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范文
时间:2023-03-18 07:1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造地质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
地质构造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造即形成,是指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它是地壳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地壳运动发展演化的物质反映;二是改造即形变,它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构造变形,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或具体表现。狭义的构造地质学侧重于中、小型构造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型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然而在研究中、小型构造时,必然要涉及到区域构造和大地构造背景,另外为了探索构造与其内部组构的关系以及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必然要涉及显微和超显微构造的研究,从而扩展了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涵。因此,广义的构造地质学加丰富多彩,使构造地质学步入大科学、大综合、大协调的研究领域,成为地质科学中的当采学科,从而起到保持领导各种分支学科的地位。
二、构造地质学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的构造现象、组合型式及其形成和发育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将构造地质学区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前者主要是对小区域或中、小尺度地质体的各种构造变形、变位现象,如褶皱、断裂、面理、线理等构造现象进行识别、描述和成因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构造的几何学形态、产状、规模、组合及其空间关系和发展过程;各种构造的发生条件和形成机制;并进而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构造运动方向、方式、强度和动力学过程。而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岩石圈的结构及地壳的巨大单元,如岩石圈板块、大陆和大洋、山脉和盆地等的形成和发展;小到岩石内部组构的细微变化,乃至矿物晶格位错。
三、我国构造地质学科主要研究进展
我国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研究方向集中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华南大地构造及演变、中亚造山过程与燕辽构造带、青藏高原隆升与构造-岩浆作用及成矿效应、中央造山带与大陆深俯冲、盆山耦合与油气开发、构造成矿与矿产资源、活动构造、地震与自然灾害等方面。近年来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方面:
1.大陆动力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上述众多挑战,很多是源于对大陆构造的研究。板块构造理论框架建立之后,国际上先后实施的“地球动力学计划”、“国际岩石圈对比计划”,掀起了研究和识别大陆上的混杂岩、蓝片岩、蛇绿岩、古裂谷和古岛弧的,并据此进行了古板块再造,使板块构造基本理论在大陆地质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发现,源于大洋岩石圈研究的板块构造基本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众多大陆地质构造现象。正是由于所遇到的越来越多的令人费解的问题,在过去十多年来固体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焦点又集中在阐明大陆地质特征、形成与演化过程方面。198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先后提出并实施的固体地球科学研究计划当中,大陆动力学成为其中重要的科学研究目标之一。
我国开展大陆动力学相关研究几乎与国际同步。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地学界对开展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并将大陆动力学作为优先研究领域列入国家九五有关基础研究的战略规划之中。为推动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 科学技术部设立了大陆科学钻探、现代地壳运动观测网等重大科学工程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大陆深俯冲作用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等部门也针对大陆动力学问题部署了相关的大型观测、调查和研究项目, 特别是近年来, 国土资源部组织了中国大陆深部探测工程(东海大陆钻探和汶川地震钻探工程), 并启动了相关的技术和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陆续设立了大批与大陆动力学有关的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
2.构造、地表过程和气候之间耦合关系研究得以深入
造山带的隆升受构造作用主导,构造作用通过地表隆升和地势增加影响局部气候特征(如地形降雨),甚至改变大尺度的气候格局。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构造与气候之间并非单向关系,气候因素(主要为降雨和冰川作用)通过地表剥蚀,在剥蚀区产生应力集中和均衡作用进而诱发并维持构造抬升。气候-构造响应过程为深部岩石的剥露及地貌演化等提供了新的机制,成为当前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十分关注气候-构造耦合作用对造山带隆升剥露及地貌发展演化的作用,特别是对诸如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喜马拉雅造山带等一些抬升剥露和地貌演化十分迅速的地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构造模拟的结果表明,造山带的演化是在气候与构造及其动态相互作用控制下的产物,气候因素以地表剥蚀作用为纽带影响和控制构造作用,而构造作用通过地形地貌影响和控制地表剥蚀作用及气候变化;气候、地表剥蚀与构造作用动态相互作用的理想终极状态是彼此达到稳态,构造隆升与地表剥蚀相互抵消,造山带地形地貌从而保持稳定。
篇2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科研元素;能力培养
0 引言
重庆科技学院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相关的冶金部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鲜明。现有5个与油气勘探开发相关的本科专业和41个非石油主干专业,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中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较大、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之一。“构造地质学”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的平台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理论课程,很多的教学工作者都对这种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规律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通过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
然而,根据笔者近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特点,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落实常规的教学措施之外,还应针对该专业的核特色,并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加强野外实践教学,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元素及科研实例,即加强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构造地质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地运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地质构造学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1 现状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构造地质学”的课时设置偏低,地质学专业72学时(含实验18学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64学时(含实验16学时)。总体而言,理论课程学时相当紧张,只能针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讲述,完成教指委拟定的基本实验实训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由两个部分构成:①室内实验、校内实训;②野外构造填图实习。室内实验及校内实训是构造地质学课程的课程实验,包括认知实验、验证性实验及部分创新实验,能够满足对课本基础知识的验证,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实验中心建有构造模拟实验室、构造制图实验室。学生可利用各构造模型,人机互动,分析各种构造现象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对各种岩石受力变形过程及力学性质的分析。野外构造填图区域为构造现象丰富、典型剖面较多的重庆北碚天府地区。重点让学生通过野外踏勘,了解实习区地层接触关系及地层空间展布情况。最后利用野外的踏勘、测量、填图最终形成实习区的综合特征图。
当前的这种构造地质学教学体系,基本符合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①学生总觉得该课程枯燥,兴趣不大、授课效果不好;②野外实践过程包括认识现象、地质描述、绘图等过程,缺乏科研元素;③基地建设缓慢,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不多;④工程应用能力不强,构造地质学理论及实践知识与现场生产联系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改革构想
2.1 介绍专业应用领域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或专业课开课前,给学生大致介绍一下专业的概况和该课程的应用领域及前景。同时,可以邀请一些油田工作人员(或地质矿产部门的专家)和专业课老师为学生举办一些介绍与专业相关的应用背景知识或讲座,也可以从国际和国内能源发展状况来说明构造地质学在国家资源(包括固体资源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油气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介绍该专业及其相关课程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和地位,激发大学生对该专业的热情和激情,从而激发对地质专业、对构造地质学的喜爱,并为地质学事业努力和拼搏。通过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同时介绍一些学习专业课的方法,尤其是构造地质学这种专业基础课,需要学生改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和方法。
2.2 教学阶段融入科研元素
科研元素融入是指获取解决某一个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实践[1],其目标是激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或申请学校不同级别业余科研小项目的活动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科研研究,做科研报告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地质现象的常规性文字描述或对地质现象书本知识的再理解。在校内理论学习过程中就应该结合野外地质现象,结合生产单位的生产实际,利用地质现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比如,学完地层产状一章,就可以结合地质矿产部门资料预测矿产出露及探矿研究;可以结合油田部门分析油藏性质及构造对油水分布分布的控制因素;学习断层一章,可以结合生产资料研究注水开发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可以分析断层对固体矿产的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
2.3 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
构造地质学不仅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该把实践教学放入到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在课堂上学生接受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时,很多学生都觉得比较抽象,造成教学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重庆科技学院在安排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时,应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实验课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放手让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实验,独立分析各类地质现象的成因及其对资源分布的控制因素,并结合区域的地质构造作用,预测资源的空间分布。教师仅就基本原理和要点进行讲解和辅导,锻炼学生的地质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做好实验课的同时还要强化野外实习,虽然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一定的概念,但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再加上实际地质构造现象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学生很难真正将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构造现象融会贯通。因此要想真正提高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质量,野外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同时应合理安排理论课、实验课和野外实习的教学日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使抽象的概念描述转变成具体的地质现象。
3 结语
构造学是资源勘查工程及地质学相关专业的平台基础课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为了突出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宗旨,必须加快对构造地质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激发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的热情及学习兴趣、加大科研元素,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现场应用以及建立一支具有高实践水平的师资队伍。另外,为了更好推动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改革,还应该不断加强模拟训练,突出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与生产单位的结合,突出应用能力;教师和学生不断互动交流,才能真正实现改进构造地质学实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德志.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与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65-67.
[2]孙永河,刘玉敏,付晓飞,等.关于《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2(5):257-258.
篇3
(肇庆市农业学校,广东 肇庆 526070)
【摘 要】当前,我国的汽车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也开始开设和汽车相关的专业,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本文主要分析了职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案,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汽车底盘;构造;维修教学方案;研究
我国的汽车产业如今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汽车维修的发展,所以我国也需要非常多的汽修专业技术人才,而职业学校就成为了为社会输送汽修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底盘是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造有很强的零散性和复杂性,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问题,所以对其进行一体化改革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1 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很多理论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和课堂的组织形式过于僵硬,经常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实践背景知识,所以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多困惑,甚至还出现了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部同步的现象,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实践中根本不知道应用哪一部分知识点的问题,这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校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可以对操作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也是职校教学和其他教学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但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的独立使得学生无法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予以有效的应用,这样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因为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所以这样也就使得课程更加的乏味,无法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实现学生的职业价值。
1.3 不能满足现代生产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汽车生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机械操作技能之外,还要充分的掌握汽车生产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了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将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如此,同时它还会大大的影响到学生资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2 职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改革措施
2.1 模块与构件教学相结合
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可以将整个底盘结构分成四个部分,一个是传动,一个是行驶,一个是转向,最后一个是制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分别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教学中,要将这四个部分作为独立的个体,结合不同模块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加系统性的讲解,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维修和检测的具体方法,而对传统教学当中的离合器、变速器方向节等可以在对传统系统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详细的阐述和讲解。同时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操作。例如,在对离合器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在拆装的时候想学生介绍离合器作用的原理、结构以及其实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列举一些应用的实例,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和全面的了解所学的内容。在安装操作的时候,教师要给每一个小组做好示范工作,在使用新教学方式的时候要重视因材施教,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的学生要进行特殊的辅导,教师还要对容易漏装和错装的环节予以强调,同时还要对已经出现错装漏装现象的小组进行及时的记录,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统一的讲解。教师在巡回讲解的时候还要对错误的拆装程序进行讲解和纠正,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现象,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2 分部位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一些教育人员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汽车底盘构造和维修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的困难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就使学生在对实体车进行操作的时候不能很快的就辨认部件所属的系统。例如,前桥涉及形式制动和传统的系统建设,后桥在教学的过程也涉及到了形式、制动和传统的系统,每个系统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错乱感,所以新的教学形式对各大系统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虽然这些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但是差异并不是很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辆典型性比较强的车辆对其进行有效的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记住相关的知识要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和实际需要对课堂进行重新的安排,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做到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质量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2.3 注重培养学生维修方面技能
中职学校的立志于向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维修技能方面的汽车专业型人才,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于实体车的检测和排除故障能力上面。底盘是整台汽车的心脏,也是故障发生的高危地带。因此在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案设计时,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各大系统的功能组成外还要让学生清楚底盘出现故障的原因。比如说汽车跑偏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轮胎,悬架,或者是方向机出现故障等等。另外一个方面还要清楚所出现的故障属于哪个系统,因此教学既不能单纯的注重分模块教学设计,纯理论教学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变成纸上谈兵,面对实体车时又只是一知半解,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一体化教学,也就是实行分模块与分部位相结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方面的比赛,比如说汽车故障诊断抢答赛,或者是汽车维修知识竞技比赛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有丰富经验的汽车维修师傅深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个人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相关知识讲解,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也十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3 小结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传统的职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式的弊端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即新形势下应该采取分模块与分部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需要全体教育同仁付出艰辛的汗水去浇灌这可成功之花,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新年,必定能够勾勒出职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育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卢若珊,李军,邓书涛.关于《汽车底盘结构与检修》课程建设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谷定来.《汽车底盘》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杜瑞丰,李忠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4
1、火山构造是指火山作用产物及其构造行迹的总称。是火山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火山构造或称火山机构,包括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通道是指岩浆由地下上升的通道。火山锥是指火山喷出物大部分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一般呈圆锥形的堆状物。火山口指位于火山锥顶部或其旁侧的漏斗形喷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研究区隶属于青海省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主断裂霍德生沟断裂带控制本区地层、岩体的形成与展布,次级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近东西向,次为北东向,亦有南北向和北西向;复式紧闭褶皱总体呈现“S”型展布,节理、裂隙发育;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并伴有强烈的交代蚀变、矿化。区内伟晶岩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古元古代地层内、岩体外接触带及次级断裂两侧,受次级断裂控制明显,具有一定的成矿前景。
伟晶岩分布
研究区伟晶岩都集中产出,根据其分布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分布区。Ⅰ区分布在霍德生北坡西,主要为碎裂化或糜棱岩化的钾长花岗伟晶岩,共出露七条伟晶岩岩脉,岩脉走向290°—305°。宽1—2m,长约20米。围岩是混合岩化黑云片麻岩。Ⅱ区分布在霍德生北坡中部,共出露四条伟晶岩岩脉。位于断裂北侧的达肯大坂岩群与额肯片麻岩体的接触边缘带。呈右行雁列状产出,走向约260°。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围岩为混合岩化的片麻岩。Ⅲ区分布在霍德生北坡以东,共有十九条伟晶岩脉沿断层带展布。岩脉主要有两组走向,大部分走向平行构造带270°—300°,少数走向170°—190°与构造带小角度相交。两类不同走向的伟晶岩脉表明是两期的岩浆热液活动作用。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二长花岗伟晶岩和钾长花岗伟晶岩。围岩有钾长花岗岩、混合岩化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
综上,伟晶岩多以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局部呈雁列状排列,并且成群、成带分布在研究区的三个区域。岩脉主要产在额肯片麻岩体、达肯大坂岩群、钾长花岗岩中,其产出状态与附近构造密切相关,主要受断层控制分布在断层两侧。
伟晶岩岩石学特征
1.伟晶岩矿物组成
研究区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花岗伟晶岩和钾长花岗伟晶岩,钾长花岗伟晶岩沿构造带可分为碎裂化与糜棱岩化。
碎裂化钾长花岗伟晶岩中主要矿物为钾长石(49%-50%),石英(47%-48%),绢云母小于1.1%。钾长石呈它形粒状,格子双晶清楚,波状消光,大小4—5mm;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6—1mm,团块状集合体与长石混杂集合体形成伟晶结构。
糜棱岩化钾长花岗伟晶岩主要为钾长石(49%-50%),石英(47%-48%),斜长石2%—3%。岩石受动力挤压发生碎粒化产生韧性变形。钾长石产生裂隙,晶体拉长具有明显的微波状消光。石英全部被动力挤压碎粒化重结晶,受剪切应力作用显示带状定向分布形成微定向构造。
中粒二长花岗伟晶岩主要矿物为钾长石(35%-36%),斜长石(36%-37%),石英(27%-28%)。钾长石它形粒状,具格子双晶;斜长石它形—自形粒状;石英不规则它形粒状杂乱分布。由于岩石晚期受到构造动力脆性破碎造成长石产生裂隙和部分石英重结晶。
综上,几种伟晶岩矿物组成各不相同,蚀变程度也不相同,部分遭受了构造挤压变形。岩浆侵入时与不同的围岩发生各不相同的接触交代致使形成的伟晶岩矿物组成不相同。
2.伟晶岩结构构造
野外观察伟晶岩为块状构造,伟晶结构。矿物颗粒不规则,局部见微定向构造,霍德生一带伟晶岩的结构带发育较好。上述结构带中,花岗结构及伟晶结构属原生结构带,并常为未分异伟晶岩所具有,其他结构常常在分异结型伟晶岩中发育。
伟晶岩成因
伟晶岩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残余熔浆结晶说,认为伟晶岩是由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产生的富挥发分的残余岩浆—热液(伟晶岩浆)结晶而成;第二种观点是交代成因说,认为含稀有矿化的伟晶岩,不是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是外来热液的结果。
区内伟晶岩成群成带分布。Ⅰ区伟晶岩走向与构造线大致平行,岩石碎裂化、糜棱岩化。根据其岩脉产出的宏观特征与岩石特征以及矿物组分特点可知伟晶岩的钾化与后期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密切相关。并且后期接触交代围岩的热液与附近的闪长岩有关,可能是花岗质岩浆后期结晶分异出来的热液上升侵位围岩,与围岩接触交代使富钾,并且遭受了同期的构造运动中岩石韧性变形使其糜棱岩化、碎裂化。Ⅱ区伟晶岩大部分呈雁列状展布,局部与雁列带小角度穿插,岩脉产于片麻岩中,附近存在闪长岩岩体。所以该部分伟晶岩应是花岗质岩浆分异的残余部分侵位于次级断层或节理,与围岩接触交代形成的。Ⅲ区伟晶岩主要沿断层带分布,走向与断层走向平行,主要为二长花岗伟晶岩,钾长石为他形粒状,由于遭受动力挤压导致石英重结晶,长石产生裂隙。所以,该部分伟晶岩与附近的花岗岩岩体有关,在构造运动期,花岗质岩浆沿构造带侵入,在结晶后期,岩浆结晶分异出的热液与围岩接触交代形成。
总之,伟晶岩的分布整体受构造带的控制,在构造运动中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的残余部分沿断层带或次级构造带侵入围岩,按照不同的地球化学阶段进行结晶分异及交代演变,使富钾(长石)形成钾长石花岗伟晶岩或二长花岗伟晶岩。
篇6
英文名称: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1552
国内刊号:44-1595/P
邮发代号:82-29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7
近年来,中国研究生培养数量大幅度增加,但质量却遭人诟病。摆在导师面前的问题是:在目前体制下如何要求研究生?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训练?结合多年来培养地质学研究生的经验,我最深的体会是:要在野外基本功和文献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严格训练,激发他们的好奇与质疑精神,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地学人才。下面我围绕这几个方面与大家讲讲我指导研究生的故事,欢迎大家讨论。
野外实践
地质学是每个研究者一生的科学,实践越多,认识才能越深入,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地质学实验室。鉴于此,我每次招进研究生后都要想方设法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认识野外地质现象,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地学原理的过程,也有机会发现前人没有识别的新现象,为创新获取第一手实际资料。
我在中国石油大学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在本科期间每年都随我出野外1~2个月,在沉积构造、构造变形等方面获得了很多野外经验,读研时便被多次邀请与其他老师一起到山东新汶带本科生进行野外实习。我招收的第二个研究生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转过来的,本科期间没有进行过地质学的野外训练。入学前的暑假我就要求他到秦皇岛、新汶等地与本科生一起实习,深入认识不同的岩石、地层与常见的褶皱与断裂构造等。他也非常勤奋,每当观察到不认识的现象就与老师讨论并及时做笔记,野外实习过后地学基本功明显提高,很快填补了本科期间地学野外训练的空缺,并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我曾经一年同时招收三名女生,照样让她们跟本科生一起完成了野外实习。尽管野外实习都在炎热的暑假,需要在烈日下爬山,体力消耗巨大,但三位女生都坚持下来,回来后感觉收获不小。不过我还是建议如果本科阶段不是地学专业的学生,最好别转专业攻读地质学研究生,特别是女生。这不是歧视女生,而是野外考察性质决定的,因为野外徒步考察有时需要翻越很陡的山峦,加之装着工具和标本的地质包有时非常重,体弱的女生难以应付。当然地质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女科学家。
我常对学生讲:如果想真正成为地质学家,就不能省却野外实习的环节。我每次带学生出野外,都会就典型现象当场讲解清楚,并鼓励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回到学校后也会鼓励他们查阅基本定义并找出不同点,以便发现创新之处。这样的反复训练虽然辛苦和枯燥,却能为他们今后成为合格的地质学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献阅读
地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光靠野外也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过去的研究基础等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否则就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做起,即使野外看到某重要现象,也不知道前人是否已经研究过。缺乏高的起点就无从把握研究方向,无法从理论上真正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文献阅读,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
我曾经的一个研究生,跟随我野外考察训练的时间最多,因此野外能力提高很快。然而他经常偷懒,不能自己独立阅读文献,结果硕士阶段在地学理论掌握方面一直未能让我满意。这就说明,仅有野外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经常追踪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而这些都必须通过阅读文献获得。
而那位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转过来的研究生,野外努力观察,勤做笔记,平时刻苦读书,掌握了许多重要文献。比如我安排他查阅地幔柱相关文献,掌握地幔柱研究现状时,他几周就将反映国内外现状的上百篇重要文献阅读完毕,并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到硕士毕业时他已经具备很高的地学文献阅读能力,相应地科研写作能力也提高很快。后来我鼓励他报考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的博士生,在南大深得导师信赖,完成了重要的科研任务。现在他即将到某国家级地学研究机构工作,顺便祝福一下他。
上述两个实例告诉我,只靠学生自觉读文献是不够的,导师必须有意识地尽早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文献训练。2011年我录取了两名硕士生,都是本校地质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为了尽早让他们过文献阅读关,我在暑假前就给两位新生布置作业:如果愿意就别回家度假,利用暑期阅读Davis and Reyholds的原版教材《Structural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学习地点是我的办公室(我的研究生很少,向来常驻我的办公室,同事调侃说“享受教授待遇”,我则一般在家办公,要与学生讨论时才到办公室)。
我要求他们每阅读完一章,都用word 文档向我汇报:每章讲解要点(英文要点、重要图表、中文要点翻译)与难点(特别标记)。我则根据二人的笔记看是否理解,并就难点给以详细解释并标注到他们的笔记文档中。第一周他们进展缓慢,而且给我的文档里充斥着黄色条带(难点),要点翻译也错误很多,让我费了好几天才订正、解释完毕。第二周他们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且理解能力也增强了,而相应地我的“订正”工作强度也有所减轻。第三周开始,发现他们大有进步,很多专业词汇即使没有翻译对,也能大致猜测出来。一个暑假他们完成了六章,虽然不能读完全书,但已经感觉到他们的构造地质学理论基础明显提高。这就为第二年的野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献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好奇与质疑
地质学的诸多重大发现往往源于野外实践,而由于地质工作者的水平与经历不同,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就会千差万别,因此前人的理论认识难免存在着错误和遗漏。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开始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质疑精神(包括对导师的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前人有所创新。
篇8
关键词:隐伏矿床研究现状勘查方法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出露地表或埋藏较浅的矿床多已被发现、查明,地质找矿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隐伏矿床的寻找就显得更为迫切,地质勘查人员不得不将其勘查目标转向隐伏矿床。以下就隐伏矿床的勘查现状和勘查方法展开探讨。
一、隐伏矿床与地表易识别矿床的差异
在出露矿、浅表矿找矿时期,由于找矿方法与技术的成熟,各学科只要遵照找矿规范行事,就能找到矿床,找矿关注的重点是野外实物工作量与山地工程量,投入越大,找矿越多。隐伏矿找矿最大的不同,是失去了直接信息,当浅部成矿环境与深部不同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测都失去了前提;找矿往往是在缺乏矿产信息,甚至单凭一些设想或直觉开始的,隐伏矿找矿更像是一项科学研究,即对设想进行求证。显然,这是一项高风险、高投资的项目,据国外初步统计,发现一个隐伏的贱金属矿床的投资,比发现一个出露、浅表的贵金属矿床高达10倍以上。为了避免高风险带来的巨大的损失,找矿投资的注意力,由原先的工作量、工程量转向找矿思路的科学性,投入方法与工作量的合理性,探测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效性,以及布钻验证的目的性等,重大技术环节的把握与环节的转换。隐伏矿找矿将从个人找矿、单学科找矿,转向多学科互补、合作的整体找矿,由于找矿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隐伏矿找矿队伍的体制、机制、管理与人才需要等方面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隐伏矿床与其他易识别矿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勘查对象的变化。露头矿、易识别矿隐伏矿、易识别矿隐伏矿、难识别矿。
2、找矿方式的变化。找矿人找矿技术找矿(物化遥钻探) 理论找矿(模式、新理论)。隐伏找矿更重视综合研究、成矿预测、找矿模式、成矿规律研究,多采用演绎法,偏重理论找矿、立体找矿;而地表找矿多采用归纳法,偏重经验找矿、平面找矿。
3、深部储层与中浅部储层有着质的差别
在环境上,深层温度高、应力复杂、异常压力普遍。浅部一般以水平应力场为主,纵弯褶皱发育;深部一般以垂直应力场为主,横弯褶皱发育。深层成岩作用强烈,多已进入成岩晚期;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多已达到成熟甚至过成熟阶段。深部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地球动力学、热力学控制,而不像中浅部储层那样主要受重力作用、大气降水作用控制,某些储层由于强烈的成岩作用和次生变化,会全然失去自身的渗透性,而粘土层由于失水、固化,加上非均匀温度场、应力场、地球化学场使其发生自组织,形成由断裂、次生变化带限制的不同尺寸、不同材料的“砖块”结构,每一“砖块”结构可形成独立圈闭,即区块型层状储集层,在深部储层中裂隙对油气、热液不仅起着疏导作用,而且起着储集作用,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由于深的埋藏作用、强烈的成岩作用、频繁剧烈的火山、构造作用等,导致目前的地球物理方法未能达到准确识别和有效地推测深部储层展布规模的程度;再者深部矿床是个多方位研究课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加上勘探积累的是大量浅层和中浅层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地质学理论必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浅部储层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深部储层;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深部矿床的复杂性、非线形本质,而非封闭的、甚至孤立的系统。
二、隐伏矿床勘查研究现状
1、隐伏矿床研究现状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研究进展及趋势: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定位预测的有效途径或者方法的探讨上,通过何种方法或者途径才能保证进行成功的定位预测,这一直是困绕人们进行矿体定位预测的难点之一。目前定位的方法有:数学地质;物化遥深部矿化信息的挖掘;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包括区域含矿间隔的确定、控矿构造分析,尤其是深部构造变化特征;成矿序列、成矿系统分析。
成矿预测的发展趋势:成矿预测正在从以描述性为主向定量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成矿预测学正在经历从研究基于成矿环境的找矿理论,向研究基于成矿巨量金属聚集的找矿理论转变;从发现和识别局部异常向发现和识别大规模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转变;从寻找和发现易识别、易发现的矿床向寻找难发现、难识别矿床转变;从以分析为主向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向发展,从单一技术找矿向综合信息找矿方向转变,建立高精度综合成矿预测信息模型将是成矿预测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矿床模式一成矿模式向勘查模式发展,模式从单一模式向综合找矿模式发展,由图表、文字模式向数字模式发展;从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向勘查系统发展。
2、隐伏矿床勘查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埃卢腊铅锌矿床和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被称“勘查隐伏矿床的新纪元”;20世纪50年现了隐伏的小铁山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20世纪60年代,粤北、江西钨锡矿床建立了“五层楼”成矿模式,导致已知矿床超度延伸矿床的发现和木梓园隐伏的钨锡矿床的发现;按成矿构造控矿理论,个旧连续发现了多处“锡铜矿床”;按构造体系控矿,结构面控矿、构造复合、控矿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河南卢氏夜长坪隐伏的钨铜矿床、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扩大了储量;按成矿理论,特别是成矿系列理论建立的成矿模式先后在广西大厂发现了深部的100号矿床、云南会译麒麟厂富铅锌矿床等。
三、隐伏矿床的勘查方法
对于隐伏矿床的勘查,既要解决理论问题,又要解决技术问题。国内外许多矿床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隐伏矿床的找矿理论和方法。就目前来说,就矿找矿、成矿模式找矿、成矿系列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综合找矿等是寻找隐伏矿床的有效方法。
1、就矿找矿
按照成矿系列的理论,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构造部位可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具有一定空间分布规律的矿床组合。因此,分析研究成矿区内矿床产出的空间位置、矿床分布规律及其产出特征,在已知矿床或矿区寻找新的矿床或新的矿床类型,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找矿效果。隐伏矿床定位预测主要是对已经发现并开采的矿床,研究和预测其深部或是否存在隐伏矿体,即通常所说的就矿找矿。就矿找矿的关键是要以新的成矿理论作指导,对于勘察多年的老矿区或被否定的矿区,首先要具有新的观念和新的找矿思路,这些矿区前人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工作,如果我们仍然用传统的观念在老矿区找矿,找矿就很难取得突破。浊积岩型金矿新概念的提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新元古界至下古生界中浊积岩系内金矿床的大量发现。剪切带型金矿新概念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剪切指向和变形强度分析,预测新矿脉形态和分布,进一步指导深部找矿。绿岩带金矿虽是传统的成因类型,但金矿赋存形式研究的突破,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找矿思路,即在太古宇下部基性岩石中寻找石英脉型金矿,中部寻找条带状含铁建造型金矿,上部巨厚中酸性一沉积岩中寻找层控浸染型金矿,大大地促进了矿产的综合勘察。
2、矿床模型分析与隐伏矿寻找
成矿模式是成矿理论指导勘查找矿的具体体现,是成矿理论在实际的地质找矿应用的产物。成矿模式类比是最高层次的地质类比,具有概括性、理论性和预测性,对解决隐伏矿床预测问题尤为适用。基于成矿模式而建立起来的矿床模型,由于其反映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以及表现出的关键性地质特征,是识别该类矿床的直接或间接标志,也是寻找同类矿床的理论依据。
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及隐伏矿寻找
地电化学提取法与隐伏金矿床寻找,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地电化学找矿方法的一种。原理是以覆盖层本身及隐伏矿体在人工电场和自然电场作用下,发生电离和电解作用,以离子或络合离子形式被人工电场运移到地表元素接收器里,元素接收器内所提取的离子不仅与近地表的次生晕有关,而且与来自深部的矿体的离子晕有关,是一个由浅而深的连续过程。
4、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及隐伏矿寻找
地球化学勘查是一种直接找矿方法,在矿产勘查中起先导作用,是最直接的、最可靠的找矿信息,对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5、矿床结构模型研究与隐伏矿床寻找
矿床结构模型对成矿作用的研究主要侧重成矿物质的富集,而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液的运移考虑较少,因为在一个成矿区带上已知矿床范围内找矿,成矿的物质来源这一前提已经具备,至于与成矿热液运移有关的导矿构造,虽然对找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其在成矿后已经闭合或被后期的地质作用改造,因此对找矿并不具有决定意义。矿床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在综合各种成矿理论的基础上,而又不受某种成矿理论的束缚;在矿床预测中,以构造地质学为理论基础,以深部找矿预测为主要目标,同时涉及普查找矿;明确指出构造是控制成矿的第一要素,控矿构造分析是成矿预测的最主要手段,将地质力学分析和地质历史分析方法引入成矿、控矿构造分析;注重物探和化探手段解决控矿构造问题,使成矿预测成为一种既依靠经验,又超越经验的有序化、可操作的预测方法。从控矿构造分析入手,对已知矿床的控矿构造、成因、成矿时代、剥蚀程度和成矿过程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型。建立矿床结构模型首先强调构造是控矿的第一要素,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开展控矿构造研究,以提高控矿构造研究与成矿预测水平。建立矿床结构模型矿床应该具有较高研究程度,经过一定程度的勘探、开采,积累了丰富的矿床地质资料,同时具备野外地质观察研究的条件。
6、遥感技术与隐伏矿寻找
随着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以及成矿预测上的广泛应用,使遥感技术进入地质找矿的生产阶段。在遥感信息利用上,从只利用空间信息发展到利用岩矿的光谱信息,信息提取技术方法越来越成熟;在图像处理上,从单纯的图像处理技术,发展到形成图像分析系统,进而建立综合处理的微机系统,ICPS微机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已经应用在地质找矿领域。利用遥感技术寻找隐伏矿床,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是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其二是隐伏地质成矿体和矿体的预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隐伏、半隐伏和难识别矿床的勘查阶段,矿产勘查难度日益加大,研究隐伏矿床寻找的理论和方法是当务之急。在找矿实践中,找矿理论是基础,找矿技术方法突破是先导,从四维角度研究隐伏构造和矿体是技术关键,实现隐伏矿寻找的定位预测是目标,应加强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使隐伏矿床预测尽可能准确。
四、结束语
在矿业发展中,隐伏矿床开采必将成为未来的核心。在隐伏矿床的勘查中,应加强信息找矿战略中多学科资料的收集和综合解释,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的勘查技术方法,才能准确地圈定矿区所在,提高采矿效率及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矿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远.隐伏矿床预测的理论和方法[J].广西地质,2002,15(1).
[2] 范永香,曾键年,刘伟.论成矿预测的理论体系[J].湖北地矿,2004,18(2).
篇9
关键字:地质构造;结构面;地应力
1 概述
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大,特别是在寻找大型、特大型隐伏矿及其定位预测中, 矿田构造研究越来越发挥着突出作用;在油气的寻找中需要进行储油、储气构造的研究。人们对水资源和工程建设的需求、地质灾害的预测、生存环境的保护等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构造地质学理论的指导。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基地的大陆岩石圈,由于它的复杂性及其与资源、环境、地质灾害等因素密切相关,利用地质基础知识,研究各种地质构造的赋存状态,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岩土工程实践的地质因素,从而指导采掘工程、隧道地铁建设、河流堤坝建设的正常进行。
2 地质构造的概念
地质构造:指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生成的变形与变位。构造变动,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与变位。地壳中的地质构造绝大多数属于构造成因,构造变动是地质学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非构造变动,由于重力作用、地下水、风华、冰川等作用,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局部变形。这种作用不是地壳运动的直接表现。非构造变动规模不大,分布局限,对矿山开采,河流堤坝的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3 构造结构面及构造应力对岩土体稳定行的影响
构造作用控制了地球运动系统中所有地质过程,岩体结构面是该系统运动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演化及时空组合无时无刻不受其控制,通过结构面实现对构造应力场的调整并进而达到对岩土体稳定性的控制则是构造动态作用的体现。
3.1构造结构面对岩土体稳定性的控制作用
所谓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例如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和节理等,反映了长期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地质构造作用现象。考虑到影响结构面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可将其划分为四种力学类型,即破裂结构面、破碎结构面、层状结构面和泥化结构面;按其成因又可分为原生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亦即构造结构面。原生结构面以建造为物质基础,本质上体现的是介质内物理力学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的界面或软弱薄层,一旦受力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经过后期内外动力作用之后会很容易地改造成构造结构面,所以在工程实际中,构造结构面对岩土体力学性能及其稳定性具有主导控制作用。结构面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力学特性:对垂直于结构面的拉应力基本上无阻抗力而极易被拉开;在垂直于结构面的压应力作用下易于压密或闭合而易造成填充物变形和破坏;顺结构面方向的弱约束作用导致在剪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剪切变形或滑移。
构造作用的层次性使得工程地质体内会对应产生不同尺寸的控制结构面,通常将结构面按其规模分为Ⅰ~Ⅱ五个级次。结构面特征和规模不同,对工程影响、控制的范围和方式各不相同,在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Ⅰ级结构面泛指长度在数十千米以上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尤其是活动断裂带反映了地壳层的现今动力学背景。Ⅰ级结构面一般而言是由近于平行的数个断层面组合而成的断裂带,其作用不仅仅只是影响山体、岩体稳定性,而且会影响、控制某个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分布以及地块乃至地体的稳定性,甚至构成孕震、控震和发震断层。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已不再仅局限于通过山体、工程岩体的失稳来体现。即便是岩体没有出现失稳,但构筑于其上的建筑物可能因断裂的地震活动而存在工程抗震及抗断等问题。因此,Ⅰ级结构面通常作为区域稳定性研究中的主要对象之一,或者作为一条断裂带加以专门研究。
Ⅱ级结构面与所研究的山体和岩体尺度相当,为规模在数百米至数千米的浅表中小断层或层间错动。Ⅱ级结构面影响的主要是山体、岩体的稳定性,因此会对大型工程的整体布局带来影响,甚至需要另行选址。
Ⅲ级结构面指其尺度被限制在所研究的岩体或山体内部、长度在几十米至数百米的小断层、软弱错动面和大节理。Ⅱ级结构面影响的主要是山体内工程岩体的局部稳定性问题, 典型的是道路、沟渠、露天采矿边坡、库岸边坡稳定性问题最为常见。
Ⅳ级结构面泛指受控于Ⅲ级结构面之下断续分布的裂隙、节理、软弱层面和劈理等,尺度为几十厘米至几米。Ⅳ级结构面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工程岩土体的完整性,影响并控制着岩体的应力分布状态和岩体强度,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岩体失稳变形机制和破坏方式。因此Ⅳ级结构面发育程度、分布状态和组合排列情况,成为评价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能的基本依据之一。
Ⅴ级结构面指不连续、无充填物、分布随机、为数甚多的微裂隙,它影响和控制着工程岩土块体本身的强度、变形机制以及破坏方式。实验室内的岩土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Ⅴ级结构面控制下的工程岩土体力学强度。
3.2 地应力场与岩体稳定性
地应力是地质构造运动和岩体自重等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地应力是决定区域稳定性和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地震活动、断层活动和水库诱发地震都是地应力局部集中的结果, 而岩体稳定性受控于地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和现今地应力场与岩体的相互作用。
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决定了地壳岩体断裂的运动特征,进而影响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地壳内应力状态主要有三种典型情况:(1) 潜在走向滑动型。应力场的中间主应力近于垂直,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近于水平,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为该类应力状态。在这种应力状态区,如果发生破坏或再次活动, 必然是沿走向与最大主压应力呈约30~ 40左右交角的陡立面产生走滑型的断裂活动。(2) 潜在逆断型。应力场中最小主应力近于垂直,最大主应力与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此种应力状态下发生的是逆冲破坏,即沿走向与最大主应力垂直的剖面X 裂面产生逆断运动。(3) 潜在正断型。应力场中最大主应力垂直,而其余两主应力水平分布。在此应力状态下发生的破坏,必然是沿走向与最小主应力轴相垂直的面发生正断性质的运动。与地应力状态形成优势组合的岩体结构面,往往是岩体发生失稳破坏的控制边界。
总体上看,地壳运动决定了地应力的宏观分布状态,地应力状态控制了断层运动特性。岩体地应力分布特征除了与统一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有关之外, 还受局部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所约束和调节, 包括岩体结构与岩性特征、岩体构造作用及其演化历史、地形地貌条件等因素。地应力异常会导致岩体发生失稳、变形和破坏, 并经常对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造成直接影响。
4 结论
由上可见,研究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则是解决工程建设中与构造现象有密切关系的工程地质问题必要及有效手段,服务于资源开发和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宗祜.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J]. 第四纪研究.
[2] 郑贵洲,申永利. 地质特征三维分析及三维地质模拟现状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篇10
刘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岩石地球化学。
为野外地质勘探,他和团队屡次克服高原反应,在严酷的地质和天气条件下顽强坚持;在自治区改则县一次野外采样过程,他们甚至需要“与狼共舞”,突然有三只饿狼将采样车包围!在此危急时刻,多亏藏族司机经验丰富,用藏民独有的方式驱散了饿狼,使得这次勘探最终有惊无险……
劳累、伤病、挑战生理极限甚至直面危险――对地质学者来说,都不是让他们放弃研究和追求的理由,相比之下,坚持和执著才是刘鼋20年最终的抉择。
刘鼋淌谑俏夜较早开展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和埃达克岩、中国东部和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以来基性岩和碱性岩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之一。他首次发现北部羌塘地体新生代一套埃达克质火山岩,并初次证明了该套埃达克岩的成因,此研究为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提供了可能的岩石学证据;他确定了藏北羌塘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精细年代学格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格架制约;他从地质特征入手,对中国东部和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以来基性岩墙群开展了精细的年代学及系统地球化学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历年来,刘龉仓鞒植渭庸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SCI论45篇),出版专著3部(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1部),并入选 “陕西省第六批百人计划”,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
羌塘探密,屹立世界屋脊之巅
羌塘,在藏语中是“北方高地”的意思,特指藏北高原,汉语中加个高原的后缀,而称羌塘高原。它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为青藏大高原的主体部分,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在20世纪下半叶前,该地区从未有人类永久定居,它也是我国高原现代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到处分布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处处可见牧民栖息之所――帐篷。牧民们在此创造了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不仅有远古岩画,也有众多古象雄王国的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故事遍布藏北,玛尼堆、经幡和古塔随处可见,为苍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的唐蕃古道贯穿南北。
在地质学家的眼中,羌塘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
羌塘地区新生代岩浆岩(特别是火山岩)分布异常广泛,包括两类重要的火山岩省[注](西羌塘岩省-喀喇昆仑-西昆仑-北昆仑岩省-鱼鳞山、巴毛穷宗、波涛湖和枕头崖岩省)。火山岩主要划分为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白榴石碧玄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
目前,青藏高原的地质研究(特别是高原的隆升)已受到全球地质界的广泛关注,但对高原隆升机制和时间仍存在明显的争议。羌塘除广泛发育的岩浆岩外,其典型构造分布也异常广泛,系统的地质研究对青藏高原地质历史追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鼋淌诙缘厍蚧学和岩石学研究有着深厚情感。1998年,他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查专业,并考取本校岩石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到香港大学地质学系访问研究;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到加拿大University of Regina进行学术访问研究;2013年到台湾国立大学开展学术访问研究。
在这片神秘的古老高原上,刘鼋淌谧运妒垦芯可阶段,就开始涉猎羌塘新生代火山岩精细年代学和成因类型的研究和探讨。
“新生代火山岩和华北中生代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对地质学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矿产资源的勘探有很重要的作用。”刘鼋淌诒硎尽
羌塘大部分为无人区,海拔高度和交通条件致使研究者很难适应,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如何适应研究区的自然环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刘鋈〉昧酥疃嘀匾的研究成果。
刘鍪状畏⑾治鞑乇辈壳继恋厍新生代一套埃达克质火山岩:羌塘走构油茶错和多格错仁新生代火山岩为典型的埃达克岩,并初次证明该套埃达克岩的成因: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这一成果为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提供了可能的岩石学证据;另外,确定了藏北羌塘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精细年代学格架为:18-33 Ma,为后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制约。
地质学研究带来的价值追寻
与应用型研究不同,基础研究常常因其与现实联结不够紧密,而时常面临“有什么用”的追问。
在刘鼋淌诳蠢矗地质学研究特别是岩石成因和构造机制的探讨,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其可能的形成过程和经历的动力学环境,为后期研究奠定科学基础;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可为人们对后期利用作出重要指导。研究岩石的成因和演化成果可应用于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等学科;同时,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能量源泉。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产状、岩性和岩石组合等寻找矿产资源,满足人们对石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则有着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基于对地质学深沉的情怀,刘鼋淌诘目蒲械缆费辖魈な怠⒊渎热忱。基性岩墙为源于地幔的一系列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超基性(如钾镁煌斑岩、碳酸岩)-基性(如辉绿岩、煌斑岩和汇率玢岩)岩石组合,通常以群状侵位,为陆块伸展甚至裂解的关键遗迹,对古陆块的伸展减薄乃至裂解破坏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2011年,刘龃幽甏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对山东地区燕山期基性岩墙群开展了持续近9年的研究,在已有研究和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从基性岩墙地质特征入手,以多元同位素体系精确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手段,对鲁西和胶东集中发育的燕山期基性岩墙群的形成时代进行了系统研究。2012年,刘鼋淌诨氐焦氏缥靼玻任职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在地幔岩浆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动力学领域开展了长足的研究。
克拉通是大陆地壳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相对稳定的部分。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境内独具特色的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典型的克拉通,华北克拉通破坏已引起高度关注,研究程度和成果日益得到改进和完善。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对认识和揭示克拉通破坏对大陆形成演化和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可为资源战略预测和地震灾害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研究,刘鼋淌诤推渫哦右讶〉昧寺意的研究成果,如,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可分为六期:140-130 Ma、120-110 Ma、100 Ma、90-85 Ma、75 Ma和50-45 Ma。另外,提出新的岩石成因模式――岩石圈拆沉作用。该成因模式的提出,对同时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和价值。
目前,刘鼋淌谘芯客哦诱集中对郯庐嗔汛和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中生代基性岩墙群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中生代以来,上述构造区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伸展活动,但对其伸展的时间和机制仍不清晰。目前,该团队已初步对两构造带伸展时间、期次和机制有了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