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范文

时间:2023-03-21 07:0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家助学贷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家助学贷款

篇1

论文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金融深化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偏好密切相关。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深化进程中存在金融支持与市场化两种取向,由于受到双重目标的约束,国有商业银行在谋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时,偏重于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风险约束下的市场化取向只是处于渐进增强的过程。为此,以风险分担的形式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并试图解决“惜贷”问题的政策进路缺乏实效,有必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始于1999年,政策意图是为解决高校扩招所引发的大面积贫困生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但从政策推行的实践看,效果并不理想,“惜贷”现象一直制约着政策的有效实施,实际获贷的学生覆盖面过窄,未能切实解决广大贫困生群体的经济困难。据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项俊波2007年3月在青海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启动仪式上所透露,以政策推行之初的1999年计,当年全国国家助学贷款余额仅400多万元。政策推行8年之后,到2007年3月末,国家助学贷款余额只有153.7亿元,累计受益学生仅200万左右,远未能覆盖到占全体大学生总数20%以上的贫困生群体。

面对这样的困境,目前的政策进路集中于通过风险分担、以降低银行风险的举措来推动政策实施。2004年起设立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就是这一政策进路的体现。在当年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是根据‘风险分担’的原则,按当年实际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对经办银行给予补偿”,“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但是这一政策改进措施并未收到实效,在随后举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招标中,各省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竞标的积极性,不少省市出现流标的现象,以至仍然不得不借助行政手段甚至舆论压力来推动政策的落实。

从更为宏大的视角看,仅从银行风险这一维度,还不足以充分阐释国家助学贷款目前的困境所在。国有商业银行因巨额不良资产所引发的风险持续累积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国家通过成立信达、华融、东方、长城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总计1.3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但国有商业银行2001年年末不良资产比重仍达25.3%”[1]。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并未显著下降,大量信贷资金流向了效益不佳的国企及明显不具备偿还能力的高校。如果仅从市场化取向的风险控制角度看,银行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是不可能导致目前状况的发生的。相比较而言,总计仅153.7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余额可能引发的呆坏账风险,实在是极其有限。以风险分担作为推动助学贷款政策落实的主要政策进路,与金融深化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偏好不能有效竞合,有必要转换视角,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

一、金融深化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偏好

金融深化概念是由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后提出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金融市场滞后、政府过度干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金融抑制现象,为有效消除金融抑制现象,政府应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自由运行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国内有学者认为:“金融深化通常是指经济的货币化过程,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实质就是在资金运动的领域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金融在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维持经济高速、稳定和持续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间很短,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与之相对应,金融发展处于典型的审慎性金融深化进程中。金融深化的推进采取立足于国情的渐进方式,不同于东南亚及拉美国家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其中央政府和监管机构极为重视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为此,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事实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市场化取向日渐增强,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利率管制及行政干预,不能形成真正的利率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普遍存在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金融支持现象,进而成为促成国有商业银行政策偏好的根本原因。

1.受到双重目标约束,存在两种政策取向

尽管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在法律上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地位,确定了商业化的经营原则,但是由于审慎性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是企业化改革与政府控制并存,银行在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支持双重委托目标下运行,一方面存在市场化的风险约束取向,另一方面又存在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效益低下的国企(高校类似,下同)的金融支持倾向。

2.在两种政策取向间谋求平衡,但以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为甚

金融深化的推进使得传统财政性筹资渠道日渐萎缩,迫使国企及高校转向金融渠道融资。尽管不少国企经营难效益低、高校偿债能力弱,但是出于拉动投资、保障就业及维护稳定等政府意图,国有商业银行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将大量信贷资金配置给效益低下的国企及不具备偿债能力的高校,政策运用明显偏向于金融支持政策。市场化取向的风险约束机制虽然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但只是处于渐进增强的过程,不居于主导地位。

3.对金融支持政策的偏重导致利益相关体结盟倾向的形成

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是以中央政府事实上的“隐性担保”为前提。政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目的,不会让经营不善的国企轻易破产而引发大面积失业;国有商业银行则可以在不考虑国企投资项目风险的情况下,向经营不善的国企持续注资,同时获得了帮助国企解困的美誉;国企则得到了只借不还的实惠。即使国企最终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金融风险累积,国家最后还是会承担起所有的不良资产,进而激励国企的逆向选择和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及时将资金贷出去,反而会造成一定的经营成本损失、甚至得罪国企和地方政府,而国企出于持续经营的需要,也会积极寻求贷款援助,从而在客观上形成银行与国企的结盟倾向。

二、银行政策偏好与国家助学贷款现实困境的形成

国家助学贷款现实困境的形成与金融深化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偏好密切相关。我国在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制度安排时,是将其作为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商业贷款,一方面由政府主导政策的设计及推动实施,另一方面是在银行与贫困生之间形成信用性的商业借贷契约关系。

1.非均衡博弈对弱势群体产生排斥效应,阻碍了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从多方利益博弈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可以明显看到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及贫困生群体之间显著的力量非均衡状态。政府拥有庞大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及深厚的权威资源,在制度选择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国有商业银行则具有双重性,既是政府支持下的预算约束体,又是贫困生的支持体;贫困生群体不仅经济地位低下,而且缺乏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在三方所形成的博弈中不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作为支持体的政府,一方面希望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取向盈利,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如果大面积贫困生不能被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所覆盖并从中获益,会有损教育公平,从而一定程度上倾向于采用金融支持政策,适度牺牲银行效率来帮助贫困生群体。但是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是以双方力量均衡为前提,并以形成结盟倾向为保障,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中,贫困生群体在各方利益博弈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不构成可以促成结盟倾向的利益关系,所以不可能在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妥协中形成行为均衡,从而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中针对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排斥效应。

2.银行人的风险中立使风险分担的政策进路缺乏实效

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营中存在委托-关系,委托人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人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及激励不相容,往往引发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中,银行人的风险中立使市场化的风险约束机制效果有限。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受利润最大化及政策性负担双重目标的约束,其效用函数(A)可以表达为:A=A(e,r),其中e为银行人在信贷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认真审贷、严格监控贷款风险等,可以理解为市场化取向的风险控制变量;r为履行政策性负担所耗费的信贷资源(包括官员寻租成本)。在金融深化进程中银行人具有双重身份:商业银行家及政府官员,其福利及升迁不仅取决于基于风险约束的利润指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为贯彻政策性目标所获得的政治及其他社会资本。所以e和A是正相关的,r和A则是高度正相关的。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中,银行与贫困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银企(校)关系,贫困生群体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影响力极其有限,加上贫困生助学贷款单笔额度小、贷款人数量大的特点,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使得e带来的边际“努力”收益小于r减少所带来的边际损失。故而在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银行人在e和r中作出权衡时,倾向于风险中立,目前降低风险的政策进路难以使银行人产生足够的动机,“惜贷”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三、相应政策建议

既然国有商业银行在转型时期谋求金融支持与市场化取向的平衡时,更偏重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而市场化取向的风险约束只是处于渐进增强的过程。因而目前试图在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管理机构、高校、贫困生群体之间进行风险分担的政策改进措施,难以真正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且这一政策进路不能有效化解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因此,创造更为优惠的市场运行条件,促成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引入担保机制,形成风险控制与利润最大化的双向约束,配合以灵活的税收杠杆,是今后政策改进的可行思路。

首先,促成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强化制度安排的市场化取向。应适时制定相应政策,在招标过程中鼓励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竞标,引导其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机制相对灵活,产权比较明晰,以风险约束及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市场化取向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足。

其次,引入担保机制,降低银行风险。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在学期间采用财政贴息的方式,故而学生在学期间银行收益是有保障的。但学生离校后的远期收益则难以预期,因为贷款无担保,学生离校后流动性很大,加之目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严重,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存在一定的呆坏账预期风险,银行债务追偿成本很大。因此,引入担保机制是符合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最后,运用税收杠杆,保障资金来源。具体做法是,由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专项业务,储户投入该项业务所获存款利息免征利息所得税,通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国家助学贷款专项储蓄。这一举措必然可以动员大量的居民金融剩余流向国家助学贷款专项业务,从而保证信贷资金的充盈与资金流量的均衡;另外,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专项业务与其他业务分营,实行收支单列,这部分专项业务所获收入在免征营业税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减免企业所得税。这一政策思路是有现实依据的,国家为引导外资投向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所得税制设计中曾有“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即对投资这些行业的外企,从开始赢利的年度起,头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下来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也有相应的所得税减免政策。高等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属性,实施类似的优惠所得税制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朝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66.

[2]陈松林.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256.

篇2

甲方(即借款人):

身份证号码:

家庭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乙方:中国银行 分(支)行

地址: 邮政编码:

负责人:

电话

甲方因教育资金的需要,向乙方申请贷款,甲乙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过充分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本合同条款,共同遵照执行.

贷款金额,期限与利率

第一条 贷款金额

乙方根据甲方申请,同意向甲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总计金额为:

$11000.00 元(大写: 零 拾 壹 万 壹 仟 零 佰 零 拾 零 元).其中,学费贷款额为每年 5500 元(大写: 伍 仟 伍 佰 零 拾 零 元),共 2 年;住宿费贷款金额为每年 元(大写: 仟 佰

拾 元),共 年;生活费贷款金额为每月 元(大写: 佰

拾 元,共 月.

第二条 贷款用途

本合同项下的贷款用途仅限于下述范围: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 (具体见贷款申请表)

第三条 贷款期限: 2 年,从贷款发放之日起 17 月,贷款总期数 2 .

第四条 贷款利率

本合同项下的贷款利率按贷款发放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利率执行.计息方法:利息从本合同项下的贷款发放之日起,按实际用款额和实际用款天数计算,计算基数为365天.当前月利率为 4.575‰ .

第五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当前利率管理办法,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遇法定利率调整,本合同项下人民币贷款利率不作调整;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遇法定利率调整,本合同项下贷款利率将从次年1月1日起按当日人民银行的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并以此确定甲方新的月供款额.

第六条 在本合同履行期间,如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率或计息办法,本合同项下贷款利率或计启,办法也随即相应调整,调整时乙方毋须专门通知甲方.

第七条 如遇本合同项下贷款利率调整,如无另行约定,本合同其他约定不作改变,只限于调整每期还本付息金额.

第八条 如甲方未按还款计划还款,且又未就展期事宜与乙方达成协议,即构成逾期贷款.乙方有权就逾期贷款部分按人民银行规定的逾期利率计收逾期利息.

第九条 如甲方未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即构成挪用贷款.乙方有权就挪用贷款部分按人民银行规定的挪用贷款利率计收罚息,对违约使用的贷款,在违约使用期间,每日计收万分之 五 的罚金.

第十条本合同项下的贷款,在甲方在学期间,甲方负担该期间贷款利息

0.00 %;甲方毕业履行还款义务始至贷款本息偿清止,该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甲方负担.

贷款发放与回收

第十一 条在满足以下所述的条件后,乙方将在五个工作日内发放贷款:

(一)甲方已向乙方提供贷款用途证明文件;

(二)甲方已在乙方处开立存款账户;

(三)本借款合同及相关附件已正式生效;

(四)与本合同相关的费用已经付清;

(五)甲方来出现或潜在出现本合同项下的违约情形,以及无任何可能或将来可能影响乙方权益的事件发生;

(六)双方约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学费及住宿费贷款按年度直接划人甲方所在学校指定收款账户,户名 账号: 生活费贷款按月直接划人甲方活期储蓄存款账户,账号为 .

第十三条 贷款还款时间自 XX 年 08 月起,还款总期数 1 期,每期的还款日为对应月的20日.(如遇国家规定节假日则顺延).

第十四条 还款方式由甲,乙双方约定采用下述第 三 种方式: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甲方按第十二条规定的还款时间逐 (月/季度/年)还款.

(一)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在贷款期内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每月供款额计算公式如下:

(二)等额本金还款法,即每期等额偿还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期递减.

每期供款额=+(贷款本金-累计已偿还本金)×当期天数×月利率/30

(三)于 XX 年 08 月 20 日一次性偿还贷款本息.

第十五条 贷款的划付

甲方在此不可撤销地授权乙方在满足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条件下,将本合同项下的贷款,划至经乙方同意的甲方指定的账户.生活费贷款,由乙方每月 日前划人甲方在中国银行开立的账户内;学费贷款,由乙方在借款手续办妥后10日内,划人甲方所在学校指定账户内.

第十六条 甲方在此不可撤销地授权乙方从甲方的存款账户内直接扣划到期款项.甲方授权乙方从甲方在乙方处开立的账号为0101111691236的存款账户内直接扣划并用以支付本合同项下的到期贷款本息,逾期利息,罚息及相关费用;乙方有权从该账户上直接划收甲方应付的贷款本息,逾期利息,罚息及相关费用.

第十七条 甲方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应提前30个工作日向乙方申请展期.展期申请经乙方审查批准后,甲乙双方签订贷款展期协议,展期期间贷款利息由甲方全额承担.

第十八条 对生活费贷款,甲方可以申请中途终止贷款.甲方应提前30个工作日通过学校和学生贷款管理机构向乙方提出申请,乙方同意后停止发放贷款.对已经发放的贷款仍按合同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合同生效满一年后,如甲方有足够款项来源,经乙方同意可提前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本息.部分提前还款只限于归还按还款计划从后算起的贷款本金,不能冲减即将到期的贷款本息,每次提前偿还金额不少于壹万元的整倍数.甲方如需提前还款,必须在还款日前15天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经乙方同意后办理提前还款手续.

第二十条 提前还款不计所提前时间的贷款利息,利率仍按原贷款期限的同档次利率执行.甲方应按提前还款金额和提前还款时的贷款利率缴付一个月利息作为对乙方的补偿.

第二十一条 乙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甲方有权终止其贷款: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受到刑事制裁或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二)未按合同规定和用途使用贷款;

(三)中途退学或被学校开除;

(四)未按本合同规定偿还贷款本息;

(五)出国留学或定居.

(六)法律,法规及现行办法规定的中指贷款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二条 如甲方连续三期或累计三期未能按合同的有关约定偿还贷款本息,乙方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并对逾期还款部分计收逾期利息.

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三条 甲方承诺:

(一)甲方应按乙方要求提供有关证明,并确保其真实性;

篇3

【论文摘要】:从1999年至今,我国助学贷款政策逐步完善,文章通过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和评析,分析我国现行学生贷款制度的内在缺陷,并为我国学生贷款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作出了理论探讨。

一、我国学生贷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特征分析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萌芽阶段(1986~1999)

我国高校学生贷款制度是在人民助学基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6年7国务院于月批转了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关于改革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报告》,同意在全国85所高校中实行学生贷款的改革试点,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1987年7月,国家教委和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的精神,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助学贷款历史的开端。这一学生贷款制度,是建立在学生免交学费和住宿费的基础上,尽管当时的贷款额不能解决学生的各种消费之用,但毕竟可以解决全部或大部分生活费用,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其作用是明显的。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99~2003)

199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决定从1999年9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武汉、南京、西安等八个城市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试点工作,并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这标志着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形成。

1.担保助学贷款(1999年9月)

按《管理规定》规定,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除通过原有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政策获得资助外,还可以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申请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其贷款利息的50%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虽然这一学生贷款制度已经突破前期的学生贷款制度的贷款金额和贷款比例方面的限制。但是,由于苛刻的担保制度制约了学生贷款,一方面,申请贷款的贫困学生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另一方面,学校不愿意承担风险,为学生提供保证担保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的结果是,越迫切需要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越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越难以申请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了困境。

2.信用助学贷款(2000年2月)

面对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2000年2月和8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关于助学贷款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补充意见》),立即终止执行不利助学贷款发展的相关条款,并规定"确实无法提供担保、家庭经济特别闲难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生均可申请信用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这就为广大贫困学生申请贷款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特别是《补充意见》将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其经办由中国工商银行扩大到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并且取消《若干意见》中对逾期不还贷款学生,公布其介绍人、见证人姓名的规定。

3.实行"四定"、"三考核"措施阶段(2002年2月)

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推进国家中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助学贷款业务相关政策和操作管理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行"四定"、"三考核"措施。"四定":定学校、定范围、定额度、定银行;"三考核":考核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人数和金额、考核已审批贷款人数和合同金额、考核实际发放贷款人数和金额。该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到2002年6月末,金融机构统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8.6亿元,共有100.5万学生获得助学贷款。

(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阶段(2004~至今)

1.新机制助学贷款

2003年下半年起,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也由此步入了违约高峰,国家助学贷款平均违约率接近20%,银行大面积停贷,致使全国大范围内许多2003级的贫困生无法获得贷款。针对以上问题,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对现有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和完善:

(1)财政贴息方式的改革。将原规定的整个合同期间国家给予50%贴息的规定改为借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借款学生毕业后贷款利息全部自付;(2)贷款经办银行确定方式的改革。由政府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中标银行须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贷款合作协议;(3)还贷政策的改革。从原有毕业之日起还贷、4年内还清的做法改为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方式,借款学生毕业前须与经办银行签订还款协议;(4)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招标时确定,不超过15%),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5)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制。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按在校生总人数20%的比例来发放,每人每年6000元,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做好贷后跟踪管理。

2.助学贷款体系的多元化

以广东省2007年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为例:2007年2月,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省学生助学工作管理中心联合制定了《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操作规程》,该政策的设计思想是:

(1)还款政策的具体化。贷款期限根据学生在校时间、就业及收入情况综合确定,对四年制学生每笔合同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7年,其他学生的贷款期限随学制相应调整。贷款学生第一个合同还款时间为毕业后的第三年的10月20日,其他合同还款时间以此类推;(2)助学贷款审批权的转移。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权由经办银行转到各高等学校,各高校负责助学贷款的申请、审核,汇总后经上级助学贷款管理部门审核转交经办银行;(3)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目前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计提比例为当年贷款发放额的10.9%,省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进入还本期后,高校贷款如违约率低于10.9%,剩余部分退回各高校;如高于

10.9%,高出部分则由高校、开发银行、省助学中心分别按50%、40%、10%的比例进行分担;(4)加大对违约处理力度。除通过电视媒体、就业网站、学历文凭查询中心等渠道公布违约学生的相关信息外,利用近年来银行逐步完善的征信系统,将违约学生的情况输入系统,更有效的控制违约率。

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经营的矛盾难以解决

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具有保证教育平等、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政策性目标。但国家助学贷款又通过委托商业银行运作、定位于商业贷款性质,由银行负责向贫困生发放贷款,实际上又将风险交给商业银行承担。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银行的积极性,例如财政贴息;对助学贷款产生的呆坏账可按规定上报核销等,但在实际作用不明显。国家助学贷款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得益的,但对于商业银行本身是负效益的。商业银行经营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决定了助学贷款必须遵循信贷资金的基本规律,然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大、笔数多、金额小、范围广、工作量大等特点导致成本比一般企业贷款大得多,而现行的政策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弥补,因此产生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商业性银行收益与成本严重不对称的问题。

(二)贷款的还款期限较短,还款方式缺乏弹性

按照现行政策,一个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每年贷款6000元,四年共借24000元,在毕业后6年内还清全部款项。一般来说,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的,多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他们在毕业后,既要负担起在经济上赡养父母责任,又要考虑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问题,他们所面临的家庭经济负担会异常沉重。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普遍增大,一次性就业率低水平徘徊、起薪不断走低的就业环境下,对于平均收入不超过1500元的毕业学而言,显得十分紧迫。其次,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款方式单一,主要采取简单的分期偿还方式,由于还款方式缺乏弹性,没有考虑考生的实际偿还能力的差异,缺乏更多可供学生灵活选择的还款方式,这样一来,势必客观上增加学生还款的难度并且无助于提高他们的还款积极性。

(三)申请贷款的程序过于繁杂

现有助学贷款制度规定银行、高校都必须承担助学贷款的风险,因此,从银行到高校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务必进行严格的审查程序。学生要申请一笔贷款,往往要经过提出申请、提供生源地贫困证明、成绩单、签定合同等一系列手续,学生在学校、家庭、银行间来回奔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现行政策规定"经办银行由招标产生", 而一般合作协议大都局限于1~2年,同时各银行间又存在政策、系统等方面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学生必须每年都重复进行申请、开证明、签合同等,而且面对的借贷银行可能出现2家以上。

参考文献

[1] 徐东华.学生贷款偿还制度研究.教育与经济,2000,(2):38

[2] 蒋华薇.助学贷款门槛再降,今后将以无担保为住.中国青年报,2000(8):6

篇4

一、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问题

1、政策性贷款本质上与商业化运作模式之间存在矛盾。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学生的无担保信用贷款。这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集合了政策、福利、教育和金融因素的混合体,更讲求社会效益性。因此,在本质上它属于一种政策性金融业务,那么由商业银行按照商业贷款的模式来承办国家助学贷款而产生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它讲究的是财务效益性;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机构,要对其业务的成本、风险和收益加以权衡比较;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大、收益小,因而违背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贷款学生的违约率是较高的,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对操办助学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

2、现行的贴息政策与助学贷款需求存在矛盾。我国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由中央财政负责;地方院校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由地方财政负责。这种情况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压力不大,而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很难把经费用于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而正是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反而更加需要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补贴。这就存在着矛盾: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因学生家境普遍较好,对国家助学贷款相对需求较小,而地方财政实力较强,财政贴息压力较小;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因学生家境普遍较差,对国家助学贷款相对需求较大,然而地方财政实力却较弱,财政贴息压力反而较大,从而形成了助学贷款中的“马太效应”,这种矛盾现象必然影响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

3、风险补偿机制存在一定问题。2004年6月出台的《若干意见》中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这种风险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由财政和高校对经办银行因贷款发生坏账造成的损失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种规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财政来进行补偿理所当然,因为作为一种政策性贷款,本来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由高校来进行补偿则不太适宜,高校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公共机构,不适宜承担这种政策性贷款的补贴。学生毕业后,高校无法控制和影响他们还款,却要为他们拖欠还款承担责任,这是不公平的,而且高校本身经费就十分紧张,学校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尽可能地少争取助学贷款,或者贷款倾向于未来回报率较高的学生,以减少自身的经济损失。这显然与政策制定的初衷相违背。

4、助学贷款仍然存在还款期限短、还款方式单一的问题。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在毕业后6年内还清且利率只有一种,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例如,有的专业毕业后工作较为稳定,容易找工作,而有的专业其性质决定他们必须到处流动,找工作比较难;有的专业较好,毕业后能找到薪水较高的工作,有的专业较差,毕业后找不到薪水较高的工作,甚至有可能失业。这些因素决定了不同学生在还款能力上存在着差别,也使得贷款的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同的风险。按照一般的贷款定价原则,风险大的贷款应设定较高的价格,也就是较高的利率,风险低的贷款应设定较低的利率,但当前的国家助学贷款利率只有一种,这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5、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国家助学贷款只规定要发放给那些“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不好掌握。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地域性差异,在东部发达地区属经济困难,到了西部不发达地区可能就不属于经济困难,对这种东西部差异的科学换算缺乏进一步的细化,也造成了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中的混乱。

6、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贷款违约率高。国家助学贷款没有任何担保和抵押,只能以贷款大学生的信用做保证。由于当今社会失信现象极为严重,诚信问题相当严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亟待加强。一部分学生在获取助学贷款后,毕业时“人去楼空、杳无音信”,这样就给承担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造成呆账、死账,以至许多商业银行不愿意从事助学贷款的信贷业务,因此也严重地影响到助学贷款的继续推广,使许多高校的贫困学生不申请不到助学贷款。

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是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改革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研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长效机制。

1、商业银行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一是细化国家助学贷款的种类、标准,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减少贷款回收时的风险。二是银行方面应该增加助学贷款的利率层次。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不相同,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利率水平。三是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还款期限,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四是银行可以在助学贷款归还时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果贷款学生提前还款或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工作,将给予贷款人减免贷款、延期偿还贷款等优惠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一部分学生的还款压力,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宏观调控作用,满足某些行业人才需求的不足。

2、高校受贷学生方面应采取的措施。高等学校应建立、更新和管理贷款人的有效联系方式等有关信用档案,将学生毕业后的有效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银行,并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将其纳入学校的思想教育内容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遵纪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健全人格。受贷学生应珍惜和重视个人的信用记录,树立良好的贷款求学意识和如期还款意识,毕业后自觉履行还贷义务,成为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公民。

3、政府机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政府应尽快出台国家助学贷款和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助学贷款的原则、主体、资金来源、偿还方式和期限、操作办法、违约责任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对信用信息涵盖的内容项目与日常管理使用信息提供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失信行为的制裁措施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法律形式规范国家助学贷款和惩治失信行为。

4、建立完善的担保机制。一是由贫困学生的父母、亲属或当地政府做担保向当地金融机构申请助学贷款。贫困学生的父母、亲属担保可以用房屋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质押、保证等,这样既符合进行金融信贷担保的规定,又可以申请较长期限的助学贷款,直到贫困学生学业有成,有能力还清助学贷款为止。这样,就可以将学生助学贷款的担保压力进行分解,缓解了由学校集中申请助学贷款的担保压力,同时学校也能够按时收到学生学费,使高校在资金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良好发展,达到贫困学生及家庭、商业金融机构、学校“三赢”的局面。二是我国应该建立学生信誉等级机制。建立个人信誉等级资料库,督促人们讲求诚信、遵守信用。从某种角度而言,“诚信”、“信誉”就如同商誉,是一种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果建立了完善的信誉等级机制,学生以“信誉”作为一种资产进行助学贷款的担保抵押,也是一种约束机制,特别是对于违约学生,通过新闻渠道和网络信息公布其姓名、籍贯、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的违约行为等信息,使社会公众共同监督,这也是一种社会担保。三是建立意向性的用人单位担保机制。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是在学生毕业前夕的人才招聘双选会签订协议,国家还可以采取一些前瞻性的措施,如高校贫困生刚进学校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学生的志愿签订意向性的用人协议,并对签订了意向性用人协议的企业予以税收政策的优惠,将这些用人企业作为学生助学贷款担保的主体,这样既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能保证助学贷款到位。这样就可以充分解决贫困学生的难题,也能增加社会稳定的因素,也为维护学校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5

关键词: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资金来源

一、落后地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特殊重要性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事业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和重大举措。助学贷款是我国关注的焦点,从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试行,到2000年9月在调整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7个年头。如今,我国在众多的高等院校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

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余额1999年末只有400多万元,到2004年12月末资金规模已达到65亿元,加上商业性助学贷款,各项助学贷款余额已经达到86.7亿元,实际受益学生近200万人。但是获得贷款的还只是我国总数405万的贫困生中的一部分,如2003年12月底全国有72%的高校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在总数超过1400万的在校大学生中,有177.8万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申请率为12.7%,其中银行审批的贷款人数为79.13万人,签约率为44.51%,实际发放人数为74.4万,实际发放率为41.8%。

虽然贫困生入学的问题普遍有所改善,但是矛盾依然突出。在整体的贫困生获贷率不高的情况下,助学贷款的发放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结构不平衡。2002年9月,北京的助学贷款发放金额1.78亿元,占全国助学贷款发放金额的18.61%,北京市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满足率达到93%,比全国高出30个百分点。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上海分行、沈阳分行和武汉分行辖区,而落后地区在这些指标上远远低于平均水平。2003年6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分别是16%、22%和26%;从1999-2003年获贷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分别是6.4%、4.84%和6.48%,占申请贷款学生的比率分别为63%、30%和37%。

(二)落后地区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特殊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贫困生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占大学生总数的近25%(总数已高达405万人)。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来自城市的下岗家庭子女、遭遇家庭变故的子女和收入微薄的单亲家庭子女等,其中大部分贫困生都是来自西部地区和“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农村子弟。

如位于湘鄂渝黔交汇处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吉首大学,为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随着在校人数不断增加,该校贫困生总数逐年持续上升。截至2008年6月,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432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94人,占学生总数的25%;月生活费在150元以下的贫困生6329人,占43%,月生活费在120元以下的特困生3107人,占21%。近几年贫困生来源情况如表1所示。

与东部发达地区16%的贫困生比例相比,该落后地区高校的贫困生比例之大,说明地处落后地区的高校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将明显大于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有利于集中对更多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进行资助,改善落后地区人均文化过低、素质不高的现象,另外,扩大招生作为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拉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增长,将对地区经济结构和人均收入结构的调整产生深远的意义。对于地处落后地区在艰苦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高校而言,助学贷款将缓解以前高校需要对部分贫困生减免学费带来的压力。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在落后地区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是对我国政府支出结构的一大调整,有利于增加对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是实现我国人力资本积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塑造更多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从而做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的问题与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主要存在发放上的区域不平衡问题,落后地区相对与发达地区贷款少。主要表现为国家助学贷款在签约以前的资金不足、逆向选择等问题。另外,国家助学贷款在落后地区还存在高违约风险的问题,包括恶意不还贷款的道德风险和非恶意的违约风险。落后地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除了与其他地区共同有的道德风险外,主要是缺乏还款能力的造成的违约风险。

(二)问题的成因

1、资金来源相对不足导致落后地区获贷更少。长期以来我国助学贷款资金来源都比较单一,缺少如国家助学贷款呆账准备金、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的资金支持,完全依靠银行的贷款资金。国家对该助学贷款实行50%的财政贴息,并采取对贷款银行免征该项目营业税的相关措施。在2004年助学贷款新规定中,初步提出了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政府和学校各负担50%。但是,这―规定对资金不足带来的改善还远远不够。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配合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有的高校不积极,与银行接触或交涉不力,完全依赖政府部门安排,消极等银行上门服务。而银行在管理上日趋严格,一般规定行长在任期间坏账达到一定数目立即免职,使得银行仍然会选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落后地区助学贷款逆向选择问题严重。落后地区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大,在各高校助学贷款出现的供需矛盾,在这些地区尤为突出。如吉首大学,国家贫困生标准为月生活费在250元以下的为贫困生,而吉首大学贫困生标准为150元以下,也就是国家规定的特困生标准,比例达到43%,其中有58%的贫困生来自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银行在发放助学贷款时,本来应该是越贫困越具有申贷资格,但是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银行会考虑到违约风险而往往偏好于贷给家庭情况反而较好、在毕业后更容易就业、就业之后待遇预期更高更有偿还能力的学生。从而出现了情况反而较好的学生获得贷款,而真正贫困的学生获得贷款的名额被挤出,这就形成了助学贷款的逆向选择问题。落后地区众多的贫困生在助学贷款的逆向选择之下与其失之交臂,获贷率因此下降。

3、落后地区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状况差,导致贷款违约率高。在西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毕业生人数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比2002年(145万)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截至目前,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

就业签约率为76%,除去一些自主创业和临时就业的毕业生没有履行签约手续,大约还有50万左右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就业率低就使得该地区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还款能力也低,这就影响了落后地区贷款发生额,是造成其违约率的关键因素。从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必定会产生倾斜,使落后地区高校的学生获贷率普遍降低。

三、解决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国家、银行对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以扩大落后地区助学贷款资金来源

在大力发展教育基金,吸引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的基础上,要扩大落后地区的资金来源,可以考虑以下两点:

1、增加国家对于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在助学贷款公益性目标和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国家的产业结构导向,实行分级贴息法。对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助学贷款实行不同级别的贴息率,以对落后地区有更多的支持。可以做出相关规定如提高对落后地区助学贷款的贴息,规定落后地区的国家助学贷款覆盖率,规定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占所在地银行信贷业务的比例等等。从而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加银行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既可看作是对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体制有主次有重点的完善,也可看作是对落后地区不景气状况的长期有效的投资。

2、增加经办银行机构内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由银行内部进行调节,提高落后地区银行机构的可贷资金,这将是对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支持。

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资金来源各方面的增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银行对落后地区贫困生的惜贷问题。从而使该地区学生整体获贷率得到提高。

(二)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完善与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解决落后地区高校贫困生上学问题,缓解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压力,扩大助学贷款来源,是短期内提高学生获贷率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但是在这里也尽一步要求信用征询系统的建立和银行和金融机构间的联网通信,杜绝重复贷款带来更多的风险。

(三)在落后地区进行有偿服务,以抵补贷款

落后地区的学生本身就业率不高。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但是助学贷款需求又较大,银行既必须给该地区学生发放贷款,又希望能及时收回本息。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尝试在落后地区颁布关于有偿服务的政策。

1、有偿服务抵补的具体操作。有偿服务在国家政府指导下,落后地区毕业生去国家所规定的落后地区工作一定年限,以抵偿助学贷款的本息。另外,有偿服务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如通过贷款银行与相关企业单位协议,直接由工作单位代为还款,或者是学生在校期间在学校作为中介的兼职机构进行限时兼职,以抵偿助学贷款。

篇6

【论文关键词】国家助学货款制度伦理性伦理功能

我国从200()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这是目前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最有力的保障。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使其更合理地发挥作用?由于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根本上均涉及伦理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伦理分析。对一项制度进行伦理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该项制度蕴涵和体现的伦理思想是什么,是否合理;第二,它能够起到怎样的伦理规范作用,有效性如何。简言之,即分别分析制度的伦理性和伦理功能。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伦理分析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这一制度对个人和社会而言有何价值?如何改进这项制度?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伦理性

单纯地看,制度中不存在伦理活动。但若是追问一项制度得以确立的依据,则可以发现,其中必然蕴涵着某些价值观与伦理规则。从根本上说,制度与伦理所调节和整合的对象都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原始经济和自然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发挥了调节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使某些经济行为超出了道德规范的范围,必须借助规则化、强制化的制度进行调节。而制度要合理而有效地整合各种行为,其本身就必须是合理的,即能够公平而有效地分配资源。这正是广义的制度的伦理性问题。制度调整利益关系时所带有的伦理特性或伦理特征,则构成狭义上的制度伦理性。因此,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伦理性,分别表现为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的合理性和以救助形式出现的伦理关怀特性。

1.社会公正的伦理追求

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是否合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对该项制度合理性的评判。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与作用很多,而从伦理性角度衡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价值集中体现为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公正与正义、公平、公道是同一个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尽管众说纷纭,但人们普遍认可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对每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其原则是等利或等害交换。包括以下五条分原则:(1)品德原则:按照品德分配权利;(2)才能原则:按照才能分配权利;(3)需要原则:按照需要分配权利;(4)平等原则:分配给每个人同等的权利;(5)贡献原则:按照贡献分配权利。

就高校而言,能够为社会民众提供的权利是受教育权和在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但由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必须采用某种标准来确定谁有资格享受这种权利。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招生中实行的是才能原则,即以高考成绩作为能否进人大学的标准。尽管高考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才能,但由于品德的难以确切考察,紧缺的教育资源无力满足庞大的教育需求,贡献原则对基本上还未有什么社会贡献的学生的不适用性,才能原则遂成为相对公正的原则而为绝大部分人所接受。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后,从教育资源分配的广泛性看,比起只有少数人能享受这一资源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公正。同时,由于教育为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能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原来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因而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意味着能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我国迅速确立并开始实施,结果,一部分根据才能原则获得大学人学资格的学生却因经济困难被挡在了大学校门之外。这一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弱势群体便不可能通过大学教育改善生存状态,大学教育实现社会公正的功能也不复存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以经济困难的高校在校生为资助对象,为他们通过大学教育改善生存状态提供保障,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因此是合理和有价值的。

2.救助的伦理关怀特性

国家助学贷款的设立、内容,以及具体操作,都带有明显的伦理关怀特性。

首先,国家助学贷款的设立,大幅度扩大了资助困难大学生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困难大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资助。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高校收费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采取切实措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学,也成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此,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助学体系。但是,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上学所需费用上升等因素,单靠“奖、助、补、减”办法,已无法完全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作为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能申办,极大地提高了资助困难大学生的力度,扩大了资助面。

其次,为最大幅度地资助贫困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执行优惠政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无需担保,二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贴息一半,个人承担的利息数额很低。这些规定,对于因家贫而无力办理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等贷款方式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力的援助。

再次,在操作层面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表现出基于关怀取向的灵活性。一是被纳人“绿色通道”制度。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允许先办理人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这有力地保障了一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费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顺利人学。二是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行。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充,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各省在大学生户口所在地办理的一种贷款业务。与在高校内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相比,实际上扩大了申请范围,具有更大的便利性。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伦理功能

制度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指导,是一定伦理

观念的实体化和具体化。但反过来看,制度在对利益关系进行规则化、强制化调节的同时也实现着某种伦理要求,具有明显的伦理功能。首先,制度以明确的方式把某种伦理要求直接表达出来,将发源于个体的善导向社会共同体一致同意并遵循的规范。例如,“诚信”是个体的一种品格,它一旦成为制度所标示的规则,便不仅是参与该项制度活动的个体应该遵守的,而且也是社会群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其次,制度以强制的方式对不符合伦理的行为进行惩治,从而达到扬善的目的。例如,当制度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惩治时,就是对诚信的褒扬,能够起到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实效。最后,制度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减少了道德实践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保证了道德行为的养成,使制度所标示的伦理规则最终完成向群体善的转变。这些功能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可以分别从个人和社会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来考察。

1.对借款大学生个人的伦理要求和行为约束

(1)自立自强。国家助学贷款的根本性质是“助援”,而不是福利。它对经济困难学生执行优惠政策,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大学学业,但并不免除他们的偿还义务。这既对学生提出了自立自强的要求,也是从制度上敦促他们做到自立自强。

(2)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一方面为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了顺利求学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对他们应尽的责任提出了要求。对于不负责任的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银行将停止发放贷款并清偿贷款本息。

(3)诚信。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凭自己的信用申请贷款,毕业就业后逐步归还贷款的制度。其基础是大学生的个人信用,因此对大学生的诚信,特别是信守还贷条款有明确的要求。不守信约的借款学生,将不仅不能继续享受贷款,还将承担违约责任,甚至法律责任。

2.对社会道德建设的推进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传递社会公正、自立自强、负责、诚信等价值观,并以强制性形式保证符合这些伦理规范的行为获得积极有利的结果,从而达到调节利益、规范行为的目的,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探索建立国家信用体系。从我国目前的状况看,发展市场经济,迫切需要建立各类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建立失信制约机制,用法律来规范信用关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和全社会统一的信用体系。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大学生群体为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对象,对于探索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1.伦理性的完善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伦理性方面的不足,首先表现为贷款银行对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就业前景不够理想的贫困学生甚至难以申领到国家助学贷款。这就严重影响了这一制度在救助和追求社会公正方面的意义,其根源在于政府救质与商业银行营利性质的冲突。当前,承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是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自负盈亏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它们必然要追求经济效益。国家助学贷款笔数多,贷款额少,银行管理每笔贷款的手续却一个都不能少,这必然增加了运营成本,银行不愿意办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银行在审批贷款申请时,考虑到申请人就业前景不明,未来还贷能力不明朗而不予办理,也是无可厚非。然而,政府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宗旨是保证贫困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以体现社会公正,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公益目的。政府只给政策和银行单独承担风险的运行方式,自然无法使救助惠及所有贫困学子。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如:设立政府专项教育贷款基金,用于补贴商业银行,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同时,尽可能增加教育投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的短缺。

其次,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由于考虑到毕业后的收人有可能偏低,而不敢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制订减免偿还贷款的政策。例如,对学业特别优秀者;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者;毕业后去老、少、边、穷地区工作者;遭遇天灾人祸者;终身患严重疾病或残疾者等,可以酌减部分或全部偿还额。这不仅有利于照顾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对于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社会作用也十分有效。

2.伦理功能的完善

篇7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商业银行部属高校贫困生地属高校贫困生信息不对称博弈

1问题的提出

政府有关部门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新办法”),并在部属高校的实施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地属高校(省属、市属高校之统称,下同)的实施过程中,显然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冷遇。一年走来,步履维艰,至今年8月,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仅占新增贫困生总数24.44%;审批贷款金额51.5亿元,仅占计划贷款总额32.2%;另外,全国有8省市区“毫无作为”。2005年度新生已入学,全国在校贫困大学生,超过2/3两手空空。学校收不齐学费,教育何以为继?学生无力交学费,何以安心学习?

严峻的问题摆面前。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正确答案,将严重影响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新办法遇挫的根本原因

对于新办法实施遇挫,教育部认为,第一,是地方政府及有关银行思想重视不够,没有把国家长远利益放在心上;第二,国家对贷款银行的风险补偿已作充分考虑与安排,银行不应谨小慎微;第三,大学生是一国中素质最高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人生最重要关口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绝不至于忘恩负义、不讲信用,因此,对风险估计不应过高;第四,随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不诚信者名单将被公布,恶意违约将被遏制,因此,今天的违约率不代表明天的违约率;第五,国家即便用大批人才换一堆呆坏帐,也比用一堆呆坏帐换破铜烂铁强,因此,不要低估国家核销助学贷款呆坏帐的可能性。

为保障新办法的有效实施,教育部备下了两记“杀手锏”:一是五条“招招见血”的惩罚措施,二是若惩罚无效,将问题上交。

对于新办法实施所遇挫折,如果排除“所有贫困大学生免费上大学”或“政策性贷款政府扛,银行只收手续费”选择,那么,正确做法是: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新办法实施之所以遇挫,根本原因在于:新办法面对的是一个利益体多元化社会,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都会根据其自身利益作出行动策略的相应选择,而新办法不能满足多数利益体(银行、地方政府、地属高校)的利益需求。

其实,助学贷款政策当初走的就是利益体一元化思路,表现为国家指定国有商业银行向贫困大学生发放信用贷款。4年后,银行用停贷告诉政策制定者:中国已进入利益体多元化时代。于是,2004年出台的新办法又回到利益体多元化的思路上:依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给付一定比例风险补偿金,采用招投标方式,通过各商业银行对利益舍取的选择,确定贷款银行。

出现策略选择,标志博弈发生。有一门理论学科叫博弈论,它研究的对象正是:利益相关的理性参与者怎样根据自身利益做出不同行动策略选择,而不同行动策略又如何相互作用。博弈的英文为game,但不是中文“儿童游戏”的意思,是指至少两个以上参与者(或称“局中人”),遵循一定规则,选择不同策略,进行以赢(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活动。

由于给付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是政府行为,所以,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个博弈,共有七个参与者:中央政府、部属高校、部属高校学生、地方政府、地属高校、地属高校学生、银行。这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两对博弈:银行与部属高校贫困生以及银行与地属高校贫困生的博弈。

3新办法为什么适用部属高校贫困生

在银行与部属高校贫困生的博弈里,银行与学生各有两个行动策略选择:贷与不贷、还与不还。若贷款学生违约率高,银行不贷,违约率低则贷。设,贷款学生违约率低时银行收益为5,违约率高时银行收益为2。对学生而言,借钱若能不还,收益从表面看无疑最大,但却受良心和社会舆论谴责,甚至可能“吃官司”,而这也是一种“失”。尤其对在大型企事单位工作,在国家机关、单位任职的贷款人来说,良好的诚信记录不仅有助于职位升迁,而且更有易获银行贷款等好处,因此违约的损失比守约大得多。大型企事单位、国家机关单位是部属重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选,而后者同时也是前者的首选。因此,部属重点大学的贫困生,绝大多数有着还款的正常、良好的主观意愿。这时,唯一制约其还款行为的是还款能力。那么,部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两年后有无还款能力呢?应该说,不仅有,并且还比较轻松。理由恕不赘述。因此,若设部属重点高校学生还款收益为5,违约得不偿失,收益为2,则支付矩阵为:

学生

银行

还款

违约

贷款

5,5

2,2

不贷款

2,5

2,2

就是说,本博弈有惟一纳什均衡(5,5),因而博弈结果是可预测的:在国家提供风险补偿的条件下,银行愿意向部属高校贫困生发放贷款,尽管贷款人没有抵押、没有信用记录评估。而部属重点大学的贫困生则既有还贷意愿又有还贷能力。这时,贷款无须行政命令,还款无须强制执行。这就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得以在部属高校顺利实施的原因。

什么是纳什均衡?通俗地说,纳什均衡是指:给定你的策略我的策略是我多种选择中最优的;给定我的策略,你的策略也是你多种选择中最优的。

4新办法为什么不适用地属高校贫困生

新办法之所以适用部属高校是因为博弈参与者双方信息对称,博弈有惟一纳什均衡。能形成惟一纳什均衡的策略是纯策略。所谓“纯策略”,是指博弈参与者在其各自策略空间中选取的确定性策略。很遗憾,在银行与地属高校贫困生的博弈中,参与者双方信息并不对称,博弈只有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所谓“混合策略”,是指博弈参与者选取的策略在其策略空间上呈某种概率分布。由于没有惟一纳什均衡,因而博弈结果无法预测。

信息不对称有两种表现:一是知己不知彼,即我的策略选择我知,对方的策略选择我不知;二是知彼不知己,即对方的策略选择我知,但却不知自己最后会做何种策略选择。

银行与地属大学贫困生的博弈符合以上第二种。由于国家要求银行必须向所有贫困生放贷,所以,在与地属大学贫困生的博弈中,银行的策略选择已为贫困大学生所知;但贫困大学生6年后的最终策略选择,不仅银行不知,甚至连贫困大学生自己也不知——即便贷款时从内心抱定“一定要还”的贫困大学生,最终的策略选择也极可能是“能不还就不还”或“能少还就少还”。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

假设所有贫困大学生均有守约的真实意愿,则其最终是否违约取决以下因素:

(1)就业的难易程度因素。已知2004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73%,由于部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则地属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必低于70%,而地属大学贫困生就业率会更低;

(2)收入水平高低因素。此因素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能否就业于高收入水平的行业或部门,二是工作岗位上能力表现高低。很显然,在此两项上,地属高校贫困生均劣于部属重点高校贫困生。同理,地属高校中,市属高校贫困生又劣于省属高校贫困生。

据媒体报道,2005年广东人才市场,大学本科毕业生试用期月工资最低仅500元。

(3)心理健康水平因素。此因素影响还贷意识。另外,由于地属大学贫困生在就业环境中处于劣势,故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工作能力表现的影响,要比部属重点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得多。

(4)就业后经济负担因素。在这点上,中国有着特殊国情。国外,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发达国家农民收入水平甚至高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而我国农村,不仅收入水平低、家庭子女多,而且贫困农民又把上大学当作改变孩子及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加之或由于遗传因素或由于家庭影响因素,贫困家庭只要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就往往不止一个,故令此类家庭更少劳动力,经济负担畸重;于是,一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背后,往往无一例外,就是一个负债累累,处于赤贫状态的家庭;因此,贫困大学生就业后的收入,如果首先不是用于还贷而是救家用之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大学生毕业后,哪个不要面对结婚、生子,哪个不渴望过上体面、手头不再拮据的生活?要求10年之内还清贷款,比照国外20年期限,经济负担明显偏重;

(5)社会影响因素。此因素指违约的道德底线,主要取决于:①社会腐败现象(尤其银行系统贪污、侵占等犯罪)的影响程度;②“知恩图报”、“君子爱材,取之有道”等传统美德约束力;③“个人利益至上”的商业意识的影响力;如“我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远超过这么点钱”、“国家这么大,不会在乎这点钱”等;④违约行为的从众心理作用程度。在这里,违约者数量和知晓度将对违约个体从众心理的发生起很大作用,如“那么多人都不还,我还犯傻”等。

(6)社会制约措施因素。个人征信系统无疑将是有效的社会制约措施,但不应对这个系统寄予过高期望,因为个人征信系统对于遏制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毕竟只起辅助作用。个人征信系统对于理性、还贷能力强者有效,而对非理性、还贷能力弱者无效。把遏制助学贷款违约的希望寄托在个人征信系统上,如同把消除贪污受贿的希望寄托在“贪污受贿检举惩治办法”上一样。要知道,在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寸步难行的美国,助学贷款拖欠率曾有高达22.4%的记录。

请注意,“个人征信系统”与“个人信用体系”是两个外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如果说个人征信系统只能做到不诚信者在银行贷不到款,那么个人信用体系则还能令他从私人处借不到钱、在民企里找不到工作、在社会上被人瞧不起。因此,对于国家助学贷款,若不能在伦理道德、社会舆论、奖惩制度基础上有效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则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有限。

个人征信系统“杀手锏”主要有四:一是公布违约者名单(局限:切勿众,众则更众),二是违约者不能用银联卡领取工资(局限:现金不可吗?借用家人卡如何?),三是违约者不能贷款买车买房(局限:不贷如何?用家人名义又如何?),四是违约者难隐身(局限:贷款一点不还、全部不还者寡。区区数千元,不过万把块,不隐又如何?谁来追?追贷成本几何?)。可以预料,尽管个人征信系统能起一定制约作用,但对于恶意或迫不得已的违约者,作用有限。

以上六个因素导致了助学贷款博弈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参与者信息对称与否,对其行动策略的选择有很大影响。信息对称的博弈,允许参与者努力争取各自支付(收益)最大,而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只能力求预期支付最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前者让参与者“两利相权取其大”——尽可能多赢利;后者令参与者“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求多赢利,只求不亏或少亏。

用“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说明信息不对称博弈的策略选择特点。

当诸葛亮端坐城头,焚香弄琴,城门大开时,司马懿有两种行动策略选择:或攻城或退兵。此时,诸葛亮拥有全部信息:①己方军士2500,敌方大军15万;②敌方若攻城,守城是死,弃城亦亡;③对方深知自己一贯做事风格。而此时司马懿信息量少于诸葛亮,但并不明显,仅不确知城内兵员多少。

大兵压城,进退维谷。诸葛亮制订出了令他死里逃生、名垂千古的妙计:加剧信息不对称,以降低司马懿对攻城收益的评估,促使其做出退兵比攻城预期支付(收益)更大的相反判断。诸葛亮成功了。司马懿所拥有的那点信息,反而被利用来加剧信息不对称。当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状,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答:“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司马懿错了吗?没错。在不明了对方行动策略支付如何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只能基于以前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分析、推测,从而选择自己预期支付最大的行动策略。因此,司马懿根据他对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了解,做出退兵的策略选择是负责任的:不求完胜,但求不败。这就是在信息不对称博弈中,劣势参与者行动策略选择的特点。古往今来,此类案例俯拾皆是。今天,任一女子在一间明码非实价的时装店看中了心仪的时装,即便非买不可,无一例外,都会尽力让店主相信:此物于她可有可无。为什么?就是为了制造信息不对称,并让店主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令店主不敢出高价!

了解了信息不对称博弈的行动策略选择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行不愿向地属高校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因为即便贷款人确有良好的还贷意愿,但意愿最终能否实现,受太多因素干扰,无法预测,更何况还有2000年以后助学贷款的还款不良记录佐证。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自然有追求利润动机和保护资金安全的需要,这是正常的。即便这是一出21世纪的空城计(贷款人最后都按时还贷),现时银行尽量不贷或少贷的策略选择与当年司马懿退兵的选择一样,可以理解,无可厚非。当年谁要强迫司马懿攻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魏蜀玩的不是“非合作性博弈”。同理,今天即便有一道行政命令压商业银行放贷而没有一纸契约保证商业银行可能的损失得到补偿,那么,可以肯定,国家助学贷款向地属高校贫生的发放是绝对不可能长久的。

5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在部属高校较为顺利的原因是:部属高校贫困生拥有比省属、市属高校贫困生更优的还款保障资源。所以,若要根本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就必须努力改善制约地属高校贷款人履约意愿的六大因素,并深入了解人类的博弈天性,制定符合博弈规则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黄涛.博弈论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商业银行 部属高校贫困生 地属高 校贫困生 信息不对称博弈

1 问题的提出

政府有关部门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新办法”),并在部属高校的实施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地属高校(省属、市属高校之统称,下同)的实施过程中,显然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冷遇。一年走来,步履维艰,至今年8月,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仅占新增贫困生总数24.44%;审批贷款金额51.5亿元,仅占计划贷款总额32.2%;另外,全国有8省市区“毫无作为”。2005年度新生已入学,全国在校贫困大学生,超过2/3两手空空。学校收不齐学费,教育何以为继?学生无力交学费,何以安心学习?

严峻的问题摆面前。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正确答案,将严重影响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新办法遇挫的根本原因

对于新办法实施遇挫,教育部认为,第一,是地方政府及有关银行思想重视不够,没有把国家长远利益放在心上;第二,国家对贷款银行的风险补偿已作充分考虑与安排,银行不应谨小慎微;第三,大学生是一国中素质最高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人生最重要关口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绝不至于忘恩负义、不讲信用,因此,对风险估计不应过高;第四,随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不诚信者名单将被公布,恶意违约将被遏制,因此,今天的违约率不代表明天的违约率;第五,国家即便用大批人才换一堆呆坏帐,也比用一堆呆坏帐换破铜烂铁强,因此,不要低估国家核销助学贷款呆坏帐的可能性。

为保障新办法的有效实施,教育部备下了两记“杀手锏”:一是五条“招招见血”的惩罚措施,二是若惩罚无效,将问题上交。

对于新办法实施所遇挫折,如果排除“所有贫困大学生免费上大学”或“政策性贷款政府扛,银行只收手续费”选择,那么,正确做法是: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新办法实施之所以遇挫,根本原因在于:新办法面对的是一个利益体多元化社会,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都会根据其自身利益作出行动策略的相应选择,而新办法不能满足多数利益体(银行、地方政府、地属高校)的利益需求。

其实,助学贷款政策当初走的就是利益体一元化思路,表现为国家指定国有商业银行向贫困大学生发放信用贷款。4年后,银行用停贷告诉政策制定者:中国已进入利益体多元化时代。于是,2004年出台的新办法又回到利益体多元化的思路上:依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给付一定比例风险补偿金,采用招投标方式,通过各商业银行对利益舍取的选择,确定贷款银行。

出现策略选择,标志博弈发生。有一门理论学科叫博弈论,它研究的对象正是:利益相关的理性参与者怎样根据自身利益做出不同行动策略选择,而不同行动策略又如何相互作用。博弈的英文为game,但不是中文“儿童游戏”的意思,是指至少两个以上参与者(或称“局中人”),遵循一定规则,选择不同策略,进行以赢(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活动。

由于给付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是政府行为,所以,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个博弈,共有七个参与者:中央政府、部属高校、部属高校学生、地方政府、地属高校、地属高校学生、银行。这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两对博弈:银行与部属高校贫困生以及银行与地属高校贫困生的博弈。

3 新办法为什么适用部属高校贫困生

在银行与部属高校贫困生的博弈里,银行与学生各有两个行动策略选择:贷与不贷、还与不还。若贷款学生违约率高,银行不贷,违约率低则贷。设,贷款学生违约率低时银行收益为5,违约率高时银行收益为2。对学生而言,借钱若能不还,收益从表面看无疑最大,但却受良心和社会舆论谴责,甚至可能“吃官司”,而这也是一种“失”。尤其对在大型企事单位工作,在国家机关、单位任职的贷款人来说,良好的诚信记录不仅有助于职位升迁,而且更有易获银行贷款等好处,因此违约的损失比守约大得多。大型企事单位、国家机关单位是部属重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选,而后者同时也是前者的首选。因此,部属重点大学的贫困生,绝大多数有着还款的正常、良好的主观意愿。这时,唯一制约其还款行为的是还款能力。那么,部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两年后有无还款能力呢?应该说,不仅有,并且还比较轻松。理由恕不赘述。因此,若设部属重点高校学生还款收益为5,违约得不偿失,收益为2,则支付矩阵为:

学生

银行

还款

违约

贷款

5, 5

2, 2

不贷款

2, 5

2, 2

就是说,本博弈有惟一纳什均衡(5,5),因而博弈结果是可预测的:在国家提供风险补偿的条件下,银行愿意向部属高校贫困生发放贷款,尽管贷款人没有抵押、没有信用记录评估。而部属重点大学的贫困生则既有还贷意愿又有还贷能力。这时,贷款无须行政命令,还款无须强制执行。这就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得以在部属高校顺利实施的原因。

什么是纳什均衡?通俗地说,纳什均衡是指:给定你的策略我的策略是我多种选择中最优的;给定我的策略,你的策略也是你多种选择中最优的。

4 新办法为什么不适用地属高校贫困生

新办法之所以适用部属高校是因为博弈参与者双方信息对称,博弈有惟一纳什均衡。能形成惟一纳什均衡的策略是纯策略。所谓“纯策略”,是指博弈参与者在其各自策略空间中选取的确定性策略。很遗憾,在银行与地属高校贫困生的博弈中,参与者双方信息并不对称,博弈只有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所谓“混合策略”,是指博弈参与者选取的策略在其策略空间上呈某种概率分布。由于没有惟一纳什均衡,因而博弈结果无法预测。

信息不对称有两种表现:一是知己不知彼,即我的策略选择我知,对方的策略选择我不知;二是知彼不知己,即对方的策略选择我知,但却不知自己最后会做何种策略选择。

银行与地属大学贫困生的博弈符合以上第二种。由于国家要求银行必须向所有贫困生放贷,所以,在与地属大学贫困生的博弈中,银行的策略选择已为贫困大学生所知;但贫困大学生6年后的最终策略选择,不仅银行不知,甚至连贫困大学生自己也不知——即便贷款时从内心抱定“一定要还”的贫困大学生,最终的策略选择也极可能是“能不还就不还”或“能少还就少还”。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

假设所有贫困大学生均有守约的真实意愿,则其最终是否违约取决以下因素:

(1)就业的难易程度因素。 已知2004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73%,由于部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则地属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必低于70%,而地属大学贫困生就业率会更低;

(2)收入水平高低因素。 此因素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能否就业于高收入水平的行业或部门,二是工作岗位上能力表现高低。很显然,在此两项上,地属高校贫困生均劣于部属重点高校贫困生。同理,地属高校中,市属高校贫困生又劣于省属高校贫困生。

据媒体报道,2005年广东人才市场,大学本科毕业生试用期月工资最低仅500元。

(3)心理健康水平因素。 此因素影响还贷意识。另外,由于地属大学贫困生在就业环境中处于劣势,故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工作能力表现的影响,要比部属重点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得多。

(4)就业后经济负担因素。 在这点上,中国有着特殊国情。国外,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发达国家农民收入水平甚至高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而我国农村,不仅收入水平低、家庭子女多,而且贫困农民又把上大学当作改变孩子及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加之或由于遗传因素或由于家庭影响因素,贫困家庭只要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就往往不止一个,故令此类家庭更少劳动力,经济负担畸重;于是,一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背后,往往无一例外,就是一个负债累累,处于赤贫状态的家庭;因此,贫困大学生就业后的收入,如果首先不是用于还贷而是救家用之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大学生毕业后,哪个不要面对结婚、生子,哪个不渴望过上体面、手头不再拮据的生活?要求10年之内还清贷款,比照国外20年期限,经济负担明显偏重;

(5)社会影响因素。 此因素指违约的道德底线,主要取决于:①社会腐败现象(尤其银行系统贪污、侵占等犯罪)的影响程度;②“知恩图报”、“君子爱材,取之有道”等传统美德约束力;③“个人利益至上”的商业意识的影响力;如“我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远超过这么点钱”、“国家这么大,不会在乎这点钱”等;④违约行为的从众心理作用程度。在这里,违约者数量和知晓度将对违约个体从众心理的发生起很大作用,如“那么多人都不还,我还犯傻”等。

(6)社会制约措施因素。个人征信系统无疑将是有效的社会制约措施,但不应对这个系统寄予过高期望,因为个人征信系统对于遏制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毕竟只起辅助作用。个人征信系统对于理性、还贷能力强者有效,而对非理性、还贷能力弱者无效。把遏制助学贷款违约的希望寄托在个人征信系统上,如同把消除贪污受贿的希望寄托在“贪污受贿检举惩治办法”上一样。要知道,在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寸步难行的美国,助学贷款拖欠率曾有高达22.4%的记录。

请注意,“个人征信系统”与“个人信用体系”是两个外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如果说个人征信系统只能做到不诚信者在银行贷不到款,那么个人信用体系则还能令他从私人处借不到钱、在民企里找不到工作、在社会上被人瞧不起。因此,对于国家助学贷款,若不能在伦理道德、社会舆论、奖惩制度基础上有效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则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有限。

个人征信系统“杀手锏”主要有四:一是公布违约者名单(局限:切勿众,众则更众),二是违约者不能用银联卡领取工资(局限:现金不可吗?借用家人卡如何?),三是违约者不能贷款买车买房(局限:不贷如何?用家人名义又如何?),四是违约者难隐身(局限:贷款一点不还、全部不还者寡。区区数千元,不过万把块,不隐又如何?谁来追?追贷成本几何?)。可以预料,尽管个人征信系统能起一定制约作用,但对于恶意或迫不得已的违约者,作用有限。

以上六个因素导致了助学贷款博弈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参与者信息对称与否,对其行动策略的选择有很大影响。信息对称的博弈,允许参与者努力争取各自支付(收益)最大,而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只能力求预期支付最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前者让参与者“两利相权取其大”——尽可能多赢利;后者令参与者“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求多赢利,只求不亏或少亏。

用“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说明信息不对称博弈的策略选择特点。

当诸葛亮端坐城头,焚香弄琴,城门大开时,司马懿有两种行动策略选择:或攻城或退兵。此时,诸葛亮拥有全部信息:①己方军士2500,敌方大军15万;②敌方若攻城,守城是死,弃城亦亡;③对方深知自己一贯做事风格。而此时司马懿信息量少于诸葛亮,但并不明显,仅不确知城内兵员多少。

大兵压城,进退维谷。诸葛亮制订出了令他死里逃生、名垂千古的妙计:加剧信息不对称,以降低司马懿对攻城收益的评估,促使其做出退兵比攻城预期支付(收益)更大的相反判断。诸葛亮成功了。司马懿所拥有的那点信息,反而被利用来加剧信息不对称。当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状,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答:“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司马懿错了吗?没错。在不明了对方行动策略支付如何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只能基于以前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分析、推测,从而选择自己预期支付最大的行动策略。因此,司马懿根据他对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了解,做出退兵的策略选择是负责任的:不求完胜,但求不败。这就是在信息不对称博弈中,劣势参与者行动策略选择的特点。古往今来,此类案例俯拾皆是。今天,任一女子在一间明码非实价的时装店看中了心仪的时装,即便非买不可,无一例外,都会尽力让店主相信:此物于她可有可无。为什么?就是为了制造信息不对称,并让店主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令店主不敢出高价!

了解了信息不对称博弈的行动策略选择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行不愿向地属高校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因为即便贷款人确有良好的还贷意愿,但意愿最终能否实现,受太多因素干扰,无法预测,更何况还有2000年以后助学贷款的还款不良记录佐证。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自然有追求利润动机和保护资金安全的需要,这是正常的。即便这是一出21世纪的空城计(贷款人最后都按时还贷),现时银行尽量不贷或少贷的策略选择与当年司马懿退兵的选择一样,可以理解,无可厚非。当年谁要强迫司马懿攻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魏蜀玩的不是“非合作性博弈”。同理,今天即便有一道行政命令压商业银行放贷而没有一纸契约保证商业银行可能的损失得到补偿,那么,可以肯定,国家助学贷款向地属高校贫生的发放是绝对不可能长久的。

5 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在部属高校较为顺利的原因是:部属高校贫困生拥有比省属、市属高校贫困生更优的还款保障资源。所以,若要根本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就必须努力改善制约地属高校贷款人履约意愿的六大因素,并深入了解人类的博弈天性,制定符合博弈规则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黄涛.博弈论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助学贷款政策;不足;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05-02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个弱势群体――贫困学生,引起了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及高校的广泛关注。为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继诸多扶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出台后,国家又推行了一个集政策、福利、教育和金融为一体的复杂混合工具――国家助学贷款。此举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工作,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国家助学贷款历程

自1999年到2007年,全国已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05.6亿多元,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有240.5万多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推行,圆了许多贫困学生的大学梦,但获贷学生及获贷金额与国家预期目标还相差甚远。

2 国家助学贷款方案设计存在不足

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贷款学生给予了更优惠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经办银行的积极性,比原有政策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并非尽善尽美,在方案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

2.1 还本付息方案上存在弊端,难以检测借款学生的诚信度

新的贷款政策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由财政全部予以贴息,毕业后100%自付贷款利息。但是,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毕业生的择业期延长,甚至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依然靠父母或亲友接济。由于借款学生在校期间不支付贷款利息,未养成自觉交纳利息的良好习惯,导致拖欠本息情况严重。

2.2 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新的贷款政策规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这一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经办银行的积极性,使得获贷学生人数及金额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借款学生毕业后分布广泛,对不良贷款的追收成本高,甚至无法追收,经办银行仍然面临一定的风险。另外,风险补偿金的建立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同程度上压抑了高校的积极性。

2.3 采取招标方式确定贷款经办银行

以前各高校要自己寻找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现在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由于助学贷款是一项利润低、成本高、风险大的业务,银行间互相推诿,招投标工作难以实施。从实施三年的情况来看,部属院校的招标比较顺利,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高校,由于种种原因,银行竞标不积极,往往出现流标现象,最后只能是由政府指定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也就是说用政府手段干扰经济活动。

3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信用数据库

银行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一方面是执行国家的政策,另一方面要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因而要依托现达的电子信息网络,任何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在何单位,其工薪收入都必须通过转账进入个人信用卡账户,而银行个人信用卡开户又必须以其个人终生唯一的信用号码(公民身份证编码)为依据。这样,借款学生不管其工作流动性多大,银行均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交流及时掌握借款人的经济及收入,从而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大力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圆大学梦,为顺利完成学业而申请贷款,无论是学校所在地,还是生源所在地贷款,只要能简单、方便、快捷获贷则可。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则可在学生报到前去办理贷款业务,既方便又快捷。另外,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能很简便地找到借款学生的家长及亲友,了解其毕业后行踪,不讲诚信的借款学生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优点主要有:贫困学生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可以及时到银行办理助学贷款事宜,方便快捷,有利于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入学难问题;经办银行接近申贷学生家庭,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其家庭收入和信用等情况;申贷者家庭居住地相对固定,可以保持长期的联系及监督;在申贷担保(见证)上有更大的弹性,既可采取资产抵押方式管理,亦可采取父母或亲友甚至是所在乡(镇)、村(居委会)为申贷人做担保(见证)人。这样既强化了家庭、社会对借款学生的制约,也形成了一个社会监督网,有利于贷后管理和贷款清收,既减少了贷款成本,又降低了贷款风险。

3.3 规范对银行的管理

学生申请贷款只要手续完备,所有银行都可以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同时要保证银行像发放住房贷款一样从中获益。所以应尽量缩小此项业务与其他业务在收益方面的差异,只有这样,银行才会为有贷款需求的特困生解决贷款问题,并且保持积极性,而不是简单地尽社会责任和公益义务。

3.4 加强贷后管理,适当延长还贷年限

篇10

关键词:助学贷款 诚信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91-02

国家助学贷款是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高校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措施,也是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1999年开始试行,2000年全国开始推行,但是在2003年由于贷款学生的违约率超过了20%,所以商业银行暂停了助学贷款项目。针对这些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改进和完善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然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已毕业大学生的还贷款率太低,出现了信用危机,已使得这项政策的执行面临困境。“诚信”已成为当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言而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诚信就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是推崇以诚信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已成为规范和约束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标准,诚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目前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生贷款还未进入偿还本金的阶段,只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学生违约。另外,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有不少学生使用虚假的家庭贫困证明,以达到取得国家助学贷款或其他资助方式的目的。由于城市生活水平的差异,各个区域对贫困认定标准不一致,给高校认定贫困学生造成困难。同时,许多贷款学生在毕业前与银行签订的还款确认书中,留存的电话不属实,毕业后去向填写不正确。这些都导致无法与贷款学生及时联系和催缴贷款,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乃至整个社会的信誉都带来不良影响。

以拖欠学杂费为由等待助学贷款的发放。目前,高校存在着学生无故拖欠学杂费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在拖欠学费的学生中,有的并非真的家庭困难,他们一边打着手机、玩着电脑,穿着名牌,一边又称没钱交各种学费;有的学生看见别人不交,认为自己交了会“吃亏”,也加入了“跟风者”的行列。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的确出现了许多不诚信的现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会受到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影响。社会上的生产经营者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使用过期作废或者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假材料,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获取暴利;社会上诚信文化的缺失,文化市场盗版迭出,屡禁不止;学术界的学术腐败,尤其是守信者得不到相应鼓励和收益,不讲信用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某些范围内成了受益者。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上诸多不诚信的现象,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影响,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投机取巧,失信于人,而且失信惩罚机制的不完善和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使失信者不能得到相应制裁,助长了大学生淡漠诚信的心理。

2.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目前校园里的大学生不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习惯了自己被宠爱的生活,忽视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知道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所在,缺乏对学习认真的态度,以至于出现荒废学业,上网、谈恋爱成风的情况。一些大学生当发现自己作出错误的行为后,不能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极力推卸和隐瞒。还有许多大学生认为各种证书、文凭等才是最主要的,因为考试分数直接与评优、评奖学金等直接挂钩,使大学生表现出来重物质利益、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诚信在内的许多道德原则。很多大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独立生活,生活经历也都是学校与家庭之间,他们对于现实社会很难全面的理解与认识,缺乏理性的思维与分析选择能力,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不良思想的影响。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再加上学业与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从而导致他们失去诚信观念,作出与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虽然有的同学也能认识到诚信道德的重要性,说起诚信也是头头是道,但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言行不一致,这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意志力差。

三、应采取的对策

1.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程序。贷前,学生户口所在地的相关部门应仔细调查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贷中,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将学习不努力,有记过处分及退学等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经办银行;贷后,加强毕业生还款追踪工作,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

2.建立奖惩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诚信需要教育和培养,但也需要一套监督与制约的体系,从制度上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对诚实守信者进行鼓励与奖励,实现荣誉的驱动效应,促使诚实守信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不诚信大学生的惩罚力度,对周围的同学也产生威慑的作用,使大学生远离失信,固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逐渐地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违约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等公共媒体对其进行曝光,并记录,在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各商业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其他种类的贷款。

3.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在学生入校后,可以鼓励学生签定诚信保证书,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主要记录学生的在校情况,如学生的图书借阅及归还、考试信用度、学费缴纳、助学贷款等信用情况,每学期由各个相关部门填写学生的信用记录卡,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并对每位学生的信用情况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可以将信用等级列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当中,信用等级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奖学金、保送、选拔学生干部、推荐入党等相挂钩,加强相互监督,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公布,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遵守诚信道德。

4.加强学习教育。学校应将大学生诚信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中,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从学生进入学校到学生毕业离校。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到参加各项活动等,都要把诚信融入教育过程当中,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5.扩大助学贷款的种类。将生源地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结合起来共同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由于借款学生家庭住址较为稳定,属地金融机构比较了解承贷人的经济状况及还贷能力,贷前调查的资料真实,减少了贷款考察的失误,这样可以使更多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6.营造诚信校园。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进入大学才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他们性格与道德品质的发展都会受到校园环境和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所以每一个大学生在校园里都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受教育者,另外一个是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育的作用,在校园里营造一种“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的校园氛围,使诚信深得每一位同学的内心,在潜移默化中使同学们受到教育。在校园里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报告、讲座、征文比赛等,让同学们积极参加,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与氛围。引导得到奖学金、助学贷款的学生回报社会,提高他们的感恩意识,灌输更多的诚信观念。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是一项关乎千百万莘莘学子命运前途的大事,也是国家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政府、学校和银行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解决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广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诚信为本,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助学贷款,并按照合同的要求,积极还贷,使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能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星,誉方,赵大炜.基于“一中心四机制”的大学生助学体系[J].西北师大学报,2005(4):12~13

2.曹洪彬.我国助学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

3.陆晓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4

4.陈志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功能缺失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

5.汤佳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2005

6.王路,李大健.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22~23

7.杜林.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D].同济大学,2006

8.胡小坤.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与制度创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机制设置与制度创新研究之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