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04-08 12: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史学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史学概论

篇1

[关键词]史学概论 逻辑体系 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 史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4-0110-08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理论学科建设是从史学概论教材编写起步的。在短短的10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指定参考书的“史学概论”,计有11本之多。正如首部《史学概论》作者陈光前所预见的那样:“十亿人口的大国,才出版两三种史学概论教材,很难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应当多有几种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教材,百花开放。在科学的春天里,史学概论这一品类的鲜花,一定会争相开放。”从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历史眼光看,应该承认,这10年是史学概论繁荣的10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的一大亮点。经过研究,我们将11种史学概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依次概括为综合模式、理论与方法模式、认识论模式、史学理论模式和史学学模式(限于篇幅,此模式概说略去),并由此建立一个学术坐标予以比较。应该看到,11本史学概论著作出自众人之手,由于史家对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定位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加上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职业习惯和教学研究体会,就形成了不同的心路历程,这些都在他们各自的史学概论中打上了烙印,由此表现为不同的学术风格,各有各的逻辑体系。还要看到,史学概论体系建构研究,不仅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时髦话题,而且也是史学概论学术史上的永恒话题。立足于当下,必须借鉴和反思历史经验。因此,比较他们在史学概论建构中逻辑体系的差异,既有利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起步阶段的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又有利于科学总结处于学术繁荣时期的史学概论体系建构经验,规避其时代性、主体性失误,继续把中国特色的史学概论体系建构工作推向前进。

一、综合模式

还是在当时,就有学者研究指出,部分史学概论体系表现出突出的综合模式特征。因此,这里所说的史学概论体系综合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借用的概念,即史学概论=部分1+部分2+部分3。在史学家所构建的史学概论体系中,有很多学者立足于教学或历史研究的实际需要,采用了这种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的结构体系,但同时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综合模式并不等于说就是一个“拼盘”,因为史学家在构建其结构时都有自己特定的需要。具体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采用这种综合模式来建构其史学概论的著作有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1983年第1版,1985年第3版)、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和田昌五、居建文编著的《历史学概论》。应该说,这3本教材,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首批公开出版的史学概论类著作,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葛懋春、谢本书主编《历史科学概论》(简称葛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总体上看.葛本的逻辑结构是:历史科学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史料和史学的研究方法+中外史学史=历史科学概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绪论(修订时增写),总论该书的主旨问题,共7页,占全书(477页)比例为1.47%。

第二,历史科学的基本问题(第1章),主要解决什么是历史科学这一问题,共55页,占全书比例为11.53%,主要包括: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辨析,历史科学在认识对象、认识过程、认识经验上的主要特点,历史科学的作用,历史科学的革命性与科学性,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

第三,唯物史观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2章至第9章),主要回答如何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共217页,占全书比例为45.49%,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科学分析社会基本矛盾,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辩证考察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史论结合等。

第四,史料搜集与处理的知识和方法(第10章至第11章),主要说明如何搜集和处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问题,共50页,占全书比例为10.48%,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的情况简介及其搜集、鉴别、校勘的方法,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等。

第五,中外史学史概述(第12章至第13章),主要论述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以及欧美史学的发展情况,共111页,占全书比例为23.27%,主要包括:中国史学史概述,欧美史学史概述等。

第六,当代国外几种史学方法述评(第14章,修订时增写),主要介绍国外流行的几种史学方法,共37页,占全书比例为7.76%,主要包括: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数量研究法,历史系统研究法等。

通过量化分析可见,葛本逻辑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重温并强调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并强调在史学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即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

(二)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简称白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总体上看,白本的逻辑结构是:历史学基本问题+史学的内部问题(历史观+历史文献+历史编纂)+史学的外部联系(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史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史学概论。

第一,叙论(第1章),总论该书涉及到的历史学基本问题及其编写大意,共30页,占全书(426页)比例为7.04%,包括:历史、史料、史学基本概念辨析,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该书的编写大意等。

第二。史学的内部问题(第2章至第6章),主要论述历史观、历史文献、史书的编著、史书的体例、历史文学等属于史学内部结构的问题,共199页,占全书比例为46.71%,主要包括:历史观――史学的灵魂,主要以历史观中的重要问题来贯穿论述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史学的基础,回顾了中国历史文献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并在论述中渗透了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历史编纂――史学的成果表达,包括:史书的体裁及编和著、史书的体例、历史写作文字方面的问题。

第三,史学的外部联系,即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第7章),着重论述了史学与科学、哲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共50页,占全书比例为11.74%。

第四,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第8章至第9章),回顾和评述了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情况和重要问题,共103页,占全书比例为24.18%,主要包括:近代史学,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

第五,史学当前的主要任务(第10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史学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指明史学发展方向,共44页,占全书比例为10.33%。主要包括:研究和进行历史教育,开阔视野,治史修史,不断提高史学水平;强大史学队伍,培养史学人才等。

通过量化分析可见,白本逻辑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对中国近代史学史的概述,及对中国史学史脉络的把握。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新时期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关注和研究,应该说起自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现在看来,其初始倡导之功,殊为有益。

(三)田昌五、居建文编著《历史学概论》(简称田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总的来说,田本的逻辑结构是:历史学基本问题+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史学史+研究历史必备的资料和工具(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概论。

第一,历史学基本问题(第1章),重点论述了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共21页,占全书(245页)比例为8.57%,主要包括: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历史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等。

第二,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即唯物史观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2章至第5章),主要论述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共162页,占全书比例为66.12%,主要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里分为两个问题:首先是两种历史观,主要论述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及史论关系问题、党性与科学性的问题。其次是历史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主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重新阐述经济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相互关系;阶级斗争的相关原理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其中在论述阶级分析方法时,特别提到了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辩证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等。

第三,史学史即历史学的过去与现状(第6章),回顾和评述了中外史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共46页,占全书比例为18.78%,主要包括:中国的封建史学,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和史书的体裁问题;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着重介绍了近代中国新史料的发现和梁启超与王国维的史学成就:现代史学,主要论述了和郭沫若的史学成就;历史学的现状和当前的任务,包括西方史学的发展情况和中国史学的现状与教训。

第四,研究历史必备的资料和工具(第7章),主要介绍历史研究中史料方面的相关知识。共16页,占全书比例为6.53%。主要包括:古文献资料及其相关的知识和史学与考古学(实物史料方面)。

通过量化分析可见,田本逻辑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阐述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强调遵循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重点强调了阶级斗争理论与方法。应该注意的是,田本与前述葛本的逻辑主色调虽同为唯物史观,但重点和导向却是不一样的:白本重史观,从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强调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田本重方法,强调运用唯物史观,就是要运用唯物辩证法。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综合模式的内在逻辑虽然都是“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结构”,但是,各本所囊括的内容及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因史家主体的认识差异,在用笔量上表现出很大不同;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也因为操作性的问题难免存在各自无法克服的缺陷。对于这些问题,三本著作出版不久,就有学者毫不讳言地予以指出。比如,1984年,蒋大椿在《建设历史科学概论的有益探索――评介〈历史科学概论〉和〈史学概论〉》一文中就指出,虽然“从着手建设历史科学概论这门学科来看,两书(笔者注:葛本和白本)的首倡之功,应当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两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解决,其中“历史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是亟待明确的首要问题,因为“历史科学概论应是一门有自己特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专门学问”。又如,1985年,姜义华在《从(史学要论)到〈史学概论〉》一文中指出,葛本、田本和白本三书“最主要的问题看来就在于这几部著作内容稍嫌庞杂。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想集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编纂学、史学史于一身,结果,反而使史学概论自身所要专门考察的问题被排挤或淹没了”。[q除了蒋大椿、姜义华指出的问题外,这种综合模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还显得不够紧密,尤其是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对于谋求使“史学概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作用不大,只能起到史学教学概要和普及历史学学科知识的作用。

二、理论和方法模式

从理论和方法角度来建构史学概论的体系,我们将它简称为理论和方法模式。赵吉惠是这种模式的首倡者,赵著《历史学概论》(简称赵本)是该模式的实践成果。总体看,赵氏“历史学概论”意在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概述历史学及其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问题,因此,其逻辑结构就是:历史学基本问题+理论部分+方法部分=历史学概论。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历史学基本问题(引言),总论历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共19页,占全书(347页)比例为5.48%,主要包括:历史、历史记录、历史学、历史学理论、历史学概论等基本概念辨析及《历史学概论》一书的主旨论述和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意义及史学工作者的必备品质。

第二,理论部分(第1章至第8章),着重从理论角度来梳理史学发展历程和历史观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共152页,占全书比例为43.80%,主要包括:一是从理论和方法角度概述中外史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小部分:中国封建旧史学的发生、发展与终结,历史上各种历史观的主要形态,中国历史科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二是历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关系;三是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遗产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方法部分(第9章至第16章),主要论述史学研究和编纂的一些重要方法,包括:一是是史学方法论的根本指导原则;二是搜集、整理、运用史料的方法,史学研究方法,主要论述了6种.分为5章:三是阶级分析方法、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历史系统研究方法、历史计量研究方法;四是史著的体例与编纂方法(其中还特别提到了撰写史学论文的要求与方法)。

应当看到,赵本从理论与方法角度建构史学概论体系,以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为论述重心,这就抓住了史学概论的核心问题,使全书各部分之间有了更为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相对于葛本、白本而言,赵本的逻辑体系更为严密,所囊括内容的比例也更为合理。对此,时人何振东在《从几本(史学概论)看本学科的主要内容》一文中有过论述。他认为,与葛本、白本相比,赵本“将有关历史文献、史书的体例,以及中外史学的基本知识,均归纳到《中国封建旧史学的发生、发展与终结》和《历史上各种历史观的主要形态》这两章中”,“叙述时进行纵横交叉,有机结合,这样就显得概而不杂,丰而有序”,这样处理就显得很好。当时对此持肯定性意见的还有徐万发,他在《史学主体与(史学概论)研究对象》一文中指出,“赵本的处理是一种大胆的探索,‘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学的整体做比较概括地论述。’它自然而然地调正了‘史料与文献学、编纂学’等学科在史学概论中的位置,又从与理论、方法相关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了史学概论与史学史的关系”,全书“自成体系,有另辟蹊径之功”。

三、认识论模式

认识论模式,即以历史研究的主体认识活动为中心来建构史学概论体系,简称认识论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从认识论角度来思考史学概论体系问题并付诸实践的,主要有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和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虽然如此,但还要注意的是,这两本书无论是在体系建构,还是在所囊括的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吴泽主编《史学概论》(简称吴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根据吴本“前言”和第1章“绪论”可知,作者试图以历史研究中的主体和客体(史家主体与史学客体)关系为主线来展开论述,从而确立史学概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因而作者将由此贯穿起来的内容归纳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三大部分。简单地表述吴本的逻辑结构是:史学概论=历史研究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基本方法+历史研究基本知识。从表面上看,吴本的结构与上面论述的综合模式似乎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内在逻辑则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其内在逻辑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根据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规定性来说,回答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什么?人类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人类社会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其基本规律和特点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涉及到历史观这个根本问题,是历史研究的灵魂。只有唯物史观,才第一次真正科学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史学概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作者看来,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阐述唯物史观及其在具体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其次,一次完整的历史研究过程,不仅包括研究者根据史料来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中引出科学结论的过程,而且还包括研究者把科学结论写成史学著作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存在着分散、讹误的问题;科学结论的得出,存在着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问题;史学著作作为最终成果,存在着史学观点如何表述的问题。为此,研究者必须掌握搜集、鉴定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编写史学论著的方法,正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史学概论研究的重点。

再次,在历史研究中,史学家不仅要用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以及某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辅助历史研究,而且还要通过史学评论来了解现实对于史学的要求,通过研究史学的历史与现状来不断丰富史学概论,因此,这些史学与其他有关科学之间的关系、史学评论、史学的产生以及当今世界上各种史学流派等问题,都可看作是历史研究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此来帮助研究者解决历史研究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吴本的史学认识论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绪论(第1章),总论史学概论的相关问题,共18页,占全书(398页)比例为4.52%。

第二,历史科学的基础理论(第3章),着重论述唯物史观的理论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共36页,占全书比例为9.04%,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历史上人类的共同体,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历史的辩证运动(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的现象和本质、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发展的渐变和突变、人类历史的螺旋式发展)。

第三,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论述了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共40页,占全书比例为10.05%,主要包括:分析和综合研究法(将阶级分析法囊括其中),历史比较法,历史归纳法(演绎法),历史研究中的具体和抽象,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历史主义原则);二是史料和史料学,着重论述了史料学的相关问题,并介绍了处理史料的相关方法;三是历史编纂学,论述了史书的体裁、体例、表达等史学成果表达的方法问题。

第四,历史研究的基本知识(第2章、第7章至第9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外史学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对史学的伟大变革(第2章),重点论述了唯物史观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国内外近现代史学流派述评(第9章),主要述评了梁启超、顾颉刚等中国近现代史学家的史学成就和美国计量历史学派、法国年鉴学派等国外近现代史学流派;二是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第7章),主要论述了史学和哲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文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三是史学评论(第8章),主要论述了史学评论的性质、标准、作用问题。

第五,史学发展和史学工作者的修养(第10章),立足现实变化对史学发展的新要求,论述了史学工作者的修养问题,共14页,占全书比例为3.52%。

从总体上看,吴本建构史学概论体系是从史学认识论角度来思考的,他们看到了历史研究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但是从其逻辑进程以及它所囊括的内容来看,他们并没有紧紧抓住历史认识论这一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只能说是初步体现了作者试图从史学认识论角度来建构史学概论的一些思考。即便如此,与前述葛本、白本、田本相比,吴本从史学认识论角度所构建的“史学概论=历史研究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基本方法+历史研究基本知识”的逻辑体系还是很有特点的。对此,研究者肖马曾经有比较中肯的评价,他说,吴本的“第一个特点是系统性、逻辑性强。全书共分十章,无论横观、纵观,在内容上都是完整的有机联系,而不是生硬拼合”。

(二)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和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简称姜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其实,早在20年代80年代之初,姜义华就对史学概论体系进行了思考,并撰文论述了他对于史学概论体系的设想。他的这一设想,后来大体上体现在他与瞿林东等学者合著的《史学导论》之中。

姜义华在《用现代思维科学武装历史研究工作――论史学概论的核心与时代使命》一文中,意在利用现代思维科学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丰硕成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构建史学概论体系。他结合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认为“历史研究活动,是一种三级思维活动”,即“历史研究活动乃是认识主体(历史学家)经由中介质(历史资料)与认识客体(历史实际)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统一”;“一个正确的历史认识的获得,大体上得经历‘感性’、‘知性’、‘理性’这样几个必要的阶段”,同时,历史认识活动的这些特性,还决定了历史著作的编纂不可能直接反映历史实际及历史认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问题,因此,他认为必须在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历史认识论。这些观点,在《史学导论》一书中打下了深深的思想烙印,结合这篇文章,有利于我们理解姜本的逻辑结构。

第一,史学导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引言),论述史学概论的相关问题,共3页,占全书(349页)比例为0.86%。

第二,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功能与科学地位(绪论),共81页,占全书比例为23.21%,主要包括: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历史学的形成,意在论述中外史学由传说到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论述了历史学在人类认识活动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历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鉴于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历史学的科学功能就表现为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第1章),意在从历史认识论的高度对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过程进行总体分析,共63页,占全书比例为18.05%,主要包括: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即主要论述了历史认识的三级能动统一结构和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与理性认知过程的问题;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同,即主要论述了历史思维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和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的问题: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即主要论述历史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在史料、科学认识总体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上的检验问题。

第四,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第2章),主要论述了一些研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共57页,占全书比例为16.33%,主要包括:历史事实还原的方法即史料搜集、辨析与抉择的方法和史实编次与排列的方法:历史过程分析与解释的方法,主要论述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整体研究(系统分析)和跨学科研究及历史心理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研究。

第五。历史本体与历史规律的探究(第3章),在回顾古今中外史学家对历史本体与历史规律即历史本质追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共45页,占全书比例为12.90%。

第六.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第4章),意在论述历史学著作及其内容、形式和要求的问题.共52页,占全书比例为14.90%,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性与多样性,主要论述历史撰述和历史编撰构架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问题;历史撰述的根本原则与不同要求,主要论述历史撰述中的客观主义、先验主义倾向与信史原则的问题、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的问题和语言表述的美学要求的问题。

第七,历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第5章),意在论述历史学家的相关问题,共48页,占全书比例为13.75%,主要包括: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素养,主要论述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能力和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与献身精神方面的问题;历史学家的个体与群体研究;历史科学的时代使命。

综上,虽然姜本与姜义华最初在论文中表露的设想有些不同,但是,姜本所体现的史学概论体系的主旨与姜义华早先的设想还是一致的。这不仅体现了著者对历史认识论问题的重视,力图以历史认识论为主线来建构自己的逻辑体系,而且还通过这一逻辑关系使姜本的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了较强的逻辑联系,使全书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还要指出的是,后来姜本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订,但是,对比三个版本来看,全书的史学概论体系框架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正如赵梅春在评论2003年的修订本时所指出的,“全书各章以历史认识活动为主线,将历史认识、史学方法、对历史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史学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及历史认识主体自身的素质作为历史认识活动的几个必要环节并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论述,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应该说,赵文的评论比较如实地勾勒出姜本的亮点和特色。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中国史学界坚持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是一条原则和常识,因此,姜著同类似著作的明显差异是,不再在唯物史观问题上大费笔墨。

四、史学理论体系模式

所谓历史学理论体系模式,是指部分学者从历史学理论体系建构角度出发,把史学概论作为建构历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有历史学者提出了许多相关设想,但在当时将其付诸实践的却只有李振宏所著《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这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史学理论探索勇气的。

李振宏在其1986年发表的《关于史学理论与史学概论的初步意见》一文基础上,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中进一步提出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三者构成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观点,即史学理论=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学的理论体系。在他看来,“史学本体论,是对史学研究活动进行本体论反思的理论产物,它把人们的史学研究实践作为一种‘存在’去研究,弄清这一人类认识活动的目的、性质及其意义,从本体论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历史科学’的问题,规定整个史学认识活动的方向和任务,对整个历史学科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历史认识论,是对史学研究成果作知识性反思的理论产物,它集中回答历史知识如何形成、何以可能的问题,即要研究历史知识的性质。……史学方法论,是对史学研究的经验程序、思想方法、研究途径进行反思的理论产物,是对史学研究的思维活动程序作抽象化、形式化、相对固定化的研究,它解决历史认识手段、方法、途径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为如何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提供方法论指导”。㈣由此,李振宏按照他所界定的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构成的结构体系,安排了《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的逻辑体系。

第一,绪论,总论该书的写作主旨,共8页,占全书(447页)比例为1.79%。

第二,史学本体论(第1章至第7章),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历史科学”的问题,意在对史学本体进行整体性和理论性认识,共144页,占全书比例为32.21%,主要包括:历史是什么,主要论述了历史的定义、人类历史活动的特征、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及其争议等问题;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历史科学内部的学科结构,主要介绍了通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评论等等历史学内部各学科的情况,并进一步论述了诸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历史科学与一般社会科学,着重论述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目录学的关系问题,意在加以借鉴;历史科学的现实性品格,即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历史科学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即唯物史观的相关问题,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完善及其原理指导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历史认识论(第8章至第12章),集中论述了历史认识的相关问题,意在加强史学界对历史研究主体问题的重视,共116页,占全书比例为25.95%,主要包括: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主要论述了主体意识的结构、主体意识在历史认识中的渗透、主体意识的社会性、增强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等问题;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主要从历史认识角度论述了历史存在、历史客体、史料客体的相关问题及后二者对主体的影响;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着重论述了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历史再认识及其推动因素;历史认识的检验。

第四,史学方法论(第13章至第20章),主要论述了进行历史研究的一些方法问题,意在为取得正确的历史认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共179页,占全书比例为40.05%,主要包括:相互作用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原则,阶级分析方法,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史料的理论与方法。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 旅游学概论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石丽璠(1980-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民俗旅游。(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31-01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学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往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职业技能培训,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将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训和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而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涉及课堂教学及其以外的学生活动内容,因此,笔者近来以课程实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具体课程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课程实践,可以理解为是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设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目的和预期效果,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开展的包括课堂内以及课堂外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升华和检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形成。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

实践教学改革同样适用于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比如,“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也是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较高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改革,在以往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可考虑以下方式:

1.采用小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学生被动地学习不容易把握,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进入全班讨论阶段,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这种类型主要针对一些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当堂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讲旅行社章节时,给学生播放一段“江苏各旅行社暂停赴泰游业务”新闻视频资料,要求学生讨论:该新闻内容与哪几个专业知识点有密切关系?哪些是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哪些是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二是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到课堂上全班集中讨论。这种类型适合一些学生无法马上解决,需要查找课外资料的问题。

2.采用小组竞赛。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赋予学生压力和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因而,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竞赛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时,将全班分为三组,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代表(合计六名)参加两轮比赛。每轮比赛将黑板分为均等三大块,要求上台的学生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大家熟悉的各种旅游资源,第一轮书写自然旅游资源,第二轮书写人文旅游资源,最后以写出最多旅游资源(要求不重复且正确)的小组获胜。比赛前预留一定时间给学生代表在台下准备,本组同学都可以为其提供资料,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推行三年的情况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3.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教学安排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到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或其他旅游企业单位参观,进行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并邀请旅游业界人士与学生直接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教师在讲授饭店的等级及其评定部分内容时,学生仅学习书本理论不容易区分各种等级的饭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饭店,由部门经理带领学生参观整个饭店并进行介绍。通过参观学生对不同饭店情况基本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分和对比,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4.安排学生实地调查。本门课程虽然属于基础理论课程,但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和现实问题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以致用,应安排一定的调研活动。比如,讲到旅游者章节内容时,单纯分析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实践价值也大打折扣,可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份调查大学生寒暑假出游动机和需求特点的问卷,对本校及其周边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筛选、整合、总结,最后形成书面报告。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旅游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掌握有关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科研方法后可以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地进行各种类型的调研。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保障

1.完善实践教学政策。笔者所任教的学院于2009年明确提出以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的工作思路,并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学院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技能大赛,评选出“教学能手”给予大力奖励。比赛当中一个重要评分标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此外学院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专门设立了学期实践教学专项课题立项项目并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其中包括18项课程改革微型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对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亦能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

2.确立评价体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还有赖于各种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这里主要讨论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仅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纳入考核的范围,使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坚持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将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形成教学团队。“旅游学概论”课程已被学院列为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课程的特色之一就是整个教师团队由课程负责人和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组成。由于各个章节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许多基础知识在今后相关课程中同样涉及,包括“旅游开发与规划”“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因此可以将本门课程各章节进行分解。比如“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讲教师专门负责“旅游学概论”课程当中旅游市场一章,同时组织有关课程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同一知识点在本科教育期间被重复讲述。教师团队中各位老师相互听课评课,进行专业上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建立实践基地。为了充分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与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是极其必要的。学院近几年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与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桂林青年旅行社、桂林桂山大酒店、桂林大正温泉度假酒店等多家旅游企业单位签订建立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提出经过旅游企业单位同意,学院将不定期安排在校生到企业单位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与桂林喜来登饭店、香格里拉饭店等著名国际连锁饭店,桂林九马画山峡谷漂流景区、桂林盐马古道旅游区等多个景区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场所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变革 数学教学 技术人才

【正文】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招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由过去的统招统分发展到多元化招生和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 实行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必将需要一大批技术型、应用型, 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一线熟练技术工人和操作能手。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 其主要任务, 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 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 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 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一、制约教学形式改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一,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 学生记录; 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 不论是中学、小学, 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 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 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 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第二, 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 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 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做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 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 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 反而事倍功半。

第三, 中专学校的学生, 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 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 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 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 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 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第四, 教学实践不适应社会实践。中专介于高中与大学之间, 近年来由于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 中专数学教育的层次也有所降低,个别内容的教学对社会实践已不适应, 如: 解斜三角形、空间立体几何等内容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很不协调; 也有一部分内容出现了超前性, 如: 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数列等章节。另外, 仅仅对某些章节和内容进行了教学改革, 表面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但只不过是局部的优化, 而不是全局的最优化, 达不到整体的优化效果, 甚至于没有中考成绩也可以入学。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中专数学教学改革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各位同仁榷商。

第一, 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 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 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 应主动去汲取知识, 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 掌握其实质, 并能加以引申, 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 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 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 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 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 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 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 增加应用部分, 缩短整个教学时间, 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 增加灵活性, 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 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 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 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 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 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 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 增强感性认识,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 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 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 -C 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 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 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 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 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 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 数列、等比数列前n 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及级数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 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 包括教学软件, 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都能起到增强理解、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四, 关于中专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 可以通过笔试检验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考察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这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因此, 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重点在平时, 考察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权重应增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第五, 教师素质的提高。数学教学改革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得以实施的。所以从根本上说, 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一方面, 教师要具有很高的理论专业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并具有良好的心态和钻研精神; 另一方面, 教师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教书育人的思想, 能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榜样, 教师具备了良好的素质, 并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不断总结经验, 才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总之, 如何培养高标准的中专合格人才, 使其学有所用,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掌握单一的学科内容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中专数学教师理应不断汲取新知识, 使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的新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孙萍.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4).

篇4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对东北石油大学勘查资源工程、地球化学、经济管理等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扩宽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特色课程。石油工程课程是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主干专业课之一,主要讲授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内容。作为石油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石油工程课程了解石油开采的基本过程和工程现象,对石油工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等知识有所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满足我校人才培养定位,秉承“植根大庆,立足东北,面向全国,突出石油,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通过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课堂教学将理论学习和实验参观等结合,利用石油院校自身优势,以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等为平台,构建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的联系,为学生在石油领域的工作衔接做好铺垫,提升知识储备。

1 教学现状

非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选修石油工程课程主要以概论的形式学习,内容主要涉及油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等,旨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石油开采各工艺过程与环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整个油田的开发过程有一定的了解。教学环节多以课堂教授为主,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点的认识枯燥,对其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点多而散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学生缺乏联系实际、理解上有困难,不能将知识点做好衔接和归纳,学习效果不佳。

目前,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差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时少与授课内容多、概念抽象与原理复杂的矛盾。

通过重视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升级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形成完整而相适应的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学校现有的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搭建参观和简易操作实验平台的三方面进行阐述,只有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水平,首先要重视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升级教学理念,加强和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将成为构建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综上所述,如何将零散、陌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生动讲授是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石油工程课程的关键,所以采用教学模式改革,将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利用该校现有专业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改变授课环境是一次探索研究。

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既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2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通过引入实验教学环节,完善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实体化,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课件多媒体内容的设计,加强多媒体的展示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制定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石油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2)制定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等内容,落实不同环节教学重点和衔接点。(3)完善多媒体制作,进一步加强多媒体展示效果。(4)加强和实验中心合作,制定实验室参观安排、讲解内容设置和实验展示等。(5)制定校内实体模型讲解内容。

3 采取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3.1 根据授课学生特点,编制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学生前期课程内容,架构学生对石油工程相关知识的衔接,以保证学生了解石油开采中的基本过程和工程现象,对石油工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等知识有所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教学为教学目标,编制教学内容。

3.2 实验室调研,考察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教学

结合教学内容,考察实验室研究类别、实验室教学计划,通过和实验中心老师沟通,确立可开放的实验室、实验室展示的教学内容和实验计划。

3.3 完善多媒体制作

在现有多媒体的基础上,细化教学内容,采取专人负责完善多媒体制作,增加多媒体动画展示。

3.4 组织学生校内实体模型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特种实验室和石油工程馆钻井实验室现场,由专人教师进行讲解,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有针对性解决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差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时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部分概念抽象、原理复杂、教学脱节的问题。

石油高校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探、储运、化工这些专业都属于学校的骨干专业,他们的实验室、展示厅都非常有专业特色,既有实物模型、又有流程模拟、还有现场施工图片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环节中的手段,通过教学相关单位的协调,安排参观时间,针对授课学生特点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内容。

篇5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教学改革 趋势

作为科学教学的化学教学,其功能已不只是传授和继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还应是将化学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人生观、世界观主价值观的形成,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认为要关注这些变革,就要适度从应试教学中解脱出来,去思考并实践化学教学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走向多维化

化学教育已不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而教育的化学,其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科的本身,而应包括教学和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构建多维的化学教学目标。从化学教学大纲的变迁可以看出这一点,2007年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虽也提及能力和思想教育,但强调双基目标。新大纲(2010年版)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在高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

2.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技能解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二、学习方式走向多样化

通常的学习方式有三种: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是学习者阅读文本、观看音像、倾听讲解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式学习也叫探究式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科学实验、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体验式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训练,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部认识,最终习得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和某些情感、态度和观念的过程。三种学习方式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其功能各不相同。

三、教材开发走向校本化

一纲一本,千人一面的教育局面正在被打破,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个性。“教材”不等于“教科书”,广义的教材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包括教科书、各种辅助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围绕教科书的教学资料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自编教学资料、自制教学仪器,优化各种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把课程按其功能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国家课程,使用统编必修教材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拓展型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研究型课程是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校本课程可在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指导下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社区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

四、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化

传统的学校课堂即是教堂,教师即是布道者,知识的传授是在封闭式的课堂中进行的,这种“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和“教材中心”三中心的教学结构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自然、社会和网络都是课堂,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社会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必须合理优化,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在新型教学结构中,学生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化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课堂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室,学生要走向自然界去调查资源、调查环境;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走进化工厂调研化工生产;去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访问专家、教授,获得指导;进入图书馆、因特网查阅资料。可谓处处是课堂,处处有教材。

五、网络教学走向普及化

篇6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基本的经济法律意识是经济类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经济人才是教师的职责。为提高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分析该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

“经济法概论”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养出现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实际用途,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学习较少,学识基础薄弱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多,但教学学时较少,因此在各高校,“经济法概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基础弱,听不懂,无法融入课堂里,这样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颠倒,必然无法令人满意。

(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

如今,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是知识具有依赖性,学生学习只懂皮毛,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思维狭窄,不会产生创设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讲授经济法律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层次感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是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偏多,而且繁杂深奥,大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参考价值,而且较为陈旧,无法做到立足实际,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如《劳动合同法》等章节更新缓慢,无法做到对现有问题进行实际分析,且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层次感。

(四)传统的考核结果束缚学生的学习潜能

目前我们高校的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试,这导致学生还要遵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展开,让分数来作为测评师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传统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高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调整课时设置

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奠定法律基础。在初步明确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进行差别对待。经济学专业建议先开设《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此基础上设置《经济法概论》,两者课时合计60课时,中间10课时实现实训;非经济学(非法学)专业可直接开设《经济法概论》,但要保证48课时以上,中间有8课时以上实现实训。

(二)重点必须突出,逻辑必须清晰

经济法教学内容繁多,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应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取舍课程内容,形成自己的专业需要,如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就应注重市场管理法等的学习;学会计专业的,就应注重税法、金融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俱进,比如将新出现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立法及时的融入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思考热点,开拓学生的思路。(三)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开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知识充实进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参加一些学生法学社团,也可以与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实习观摩基地。另外,强化案例教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得多样,可以进行讲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课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案例的选择应重视符合“三实”(实战、实用、实务)带动“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要求,尤其要重视一个“实”字,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有实际作用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及探究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常见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种: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

1.列举案例法

是指在授课中,教师为了更具体形象的阐述重点难点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讲评案例法

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学重点而对一案例进行深入的解剖与分析,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理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使用电化教学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

3.讨论案例法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某一主要章节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有针对性和难度的案例,并且人们大都对这个案例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的。案例要有详细的情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小组讨论,大班讨论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最后要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经济法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对于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可以出题进行统一考察。通过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理论,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课堂的教师不要固守传统的法律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从不同方面做工作,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琴.浅谈经济法概论中的案例教学[J].文教资料,2005,(2).

[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3).

篇7

有鉴于此,自2011年9月开始,本课题组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概论”课程组,在课堂教学中增设了网络教学环节进行了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经过三年多的实施,初步构建起了“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三年来授课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及在全体授课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整理意见,对“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创新价值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考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分析。

一 “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价值

在传统教学之外,开辟一个全新的教学空间和形式,是“概论”课教学的创新形式和有机组成部分。运用网络进行“概论”课教学,就是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并辅以即时通信工具、FTP传输等技术工具付诸实施,其实质是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概论”课教学,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1]

之所以要进行网络化教学改革,首先源于日益强大的网络传媒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思想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中国上网人数居世界首位,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95%在校大学生是网民,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引领者和追随者,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非常密切,网络传媒已经成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娱乐、交友和沟通的最重要的手段。作为新形式的传播媒体,网络传媒以其互动性、时效性、个性化、全面性和网络效应全方位渗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大学生网络技术运用的熟练程度远超普通民众,他们信息来源多样,他们可以通过校园BBS、QQ、公共论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各种国内外网站获得信息。网络工具具有强大的搜索能力,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大学生可以迅速、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感兴趣的问题,甚至可以掌握比教师更多的信息。[2]

运用网络进行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教学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因其具备“资源共享性、不限时空性、多向互动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满足大学生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我们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同样表明:赞同和支持“概论”课程网络化改革的学生比例高达94.6%。

同时,不可否认,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空前提高的同时也面临主体性丧失的危险。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受影响,在各种思潮交汇碰撞的信息海洋,难以判断而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这些因素都对“概论”课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法提出了严峻挑战。适应网络传媒时代的特点进行变革和创新,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是大势所趋了。

二 “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三年改革探索,我们已构建起了“概论”课程的有效可行的网络教学模式,即:以省级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构建网络教学的整体框架;在内容结构设计上,明确设定网络教学各环节的目标,师生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课程特性、教与学的需要、学科背景,进行调整、丰富和完善,实现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总的说来这一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这一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应用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当前“概论”课程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见表1)。

第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不健全。“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以网络资源的特性为支撑的教与学,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网络资源为课程材料,以利用其便捷、海量的信息优势;二是以网络工具作为教学手段,以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也就是说,网络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以成熟稳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支撑。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本课程的网站建设还有很大不足,比如: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集中在优秀资源不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链接不确定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约有58.8%的学生表示课程网站对网络自学帮助较大,而有67.6%的学生认为强大的搜索引擎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自学。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支撑、资金支持和人才保证等要素,而单纯依靠“概论”课教师去组织调动各方力量,全面推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还有一些实际困难。正是由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支持者与实际使用的师生相脱节,从而导致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缺乏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网络教学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中存在建设与使用相脱节、教师与学生不同步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的静态建设多,平台的动态管理少。目前对于网络课程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是依据国家和浙江省教育厅的有关方针政策来设置的,网络立体教材、网络教学方法、课程活跃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是考核的重点,但评定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比如:如何进行量化、细化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网络教学更加规范,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多限于课程学完后的总结性评价,对学生在诸如讨论、小组辩论、社会调查等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则相对匮乏。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查结果表明:在网络自学过程中,只有约18.7%的学生表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并争取拓宽学习,约有40.1%的学生表示能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约有32.4%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而约有8.8%的学生表示出于取得学分的需求,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网络互动交流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网络自学中,教师的单方诉求表现明显,学生的参与性低,缺乏热度。课程网站设置了师生互动平台,但是目前这个平台的互动严重不足,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真正能探讨问题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大学生有特殊的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校园论坛、微博等,教师虽然可以进入学生交流平台,但在其中不一定能够起主导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教师在线答疑的时候您会去吗?”,仅有6.5%的学生选择“经常去,因为可以即时得到教师的解答”,有12.6%的学生选择“经常去,却很少主动向老师提问”,而有63.9%的学生选择“很少去,觉得请教其他同学,搜索网络资源也一样”,甚至还有17%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所以基本不去”。在网络传媒时代信息多元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工具不断拓展,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概论”课虽是传授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但在网络世界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既以学生为中心,又发挥出主导作用而不是简单迎合学生的喜好,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 “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在今后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需要着重采取以下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提高教师的网络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提高“概论”课网络教学的效果,实现网络教学模式改革的各项目标要求,就需要任课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具有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网络素质。只有既懂本课程专业知识,又熟悉网络技术的“复合型”教师才能将互联网技术灵活并有效的运用于教育中。而现在,由于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和技术上的知识储备不足,思政课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并不能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面对学生提出的网络技术方面的问题往往需要求助于专业技术人员。为此,一是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使教师能够有效的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二是教师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把握网络焦点,恰当的运用网络话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学工作。

第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其主要方式是人机交流与对话。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与完善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特征,教师发挥作用的形式由显性变为隐性。教材不再是仅供教师传授知识的“教本”,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读本”,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的工具,而是用来创造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好的网络资源对网络课堂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和学习评价都提供了丰富多彩、操作性强的平台。因此,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课程特点,结合当前改革开放现实成果,跟上时代的步伐,反应社会热点问题。[3]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政治意识的认知状况,教师应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拓展与展示,增强“概论”课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第三,注重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虽然网络教育具有资源共享性、不限时空性、多向互动性等优势和特点,虽然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也不可否认,面对面的传统教育方式仍是“概论”课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法。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有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对于“概论”课这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强的课程的教育教学是很有效的。二是网络教学自身还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比如,目前各课程的网络教学普遍缺乏对诸如认知理论、教育心理、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且网络在提供便捷沟通交流的同时,也难免会有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健康发展。[4]当然,所谓传统教育模式并不是单调乏味的教师“满堂灌”,在“概论”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更多地运用和借鉴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翻转课堂”、PBL等模式,在理论灌输中有机结合讲授法、讨论法和谈话法,增加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凸显学生主体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育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概论”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二者的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第四,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联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论”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与其他课程密切合作,通过资源的整合,共同提高,从而真正发挥出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为此,一方面需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化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各课程间加强合作,突出特色,有效配置资源,这样既可以减少重复、加强互补,又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概论”课程的改革也要拓展校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与建设较成熟、知名度较高的网站的联合,并与其它高校的学生直接通过网络交流思想,增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概论”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也便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宁.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设计的整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4).

[2]房尚文.网络传媒时代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新闻知识,2010(6).

篇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给我国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的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核心,以社会文化传播和创造为手段,实施德、智、体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教育。它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开展的和谐教育改革实验是比较典型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通过实验,他们提出了以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的的和谐发展的操作体系,即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两个过程的和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关系的和谐。三者的协同发展,培养、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湖南怀化市实验小学正在进行“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实验。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他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1)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2)加强学科间的渗透;(3)因材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4)建立活动体系,把相关的活动列入课表。这些措施的提出,对探索学科素质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结各地开展“素质教育”实验的情况,小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三点,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会不断提高;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鼓舞;重视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实施“素质教育”后,小学数学教师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功欲;(2)循循善诱,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学习;(3)为每个学生的智慧、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4)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矛盾;(5)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习惯。

关于“素质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东北师大教科院马云鹏在《数学教育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福建教育》1994年第10期)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要提倡活动式、后发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趋势之二:强调学生参与

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学效果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过去说学生是教师教会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教师中心论。如果学生不愿参与,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枉然。

基于此,上海市进行了“学会参与”与“参与教学法”实验,摸索总结出了“参与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要素。基本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体验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反馈性原则。操作要素有四点,即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及时反馈调整,强化学生参与;采用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参与。他们还尝试构建了“参与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下图:

(附图{图})

广东饶平师范附小进行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实验”,以“主体参与”为突破口,设计了教与学的四自式框架与小组学习的合作学习课堂结构新形式:自看课本——自想问题——小组学习——自练习题——自我小结。

他们的这些实验成果,无疑能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趋势之三:注重整体优化

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它不光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要素,还涉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结构的决策等诸多方面。各种要素和各个方面的局部优化问题,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已作了较多的探索。然而,教学不能单纯把注意力放在教学的哪种要素或某一方面上,更重要的是使各要素、方面形成一个最优整体。

华中师大姜乐仁教授主持的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验,就是一种寻求教学整体优化的实验。其改革的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教与学的主要依据;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以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的启发式教学体系。”华中师大教科所何雄智副教授正在进行“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一体化”的实验。不少专家指出:这是一项着眼整体、注重优化、充满活力的教改实验。杭州大学教育系主持指导的“系统化教学”实验,是比较典型的整体优化实验。他们拟定了“系统化教学”四阶段19个环节的操作程序。

至于是否实现了整体优化,总结近几年的实验研究成果,可用这样3个标准来衡量,即是否体现了“五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的教学思想;是否做到了“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实现了“八个和谐统一”(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师与生关系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讲与练的和谐统一、课堂上动与静的和谐统一、讲授内容与所花时间的和谐统一)。

趋势之四:突出思维训练

突出思维训练,一方面是时展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时代需要知识广博、善于思考的人才。因此,数学教学就远不止是传授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善于思考的人。数学知识伴随着相关的数学思维,这必将使数学教学为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数学教学自身的需要。数学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为特征的封闭的演绎体系,人们获取或发现数学知识都是思维的结果。思维需要数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所以说,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

注入式教学,往往忽视结论所产生的思维过程,把学习变成反复认识由课本或教师规定的结论。所以,数学教改响亮地提出了“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的口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为此,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突出思维训练的实验与讨论。

广西玉林市古定小学的“导思——点拨教学法”实验,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环节:(1)激学导思。激学,就是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思,就是启发学生思考。(2)引议释疑。引议,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所“思”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释疑,就是通过讨论,使疑问得到解决。(3)点拨提高。点,是指点醒、点破;拨,是挑明、拨通、拨引。(4)精练强化。教师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思考性、实践性、技巧性、创造性的习题。这四个环节强调以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思”为核心,组成一个“思”的交流、“思”的反馈、“思”的深化、“思”的发展的多维结构。

江苏省海门县实验小学,在小学数学中进行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改实验。实验班按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分项采取了实验措施,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案。

篇9

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请先哲和同行们指教。

一、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例如:培养学生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氢氧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反应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培养学生认识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于是,引导学生推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

真实的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本质属性。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的溶解、颜色的变化、有气味或有颜色气体的逸出,都是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形成物质特性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盐酸与碱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是说明酸与碱反应的特性,可是,事实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就不同于盐酸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因为前者反应时看不到任何明显现象,而后者则看到了有蓝色的氢氧化铜,现象鲜明。所以,我们设计、安排化学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的鲜明性,才能使学生注意化学反应,使物质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动真实,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化学概念。

同样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由于提供实验不同,会得到不同效果。例如,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实验,用一支大试管盛满氨气后倒置水中,水会在试管内上升,反应出氨易溶于水的强溶解性。可是换成“喷泉”实验,就更加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由此观之,只有生动、鲜明、真实的化学实验去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心,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化学概念,使具有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深深打上烙印。

二、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类似反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反应的概念,我们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这些反应的规律。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时,还必须安排、设计正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感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总结,直至思维加工,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化,即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例如,当学生做了木炭燃烧的生成二氧化碳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凡是与氧气燃烧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的错误概念。为此,教材安排了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使学生清晰看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认识。

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

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实验教学,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例如:“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

篇10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营造氛围 问题 情境 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02

一、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探究型数学课不仅强调学生探究,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谈谈自己的认识。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主体去发现真理。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善于把课本中的知识、问题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情境,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或作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刨设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激起求知欲望;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并让它们首尾相接,恰好连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周围几寸远的地方撒了它们最爱吃的松针,但是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的习性,它们就这样一圈圈行走,最后疲劳饥饿而死。假如毛毛虫里能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毛毛虫式的人”,那就必须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个性化,个性的魅力就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生命力的呈现,自由意识的树立。学生在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中,必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心灵震憾,溅起个性化联想启迪。特别是在新课堂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让老师异常惊讶却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独特思维能力。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时候,给出一个方程让学生赋予情境,学生的说法又是各种各样,有的参照经常看到的应用题背景,有的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拿班里的同学做主人公,有的甚至把它放进了象蜡笔小新、机器猫、奥特曼这样的动漫背景中。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其它的方法。”“老师,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此时,总是尽量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探究活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缺少独到的见解,依赖性很强,不去突破常规障碍,只知道做一个“跟随者”,就不可能成为创造力很强的人!教育要经历过程,要改变过去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方式,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将知识、技能、情感、内化为生命中的财富。

(三)创设应用探究式问题,以更好地教学

应用探究型问题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问题的背景尽可能是学生熟悉的,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常见的问题背景有通讯收费、按揭贷款、存款利息、打折销售、工资待遇、运输费用、工程造价、旅游价格、行程问题等。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探究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获取生活智慧。

设计实例:

问题背景:今年四月份,李大叔收获洋葱3O吨,黄瓜13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10辆将这两种蔬菜全部运往外地销售,已知一辆甲种货车可装洋葱4吨和黄瓜1吨,一辆乙种货车可装洋葱和黄瓜各2吨。

探究1:李大叔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

探究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费2000元,乙种货车每辆付运费1300元,请你帮助李大叔算一算应选哪种方案,才能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这是一个运输问题,背景是李大叔销售收获的洋葱和黄瓜,需要租车。问题的探究点:一是设计租车方案;二是探究运费最省的方案。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而且也提高了问题本身的价值。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育行业。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简单方程时,很多学生可能会存在很大的疑惑。此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有的加减乘除通过进行数字的移动而加入未知数,让学生认识其实方程是为了方便求解答案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新鲜的知识。这样不但有效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还通过多媒体的视频,让学生产生想参与教学的心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面对社会的新需求,我国教育部新教学课标,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及学生都需要做出努力教师改变其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并学会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辅助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学生则要学会自主学习,不仅要将课堂知识消化,而且还要了解有关知识的更深层,以达到充分掌握知识、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目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教学才能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我国教育事业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