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警范文

时间:2023-04-02 08:5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灾害预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灾害预警

篇1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9月主汛期,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15](图2);2~5月冰雪冻融期次之,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10月、11月、12月、1月为低发期,主要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

2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特征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降水在甘肃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2.1突发性特征局地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短时强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覆盖面积较小。可形成突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灾害,往往形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典型的如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距离县城15km的东山站记录的小时降水量达77.3mm,过程降水量达96.6mm,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4]。

2.2群发性特征区域性的暴雨往往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和统计,5月下旬~9月上旬,为甘肃大暴雨或暴雨发生期,其中7月上旬~8月中旬,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集中期,同时也是崩滑流的集中发生期。如2013年陇东南部“7•25”群发性地质灾害,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形成了滑坡、泥石流数量近千次。

2.3滞后性特征大型滑坡一般出现在降雨过程后期,甚至降雨结束后数天。典型的如天水珍珠沟滑坡,在经历了2013年4次强降水过程后在2013年12月21日发生大规模滑动。

3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3.1研究思路从理论上讲,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应全面考虑前期岩土体含水量、未来降水以及实时降水情况。但目前准确获取前期岩土体含水量还不具备条件。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宏观上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建立适合的模型,得出有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目前国内采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多是把崩滑流灾害考虑在一起,但实际情况是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比滑坡小,且往往为短历时强降雨。因此考虑地质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本次将分别建立泥石流和滑坡的预警模型,并考虑如前期降水、新近强震、地面高程等关键影响因素。

3.2滑坡预警指标和模型

3.2.1滑坡与降水关系据统计降雨类型的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同时调查表明95%的降雨型滑坡发生于雨季[17]。对1967~2010年8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与滑坡灾害的关系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前期降水等具有显著关系,根据甘肃实际降雨可归类为连阴雨型、暴雨(雷暴)、前期—暴雨型、持续暴雨型(表1)。根据对汶川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研究表明,地震烈度大于6度区时,各种雨型对应的滑坡临界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20%~50%[18-19]。例如2013年7月25日,岷县漳县地震灾区烈度Ⅵ度区范围内降雨量仅30mm,就出现了大量的小型滑坡,对抢险救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2滑坡预警模型构建前述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过程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历史滑坡灾害资料、降雨资料和灾害易发度综合统计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建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的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和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实时预警模型。(1)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并考虑地震影响,建立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式中:RL为综合有效累计雨量,Ri为前i天实测雨量,包括当日最新实况雨量(i=0-4),RF为24h预报雨量。a为前期降雨影响时间衰减系数,一般取0.5~0.8,b为地震烈度修正系数,取1.25~2.0。对应不同的灾害预警等级和灾害易发度等级,两者共同确定某一综合有效累积雨量值为该易发区内该预警等级的指标临界值,具体数值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2)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预警模型目前甘肃省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建设的雨量计接近4000处,网格密度5~30km2,基本可以满足滑坡实时监测预警。因此综合考虑不同雨型特征,建立基于实时监测的区域滑坡预警模型。采用临界雨量系数来表征。公式(6)适用于1h、3h、6h暴雨雨量计算;公式(7)适用于12h和24h暴雨雨量计算。

3.2.3滑坡气象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表2),当预报出现1~3级地质灾害时,对外预报或预警。

3.3泥石流预警指标和方法

3.3.1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对甘肃东部武都北峪河、舟曲三眼峪沟、天水市桦林沟、罗峪沟等典型泥石流的22组成灾过程研究表明:泥石流发生时的10min雨强最小值为8.3mm,最大值为24mm,说明灾害性泥石流的暴雨初始雨强是非常大的;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一场降雨的前期,主要集中于3h之内,3h雨量达到了过程雨量的45%~100%(表3)。进一步研究表明,降水量与降水历时呈指数相关(图3,表4),相关系数在0.89~0.99,说明引发泥石流的降水过程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四条典型泥石流发生的10min雨量差别不同,在图3上基本重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则出现自南而北、自西向东雨量不断增大的趋势。

3.3.2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根据省内各地资料状况,选用历年积累的泥石流灾害调查资料、实测大暴雨资料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优先选择资料较为充足完善的地方,依据上述典型泥石流研究方法,采用内插法计算全省不同时段泥石流临界雨量值。

3.3.3泥石流实时预警模型泥石流的发生和雨强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当预警判据中的临界雨量达到下限时,已开始产生泥石流,当30min降雨达到临界雨量时,则可能暴发大规模的泥石流;根据牛最荣[21]等研究,同一流域内各时段暴雨和高程具有密切关系,暴雨雨量随高程增高而增大,并呈直线相关。因此基于泥石流暴发的雨强特征,建立基于临界雨量和实时雨量为参照的泥石流预警模型,该模型考虑高程对暴雨雨量的影响。

3.3.4泥石流预警等级划分参照滑坡预警等级,泥石流预警等级仍设定为四级,当1/6h、1/2h、1h、3h临界雨量系数符合表8的规定时,分别对应于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表8)。

4预警模型检验

2013年甘肃省连续遭受强降水、暴雨袭击,从5月14日开发预警信息,直到9月24日结束,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平台共122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因降雨范围、强度发生变化而有34个降雨日一天内了两次预警信息),其中红色预警信息(Ⅰ级)9次、橙色预警信息(Ⅱ级)37次,黄色预警信息(Ⅲ级)68次、蓝色预警信息(Ⅳ级)8次。成功预报367起地质灾害(图2),转移安置145868名群众,114363.9万元财产及时的进行了避让,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年度是首次采用24h预报、临灾(2~6h)预报,预警信息量是多年平均量的150%,地质灾害区域成功预报率达22.82%。典型案例如天水6.20、甘肃东部7.25(包含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图4)、文县8.7等强降水过程引发的群发性地质灾害。

5结论

篇2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进展分析

1 前言

自进入新世纪,我国逐渐加强了全国的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的力度,并且在风险预警的理论与实践上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也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系统。这个系统的预报工作在预防地质灾害上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这种重视的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加强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水平还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2 主要进展

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了加强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文件后,就与气象部门进行了合作,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以期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和伤亡。这种合作使得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增添了一份保障。随后,两个部门又就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并签署了一系列的相关协议。两个部门的合作力度和合作效率也在逐步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所有的省市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行动,来回应国家的政策。两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联系,资源共享,积极的为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预警,降低了因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资源损失。随着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使得国土资源与气象机构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的提高做出了保障。

从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相关文件签订以后,各地区的两个部门也都加快了合作的相关事宜。目前全国范围内,超过40%的地区关于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资料进行了完全的共享,大约35%的地区的相关资料达到了深度共享的状态,有15%的地区则是处于重度共享阶段,剩下的一些地区的资料共享程度一般。在这些区域中,地级市的资料共享在重度共享阶段中的比重占有率比较大,县级地区资料的完全共享比例则最低。

目前的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工作进展的进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省市级地区和重点地区对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水平并不落后,实行了业务值班、轮班监测、预测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分工合作,逐级指导,建立了严密的工作制度,为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提供服务。目前,国家为了确保关于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国的财政部门对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期望可以避免相关工作因资金短缺而延误,从而提高风险预警的效率和水平。并且,在理论研究上也给与了很大的支持。目前对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工作的研究人员在知识水平比以往更上一层楼,研究人员的学历、资历和经验都是有目共睹的。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部门针对相关问题集合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建立了一个技术研究团队,在地质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的背景下,展开了对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理论研究,为相关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在种种支持下,我国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的预警情报系统,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系统的不足之处,持续的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的水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帮助。各地区也是在两部门的合作指导下,建立了相关的预警系统,通过不断地进行信息的分享,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最后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加以预防,达到抗灾的目的。

人们的应急行动和及时转移在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指导下,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了因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所以,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信息的即时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预警信息的及时共享,使得人们避开了许多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

3 任然存在的问题

地质灾害的防治的水平虽然在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下有了显著地提高,但是相关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相关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水平也有待提高。下面就当前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任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地质灾害的解决任务还是十分重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区的地形十分复杂,天气也是变化多端,这就造成了地质灾害的时常发生。并且由于现在的社会城市化发展比较迅速,很多建筑施工对地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变大了。

其次是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系统还不够先进,很多地质灾害的预测不准确,还需要对预警系统进行再深层次的的提高和完善。很多地区的风险预警机制比较粗略,对地质灾害的监控不够细微,信息共享也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两个管理部门的合作水平与应急措施也不够完美,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在实践中的经验尚且不足,工作进展速度不够快。所以,还需要对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和补充。

最后,现在我国的科技水平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风险预警系统的监测水平,识别灾害隐患等技术不够先进,对相关的因素分析的水平不高,风险预警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要大力的引进先进技术,攻克风险预警技术的难题,引导更多的人才加入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的工作,为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作出一定的贡献。

4 工作的下一步

若能及时的预测出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可以减少很多的灾害影响。提高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系统的水平是我们将要面对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风险预警水平,我们首先要加强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的合作。加强两个部门间的合作不仅是要加强信息共享的程度,还要丰富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使两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密切度。增加检测区域的的监测频率和监测范围与监测密度,提高因素分析的准确性。

其次,要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气象体系,毕竟落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地质灾害地区的气象观测准确性,规范气象信息的一些标准,如气象信息的和共享等。利用相关设备,将地质灾害区域的气象信息及时的进行分享,做好气象监测工作。利用现有的物质和技术资源,提高地质灾害地区的气象观测设施水平,扩大观测气象信息的覆盖面积,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的风险预警工作。

最后,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的水平。我们要对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更进一步的研究,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提高偏远地区的风险预警设备的普及度。毕竟,想要将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水平提高,只有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水平,我们才能实现。

5 总结

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工作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还是不足以满足成功的避开地质灾害的要求,所以,进一步的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水平,更深层次的开展风险预警工作是我们下一步要做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关凤峻.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工作进展与思考[J]. 中国应急管理,2014,01:7-9.

[2]陈伟.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GIS;地址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43-0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地质灾害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危害,它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问题高度重视,为减少地质灾害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开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是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度,排查和加强气象预警的能力。系统根据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编程技术进行不断的升级,以历史资料为基础进对地址灾害的例子进行分析、测试,建立灾害预报模型。

1 系统设计

1.1 基础建设

系统设计的基础搭建是系统的重要的内容,需要对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灾害数据等大量资料进行掌握和分析,研究各个预警区地址灾害的发生情况,确定各个预警区的降雨量及天气情况。建立预警区地质灾害和降雨之间的预警预报模型,为系统的基础搭建做好基础工作。地质气象预警系统的建立离不开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只有对预警区的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才能搭建出稳定的地址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基础建设不仅仅需要系统架构师对整个程序进行合理的完善和设计,以及程序员对项目进行高效的编写。还需要建设人员对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有深度的了解,都是为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基础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作。

1.2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一般分为C/S结构和B/S结构两种系统结构,因为C/S模式更能够发挥PC系统的处理能力,所以系统采用C/S结构的应用系统。系统分为数据层、管理层和应用层,也就是经常被人们所采用的三层架构。利用GIS的了解和分析,和程序的编写,开发出系统来管理数据,分析数据。

1) 数据层:数据层主要是为整个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对数据进行读取操作。数据层存储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地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等。这些数据被统一放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2) 管理层:数据层和应用层靠管理层进行连接,管理层对整个系统起到操作的作用。数据层的数通过管理层进行操作。管理层及是连接的通道,又是提供数据的接口,在三层架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应用层:应用层也被称为是表现层,应用层可以直接展示读取的数据结果,将数据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现,人们可以通过平台来查看展现的数据结果,同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2 系统功能与开发

系统的功能包括气象预报、地质灾害点分析等。气象预报主要是对降雨等气象情况进行分析。地质灾害点分析是针对地质灾害点分布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根据灾害点的综合分析和降雨情况绘制出分析图,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显示图表。分析得出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短信平台进行,预警信息的分析到形成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1 数据库管理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数据库存储着基础地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数据,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的核心。现在是大数据库时代,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预警系统信息的。

2.1.1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

主要对现有的基础地理线划图、地质灾害区划数据、工程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层等数据进行管理。这些数据都是基础地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系统针对数据进行数据检索、数据编辑、数据删除、数据分析等操作。

2.1.2 地质灾害数据管理

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主要是针对数据的采集和对数据的操作。数据的采集包括管理斜坡、地裂缝、地面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信息。数据的操作主要是对灾害点信息的操作,包括信息的展示、检索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检索条件查询到灾害点详细信息。采集的灾害点数据也可以通过程序进行批量的导入和导出,对地质灾害数据起到了批量更新的作用,各类灾害点数据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

2.1.3 气象数据管理

气象数据的获得要通过气象部门的气象站,气象站预报的气象数据经过预处理和格式转换可以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源,储存到气象预报的数据库当中。

气象站的数据被划分为自动气象站数据、降水精细预报数据、气象短时临近预报数据、雨量历史数据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做成可视化图形,用来更好的观察和分析数据。

2.2 地址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系统

地址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核心是对地质灾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敏感分析和诱发分析的结果又称为敏感因子和诱发因子,他们是危害性评价的结果和气象预报的雨量信息的预报结果。

区域预警分析由预警的对象不同所划分出来的,它被分为删格单元和区域单元两种分析方法。

灾害点气象预警模块则是根据灾害点分布数据的情况划分出来的,气象预报数据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数据,将不同的灾害点数据提取出来,进行计算和分析,对地质灾害气象进行预警。根据灾害点地质情况设置预警阀值,制定数据叠加计算方法。

2.3 预警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将不同区域、灾害点存入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后的结果,通过互联网、短信平台给相关单位,的内容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套用已有的模板自动生成。在前需要相关人员再次确认和审核,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2.4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各个行业系统中都需要具备的模块,其包括人员管理、角色管理、系统设置等。可以对系统用户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给不同的用户赋予使用该系统不同的权限,方便不同的用户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3 结束语

通过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系统的讨论,了解到充分利用GIS强大数据管理和图形界面,可以更好的采集和分析数据。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的管理和存储等功能。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才能充分的利用系统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导,减少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为经济发展和地质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国平,许风雯,狄靖月,韩炎红.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技术与业务化应用实践[J].中国减灾.2013(17).

[2] 薛群威,罗显刚.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模型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08).

[3] 鲁学军,牛智鹏,尚伟涛,李柳柯,刘宇翔.地质灾害巡查系统设计与试验[J].测绘科学.2014(02).

篇4

【关键词】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江西省德安县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就是研究在某一降雨强度下作用于某一地质环境单元时所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小。[1]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全县主要地貌类型是溶蚀峰丛洼地低山丘陵地形、侵蚀构造的低山地形、侵蚀剥蚀构造丘陵地形、构造剥蚀龙岗地形、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地形。

据县级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县内历年来共发生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点59个,其中滑坡点19个(含1个河岸滑坡点),崩塌点5个(含2个河岸崩塌点),泥石流点1个,地面塌陷点34个(其中4个采空塌陷),灾害点密度0.07个/平方公里。历年来因地质灾害共造成1人受伤,损毁房屋28间、农田162.15亩,破坏公路、河岸、渠道等多处,直接经济损失达322.75万元。德安县地质灾害危害潜在程度亦较大,县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5个,其中危害等级较大的1个,一般级别的34个,受威胁的人口110人,威胁房150间、农田115.05亩,潜在经济损失总额327.25万元。因此,研究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德安县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据县级地质灾害调查资料,该县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季节性明显。在月份上,地质灾害高发月份为5~7月份,共有地质灾害点53个,占统计数的89%。其中6月份最为高发,共有地质灾害点36个,占统计数61%。而降水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月,可见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的关系密切,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充分条件;大气降雨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建房修路等切坡增多,地质灾害具加剧趋势。

2、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德安县崩滑流地域分布总体上较均匀,以县境北部和西南部相对较集中,这不仅和降雨量分布相关,也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分布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地貌上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岩性上看,主要为变质岩和碳酸盐岩类区,残坡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碎石土,厚度较小,建房修路等切坡较多,因而崩滑流灾害较发育。从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县内滑坡多,崩塌及泥石流较少,泥石流分布于县内西北部低山区。

地面塌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于县境北部与西北部沿线,共有地面塌陷点27个,占地面塌陷调查点总数的79.4%。受地形地貌、构造和岩土体类型及含水岩组分布影响较大。多分布于山间洼地,其展布多受北东向构造控制;从岩类上看,地面塌陷分布于碳酸盐岩类地层中,其中多为岩溶发育的型灰岩区,岩溶地下水位埋藏浅,水位波动大,地表水下渗使潜蚀作用加强,因而地面塌陷发育。县内地面塌陷以岩溶塌陷为主,采空塌陷较少,采空塌陷分布于矿山范围内的低山地区。

二、气象预警方法研究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很多,分析德安县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发现,在35个隐患点中,危害程度为较大级的1个,一般级别的34个。均不同程度受到降雨的影响。因此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也就抓住了地质灾害预警的关键。

1、气象预警的思路和方法

德安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思路是:第一,在对德安县已发生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并且通过对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编制出该县地质灾害区划图。第二,根据德安县地质灾害区划图,考虑到德安县地形条件、气候特点和人类活动等,结合预警区的划分原则,确定德安县地质灾害预警区划图。第三,根据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量的关系,制作滑坡泥石流与不同时段临界降雨量关系散点图,发现散点集中成带分布,其上限可用β线表示,下界可用α线表示。因此,利用1日、2日、4日、7日、10日和15日等过程降雨量,可以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判据模式图。[2]第四,根据气象预报,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可以对地质灾害预警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报。

2、德安县地质灾害区划

在对该县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因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编制出该县地质灾害区划图。

3、德安县预警区的划分

预警对象为降雨诱发的区域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等。根据德安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对德安县35个隐患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德安县地质灾害发生具有分带性的特点,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可将德安县地质灾害划分为两个高易发区和两个较易发区(见图1),同时考虑到德安县地形条件、气候特点、降雨和人类活动,结合预警区的划分原则,可以将德安县统一划分为1个预警区,采用德安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利用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资料,做出气象预警判据图,重点对划分出的 4个易发区进行预警。[3]

4、确定气象预警判据图

滑坡和崩塌的发生,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2项参数中,均存在着临界值,当一次降雨的过程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时,地质灾害即成群出现。对德安县的历史地质灾害事件与降雨过程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建立预警区地质灾害事件与临界过程降雨量关系图,确定地质灾害在一定区域暴发时不同降雨过程临界值,即上限值与下限值,作为预警判据。根据该县气象数据,确定出德安县地质灾害发生时降雨量上、下限拟合曲线(图2)。

根据上述预警判据图的结果,当接到德安县气象部门次日的降雨量预报数据以后,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就可以根据对所划分出的4个重点预警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预警预报,提醒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4]

三、结论

德安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灾害为主。要通过对本县历史上地质灾害多发年的降雨因素及地形地貌因素分析,建立德安县地质灾害区划图,根据德安县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资料,建立德安县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判据体系,对当地政府和人民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周玉才,雷万荣等.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12)67-70.

[2] 刘传正.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J].地质通报,2004(4)35-8.

[3] 张晨辉,罗碧瑜等.梅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08(1)19-21.

[4] 陈练武,邱勇.陕西省合阳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气象预警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3)119-121.

篇5

1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1 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边界线较长,与此同时也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从灾害的规模、强度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受灾程度看,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严重。西南等山区地区常因暴雨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损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通信设备。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为此,政府不断加强山区建设,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目前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十分重要,其包含调查区划、监测预警、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1.2 调查区划建设

建设调查区划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对频发区域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预测其危险程度,进行危险等级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地区地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相应的解决预警方案和理论依据,配合相关部门作出第一时间的预警应急。

1.3 监测预警建设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的一个指标。构建监测预警体系要在技术和管理上重点投入。在监测区域发生异动变化时,通过实时的技术监测对其进行灾害信息收集和反馈,第一时间做出灾害预警。争取最短时间内发现灾害,从而赢取宝贵的救援避险时间。

1.4 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如果监测系统发出了报警提示,要对相应的区域进行灾情分析。一旦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危害较为严重,就需要采取搬迁以及其他的避险措施。搬迁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和伤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灾害的治理和灾后的恢复等因素考虑在内,将环境与重建相结合。

1.5 应急处理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建立相应完善的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做出回应,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到达现场,进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处理准备。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减小灾害波及范围。

1.6 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善

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作为其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无论是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应急处理的实况模拟、灾害成因分析,还是后期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环境恢复重建都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2 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的任务,而地质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生存安全。为了保障地质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对于地质环境安全性和变化性的了解。

2.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础和服务等特性,在地质勘查和环境调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分析判断其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利用情况,并对其实施分类建设,充分利用其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环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开展区域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其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任务后,还要实现当地的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维的研究视野,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对策选择。

2.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包括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区域内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关的可能性和风险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划避免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观念。在构建体系和利用地质环境中,时刻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将人类自身行为与顺应和改造自然相结合。不仅限于对工程和地质进行评价体系建设,要充分以可持续利用的眼光来发展保护地质环境的利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建设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分析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规范化建设,促进地质环境的规范化开发利用。

篇6

近年来地震、海啸、火山频发等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这些都与地质环境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详细的叙述探讨地质环境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之间的必然联系,并给出防治地质灾害的一系列措施,供有关人士查阅参考。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必然联系

随着全球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地质环境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例如地下岩土变质等,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近两年来中国乃至世界地质灾害频发,只是地震这一项就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正常运转。据统计,中国仅在2010年就发生了30543起地质灾害,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气象异常,像干旱,强降雨这样的灾害性天气自然就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另外更重要的

一方面是全球进入了地壳活动频繁期,地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地壳运动相对以前较剧烈,近地表岩体受地震等的影响稳定性差,地质灾害极易发生。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地质环境的改变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严重影响。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必要探讨地质灾害的频发到底该怎样解决和预防。

一、浅析地质灾害的类型

如果要了解地质灾害,我们应该从它的类型入手,因为不同的地质灾害的成因是有所区别的,当然,不可否认,都会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应该首先看一下地质灾害都有哪些类别。这里笔者总结起来,地质灾害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的动力地貌现象。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山区,有些山区山高陡,且岩石破碎,在遇到暴雨或地震的时候,滑坡非常容易产生而人类工程活动,如采石、修路、依山建房等,也成为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

(二)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动、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貌现象崩塌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此外,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也造成了大量崩塌的发生。在采矿方面,特别是使用大规模爆破使高陡边坡崩塌1980年发生在湖北盐池河磷矿的巨大岩崩冲倒了磷矿五层大楼,死亡人数达307人。后果非常严重。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雹、融水等水源激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为突然爆发,浑浊的流体在陡峻的山沟中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将大量泥沙石块在很短时间内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在宽阔的堆积区。泥石流对公路、铁路、居民、农作物及水利工程、矿山等构成严重威胁。杀伤力非常严重,影响程度更是广泛。

(四)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两种。岩溶塌陷是可溶岩地区岩溶洞隙上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破坏,向下陷落后在地面形成的塌陷。隐伏岩溶的发育是形成岩溶塌陷的基础,导致塌陷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过度抽、排岩溶区地下水。这里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地裂缝

地裂缝按照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包括地震地裂缝和活动断层蠕动产生的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类工程活动原因而引起的各类地裂缝,包括沉陷地裂缝、滑坡地裂缝和特殊土体(膨胀土、黄土、冻土等)变异地裂缝对城市造成主要威胁的地裂缝,多为采矿和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所致,其中资源型城市又是地裂缝发生的主要区域。这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相当重视。

(六)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指在自然或人为超强度开采地下流体(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造成地表土体压缩而出现的大面积地面标高降低的现象。面沉降的特点是生成缓慢、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止难度大。由于长期干旱、过量开采地下水、采矿及地壳变形,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已十分严重,所以解决此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总体来讲,地质灾害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一旦发生影响深远,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它是地质环境改变的产物,只有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剖析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关系

从前文讲述的地质灾害的种类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因为岩石层等受到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但是反过来讲,正因为地质灾害不断的发生,才使得地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换,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了活跃期,地壳活动频繁,地质环境的改变必然会连带地质灾害的频发。强降雨的不断发生会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导致地表松散堆积,最终形成泥石流。而且随着雨水的不断下渗,岩土体的含水也会日渐饱和,随着自重的不断增加,自身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久而久之软弱结构面将失去平衡,最终伴随的将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然,这些灾害都是很严重的,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可预期其后果。

当然,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必然引发地壳活动的不断改变,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只有在保证地质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反之,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比较及时的时候,对于改变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会比较小。当地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时候,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将降低。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就要保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

目前正处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年代,全世界都在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都在为改善地质环境做多方探讨,其实,这是一个趋势,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三、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既然地质环境跟地质灾害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解决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可以为地质环境的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规划工作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在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首先自己应该心里有数,要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有所预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因地制宜,做出合理的规划,找出最好的防治方法。工作人员应准确划分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对于易发区做重点安排,要准确区分出轻重缓急,做出最有效的防治方案和防治部署。

(二)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与预报强度

由于地质环境不断变化,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检测力度,尽量让有情况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尤其是在重点防治区,更要加强预报力度,并对周围的人群做相应的工作,让他们知道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在必要时刻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对于像滑坡这样的灾害,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措施,组建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这样可以促进岩体稳定,达到有效抑制滑坡现象的目的;如果发生崩塌,我们首先要想到得就是怎样支撑加固;如果遭遇泥石流,一般采用修建渡槽、隧道、护坡挡墙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如果是地面塌陷,就应该因地制宜,采用填堵,灌注等一系列方法强化土层,达到削弱地面塌陷的目的。总之,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一样的问题。同时,要学会总结,没发生一次情况,就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措施,力争同样的问题不会重复发生。

(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虽然国家现在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地质灾害问题。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从思想上辅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之所以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像是乱砍滥伐,极易造成地质环境的变化,最终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

很多工程上的问题都是防治结合的,这点对于地质灾害也同样适用。作为工作人员,我们只有准确掌握各种客观数据,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解决地质灾害频发问题的关键。

四、案例分析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在保护环境,阻止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工作上有重要的意义,这点通过实例是可以印证的。

像是位于麻阳县城东和平溪乡金溪村的滑坡隐患,在处理它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掌握其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其次摸清滑坡形态特征及规模形状,对致灾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滑坡稳定性进行预测,做出最好的应急方案。

对于金溪村的滑坡隐患,我们可以看到它处于丘陵地貌,山体为丘包浑圆状,滑坡点地貌类型为剥蚀构造地貌。而且目前为止该坡点已经有裂缝,水文地质条件恶劣,不过可喜的是此处除了滑坡外暂时没有其他地质灾害的发生。至于导致滑坡的原因,从地质环境因素上讲是引起地表结构强度低,透水性好,主要成因还是岩土与水软化造成的。当然,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总之,引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在治理它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周全。

在全面了解了滑坡的实际情况后,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找出最好的应急策略应对滑坡的进一步恶化。不过,因为这次的滑坡规模比较大,采用截排水沟的方法费用支出过大,最后决定进行搬迁。当然,不仅如此,政府会继续加强该处滑坡的监测预警,确保在比较恶劣的天气滑坡体下无人,对搬迁后的新居所进行检测,保证没有新的地质灾害殃及大家的财产生命安全。

篇7

关键词:地下水;地质灾害;研究

下水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质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某些地区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缺乏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常常盲目扩大开采,造成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广西所处西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背景极为复杂,在高原隆升的驱动下,新构造运动及差异升降强烈;大江、大河深切谷,动力地质现象极为发育,成为全球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西南地区也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聚集区,水力资源占全国的61%,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研究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以便对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与岩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改变着岩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另一方面也改变着地下水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组份。运动着的地下水对岩土体产生三种作用,即:物理作用(包括作用、软化和泥化作用、结合水的强化作用)、化学作用(包括离子交换、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以及力学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岩土体的变形性和强度,而岩土体中应力的变化(自然力和人类工程力)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改变,最终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2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分析

2.1地沉地裂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含水介质中的水体,它与岩土颗粒共同承担着自身的和外来的压力,随着地下水的大量抽取,原来由地下水所分担的那部分压力转移,到岩土颗粒骨架上,从而引起土体颗粒的压密,产生地沉,当沉降不均匀时还可导致严重地裂问题。例如我国河北平原、天津、上海等地,由于工业区内深井分布过于集中,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沉降区域迅速扩展,形成沉降漏斗,如河北地下水超采形成7大漏斗,面积高达4.4万km2。地沉地裂作为一种因过分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而诱发的水文地质灾害,常常是一个渐变,起初不为人们所重视,等严重时则会导致墙倒屋塌,路断堤陷。

2.2滑坡

据统计,因地下水渗透作用引起的滑坡占90%以上。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量大型滑坡都与降雨特别是暴雨密切相关。在我国的寒区发生的滑坡大多与冻融作用密切相关。在库区发生的滑坡都与库区水位的变化有关。由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斜坡失稳,地下水空隙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起重要作用。根据斜坡体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分析,由于地下水受到降水入渗补给,斜坡内地下水动态属非稳定流,在补给区的山顶地下水水力力梯度小于零(ΔH<0=、在径流区地下水水力梯度等于零(ΔΗ=0)、在排泄区的坡脚地下水水力梯度大零(ΔH>0)。因此,在补给区的包气带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大于其总应力,在坡顶补给区的饱水带地下水动水压力增强了岩土体的强度;在坡脚为地下水的排泄区,岩土体承受很大的静动水压力,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大大减小,从地下水水动力学特征看,斜坡的顶部较安全(斜坡的顶部的拉裂缝是由于坡脚的滑移诱发的),而坡脚易失稳。

2.3矿坑水害

水文地质条件是矿产开采的一种重要控制性因素,人们若不重视或不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便会在矿产开采中冒险或闯祸。据统计,2007年至2009年1-3月,全国煤矿共发生70余起透水事故,死亡人数达300多人。这些频频发生的水害事故,不仅给矿产的开发造成巨大损失,更对伤亡矿工家庭造成了永远不能弥补的伤害。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即是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因此,深藏地下的地下水会成为为害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值得警觉。

2.4水库诱发地震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座水库发生过诱发地震,我国就有20多例,其可能造成大坝、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及人员的伤亡。水库诱发地震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诱发因素主要如下:1)水库水荷载作用,增加了库区岩体的自重应力,从而改变库区岩体的应力场;2)渗透空隙静水压力作用,是由于库水沿库底岩体及潜在活动断层渗透而产生的使岩体内有效应力减小的力,使断层产生扩容,减小其抗剪强度;3)渗透空隙动水压力作用,是由于库水沿库底潜在活动断层渗流作用,这种作用尤其发生在岩溶或渗透性强的地区。渗透空隙动水压力作用的结果,直接在潜在活动断层面上产生沿水流动方向的剪应力(γΔΗ),以降低断层面的抗剪强度;4)水―岩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断层带上的软弱物质软化及结构改变,从而引起断层带物质的C,•φ值减小,降低断层面的抗剪强度;5)库水在沿断层向下渗透过程中,在水与岩石之间产生热流的不平衡,即存在热输运,而诱发水流向低温方向的流动。由于热输运产生的附加应力也是断层滑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五种因素在活动或潜在活动断层存在的地区都能诱发地震的发生,也可能为单个效应,也可能为综合效应。

2.5海水入浸,淡水咸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在我国,发生海水入侵的地区主要包括广西、海南、辽宁、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

2.6 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二是因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3建议

3.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

依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实现采补平衡。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

3.2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布设地下水位、水量、水质观测井开展监测;对城市重要的工业、生活、城镇集中水源地取水口、重点排污口安装远程监控设施,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建立地下水资源动态自动监测系统.运用微机技术定期分析监测资料.监测区的水情预报和预测,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3.3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通过拦蓄工程、湿地工程等,提升水体自我降解和生物降解能力。

3.4 强化地下水及涉及地下水的减灾增益的研究

一是加强对地下水的地质属性、合理开采及防止地沉地裂的研究。地下水作为特殊的地质因子,其开采的方式和开采量的大小对区域的地质条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诸如前面所提及的由于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沉地裂等环境地质问题便是证明。因此,应充分肯定并认识地下水的地质属性,深化对地下水开采量度及防止地沉地裂的研究;二是地下水超采治理办法的研究。可以采用回灌方法,恢复养蓄地下水。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人工回灌是防治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方法简单,并能起到蓄水储能的综合效果,但需水量大。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回灌。各含水层组之间水力联系较好的地区,具有接受大气降雨入渗与河水补给的特点,建设引雨回灌工程,利用雨洪资源渗漏回补地下水。三是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防治方法的研究。可在供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质环境变化;地质灾害;战略

中图分类号:F41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矿产资源的开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大规模的开矿行为,造成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破坏了矿山的环境平衡,不断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同时,它反过来又破坏了矿山资源,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唯有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地质灾害概述

1.1、地质灾害的类型

我国较为频发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是地震,比如说在建国之后发生唐山地震以及汶川地震等等;在煤矿以及山地公路之上较为多发的地质灾害是地面塌陷以及山体滑坡;西北地区则是因为常年受到土壤沙漠化的威胁;而我国东部内海的大部分地区则最为重要是应对土壤盐碱化等等问题。所以,我国通常见到地质灾害以类型分,主要可以分成土壤损失以及地层、岩层运动而产生的损失两种。

1.2、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土地辽阔、地貌特征多变,形成了许多名山大川和秀美的山水风景,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地貌特征复杂、矿产丰富,使得地质灾害也呈现类型庞杂的特点。地震这种大型的、受灾面积广、突发性极强的地质灾害,通常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这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完全以自然原因为主:而地面塌陷、山体滑坡、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等灾害,则是由人类无限制挖掘地下矿产资源、攫取地下水、污染河流、过度砍伐树木造成的。

1.3、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不仅仅在于灾害爆发时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威胁和财产破坏,更多的是灾害爆发后,跟随灾害而来的其他危险,如地震之后经常会引发大面积疫病的流行、山体滑坡和地面塌陷导致交通拥堵和地下天然气管道泄漏、土壤沙化导致的沙尘暴天气等。

2、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2.1、地质灾害同地震的关系

地震通常就会触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一般比自然滑坡、泥石流规模大,形成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发育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但是地震崩塌、滑坡经常在刹那间完成崩落或者是下滑的全过程,地震泥石流也经常在震之时快速爆发。一次强地震之后就会发生大量的滑坡以及崩塌,主要为形成大型的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泥石流在流动的过程之中下切河床,冲刷两岸,使得边坡的平衡失去,出现新的滑坡。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延续的时间比较长,通常可能会延续有数年之久。

2.2、地质灾害与水系

因为天气的多变性以及地表物质组成的复杂性,输入流域每一个部分的泥沙不可能总是正好同其输出量之间相等。所以,流域地貌时时刻刻都处于在变化之中。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地貌也会侵蚀以及堆积之自动调整作用之下发展,最后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形态结构。崩塌、泥石流这是地貌发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流域进行物质以及能量转换的一种方式,同水系之间具备着密切的关系。

2.3、地质灾害与降水强度

通常来说,强降雨同地质灾害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同时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崩滑流通常都是通过降雨而引发。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为局地暴雨诱发而成。暴雨型降水持续时间比较短,通常是1天,或者是几个小时;降雨的强度比较大。

3、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的有益结合

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是为有效解决地质灾害问题而被提出的,是为了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提出的有效策略,它立足于地质灾害的属性、针对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而提出相应的科学有效的减灾策略。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立足于中国地质灾害的实情,并吸取了国外先进防灾减灾例子的正确经验,确立了减灾为主的策略,并存个社会范围内灌输防灾意识,动员广大民众与政府均采取防灾行动,将被动避灾转化为主动减灾。

通过前面两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将明白,地质灾害的减轻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有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方位思考并解决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

3.1、需要我们对地质环境变化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要及时分析灾害地带内地质环境的变化,依据变化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做好相应的防灾准备,做到科学预防,合理预防;此外,针对异常变化,要组织专家进行专业的讨论与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确定好预防灾害的措施。

3.2、做好减灾工作

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相结合,需要在检测地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落实贯彻地质灾害减轻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减灾,以减灾为主,做到有效避灾,若是发现某处地质环境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则要采取制约措施,尽最大可能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两者的结合一定要符合科学经验与实际情况,坚持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减灾,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减灾工作,用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来支撑一切的减灾行动,做到科学减灾。

3.3、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鉴于地质灾害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时,应充分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并以此预测可能出现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提高地质灾害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方法。因此,要求重点划出地质灾害分布的防治区,以重点安排,遵循“轻重缓急”原则,合理化部署方案。

3.4、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

鉴于环境的变化,地质灾害的出现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应该加强监测力度,在最大范围之内把握好地质灾害的情况。同时通过使用现代化信息方法,有效实现对于地质灾害状况的监控,特别是对重点防治区,应该不断强化预报的力度,制定好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使得附近的居民可以意识到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如果出现灾害的话,如何来保护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3.5、完善地质灾害治理的措施

对于泥石流、地层下陷等等灾害,可以使用加强排水措施防范的对策,建构一个比较好的排水系统,确保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果出现了崩塌现象的话,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好支撑加固工作;对于泥石流灾害,可以使用护坡挡墙、隧道以及渡槽工程等等方法,做好对于重点危害对象的保护;如果出现地面塌陷灾害的话,则应该依据具体的情况,使用灌注、填堵等等措施,强化土层硬度,这样就可以有效防范地面塌陷的加剧。

4、结语

21世纪中国面临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还是非常严峻的,中国的地质灾害任务任重道远,我国的地质灾害种类紧多,分布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危害相对较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与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有益结合起来,将被动避灾转化为主动减灾,依据地质环境变化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将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传正.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J].地质通报,2005,07:597-602.

篇9

    作为世界着名的山地河流峡谷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历来所具有的景观品质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高山峡谷;二是急流险滩;三是层峦迭嶂,植被丰富;四是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动人的民间传说”。尽管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三峡景观品质中的急流险滩已不复存在,但代之而起的高峡平湖却产生了一种新的景观效果。因此,长江的三峡闻名遐迩并未因三峡大坝的修建有所减弱,相反却因它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利工程而更加声名远扬。但作为中国最繁忙的水上交通要道,长江三峡同时又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长江三峡大坝蓄水发电以来,由于库区水位升高而产生的水力侵蚀作用和每年实行的“蓄清排混”出现消落带而产生的地质影响,三峡库区原本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得到了加倍的关注与治理。为了确保安全,国家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治理予以了高度重视,拨款对其进行了专项治理,专家学者们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对从宜昌到重庆的长江两岸约600公里河岸的危岩滑坡地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施工队伍对重点地区进行了工程治理。

    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1990年至2005年,地矿部、水利部、三建委、国土资源部等,拨出专项资金对三峡地质灾害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先后进行了《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崩滑体处理总体规划报告》等数十项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其中《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共查获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处,总体积29.36亿立方米,查获泥石流沟90条,并对其中26个重大崩滑体进行了详细勘查,对库区查获的崩滑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和预测分析,划分了不稳定库段;《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崩滑体处理总体规划报告》,共查获175米以下崩滑体1302处(含原地矿部“七五”查获的崩滑体),总体积33.34亿立方米,对规划为工程防治的有30个崩滑体;国土资源部完成了三峡库区的20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查出了库区20个县(市、区)所辖范围内(包括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点5384处,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3891处,崩塌(含危岩)617处,不稳定斜坡668处,泥石流沟85处,地面塌陷88处,地裂缝33条;完成了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建立19个县级监测站,初步建成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完成了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建成了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对三峡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

    尽管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解决库区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交通安全起到了不容质疑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对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根据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下面对三峡地质灾害治理中对景观造成的影响或破坏作一个分述。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对人文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

    奉节县城在长江边上,地处长江三峡入口。此地不仅有举世闻名的白帝城,还有颇富神韵的奉节古城,其景观主要是通过前清时的旧城墙体来体现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奉节县城陆续兴修了许多火柴盒似的新式建筑,但由于古城墙还在,因此,从长江上过往的游人,还能从奉节城墙、伊斗门等景观点上感受到这座古城的历史文脉(受江水冬夏落差的影响,从长江江面上望去,奉节老县城的古老城墙,冬季可看到三级,夏天涨水时,可看到一阶)。新城规划兴建后,奉节形成了顺着长江一字排开的城区格局,由于县城整体上仍建在不稳定的"地质博物院"上,存在着地质欠稳定的状况,为确保建筑稳固安全,奉节县城沿江修建了许多挡墙、堡坎,这些挡墙、堡坎既无工程美学意义,又无人文景观价值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极似一块一块的补丁嵌在了奉节新城的长江边岸上,严重地破坏原有的景观效果。

    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影响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对稳定该地段的地质安全、治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方面,的确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从1995年开始,由国家地矿部牵头,苦战4年,投资近亿,专锁危岩。经过6年的跟踪监测表明,危岩趋于稳定。在施工技术方面,研究了多种方案,抓住危害性最大的临江226×104立方米的危岩体,针对其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采用了诸多工程措施,如:对底部煤层采空区做混凝土承重阻滑工程(键),以防止上部危岩体进一步不均匀沉降变形和滑动;对上覆陡崖危岩体和顺层蠕滑体,进行预应力锚索加固,其中陡崖部位锚固,采用1000kN、2000 kN、3000kN三种量级的锚索,上小下大,上防倾倒,下防滑移;对控制层间滑动的软弱夹层,进行混凝土回填加固;对整个陡崖斜坡,进行挂网锚喷;对较大裂缝设置防雨盖板;对雷劈石滑坡进行地表排水处理;对猴子岭斜坡做防冲拦石工程,以防T0一T6、T7等缝段陡崖崩石入江危害航运。根据变形监测资料,变形量大部逐渐变小,有的先出现与长期蠕变方向相反的微量变形后再趋于稳定。为掌握崩滑体变形动态,指导防治工程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效果,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还布设了较为完整的三维变形监测体系,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监测和计算机数据处理。 

    然而,在采取稳定危岩地段的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却较少考虑景观因素,使巫峡链子岩地段出现了许多铆桩、防滑桩、大面积混凝土喷铆形成的灰白坡面,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给三峡的自然景观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不得不又投入巨资营造景观。

    白帝城边坡处置存在这样的问题更为严重。为了解决高达30米的消落带对白帝城边坡的侵蚀,防止这一地质条件不佳的山体出现滑坡,有关部门沿坡体建起了混凝土框架格,以保护坡体。但每到夏季“排混”之时,水体下落,就使整个边坡灰白色的混凝土骨架和黄色的泥土暴露无遗,从自然景观角度言,这类防护工程与山体上部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林形成鲜明的反差,从人文景观角度言,防护工程与树丛掩蔽中的粉墙黛瓦古建筑极不协调,使白帝城景观遭到破坏。

    万州太白岩公园地处万州城区的顶端,该园是当地的风景名胜区,古树繁茂,林木荫翳,但却是一个危岩地质地段。其岩体脚下,就是盘绕城区的城市道路和人烟稠密的万州城区,如果发生垮塌,其损失必然很大。为了城区的安全,有关方面对其先后进行了两期危岩治理,尽管考虑了其风景区的景观要素,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治理效果在某些方面也不令人满意。特别是铆固岩体的工程措施,使许多岩体出现了肿疱似的混凝土“铆钉”,有碍观瞻。还有一些山岩加固工程,基本上未考虑当地形势与环境,硬性的矗上一根或数根水泥混凝土立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地质灾害治理,确实破坏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使风景名胜古迹变成了建筑工地。

    三、推动三峡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景观保护与建设

    就一般地质灾害的治理而言,其目的是十分单纯的,那就是确保安全,防止或延缓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对于风景名胜区而言,地质灾害的治理应有更深一层的目的,那就是不仅要防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同时,在治理过程中,还应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破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防止自然或人文景观受到破坏,是地质灾害治理的目的本身。因为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品质,是其所以为风景区的根本,它决定着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关系着旅游区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资金流,决定着景区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景区的“生命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景区与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做法告诉我们,地质灾害的治理,在许多情况下,其目的就是保护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

    1.创新观念,实现三峡地质灾害的治理与景观保护和建设的有机结合

    实现三峡风景名胜区中地质灾害的治理与景观保护和建设的有机结合,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即:在三峡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治理中,既把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视为地质灾害的防止工作的目的,同时又将其视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所谓保护,是指在治理地质灾害的过程中,不仅应将地质灾害发生段当作治理对象,同时还要将其当作保护对象,这种保护,不仅包括该地质段的外形与地貌,同时还应包括该地质段的色彩、植被,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所谓建设,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当不可避免会发生地质景观段的破坏时,在治理思路上就应考虑通过某种工程措施、生态手段和艺术手法,在外观上兴建起能较好地遮掩治理中产生的工程痕迹;二是指通过生态手段或艺术的手法,从景观的外形到其色彩上,建设起一种“仿自然”、“近自然”景观,或者建设起一种“类原生自然景观”、“近原人文景观”,将灾害治理时产生的工程痕迹减少到最低限度。

    2.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的治理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和建设

    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在三峡地质灾害的治理中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资金状况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注重与环境协调的地质灾害治理

篇10

关键词 扬育粳2号;机插秧;种植表现;栽培技术;苏北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40-01

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地区,淮南淮北气候带交汇处南侧,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 700 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沿海开发步伐的加快及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农民种粮积极性逐年提高。因此,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完善与之配套的种植技术,对于稳定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种植效益具有现实而迫切的意义。

扬育粳2号原名为扬育粳1号,由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以盐稻7号/徐稻3号于2006年育成,2011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113)。在2013年江苏省种子站、江苏省种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13年度“江苏省好品质”评选活动中,以及在“2013年度最受农民欢迎品种”评选活动中,扬育粳2号名列其中。

1 种植表现

1.1 熟期适中

在苏北沿海地区作麦茬机插稻栽培,播种期、抽穗期分别为5月25日、9月1日,全生育期153 d左右,与淮稻9号相当,比苏北沿海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淮稻5号迟熟1~2 d,全生育期叶片117张,伸长节间5个。

1.2 农艺性状优

扬育粳2号株型集散适中,幼苗叶色浅绿,生长清秀,叶片较挺,长势较强,前中期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好,株高约96 cm,成熟时4~5张功能叶受光姿态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型中等,谷粒椭圆,粒色黄色。

1.3 丰产性好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2007年在江苏省迟熟中粳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8 704.5 kg/hm2,分别比武育粳3号、扬辐粳8号增产67.52%、8.02%,在33个品种中排第11位。2008、2009年在江苏省参加迟熟中粳区试,分别较淮稻9号(CK)增产达显著(第6位)、极显著(第3位)水平。平均产量9 243 kg/hm2,比淮稻9号(CK)增产3.7%。201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75 kg/hm2,较对照淮稻9号增产5.12%。2013年参加大丰市“江苏省现代农业(稻麦)综合科技展示(基地)”水稻新品种展示,在13个水稻品种中名列第2位。扬育粳2号示范表现为分蘖性强,适应性好,在遭遇机插后连续高温晴热天气(7月12日至8月18日连续36 d大于35 ℃高温天气)不利条件下,群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好,成穗315万~330万穗/hm2,穗长16~17 cm,每穗总粒数130~135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0~27.5 g。该品种易获高产,增产潜力大,适宜苏中地区宁镇扬丘陵地区稻麦两熟种植。

1.4 米质较优

据农业部食品品质检测中心检测: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为85.0%、74.6%、71.0%,垩白率、垩白度分别为35.0%、2.8%,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87.0 mm,食味值61,米饭口感软,富有弹性,外观晶莹,冷而不硬,品质较优。

2 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秧

生产中适宜机插的水稻壮秧:秧龄15~20 d,叶龄、苗高分别为3.5~4.0叶、14~18 cm。秧苗盘根好,有较多的白根,叶色正常,没有发生病虫害,秧苗群体均匀,地上部干物质重超过2 g/百苗。

苏北沿海地区机插秧一般在5月20―25日落谷,大田用种量37.5~45.0 kg/ hm2,播前晒种2~3 d,并进行药剂浸种,用施宝克1支(2 mL)加10%吡虫啉10 g对水6~7 kg浸种5 kg,浸足48 h,防止种传病虫害。露白后播种,采用水稻专用基质,每50 kg基质(2包)加育苗伴侣1袋(1 kg)或育秧绿1袋(0.25 kg)拌匀[1]。为提高播种质量和生产效率,用水稻育秧播种机进行播种,可一次完成播种、装盘、加水、覆盖等各环节。移栽大田备塑盘375张/hm2,播芽谷150 g/盘,播后将塑盘叠放整齐,用塑料薄膜、遮阳网覆盖,以提高土壤的温度、湿度,促进水稻出苗。在水稻苗出齐后,将塑料移到秧田,为防治虫害,提高土壤温度,覆盖宽1.6 m的无纺布,无纺布保持湿润,做到晴天、阴天、雨天分别为平沟水、半沟水、沟无水。采用基质加育秧伴侣,秧田期不施肥。插秧前一天揭布打药,防治病虫害。秧田与大田比1∶100,做秧板,畦宽、沟宽分别为1.2、0.2 m。

2.2 整地机插,保证基本苗

在腾茬后,及时进行翻耕,上水后旋耕1~2遍,精耙验平后沉实1~3 d后机械插秧,行距、株距分别为30、12~13 cm,每穴栽植4~5株苗,插27万穴/hm2,基本苗105万~120万株/hm2,插深1 cm左右为宜,做到不浮、不倒、不漏不重,缺穴率控制在5%以内,并人工补缺[2]。

2.3 肥料施用

水稻机插栽培方式下,采取“适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方法。苏北沿海地区一般施纯N 285~315 kg/hm2,氮∶磷∶钾为1∶0.5∶0.8,其中60%氮肥作基蘖肥(基肥∶分蘖肥为7∶3),40%氮肥作穗肥;50%磷、钾肥作基肥,50%磷、钾肥作促花肥。生产中具体施肥措施如下: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过磷酸钙、尿素分别为375、450、120 kg/hm2作基肥,分蘖肥在机插后5~7 d,秧苗正棵,排尽田间薄水后,施尿素120~150 kg/hm2,对长势差田块,补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50~180 kg/hm2 [3-4]。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5左右时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75 kg/hm2,加尿素45~60 kg/hm2,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左右施尿素75~90 kg/hm2,一般根据顶3、4叶的叶色确定穗肥施用时间,分别在顶4叶比顶3叶叶色明显浅、稍浅时施促花肥、保花肥。

2.4 水分管理

在机插秧时田间保持薄水,活棵期田间保持寸水,栽后7 d至分蘖期经常查看田间水分状况,保持2~3 cm水层,视苗情露田1~2次。减少秸秆发酵对发苗的影响,当茎蘖数达到既定穗数80%至叶龄余数3.5时进行分次搁田,第1次轻搁田,使田面不陷脚,但未出现裂缝,灌3~4 cm的水层,5~7 d落干后,进行第2次搁田,要搁至田面泛白根,叶姿上举,最高苗控制在450万株/hm2,在幼穗分化前的搁田期若出现阴雨,幼穗分化期土壤还陷脚,可逐次轻搁田至叶龄余数2.5叶时(14.5叶)停止搁田[5]。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养根得叶,收获前7~10 d断水。

2.5 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秧田期抓好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插后7~10 d施用分蘖肥,及时化除,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破口扬花期重点防治穗颈瘟、稻曲病[6]。拔节后、抽穗期结合常规用药,施用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用2~3次,间隔7~10 d。对壮秧防病、促进籽粒饱满、预防病虫害有较好的效果。

2.6 适时收获

扬育粳2号,后期灌浆稍慢,适当延迟收获可减少瘪粒,确保高产优质,应在稻谷完熟后及时收获,一般在抽穗后50 d,即10月25日后收获较为适宜。

3 参考文献

[1] 郭晓震,季爱民,沈金凤.“镇麦9号”在苏北沿海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6):54.

[2] 季爱民,郭晓震.南粳49在苏北沿海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8):21,23.

[3] 邵风康,张大友,徐殿云,等.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2):88-89.

[4] 张大友,王玉龙,徐殿云,等.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