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范文

时间:2023-04-07 04:3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不良贷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不良贷款

篇1

持这种观点的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分析了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最新的调查报告后,它认为这个议题值得政策制定者好好思考一下。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在1990年代末期中国银行面临偿付问题时建立的。它的最新报告称,34.9%的受访者认为房地产业2012年将成为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26.3%的受访者这么认为)以及出口导向型企业(13.4%的受访者这么认为)。

当被问到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哪里的信贷风险最集中时,65.38%的银行受访者认为,小额贷款公司、信贷担保公司以及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试点的其他类型小规模金融企业最有可能出现信贷风险,而认为最可能出现信贷风险的是信托公司的受访者比例为25%。

最新的瑞银报告也表达了一种潜在的担忧,信托和委托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占2012年预测GDP的26%;如果加上社会融资规模中未包括的信托资产和民间借贷,“影子银行”总规模为20.9万亿元左右,占GDP的40%;要是再加上非银行所持有的企业债券,这个数字将达到24.4万亿元,占GDP的46%。

不过平心而论,占据GDP46%并未触及警戒线,即便到了60%这些债务都是可控和良性的。担心的问题在于,没有人知道到底影子银行的规模是不是这么大,而银行又是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参与其中,导致这些债务没有出现在银行的表内业务里,也就是说银行的坏账率是不是真的会远高于现在公布的不到1%的数字。并且地方政府平台的数据也非常不透明,比如重庆的债务问题,其中最恐怖的一种说法是重庆的债务可能占GDP的500%—但重庆官方数据则约为20%。

诚恳来说,即便出现不良贷款高企,中国政府也是有办法解决的。在上次偿付危机出现后,中国政府施行了“金融抑制”政策:监管机构将法定最高存款利率定在超低水平,而贷款和存款之间的息差得以保证银行什么不做也可以获得稳定收益。

但现在显然已经世易时移。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流露出了改革金融体系的念头。不良贷款如果真的很高,则会让银行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最终失败。利率市场化会导致更多遇到困难的借款人违约,这会加重不良贷款的严重程度。放松资本管制就会让资本外流—而中国之所以被认为现在还不必畏惧不良贷款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是相对封闭的,也不会有大范围的资金被快速抽走的情况出现。这会给解决问题的人留下非常多的时间,也留下极为关键的一环。

所以说,如果不良贷款高企没有真正解决,中国想要推行的金融改革就无法真正施行。没有办法施行金融改革,那么一系列的国企改革也不可能真正成功。这样一来,此前那些关于市场化的努力会最终回到原点,并面临功亏一篑的风险。

关于市场的几件事

欧洲

欧洲已经陷入了不折不扣的衰退,人们还很难看到终点站有多远。

9月的欧洲工业产出潦倒不堪。其中,欧元区环比下跌2.5%,德国下跌2.1%,法国下跌2.7%,意大利下跌1.5%,西班牙下跌5.1%。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更糟糕,分别下跌9.0%、12.0%和12.6%。

近期的GDP数据也进一步确认,这场始于南欧国家的危机已冲击到北欧核心国家: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缩水0.1%,紧随二季度的缩水0.2%之后。

美国

即便施行了3次量化宽松政策,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之一房地产的状况还是令人担忧。美国房管局独立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报告显示,美国房管局即将耗尽其现金储备,并面临135亿美元的赤字(截至9月底)。为拯救房利美和房地美,纳税人已经为此掏了1370亿美元。加上房地美和房利美,当局已经支持了10个新抵押贷款中的9个。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无底洞。

中国

篇2

【关键词】不良贷款;经济发展;应对措施

一、引言

自从资本主义出现后,金融危机似乎成了必然发生的事情。而最近这些年,各国经济饱受金融危机频发之苦,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有甚者出现倒后退的情况。各国商业银行也受池鱼之殃,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人印象深刻,即使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救助方案,但依然无法阻挡各种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金融危机逐渐蔓延深化,终于空前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金融风暴肆虐全美,美国许多商业银行无奈宣布破产。根据官方统计的结果,2009年一年内至少有115家商业银行破产。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开始关注宏观经济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希望借此来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发展。我国当前经济形式并不乐观,我国商业银行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而中国国情与国外并不相同,经济波动在我国会造成更直接的影响,我国银行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历数历史上的众多金融危机,y行贷款违约是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之一,故存在于商业银行中的大量不良贷款便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也是悬于我国银行业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自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空前数量的不良贷款累计于四大国有银行,国内银行信贷率更是远远超出了国际普遍公认准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于1994年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行1.4万亿的不良贷款。但是这只是风险的转移,实际上风险依旧存在。在此之后,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形势依旧不乐观。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依旧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后来随着多方共努力,我国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高低,反映了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银行在同业间的竞争能力的强弱,稍有不慎,还会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可以看出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二、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理论

(一)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多种不尽相同的定义,其中的一类是指指借款人在到达了合同期限,仍然没有能力去偿还本息,导致银行因此遭受无法避免的损失的贷款;另一类定义则是那些因为各种意外最终导致偿还出现问题,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去偿还银行应该收取的利息甚至无法偿还本金的贷款。而银行审批发放贷款后,无法按照约定的日期收回的贷款是本文探讨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银行资产质量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反映商业银行资产的是否安全的指标存在的,同时通过它可以测度银行目前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各种文献通常是这样定义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计算的不良贷款率指标中的不良贷款余额,按我国以往的方法如一逾两呆,也就是需要计算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为了紧跟时代脚步,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要求实施贷款五级分类方法,也就是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种类别,后三类划分为不同程度的不良贷款。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法对不良贷款的进行分类的考虑较之以往更为充分也更为科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由于贷款期限的转移,还贷时间的推迟和用新的贷款去弥补旧贷款等做法导致低估不良贷款,可以更为完整的反映我国贷款实际的表现状况。

(二)我国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国际通用划分指标一般有两个:一种是时间指标,一种是质量指标。若按时间指标,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设立指标,简而言之,不良贷款通常是指贷款合同逾期三个月仍然不具备偿还本金及利息能力的贷款。而按照质量指标进行划分,各国设立指标基本一致,不良贷款是指贷款损失可能性比20%高的那些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大概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历程:

无资产分类标准阶段(1988年以前):在此期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并没有银行资产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的意愿,既然国家不要求资产分类,加上我国金融业发展缓慢,金融理论研究不深,自然而然银行也不需要对资产质量进行分类,也不需要管理资产,更不用说界定究竟何为不良贷款。

“一逾两呆法”阶段(1988年-1997年):在这期间,分类管理银行信贷资产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国家开始重视资产管理,资产分类也就开始了新的篇章,当时主要是以时间标准进行划分,银行贷款还款时间超过合同期即为不良贷款,没有超过的就是正常贷款,不良贷款又细分为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被金融业简称为“一逾两呆”贷款。

两法并行阶段(1998年以来):因为时展,为了适应世界潮流,保证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的优良品质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希望借此改善我国长此以往落后的银行信贷管理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国际通行法则的基础上,不忘本国的真实国情,了跨时代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各商业银行实行质量标准,原则上银行需要划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将贷款分类。可以将我国种类繁多的贷款分为五类,这五类中,正常贷款自然是前两类,后三类毫无疑问就是不良贷款了。这种分类标准最大的好处是借款人的真实运营情况可以被银行掌握一部分,银行可以对借款人的情况实施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早的发觉贷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这样便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然而尽管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在我国早已开始实施,官方早已强调活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还存在着单纯的按照规定划分资产的做法,并不是真正领会文件精神,并没有模拟借款人未来现金状况,从而判断借款人是否真正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因此五级分类方法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宏观因素

1.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飞速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模式增大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也就是发展中国家惯用的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模式而非内涵扩大再生产来保证经济的不断增加,同时过于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经济质量,这样做虽然在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一些负面效果却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逐渐显露出了征兆,如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和“经济过热”现象。因为盲目地追求经济在数据上飞速发展,结果却致使经济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暴露各种潜在的经济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受阻,得不偿失。此外我国企业资金来源过于依赖银行发放的贷款,习惯于空手套白狼,银行总贷款额快速增长的代价就是金融业贷款质量下滑,当经济无法正常运转时,政府只能硬着头皮放松银根,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投放量,从而致使通

货膨胀更为严重,进一步造成巨额银行贷款和违约,不良贷款随之产生。

2.宏观经济体系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方式单调且粗糙,长久以来我国的经营手段一直都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一直充当着贷款发放人的角色,我国每次经济改革,银行最后都作为改革的买单人,巨额不良贷款就这样产生了。

3.资金融通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国情,国内企业主要通过银行体系获取资金,缺少自由资金的企业屡见不鲜,企业的经营只能靠贷款,若企业出现问题,合同无法按时履行,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量必定会增加。

4.我国没有设立政策性银行时,通常政府会依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相应的贷款发放要求,也就是后来被称之为政策性贷款的资金,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包括绝大部分的政策性贷款。

三、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建议

因为不良贷款率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故政府需要在不良贷款率的调控方面加大力度。

(一)应该注重对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与金融业相关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也要多加关注。虽然看起来,各种宏观经济因素,例如通货膨胀及货币供应量等相比较而言难以把握,所以为了未雨绸缪,尽量去对宏观经济变化情况多分析,构建出可以提前应对各种情况的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提前消除不良贷款带来的金融业系统性风险,也可以与国内的各类政策保持一致的步伐。

(二)为了将风险管理做到尽善尽美,我们需要强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风控能力。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先进的风险监管系统,提前预防不良贷款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其次政府应颁布完备的风险准备制度,这样银行通过坚持实施来达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国外完善的风险准备制度具有科学的结构和严谨的原理,值得我国学习。而我国目前还缺少完善的银行风险准备制度,所以需要有足够的风险准备资金来保证商业银行在企业违约时还有正常运营的能力。

(三)信贷资金的审批模式要规范,审批要求必须要愈发严格。银行不能鼠目寸光,为了保持当前信贷量的持续增长,最大化自己本身的利润,盲目增发贷款量,而可以忽略信贷项目中蕴含的风险,这样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无法使银行不良贷款的状况得到改善,还会让新的贷款中的不良贷款量上升,使得银行业务的风险逐渐扩大。

参考文献:

[1]李俊峰.商I银行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周期的时滞分析[J].财经论坛,2010(3)

篇3

国有商业银行深受不良贷款问题困扰,与其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几个基础性的制度安排缺乏有很大关系。这些制度安排包括:激励类制度安排、问责类制度安排和竞争类制度安排。

第一,激励类制度安排。其一,贷款运营的营销、审批和贷款后管理三阶段的工作目前并非由单一部门承担,导致贷款运营的利润在各阶段难以合理分配;其二.在贷款审批环节,目前审批人的奖金与其审批贷款还本收息情况无关,其薪酬管理仍“吃大锅饭”;其三,大量“位高权重”的审批人在进行“义务兼职的”审批决策,而“义务劳动者”缺乏足够的热情、动力和责任心;其四,激励机制应以长期的与信贷资金运营周期相匹配的奖金发放周期为基础,但其设计难度已超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制度设计能力,而且由于现有统计体系无法准确判断贷款风险,也就很难轻易决定奖金的分配。从上述几方面看,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经营管理过程几乎没有激励类制度安排,使得信贷工作水平长期处于缓滞状态。

第二,问责类制度安排。激励类制度安排要立足长期,建立长效机制,问责类制度安排则要立足短期,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于“以贷谋私”行为,要“早发现、早处理”。信贷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工作人员的尽职程度,因此应在信贷工作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尽量短的反馈通道,否则信贷人员的尽职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作为问责对象的人员及其工作流程责任规定得很不明确,也导致目前问责制度在实践中“走形”。由于业务操作流程及其责任模糊,经办人员多半只是“傀儡”,而管理者则在“垂帘听政”。若强制推行责任追究,被认定的大多是“冤死鬼”,真正的“幕后元凶”则大都逍遥法外。问责类制度安排的缺失,使国有商业银行失去了对影响贷款质量的“以贷谋私”行为的威慑力,也失去了干预信贷失职行为的最后底线。

篇4

(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在审核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约束体系,要严格坚持“三查”制度,审查贷款企业的诚信情况,将担保和抵押落实到位。在进行贷款决策时,把好贷款投放关,切实防范新增贷款风险,减少决策失误,杜绝出现不良贷款,做到事前控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在发放每一笔贷款前,都要落实第一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假如出现不良贷款,则需严格追究第一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将问责制贯彻到底;应用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模式,要求联社业务管理部门要依据不同信用社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授权。

(二)活用清收方式现阶段,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多种多样,存在形形的借款人员,贷款一时不易收回,要想将不良贷款盘活,则需要根据借款人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能只强调回收现金,可以应用多种方式灵活清收。为了保证收回信贷资产,可以先还后贷,也可以对其减免部分利息,资产也可以用来抵债,可以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点后面、先息后本、先谈后诉的原则和方法,逐户制定清收盘活计划和方案,只要方法得当,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都可以应用。再有,联社要下放一定的权力,对于操作合理的现象,不予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应用即收即审的办法,解决当前人员的思想问题,让基层信用社发挥自身优势,盘活不良贷款。

(三)建立不良贷款监测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全面管理贷款余额,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可以针对不同贷款,建立监测台账,每一个客户都要建立有关档案,随时了解企业法人代表的经济情况,掌握企业的资产情况,掌握个人客户活动的范围、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收入情况等,有利于以后的分析工作,可以及时收回贷款;在月末和季末,要能够准确预测到不良贷款的发生,及时预测当月和当季不良贷款的收回情况,在掌握情况变化的基础上,制订应对办法,努力推进清收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新不良贷款,在确定以后,允许信用社当年消化。

(四)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必须理解一些专业名词,认真学习《经济法》和《合同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灵活运用。在思想认识上要求工作人员具备风险意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认真审查每一个贷款人员,也就是不要过于相信任何贷款人员的一面之词,利用各种手段寻找贷款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要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如在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时,要能准确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假,要能准确察觉到财务报表后面存在的关系。

二、结束语

篇5

【关键词】中资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 资产质量

经济增速下行与流动性压力的交叠影响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较大压力。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67%。与真实暴露的不良贷款相比,银行资产中隐藏的真实信用风险成为影响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及制定资产质量管理策略的重要因素。

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关注类贷款比率较高。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达到288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5%,关注类贷款比率3.79%,比去年同期提高0.68个百分点。二是抵御风险能力有所下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81.18%,同比下降了50.88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加大了拨备的提取力度,但由于不良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增速,拨备覆盖率并未出现同比上升。三是不良贷款呈现机构集聚现象。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002亿元,占比较高,达54.94%;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自2012年的0.72%上升到1.53%,增幅最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到2.48%,始终处于高位。①

二、信贷资产中隐藏信用风险的形式

(一)制度规定的主观性较强,不良贷款率指标难以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状况

我国的贷款风险分类采用的是美国模式。即由监管部门制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根据不同类别的贷款计提相应比例的拨备。该模式的优点是强调拨备监管标准的统一性,缺点是缺乏严格的定量分析和统一客观的分类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为银行延迟或隐藏风险暴露留下空间。目前《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是各商业银行制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最低参考标准。该指引中对不良贷款的规定缺乏统一标准,主观性较强。各商业银行对标准的把握差异较大,并得以利用制度规定合理地延迟风险暴露。如指引中提出次级类贷款是指当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并规定逾期超过一定期限,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时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在实际执行中,商业银行对定性描述理解差异较大。一是商业银行利用上述两方面的标准,将本来已经发生风险的资产掩盖在正常资产当中,造成不良贷款率所反映的资产质量好于真实情况。如一些银行存在以授信重组的方式或以“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强”、“正在和企业积极沟通”等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原因将逾期已经超过半年甚至一年的资产归为正常类。二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还款能力”、“逾期超过一定的期限”等因素把握标准不同,造成各行所披露的不良贷款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不同银行对于逾期多少天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采取了不同的标准,直接造成在银行体系信用风险上升时,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变化趋势往往不一致。也正因如此,监管部门对各行的风险判断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其对整个区域的风险判断。

(二)部分制度建设尚不健全,造成风险管理空白

一是商业银行对过度融资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对信贷资产质量形成威胁。目前,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过度授信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一方面是一些中小银行在客户选择上存在追随策略,在客户拓展中,认为能够获得他行,尤其是大银行贷款的企业必定比较好,风险小。另一方面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如一些企业从多家机构获得融资,存在明显的过度融资、多头融资迹象。如某钢贸企业授信余额5.18亿元,涉及12家银行;某酒业公司授信余额2.6亿元,涉及6家银行。而且企业的融资担保形式以互保联保为主,且对外担保额度接近授信额度。这些企业发生风险,横向上涉及多家银行,纵向上涉及担保圈、担保链,融资金额较大,风险容易扩散,对资产质量会形成较大的威胁。

二是异地授信管理制度不健全,可能成为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尚未对异地贷款制定专门的授信管理办法,各分行在实际操作中基本按照本地授信管理办法对异地贷款进行管理。因地理位置的限制,客户经理不容易及时掌握实际控制人和保证人的风险状况。然而,商业银行开始将供应链金融作为发展战略。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需要站在产业供应链的高度上,面向所有供应链上的成员提供融资安排,突破了分行原有地理位置与经营区域的限制,也对商业银行现行的异地授信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从实践中看,即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展领先的银行也尚未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开发异地客户的风险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小银行存量和新增异地贷款规模较大,异地不良贷款已经开始显现。

(三)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难以反映潜在风险

一是票据业务审查上存在漏洞,加剧垫款形成的风险。近些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已经成为银行的重要资产。然而相当部分的银行在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时,对要件审查不严,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风险意识上存在较大缺陷,极易造成承兑银行面临较大的垫款风险。

二是部分银行放款前不严格落实授信审批条件,放款后追逐利润,放松贷后检查,影响资产质量。如在某银行对某炼焦企业签发的承兑汇票档案中发现,该企业档案中提供的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于放款前已经到期,实际放款时并没有最新的排污许可证。事实上,上述借款企业受到环保部门的排查,拆除了相关设备并被要求停产。签发承兑汇票半年后,企业发生逾期,一年后该笔授信成为不良资产。

三、政策建议

(一)创新监管模式,引导商业银行真实的暴露风险

可以将可数值化的客观指标纳入贷款分类指引当中,完善贷款分类标准,提高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强化信贷集中度的风险监管,完善集中度风险监测指标。充分利用征信系统对重点关注企业的关联信息、连环担保、关联担保等进行分析,及时向银行披露或进行风险提示。

(二)加强制度建设,减少风险隐患

商业银行要通过梳理贷款全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当前突出和潜在的问题,从源头上查找原因,弥补漏洞。高级管理层要对制度的执行、贷款分类结果的可靠性承担责任,确保各级操作人员能客观地识别和计量风险。

(三)审慎经营,夯实信贷风险管理基础

商业银行要妥善处理风险回报与风险承担、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关系。切实提高贷前尽职调查的要求,严格授信审批条件,注重贷后管理报告的实质。针对单个授信客户,要严格审查企业已有融资情况,合理确定融资总量。针对某一类授信风险的整体管控,要进行集中度管理,避免随着业务体量的增加,出现风险的集中爆发。

注释

篇6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政府及商业银行着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量的持续存在和上涨,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资产质量,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金融改革进程,因此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对策,就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应对不良贷款问题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催收;管理

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商业银行自身在处理不良贷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采用拨备核销及其他方式处理了大量不良贷款,但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进一步激发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量仍非常巨大,且增长势头依然有增无减,因此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维护商业银行良性运行,这是转型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所必须尽量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之一。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所谓不良贷款,即借款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按照既定合同规定对商业银行偿还本金及利息,银行由此蒙受损失的贷款。银行信贷活动是导致不良贷款的根源,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宏观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是指由除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以外的第三方客观因素如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因素成为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量依然较大,聚银监会消息,截止2015年底,商业银行全行业不良贷款全额已经达到12744亿元,同比增长51.2%,不良贷款率1.67%,同比增长0.42个百分点,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经连续17个季度上升,这其中固然有银行以及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但也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僵尸企业”加速退出,部分企业债务风险暴露进一步增加,这是近两年尤其是2015年全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全面爆发”的重要外因。

(二)商业银行自身因素的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了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以外,银行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是加剧不良贷款额持续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并不很强,内部管理机制的缺失以及风险防控能力不足都是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借款人方面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借款人主体一般为各大企业,也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当前,各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高负债经营现象,而国有企业又往往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借款人,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则往往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负债创收能力不足也是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少国有企业长期低效运转,往往无力按期偿还自身贷款,这些都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额。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

加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本质上还是要通过政府、银行及企业等各方采取有力措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实现商业银行良性发展。

(一)政府政策的积极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的增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政府积极利用政策抓手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如继续实施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结合其他措施来有效扩大内需,完善信贷市场;大力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配套制度,不断增强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应积极借鉴西方严格的信用惩戒机制,提高借款人失信和违约行为成本,确保商业银行信贷活动顺利进行。

(二)商业银行自身行动

商业银行作为整个信贷活动的主体,应在防控不良贷款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应切实强化对不良贷款的认识,提高防控自身不良贷款的意识,积极通过诸如加强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和完善科学系统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体系,加强信贷管控,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压缩过剩产能行业贷款额、严格控制高风险行业的新增贷款等等措施,积极应对商业银行逐渐增大的不良贷款压力,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不良贷款,则在传统化解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不良贷款化解方式,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给企业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企业方面积极配合

企业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借款人,也应积极通过各种措施来配合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额,更好地解决不良贷款给商业银行正常运转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配合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

三、结束语

总之,商业银行尤其是在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也一直是政府及商业银行自身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面对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居高不下甚至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的现实,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企业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合力,共同为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5,05:205-206

[2]何爽.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理策略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篇7

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种,不良贷款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的与完善、成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土壤,以及经济体中较大规模的不良贷款。

1 不良贷款证券化在美国的诞生

资产证券化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68年,美国最早的抵押贷款债券诞生,之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时,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规模已达到万亿元级别,种类也非常丰富,其中房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规模最大。

不良资产证券化则出现得较晚。20世纪70年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低增长、高通胀。美国为了应对高通胀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使利率大幅攀升,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竞争加剧,银行利润骤减。为了应对压力,银行不得不提高对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的贷款比例,以寻求更大的利润。此后,由于经济持续不景气,美国银行业对于高风险行业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其中房地产贷款占比最大。随着不良贷款规模的持续攀升,美国大批储蓄机构倒闭。为了应对规模不断增长的不良贷款,1989年,美国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并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

重组信托公司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下属机构,其设立就是为了清理银行系统危机过后的大量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地回收资产净现值,以减小这些不良资产对于整个经济的危害。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并最终成功处理掉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为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诞生的过程可以看到,《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的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搭建了法律框架,1968年开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而银行业大量不良贷款的解决需求则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直接成因。

2 我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诞生背景

我国不良贷款证券化诞生的背景主要有两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开始,以及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高企的不良贷款率。

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4月,央行与银监会联合《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式拉开帷幕。4个月之后,证监会紧随其后,推出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

2005年12月中旬,“2005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相继发行,在随后的3年里,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共发行17单产品,规模合计667.83亿元;证监会主管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共发行9单,规模合计294.45亿元。信贷证券化的开始,为不良贷款证券化打下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高企的不良贷款率是不良贷款证券化诞生的直接原因。央行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中,30%来自于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干预,30%来自于对国有企业的强制信用支持。正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扮演的双重角色和承担的双重职能,导致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了非常危险的水平,甚至一度超过30%。为解决高企的不良贷款率给整个银行系统带来的风险,我国从2000年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剥离,并成立4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并处理这些被剥离的不良贷款。作为处理不良贷款的一种方式,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

此阶段中诞生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一共有4单,规模总计约116亿元。在产品结构的设计上,我国已发行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和国外的重整资产支持证券有所差异,所发行的4单产品均采用资产池模式设计;在信用增级方面,采用了低抵押率、发行人认购全部劣后级证券等方法来提高产品评级,最后其评级全部达到了AAA级;在票面利率上,最终的发行利率都相对较低,仅有建元2008-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利率达到了6.08%的较高水平。此后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出于对潜在风险的担忧,我国停止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

3 不良贷款证券化发展现状

自2008年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被暂停后,直到目前,我国尚未有新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发行。然而,目前不良贷款证券化所处的历史环境与2006年其最初诞生之时非常相似,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恢复发行成为必然。

3.1 相关法律法规的与完善

2012年5月,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此后,监管层不断提高试点额度,国内资产证券化开启了大发展时期。今年以来,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领域发生了两件影响力重大的事件:一是银监会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审批,获得资格后,发行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将不需要再审批,只需备案即可,发行时间由40个工作日缩短到15个工作日;二是5月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继续完善制度、简化程序,鼓励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规范信息披露,支持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3.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

2012~2014年,以成功招标为统计口径,国内共发行77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额合计3170.16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其中,公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占比较高,此外还出现了个人汽车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多种类型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些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成功发行,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产生与成长的土壤。

3.3 金融体系中不良贷款的解决需求

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逐渐下行,今年上半年,多项经济数据均到达历史低点,转型迫在眉睫。在经济下行和转型的强大压力之下,我国经济内部存在的许多风险逐渐暴露,不断推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余额为9825亿元,同比增长52%,虽然目前不良贷款率仍较低,但如此高的增长速度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压力。此外,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影子银行问题。由于监管存在空白,以及影子银行自身的风控问题,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商业银行体系。而其中有22%~44%的不良贷款会转移至商业银行体系,据相关机构估算,这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贷款最多提高4.3%。由于商业银行原有的政策性任务已经交由新成立的3家政策性银行承担,因此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将主要依靠自身来消化。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率普遍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如何消化快速增长的不良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不良贷款证券化无疑是其中的一条出路。

3.4 权益及固定收益市场自身存在问题

6月15日开始,A股市场出现了惊人的断崖式下跌。如果说从5月28日开始,仅持续两天的震荡是A股市场降温的开端,那么6月15日开始的断崖式下跌则让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者如坠冰窟。大跌之下,前期参与场外配资的资金纷纷被无情平仓,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使得大盘一泻千里,甚至央行在6月27日的超预期“双降”也没能阻止大盘的下跌趋势。截至6月30日,仅半个月的时间里,A股个股跌幅中位数达到37%。A股市场的急速降温对于部分低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有极大的挤出作用,而这部分资金在离开风险凸显的A股市场后,必定会进入固定收益市场,因此固定收益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的固定收益市场尚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首先,非标类信托产品收益过高,风险较大。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出现多起非标类信托产品违约,甚至是多方均拒绝为违约的信托产品托底的现象,未来市场中占比较大的非标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必将出现大幅下降,且发行数量也将减少。其次,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类型较为单一,大部分为企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再次,我国目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普遍偏高,收益率偏低。这是管理层及发行方出于试点期间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但从长期来讲,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最后,我国目前的固定收益市场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相割裂,各发行方激励制度不完善、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

篇8

清收活化不良贷款,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彻底解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所在。今年以来,新组建的东辽联社领导班子在省联社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带领全辖广大干部员工,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不良贷款集中清收活动。截至10月末,全县已累计收回不良贷款3744笔,金额14460万元。

内部挖潜,严肃追责,清收效果明显

作为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主体,东辽联社重点在内部清收上下功夫、想办法、定措施。一是领导包大户,重点解决基层社处理不了的不良贷款欠债大户和难点户;二是联社总部部室经理包社,督导和指导信用社逐人逐户落实清收任务和清收责任;三是联社总部抽调清收经验丰富人员与包村信贷员组成清收小组,对欠款户逐笔逐户进行催收;四是强化内部考核,对责任人严肃追责。对清收不力排名靠后的3名信用社主任、3名副主任予以免职,1人降为副主任;对清收不力的责任人,留用察看2人,下岗清收开生活费6人,在岗清收开生活费12人,记过20人,警告11人,下岗学习3人,经济处罚37200元。截至10月末,全辖内部已收回不良贷款3467笔,金额10833万元。

政府支持,部门协作,震慑作用显著

联社在加大内部清收力度的同时,积极主动沟通协调配合法院、公安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做好外部清收工作。一是县法院抽调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对联社诉讼的案件实行集中立案、快速审理、集中宣判、集中执行的“一条龙”式办案措施,有效促进了集中清收工作。截至10月末,已收回不良贷款152笔,金额2784万元。二是县公安局对联社上交的逃废债务、找不到借款人、转移资产、赖债不还、不认账和认账不认还的不良贷款,实行优先受理,优先立案,快侦快破。截至10月末,对涉嫌贷款诈骗的,已移交批捕5人,刑拘1人,取保候审3人,收回不良贷款112笔,金额578万元,其中包括一笔16年前讨债换名的100万元已置换不良贷款。三是县纪委、监察局对公职人员自身借款或借用他人名义贷款、担保和引荐形成的不良贷款逐人进行约见谈话,督促限期还款,对拒不偿还的实行扣薪还贷。截至10月末,已约见谈话、电话督促还款319人次,收回不良贷款13笔,金额265万元。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现状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一直是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重大难题。2003年起,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其支持“三农”的能力,中央银行采用专项票据和再贷款的形式向积重难返的农村信用社注入巨额资金,用以置换其不良贷款,以期达到“花钱买机制”的效果。截至2008年年末,专项票据兑付进度已达到90%以上,累计兑付票据1530亿元。中央银行的注资,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根据中央银行在其官方网站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自2003年启动注资改革以来,按照四级分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逐年下降,2003年至2008年,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059亿元、4525亿元、3256亿元、3033亿元、2883亿元、2965亿元。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从29.4%下降到7.9%。

2009年8月5日,中央银行又了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披露,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6万亿元、4.5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1.9%,与2002年末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6月末,全国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2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和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5%和96%,与2002年末相比,分别提高了5个和l5个百分点。按贷款四级分类ISl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203亿元和7.2%,与2002年末相比,分别下降1994亿元和30个百分点。尽管纵向来看,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显著下降。然而,横向比较的结果却表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然相当高。2009年7月17日,银监会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181.3亿元,不良贷款率1.7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63.5亿元,不良贷款率1.99%。因此,农村信用社仍需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改善资产质量。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

1、改革的历史包袱

“北京大学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课题组”成员2005年8月对山西尧都农村信用联社的调研结果表明,在改革初期,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明显提高。1996年9月份的不良贷款率比1996年末低近10个百分点,尧都信用社承担了“行社脱钩”后农行的大量不良贷款。1999年前后,信用社不断对城市信用社和农金会进行吸收改造,这时期的不良贷款率也大幅上升。这些数据验证了历史包袱对农信社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表明了农信社在一定程度上支付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成本,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成本。

2、政府的不当干预

一方面,地方政府用行政干预指令贷款支持乡镇企业,盲目上项目,而这些仓促上马的项目一旦亏损或破产,农村信用社就不得不承担相应的成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及乡村委员会的集体贷款积欠利息,到期不偿还本金,从而形成不良贷款。一项对安徽省来安县9个乡镇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进行的调查表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为6934万元,占信用社贷款总额29113万元的23.8%,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良贷款2596万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37.4%。人民银行万州中心支行组织对辖内9个区县的农村信用联社村集体贷款管理情况的专题调查表明,9个区县的3300个行政村中,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行政村达780个,占24%,而9家农村信用社村集体不良贷款占比则高达80%以上。

3、农信社内部管理混乱

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贷款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导致信贷资产持续恶化,旧的不良贷款无法收回,新的成倍增长。据调查,一些农村信用社机构主任与员工、临柜人员与信贷人员、信贷人员与信贷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流于形式,事实上形成农户小额信贷发放“一手清”。同时,农村信用社缺乏核查农户信用信息及身份信息的有效手段,贷款担保方式单一。被调查的l9家农信社,采用保证方式担保的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7.5%。其中,个人对个人保证的贷款额占保证贷款总额的比例为76.6%。而个人对个人提供贷款担保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少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有相互保证的情况;单笔1O万元以上的自然人大额贷款占个人对个人保证贷款总额的50%以上。由于保证实际失效或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使得保证贷款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

4、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农村信用社部分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根本不了解贷款合同到期后保证合同只在半年内有效的法律常识,大多并未要求保证人补签保证合同,使得原有保证贷款演变为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邵阳县、新邵县和武冈市6家农村信用社共有1076笔共计2564万元的保证贷款属于此类情况,占保证贷款总额的28.5%。同时,一些信贷人员分不清连带责任保证(可向保证人或被保证人任意一方追索)与一般责任保证(在被保证人无力清偿情况下再追索保证人)的区别,虽然签订的是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但都只当一般责任保证来对待。由于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使得很多本可收回的贷款演变为不良贷款。

三、解决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对策

(一)化解已形成的不良贷款

1、建立清收约束激励机制

建立清收不良贷款的约束激励机制,将清收不良贷款与农村信用联社、基层信用社主任的业绩考核和工资分配挂钩,定期兑现奖惩,加大清收力度。通过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作为竞聘上岗、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将信贷人员工资收入与清收不良贷款联系起来,允许农村信用社适当提高清收不良贷款本息的手续费提成标准等手段,提高信贷人员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有效激励农村信用社人员清收贷款。

2、以行政手段清收涉党政部门贷款

农村信用社要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之机,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把清收党政职能部门和公务员自贷、担保、介绍贷款作为政府形象建设的内容,借助行政力量,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纪、政纪为手段,推进涉党政部门贷款的清收。对公务员自借、介绍、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责成在期限内偿还贷款本息。对政府职能部门自借、担保和行政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分清、落实责任进行清收。

篇10

寻求广泛合作盘活不良贷款

2001年,大兴正处于撤县改区的进程中,原乡镇的工农业公司被撤销,致使部分乡镇企业在农行的贷款处于悬空状况。为化解风险,大兴支行有关领导深入大兴区县乡镇企业比较集中的青云店镇与镇领导座谈。交谈中镇领导提出,北京联滨胶印有限责任公司经济效益比较好,需扩大生产规模,但苦于找不到担保单位或抵押物,镇里可以出让部分原乡镇企业的土地及房产作为贷款抵押物,且该公司承办并归还原乡镇企业所欠农行的贷款。这一办法既可支持企业发展又盘活了不良贷款,于是在上级行的支持下,2001年8月份,大兴支行一次性收回该镇的11户乡镇企业呆滞贷款本金共计649.9万元,实现了银企双赢。

盘活呆滞贷款重在积极沟通

大兴供销社系统的帝园商城,近几年经营不景气,2001年所欠贷款1146万元全部进入呆滞状态,累计欠息138万元。针对这一情况,支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与有关领导积极沟通和交流。最后,在该企业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帝园商城一次性归还欠息138万元,并承诺转期后的贷款不欠息。在此情况下,大兴支行为企业办理了贷款转期手续,盘活呆滞贷款1146万元。

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拍卖成功

大兴支行在开展清收工作中,注重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农行的合法权益。此外,该行在工作中注意广泛搜集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捕捉对执行有利的线索。北京某油脂公司因法人代表涉嫌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支行获悉后及时将该企业及担保人诉至北京市一中院,法院判决大兴支行胜诉。但在执行中,法院以该企业财产已被市高院全部查封及先刑事后民事为由,裁定中止执行。但大兴支行清收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查到该油脂公司的企业财产未予查封并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法院说明,从而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将该企业主要资产予以查封。在依法拍卖过程中,大兴支行清收人员又积极为拍卖行寻找买家,2005年4月份,依法拍卖成功,收回该企业欠款3023万元及诉讼、执行费用60余万元。

抢抓清收时机调查跟踪走访

清收不良贷款,捕捉信息是基础,及时跟进是关键。大兴支行上下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华都集团下属某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经营方向,支行从调查中了解中得知这一信息,马上采取了应对措施,责成专人排查企业偿还贷款的资源,跟踪企业的经营动态,主动了解企业决策行为。通过近一年的信息跟踪,抓住企业资金回笼的有力时机,终于收回该公司全部不良贷款23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