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范文

时间:2023-04-11 21:3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园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园林

篇1

关键词 : 园林景观铺装园林铺装材料 园林景观效果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铺装,是指指园林绿化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在整个的园林设计的环境当中,用天然材料或者人工造成铺设装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园林铺装作为园林铺装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和植物、建筑、水体等构成了立体的园林环境,对塑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起着积极的作用。园林铺装给人提供了一个休憩、交往、娱乐、交通集散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多种使用功能。园林铺装中的园路铺装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起着组织交通、引导游览、划分空间、联系景点等方面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铺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铺装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园林铺装不仅满足功能上的实用性,更注重视觉审美的要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精心设计的园林铺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满足,还能通过其特有的图案或形式体现场地特有的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

一、园林铺装的功能

1、提供休息、活动、集散的场所。园林铺装的主要功能就是它的实用性,以道路、广场、活动空间的形式为游人提供一个停留和游憩空间。

2、美化环境,丰富地面景观。园林铺装可以覆盖的地表,美化园林的空间底界面。园林铺装可以作为主景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突出主题的作用。在我县的中心广场的铺装突显了火焰的主景,使得主题在政府大院的前面显得更加的突出。

3、功能暗示,引导游览。园林铺装可以通过不同铺装的色彩、质感和肌理来暗示使用空间的差异和变换,使人按照不同园林铺装的差异化提示使用满足自己功能的园林空间。园路铺装的样式往往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有利于联系各个功能区域,保持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园林铺装的材质和类型

我国园林铺装历史悠久,园林铺装的类型丰富,不论是路面纹样和图案还是路面结构都形成了迥异于欧洲铺装的独特风格。如战国的米字纹、几何纹地砖;秦咸阳宫出土的太阳纹铺地砖:唐代以莲纹为主的多种宝相纹铺地砖,明清时的雕砖卵石嵌花路等。它们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尤其是江南古典园林的花街铺地,不仅代表了江南古典园林的铺装成就,也是古代铺装艺术的集大成者。《园冶》系统而又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古典园林铺装常用的材质和类型,其在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鹅卵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诸砖等,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这些材质大多数在现代园林中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体现我国园林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和园林建设水平的提高使园林铺装的材质和类型越来越丰富。现代园林铺装的常用材质有石材、砖、玻璃、木材、金属、废弃材料(如树皮、卵石、树枝等)、植物等,其被广泛用于道路、广场、运动场等各种活动场地,极大丰富了园林铺装的应用范围,也使园林铺装景观的营造成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

三、园林景观铺装的效果

1、丰富多彩的彩色

在环境景观设计领域,能够使人最容易产生情感和激发不同心理感受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彩色。不同的彩色能给人不同的联想和心里感受。根据周边的植物和建筑的物颜色选择与之相应的铺装材料和材料的颜色相搭配,能够形成与环境交相辉映的优秀景观铺装来。

在景观铺装的彩色设计中,应根据场地的功能和所要表达的主题,选择与场地环境、气氛相适应的铺装色彩。如在兴洲广场、伊兴湖广场采用最多的颜色是淡粉色和浅灰色相搭配,营造了喧闹、热烈的气氛;在烈士陵园广场以及陵园内采用了深灰色和黑色的大理石铺装,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在伊兴湖公园的园路铺装中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大理石碎拼铺装,形成了不同的园林气氛,使得游人在活动中有了不同的心里感受,达到了一景一路一心情的良好景观效果。

2、视觉效果

不同材质的铺装材料以及不同的铺装形式会给人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不同的园林铺装材料以及铺装形式在不同的光影效果作用下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引人注目。视觉不同,给人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在地面的铺装设计中结合地灯的设计更加提升了园林景观铺装的视觉效果,达到了在不同的光线、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环境下的丰富的视觉效果。

3、规格和大小

园林景观铺装的规格和大小与其场地环境的大小比例关系。园林铺装的规格和大小依据园林铺装图案的大小和铺装材质的规格,两者对外部空间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大面积的场地应使用大规格的铺装,铺装图案或样式不易过密,有利于与外部空间环境统一。如果图案或样式过密,铺装就显得凌乱、破碎,缺乏一致性,难以产生统一的美感。不同的场地也要注意材质的选择,按照形式美法则,达到空间的对比与调和。。通过园林铺装的规格和大小的设计,就能够营造出不同的趣味空间。小规格适宜私密空间和庭院空间,体现精致、优雅,大规格适宜广场和主干道,形成宏伟、庄严、开放的公共空间。

4、形式多样化的效果

园林铺装的形式是多样化的,点、线(直线、折线和曲线)、面(规则图形和和不规则图形)是园林铺装的平面构成要素,对称、重复、节奏、放射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英雄广场中的对称铺装给人以有条不紊的印象,突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隆化第一中学的作用。重复和节奏往往交替运用,在伊兴湖公园的园路铺装中形成了强烈的美感和方向性。放射指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向四周的发散,视觉效果明显,容易形成人们的视觉焦点,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兴洲广场的中心铺装就采用了此种铺装。

四、园林铺装的文化内涵

园林铺装广泛应用于园路、广场等公共空间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往、集散、休憩、赏景的活动平台,使人们能够从喧嚣的城市中解放出来,欣赏自然的美景,放松身心,更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园林铺装是地景设计的精华,是园林空间环境主题和表达的手段之一,展示了城市的园林建设水平。优秀的园林铺装除了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以外,还能表达一定的主题,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五、现代园林铺装景观设计的新要求

生态型铺装的广泛应用。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大面积铺装广场的盛行导致了城市绿地的急剧减少。根据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面积地面铺装统计现状发现,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在70%之上,不透水铺装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因此透水性铺装等生态铺装的应用是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之路。

更加注重科学性。园林铺装的设计不仅仅是景观设计师的事情,材质的选择和应用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将生态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引入园林铺装设计是园林铺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欧美一些国家在城市公园、风景区、居住区利用天然的碎石、沙砾、木屑等作为铺装材料,其在透水性和自然性等方面都超过硬质铺装,而且经济环保,令人感到亲切、温馨。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对于园林铺装而言,满足安全、易行的基本功能是不够的,行走的舒适性和心理的愉悦感是对园林铺装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以人为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要让设计者真正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缜密周全地考虑到影响使用者的各种因素,实现园林铺装的人性化、舒适化。

六、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创新,园林铺装景观设计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园林景观铺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园林空间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实现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的统一,创造人地和谐的园林景观铺装是今后园林铺装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谌莉.园林铺装艺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150.

[2] 周爱娥.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初[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6,4.

[3] 李广雯.园林铺装的视觉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19):349—350.

[4] 李宇.浅议园林铺装的景观设计[J].温州农业科技,2006(4):19—20,32.

[5] 高林.园林铺装及其应用[J].安徽林业,1999(4):15.

篇2

关键词:中式园林、现代园林、园林景观、意境、融合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人们用对自然美深刻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凝就了独特的中式造园艺术,《园冶》中明代造园大师计成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句子,形象地归纳了园林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艺术就是这样,皈依自然,“宛自天开”,清雅幽远,想象力无边。中国园林具有深邃幽远的意境,通常以象征的方式来塑造综合的艺术体。将中式园林意境式的深邃风格融入现代园林景观中,将会创造一种别开新面的园林作品。

一、借鉴中式园林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表现模式

“天人合一”的观念反映了人们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自古,人们对大自然都怀有的强烈感情,中式园林就着意迎合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园林讲究在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自然,将建筑、山水、植物等有意识地交融渗透,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提炼,移天缩地、兼容并蓄,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国众多的名山胜景,给园林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不同形状不同纹理不同质感的天然山石,被园林家塑造成了风格各异的峰、崖、壑、洞和假山,带给人们一种置身于崇山峻岭之感。自然本身随着湖石、竹树、流水、阁台轩榭等等渗透到园林里,园林便向自然敞开。

现代社会繁华而浮躁,水泥建筑林立,城市里找不到多少纯自然的空间,加之环境污染也侵扰着人类,如何创造一个安全、舒心、合理的生态式现代园林,成了一个新的课题。现代园林可以继承“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充分取材于森林山水景观,创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的山水园林。将山水作为构景的一个主要部分,因山就水布置亭榭廊桥、花草木石;就园林建筑而言,力求把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注意山水环境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融合和协调。至于比例尺度、空间构图和结构工艺这些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和具体需求,引用现代的建筑艺术手法和施工技术。这样,运用自然要素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如叠石飞瀑、暗香花影等,将“高山流水、鸟语花香“高度地概括和升华,实现真正满足当代人生态需求的现代园林目标。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同根同源,这样,人们会在这种园林里感受自然,放松身心,陶冶性灵。

二、采用中式园林构景奇特、布局巧妙、别有洞天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比如园水的构造,园水分为多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等,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意境,立意精巧。

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方式就是园林中的典范。每一条游园路径都能带给人独特的感受和审美享受,整体上观其空间的大小、开合、明暗、高低参差,连贯和谐,毫无断裂感,非常奇妙,非常悦人。

现代园林设计中,就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处理使一部分空间适当断裂,但不至于使之完全隔绝,并借助建筑物、墙、廊、曲径、树木、山石等把空间连贯起来,形成动态和静态的彼此渗透,这样,极大地丰富空间的层次感,意趣无穷。

三、循环往复,峰回路转隐晦表达

中国园林的池、泉、桥、洞、假山、幽林等自然式布局风格,在空间上追求无穷无尽的含蓄境界,无论是蜿蜒曲折的道路,还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带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园林中常常通过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借助亭台、阁榭、假山、奇石、流水、幽径、林池等分隔空间,利用多种题材进行组景,最终营造出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境界。如采用“园中园”“叠嶂”“长廊漏窗”等方式来创造另一种境界,往往给游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

现代园林讲究新鲜超前、简单抽象,在元素的搭配上趋向于后现代化,古典园林中循环往复、峰回路转的手法正好可以被加以现代式阐发。现代园林可以利用自然山石、水体、植被等构成自然空间,结合清风明月、树影扶摇、山涧林泉、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观,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气氛,还可以设计以小品、雕塑等人工要素为自然元素作拾遗补缺的点缀。

四、含蓄深沉、虚实共生、欲藏先露的表现风格

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讲究含蓄、虚幻、步移景异、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其中奥妙正在于虚实相生,曲径通幽,求形外之形、意外之意,使人们置身于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想之中。

现代园林中建筑物趋多,在园林景物的布局时,要注意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空间处理上,闭合和开敞结合,闭合为实开敞为虚,虚虚实实,变幻莫测,充分利用建筑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含蓄深沉、欲藏先露的艺术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园林空间,采用假山奇石、林泉回廊等构成立体画面,制造视觉上的景深,打破视野上的局促感,从而增加现代园林的风致。

五、在现代园林中融进诗文艺术

中国园林中注重文学情趣和哲理意义的传统,常常用楹联题记点景明志,现代园林中也可以有所体现,如芜湖翠明园和广州兰圃,多数景点和景区根据设计构思和观赏效果的统一来命名,主要园林建筑也有配诗词楹联或匾额题字。园林内的楹联、诗文、匾额、碑刻等不仅烘托着园景主体,形成古朴、典雅的气氛,同时还作用于意境的鉴赏指引。适当运用诗文绘画艺术,记述典故、命名点题、画诗一体,于无形中点染园林韵致,会给现代园林增加许多文化艺术气息。

六、互为融合,互相借鉴,和谐共生

中式园林亦讲究借鉴融合,南北方园林的风格就有融合的典型例子。北方著名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静明园、圆明园中的景点繁多而深具美感,每一景点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其中,某些艺术手法就是取法于西湖十八景中的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断桥残雪等南方景观;园内建筑群景点方面,借鉴江南园林的风格也比较明显,文园狮子林模仿于苏州狮子林,文津阁模仿于浙江天一阁,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山亭和烟雨亭分别模仿了镇江金山寺和嘉兴烟雨楼。这种将江南园林那种质朴娟秀、诗情画意的墨韵融进庄重工整、精致典雅的宫廷园林中,更添情致。

现代生活的空间和方式变化迅速,现代园林为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应当具备使用、生态和艺术三个功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是现代园林的立足之本,应博采众长,根据自身设计实际,做出相应的融合和取鉴。

中式园林艺术风格归纳:

中式园林风格经过历代的智慧沉淀,非常精深,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吸收古典园林创作理念的同时,应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根据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在园林的内涵和思想方面下功夫,创造出人、自然、建筑彼此和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园林。

结束语:

园林艺术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体,中式古典园林长期受深厚的哲学和美学的陶冶,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并不太在意自然物的各种形式主义如形状、线条、比例、组合,而重在情感的表达和自然的宣泄。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具有其时代性,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当下的审美价值毕竟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应该不分条件,随意套用传统园林的风格,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借鉴其创作思想和手法。

参考文献:

[1] 楚芳芳.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2)

[2] 谭静,王军.中式园林景观的意境与现代景观园林融合的探讨[J].中外建筑,2010,(11)

[3] 古丽巴哈尔..木合热木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篇3

[關键词]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

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还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的体现,园林作为我国城市建筑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城市文明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园林景观多以植物为主,假山和其他建筑为辅,如此便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气。好的事物是需要保养和维护的,城市的园林景观也是如此,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是使园林景观得以保持的重要方法之一。

1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和园林景观的概述

园林养护就是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对园林和植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等,合理科学地培育园林植物,使园林植物更好更合乎环境的生长,其主要养护的是绿色植物的木本和草本的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等。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园林的养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园林绿化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除了要保证植物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之外,还要提高园林植物的可观赏性和实用性。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两大类,软质景观就是我们平时所指的阳光、树木、花草等;硬质景观就是人造景观,比如围墙、栏杆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园林景观将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美,更追求其艺术美和文化美。这些人们的追求都需要园林的精细化管理来完成。

2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1土壤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对园林养护应从细节处着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土壤。任何植物的生长都不可能离开土壤,土壤为植物提供了让它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养分。在园林精细化管理中,第一要加强对土壤的管理,每一种植物都有合适其生长的土壤,根据不同的植物,来选择不同的土壤。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让植物更加健康地生长。另外,不同的植物对于土壤的酸碱度、湿度、营养成分都有不一样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从外面引进的植物,更要把握好它对土壤的要求,这样才能保障其成活的成功率。土壤的精细化管理其实就是为了给植物提供一个合适地生存环境,提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和氧气,促进植物又快又好地成长,使其保持活力。所以,土壤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对园林的整体绿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修剪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对园林植物进行必要的修剪是园林养护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及时剪去过密的枝叶和老去的枯枝,不仅能够让植物间保持合适的生存空间,还可以使植物更加的美观,显得生机勃勃。改善植物的光照,促进植物的生长,调节植物的水分和营养的合理分配,这些都是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另外,科学合理地对树枝进行修剪,使植物按照人们规划中的方向生长,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通过科学的修剪,改变了树枝原来的生长结构,使整体呈现一种合理的美,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在实际的园林养护过程中,制定目标、分工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养护修剪计划,根据计划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从细节着手,完成日常对园林植物的精细化养护。

2.3艺术性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已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了,当今人们不仅追求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是唯一的途径。园林养护不仅仅是让植物长得更好、更茂盛,其最关键的要求是将景观植物和周围的环境有效合理地搭配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富有艺术的搭配,从而营造出一个具有文艺气息的园林环境,让生活在快速节奏中的都市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美丽。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就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艺术性的管理,艺术性管理也是精细化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植物的搭配来体现现代化的艺术气息也是一门很关键的课程。

3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建筑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场所,。想要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城市园林的美化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的养护和绿化,不仅仅是人与植物的交流,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好的园林景观使人流连忘返,怡其情操。所以,提高园林养护技术,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这是对新时期园林工作者的要求。

作者:黄晓彬

    [参考文献] 

[1] 黄丽英.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3(20). 

[2] 缪.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3(24). 

篇4

生活在十分压抑的现代都市,每个人都需要适时的精神放松——一个可以冥想的场所。一个好的设计就是就是将禅所强调的“顿悟”等东西,通过引入自然因素,是纯净的空间有了强烈的神秘色彩。

禅是一种启发人“自识本心”的哲学,在得到禅悟的人那里,他同时也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本质。一切外在的或思想的束缚都被打破,在大悟的精神空间中只有自己存在着,即“我心即是佛”。

设计与禅的共通点在于,设计是设计师当下心境的流露,只有当设计师处于无我的状态中时,才能达到设计的最高境界,达到心灵上的真正自由。

关键词:禅宗 设计 园林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重要文化之一的佛教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而禅宗作为佛教的一支,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意境营造方面也同样举足轻重,它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自然主义的思想。自唐宋以来,禅宗以它特有的人生观、思维观引起了许多设计人艺术思维上的变化,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熏陶,与中国儒、道等文化的融合,现在的禅宗已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中国老百姓的心理需要,也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设计手法等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禅是一种启发人“自识本心”的哲学,在得到禅悟的人那里,他同时也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本质。一切外在的或思想的束缚都被打破,在大悟的精神空间中只有自己存在着,即“我心即是佛”。在禅宗里,佛教的觉悟变成了人的自我体悟。有心才有悟,从这一核心出发,才可能体悟人生的永恒、世间的真理。我心即是佛的禅悟,在一定意义上的确包含着解脱生命中束缚的意义,回归人的本心才是真理。

而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禅宗与中国园林艺术的结合,创造出了具有禅意思想的现代园林艺术,它的发展过程中影响了亚洲部分国家甚至欧洲。禅境景观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造园艺术史上的一颗奇葩!

一、禅境概述

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中国园林之所以在世界造园艺术中具有很独特的意义,就是因为中国的园林不是以客观存在于人们面前的景观为最终目的的,而是传达一定的感情,希望与身处其中的人们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这种情景交融,就是中国园林在人们心中创造的意境。

园林境界的营造是欣赏园林景观的中心,与欣赏主体有密切的联系。身处其中的人们如果没有心灵的体悟,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园林意境的存在了。

日本庭院中,一阵微风吹过,花瓣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这便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禅境,只要心中有禅,禅便无处不在。

禅的妙趣在于,它不注重形式,只在乎于实际,跟随心的指引,自由、无拘。

生活在十分压抑的现代都市,每个人都需要适时的精神放松——一个可以冥想的场所。一个好的设计就是就是将禅所强调的“顿悟”等东西,通过引入自然因素,是纯净的空间有了强烈的神秘色彩。

二、禅宗与设计

设计与禅的共通点在于,设计是设计师当下心境的流露,只有当设计师处于无我的状态中时,才能达到设计的最高境界,达到心灵上的真正自由。

禅宗认为“无即是有”,用物质上的“少”达到精神上的“多”。这种观点与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尊重,禅宗的思想也体现了东方人涵蓄、内敛的气质。而这种代表东方人气质的思想在21世纪的当下却越来越少见,我们在不断盲目追崇国外设计风格的同时,对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设计风格缺乏关注,也就导致如今的设计缺乏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这点恰恰是最重要的。

当下的生活已在不经意间被我们复杂化了,多余的设计常常掩盖了我真正的使用需要。往往越复杂的东西在精神上是最空虚的。所以禅宗崇尚“无即是有”。

三、禅境与日本枯山水

现如今,最能代表禅境景观的就是日本。而提到日本,就不得不说说日本的枯山水艺术。

公元538年,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国内的佛教文化被日本民众接受,日本开始派遣工匠到中国学习内陆文化。13世纪禅宗在日本流行,为了反映禅宗修行者追求的苦行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池泉庭院的建造,而使用一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院。枯山水艺术是源于佛理,并在与当地神道教文化的结合下形成的,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在造园时尽量不改变植物和自然景观的原始面貌,园内几乎不适用任何开花植物,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日本的传统园林艺术讲求的是淡雅精致,普遍存在着浓重的宗教色彩,日本的园林艺术形式形成原因主要有:①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日本本身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台风、地震频发,所以造成日本民众对自然很自然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畏惧感,有畏惧而产生崇拜,所以在日本国内有众多的神社。②日本人一直保持这对自然崇敬的思想,再加上日本民族形成、发展等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日本民众独特审美。③日本人民自身的性格特点。他们极端的自信,对自己坚持的信仰会一直贯彻到底,所以才能将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至今。④日本枯山水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枯山水艺术本身的营造成本非常低,又同时可以节省空间,在繁华拥挤的现代都市,这无疑是一个优点。既能增加艺术氛围,有拓展了生活空间。

枯山水艺术,顾名思义景园中并没有真的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有些枯山水甚至排出了有生命的植物。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景园主体,用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日本枯山水艺术堪称日本造园艺术的精华与代表。无论大园小园,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

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既现代又传统,不但吸收了西方和中国的现代主义设计精髓,更融合了日本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他们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实现了一般园林艺术的超越,形成了地域性明显的模式,在世界上独具特色。

四、结语

从上所述我们发现,现代设计艺术在禅宗的影响下,更加充满灵性。设计师们只有达到身心一致,内外合一,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才能达到禅宗的“无即是有”,才能体会到真正的禅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禅悟。所以作为一个现代设计师,只具有一般设计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内心的无意识之物通过精神的升华体现在现实世界中,才能真正创造出最完美的作品。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创新变得无比重要。设计师和其他任何行业人员有先进的设计理念,要求上进的心,同时拥有一个智慧的大脑,并借鉴禅宗的思维方式,达到境界的升华,就一定能提高其艺术设计的水平。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刘芳超、袁逸倩、王荣《浅谈枯山水在中国生成的新气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魏广龙,赵晓峰,《现代审美观念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浅谈中国艺术精神之境界——幽远》王辉,江西科技示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南,南昌,330013,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4) K87 I20。

篇5

关键词:城市景观墙;园林;景观;应用

1城市景观墙

现代城市景观墙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之一,构成了城市的特质,体现了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及文化内涵,体现城市品位,也是增加生活趣味的重要环节,园林景墙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分隔和联系空间的手段,现代的景观墙因需求的不同,在形式与色彩上体现丰富多样,并富于变化,可以是几何形,也可简化、变异或重组,一般体现时代特征比较明显,在不断吸取传统的景观墙的精髓,应用现代的材料、科技与技术同时注人现代的设计理念。

景观墙不仅营造了园林景观中的景点,也成为改造市容市貌的重要手段,如国内许多古城中保留的古色古香的园墙,或居住小区内充满温情画幅的墙体,以及特殊场所所需要的特色文化景观墙,从不同的角度都反映了城市建设的面貌,城市景观墙在造型、色彩、材质、尺度及组合方式上都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应用在多种场所空间中,如公共绿地、广场、街道、居住区、公园等场所,对于设置的位置也可根据场地需求灵活摆放,如各入口处、中心景观处、空间围合等场所,景观墙可独立放置、群体放置、分段组合、连续组合、可高、可矮、可长、可短,也可以与植物、水、声、光等各种景观元素搭配,提升整体景观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

2城市景观墙设计模式研究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将越来越显著,它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等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地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景观墙不能只注重外形与功能的设计,景观墙作为园林景观中重要的景观小品元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随着城市建设不断的重视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化,加之现代新的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这对在传统中只注重外形设计与形式设计的景观墙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者逐渐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城市景观墙设计不仅要注意功能性,还要注意环境美化在意境中的展现,更要注意生态性的体现。

2.1 城市景观墙设计原理

2.1.1 园林美学。城市绿地中景观墙不同于普通景墙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和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是整个园林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为园林的景观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可否认它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要求。

2.1.2色彩构成学。色彩在视觉领域中是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达到好的视觉效果去塑造植物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各个元素的色彩搭配是艺术性、科学性和自然性的高度结合,也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景观的不同特色,要求景观设计师对各要素中的色彩及色彩变化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景观墙本身的材质要体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也需要好的色彩塑造,由于材质的色彩也是丰富多彩与植物搭配时,设计要遵循色彩搭配的美学原理,如植物拥有其自身的色彩之美,又能通过植物间的组合产生整体色彩美,在体现景观整体美的同时不失表现个性美。

2.2 城市景观墙设计的模式研究

2.2.1对城市景观墙景观生态的价值进行认知。从人类的聚居环境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聚居环境的需要,希腊学者人类聚居环境学的创始人说:安全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条件下还要满足人们根据自身愿望与需要进行选择的可能是人包括生物界的本性,为满足,在人的需要与自然、社会、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接触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出现了不平衡性,人与城市园林景观各要素之间最佳的联系包括环境、道路、基础设施等等常常被忽略,人造物必须适应自然条件。价值的研究在不回避这些多元主体需求时,要依据城市绿地发展景观墙客观规律与客观的属性从多元的角度去衡量个方的利益关系,站在社会与自然,文化等多方面和谐的立场下进城市景观墙景观生态价值的重塑。

2.2.2客体属性的判断。客体的属性、发展的规律是价值得以存在的重要条件,城市化发展导致园林景观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承载功能日趋多样化从而存在大量的问题,对城市景观墙景观的特质延续与尊重应该成为客体属性判别的重要内容与前提,所以需要从多重角度去判断,首先要体现特色性,景观墙在整体上与其整个环境的区别,也包括文化特色和历史特色,可以根据该区域的理论把其特点提高到场所精神的高度加以强调。

参考文献

1程小蓉,程平.从墙与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J].成都

篇6

1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问题

城市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如某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计为老年宫小院。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题,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种景色。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城市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

2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重要性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仅是单纯植树、种草、摆雕塑、设置座椅,而是通过科学的种植密度、空间划分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不仅要求景观的美观,更注重的是其功能性的体现。以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营造良好而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性奠定基础。其更关系到城市居住舒适型、现代休闲运动的开展以及投资环境的建设,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3.1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积极选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景观或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综合文化氛围的建设。例如:在哈尔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丁香花作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植物,极大的提高了哈尔滨打造丁香之城的脚步,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2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没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3.3以互动性城市园林景观为设计方向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供更加丰寓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3.4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也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以及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的墙体、灯柱、休息座椅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观。通过利用可以利用的立体结构增加城市园林的空间划分,给人以视觉上、感觉上的空间扩大,同时也利用立体绿化景观达到吸附浮尘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4开阔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展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开阔设计思路,以多种形式的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园林景观中的小路上使用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进行路面的规划与设计,路的两遍模拟野生环境打造郊外的自然景观。而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为增加园林内的绿化面积提供便捷的条件,泥地与路石间的缝隙增加了园林绿化草的种植面积,即打造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有提高了园林内的绿化面积。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生态设计

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生态意识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园林景观生态特性的重视,体现了人和自然景观之间和谐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的生态性的认识与评价。园林景观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美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园林景观是一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具备着独有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从园林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注重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的效果。例如中国古代园林在设计的时候注重意境的渲染,西方的园林景观则主要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有的组成部分,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城市中能够亲近自然,具有观赏性,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担当着城市及小区的绿色“肺”。同时又是基于园林学和美学的设计,因此又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

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设计主要是对土地以及土地上进行的活动,而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面貌,使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达到和谐统一。同时,还要考虑本地的植物、水体、土壤、地形等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源输入与输出。最后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设计,综合考虑美学、社会因素,园林生态设计要达到满足人们的审美、娱乐和休闲需要的目的。据此笔者从地域自然条件、植物生态学和经济条件三个因素来谈谈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对地域自然条件因素的考虑

园林景观是特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因此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本地域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和地形地貌,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园林景观的风格与气候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所谓一方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养一方草木。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可以考虑当地的气温、日照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的搭配种植方式,使之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段能够遮阳,降低环境温度,而在冬季要避免影响采光。也可根据温度、降雨、湿度的年内变化选择不同开花结果期植物种植,使景观具有季相变化,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还可根据场址的风向特点合理安排景观廊道位置,使其可以引导自然气流增强基地内的自然通风,有效增加气流运动并缓解热岛效应。

另外地形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的因素。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形和地貌以及在气候影响下形成的特有的植被生态体系,同时又有着本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因此在园林的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建筑设施,尽可能的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的特点和废弃的设施来建造一个新的园林景观,这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审美的需要,又使原来的历史文化保留下来。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3 维持园林物种多样化,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环境显著特征之一,是近年来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指的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3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个体所包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即包括了同一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差异。复杂的生存环境和多种生物起源是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物种多样性是指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进化机制最主要的产物。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等生物链及其环境等所组成。而物种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生命层次。

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生物的多样化,物种的多样化水平决定着本群落的动态特点和稳定水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中,各个物群对群落所在的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不是直接的竞争,而是处于一种互补的状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物群的完整和多样性可以使系统的脆弱性得到改善,降低物种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程度。因此,维持生物的多样化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应该尽量设置与地带性植被结构相近的生物群落。

篇8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设计;特点;问题及缺陷;

1、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的特点

近年来,新建的中国园林景观,在继承原有的园林思想的同时, 还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的功能和意义,将现代景观的时代特点与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相结合, 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因此, 现代中式景观与古典园林相比, 虽然从整体风格上看没有改变, 但实际上拥有了一些古代中国园林所没有的新特点。

1)服务对象的改变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主要受政治影响。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其服务对象多是以极少数人为主,而园中生活的其他人,则是园主的服务者。园主的喜好决定了园林的设计特点和主题。园林为园主而建, 无须过多地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如拙政园的鸳鸯厅,其外设仆人的等候室, 坐凳高且窄, 以防止过于舒适而产生倦意, 听差人不能及时应答主人的召唤。而皇家园林如颐和园, 其宽广水面体现皇权的尊贵和威严, 然其周围的护堤围栏, 却使园内的人无法亲近水面。

而现在建造的中式园林, 主要受经济影响。服务对象不同, 而设计不同。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等, 都是公共场所, 服务对象都是大众人群。而私家庭院、会所等, 服务对象又是小众,甚至个人。因此, 在设计上, 尽量以人为本, 在保留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 保证园内所有人的舒适性, 以人感受的共性出发, 来布置景观和各类设施。如公园、居住区的景观空间, 就应当适当减少如“ 斋” 、“ 室” 等封闭性的景观建筑, 在不影响整体风格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主, 建筑多以亭廊等形式出现, 堂或楼等较大的建筑也以公共目的为主, 保证开敞通透。而私人场所或小型活动场所, 为保证私密性可适当多考虑小型的封闭性建筑。

设计要考虑不同的服务对象、人群数量、人的身份特点等因素, 而不再如古典园林那样, 一个园子服务于一个主人或几个主人那么简单。

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

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为了体现崇尚自然的特点,多将建筑与自然山石相临而建,甚至嵌入其中,或是临水而建;而其他的景观如植物等, 也不加改造, 通过充分体现树木原貌来展现自然之美。而现在的仿中式园林设计,能在保留原有传统元素特征的同时, 利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条件下来感知和认识自然, 同时也能利用声、光、电等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展现自然之美。师法自然, 也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为环保的材料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 使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结合, 共同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3)摒弃过于奢华铺张的装饰

中国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但与西方园林相比,缺乏对自然的征服。因此, 在顺应自然的同时, 用建筑上或景观小品中的大量装饰来体现园林中想要表达的丰富文化内涵。其中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甚至政治思想,象征权贵和不同的等级, 如皇家园林中, 利用窗框雕刻的不同花纹来代表皇帝、妃缤和其他王公贵族。而现代的中式园林, 不需要再通过不同的装饰来体现身份地位的高低或园主的信仰。现代建造的中式园林景观, 其中各处的装饰在于体现情趣和意境, 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也体现现实性和实用性。

4)古典园林与民居文化艺术元素结合

按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而言,园林属于王公权贵或官宦富商们富足奢靡生活的附属品,与广大百姓的生活几乎毫无联系。“ 朱门红墙, 墙内墙外, 两重天。”而时至今日,官宦人家的园林也好,普通百姓的小院也罢,都体现出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现在的园林,在展现中式民居建筑之美的同时,也可在其景观环境中配以精美的园林小品或用草木的搭配, 展示古典园艺艺术之美,而无须过多考虑古人曾在意的那些等级之间的避讳或不合理的建造要求。

三、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缺陷

大量的中式园林, 随着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涌现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作品, 但也有大量的仿古景观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建和扩建的中式园林景观中的存在,大多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或艺术的了解不够深人,或是地理经济因素条件的限制所致。

1)新建的园林景观

①植物配置缺乏意境,与建筑和环境未充分结合《园冶》中曾经提出:“ 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 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 列千寻耸翠。”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培植要求极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有其特定的栽种位置来体现园林自然之美。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 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牡丹豪放富贵, 莲花象征吉祥, 而梅则代表坚强高洁, 此外, 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 紫薇代表家庭和睦, 这些都在园林中有大量的体现。另外, 建筑的名也与植物相配合, 体现非凡的意境和情趣。

但现在建成的许多中式园林, 在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 却使用西方风致园的植物搭配风格,色彩丰富,变化多端,高低错落有致, 这虽然体现了自然之美, 却忽略了园中的诗意。更有甚者, 用大量五颜六色的植物带, 拼出各类图案,一味追求视觉效果, 连自然之趣也丧失殆尽。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多赋草木以情趣, 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 也才能体现出中式园林的意境, 使整体风格相互协调呼应。

②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

中华名园的景致, 往往讲求蜿蜒曲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间大小的变化, 带来丰富的游园乐趣。而现在一些设计师, 不考虑城市的地形单调、缺乏变化的特点,营造中国古典风格的景观,无论亭台楼榭多么精美华丽,都无法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的美。而有的设计,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虽然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后期的维护缺乏管理, 导致山枯水竭, 反而影响景观。地形是否适合建造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 应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认真考虑。

③建筑物装饰及其他硬质景观缺乏意境和文化内涵

丰富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不同的材料或装饰也表达了不同的含义。铺装的图案、门窗的雕花等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古典园林中常用云石来作为踏步,代表平步青云的含义。而现代完成的许多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师省去了大量精美的装饰, 而有些装饰也仅是为了景观效果的饱满,并不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反, 有的设计为了体现主题, 而在古典景观中加人现代景观造型, 显得突兀而缺乏美感。

􀀁④单纯模仿名园,缺乏对现代环境的分析

皇帝下江南,可命工匠模仿江南名园建造园林。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盲目地将此法用于现代园林的建造,有失妥当。不同的地域环境, 应该有适合该环境的园林景观。比如叠假山,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备的。它在私家园林中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 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 宛若自然。可是,不考虑场地规模或外部环境条件,不分场合地堆叠假山,既显不出山峦的气势,破坏了原有环境的整体性。例如狮子林的石景, 远近闻名,但如果将其照搬到现在某些完全开放性的园林景观当中, 石林中的很多地方则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消极空间。

2)改建、扩建的旧园

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在不断建设新的景观场所的同时, 许多人也开始钟情于原有传统景观的扩建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诸多的改建和扩建中也带来许多的败笔, 甚至毁坏原有景观的美。这种破坏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使布局结构的整体性被破坏, 缺乏统一性。狮子林中后建的舫便是一例, 体量过大, 从而使原有的并不宽敞的空间显得局促狭小, 甚至产生了喧宾夺主的结果。第二, 原有景观与扩建或修复景观风格缺乏一致性。许多的新建或修复部分的建筑或景观,建造得粗糙, 缺乏考究, 有的还带有浓厚商业气息, 无法体现园林中的情趣和如诗如画的意境。第三, 扩建的设计缺乏对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从而造成扩建的部分的园林风格年代模糊, 细部更无法体现园林美感, 抹杀了原有的景观特色和整体性。

总之, 发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切忌盲目发展,要把握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把握中式古建筑结构, 同时也要与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相结合, 以传统为设计的根基, 以和谐完美作为追求的目标来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中国古典式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广东;园林景观;地域性;地理位置;文化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也逐步扩大。在追求发展速度以及效率的同时,地域性被逐渐忽视,尤其是在城市文化脉络方面,其地域特色也渐渐地趋向灭亡。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在国外也大量存在,给社会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广东作为我国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的大省,尤其是岭南地区,其园林景观已有着久远的历史特征。岭南的园林最能代表广东传统园林特色,其著名的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以及番禹余荫山房等,不仅在造园手法上融合了中西方,同时也有着当地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因此,本文主要是以广东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域性分析,旨在促进广东地区园林景观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1地域性理论知识概述

1.1地域性的含义

了解地域性的含义应该对“地域”一词有一定的认识。在我国的词典当中,对于地域的字面解释是这样的———地域,指土地的范围。而后随着文化的发展,赋予了地域一词更多的含义,地域逐渐演变成“经济载体”“、文化单元”等意思。所以,从地域的相关解释来看,地域性则指的是与某个地区相关联的特性或者本性,同时也是某个地区含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人文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要素共同结合的总称。但是地域性不同于多样性,严格地说,地域性体现的是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包括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也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1.2地域性园林景观

地域性园林景观指的是在一个地区内的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总和,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地域性景观包含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等多个方面组成的自然景观条件、技术结构、人文景观遗产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地域性再现是设计的宗旨。因此,地域性园林景观不仅是指在这一区域内受到人类影响没有发生的景观,同时也包括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景观。总地来说,不同地域的地域园林景观也会有所不同。但都共同反映了这一地域范围自然演变的特征以及人们对于该地域的认知。

2广东园林景观受地域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2.1地理位置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西邻广西省,北连江西省和湖南省,南近南海。其地理坐标为109°45′~117°20′E,20°09′~25°31′N。广东省全境面积达17.97万km2,岛屿面积占1448km2。广东省境内的交通非常发达,不仅方便了海内外不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带动了海内外各项经济的发展。从园林建造角度而言,园林的景观大都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有时候甚至是对自然的一种提炼或者模仿。广东省邻海,因此,其园林景观多以自然风景取胜。

2.2地气象水文

广东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潮湿多雨,多台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与北风,雨水稀少,常有冬旱。广东年均气温在22℃左右,越靠近南部地区,气温越高。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广东省全年雨水日较多,但雨量分布不均匀,降雨空间呈南高北低趋势。气候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园林景观的整体构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才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所以,在广东园林景观中,由于其热带气候特征,园林中热带植物颇为丰富。

2.3文化因素

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升,因此,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作为广东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根据其地域特征主要分为2种形式,分别是动态文化、静态文化。

2.3.1动态文化。

指的是广东地域文化中不稳定的文化成分,比如民族服饰、装饰工艺品、生活方式等,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影响与变化。所以,这些动态文化对于广东园林景观地域特色的表达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2.3.2静态文化。

指的是地域文化中比较稳定的文化因素,比如,风俗习惯、民俗符号等,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静态文化在园林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以及布局等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静态文化也是园林景观中,能够使游客对地域特色产生直观体验的重要因素。

3广东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

通过上文对广东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人文因素的分析,可以将广东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概括为2点,即人文性、自然性。

3.1人文性

以广东的岭南地区为例,其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彰显了当地的人文特征。本文主要从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上进行分析。岭南作为广东传统园林中的代表,其造园布局不仅体现了一种自然化的山水特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人格化、人文化特征。在广东园林景观的布局上,其建筑面积往往会超过园林面积,大抵形成一种建筑包围园林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体现园林的实用性。这一点极大地反映了广东人“实用”的处世哲学[1],这也是广东园林不同于其它地域园林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次,其人文性特征也较为明显地融入在了它的设计之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的多个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现。比如,以红色文化、热带文化、黎苗文化等乡土文化为主要题材的风景区以及园林景观中民族建筑、文化符号等元素的灵活应用。所以,无论是广东当地的文化习俗,还是人格特征,都在园林景观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与体现。

3.2自然性

在广东地区的园林中,其地域特征有着明显的自然性。而自然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3.2.1园林置石[2]。

广东属于丘陵地带,因此,盛产各种优质石材,并广泛地运用在广东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可以观赏到各种不同的石材,比如钟乳石、湖石、英石等。除此之外,在园林景观中,堆石造景(假山)也是非常明显的表现形式,并且造型日益逼真质朴。

3.2.2水庭。

在广东园林景观中,水庭是其极富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园林景观中,多为人工造池,并且形状各异,能够高度体现出对于自然的模仿。

3.2.3植物[3]。

受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广东园林的植物大都是属于热带型植物。其中,公园绿地中应用较多的是榕树、树菠萝、串钱柳、红千层等;居住绿地的园林植物景观主要有欣赏价值较高的叶子花、一品红等;城市道路的园林植物主要有杜鹃花、栀子花等。使广东的园林景观在呈现出现代风貌的同时,富有大自然的宏伟气势与明亮色彩。

4结语

广东省在对外交流与沟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向外传达着一种地域经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地域的文化。因此,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结合多种地域性特征,对园林加以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是我国不同地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文.明清时期山东与岭南古典园林对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21)

2朱健钦.广东岭南古典园林的声景观研究———以广东四大名园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5(11)

篇10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发展越来越重要。自从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理念成功运用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而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出现的生态学理念, 也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景观园林的传统和单一形象。使园林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并以“设计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把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与土地、各种生物、自然气候、生态系统等生态学和空间等要素完美的结合起来,并能达到良好的美学设计效果。使园林景观生态要素和功能结构表现出来。

1生态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意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理论原则相结合起来,规划设计出人与自然生态合一的最佳景观园林作品。而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更多的考虑对生态发展、能源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过程,追求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生态学理念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如把各类生态学,包括动植物生态学、水文地理生态学、自然环境生态学、城市与农村田园式生态学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园林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对我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生态设计理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研究

2.1生态设计研究的基本要求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体现出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维护,综合考虑园林景观内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园林区的最佳方位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积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在开发建设前期努力保护原场地的植树与独特景色,建筑形式与环境自然景观相协调,特别是尺度、色彩、形式等,尽量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且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对艺术、科学和社会等三方面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应充分考虑景观园林空间上要与自然的各物种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如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气候方面都有不同变化,合理运用和进行科学的搭配,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种群稳定的生态式景观园林。因此,把生态设计思想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要求的重要部分,必须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才能保证良好的设计效果。

2.2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都必须以尊重自然和建立生态平衡的原则,如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反应在原有建筑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人文自然地理风情及江河湖泊水系的协调,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根据自然生物的区域性;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并以”以人为本”为宗旨的设计思想,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自身功能、充分调动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充分挖掘自然的潜力,并且根据环境的条件来改变设计方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且良性循环发展的自然生态景观园林,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并合理布局、科学生态设计。使景观园林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2.3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及应用发展

2.3.1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要把重点主要放在设计上面,也不能完全放在自然生态本身上面,而是应该把设计思想与自然现象相结合。作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他寻求的不应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去充分地利用当地自然本身提供的条件潜力来设计。体现出具有自然生态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景观设计理念,如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传统的一些文化特点。

2.3.2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该因地制宜运用当地生长本土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尊重自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在生态景观园林设计时,必须重视对植物的设计和布局,并且,还要保证景观内所有植物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设计师可以凭借植物的生态原理和相生相克的特点,设计景观内的植物群落,保证景观和植物群落能够协调统一,实现植物群落的稳定和有序生长,发挥生物多样性的最大效益。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如是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学上的真正生态。所以,景观设计师要理解生态的概念,了解生态理论与景观园林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如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在原有基址上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

2.3.3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且人类的影响和活动始终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使得人的活动空间、时间、物质和精神需求等,都在不同的角度方面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在对城市风景园林区进行土地整体规划、设计布局时,应该首先想到要保护规划区内的原生态湿地或林地、历史文化或名人遗迹等。同时,以生态学的理念和因地制宜方式对土地资源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调整,使之符合规划设计出新型土地模式和生态类型体系。也可主张运用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强调植物群落功能和景观的统一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多样性。如在园林风景区的种植规划设计为古建园林景观区、生态保护林景观区、山体彩化色叶林景观区等。彰显出各风景园林区的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色,逐步开发出具有旅游价值的与众不同的风景园林区。

3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理念意识增强和对大自然环境生活的向往,大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处发展,是人类追求美好的生存环境,更是二十一世纪园林景观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所以现代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必将得到高度重视。因园林景观设计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具体途径和手段,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师要以生态学的设计思想为主导,把生态学设计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并掌握了解生态设计理论的基本要求、生态设计理论、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基本要素。设计出更美的生态式的风景园林蓝图。

参考文献:

[1] 杨一宁.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2]陈六汀,梁梅.风景园林艺术设计 [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符气浩.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