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补贴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31 13:2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补贴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补贴政策

篇1

【关键词】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作用有限

从今年6月1日开始,国家实施的新一轮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进入推广期,空调、彩电、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等五类家电产品进入节能补贴目录。在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家电商场将这一政策看作“及时雨”。然而,政策实施“满月”后,各家电商场却普遍反映这场及时雨“不解渴”,节能补贴家电没有出现消费者争相购买的火爆场面,销量增加非常有限,成效远不及此前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时那样受到追捧。这是曾经备受厂家和商家期盼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出台实施“满月”之际,各地媒体通过大量采访所了解到的情况。

当此项政策指出之后,不仅商家对此抱有很高的期望,一些专家也曾经非常乐观地观测,仅仅推广高效节能平板电视和节能空调就可能拉动消费约1800亿元。其中补贴政策将拉动平板电视销售额就将达738亿元;拉动空调销售额将达1060亿元。因为从六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就是节能的彩电与空调。当全部节能家里都实施补贴之后,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自然更加可观。

如今在此项政策业已“满月”,记者从福建厦门了解到的情况,显然远远没有专家预期的那样乐观,虽然有了对节能彩电与空调的补贴,但对于销量的拉动根本不明显,人们在选择家电的时候,最爱的还是那些不在补贴范围的不属于节能的产品。

这样的情况并非厦门独有。从北京、山东、山西、四川等许多地方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跟厦门大同小异,补贴没有达到让节能家电火起来的目的,人们在选购家电时基本上还是“我行我素”。而且,更让那些对这项政策期望很高的人失望甚至痛苦的是,据《新京报》6月27日报道,奥维咨询(AVC)26日的报告显示,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实施首周,节能产品市场份额不升反降,6月4日至10日,节能产品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仅为16.4%,创2012年节能产品比重新低。

按说,通过节能补贴,购买同样的家电,可以节约几百元的成本,而且还有使用时的节能降耗,以及环保等优势,因此,当实施补贴之后,引起对节能家电的追捧热潮才是正常现象,为什么没有出现期望中的情形?这到底是怎样回事?

而且,同样是作为刺激家电消费的政策,为什么对节能家电的补贴政策无法像家电下乡与以旧换新那样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取得良好的成效?节能环保的家电,不是家电发展的大势所趋,方向所在吗?

消费者及一般的专业人士都认为,补贴有限是导致作用有限的原因。不过,一方面节能家电的补贴不可能定得很高,国家还没有这个财力。另一方面,为什么家电下乡与以旧换新就可以受到追捧,从而皆大欢喜?

人们对一种产品的消费选择,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背景下,消费者遵循的还是“成本为王”,价格仍然是制约人们进行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无论是家电下乡,还是以旧换新,都是实实在在降低了消费成本的举措,因此能够取得预期有效果;节能环保家电的卖点在节能与环保上,而作为一般的消费者,更看重的显然是节能方面的亮点。假如这样的产品在节能上具有真正的优势,那么,消费者既可以降低消费成本,又契合了环保的理念,再加上还可以享受购买时的补贴,何乐而不为?

消费者在选择购买节能家电以便享受相关补贴与购买普通家电不享受节能补贴费的时候,显然要对两者的实际价格支出以及节能家电的节能效果上进行比较。这里以济南为例,1.5匹美的1级变频空调挂机售价6999元,它每小时耗电0.376度;2级变频空调售价5299元,每小时耗电0.459度;一款搞特价的3级美的挂机空调,售价3399元,每小时耗电0.525度。按照济南市目前家庭用电0.55元/度,1级空调1小时的电费0.2068元;2级1小时电费为0.25245元;3级1小时的电费为0.28875元。假若按每个家庭每天开机8小时计算,那么,1级能效比3级能效一天省电费0.6556元;2级能效比3级能效一天省电费0.2904元。再假如家里使用空调的时间为半年,则3级能效空调每年比1级能效空调多耗电费118元,比2级能效空调多耗电费52元。但比买1级能效的空调要少花3600元,这3600元的购买成本,至少要经30年才能从节约的电费里收回来。如果相对于2级能效的空调,也要少花1900元,更需要超过36年才能“够本”。想想看,有几款家电能够活那么久?绝大多数家电的寿命根本不可能那样“长命百岁”。在其它省市,情况自然也是彼此彼此。相对而言,那补贴的100到600元实在不值一提,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节能家电高高在上的价格与节能效果之间太不成比例,失去了比价优势,人们当然不会为了一点十分有限的补贴去做这样的选择,因为那不符合“理性人原则”。

当然,消费者对于节能环保的产品,在认识与接受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今可供选择的真正节能家电产品还很有限;节能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缺乏基本的规范;补贴政策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消费者对于节能家电能够享受补贴的政策还不了解等等,也是原因。但无疑,当前家电企业所提供的节能产品在价格与其节能效果之间存在着过大的悬殊才是是关键的因素。

篇2

近日,山东的李先生投诉称,他于今年5月份购买了一台合资品牌汽车,在购买时,因商家说其排放量在1.6L以下有节能补贴,李先生才最终决定在该店购买。但交完款之后,李先生的3000元节能补贴在没有从车价内扣除的情况下,一直没拿到。李先生询问商家,对方表示,“国家的补贴还没有下来”。因此,此事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起投诉并非个例,在近半年处理的投诉中,有24起关于经销商未向其下发节能补贴款的投诉。从根本上说,节能补贴政策是一项大好的惠民政策,但在实际的销售情况中,不少经销商不仅没有单独将补贴返还给消费者。更有甚者,将补贴金额混在已有的现金优惠中,故意误导消费者,让其以为降价是商家的“让利”,而3000元的补贴也就这样,上了“隐形的翅膀”。

有些经销商在销售时,既没有在车型上贴上有关的节能标识,也没有主动向消费者提及有关的政策,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也只能明摆着被“忽悠”。

消费者有知情权,在购买节能减排目录车型时,享受3000元的节能补贴是其权利,而经营者则有告知的义务。经销商应张贴对3000元补贴车型的介绍,店内的补贴车型也应分别挂上3000元的补贴宣传牌以及贴上节能补贴车型的标识。此外,销售人员还应该将补贴信息和具体车型当面告知消费者。规定虽然如此,但在现实中。仍然有经销商打着“球”,试图“忽悠消费者”。

在此,提醒朋友们:在购车前还是要做点“功课”,避免因被“忽悠”而蒙受损失。可先在工信部等网站上查询一下,想买的目标车型是否在补贴目录中。此外,最好多跑几家经销商,进行价格对比,并在购车时主动向销售人员询问补贴金额事宜。此外,最好再查查该款车型在补贴前的最大优惠幅度。

篇3

据了解,在上一次空调节能补贴政策结束后的2011年,志高空调是众多空调企业里唯一亏损的企业。根据志高空调的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志高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93.4亿元,同比增加10.3%,全年亏损1.44亿元。据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志高空调有过渡依赖政府财政补贴之嫌。

在此,笔者认为一些业内人士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以为空调企业的利润来自国家的财政补贴;其实,国家财政补贴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节能补贴的最终对象是购买节能空调的消费者本人,这部分钱首先是要企业自己拿出来让利给消费者,国家再根据企业最终销售结果,将补贴结算发放给推广节能空调的企业。

那么,既然这样,志高空调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呢?

一是因为国家财政补贴结束后,销量下降,影响了整体销售。数据显示:2011年志高家用空调销量为470万台,同比减少0.2%;空调零部件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减少49.0%及44.6%;仅商用空调销量微增0.8%,售出了12.7万套。

二是因为高能效产品与普通能效产品相比,其制造成本、营销成本相对较高,而通过财政补贴则可以负担一部分成本,以此来刺激消费。但是随着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补贴力度减弱直至结束,财政补贴已无法弥补高能效空调相对较高的成本支出,同时受市场价格体系影响,高能效空调市场价格又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到较高价位。加之政策结束后市场透支等多种因素,销售难度加大,与销售相关的费用明显增加。

从志高控股财务报告中不难发现,2011年志高销售及分销费用、融资成本两项支出合计比2010年增长了1.555亿元。有关人士认为,这才是志高空调去年亏损的症结所在。此外,行业产能过剩也带来了部分压力,生产线的维护以及库存成本的增加都需要企业付出更多成本。

篇4

因此,在国家取消定频空调补贴的压力下,定频空调价格同比上涨在所难免,定频空调与变频空调的价格差异,也将进一步缩小。当定、变频空调价格相差无几的时候,变频空调的优势省电、噪音低、调温速度快等就会明显凸显出来,消费者自然会更多地考虑变频空调的购买。

尽管有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定频空调补贴的取消,将有利于变频空调销售,从而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笔者认为,这虽然变相地能帮助变频空调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国家直接补贴变频空调的效果好。因为来自国家的支持,将更能促进变频空调产业的升级和换代,并从根本上会促使整个空调行业的繁荣发展。

“赶考”节能惠民工程,第一次失利

2009年6月1日,“节能惠民工程”空调实施细则正式执行。6月17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处副处长高健透露,短期内,国家暂不会考虑将变频空调纳入到“节能惠民工程”之中。而接下来公布的《高能效空调器推广补贴目录》也没有出现变频空调的身影。变频空调赶考节能惠民工程第一次失利。

那么其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了解,变频空调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中,变频空调的核心零配件为变频空调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和变频控制器,基本上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正是由于中国空调企业严重依赖外资企业,这些技术状况都会影响空调整机生产与正常销售,如果变频空调普及过快,在生产和技术上就会受制于外资企业。从这层意义上判断,国家统一出台变频空调补贴政策就不太可能。

其次,国家如考虑将变频空调纳入补贴,则国内空调整机厂家势必扩大产能,增加购买外资厂家的零部件。而这种外购变频压缩机生产变频空调,自然成本增加,导致销售价格增高,销售规模降低。可见,我国变频空调整体环境的不成熟,是直接影响了国家对变频空调的扶持政策。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一线品牌企业呈现的两大阵容,也在第一次失利的另一原因。一边是主推变频空调,另一边是暂缓主推变频空调,这种市场和企业之间博弈,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变频空调能否入选“节能惠民工程”,因为主管单位毕竟要进行行业和市场的综合平衡式管理。

“赶考”节能惠民工程,第二次落选

2010年6月1日,国家调整后的“节能惠民工程”空调补贴细则出台,不仅提高了补贴产品的门槛,还对定频空调的补贴标准大幅度调低,最高缩水达七成。定频高能效空调补贴降低,空调能效标准提高,于是业界开始猜测变频空调的补贴政策有可能近期出台。但国家发改委官员说,空调新的补贴政策推出后要静观一段时间,要针对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回馈信息再做调整,所以短期内补贴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再一次否定了变频空调进入“节能惠民工程”,变频空调面临第二次落选。

而这次主导落选的原因,是目前变频空调市场销量小,市场占有率低,且价格高、市场认知度不足,还不满足“节能产品必须具有销售规模大的特点”,这个入选国家节能惠民工程的基本前提。

尽管已有十余年的发展时间,变频空调在国内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况。据数据显示,2008年变频空调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量比例仅为7.4%;2009年是17.33%;2010年是27%。虽然据人民网在北京正式2010中国变频产业白皮书预测,在未来两三年内,国内变频空调市场将达50%的市场份额。但是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占据空调市场的主流。所以,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就是国家考校变频空调能否进入节能惠民工程的一个依据。

另据了解,由于缺少衡量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能效值的统一标准,虽然看到变频空调的节能惠民优势,主管单位却在制定统一能效值衡量标准上一拖再拖,迟迟没有出台,在2008年底召开的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频控制器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才初步议定中国版变频控制器通用部分将在2011年内制定完成,但截至目前该标准依然没有出台。所以标准的滞后,也是变频空调频频落选“节能惠民工程”的主要原因。

“赶考”节能惠民工程,是否壮士未酬

2011年3月,在国家明确将于6月1日取消定频空调补贴的同时,仍然没有得到变频空调进入“节能惠民工程”产品目录的消息,变频空调的第三次赶考结果还是一个未知数?

变频空调多次赶考失利,难道是国家不愿意扶持变频空调这个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行业吗?

众所周知,变频空调的节能惠民效果与市场前景,不仅看得见,也感受得着。

如果按每天使用变频空调8小时计算,相比较同等P数的空调,一天可省4度电左右,一个冬天(按140天的供暖时间)计算下来,总共能省近600度电。可以说,变频空调在省电的基础上,也充分保障了空调的超强制热效果,使消费者在寒冷的冬日,尽情享受“春天”般温暖的同时,更不用担心空调耗电带来的后顾之忧

变频空调除了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使空调整体达到节能30%以上的效果。同时,如把变频空调纳入节能惠民工程,也将加速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低碳、节能环境的构建。因为中国要实现2020年较2005年减40%——45%的节能减排目标,变频空调的迅速普及将成为一大突破口。

但是,变频空调若要得到市场的高速发展,除了需要加大企业推动和扩大市场需求外,更有赖于国家政策“给力”。变频空调如果能够尽快入选“节能惠民工程”,不仅会对变频空调市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也会让更多的空调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占据有利地位,加大变频空调的研发及推广力度,从而促成研发属于中国变频空调的核心技术,摆脱来自外国企业对中国制约。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发达国家;借鉴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176-03

像工业革命划破中世纪的夜空,低碳革命风暴正席卷全球,带来了持续发展的曙光。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公布以来,发达国家财税政策出现了低碳化倾向,深刻影响着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走势。低碳经济至少有三方面含义:第一,其实质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实现人类经济活动低碳化,维持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第二,其目标是降低碳基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避免气候灾难性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其核心是发展低碳技术,包括能效、节能、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转变产业结构和人类生存发展方式。借鉴发达国家实施低碳财税政策的经验,对我国构建低碳财税政策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能源消费观念、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低碳财税政策体系分析

(一)发达国家低碳财政收入激励政策

1.低碳税收正激励政策

(1)税收减免。在奥巴马上任后,美国政府鼓励民众树立低碳生活意识,不断公布节能优惠政策,如按规定购买及安装地热、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热水器、小型风能设备4类产品可享受总价30%的抵税。

2007年萨科齐上台后,法国政府举办了“全国环境协商大会”,制定了“GRENELLE”法令,推出了“可持续发展净纳税额免税优惠”、“生态零利息贷款”、“增值税减至5.5%”等税收优惠措施,鼓励民众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其中,“可持续发展净纳税额免税优惠”规定,业主购买或建设不高于50KWH/M2/年的低能耗住宅。其贷款利息可连续7年享受40%的纳税额减税优惠。

(2)投资抵税和加速折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对符合规定的节能设备减免所得税。日本节能投资促进税制规定,购置政府指定的节能设备并在1年内使用的,可按购置费的7%从应缴所得税中扣除(以20%限),同时可在普通折旧基础上按购置费的30%提取特别折旧。加拿大购置节能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可按购置费的30%加速折旧。

2.低碳税收负激励政策

(1)限制高碳产品的税收政策。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要求,未来10年将大幅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并规定当油价高于80美元/桶时,对国内石油采掘公司征收暴利税,收入除补贴消费者外,还将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

(2)征收碳税。1990年,由芬兰率先,丹麦、荷兰、挪威、意大利、瑞典等国相继开征碳税。碳税是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分配或使用造成的环境和社会成本的补偿需要,根据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碳量征收的行税,以减少污染性燃料消耗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的成本竞争力,碳税收入还可用于发展低碳技术、开发低碳能源、促进就业与长期经济发展。据估计,1990-2006年瑞典GDP增长了44%,而同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下降了9%。

英国2000年“气候变化计划”规定,所有非民用部门能源产品供应商都须缴纳“气候变化缴款”(climatechange levy),计税依据是煤炭、油气及电能等高碳能源的使用量,如使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则可减免。该税在每年减少250多万吨碳排放量(相当于360万吨燃煤)的同时,约筹措12亿英镑,其中8.76亿英镑以减免社会保险税的方式返还企业;1亿英镑作节能投资补贴;0.66亿英镑拨给碳基金。

(二)发达国家低碳财政支出政策

1.政府低碳预算拨款。实施新科技发展战略,2008年加拿大政府拨款6600万加元支持制定工业废气排放法规框架;承诺5年拨款2.5亿支持环保型汽车开发创新计划。继续支持开发清洁能源,计划到2020年90%的电力需求将由水电、核电、清洁煤和风能等零排放能源提供。此,拨款2.3亿执行生物能源技术计划,将继续支持生物燃料、风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的研究,还拨款3亿支持核能发展。

德国联邦教研部加强气候保护、特别是节能领域基础研究,建立了持续资助能源研究的机制。2008年拨款3.25亿欧元用于能源研究,其中约2亿资助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至少1.25亿用于资助项目。2010年项目资助增加30%以上、金额超过4亿,研究重点集中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2.财政补贴政策。1994年日本实施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补贴政策,光伏发电在家庭开始普及,但2005年该项政策终止。金融危机爆发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世界环境话语权,政府决定于2009年恢复对光伏设备用户发放7万日元/千瓦的补贴。经济产业省补助清洁柴油车购买者,希望普及环保车辆,增强日本清洁柴油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英国完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2008年颁布《能源法案》补贴可再生能源。2010年能源与气候变迁部(DECC)推行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收购补助计划”,规模小于5MW(百万瓦)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用户每年补贴900英镑,年限10-25年不等。政府还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供暖补贴”政策,规定从2011年4月起,每户采用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家庭平均补贴1000英镑,在全球首先以类似电价补贴的形式鼓励可再生能源采暖。

3.政府采购。1992年美国环保署(EPA)推出了“能源之星”(Energy Star)商品节能标识体系,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商品。1995年美国能源部(DOE)的加入,使产品认证范围涵盖办公设备、家用电子电器、冷暖空调、照明,甚至商业和工业建筑等50多类产品,已成节能国家标准和标识体系,是政府和民众采购耗能产品的决策依据。美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采购的耗能产品必须是能源之星认证或联邦能源管理办公室指定的节能产品;凡涉及用能产品的服务采购,包括公共建筑的设计、建造、改建或维修,供应商必须提供能源之星认证的节能产品。这项措施促使“能源之星”标识制度获得极大成功,并成欧盟、加、日、澳等节能标准。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体系选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加上“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增长的高碳特征十分明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据碳监测行动(CARMA)网站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碳总排放量达31.2亿吨,已超过美国(28.2亿吨)、远

高于印度(6.38亿吨)而成世界老大。我国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同时,向国际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减排目标,实现减排目标的任务异常艰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碳关税”已正式构成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成打压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王牌。据统计,美国若征收30美元/吨的碳关税,我国对美出口将下降近1.7%;若上升60美元/吨,出口降幅将增加到2.6%以上。巩固中国作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摆脱高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造成的内外交困陷阱,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发达国家低碳财税政策经验,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抢占新时期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一)我国低碳财政收入政策选择

1.逐步调整完善现有税种。面对紧迫的节能减排任务以及不利的外部金融环境,减少税制大幅变动对经济主体的负面影响,保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笔者认,我国低碳财政收入政策应首选整合现行税制中具有低碳功能的税种,调整其税制要素,初步构建低碳税制,具体调整如下:

(1)关税低碳化。对可再生能源、环保节能设备以及获得低碳标志的产品给予关税优惠;对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或可能污染环境的产品和技术征收高关税。

(2)增值税低碳化。对不可再生、非清洁能源按17%的税率征税;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的无污染产品减免增值税或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3)消费税低碳化。将易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尤其是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等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小、循环利用资源生产的消费品,以及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清洁产品减免消费税;对高能耗的享受型交通工具实行较高的消费税税率。

(4)资源税低碳化。扩大征税范围,将全部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必须加以保护的水、森林等资源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适当提高现行资源税的税额,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可采取从量定额征收与从价定率征收相结合的征税办法;将现行资源税计税依据由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计征改按实际生产数量计征,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所得税低碳化。对生产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产品的企业应视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给予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和递延纳税等多种所得税优惠方式;加大低碳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允许企业税前据实列支;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及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新产品,允许其购置费用在所得税税基中一次性抵扣30%。

2.酝酿开征碳税。碳税是税制低碳化的根本标志,开征碳税除了能有效降低CO2排放外,还能提高我国工业能效及其竞争力,是低碳税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当然,根据国情,碳税开征有一个逐步酝酿、择机推出的渐进过程。我们初步构想未来碳税税制要素:征税范围和对象是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消耗化石燃料、排放CO2的行;纳税人排放CO2的单位和个人;税率设计采用从量计征、定额税率形式;实施过程先象征性征收以形成框架,再逐步提高税率水平,加大征收力度,从而更好地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改造。同时,在不同时期对受影响较大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可通过税收减免与返还机制给予适当照顾。

(二)我国低碳财政支出政策选择

税制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非该不该收、能不能收到,而是税收收入拿来干什么、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多大,这就取决于财政支出政策低碳化选择的正确性。

1.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预算投入政策。首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在各级政府经常性预算中增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支出科目,安排相应的财政支出预算,并立法规定其支出额度和增长幅度,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在建设性预算中,加强财政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稳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占预算内投资的比重,促进低碳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最后,建立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充分发挥各级人大、财政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治理目前存在的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率。

篇6

【关键词】低碳建筑供求分析经济激励激励政策

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节能减排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低碳经济随之诞生。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源头集中区域,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低碳城市的发展。城市建筑是城市碳排放的源头之一,同时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因此低碳建筑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低碳建筑建设的供求方分析

“低碳”刚引入我国,低碳经济、低碳建筑属于新的概念,还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虽然有关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我国已出台许多,但是低碳理念的应用却较少,因此低碳建筑的发展开始寻着“绿色”、“节能”等方面的脚步在前进,其中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着重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把关,建筑全生命周期主要指建筑材料生产开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维护阶段以及拆除和处置利用阶段,低碳建筑还应加入设计阶段的考虑,另外低碳建筑的主体相比传统建筑更多。

1、低碳建筑建设的需求主体分析

低碳建筑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减少使用者的能源费用支出,无疑对于使用者、参与者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政府推广与建设低碳建筑不仅仅可以获取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环境和社会效益,是低碳建筑实施建设的最主要需求者;由于低碳建筑的造价较传统建筑更高,房地产商的投资则会加大,则低碳建筑的价格也会增加,低碳建筑的节能效果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明显,因此房地产商和消费者的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信贷机构可通过信贷优惠政策从政府的补偿机制中得到补偿,但由于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信贷优惠政策并不予以重视,因此信贷机构的需求也难以转化有效需求;咨询机构可通过低碳建筑节能市场的运行拓展自身的咨询服务,从中获益,是需求方之一。

2、低碳建筑建设的供求主体分析

关于低碳建筑的设计标准、实施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材料设备的检验要求等工作,低碳技术研发机构可参与其中;材料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是提供相应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并保证所提供的材料设备达到设计要求与使用要求;设计单位主要为施工提供设计图纸,保证设计质量,满足设计测算要求,保障节能标准符合国家要求;施工单位则将设计图纸付诸实践,将低碳建筑实体化;专业评估机构对低碳建筑运营阶段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鉴定,从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分别评判,以保证低碳建筑的有效运行。

二、低碳建筑建设的供求曲线分析

1、需求曲线分析

由于低碳建筑的概念引入较晚,起步较晚,公众对其认识不深,同时低碳技术不成熟,涉及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需求方不如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政府需求强烈,可见关于低碳建筑的需求方中政府的需求较为有效,需求方市场未形成规模。根据图1低碳建筑的需求曲线较陡的趋势,低碳建筑价格下降,相应的增加面积量更少,可见建设面积相比工程造价的敏感度更低。

2、供给曲线分析

由于绿色建筑的起步较低碳建筑早,我国在节能方面的相关技术已有一定发展,低碳建筑则是在绿色建筑节能的基础进一步强调注重温室气体(以CO2为主)的排放较低甚至更低以至于零碳排放,因此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材料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在低碳建筑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相比需求方市场更为成熟,则低碳建筑的供给方市场基本形成,根据图2中供给曲线较为平坦的趋势,低碳建筑价格上升,相应的增加面积量更大,可见建设面积相比工程造价的敏感度更高。

3、低碳建筑建设的经济激励对象分析

低碳建筑建设的经济激励对象分析就是要解决是对需求方进行激励还是对供给方进行激励的问题。根据图3低碳建筑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D,供给曲线为SS,两者相交点坐标为(P0,Q0),低碳建筑价格为P0,建设面积为Q0。若对需求方采取经济激励措施,价格有所提升,建设面积也有所增加,需求曲线DD向上平移形成另一需求曲线dd,与供给曲线SS相交点坐标为(P1,Q1),建设面积为Q1,增加的建设面积为(Q1-Q0)。根据图4若对供给方进行经济激励,供给曲线SS向下平移形成另一供给曲线ss,与需求曲线DD相交点坐标为(P2,Q2),建设面积为Q2,增加的建设面积为(Q2-Q0)。

根据图3和图4的分析可知,对需求方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所对应的建设面积增量较对供给方采取经济措施所对应的建设面积增量更大,表明针对需求方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更为有效,获取的效益明显。所以,在低碳建筑市场中首选应针对需求方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三、低碳建筑建设的经济激励措施分析

低碳建筑建设的经济激励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政策等,其中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最为关键,在低碳建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针对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所起的经济激励效果进行着重分析。

1、基本假设

假设低碳建筑建设面积为A,单位面积的建造投资为i,单位面积的传统建筑的消耗成本为c1,单位面积的低碳建筑的消耗成本为c2,低碳建筑建成后的合理使用年限为N年,总投资则为I=A×i。传统建筑的消耗成本为C1=A×c1,传统建筑的消耗成本为C2=A×c2。因此,低碳建筑相比传统建筑的消耗成本降低额为C=A×(c1-c2)。其中消耗成本包括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建材开采生产、施工这几个阶段的能耗成本以及相关消耗成本。

2、财政补贴政策分析

(1)财政补贴政策概述

财政补贴政策是指政府对投资主体进行财政补贴,并记为财政支出,以此增加投资主体的收入,提高其投资收益水平。财政补贴主要有直接补贴和贴息两种方式,一种是指政府依据低碳建筑相关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等对比运营时的节能效果对投资主体进行直接补贴;另一种是指投资主体通过银行贷款投资建设低碳建筑,政府根据银行所提供的利率与投资主体所能承受的利率的差额提供贴息补助。

(2)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分析

其一,不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况下:

(3)财政贴息政策分析

实施财政贴息政策不仅仅可以提高低碳建筑建设的投资收益水平,同时也是间接地进行投资引导,运用较少的财政支出间接引导出低碳建筑建设的资金投资,即所谓的杠杆原理,采用“以小拨大”的原理来放大资金效应。如进行低碳建筑建设投资时,投资需1200万元,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0%,投资主体所能承受的年利率仅为4%,如此投资主体无法进行银行贷款建设低碳建筑。通过财政贴息政策,政府可为投资主体提供6%的相应年利率,补足银行10%的贷款年利率,满足银行贷款要求,投资主体可获得银行贷款投资建设低碳建筑。政府财政贴息政策的杠杆效应表现为如公式(5)所示。

政府通过财政贴息政策对投资主体的投资建设进行了经济激励,用6%的贴息资金72万元间接引导了1200万元的投资资金,杠杆效应为1200/72=1/6%≈17,可见杠杆效应达到17倍。

3、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1)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来减轻低碳建筑相关方的纳税义务,间接地对低碳建筑相关方进行经济激励,提高其投资收益水平。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优惠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2)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若对低碳建筑的建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完工后每年因税收优惠节省税额为T,税收优惠年限为n1,则得到低碳建筑建设的现金流量图如图7所示。

4、信贷政策分析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被称为“我国现阶段绿色信贷的基础文件”。“绿色信贷”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杠杆,主要是针对制造污染、产生污染的企业项目投资给予贷款额度限制,这是一种通过惩罚性以高利率进行经济激励的政策手段。在此提出“低碳信贷”,主要是一种针对低碳建筑的建设进行优惠贷款的政策手段。“低碳”注重的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从建筑的设计、建材开采生产、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和处置利用阶段,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首先应对低碳建筑的设计进行审查,经评估为低碳建筑设计,才能给房地产商予以贷款,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或者竣工验收阶段中由专业评估机构发现出现不符合低碳设计或者低碳建筑的各方面,商业银行将根据责任追究机制对房地产商予以追究责任,提高其应偿还的利息,不再进行信贷优惠。

信贷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和贷款担保等方面。国外的成功做法是政府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向投资主体提供20―25年的长期贷款,贷款年利率相比同期其他银行提供的利率要低,如此激励投资主体进行建设。如此我国也可效仿,对于进行建设低碳建筑的房地产商和购买低碳建筑的消费者,在低碳建筑节能市场的起步阶段,政府也可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向投资主体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早期可提供无息贷款,待市场逐渐成熟,投资主体资金更为充裕,可改为低息贷款。另外,政府也可刺激商业银行为房地产商提供贷款,政府提供全部或者部分担保,偿还贷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的补贴和建筑建设中低碳节能收益,因此房地产商的资质、功绩等方面需要政府与专业评估机构预先进行评估,才能予以提供担保。

四、结语

从经济激励对象和经济激励政策两方面对低碳建筑的经济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得出激励低碳建筑建设的需求方好于激励供给方,同时对经济激励政策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这两种动态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因此,在低碳建筑节能市场的起步阶段,经济激励政策的研究是很必要的,为研究何种经济激励政策更合适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不同类型的建筑对于低碳节能的要求不同,不同区域的建筑也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都是对低碳建筑建设进行经济激励所需要考虑的,接下来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便于适应市场需求采取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华、常素巧:激励政策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杠杆作用[J].河北学刊,2006(4).

[3]张悦:财税政策再造:撬动节能的杠杆[J].改革与开放,2005(10).

篇7

9月2日,志高空调在广州举行全球客户商务大会。这是该企业自创建以来首次将供应商会议和经销商会议合并举行。会上,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宣布将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用抱团的形式应对危机,同时宣布力争在两年内把空调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造周期从现在的半年左右压缩到45天。为达此目的,志高请来了美芝、松下、海立、三菱电机和国际铜业协会等在内的上游供应商代表,而下游的传统经销商、连锁大卖场,以及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等网络渠道商也都出现在会议现场。

业界认为,志高空调在此时召开大会很有必要。从今年中报的业绩来看,李兴浩需要重振志高士气,在产业链中以抱团的方式集聚向心力。

8月30日,在连续两次业绩预警公告后,志高空调的2011年中报终于出炉。中报显示,公司空调业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294亿元,同比增幅达18.6%。

若仅是纵向比较,营业收入录得18.6%的增幅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如果相比其他空调厂家的同期业绩,志高就显得有点惨淡了。同一时期,美的在空调及零部件的收入为425.2亿元,同比增长64.44%;格力空调的营业收入为402.4亿元,同比增长60%。

在利润方面,志高亏损1331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8亿元。而美的的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13.6%;格力为22.1亿元,同比增长40.4%。

在空调企业上游成本压力不断攀升、下游终端博弈日趋激烈,以及政策性补贴逐渐退出的多重压力下,面对美的、格力的双寡头格局以及海尔等品牌的围追堵截,志高又该如何突围?李兴浩能否突围?

补贴之殇

志高空调认为,自己亏损的直接原因是来自政府的补贴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据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高效节能产品所获政府补贴金额为1.5亿元,去年同期为5.9亿元,同比减少了4.4亿元。

志高享受的政府补贴来源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式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它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能效等级为2级或以上的空调、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电机等十大类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推广应用。

资深家电观察专家刘步尘对此表示,志高空调对国家补贴的过度依赖,缘于企业的利润率太低,产品定价能力不强,如果不依靠政府的补贴,企业盈利就会出现困难。

据2009年志高全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当年从国家“节能惠民工程”高能效空调器推广补贴政策中获得的政府财政补助金额高达2.336亿元,占到了全年净利润的74%。

对此,李兴浩表示,2009年,政府实施了多项政策,例如“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出口退税政策”、“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有了这些优惠政策,志高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回应,增强高节能产品的销售及生产。因此,志高2009年的公司纯利润也由1.6%提高至5.2%,利润总额达到了3.148亿元。突然增长的利润令众多市场投资者颇为意外。

补贴政策让志高尝到了甜头。李兴浩甚至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国家应该加大对于高能效空调的补贴力度,国家可以用这个补贴奖励有能力的企业,有能力的企业就会有更高的追求,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但在空调行业人士看来,关于志高空调亏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志高空调为扩大市场份额,主动采取低价策略,扩大销量;另一种解释为,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定价权更多掌握在前两名企业手中,志高空调本身难以提高产品的价格,只能被动采用目前的定价策略。

持续两年的节能空调惠民补贴政策在今年年中画上句号,失去了节能补贴的空调企业成本压力将随之增大,一直依赖补贴的志高也未能幸免,2011年中报的亏损可算一个注脚。

不少业内人士对于志高能否走出目前的困境表示担忧,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曾表示,由于国家对家电的推广补贴政策逐渐退出,整个行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有一些二三线品牌今年销量下滑的幅度可能达到20%至30%。显然,志高空调即属此列。

自救之路

其实,各种“补贴消亡论”早在去年就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当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直接指出补贴被取消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应该做好转型准备。对于志高,业界就有观点认为,李兴浩在面对美的、格力的双寡头格局时,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延伸产品线上,而非只专注于空调这一单一主业。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2010年11月的家电下乡中,志高参与竞标的180款产品全部中标,其中包括空调产品80款,还有冰箱62款,洗衣机38款。志高借家电下乡实现产品全方位布局市场的意图明显。

李兴浩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补贴政策之事一字未提,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家电下乡上,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管理的有关规定:“中标生产企业当月标识卡申领量不得超过上年月均销售量的120%,空调器等季节性产品在产品备货期可将申领上限临时增加到上年月均销售量的3倍。”李兴浩认为,标识卡数量的限制将使家电下乡中标生产企业回到计划经济年代,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为此,他建议相关部委修改目前的《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管理办法》,建议取消家电下乡中标生产企业标识卡发放数量的限制,改由中标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进行自主申报。李兴浩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下乡”积极性,也有利于规范整个“家电下乡工程”的管理。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家电下乡政策成为志高大白电战略布局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全面加快,空调、冰箱和洗衣机正在农村市场迅速普及,这里有望成为志高冰洗业务实现规模化扩张的重要突破口。

据2011年中国空调行业发展趋势高峰会的数据显示:2011空调冷冻年度全行业首次实现产销突破1亿台大关,内销出货达到5300万台,较上一年度净增1500万台,终端销量4919万台,同比增长34.4%,创历史新高。其中三四级市场实现销售1015万台,同比增幅高达66.2%。

面对补贴政策逐步取消以及成本上升等窘迫形势,志高不但要全面布局三四级市场,而且也应该借整合产业链来走出困境。

在全球客户商务大会上,李兴浩和供应商及经销商探讨了下一步发展策略。据称,他把“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价值链”作为志高未来的工作重点。李兴浩的思路是,进一步加强公司与供应商以及下游经销商的产业同盟关系,强化“一体化产业价值链”,减少与上游供应链、下游经销链之间的资源整合障碍,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业变革作出敏捷反应。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环保;财政政策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为前提,旨在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降低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为了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使用的一些政策激励手段,它不仅保障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对低碳经济也起着调节以及引导的作用。最近几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财政方面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多积极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现有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必须对促进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一、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财政政策

最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政府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一是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中财政奖励资金的投入,奖励资金的额度是按照项目工程中节能技术改造以后,在实践中取得的节能量以及根据有关规定的标准确定的,这种财政政策有利于增加节能技术改造的动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二是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发以及惠民,比如说一些高效的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与使用,不仅减少了居民用电额度,也降低了能源的浪费。三是加大对再生节能材料利用时的补助,比如说,国家增强对于再生节能建筑材料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补助,对这部分企业贷款贴息,或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

(二)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支持政策

该政策主要是针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的,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对“金太阳”工程实行财政上的补贴;国家对“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财政支持;对风力发电工程设置专项的财政资金;对秸秆循环利用实行的财政补助;对节能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使用环节的财政补助政策等。

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调整,带动了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但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总体目标而言,目前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财政支持的投入力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国家要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国家对于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研发与利用技术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仍然较低,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财政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国家还需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与支持的力度,以便使低碳经济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之中。

其次,现在的财政政策很多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我国目前没有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财政政策体系,有关资金与担保方面的市场引导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容易造成财政政策的制定脱离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造成财政资金利用率偏低、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目前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节能服务体系,这都不利于财政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再次,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国家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但是因为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所以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等环节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甚至存在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导致很多节能工程无法正常的运转。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投入中,应该重视有关节能减排、开发清洁高效能源、改造低碳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合理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要明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如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多开发一些低碳技术,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支持一些低耗能以及清洁能源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一些污水管理、新能源开发、环保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推动原有的大型企业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改造等。

(二)完善财政补贴细则,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利用国家财政补贴机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所以,各地必须针对当地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的具体细则。

一是要利用财政方面的补贴,给予企业有关环境治理费用以及稀缺资源保护费用方面的补贴,从而引导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资源的节约;二是对于一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对废物实行回收再利用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三是对自觉进行污水、排放气体治理的企业,在其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四是对使用的清洁能源要进行价格上的补贴;五是对企业能源、节能减排等技术方面的改造给予补贴。除此之外,利用国家财政补贴,引导地方政府在公交、私人汽车、出租车等汽车领域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汽车,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与之相关的财税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实际状况,应该加大对现行税收制度的调整以及完善,形成对财政政策的有效补充。对此,要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环境方面的税收政策,实行环境税与碳税等新型的税种,保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一,要对那些使用之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消费税,并且提高这些产品的税收征收标准,以资源的稀缺程度来制定产品的单位税额。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稀缺性较大的产品要提高征税比例,以此来提高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第二,要开征碳税,碳税的征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免加剧温室效应。

(四)制定能源价格财政补偿机制

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我国应该把能源直接引入市场机制,并且根据市场中的价格规律以及市场的供需状况,对能源的价格进行有机的调节,最终让环境的成本能够在市场的价格中反映出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能源价格体系。伴随着能源价格体系的建立,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起科学的有关能源成本的核算体系,使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定价机制更加完善,让其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变化情况,以及在国内市场中能源的供求平衡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能源价格的财政补偿机制,即通过财政政策上的优化,鼓励开发与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当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价格过高时,要实施财政补偿,减少劣质煤、劣质油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能源,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说,现在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做好相关的工作,不断健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完善环境与能源方面的相关机制,就一定可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08).

[2]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篇9

发达国家对低碳资源和低碳产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是减少碳排放的另一项重要的财税措施,目的是为了增多所供给的消费量。发达国家通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对节能减排的推动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补贴扶持政策。

(一)实施战略

1.针对生产者采取的补贴政策。以德国和美国为例,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中实施关于对生产者的补贴政策。德国政府为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针对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形式进行制衡,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由于德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除水电外)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且成本较高,电力传输网络也没有单独的渠道,无法传送给用户。针对这一问题,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法》的颁布实施,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入网措施和能够为发电企业赢得收益的收购价格进行确定。同时以天然气优先为原则,获得管道运营商优先天然气的输送权,而后根据天然气的价值标准进行市场定价,以明确补贴的金额。美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一些风电项目也实施了投资补贴政策。但这一政策却使投资者过于看重补贴的获得和设备的安装,而忽视了项目的性能。因此美国自1993年根据相关能源的政策法规将联邦政府对风电的投资扶持改为对风电的生产过程进行扶持。其补贴时间自项目投产起长达十年,并随着通货膨胀率作及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种策略,其对生产税收优惠的表现形式为价格补贴,主要还是意在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税收返还。2.针对消费者采取的补贴政策。在汽车、房地产和家电领域实施关于对消费者的低碳补贴政策。美国曾对使用柴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在2007~2011年返还了最高达3500美元的税收金额。同时在实施对新建节能建筑减税政策的前提下,鼓励消费者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并明确规定新建筑如能达到国际节能标准的46%以上,便可获得3000美元以内的单套房低税奖励。同时减免使用住宅节能设备的居民税收,甚至于居民在住宅中对室温调控设备、节能窗、冷热设施等进行更换也能享受减免10%以内的税收优惠。目前欧洲的许多国家已开始实施了对太阳能热水器用户提供的不低于30%的补贴政策。法国也自2006年起,可再生能源或热泵能源设备的减免税收提高了5个百分点。

(二)实施背景

低碳补贴作为财政支出的有效措施,不但可以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扩张的形式刺激低迷时期的经济。所以各国在遭遇经济危机时,或传统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影响其优势地位时,通过低碳补贴的形式来推动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为主的低碳产业的发展。

(三)实际成果

低碳补贴的考察标准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补贴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新能源的领域里主要针对生产者的低碳补贴,从各国新能源的发展状况即可说明一切。通过各国风力发电的发展情况进行如下阐明:美国十年间的风力发电量增加达33000MW,年复合率平均增长了30%;德国十年间的风力发电量也增加达17000MW,年复合率平均增长了13%。在汽车、家电和房地产的节能建材领域里主要针对消费者的低碳补贴。美国自2007开始鼓励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由于扶持的力度较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虽然轻型汽车的销量在最近几年呈下滑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09年之前却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可见,低碳补贴的实施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实践总结

通过分析各国低碳补贴情况的实施,总结如下:1.低碳补贴以扩张的形式,刺激低迷时期的经济,尤其在传统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时,政府通过低碳补贴的举措,推动了低碳产业的发展,避免了经济衰退的发生,重新获得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由于此举的扩张性,在经济成熟时期却不宜应用。2.中下游产业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补贴对象。发达国家实践证明,其下游产业的兴衰成败由最终需求直接决定,所以一般采取补贴消费者的方式;而中游产业因具有相同质量的产品,进行补贴的对象以生产者为主,以鼓励对其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的应用。

二、发达国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财政扶持

政府是否给予低碳技术的政策扶持决定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技术创新的效用如下:(1)有益发展能源使用高效,能源消费低效。(2)有益于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增加低碳能源的消费比例。二者都有效地抑制了碳的排放量。

(一)实施战略

日本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以来,日本各届政府始终致力于节能减排的宣传推广,呼吁低碳社会的创建。终于2007年6月,一部有关新能源的发展战略基于法律的强硬手段,使节能减排的预期措施得以全面施行。此外,日本还成就于化学能源的减排技术,如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环保的领先行业。同年9月,德国也实施了高新技术战略,鼓励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以期成为世界未来科技市场的领头军。次年,德国联邦教研部又实施了基于高新技术战略的气候保护技术战略。鉴于此,联邦教研部倾注大量资金进行气候保护技术的钻研,同时工业界也对此作了大量的投入。2002年末,英国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新技术发展进行了政策扶持,对于近海风能、能源作物、光伏以及新一代新能源技术的全面研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英国政府在规划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时经历了新技术开发和商业化展示两个不同的时期:(1)开发时期,研发新技术的初期都必须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风险性较高。(2)展示时期,大量资金的有效投入,可以加快工业活动的发展,其公共资金的投入对于这两个时期来说相当重要。

(二)实施基础

发达国家早就投入了大量的科研技术力量来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但具体的实施基础与碳税和低碳补贴有所区别,并没有紧密联系外部的经济环境。由于低碳技术的研发、进展是一项长效工程,发达国家大都采取持续的大量投入来普遍实施。其实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1)确保财政收入。一般只有发达国家实施低碳技术的补贴政策,因而对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他们是具备充足的财政实力的。(2)灵活筹资举措。低碳技术的研发可利用碳基金的形式进行相应的扶持。

(三)实际成果

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在能源、建筑、汽车等行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减缓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低碳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如英国,突破了低碳技术瓶颈,实现了经济环保,随着低碳技术的深入推广,经济效益也收获颇丰,又实现了环保经济,最终使低碳科技发展达成“双赢”。英国政府二百年以来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仅在过去十年间就得以实现,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所实现的产值达上千亿英镑,圆了上百万人的就业梦,使经济得以快速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也降低了10个百分点。英国最终实现环保经济主要通过低碳技术出口,以这样的低碳技术输出模式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经验总结

篇10

北京市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施行

近日,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财经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了《北京市实施办法》。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新《节能法》,保证法制统一,同时适应新时期节能工作的更高要求,满足实现“三个北京”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完成国家下达节能目标,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对原《北京市实施办法》进行修订。5月28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实施办法》于7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实施办法》在体例设置上与《节能法》充分呼应,内容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共有7章、70条,包括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突出了节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立足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以制度创新、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和行政监管为保障,注重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修订的《实施办法》细化了节能法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能源审计等方面的内容;创设了能效指标对比、在线监测、现场监测等节能制度;明确了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的,给予资金支持;对民用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措施作了补充细化规定;拓宽了全社会参与节能的渠道。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

近日央行宣布,根据对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指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此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仍是这一方针的继续。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今后,还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结构调整。银行部门也将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协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房地产

七部门联合“加快发展公租房指导意见”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对外,旨在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

根据《指导意见》,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范围和供应对象的收入线标准、住房困难条件和租金水平,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已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家庭,不得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指导意见》强调,新建公共租赁住房主要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成套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要严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公共租赁住房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至5年,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续租。公共租赁住房只能用于承租人自住,不得出借、转租或闲置,也不得用于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承租人违反规定使用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当责令退出,拖欠租金和其他费用的,可以通报其所在单位,从其工资收入中直接划扣。

《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把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予以重点保障,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投入,中央以适当方式给予资金补助。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给予税收优惠,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政策执行。

北京市规范酒店类房地产项目销售管理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了《关于加强酒店类项目销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本市酒店类项目的开发经营行为,要求必须严格按照酒店类规划用途组织设计、开发建设,不得擅自改变项目用地性质和规划用途经营使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分割转让。

《通知》要求,2010年5月31日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增量酒店项目一律禁止分层、分单元销售。对于已取得预售许可或现房在售存量酒店类项目,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房屋预、销售时向购房人明示房屋使用年限、契税、物业服务费、水电费以及配套建设指标等情况,明确告知购房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用途经营使用,并将此情况在认购书和购房合同中与购房人予以约定。四部门还明确了各自监管职责。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补贴确定5试点城市

财政部等4部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确定自6月1日起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这份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明确,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通知规定,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试点期内,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贴标准。

通知指出,试点城市政府是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安排一定资金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对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电池的报废及回收体系建设等给予支持。

节能减排

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将获国家补贴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启动财政补贴推广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工作,以更好地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将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

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全国范围推广,中央财政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购买者。

另外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对高效节能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稀土永磁三相同步电动机分别给予15-40元/千瓦、12元/千瓦和40-60元/千瓦的补贴。

再制造业

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文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发文宣布,我国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大型废旧轮胎翻新。

11部门表示,我国将把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作为主要任务。相关部门将制订通过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尽快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适当取消对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强制回炉的限制。

旅游

2020年北京将建成世界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在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上透露,北京旅游将按照“三步走”战略,为加快建设“世界城市”创造条件。预计到2020年,北京将初步形成符合世界城市标准的旅游产业基本框架,并于2050年真正步入世界城市阵营。

据张慧光透露,北京旅游将按照“三步走”战略,为加快建设“世界城市”创造条件。到2015年,北京将建成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集聚区、生态休闲度假区,旅游产业增加值将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北京将初步形成符合世界城市标准的旅游产业基本框架,到2050年,北京将真正步入世界城市阵营。

物业管理

北京:今后物业费将不再“一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