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范文

时间:2023-03-30 17:1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品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品分类

篇1

关键词:药品 分类管理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低,假劣药物的流通使用,药物缺乏疗效,用药错误,药物的滥用和误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的急性、慢性中毒等等,均可导致药物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现状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1999年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启动之前,我国药品市场除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上处于自由销售状态;从2000年一月一日开始,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开始实行;从2000年四月一日起,大容量注射液,粉针剂类药品要求凭处方销售;从二零零一年十月一日起,所有注射剂必须凭处方销售;到去年七月一号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须凭处方销售。与此同时,国家还在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促进零售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将零售药店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2005年底之前,符合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可以继续销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发给处方药定点销售标志。第二类:2006年1月1日后,达不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只能销售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或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

二、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与不足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略现不足

 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颇有些举轻落重之嫌。我国对于处方药的标签、包装并未要求印有显著的处方药标识,相反,对于非处方药,要求生产厂商必须在其标签、包装上印有显著的非处方药标识,即“OTC”样标识。药店实行药品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必须做到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摆放。以前,很多药店进行药品分类摆放时不知所然,现在则以“OTC”标识为分类标准,有“OTC”标识的放在非处方药一类,没有“OTC”标识的药物则统统都放在处方药一类。例如:曲美、赛尼可等减肥药品经常摆于药店门口直接面向消费者促销,在老百姓或者店员看来肯定是OTC药品的,也还摆放于处方药一类中,因为它们没有“OTC”标识。倒是非处方药做到了标识清晰,分柜摆放,一目了然,给人的感觉好象是国家想把非处方药从药品中拈出来,以便加强管理。实际上并非如此,国家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初衷是要把处方药管起来,凡是处方药必须严格凭处方销售。

2、抗生素凭处方销售执行不到位

 抗生素“日常化”滥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病菌产生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回到“后抗生素”,即抗生素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因此,国家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销售。然而,由于老百姓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去药店习惯性地购买抗生素,使抗生素占药店销售额的比重非常可观,大约为24%-30%之间。毫无疑问,如果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禁令真正执行起来,对绝大多数药店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为此,笔者曾暗访过几家药店,并通过一些途径询问一些药店的店员,才了解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禁令对一些药店而言,只是一纸空文,几乎没有产生。大多数药店都是在违规销售处方药。笔者曾经在南京的两家药店实习,一家在南京还算是较有规模的连锁药店,该店雇佣的店长是一家医务室的退休医生,据说具有开方权。

三、执业药师要做到名副其实

我国目前执业药师的状况却很令人担忧。首先,执业药师的人数远远达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的执业药师人数不足12万。上海全市约有1450家零售药店,只有执业药师约435名,平均3.5家药店才拥有一个执业药师;全贵州省注册的执业药师还不到200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按现有的人口,我国需要80万名执业药师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可见,执业药师在我国是多么地奇缺。但是,就是这些有限的执业药师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在生产,而不是位于第一线直接面对消费者。部分原因是执业药师在零售药店的待遇低,地位不高,多数人情愿将执业药师证挂在药店少拿点费用,也不想在职在岗待在药店上班;其次,执业药师有待进一步改善。现在的执业药师考试主要涉及四门课程,考试比较单一,通过考试的执业药师在日常执业中面对消费者还是心有余悸,难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给予恰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难以胜任其职责。

四、结束语

总之,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流通管理模式,是人民用药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期待药品分类管理能早日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保证人民安全用药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阳,徐丽华.??中国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01)

篇2

我们知道,美国的药品分类管理由来已久,其在药品分类及药店管理方面都是比较健全和成熟了,下面对美国药品分类以及药店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从中可发现一些可取之处。

美国对处方药药的销售管理非常严格,处方药专门陈列于一个房间内,消费者一般是看不到药品的。处方药标志非常明了,凡是处方药,都必须由生产厂家在药品标签上印上“Rx only”字样,分类清楚,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对处方药加强管理。对于非处方药,管理则较松,销售非处方药一般不需要申请药房许可证件,也不需要配备执业药师,和普通商品一样,陈列在敞开式柜台,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非处方药的标签上则不要求印上醒目标志。事实上,美国的非处方药所占市场份额很少,只占药品销售的16%。美国现有的非处方药按治疗类别划分有80多类,范围从粉刺治疗延伸到减肥药品,市场上的非处方药大约100,000多种,包括活性成分约800种。和处方药一样,美国审评中心对对非处方药也要进行评价以确保它们正确地标签,并且利大于弊。由于大多数非处方药在立法前已上市多年,这些药品作为美国“非处方药审评计划”的一部分,也会对它的成分和标签进行评价。

与美国相比,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1999年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启动之前,我国药品市场除对、医用毒性药品、和放射药品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处于自由销售状态,2000年1月1日起,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开始实施;2000年4月1日起,大容量注射液、粉针剂类药品要求凭处方销售;20001年10月1日起,所有注射剂必须凭处方销售;2005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类的抗菌药须凭处方销售。同时国家正积极推进对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达不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只能销售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或是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由原发证部门按规定核减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中的经营范围,要求全国药店所有处方药须凭医师处方购买。我国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标签管理也略显不足,对于处方药没要求印显著标志,反而非处方药的”OTC”标志非常明显。药品摆放也按”OTC”标志分类,有”OTC”的放在非处方药一类,没有的则放在处方药一类,而放在处方药的很多药品,不需要除方即可销售。如”心血管类药,计生类药,还有一些减肥药经常摆于药店门口直接促销,在老百姓或店员看来,肯定是非处方药,也是摆在处方药里,就因为它们没有“OTC”标志。这就往往让人们产生错觉,以为是国家把“OTC”药品加强管理,实际上是国家是把要把处方药管理起来,希望所以处方药必须凭处方销售。

篇3

我国在1999年启动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之后全面展开。为促进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国家局于20__-20__年连续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__-20__年工作计划》和《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同时,于近期先后召开了两次药品分类工作会议,国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处方药的严格使用,可以减少滥用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和机体耐受性及耐受性带来的治疗困难,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促进我国“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提高用药水平。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市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现状和问题

__市局一直把药品分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通过几年来的规范管理,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逐渐完成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三个转变。

1、药品陈列转变

100%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陈列由原来的混放转变为如今的把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与外用、功效或剂型相同进行分开摆放的方式,各摆放区都配有相应的标识。

2、药品的销售转变

现在的药品经营者把药品的销售分为两大部分:非处方药销售和处方药销售。处方药的销售经历了直售式、询售式、凭售式三个阶段的转变,同时非处方药销售也随着由利润驱动到信誉驱动的观念变化向疗效合理性转变。

3、药品的咨用转变

药品经营企业的用药咨询的变化较快,由原来的50%药店只配有一名兼职药士到现在100%的药店都配备了专职的药师、从业药师、执业药师作为驻店药师,药品零售企业的审核处方、指导合理用药的工作有的长足进展。

通过对市区百余家的药品零售企业的现场调查,我们发现药品分类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概括为三个不能。

1、驻店药师不能保证始终在岗

调查的120家药店,12%驻店药师长期不在岗;40%的驻店药师由于各种原因离岗;36家药店未挂停售处方药的标志;29家药店药师不在岗继续销售处方药。

2、处方药不能完全凭医师处方销售

在40%的驻店药师在岗的药品经营企业中,有近三成未能尽到审核处方的职责,形同虚设,有的不看处方,只盖章;有的只指导,不审核;甚者不闻不问。

3、分类摆放不能做到完全分开

60%的被调查的药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未能完全分开,个别药品混放,具体表现在没有标识的非处方药混放在处方药区;处方药存放不集中,与非处方药交叉存放;个别非药品混放于药品中。

二、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问题分析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从处方来源、人员素质、顾客心态、监管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以调查和分析。

(一)处方来源缺乏

从处方方式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医院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患者挂号时先买卡,医生在计算机上开处方,患者拿着卡去交款、取药,根本看不到处方。有的医院没有条件上电脑,居然给药品编号,医生开处方不写药名写编号。小规模的诊所普遍采取“先扎针、后开方”的做法,有的甚至扎完针也不开方。

医院大多是公立性的,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营收入,所以医院不愿意让处方流向社会药店。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__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收入达4000多亿元,其中42%是药品收入,利润至少达500亿元,而商业流通领域利润率只有0.5%~0.7%。虽然药品收入所中比例已出现逐年递减的状况,但医疗机构和药店之间药品价格差距还很大,因此,医疗机构控制处方外流的原因不言自明。

(二)消费人群意识淡薄

广大消费者对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不理解、不习惯。在调查时遇到一位正在药店购药的老者,他说,注射一个疗程的精制刺五加,在药店买,到社区诊所注射,300元钱就够了;如果到医院注射一个疗程,800元也下不来,药价低而且质量也不差。但当药店向他索要医生处方时,他不但不给,还拄着棍子大发脾气。消费者对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不懂,产生抵触情绪,客观上也促使药店顺水推舟违法销售处方药。

尽管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本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和用药需求。在不少医院尤其是医疗水平很高的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服务不到位、病人折腾半天依然看不上病,买不上药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很多病人只要不是大病,一般不愿去医院就医,而却愿意选择就近的药店购药。

消费者已经习惯到药店买药不凭处方的方式,如果凭借处方意味着还得走医院程序。此外,广大消费人群对处方药滥用的危害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头痛脑热,就吃抗菌素、打点滴的情况已成自然,殊不知药品的不良反应、习惯性的耐药可能危及生命。

(三)某些医疗机构责

任差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85%发生在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就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目前,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合应用抗菌药不当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二是有不少医生给患者看病不做药敏试验,光凭经验就使用抗菌药;三是少数医生受利益驱动,不顾病情需要,大量使用价贵、先进的抗菌药;四是有的医生缺乏专业知识,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在医生开出的抗生素中,不合理的处方就占四至五成左右。滥用抗菌药物,不仅给病人增添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严重的是加快了人体内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医生习惯性应用则会因势利导,患者则把应用抗菌素当成必要。

(四)药品咨用人员素质差

许多药店在人员责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等软硬件建设上还不能适应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在人员素质方面,差距更大。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要求药店配备驻店执业药师。我国的执业药师数量本来严重不足,还多数在管理岗位上,不可能担任驻店执业药师。即使配备驻店药师,人数也不能满足要求。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药师对药品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审方能力尚未达到驻店药师的要求。

(五)规范措施不尽完善

现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摆放原则是偏重把非处方要单独存放,即“otc”标识的药品标志清晰、分柜摆放。这样摆放给消费者的印象好象是非处方药作为一种需要特别管理的药品,而不是处方药,相反,无标识的处方药和暂无标识的非处方较难分开。

因此,可以想到我们规范管理过程的许多亟待完善各项工作。例如:如何鉴别处方的真伪的管理方法等。

三、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解决措施

1、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审核人员驻店注册、培训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药学技术人员用药指导作用

加强药师的队伍建设。为解决执业药师数量不足的矛盾,药监部门要采取有效方式,在保证人员素质的前提下,促进扩大了执业药师的数量,同时为弥补执业药师数量不足,加强对从业药师的再教育工作。要积极促进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从政策上鼓励从药人员进行再教育,从措施上完善从药人员的再培训。提高人员数量和质量,确保指导用药水平得到提高,满足本地区需求。

加强药师的在岗情况的检查。一是严把审查关。对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时,对药师的资格、实际水平、是否兼职、外地人员能否保证在药店行使职责等进行严格把关。二是实行值班药师签到制。要求企业提前做好值班药师的工作安排,药师上班必须签到,保证药师在职在岗,充分履行对顾客购药咨询、用药指导、处方审核、质量把关等工作职责。三是要求挂牌明示。药师在营业时间上岗时,应佩带标明其姓名、技术职称、岗位等内容的胸卡,便于群众监督。如药师临时不在岗,应在凭处方销售药品专柜明显处,摆放“药师不在岗暂停处方药销售”的告示牌。四是开展药师在岗专项检查。加强对药师在职在岗监督检查,对连续多次检查发现药师不在职在岗的,将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进行处罚。

2、积极开展药品分类的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用药习惯和正确使用药品

首先,要通过科学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加公众合理用药知识,改变公众传统的用药习惯。要通过对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性规定以及药品分类管理阶段性目标的主要内容,从思想上意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同时,还要加大对一些常见病的基本判断常识和推荐用药范围、常用非处方药的适应证等知识的宣传,采用媒体宣传与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方式,着力解决公众在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诊疗时所面临的合理用药知识缺陷,增加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

其次,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引导药品零售企业积极开展药学服务。零售药店及其从业人员是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最终端环节,只有把握住终端出口,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而药品监管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让药品零售企业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通过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认真执行分类管理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第三,在宣传手段上应注重贴近性和多样性。通过手机短信向社会广作宣传;与媒体联动,将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公之于众,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要不拘形式,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分类管理的宣传也不能停留在"一阵风"的阶段,而应探索长效的、持久的、深度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并充分发挥相关协会、学会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正面推动作用。

3、大力加强药品分类管理的监管和规范工作,积极稳妥促进药品分类

对药店的监管。一是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情况和专有标识规范情况的检查,积极促进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二是加强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及在岗情况,以及处方审核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结合gsp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制度和处方审核制度。三是对已明确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经营的,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四是对已明确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执行凭处方销售规定情况的检查。对药品零售企业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给予警告处罚;情节严重或经警告后仍违规销售的,除给予警告外,还应并处罚款。五是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医疗和药品广告整顿工作,加强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的监督和检查,特别要加大处方药在大众媒体违规广告和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扩大宣传的检查力度。六是把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要求与零售药店的审批、变更、认证及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对达不到分类管理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抗菌药物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共同监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推进合理用药的进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制止滥用抗菌药的关键是从源头抓,用制度来规范。相关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制度,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首先,抓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其次,医院药剂师可以参与临床医生查房,指导临床用药;三是建立健全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制度;四是真正发挥药品招标采购的作用,纠正从使用药品中获取利益的行为。

四、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初步设想

1、推进自我药疗计划,有步骤的引导群众习惯性使用非处方药品

顾名思义,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由此可见,自我药疗是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古已有之,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8年提出“到20__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结合国情,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__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与此同时,who还提出“人们有权利也有责任以个体和集体的方式参与他们的卫生保健的计划和实施”。我国政府也提出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应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由上可知,现代卫生保健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是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成为社会和个人共同关注的事业。

非处方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自我药疗的发展,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重对自我药疗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使用非处方药,远离药物滥用,推行自我保健。

篇4

关键词 口服心血管系统药物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5-0054-03

Analysis of the oral medic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in 2012-2013

CHEN Beile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ral medic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in 2012-2013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 and drug regulation. Methods: The sales and defined daily doses (DDDs) for oral cardiovascular drug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cardiovascular medication, the proportion of both domestic and imported drugs (including joint ventures) to all drugs appears a stable trend and the ranks of DDDs and DDC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Conclusion: DDD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stable with a basically rational use of drug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medication; DDDs; analysis on medication usage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又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身患心血管类疾病的患者经常前来咨询相关药物的疗效以及种类。本文就2012-2013年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西药房口服心血管类药物的用药情况和用药金额进行分析,为合理用药和药品监管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我院门诊西药房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2012-2013年门诊口服心血管系统药品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包装规格、厂家、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

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对每类药物或单个药物进行统计,各种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采用《新编药物学》 第16版[1]中推荐的日剂量为标准,并结合药品说明书,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限定日剂量(DDD)指假定的成人患者每天平均用于维持治疗的剂量。用药频度(DDDs)=药品年销售量/相应药物的DDD值,日均费用(DDC)=药品总销售金额/DDDs值,其中DDDs值越大,则该药品的使用频率越高,而DDC反映的是平均每日用药费用[2]。

结果

分类

我院门诊口服心血管系统药物大致分为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调节血脂药物以及抗心律失常药。其中抗高血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CC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拮抗剂、复方制剂、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血管舒扩张剂[2]。

心血管类药品使用金额的比较

我院心血管类药品在2012-2013年间使用金额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由表1可知,4类药品的使用金额占当年的百分比在2012-2013年间变化不大,其中抗高血压药所占比例居于首位,而抗心律失常药则所占比例最小。除了抗心绞痛药所占比例小幅增高,其他3类心血管类药品在2013年所占比例相较于2012年的所占百分比均小幅降低。表1中抗高血压药所占当年的百分比均在50%以上,主要是抗高血压药的品种繁多,降压效果好且价格合理,且大多数中老年人普遍患有高血压疾病,对抗高血压药品的需求大。

2012-2013年间我院所使用的口服心血管类药物中国产药品和进口(含合资)药品的使用金额及其百分比见表2。由表2可见,国产药品维持在22%左右,进口(含合资)药品则占当年的32%以上,变化幅度不大。但不难看出,2013年所使用的进口(含合资)药品的比例较前一年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可能是与药品本身的单价升高有关。此外,同类药品的使用在药效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与医生或患者的用药习惯和心理定势有所联系,因而价格昂贵的进口(含合资)药品一般会被更青睐[3]。目前,患者在看病购药时呈愈发理性的趋势,加上国内制药企业经营方式和技术的改进,同样是针对同一种疾病的药物,在疗效以及适用范围相同的情况下,国产药品的价廉物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理性患者所接受。

2012-2013年我院西药房前10位的心血管类药品的药品金额及其排序见表3,由表3可知,2013年心血管类疾病的用药较2012年有所增长。两年间前10位中药品金额变化较大的是氨氯地平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

2012 -2013年心血管类前10位药品的用药情况如表4所示。从表4可看出,高血压药品占了主流,其中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两类高血压药品的销售金额比重较大。通过对比2012年和2013年的DDDs值和DDC值可发现,氯沙坦钾和阿托伐他汀的DDDs值呈下降趋势,此外,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缓释片的DDC值两年持平,缬沙坦胶囊的DDC值呈小幅上升的趋势。

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患高血压者为多数,从抗高血压药在两年间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可看出。可能原因与中老年罹患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需求量之大且我院所提供的抗高血压药的品种繁多有关。

从2012-2013两年国产和进口(含合资)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所占百分比的比较可知,进口(含合资)心血管系统药物所占百分比有所升高,原因有二,一是可能因其价格的升高有关;二是与患者和医生平时的用药习惯有关,大多患者在接触进口药物之后感觉疗效好,从而“认准”此类品牌的药物,导致了患者前来就医的“点药现象”。但与之相反,在平时窗口工作中,也不乏有患者倾向于同等疗效且价廉物美的国产药。同时,在2012-2013年间,氨氯地平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氯沙坦钾片的用量稳居前三,其原因也多与患者和医生的用药习惯有关。

此外,高血压患者对CCB和ARB两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认可度良好,两年来在心血管药物DDDs和DDC的排名均比较稳定,原因如文献[4]所提及的此类药物疗效可靠、服用方便,促使良好的患者依从性,同时也说明我院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使用频率稳定性好,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 1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4-47.

姜虹, 毕宪初, 周跃. 基本药品目录实行前后社区高血压用药情况分析[J]. 上海医药, 2014, 35(2): 41-43.

段虎, 王开明. 2009-2011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3): 19-20.

篇5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06-01

基金项目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资助立项课题(编号2013MW60)

自20 世纪60年代头孢噻吩上市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有近70个品种用于临床,其用药量居各类抗菌药物首位。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的307个品种,到2013年3月13日原卫生部印发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卫生部令第93号)增至520个品种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从4个品种增加到6个品种。现将2012年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联合集中采购的药品中,对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推动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提供依据。

1数据与药品

1.1 数据来源 取自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联合集中采购的2012年西药金额。含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和一级医院12家。

1.2 基本药物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1]头孢菌素类有4个品种,分别是: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2012年版[2]增加2个品种: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共6个品种。

2 方法与结果

2.1 统计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购药金额

2.1.1 不同级别医院采购总金额 根据不同级别医院采购各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按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金额等进行分别统计。

2.1.2 构成比1统计 各品种金额占该级别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的份额,如二级医院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型)19.12%=187.04/(7.46+187.04+166.97+76.89+5.09+231.41+298.16+5.03)*100%,见表1。

2.1.3 构成比2统计 一、二、三级医院金额占同一品种金额的份额,如一级医院头孢氨苄(口服剂型)75.97%=126.95/(32.70+7.46+126.95)*100%,见表1 。

2.1.4 总构成比统计 每个品种金额占全部头孢菌素类药物总金额的份额,如三级医院头孢氨苄(口服剂型)1.40%=32.70/(844.77+978.04+521.06)*100%,见表1

2.1.5 前三位品种构成比统计 不同级别医院购药金额分别占前三位品种总金额份额,见图1。

2.1.6 不同剂型品种构成比统计 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每个品种金额占该品种总金额的份额见表2,其每个品种分别以单个英文字母代替,有关该品种的具体信息,详见表4。

由表1、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级别医院的购药金额位居第一位的是头孢他啶(注射剂型),其占该品种购药金额构成比依次是三级医院(52.97%)二级医院(47.03%);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其占该品种购药金额构成比依次是一级医院为51.33%、二级医院为31.65%及三级医院为17. 02%,由此说明不同级别医院临床用药金额及用药品种是不同的。三级、二级医院是头孢他啶(注射剂型);一级医院则是以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为主打品种。位居第二位的是头孢曲松(注射剂型),其占该品种构成比分别是二级医院(53.15 %)、三级医院(46.06 %)。名列榜首的是一级医院口服头孢氨苄(75.97 %);然而,购药金额排序第3位的是二级和三级医院均是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型),构成比为47.49%和42.37 %;而一级医院则是以头孢拉定(口服剂型)位居第三位为45.86 %。显而易见的是:各品种购药金额最多的是三级医院头孢他啶(注射剂型)、一级医院为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和二级医院为头孢曲松(注射剂型)。

2.2 确定药品限定日剂量(DDD)

2.3.1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DDD值 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称为限定日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DDD);主要参阅《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2011年4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DDD值见表3。

表3可知,确定该值是为了计算用药频度(DDDs),它仅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位,更何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DDD值可能有所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也必然存在差异(例如年龄和体重)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不同,也没有考虑到患者其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因此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不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只是为计算用药频度(DDDs)必须得提供DDD值[3]。

2.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药物相关信息

2.3.1 不同级别医院用药品种 根据各品种(商品名、规格、厂家、价格)

在各级别医院选用的不同列表说明,其每个品种分别以单个英文字母代替,有关该品种的具体信息,详见表4。

2.3.2 计算用药频度 (DDDs) DDDs=某药的年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DDs可反映年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4]。

2.3.3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DDDs 用药频度( 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结果见表5。

2.3.4 不同剂型品种DDDs 每个品种由于剂型的不同及生产厂家的不同,理所当然,其DDDs也是有差异的,结果见表6。

从表5数据显示,在3个不同级别医院中,一级医院使用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DDDs高达53.80;其次是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是27.33与14.95(DDDs排序第二、第五位); DDDs排序第三、第四位的又是一级医院用的头孢拉定(口服剂型)21.09和头孢氨苄(口服剂型)18.27。显而易见,用药频度前5名中,一级医院占了3个品种,二级医院(DDDs排序第二)、三级医院(DDDs排序第五)各占1个品种。由此说明的是:各品种用药频度(DDDs)前5名中,最大的是一级医院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和头孢拉定(口服剂型);二级医院头孢氨苄(口服剂型)。需要指出的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是3个不同级别医院临床选择频率偏多的唯一品种。

表6中,不同剂型品种用药频度(DDDs)排序第一均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但具体品种有区别:二级、三级医院用头孢呋辛酯片(薄膜衣,商品名:伏乐新,苏州中化生产) ;一级医院用头孢呋辛酯片(深圳致君生产)。一、二、三级医院的DDDs值依次是 48.17、27.33和13.18;显而易见,一级医院选用国产品种为主。

2.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平均日费用

2.4.1 计算限定日费用(DDC ) DDC=某药的年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DC( defined daily cost,DDC )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5]。

2.4.2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DDC 当某一种药物的DDC值越大,即平均日费用越高,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结果见表5。

2.4.3 不同剂型品种DDC 每个品种由于剂型的不同及生产厂家的不同,随之而来的是DDC也会受其影响,结果见表6。

由表5可以看出, DDC(限定日费用)接近200.00元的是:头孢他啶(注射剂型)192.36元(三级、二级医院);限定日费用不超过3.00元的是:头孢曲松(注射剂型)2.70元和头孢拉定(注射剂型)2.90元(一级医院);限定日费用3.00元~3.50元的是头孢拉定(注射剂型):二级医院为3.32元;一级医院头孢拉定(口服剂型)3.39元。一级医院限定日费用最高的是头孢氨苄(口服剂型)为6.95元。以上数据表明,限定日费用最大值是三级和二级医院(192.36元)明显高于一级医院(2.70元),价格相差70倍。

在列表6, 三级和二级医院用品种:注射用头孢他啶(商品名:复达欣,厂家:葛兰素)的限定日费用(DDC )最高192.36元;一级医院用品种:头孢拉定胶囊(商品名:泛捷复,厂家:施贵宝)限定日费用(DDC )最高8.73元。两药价格相差约22倍,其主要区别在于剂型不同与分代不同:前药是注射剂属三代头孢;后药是口服剂属一代头孢;其共同点在于均是外企品种价格偏高,与此同时说明一级医院日均费用远比二级和三级医院低。

2.5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购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

2.5.1 计算序号比 金额排序/DDDs排序是反映该药品的购药金额与用药频度是否同步[6]。

2.5.2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序号比 比值接近1.0时,表明同步性较好。比值小于1表明药物使用率低而价格偏高;比值大于1表明药物使用率高而价格偏低[7],结果见表5。

2.5.3 不同剂型品种序号比 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各品种序号比,结果见表6。

表5明显可见,一级医院在用的7个品种中有5个序号比为1,二级、三级医院各有2个品种序号比均为1,二级医院有注射剂型的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三级医院除了头孢唑林外,另一药是头孢拉定也是注射剂型。不难看出,3个不同级别医院唯有头孢唑林(注射剂型)的序号比均为1。

3.3 3个不同级别医院用同一品种用药频度分析

3.3.1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用药频度分析 2012年上海市某区一、二、三级医院均用此两个品种,前药为胶囊剂、后药为分散片,两药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追溯早期该类品种均为注射剂型,是礼来公司于1967年开发出第一个可口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氨苄,随后口服的头孢拉定等也相继问世。两药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林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感染。表6统计的头孢氨苄(“A”,以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个药品,下同)用药频度(DDDs)由大到小是18.27(一级医院中排第二); 4.71(三级医院中排第二)和1.07(二级医院中排第九)。另一品种头孢拉定分散片(E)用药频度(DDDs)从大到小依次是:一级医院17. 82、二级医院6.08(各自医院中排第三)和三级医院1.63(排第八),不难看出一级医院用药频度遥遥领先于三、二级医院。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的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较二、三代强,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由于一级医院的就诊患者多为这些常见病,可以说明符合用于轻症感染的治疗;用药频度大,更能说明是临床选择频率高的品种。

3.3.2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药频度分析 表4可见,由重庆科瑞生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N)在各级别医院均有选用,相比之下用药频度(DDDs)是二级医院(2.32)大于一级医院(1.27)和三级医院(0.87);分别排在第五、第八及第十。由此看出,此品种是二级医院选用偏多的主要品种。

3.4 二、三级医院同用各代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分析

3.4.1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分析 由表6可见,二、三级医院选择的头孢拉定胶囊(G),其用药频度(DDDs)在二级医院位居第二(7.23)、三级医院位居第十二(0.41);注射用头孢拉定(M)在二、三级医院分别位于第十(1.04)和第十一(0.73)。由此可见,口服剂型用药频度高于注射剂型;然而,只有口服剂型是国家基本药物(表3)。

3.4.2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分析 注射用头孢他啶(Q)其用药频度(DDDs)在三级医院排第六(1.75)、二级医院排第七(1.55);注射用头孢曲松钠(P)其用药频度(DDDs)在三级医院排第三(2.94)、二级医院排第六(1.65),如以注射剂排序毫无疑问名列前茅(表6),为三级医院首选注射品种。临床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病原菌不明的感染,如严重的尿路感染、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8]。

3.5 最多厂家的同一品种

3.5.1 头孢呋辛用药频度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到,有3个厂家的头孢呋辛酯片(B、C、D),用药频度(DDDs)“B”在一级医院排序第一高达48.17、

三级医院排序第四为1.84;“C”仅在一级医院排序第五(5.64);而“D”却是二、三级医院用药频度(DDDs)分别位居榜首(27.33和13.08)。由此说明,一级医院首选国产药(B、C),二、三级医院选用合资药为主(D)。即便如此,还是一级医院“B”用药频度(DDDs)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说明是临床用药最多的品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H、I、J、K)有4个不同厂家,用药频度(DDDs)“H” 排序第七(1.70), “K” 排序十三(0.01),均是三级医院用的品种; “I” 是排序第四:6.74(一级医院)和4.98(二级医院);“J” 是排序第八:1.35(二级医院)、排序第九:1.31(三级医院)。从用药频度(DDDs)可以看出一、二级医院选用国产药“I”为主;二、三级医院用少量外企药“J”;唯有三级医院用的合资药为同一厂家不同规格的2个品种“H、K”。头孢呋辛属于二代头孢,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球菌均有效,耐酸、耐酶。临床上多用于泌尿、呼吸、皮肤软组织感染。张学会等报道: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然而进口的成本较国产高,国产的经济学价值高于进口[9]。

纵观全文,列入国家基本药物中的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共有8个品种,剂型有3个口服、4个注射(一代头孢拉定注射剂型尚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三代2个品种只有注射剂型(表3)。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药品规格不同,共有21个品规“A~U”(表4),其中注射用头孢拉定(L、M)为非国家基本药物。二级、三级及一级医院分别选择15个(其中2个非基药)、13个和9个(各占有1个非基药)详见表6。根据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定位、机构规模、服务区域及服务人群的不同其选择品种是不同的,无论如何不同,各级别医院做到了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中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S].卫生部令第69号.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S].卫生部令第93号.2013.

[3] 陈瑞玲,张艳梅. 药品的限日剂量在抗菌药物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1,8(22):23-27.

[4] Lida Teng,Hua-wen Xin,Hege Salvesen Blix ,et al. Review of the use of defined daily dose concept in drug util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2012,(21):11181124.

[5]谷竞.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10(5):33-34.

[6]马嘉,陈盛新,裘雪友.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6-708.

[7]栾潇潇,冯端浩,吴柯,等.我院住院患者免疫增强剂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4):671-672.

篇6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 运城 044000;2.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对23个晋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品种(系)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病情指数、黄萎病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其次是产量性状差异明显。“1106”、“1110”、“1112”在子棉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较好。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大小顺序为子棉产量>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子指>衣指>株高>第一果枝节位>衣分>生育期;纤维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小,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纤维上半部分平均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指数。23个陆地棉品种(系)聚为A、B两个类群,A为产量中等偏下、抗病性较差、品质中等偏上的代表群;B为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差的代表群。

关键词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562.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55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04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重要的经济性状大都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不利于育种家对优良基因型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的正确鉴别[1]。学者们[2-4]对棉花的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相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给育种家提供了有效的遗传信息进而指导选择育种。学者们[5-11]还对棉花的多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由于分析的品种(系)不同及环境差异,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本研究对晋棉品种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育种课题组自育的品系的产量、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差异、变异和聚类分析,以期为合理利用优良种质材料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晋棉系列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育种课题组自育的共23份陆地棉品种(系),分别为“1101”~“1123”。2011年将供试材料种植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牛家凹农场。田间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6.6 m,小区面积为26.4 m2,田间管理同常规大田。每个小区随机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的棉株10株,以单株为单位进行田间调查、收花和室内考种,棉样送农业部纤维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HVI900系列测定。考察项目包括子棉产量、铃重、衣分、衣指、子指、株高、果枝始节、果枝节间距、第一果枝节位、果枝数、单株铃数、枯萎病病情指数、黄萎病病情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生育期,共计17个性状。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从表1可知,“1110”、“1112”和“1106”的子棉产量较高,而“1103”、“1116”、“1122”的子棉产量较低;铃重3.64~7.06 g,其中“1123”最低,为3.64 g,“1120”最高,为7.06 g;衣分29.62%~41.64%,其中“1102”衣分最低,为29.62%,“1117”衣分最高为41.64%;衣指4.95~7.60 g,“1116”的衣指最小,为4.95 g,“1106”和“1117”最大为7.60 g;子指7.85-12.60 g,其中“1122”子指最低为7.85 g,“1119”最高为12.60 g;“1106”、“1119”和“1120”植株较高,“1122”植株较矮,长势弱;第一果枝节位6.55~9.30 cm,“1103”最低,为6.55节,“1107”最高,为9.30节;单株铃数5.25~15.35,“1102”单株铃数最少,为5.25个,“1104”、“1110”、“1116”的单株铃数较多;“1120”、“1121”对枯萎病免疫,而“1117”的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0.90;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65~53.37,其中“1120”、“1111”、“1119”的黄萎病指数较低,达到了高抗水平;果枝数差异不大。

2.2 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表2列出了17个主要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枯萎病病情指数和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79.70%和67.49%,说明各个品种(系)在感染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程度上差异很大。果枝数和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分别是29.93%和19.29%,农艺性状变异的大小顺序为果枝数、单株铃数、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其产量构成性状中,子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7.13%,最小的是衣分7.06%,大小顺序为子棉产量、铃重、子指、衣指、衣分;纤维品质构成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纤维上半部分平均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指数。

2.3 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

用子棉产量等17个性状对23个供试的陆地棉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以产量、病害及纤维品质性状将这23个品种(系)聚为A、B两个类群,其中A又可分为A1、A2亚类。A1亚类有14个品种(系)(占61%),特点是铃重小、矮秆、节位低、果枝数多、生育期较短、纤维品质中等,子棉产量较低的类群,其中第一果枝节位、整齐度、伸长率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A2亚类有5个品种(系)(占22%),特点是节位较高,抗黄萎病,子棉产量中等、纤维品质较好的类群,其中,株高、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B类有4个品种(系)(占17%),特点是铃重大、子指大、高秆、单株铃数多、高抗枯黄萎病、生育期较长、纤维品质较差、子棉产量高的类群,其中第一果枝节位、果枝数、整齐度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表3)。枯萎病病情指数在这3类中都达到了高抗水平,A2类的平均枯萎病病情指数很小,仅为2.59。

3 讨论

供试陆地棉品种(系)属于晋棉品种或者是晋南地区选育出来的品系;铃重3.64~7.06 g;衣分29.62%~41.64%;衣指4.95~7.60 g;子指7.85~12.60 g;果枝数差异不大;除品系“1117”的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0.90外,其余品种(品系)都达到了抗病标准;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65~53.37;“1106”、“1110”、“1112”在子棉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方面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枯萎病病情指数和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79.70%和67.49%;子棉产量的变异系数也达到了37.13%;产量构成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枝数,为29.93%,最小的是衣分,为7.06%;纤维品质构成性状的变异系数都较小,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纤维上半部分平均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指数。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个陆地棉品种(系)可聚为A、B两个类群,A类群可分为A1、A2亚类,共计19个品种(系)(83%),为产量中等偏下、抗病性较差、品质中等偏上的代表群;B类群有4个品种(系)(17%),为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差的代表群。

其中品系“1119”、“1120”、“1121”、“1122”、“1123”是选育出来的恢复系,从统计和聚类结果中可以得出,“1120”、“1121”、“1122”、“1123”在A类群中,表明这几个恢复系的子棉产量较低、品质较好;“1119”的子棉产量较高,抗病性、纤维品质(除马克隆值)也较好。从2003年开始,我国杂交棉制种面积开始大幅度扩大,抗虫杂交棉播种面积2005年达170万hm2后[14],到2007年达最高峰,但2009年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缺乏,杂交种制种成本大幅增加。利用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制种,可使用工数量大大减少,成本降低,且制种容易保证纯度[15-16]。因此选育恢复系和不育系成为制种的关键,从所选的恢复系可以看出,“1119”在产量、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较好,“1120”、“1121”、“1122”、“1123”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棉花品种将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努力改造恢复系培育优良的杂交棉对杂交棉的迅速推广将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骏麒,承泓良.江苏棉作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等.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J].棉花学报,2009,21(3):179-183.

[3]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等.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J].棉花学报,2000,12(2):81-84.

[4] 韩祥铭,刘英欣.陆地棉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 2002,28(4):533-536.

[5] 史加亮,李凤瑞,袁海涛,等.陆地棉亲本配合力及聚类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1(9):21-23.

[6] 陈荣江,朱明哲,孙长法.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64-268.

[7] 陈荣江,王文峰,朱明哲.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与主成分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2):187-189.

[8] 王林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棉花品种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9-32.

[9] 吴翠翠,李朋波,杨六六,等.棉花主栽品种群不同年份稳定性比较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12-16,22.

[10] 孙长法,赵 晖,陈荣江.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4):77-81.

[11] 董承光,李成奇,李生秀,等.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425-429.

[12] 朱晓平,郑新疆,张 静,等.新疆哈密地区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差异性和聚类分析[J].中国棉花,2013,40(5):30-32.

[13] 宿俊吉,邓福军,陈 红,等.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386-1391.

[14] 毛树春,冯 璐.2010年全国棉花品种监测报告[EB/OL].http://www.ccppi.com.cn,2010-11-27.

篇7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特点;分布规律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在所有抗菌药物中其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其主要特点是长效,抗菌谱扩大,以及吸收更好,组织浓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等优点。但随着广泛的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2009年发生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发生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的120例病例,其中58例男性,62例女性,年龄在20-76岁。所有病例中用于外科手术后感染的25例,妇科感染38例,泌尿系感染25例,皮肤组织感染20例,胃肠道感染12例。

4讨论

抗菌谱广、不需皮试、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优势,临床上主要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盆腔感染,骨、关节和软组织感染,以及腹腔、胆道感染等方面[3]。

本组资料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不良反应中所涉及到的5种药物,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最高,加替沙星次之。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比口服给药高,原因与住院患者有关,住院患者通常多采用静脉给药。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皮肤反应位居榜首,这与光敏反应、光毒性有关,因此临床上为了用药安全,在用药期间应保持避光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医护人员应控制好剂量和静脉给药时的滴速,症状会有所缓解,一般停药后会自行消失。

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及临床应用的逐年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让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至关重要。①遵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药物的剂型、用量、给药途径和次数以及细菌耐药性等。②要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特殊人群的相关性,氟喹诺酮类药物慎用于孕妇、哺乳期患者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因为该类药物能够影响软骨的正常发育。老年人多伴有多种疾病,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因此临床医生在用药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及药物代谢特点,合理的制定个体用药方案,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的多个脏器和组织均有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医师应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进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94.

篇8

[关键词] ABC;CVA;分类法;库存周转率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29-02

药库的库存管理是整个药库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为省级综合性的大医院,药品品种多,常用的西药品种就有1 500多种,用量大,年药品采购金额两亿多元,所以借助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和信息技术对药品的库存进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为使我院药库保持合理库存,笔者试用现代物流管理中常用的ABC和CVA分类分析法对现有使用的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以期在最大限度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同时,减少药品资金占有,降低药品库存积压的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药品进行ABC分类所依据的采购金额数据资料取自我院西药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库。

1.2 ABC管理法

一般情况下,库存项目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少数库存项目占用着大部分库存资金,相反大多数的库存项目只占用小部分库存资金,即20%的物料占80%的价值。利用库存与资金占用之间的这种规律对库存项目进行分类,便是库存管理中的“ABC分类法”[1]。其中:A类库存项目往往占有75%~80%的库存资金,品种和数量只占库存项目总数的10%~20%;B类占有10%~15%的资金,品种占20%~25%;C类占有5%~10%的资金,品种占60%~70%。根据我院药库2005年药品购进金额把药品进行ABC分类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数据库中提取每种药品的购进金额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第二步:计算累计金额及累计金额所占总金额的百分比和累计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百分比;

第三步:根据累计金额占总金额的百分比把药品划分为ABC三类。以上三步所得的数据详见表1。

1.3 CVA分类分析法

CVA分类法即关键因素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将物品按照关键性分成3~4类,一般为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和较低优先级,该分类法比起ABC分类法有着更强的目的性。ABC分类法的不足之处常表现为C类物品因为金额所占比例较小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C类物品中的某些物品也可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应给予最高优先级,所以ABC分类法注重的是物品的金额,CVA分类法则强调的是物品的功能。我院库存药品实行CVA分类法首先参照新编《新编药物学》[2](第15版)把药品分为16类,每类中的药品再根据其药理作用和临床需要分为不同的优先级,比如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尼可刹米、抗休克的肾上腺素和间羟胺等虽然用药金额占总的用药金额很小的比例,但都是抢救药品应给予最高优先级,必须保证库存,不能断货。

2结果

药品库存管理的效果可以用以下主要评价指标来衡量:平均库存值、断货率和库存周转率。我院药库2006年度采用ABC和CVA分类管理法后和2005年度未采用该方法时的库存管理评价指标比较祥见表2。

3讨论

3.1平均库存值

平均库存值是指某时间段范围内全部库存物品的价值之和的平均值,反映了资金的库存占用状况。

年平均库存值=各月平均库存值之和/12。

由于A类药品占用了整个库存资金的75%左右,所以要减小平均库存值关键要做好对A类药品的管理。A类药品主要可以采用定量订货管理法,即先给每种药品设定最低库存量和经济定货量,当库存小于最低库存量时计算机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定量订货可以使平均库存量降低,不过工作量大且要花费较多时间,适合A类药品的库存管理。C类药品主要可以采用定期订货管理法,一次可以同时购进较多品种,所以采购比较方便,成本相对较小,但需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适合于C类药品的库存管理。此外对于C类中属于最高优先级的药品也要每天检查库存,防止缺货。从表2可以看出运用分类管理法后我院的平均库存值有了显著的下降,降低了库存成本.

3.2药品断货率

药品断货率由2个指标组成,断货品种数/总品种数及单品种断货天数/365,反映了药品供应保障程度。为了便于比较本文只采用断货品种数/总品种数表示药品断货率。从表2可以看出2006年与2005年相比,药品断货率都较小且相差不大,说明在库存量大幅降低的同时药库仍保持着良好的药品供应水平,较低的断货率是药库提高服务水平取得较好的临床满意度的重要前提。

3.3 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库存周转的速度,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和减少药品积压失效具有重要的意义[3]。 库存周转率=年出库量/年平均库存值。由于库存药品的出库量大小由临床需要决定,所以要想提高库存周转率,药库只能加强管理设法减小平均库存量。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ABC和CVA分类管理法后由于药库平均库存量显著减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库存周转率。

3.4 供应链管理与零库存

采用ABC和CVA分类法为合理控制库存提供了基础,显著降低了平均库存量,不过传统的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 )即经济定货批量的库存管理的缺陷在于没有认识到库存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大量信息的处理过程。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该方法体现了供应链集成化管理思想,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我院药库通过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可以随时了解各个药房的库存状况,结合药库自身的库存调整采购计划,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与协调,某些药品实现了零库存管理[4],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库存量。

总之,综合利用现代物流管理学中的ABC和CVA分类管理法对库存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可以显著的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小资金占用和药品积压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参考文献]

[1]周万森.仓储配送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94.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谈忠,丁毅.医院药品库存的最佳控制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0):22-23

[4]黄丽华.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6):25-26.

篇9

1需解决问题分析

对于药库管理系统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决药品信息不清楚和分类不明确的问题。药品基本信息,就是要管理药品数据,细化处方药以及非处方药分类。实行分类管理能够对同类药品需求进行统计,从而给医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二,解决入库管理问题。在系统中可以设置批量录入的功能,对于入库药品,能够一次录入多条数据,从而使工作人员入库操作减轻,提升入库管理水平。第三,解决出库管理问题。在系统中,可以生成13位出库号,用于出库清单识别。系统要保存出库信息,确保数据完整。第四,解决库存管理问题。药品库存管理水平影响着药品的流通,因此,需要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在药品有效期以内及时对药品进行调度,实现药品价值。第五,解决药品管理问题。在系统中要添加药品期限提醒,从而确保药品自身价值的充分发挥。另外,对于每个药品,还要对采购量限额以及供应量限额等加以设置,对其进行储备,确保药品实现可持续管理。第六,解决统计数据不全面这一问题。在系统中可以分析各项数据,并获得用户所需数据。在综合统计的过程中,要把统计结果以生动形象的图表形式展现在用户眼前,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2系统建设和应用

该药库管理系统的设计采用的主要是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在对前台界面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VisualBasic,在对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SQLServer。建设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医院药库服务,主要模块包括:一是采购领用,二是库存管理,三是统计报表,四是系统维护。

2.1关于采购领用这一模块

它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购计划,结合药品实际库存量以及最低库存量存在的关系,对采购计划进行科学制定,可以对采购数量进行修改,也可以删除记录以及打印。第二,采购入库功能。利用这项功能能够录入入库药品的信息,同时还能够查询入库药品并打印。另外,还能够对药库库存表进行更新,对分类明细账之中的一些字段值进行更新,在入库表之中插入入库药品的具体记录。第三,关于药品返厂功能。主要就是对返厂出库药品进行录入,同时还能查询或者是打印这些药品。也能够在返厂出库表之中插入出库药品的相关记录。第四,部门领药功能。能够对部门领药状况进行录入,同时还能查询这些药品并打印。另外,能够对药库库存表以及分类明细中的字段值进行更新,在部门领用表之中插入领药记录。第五,联网部门退药功能。接收退药表之中没有接收药品的相关记录,同时对部门退药表设置接收标记,对库存表之中具体的库存数量字段,并将记录添加到分类明细账之中,可以查询或者是打印接收的药品。第六,其他部门退药功能。及时记录部门退药的相关信息,同时查询退药记录并打印。另外,还要对药库库存表以及分类明细之中的字段值进行更新,同时在部门退药表之中插入退药记录。

2.2关于库存管理这一模块

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一是库存查询,二是药品调价,三是药品报损。第一,关于库存查询。能够对药库目前具体的库存状况和过期药品状况进行查询。在库存查询之中,用户界面颜色为绿色,而对于过期药品查询来说,其界面属于黄色。第二,关于药品调价。主要就是录入药库调价的相关药品,同时查询这些药品并打印。另外,还要对药库库存表以及分类明细之中的具体字段值进行更新,并在药品调价表之中插入调价药品的相关记录。第三,关于药品报损。录入已经报损的药品,同时查询报损药品并打印。另外,可以对药库库存表以及分类明细之中的具体字段值进行更新,在药品报损表之中插入报损药品的相关记录。

2.3关于统计报表这一模块

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一是分类明细账,二是药库月汇总表,三是部门月汇总表,四是日结账。第一,关于分类明细账。对于一段时间内的药库药品,做好分类和统计工作,这样用户就能够依据时间对其中药品具体的入库以及出库和库存数量与金额等进行查询,将需要的记录打印出来。第二,关于药库月汇总表。对每个月内每一种药品具体的入库以及返厂出库还有部门领用和部门退药等的总体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并将需要的记录打印出来。第三,关于部门月汇总表。对各个部门在每个月内的领药以及退药金额还有每一种药的领用以及退药的数量和金额等进行统计,在报表中采取主从结构。第四,关于日结账。主要统计药库之中入库以及出库还有部门领药与退药等的数量与金额,并对月汇总表之中的数据进行更新。

2.4关于系统维护这一模块

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一是登录和注销,二是密码修改,三是库存初始化,四是数据字典。第一,关于登录和注销。用户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之后才能登录到系统之中。第二,关于密码修改。为了确保系统保密性,用户能够修改自己的密码。第三,关于库存初始化。对药库中的药品完成初始化操作,对于新来药品,对其信息项进行添加。第四,关于数据字典。添加与删除药品剂型以及规格和相关单位信息。

2.5系统特点

第一,系统为了保证功能的实现,调用很多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就是在服务器上面执行的一段程序,能够在服务器端,处理数据库记录,并将结果传给客户端。对存储过程进行大量使用,不但能够对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以及速度进行利用,同时还能防止从服务器将大量数据下载在客户端上,减少网络的传输量,只要把计算结果传递到客户端就可以了,具有较高的效率。第二,在对数据库进行处理时采用事务机制。事务就是对数据库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是应用程序中的基本逻辑单元。利用这种机制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确保数据一致。第三,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利用了较多的快捷键,以及右键快捷菜单等,在录入药品信息时,对药品助记符进行了使用。第四,由后台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处理,而前台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录入以及输入数据是否合法的检查,还有数据查询以及报表打印等。第五,在对信息录入进行处理时,采用临时表,给管理员确认过程,使系统具有可用性。该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改变了人工管理的传统模式,这样即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简单培训之后,也能够对系统使用方法进行掌握,降低了培训以及管理开支,能够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使医院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3结语

篇10

[关键词]易混淆药品;读音相似;调配差错;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b)-0163-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similar drugs,and to remind the pharmacist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similar drugs,reduce allocation errors,promote clinical safety and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ll the pronunciation and appearance of similar drug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as classified,and the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Easily-confused drug errors caused by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were analyzed and prevention of error were given in the reasonable suggestions.Results 51 groups of external packaging and pronunciation or the name of similar drugs were classified and sorted out.Among them,8 groups were similar in external packaging, 43 groups were similar in pronunciation or name.Drugs with similar pronunciation and appearance in our hospital were classified and sorted and set up the directory.Conclusion Pharmacists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similar drugs in the work,and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drug similar prescription allocation errors,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medication,better service for patients.

[Key words]Easily-confused drug;Similar pronunciation;Allocation error;Drug safety

随着医药领域科学迅猛发展和患者需药量不断增加,新药品种大量进入医院临床,读名相近、外包装相似等易混淆药品不断增多[1]。为了避免或减少易混淆药品出现差错,本文对本院2016上半年度易混淆药品进行归类总结,对同一药品中存在2种及以上规格或剂型的品规进行梳理,同时将外观相似品种、读音或名称相似品种分别进行了总结整理和拍照。警示药师对外包装和读音相似的药品加以重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2]。

1资料与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6月的中成药和西药,按药品药理作用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外包装相似、名称相近的药物,并对相似的药物进行标记、拍照,归纳分析,查找可能导致差错的各种混淆因素。

2结果

经分类整理,得出51组外包装和药品名称相近的药品,其中外包装相似的药品8组,读音或名称相似的药品共43组。现将我院读音和外观相似的药品归类整理并建立目录,详见表1、表2。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