师应当在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尽量选择在自己知识范围内能驾驭的案例,这些案例应是成熟、典型、针对性强的案例。

3.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多角度性。多角度性一方面体现在知识点上,案例内容要体现一定的专业知识性,不局(下转157页)(上接155页)限于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涉及多个知识点,有时还可以适当涉及专业以外的更多领域,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多角度性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规模性上,案例的选择要做到大中小相结合,做到小的随时穿插,中的小结,大的总结。

4.案例的选择要注意时效性。案例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将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社会经济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经济法概论》课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法律法规往往会根据社会经济生活作出更新及调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时效性,要根据社会热点教学难点,及时更新案例,提高经济法教学的实效性。

(二)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1.案例的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可以口述,还可以是板书、复印资料、多媒体演示等。各种不同的呈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口述节约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学生瞬间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不易全面地把握案情,因此口述一般只适用穿插于课堂中的微型案例;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板书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板书占用的课堂时间较多,因此已较少采用;多媒体演示是目前广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其运用在案例上优势更显突出,既节省时间,又能使教学有声有色;在遇到大案例时,课前复印资料不乏是一项较为不错的选择。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呈现方式,如情景演示等等。

2.案例的分析方法。案例的分析采用何种方法,任课老师应视教学的具体目的及情景而灵活选取。微型案例,在课堂中的任何环节均可穿插采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点更为感性,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对于这种案例教师可以采用课前、课中或课后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带着思考学习,自己发掘答案;小中型案例一般在每一节结束后用于本节知识点的小结用,主要考察学生对每一节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这种案例,因为涉及的知识点不太多,且学生刚学完,可趁热打铁,任课教师可以采用个人分析为主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分析案例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独立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思考,最后任课教师略作小结即可。大型案例,一般在一章或几章结束后方运用,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各章或几章综合知识点的掌握并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这种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融合了不同章节的内容,是难度较大的案例。由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耗时较长,因此教师对这种案例在课前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而这种案例的分析最好采用常规的四步骤分析法即:学生个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一些细节。在案例教学中,任课教师还应注意一些细节性问题。首先,一定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思考和创造会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在案例分析中,学生肯定会有着不同的观点,礼貌地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是我们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也是基本素质的体现。公开而有礼貌地表达不同意见,形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分享的“思想平台”,做到,达成共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是案例教学要达到的真正境界。

总的来说,在贵阳中医学院《经济法概论》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任课教师,我们一定要谨记,任课教师的整个教学的过程都是为教学定位及培养目标而服务的,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切不能哗众取宠、为了博得学生暂时的关注歪曲了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3

一、案例教学法为主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条约与惯例是兼顾到不同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特点制定形成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内容,提高他们的演绎、归纳、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在案例的组织上,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必要时加入一些具有生动,较受社会关注的案例。选择的案例应与所讲授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并涉及多个知识点或多个章节的内容。

其次,在时间的安排上,可以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并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思考寻求解答。预习案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多角度解决问题。课堂上可以就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许多案例往往学生各执一词,通过对案例深入细致地剖析,学生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既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推理能力,又锻炼其口头表达、辩论能力。

最后,在完成相应课程内容学习后,还可以选取一些时事性、较有深度及广度的案例讨论。例如,世界贸易组织法学习完成后,讨论我国在世贸组织中所经历的案例,学生可以进一步深究如何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我国有关的贸易争端。国际金融法学完后,可以讨论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在学生深入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后,提出一些有建设性、前瞻性的对策及建议。通过这种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学以致用,也促成学生关心、了解世界经济动态,中国的经济、贸易、金融环境等。

二、比较教学法为辅

比较法是法学一个基本研究方法。比较法应用于教学中也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比较在法学中有古今比较、中外比较、新旧比较、各国部门法的比较等较多种类。国际经济法这门课涉及领域广泛,有国际贸易法及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内容庞杂,边缘性较强,各个部分即相独立又相联系。利用比较法,学生在比较分析中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将相关知识组织起来构筑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应用比较法应注重比较对象的选择,比较对象须是相同范畴,具有相似处、可比性的,容易混淆的法律概念。例如,在国际贸易法章节中,比较联合国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异同,总结如何签订涉外经济合同。在学习贸易术语时,通过各组术语的比较,分析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变化,学生才能掌握各术语含义。在学习国际结算中,可以进行新旧比较,比较UCP500和UCP600的差异,发现国际贸易发展变化规律。在学习国际投资中,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投资政策取向的差别,找到其差异原因,才能更深刻理解目前国际经济秩序现状。比较之后,教师可以作必要的评析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对于比较内容也会掌握得更为透彻。

三、模拟角色教学法的适当应用

模拟角色法本身是案例教学法一中。它是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亲身感受整个操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技能。这种方法运用于国际贸易法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颇佳。对于将来有可能从事对外贸易实务的学生,有益于他们将来直接投入工作。

具体安排步骤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买卖双方、承运人、保险人、银行等相应人员。从买卖谈判开始进行,各小组采用典型的贸易术语、承运方式、保险条款、结算方式,一直到最后履行完毕,未参与的同学可以观摩,并用笔记录其中的问题,首先是个小组讨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四、双语教学成为国际经济法教学发展趋势

根据2001年教育部的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校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育。双语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必备阶段也是提高本科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即懂法律又懂外语全面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双语教学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培养符合未来专业需求法学人才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济法这门课本身适于开展双语教学。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很多的条约和惯例没有中文官方文本,学好这门课熟悉相关条约惯例是关键。而学生修完法律专业英语课后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开设双语教学提供相应条件。双语教学较低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外语作为工具获取增长专业知识的能力,较高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外语从事法律事务的能力。

开展双语教学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双语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与外语背景。因此,教师如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国外进修是提高业务水平的最佳途径。其次是教材的选用应当恰当,教师应根据课时和学生的水平选用合适的教材。目前,教材主要有国内撰写和外国原版教材,笔者认为选择本土教材较为稳妥。一是因为本土教材是就我国学生编写,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英语教材中英美法系的内容居多,与我国的法律体系相差较大。再次是课程的设置应当合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进度。教师宜于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调整授课中中英文比例,这期间教师应与学生及时交流与沟通,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适时调整。

未来法学人才将面临全球竞争环境,法学专业人才将有可能参与对外贸易谈判,招商引资,项目融资,企业海外上市,涉外税务,签订各种涉外合同等法律事务。中国学生往往英语听、说、写的能力较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应注重这些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学生说的机会。双语教学可以与上述案例教学法、模拟角色法相结合,学生用英语讨论案例,扮演角色,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篇4

1.有利于降低技术改造工程的经济成本

当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装置以及相关应用设备等进行改造后,需要定期对改造后的设备或者装置等进行维护与修理,那么此时就会增加一定的维护成本,甚至所维护的工程对象较大,以至于投入的成本较多,如生活污水工程,这种工程每年的维护费用将达到几十万元,甚至有些工程的维护费用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本费用,因此,通过对改造工程进行经济评价,则能够对该工程的经济成本情况以及其改造后的作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而对其维护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可能性。

2.有利于保障资产增值能力

技术改造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说,技术改造给火力发电厂增加固定资产提供了重要手段[2],如果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决策一旦出现失误,则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对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再融资能力造成影响,而改造工程经济评价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而且还为企业的资产增值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有利于推动火力发电厂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火力发电厂企业对生产设备以及相关应用设备等进行了技术改造,那么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将会降低,从而有利于树立本企业的品牌形象而推动其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当前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应用的经济评价方式以及其选择

1.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作为一种新型项目来进行经济评价的方式分析

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作为一种新型项目来进行经济评价这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简单的方法,即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看作一个整体项目,根据这一整体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来进行计算之间的经济效益,虽然这种方法较简单且较直观,但是这种经济评价方法不能够全面地反映整个项目工程各环节的投入与产出,而整个项目工程的整体投入、产出与本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相互联系,如果该技术改造工程中的某一环节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则会给整个火力发电厂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当进行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的时候,应用这种方法来评价其经济性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在对火力发电厂进行技术改造工程的时候,其会应用到大量电厂原有设备以及装置,甚至资产,从而对整个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这方面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计入到改造工程活动中,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来评价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是不科学的。

2.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来进行经济评价的方式分析

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是针对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投产后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的,通过应用这种经济评价方法来对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进行经济评价,能够有效的对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将来所带来的影响、真实效益以及作用等方面均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因为这种经济评价方法而且对比的重点内容是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作用以及该项目以外的作用。同时,有、无对比方法能够将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真实效果进行反映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经济评价方式能够客观、直接的反映出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其对于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决策活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实例探讨有、无项目对比法应用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

本研究针对某火力发电厂新建供热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为例,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以探讨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该改造工程项目是将发电厂的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通过改造后的电厂产品成本构成以及产品种类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通过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对其进行经济评价,其中,无项目包括设备的购置、监测手段的升级、试验仪器的购置等,而有项目包括治理项目与供热设备的保护项目等,这些有项目一般具有着难于计算的特点,根据本次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活动来看,其所得税后的净现值无项目财务指标为43263万元,而有项目财务指标为58466万元,其他财务分析指标以及利润与利润通过对有、五项目财务分析指标差值的计算可以了解到,新建供热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在不考虑融资方案的背景下,所得说钱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比改造前增加了不少,并且财务净利润也比改造前增加了34280万元,由此可以看出,该改造工程的开展与实施,机组的技术改造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且,通过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来对机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有效的全面反映出该项目的进行将会给火力发电厂未来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有、无项目对比法值得在改造工程经济评价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1 经济管理与现代化的关系

1.1经济管理的内涵

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促进企业现代化的管理,原因在它能体出社会发展的综合特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通过多方面因素的呈现,而体现其综合社会状况的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社会经济的实现是通过经济管理来呈现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经济管理,因此,缺少扎实的经济管理就会减慢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1.2 经济管理现代化内涵

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是对其模式、思维以及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系统,形成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经济管理与现代化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经济管理朝着民主化、网络化以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当前,人们已经对经济管理现代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原因在于经济管理现代化正在飞速发展,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现代化不断推动经济管理的发展,经济管理不能脱离现代化,二者同时存在,互相促进与发展,因此,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2 经济管理现代化特点

2.1 重理轻管

在经济管理现代化中,明确经济管理的核心是重理轻管。也就是说对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关键在于理清其中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而不是能够掌握多少程度,因此,只有重理轻管,才能彻底掌握经济管理的含义,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2 科学化、自动化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也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特点之一。在日常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探索和挖掘事物的内在规律,保证科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将借鉴和吸收的科学成果有效的运用到经济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和财富,从而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3 专业化、民主化

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民主化也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日常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对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同时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让经济管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水平发展。此外,经济管理还需要广大的职工的支持和拥护,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能力,从而有效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

2.4 能动性、创造性

实现经济管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日常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预定目标。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水平,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充分参与其中,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和优势。

3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1 管理观念的革新

随着全球经济朝着一体化方向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经济管理的观念。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跟不上潮流的发展,正在滋生新的管理理念,对旧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进行革新,以适应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健康稳定的发展。当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将现代化经济管理放在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第一位置,改变旧的“重技轻管”的管理理念,对管理理念进行新的认识,加强对管理的关注和重视。此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和潮流,也发生了改变,并将现代化技术贯穿到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技术化,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促进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2 企业经济管理的消费者导向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买方市场与卖房市场互相进行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曾经亲身经历过以及经过大脑深思考的企业,才能判断出企业平稳发展的根本是消费者。在企业的整体经营程序中,将消费者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以及管理人员也是主导因素,然而直接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还是消费者,所以,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趋势逐渐导向消费者。

3.3 组织结构扁平化

在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指挥与服从,要求必须对组织忠诚,遵循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这种组织结构完全限制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组织结构的发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时代,只有带动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创造出自我管理型的网络组织,这种网络组织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能够自我控制的知识人才进行主观性和能动性的激发,在组织结构上已经分散,但是却把信息和技术紧密联系起来,不但要有敏锐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要有团体协同和具有创造性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结构随着管理层次的不断减少,朝着扁平化的趋势发展。

3.4 民主管理方式

大部分企业的决策模式都是通过企业与组织的重心下移达成的,这种决策的模式能够快速形成核心价值,大部分优秀的企业在进行工作任命时,都会花费很长时间进行研究,而且还进行的装也分析和讨论,一旦出现不正确的任命,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而且需要花费好几年来承担这一结果,对于重要的经济管理决策也需体现民主化,通过全员进行表决,只有这种先进、人性化的方式,才能促使决策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更加适应,有利于实施决策。

3.5 实现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的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管理也随着人们的观念在逐步的发生转变,知识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已经成为企业及组织的最核心资源。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软件管理也逐渐取代了以“人”、“财”、“物”等硬件作为重点的硬件管理的主导地位。软件管理即是对“知识”、“经验”的管理工作,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成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发展的资源。任何一种优秀的管理制度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理论及经验,在这些理论和经验上,不断创新,企业和组织才能不断良性健康、充满活力。

3.6 更注重团队合作

当前社会越来越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想要稳定、顺利的发展,就需要具有合作意识。主要表现在鼓励团队协作,建立团队激励机制,融合管理者和操作者的优势,激励并强调团队进行自我管理及组织工作。这种团队随着任务的出现而组成,随着任务的改动而及时做出调整,团队中所有的成员不保留地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之充分共享。目前这种新型协作。

总之,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完成经济管理现代化并非十分简单的事情。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全以及社会经济的进行,开展现代化经济管理也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了解时代的精神,清楚经济管理的特征,清楚其发展的走向,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的推动经济管理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梅丛开,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J],房地产导刊,2014(17)

篇6

【关键词】景观艺术;概念设计;表达方法

景观设计前期阶段是设计师考察、调研、访谈不同环境、场景、对象的重要阶段,对前期结论的成果展示往往是以概念性的草图表述方式展现。一般的说,工程设计有三种目的: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由此目的产生意图,做设计意图是个先导因素,表达意图是整体设计进程的重要环节。设计概念草图对于设计师自身起着分析思考问题的作用,是将专业知识与视觉图形作交织性的表达,为深刻了解项目中的实质问题提供分析、思考、讨论、沟通的图面,并具有极为简明的视觉图形和文字说明。对于观者是意变图的表达方式,宗旨在于交流。

设计概念草图的信息交流包含着三种层面指向以及图面深度与设计阶段的限定。每个层面有者各自不同的表达图型:其一是设计师自我体验的层面是作设计思考时间所用的图像,简约而有摸索性,演变而不带结论性。其二是设计师行内研究的层面,所用的是抽象图形以提交讨论,从而激发和展开新思路。其三设计师与业主交流的层面。图像要求符合沟通对象在可接受程度的范围内作出相应深度的设计概念草图。强调直观性,粗线条,能多向发展,供业主选择,特别注意要把业主引向项目中的实质性问题上来讨论。

内容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内容是按项目本身问题的特征划分的。针对项目中反映的各种不同问题相应的产生不同内容出图,旨在于将设计方向明确化。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反映功能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景观设计是对场地的深化设计,很多项目是针对因原有场地使用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项目设计即是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的这些问题。这一类概念草图的表达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设计符号集合在图面并配合文字数据、口述等综合形式。二是反映空间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景观的空间设计属于限定设计。应结合原有场地的现状进行空间界面的思考,要求设计师理场地的空间构成现状,结合使用要求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并能努力的克服原场地缺陷改成独特的艺术空间。设计概念草图易于表现空间创意并可形成引人注目的画面。三是反映形式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形体的风格样式是视觉艺术的语言,这包含着设计师与业主审美观交流的中心议题,因此要求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具有准确的写实性和说服力,必要时辅助以成形的实物场景照片,背景文化说明,在同一项目内提供多种形式以供比较。主要还是依赖设计师自身具备的想像力与描绘能力,特别要注意对设计深度把握,概念草图是最好的手段。四是反映高程关系面的设计概念草图。高程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前期的概念设计中。高程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设计过程中所绘制的场地大剖面,有助于设计师对整个场地的纵向关系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和分析,是由二维向三维转变的过程,是设计师由模糊的意想向直观的了解转变的过程。五是反映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将科学的智能化、标准化、工业化、绿色生态化,转化到本专业中来。景观设计是为了具体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景观环境反映着人的文明生活的程度,因此把技术因素升华为美感元素和文化因素,设计师要具有把握双重概念结合的能力。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即包含正确的技术依据,又具有艺术形式的美感。

图型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图型是按交流需要划分的。现有的三种图型在项目设计中有着不同层面上交流的作用,包括了从感觉到概念,抽象到具体,象征到现实,个人到公众的行业内外可接受的惯例图型,主要有具象图型、抽象图型、象征图型。

1.设计概念草图具象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⑴ 用具体描绘的手法直观的表达设计意图

⑵ 将设计师构想变成生动的情景化表达

⑶ 将设计图的平、立、剖深化为直观的画面表达。

⑷ 引用与设计项目相似的实物、图片、画面支持意图表达

⑸ 运用各个视点、角度描绘空间与物体做验证表达

2.设计概念草图抽象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⑴ 设计进程是由模糊向明确的系列变化过程,在开始使用的往往是草图的形式在进行,由于想法的不确定因素,画面只是一些个人体验的脑、眼、手自我交流的随意符号,它仅作用于个思考的演化,是在萌生新设想,寻找火花的记录。

⑵ 用于专业交流的设计语言是在专业内部形成的。它约定的一套有明确指认意义又高度抽象的图形,作为用设计交流的符号表达系列。

⑶ 高度抽象的概念图形在设计过程中有着框架关系的可变性,单元体多重指向性,多种含意的表达功能。

3.设计概念草图象征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象征的艺术形式是以文化和心理动机为先导指定的符号系统,象征图型在景观设计专业中占有特定的位置。由于在本专业中文化艺术因素占有主导地位,景观空间界面形态被带上文化风格深刻的烙印。老的象征和新的象征形式主义风格反映在设计概念较为突现。

⑴ 传统的象征手法的图型

众所周知象征主义在西方的、东方的其它各类景观形式符号各有其独自的文化含意。用象征手法和历史文脉的概念做设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盛行的模式,九十年代则在中国盛行。

⑵ 当代象征手法的图型

每个时代都产生新的审美主流方式,引导着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它来源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国际交流背景,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背景在物质上的体现。正如当代的设计主流风格是数字化为统领的审美思潮,包含有人性化的、生态化的、走向太空的等等理想色彩。虽然设计的过程是物质技术与文化形式并重的过程,但是在追求新理想环境的途径中,从象征主义形式出发是一条快捷的设计之路。

⑶ 符号象征与颜色象征的图型

符号的特殊概括性能高效率的传递图形涵盖的信息,符号本身就是高度抽象、包含内容丰富的表达,设计图中运用符号象征的手法能简洁界定设计的价值取向,表达设计思路。颜色是设计中感官第一能感受的视觉刺激,颜色的基调确定受众接受信息的第一反应,而反应直接决定理解力和判断力,不同的颜色基调代表的象征意义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特定地域色彩的象征图形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论文摘要】《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颁布实施,从政策上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问题。因此,研究中国高校后勤领域税收政策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深化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加强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政策规范化

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属性”的提出,高校后勤不再只是高校内部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1高校后勤实体改革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1)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营业税。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所得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年8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100号文《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彻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4)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规滞后,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直接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2000年以来,以高校扩大招生这一政策背景所带来的高校大发展和引发高校投资多元化,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发的高校资产经营盈利性,在税收政策层面上开始把高校纳税主体从免征范围放置于实际征收范围中去。

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

(2)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改革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否,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实现了独立纳税人的过度,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3)税收征管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3高校后勤实体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1)完善税收、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

(2)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征管进入正规轨道。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相关部门联合,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全面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因为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工商营业执照的领发,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款征收和缴纳,涉及到对高校的财政拨款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带动高校发展,完善税收管理,需要上述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扩大信息交换的范围,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自2000年国家出台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政策以来,几经变更,形成了对高校后勤实体相关税收政策的不断修改和变化,也加重了税务部门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的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规范化管理,亟待解决。这不仅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更关系到如何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作为国家税收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8

一、在改革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特征是,从2010年起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人均GDP过了5000美元,也就是达到一般意义上的中等收入国家人均5000美元的标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的行列。在此起点上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就不是在低收入阶段提出的发展问题,而是要解决中等收入国家阶段的发展问题。

我国所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差距达到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最高点。二是腐败指数也达到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最高点。这种威胁主要还是体制问题,尤其是收入分配体制。过去30多年的改革,面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所产生的低效率问题,着力点是提高效率,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政策层面则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改革的发展效应是明显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但过了温饱阶段,而且已经或正在进入小康阶段。这个阶段的居民关心教育与健康问题,也产生了明显的维权意识,对公平性发展的诉求也日益强烈。在低收入阶段为了谋求发展,人们可能容忍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人们不可能继续容忍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更不能容忍权利的不公平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在这个背景下是否仍然强调效率优先就值得思考了。如果不讲公平,人民不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不会继续支持改革和发展。这就需要新一轮的改革来推动新一轮的发展。改革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对象是过去的改革所形成的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体制。

由效率性分配转向公平性分配,在政策层面上就是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让大多数人富起来。过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要在体制上解决推动GDP增长的动力问题,现在解决大多数人富起来的问题,是要使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增长的成果。公平性分配涉及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与此相关的体制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机制。前一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初次分配讲效率,再次分配讲公平,相应的分配机制是初次分配市场调节,再次分配政府调节。现在为实现公平性分配,初次分配领域不能只讲效率,也要讲公平。在资本、劳动、管理、技术投入都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条件下,建立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机制。与此相应的调节机制,不能只是市场调节,也需要其他方面的调节,其中包括维护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企业内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在再次分配领域强化公平分配的机制。再分配更加讲公平,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相应的体制来保证。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先富帮后富的机制,除了进一步完善累进的所得税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外,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区域的均等化。教育、基本医疗、公共交通等需要付费的公共服务不仅要横向公平(谁享用谁付费),还要纵向公平(按支付能力支付),使低收入群体也有能力享用基本公共服务。在前一时期改革中市场化的范围过大,把不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部门市场化了,如卖医院、卖学校、卖公共交通,政府实际上放弃了公共服务的职能。现在这些公共服务应该还给政府(不排除私人办学校、办医院、办公交作为补充),以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坐得起公交。二是完善政府为主导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体系和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权利。公平分配不是拉平分配水平,公平分配主要是权利的公平。现阶段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权利的不公平,相应的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通过反腐败惩处者,从体制上堵塞的漏洞,不给权力设“租”和寻“租”。二是把能够竞争化的生产环节尽量放开竞争,缩小垄断范围,在体制上克服垄断收益的垄断者占有问题。

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允许发展私人经济,并且承认财产性收入是改革的一大进展。解决财产占有上的公平权利,不能走剥夺私人财产的老路,可行的是在体制上提供增加居民财产从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其中包括: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私人投资渠道;鼓励私人创业;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收入;完善企业股权结构,允许员工持股,鼓励企业家持股和科技入股。农民也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权流转获取土地收入。依靠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这部分人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发展的推动者。而且,贫富两极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越大,社会矛盾越小。

显然,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经济改革仍然需要市场在提高效率上发挥作用,但政府在公平分配方面的改革任务明显加大了。

二、在改革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方式同经济体制相关,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是经济体制的转换。现在,虽然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发展方式还是停留在低收入国家阶段。其突出表现为:一是发展的目标单纯追求GDP;二是发展战略突出外向型;三是发展要素依赖物质要素;四是发展条件依靠高储蓄和低劳动力成本。现在,这种发展方式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资源环境供给的不可持续使这种方式的发展进入极限。二是这种发展方式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在低成本方面竞争,又无法与发达国家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竞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结起来就是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所谓增长的质量,就是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普及教育、加强环保、增加公民自由、强化反腐败措施相结合,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种“高质量”的增长,对于国家抓住时机改善这一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现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力还是经济体制。如果说前30多年的改革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的话,当前的改革则是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改革涉及多方面内容,这里着重研究调整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物质资源投入,而在现阶段,如上所述,物质资源供给已近极限,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发展方式已无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发展的驱动力需要转向创新驱动。作为发展驱动力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其中,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创新驱动,需要市场发挥作用。市场竞争会形成创新的外在压力。但只是市场调节是不够的。这是由市场的功能性缺陷决定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一些原先的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国家转型时,特别指出标准的市场经济模型“忽视了创新的作用”,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之所以不关注创新是因为市场经济面对的是已有资源(尤其是有形要素)的配置问题,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这里,市场尤其是竞争机制调节资源配置最为有效。而创新驱动是非物质的创新要素,即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无形要素,目标是创造新要素(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在这里,单纯靠已有的市场竞争机制是不够的,需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而这两个制度安排是不在已有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内的。

激励创新制度。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反对垄断,以为垄断会阻碍技术进步。但在知识和技术市场上信息不完全,具体地说,创新成果的成本有创新成本(信息成本)和复制成本(扩散成本)之分。创新成本明显大于复制成本。创新成果的复制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其他厂商不付成本从创新者那里获取创新成果并得到收益,其结果是创新者的创新成本得不到补偿,研究开发的投入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必然严重挫伤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因此,创新的动力在于创新成本得到补偿并得到创新收益。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不仅需要强化竞争环境,更需要为创新者提供必要的垄断条件,使其垄断和独占创新收益,从而产生创新的动力。

保障创新者的创新收益的制度安排就是明确并保障创新技术的厂商拥有垄断收益权(专利之类的知识产权)。新技术的推广只能通过购买发明专利之类的知识产权途径进行。如果有人复制或采用其创新成果,就要从复制或采用者那里获得收益,从而补偿其创新成本。这种发明专利之类的知识产权的垄断和独占,不但不会阻碍创新,还会成为创新的动力,也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政府的积极作用。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但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社会成本就需要由政府作为社会代表来支付。二是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避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需要政府制定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科技创新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大学的知识创新两大系统。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对这两个创新体系进行集成。集成创新即创新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围绕某个创新目标的集合、协调和衔接,从而形成协同创新。政府对包括产学研在内的创新系统进行整体协调和集成的主要方式:一是建立大学科技园,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二是提供激励性政策和体制,既要激励从事知识创新的大学和科学家向前走,进入新技术孵化阶段,也要激励企业和企业家进入新技术孵化阶段,并敢于为孵化新技术投资。这两个方面激励实质是激励产学研协同创新。

发展创新型经济,需要引进和集聚创新资源,解决好两个体制问题。一是活跃的风险和创新投资,既要有活跃的敢于向孵化新技术提供投资的风险投资者,也要有为风险投资者提供的创业投资及时进出的完善的股权交易市场。二是集聚创新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创新环境和开发环境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增加人力资本供给就能驱动创新。这就需要改变对低成本发展战略的认识。只有高价位的薪酬才能吸引到高端人才,才能创新高科技和新产业,从而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宜居宜研宜产业化的环境和体制。

三、在改革中克服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原来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三农”问题是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和关键都在于改变“三农”的落后状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克服二元结构的基本路径是以工业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镇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农民进城解决农民问题。这对“三农”发展起了明显的作用。现在全国的城市化水平过了51%,农业产值降到10%。在此背景下提出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不是重复以前的城镇化,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新的内涵,即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镇化。过去的城市化重心在工业和城市,以此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主要途径是农民进城。现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则是倒过来,发展重心转到农村,主要途径是城市中的发展要素扩散到农村城镇,改变农村落后状况。城镇化不只是发展问题,更是体制问题,二元结构的背后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二元体制。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现代化。农业中现有的生产要素无力承担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可行的途径是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科技要素,二是人力资本要素。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城乡间要素的平等流动,尤其是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村。现在的问题是农业要素只有流出,没有流入,症结在于农业收益太低。这就提出了农业改革的方向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投入收益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保证农业的市场收益,从而提高农民获取现代要素的能力。这里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改革。

流通体制上保证农产品的价格收益。这就要求在价格机制上等价交换,保证农民获取符合价值规律要求的价格收益。只有这样,农业才有能力获取新的生产要素。过去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压低农产品价格,现在是农产品流通体制导致过高的交易成本:一方面,分散经营的农民面对中间商,由于信息不对称,谈判能力差,即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收益也不会到农民那里;另一方面,农产品存在季节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市场价格波动太大,因此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太大。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组织,其中包括,一是组建农民参与的销售组织(合作社)承担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农民获得应有的市场收益。二是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或者建立农产品风险保障基金,为农产品生产锁定风险。

完善农产品产业组织。目前农产品主要是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附加值太低。扩大农业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最终产品的延伸及相应的分工,可以真正提高农业收益。这就提出农业工业化要求。农民提供给市场的农产品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也就是附加了加工价值的农产品,才可能有较高的收益。而且在这种一体化的产业组织中,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也可大大降低。组织农产品产业组织和分工只能在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中进行,发展公司型的家庭农场就成为应有之义。

保证农民的资产收益。农民的资产主要在地产(尽管是承包权)和房产。就土地来说,农民对土地实际上仍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从目前的农业收入来看,土地除了作为农作物的载体外,实际上不能给农民带来收益。农民要能得到土地收益,土地就得流转。土地在出租时可得到地租,土地在向种田大户集中时获得转让收入,土地也可抵押获得贷款,也可入股合作经济组织获得股权收入。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保证基本农田红线的前提下也可直接上市。农民被国家征用的土地的收益不能限于征用时的价格,还应该分享其上市时的增值收益。

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的城镇化。城乡差距实际上是市民和农民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分散的农民长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其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准均落后于城市居民。几千年来市民和农民实际上是身份的固化,农民市民化的实质是要克服这种身份的固化,其内涵是解决平等的市民权利。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城镇化,就是要使广大农民享受市民权利。人的城镇化不能仅限于进入城镇的转移人口的城镇化,还应该包括在农村的农民的市民化。市民化即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享受的权利平等。在此条件下,如果还有市民和农民的区别,那只是就业岗位的差别。显然,农民享受平等的市民权利,说到底是制度问题。

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种改革到位,就可以使城乡居民在城市和农村的流动和居住地不受户籍的限制。农民居住在城市,城市职工居住在农村完全取决于各自的选择。关键是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机会。市民化的第一步是进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也就是解决好占城镇总人口的23.0%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镇的入学、就医、居住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市民化的第二步是给农村的农民。具体地说,农民就业与城市人享受平等的权利;农民及其子弟入学及选择学校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农民与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卫生和医疗权利;各种社会保障不只是提供给城市人,也提供给农村人。其他公共产品享用权利也是这样,农村人与城市人公平享受。

打破基本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投入的城乡分割体制。农民不进城就享受市民权利的基本途径是:将提供给市民的机会和设施安排到农村城镇去,扩大城镇就业的机会,把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办到农村城镇,增加城镇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的供给。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农民不进入城市就能享受到各种市民的权利,其生活方式与城市人趋向一致。这些都跟国家的投资体制相关。长期以来,投资的城乡分割根子在所有制分割。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镇土地国家所有,因此国家对农村的投资主要还只是农村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合作组织的经营性项目连国有企业也难进入。现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上的城镇化,需要城市要素进入农村和农业,要素是跟着投资走的。这就需要打破投资的城乡分割,允许并支持各类投资(包括国有的投资)进入城镇和农村。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实现均等化实际上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关,说到底同现行的财政体制相关。目前,不同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取决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某个地区以GDP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力越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在现有的价格水平、现有的投入和现有的发展条件下,靠农村的GDP水平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税收收入和居民收入,无论如何不可能使农村生活条件达到城市水平,反而造成恶性循环。显然,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需要将之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脱钩,改变长期以自己的财政能力来安排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思路和相关政策。这意味着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要有专项的财政安排。

四、关于新一轮改革的几点结论

改革服从于发展。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改革来解决。在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面临三个方面转型,一是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效率性增长转向公平性增长;二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克服城乡二元结构,由城市化转向城乡发展一体化,由农民流向城市转向农民市民化。与此相应,需要由新一轮改革来推动新时期的发展。

改革的内容和路径因发展阶段的改变而改变。前一轮改革解决低效率问题,这一轮改革则要解决科学发展问题。前一轮改革是要增强竞争性,这一轮改革则要增强凝聚力。因此现阶段的改革需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篇9

[关键词]经济性垄断;行政垄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7.08.038

1制止经济性垄断

“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少聚集在一起,如果它们聚集在一起,其目的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经营者是市场的“单元格”,寻求垄断地位以获得超额利润是经营者内生的欲望。作为反垄断法中三大支柱性经济垄断行为,卡特尔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有排除或限制竞争影响的经营者集中,是市场经济下最频发、最典型的反竞争行为。着眼于我国现实,虽然在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市场中的经济性垄断主要表征为外资企业垄断(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到“微软”“高通”反垄断案)和国有企业垄断(如石油石化、工农中建等),但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也逐渐显现行业巨头,如电商领域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互联网领域的百度、腾讯、360,房地产领域的万科、万达、万通等。这些行业巨头的出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悬在竞争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们有动机也有实力成为市场竞争秩序的摧毁者。为了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秩序,必须考虑第三方的权威性制定,而居于“经济宪法”地位的反垄断法则可以通过制止各类经济性垄断行为,来为市场参与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繁荣和发展,为中国“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注入新鲜的血液。

2破除行政垄断

当下中国市场的垄断形态,并非经济性垄断的单一投射,而是经济垄断、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耦合存在。除了经济性垄断外,扮演社会经济管理者、国有资产管理者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三位一体角色的政府还垄断着很大一部分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权,并且经常性地直接参与竞争性市场活动。虽然经济性垄断具有频发性,但其终究是市场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结果。相比这种竞争性市场积累的“毒素”,非市场性的行政垄断往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更大的破坏性与杀伤力。例如,利用行政权力强制交易或指定交易,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又损害了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进而破坏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再如,地区封锁阻碍了地区之间商品与服务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利于统一、开放、竞争大市场的形成等。除此之外,行政垄断还导致了诸多的“外溢效果”:如通过行政手段帮助企业获取市场垄断地位,从而诱发“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与自然垄断行业交织在一起,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进而影响到自然垄断行业的管理秩序等。因此,破除行政垄断是我国当前《反垄断法》最为重要的内容。政府塑造的多重角色,使其无法成为中立的裁判者,因此,最优的做法是,除了国家垄断与自然垄断外,政府与经营者在竞争性业务领域中应完全分离,这样既可以防止“政商不明”,又可以真正发挥竞争机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产能过剩,除了经济周期等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也是政府干预造成的体制性过剩。因此,打破行政垄断,以市场化方式来清理过剩产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确立竞争政策优先于产业政策

自“七五”计划首次提出产业政策以来,产业政策逐渐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状况的“重要工具”。诚然,产业政策在克服负外部性、公共产品不足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具有竞争政策难以替代的功能优势,且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产业政策优先”契合了“政府主导”与“国家干预”的施政理念,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政策优先”所带来的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缺陷也日益凸显。例如,我国当前面临的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即可归因于此前盲目倡导的“产业政策优先”观念,即为了实施快速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从“主导产业的选择”到“重点企业的识别”都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以致竞争法则下的“优胜劣汰”定律几乎无法施展。而且,细观之会发现,我国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部门也是曾经实施“产业政策”最为集中的部门,而贯彻“竞争政策”的开放性行业则无论是其产业结构还是产业布局均更为合理。由此可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去产能”与“调结构”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实现,亦即通过“竞争政策优位于产业政策”的实践来实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二者是零和博弈的关系,相反,二者是相互促进、协同互补的,只是应当坚持竞争政策优先的市场经济思维。另外,由于我国有着几千年重农抑商的历史文化传统,故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思想较西方而言较为贫瘠,“竞争政策优位”恰恰弥补了中国人传统经济观念上“竞争”思想的匮乏,并不断以一种全新的“竞争倡导”与“竞争推进”的姿态来引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4明确反垄断执法优于行业部门监管

《反垄断法》在制定过程中即存在与其他行业部门规则相冲突的地方,在《反垄断法》实施后,反垄断执法与行业部门监管相交织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而言,在电力、电信、邮政、铁路、民航等行业部门对本行业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已经作出了限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各行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尽可能地以本行业的特殊规定来豁免其义务,或者以行业监管为名排斥反垄断执法部门的执法。一般来讲,反垄断执法较行业监管更具公正性与透明性,执法力度也更大,而非仅仅流于形式。故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权置于各行业部门的监管权之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再者,反垄断法在市场规制法中拥有“经济宪法”的地位,具有统领其他行业部门规则的效力,故基于《反垄断法》产生的执法权势必优位于基于行业法规所产生的监管权。因此,将《反垄断法》的诸多规范在执法实践中予以有效实施,使行业监管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赋予反垄断执法机构强势的执法权,才能真正树立《反垄断法》的权威,亦即如此,才能真正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需的竞争性大市场有效形成。

5结论

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反垄断法追求的目标,亦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路径。不同于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供给学派,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遵从反垄断法的“经济宪法”地位,充分发挥其“平台”性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执法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达干预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竞争体制适用,维护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需的竞争性大市场。制止经济性垄断、破除行政垄断、竞争政策优于产业政策以及反垄断执法优于行业部门监管四者之间层层递进,自下而上地构建起了完备的“经济宪法”实施体制,对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具有极大的助力作用,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释放改革红利。

参考文献:

[1]叶卫平.反垄断法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金善明.反垄断法法益研究:范式与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徐士英.竞争政策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孙晋.中国竞争法与竞争政策发展研究报告(1980―2015)[R].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篇10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程伦理教育;改革发展向度

一、培养和重塑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1.工匠精神的实质性内涵。“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严谨、坚持不懈、既专业而又敬业。这是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要求。自从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工匠精神一词之后,各业都开始追求工业工匠精神,这也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转为偏重软实力的方向,开始注重对于质量的升级。这边是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的新要求。所以各行各I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具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最重要特点,是专注,专业锲而不舍的坚守。精益求精,把工作的质量和细节做到极致,追求完美。而工匠精神的灵魂则是创新。不断创新,勇于进取。同时,工匠精神的底线是敢于担当。对于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确保自己产品的质量。工程的质量与施工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与发达国家来讲,我国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改革是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工程相关人员只有接受专业伦理的规范,才能做到在工作中自我约束。以工程伦理教育来讲,追求工匠精神是指通过工程伦理教育的约束,让工程人员自觉遵守工程操作规范和行业道德。既要专注又要专业,在工作过程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并且能够在工程设计方面不断创新。对于自己参与的工程建筑要负责到底。

2.重塑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工科院校的育人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之外。还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工程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观念对于工程的质量影响非常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的质量,所以对于工程师应当担负起的伦理义务的要求也日渐增高。无论工程师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能忽视这种伦理问题。所以学校进行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的伦理教育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开始面临行业转型。由制作改为自主研发创新,行业转型自然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每个工程人员都应该具有一颗匠心,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严格对待自己的每一项任务或工作,跟上时展的要求,才能抓住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目前,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已经进入了工业4.0时代。我国的制造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急需一批发展创新型人才,所以提倡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3.培养工匠精神的重大意义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拥有着大量的智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四大发明,冶金治水等,这些都是古人们匠心独具的成果。工匠精神之所以在现在被不断的发扬和提倡,是因为它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对于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现代社会中重新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有利于营造出专业专注负责的社会氛围和风气,改善社会上的负能量,使豆腐渣工程不再出现,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向好发展。

二、培养和重塑工匠精神的方法和策略

1.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可度,进行职业规划承诺。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可,加强入学时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渗透。可以加入专业导论等性质的课程,学生能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全面系统的深入认识。同时在不在课程学习中,不知不觉的让学生对于该职业台上认可。学校还应当为同学提供一些实习机会或者组织一些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对于这一时职业的了解。以社会岗位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很多学生对于未来感到非常盲目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于自己的科学化的职业规划。即使是有一些也是片面性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性格特点和适合从事的专业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学校应当设置一些职业规划课程,有专门的老师来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通过对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了解各个职业的同时更好体会工匠精神,形成专业专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业承诺。

2.注意对于工匠精神的弘扬和渗透。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精神,它产生和其作用域精神层面,所以这种精神道德不可能是一下子形成的,应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形成的。所以学校应当多举办一些相应的活动。例如讲座,演讲比赛等。宣扬工匠精神的意义,让同学们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中心。并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思想道德境界。让学生们坚持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需要学校里的老师和领导们作出表率。老师要对学生认真负责,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认真备课。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于学校学风和学习氛围的重视。加强对于学校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

3.完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的各项体系制度。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一定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同时也要满足高素质者标准。因为在有些工作岗位上,比技能,更重要的是该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学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改革,应当进一步完善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制度。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网络课堂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网络平台上的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很好的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学习的进度。通过小视频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网络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学习效率。同学们往往缺乏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的重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学校缺乏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的监管和重视力度,学校应当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在课程学习之后,要利用测试或自主课题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定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进行评估,把评估标准与期末成绩结合起来一起进行考察。

总结

以工匠精神为导向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该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觉悟,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专业,专注,坚持,敬业,耐心,严谨的精心精神,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