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范文

时间:2023-04-08 11:0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学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学基础

篇1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 水文地质学基础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46-03

一、引言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国内理科地质学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高校较少。

安徽大学立足安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基础上,于2011年开设地质学专业。在我校地质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以培养学生具有地下水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本文就两年来我校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使用教材优中选优

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中,教材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更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要反映学科最近进展。[2]因此,需精心挑选教材。

目前,国内水文地质学基础方面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本。①张人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2011年),该书是在我国水文地质学重要奠基人王大纯先生主编的《水文地质学基础》(前5版)基础上修订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②崔可锐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基础》(2010年),该书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专业系列规划教材。[3]③陈南祥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2008年),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4]④肖长来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2010年)。[5]⑤高宗军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2011年),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6]③④⑤三本教材针对非水文地质专业方向,不仅包含“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地下水运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内容。

考虑到:①我校地质学专业有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等后续选修课程,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宜使用《水文地质学基础》教材。②调研发现,国内多数高校在水文地质学入门课程使用张人权等编著的《水文地质学基础》教材。该书着重阐明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地下水资源及地下含水系统概念,引入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强调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1]因此,我们选用该书作为我校地质学专业本科教材。实践表明,选用该教材是合适的,学生普遍反映该教材通俗易懂,概念清晰,内容丰富且新颖。

(二)教学手段四位一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通过不同器官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一样。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15%,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同时使用这两种器官能记住获得知识的65%,在交流过程中对自己所说的内容能记住70%。而且,人通过不同媒介认识事物所需的时间也不同,通过实物、图形图像认识事物所需时间最短,通过语言描述认识事物的时间约是上述的2倍。[7]基于这一认识,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随堂讨论与练习、实验实习、上机操作等四位一体式教学手段,以增加知识的保持度,同时缩短学生对新事物认识所需时间。

1.课堂讲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8]因此,课堂讲授主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数字课件,辅以板书。本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文字简洁精炼,图片(照片)经典丰富,不但配有水文循环、潜水承压水示意图等经典图片(彩色),而且还有黏性土的微观扫描电镜照片、淮南地区猴家山组灰岩(含裂隙)、巢湖地区南陵湖组板状灰岩照片(含裂隙)等任课教师科研中积累的照片及我校学生实习照片,全部课件有照片近200张。给文字、图片配以教师讲解,使讲授内容既丰富多样,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随堂讨论与练习

随堂讨论与练习主要是为了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以及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在详细了解学生以往所学过的地质学基础课的基础上,教师以实际问题为例,以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概念和专业术语。通过教师和学生互提问题,大家共同讨论的方式,使同学们试图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思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不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

比如在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部分内容讲授完之后,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随堂讨论达西公式的应用条件、岩土介质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等问题;并进行8个题目的练习,涉及实际流速与渗透流速的关系、地下水流向的判断、水力梯度与单宽流量的计算、地下水水位线的绘制等达西定律的理解与应用问题。通过讨论和练习,增加了学生对达西定律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一些岩土介质渗透系数测试有意义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实验实习

由于初学者缺乏对地下水的感性认识,同时,地下水科学具有综合性,只有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掌握理解。因此,实验和实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环节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9]

我校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知名高校教学实验情况,从上海江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定制水文地质实验仪器28台,开设了雷诺实验、孔隙与水、达西渗流实验、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潜水模拟演示、承压水模拟演示共6个实验,进行编制潜水等水位线图、达西定律的物理实质及其应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实例分析、读水文地质图等4个实习。

通过开设的实验实习项目,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了我校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

4.上机操作

数值模拟可视化是新兴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实时动态模拟可视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公式和概念表达具体化和形象化,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模拟结果的感官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10] [11]

使用GMS软件,对学生进行了4个学时的上机操作训练,采用直接建模法演练了有降雨入渗、河流排泄、人工取水等条件下的地下水流问题。多数学生在练习之后的报告中直接谈到“通过上机模拟,直观地观察到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同时,也将该课程的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把研究问题可视化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任课教师团队化

在教学过程中,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将“一课一人上”变为“一课多人上”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科研领域的独特优势,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一个或几个部分,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领略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丰富模块的知识结构。

同时,任课教师把各自近几年相关科研成果实施到教学工作中来,提前让学生接触科研,打破他们对于科研的“敬畏”,并组建创新团队,对他们的新想法进行创新实验。比如,2013级地质学5位学生在进行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实验之后,积极思考,主动查找文献,设计并进行了粉煤灰及其改良砂质土壤的毛细上升试验,获取了粉煤灰中毛细水上升规律和过程。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课程教学中,考核方式具备检验和激励双重功能。一方面要全面、客观、公平的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的激励功能,特别是在课外拓展学习中的激励性。在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中,细化考核因子,采用三级指标体系(图1)进行考核。

图1 考核指标体系及权重

1.增加平时考核的适用性

平时成绩是考核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面,要客观公平、全面,且要有实际可操作性。具体做法是把平时成绩分成三个部分,包括出勤率(30%)、课堂知识回顾与提问以及小组讨论情况(30%)、课后作业练习及文献阅读等(40%)。这种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不仅仅是要学生来到课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的“发现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提高试卷考核的开放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但试卷考核题型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避免出现试卷分数很高,但只记住概念,不理解概念的现象,要提高试卷考核的开放性,把基本概念的考核融入图件的绘制、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比如,在考查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等基本概念时,比较简单的做法是以名词解释或简答题来考查学生。笔者考查的题型则是绘图分析题,具体题目是“绘制一水文地质剖面图,使之反映并表示出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埋深、承压高度、承压含水层厚度,以及潜水位、测压水位。”该题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既考查基本概念,又灵活开放,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背记概念;②综合程度较高,该题目把地下水赋存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在内,而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学生对地下含水系统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基本概念简单机械的叠加;③该题目外延要求较高,而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地下水赋存的基本概念,而且要求学生对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有一定掌握,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能力锻炼,这在平时练习中也是重点锻炼的。

三、结束语

通过优秀教材的比选,课堂讲授、随堂讨论与练习、实验实习、上机操作四位一体教学手段的构建,一课多人上的教学团队化建设,三级考核指标的细化等措施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今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借鉴。

[ 注 释 ]

[1] 张人权,梁杏,靳孟贵,等.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 杨治东.对高校优秀教材研发要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0):19-20.

[3] 崔可锐,赵川,查甫生,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陈南祥.水文地质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5] 肖长来,梁秀娟,王彪.水文地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高宗军,魏久传,王敏.水文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7] 徐慧,章国安,严燕.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模式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7-80.

[8] 郭会荣,梁杏,孙蓉琳,等.《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4-77.

[9] 梁杏,郭会荣.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 石油类高校 地质学基础 教学改革

“地质学基础”是当前石油类高校地球物理勘探类和油气田开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及今后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地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石油工程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经验,探讨在新形势下促进石油类高校“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 石油类高校“地质学基础”课程概况

石油类高校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石油工程和海洋与船舶工程专业,属石油物探和开发类专业,都属地球科学范畴,都需要具备基本的地质学知识,因此都将“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由于仅开设这一门地质类课程,“地质学基础”课程课时安排相对较多,如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学基础”学时为72学时(包括22学时实验课)。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设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教学和野外地质实习教学。

2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资不足。石油类高校中除石油物探和开发类专业“地质学基础”,还有一门面向地质类专业开设的类似课程“地球科学概论”,两门课程都是相应专业的基础课。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门课程主要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系普通地质学教学组9名教师承担,每年面向全校10个专业,46个班,约1400名学生开课,教学任务繁重,师资配备明显不足。

(2)教材建设滞后。当前,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西南石油大学采用了5年内的新版教材,其它石油类高校采用的教材普遍较老,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采用教材是1995年由石玉章主编的《地质学基础》。教材知识老化,无法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和趋势,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3)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老化。由于教材普遍老化,当前石油类高校“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也有待更新。比如,“地槽-地台学说”已被“板块构造学说”取代作为经典的大地构造理论,但当前的教学内容还未进行更新。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系统性不强的问题,比如在第一章“地球概述”中,讲了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并进行了概述,而在第三章“矿物 岩浆岩与变质岩”中,这些内容又重复讲述。

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多,师资有限,当前的教学形式基本上还是“填鸭式”教学(李剑平,2008),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互动式教学内容不多,学生参与较少,被动地接受知识。

(4)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石油特色。实践教学是本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课程的特色。地质学是覆盖面很广的一门学科,包括岩石、地层、构造、化石、河流、湖泊和海洋地貌及其地质作用,水库选址,地质灾害等方方面面。但当前,石油类高校地质实习集中于地层和构造方面,过于强调石油特色,专业性太强,覆盖面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3 问题思考与解决途径

前文从师资、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4个方面分析了“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近两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石油类高校学生总体表现欠佳,这凸显了“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教材建设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知识体系构建应具有系统性,比如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应当将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作为整体进行讲述,可以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作为3个专题进行介绍。在课堂教学形式方面,应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地质学基础内容多,可将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比如关于地球的基本常识、地震、火山作用、风和冰川的地质作用等内容,学生通过自学还是很容易掌握的,节省出来的课时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或演讲比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地质学现象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校园里面到处可见到各类岩石的石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平时所学的地质学知识应用的身边地质现象的观察上面,形成开放性、设计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张琴等,2011),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在地质学认识实习方面,应当对当前实习内容进行改革,增加实习点及实习内容的覆盖面,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引入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王冠民等,2008)。野外是地质学天然的实验室,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野外实习,才能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学习地质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地质学的兴趣。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学生实行宽口径教育,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门路显得尤为重要。

地质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改革仅依靠教学组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学院、系、教学组、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在学校、院系层面可以考虑增加普通地质学教学组的师资队伍,让更多教师参与到地质学基础的课堂教学当中,减小上课班级规模,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组层面上,应该更多地组织教学研讨,深入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师层面上,教师应该自觉地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层面上,学生也应当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去学习,学习地质学的思想、知识、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70-110.

篇3

【关键词】《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高职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基基础应用。土力学知识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而地基基础实践应用性强、实际操作性强,如何将这两部分内容有效地结合,使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这成为本课程高职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而学生也普遍反映学懂学好本门课程比较困难。因此,如何根据课程性质,结合高职教育的要求,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教学中的问题

1. 高职学生的特点

(1)学习自主性较差

现今,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由于自身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土力学的理论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绝大部分的学生自学能力不高,还无法摆脱高中时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往往不能主动解决,不会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基础较差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入学分数相对较低,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进一步学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时,就会比较费劲。

2.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学时有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际为土力学、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三部分的组合,内容多,范围广。而一般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为每周4课时,总共64课时,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及实验实践部分都涉及是不可能做到的。

(2)土力学部分的难度大

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相关知识,更不能结合实际理论对知识加深理解,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3)实践教学的落后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偏重于课堂教学,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外实践环节很少。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同时还有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重点难点,对一些内容点到为止,同时适当补充些新理论、新技术的相关简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针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知识点多、图形图表多、重要公式多、复杂例题多等特点,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学习阶段和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快地适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安排内容适当的实验课,将课堂讲授内容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可以从实验的原理、目的、操作、资料整理等方面,结合实际工程的实验数据把知识讲深讲透。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加强教学研究,选择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与实验方案设计、结果整理与分析方法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土工实验受实验设备精度、人为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其结果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学生通过对实验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地学习与工程案例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正在建设的居民小区的施工现场,并请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工程设计及施工的技术要点,让学生对某些具体的施工方法、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收集相关的工程实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利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优化推广。

4.安排课程设计

在学生对本门课程系统地学习之后,通过课程设计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测试,考查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其中要求学生学会查规范,并严格遵守规范的规定和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设计计算,并要求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考虑工程的实际状况,做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之后,均有很大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查阅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结论

笔者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实践的扩展、课程设计的强化等方面,进行实际教学,结果表明教学改革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处理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谌芸,史冬梅.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土力学教学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125-127.

[2]代国忠,史贵才,吴晓枫.“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1028-1030.

[3]罗才松,陈华艳,黄建华.“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改革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8(4):27-28.

篇4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 教学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 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感受汉字魅力,产生兴趣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化石,是中华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一”“二”用笔画表示相应的数目;“休”用一个“人”和一个“木”组成,人靠在树上,表示人休息;“妈”用“女”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同女性有关,用“马”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又如“森”字,用三个“木”字构成,表示树木之多;“众”字,用三个“人”构成,表示人之多,故尔称“众”。一个个汉字集形声义于一体,让他们逐渐爱上汉字,乐于去认识汉字,学习汉字。。

二、让字“动”起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学生眼中的“记忆符号”灵动起来,如:教学“喝、唱、叫、喊、听、吵”这些特点的字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形联想儿歌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当学生学过的形近字多起来,最容易发生混淆。在教学这类生字时,不要让学生单独识记,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把这些字穿成串,利用儿歌识字。如学过“桃、逃、跳、姚”这几个字后,组织学生结合儿歌:“淘气包马小跳,爬到树上去摘桃。姚老师发现后,急的马小跳马上逃。”又如,学习了“工、红、虹、江、扛”时编写儿歌:“长江上彩虹桥,红红过江采蘑菇。采了一筐又一筐,工人叔叔帮着扛。”通过儿歌辨析字形、字义,使学生学过这一组生字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识字框架,形成识字能力,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四、利用插图进行识字教学。

象形字是摹拟事物形状所造出的字。它流传至今虽历经几番改变,但仍可窥其原貌。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象形字上多配有插图一幅。在教学时,可结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以五彩斑斓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有机地诱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建构图字间的桥梁,寓识字于观图中。如教学“日、月、水、火、土”等字。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似,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木、目,晴、睛,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可先引导学生看图,在观看插图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分析、理解字与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巩固、深化学生对字的记忆。这样,学生便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五、拓宽视野,让生活成为识字的舞台

篇5

关键词:多点地质统计学 训练图像 储层建模

一、多点地质统计学与训练图像

基于变差函数的传统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是目前储层非均质性模拟的常用方法。然而,变差函数只能建立空间两点之间的相关性,难于描述具有复杂空间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地质体的连续性和变异性。

针对这一问题,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着重表达空间中多点之间的相关性,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地质统计学在描述空间形态较复杂的地质体方面的不足。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工具是训练图像,其地位相当于传统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对于沉积相建模而言,训练图像相当于定量的相模式,实质上就是一个包含有相接触关系的数字化先验地质模型,其中包含的相接触关系是建模者认为一定存在于实际储层中的。

二、地质概念模型转换成图像训练

地质工作人员擅于根据自己的先验认识、专业知识或现有的类比数据库来建立储层的概念模型。当地质工作人员认为某些特定的概念模型可以反映实际储层的沉积微相接触关系时,这些概念模型就可以转换或直接作为训练图像来使用。利用训练图像整合先验地质认识,并在储层建模过程中引导井间相的预测,是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的一个突破性贡献。

可以将训练图像看作是一个显示空间中相分布模式的定量且直观的先验模型。地质解释成果图、遥感数据或手绘草图都可以作为训练图像或建立训练图像的要素来使用。理想状态下,应当建立一个训练图像库,这样一来建模人员就可以直接选取和使用那些包含目标储层典型沉积模式的训练图像,而不需要每次都重新制作训练图像。

三、多点模拟原理

进行多点模拟,需要使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序贯模拟。但是,多点模拟与传统的基于变差函数的两点模拟是不同的。在传统地质统计学中,我们假设空间变量服从多元高斯分布,这样,确定每一个网格单元条件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就相当于求解一个克里金方程组。而在多点模拟中,条件分布是直接通过扫描训练图像得到的。假设现在有一个储层已被离散成N=Nx*Ny个单元格,其属性用随机函数{Z(x)|x储层}来表示。那么,显然变量Z的分布完全由N个变量的联合分布所控制:

利用序贯分解,可以将这个N维的联合分布分解为一系列条件分布:

序贯模拟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一个用于访问所有节点随机路径;

2.对每一个节点i=1,2,…,N 执行

2.1利用前期得到的i-1个抽样,对条件分布进行模拟;

2.2从上面的条件分布模拟结果中抽取一个结果。

持续这一进程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到,这时就生成了一个模拟实现。通过定义另一个随机路径,可以得到新的模拟实现。这一序贯多点模拟算法被命名为SNESIM(Single Normal Equation SIMulation)算法。

四、多点与两点地质统计学之间的理论联系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了解多点与两点地质统计学之间的关系:

给定3个已知数据I1、I2、I3,估计位置处的砂岩概率(图1)。

在两点统计学中,这相当于利用三个已知量的线性组合来估计未知量的条件期望:

上式可以近似的写作:

通过求解、、、四个系数,可以确定未知量的条件期望。但是在确定未知量条件期望的过程中,无论是使用变差函数求取两点的相关性,还是使用协方差来求取二阶矩,每次只能使用三个已知数据中的两个,而无法同时使用三个已知量。

全面、准确的条件期望的表达式应当是:

这个含有非线性项的表达式中将三个已知量都包括在内,同时也有更多的系数需要求解。与求解四个系数的方程组类似,这里需要求解一个包含八个方程的方程组,这些方程被称为标准方程。引入非线性项的一个显著后果是标准方程中出现了高阶统计量。由于通过稀疏数据难以推断高阶统计量,因此不可能解出所有的标准方程。但是,我们可以引入一个给定的数据事件,并应用贝叶斯法则来计算条件期望:

其中A代表处为砂岩的数据事件,即;B代表数据事件。可以通过扫描训练图像,统计数据事件B重复出现的次数以及这些重复中为砂岩的概率来计算条件期望:

这一公式是SNESIM算法的核心。可以看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再现高度非线性空间结构方面明显优于基于变差函数理论的传统两点地质统计学。

五、结论

将更多的地质资料整合到储层建模过程中以确保最终数值模型更加符合地质认识,这在预测储层流体特征时是十分必要的。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使得他们可以通过训练图像将概念模型和先验地质认识整合到建模过程中。

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多点模拟算法的性能,包括:提高运行速度,降低内存开销,提高沉积模式再现效果以及更灵活的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等。有理由相信,随着多点建模方法不断趋于主流,以及越来越多的地质工作者对这一方法变得熟悉,多点地质统计学将成为下一代地质建模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家华等. 克里金地质绘图技术——计算机的模型和算法[M]. 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3.

[2] 王家华, 陈涛. 储层沉积相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J]. 石油化工应用, 2013, 32(8):57-59.

[3] 张团峰. 在储层建模中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整合地质概念模型及其解释 [J]. 地学前沿, 2008, 15(1):26-34.

[4] André G. Journel. Geostatistics: Roadblocks and Challenges[J]. Quantitative Geology and Geostatistics, 1993(5):213-224.

篇6

中医药对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疗效优势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而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尚不如人意。目前,尽管也开发出了一些新中药制剂(如中药注射剂),但仍无法满足对中风急重症抢救的需要。为此,许多中医界学者呼吁除加强对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研究外,还应改变传统口服给药途径,加强对中药外用制剂的研究。中药直肠滴注的研发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国内几家医院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采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减少死亡[1-2]。笔者试结合临床对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机理作一初步探讨。

1 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脑出血的合理性

1.1 脑出血急性期口服给药困难

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多起病急骤,出现神昏、头痛、恶心呕吐,甚则呕血、痰鸣、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症状。此时给药困难,即使鼻饲给药,因昏迷或咽喉肌麻痹,或鼻咽部疾病插管时患者不能配合,易损伤食管,插管过程中的刺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反射性使血压升高,加重颅内高压,且鼻饲时患者亦有一适应过程;另外,长期鼻饲给药常易发生鼻、食管溃疡、胃出血、中耳炎、腮腺炎、水电解质紊乱、肺及胃肠道感染等并发症而加重病情。而中药直肠滴注操作简便、无痛苦,掌握适当滴速,药液可不漏出(优于中药灌肠法),不受患者昏迷、吞咽困难等影响。

1.2 脑出血时消化道应激反应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急性期由于丘脑及下脑植物神经中枢及脑干迷走神经颅内通路受损,导致胃肠分泌的胃动素、胃泌素增多,刺激胃酸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使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致胃黏膜受损,胃终末血管痉挛,引起胃黏膜损伤缺血,发生消化道溃疡和出血[3],导致胃肠内细菌、毒素易吸收入血加重病情。另外,患者卧床昏迷,肠蠕动减慢,加之急性期以甘露醇脱水,使肠道黏膜腺体分泌功能降低,肠液分泌减少,肠内容物水分吸收增加,出现便秘,甚则10余日大便不解。便秘不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又使胃肠道毒素蓄积吸收入血,进一步损伤脑组织;患者通过增加腹壁肌肉收缩促使排便,导致腹压升高,反射性使椎管内静脉压升高,从而使颅内压增加,加重脑水肿。因此,保持大便通畅、降低腹压、减少毒素产生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一环。中药直肠滴注不仅可通便、补充肠道水分、排除肠内毒素,又可促进药物经肠黏膜吸收,避免对损伤胃黏膜的刺激,发挥中药的全身性调节作用。

1.3 阳明腑实是脑出血急性期常见证型

大量临床观察表明,阳明腑实证既是脑出血发病后病情加剧的诱因,又可作为一种病理状态存在。如娄氏[4]观察本病,约60%以上患者伴有“腑气不通”症状;李氏[5]认为,出血性中风患者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大便秘结。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转归之关键。若治不及时,则腑实不通,秽浊之气内扰,痰热瘀毒无有出路,热结愈甚,邪热化火,风助火威,火借风势,风火愈盛;热非但与燥结,且与痰瘀毒邪互结,故热结不除,痰瘀难化,毒邪不去,形成上为风痰瘀火,下为阳明躁结,上下合邪,病情恶化。另外,临床中、大量脑出血患者在发病的2~3 d几乎均可见到痰浊壅肺之喘促,特别在发病后2 h即可见到痰声漉漉、呼吸深沉或伴鼾声如雷。此因肺与大肠相表里,阳明躁结,肺失肃降,痰热壅滞于肺。故应辨证施治,选用中药直肠滴注,可通腑泻下、化痰平喘、清热熄风、祛瘀利水,既着眼于局部热结腑实,又兼顾全身整体的病机变化,与开塞露等单纯通便药相比,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2 中药直肠吸收机制

2.1 直肠给药吸收途径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黏膜具有环状特殊结构,其表面积大,能使药物充分吸收;淋巴系统对直肠药物的吸收,几乎与血液处于相同的地位[6]。直肠黏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即使在病变过程中其吸收能力也很强。直肠黏膜主要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药物,药物经上皮细胞(细胞转运)或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细胞旁转运)而吸收,现有的实验皆不支持有经载体转运方式吸收的可能性[7-8]。其吸收途径有:①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经髂内静脉入下腔静脉而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约占直肠吸收药物的50%~70%;②通过直肠上静脉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③通过直肠周围的淋巴系统吸收药液。

2.2 影响直肠内药物吸收的因素

中药直肠滴注后,其药物吸收程度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的发挥。在中药复方成分尚未清楚的情况下,深入研究这些因素,采用适当的制剂工艺,使中药有效成分最大程度吸收是当务之急。

2.2.1 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释放能力及在肠腔内液体中的溶解度

由于直肠内吸收面积小,腔内液体仅1~3 mL,大多数情况下,液体制剂吸收较快。中药经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后,大多数成分溶于水,吸收能力可能较好[4]。

2.2.2 药物在直肠内的降解度

直肠内细菌对药物的代谢分解是药物吸收前降解的主要原因,若药物在直肠内停留时间长或水解还原性能较高,则易降解,反之则较难降解。不同于小肠的是,直肠壁上很少发生酶对药物的代谢分解;另外,排便、肠内其它药物并存也影响其吸收[6]。

2.2.3 肠腔与血管或淋巴管间的潜在屏障

这些屏障包括直肠黏膜表面亲水层、黏液层、顶端的包膜、细胞内腔及细胞膜紧密连接、基细胞膜、基底膜、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壁等,它们可能影响可溶性药物从直肠腔进入血液、淋巴。

2.2.4 肝脏首过清除作用

药物经肠道吸收后沿门静脉入肝,被肝药酶部分代谢,可生成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由于直肠中、下段血液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返回体循环,故对肝脏首过清除率较高的药物,经直肠中下段吸收后可部分地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6]。但因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究竟是哪种成分在起作用,是原中药成分还是经肝脏代谢后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还不清楚,不经肝脏首过效应是否真正有益于药物疗效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5 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直肠内环境

研究证实,药物种类不同,经肠吸收的效果也不同。如四环素的直肠吸收率远低于口服,林可霉素的肠吸收率与口服相似,而抗小儿惊厥药安定、氯硝基安定的直肠吸收率远高于口服给药[7]。一般脂溶性药物易于经直肠吸收,水溶性药物亦可通过微孔而吸收;药物的粘度、颗粒大小及浓度亦影响其吸收,粒径愈小,愈易吸收;药液浓度若低于血浆渗透压,则易吸收入体内。直肠内液的pH值一般在8.3~8.4之间,呈碱性;药液若偏酸性则易引起肠痉挛、腹痛下坠,故酸性中药如五味子、乌梅、诃子、石榴皮等应配在富含生物碱的药物中使用,用前pH应调至7.4以上。

2.2.6 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吸收促进剂可使药物经直肠吸收显著增加。目前在实验动物中进行的西药直肠吸收促进剂研究,主要包括螯合剂、表面活性剂、非甾体抗炎剂及其它如噻嗪类、酰基肉毒碱类、脂肪酸类、酰氨酸类、二羧酸类等;而中药吸收促进剂的研究刚刚起步,有人以2%氮酮作为厚朴酚及秦皮甲、乙素的直肠吸收促进剂,与其水煎剂口服后血清中厚朴酚及秦皮甲、乙素的浓度进行荧光法分析比较,表明直肠给药吸收快、血药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2%氮酮可作为厚朴、秦皮的直肠吸收促进剂[8-9]。另外,促进剂和药物的配伍性、释药性、两者的稳定性以及扩展剂和颗粒剂的影响都需要检测,促进剂的剂量也值得研究。

3 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脑出血的优点

3.1 吸收快,利于抢救

中药直肠滴注克服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口服给药困难的问题,有利于综合抢救的实施;且具有给药量大、吸收快、疗效高、简便实用等优点。

3.2 符合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机特点

脑出血急性期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气血上冲、血溢脑脉之外为主要病机,多兼阳明腑实证。中药直肠滴注可通腑泻热,调畅中焦气机,降泄痰热瘀滞,直折暴逆之肝阳,引血下行,使气机通畅,风痰瘀热不得上行而有出路,促使神志清醒;又可急下存阴,防止热邪内耗阴液加重虚风内动、阳脱阴竭等危候。

3.3 保持中药复方性能,充分发挥疗效

直肠滴注中药多采用传统制剂,保持了中药复方本来的性能。不同于现代开发出的一些新中药制剂,多只提取中药中某些有效成分,如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其所含有效成分只是中药或复方水煎液中的一部分。而中药煎液直肠滴注更符合中医药理论。

3.4 保持“辨证论治”特色,有利于个体化治疗

出血性中风起病急、变化快、病机复杂,对其抢救非一方一药所能适用,须结合个体发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舌、脉,辨证施治,或破血逐瘀、或通腑泻热、或平肝熄风、或逐水泻浊等。采用直肠滴注给药,更能适应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变化的特点。

3.5 直肠给药适合于出血性中风的各个证型

中医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说明大肠不仅是传送糟粕的通道,而且是吸收精微物质(药物)的途径,又因“直肠亦肺之下截也”,其经脉络肺,与口服药物的吸收不同,药物不是经“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而是直接由相络属的经络上输于肺,“肺朝百脉,主治节”,将药物输布于全身,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目的。对出血性中风而言,直肠滴注不仅仅有泻下作用,尚有祛瘀化痰、泄浊利水、平肝潜阳、滋阴熄风、开窍醒神等功效。适当调整滴速,可使药液不漏出,也不表现为通便作用,充分发挥中药的全身性调节作用。

4 结语

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为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脑出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特别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抢救中具有口服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观念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直肠给药的接收程度有所不同,西欧较为普及,北美次之,亚洲最差,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为稀少。这就要求人们转变观念,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认识到直肠给药的合理性,开发出更安全、高效基质的吸收促进剂。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刘茂才.通腑醒神液直肠滴注对急性脑出血意识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2):72-73.

[2] 申锦林,陈评功,赵安明,等.冰黄液直肠滴注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中医急症,1998,7(4):151-152.

[3] 万远太,彭 军,曾静香.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99,19(8):474.

[4] 娄永和.通腑泻热法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1994,

11(4):18.

[5] 里炳茂.左肝右肺探微[J].中医杂志,1992,39(1):8.

[6] 王小平.中国外治疗法[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20.

[7] 蒋 莉,蔡方成,瞿 平.氯硝基安定与安定溶液直肠给药用于惊厥急救的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0):591—593.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理论基础 经济学价值

人类在数千年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经济显著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终于意识到人们在人士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却对整个世界带来了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改变。新世纪以后,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全球范围内对此以一种惊人的一致态度,使其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低碳经济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尽管有一些尝试,但是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实践活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低碳经济概述及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概念于2003年提出,当年,英国的首相布莱尔在白皮书中称英国到21世纪中叶将成为低碳经济国家。联想到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以及伦敦被称之为“雾都”,这一概念又英国首先提出也不例外了。书中称,低碳经济是节能减排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研究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巨大财富之间的平衡,但是却没有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英国的低碳经济理论是片面的、有缺陷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磨灭这个概念本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并不是凭空创造的概念,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基础的。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一。可持续发展尽管在我国当前处于指导性政策理论的地位,但是其实这种理论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诞生了。人们在彼时就已经开始思考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其次,循环经济学理论。从某种程度上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类似,但是二者还是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比循环经济的范围要更广,循环经济特别强调物质的流动性。循环经济指的是力图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循环式的流通。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所在

首先,低碳经济能够极大缓解当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有人可能认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恰恰相反,其完全可以放置到经济学的范畴内进行考量。例如,利用低碳经济理论,就可以极大限制国与国之间的碳贸易,从而使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其次,低碳经济符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仅仅为当代人的生存环境考虑,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高碳经济在当前就已经显现出弊端了,持续下去将会进一步压缩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在很多的领域改变宏观和微观的经济结构。举例来说,传统的经济使人们在消费时注重物质性的享受,这种情况下仍然不可避免地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低碳经济是人们开始转向精神领域的享受,极大地限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我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彻彻底底地将低碳经济落实到国家强制力的层面上,以实际行动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相关的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落到了实处,真正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国家财政专门设项目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环保企业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和行业进行政策上的限制;再次,在社会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生态环境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后,拘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高碳经济的发展总体趋势暂时无法改变,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现状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低碳经济的任务还比较重。

四、结语

其实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一经提出,我国一直是持支持的态度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绝大多数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经济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仍然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重要任务。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得以构建,各种保护环境的措施也已经在落实,但是比较起发达国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未来低碳经济还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去做,未来我们应当做的是不断充实相关理论,并且切实应用到实践中去,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要性和可行性[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3).

篇8

一、优化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知识的系统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如在教学“地势”这一内容时,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增进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如:

“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到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通过学习与感知,定能让学生知道: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后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联系思考。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因为在拓展时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们学习兴致格外高涨,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二、活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知识的直观性

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型的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型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随着多媒体普及到各级各类的学校,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如教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考虑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等高线形态的识别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缓的辨别。在几种常见的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一些,本课的难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在指导学生自学概念,并观察、分析地图后,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看书,我首先提出问题,对重要语句、关键字词要认真领会,例如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对于在自学中困难较大的学生,我会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接下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件呈现等高线示意图及模型,从中理解概念。接着课件演示绘制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课件演示等高线形态示意图,把学生按小组总结山顶、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特点。这样的教学思路与设计是通过感知和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学生观察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再结合动手操作来形象演示突破重点。

三、注重学科延伸,增强课堂知识的有趣性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地理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注重学科知识的延伸,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或深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

篇9

关键词:知识分类;学习过程;地理教学

一、安德森知识分类及学习模型

当代认知心理学安德森知识分类理论强调以“命题”和“产生式”表征知识。“命题”是知识及其属性、知识种属关系等形成的关系结构,主要指陈述性知识;“产生式”强调知识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与行为过程等,即程序性知识。知识特点差异必然产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一般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与知识的应用三个阶段[1]。本文采用了我国学者邵瑞珍、皮连生等根据加涅、安德森等人的学习理论提出的广义知识学习过程模型(如图1)[2]。

二、不同类型知识教学策略

1.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

地理陈述性知识具有静态性特点,一般可以运用迁移、类比等方法使学生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以广义知识学习过程模型为依据,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概括为图2[2]。

根据地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尝试提出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

(1) 促进注意与预期的策略。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可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策略有如下方面:一是熏陶地理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通过新闻事件、教学视频等网络信息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意义的认知,培养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对地理学习有意注意品质的发展。二是创设情境,加强知识复习。复习与巩固知识是增强知识记忆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携带的知识量巨大,短时间内可呈现诸多所需知识,知识复习效率高,在增强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回忆再现知识,降低知识遗忘的概率。三是培养地理学习积极性。学生开始学习地理具有自觉目的性,信息技术带来的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的内容呈现方式、各式新鲜事物等将静态、单调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灵动事物,增强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学生在兴趣驱使或熟练操作的支持下,不需要意志努力便能轻松学习地理,促进学生有意后注意品质发展的同时也增进其它两种注意品质的优化。

(2)促进原有知识激活的策略。原有知识的激活需要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或相关元素,经常采用的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多媒体信息技术一般可以通过微视频、动画、呈现引导性资料与案例等方法激活W生原有知识,与语言呈现先行组织者的不同在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知识活化,增强知识的生动性,便于将学生迅速带入学习准备状态。

(3)促进选择性知觉的策略。选择性知觉指的是当面对众多客体时,能够把知觉对象从各种情境中优先区分出来,进而促进知觉对象进入长时记忆。一般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的知识都包含在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以及知识框架中,促进学生选择性知觉也就是如何使重难点知识、知识框架等突出显现在学生感知情境中,便于学生提取。

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呈现教学重难点;将重难点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显示;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复述效率,扩大学生工作记忆的容量。

(4)促进新信息进入原命题网络的策略。新旧知识间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是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核心,这种联系的建立有利于新命题网络的形成。可以依靠信息技术中微视频、动画、投影引导性资料与案例等多媒体手段,对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激活,促进其与新知识的联结;也可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比与同化等。

(5)促进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的策略。随着新知识渗入原命题网络,学生认知结构会融合新知识进行重建或改造,这是促进知识融合、联系,形成长时记忆,加强记忆的长久性与牢固性的过程。可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加强知识复习与认知网络构建。信息技术促进各种软件的创建,思维导图在复习时可以促进学生回忆知识,促进其发散性思维;概念图与思维导图都可以将知识构建成网络体系,知识网络的呈现便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组。

(6)根据线索提取知识的培养策略。对知识产生需要时,会将知识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来,为避免知识提取失败,需要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可运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完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与概念图;运用信息技术将重难点知识整合成表格、图形等,如用具体形象的地理图表反映地理数据等,有助于表象编码,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提取。

2.地理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

地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知识,根据广义知识学习过程模型可将地理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概括为图3[2]。

按照安德森的学习理论,程序性知识指的是“产生式”,产生式是一组条件(原因)产生行为结构的程序步骤,本质上是知识与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结关系形成的关系结构[3]。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命题表征的基础上转化而成的,因此,知识学习的前四个步骤基本相同,对应了相同的教学策略。在此,尝试提出地理程序性知识后两个学习环节的教学策略。

(1)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的策略。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实际上即为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培养策略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依靠信息技术支持地理实践、实验教学。二是依靠信息技术完善过程性知识教学。三是经常总结、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概念图,借助思维导图明晰知识结构,运用教育“云平台”进行答疑、测评、交流[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2)促进技能在新情境中应用的策略。通过变式练习增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练习可以渗透于教学整个过程,如学习气候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将气候名称与气候特点、分布地区等进行匹配,学生与教师共同检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网络学习平台为变式练习提供了诸多的举一反三试题,如“考A啦”软件,提供教学重难点的微视频和变式练习、高考题等,并且具有较好的解析指导,学生可随时利用网络跟进学习进度,加强练习与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不同条件进行训练,练习的熟练程度易于学生形成自动化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程序性知识。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地理教学内容、方法与策略等不断革新,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势辅助地理教学成为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分类理论促使教师深入认识地理知识,理解不同知识的特点;分析学习过程模型利于从细节处着手对学生信息加工程序进行理解,从而寻求方法促进学生各学习环节的推进。同时,需要强调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地位,而不能替代教师语言、教材、实物媒体等成为教学主导教具。将信息技术优势与知识分类理论、学习过程模型理论进行有机整合,以知识分类理论与学习过程模型理论为基础,构建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策略,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芬芬.陈述性地理知识的教学模式选择与教学策略[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24-27.

[2]窦洪庚.知识分类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0):5-8.

篇10

【机械能和内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电路】

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电流是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