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范文
时间:2023-04-01 01:5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F1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136-02
世界经济概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修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后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工作心得,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法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概论从国别经济、国际经济联系和世界经济整体三大方面,考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运行模式和发展趋势,研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前沿理论,探讨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面临的新形势和需要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提供合理建议。
世界经济概论是门综合性课程,每部分涉及的理论非常丰富,相关问题也较多。但课程涉及内容过广,使得课程显得面面俱到;而对相关理论和问题的介绍较为简单,容易使学生产生浅尝辄止的感觉。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法改进探索
(一)适时扩充学生知识面
世界经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教材的出版往往与当前经济大环境滞后若干年,较为陈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应注重及时补充新讯息。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一章时,课本中并无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知识。由于烟台作为环渤海中心城市和东北亚重要城市,具有建立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优势。日本的三菱、本田和丰田等,韩国大宇、LG、现代、斗山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烟台,学生有很多实习机会与就业选择。因此,学生们很渴望从课堂上了解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知识。教师及时补充该方面的知识,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助于学生日后读研出国或工作。
(二)采用案例教学,注重先修、后修课程的关联
世界经济概论是门大杂烩的课程,很多先修课程都会从某一角度对其侧重介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用上述课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汇率一节时,教师可以就当前人民币汇率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美国逼迫日元升值,签订广场协议,造成日本20世纪90年代十多年的经济衰退,而为什么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逼迫西德马克大幅升值,却没有见到德国经济增长缓慢?在讲授贸易保护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就当前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贸易争端,深入分析中国成为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的原因。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当前,较多学校采取多媒体教学,教师易在制作课件时堆满文字,授课时基本不使用粉笔,念课件即可,学生兴趣不高。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将视频、音频、图片添加到课件中;遇到重点问题,扩展开来详细讲解。否则,学生容易感觉上课是在走马观花看电影,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在课堂上没时间播放的与教学相关的视频、网页、电子版图书等学习素材,发到网络教学平台或公共邮箱,供学生课后观赏和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满足求知欲强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设定讨论题目,鼓励学生通过留言方式提交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互动交流,既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学术交流,又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
(四)教师讲授与学生分组讨论并举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列举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后,给出结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本身即在应付课堂工作,造成学生单向接收信息,注意力差。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将学生进行分组,布置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制作PPT,撰写发言稿,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教师自讲自听。不能将分组讨论简单地理解成分组上台汇报,造成台上只顾着念,台下无心听。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可提出问题,参与探讨,最后教师进行适当分析点评。这样,既可以使下组讨论的学生吸取经验教训,又可以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有更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五)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情况
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虽然课本中各章内容相互独立,但教师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了解社会,看清楚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如讲美债、欧债危机章节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国债相关情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讲日本经济章节时,从经济扩展到政治热点问题,探讨民众表达反日爱国情绪时,打砸日货不可取,破坏公民的私有财产,影响中国的形象,应理国;讲科技进步章节时,重点介绍中国的航空母舰、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等,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改变考核方式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论文为主,论文成绩通常占总成绩的70%,甚至80%,平日成绩以考勤和作业为主,占30%,甚至更少。它不能了解学生平日学习状况,容易助长学生抄袭网上现成论文,而一般学校又无法提供给教师免费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甄别,造成学生对最终成绩存在争议。应在平时布置需独立思考、开阔思维的作业;应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组长应注明组员在前期准备中的分工和相应负责的部分。应通过考勤情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对该课程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考勤就可适当减少。期末应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通过开放式的论述题考察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
结语
笔者已经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该课程的魅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方式上的进一步改进上,我们还将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韦倩青.《世界经济概论》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 时宏远.《世界经济概论》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理论观察,2013,(6).
[3] 管延芳.《世界经济概论》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Discussion abou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urse of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economy
ZHU Ji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篇2
【论文摘要】《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颁布实施,从政策上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问题。因此,研究中国高校后勤领域税收政策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深化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加强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政策规范化
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属性”的提出,高校后勤不再只是高校内部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1高校后勤实体改革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1)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营业税。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所得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年8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100号文《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彻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4)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规滞后,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直接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2000年以来,以高校扩大招生这一政策背景所带来的高校大发展和引发高校投资多元化,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发的高校资产经营盈利性,在税收政策层面上开始把高校纳税主体从免征范围放置于实际征收范围中去。
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
(2)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改革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否,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实现了独立纳税人的过度,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3)税收征管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3高校后勤实体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1)完善税收、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
(2)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征管进入正规轨道。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相关部门联合,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全面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因为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工商营业执照的领发,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款征收和缴纳,涉及到对高校的财政拨款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带动高校发展,完善税收管理,需要上述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扩大信息交换的范围,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自2000年国家出台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政策以来,几经变更,形成了对高校后勤实体相关税收政策的不断修改和变化,也加重了税务部门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的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规范化管理,亟待解决。这不仅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更关系到如何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作为国家税收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3
关键词:知识;制度变迁;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01-03
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知识和信息的分散性和异质性否定了中央计划的可行性;同时,文明的发展导致社会的个体分散化的文化演进趋势则奠定了知识和信息分散、质变的逻辑基础。在经济制度选择方面,分散的经济决策权和收益索取权是市场经济制度的逻辑基础。
一、知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发现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1] 对于知识的产生及其扩散在知识的认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以来亚里士多德的本源主义哲学占据着一个统治地位,直到思想启蒙运动,笛卡尔的二元主义哲学崛起,将理性主义引入到方法论当中,形成了他的一套关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而上学哲学主义传统[2]283-297。
最初的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经验。自然以及人类的实践活动将感觉映射入人的大脑,人类通过记忆能力和提取经验的能力发展出一些初级知识;随着初级知识的积累,人脑衍生出逻辑功能;知识的积累和逻辑功能的增进为知识的自我繁衍提供了基础。但是,在笛卡尔之前,古希腊人对待知识的传统一直在西方传承,他们“对知识怀有深深的敬畏”,认为知识只是一种智力上的产物,还没有在知识与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座桥梁;直到思想启蒙运动理性被引入到人类生活当中,希望打破古希腊人对待知识和生活的分离状态,培根认为,“当时欧洲的知识既不繁荣,也没有很大进步,要恢复健全和健康的状况,必须重新开始知性的全部工作”,“为此需要一种可靠的计划,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一种探索的艺术,一种工具”。一种建构理性主义受到了时代的呼唤,“断言确定的知识产生于空洞的头脑”,“不信任过去的知识,也不承认未经确定的知识”,“ 否认了思辨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存在”[1]。
理性主义包含一个内在的局限,“它所推崇的知识只是一种理性的工具性运用,而不是理性本身”[1],因此被波普尔所抛弃。波普尔认为科学是经验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假设性的,它不能被证实;但是,可以通过实践检验而被证伪。因此,波普尔放弃了科学知识方法论上的归纳主义,改为依靠检验。他主张一种“开放社会”,鉴于人类知识的不完美,一个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次优选择就是人类社会的最优选项。
二、个人知识向社会制度的演进
只有单个的、能动的人才是知识发现、发生的主体。知识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传播,此时知识就变成了信息。哈耶克认为,经济生活中的市场的一个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并扩散信息或者知识,“像市场这种收集信息的制度,使我们可以利用分散而难以全面了解的知识,由此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人的模式”,从而“以这种模式为基础的制度和传统产生之后,人们再无必要(像小团体那样)在统一的目标上求得一致,因为广泛分散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可以随时被用于各不相同的目标。”[3]11-12 因此,市场竞争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发现以及扩散的过程,它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计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在比较原始的小团体时期,由于满足目的的工具的有限,往往采用集体主义的方式集中可能的所有的工具――主要是指资源――来满足对集体最优先的目的。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工具从数量上来讲不断扩张,质量上来讲不断进步,在满足原先的集体目标之后还有更多的剩余,个体成员就会想办法利用这些剩余的工具满足那些除了集体利益之外的个体利益;由于工具具备了,目的也开始多元化。这是知识和信息在横向上的扩张。在纵向上,则体现为代际之间的利益均衡以及知识和信息积累。这种横向和纵向上知识和信息的发散、扩展体现出知识发生、扩散的方法论意义。新发现的知识通过遗传传递和文化传递得以传承,从而成为传统;而新知识的发现则归功于智力的发育,它“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3]19。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发现在于进一步发育的智力对来自于实践的经验性感觉有了更好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这是实践知识不断发生并扩散、积累的过程。
然而,个人知识如何扩散为大众知识,并为社会所检验并接受,最终形成制度呢?每一个具备理性的人都有强烈的动机去发现新的知识和信息来满足自己还未满足的利益,它可以是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或者其他任何方面的目的。因此,他就会对知识和信息扩散最有效的渠道――市场――保持一种警觉,这被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定义为企业家才能用来描述人的行为,认为“任何调整当前行为以实现未来目标的人都是在发挥企业家才能”[4]11,“创造、感知或认识新的目标和手段意味着调整行为者的知识,也就是他或她发现以前不曾拥有的信息”,而且“这一发现也改变了行为主体所拥有的信息或知识的整个图景或背景”[4]21。他们还对企业家知识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界定:(1)它是主观的和实践的,而非科学的知识;(2)它是排他性的知识;(3)它是分散在所有人头脑中的知识;(4)它主要是隐含知识,因此也是不可言说的知识;(5)它是通过发挥企业家才能,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知识;(6)它是能够被传递的知识,主要是在无意识中的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传递的。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讯息,那就是企业家知识不是科学知识,它是主观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综合体。从概念上来讲,我们可以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组织的知识,我们称之为科学知识;另一类是还没有被完善组织起来的知识,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智力发展尚不及,或者是由于这些知识自身分散而难以被证实或证伪的特征,我们称之为非科学知识。非科学知识向科学知识的发展需要经过逻辑和实践的双重检验。在这一双重检验过程中,逻辑检验保证了知识远离投机主义,而实践检验则保证了知识远离空想主义。相应地,一套科学完整的经济理论应该包括逻辑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逻辑构成了理论演绎推理的部分,而实践则构成了演绎推理的预设假设并且应用理论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预设假设、推理演绎以及实践应用构成了理论系统的完整性,而通过对于实践的认识不断修正预设假设或者通过实践应用对理论科学性的检验则确保了理论系统的开放性。
由知识到科学知识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科学知识如何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制度,完成其构建性和工具性双重作用的有效结合。哈耶克通过对宪法政治的研究,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筛选机制提出了三种制度变迁的进路,“第一,纯粹自发的制度变迁模式,它适合于非公性规则,是语言、习俗、惯例、道德、时尚等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基本模式;第二,普通法的制度变迁模式,由法官从个人准则中筛选法律规则,从而使法律体系不算演进;第三,政治化的普通法的制度变迁模式,它更适合于具有公共性质的正当行为规则之发展。”[5]38第一种制度变迁模式主要指那些指导个人之间追求独自的千差万别的个人目的的非正规制度的形成,而后两种模式则是针对具有特定的整体价值取向的正规制度的形成。另外,诺斯从意识形态方面阐述了个人信仰如何扩展为社会信仰。他认为,“每个人的个人行为受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协调。这些习惯、准则和规范最初是从家庭(最初的社会化),然后通过教育过程和其他机构,诸如教会(第二次社会化)取得的”,“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由‘普通’的知识来指导和这些知识基本上是理论性的时候,意识形态就努力使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方式理性化”[6]52-53。个人信仰――也即知识或信息,最终演变为制度的东西――之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其他个人放弃自己的信仰或者为某种信仰所侵入的过程,这种放弃或者侵入的动力来自于相对价格的变化:“1.产权的改变,即否定了个人对其过去一直拥有的资源的权利,而这些权利已被人们作为习惯或公正予以承认(例如,公共土地的圈定);2.在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上,交换的条件偏离了已为人们认为是公平交换的比率;3.在劳动力中,一个特殊的集团的相对收入状况发生了偏离;4.信息成本降低的结果是,人们相信不同的或更优惠的交换条件可能最在别处占优。”[6]55在这种相对价格变换导致人们对实践认识的不断变化,最终认识到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一些信仰也即知识和信息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逐渐地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制度衍生出来。
三、从整体主义向分散决策过渡的方法论演化
哈耶克将市场看作是人类的自发秩序,进而发展到扩展秩序。哈耶克似乎隐含地假设人类最原始的组织形态就是以集体形式出现的,“个人主义精神的发展要归功于技能、知识和劳动的分化,而发达的文明就是建立在这种分化上”[3]114,也即是说在技能、知识和劳动分化发生之前,个人主义精神并不发达,可能还没有从整体主义精神中脱胎。当然,在原始的生态中,整体主义的合作态度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保障,是人类组织演化的最初形态。
从文化角度来讲,“‘整体’关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从整体的角度注意到人的经济利益的资料也并非没有。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之所以不发达,重要原因不在于忽视‘整体’的人,而在于忽视‘个体’的人。这种忽视表现在个人的经济平等权、自由选择权和私人财产权没有得到制度的保障”[7]51。国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可以通过整体主义路径达到特定目的的集体,不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6]20,整体主义在动员资源方面具有效率优势,在追求具体明确的目标方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然而,人类活动总是充满了“非意图的结果”[8],整体主义的路径由于其巨大的“逆转成本”[9]53而放大了其走向消极的“非意图的结果”的风险,在实验意义上封死了个体主义路径导致积极的“非意图的结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以及不对称,存在搭便车的情况下,导致整体主义方法的资源效率低下。
随着知识、技能的发展,个人逐渐从整体中独立出来;社会也就从原始的无意识的整体演变为不同的个体的独立以及社会性的合作。独立的个体导致竞争,激励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知识的进化;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交换,在(下转13页)(上接2页)这个过程中商业和市场诞生了,市场竞争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并交换新知识的过程。
分散的经济决策权和收益索取权在经济社会的演化过程中独立出来。“这种分权实际上使更多的信息得到了利用,这是否定建构论理性主义要求的主要理由。基于同样的理由,资源配置的权力以可以变化的方式分散在许多能够实际决定这些资源用途的个人手里――这种分散是通过个人自由和分立的财产做到的――才能使分散的知识得到最充分的利用。”[3]86
在演化的过程中,制度知识“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3]19。哲学上由亚里士多德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传统,到笛卡尔二元论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作了明确区分,通过智力的学习能力我们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这道桥梁,制度记忆得以保存。
四、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法论特征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知识和信息的不完全,我们走上了一条整体主义的国家工业化和集体化的道路。但是,我们不认同那些攻击计划经济体制的研究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建构理性通过智力设计出来的过程观点,虽然我们认同计划经济无效的实质观点。中国的政治经济史说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分权型经济改革过程同样是一种演化的结果,脱离不了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征,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决定的道德价值追求的衍生物。
同样地,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也是一个深深植根于历史记忆和学习的制度变迁。首先,我们对改革的需要是通过国家之间的比较以及竞争而导致的学习过程――通过比较和学习,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发展,发现了原来所采取的整体主义道路的国家工业化路径的无效率、不道德。其次,它是植根于实际状态的低绩效及由此激发的历史记忆――国家工业化和化运动导致的饿肚子是最直接的负面激励,这让人民想起历史上那些被强行褫夺但是行之有效的制度,迫使他们从激进的整体主义后撤向渐进主义的路径。
但是,由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与扩散采取一种更为有效的分散的、横向的模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段双轨制状态。这种状态给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瓦解和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机会窗口”。两者彼此磨合、竞争、合作,最终寻求一个和谐的均衡点,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钟祥财.人类文明的两种知识[N].文汇报,2011-11-21.
[2] 梯利.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德索托.奥地利学派:市场秩序与企业家创造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 姚中秋.作为一种制度变迁模式的“转型”[M]//罗卫东,姚中秋.中国转型的理论分析:奥地利学派的视角.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6]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钟祥财.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篇4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课程为: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等;
三、新闻学主要课程为: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学、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四、法学主要课程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五、国际政治主要课程为: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当代国际关系等;
六、英语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等;
篇5
(一)课程涉及面过广,相关理论抽象难以理解
《世界经济》课程实际上是以世界经济概论的方式来阐述世界经济的,它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是基于经济学原理,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并融汇文史哲以及地理类的专业知识,以为指导,从现实经济出发揭示新的世界经济理论和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全球经济是基于国际分工,各国经济互补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的各类经济的多角度集合。所以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现代世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及其相互关系,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变化的特殊规律,国际经济各领域的情况和问题,对外经济贸易等。这就决定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面广且复杂,涉及的相关理论多且抽象。但是,上述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多有涉及,因此在阐述上述问题和理论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形式加以介绍。例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投资中的核心理论,在世界经济课程中却只是简短介绍,从而使得讲授相关理论时,就显得抽象从而难以理解。
(二)教材滞后现实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现象,新的经济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都无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初版教材还是再版、修定教材,总是具有时滞性。教材的滞后决定了其内容的非现实性、体系的非完整性、方法的非新颖性。如果课堂的教学过程仅仅完全依赖于课本,结果是难以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果教科书不能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只能成为空论,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火热而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输的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此种教学方式仅局限于课堂,脱离于实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中心。教师中心观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由内到外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生的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如果不能走出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灌输晦涩、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就缺少积极性。(四)考试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一直采取一考定乾坤的方式。且固定平时和期末考核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总评比重的20%(或30%),考试成绩占总评比重的80%(或70%)。这种考核方法暴露了教学过程“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缺陷。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本身,不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只会呆背死记,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超越教材和教师,结果在所难免地培养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固有的考核分值配比,使得学生即使在平时忽视对世界经济的关注,缺乏对相关经济现象的理解的情况下,只要在考前突击相关理论,就可以获得此门课程的通过,无法检验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上述的问题,对世界经济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
二、世界经济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世界经济的教材除了理论部分之外,部分章节无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授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引导,要求学生在课后听新闻评新闻,增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增强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从而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并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利用课堂讨论、换位教学、观看视频、章节论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世界经济的教学环节中,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经济的相关现象,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联系,甚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动向,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经济活动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及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布置一定的命题,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此方式在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认识深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贸易规则和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中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进行了课堂讨论课。因为学生对相关经济现象的不够了解,如果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直接把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摆放出来,给学生讨论,必然会造成讨论课内容的浅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将讨论课的主题———初探中美贸易摩擦布置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对讨论的主题都有很充分的了解,大家此起彼伏,不停地对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行着反驳或补充,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2.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布置一定章节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等准备活动,并推荐一小组成员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成绩计入小组整体成绩。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讲授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把学生分为4组,分别讲授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学生在换位教学中,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团队作业,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观看视频
基于课堂课时的有限,并不能将每一章的内容都通过课堂讨论和换位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深入性,教师找到和授课内容相关的经济深度报道视频,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有关资深专家学者的视频资料,信息量大,观点独到,理论新颖,论述深刻,时效性和前瞻性强,是教师和教材做不到的。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弥补了当前教学的不足,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章节论文
章节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结合世界经济的某一热点,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学会资料为我所用。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定输赢的做法,将课堂讨论、换位教学、章节论文、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各种考核结合起来,在每个环节都给予学生相应的评定(平时和考试比重为八二开或七三开)。这种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特别强调了教与学过程的重要性,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考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趋于合理有效。
三、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在几个学期的《世界经济》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上述内容的改革,初步成果已见端倪。
(一)转变了学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真正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再是一本书,一份打印的课件,不动手的“学习两节课”。学生会高度关注教师提出有关当前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一条信息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课改中明确要提问、发言、讨论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当前经济事件的关心,改变了传统的只在课本中、课堂上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经济就在我身边”,从而建立起“我是经济人”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教学各个环节的互动
教学改革之前,学生严重脱离于经济社会,对相关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都处于一种不知或半知的状态,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无法很好展开。教学改革后,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主动或者被动地去查资料、找信息、看新闻,了解现实经济世界。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知识背景后,形成了比较系统或条理性的观点,在课堂提问及课堂讨论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发言,并表达出比较深刻、具体、独到的见解。
(三)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不再一考定乾坤
课改前,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且占比较大。如今,由于考核方式中,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大幅度加大,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讨论,每一次提问,每一份提纲,每一份小结等等,均计分在案。学生要想取得优良成绩,就必须重视每一堂课的每一项内容。学生不再是只带着耳朵,更需要带着心来上课,这就彻底摒弃了大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复习应考的学习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局限,使得互动环节难以更好展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相关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方式上设置了热点讨论及换位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第一次上讲台,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差,往往就会使课时延长,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其他章节课程授课的时候,必须压缩课堂内容。
(二)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避免“搭便车”现象
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PPT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等等。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很多环节只能通过小组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就难免产生了“搭便车”现象,无形中也就降低了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
篇6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DSU速效仲裁
国际经济法中关于“紧急情况”的范式
通向国际数字团结的国际发展法之路
论公正与公平待遇的习惯国际法特征
论美国政府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监管
中国在变动世界经济法律秩序中的作用
中国海外资源能源投资法律问题调查报告
美国成本分摊安排规章之演进及其启示
论知识产权最惠国待遇制度的生成和特征
南北关系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论国际投资仲裁中拒绝司法救济之新途径
论公平正义作为国际投资条约的价值取向
第四届WTO法律问题年度专题研讨会综述
出口税应作为保护南非选矿业的法律策略
双边科技合作协定知识产权条款评析
人权保护还是贸易保护——劳动权的视角
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路线图述评
欧美等国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初探
当下国际社会金融规制与监管改革的发展趋势
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发展的新思路
2008年WTO争端解决情况及中国参与述评
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的发回重审权浅议
中外行业协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功能之比较
国际投资法制和政策制度的未来:完善之路径
后危机时代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中国入世10年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
规制有害国际税收竞争的国际组织问题探讨
中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缔约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论世界银行政策性贷款条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境外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问题:实证分析
直接持有体制和证券统一实体法——中国的视角
论欧盟内部市场跨境金融服务限制措施的认定标准
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国际法效力之反思
美国次级债风波对我国金融监管法理念创新之启示
美国判例法中的管制性征收及其认定标准的演变
2007年WTO争端解决活动及中国参与情况述评
促进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制度:概论
论货方参与索马里海盗赎金的共同海损分摊
双边投资条约在武装冲突情况下的适用问题研究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国际监管的发展与趋势
国际投资和贸易维度下简易包装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私人通过援引DSB裁决在ECJ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分析
“中国加入WTO十年的争端解决实践”研讨会综述
浅议《国家与WTO:变化中的国际法基础》的若干译法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的股东代表仲裁条款研究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得税复征之检讨与完善路径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模式 全球 中国经济 机遇 挑战 革命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威胁的今天,伴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逐渐消耗殆尽,我们正在逐步走向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还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种主要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就是当今的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已经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性的关注,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认定,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二氧化碳高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因此,推行低碳能源以取代高碳能源,进而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概念的大前提是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农牧业等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并已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球气候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及危害有: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水资源;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影响人类健康等。由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从近几年已经发生的由全球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灾害来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那么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共识,其核心都是:第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第二、在低碳的基础上提出新能源政策目标。同时,各个国家也相应制定了长远计划,这些长远规划其实都是本着对全球的未来而考虑,但是目前全球的生产模式还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而且与化石能源相配套的一切硬件设施相当完善,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替代能源来取而代之,即使有替代能源的话,要想改变人们的多少年形成的消费习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还得建设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目前,摆在各个国家面前一个问题,国家发展是要发展呢,还是要低碳?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对于发达国家要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当然,要发展也要低碳。低碳经济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产业革命,并且是翻天覆地的一场革命。从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产业时代转变成为以清洁替代能源为主的新时代。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责无旁贷,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平衡好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这符合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中国现在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正在走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发展道路,“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具体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努力。中国已经行动起来,积极的投入到了这场低碳经济的革命中。宏观上,中国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以及正在酝酿积极有效的制度措施,为低碳经济保驾护航, 实现了从农耕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到能源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再到以服务业和技术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的产业升级,摆脱当今世界经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保证能源安全。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转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要为生产发展注入低碳发展的理念,注重低碳生产;更要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低碳经济的元素,倡导低碳消费,真正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晨曦中,走过改革开放三十个年头的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正被世界寄予厚望:走出一条通往低碳经济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国经济乃至全世界、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篇8
原文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世纪之交,Internet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正向我们走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贸易领域。电子商务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标志。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遍布全球,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作为Internet上一种先进的,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信息检索手段,WorldWideWeb(简称WWW)发展十分迅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据估计,目前Internet上已有上百万个Web站点,其内容范围跨越了教育科研、文化事业、金融、商业、新闻出版、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其用户群十分庞大,因此,建设一个好的Web站点对于一个机构的发展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及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中的广泛应用,Web站点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
1.2电子商务简介
1.2.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含义
近年来,Internet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商业界和企业界,使得信息技术越来越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目前,在此潮流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在发达国家迅速普及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它是人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社会的商务模式,是商务的未来。
迄今为止关于电子商务最有权威的概念阐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一种交易的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的方式进行任何形似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捉数据(条形码)等等。
电子商务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缩写为EC)是指人们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
......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开发工具的选用和设计
第3章网上书店分析
第4章网站的总体设计
第5章系统的实现与调试
第6章ASP代码的优化
第7章系统开发中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参考资料
1林信成,王道荣.html与asp编程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7~34
2Buczek.G,王小娟,陈代川.Access2002数据库开发即时应用.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78~81
3ShelleyPowers.DevelopingASPComponents.O''''Reilly&Associates,2002:
36~38
4钟鸣,张文.ASP3初级编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79~91
5张龙卿,张声宏.ASP3程序员参考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5
6柳龙舟,牛红,吴琳.ActiveServerPages3.0技术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63~69
7C.A.Ellis,K.Keddara,G.Rozenberg.DynamicChangewithinWorkflowsystems.IEEEConcurrency,2003:53~56
8廖信彦.ActiveServerPage应用大全—ASP与数据库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5~67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117
10StephenWalther.21天精通ASP电子商务编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5~57
11李福荣,曹庆臻.ASP动态网站之旅.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8~71
12P.Fenkam.DUMAS:DynamicUserManagementSystem.Master''''sThesis.TechnicalUniversityofVienna.DistributedSystemsGroup,2000:34~38
13王友希,张晓梅.看实例学vbscript.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53~167
篇9
关键词:经济失衡;经济发展;贸易逆差
中图分类号:F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121-04
外部经济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外部矛盾。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便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取得国际贸易的好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指导下,不仅成功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迅速加大,这体现在对国际市场许多资源、能源的依赖以及对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的依赖上。这些直接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外部经济严重失衡,也导致了中国出口产品困难的加剧。面对外部经济失衡,中国需要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更好更快地发展本国经济。
一、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当前外部经济失衡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性项目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过快,对外输出债务负担的势头凶猛;另一方面,中国等东亚国家对美国持有大规模的贸易盈余,或者说是贸易逆差,外汇储备激增。
作为经济失衡的一方,美国的经常性项目逆差不断加大,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的数额都比较小。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贸易逆差开始扩大。1981年,美国贸易逆差为279亿美元,1984年为1 000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8 691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的增大,不意味着出口贸易的减少;相反,其商品和服务出口在2006年增加了12.8%,达到创记录的14 378万亿美元;进口增加了10.4%,达到了同样创纪录的22 014万亿美元。分析其贸易结构发现,美国在2006年的贸易逆差中,商品贸易逆差为8 361万亿美元,而服务贸易则出现顺差,服务贸易盈余为725亿美元。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中,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的第一来源国,因而中国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沉重压力。
与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相对应,亚洲区域特别是东亚各国出现了大量的贸易盈余,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据统计,2006年亚洲的外汇储备之和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中国是储备大量美元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特别快。在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量已超过2006年全年的增长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1996年底首次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底突破2 000亿美元大关,2005年底达到8 189亿美元,2006年10月达到10 000亿美元,2007年6月底超过1.3万亿美元。2008年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1.68万亿美元。
在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中,对美贸易顺差占有最大的比重。从1993年开始,中国对美国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当年贸易顺差额是62.7亿美元。此后开始攀升。2000年中美贸易顺差接近300亿美元,到2006年创记录地达到1 442.6亿美元,而美国方面的统计数字为对华贸易逆差达到2 325.5亿美元。这表明,中国贸易出口过度集中和依赖美国,同时表明美国对华进出口的差额过大,从中美贸易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衡现象。
当前外部经济失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后,东亚地区的新兴经济体先后进行了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国内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借助丰富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尽情地发挥了后发优势,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增长的来源。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其中以中国为主要代表。二是国际分工及产业转移的结果。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来,美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将大批的加工工业转移到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的加工工业,成为新兴的加工工业基地。例如,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用丰富的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和土地、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世界资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场所,于是,大批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和加工贸易基地,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进入21世纪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改变了直接向美国出口最终产品的模式,变为向中国出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在中国进行加工和装配后再出口到美国,它们向中国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生产出成品后由中国提供给美国市场,与中国共同分享对美出口的利益。近年来,这一发展趋势从日用品、家电产品领域向机电产品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发展,中国制造业规模因而迅速扩展并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东亚其他国家销往美国的出口商品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中国进行组装的。因此,中美贸易顺差实际上是亚洲地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
二、外部经济失衡产生的影响
1.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经济失衡必然对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纵观世界经济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历史上,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失衡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由于德国、日本经济的兴起,形成了美、德、日三国鼎立的局面。现在的经济失衡,不仅导致了世界经济多元化,同时,也使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和超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和增强。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于是就形成了美国、欧盟、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多种经济实体共存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改变美国的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强了其霸主地位。因为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新经济,大大提升了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欧元问世后,虽然一度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但是,欧元很难从根本上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的地位和作用。日元也无法与美元抗衡。因为一国的货币在国际中的地位是以本国的经济作依托的。美元在国家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来自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目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很多国家仍然把美元作为自己的储备货币,作为国际结算的手段。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变,美国可以通过发行大量的货币提供给其他国家,并换回实实在在的资源。而且,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资本市场,因而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由于国内市场不发达,不得不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流回美国,维持了美国的经济运行。
2.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导致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产品,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因而招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致抵制,他们甚至联合起来制定一系列技术标准和劳工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种行为在世界贸易中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90年代后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以前的保护主义有所不同,以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行贸易保护,保护的重点是本国的市场和产品,对象是一些发达国家。现在,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产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是削弱发展国家的竞争力,削弱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优势。
3.外部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高度依赖,国民经济风险增大
。由于内需不足,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拉动,导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国内消费增长缓慢并存的现象。首先,对投资的过分依赖,这种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最终会面临资金的稀缺性制约而不得不放缓,对经济增长产生刹车效应,有可能造成周期性经济萧条。其次,对出口的过分依赖,不但国内资源被国外企业所利用,而且国内经济受制于国际市场,一旦出口受挫,而内需尚未提振,必将造成国内经济萧条,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2)巨额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给我国造成巨大损失。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攀升,反过来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再扩大,大量热钱涌进中国,外汇储备激增,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威胁外汇市场稳定。由基本建设投资的过快增长和出口贸易的大幅增加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国内的资源需求增长迅速膨胀,引起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猛烈提升,进一步扩展到物价水平的总体上涨,通货膨胀由结构性膨胀向全面膨胀演化,给中央进行宏观调控造成巨大压力。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不断提高,中央银行在两年内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进行货币回笼。中央银行通过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到2008年6月,存款准备率已经高达17.5%。虽然通货膨胀的势头有所缓和,但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非常大。
(3)贸易摩擦加剧,出口企业形势严峻。
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大为降低,目前成为近年来出口额增长最慢的一段时间。在遭受着竞争力下降的同时,中国的出口贸易还遭到欧洲的巨大的贸易壁垒的惩罚。由于中国实行钉住美元政策,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受到抑制,结果造成人民币对欧元的“间接性贬值”。有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1年中,人民币对欧元、英镑贬值了3%,已经引起了欧洲对中国的严重不满,于是,欧元区采用贸易惩罚对中国的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家用电器等。由于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不断地提出技术和劳动标准的限制,使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巨大的打击,出口量明显降低,致使我国广大的生产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这给本来就业形势严峻的中国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面对外部经济失衡的环境和内部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应当进行短期调整和长期转型。当前我国
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在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和国内流动性过大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外汇储备过大,热钱不断流入中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和能源、钢材等物质供应紧张等。因此,在短期内,要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现状进行调整。
1.调整对外经济战略
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和我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有必要调整长期以来实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的特点是出口导向,在国家支持政策中采取的方式是出口退税和信贷支持。我国政府大力鼓励外向型企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和建立开发区,对外向型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今后需要调整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重点引进那些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没有环境污染的产业。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期内,我国大量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出的加工产业,成为世界低端产品的加工中心,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小,在西方国家普通消费者那里有市场,但是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出口增长很快,并通过出口换回大量的外汇,为国家积累了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不是多多益善,太多的外汇储备在增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自身的通胀风险,降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尤其是,外汇的价值受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当外汇贬值时,储备国必然受到严重的财富缩水的损失。毕竟,外汇是一张不能保值的纸币。因此,适当的外汇储备才是合理的。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足以抵御热钱的冲击,为了保障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我国不宜继续实施主要依靠出口驱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应当根据国际经济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进行对外经济战略的适时调整。调整的方向是,按照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引进国内缺乏的技术和资源,加以消化和创新,弥补国内资源和技术力量的不足,为出口替代做好准备。
2.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国际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引起了西方贸易伙伴的不满。欧盟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地对中国出口的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以便削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加剧,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困难。由于受到西方国家贸易壁垒的打击,我国沿海的一些省已经出现20%的生产企业倒闭,企业职工失业现象严重,大批的农民工被迫返乡回家。面对这种局面,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的。对于当前国内一些市场处于饱和状态的商品,需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国际市场,并依此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还有一些商品是国内供不应求的,如果继续进行出口,将给国内市场造成更加紧张的供求矛盾,如粮食、煤炭等。还有一些商品,需要通过提高质量、改进性能、积极营销等,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优化经济结构,保持比较优势的同时培育竞争优势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我们既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在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在发展经济中,我们有必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保证就业率。为此,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当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对那些虽然可以增加就业但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要坚决拒绝,决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就业的增加。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时,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尽力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引进吸纳西方转移的产业的同时,积极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进行自主创新,在一些高端领域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逐步使产业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
我国第三产业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国家,而且其产值在我国GDP中的比重也偏低。至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为11.7∶49.2∶39.1,而美国在2000年这个占比已经是2∶28∶70,日本这个占比是2∶36∶62,英国这个占比是1∶25∶74。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度开始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仍然是最高的,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无法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比重较低的状况需要尽快地改变。为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具体而言,首先,加快市场法制建设进程,完善市场经济有关法规;其次,加强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再次,参加国际竞争,提升我国第三产业的水平;最后,制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并向第三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 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祝丹涛.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失衡[J].中国发展观察,2007,(11):46-49.
[3] 陈伟国,李杰.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资本外逃关系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6):14-19.
[4] 金碚.2008年中国经济趋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3):3-7.
篇10
关键词:外贸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市场资源,为外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创造了前提;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给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加重受到世界多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及管理问题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严重制约了外贸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就必须明确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对企业在市场中的运行进行有效分析和控制。本文旨在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 概论
(一)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和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贸企业”是指企业有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的经营权,在国家规定的注册的相关领域内,对合法产品能够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企业蓬勃发展。
所谓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或本金而有倒闭的可能性,因此又称为违约风险”。外贸企业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现金不足以支付利息,又或是举借债过多,其所得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时就有可能陷入财务风险。
(二)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首先,外贸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对于负债经营的外贸企业来说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外贸企业用债务进行的投资不能定期收回并得到相应的收益,企业必然会遭遇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外贸企业的信誉,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其次,外贸企业面临着利率变动的风险。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制约,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会相应的增长,从而使外贸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而收益减少。再次,外贸企业还面临着再筹资的风险。对于负债比较大的企业而言,其贷款信用会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外贸企业的筹资能力。最后还体现在应收账款的收回和人民币的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等方面,在外贸企业中任何的资金对自身的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对于那些该收的账款要尽力的收回。而人民币的兑换率是不由人掌控的,为此我们只有经常的了解市场的行情才能预防这一风险。
(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市场分析以及财务风险预测可以把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为外贸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运行提供具体的依据,外贸企业可根据具体的财务分析情况采取相应的财务措施。其次,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还在于有效的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其管理本身通过对市场运行规律的分析有效的预测企业收益的最佳时期,及时的做出市场反应,便于企业最大程度的实现收经济利益。另外,外贸企业的财政危机管理也能使外贸企业关注到自身的项目具体运行情况,以便相关管理者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起到示范作用。除此而外,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还在于有效地调整企业的资金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 应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外贸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预期的财务收益和实际的财务收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结果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发展,而要有效的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就必须先要明确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就是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部门,广而言之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外贸企业,而国际诸多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所造成的风险损失、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等等就是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对象。
(二)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
外贸企业要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外贸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用的组织建设,把信用的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的体系中来,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在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为企业的信贷创造良好的前提。所谓的企业信用泛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本质是卖方企业对买方企业的货币借贷。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对企业法人性质的客户进行的赊销,即产品信用销售。在产品赊销过程中,授信方通常是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批发商,而买方则是产品赊销的受益方,它们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客户或商”。除此而外,信用体制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的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