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范文

时间:2023-04-06 07:1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铀矿地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铀矿地质

篇1

1、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燕辽中-新元古代裂陷槽南部边缘,兴隆-锦西EW向边缘深断裂与NE向火山喷发带复合地段,冀东幔枝构造内。研究区临近大青山火山机构,区内发育较多的中、小型火山塌陷盆地,中-晚侏罗统到白垩系次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系发育齐全。区域基底为太古宙黑云母片岩、花岗片麻岩、变粒岩及吕梁期黑云母花岗岩等,其中太古宙花岗岩被认为是本区的矿源层。

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化多分布在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一段、二段的古河床相花岗质砾岩、河湖过渡的滨湖相有机质凝灰质砂砾岩中;区域性兴隆―青龙―锦西EW向深大断裂控制着区内铀矿田(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次级NE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和矿体的产出。

2、矿床地质特征

本矿床基底由太古宙变质岩,吕梁期花岗岩及元古宙浅变质岩组成。盆地盖层由侏罗系中统海房沟组沉积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组成。矿床主要赋存于海房沟组火山碎屑岩中。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时间跨度从吕梁期至燕山期,早期以吕梁期酸性花岗岩为主形成盆地基底,中期以侏罗系中基性次火山岩为主形成盆地盖层,晚期为燕山期小型中酸性、酸性、酸碱性岩墙侵入。在构造方面,矿床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呈近东西向、北东向、南北向和北西向4组。其中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早,为主要控矿构造;北西向断裂带形成时间较晚,对矿体有破坏作用。

目前本矿床主要由两个矿体组成,矿体呈层状展布于含矿层中部,与围岩分界明显,矿体长1000m左右;宽度变化较大,为60~550m不等。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蚀变为粘土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矿石类型按照工业类型主要为含碎屑岩和高硅酸盐铀矿石,矿石物质成分简单,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呈斑状、胶结状、团块状和似条带状、网脉状、纤维状形式存在,分散吸附的铀存在于胶结物中,分布在有机质微粒、黄铁矿和粘土矿物中;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3、铀矿找矿标志

本矿床的重点找矿地段是兴隆―锦州深断带与其它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明水深部热源隆起构造周边NE、N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火山机构分布区域。考虑到本区成矿热液主要来自深部的岩浆热液这一事实,本区发育于各种不同岩性界面处的构造结也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本区找矿标志如下:

1、矿床、矿点分布集中分布的大青山火山机构外围是找矿有利地段。

篇2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研究区处于松辽盆地东南缘的凹陷区,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研究区以泉头组上段及青山口组为目的层,主攻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从地层结构来看,具有泥-砂-泥结构,可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场所,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条件。盆地基底和蚀源区铀源条件较好,可为区内目的层提供较为丰富铀源,易于形成含氧含铀水。工作区内已施工的钻孔中,数据显示多数孔见有天然伽玛异常,其解译铀品位已达到或超过地浸砂岩型铀矿边界品位(0.01%)的要求。铀矿化多赋存于青山口组砂体内。

关键词 铀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双辽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环境

松辽盆地是在松辽微板块(谢鸣谦,2000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克拉通内转化型盆地(高瑞祺、蔡希源等,1997年),盆地基底经历了前古生代微板块聚合、古生代的增生拼贴,于晚古生代与欧亚大陆联成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大陆地壳。盆地形成、演化受两种构造域控制,晚元古代至早二叠世末受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盆地位于北亚陆间区的东部,北部为西伯利亚板块、南部为中朝板块,中部为古亚洲海域。早二叠世末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统一的欧亚板块后海水自西而东退出。晚三叠世盆地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并在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统一的松辽汇水盆地。

1.2 构造特征

区域基底褶皱构造较发育,分布一些紧密的背向斜构造。盖层褶皱构造不明显,只在个别地段见有平展的开阔的短轴背向斜,绝大部分地层为产状平缓的单斜层。区域深层断裂比较发育,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二条,一条为孙吴一双辽断裂,另一条为西辽河断裂。除此之外,还发现有一些次级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近北东向断裂等。

1.3 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水成铀矿的成矿理论及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工作区含水层的划分不单考虑岩层现在的透水性、含水性还应考虑其未胶结以前的透水性、含水性。因而我们把一些由透水性含水性较好的细砂岩、中一粗砂岩、砂砾岩等构成的较大的砂体,划分为含水层。而把一些透水性不好的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划分为隔水层。根据此原则及邻区金宝屯的水文地质资料,共划分出六个含水层(组)。

2 研究区地质及研究依据

2.1 基底与盖层

研究区处于松辽盆地东南缘的山前凹陷区,属三级含煤构造盆地,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盖层仅见有白垩系下统和第四系地层。白垩系下统出露有泉头组和青山口组地层,也是研究目的层。

泉头组(K1qt):分布于松辽盆地的南部,在盆地中可分为四个岩性段,工作区内仅发育有第三、第四岩性段。分布范围较广,厚度较大,埋深在300m-435m之间,钻孔见厚度平均280m。泉头组地层岩石颜色以红色、紫红色为主。从岩石组成上看泥岩、粉砂质泥岩所占比例较大。泥岩单层厚度较大、局部厚度达50m。砂岩、砂砾岩较薄。而且在剖面上多为透镜状和条带状。在砂岩和含砾砂岩层中见有交错层理,斜层理等沉积构造,表明为一套氧化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地层。

青山口组(K1q):广泛分布于研究区的北部,大面积出露,也是研究区出露的主要地层。青山口组根据岩性组合和所含化石的种类,可将其分为上下二个岩性段,总厚度大于380m。下部岩性段以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含钙质结核,按岩性组合和沉积构造特征以及其中的钙质结核都反映了其沉积环境为滨湖相,当时的气候条件干热,蒸发强烈。与下伏的泉头组呈整合接触。上部岩性段为灰色、黑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及厚层的粉砂岩,泥岩段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化石。为一套浅湖环境下沉积的产物。

第四系由上更新统(Q3)和全系统(Q4)组成。风成砂、亚砂土、腐植土以及现代河流沉积物,厚度一般0m-90m之间。

2.2 岩相特征

区内泉头组地层广泛超覆于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早期沉积之上。纵向上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浅湖相的韵律结构,反映了湖进的演化过程。平面上为一个以浅湖为中心围绕的河流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的环状相带。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广泛超覆于泉头组之上。纵向上基本继承了泉头组时期的特点,从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深湖相再到滨浅湖相-三角洲相或河流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湖进到湖退的旋回。

2.3 构造

据资料记载,工作区基底东侧外部有北东向双辽-孙吴壳断裂通过,工作区基底南侧外部有东西向后舍利-乌兰煤矿断裂带通过。在工作区东缘地区有西辽河断裂北北西向通过。总的看盖层的产状平缓,近水平,但也有小角度的倾斜,西部地层向东倾斜,东部地层略向西倾斜,倾角较小,轴部大概位于后舍利以西两公里左右,轴向近南北。

2.4 研究区特征

工作区位于前人1:20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区调选出的康平-金宝屯为一级远景区内。找矿目的层为泉头组,其次为青山口组。目的层形成于弱伸展构造背景,在弱挤压作用下,发生掀斜、裸露、开启,长期接受地表含氧水的渗入和氧化作用,形成层间氧化带。

研究区处于松辽盆地西南缘,置于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Ⅰ级构造单元)的东缘的金宝屯凹陷(Ⅱ级构造单元)的北端部位。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自青山口末期一直处于缓慢抬升阶段。在经历较长时间的风化剥蚀作用下,使青山口组出露地表,发生强烈的潜水氧化作用,同时发生层间氧化作用,形成区域水动力系统,自西向东形成一定规模的补给-径流-排泄体系,有利于含铀水沿泉头组、青山口组透水层发生渗入氧化作用,并在灰色层形成工业铀矿化。另外,研究区西北部QJD 铀矿床现已开发利用,研究区地质构造、岩性、水动力条件与其相似,有可能存在可利用的铀矿床。

2.4.1 铀矿化特征

工作区内已施工的钻孔中,多数孔见有天然伽玛异常,其解译铀品位已达到或超过地浸砂岩型铀矿边界品位(0.01%)的要求。铀矿化多赋存于青山口组砂体内。据此圈定铀矿体六条,长500m-1000m,厚2.5m-5.6m,品位0.01%-0.059%。此外尚有四个钻孔中见有四处天然伽玛异常。1978年-1979年煤田地质队在金宝屯地区19号勘探线和双辽地区21号勘探线时,通过综合测井所获得的天然伽玛数据证实,铀矿化体长度达到10km-20km。具有形成工业矿体的巨大潜力

2.4.2 水文地质特征

研究区泉头组上段、青山口组岩层具有泥-砂-泥结构,存在稳定的隔水层、透水层,层间氧化带较为发育。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研究区新近系和第四系总体地下潜水流动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同时据煤田1981年《双辽煤田找矿地质报告》介绍,工作区内353号钻孔在郑家屯镇内(双辽市)施工时,当时测得水位高出孔口10余米,自流量5吨/时,为承压水。为一很好的排泄区,表明工作区处于自流井承压水盆地中。可见研究区具有良好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质条件。

综上所述,本工作区内及其周边的目的层中确实存在铀矿化现象。具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有望形成可利用的铀矿资源矿产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锌矿;含角砾、晶屑酸性熔岩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99-02

1 地层

矿区内地层分布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哲斯组;二叠系上统林西组;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

1.1 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P2ds)

本组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内金家店、白家屯、西太平屯、新福屯、中合屯一带。此外,在芒罕村北东也有小部分出露。地层走向北东或北西,倾向北西及南西,倾角24°~60°。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

1)一段(P2ds1)片理化酸性熔岩:岩石风化面灰褐色,新鲜面灰白色,熔结结构,似流动构造,主要成分为细粒-微晶的斜长石、石英矿物及胶结物组成。矿物粒径小于0.1 mm,含量约占30%±,胶结物为隐晶的硅质熔浆。蚀变中等:硅化、高岭土化。

2)二段(P2ds2):上部晶屑凝灰岩,中部蚀变安山岩,下部炭质板岩。

晶屑凝灰岩:灰白色,变余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灰组成,具较强蚀变和重结晶。

1.2 二叠系中统哲斯组(P2zs)

本组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内西太平屯西部、刘家屯西部及南部、新立屯以及沙布台地区,地层走向北东或北西,倾向北西及南西,倾角14°~55°。与下伏大石寨组呈整合接触关系。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两个段:

1)一段(P2zs1):上部凝灰质板岩,下部夹变质安山岩。

2)二段(P2zs2):上部凝灰质砂岩与灰黑色板岩互层,下部灰黑色板岩。

1.3 二叠系上统林西组(P3l)

本组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内福安屯西部及北部、万发屯北部,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西,倾角45°~55°。与下伏哲斯组呈整合接触关系。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两段:

1)一段(P3l1):变质砂岩夹灰黑色板岩,局部夹变质中性火山岩。

2)二段(P3l2):灰黑色板岩。

1.4 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

本组地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内西南部下大坑沟一带、中部钟家沟地区、西部三合屯一带,地层走向北西或北东,倾向北东及北西,倾角55°~65°。与下伏大石寨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两段:

1)一段(J3mk1)安山岩。

2)二段(J3mk2)流纹斑岩。

1.5 第四系(Q4)

主要由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亚沙土、亚粘土组成。沿河谷、沟谷及阶地分布。

2 侵入岩

矿区内酸性岩浆岩发育,属火山岩相,为中二叠世同源岩浆多期次活动的产物。矿区内侵入岩主体岩性为中粗粒斜长花岗岩,呈岩基产出。此外,花岗斑岩、石英脉、闪长玢岩及细晶花岗岩等以岩珠状及脉状产出。

3 构造

该区在中二叠世构造变形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在晚侏罗世受造山运动的影响,早期形成的构造又进一步被改造。区内主要构造格架以北东向、北西向为主。次级构造分布广泛,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均有分布。

4 矿化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普遍而且强烈,蚀变呈线性展布,主要出现在地层与岩体接触带附近、构造裂隙、破碎带及压碎酸性熔岩中。种类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等。

5 矿化体特征

矿化程度在每一条矿体中表现均不一至,品位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细粒浸染状黄铁矿发育地段其与闪锌矿的品位呈正相关,特别是细粒浸染状黄铁矿呈脉状产出时其闪锌矿的品位相对更高。1SBⅠ区Zn0.57-3.55%,Ag5.8-20.8(10-6)。1SBⅡ区矿化带东侧平均品位Zn0.55-1.29%。

1SB?区:1号矿体赋存于含角砾、晶屑酸性熔岩中,由1个孔控制,呈脉状,起伏较小,产状180°∠53°。控制长度58.33 m,斜深132.90 m。厚度为1.21 m,平均品位:Zn 1.62%、Ag6.75 g/t,品位变化系数为Zn46.02%。

2号矿体赋存于中粗粒斜长花岗岩中,由1个钻孔控制,呈脉状,产状180°∠57°。控制长度50 m,斜深136 m。厚度为1.80 m,平均品位:Zn1.08%、Ag6.3 g/t,品位变化系数为Zn33.33%。

1SBⅡ区:1号矿体赋存于晶屑、岩屑凝灰熔岩中,由1个孔控制,呈脉状,起伏较小,产状355°∠55°。控制长度65 m,斜深38 m。平均厚度1.29 m。平均品位:Pb0.67%,Zn 1.29%,Ag15.20 g/t。

2号矿体赋存于晶屑、岩屑凝灰熔岩中,由1个孔控制,呈脉状,起伏较小,产状355°∠55°。控制长度65 m,斜深56 m。平均厚度1.29 m。品位变化:Zn0.48-1.28、Ag4.4-15.6,平均品位:Zn 0.8%,Ag11.74 g/t,品位变化系数为Zn38.75%。

6 找矿标志

1)本区为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含角砾晶屑岩屑酸性熔岩,地表岩石具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强硅化、叶腊石化、莹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第一找矿标志。

2)地球化学异常Ag、Pb、Zn、Bi、Hg吻合较好、浓集中心清晰、强度在3级左右。

3)激电中梯极化率在7%-10%左右,并与化探异常吻合部位。

参考文献

[1]向伟东,胡绍康,阎鸿铨,连长云.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若干问题的讨论[J].铀矿地质,1998(06).

[2]潘龙驹,孙恩守.内蒙古甲乌拉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1992(01).

[3]张涛,伊有昌,肖小强,董想平.青海松树南沟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J].矿产勘查,2011(01).

[4]郑福南,张宏刚.福建尤溪县皇山铅锌矿区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9(03).

[5]毛爱生,姜迎久,宋作均.黑龙江昆仑气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硅谷,2008(05).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有色金属 找矿方法 地质

一、前言

实现加强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的突破,不仅是为了发展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也是巩固我国在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面的国际地位的迫切需求。为了使我国地质勘探方面的实力能够得到快速有成效的增强,国务院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地质工作者们的责任更加重大,要达到的要求也更高。加强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是整个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有色金属勘查工作方面的程度不断加深,露出地表的和近地表的有色金属矿产愈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把找矿的目标从已经大体查明的第一深度空间转变到更深的第二深度空间。

二、需要改进的方法

1、创新理论,更新观念

鉴于前言所提到的,为了缓解有色金属矿产的资源危机,那么就要加强深部的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力度。深部找矿在现有的各项技术条件下是可以实施的,而且其理论和观念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

鉴于深部找矿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发现并勘探到深部的资源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对已发现的深部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物质来源、构造条件)、成矿作用、矿体特征加以研究,不断完善资料、提高认识、总结,形成成矿模式,为以后深部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地学习国内国外深部找矿的相关理论和借鉴先进的找矿技术,只有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创新理论,才能在深部找矿中取得突破。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找矿工作中仅仅有了新的观念和理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对于矿床学乃至所有的科学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做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开发的地质工作者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做好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而在现今的实际工作和科研中,最常见的一个不好现象就是只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一些典型的行为表现在:对于全面阐释有色金属勘探过程中的实际现象、全面研究有色金属矿产特征的成果很少;很重视论文的发表,而忽略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中是否合理的情况。而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前线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却不注意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注意补充最新的理论知识,这都不利于找矿工作的发展。

有鉴于以上的种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以下一些改进措施:①坚持生产学习科研相结合,实践证明,这在大多数科学领域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我们有色金属矿产勘探领域,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②对于个人评价,应该结合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有色金属勘探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应该分成两种:一种是理论上的创新,一种是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发现,两者不应该只取其一,应该齐头并进,都考虑到个人评价当中;③对于新进单位的年轻人,应该先全面培养其综合科研能力,可以先接触一下深入研究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全面打好地质方面的基础能力,为未来培养长久人才;④对于前线工作者,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培训课程,或者多提供一些去高校进修的机会,这样可以使第一线的找矿工作者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还能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丰富最新的理论知识,将他们培养成更高一级的地质人才。

3、勘查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勘探技术也不断创新,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探是以重磁电法、激发极化法等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方法和技术推陈出新。主要包括三维地震技术、地面高精度重力勘查技术、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频谱激电法、井中声波透视法技术、地下电磁波法等[1,2]。

同样,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数学地质方法的发展;遥感技术也是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型传感器的出现、工作频率向全波段的延伸、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遥感技术在找矿中的作用不断增大。

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种种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带来的是有色金属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大,找矿效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寻找更新、更完善的勘查技术,使之为我们的深部地质找矿服务。

4、加大资金投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资金对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何况是地质勘探这么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吸纳最杰出的地质人才,才能使用更先进的勘探设备,得到最全面的地质资料,得到更好的勘探效果。

但是这里的加大资金投入并不是盲目的、浪费的,而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必须提前做好完善的预算,保证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得恰到好处。对于必需大量资金投入的地方绝不吝啬,对于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也绝不浪费,这样才能使资金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果成正比。

5、建立和健全鼓励创新的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

对任何行业来说,人才都是核心,地质找矿工作也是如此,培养和鼓励优秀的地质人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措施。比如可以改善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提高野外出工的工资补贴;可以建立更完善的工资分配或者奖励制度,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按所取得的成果大小和贡献比例来分配;还应该加强地质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培养,培育创新型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只有充分培养和利用各层次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找矿事业的发展。

篇5

1、经济效益下滑、利润空间缩窄。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利润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同比回落34.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963.1亿元,增长18.7%,同比回落24.9个百分点。由于受市场需求减缓的影响,煤炭、钢材价格持续回落,导致我省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市四个煤城煤炭生产企业和西林钢铁公司等企业的煤炭和钢材库存量增加,效益下滑。

2、销售不畅,煤炭企业开工不足。我省四个煤城主要生产行业中,洗煤行业有部分企业没有开工,今年5月初,进行小微型企业调查时,该行业开工的企业不到一半,到6月末,开工的不足7成,主要原因,一是洗精煤销售不畅导致的。4月份以来,东北市场洗精煤需求量下降,对于生产能力较大的洗煤企业,需求方基本能保证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量,而对于小企业,需求方给的订单偏少,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二是今年洗煤市场价格下降,洗煤企业利润水平下降。6月末,每吨精煤的价格要比上年同期下降200元左右,原煤的价格今年也持续下降,导致部分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由于销售不畅,使煤炭生产企业库存大增,几年前看不到的大煤堆,如今在矿区随处可见。煤炭库存的增加,占用了企业大部分流动资金,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已出现了资金紧张的状况,企业出现压资的现象。开工不好的行业还有石墨生产加工企业,4月末调查时鸡西市麻山区有半数石墨生产企业没开工,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和石墨产品内销、出口价格大幅下降所致。按石墨产成品分类看,普通石墨制品降价在200—300元/吨,石墨精粉降价在1000元/吨以上。

3、生产成本上升,需求持续低迷。以伊春市西林钢铁公司为例,上半年,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5.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需求减缓的影响和钢材价格持续回落,上半年钢材平均售价每吨为3456元,比同期下降521元。由于市场需求减缓和钢材价格持续回落,导致钢材库存量增加,上半年钢材库存量达到37.9万吨,同比增加29.8万吨,钢材销量为71.4万吨,同比减少28.6万吨。同时企业所用原材料、人工费等价格普遍上涨,融资成本、用地成本的持续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库存量大,产能过剩,再加上今年以来需求持续低迷,“两头”挤压使得供需严重失衡,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

4、人工费用上涨,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据调查,全省建筑业用工单位大工每天的务工费用要在300—350元之间,比上年同期提高40元左右,小工费用要在120—150元之间,提高30元。餐饮业服务员工资报酬在1900元左右(含满勤奖,提成等费用),比上年提高60元以上。部分工业企业招工较困难,应聘者对企业的工资、待遇要求比较高,对真正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企业只好提高待遇,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5、融资受限制,企业资金紧张。目前企业处于生产的黄金季节,资金需求旺盛,由于货款结算不及时等原因,致使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自有资金不能满足生产。银行抵押方式局限,标准高,金融产品不丰富;金融中介组织缺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有些企业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不足,形成担保难,贷款难局面,融资渠道少。靠自筹资金又无力扩大再生产,制约了企业发展。同时,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议

1、加强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全省各市(地)、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转型、促进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环境。

2、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鼓励扶持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最终实现资源型的企业转型发展的稳健着陆。凡是转型发展的企业,政府部门应大力鼓励和扶持,在寻求项目、手续审批、技术支持和政策导向上给予优惠,帮助和促进企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产能过剩、产品无市场或市场前景不明、重复建设等行业的投资,鼓励和引导有发展空间、前景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为非公有制科技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

3、积极帮助企业筹集发展资金。加强银企对接,会同银行组织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与全省各家商业银行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向银行机构提供各类优质项目,引导银行增加企业贷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平台的作用,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

篇6

[关键词] 婴幼儿 智力低下 生物学因素 社会因素

智力低下是指18岁以下儿童发育期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显著缺陷。智力低下是遍及全世界导致人类残疾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1991年,“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调查”发现,儿童智力低下总患病率为1.2%[1],2006年北京市横断面调查所得的患病率为9.31%[2]。影响婴幼儿智力发展有关的因素十分广泛。

1 生物学因素

1.1 遗传因素

一些细微的染色体改变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婴幼儿智力低下。Down′s 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也是遗传性智力低下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约为1/600~1/800[3]。Down′s 综合征根据核型可分为三类,分别为单纯型、易位型、嵌合型。单纯型21-三体是Down′s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类型。目前21号染色体不分离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不分离与高龄孕妇的卵子老化有关[4]。

1.2 母孕期感染

母孕期感染以病毒多见,如风疹、单纯疱疹、弓形体、巨细胞等病毒等可直接侵犯胎儿,使其发育异常而智力低下。

1.3 化学性毒物

成瘾物质的滥用已经成为现代妇产科面临的新挑战。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0%的孕妇暴露于酒精、烟草等合法成瘾物质,10%暴露于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非法成瘾物质,这些物质都会影响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吸烟可能引起早产、发育迟缓,还可能导致孩子认知和行为障碍[5]。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其中一部分出现智力低下。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可以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铅中毒在工业化国家很常见,母孕期经常接触铅可造成胎儿脑损伤,并可导致死胎、早产。即使最低浓度的铅,对小儿智力发育也呈高度负相关。其它一些金属毒物如汞、砷、锰及部分有机化合物也能通过胎盘屏障,致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低体重儿、低智商儿增多。

1.4 营养

大脑的快速发育从孕末期开始,一直持续到2岁,因此需要足够的营养。目前一般认为[6],短期内的营养不良对小儿智力发展影响不大,长期严重的营养不良,尤其是伴有环境刺激不足时,就容易发生智力障碍。在我国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对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7],智力低下组儿童血浆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智力正常组,验证了营养与小儿智力发育水平的关系。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等)缺乏也会影响小儿智力发展。铁缺乏可致缺铁性贫血,后者对智力发展有一定影响。碘长期摄入严重不足可引起克汀病,这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小儿智力低下的重要病因之一。

1.5 其他因素

妊娠时,母亲受到过强的精神刺激,或长期处于精神焦虑紧张、抑郁的压力之下,将引起代谢功能失调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孕妇放射线照射(尤其是妊娠最初3个月) 也会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而影响智力。早产、低出生体重对婴幼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关于窒息、产伤等因素是否会对小儿智力发育造成影响,目前虽有一定争议,但总的倾向于长期(慢性) 、重度缺氧对小儿智力发育多有明显影响,常可导致智力障碍,而短期(急性) 、轻度缺氧对小儿智力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

2 社会因素

婴幼儿智力发展除了受生物学因素影响外,还与非生物医学因素有关,包括社会、文化、家庭、气质等方面。

2.1 家庭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是反映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指标,包含职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它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研究结

果报道不一,但总体倾向是,高经济水平的家庭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也高。有研究发现,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婴幼儿智力发展指数越高[2,8]。母亲是脑力工作者的婴幼儿智力发育商得分均最高,体力工作者次之,全职妈妈得分最低[9]。

2.2 家庭环境刺激

5~6岁以前是语言、认识与情感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此时缺乏与其相应的环境刺激,则能引起不可逆的损害,造成智力障碍或功能障碍。有研究表示[8],跟孩子讲故事或做游戏会影响其智力发展;对高危儿实行主被动操、抚触和情感、智能示范性训练、早期教育等干预措施后,其总发育商显著提高[10]。此外,家庭形态结构、家庭大小等也对婴幼儿的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 结论

综上所述,婴儿出生前、后的多种遗传或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婴幼儿的智力发展造成影响。有时几个因素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很难以单一因素来区分其病因,这其中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比如智力低下的遗传方式、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大小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探讨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旨在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有高危病史者产前染色体检测,加强孕期营养,控制孕期病毒感染,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婴儿出生后,家长或主要看护人经常对其进行主被动操训练、抚触、早期教育等,均可减少婴幼儿智力低下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左启华,雷负武,张致祥,等.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调查[J].中国优生优育,1991,2(3):105-110.

[2]梁爱民,张秀玲,武英华,等.北京市 0-6岁智力低下儿童的病因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19-121.

[3]Um aR, Forsyth J S , Struthers A D ,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mode of delivery and ACE genotype on serum angiotens in converting enzyme ( ACE ) activity in the mother and infant atterm [J] . Eur J Obstet Gyneco Reprod Biol, 2007,134( 2 ) : 179-183.

[4]周明君. 许昌地区177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与临床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36-37.

[5]袁艺,谭红专.婴幼儿智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10(4):126-128.

[6]刘惠娟,史雄英.智力低下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 8(1):118-120.

[7]杜文雯,张兵,苏畅,等.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对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61):408-411.

[8]叶剑萍,马梁红,骆桂秀,等. 865例1岁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调查[J]. 黑龙江医药,2007,20(4):350-351.

篇7

[关键词]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地质条件;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58-01

引言:西南地区一直以来就被蒙上一种神秘的色彩,同时也深深地吸引着外界对西南地区的探究,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样,矿产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所以西南地区近年来主要着眼于在旅游业、有色金属加工业行业大力发展。就发展现状角度看,西南地区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更大。特别是有色金属的开采更是未来有色金属矿产行业占到主要地位,所以对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西南地区的地理地质环境

1.1 地理位置

1.1.1自然地理位置

按照此划分方法,西南地区一般是指居于中国南方地区西部的一些地区,它主要包括有四川盆地、秦巴山地、云贵高原等地,大致范围是在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以及陕西省南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贵州省、湖北省西部、湖南省西部、广西的西北部。

1.1.2政治地理位置

西南地是指我国西南部地区,按照我国行政区划来讲,西南地区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5个省级行政区。

1.2 自然特征

1.2.1地形

西南地区多以山地为主,分布有云贵高原,其海拔是在500米到1000米左右。

1.2.2气候及自然带

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而横断山脉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因为阳光、水资源充足所以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光独特。

1.2.3土壤

西南地区的土壤基本上是以红壤为主,肥力较差,发展种植业条件是比较欠缺的。

1.2.4资源

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难度大;部分省市的煤炭、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1.3 地质环境

西南地区多位于我国第三级地貌单元,喀斯特地貌明显,因为西南地区多石灰岩,所以见到石芽、石林以及地下发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景观以及洞中石钟乳等地貌形态是很正常的。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约达13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如广西桂林的山美、石美,水美、洞美,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闻名于世。

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情况

2.1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状况

2.1.1资源数量

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是丰富的,被社会上承认的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产地有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甘肃金昌的镍,山东招远的黄金,江西德兴的铜、大余的钨,湖南锡矿山的锑、水口山的铅锌矿,云南个旧的锡,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丰富的矿藏资源使我国的有色金属数量在世界排行中占据主要位置,对我国的有色金属利用和国际有色金属矿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1.2资源的发展状况

虽然资源总体是丰富的,但是有色金属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之原先的开发方式多为粗犷式开发,一方面造成资源的破坏,另一方面肆无忌惮的开发造成有色金属资源矿源的开发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所以有色金属矿的发展是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首先是有色金属矿脉的寻找,加大力度在矿脉的开发上,结合矿脉周边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其次才是有色金属的再加工,提高科技水平,引进新型设备对资源进行加工,而且要注意不能存在浪费有色金属资源的问题,要对有色金属的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利用率并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

2.2 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

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多是分布在云南、四川和地区。现将三者进行简单的比较,如下表1所示,可见三地区的相同点与不同。

三、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勘测准确

在进行有色金属矿藏的开采前要对地质环境勘测,勘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勘测准确,避免开采过程中的塌方、下陷等灾害的发生。通过听取专家意见、使用先进勘测仪器等方式科学合理的展开开采加工工作。在特殊问题的处理上要慎重再慎重,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地理环境特殊的矿脉要做好保护工作,不可因为一时利益而损害后代的发展。

3.2 安全开采问题

生产要在勘测准确的基础上来进行开采工作,在开采当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注意的。首先要有安全生产意识,每个工作人员都珍爱自己的生命,树立起安全劳作的思想观念,其次在规章制度方面要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以制度规范人,对人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有事情发生就要用制度来解决。最后就是要注意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开采矿藏的过程中,要规范使用生产工具,按科学安全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在发生意外时,工作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能采取正确的避难方式和逃生方式。

3.3 工厂的选址

工厂的选址要符合工厂建造的标准,选址条件要合适,西南地区多地震带,工厂的选址定然不可以在这些危险地带,而且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条件等是工厂首先考虑的因素,在符合标准的同时还要考虑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可污染水源,工厂不可设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影响城市生活的空气质量,总之在很多方面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选址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

3.4 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虽说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平比较低,在资源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资源可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对一次加工过后的有色金属进行二次再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而同时更能增加经济效益。

四、结语

本文结合对西南地区的地理地质环境的认识来研究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矿藏的发展,探讨了有色金属分布的地理位置还有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有色金属矿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个人见解从而希望能对西南地区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相信西南地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岩依山,张守城,魏军,等.西南地区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的地质特征[J].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2013-09-12.

篇8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使得矿山开发活动增多,这也给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要想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对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重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提高矿山企业和矿区居民对矿山环境的保护意识,优化矿山地质灾害各项管理工作,促进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统一协调发展。

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临的困境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矿山环境管理十分薄弱,大多仅对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缺少具体的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规章。管理体制上,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分散,矿山环境执法管理职责交叉,责、权、利尚不十分明确,管理局面混乱,严重影响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法制保障,难以对破坏环境地质事件形成震慑性。一些矿山特别是老矿已形成的矿山环境破坏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来源不持续,没有行之有效的持续的治理机制,因此,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同时,政府和企业有必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将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2、矿山资源开发技术与地质环境治理应用技术落后

我国矿山企业以小型矿山为主,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矿坑设计不合理,采矿方法不当,工艺技术落后,采用落后的“崩塌法”、“放大炮”等开采技术,未按规定留设保安矿柱,废弃坑道未及时封闭、回填,边坡过高过陡,乱堆、乱排等不合理的矿山生产活动现象较普遍,这就造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严峻性和提高了地质环境治理难度。同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特别是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技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应用技术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目标要求,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前期调研工作不到位或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不少治理工程存在治理不彻底、治表不治本等情况,目前缺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所必需的技术投入和支持,矿山地质环境预测滞后并缺少生态环境恢复手段。

3、政府财政资金渠道不畅

由于受地方财政的限制,地方政府基本没有关闭和废弃矿山治理资金预算,除非出现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大灾害,政府不得已才被动投入资金进行治理。另外,地方政府没有专项治理费用预算,保证金额外的定期利息不属于市、县政府支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为公益性项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地勘资金主要掌握在国家和省,且申请困难,这些都影响到地方政府地质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4、矿山环境监测落后

煤、铁、石膏等地下开采矿山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极大,主要体现在地面沉降诱发地质灾害和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此类问题专业性较强。由于监管单位和矿山企业本身都没有专业设备和人才,矿山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价体系建设往往流于形式,更不可能准确预测地下采空区和特大型坑矿可能出现的重大地质灾害。有时,即使委托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监理工作,但是大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实施矿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实施

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环境问题防治的根本保障。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各项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结合本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其立法和监督管理应该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从矿产资源的勘查、规划、项目设计、开采或加工直到矿山闭坑和生态恢复等各个阶段,为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落实管理规章责任制,确保工程实施与质量,能很好地预防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制定和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制,依法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矿区范围的矿山地质环境实施动态监测,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理。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始终以法律为依据,依法办事,依法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是矿产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

2、严格准入条件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将地质环境资源消耗费用、地质灾害损失费用、污染损失费用与矿山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是否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重要指标。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3、矿山开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对于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只有首先将工程治理措施和环境生物保护措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根本目标。在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各种工程中,只要配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彻底根治地质环境灾害。但是其中的缺点是投资范围过大,然而当前的生物措施恰好能够弥补环境工程治理措施的显著缺点,并且其投资范围相对比较小,能够有效地改善矿山周边的小气候特点,最终使其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中。

4、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矿山环境治理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只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才能有效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因此,要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解决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资金问题。对于生产矿山和新建矿山,遵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和有关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各地政府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调动矿山企业及社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捐助,积极争取国际资助,加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将矿山环境治理纳入市场机制之中,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矿山环境的治理。从制度上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矿山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瓶颈问题。并积极推进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的产业化运作机制。

结束语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开采给人类带来的系列地质灾害也是非常严重的。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需要,各矿区应建立起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及防治地质灾害制度,切实将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曹小林.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综合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2(23).

篇9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含量;丰缺状况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1 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2 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及丰缺状况分析(见表2)

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8.7g/kg,其中:大于40g/kg的为一级有灰砂土、灰泡土、灰泥土、灰红砂土、黄灰泡土、黄泡土、紫灰泡土、小红土、大红砂土、黑泥土、红灰土、黑砂土、黑砂泥土、石渣土、黄泥土、褐泥土、羊肝土、黄饭散土、黑饭散土、红饭散土、大土泥、白膏泥、黄膏泥、黑膏泥等24个土种,有30016.43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2.67%,此等级土壤分布面积较大,有机质含量极高,属极高肥力型土壤;在30~40g/kg之间为二级,有红灰泡土、大红土、砂土、红泥土、粗石渣土、黄土、紫砂土、红砂田、黄砂田、红砂泥田、小红砂土、黄泥田、红泥田、红结泥田、紫泥田等15个土种,有17019.3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9.86%,有机质含量很高,属很高肥力型土壤;在20~30g/kg之间为三级,有耳巴泥、紫泥土、粉沙田、油沙田、黄胶泥田、红砂土田、黄灰土、黄砂土、肥砂土、紫红土、石渣田等11个土种,有5638.33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89%,有机质含量高,属高肥力型土壤;在10~20g/kg之间为四级,有粗石渣土(燥红土类)、砂夹泥、红砂土、碱砂土、粗砂土、黄油沙土、红色土、黄土、红土等9个土种,有4317.85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58%,有机质含量中等,属中等肥力型土壤。

篇10

关键词:地质勘查;特点显著;亮点

中图分类号: 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露天矿和近地表矿现已基本上被查明,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勘查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金属矿勘查现如今所面临的基本形势是,它已向寻找隐伏矿阶段的方面发展,以传统地表的普查方法和以地质研究为主的找矿方法逐步让位于依靠地质理论预测与物探、化探等勘探技术综合应用的现代找矿手段,以现代地质理论指导预测、物探手段定位、钻探验证的隐伏矿综合勘察方法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为适应勘查隐伏矿的需求尤其是深部隐伏矿,优先发展具有高分辨率、大探测深度的新方法,使总体找矿能力达到较高的深度,这已成

发展趋势,可见地质勘查在金属找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金矿地质方面的研究

随着人们普遍对黄金需求量的增加以及黄金工业的快速发展, 也一步步促进了黄金找矿勘探任务的发展,这也成为了国家一个首要的任务。从基础学科到应用研究以及勘查的手段都有着明显的变化。80年代以来国外相继的发现了一些金矿的新类型和若干个被称为世界级的大型金矿床, 使得世界金矿的储背量大幅度的增加。像加拿大的赫姆洛金矿, 储备量达到了597t,属太古宙绿岩带上部层控浸染型, 这一发现表明了在绿岩带中找金的新方向。美国的麦克劳林金矿,储备量达到了100t,属典型的热泉型金矿。而相对于我国而言,对这种金矿的研究工作明显做得不够。因此也没有太大的突破进展。对卡林金矿的重新认识与进一步勘查, 在其西北端和深部发现并勘探了新的超大型金矿床, 扩大了卡林金矿带的范围,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该类型的金矿容矿围岩的岩性已不仅局限于已知的碳酸盐岩与粉砂岩, 也可为凝灰岩、火山岩、碎屑岩和片岩等多种岩石, 说明在火山沉积岩区和火山岩区找卡林型金矿很有远景, 并且与板块构造的演化有着极大的关联, 提出了卡林型金矿与裂谷作用有关等认识。对卡林金矿床成因的研究, 不但对成矿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国黔桂滇地区三叠系碳酸盐建造中细分散状金的研究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基础的学科方面,更加加强了金矿地质理论方面的研究,有着突破性的进步。已经比较全面的认识到了大地构造学与成矿二者之间的联系,而对于不断提出的新成矿的理论促使了以成矿区( 带) 的综合研究为中心的总体勘查, 以及对矿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矿床成矿模式, 利用地质理论找矿, 以及建立矿床找矿模式。在应用研究以及勘探手段方面,逐渐也从单一走向综合,所以综合技术与方法的组合也正成为当今地质勘查方面的显著特点。摇感技术-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工程正结合成有效的找矿统一体。像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带等, 都是以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为依据并应用理论进行预测,遥感影象和物探、化探资料的综合模式和综合测量信息, 作出正确选区、缩小靶区、勘探工程验证而加以突破的。可见,在新的勘查形势下注意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更新, 运用先进理论和新概念指导科学来找矿, 是世界矿产勘察取得成功的主要要点。这就要以基础地质研究来作为中心,进而来开展地质-物化探-遥感图象解释-勘察工程综合等立体找矿是突破找体积大的金矿的关键所在。

地质勘查在金属找矿中的有效途径

地质勘查不断的研究出新的方法,这对于金属的找矿工作又增添了许多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要量不断的增加,但地表出露的矿床却明显的减少,虽然普查找矿的方法与地质勘查的技术在不断的改善与提高,但是找矿的难度仍然持有上升的状态,地球物理的方法与地球化学的方法进行地质勘查也正向着新的服务领域迈进、并且不断的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扩大。物探勘查工作不断进展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对于基本的物探方法的发展反向与应用范围仍然加以重视。磁法、重力、电法、地震与放射性的测量方法,相对于国外近些年来发现的一些特大型和大型金矿的过程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进行深部的勘探,这是进行深部成矿条件研究与寻找深部盲矿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一方法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的应用;第三建立了地质―地球的物理模型,就可以更加完全的来了解和识别异常的特征,并且对异常的解释有了更深化的了解,这样也会对找矿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南非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就是在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进而又开展重、磁测量来发现的。

物探的工作随着深部地质的更加复杂化与多样化,当今首要的任务就是引进新方法和新技术,所以工作的内容应该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完善,将物探勘查在金矿研究的过程中发挥到极致,争取找到大型或者特大型的金矿。

(一)地质勘查中的新仪器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正反演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和找矿难度的加大,不断的研制新仪器与新设备已成为各个国家重视的首要问题,目的是以此来提高探测的深度以及精度。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普遍使用微处理机与微计算机来对物探与化探仪器进行控制。相对于地面的物探来说,现在已普遍使用在用便携式微机控制的同时进行多参数测量的多探头物探仪器。最近这几年,又运用了既可进行重力又可进行磁法的IGS―2/ CG―2/ MP―4系统,还有IGS―2/IPRF―3系统。在此之外,航空磁力仪主要在信噪比与稳定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与提高,这样就会使勘探的深度进一步加大,使仪器的精度更加精准。航空物探在对综合收录系统的研究与配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也为实现第二代的航空物探奠定了基础。为了对区域的重力调查进行扩大,专家们对野外的工作以及数据处理做了充分的技术研究。并且研究出了方法技术体系,很好的将重磁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推广。为了进一步开展15万物探以及新一轮的物探普查,研究出了高精度磁测方法、瞬变电磁仪器和方法、磁偶源频率测深法、甚低频电磁法、短导线微机激电仪。又开始研制并开始进行推广具有国际水平的地面伽玛能谱仪,以及先进的井中无线电波、井中激电、井中磁测、井中多电极排列、井中声波等井中物探系列与新型的仪器等。为了将工程物探的服务领域进行拓宽,进一步研制了浅层反射地震法与横波地震法还有基桩无损动测技术,为了使得测井定量化与配合无岩心钻探、又推出了数字测井技术。而在化探的工作中,研究并且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这种方法主要适合我国国情的中低山区、高寒山区、干旱―半干旱区以及岩溶区等特殊景观区区域化探方法的技术。另外还对气体化探、岩石地球、地电化学的方法来进行技术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最终取到了很好的成果,研制出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新型的双道原子荧光仪、测汞仪等非常新型的测试仪器。

(二)地质勘查中的新方法

为了使地质勘查在金属找矿中获得更好的有效途径,专家们又研制了许多新的方法,像电磁法、磁法、遥感技术都在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尤其是遥感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近几年来,由于传感的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不断的发展,使得遥感技术也突飞猛进。在地质找矿中来应用遥感技术,特别是黄金地质找矿,已经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遥感技术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地质找矿新方法。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极大地成就。

总结:

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我们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越来越便捷与舒适,金属矿的寻找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能源的供给问题,所以人们必须要重视在找矿过程中地质勘查的工作,地质勘察的工作为我们在找矿工作中带来了诸多方便与成就,可见地质勘查在金属找矿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仍需参考以往的地质勘查手段与方法,这样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经验来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培基、韦永福.我国金矿地质现状、区域成矿及找矿[J].地质与资源.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