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7:3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舞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舞蹈论文

篇1

关键词:体育舞蹈价值体育运动

价值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价值的产生是由物质、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人们需要的程度。“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日本、英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前来我国进行表演与教学。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组织了相应活动,掀起了全国各地学习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我国体育舞蹈在体育中的作用已被国家教委所重视,1987年国家教委为高师体育增设了体育舞蹈课,一些大学在体育课中也增加了体育舞蹈的内容。体育舞蹈在我国得到如此迅猛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其自身功能与价值所决定的。为了能使体育舞蹈在我国长期稳定的发展,应首先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研究,以求得共识。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了几方面研究,旨为广泛宣传推广这一新兴体育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运动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体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在娱乐中运动,达到更好地完善自身,改造自我,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体育舞蹈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的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活动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

运动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把运动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更好地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实现体育的目的。体育舞蹈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体育舞蹈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具有明显的体育运动学价值,因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当今社会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2生理学价值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的学科。根据运动负荷的价值或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即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接近或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的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之间虽无不良的反应,但亦未能出现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通常把一般人的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保持在120—140次/分之间。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20—140次/分情况下活动,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查阅有关资料可知,华尔兹最高平均心率为142.8次/分,探戈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2.6次/分,恰恰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5.2次/分,牛仔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72.8次/分,以上四种舞蹈对健身效果明显,具有生理学价值。

3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踞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另外体育舞蹈还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由于体育舞蹈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4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

篇2

1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开展的影响因素

1.1业余体育舞蹈的参与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因素。调查发现: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参与者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其中塑造形体占68%、兴趣培养占78%和健身健美占73%;占有运动动机中重要部分。体育舞蹈能使体态端正,以美的形体展示优美的舞姿,纠正不良的身体姿态,达到塑造美的形体的效果。参与体育舞蹈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增进感情与交流。而少儿体育舞蹈可以扩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功效。

1.2业余体育舞蹈的经费投入

吉首市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加体育舞蹈活动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如进行练习时的专业的衣服、舞蹈鞋等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调查发现:学习体育舞蹈活动的费用主要是家人支持,其次为个人的工资支付,极少的是由单位出资。可见,体育舞蹈活动消费也属于较高水平的消费,参与者需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1.3教练员年龄结构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教练员普遍在20—30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有旺盛的,有足够的身体条件来完成教学工作。但在实践经验方面没有年长的人多,心智能力不足,都会给年轻的教练员的执教带来不利影响;而30岁以上的仅占两成,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非常承受,而且有较长的工作经验,但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却不多。

1.4教练员学缘结构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教练员所调查的10人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1人,本科生学历的有4人,大专学历的有5人,这说明教师的整体学历结构较合理。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有2人,通过考级考证的教师有2人,通过专业院校系统学习的教师有6人,这些教练员的舞蹈基础较好,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同时,由于大多数的教师不能外出进修的机会,导致体育舞蹈教学的信息和知识更新速度慢,新的运动技术知识得不到及时的传授。所以,吉首市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体育舞蹈教练员的教学素质,重点培养一批年轻教练员,创造更多外出进修机会。

1.5教练员执教年限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教练员中,执教年限1—2年的有4位,而执教年限3—5年的有6位。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教练员都参加过体育舞蹈训练,有些甚至参加过各地区及全国体育舞蹈比赛,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吉首市体育舞蹈教师整体上执教年限较长。所以在提升年轻教练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整个市区的教练员教学能力不断完善。

1.6管理员管理水平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管理员中,从业年限为1年以下的有4位,从业年限1年—3年的有4位,而从业年限为3—5年的有2位,从业年限为5年以上的有2位。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管理员的管理经验较少,管理员从业年限较短。

1.7管理员业务能力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管理员中,接受过专业管理培训的有3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管理培训的有7人,通过调查了解到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管理员接受管理培训的机会较少,一些管理知识和手段过时,不利于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所以,吉首市应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体育舞蹈管理员的专业管理知识,创造更多外出进修机会。

2影响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开展的因素分析

2.1体育舞蹈宣传力度不够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参与者对该运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在被调查的100名成员中,仅有19人表示对此项运动非常了解,25人表示比较了解,46人表示不太了解,正确地了解体育舞蹈的概念与内涵有助于促进该活动的发展。在吉首市调查人员中了解体育舞蹈活动的途径,有14%的人表明通过网络电视了解,36%的人表明通过市区广告了解;45%的人通过朋友介绍了解,还有5%的人通过其他方式了解。业余体育舞蹈参与者了解该项运动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但排在第一位的却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而作为现代信息传递工具的网络电视却排第三位,这说明吉首市对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向广大市区人民宣传其健身、娱乐、交际的功能,应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媒介,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区人们传播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与健身功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市区体育舞蹈活动中来。

2.2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赛事较少

大众性的体育活动竞赛对市区体育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和鼓舞作用。每年定期举办一定的市区体育舞蹈比赛或表演,既能丰富市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群众参与该运动的积极性,对促进市区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作用。调查发现,吉首市每年举办的体育舞蹈赛事和表演活动少之又少,因此,相关机构应多举办或参与此相关的赛事,让广大参与者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市区业余体育舞蹈活动中来。

2.3参与者以少儿和中老年人为主,缺少年轻人的参与者

体育舞蹈是一种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业余体育舞蹈的形式更多样,适合男女老少共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进行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人群多集中在少儿和中老年人,其原因在于:少儿活泼好动,舞蹈学习对少儿的身心都有很大帮助;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舞蹈活动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结交一些朋友,轻松地度过闲暇时间。而年轻人由于面临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参与业余体育舞蹈的机会很少,造成了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缺少年轻人的参与,使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参与者缺乏活力与青春。

2.4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场地不够合理、设施不够完善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场地集中在室内舞蹈房和广场、公园,缺少较为标准的舞蹈室和器材设备等。这样使得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开展和推广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发展,提高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普及和水平,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体育舞蹈场馆设施建设,完善硬软件条件。

3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发展对策

3.1加强对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宣传力度

多组织各类体育舞蹈比赛,增加少儿、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参赛的频率,调动参与者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宣传体育舞蹈运动,相关机构可聘请高水平运动员来本市进行表演及宣传体育舞蹈的魅力,开阔各界人士的眼界,增强体育舞蹈的观念和意识,激发年轻人参与活动的热情。

3.2加强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教练员的培养

重视教练员队伍质量,对于各专业学校和业余培训班的教师应进行严格把关。所有体育舞蹈教师必须通过资格认证,同时也需定期外出进修,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方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使一批在岗的青年教练员迅速成长起来。

3.3加强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场地设施的建设

通过社会赞助和其他途径来改善环境和设施。不仅起到宣传的作用,还可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使其更好的安心服务体育舞蹈这一行业。同时,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和国标舞协会应加强对这些业余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和舞蹈场所的评审和监察工作,不同层次的训练应具备相应水平的场所,以保证完善场所所需的设施。

3.4加大对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

篇3

一、分解技术练习与完整技术练习相结合

对于体育舞蹈的初学者或者运动基础较为薄弱的大学生,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是较为复杂的,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作技术的分解,制定合理的教学与练习内容,实施合理的训练强度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以恰恰舞的前进走步为例,一个完整的前进走步包含了动作的节奏、髋关节的律动、身体的姿态、以及锁步的分解动作技术。要做出完成的恰恰前进走步就要将以上几项技术分别组织教学与练习,因此在教学与练习的实践操作中要循序渐进、合理分解、逐项练习,逐一掌握分解技术,在分解技术掌握牢固的前提下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的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进入了完整技术的练习阶段,仍需适当安排分解技术的练习以利于规范和巩固完整的动作技术。

二、单一舞步练习与套路组合练习相结合

单个舞步是构成体育舞蹈各舞蹈的基础与核心,在体育舞蹈学习初始阶段,学习与练习重点都集中在单一的基础舞步,因为在每一个基础舞步当中都包含了若干重要的舞步基本技术信息,以恰恰舞的纽约步(newyorkstep)为例,完成一次左右两个方向的纽约步,包含了转体运动、身体重心的前后、左右方向的转移,髋关节的摆动等基本技术,为了将舞步的基本技术定型,打好舞蹈练习的基础,重复练习单一的舞步是必要的。单一舞步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动作定型产生良好的效果。体育舞蹈表演是以舞蹈套路为基本表现形式,因此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舞步基础之上即可将各单一基本舞步科学组合,过渡至舞步组合的练习。舞步组合练习难度较单一舞步练习难度有较大的增加,这有利于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升练习的效果。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根据练习的目标将两种练习形式相互结合,合理组织,融会贯通。

三、慢速练习与快速练习相结合

体育舞蹈十个项目当中伦巴、华尔兹音乐与动作速度较慢,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快步舞音乐与动作速度较快,但无论音乐与动作的速度的快慢,在进行动作技术的训练时,都应以慢速练习为起始,慢速练习时,练习者能较好的控制动作细节,并充分表现动作,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的动作技术定型。当动作技术较熟练时,逐渐加快练习的速度,当动作在快速的节奏下不能完全保证正确的动作或出现动作变形时则应及时回归到慢速练习并注重动作的控制练习,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要结合实际练习的情况将快速练习与慢速练习灵活运用。

四、男女搭配练习与“女女”搭配练习相结合

体育舞蹈表演中,男士与女士搭配共同完成舞蹈套路,在表演中,男士表现出绅士风度与阳刚的气质与舞姿,是女士舞步的引带者,女士表现出柔美、活泼的的舞姿,是双人表演的焦点所在。男女配合完成套路是体育舞蹈的显著特征。但在教学课堂中常遇到男女学生人数不对等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可将男生与女生配合练习与女生与女生配合练习的形式结合起来,在女生与女生配合练习的组次中,通过身高差异来拟定领带者与被领带者,身高较高的学生作为领带者,身高较低的学生作为被领带者。将男女搭配练习与“女女”搭配练习的形式相结合能较好解决了男女学生人数不对等的情况。同时,部分性格较内向羞怯的学生与异性组合会感觉羞怯,强烈的羞怯感与紧张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与练习的效果,此时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合理分配练习组次,遵循他们的练习意愿既与同性搭伴进行练习,能缓解练习与学习时产生的过渡的紧张感,有效的提升了学与练的效率,女生与女生搭伴练习或男生与男生搭伴练习直到动作较为熟练,再进行男女搭伴练习,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五、单人练习与双人练习相结合

单人练习是指以个体为中心,学生单独进行舞步练习,不需要与他人配合,单人练习降低了拉丁舞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舞蹈配合的难点以及教学的难点。双人练习是指两人配合进行舞步练习,双人练习的基础是双方都要掌握一定的基础动作,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配合能力,难度大于单人练习。在大学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练习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单人练习为主的练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动作技术的形成,而单人练习同样能够舞蹈的基本动律、基本技术和花样套路有效的表现出来,在课堂当中以单人舞蹈练习为主,既可以有效的解决男女学生人数悬殊较大以及学生找不到合适舞伴的问题,同时也适合入门级别的技术水平,十分契合广大学生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单人练习进行到比较顺利而成熟的阶段,再加入较为简易优美的双人动作练习,如纽约步、定点转等基础动作,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六、分组练习与集体练习相结合

分组练习是运用较广的教学练习形式,是指根据教学任务、练习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分组练习的操作要注重几个要点:(1)指定小组负责人,一般由舞步技术学习较好的学生担任,(2)指定练习任务与时间限度,以及要达到的目标,(3)设定小组间比赛规则,制定奖励与惩罚措施。教师在分组练习进行时实施各组练习情况的监测与指导。分组练习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影响:首先,奖惩措施的制定能显著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的与练习兴趣;其次,通过小组成员与负责人的协作与努力,小组成员共同达到设定的目标,通过合作的形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再次,比赛形式的小组动作展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现力与心理素质;最后,教师此时能观测到学生个体的练习情况并及时给与单独的指导。集体练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起进行教学内容的练习,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练习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合理安排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

篇4

1.1研究对象

从武汉体育学院2013级本科公共体育课体育舞蹈选项班中随机选取了取学生80人,其中男女生各40人,分成实验组(男女生各22人)和对照组(男女生各18人)两大组。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整理和大量查阅心理学、心理训练和表象运动研究方面,以及体育舞蹈教学、教育学等的著作和文献资料。(2)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工具SPSS19.0处理各种实验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3)教学实验法。运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组相互比较,实验期为32个学时。通过给予两个组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影像资料、测试条件,再对实验班使用表象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此同时对对照班采用一般的传统教学方法。

2实验设计与实施

2.1实验设计

根据“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将成套动作的表象训练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掌握动作阶段。在初学阶段,学生通过视觉的感知来领悟新动作,此时大脑的神经还处于泛化阶段,还未形成内抑制过程。这时,教师如果能通过采取给学生观看视频或图像的方式进行示范教学,并讲解技术动作要点,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改进提高动作阶段。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在对技术的讲解上加大力度,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借助表象训练获得的正确动作、情绪,尽情去回忆整个学习过程,让头脑中表象动作等与现实趋于一致,通过想象逐步完善整体动作、配合及情绪的掌握。(3)协调完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上,教师若能将表象训练和想象训练结合使用,让学生在脑海里回想舞蹈情绪而不是单纯地机械模仿舞蹈动作,通过闭目想象(动作、双人配合过程、舞蹈的情绪)配合做单人小幅度练习,使学生能迅速全面地掌握舞蹈的精髓。

2.2实验的实施

详细的训练步骤:一是,教师演练,学生认真观看并在脑中形成记忆。二是,学生示范,学生首先在脑子里搜索教师示范的动作并进行示范,教师在一旁指正,要求学生熟记动作要领,再逐渐理顺各个动作。三是,模仿动作,重复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闭目听音乐,同时利用想象感觉自己正随着音乐在做练习,这个阶段允许身体及四肢有小幅度动作。教学训练结束后,由其它班体育舞蹈任课教师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2.3实验前数据特点

为确保教学效果,排除相关的其他干扰因素。对所有试验者的身体素质内容、基本技术和一般表象能力进行了检测,并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记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从表1可见,对照班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考试水平都明显输给实验班。这说明将表象法运用到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是极具成效的。另外我们也可以得出,学生们在经过长达2个月的教学实践后,掌握知识的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他们的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和记忆的持久度都优于对照班,且差别显著。而遗忘率的结果显示:表象训练法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方面也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3.2实验分析

(1)学生在表象训练中精神高度集中。这就使得学生的中枢神经要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思维活动会越来越活跃,使得求知欲增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动作,而且大脑会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提出问题,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练习前大脑已经进行了多次想象中的训练,已经加深了对动作的认识,所以实际训练时学生没有出现不知所措、头脑模糊的现象。(2)表象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着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其中最值得强调的是在课程的导学阶段中增设了观察环节,学生可以全局了解体育舞蹈教材的特点以及课程计划和学习目标等,学生带着对课本的疑问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从而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开始积极主动学习。(3)表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表象训练法能让学生体会到多方面的教学指导而不是仅接受某一单向的教学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是能积极参与。我们知道,记忆的保持度与学生的自我参与的程度成正比关系。大脑的潜能在结合动手能力的提高得到最好的开发,动手能力的提高会使得前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4实验研究结论

4.1表象训练利于运动技能和动作的掌握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环节中,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得示范的体育舞蹈动作技能及时在学生的大脑中反复呈现,加之教师的再次指正提醒,对于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表象有积极的影响。

4.2表象训练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

学生经过表象训练,通过在脑海里不断回忆教师的体育舞蹈示范动作,包括这些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顺序、方向、路线等,这样借助机体的肌肉和神经相互结合来加深印象,从而更有效地巩固和加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

4.3表象训练法的应用促进舞蹈动作概念的形成

最初的舞蹈动作教学就是从直观性模仿开始的,但是学习的过程必将历经从模仿阶段进入到开发创新阶段。随着学习者的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体育舞蹈的动作认识加深,模仿的部分也逐渐减少。体育舞蹈的发展从机械的模仿变成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与概括,而这些特征性的概念不可能完全克隆,要以培养学生自觉形成非直观性和概括性为特征的概念。

4.4表象训练促进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和谐

篇5

随机选取邢台学院2012级,体育系体育舞蹈课程2个班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1、2班,其中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2班人数均女生,各30人,无人中途退出。

1.身体素质指标

为了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4项指标,进行测试,选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评分标准测量的身体素质指标:仰卧起坐、立定跳、800m、肺活量;测量工具为田径秒表、皮尺和电子肺活量计。

2.体育舞蹈期末专项技能考核

专项技能考核包括规定套路和自编操两个方面,由4名未参与本实验的资深教师做裁判,满分100分,分别从仪态(10分)、表现力(10分)、编排(20分)、完成(35分)、规定动作(10分)节奏(15分)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后取其均值作为该学生成绩。

3.实验过程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照班采用传统三阶段式教学模式:传授过程中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教师以传授为主,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传授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步伐及基本步伐的组合动作(8学时),教师为主教授成套体育舞蹈动作组合的教学,观看视频(22学时),创编体育舞蹈成套动作(2)。实验班采用“积木”原理教学模式:教师传授且为教学客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构建学习框架,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创建动作库即“积木块”引导学生学习体育舞蹈中不可拆解的基本动作、构成法则(8学时),教师讲解基本动作特点及创编原则。通过观看规定套路、比赛视频,加深“积木块”的理解,规范动作且增加动作难度(22学时),创编体育舞蹈成套动作(2学时)。试验时间均为32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教学场地为同一间舞蹈房。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均由(体育舞蹈教师)本人与刘力老师担任。

4.研究假设

Ho:“积木”原理教学模式在体育舞蹈课的教学中优于传统三阶段式教学模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

实验进行前为了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样本的同质性,在实验前对,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素质状况指标(立定跳、肺活量、仰卧起坐、八百米)与学生体育舞蹈专项技能(教师教授学生4x8拍的体育舞蹈基本步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基本步法;4名未参与本实验的资深教师依据全国体育舞蹈比赛评分规则,考察学生仪态、表现力、完成、规定动作、节奏、编排,进行综合评分后取其均值作为该学生成绩)进行统计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

T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素质状况是否相同进行检验,由表中数据可知,T检验的相伴概率p大于等于0.05,是大概率事件,差异不显著;因此接受T检验的原假设,即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经过32学时的教学实验后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由表中数据可知,规定动作、完成及节奏T检验的相伴概率p大于等于0.05,是大概率事件,差异不显著,即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形态没有显著差异。仪态、表现力和编排T检验的相伴概率p小于0.05,是小概率事件,即认为两个班学生的仪态、表现力、编排有显著差异。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舞蹈学生总分数是否相同进行检验,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舞蹈学生成绩经T检验相伴概率p小于等于0.05,是小概率事件,差异显著,即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舞蹈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

四、结论

1.“积木”原理应用于教学中,是对传统三阶段教学方法的完善。

它增强学生自主性、互动性,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机会,拓展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积木”原理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较传统三阶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编能力。

“积木”原理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是学生在牢固掌握健美操体育舞蹈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发挥创编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体育舞蹈有更深的理解,“积木”块的自由组合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由于动作使学生自己创编的,更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积木”原理体育舞蹈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表现力

篇6

一、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的内涵

问题导向学习(PBL)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先后在商业、法律、教育等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跟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发展。问题导向学习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新课改后有些教师才开始采用问题来组织课堂,针对性较小,内容比较单一,应用的范围也比较狭隘,大多仅限于课堂。

很多专家学者对问题导向学习理论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存在差异,但其核心可归纳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问题导向学习理论侧重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问题导向学习理论和核心要素在于问题,它注重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到学习中,将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问题导向学习理论侧重于小组合作。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很多教师也善于利用问题来组织课堂,然而,其具体做法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各自为战,这种方法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成长。而问题导向学习则侧重于小组合作,在实践中,教师可让每个小组解决不同的问题,也可给出一个问题,让各个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如此,则有助于学生健康快速的成长。

第三,问题导向学习理论侧重主体与主导的角色清晰。面对一个问题,无论问题是人为(教师)造成的,还是成长必需的,都必须由学生自主来解决,这也是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问题导向学习理论在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践中,教师可将探究教学与问题导向学习进行整合,将探究的主题设计为问题,将问题视作一个课题,引导学生或在课堂上解决,或去生活中解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浮力”一课为例。

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以实验来创设课堂情境:将一个空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盆里,此时塑料瓶会浮在水面上;而将塑料瓶灌满水,再次放入水盆中,此时塑料瓶会沉入水底。

问题1:为什么第一次实验塑料瓶会漂浮在水面上?而第二次则沉入水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解答:第一次实验中,空塑料瓶浸入水中后产生压强,而瓶体正起到了传递压强的作用,水面对瓶体产生向上的压力,所以塑料瓶才会浮在水面上。而第二次实验中塑料瓶里灌满了水,则增加了它的质量,水面向上的压力减小,则水会外溢,而塑料瓶则沉入水底。

问题2:物体在空气中是否也会产生浮力?

演示实验:将氢气球放在空中,则气球会上浮;而在氢气球底部的绳子上系上重物,则气球会停留在空中。

问题3:水中的浮力和空气中的浮力有哪些共同之处?能否根据实验总结出浮力的定义?

小组合作解答: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称作浮力。此时浮力的定义则提取出来,由此,学生也学到了关于浮力的知识。然而,知识并不代表技能,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就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例如,提取了浮力的定义后,笔者再次提问:煮饺子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了深刻的物理原理。怎样才能表明饺子煮熟了呢?此时很多学生都说“尝一尝”,而笔者告诉学生,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观察饺子在水中的状态,煮熟的饺子会浮上水面,那是因为饺子的密度变小,体积和浮力变大。如此,学会了浮力,学生也就学会了“煮饺子”这种简答的家务,知识也由此而转化成为简单的技能。

篇7

论文关键词:体育舞蹈,休闲体育,行为模式

 

1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方针指引下,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我国社区、广场和舞厅利用体育舞蹈健身的群众日益增多。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怀化市地处湘西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属于我国中等三线城市,市民消费水平处于中下水平。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也随之有了较大改变,休闲意识已逐步深入到我国各中级城市居民生活当中。体育舞蹈以其清晰、明快的节奏,动感音乐的配合,对健身的促进作用,也浸润入像怀化这类中等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参与体育舞蹈休闲行为的怀化市民。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性质,发放回收认真严谨地设计了《怀化市参与体育舞蹈人群行为模式的调查表,并通过复测的方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信度为(87.8%)。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88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786份人文历史论文,有效率98.25%。在有效问卷中,男235份,占29.9%,女551,占70.1%。以上数据均符合本次调查的要求。具体调查结果见结果与分析图表论文格式模板。

2.2.2文献资料法

通过我院图书馆、各类网站查阅与体育舞蹈人群行为模式的相关资料

2.2.3访谈法

通过与不同区域、性别、年龄的体育舞蹈参与者进行交流,了解他(她)们在参与体育舞蹈的状况。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调查问卷各个具体项目运用EXCEL等软件统计分析,并对调查所得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2.2.5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数据,运用体育心理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目前怀化市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行为模式。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舞蹈休闲行为主体的人群特征

体育舞蹈休闲行为主体的人群特征主要是指行为主体的性别、生活形态等等。人群特征反映在人口统计变量上,涵盖教育、职业、年龄、性别等。

3.1.1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形态、机能和素质上存在着差异的原因而形成了社会心理差别,因此在兴趣爱好、并由生理的差异和社会文化传统的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显著的不同。体育休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因此在项目选择上,由于性别差异导致的生理等差异,男性一般选择强度较大、竞技成分较高的项目;女性则相反,由此表现出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体育舞蹈正是这样一种强度小、竞技成分低的休闲活动,所以女性多采用体育舞蹈活动作为休闲手段,男性选择则相对少。调查表明,怀化市体育舞蹈休闲人群在性别方面有如下特点:

表1 怀化市参与体育舞蹈人群的性别比例表

 

 

 

调查人数

占总调查人数比例

男性

235

29.9%

女性

篇8

关键词: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环境污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以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为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中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再加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共同作用造成的农业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省,更是受其影响显著。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体现的农业循环经济,把传统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发展意义重大[1]。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的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产物。

二、四川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特点。

1.农药使用量大,对环境长期危害严重。近年来四川省农药施用的递增速度很快,全省年平均用药量8300吨(含量为100%),其中有机磷等高毒农药比重大,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杀虫剂。违禁用药、滥用农药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农残超标,进而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由于农残经淋溶、溶解、沉淀,也加剧了对水体及土壤的污染[3~4]。

2.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化肥被视为仅次于农药的污染源,其危害程度与农药相当。四川省化肥施用量多年居全国前列,其中以氮肥为主,达117.8万吨,而化肥利用率仅为30%。在化肥施用过程中,盲目加大施肥量,造成化肥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活用水的短缺,并因饮用被污染水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大量的氮肥经淋溶、挥发等途径流失到水体、土壤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土壤酸化等问题;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度升高[5]。

3.农用塑料薄膜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每年有百万吨的废弃农用塑料薄膜进入农田生态系统,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现有塑料薄膜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长期留存土壤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

4.农产品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严重。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灌溉用水和养殖业的各类添加剂;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是重金属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城市上空浮尘随着雨雪等自然降水沉降到农田中,也可以加重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污染能够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影响生长导致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绝产;土壤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会抑制生物酶的活性,引起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6]。

5.四川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养鸡厂、养鸭棚、养猪场和养牛场等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害也日益严重。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是农业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四川省年出栏8817万头猪、2140万只羊、1147万头牛。据估算,禽畜的粪便已达24.85亿吨,且相当一部分没有回田。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5,7~8]。

6.秸秆露天焚烧危害严重。由于处置方法不当,农作物秸秆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许多方面产生了负面作用。秸秆焚烧下的高温使得土壤中有益虫体(如蚯蚓)与微生物无法存活,严重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每到夏收季节,浓烟滚滚,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事故多发,对高速公路、铁路的交通安全及民航航班的起降安全等构成极大威胁。

由此可见,目前四川农业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日益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说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改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四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三、解决四川省农业环境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把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放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办事机构负责发展循环农业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建立与环境保护监督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级环保、农业部门处于农村环保、农业发展工作的关键位置,应明确工作重点,协调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出台的同时,紧密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把发展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尽快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2.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教育,普及农业生态循环知识,在全省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提高农民循环经济和环境意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发展观意识;循环农业的最终实施者和受益者是广大农民,所以,还要引导农民接受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节约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3.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认真落实节约资源能源的基本国策,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以农业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农业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1)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或农民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将农民集中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种、养、加”一条龙生产。由于四川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规模小,只有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对资源进行相对集中处理,才可能既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又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有所增加,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将生物产业作为子系统引入到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中,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寻求农林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

(3)由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建设完成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园,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生物防治病虫害。同时加强农膜使用的环境安全管理,积极开发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和可降解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膜的生产和使用。

(4)总结各种生态园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模式特点,充分考虑四川农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四川发展、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

4.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力度,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大力开发废弃物资源化和清洁生产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例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9],鼓励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从事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5.加强农村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升人居环境档次。切实加强四川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环境治理试点,依法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积极实施乡村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搞好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分散式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村容整洁。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陈梅虹。循环经济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9):232-233.

[3]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曾建平,彭立威。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的视点[J]。哲学动态,2004,(6):27-30.

[5]李秀艳。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4):101-104.

[6]韩立新。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挑战[A]。清华哲学年鉴(2003)[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7]吴忠厚。全力推进四川生态农业建设[J]。四川农业科技,2002,(6):4-6.

篇9

【关键词】大理市;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0 前言

体育舞蹈是随着社会与艺术的发展而进步的,我国体育舞蹈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技术水平还是略显逊色。体育舞蹈起源于英国,自1986年传入我国之后,以它特有的魅力传遍全国,不少体育爱好者与艺术爱好者都被深深吸引。为了促进大理市体育舞蹈的开展,对大理市体育舞蹈的现状较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出影响该项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与理论依据,为大理市的体育舞蹈发展做出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排球教材、体育舞蹈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舞蹈教练、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体育舞蹈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看法。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1.2.4 问卷调查法

此问卷的整个发放是在大理市2个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和大理大学进行发放,共发放100份,回收问卷 100 份,有效问卷 100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 100%。已符合了统计学要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体育舞蹈这几年来对社区体育文化开展一直是主角,研究者开始关注社区体育舞蹈的发展。袁晟慧在研究结论中表明:在社区的健身活动中,体育舞蹈已成为居民选择的主要项目之一。自北京舞蹈学院开设国标舞(体育舞蹈)专业至今,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 100 所,全国有超过半数的高校开设体育舞蹈的相关课程。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一些研究者从体育舞蹈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提出了一些见解。中的来说我国体育舞蹈在高校当中体育舞蹈已经开展的相当丰富了。

2.2 大理市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2.2.1 大理市体育舞蹈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次数反映了,教师在该项目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程度。根据调查我们得知,参加过体育舞蹈培训班的体育舞蹈教师占总数的40%,并且其中一半都是高校教师;在攻读学位期间培训的教师占到15%。而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占到45%.可见,经过专业培训体育舞蹈教师大理市非常紧缺,呈现出大学教师居多。因此,建议除体育舞蹈协会培训机构开设培训班以为,大理市高校也开设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不仅对在校学生与教师进行培训,而且也对外培训,以便体育舞蹈的技术与教学内容得以快速更新与发展。

2.2.2 大理市体育舞蹈场地现状

体育舞蹈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硬件设施支撑,如:场地、音响等设备,硬件设施是开展体育舞蹈的物质基础。开展体育舞蹈的教学必须有形体房、标准场、音响设备等。通过调查我们得知,2所培训机构和1所高校,没有一块标准的形体房,都是受到场地设施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不得不经常改变教学地点,除场地外音响设备配备齐全,高校都是用多媒体与音响教学。由此可见大理市体育舞蹈开展的物质条件基本不能够满足,阻碍了体育舞蹈的发展。

2.2.3 大理市育舞蹈参与者参与动机

参与动机体现参与者对爱运动参与程度与理解程度。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强身健体是体育舞蹈参与者的主要动机,占70%排第一;塑造良好的体型,培养个人的气质排第二,占总2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舞蹈参与者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为主,但是对于真正的对体育舞蹈技术与训练并不了解,也影响了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大体育舞蹈全面有深度的宣传是有必要的,从中提高体育舞蹈的参与人口。

2.3 当前大理市体育舞蹈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

首先,大理市参加过体育舞蹈培训班的体育舞蹈教师占总数的40%,并且其中一半都是高校教师;在攻读学位期间培训的教师占到15%。而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占到45%,可见,经过专业培训体育舞蹈教师大理市非常紧缺,呈现出大学教师居多。其次,目前大理市2所培训机构和1所高校,没有一块标准的形体房,都是受到场地设施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不得不经常改变教学地点。

2.4 促进大理市体育舞蹈的发展对策研究

2.4.1 提高体育舞蹈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加快大理市体育舞蹈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首先对当地健身活动点的骨干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做到持证上岗;其次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高校专业人才使用,同时利用专业教练员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舞蹈健身活动指导,以此弥补体育舞蹈健身教练员和指导员的不足。

2.4.2 合理利用体育舞蹈场地与设施

健身场地是健身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直接影响着健身人群活动的积极性和健身效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关注。政府部门加大体育舞蹈场地投资力度并且协调高校或者学校场地,利用当地资源,也就是学校的专业场地与学校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在当地体育舞蹈领域知名度也比较高,让体育舞蹈的场地与教师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更好的发展曲靖市少儿体育舞蹈。

3 结论

3.1 大理市经过专业培训体育舞蹈教师大理市非常紧缺,呈现出大学教师居多。

3.2 大理市体育舞蹈参与者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为主,但是对于真正的对体育舞蹈技术与训练并不了解。

3.3 大理市体育舞蹈2所培训机构和1所高校,没有一块标准的形体房,都是受到场地设施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不得不经常改变教学地点,除场地外音响设备配备齐全,高校都是用多媒体与音响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倩.我国高校舞蹈课程的推广与普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6.

[2]郭慧.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4.

篇10

毕业论文 [摘 要]体育舞蹈原称国际标准舞,是在社交舞的基础上经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整理发展而成的1种融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项艺术为1体的综合性舞蹈。随着人们对体育舞蹈认识的提高,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就越高,对它的需要程度也就越来越大。很多现代人更需要通过体育舞蹈训练来提高并塑造自我,培养审美意识,扩大社交圈子。因而,体育舞蹈进入群众生活,实现其社会化就有着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价值 推广 途径

Abstract: The sports dance call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originally, pass on the basis of social dance institutionalizedly, standardized arrangement develops but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dance combining such multiple arts as the music , dance , model , performing ,etc. together that becom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dance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with people, the higher peoples degree of accepting to it is, the degree of requirements for it is bigger and bigger too. A lot of moderns need to train to improve and mould oneself through the sports dance even more, trai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expand the social circle. Therefore sports dance enter masses life , realize it socialize possibility and certainty to have it.

Key words: Sports dance Value popularize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