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还款范文

时间:2023-04-09 03:2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助学贷款还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助学贷款还款

篇1

助学贷款还款记录查询有支付宝查询、助学贷款网站查询、银行营业网点查询三种查询方式。

1、支付宝查询:打开个人支付宝,进入应用中心,点击助学贷款还款,即可查看还款记录,若要打印详情回单,可进入详情页面点击查看回单打印该单据;

2、助学贷款网站查询:注册登录国家助学贷款信息查询网,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以及密码,即可查询;

3、银行营业网点查询:携带个人身份证、学生证,到所申请助学贷款的银行请工作人员帮忙进行查询,如申请银行有网上银行,也可以直接登入网上银行按提示操作进行查询。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助学贷款;违约;诚信;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58-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资助措施[1]。然而,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容乐观。近期,笔者所在学院一名06年毕业生,在还款截止期限内没有按时还款,资助中心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始终无法联系到本人,且其父亲拒绝透露相关信息,更不履行还款承诺,引人深思。由各大银行向社会公布的违约情况和高校网站公布的拖欠名单来看,助学贷款的后期还款和贷后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助学贷款政策不重视

目前看,贷款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甚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没有担保的信用助学贷款。目前政策是大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间贷款的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大学毕业后第2年开始需要支付利息,第3年后偿还本金和利息,必须在毕业后6年全部还清[2]。另外,毕业生要每个月按时还款、还息,累计3个月不还,将进入不良记录。虽个各大高校在办理助学贷款手续和毕业时不断宣传该政策,但是学生没有到还款的时间并不重视,正是由于许多贷款学生对此政策不能准确把握,不能按时还款。

1.2 部分学生偿还能力欠缺

学生违约还款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毕业后偿还能力欠缺。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原本读书已经债台高筑,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毕业后三年内又买房、结婚、孝敬父母,又还款、还息,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如期还款确实困难。最终不得已会导致助学贷款还款率下降,不良还款率增加。

1.3 毕业生贷后管理困难

当前各地资助中心没有对毕业生贷后管理制定统一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构。在目前市场经济退推动下,大学生就业流动性极大,没有专门的跟踪、监督、管理机构,学校、银行及资助中心都很难清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使得贷后管理举步维艰,也增加了各大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1.4 学生诚信不足,感恩薄弱

纵观各地助学贷款工作存在问题也主要集中在高校学生诚信意识缺失上。大多高校在助学贷款工作前期宣传、诚信教育、信息审核时,敷衍了事,方式简单,引不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成效不明显,更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个人诚信档案。个别学生甚至还存在“找不到我”的侥幸心理。这种情况下,在签订还款协议时,不少学生会故意隐藏了一些重要信息,如家庭住址、父母电话、过期电话等。另外,毕业后个人新的电话和住址也不主动在网站更新。使得一些学生一旦在今后遇到个人征信系统的处罚时,又大呼冤枉,更无感恩意识。国家助学贷款推行过程暴露的大学生诚信危机,关系着教育的失误及制度的不健全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3]。

1.5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但这个系统建设还很不完善[4]。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保证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大学生信用缺乏的现象屡屡可见,主要原因是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与贷款学生个人利益挂钩的信用制度,学生及家庭压力不足。要降低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就得不断增大违约的成本,使这一成本的代价付出沉重到难以承受。

2 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几点思考

2.1 学校应加强贷款政策宣传和贷款学生的监督管理

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重点工作来抓,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发展。每年新生开学时间,组织贷款学生学习贷款政策并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要利用一切机会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讲座、知识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及担保人充分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时学校要监督贷款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出现学习不努力、铺张浪费的学生,学校可以向资助中心和金融机构及时反映,通过降低贷款额度、停止发放等措施,以减少资金损失,也让学生明白助学贷款是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他们应抓住一切成才、成长的机会,磨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2.2 建立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政策

目前的贷款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学历查询系统,助学贷款学生的个人银行信用档案等。随当前形势的发展,传承经验的同时,今后可以建立身份证协助查询系统、媒体公布制度、就业制约制度、出入境查验制度等,完善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措施。因而学校、银行、资助中心等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有效化解和防范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2.3 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

贷款学生毕业后,学校可以利用“飞信”及“飞信群”建立实时联系方式,通过短信平台,快捷准确地传达贷款信息。其次可以与贫困生建立QQ群、网络空间、腾讯微薄等途径,通过网络经常性地密切联系学生,还款信息和还款政策,提醒贷款学生,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接受指导和教育。另外,学校在接到学生变更信息后要及时更改学生基本信息,畅通学生信息渠道,通过情感约束、制度制约自觉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李朝达.关于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114-117.

[2]李颖,薛建荣.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措施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4(2):84-86.

篇3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还款负担率 公共财政

一、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负担率的估算

根据国际经验,对还款负担率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还款负担率K=单位期限内的还款数额/同期借款者的预期收入。本文以2008年入学的全国本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取平均学制为四年,则该批学生于2012年7月毕业。

1.偿还贷款总额

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新增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合同金额65.92亿元,新增审批贷款人数67.39万人。以新增贷款金额除以新增贷款人数,得平均每人年贷款额为2556元。假设每人每年的贷款数额相同,四年后总贷款额为10224元,因大学四年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部支付,学生毕业时应偿还贷款额则为10224元。

2.2012年毕业生平均工资

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全国2010届本专科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479元。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4.1%,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3.5%。以此为据,估计本专科毕业生六年平均工资增长率约为14%。

因此,以2479元为基数,14%为增长率,则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平均工资为 3222元/月。2013至2018年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3222元,3673元,4187元,4773元,5441元,6203元,7071元,8060元。

3.等额本息还款额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年限为毕业后六年,提供了两年宽限期,则最长还款年限为8年,学生在毕业后第24个月必须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并在此之前结清两年宽限期的所有利息。若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每月应还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a*[i*(1+i)^n]/[(1+I)^n-1],其中a为贷款本金,i为贷款月利率,n为贷款月数。

(年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7月7日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4.还款负担率

结合以上数据,根据还款负担率的计算公式:还款负担率K=单位期限内的还款数额/同期借款者的预期收入,最终得出,还款年限从1年至8年对应的还款负担率分别为36.76%,21.25%,15.80%,13.22%,11.20%,9.85%,8.57%,7.49%,平均还款负担率为15.52%。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负担率的国际标准为10%,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负担率最高为36.76%,平均为15.52%,均高于国际标准。由于毕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差异,实际工作收入会有所不同,因此还款负担率有所浮动,而且考虑到通货膨胀与住房价格高涨的因素,刚就业学生各项生活开支较大,实际平均还款负担率将会高于15.52%,毕业学生的还贷压力较重。

二、提高公共财政参与度,降低还款利率

公共财政在参与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提供了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但财政贴息仅限于在读四年的贷款利息,毕业之后的利息则由学生自己承担。

通过还款负担率的估算,不难发现,利率是还贷负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世界上较多国家采用优惠还贷利率,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美国的学生家长贷款计划利率低于普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属市场最优惠利率。日本作为世界上助学贷款运行最为成功的几个国家之一,有息助学贷款利率仅为3%。泰国的助学贷款利率也仅为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利率采用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还款期限1至8年的平均月利率为5,71%,如果参照日本的标准,采用优惠利率3%,平均还款负担率将降低至11.4%,略高于国际标准10%,还款负担率降低幅度达26.5%。因此,降低利率是减轻还贷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优惠利率的实施会让商业银行所收利息减少,会降低其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因此,考虑提高公共财政的参与度,将财政贴息延长至整个还贷期,弥补优惠利率与同期贷款利率之差带来的商业银行利息损失,能够在保证商业银行积极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学生的还款负担率。

三、增加公共财政参与形式

尽管学生的还款负担率较高,但平均每人每年2556元的贷款数额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全国各高校每年的学费标准均在3000元以上,较多学校平均为5000至6000元,部分专业的学费甚至高达万元。与此相比,国家助学贷款每年平均贷款金额只能作为学生每年学费的一部分,对学生生活费用的补助基本没有实现。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形式单一,只有两种选择,即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而这两种方式的提供主体均为银行,公共财政的参与形式仅为提供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公式财政参与形式单一。

相比于中国,美国的助学贷款形式多样,公共财政参与形式多样。美国的帕金斯贷学金直接来自于政府,而不是银行;斯坦福贷学金有一种形式也是由政府直接提供资金,由政府承担风险。

因此,考虑增加公共财政的参与形式,合理确定贷款数额由公共财政负担的部分,既能够保证学生完成学业所需的学习生活费用,同时降低毕业后的还款负担。

参考文献:

篇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93-02

收稿日期:2012-01-04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1CY027)

作者简介:魏兆瑜(1972-),女,广东揭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麦小菡(1980-),女,广东饶平人,讲师,硕士,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校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广东省自2006年开始由国家开发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至今,陆续出现学生违约现象,增加了信用贷款的风险和高校承担的风险。

一、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

(1)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改革了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机制,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了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进一步理顺国家、高校、学生、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贷款毕业生的贷后管理、贷款毕业生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虽然都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学生毕业后不主动与学校联系,且因为来去区域的不确定性、姓名及身份证的可变性等原因,造成贷款风险和责任在无形之下又叠加在了学校身上,而对不守信的学生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从而出现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现象。

(2)社会整体诚信环境不佳。在社会大环境中,信用危机正渗透在我们的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如偷税漏税、贪污受贿、抄袭剽窃等。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的道德操守。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缺位加上个人信用观念的淡薄,社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助长了失信之风,导致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诚信问题。诚信的缺失还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关。学校重理论教育、轻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比较抽象,缺乏现实例子,不能指导学生真正从心理上去主动实践。而家庭教育的方法、培养环境均不理想,甚至错位,间接导致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滑坡。

2.内部原因

(1)大学生的还贷能力不高。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通过获得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的学生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物质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经济收入很低,还贷时无法得到家庭经济方面的帮助。而且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工作的他们,其收入也不能完全用于归还助学贷款,因他们中总有一部分人必须先考虑家庭的温饱问题、疾病问题、有的还有姊妹在校读书问题等等。在没有良好的家庭经济作支撑的前提下,让他们偿还大笔的助学贷款是相当困难的。这是风险成因的内部客观因素,往往会导致主观上的不主动或自然拖欠。

(2)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不强。这是风险成因的内部主观因素。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愈来愈强,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把个人利益作为一切存在的出发点。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另外,受社会环境中的拜金主义、诚信无用论等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认为做老实人“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这种情况,导致了个别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不及时归还贷款。

(3)信息渠道不通畅。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学生填写的个人资料有欠准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督还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在个人信息变动、有效联系途径、个人社会活动等方面的信息链条容易出现断裂,造成学校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还款学生的真实信息,无法保证还款的延续性和还贷的正常运行。

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建立健全校内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预警机制

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预警级别,设定预警期,做好监督防范工作。该预警机制可以分为若干等级(如低级预警、中级预警、高级预警等),将违纪、功课不及格门数、生活铺张浪费、就业情况、收支情况、家庭负担等情况按程度不同,设定为不同的预警级,按级别设定不同的预警期,如三个月或一个学期。对于进入预警期的学生记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按预警期定期联系学生,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近况,做出帮扶方案,促进还款,力争做到与毕业生的无缝隙联系;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对于违约和合同到期的学生,统一寄发“致助学贷款合同到期学生家长一封信”,列出学生具体的贷款情况和应缴还的金额、时间以及违约的后果,取得家长的配合。经努力,我校2011年10月到期合同153个至10月助学贷款已全部结清,证明了此预警机制的有效性。

2.建立健全校外提升学生助学贷款还款诚信的预警机制

建立“银行―高校―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划分信用等级,评估风险。在广东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中,高校对借款学生的在校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该记录涵盖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者、遵守校规校纪、考试诚信情况、获得奖学金等级、获得校内外各项荣誉、参加社会活动、校内外兼职等等,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计划与金融机构共享学生的诚信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据此确定学生的信用等级,以此评估资助贷款的偿还风险。毕业前还贷情况可以计入信用档案记录。目前,国家开发银行是将学生的信用记录直接与人行的征信系统实时对接,学生的信用在银行业务的办理中一览无余。这对促进学生诚信的提升和主动维护信用有明显的效果。我校在反复宣传后,学生的还款主动性明显提高,咨询违约的关键点明显增加,对个人信用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我校的助学贷款违约率逐渐降低,至2011年9月,2 103名毕业生合同中违约率为0。

3.建立完善助学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

(1)对学生的激励机制

一是鼓励提前还款,提高信用等级。如果能够做到提前还贷,尤其是毕业前提前还款,在征信系统中可以提高学生本人信用等级,提高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或提高未来消费贷款或其他贷款的信用额度;高校可以根据毕业生在毕业前提前还款的时间,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减少贷款的利息,减少毕业后催缴和违约的风险。

二是鼓励应届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服义务兵役。对于毕业后就业困难导致还款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出路。高校可积极引导他们服义务兵役、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到中、西部地区县以下基层从事基础教育、公益事业,可享受国家代偿助学贷款或补偿学费的优惠政策。这样既实现了受资助学生回报社会、体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又解决了国家对人才紧缺和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真正实现助学贷款的战略价值。

三是学校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基金,及时帮助学生。此激励制度可考虑在被迫违约的学生中试点。对于由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学生违约,如没有还贷条件、确有经济困难无力还贷、还款金额差少许等情况,学校可考虑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金制度,以相信学生还贷意愿为基础,为学生先垫付还贷资金,等学生有条件还款时,再及时还给学校。这种人性化关怀的方式,不仅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除燃眉之急,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信任、关心和爱护,从而促进学生树立努力发展自我、积极报答社会的信心。当然,此制度执行的风险也较高,需要依靠学生的诚信去贯彻实行,不建议扩大。

(2)对学生的约束机制

一是毕业证信息显示助学贷款的借款情况。现在每年教育部都要求各高校将毕业生的贷款情况录入教育部信息平台,跟踪毕业生的资助情况;高校与人行征信系统的进一步衔接,更加利于对毕业生的管理和违约后果的约束;毕业生进行毕业确认,在助学贷款系统中录入相关的单位信息,一方面为就业单位提供相应信息督促还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自我还款的意识和信用,一举多得。

二是还贷情况与个人信用情况挂钩。广东省加强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信用行为;人行征信系统与助学贷款的衔接强化了学生的信用意识,促进学生对信用的重视和自觉维护个人信用。要在持续不断地教育中,在信用意识的强化教育中,使学生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发展个人信用越来越重要,并自觉地进行维护。

三是对恶意拖欠者应予以惩罚。现在国开行对恶意违约的学生进行个人信用的约束,也考虑通过各种媒体曝光、并将违约情况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加收罚息,限制办理金融业务如限制车贷、房贷、信用卡使用等,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可以有效遏制违约行为。

篇5

自2007年国家试点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始,生源地助学贷款就以其因地制宜的特点而蓬勃发展,迅速替代其他形式的贷款,成为学生贷款的“主力”。随着贷款金额的不断累积,贷款人数的不断增加,生源地贷款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贷前教育和贷后管理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生源地贷款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依旧存在

“谁有资格获得贷款?”是生源地助学贷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各学校执行标准不一,在高职院校一般是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的学生可以申请。但由于在生源地开具贫困证明较容易,只要村里或街道办事处盖章,乡里、县里都会盖章,因此开具贫困证明普遍比较容易,随意性较大,使证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面对这样的情况,资助工作人员很难甄别,导致一些学生家里并不贫困,却通过开具贫困证明申请到助学贷款。

2.部分学生及家长认识上存在误区,错失贷款机会

部分学生及家长不愿让人知道家庭困难,宁可向亲朋好友借钱,也不愿意申请贷款;部分学生家庭认为没有还款能力,不敢去申请贷款;有的学生和家长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只想得到助学金,不积极寻求其他解决办法;部分学生及家长对生源地贷款政策不了解,错失了贷款机会。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部分真正需要的学生最终未能获得贷款。

3.贷后还款率不高,催款不力

部分贷款学生贷款时不了解政策,糊涂贷款,不知何时还款、怎样还款;还有的学生信用观念淡薄,执行贷款合同自觉性不够;毕业学生刚工作普遍收入不高,想还款有心无力;还有一些恶意欠款。银行催款时无法联系到学生本人和学生家人,也缺乏有效的强制手段。

确保贷款学生到期本息能按时回收,是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长期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贷款还款率的高低会影响本校的助学贷款工作。贷款违约率是衡量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更关系到下一阶段高职院校所获资助的比例。为解决高职院校生源地贷款面临的困境,应加强贷前教育和贷后管理工作。

二 加强学生诚信还款教育和信贷知识教育、“三体联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1.重视生源地贷款学生的思想教育

从学生入校,尤其是确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建档学生开始,要不断对其进行诚信、励志、感恩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使他们把外在的诚信内化为自身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准则,并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等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从班主任、辅导员、各级领导,从课堂到各项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尤其在毕业生离校前,通过组织观看宣传片、开展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准确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和个人信息,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和主动还款意识,为可能的后续还款工作做好准备。

2.金融、信贷知识教育

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让贷款的学生及时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相关知识,同时介绍银行金融卡、支付宝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学生对金融、信贷政策的了解,让其意识到助学贷款不同于助学金。高职院校协助银行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各项宣传,为贷款学生提供了解助学贷款具体规定的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服务,了解还款渠道。

3.高职院校、各地资助中心、银行“三体联动”

高职院校是生源地贷款第一经办人,要认真核实学生申请资格,确保真正有需要的同学能获得贷款。动态收集学生个人和家庭信息,及时更新,加强诚信教育,动态监督。如遇拖欠,协助银行及时联系学生和家长催收。各地资助中心、银行也要简化贷款流程,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加强监管,与高职院校保持互动,加强联系。只有三方携手,才能更好地完成贷款和还款的全过程。

4.健全相关惩戒法律法规

篇6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 问题 对策 可持续发展

1.生源地助学贷款现状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当前我国资助体系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比例也日趋增高。2007年至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学生889.67万人,发放贷款金额488.62亿元。其中,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人数410.48,发放贷款金额232.21亿元。具体年度数据详见图1。

2.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2.1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银行作为一个企业,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而生源地助学贷款对银行来说成本高、风险高、利润小;其次由于生源地助学贷款经办笔数多、金额少,所以贷前调查和贷后审查都非常困难;最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最长为14年,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长时间的还款导致资金的收益很低,企业的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因此不少地方金融机构出现惜贷、恐贷的现象。

2.2学生还款意识薄弱。学生只注重于贷而不注重于还,没有良好的还款意识;其次,对金融机构的信用制度不了解,这导致很多学生在银行无法办理业务时才明白信用是怎么一回事。

2.3道德意识不强。很多的伪贫困生对生源地贷款都有一种“占便宜”的心态,觉得贷款是贷的国家的钱而且在校期间还不用缴纳利息,一旦可以钻空子就申请贷款。这样就使许多原本非常贫困的家庭失去贷款的名额。

2.4资助体系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方面是发放结构不合理。学校之间发放不平衡,银行之间承担的额度不平衡,地区之间的额度不平衡。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生源地贷款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对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按期还款的学生并没有制定相关的处罚条例,这也就成了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还款的放意。

3.建议和对策

3.1金融机构应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3.1.1加强贷后管理,提高违约信用成本,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相互监督管理与合作。对学生的贷后管理制定相应的举措和制度,建立各银行的联合信用档案库和信用量化标准,提高学生的违约成本,并联合学校和政府对这一项举措进行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信用恢复制度。例如某人办理了贷款,由于未按期还款导致无法在银行办理业务,那么可以申请信用恢复。但是信用恢复的成本要相对较高,可以要求违约者免费执行社会公益活动多少小时或者多少次、利用假期去社会公益机构免费劳动、在规定时间内听够多少次银行业务培训课等措施来降低他的信用违约分值。

3.1.2探讨更多灵活的促进还款措施。为鼓励按时还贷,银行可以提供若干奖励项目即对连续按时还贷达到一定时间的借款人给予还款期或者本息上的优惠等一系列的奖励措施,鼓励借款人按时还付本息。

3.1.3引入市场化的担保机制,保险业与银行互补,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我国信用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应该积极地筹划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通过多种形式从企事业单位、彩票机构或个人募得资金。例如,建立公益性的助学担保机制,由保险公司承保,发挥社会非政府组织基金的作用。同时设立专门的银行助学贷款部门,合理加大管理力度,宣传、追踪和分配贷款资源,把助学贷款当做一个社会责任来对待。

3.1.4发展高校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金融机构可将高校学生贷款证券化,出售给其他融资主体( 如政策性银行甚至外资金融机构) ,既可以获取信贷资金或者其他流动性更强的资产,即为我国庞大的居民储蓄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也对发放高校学生贷款的金融机构改善资本结构、增强资本流动性更有帮助。

3.2 以法律手段增强还款保障

我国在生源地贷款违约方面的惩罚制度还是一个空白,许多学生和家长抱有反正没有触犯法律,不会受到处罚的心态而故意不按时还款。因此,应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与生源地贷款相配套的法律保障体制,从法律的层面来强制提高学生的还款意识。

3.3加强学校管理,进行教育与引导,遏制违约源头

3.3.1加强教育管理。首先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源地助学贷款,加强宣传。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家、金融机构和学校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有工作能力的情况下按时尽快还款。

3.3.2建立助学贷款的感恩回报活动。规定凡办理成功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按规定履行一些低薪的校园服务或者从事校园公益活动。通过这些强制的措施不仅可以使一些伪贫困生放弃贷款,而且也可以使贫困生切实明白感恩的含义,引导他们在毕业后尽快还付本息。

3.2.3建立起一套助学贷款的动态评估制度,加大对学生信息的调查频率,及时更新学生信息数据库,并对学生当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助学贷款的发放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在第一时间降低违约风险。

3.3.4加强诚信教育。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对其加强与金融知识相关的信用教育,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信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促使其养成珍惜自身信用记录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

1999年,在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在高等教育新体制下,缴费上学制度的实施,给高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求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3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O%,特别困难学生的人数大概在16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9%[1]。由于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我校的贫困生认定比例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9年10月,完成了我校2009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其他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后的动态调整工作。共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78人,比例为29.29%;其中家庭特殊经济困难学生433人,比例为6.1%。贫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贫困生的数量,还是贫困生的思想状况,都将会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难度很大

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作为最基础的一个条件是需出具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认定证明。而县区级民政部门往往为了给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对贫困认定工作并不仔细核实,出具家庭困难的虚假证明。在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一个班级能收到一半学生的贫困证明。以这个比例来看,并不符合我国贫困生占高校学生20%的真实情况。另外,由于高校基本上都是全国范围招生,学校不可能一一核实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的真实性,对贫困生进行家访只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可能大范围的进行实际调查,故高校对贫困生真假的界定存在很大的难度。

2.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

学校内部的勤工岗位资源有限。以我校为例:2009年,我校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95个,而贫困生为2078人。能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约占贫困生总数的4.6%。

校外的勤工助学很难开发和操作,由于学生有固定的上课、学习、生活时间,对于拓展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有很多限制;另外,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路途远、工作时间长等问题,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目前看来,贫困生通过校外勤工达到助学的目的很难实现。

3.社会资助渠道较少

社会资助的覆盖面较少,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和高校资助体系的不足,然而社会资助往往还需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甚至民族、性别、生源地等其他要求,名额有限,竞争力大,给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校的社会资助主要为香港京都念慈庵助贫奖学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优秀贫困医学生助学专项基金、李政育优秀中医学子奖学金、青木奖学金、菁英奖学金等等,每年共有82名学生受到社会资助,资助金额为12.2万元。受资助的学生占全校贫困学生的比例为3.9%。社会资助只能适当的补充学校资助经费的不足。

4.部分贫困生消极心态严重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从获得方式来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获得,一种为评比获得。国家助学金是贫困生直接获得的,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对贫困生的直接的无偿的经济资助,没有评选附加条件,也没有规定明确的义务与责任。其实,这种无偿性的资助方式易造成部分贫困学生心理上的依赖,养成等靠心理,养成懒惰的性格或者逐渐失去责任感。国家和高校给予的贫困生的补助,除平均分配制度外,对于评比类的资助政策,部分贫困生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可能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弄虚作假。

另一突出表现就是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付息的时候,少数学生出现推诿、拖欠的情况。在助学贷款开展至今,按时还款始终是一个难题。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0%。[2]这种不诚信的表现,恰恰表明,贫困生对于国家的资助政策没有抱着感恩的心理,只是坐享其成,当毕业后到还款付息的时候,学生能拖就拖,不看重个人信用。

二、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以“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为原则,本着“以激励奖励为主,资助补助为辅”工作理念,完善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机制为主体,助学金、临时补助、帮扶为补充的资助工作体系,高质量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奖助学金评选与发放工作,强化贷后管理,力争贷款毕业生还款率保持100%。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校院两级工作机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成立了校院两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级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审议资助方案,部署全年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院级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落实工作,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摸底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2.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从入学至毕业贯穿整个学生的在校生涯的始终。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一部分确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交齐学费的学生,允许其先办理入学手续,缓交学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及动态调整工作。根据政策和评选要求,做好政府、学校及社会奖助学金及专项补助资金评选和发放工作,确保各项资助的公平合理。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发放和催款付息等工作,2009-2010学年,为1256名学生申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占全校学生比例为15.9%。安排一些有所专长的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服务等工作,全面加强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管理,并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年度评选勤工助学岗位“十佳标兵”。我校自2008年成立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色项目“爱心超市”。全校师生共向“爱心超市”捐助了资金5208元;有3500多人次贫困生受益。并开展了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使超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2010年4月,吉林日报以《爱心传递――长春中医药大学“爱心超市”帮扶大学生记事》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1.加大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爱心教育。使贫困生懂得感激国家,感激社会、感激父母、感激学校。同时,对于贫困生易产生的心理焦虑、自卑、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要及时疏导,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更大的矛盾。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2.贫困生认定更科学化

从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新入学的贫困生认定难度最大,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在班级里共同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相对于新生而言,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在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认定贫困生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伪贫困生现象”。所以在贫困生认定时,应适当控制新入学学生的贫困生认定的比例。同时,每学年应进行一次贫困生认定的调整工作,以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校在贫困生认定的问题上,遵守程序,严格把关,经各级评议小组评定,最终召开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和比例。

3.强化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的助学贷款管理模式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大部分的在校学费问题。在这里,政府起到监管的作用,经办银行和学校是主要的操作者。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在20%比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银行应加强个人征用制度的完善,对主观恶意拖欠的行为,要靠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落实制裁措施来解决,如一旦进入个人征信系统“黑名单”,将停止其任何的信用卡,停止为其办理其他方面的信用贷款等等,同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条例作为保障,对还款态度恶劣、恶意拖欠、屡教不改的应给与法律上的制裁。而对于客观上的确无力偿还而产生违约的行为,如由毕业生提出困难申请,经查核属实后,再重新安排还款计划。高校也应起到督促学生还款的作用。高校应在学生毕业后和学生保持有效的联系,在年终清欠的时候,有义务督促学生还款付息。只有三方共同协作才能做好毕业生还款的工作。我校的主要工作经验为,在学生离校前认真填好毕业生确认表,以确保留下有效地联系方式;发放给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贷后管理手册,将助学贷款国家相关政策和贷后管理要求详细解读,以便毕业生掌握。在年终清欠的时候,在全体学生工作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连续保持两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100%。

4.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群体

国家和高校的资助体系有限,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要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可以通过调动校友的力量、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力量等,来广泛动员,多渠道、多形式地争取社会资助。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外界联系,汇聚社会一些愿意为教育事业做些事情的个人、企业或者海外人士的资金,来补充本校贫困生的帮扶工作的不足。我校全体师生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社会奖助学金有一部分来自于校友、来自于曾经的任教教师如“青木奖学金”;还有来自教职员工联系的如“菁英奖学金”等等。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逐步在全校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资助工作氛围。

5.重视贫困生就业

高校能按照中央的“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的要求来认真做好贫困生在校期间的资助工作,但贫困生是否能够按时还贷,按时还款付息仅仅做到不让贫困生辍学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贫困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予以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学生(简称“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层次深,关系到教育、就业、扶贫等几个百姓关注、社会敏感的热点领域。目前我省已开展了提高高校“双困学生”就业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我校已有183名学生参加,通过技能拓展培训,努力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求职竞争力,通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使他们在将要面临的就业竞争中有备而战,帮助这些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双困生”只有顺利就业,才能有能力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回报社会和国家。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通我国高等教育现有资助体系存在功能定位、资助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构建助学体系应突出有偿资助的指导思想,开拓和维护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渠道功能,奖、助学金应该在资助体系中突出以减免学费,将贫困生的物质和精神资助相结合,定位贫困生的工作应提前。

关键词:高校;资助体系;大学生

2006年教育部的《我国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政策体系介绍》中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因此,政府才能向社会公开承诺“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现有的资助体系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仍然非常紧迫:资助政策在各省市不同高校和学生存在差异;有的银行签合同及划款不到位;助学贷款还款风险直接关系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本文主要从各种资助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等层次来论述中国高校资助体系的指导思想、角色责任、资助模式以及诚信教育等方面。

1 目前高等学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构成助学体系的各种资助方式相互间的功能错位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改为收费制,任何人上大学都有依法缴费的义务,贫困不是不缴费的理由。现有资助体系“奖、助、贷、减、免、补、勤”各种资助方式并列排位,有偿与无偿混淆,相互关系错位。“贷”与“勤”属于有偿资助,而“奖”、“助”、“减”、“免”、“补”属于无偿资助,有关方面按高校收费制度的补充机制来定位贫困生资助体系。

1.2 奖学金不一定是助学金

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收费并轨与扩招,贫困大学生问题凸现,有统计研究表明,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突出综合素质的奖学金竞争中比例很低。在社会呼吁和教育部门要求下,高校奖学金开始向贫困生倾斜,低标准、高覆盖,奖励贫困生中的优秀者。高校设立奖学金的目的不在于资助贫困生,而在于激励优秀的学生,奖学金的性质是奖励,不是济困。学生品学兼优不能获奖的原因只因不符合“贫困”条件,家长、社会一时不能理解,在贫困生和普通学生之间制造了矛盾。

1.3 重物质轻精神的资助体系对贫困生身心健康不利

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推出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困难生补助、学费减免、社会无偿资助等一系列积极措施,但相比于庞大的高校贫困生群体,这些仍是杯水车薪,只能缓解部分贫困生的压力,但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生隐私问题和心理压力却往往被人忽视。

1.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滞后,且出现诚信问题

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新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上学困难问题。目前,把资助政策的宣传定位在录取通知书发放时则太晚了。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应前移至中学阶段,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确定其身份并申请资助。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诚信问题。现有信用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违约风险大,拖款欠款在所难免,有关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不时见诸报端,严重的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也导致了银行对风险估计过高,发放谨慎、程序烦琐。

2 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改进措施

2.1 国家对高校资助体系进行宏观调控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性探讨与实践要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综合应对才可见效。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多渠道资助体系教育的受惠对象是国家,国家有义务也有必要保证助学贷款持续进行,并承担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同时,国家多方位的拓宽社会资助渠道,以完善社会资助体系。积极争取包括海外华侨、社会名人、企业集团、高校学者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扶贫款、发行国家教育、福利彩票等方式拓宽其金融渠道。目前,以广州大学为例,从05-07年近三年时间,获得国家及省政府资助金近2000万元,国家助学贷款总金额高达3000万元,社会资助经费比05年翻了2-3倍,从原来的每年平均近3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

2.2 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应该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工作在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要更加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沟通,尽可能地给予其倾诉的机会,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使他们在逆境中健康成长。其次,学校要在贫困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消费观,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坦然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激励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用乐观向上的态度,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2.3 加强诚信教育并制定相关政策

学生的诚信意识是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关键因素,也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积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氛围,组织学生签定《国家助学贷款承诺书》,进一步宣传个人诚信系统知识,让学生了解贷款违约要承担的严重后果。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使学生被动还款变为主动还款,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诚信,以解决贷款道德风险问题。同时,加强社会监督,我校每年分别将未还清贷款毕业声的情况以信函形式――《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告知用人单位,请用人单位配合学校,督促学生按时还款。除此之外,还认真做好贷款毕业生跟踪联系工作,经常与贷款经办银行沟通,了解贷款毕业生的还款情况,协助做好贷款的催还工作。

2.4 大力调整大学生资助模式

目前各种资助方式相对独立、缺乏协调与配合。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同时被减免当年全部学费、还不影响其他专业奖学金的获得,部分学生可能得到超过一万元的资助,过大的资助额已经超出了资助贫困生的内涵,还挤占了其他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机会。奖、贷、助、补、减各有优势与不足,应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互补的学生资助制度体系。一方面,针对不同情况、充分发挥每种资助方式的作用;另一方面,根据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理顺各种资助方式的关系,形成以贷学金为主,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补充的大学生资助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芳.大学生教育资助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

[2]林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创新初探[J].高教探索.2003

[3]李文利.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2

[4]蔡则祥.中国s助学货敖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金融研究.2004.2

篇9

关键词:助学贷款;个人信用;诚信观念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08-01

1 高校助学贷款的概况

高校助学贷款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其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高校担保,由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共同负责审批、发放和管理。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资产抵押手续,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广大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借助国家助学贷款,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可见,高校助学贷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国民素质提升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惠及大批家庭困难学生,社会认同度较高。

但是,由于我国的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实施时间不长,许多配套的政策没有制定出台,在经济利益和个人道德水平的双重作用下,难免会出现金融机构消极回应、严格控制贷款放量,贷款学生违约拖欠甚至拒还贷款等问题,即使国家通过财政贴息弥补呆账、坏账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还是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并投入大量人力管理来维持整个资金运转。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高校助学贷款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尽快找出原因,提出对策。

2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助学贷款作为带有政府政策性的新生事物,目前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作为高校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者,政府在推行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政府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市场经济规律,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银行提供大量资金助学帮困。作为通过经营金融业务获利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必须全力保障自身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这恰恰与高校助学贷款金额小、笔数多、成本大、期限长、收益低、风险高等主要特点有着先天的矛盾,也就必然导致各商业银行无法全身心推行政府助学贷款制度。其次,政府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资金投资风险的防范,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社会信用跟踪认证体系。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符合。据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统计分析,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其他个人消费贷款群体中,不还钱的比例远远低于0.1%,而大学毕业生的欠款率则超过10%,后者是前者的100倍。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贷款银行很难掌握借款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学生毕业后的财务收支状况、资信状况、信用不良记录,也很难利用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对违约欠款的学生实施信用警告处罚等,从而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大大增加。

2.2 学校职能缺失,监管无力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申领主要依靠学生所在高校审批把关,而高校受人力等现有条件限制,主要依靠学生个人申请及生源所在地村、居等基层单位的证明,无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高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保证学生能够按时缴纳学费,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只要满足规定条件就批准给予贷款,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人在校期间的表现等道德考量。学生毕业后,就业城市分散,岗位变动频繁,学校解除了对毕业生的管理义务,无法也无力对毕业生偿还贷款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2.3 学生还款压力巨大,积极性受挫

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实施统一标准,没有根据毕业生工作地区、岗位和收入的具体情况区分还款方式,这就必然导致毕业生在短期内面临巨大还款压力,积极性受挫后甚至干脆逃避还款。

3 完善高校助学贷款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3.1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要解决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需从制度建设上入手。一是降低银行担保贷款的经营成本,以提高收益。银行的贷款项目应努力突破过去只通过学校发放贷款的思路。我国的银行应利用其在城市网点多的优势,直接授权学生生源地营业所就地发放贷款,这种银行直接面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方法解决了异地调查成本高的问题,降低了银行开展担保贷款的成本。二是建立有效的担保制度,以促进担保贷款的发展。目前,担保上的难以实现是制约整个担保贷款发展的关键,所以,银行和政府应采取措施促使担保制度的发展。比如:银行可使担保方式多样化和连锁化。所谓担保方式的多样化,就是要开展抵押、质押、保证担保或学校、企业、家长、教师、亲属担保等各种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有效结合。所谓担保的连锁化是指由多人或机构共同提供担保,这些担保人或机构的责任有一定的顺序责任权数,以避免单一担保承担风险较大而不愿提供担保的现象。

3.2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以及资信评级体系

(1)建立包括学生在校个人信用的信息来源与登记、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学生个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

学生网络信用报告的编制,开发软件并将其纳入电子网络

作者简介:

赵越(1983-),男,辽宁鞍山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转移;

朱沿年(1984-),男,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并购。

化的操作管理。

(2)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奖惩机制和追债系统,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对在校期间提前还款的学生在利率方面进行一定的优惠措施,对学生信用评级的情况进行定期的网络或学校媒体的公布。与之相对,还要建立违约的惩罚机制。要使违约学生的损失远远大于其违约收益,使违背诚信的行为终身受害。建立个人信用网的违约“黑名单”。对不讲信用的和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学生“另册”处理,记入违约“黑名单”的学生,要以学校为单位将其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定期进行媒体公开曝光和网络的查询。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健全法律法规,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诚信是为人之本,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优劣和人格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引导广大学生从自我潜意识里要求建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珍惜和保持个人良好的信用记录。另外,政府应加强助学贷款的立法工作,为助学贷款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如对助学贷款所涉及的银行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助学贷款的市场规则、运行机制等均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使得在开展此工作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以免助学贷款市场出现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普及宣传,时刻警醒每一名学生承担因贷款带来的法律责任,坚决做到该偿还的偿还,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汪芳. 浅议我国高校的助学贷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篇10

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范文一

借款人(甲方): (借款学生) 贷款人(乙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二环世纪星支行 (经办银行) 介绍人(丙方):陕西师范大学 (学校机构)

甲方经丙方向乙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乙方经审查同意发放贷款。为维护各方利益,明确责任,恪守信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乙方或其上级机构与广西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签定《广西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协议书》,经协商一,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借款金额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陆仟元整 (小写)¥ 6000.00 元 。

第二条 借款用途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仅限用于甲方在丙方所学校就读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

第三条 借款期限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期限共108月,即从20xx年 月 日至20xx年 月 日止。

第四条 借款利率与利息

一、借款利率及计息方法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同期同档次法定贷款利率。本合同签定时国家助学贷款年利率为 %。

实际发放贷款后,如遇法定利率调整,乙方将执行调整后的利率,不再另行通知甲方。 在贷款期内,如遇法定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按合同约定利率计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则从次年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起按调整后的利率档次执行。 贷款展期后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利率执行。

二、贷款利息

甲方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100%由财政补贴,具体补贴办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甲方毕业后的利息及罚息由其本人全额支付。

甲方毕业后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其取得毕业证书之日的下月1日(含1日起);当甲方按照丙方所在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被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的下月1日起自付利息。如甲方休学,当其复学后,恢复财政贴息起始日为当月的1日。

第五条 贷款的发放与划付

一、甲方授权乙方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首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划入丙方指定的帐户;甲方应该在获得学校出具的相关交费凭证后,将学费凭证复印件提供给乙方。

二、丙方应负责将生活费贷款按月发放给甲方,并负责监督甲方的贷款使用情况。

三、丙方指定的帐户是甲方所在学校在乙方开立的帐户,帐户户名为:陕西师范大学 , 帐户号为: 302831830338091001 。

四、贷款发放计划:甲方选择以下第二种发放方式:

(一)每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二)按学年发放:

1.20xx-20xx学年,学费人民币3200元,住宿费人民币800元,生活费人民币 1500 元

2.20xx-20xx学年,学费人民币3200元,住宿费人民币800元,生活费人民币 1500 元

3.20xx-20xx学年,学费人民币3200元,住宿费人民币800元,生活费人民币 1500 元

4.20xx-20xx学年,学费人民币3200元,住宿费人民币800元,生活费人民币 1500 元

5. 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五、借款的实际放款日以《借款借据》的实际进帐日为准,实际还款日以《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协议》的日期为准。《借款借据》和《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协议》为本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 借款偿还

一、甲方必须严格履行还款义务 甲方毕业离校60日前,应通过丙方与乙方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制定还款计划,签订《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协议》(申请继续攻读其他学位的借款学生,还应签订《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展期协议》)(以下简称还款协议)。丙方所在学校必须在甲方与乙方办理完上述手续后,方可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二、甲方毕业后自付本合同项下借款产生的利息和罚息(付息的集体起始日期以还款协议为准)。甲方可根据就业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毕业后24个月内的任何一个月起开始偿还贷款本金,但毕业之日起24个月后必须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具体还款事宜,必须在甲方与乙方签订的还款协议中明确。

三、甲方毕业或终止学业后一年内,可以向乙方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乙方应予以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

四、甲方在借款期间内,可以提前部分或全部还款,但必须提前15天向乙方提出书面申

请。对提前还款的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该部分实际使用天数计收利息。经乙方同意提前还款的部分,甲方不得要求再次使用。

第七条 委托代扣

一、甲方授权乙方直接从甲方在乙方开立的帐户中扣款,用于甲方进入还款期后归还本息,帐户名为: 张三(学生帐号名) ,帐户号为:*******(学生在中国银行办理的存折帐号) 。

二、甲方因帐户余额不足不能按规定支付到期借款本息时,借款本息逾期部分按借款合同的规定计收罚息。

三、如甲方需要变更本条第一款所指定的帐户时,应及时通知乙方,并办理帐户变更手续,提供在乙方开立的其他帐户供乙方划扣,否则造成乙方划扣失败时,乙方将视为借款逾期,借款本息逾期部分按借款合同的规定计收罚息。

本合同的第八条至第十七条因没有填写内容,故在此省略,具体内容请参看合同原件。

甲方居民身份证号码:(以下内容请贷款学生如实填写) 乙方地址: 西安市师大路2号 所在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 邮政编码: 710061

攻读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联系人姓名: 辛伟

通讯地址: 应为目前通讯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029-85239545

如学校地址或宿舍地址

邮政编码: 传真号码:029-85239545 联系电话:(宿舍电话/手机/家庭电话) 乙方签章:

甲方父亲(法定监护人)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居民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名称:(如无工作单位,则直接填写家庭地址) 丙方地址: 西安市师大路1号 甲方母亲姓名: 邮政编码:710062

居民身份证号码: 联系人姓名:

工作单位名称:(如无工作单位,则直接填写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通讯地址: 传真号码:

甲方签章(签字、捺印): 张 三 丙方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2007年 X 月 X 日

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范文二

借款人(甲方): (借款学生)

贷款人(乙方): (经办银行)

介绍人(丙方): (学校机构)

甲方经丙方向乙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乙方经审查同意发放贷款。为维护各方利益,明确责任,恪守信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乙方或其上级机构与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签订的《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借款金额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

(小写)¥ 。

第二条 借款用途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仅限用于甲方在丙方所在学校就读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

第三条 借款期限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期限共 月,即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第四条 借款利率与利息

一、借款利率与计息方法

本合同项下借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同期同档次法定贷款利率。本合同签订时国家助学贷款年利率为 ______%。

实际发放贷款时,如遇法定利率调整,乙方将执行调整后的利率,不再另行通知甲方。 在贷款期内,如遇法定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按合同约定利率计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则从次年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起按调整后的利率档次执行。

贷款展期后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利率执行。

二、贷款利息

甲方在校期间的借款利息100%由财政补贴,具体补贴办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甲方毕业后的利息及罚息由其本人全额支付。

甲方毕业后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其取得毕业证书之日的下月1日(含1日);当甲方按照丙方所在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被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的下月1日起自付利息。如甲方休学,当其复学后,恢复财政贴息起始日为当月的1日。

第五条 贷款的发放与划付

一、甲方授权乙方在本合同签字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首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划入丙方指定的帐户,第二年及以后学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在每学年开学后20个工作日内划入丙方指定的帐户;甲方应该在获得学校出具的相关交费凭证后,将交费凭证复印件提供给乙方。

二、丙方应负责将生活费贷款按月发放给乙方,并负责监督乙方的贷款使用情况。

三、丙方指定的账户是丙方所在学校在乙方开立的账户,账户户名

为: ,账户号为: ;

四、贷款发放计划:甲方选择以下第 种发放方式:

(一)每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二)按学年发放:

1. 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2. 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3. 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4. 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5. 学年,学费人民币 元,住宿费人民币 元,生活费人民币 元。

五、借款的实际放款日以《借款借据》的实际进帐日为准,实际还本日以《还款协议》的日期为准。《借款借据》和《还款协议》为本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 借款偿还

一、甲方必须严格履行还款义务。甲方毕业离校60日前,应通过丙方与乙方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制订还款计划,签订《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协议》(以下简称还款协议)。丙方所在学校必须在甲方与乙方办理完上述手续后,方可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二、甲方毕业后自付本合同项下借款产生的利息和罚息。甲方可根据就业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毕业后24个月内的任何一个月起开始偿还贷款本金,但毕业之日起24个月后必须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具体还款事宜,必须在甲方与乙方签订的还款协议中明确。

三、甲方毕业或终止学业后一年内,可以向乙方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乙方应予以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

四、甲方在借款期间内,可以提前部分或全部还款,但必须提前15天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对提前还款的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该部分实际使用天数计收利息。经乙方同意提前还款的部分,甲方不得要求再次提用。

第七条 委托代扣

一、甲方授权乙方直接从甲方在乙方开立的账户中扣款,用于甲方进入还款期后归还借款本息,账户户名为: ,账户号

为: 。

二、甲方因账户余额不足不能按规定支付到期借款本息时,借款本息逾期部分按借款合同的规定计收罚息。

三、如甲方需要变更本条第一款所指定的账户时,应及时通知乙方,并办理账户变更手续,提供在乙方开立的其他账户供乙方扣划,否则造成乙方扣划失败时,乙方将视为借款逾期,借款本息逾期部分按借款合同的规定计收罚息。

第八条 合同变更

借款合同为约束借贷双方的法律依据。如发生以下情形,三方应另行签署补充协议确定相关权利义务,当合同三方任何一方要求变更合同须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另外两方。本合同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均构成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甲方自愿提出终止贷款发放:甲方在校期间,乙方允许甲方自愿提出终止贷款发放;有终止贷款发放意向时,甲方应在当年放款10日前通过丙方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

二、甲方转学:如甲方转学,必须在甲方还清贷款本息后,丙方所在学校方可为其办理转学手续。

三、甲方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甲方必须在毕业前30天向丙方提出展期申请,并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相关证明。丙方审核通过后,由乙方为其办理展期手续。甲方本合同项下贷款展期期间的贴息,按丙方所在学校的隶属关系,由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生实施贴息。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及丙方所在学校对该笔贷款继续承担《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规定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四、甲方发生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学籍、死亡等其他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情况,丙方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有权采取停止发放尚未发放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措施。丙方所在学校必须在乙方采取上述措施后,或乙方与甲方签订还款协议后,方可为学生办理相应手续。

第九条 甲方声明与承诺

一、甲方声明如下:

(一)甲方签署本合同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

(二)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和凭证等书面材料均为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的。

(三)甲方同意将本人的贷款信息及还款情况按国家有关法规使用。

二、甲方承诺如下:

(一)按照本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接受乙方的信贷检查与监督,并给予足够的协助和配合。

(二)按照本合同约定清偿贷款本息;

(三)保证在每次还款日前足额存入当期应还款额,并授权乙方直接从甲方按本合同第七条第一款明确的账户中扣收;如甲方按本合同第七条第一

款明确的账户存款额不足扣收时,甲方授权乙方从甲方在乙方或其他银行开立的其他账户中划收;

(四)当发生如下事件时,甲方保证在1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乙方: 1. 家庭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工作单位等情况发生变化; 2. 出现失业、重大疾病等危及贷款安全的情况;

3. 甲方涉入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

4. 发生其他影响其偿债能力的情况。

(五)如未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应如实提供乙方要求的资料(包括对外所欠款项、新发生大额借款等),并配合乙方调查、审查和检查与借款有关的个人经济收入、开支等情况;

(六)如实提供本合同要求的有关情况。

第十条 乙方承诺

一、按合同约定按期足额发放贷款;

二、对甲方的职业性质或变化情况、经济收入、开支等情况给予保密。但因甲方未按期还款,乙方为催收贷款而必须依本合同约定予以公布的情况除外。

第十一条 丙方承诺

丙方受所在学校委托,作为甲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介绍人,丙方承诺如下:

一、向乙方提供所在学校授权委托书;

二、在本合同订立后,以挂号信等有效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家长或法定监护人,使其知悉甲方贷款情况,支持甲方偿还贷款;

三、负责将生活费贷款按月发放给甲方,并负责监督甲方的贷款使用情况;

四、甲方与乙方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丙方所在学校方可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五、将甲方在校期间发生的休学、转学、退学、出国留学或定居、开除、伤残、死亡、失踪等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情况及时通知乙方,并协助乙方采取相应的债权保护措施;甲方毕业后,丙方负责在一年内向乙方提供甲方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或其家庭有效联系地址;

六、应负责开展对甲方的信用教育和还贷宣传工作,讲解还贷的程序和方法;建立甲方信用记录,协助乙方做好甲方的还款确认和贷款催收工作。

第十二条 违约责任

一、甲方违约责任:

(一)甲方必须按本合同规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违反借款合同规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的,乙方有权停止贷款发放和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不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的部分,在本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的违约金;

(二)甲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归还贷款的,乙方作为逾期贷款处理,并根据实际逾期金额和实际逾期天数计收罚息,罚息利率按本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

(三)甲方如违反在本合同第九条承诺的第四、五项规定的义务,或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乙方有权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贷款,并将甲方违约情况告知甲方所在单位(包括境内外就读院校、工作单位等)或国家有关部门:

1. 甲方在有关合同中的陈述发生重大失实,或提供虚假文件资料,或隐瞒重要事实,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

2. 甲方被所在学校开除,或经学校同意休学、退学、转学,或自行离校而未偿清借款的;

3. 甲方变更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址后30个工作日内未将变更后的工作单位和有效联系方式通知贷款人;

4. 甲方在借款期限内出国留学或移居海外而未偿清借款的;

5. 甲方按还款协议进入还款期后,连续拖欠还款超过一年且不与乙方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时;

6. 甲方拒绝或阻挠乙方、丙方监督检查其贷款使用情况;

7. 甲方在毕业时未与乙方签订还款协议。

(四)按还款协议进入还款期后,连续拖欠还款超过一年且不与乙方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的甲方,乙方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有权在不通知甲方的情况下,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五)因甲方违约致使乙方采取诉讼方式实现债权的,甲方应承担诉讼过程中产生的诉讼费用及其他实现债权的费用。

二、乙方违约责任

(一)乙方违反本合同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根据违约数额和延期天数付给甲方违约金,利率按本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

(二)乙方违反本合同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三、丙方违约责任

丙方违反本合同第十条款规定不履行职责的,乙方有权向丙方所在学校和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要求所在学校和所在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协调。

第十三条 法律适用、争议解决及司法管辖

一、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二、在合同履行期间,凡因履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纠纷,双方可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开始后60天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方都可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诉讼。除另有裁决外,诉讼费由败诉方负担。在裁决期间,除正在进行裁决部分外,合同其他部分应继续执行。

第十四条 义务转让和权利保留

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将本合同项下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乙方给予甲方任何宽容、宽限、优惠或延缓行使本合同项下的任何权利,均不影响、损害或限制乙方依本合同和法律、法规而享有的一切权益,不应视为乙方对本合同项下权利、权益的放弃。

第十五条 合同附件

下列附件及经三 方共同确认的其它附件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与本合同相同的效力:

1、借款借据;

2、还款协议;

第十六条 合同生效

一、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办理。

二、本合同经各方授权签字人签章后生效。

三、本合同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效力。

第十七条 特别提示

乙方已提请甲方特别注意有关双方权利义务的全部条款,并对其作全面、准确的理解。乙方已经应甲方的要求对上述条款做出相应的说明。

签约各方对本合同条款的理解完全一致。

甲方居民身份证号码: 乙方地址:

所在院系: 邮政编码:

攻读专业 联系人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号码:

联系电话: 乙方签章:

甲方父亲(法定监护人)姓

名: 日期: 年

居民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名称 丙方地址:

甲方母亲姓名: 邮政编码:

居民身份证号码: 联系人姓名:

工作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家庭通讯地址: 传真号码:

甲方签章(签字、捺印) 丙方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月 日 月 日

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范文三

甲方(借款学生): 身份证上本人姓名

乙方(贷款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

丙方(借款学生所在高校): XXX大学

丁方(教育厅管理机构): 广东省学生助学工作管理中心

甲方向乙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乙方经审查同意向甲方发放贷款。为保证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乙方委托丙方、丁方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管理工作。为维护各方利益,明确责任,恪守信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及乙方与广东省教育厅签订的有关协议,经各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借款金额

6000元人民币(大写 陆仟元人民币)。(注:不超过6000元的按实际金额填写)其中,学费、住宿费 6000 元人民币(大写 陆仟 元人民币);生活费 0 元人民币(大写 零 元人民币)。

第二条 借款用途

本合同项下借款的用途仅限用于甲方在丙方就读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甲方不得挪用本合同项下借款。

第三条 借款期限

借款期限从 20XX年 6 月 28 日起,至 20XX 年 10 月20 日止,共计 6 年 4 个月。

第四条 借款利率与利息

(一)本合同项下借款利率执行贷款发放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本合同项下借款首次执行的利率为年利率 7.2 %。本合同借款利率自本合同项下第一笔贷款提款日起每满一年调整一次,调整后的利率为调整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本合同项下逾期借款或挪用借款从逾期或挪用之日起按本合同第十三条约定利率计收利息,直至逾期借款归还或挪用行为得到纠正为止。如果同一笔借款既逾期又挪用,执行利率在逾期利率和挪用利率中择其重者。

贷款展期后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利率执行。

(二)借款利息按年计收,起息日为贷款资金划入甲方在乙方行开立的个人账户之日,结息日为每年度的12月20日。甲方自付利息需在结息日5日前,由甲方划入其在乙方行开立的存款账户,由乙方(通过行)从该账户中直接收取;如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在结息日5日前,将应付利息划入其在乙方行开立的存款账户,由此导致资金在途所产生的有关支出,由甲方承担。

(三)甲方在校期间(指正常学制年限)的借款利息100%由财政补贴,具体补贴办法根据广东省相关规定执行。甲方毕业后的全部利息由其本人全额支付。甲方毕业后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其毕业日期的下月1日(毕业日期是指丙方确定的办理相关毕业手续的日期,具体日期为 20XX 年X月X日至XX月XX日);当甲方按照丙方的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的下月1日起自付利息。如甲方休学,当其复学后,恢复财政贴息起始日为当月的1日。

第五条 借款的发放与划付

丙方通过乙方行将贷款资金划付到甲方个人账户。

本合同签订时,甲方即同意乙方行按照丙方提供的收费标准扣收甲方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六条 贷款偿还

(一)甲方应一次性偿还全部借款本金,偿还日期为20XX年 10 月 20 日。

具体还款方式包括:

预存款项,应在还本日5日前,将应付本金划入其在乙方行开立的存款账户,由乙方(通过行)从该账户中收取;

或:直接汇款,应在还本日5日前,将应付本金汇入丙方在乙方行开立的账户,由乙方(通过行)从该账户中收取;

或:其他,甲方拟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以外的途径还款的,应事先向丙方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以采用。

如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在还本日5日前,将应付本金划入其在乙方行开立的账户或丙方在乙方行开立的账户,由此导致资金在途所产生的有关支出,由甲方承担。

甲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先采用第一种方式偿还贷款。

(二)甲方提前还款,应提前15天向丙方提出申请。提前偿还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使用期限计算利息,不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费用。

第七条 委托代扣

甲方在行开立的个人账户户名为: 必须是借款学生本人 ,账户号为: 贷款学生在农行开立的借记卡卡号 。

甲方签订本合同时,即授权乙方(通过行)从上述账户中扣款用于归还借款本息。

第八条 合同变更

除发生以下情况外,本合同规定的各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期内保持不变。如以下情况发生,应另行签署补充协议确定相关权利义务。

(一)甲方必须在还清本合同项下贷款本息后方可转学,丙方应为其办理转学手续;

(二)当甲方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时,应在毕业前30日向丙方提出展期申请并提供连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经丙方审核通过后办理展期手续,并按甲方原所在学校的财政隶属关系,由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生贴息。

(三)甲方发生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学籍等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情况,丙方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有权按本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措施,丙方必须在乙方采取上述措施后,方可为甲方办理相应手续。

第九条 甲方的声明与承诺

甲方声明:

(一)甲方签署本合同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

(二)甲方向丙方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和凭证等书面材料均为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的。

甲方承诺:

(一)按照本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接受丙方及乙方的信贷检查与监督;

(二)按照本合同约定清偿贷款本息;

(三)保证在还款日前在本合同第七条明确的账户中存有不低于当期应还本息额的资金;

(四)毕业时办理债务确认手续,将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告知丙方,如毕业时未确定工作单位,应在工作单位确定后20个工作日内将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书面通知丙方;

(五)当发生如下事件时,甲方保证在2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丙方:

1.家庭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工作单位等情况发生变化;

2.出现失业、重大疾病等情况;

3.甲方涉入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

4.发生其他影响其偿债能力的情况。

(六)如未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应如实提供乙方要求的资料,配合乙方及丙方对甲方的个人(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开支等情况进行调查;

(七)乙方、丙方、丁方有权不经甲方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和使用甲方个人信息和贷款违约信息;

(八)如实提供本合同要求的有关情况。

第十条 乙方承诺

(一)按合同约定按期足额发放贷款;

(二)对甲方的职业性质或变化情况、经济收入、开支等给予保密。但因甲方未按期还款,乙方为催收贷款而予以公布的情况除外。

第十一条 丙方承诺

(一)在本合同订立后,以有效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家长或法定监护人,使其知悉甲方贷款情况,支持甲方偿还贷款;

(二)受理学生贷款申请,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及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三)承担监督甲方贷款使用、催收贷款本息等贷后管理工作;

(四)甲方办理债务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五)对甲方在校期间发生的休学、转学、退学、出国、开除、伤残、死亡、失踪等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情况进行监管,并采取相应的债权保护措施;甲方毕业后,跟踪并更新甲方就业情况及甲方与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六)开展对甲方的信用教育,建立信用记录。

第十二条 丁方承诺

建立贷款违约信息公布机制。甲方未按合同约定还款,连续拖欠超过一年且不与丙方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应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甲方有关违约信息。

第十三条 违约责任

(一) 甲方违约责任

1.未按本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乙方可以提前收回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贷款,同时对违约使用部分,执行利率为合同约定贷款利率的150%;

2.未按本合同约定期限归还贷款的,乙方根据实际逾期金额和逾期天数计收利息,执行利率为合同约定贷款利率的130%;

3. 甲方如未履行本合同第九条第(四)、(五)、(六)款的约定,或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乙方有权提前收回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贷款,并将甲方违约情况告知甲方所在单位(包括境内外就读院校、工作单位等)或国家有关部门:

a.甲方在本合同中的陈述发生重大失实,或提供虚假文件资料,或隐瞒重要事实,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

b.甲方被所在学校开除,或经学校同意休学、退学、转学,或自行离校而未清偿借款的;

c.甲方变更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址后20个工作日内未将变更后的工作单位和有效联系方式通知丙方的;

d.甲方在借款期限内出国留学或移居海外而未清偿借款的;

4.甲方未按借款合同约定还款,连续拖欠超过一年且不与丙方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的,乙方、丙方、丁方有权在不通知甲方的情况下在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上公布其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违约行为等信息,并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等相关机构;

5.因甲方违约致使乙方采取诉讼方式实现债权的,甲方应承担诉讼费及其他实现债权的费用。

(二) 乙方违约责任

乙方违反本合同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 丙方违约责任

丙方违反本合同第十一条规定不履行职责的,乙方有权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协调,直至停止向该校学生发放贷款。

(四)丁方违约责任

丁方违反本合同第十二条规定不履行职责的,乙方有权向丁方所属部门的上级机构反映情况,并要求所属部门的上级机构予以协调,直至停止向广东省高校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第十四条 法律适用、纠纷的解决及司法管辖

本合同有关的一切纠纷、争议应通过各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开始60天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乙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裁决期间,除正在进行裁决部分外,本合同其他部分应继续执行。

第十五条 义务转让和权利保留

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将本合同项下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经乙方书面同意后,有关各方应就转让事宜办理相关手续。

乙方给予甲方任何宽容、宽限、优惠或延缓行使本合同项下的任何权利,均不影响、损害或限制乙方依本合同和法律、法规而享有的一切权益,不应视为乙方对本合同项下权利、权益的放弃。

第十六条 合同生效与其他

(一)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办理。

(二) 本合同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三) 本合同一式四份,四方各执一份,效力相同。

第十七条 特别提示

甲方国家助学贷款资料将录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录入的资料包括: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实际还款记录等个人贷款信息。

乙方已提请甲方特别注意有关双方权利义务的全部条款,并对其作全面、准确的理解。乙方已经应甲方的要求对上述条款做出相应的说明。

签约各方对本合同条款的理解完全一致。 甲方居民身份证号码:贷款学生18位身份证号 所在院系:学院全称 攻读专业:20XX级+专业全称 通讯地址:可以联系到贷款学生的通讯地址+电子邮件

邮政编码:通讯地址的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随时联系到学生的号码

甲方父亲(法定监护人)姓名:学生法定监护人身份证的名字

居民身份证号码:法定监护人完整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名称:法定监护人工作单位

甲方母亲姓名:学生母亲身份证上的名字

居民身份证号码:学生母亲完整的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名称:学生母亲的工作单位

家庭通讯地址:学生家庭通讯地址 甲方签章(签字、捺印)学生本人签名,加盖手印 丙方地址: 丁方: 邮政编码: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或授权人) (或授权人)

盖章 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