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范文

时间:2023-03-25 17:4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篇1

水文地质评价对于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保障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掌握水文地质评价内容,是十分必要的。1.工程勘测是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前都必须要进行的环节,勘测人员要依据工程的实际要求、地质类型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展开勘测,从而为建筑施工提供最为科学的水文地质资料。2.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地下水对建筑物以及岩土结构的影响。工作人员会将最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预测和分析,从而做好防预与治理措施,进而降低问题出现的几率。3.以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作用为基础,从不同条件下水文地质评价的问题出发,进行全面预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3.1对于部分基坑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开挖的情况,就需要做富水试验与渗透试验,进而有效的评价可能会对建筑物的边坡失稳与建筑物的的土体沉降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3.2在建筑基础下部,如果有承压含水层,就需要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概率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计算。3.3地下水位的变化,非常容易引发腐蚀作用以及流砂管涌现象的,针对这个问题应该首先做好预测工作,制定完善的预防处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松散饱和的粉细砂在地基基础压缩层中出现的几率。3.4进行建筑物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岩土选择非常重要,如果选择的是膨胀土、强风化岩等,那么就需要针对地下水对岩土层的作用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二、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

1.上文对水文勘测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到水文勘测对于岩土工程整体结构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工程地质勘测的时候,正确对待水文地质勘测,全面分析存在于水文地质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勘测,具体分析如下:1.1关于取土样做腐蚀性分析的问题在实际勘测中,一般都是取的水样,取土样做腐蚀性测试的较少,土试样的腐蚀性测试是将土试样放在纯净水中制备浸出液,对浸出液测定的结果作为土的腐蚀性。地下水的腐蚀性一般高于土的腐蚀性,因为地下水位以下的土长期浸在地下水中,显然地下水的腐蚀性高于土的腐蚀性,因此只要测定水的腐蚀性就可以了。1.2地下水的腐蚀问题地下水有很多种类型,其水位变化也非常大,同时季节不同,降水量不同,都会对地下水水位造成影响。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具有很大的腐蚀作用,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内其中的矿物成分比较多,这个时候,一旦收到污染,其矿物质成份还会继续增加,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测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严密的勘测。通过对其中矿物质成份的测量和分析,来确定其腐蚀性的高低,在地下水中的某一种化学成分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其还会对建筑材料产生一定的腐蚀。2.岩土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地下水的活动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地下水位不同程度的变化,必然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危害,稳定岩土工程结构,全面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以及预防措施,下面就对一些常见危害进行分析:2.1水位上升问题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必然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而导致其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中,例如:总体岩性产状以及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以及温度等等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甚至有的时候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位上升。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岩土机构强度以及湿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并导致其出现粉土以及管涌现象发生,这些都是由于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2.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无论是地下水位上升,还是下降,对于岩土工程都会造成带来巨大危害,上文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下面来具体分析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通常来讲地下水位下降的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以及修改水库等等。这些行为会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地面沉降、塌陷以及开裂等现象。这些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并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针对地下水位的沉降现象,我国地质勘测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实际的要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膨胀性岩石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形变,因此,如果这种显现反复出现,必然会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更大,最终必然导致地面开裂,引发建筑物结构的破坏,这种破坏在轻型建筑结构中更加明显。另外,地下水的升降变动带,由于地下水的不断侵入,还会带走土层中的铝铁成份,土层失去胶结物,会变得松动、含水空隙变大、其承载力以及强度就会降低,从而对岩土工程基础处理带来巨大阻碍。

三、水文地质勘测的任务

在充分了解地下水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性后,强化水文勘测力度,做好钻探以及物探工作,是提供准确情况评价与判断结果的前提。1.钻探的任务钻探工作是水文地质勘测中的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冲击凿碎岩石,工作人员会借助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钻探的最大优点就是适应性强,能够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并能够深入到岩体内部,勘测结果精确度高。2.物探的任务电法勘测与弹性勘测是目前工程地质勘测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会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要更具岩石的电学特性为基础,分析岩石缝隙,岩石程度强弱等情况对电法勘测效果的影响,专业的技术人员适用专业的勘测仪器,对目标岩层进行物理参数的测定,从而确定地下深层的地质状况。3.野外测验在水文地质勘测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测验方式也十分常见,那就是野外测验。这种勘察方法是能够获取全方位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测评、施工提供最为科学的参数依据。综上所述,我国的地质勘测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勘测技能,将以上三种勘测方法全面掌握,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共组重点,积极进行创新和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采用检测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岩土;危害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但目前我国在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到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水文地质调查的投入的资金和力度不足而造成施工灾难。事实证明水文地质的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但又易于忽略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准确的了解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必须要重视基础地质调查中的水文地质工作,并认识忽略水文地质工作会对工程勘察造成哪些影响,又会对建设工程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水文地质工作是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作出水量与水质评价,所以水文地质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后续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往往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常常被忽视给施工带来许多困难与不便,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工程灾难。本文从以往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被忽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1 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1.2 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1.3 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上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和富水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的可能性。

2 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士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2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一是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上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二是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上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上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三是崩解性,是指岩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敞、解体的特性。四是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几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涨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3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3.1.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一是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二是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三是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四是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五是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3.1.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1.3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上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会将土层中的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3.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工程地质 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

1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1.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如下影响: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1.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2水文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2.1各种类型的地下水

2.1.1地下水类型

根据特有性质,地下水赋存介质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喀斯特水,火山岩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按其埋藏条件和水力特性是栖息,潜水和承压水。

2.1.2含水层水平,分布,岩性,厚度,埋藏深度

含水层:(卵石砾石土,砾石,砾石,砂砾岩),性别(砾砂,砂砾,沙,沙细,淤泥,淤泥质土)破碎基岩风化带,构造破碎带,红层孔隙与裂缝,裂缝孔隙度石灰岩山洞玄武岩,裂隙带。隔水层:粉质粘土和致密完整岩石。

2.2静水位和变化幅度

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砂土地震液化,膨胀土,胀缩深度确定,基础深度的确定,边坡稳定性评价。基坑侧土压力计算基坑降水和地下工程,涌水量计算,计算深基坑,地下室底板抗浮计算,判别岩石渗透变形(流土,管道,腐蚀)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静水位地下水资料。要准确的测定,一般在洞后24h后统一测定。充分利用抽水孔观察孔观察,必要时下测水管观测。地下水位的地形,气象,水文和人的因素和变化,收集区域水文地质数据,数据的邻近地区或通过长期观察和调查,查明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一般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随潮汐海岸,河流和湖泊岸边洪水影响,人工排水区抽水影响。地下室底板的抗浮计算时,应提供最高水位数据。如果不是最高水位,平原区地下水设防水准的建筑室外地坪标高。

2.3地下水的径流、补给、排泄

根据地形,气象,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层分布状况及其与水接触,分析地下水流动和动态特性。地下的水流量,根据水位(压力)线图确定。水力坡度根据水位(压力)图计算。

3对水文地质工作的建议

3.1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或规程学习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经拥有了完备的规范、规程体系,这些规范性文件对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都做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定,是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规范、规程,了解和熟悉其要求,这样才能在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时做足工作量布置,设置足够的原状土样测试数据、及时划分抗震地段。通过研读规范、规程,工程地质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在吸收文件的相关规定后,能不断地充实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3.2重视地下水埋藏状况的调查

在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的重点,设置必要的调查指标体系,弄清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涉及到基坑工程的还应做抽、压水试验,调查土层的渗透性质等。预估地下水可能带来的突涌、流沙或管涌等潜在的威胁,制定出有效和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

3.3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是保障

供水安全的基本措施针对我国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因此急需发展的全面调查地下水水质,并作为一个主要的工程来抓。在工作部署上可以是大流域或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城市群区域,农牧业重点开发区逐步蔓延。建议这项工作已进行了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在我国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地下水反映本地背景值的区域作为对比,提供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数据作为原始背景。

3.4积极实施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应用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数值模拟技术,信息技术是提高水文地质特征和机制的重要技术方法。目前研究的服务继续扩大,以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降低身体的工作量,为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地下水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地下水运动和分析的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要结合中国的实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5加强区域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我国地下水的分布和演化具有深刻影响。地下水的形成理论,平均价值的地下水运动,水文学与地球化学作用,人为干扰的影响下条件的变化,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已明确区域研究院,是一家专业研究机构,也是区域管理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研究所与各大专院校,更应成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培训水文地质专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专家,并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水文地质研究。

4结论

在建筑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调查,作为建筑工程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较差的水文地质条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在建筑工程实施前就应该调查清楚地基基础的水文地质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范中林.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18

篇4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从项目运行过程中,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欲做出专业防治措施,必须考虑地下水在整体中起到的效果,尤其相应的负面作用。

(2)必须查阅相关文献,根据专业水文地质期刊等,联系建筑物表层物质类型解决相关难题。

(3)必须在工程意义上,考虑地下水对于项目整体的运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且做出相应调整。如:

1)研究以地下水为基础物质水文地质对建筑物基础中砼和砼内部钢筋的破坏程度。

2)在基坑挖掘前期,研究并探讨承受水压冲击的基坑底板对底部承压含水层的抵抗效果。

3)在深入研究基坑的同时,需要对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边坡失稳等方面进行合格性检测,防止因人工降水造成水体渗入砼基体内部,造成极大破坏。

2.水文地质勘察分类

2.1综合水文地质勘察

为了做出更加细致的调整,完成水文地质工作相关方面的信息归类及合并工作非常必要。在提供区域化水文地质含水层分布的分布图中显示,一般地质勘测使用的规格较小,在1:60000-1:220000左右。由于这种规格较小,属于中小型,所以在埋藏的时候,要对含水层以及地下水的边坡失稳以及化学成分做出相应预防措施。

2.2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供水水文地质是主要勘察目标,也是勘测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防止一些豆腐渣工程对供水水文地质的污染及基体破坏。也就是说,要对城市中的街巷、绿化缓冲带,城市周边的开发区以及相关村镇等做好有效的保护措施。只有采用正确的规模,一般为1:6000~1:52000,同时利用给排水工程中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有效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程序起到优化的作用。如工程绘图、钻机安置、物理探测、项目测试以及多方位监测等方面,需要埋藏条件以及含水层的技术达标。在勘察过程中,对钻井有非常高的要求。只有钻井设置科学并且合格,水文地质条件合理,才能正确有效保护地下水。

2.3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

为使得地下水对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要减少对低下水水体的基本构成检测,减少对水位的测量,但可以尽可能多地探测岩土基本结构。

3.水文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3.1各种类型的地下水

(1)按照埋藏深度以及埋藏方位、受力等各个方面的探测可以发现,像火山喷发后造成的火山岩常年风蚀存在裂缝,基体岩石裂隙和碳水化合物裂缝等内部存在大量地下水。且该类型水对工程造成危害极大。

(2)含水层内部分布不均匀造成淤泥、淤沙等现象的广泛存在非常严重,这直接影响粘土和致密岩石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而且厚度、岩性的不达标,也造成集体破坏,影响项目中相关物质的利用效能。

3.2静水位和变化幅度

静水位地下水资料不完整,岩石变形情况、专业数据的统计不明确。在人工排水的过程中,抽水观察其净水水位情况并不明显。地下水基坑中沙土深基坑计算不精准,这导致边坡稳定性计算得不到确切数据。地下室的板抗浮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也十分凸显。而且耗时较多,需要在一个周期以上的时间后才能再次测量其他相似相关数据,如膨胀土系数以及胀缩率的确定。如果水位高度不够还要在平原地区设置防止水土流失的勘测管道,铺设室外地坪标高。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流湖水水位、海水流量对地下水水文地质数据影响极大,也应加以预防。

3.3绘出水位压力图,研究地下水的分布状况、地质构造以及接触面积。根据其动态特征,对地下的水流量进行监测。

3.4对地下水的地表层渗透性做出评估,渗透性强则经过多层次过滤,粘性土、砾石、细砂等不易粘滞,因此水质较好。总体来说,研究饮用水的含水层化学成分以及元素组成,分析建筑材料对其影响,能够科学有效评估饮用水的适宜性。

3.5测定水文地质参数

利用相关专业测试工具,可以对土壤中水温、注排水流速、渗透强度等方面做出定期测量。导水因子、释水系数、缓释率、水供速度、岩隙压力等参数的工程意义上的测量十分方便,如做抽水试验,经过极少步骤的处理,便可准确测量出渗透系数。

3.6其他相关问题。如边坡失恒;基坑组数据上浮;坑底下限;岩峰加大;井底浮水等。

4.对水文地质工作的建议

(1)加大地下水试验站的建设力度。只有开发好地下水相关方面的试验站,而且在各个地区都有铺设,才能充分保证各个地区地下水资源数据准确有效的测出并整合到国家相关机构备份。

(2)在不同地域,要做出相对应的措施。对于某些地域,如我国的城市群,地下水质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有些地区只有通过深机井或者从其他区域输送,浅水层已经被污染,因此,在水质污染系数的监测方面一定要精确,这是保证我国供水安全的最普遍的举措。与此同时,相应的环境优化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3)在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政策的同时,要做到大力拓扑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质检以及监测站,科学合理地建设监测平台,采集相关数据,如导水因子、释水系数、缓释率、水供速度、岩隙压力等参数,而且要做到全国性统一,在信息整合的同时,要侦测其中的不同点,发现问题,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开发相关数据整合体统的相应软件,在采集数据和传输的同时,自动统计和辨析其中的相关性以及独立性。而且,数据必须做到真实有效,不能做表面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工作,才能使得国家资源不会被浪费。

(4)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了减少工作者的工作时间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专业知识,运用新理论,开发新技术。推广新方法的时候,要胆大心细。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信息化、数字化、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能够迅速提高水文地质的效率。结合地下水体系理论,落实相关技术的运用,完善并提高相关专业的开发价值。

篇5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关系

1.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估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测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绘图。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等。

2.水文地质概述

水文地质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在不同环境中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动和组成成分均不相同。查明上述各方面状况,可为科学地利用或防治地下水提供根据。水文地质学对地下水的研究,着重自然历史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同主要用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研究地下水的地下水水文学关系密切,只是研究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如环境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资源管理、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等。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于容易被忽视,是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中,在勘探成果内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在勘察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

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3.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3.1.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3.1.2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1.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3.1.4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3.2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结合水尤其是弱结合水与粘性土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性质如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等归为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因其受强力束缚,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

3.3由水文地质引起的工程地质危害。

3.3.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要注意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条件及其升降变化。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位一般是季节性变化的,雨季水位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其天然变化是区域性渐变的,而且变幅较小。但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局部性地下水位升降变化的幅度往往大于天然变化所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更为严重。

3.3.1.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如下影响: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塌陷等岩土体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地下硐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3.3.1.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3.2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严重时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低层或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或变化幅度大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加大。因此,在膨胀性岩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特别是地下水升降变化高度和变化规律,这对地基基础深度的选择(宜选在地下水位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下,不宜选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内)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内,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以上时,软化地基土,使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以下时,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附加沉降,如果土质不均匀或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也可能使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在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变动带和地下水位以下,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土体从上到下,天然含水量、孔隙比由小一大一小,压缩模量、承载力由大一小一大的变化规律。这是由于地下水位以上部位,经长期淋滤作用,铁铝富集,并对土颗粒起胶结和充填作用,增大了土粒间连接力,往往形成“硬壳层”,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小而压缩模和承载力高。而位于地下水位变动带的土层,由于地下水积极交替,土中的铁铝成分流失,土质变松,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由于地下水交替缓慢, 氧化、水解作用减弱,加之上覆土层的自重压力作用,土质比较密实,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减小,压缩模量、承载力增高。岩土特别是各类软质岩石、风化残积土、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等,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地下水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研究岩土物理力学的变化规律时,应充分重视地下水位这一重要影响因素。

4.结语

工程地质问题中,水文地质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不仅使资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发挥岩土体的潜在能力。因此,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以消除地下水对岩工程的危害。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水文地质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工程地质勘察水平的提高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工程地质手册/《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编.-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孔德坊.工程岩土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肖长来,梁秀娟 ,王彪,水文地质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

篇6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施工;危害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1 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1.2 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1.3 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重点查明地下水的化学类型。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上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③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④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和富水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的可能性。⑤其它情况需评价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调查因人工开采和各类工程建设引起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改变,水质变异和由此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2、岩土工程施工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涉及建(构)筑物、矿区坝体、水工构筑物、地质灾害治理山体等,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如下内容:

2.1建(构)筑物施工中其基础是保证建筑物稳定的前提条件,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

2.2 矿区坝体(如尾沙坝、拦沙坝)中矿砂堆积至一定高度,其库内水位增高,静水压力增大,对坝体侧向压力加大,存在垮坝的危险,应重点评价库区内水体对坝体的影响评估,提出相应排渗措施。

2.3 水工构筑物施工,应评价地下水的动态情况、水体对围堰施工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

2.4 地质灾害治理的山体,需重点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岩土体的富水性。并提出山体排水措施。

论述地下水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影响,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

1、如矿区内尾矿库的拦砂坝因库内砂体堆积剧增,严重影响至坝体的稳定性,通过水文地质评价,按调查结果采取坝体设置排渗管、集渗井排水施工,排除水体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2、地质灾害治理的山体,像南方地区降水充沛,对多危岩体的山体存在极大的隐患,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按评价情况设置排水沟、截水沟也是关键。

3、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对基坑开挖支护有着重要影响,水体是引起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地下水改变了土体以及支护结构的应力状况以及受力情况,并弱化了土体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支护结构的支护强度。水文地质评价对基坑施工起至到头重要的作用。

 3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3.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3.2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上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②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上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上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③崩解性,是指岩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敞、解体的特性。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几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涨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4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4.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4.1.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4.1.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4.1.3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上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会将土层中的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4.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篇7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地下水;水文地质;影响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is always a very important but also is easy to ignore.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level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of research. Find out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of th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role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influence,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ugges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hydrogeology material, so as to eliminate or reduce groundwater on the danger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Groundwater; Hydrological geology;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 P641.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现在大部份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特别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只对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腐蚀性和土层的渗透性及富水性作简单的叙述,有的仅仅提供勘察期间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及其高程,没有认真分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要知道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同时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够,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会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为提高勘察报告勘察质量和水平,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对工程有影响的水文地质因素有: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及变动幅度,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及组合关系,土层或岩层渗透性的强弱及渗透系数,承压含水层的特征及水头等。

但在以往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来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城市地区如在地铁的修建过程中、建筑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已发生了多起因水文地质(由于盲目降水或对基坑范围内不透水层的厚度、岩性、强度及承压水水头的高度,承压水含水层顶板的埋深了解分析不够等原因)造成地面蹋陷、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基坑瘫蹋、突涌的质量事故。在山区,由于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事故已不胜枚举。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内容。

1.1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1.2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1.3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分析并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1.4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1)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中钢筋的腐蚀性。(2)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3)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地震液化、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4)在地下室车库设计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基坑上浮问题。

2岩土的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水相互作用时岩土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它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如岩土的容水性、持水性、透水性、给水性、软化性、和胀缩性等水理性质,均应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在勘察报告中逐项进行评价。

3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3.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水文气象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颗粒的大小、包气带厚度、水力坡度、岩性水平方向的变化,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干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土体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产生变形、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导致岩土体产生不均匀沉降。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缝的产生和复活、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不良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篇8

关键词:地质勘探 岩土水理性质水文地质 岩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过去做出的工程勘察调查,总不能将基础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及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综合起来考虑,导致多起因地下水影响而造成的基础下沉或者建筑物开裂等事故出现,总结之前的教训,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工程勘察工作中,应正确评价水文地质问题,可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首先要重视分析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如上升或下降等,科学预测不同水位变化下,其对岩土工程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实际水文地质数据为基础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2)工程勘察中,要按照建筑物地基基础的不同类型,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参考与其相应的水文地质资料。 建筑类型不同,其所处的水文地质情况也会不同,在勘探过程中,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相应的资料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3)找出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作用关系,着重分析通过工程活动后,地下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其对岩土体和建筑物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影响,通过科学预测一项勘探工作利弊所在,及时提出和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或应对。

2. 水文地质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开始一个勘探工程项目,必须先了解其所处的水文地质情况,主要可通过多次观察、勘探、测试等步骤获得相应信息,了解勘探区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状态及规律等水文特征,可帮助勘探者制定出更为科学地排除地下水的相关措施。然而,通常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 人们倾向于去研究勘探结果显示出来的岩土类型、其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地质结构,而忽略水文地质参数的作用;实际工程中,水文地质工作并未被赋予现实的意义,多数勘察报告中,只会一般性的评价下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究竟是如何。水文地质问题了解不透彻, 这就使得在一些地理位置较为复杂的地方,经常出现由地下水带来的多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影响整个勘察工作的质量。

评价内容中影响工程的水文地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及变动趋势,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岩层结构关系如土层或岩层渗透性及渗透系数,承压含水层的特征及水头等方面。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着重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发现岩土工程中各类水文地质问题,科学评价地下水对工程机岩土体的作用,才是保证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最佳途径;在有效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基础上,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理,是保证勘探设计和施工者工作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降低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危害程度的有效方法。

3. 重视研究岩土水理性质

对岩土的水理性质的研究也是勘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岩土与地下水之间是如何相互牵制和影响的。这对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保证建筑物稳定性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地下水影响着岩土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类型不同,其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也会不一样。以下就来了解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它是如何影响岩土水理性质,以及岩土中表现出来的几个主要的水理性质,该如何研究等做个简单的分析。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 一般来讲,主要有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赋存形式,其中结合水包括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类型。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如何进行测试:①软化性,即岩土体渗透水中,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通常用软化系数表示,软化性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能力的标准。②透水性,即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透过水的表现强度。透水性与岩土的强细程度有关,岩土越细越不均匀,其透水性就越弱,反之亦然。③崩解性,岩土土体受崩散、瓦解的能力。④给水性,它是水文地质勘探中一项重要的地质参数,对场地施工有着较大的影响。实际过程中,多采用实验室方法来测定给水度。⑤胀缩性,即岩土吸水后体积变化性质。此外,岩土的水理性质特点还表现为持水、容水、毛细管、可塑性等,本文就不做详解了。

3. 地下水造成岩土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是造成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的关键因素。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频繁升降是地下水位变化的三种主要趋势。地下水位变化受天然因素影响,但人为因素也同样有可能,一旦地下水位变化超出其允许界限时,就必将影响和危害岩土工程。

(1)水位上升影响岩土工程。影响潜水位上升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工程靠近水库,周边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位上升,灌溉工程如引水渠道和水浇地渗漏工程施工,工业废水以及地下排水管道出现渗漏情况等。潜水位的上升严重危害建筑物的安全:首先它将软化地基,粘性土含水率会随之增高,强度下降压缩性升高,最终可能导致建筑物沉降甚至是变形;其次是使地基隆起不平衡,引起侧向位移,导致建筑物失去重心;促使砂土及粉土短时间内实现饱和,从而出现砂土地震液化甚至是流砂、管涌等情况发生;引发滑移、崩塌等恶劣的地质现象。

(2)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岩土工程危害。人为因素是造成地下水位的降低的主要因素,如在某片区域内过度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上游筑坝、修建水库中途拦截下游地下水等。地下水位下降超出界限后,容易引发地裂、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不良影响,严重危害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3)地下水升降过度。地下水的升降变化容易使膨胀性岩土出现胀缩变形现象,地下水升降次数过多,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次数也会增多,其膨胀收缩幅度也会增大,各种地裂现象会进而破坏轻型的建筑物。地下水升降变动带里,地下水会不停交互发生作用,土层中的胶结物、铝成分会减少,脱落胶结物的土层会引起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变大、承载力差等问题,这对于岩土工程的基础选择及后续处理工作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结语

水文地质工作对于设计建筑物基础构造、选择基础持力层、预防和治理各种工程地质灾害,提高工程地质的整体勘探水平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工程勘探技术的快速提高,以往在勘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勘探忽略点及难题也被重新给予重视。城市工程地质勘察中面临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拟建物的建设安全、工程造价极其使用效果。结合科学、先进的勘探技术,充分了解和分析与工程项目建筑相关联的水文地质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甚至是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建筑项目所带来的危害,提高水文地质工作勘探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喜发.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乐安祺、宋赞,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

[3] 郭岐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0(16)

篇9

一、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性质问题勘察的内容

1.预测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存在的水文地质的问题情况,正确的科学分析预测地下水对整个工程及岩土方面的影响。从而有效有预防地下水可能对工程带来的危害,并且做出应急方案。工程地质对水文问题的勘察要因地制宜,根据其岩土的实际情况,客观的实际的给予预案。还要考虑到表层水给工程带来的危害问题。所以,无论是地下水还是表层水都会对工程带来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危害影响,确保工程能顺利完成。

2.预测工程地基承受地下水压问题

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给工程下部地基带来了危害现象。这种危害现象有可能工程地基受地下水压直接造成不同程度的下沉或毁坏,所以在地质勘察中因水文承压水对工程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和预算。施工前如不进行实际承压方面的数据,地基建设时承受不了地下水对基的压力,影响施工进度。

二、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

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程,其水理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直接危害,所以在工程施工前,要对工程水文地质中带来的危害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勘察。

1.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

工程中地质勘察水文问题的基本危害是地下水。地下水无论是上浮或下降都会对工程带来影响,造成工期的延长和经济上的损失。危害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1)腐蚀性:整个工程中管道、钢筋、水泥都会受到地下水的腐蚀,使整个工程遭破坏。(2)渗透性: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作用,水就会对土壤和岩土进行渗透和破坏,至使整个工程出现不稳,表面水会对基础物、地下室进行淹没。地下水的下浮会对建筑物造成地裂,倒塌等危害性问题。(3)膨胀性:岩土受到地下水的影响会对其造成裂缝、表面膨胀,因为吸水后的岩土会发生变化造成体积扩大,对工程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造成危害。

还要预防工程周边的因素带来的危害如:山坡、边坡等。周边地理因水文因素带来的山体塌方,岩土下滑等。地下水的下降也会难工程带来危害,造成地裂,工程整体下沉使建筑的稳定性受到威胁,所以必须建立科学的预防方案。

2.地下水压力给工程带来的压力

地下水是自然的成品,地下水压一般情况下不会给工程带来影响,很多情况是因人为问题造成的,在施工中不按作业标准,就直接破坏了自然地下水的平衡状态,造成地下水压力危害,在地下水的压力作用下可能引起工程倒塌,使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地基是工程的核心,是承载整个建筑的基石,如果地基没有打好,整个工程就没有质量保证,大大降低了工程的使用期限,所以必须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施工中高度重视因水文地质问题及地下水压力带来的危害。

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措施

1.工程中给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制定标准。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既复杂又具体的工作,具有专业知识性,在我国现在已经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技术方案和规章制度。这样有效的保证地质勘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勘察水文地质时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会做出预防,是工程勘察中的依据,在工程勘察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工程勘察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工作地质勘察规章制度并不专业,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工作只是凭经验,直接给工作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带来了危害性问题,知识的不专业性,规章制度的不掌握性,阻碍了作用的发挥。所以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必须高度加强对地质勘察中规章制度的掌握,从而全面提高勘察地质水文工作中的技术水平,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安全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以实现预防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的危害性。

2.工程中加强对地下水状态的掌握和监测

工程中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的核心工作是地下水全方面的因素。勘察中确立水文地质勘察标准,根据标准进行适时适地的勘察。监测地下水的状态,确定地下水的位置,测量地下水的压力和它的变化规律及腐蚀性等。从而全面预防因地下水给工程带来的影响,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质和地基的承压力是多少等,以便做出对地基塌方和管道断裂的判断,制定防治措施,可采取,控制地基的深度,使地基做到保持一定的隔水标准,避免发生突涌的危害问题。还要采取降低地下水的压力和提高建筑物的承受压力,如加设排水孔,使承受水压的水位有一定的降低等。

3.工程周围地质情况的危害措施

篇10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岩土影响

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 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区已发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 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察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

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③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④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⑤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2 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②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③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广东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5~24h,崩解量1.79 ~34,以蒙脱石、水云母、高岭土为主的残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

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

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尚有持水性、容水性、毛细管性、可塑性等等,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3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

①土壤沼泽化、盐渍化, 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将土层中的胶结物?一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3.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 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

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 这里不再重复。

4 结语

充分地质勘察成果能够给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地质勘察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张有天,岩石水文力学与工程[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