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范文

时间:2023-03-13 23:5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生物

篇1

1、微生物的定义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微生物的定义就是微小生物,所以微生物当然是生物。

2、微生物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3、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进化生物学家威廉・汉密尔顿是一位在生物学界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他的许多观点想象奇特、新颖、大胆,颇有些像科幻作家创作科幻小说,其中尤以他的云论假说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云中存在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制造了云。

从传统生物学来看,天上的云已超出了生物学家的视野,由于空气过于稀薄,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云中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形式。然而,汉密尔顿却不这样看。他将一朵朵云彩想象成充满了各种生命体的河流。1997年,汉密尔顿将自己的云理论传授给了诺里奇大学的博士生蒂莫西・林顿,两人一起合作,探讨微生物进入云中的可能性。

这一理论起始于海洋中稠密的微生物。当海洋中的微生物种群变得过于拥挤时,能够逃出这种不利环境的微生物将获得生存优势。然而,这些微生物是如何逃出去的呢?它们能否“飞”进云中,乘着云雾来到更适宜它们生长的新环境中呢?单细胞生物似乎拥有这种能力。汉密尔顿认为,微生物能产生一种导致云形成的化学物质,它们乘着这些云飞行,然后产生第二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能促使云生成雨或雪,从而将它们带回到地面。这一观点听起来更像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而不像科学理论。尽管想象过于奇特,汉密尔顿和林顿还是于1998年发表了他们的论文。

云中存在微生物的观点并非完全陌生。早期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方面的实验,他们将一个玻璃瓶从飞机窗口伸出去,然后返回地面,结果发现,玻璃瓶里充满了微生物。然而,汉密尔顿和林顿的观点新奇之处在于:为适应环境,微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出了造云的能力,就像海狸进化出建造池塘的能力一样。

汉密尔顿和林顿的论文具有超前性。文中提出的问题对于微生物学家来说有些过大,对于气象学家来说太生物化,对于海洋学家来说太过气象化。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云雾究竟由哪些成分组成,即便是汉密尔顿和林顿也不完全知晓。

汉密尔顿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富于冒险精神和独创精神的进化生物学家,他的朋友和追随者将他的云论作为一种新奇观点来讨论,随后便被大家置之不理。然而,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汉密尔顿死后不久,科学家们开始检验他的云论。首先检验了云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的观点,科学家们从云中提取了许多样品,将其进行冷冻,然后进行现代基因分析。最后他们发现,每个样品都充满了蛋白质和DNA,这意味着云中的确存在生命。在云雾中,平均每毫升水分含有数万个活细胞。当然,与相同容量的池塘水相比显然要少得多,但它仍远远超出了大家先前的预料。水藻、细菌和各种真菌不仅乘云飞行,而且实际上就生活在云里面,它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以云里的有机酸、醇类、硫磺和氮为食。近年来发现,有3种细菌一路扶摇直上,进入了平流层。平流层距离地面有12英里之遥,不仅位置高,更要命的是,这里的空气极其稀薄,云量也最少。这3种细菌除了生活在平流层中,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这样就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某些物种可能只适合生活在云中。按照汉密尔顿的观点,云雾是这些微生物的生物王国,而梭罗将云雾形象地称为“飘动的空气牧场”。

汉密尔顿和林顿假说的关键之处,不是简单地指出云里生活着微生物,而是这些微生物已进化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适应能力,它们长出了微小的化学“翅膀”,从而将它们带到了这里。生活在森林和沙漠中的微生物不需要进行任何适应性进化就可来到云端。风、沙尘暴、大火和雷电足可以将它们吹向空中。但对于海洋微生物来说,要到达云端首先必须逃脱水的表面张力,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然而,科学家们发现,云雾里仍充满了这种微小的海洋微生物。

汉密尔顿和林顿猜想,海洋微生物以及其他单细胞生物利用被大风卷起的浪端白沫中的上升气泡“飞”入空中。现在已经知道,这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吞噬”细菌和其他单细胞生物。一个气泡聚集的微生物密度是其周围微生物密度的数百倍。一旦到达水面,微生物会因气泡爆裂而被喷进空中。或许这种爆发力足以将微生物送入天空,然而,汉密尔顿和林顿认为,这种推力还不够,应该还有其他推动力量。

他们知道,海洋微生物(尤其是海藻)能产生一种二甲基硫醚(DMS),这是一种细菌代谢副产品,易燃,不溶于水。此外,他们还知道,由海洋微生物生成的二甲基硫醚能启动云的形成过程。云中微生物产生二甲基硫醚分子,而二甲基硫醚可以促进水分子冷凝,形成冷凝液。对于这一观点目前没有太多争论,问题是微生物的基因能否通过产生二甲基硫醚让自己受益?能产生更多二甲基硫醚的微生物被抛入空中后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还有,这些微生物进入云端后能否被输送到一片更适合它们生长的海域,并让其子孙受益?汉密尔顿和林顿认为完全可以。他们还猜测,二甲基硫醚就像某种运载工具,当微生物需要进入空中时,这些化学物可以将其送上云端,这就是他们认为的第二种推力。

微生物进入云中后,它们是如何落下来的呢?迄今为止,除了3种新发现细菌只生活在平流层外,绝大部分飞翔在我们头顶上的微生物都需要落到地面上繁衍后代。汉密尔顿和林顿认为,云中微生物会产生第二种化合物,一种能促使周围水分结冰的蛋白质。被冰冻起来的微生物自由降落到地面,如果一切顺利,冰最终会融化,微生物会生长、分裂。

1976年,大卫・桑德斯受聘于蒙大拿州立大学,这一年蒙州爆发了小麦病原菌。这种细菌能产生一种可提高水的冰点的蛋白质,以相对较高的温度致使植物的叶子遭受霜冻害。遭受冻害的植物细胞会爆裂,某些细菌就趁机吞噬细胞里的物质。桑德斯始终搞不明白,感染植物的病菌来自何处。他做了一个实验,将一部分麦种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将其种到试验田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小麦仍然被感染了。病菌似乎直接来自天上,于是他决定再做一个试验。他拿着一个皮氏培养皿上了一架飞机,到达一定高度后,将培养皿从飞机窗户处伸出去,他的手几乎被冻僵了。当他把培养皿带回实验室后,发现培养皿里长出了小麦病原菌。原来病菌就漂浮在麦地上方的云层里,以某种方式降落到经过灭菌处理的小麦上。

篇3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研究进展 林旭,闻玉梅

狂犬病病毒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重组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黄薇,张辉,严家新

柯萨奇病毒的感染--Ⅰ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 魏强,李凡

抗体抗病毒作用的新认识 王立新,熊思东

流式细胞技术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夏晓华,陆淼泉

敬告读者

链球菌属分类的研究进展 卢洪洲,翁心华

幽门螺杆菌VacA和CagA的研究进展 龙敏,别平华,俞守义,凌贤龙,房殿春

都柏林念珠菌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征 谢辉,陈希平,欧炯光,杨保秀

下期要目预告

解脲脲原体分子生物学分群和分型 周向昭,马燕燕,朱学骏

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余传霖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 闻玉梅

抗结核病药物的开发 谢建平,王洪海

064一种对乙型肝炎病毒快速基因分型的聚合酶链反应 吴忆贫

065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定量 李晓霞

066 IL-8/RANTES作为DNA疫苗佐剂可增强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特异性细胞免疫 马柯

067朊病毒蛋白的信号转导作用 吴益民

068重组葡萄球菌株诱生白喉抗毒素 叶巍

069人工接种棒状杆菌消除定植鼻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何洕

070幽门螺杆菌产物调节细胞因子反应 袁建平

071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在小鼠感染模型中的作用 王洪涛

072荚膜组织胞浆菌的致病性和钙依赖性 王清

抗微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翁心华

长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 胡芸文,袁正宏

病毒编码的细胞周期蛋白 任维,曹亚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徐晓刚,季育华,陆志檬

EB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黎明,曹亚

登革病毒E蛋白受体研究进展 杨春雨,江丽芳

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疾病 刘振桐,王承敏,张卓然

本刊启事

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熊自忠,妹

肺炎链球菌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颖华,郭奕芳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军,张雅萍,肖光夏

肺炎衣原体抗原研究进展 张光明,饶贤才,胡福泉

查菲埃立克体的抗原分子 方玉强,温博海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 闻玉梅

细胞异常信号转导: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新模式 赵兰娟,戚中田

当前医院感染领域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胡必杰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的相关研究 阳隽,徐军,钟南山

TT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吴新刚,王晓燕,陆淼泉

单纯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王战勇,王志玉

人腺病毒E4转录区ORF4蛋白与细胞凋亡 卜鹏莉,陈虹,黄秉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蒋卫民,潘孝彰,康来仪

树突细胞、病原体与免疫应答 郭晓奎,童善庆

大肠埃希菌O157:H7毒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瑾,杨正时

铜绿假单胞菌分型研究进展 康梅,韩琳琳,贾文祥

幽门螺杆菌毒素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聂华超,童砚,洪汝涛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蛋白ESAT-6家族的研究进展 骆旭东,朱道银

体外扩增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新进展 孙薇,李君文

发酵支原体M161Ag的研究进展 何攀文,刘先洲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 闻玉梅

小干扰RNA与RNA干扰 任浩,戚中田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许红梅,任红

汉坦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潘蕾,白雪帆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细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张丽娟,阚飙,高守一

抗微生物肽——颗粒溶解素的研究进展 张海峰,李柏青

细菌外膜泡与致病性的关系 吴淑燕,黄瑞,林发榕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多重耐药机制 赵瑞华,舒明星

沙门菌侵染机制及减毒菌株传递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刘明秋,严维耀,郑兆鑫

百日咳鲍特菌外膜蛋白的致病性与免疫原性 夏肖萍,严杰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田拥军,叶嗣颖

嗜肺军团菌毒力基因、致病性及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胡朝晖,朱庆义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沙巍,翁心华

红色毛癣菌的研究进展 李乔,杨国玲,刘维达

烟曲霉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杜晨,李若瑜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 闻玉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耐药基因的监测 卢洪洲,翁心华

胞内菌与细胞骨架 李婷,李明远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和侵袭后过程 刘挺,管远志

口腔链球菌遗传型和表型的研究进展 聂敏,边专,樊明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宿主免疫应答的特征 袁建平,童善庆

幽门螺杆菌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杨,陈烨,张亚历,张兆山

动弯杆菌的研究进展 袁春雷,陈群,曾忠铭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朱晓芳,王家俊

白念珠菌粘附上皮细胞的机制 刘为国,黄敏,牟希亚

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系 吴向辉,倪安平

篇4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分子生物 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27-01

1 自动化鉴定技术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查以染色、培养、生化鉴定等为主,尤其是分离培养,目前仍然是许多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但是,由于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时间,使检测周期难以缩短。此外,很多病原体的培养受营养要求、抗生素应用及病原体含量等因素的影响,用传统人工方法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敏感性与特异性也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种自动化培养和鉴定系统不断产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先后出现了许多自动与半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统称为“微生物鉴定专家系统”,这些系统大大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传统鉴定方法也在逐步改进,并在一定程度内加快了检测速度。

2 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病原微生物,简化了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步骤,备受关注。各大文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几乎建立了所有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表明该方法已成为一种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成熟的检测技术。

2.1 凝集技术常用的凝集技术有乳胶凝集技术和血清凝集技术。用于微生物的初步诊断、分型、鉴定,例如霍乱弧菌和志贺菌的分型,大肠杆菌O157:H7、脑膜炎球菌等,短时间内就可完成鉴定。该诊断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强、阳性率高等特点。

2.2 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把荧光素作为抗原标记物,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呈现荧光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存在部位。荧光抗体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速度快。吕治林等报道由美国同行所作的用炭疽杆菌细胞壁(CW-DFA)和荚膜抗原(CAP-DFA)特异的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鉴别炭疽杆菌。

2.3 酶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技术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可检测样本中病原体抗原,也可检测机体中的抗体成分。应用单克隆抗体结合硝酸纤维膜上的斑点ELISA技术,已成功地自患者的咽拭标本中同时检出可能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Gehring等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ELIMCL)测定大肠杆菌O157:H7。许多疾病的检测都已有商品化的试剂盒出现。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从外部表型逐渐转向内部基因结构特征,微生物的检测也从生化、免疫方法转向基因水平检测,对于那些难培养和不可能培养的微生物,可直接通过获得基因信息,给微生物学的检测带来崭新的领域,为科学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1 PCR技术PCR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病原体检测上,对形态和生化反应不典型的微生物鉴定,常规方法常难以准确检测,即使出现大量死菌PCR也能做出准确的鉴定;不受混合标本的影响,可轻易从含有大量正常菌群的标本中鉴定病原菌;对于生长缓慢或难于培养的微生物鉴定,如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目前其他方法阳性检出率很低,PCR技术对这类菌株的鉴定有重要意义。但是常规PCR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现假阳性、形成引物二聚体,检测操作也比较繁琐,中间污染环节多,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一些新的PCR技术渐衍生出来并被用于实践,如巢式PCR、逆转录PCR、多重PCR、通用引物PCR(UP-PCR)、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随机引物DNA多态性扩增(RAPD)、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3.2 基于16S rRNA与GyaB的检测技术。

3.2.1 以16S rRNA为靶基因进行检测16S rRNA存在于所有原核生物细胞中,它们相对稳定且有较高的拷贝数,其序列中含可变区及高度保守区,因此可设计群、属、种特异性的探针。现阶段各种常见细菌的16S rRNA基因几乎全部测序完成,16SrRNA编码基因的这些特点使之成为较理想的细菌基因分类的靶序列,逐渐成为细菌鉴定、分类的“金标准”。

3.2.2 以促旋酶(gyrase)B亚单位基因靶基因进行检测GyaB除了具有16S rRNA所具有的优点外,其基因进化率高于核糖体基因,还有GyaB在近乎全部细菌中呈单拷贝形式。有研究表明,基于GyaB序列构建的进化图谱与基于DNA-DNA杂交的相一致。因此,GyaB的分析特别适合于菌株的区别和鉴定。Fukushima等以Gya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基因芯片来检测分枝杆菌属,实验结果显示此芯片鉴别分枝杆菌达到种水平,并且能区别密切相关的菌种,这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说明分析GyaB基因序列对于在菌种水平鉴别细菌是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3.3 多位点序列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既适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也可用于分子进化学的研究。MLST越来越多地被作为能进行国际间菌株比较的常用工具,建立一种更为准确的分析系统方法,并且用于研究出现的不同的抗生素抵抗株,相关特殊基因型及新的变异株引起的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和种群结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毕春霞,闫志勇,王斌.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技术进展[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4):369-371

篇5

吉林省延边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 金丹,张淑芳,李红花,魏成淑,李英信,李玉雨,孟繁平

糖化终末产物对大肠杆菌增殖与粘附的影响 侯芳玉,徐效义,施雨露

腹膜炎患者临床标本中无芽孢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 杨兵,陈小青,严杰

注射头孢菌素头孢他美钠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 李菁华,马琳,史红艳,关显智

5-硝基咪唑类药物体外抗无芽孢厌氧菌效果的观察 夏美霞,陈小青,严杰

淋病奈瑟菌粘附性质粒的研究 张学英,崔英顺,肖洋,王胜春,史红艳,关显智

博尔纳病病毒p24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初步鉴定 杨爱英,张凤民,郭彩玲,谷鸿喜

长春市职业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易世红,赵春燕,龚云伟,李凡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研制 刘景晔,李光普,谢宝生,辛忠,许明,李育红,孙姝,王鹏富

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通路的探究 暨明,韦超凡

免疫后TCRVβ基因多态性与抗体产生的研究 李菁华,李长城,关显智,黄树林

SLE患者PBMC凋亡状态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晏群,查国章,余平,谢红付

宫颈癌组织中人瘤病毒16型E5基因的变异 杨娥,楚雍烈,刘文康,曹春霞

柯萨奇病毒B组3型VP1基因的体外表达和鉴定 钟照华,田野,李呼伦,关欣,赵文然,赵铁强,谷鸿喜,孟繁超

HPV16 L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研究 商庆龙,谷鸿喜

16型人瘤病毒衣壳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魏兰兰,谷鸿喜

同批次细胞基质收获甲肝和麻疹病毒制备联合疫苗的方法 刘景晔,刘令九,屈翠波,王拥军,孙姝,吴晓娟,粱晓莉

IFN-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后Fas mRNA的检测 王洁,余平,查国章

风疹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E1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王燕,姜昕,谷鸿喜,郭彩玲

浙江省献血员HGV和TTV感染情况的调查 刘成国,陈小青,严杰

3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 楼永良,杜季梅,郑美琴,曾爱冰,李纪毅,金领微

hDaxx与细胞肿瘤抑制子p53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 谭立志,万艳平,吴移谋,刘传爱,余敏君,尹卫国,廖端芳

铜绿假单胞菌PA16株粘附性、菌毛与质粒关系的研究 史红艳,刘克,李菁华,关显智

RT套式PCR检测血浆HCV RNA及与抗HCV检测的比较 赵继义,刘雪梅,郭薇媛,高磊,钟照华,谷鸿喜

成人牙周炎龈下厌氧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陈莉丽,唐琪,吴燕岷,孙伟莲,严杰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及耐药质粒的研究 赵春燕,易世红,王放,李凡

一株产絮凝剂的曲霉菌株的筛选 武波,韦东,唐咸来,柏学亮,马庆生,唐记良

转化cry3A基因对苏云金芽孢杆菌YBT-803-1生长特性的影响 乐超银,邵伟,徐世谨,喻子牛

利用废水液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实验研究 刘启富,陈志谨,金晓琳,张克斌,饶贤才,胡晓梅,胡福泉

栖土曲霉生产角蛋白酶研究 曹军,郝林,宋志文,唐晓萌,张成刚

肺炎支原体P1蛋白羧基端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克隆的研究 王桂珍,李保强,董占双,刘忠顺

灵芝菌丝体深层液体发酵培养基研究 刘冬,李世敏,许柏球,赖国红

鲤科(Cyprinidate)鱼肠道菌群分析 赵庆新

31例胃癌患者胃液SIgA及胃粘膜产亚硝酸真杆菌测定结果分析 谭颖慧,朱晓敏,李蔚,郭玉娥

紫杉醇产生菌HQD33的鉴定 于寒颖,孙剑秋,张鹏,张彦丰,凌洪博,解玉红,周东坡,平文祥

沈阳地区婴幼儿RSV感染的病原学调查研究 赵晓云,郭承吉,蔡栩栩,赵玉坤

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DNA鉴定方法 曾东方,罗信昌

啤酒废酵母的综合利用 常雅宁,俞建瑛,袁勤生

微乳液凝胶及其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进展* 黄锡荣,张文娟,宋少芳,李越中,曲音波

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研究进展 金莉莉,王芳,郭振坤,王秋雨,奈淑娟

蜡状芽孢杆菌与金矿化的协同演化作用机制* 汤显春,谢树成

瘤胃微生物在有机废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庆今,刘焕彬,胡勇有

真菌发酵生产鱼油特征脂肪酸 吴克刚,杨连生,柴向华

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 桂永珠,池景良,胡永兰

人畜共患的衣原体病 李长信,李欣,杨维成,杜建华,李莉

HIV-1CN嵌合基因与IL-2基因共表达产物诱导产生CTL的实验研究 郭焱,郭巍,张学英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李梅,李永明

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升白细胞活性的研究 张秀华,常笛,刘洪吉吉,陈军

野生松乳菇菌种分离的研究 冀宝营,陈超,邓春海,王志,李鑫

酸的发酵条件初探 朱萌,罗鸣

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的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 朱建良,李冬梅

冬季日光温室滑菇栽培技术 韩志东,王应明,张静伟

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李冰洁

含硒类球红细菌的研究 王劲松,俞吉安,张承康

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的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姜永强,郑玉玲,宁保安,马茹,王景林,高志贤

粘质沙雷氏菌武汉株PLA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 苏磊,童骁,宋建华,孙松柏,陈涛

DFM菌株生理特性的测试以及摇床发酵条件的优化 张利刚,孙智杰,吴颖

苯酚好氧降解菌的驯化和筛选 沈齐英,申林波

白色念珠菌胃癌株对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 高仕瑛,陈丽丽,邓仲良,欧阳颐

苯酚降解菌phen8的分离筛选及其16SrDNA序列分析 向述荣,陈秀蓉,王亚馥,林敏

海洋细菌9912肽抗生素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王烈,胡江春,王书锦

纤维素酶解制取高活性壳聚糖 孟玲,张忠泽,夏朝晖

多孔菌Polyporus W38漆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王宜磊,周长路

聚-β-羟基丁酸(PHB)在细菌建立感受态中的作用 李文化,谢志雄,陈向东,沈萍

全球野生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李荣春,杨志雷

木霉属真菌的系统学及其应用研究 高云超,莫卫军,邝哲师

灵芝的开发及加工研究新进展 谢意珍,张智,李森柱,李崇

巴西蘑菇多糖研究进展 张琴,谢丽源,董艳珍

松茸半人工栽培的研究现状 李维国,常立民,赵永光

关于生物制氢 魏琪,孙启玲,张兴宇

HIV-gag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郭焱,郭巍,张应玖,金宁一

人工培养蛹虫草 李琇

光照对螺旋藻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尤珊,郑必胜,郭祀远

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调查 宁德清,房翠平,卞爱红

篇6

生态农业主要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这种新型的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够节省生产的成本,节约能源,进而实现农业环境的自净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纵观这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属于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以及多成分有机组合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内外交流、开放循环以及关系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其利用多层次的物质循环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效率。例如,在生态农业系统内微生物可以利用植物作载体,可以将植物的秸秆、树叶以及草等植物进行加工处理,生成饲料,饲料可以喂食牲口,牲口的粪便又可以养蘑菇、饲养其他的动植物,将饲养的动植物喂食另外种类的生物。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市郊生态系统。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的。

2微生物技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2.1微生物在肥料中的作用利用特定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废弃物、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从而解决和控制污染问题,进而为作物提供养分。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生物有机肥就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兽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而来的。这种肥料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植物根际的微环境,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能,同时还减少了合成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合成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微生物技术将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方法。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式的今天,微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2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中的农药降解起主要作用,目前已经分离出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因它们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所以难以大规模使用。近期又有学者提出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农药残留。由此可见,如何更多、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解决农药残留是生态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微生物在大型生态农场中的作用在大型生态农场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排污系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每年都以单调递增的速度增长。现代的养殖场将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来,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养殖场的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能源供应紧张的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生物围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与废物进行处理。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有机废物就会转化为能源、肥料、化工产品甚至是食品。

2.4微生物技术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庭院经济营养项目较多,集约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资金周转与积累较快。其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被人们所接受。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粪便与生活垃圾进入发酵池,可以直接改变生活环境。这样的方式构成了多层次、多途径与多功能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为生物技术应用于其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结语

篇7

作为专业从事食品及环境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安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普生化)积极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先进的检测技术、仪器设备及技术应用方案。为了适应目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需求,安普生化最新引进了美国Neogen公司的Soleris微生物实时光电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Soleris系统基本介绍

Soleris实时光电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由微生物实时光电检测仪,基于windows系统的Soleris分析软件和各种特异性的Soleris微生物检测试剂瓶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基于传统的培养基理论和染色技术,并结合了光电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模块化分析系统,对产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实时快速,准确灵敏,检测量大等诸多优势:一般1分钟内即可完成单个样品从加样到上机检测所需的全部操作,而且单台仪器可同时对128个样品进行检测;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常规项目在6―24小时内即可得到定量的检测结果,而且可自动完成对检测数据的接收与分析,并形成检测报告。

Soleris系统现已获得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认证,NSF(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认证,并被UPS(美国药典)推荐为替代传统平板的有效方法之一。Soleris系统可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霉菌、李斯特菌,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假单孢菌、腐败菌、革兰氏阴性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检测。广泛适用于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生产加工企业的环境检测、卫生监控以及无菌检测,挑战实验和保质期实验。该系统因其适用范围广检测项目多,快速高效,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0多个国家的600多家客户所使用。

目前,安普生化作为Soleris系统在中国的设备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可为众多客户提供了有效的Soleris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包括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放货截点时间分析等,据此对产品进行定量检测,并为快速放货提供依据。

Soleris系统在乳品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此案例为Soleris系统对巴氏灭菌乳、冰激凌、酸奶中大肠菌群的定量检测解决方案,包含标准曲线。不同菌含量水平下对应的检出时间对比,以及由标准曲线和产品的限量标准分析出的放货截点时间等。

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图2-图4为相应产品的大肠菌群标准曲线图):

根据标准曲线,下表列出了巴氏灭菌奶,冰激淋和酸奶中不同菌落形成单位(CFLJ)水平下的大肠菌群所对应的检出时间。

由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大肠菌群含量水平为10 CFU/g(mL)时,三种产品仅需8.0h,10.5h,11.5h即可检出,与传统的MPN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相比,检测时间显著缩短。

此外,根据表2中数据和产品的限量标准,还可以确定快速放货的截点时间,如表3所示(注:表中冰淇淋产品标准为美国标准)。

篇8

微生物燃料电池并不是新兴的东西,利用微生物作为电池中的催化剂这一概念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存在,并且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家庭污水的设想也于1991年实现。但是,经过提升能量输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则是新生的,为这一事物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MFCs将可以被生物降解的物质中可利用的能量直接转化成为电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只需要使细菌从利用它的天然电子传递受体,例如氧或者氮,转化为利用不溶性的受体,比如MFC的阳极。这一转换可以通过使用膜联组分或者可溶性电子穿梭体来实现。然后电子经由一个电阻器流向阴极,在那里电子受体被还原。与厌氧性消化作用相比,MFC能产生电流,并且生成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废气。

与现有的其它利用有机物产能的技术相比,MFCs具有操作上和功能上的优势。首先它将底物直接转化为电能,保证了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其次,不同于现有的所有生物能处理,MFCs在常温,甚至是低温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有效运作。第三,MFC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因为它所产生的废气的主要组分是二氧化碳,一般条件下不具有可再利用的能量。第四,MFCs不需要能量输入,因为仅需通风就可以被动的补充阴极气体。第五,在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MFCs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同时也扩大了用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的燃料的多样性。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代谢

为了衡量细菌的发电能力,控制微生物电子和质子流的代谢途径必须要确定下来。除去底物的影响之外,电池阳极的势能也将决定细菌的代谢。增加MFC的电流会降低阳极电势,导致细菌将电子传递给更具还原性的复合物。因此阳极电势将决定细菌最终电子穿梭的氧化还原电势,同时也决定了代谢的类型。根据阳极势能的不同能够区分一些不同的代谢途径:高氧化还原氧化代谢,中氧化还原到低氧化还原的代谢,以及发酵。因此,目前报道过的MFCs中的生物从好氧型、兼性厌氧型到严格厌氧型的都有分布。

在高阳极电势的情况下,细菌在氧化代谢时能够使用呼吸链。电子及其相伴随的质子传递需要通过NADH脱氢酶、泛醌、辅酶Q或细胞色素。Kim等研究了这条通路的利用情况。他们观察到MFC中电流的产生能够被多种电子呼吸链的抑制剂所阻断。在他们所使用的MFC中,电子传递系统利用NADH脱氢酶,Fe/S(铁/硫)蛋白以及醌作为电子载体,而不使用电子传递链的2号位点或者末端氧化酶。通常观察到,在MFCs的传递过程中需要利用氧化磷酸化作用,导致其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5%。常见的实例包括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微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以及Rhodoferaxferrireducens。

如果存在其它可替代的电子受体,如硫酸盐,会导致阳极电势降低,电子则易于沉积在这些组分上。当使用厌氧淤泥作为接种体时,可以重复性的观察到沼气的产生,提示在这种情况下细菌并未使用阳极。如果没有硫酸盐、硝酸盐或者其它电子受体的存在,如果阳极持续维持低电势则发酵就成为此时的主要代谢过程。例如,在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能的反应是:C6H12O6+2H2O=4H2+2CO2+2C2H4O2或6H12O6=2H2+2CO2+C4H8O2。它表明,从理论上说,六碳底物中最多有三分之一的电子能够用来产生电流,而其它三分之二的电子则保存在产生的发酵产物中,如乙酸和丁酸盐。总电子量的三分之一用来发电的原因在于氢化酶的性质,它通常使用这些电子产生氢气,氢化酶一般位于膜的表面以便于与膜外的可活动的电子穿梭体相接触,或者直接接触在电极上。同重复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这一代谢类型也预示着高的乙酸和丁酸盐的产生。一些已知的制造发酵产物的微生物分属于以下几类:梭菌属(Clostridium),产碱菌(Alcaligenes),肠球菌(Enterococcus),都已经从MFCs中分离出来。此外,在独立发酵实验中,观察到在无氧条件下MFC富集培养时,有丰富的氢气产生,这一现象也进一步的支持和验证这一通路。

发酵的产物,如乙酸,在低阳极电势的情况下也能够被诸如泥菌属等厌氧菌氧化,它们能够在MFC的环境中夺取乙酸中的电子。

代谢途径的差异与已观测到的氧化还原电势的数据一起,为我们一窥微生物电动力学提供了一个深入的窗口。一个在外部电阻很低的情况下运转的MFC,在刚开始在生物量积累时期只产生很低的电流,因此具有高的阳极电势(即低的MFC电池电势)。这是对于兼性好氧菌和厌氧菌的选择的结果。经过培养生长,它的代谢转换率,体现为电流水平,将升高。所产生的这种适中的阳极电势水平将有利于那些适应低氧化的兼性厌氧微生物生长。然而此时,专性厌氧型微生物仍然会受到阳极仓内存在的氧化电势,同时也可能受到跨膜渗透过来的氧气影响,而处于生长受抑的状态。如果外部使用高电阻时,阳极电势将会变低,甚至只维持微弱的电流水平。在那种情况下,将只能选择适应低氧化的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及专性厌氧微生物,使对细菌种类的选择的可能性被局限了。

MFC中的阳极电子传递机制

电子向电极的传递需要一个物理性的传递系统以完成电池外部的电子转移。这一目的既可以通过使用可溶性的电子穿梭体,也可以通过膜结合的电子穿梭复合体。

氧化性的、膜结合的电子传递被认为是通过组成呼吸链的复合体完成的。已知细菌利用这一通路的例子有Geobactermetallireducen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以及Rhodoferaxferrireducens。决定一个组分是否能发挥类似电子门控通道的主要要求在于,它的原子空间结构相位的易接近性(即物理上能与电子供体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门控的势能与阳极的高低关系则将决定实际上是否能够使用这一门控(电子不能传递给一个更还原的电极)。

MFCs中鉴定出的许多发酵性的微生物都具有某一种氢化酶,例如布氏梭菌和微肠球菌。氢化酶可能直接参加了电子向电极的转移过程。最近,这一关于电子传递方法的设想由McKinlay和Zeikus提出,但是它必须结合可移动的氧化穿梭体。它们展示了氢化酶在还原细菌表面的中性红的过程中扮演了某一角色。

细菌可以使用可溶性的组分将电子从一个细胞(内)的化合物转移到电极的表面,同时伴随着这一化合物的氧化。在很多研究中,都向反应器中添加氧化型中间体比如中性红,劳氏紫(thionin)和甲基紫萝碱(viologen)。经验表明这些中间体的添加通常都是很关键的。但是,细菌也能够自己制造这些氧化中间体,通过两种途径:通过制造有机的、可以被可逆的还原化合物(次级代谢物),和通过制造可以被氧化的代谢中间物(初级代谢物)。

第一种途径体现在很多种类的细菌中,例如腐败谢瓦纳拉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以及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近期的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中间物影响着MFCs的性能,甚至普遍干扰了胞外电子的传递过程。失活铜绿假单胞菌的MFC中的这些与代谢中间体产生相关的基因,可以将产生的电流单独降低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由一种细菌制造的氧化型代谢中间体也能够被其他种类的细菌在向电极传递电子的过程中所利用。

通过第二种途径细菌能够制造还原型的代谢中间体——但还是需要利用初级代谢中间物——使用代谢中间物如Ha或者HgS作为媒介。Schroder等利用E.coliK12产生氢气,并将浸泡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由聚苯胺保护的铂催化电极处进行再氧化。通过这种方法他们获得了高达1.5mA/cm2(A,安培)的电流密度,这在之前是做不到。相似的,Straub和Schink发表了利用Sulfurospirillumdeleyianum将硫还原至硫化物,然后再由铁重氧化为氧化程度更高的中间物。评价MFCs性能的参数

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功率大小依赖于生物和电化学这两方面的过程。

底物转化的速率

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菌细胞的总量,反应器中混合和质量传递的现象,细菌的动力学(p-max——细菌的种属特异性最大生长速率,Ks——细菌对于底物的亲和常数),生物量的有机负荷速率(每天每克生物量中的底物克数),质子转运中的质子跨膜效率,以及MFC的总电势。

阳极的超极化

一般而言,测量MFCs的开放电路电势(OCP)的值从750mV~798mV。影响超极化的参数包括电极表面,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电极电势,电极动力学以及MFC中电子传递和电流的机制。

阴极的超极化

与在阳极观测到的现象相似,阴极也具有显著的电势损失。为了纠正这一点,一些研究者们使用了赤血盐(hexacyanoferrate)溶液。但是,赤血盐并不是被空气中的氧气完全重氧化的,所以应该认为它是一个电子受体更甚于作为媒介。如果要达到可持续状态,MFC阴极最好是开放性的阴极。

质子跨膜转运的性能

目前大部分的MFCs研究都使用Nafion—质子转换膜(PEMs)。然而,Nafion—膜对于(生物)污染是很敏感的,例如铵。而目前最好的结果来自于使用Ultrex阳离子交换膜。Liu等不用使用膜,而转用碳纸作为隔离物。虽然这样做显著降低了MFC的内在电阻,但是,在有阳极电解液组分存在的情况下,这一类型的隔离物会刺激阴极电极的生长,并且对于阴极的催化剂具有毒性。而且目前尚没有可信的,关于这些碳纸-阴极系统在一段时期而不是短短几天内的稳定性方面的数据。

MFC的内在电阻

这一参数既依赖于电极之间的电解液的电阻值,也决定于膜电阻的阻值(Nafion—具有最低的电阻)。对于最优化的运转条件,阳极和阴极需要尽可能的相互接近。虽然质子的迁移会显著的影响与电阻相关的损失,但是充分的混合将使这些损失最小化。

性能的相关数据

在平均阳极表面的功率和平均MFC反应器容积单位的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2提供了目前为止报道过的与MFCs相关的最重要的的结果。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以电极表面的mA/m以及mW/m2两种形式表示功率输出的值,是根据传统的催化燃料电池的描述格式衍生而来的。其中后一种格式对于描述化学燃料电池而言可能已经是充分的,但是MFCs与化学燃料电池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因为它所使用的催化剂(细菌)具有特殊的条件要求,并且占据了反应器定的体积,因此减少了其中的自由空间和孔隙的大小。每一个研究都参照了以下参数的特定的组合:包括反应器容积、质子交换膜、电解液、有机负荷速率以及阳极表面。但仅从这一点出发要对这些数据作出横向比较很困难。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以阳极仓内容积(液体)所产生的瓦特/立方米(Watts/m3)为单位的形式,作为反应器的性能比较的一个基准还是有帮助的。这一单位使我们能够横向比较所有测试过的反应器,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研究,还可以拓展到其它已知的生物转化技术。

此外,在反应器的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库仑效率是基于底物实际传递的电子的总量与理论上底物应该传递的电子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来计算。能量效率也是电子传递的能量的提示,并结合考虑了电压和电流。如表2中所见,MFC中的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明确的。需要强调的是在特定电势的条件下电子的传递速率,以及操作参数,譬如电阻的调整。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参数的问题的话,必须要确定是最大库仑效率(如对于废水处理)还是最大能量效率(如对于小型电池)才是最终目标。目前观测到的电极表面功率输出从mW/m2~w/m2都有分布。

优化

生物优化提示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细菌组合,以及促使细菌适应反应器内优化过的环境条件。虽然对细菌种子的选择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细菌增殖的速率,但是它并不决定这一过程产生的最终结构。使用混合的厌氧-好氧型淤泥接种,并以葡萄糖作为营养源,可以观察到经过三个月的微生物适应和选择之后,细菌在将底物转换为电流的速率上有7倍的增长。如果提供更大的阳极表面供细菌生长的话,增长会更快。

批处理系统使能够制造可溶性的氧化型中间体的微生物的积累成为了可能。持续的系统性选择能形成生物被膜的种类,它们或者能够直接的生长在电极上,或者能够通过生物被膜的基质使用可移动的穿梭分子来传递电子。

通过向批次处理的阳极中加入可溶性的氧化中间体也能达到技术上的优化:MFCs中加入氧化型代谢中间体能够持续的改善电子传递。对这些代谢中间体的选择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出于经验性的,而且通常只有低的中间体电势,在数值约为300mV或者还原性更高的时候,才认为是值得考虑的。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足够高的电势的氧化中间体,才能够使细菌对于电极而言具有足够高的流通速率,同时还需参考是以高库仑效率还是以高能量效率为主要目标。

一些研究工作者们已经开发了改进型的阳极材料,是通过将化学催化剂渗透进原始材料制成的。Park和Zeikus使用锰修饰过的高岭土电极,产生了高达788mW/m2的输出功率。而增加阳极的特殊表面将导致产生更低的电流密度(因此反过来降低了活化超极化)和更多的生物薄膜表面。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微小的孔洞很容易被被细菌迅速堵塞。被切断食物供应的细菌会死亡,因此在它溶解前反而降低了电极的活化表面。总之,降低活化超极化和内源性电阻值将是影响功率输出的最主要因素。

IVIFC:支柱性核心技术

污物驱动的应用在于能够显著的移除废弃的底物。目前,使用传统的好氧处理时,氧化每千克碳水化合物就需要消耗1kWh的能量。例如,生活污水的处理每立方米需要消耗0.5kWh的能量,折算后在这一项上每人每年需要消耗的能源约为30kWh。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些技术,特别是针对高强度的废水。在这一领域中常用的是UpflowAnaerobicSludgeBlanket反应器,它产生沼气,特别是在处理浓缩的工业废水时。UASB反应器通常以每立方米反应器每天10~20kg化学需氧量的负荷速率处理高度可降解性的废水,并且具有(带有一个燃烧引擎作为转换器)35%的总电力效率,意味着反应器功率输出为0.5~1kW/m3。它的效率主要决定于燃烧沼气时损失的能量。未来如果发展了比现有的能更有效的氧化沼气的化学染料电池的话,很可能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

能够转化具有积极市场价值的某种定性底物的电池,譬如葡萄糖,将以具有高能量效率作为首要目标。虽然MFCs的功率密度与诸如甲醇驱动的FCs相比是相当低的,但是对于这项技术而言,以底物安全性为代表的多功能性是它的一个重要优势。

篇9

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菌丝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种古老而广泛的共生体,与陆地上80%以上的植物都存有共生关系。它会将菌丝延伸到土壤中以扩大吸收面积,从而提高对土壤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植物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抗旱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宿主细胞与真菌细胞之间所有矿质养分的交换,主要发生在真菌与植物交界面上,且已有人在研究AM真菌在吸收不同氮源的情况下如何向宿主植物运转氮,但却没人能够证明AM通过什么载体向寄主植物运转氮。经过艰苦攻关,金海如发现并证明,这个载体就是精氨酸—一种较难被吸收和利用的氨基酸。

金海如利用实验证明,AM真菌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不同来源的氮,并将其合成为精氨酸,尔后精氨酸再通过尿素循环中的精氨酸酶分解为鸟氨酸和尿素,尿素又进一步被脲酶分解释放出铵根离子。而铵根离子则能跨越植物根皮细胞质膜,以氨的形式释放到寄主植物的细胞质内被进一步吸收利用。同时,金海如还发现了AM真菌孢子对不同外源氮的吸收和代谢的机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说是AM真菌代谢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已陆续在《Nature》《New Phytologist》等刊物上发表,且已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了授权。

但金海如对AM真菌的研究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一番更深入地研究之后,他先于世界各国科学家发明了利用丛枝菌根真菌生产高效生物氮肥的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发明了规模化生产丛枝菌根真菌的纯培养技术,对推广该真菌用于粮食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金海如的生物氮肥除了具备肥料的功效之外,还具有活化土壤养分、改善作物矿质营养、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效率、提高植物抗旱和抗病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以及调节和控制植物的多样性等功效。同时,利用此项技术还能解决一些行业产生的氮、磷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篇10

关键词: 微生物 实践教学 “三步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每年招收数百万名大学本科生,招生规模已居世界第一[1],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是一个全国关注的问题和难题,解决之路只能是深化改革[2]。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这种对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在食品专业中,微生物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微生物是生物、食品、环境等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涉及学科多,技术性强,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又具有显著的应用实践意义[3],微生物学是实践性、应用性最强的学科之一,与工业生产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发酵工业的灵魂和动力的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食品工业中必须进行的微生物检验等,都需要用到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是微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微生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思维,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微生物实践教学多是单一的实验课形式,由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再模仿操作,根据教材安排一些内容缺乏内在联系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技能训练[4]。实验教学往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反映这样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为改变这一现状,我院微生物课程组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微生物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初步构建与探索出了包含理论提升、实践创新、总结提高三个阶段的“三步走”实践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完整统一。同时,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性、规范性、开放性的原则,致力于全面提高我院学生的实践技能,以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新思路、新任务和新目标。

一、理论提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微生物实验课堂上,教师负责讲解有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步骤,学生负责按教师的要求操作。这样的教学弊端是,学生对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领悟,也不能有效地把握实验的整体,更无法独自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教学的思路必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和方法,具备再学习能力,为今后走进社会,承担新的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提高素质。能力培养和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是本改革的项目核心,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二、实践创新――实践教学与理论实际紧密结合

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模拟教材上的某一实验或消化某一知识点上,即验证性和模拟性实践,而是要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做“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实验中,带领学生参观葡萄酒厂、神内胡萝卜汁厂,了解酵母菌发酵葡萄酒、果醋的原理,并在葡萄园区采摘葡萄样品,在苹果园采摘苹果样品,以及选用新疆特色奶酪、酸奶为样品,使学生参与理论了解采样发酵分离纯化的全过程,学生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不同样品,查阅相关文献,选用不同培养基对照培养,实验结果较好。事实证明,对于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实验,学生学习态度更认真,不仅提高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总结提高――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提高教学质量

在积极总结、认真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专业指导老师针对学生在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出总结,然后开展一次面对全体学生的经验总结和交流大会,力求提高全体学生实践的整体水平。但是探索新课程改革,不仅要在教学上进行改革,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把项目研究与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师进行科研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提高课程实践教学质量。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增强课程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市场适应性及前瞻性。我院在实践教学上,不仅完善了课程教学,还加强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了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交流,完善了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如各实验室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可以共同使用和借用;精密仪器由专业老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可以互相交流探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授课结束后,任课教师不再仅带学生做实验,而是为学生找项目,带领学生做项目,达到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双赢效果。

总体来说,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之后,现阶段我们的“三步走”实践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在我院校引起了强烈反响。然而,“三步走”实践教学法仍然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不足,但困难无法阻挡我们探索与前进的脚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实施“三步走”教学战略,不断充实和拓展实践教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使实践教学形成长期化、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科学教学体系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付香斌,申灵.微生物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农业,2012,06:28-30.

[2]张捷,袁勇军,管峰,张慧恩.改革微生物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2:18-19-114.

[3]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