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环境

篇1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其他与地质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岩体、土体、矿藏、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第四条地质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地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将地质环境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并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评价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会同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和气象管理机构,根据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环境现状;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与规划目标;

(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四)地质环境保护和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五)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符合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实际情况,组织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

第十二条采矿权人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资料定期报送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内经批准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动态定期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报送所在地国土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分析评价。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定期全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四条涉及地质环境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包括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评价,以及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探矿权人应当对勘查作业完成后遗留的钻孔、探井、巷道和形成的危岩、危坡采取回填、封闭或者其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措施。

第十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按照采矿权批准权限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在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采矿权人应当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原采矿许可机关批准后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履行下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一)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地面设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达到安全、可利用状态;

(二)整治被破坏的土地,使之达到种植、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整修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并恢复植被,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五)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实行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经验收达到规定标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予以返还,边开采边治理的可以分阶段按比例返还;拒不恢复和治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由县级人民政府使用该保证金组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恢复和治理费用超过该保证金的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标准,按照不低于恢复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具体缴存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引发地质灾害险情或者发生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开采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或者灾情扩大,并向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对本条例实施前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能够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督促其依法恢复和治理;不能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恢复治理,所需经费由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第四章山体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严格保护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山地丘陵等山体资源,不得造成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二条下列区域内的山地丘陵应当划定为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

(一)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内;

(三)港口、机场、军事设施等重要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四)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至两侧直观可视的范围或者线路两侧路堤坡脚外侧直线距离各一千米范围内;

(五)本省境内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流域性河流两岸、湖海岸线和水库、堤坝至两侧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范围内;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前款规定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

(二)露天采矿、工程取土;

(三)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

(四)新建、扩建墓地;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破坏山体地质地貌的其他工程活动。

已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开山采石、露天采矿、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应当限期停止、整治。

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确因特殊需要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活动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批准或者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以外的山地丘陵开山采石,应当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实行限制性开采。

第二十五条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确需开山切坡,以及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的水库除险加固确需取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前,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治理。

第五章地质遗迹保护

第二十六条下列地质遗迹应当予以保护:

(一)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各类典型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区;

(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三)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第二十七条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应当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具有观赏、科普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并组织专家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从事参观、旅游、科学研究、教学实习以及标本、化石采集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切坡、进行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在限制开采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开采总量不得超过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质灾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况确定。

第三十四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采矿权申请。

第三十五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备案申请文件中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投资主管部门不得进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三十六条对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资料,及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准确、及时地传播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止灾情或者险情扩大,并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九条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下列规定组织治理:

(一)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二)中型地质灾害,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三)小型地质灾害,由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或者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所需治理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限期治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审批事项不依法予以审批的;

(二)发现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按照规定组织治理的;

(四)贪污、挪用、截留废弃矿山治理经费、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或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按期如实报送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开山采石、露天采矿的,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违法所得无法计算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新建、扩建墓地的,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被破坏的山体未进行修复治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被破坏的山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修复治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2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地质灾害是人类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的伤害较大,危险系数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若是某一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当地的地质环境也会受到影响或者是发生改变。地质灾害有很多种类,像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随着人们对地质的不断研究,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重视。地质灾害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我们要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整合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地质环境的利用工作。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试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一、地质灾害概述

1、概念。

地质灾害属于地质现象的范畴。通常情况下,不良地质现象称之为地质灾害。板块运动容易使地质灾害产生。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活动较为频繁,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地质环境的恶化,容易促使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时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地质灾害会危机人类的生命,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延缓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的进程。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滑坡、土地沙化、黄土湿陷等等。

2、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国受地质灾害的侵扰较为严重,我国拥有较为宽广的国土面积,绵长的边界线,地质条件较为多样。从世界受灾程度上看,我国无论是对规模、强烈程度以及危险系数的统计,相对来说数字较为庞大,可见我国受地质灾害的程度较为严重。我国西南地区降雨丰富,物资充沛,但暴雨现象也比较常见,西南地区山体受暴雨的冲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表现为滑坡或者是泥石流,对该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对当地的通讯设施和经济建设有所破坏。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人群较为密集,使得土地沙化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延缓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进程,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四川等地多年来深受地震的困扰,对当地以及国家带来严重创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也随之加大,致使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急需要被解决,防治工作必须被落实。

二、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强化国民意识,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做好区划调查工作,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依据监测的结果,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3、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三、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的利用具备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评价系统的构建要从地质环境利用自身出发。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是在弄清某地地质环境利用实况的基础上,分类设置实施方案,从而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率。地质环境若是能够被充分利用,可以有效缩短地质灾害的波及面,减轻危害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服务的功效。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中开展评价活动要以体现地质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标,考虑活动是否符合实用的要求,是否可以实行的问题。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评价的范围涉及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化,环境质量,灾害成因、风险级别等等。评价系统的思维模式不能固定于一种模式上,要有探究意识,勇于革陈出新。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灾害防治调控、功能区域的划分等都属于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研究的内容。评价系统遵循评价结果好用的工作原则,考虑工作方案是否符合区域特征和服务目标的要求。在工程方面,构建地质环境安全系统,有利于人员实施凿山建隧等大型工程时,降低对地质环境的损坏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构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系统,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结束语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不定时性和不可避免性,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地质环境的探究。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从地质灾害入手,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概述,试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和环境利用评价系统,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洪,冯薪霖,周芙蓉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

[2]陈国金,陈松,陈江平等.巴东城区规划发展的地质环境综合效应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38(4).

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 防治 地质环境 利用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306-01

引言

地质环境在地球千万年的地质变化中形成的。这种形成也是由于地质灾害不断出现而造成的。现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活动,自然要保证生存的安全性。虽然不能避免和阻比地质灾害的出现,但是可以对相关的地质环境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帮助人们能够及时的躲避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且可以得到研究的成果。因此在这一研究过程,就能够体现出地质灾害防治是和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减少灾难过程的损失是有价值的。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1.1 地质灾害

1.1.1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1.1.2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最近一段时期,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甚至各地的地震灾害也在不断的频发。这些灾害的出现直接的导致了很多人丧命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导致地质灾害如此频发的原因,除了地球本身板块正常的运转之外,还有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地球环境受到影响,增加了地球活动的频率,增加了地球的负担。并且由于人们在地球上的过度开采,使得地球地质的变化和破坏变得十分严重。

1.1.4关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在我国,对于地质灾害工作的防治仅仅是在从初级阶段慢慢的进行摸索,一直到现在能够及时以及有效的对其进行防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并且其应急的速度也是十分快捷的,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应该要对其资金的安排进行突出,在技术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1.2 关于地质环境

目前我们人类所居住在的环境主要是经过一次次的地质运动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地质环境与其周围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之问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地质环境也将会遭受到地球表面各个圈当中的影响,因此,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式一般表现为缓变或渐变,渐变发展为突变或灾变,然后进入下一个渐变阶段,所以,对于地质环境变化来说,其主要是具有着一定程度的周期性,并且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形成突变的过程,从而破坏地质环境,产生地质灾害,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1.3 地质灾害赋存于特定的地质环境

所谓的地质灾害,其主要就是一些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的事件,同时也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危害的地质事件。而这些地质事件的本质就是地质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改变。比如地壳应力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地震,进而反应的形式变为地壳震动与地表破裂,形成地裂缝、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表现形式是地表岩土的运动和移位,其他灾害如崩滑流、地面沉降以及塌陷等也均以岩土体的移位,或者是状态变形完成行程灾害的一个过程。

1.4 地质环境制约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于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来形成的,如果环境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则灾害难于形成。即地质环境一方面构成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又限制其发生,进而使其能够起到制约的作用,=如泥石流灾害有其发展阶段性,对应于地质环境条件则在沟谷发育的成熟期为泥石频发期,在此之外,随着沟谷以及地貌等地质的变化,泥石流处于孕育发展阶段,并不成灾,由此可见地质环境对于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1 关于调查区划体系

在对其进行实施调查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建筑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体系,目的就是要调查清楚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此来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地质的环境,进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2.2 关于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两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 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3 关于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通过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确认其危险性大以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特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因此在治理的过程中以及灾后重建时应该要根据其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2.4 关于应急处置的体系

必须要坚持重大突发的地质灾害管理作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以及科学的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3.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3.1 应该要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应该要从工程的区域地质工作基础性以及公益性等方面进行出发,环境地质的研究目标应该要是追求地质环境以及安全等角度进行出发,工作任务是开展不同尺度的调查评价,包括重大工程区、人类聚集区和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变化,评价其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考虑地震、气象(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风险,以此来对其功能区进行划分,甚至是包括提出了很多的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影响区预留避震空地或缓冲带的基本要求。

3.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由于我国在进行一系列的大工程,比如开山建隧道,修建铁矿等,都需要根据地质进行详细的安排。计划如何进行建筑,才是最安全和有效的。这样才能减少出现意外事故的几率。并且对于地质环境的评价也是要从多方面来看的,比如土壤,岩石,断裂层等。综合的考虑分析,得出一个地质环境安全分析表,保证施工进行的顺利和安全。

结束语

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随时随刻都有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危害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保护好人们的生活,减少在灾难中的损失,就要研究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管理,以及相互利用的有效性。这样可以及时的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一定有效的管理和预测。

参考文献

[1] 刘传正,刘艳辉.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05:1469-1476.

[2] 翟伟峰,刘复刚,王永洁.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策略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06,03:18-23.

篇4

关键带中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相互耦合使其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按照其性质与作用,这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类: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8]。生态过程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产者的作用将土壤中的物质合成为植物量,经消费者消费后又被微生物分解返回土壤。人类活动可被看作是生态循环的一部分。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大,有人又将其单分出来作为一类过程加以研究[9]。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联系在一起,通过流体、沉积和气体作用,使碳、氮等化学元素和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发生变化。水文过程通过水分运移转化使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上重新分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相互耦合,推动了生态过程的持续进行,又共同决定了关键带的整体形态和功能。但是,受传统学科研究视角和方法的限制,研究人员很少将关键带作为一个整体框架,而是人为地将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割裂开来进行研究。例如,土壤学往往将研究对象局限在植物根区分布的土壤范围,而很少考虑植物根区之下的包气带和饱水带;水文地质学以含水层为研究重点,往往将上覆包气带作为“黑箱”进行处理;生态学以地表面之上的植物为研究重点,对地质环境则重视不够。当今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水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全球变化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问题,迫切需要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框架,对近地表圈层进行系统研究。这正是国际地学界提出“地球关键带”的意义所在。关键带在空间展布上呈现出高度的非均质性。大量的调查和观测数据表明,构成关键带的地质介质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随空间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变异。这种变异特性随空间尺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0]。造成关键带高度变异性的原因很复杂,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与地质、水文等有关的内在因素,与气候、自然火灾等有关的外在因素,与土地利用、城市化等有关的人类活动[11]。按照研究空间范围的大小,通常可划分为微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宏观尺度。目前,人们观测关键带的途径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测量技术进行点上监测,对应于微观尺度;一类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面积面上监测,对应于宏观尺度。针对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尺度的观测技术还很不成熟,亟待发展。关键带过程的发生尺度与人们的观测尺度存在的不一致,对关键带过程研究与建立模型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尺度转换成为关键带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12]。关键带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如图1所示,关键带通常由地面之上的植物冠层、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壤层、土壤层之下的包气带、含水层等组成,并且每一层可能还可细分为多个亚层。例如,土壤层可分为腐殖质亚层、淋溶亚层、淀积亚层等[13],包气带和饱水带之间存在一个过渡的、近饱和的毛细上升区[14]。层与层之间形成了关键带的界面,主要界面有土壤-大气界面、土壤-植被界面、包气带-饱水带界面、地表水-地下水界面、含水层-基岩界面等,在沿海地区还有陆地-海洋界面。这些界面对关键带发生的各种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也为人为调控关键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例如,作为包气带-饱水带界面的潜水面对土壤剖面的含水量和水势分布有很大影响,是土壤发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地表生态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之一[15]。关键带在外在过程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着短期的变化和长期的演化。NRC将外在过程归纳为四类:由地球内部能量驱动的构造运动,总的趋势是增大地表的起伏不平;由地球外部能量驱动的风化过程,总的趋势是削平填洼,使地表趋平;由压力梯度驱动的流体运动,使物质发生空间迁移;由生存需求驱动的生物活动,对土壤、岩石、水等要素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影响[3]。

2关键带研究思路与范式

2.1DPSIR体系框架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体系描述了一条引发环境问题的起源和结果之间的因果链,为开展关键带科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框架(图2)。这条因果链表明了关键带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经济活动作为长期驱动力作用于关键带,对关键带产生压力,造成关键带状态的变化,从而对关键带及其发生的各种过程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促使经济社会对关键带状态的变化做出响应,响应措施又作用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影响。该体系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社会经济与关键带的相互作用,是组织环境状态信息的通用框架[16]。驱动力指影响关键带的外部过程变化的趋势,是造成关键带变化的潜在原因。例如,人类社会通过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等方式作用于关键带,成为关键带变化越来越重要的驱动力[17]。压力指人类活动对关键带的直接作用。社会经济从关键带获取所需要的水、粮食、建筑材料等资源,同时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出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废水等,是造成关键带变化的直接因素。状态用来描述不同时空尺度关键带的动态变化。影响描述的是当外界对关键带施加压力时其状态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关键带功能和服务所产生的效应。响应指改善或适应关键带变化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如法律法规、技术调控措施等。关键带科学研究的成果,应以易于理解的形式,传递给管理者和决策者,从而采取相应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措施。例如,Banwart等人建议采用生态服务方法将关键带的功能和服务转化为可以量化的价值,在科学研究成果与管理政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18]。2.2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循环上升的填图-监测-建模体系(简称3M框架)为研究复杂、非均质、动态的关键带提供了一条整合研究的技术框架(图3)。通过填图、监测和建模的循环进行,不断深化对关键带及其过程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认识,积累越来越多的图件、数据和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图件、数据和成果的集成与分析,针对管理者、科学家、社会公众等不同的服务对象生产各种产品,将关键带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传递给社会[19]。填图是了解关键带组成与结构的基础,也是部署监测和开展建模的基础。关键带在空间展布上的高度非均质性和在垂向上的分层性,要求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不同尺度的关键带进行调查,获取关键带各种要素的物理和化学参数,为建立地球关键带框架模型提供基础数据。监测是了解关键带随时间变化的基础,为建模提供所需的输入数据和校正数据。需要监测的内容应涵盖关键带各种要素,也应包含模型运行需要输入的相关数据。建模是开展关键带过程机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关键带定量评价、预判关键带变化的重要工具。建模将填图所获得的空间数据与监测所获得的时间数据整合在一起,对关键带中所发生的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过程进行数学模拟,以探求隐藏在表象之下的自然规律。填图、监测、建模构成关键带科学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辅相成、循环上升、互为促进。

3关键带研究进展

3.1填图20世纪末,近地表圈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北美水文地质学家的重视[20]。近地表地质圈包括土壤、包气带、浅层地下水、生物栖息地、湿地、河溪下层区和农业用地等。199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了2000~2010年地质科学战略,将近地表圈层作为研究重点之一,确定开展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填图、地球化学填图和钻孔测量,查明控制地下水流及污染的地质框架[21]。截至2010年,USGS完成的1∶10万以上比例尺的地质图达到了美国国土面积的64%;完成了全国65个主要含水层12%的三维地质调查,建立了三维水文地质框架模型;完成了15个县面向地质灾害的三维地质调查,建立了用于减灾的地质框架。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加州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单位于2007年开始在Christina、BoulderCreek等6个地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关键带填图工作,调查确定关键带基岩、土壤、植被和地形的三维空间分布与特性,研究关键带结构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风化层与土壤的形成与空间变化特征[22]。2012年,USGS了其核心科学体系科学战略(2013~2023),明确将关键带作为其研究的核心靶区,提出针对关键带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调查,建立关键带3D/4D地质框架模型。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利用先进的微分析技术开展点上小至分子尺度的调查,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开展面上大至全球尺度的调查,研发关键带及其过程的3D/4D模型,形成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地理图和生物多样性图[23]。针对水资源管理需要,建立不同尺度的3D/4D水文地质框架模型;针对自然灾害防治需要,建立地球表层地质、水文和生态框架[24]。2006年,针对土壤侵蚀、盐渍化、有机质减少和滑坡等土壤环境问题,欧盟委员会了土壤保护主题战略,将传统的1~2m深的土壤层扩展到地表至基岩之间的未固结土层进行调查和研究[7],类似于NRC所提出的地球关键带。该战略认为,土壤结构是影响关键带过程和功能的主要因子。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强调利用各种技术开展关键带空间分布和土壤结构的调查。例如,在卢森堡和意大利托斯卡纳区分别采用地电技术、地震探测技术、地质雷达技术和高光谱技术对土壤粘土含量、含石量、碳含量和土壤层厚度进行了调查和填图;在瑞典Damma、奥地利Fuchsenbigl、捷克Lysina和希腊Koiliaris等地区对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填图[25]。关键带填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回答“关键带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科学问题。科罗拉多大学联合USGS采用浅层地震折射方法对GordonGulch流域的风化层厚度、风化锋面深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山坡北坡的风化锋面比南坡的风化锋面更深,风化程度也更高[26]。Anderson等根据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结果认为,关键带可视为一个连通反应器,下端的风化锋面将未风化的基岩纳入反应器,上端的生物物理作用为反应器提供了反应的动力,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共同决定了关键带的形成过程[27]。Amundson等试图将关键带形成与演化的生物作用从生物-非生物的耦合作用中抽离出来,定量刻画生物作用对关键带物质组成与地貌变化的影响[28]。欧盟资助的欧洲流域土壤变化项目选择了代表土壤形成不同阶段的4个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确定关键带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带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3.2监测根据NRC提出的关键带科学研究战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7年启动了关键带观测计划。首批在加州的SouthernSierra、科州的BoulderCreek、宾州的SusquehannaShaleHills建立了3个关键带观测站,于2009年又资助在新墨西哥州的Jemez-SantaCatalina、特拉华州的Christina流域、波多黎各的Luquillo增建了3个关键带观测站[29]。目前,6个关键带观测站共有250名科学家、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关键带观测站以流域为单元,对关键带各种要素进行长期观测,为研究关键带变化提供科学数据。6个关键带观测站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观测,观测对象包括大气、植被及微生物、土壤(包气带)、含水层及基岩(饱水带)、地表水,主要监测内容如表1[30]。例如,BoulderCreek流域关键带观测站观测范围为1158km2的BoulderCreek流域,利用USGS和特拉华州水文站、观测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监测,设立了3座气象站对空气和土壤参数进行监测,埋设了15组土壤传感器对土壤含水量、土水势等土壤参数进行监测,安装了75台蒸渗仪对蒸腾蒸发量、深层渗漏量等进行监测,在下游河谷地区布设了6眼地下水观测井对地下水质进行监测。在美国关键带观测站的影响下,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于2008年启动了陆地环境观测建设项目,主要目标是为区域尺度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社会和经济的长期影响研究提供地下水、包气带水、地表水、生物和大气的基础观测数据。目前,已在德国东北低地、Eifel/LowerRhine山谷、中部低地和BavarianAlps等地区建立了4个陆地环境观测站[31]。观测站观测范围为小流域尺度,面积一般小于104km2,以观测站为平台进行陆地系统实时监测、开展科学实验、测量不同时空尺度环境长期变化。法国等国家则通过提升现有的“河流盆地网络”所属的观测站,建设关键带观测设施,以流域为单元对关键带要素进行观测。法国河流盆地网络包含20个观测站,自2011年开始由关键带提升项目(CTRTEX)资助增设关键带观测仪器设备和基础设施。为了贯彻落实土壤保护主题战略,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启动了“欧洲流域土壤变化”项目,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地球关键带进行长期观测。该项目强调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核心,将土壤监测作为地球关键带长期观测的重点。根据土壤形成的不同阶段,选择了4个典型地点建立了欧盟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瑞典的Damma,处于土壤新形成阶段;奥地利的Fuchsenbigl,处于冲积平原土壤肥力发展阶段;捷克的Lysina,处于土壤遭到酸雨破坏后人工恢复阶段;希腊的Koiliaris,处于土壤遭受荒漠化威胁阶段[32]。欧盟与美国在关键带观测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观测内容与美国观测站相似,主要包括陆地-大气水碳转化、土壤含水量变化、孔隙水化学、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土壤长期演化等[33]。3.3建模模型对于深化对关键带形成、运行与演化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始终是关键带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例如,美国关键带观测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立能够描述关键带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的系统模型,定量预测气候变化、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下关键带结构和功能的响应。关键带过程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单个过程的数学模型,如地下水流动、土壤溶质运移、植物对水分胁迫响应等单个关键带过程;一类是描述多个过程叠加的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转化、生态-水文过程等关键带耦合过程。对于第一类过程,目前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模拟模型[34];而对于第二类过程,是关键带建模的重点和难点,尽管近年来做了很多探索工作,耦合模型还远不成熟。包气带与饱和带水文过程耦合模型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通常有两种做法将包气带与饱和带的水文过程耦合在一起。一种做法是把包气带方程与地下水方程耦合在一起,例如,TOPOG_Dynamic模型采用一维Richards方程描述垂向土壤水流,采用二维Boussinesq方程描述地下水水平运动,采用CDE描述溶质运移,土壤与含水层由二者接合处土壤水流量进行连接[35]。另一种做法是把包气带和饱和带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采用三维Richards方程从机理上描述土壤与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如SWMS_3D和FEMWATER模型[36]。Lin等认为上述基于传统小尺度物理学方法的数学模型,由于没有将包气带的结构考虑在内,对于包气带中普遍存在的优先流不能进行准确刻画[37]。因此,关键带建模的挑战之一是将结构与过程同时纳入统一的模型。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耦合建模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以研究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为基础,通常将植物生长模型与水文模型耦合建立生态水文模型,以定量刻画植被生长与水文变化的耦合过程,分析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38]。例如,BEPS-TerrainLab模型在DSHVM模型基础上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BEPs建立了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用于加拿大北部森林区碳循环与水循环耦合的基础和应用研究;RHESSys生态水文模型以水文模型TOPMODEL为基础,考虑了植被对水文过程的作用,耦合了碳循环过程Biome-BGC模型和氮循环过程Century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关键带水、碳、氮的耦合循环[39]。美国Luquillo关键带观测站采用生态水文模型tRIBS-VEGGIE对区域关键带生态-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该模型可模拟复杂地形背景下河流盆地植被生长动态变化过程与水文变化过程[40]。

4结论与建议

篇5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P61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60-01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形势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工业增长加上人口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剧增。旺盛的矿产品市场带动了我国矿业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保障能力要求更高,对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需求将会更加强劲。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矿山建设一直走的是农业-矿业-荒芜的模式,忽视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存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共存的局面。已废弃和闭坑的矿山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几乎遍及全国,造成了极大危害,矿山地质环境欠下了沉重的历史债务。尽管2009年5月1日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开始施行,但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约束力还显得力度不够,新建矿山和生产矿山的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这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是极不协调的。当然,近年来我国通过矿山整顿、整合,矿山数量明显减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总体上来说整顿、整合工作进展不平衡,防治措施迟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还没有根本改变。

2、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环境与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灾害三大类。

(1)占用和损毁土地。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土地约166万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占地约91万公顷,露天采坑占地约52万公顷,采矿塌陷占地约20万公顷,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矿区、交通设施(公路、铁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2)引发地质灾害。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主要发生在煤、磷等非金属矿床和铁、铜等金属矿床开采中。

(3)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全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未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5)破坏地貌景观。我国露天开采矿山数量众多,点多面广。有的矿山开采对山体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如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的露天矿山开采,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 要深入研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要通过采取地质调查、工程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球化学勘探等多种手段,查明形成的机理、根源及影响和控制要素。

3.2 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相关资质,同时要充分重视勘查工作,所有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根源要依靠勘查工作去查明,作为设计工作的基础,勘查工作要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及其所处地质环境等条件采取不同的勘查手段。要充分研究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针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治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计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科学可行。

3.3 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

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规划目标,要求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准入管理,重点控制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责任,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构建良好的软环境。区分新建矿山、生产矿山、矿业权灭失矿山和闭坑矿山的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严格控制新建矿山的环境保护工作,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环境和土地的破坏,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4、结语

矿山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社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矿山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既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又不至于造成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苏启兴.防止地质灾害造成新贫困[J].老区建设,2005年02期.

篇6

关键词:地质美学,地质环境,关系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地质美学是美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类别,地质美学是极具观赏性的科学美学。主要研究的是地质环境中的地质景观的美学价值、地质景观的类型和本质,以及审美对象与地质景观的关系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满足物质文化的需求,满足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乡村游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休闲方式,利用山区丰富的地质景观、发展旅游成为部分山区脱贫致富、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思路。而人文景观毕竟有限,更多的是秀美峻峭的自然地质景观。地质环境是地质美的承载基础,地质景观是地质美的物质实体。“蓬莱三岛、昆仑山” 是古人追求至善至美的地方人间仙境。

1地质环境的功能

地质环境:geological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的一种,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岩石圈和水圈之间、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大气圈和水圈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开放系统。人类和其他生物依赖地质环境生存发展,同时,人类和其他生物又不断改变着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亿万年来,岩石圈和水圈之间,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大气圈和水圈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建立了地球化学物质的相对平衡关系。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在最近一次造山运动和最近一次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美学是极具观赏性的科学美学、地质环境是地质美的承载基础,地质景观是地质美的物质实体。

1.1 提供地质景观

重庆分布丰富的地质景观,一是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壮丽的长江三峡,大宁河小三峡、马岭河小小三峡,乌江画廊。二是岩溶景观,重庆是南方岩溶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南以及渝、东北平行峪谷区分布大量的可溶岩。形成了丰富的岩溶景观、有世界的地质公园-中国南方岩溶典型的一部分,武隆岩溶(仙女山、天生三桥以及芙蓉洞),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酉阳的桃源景区,有最美丽的洞穴,丰都雪玉洞,有神奇的地质奇观巫溪的夏冰洞,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奉节的天坑~地缝。其次地质灾害遗迹,黔江小南海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武隆鸡尾山崩滑地灾遗迹,以及非岩溶景观江津四面山丹霞地貌、都有特有的景观,闻名于实。还有更多的地质景观等待去开发认识,古代的古人开采盐矿遗址宁厂古镇以及郁山古镇,还有重庆的温泉(五方十泉)景观。以及古生物以及古人类化石遗址巫山龙骨坡古人类化石遗址、万州盐井沟古生物化石遗址、以及合川的马门溪龙。

1.2 维持环境平衡

重庆是座典型的山城,四周被高山围绕,西侧被华蓉山以及支脉云雾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奠定了重庆城的格局,而大重庆东侧巫山与湖北相连、北侧大巴山与陕西相接,东南武陵山与湖南接壤、南侧大娄山联系贵州、西侧华蓉山是与四川往来的必经之地。然后是长江从西侧永川朱沱入境,东侧从巫山培石出境,在辖区内汇入嘉陵江、乌江等大小河流上百条,因而不管是水路还是陆地交通,重庆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些大城市、大乡村山水相连得格局与重庆所处的构造部位息息相关。重庆构造部位位于扬子准地台重庆台坳,位于四川盆地的东缘,川东平行峪谷区,北侧接大巴山弧,东南侧为鄂湘黔,辖区内分布华蓉山基底断裂、长寿遵义基底断裂以及七曜山基底大断裂与沙市隐伏断裂,形成重庆地质构造骨架盆地与四周中低山相间,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多条河流的外动力作用形成水运交通格局,东出夔门就是盆地与外界的关口。地层从东南、东北两翼分布早寒武系的南华群到古生代的寒武、奥陶系、志留系,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石炭系,然后便是分布较广的二叠系,在盆地区分布最多的是狭长山脉分布中生代的三叠系、以及宽缓丘陵分布侏罗系地层(红层)均有分布。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奠定了重庆城两江三地的格局,自然环境的险恶、交通不便奠定了积极乐观、血性以及略带野性、永不服输的秉性,才有了钓鱼城击毙蒙古大军蒙哥大汗的壮举,才有了抗战陪都、力挽狂澜的红色之城,由于受两江的切割,新时期机缘巧合有了架桥的壮举,在长江、嘉陵江上建设起几十座跨江大桥,各种桥型都有其身影、钢架桥、悬索桥、斜拉桥、有了桥都的称呼天堑变通途,重庆言子便是给长江,嘉陵江弄个盖盖。由于两江的切割,爬坡上坎,腿部锻炼是必修之课,这也给重庆出美女的是,爬坡上坎奠定了腿长得先天优势,身材修长、穿戴新潮的重庆美女比比兼是,到解放碑打望成了周末休闲活动之一,由于重庆的两江之利,湿汽重、云雾云绕、麻辣烫,重庆火锅闻名于世,其原创的铁山坪花椒鸡、歌乐山辣子鸡,南山泉水鸡,随着旅游逐渐打出了一片天地。山上有鸡,那码头有鱼、豆花鱼、酸菜鱼、青椒鱼,麻辣鱼以及水煮鱼,带着明显的地域特点进入重庆人的胃。华灯初谢、灯火阑珊、到一棵树、两江船欣赏重庆层层叠叠的夜景,可以与香港媲美。这些带着明显地域特点的美食、美女、美景与重庆的地形特点典型的盆地分不开。

特有的地质环境塑造出奇特的地质景观,特有的自然环境系统塑造了典型的重庆人,由于系统是指围绕人类的地球各种自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其概念的本质是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在其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因此,地球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基本属性。地质环境作为地球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环境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共同维持着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和谐统一。

2 地质环境是地质之美的承载基础

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塑造成形态万千的地质景观,每一种地质景观都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地质美感。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是指沿某一方向,显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长江以及嘉陵江、乌江两岸是天然的地质断面,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地质剖面都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留下来的证据,因此这些地质剖面都是揭示地质历史时期地壳变迁和生物演化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遗产。根据地壳上所保留的各种地质事件记录,来解释当前的各种地质地貌现象。地质剖面以其科学精密的记录方式,向人们展现了自然界亿万年的浩变与沧桑。这种时空的变迁与延续,正是地质剖面所展示的独特的地质美一历史之美。古生物化石遗址,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变迁与进化,保留下来的化石遗址,它见证了地球上的生命体所经历的漫长又复杂的进化过程。孕育、产生、发展、强大、衰老、死亡……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便是神秘又强大的生命之美。地质构造形迹,是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千米,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山字形构造、“歹”字形构造以及重庆周边平行峪谷,紧凑的背斜组成狭长的山脉平行延伸几百公里,宽度仅数公里,间隔几十公里,高差两三百米,并且在山脉之间弯弯曲曲分布河流;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以及石英的晶簇以及滑面的擦痕等。不论是气势磅礴的大规模的构造运动,还是微妙的矿物晶粒变形,都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种地质美学的展现,便是存在之美。

武隆~地心之旅,就是回到几亿年以前,在峡口,那红色钙质泥岩与灰色是一片经过19 亿年地质作用,由沙丘演变成的岩石结构。如果前往需要徒步穿越4.81km 崎岖不平的山地,翻越高达 350m 的岩石地带。当你攀登过一座岩石顶部,会看到一组新的岩石波纹,颜色较前者更深,结构更为宏大。波纹岩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其经过亿万年大自然的洗礼,将波浪岩表面刻画成凹陷的形状。波浪岩表面的线条是由于含有碳和氢的雨水冲刷,带走表面的化学物质,同时产生化学作用,在波浪岩表面形成黑色、灰色、红色、咖啡色和土黄色的条纹。波纹岩的附近还有原住民遗留下来的史前壁画,画中似鸟似兽的生物代表原住民传说里的人物还有守护神。巨型水晶洞拥有地球上最大的天然水晶,位于墨西哥南部奇瓦瓦沙漠,奈加山脉下 350m 处的银与锌矿内。洞内高耸着壮观的晶体,有如松树,长度超过 7m。晶体清澈,多面,由于含有硒元素,呈现出半透明的金黄和银白色,令人惊叹叫绝。由于淹没在矿物质丰富的水当中,水晶长得很快。这些水的温度稳定,通常保持在 58℃左右,在此温度下,无水石膏与水结合生成石膏,长期积累从而形成了洞穴中的水晶。景观遗迹,是地球表面最直观、最丰富多变的地质遗迹。其中高山之雄姿,江河之奔腾,溶洞之神秘,瀑布之飒爽,湖泊之柔美,溪水之欢畅……无不向人们展示了奇丽多姿的地质之美。地质灾害遗迹,地质灾害是指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我国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灾害过后,原有的地形地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支零破碎,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地质之美一残缺之美。如此繁多的地质之美,都体现在地质遗迹之中。而这些,都是由地质环境提供的,所以说,地质环境是地质美的承载基础。

3 地质之美是地质环境的外在表现

地质美作为美学家族的一个特殊的种类,是由地质学与美学相耦合而生。美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以及可愉悦性。地质美具有其他形式的美的共同属性,但同时更多的表现在于它的多样性。地质美的千变万化,都基于地质环境的包容之中。

《地质美学》共8章:第1章介绍美学基础。第2章介绍地质美学的特征和基本类型,并对科学美学与地质美学的关系、地质美学的特征与基本类型、欣赏与审美机理、地质遗迹的评价体系等进行了论述。第3章和第4章论述地质环境、地质景观与地质美学的关系,认为地质环境是地质美的承载基础,地质景观是地质美的物质实体。第5~7章是对商南县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的实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秦岭及商南县的地质环境与地质景观特征,以及地质遗迹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第二部分论述商南县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第三部分论述商南县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第8章介绍建立地质公园的条件和申报要求:

结语

无论是巍峨耸立的崇山峻岭,峰峰相连的延绵群山,还是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壮丽优美的峡谷瀑布,都是由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和千百次的地质构造运动所形成的。而地质美,正是人们对于地质环境的直接感官认识。因此,我们可以说,地质美是地质环境的外在表现。

参考文献

[1] 周中民.一种新型峰林)))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J].热带地理,1995,15(3):258-262.

[2] 唐云松,陈文光,朱诚.张家界砂岩峰林景观成因机制[J].山地学报,2005,23(3):308-312.

[3]邢永强,冯进城,窦明.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4]邢永强,郭新华.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对策〔J〕.河南国土资源,2006,46(6):26.

[5]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2):120一123.

[6] 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J].生态报.2003,23(9):1910~1914.

篇7

矿产资源开发区往往都处于环境薄弱的地带,或是一些地质问题常发的山区,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又牵扯到矿山环境的地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原生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再加上矿山的不断被开发,受到外部条件增加了影响,原有的问题向复杂化演变。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资源性和环境性的双重特点,地质环境容量大,环境质量好,则有助于矿业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抑制矿山业的正常生产。历史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也称为矿山地质作用或者剥蚀作用、搬运作用等,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一旦超出了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的正常容量,就会有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安全。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的良性的发展,因此诞生了一项专门研究地质环境变化规律的矿山环境地质学。

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现状

近10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国土资源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较多方面,包括区域性的矿山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典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以及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等项目,这些调查范围是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绩效最优的项目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效用。主要取得的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矿山资源的开产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却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早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呈现出了分散、广泛的发展状况。原有的矿山环境还没有治理,新的矿山环境又接踵而来,受破坏的矿山地质问题从一个点逐渐发展到一个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分为多种,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其研究的方法也有所区别。本次调查坚持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对采矿业导致的结果将矿山地质问题进行分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一般的地址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别,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来说,其发生是有一定的规律能源•地矿可遵循的。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开采的矿产资源种类、开采的方式、地质环境条件、开采规模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选择不同时段进行勘探和闭坑会出现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原有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也有井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瓦斯和煤尘爆炸、矿井透水、矿井害热等。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在西北部地区的陕西潼关矿区,其做法十分危险,该矿区将采矿弃渣型泥石流随意堆放在高崖陡坡上,极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如1996年和1994年的两次重大泥石流事故,至今矿渣型泥石流隐患仍存在,已经被相关部门划入高频泥石流发生区。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力较强,且持续时间长,产生的破坏性大,尽管在封闭矿山后的长期时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4)国家政策法规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规范效用,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才可有效降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继续恶化。

3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展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环境的质量也有提高,因此,这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倡导绿色开采,建设友好生态的矿山开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需要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

3.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问题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主要是在不同的开采方式、矿产类型、地质环境下,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环境问题的类型、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并进行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演变的分析。例如,山地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以及防治、金属矿山废弃物矿场土地复垦农作物种植安全等问题;进一步构建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闭坑各个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模型,全面掌握需要开采的矿山地质情况,为矿山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3.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保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指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矿山地质问题的评价指标,同时建立起一个涉及到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性的评价模型,涵盖不同类型的矿产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模型,逐渐形成一个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预警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平台。

3.3矿山环境地质编图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对象、范围、目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因此需要编制不同尺度和内容的矿山环境地质图系,编制的重点在于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和使用。研究中、小比例尺寸的图面,将点、线、面合理布局,制定出基本的图示方案,实现区域性至全国性的合理规划。

3.4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绿色开采矿山的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可对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地质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做好审查,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损坏鉴定制度、矿山地质环境监管与评估等制度的构建。

3.5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为可以有效观察矿山地质环境下的矿山在地质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矿区或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比如不同矿产类型、不同地质环境、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区等等。采用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污染监控、GPS监测等方法手段,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闭坑活动的不同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危害及变化规律、形成机理,为科学预测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3.6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示范研究在国土面积十分庞大的中国境内,具有形式各异的地质环境问题,要想有效处理矿山环境问题就要因地制宜。但在目前,国内缺乏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缺少一定的示范性和技术标准,尽管中央财政有经费资助,但也仍未得到合理的运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矿产、不同地质的环境区域,对其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性研究。事前做好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的技术标准方案,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规范性、合理性。

3.7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矿山地质环境的调研、管理、修复等工作项目是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的关键项目,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制度和评价指标,如动态监测技术规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管理赔偿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依法监管、合理赔偿创造有利的环境。

3.8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一体化研究在矿山开产的新时期中,在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的形式下,对矿产的看他和开发、闭坑等工作项目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式,需要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治理模式,开发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产道路。需要树立起全新的资源开发意识,在资源勘探、开发到闭坑这个过程,全面分析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在开发的过程中提取一定的有效信息,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日后的资源开发前预防、开发过程中的治理、开发后的修复等重要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4结语

篇8

1.1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理解。我国的地质勘测技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其勘测方法和技术设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内容,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实际上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工程建设过程复杂且繁多。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涵盖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地质学、岩土力学等,通过对水利工程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和探讨,便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地理位置、施工技术等方面内容的确定。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包括许多环节,如现场的勘探、样品的采集、样品的试验等,主要针对的是水利工程现场的岩土体勘测。1.2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前,先进行地质勘测,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突况,提高建设的质量,同时减少对地质层的不必要破坏,维持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和技术,而材料和技术的选取依赖于施工前的地质勘测,根据地质状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材料、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方式

2.1钻探。钻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测方法,能够适应水利工程中的多种复杂地形勘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条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地质问题频繁出现,包括软弱夹层、砂层的取样,硬土层的钻探,这些问题都给地质的勘测带来了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创新钻探的方式。在我国的工程师和相关专家的研究下,发现利用金刚石进行套钻取芯能够对各种复杂地形和土层进行钻进和取样。2.2工程物探。工程物探的方式需要借助设备和仪器,在进行勘探时,利用观测设备测量该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然后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地下的部分地质层和地质结构所处的方位,同时对存在于地下且具有其他属性特征的岩层做出判断,这种勘测方法就是工程物探。一般来说,常用到的工程物探的手段有磁场、重力场以及直流电场勘测等,在部分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中也常用电磁波和地震波的勘探方法。2.3山地勘探。山地勘探的方式有别于工程物探,主要以人工或者机械为主,进行探井、探坑等探测活动,以勘测表层的地质状况。山地勘探的方式有两大优势:第一,能够对地质状况进行直接的采样分析,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操作,方便快捷;第二,山地勘探的方式在技术和设备上的要求并不多,使用的勘探工具也较为简单,因此往往用作表层的地质探测。但是同时也因为其勘探工具较为简单,因此对较深层次的地质,不能用山地勘探的方法进行勘测。

3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分析

地质环境的分析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地表、地壳和地基三个部分着手,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3.1地表的稳定性分析。地表容易在受到破坏后产生变形,导致地表的岩土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分析和研究地表的稳定性显得非常有必要,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通过对地表稳定的勘测能够发现水利工程的地质现象的特点,包括其发展的趋势和速度。除了研究地表的稳定性,还需要思考能够解决地表土层变形的措施和策略,减少地表的变形。换言之,我们在分析地质环境中的地表稳定性时,要对地表岩土层的物理性质和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对比在水力作用下,岩土层前后性质的变化,然后对地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3.2地壳的稳定性分析。一般来说,在受到地球外力以及工程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断层容易产生移位,山体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必须将地壳的稳定性作为地质勘测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地质勘测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全面地调查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结构、地形特征、地貌形态等,然后综合考虑地质调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做好预案,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做好前期的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针对地质受到破坏的情况,对地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其稳定性受损原因,然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先进的技术,将地质的稳定性提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3.3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地基的稳定性包括水利工程的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堤坝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堤坝的稳定性则涉及坝基的建设,要确保坝基的稳定性,首先要保证坝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坝基的变形情况、抗滑情况等。正如我们所知,水利工程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自身的重力和水的重力,同时还有水流动作用下的荷载力。这些荷载力在共同作用下,会给地基的形态造成影响,导致地基变形,特别是岩基受到的压力,不仅会使岩石产生变形,同时还会引起岩石的塑性变形或者岩石产生裂缝,导致地基沉降。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至关重要,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地质勘测手段进行分析,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手段的深入发展。同时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让地质勘测的效果和作用充分实现,从而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李明雨 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一队

参考文献

[1]李圣凡.水利工程地质勘测及工程地质环境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5(11):9-10.

篇9

(一)矿山开发破坏原有土地资源露天开采直接导致原有土层受到破坏;容易导致土地失去原有的自然性质,排土场和工业场地建设也会占用大片土地;井工开采易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极大地破坏原有土地的性能。

(二)地质地貌受到破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矿山开采对交通干线两侧景观破坏的严重性。例如,由于在京藏高速公路两侧有很多矿山,矿山开采形成了许多的大坑,人工堆积物也相对较多,直接严重影响了道路两侧的地貌景观。

(三)井工开采引发地面塌陷、危岩体等地质灾害井工开采常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有: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在包头市石拐矿区经常出现上述灾害,还出现了十几处危岩体,对开采的影响特别大,目前有几处地表已形成了巨大的塌陷坑,如赛乌素金矿和白洞山铁矿。

(四)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露天开采剥离废弃石、土、矿渣、尾矿构成了主要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放,无序且杂乱,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此外,有些堆积物随意堆放于河道旁或河道内,雨季固体废弃物很容易成为泥石流产生的主要来源。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一)山前黄河冲积平原粘土矿治理模式山前黄河冲积平原粘土矿开采主要是用于制砖,治理模式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模式:(1)对采坑内垃圾及废弃砖瓦进行清理。(2)削坡,深度超过2.0m需要削坡。(3)将采坑底部整平。(4)覆土,依据恢复植被要求确定覆土厚度。(5)优先恢复为耕地,也可自然恢复植被,再改造为耕地。第二种模式:(1)对采坑内垃圾及废弃砖瓦进行清理。(2)将采坑建设为鱼塘。(3)鱼塘周边,自然恢复生态或种植庄稼。综上,山前冲积平原黏土矿的最终治理目标是恢复为耕地和鱼塘。

(二)京藏高速公路两侧砂石场治理模式京藏高速两侧砂石场是为城市建设而专门设立的,其治理模式亦有两种。第一种模式,治理对象地处京藏高速公路北侧、大青山与乌拉山山前的沙坑,其为:(1)削坡,消除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2)采坑内平整、恢复地表土地功能。(3)种植松树使其与乌拉山南坡及大青山绿化工程相一致。第二种模式,治理对象为京藏高速公路南及远离山前的沙坑,其为:(1)削坡,消除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2)将采坑内平整。(3)覆土,覆土厚度0.20m-0.30m。(4)恢复为草地。

(三)石拐煤矿区治理模式包头市石拐矿区经过长期开采,资源枯竭,矿井老化,多数矿井已闭坑,地质环境问题多且复杂。治理模式:(1)采用爆破方式消除地质灾害治理区的危岩体,而后设置围栏。(2)修复河道,清理河道内垃圾,疏通河道,建设河道两岸,恢复植被。(3)清理城市建筑物,整平清理区域。(4)石拐旧区城镇边坡护理。主要包括清理建筑垃圾,恢复植被,切块护坡。

(四)白云鄂博区稀土矿治理模式包头市白云鄂博稀土矿区为生产矿区,资源储量丰富,因此,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恢复治理为治理与保护并举。治理模式:(1)已达到设计高度的排土场,在其周边设置挡土墙,墙高1.5m,宽1.0m,并用砌块护坡。(2)沿路排土场,需在沿路一侧设置挡土墙。挡土墙高0.70m,宽1.0m,并用砌块护坡。(3)沿排土场护坡墙外种植松树,行株距2×2,相间种植,共种植五行。(4)排土场堆满后,其顶部砌块封顶。

篇10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有史以来,各种地质灾害从未间歇。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随着人类生存生活空间的膨胀和对生活舒适性便捷性要求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改变程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新的环境问题相继出现,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每况越甚。工程开挖,消坡填方,矿山开采,地下水、油气等长期大量的抽采,乱砍滥伐、过度耕植等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质环境受到压力与日剧增。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地质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岩石、土壤、地下水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客观实体(见图2-1 “地质环境"空间示意图),组成成分之间、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系统外部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根据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地质环境系统内部一直都在不停的运动,这一运动包括物质的变化(特性、分布组合)、能量的此消彼长(来源于太阳能的外部能量因子加剧了这一变化),这些运动过程(见图1地质环境要素及其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示意图〉本身是没有任何好坏评级的,但由于其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就有了质量上的概念。

图1“地质环境”空间示意图

二、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相互关联,互为影响。防治灾害的过程也就是对环境质量加以保证的过程,而从一定程度上看,改善环境条件可以使灾害的频度和程度降低,因而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互利的关系。

准确地说,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形成的是辩证关系。在地质环境变迁的众多表现形式中,地质灾害是其中的一种,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恶化地质环境的现象伴随而生。因此,政府应该双管齐下,把防治地质灾害与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的防灾对策。首先,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策划时,应把二者相协调,以地质灾害防治的内容为侧重点,具体从地质灾害的灾种不同出发,把相应治理、防灾以及应急措施制订出来。其次,在进行灾害治理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灾害对环境的适应性,把地质灾害受环境制约的方面和内容明确好。

三、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地质环境安全从地质环境的组成要素出发,主要考虑岩石、土壤、地下水等的稳定安全性。地质环境安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地面稳定性、区域地壳稳定性、地球化学异常等三个方面。地面稳定性主要考虑到地球内、外地质作用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发生于地球浅表层的地质环境问题(突发性行地质环境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缓变性地质环境问题: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区域地壳稳定性主要分析基于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如地震活动、断层活动、火山活动等,其研究目的是避开或采取一定措施以降低其危害;地球化学异常主要考虑土壤、地下水的化学异常及由此产生的地方病等问题。

四、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一)、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指出:“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这里从地质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了其发生的内在因素、诱发因素,总结其主要分布区域。见表1地质灾害及其他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形成因素与分布区域一览表。

表1地质灾害及其他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形成因素与分布区域一览表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

对区域地壳稳定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①新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是地质环境内能的两种释放形式,他们的运动状态影响着地质环境的稳定安全,由于岩的喷发大都能及早预测,且其一般活动周期长,多分布在板块相交的地带,故本文不考虑火山运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②新构造运动形成板块的均匀升降部分,及差异升降边界(断层),然后根据断层的活动性质,将断层划分为蠕滑断层和发震断层,这二者又分别形成了绝大部分的地裂缝和地震。参见图2构造运动结果简图。

图2构造运动结果简图

五、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一)、转变意识,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地质环境的防治及地质环境的保护,最紧迫的就是使人类基本观念转变,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使国家的建设适应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怕勺原则。近年来,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口号不断被提倡,人类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也渐渐认识到以往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在利用环境资源时逐渐向合理化靠拢。人类所有生活和生产的物质载体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地质环境中获取,而地质环境又接纳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通过这样循环往复,人类的生活生产便自然而然就与地质环境密不可分。

以往,人们认为地质环境系统中存在的一切资源都是无限的,地质环境的容纳能力及其自净能力也是无限的,可以无限利用,其实这些观点存在很大的误导性。现在,人类意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片面观点也被改变,人们在开采资源时不再对地址环境采用掠夺式,而是见开采与节制相结合,对开采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控制计划,使得对资源与环境利用变得更加合理。只要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逐渐提高,就使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根源上得到抑制,也使地质灾害因缺少滋生的土壤而逐渐减少。

(二)、踏实做好治灾防灾工作

第一,要使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的详细勘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并给地质灾害经济评估系统的建立工作提供依据,并把详细区划地质灾害的内容提升为工作重点,为以后的防灾减灾事业打好基础。第二,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网的建设应不断完善,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差异、地区内不同的生态类型以及小气候不同的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划分片区的形式建立并完善测报站,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增设测报点,使覆盖面能够达到90%以上。测报网的不断拓宽,还可以促进灾害预报工作的网络化,在传递速度上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防治灾害的及时性得到保证。第三,提高应急防治能力,也就是在做好监测预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地区的应急防治能力,以“预防为主”,建立起专业化、社会化的控制地址灾害系统。并依据现有的基础,相应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扩大专业防治队伍、充实器械和物资装备,并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到专业化的深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环境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人为因素方面,随着人们对原本地质地貌的改变甚至是破坏,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评价,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人们物质财产安全的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潇宇.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