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4:2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户外空间资源,优化幼儿活动内容,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适当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会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精心选择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体育活动。如跳跃区的袋鼠跳、助跑跳、跳格子、跳绳等。这些游戏都比较质朴、活泼,所以,这样的活动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同时根据主题的内容再挖掘生成一些新的体育游戏内容。同时,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优化体育活动器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教师在选择的体育器材时要避免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来优化选择。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幼儿的平衡性,教师选择内容有走跑区的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等等。在材料特征选择方面,幼儿会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当然,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以免发生争抢的现象。
三、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
在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体育活动内容要简单,规则单一,活动角色要少。中班设计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加强限制性,增加竞赛因素。因为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在不断地加强,知识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带有情节的游戏占很大的比重,游戏中的角色不断在增加,每个角色都可以有自己的动作和任务,游戏的规则数量大大增加,限制性也更强了一些,因此,大班体育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体现多样化,除了跑跳、追捕外,还要通过一定的障碍物,利用一些小型器械进行游戏。如果说将中大班的游戏方案放在小班幼儿来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就有了难度从而就退缩;如果说将小班的游戏特点放在中大班幼儿中进行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缺少了挑战性,各项动作发展也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年龄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某大班平时体育游戏活动有基础,班内幼儿又都是从小中班升上来的,这时可根据他们学过的各项动作和体力情况选择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还要明确选编体育游戏的目的。课的基本部分前半部分是练习投掷动作,后半部分选用的游戏应该是流动量大的带有跑、跳动作的,结束部分则应选用活动量小的游戏。正是因为体育活动的各部分对游戏量和动作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选编体育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一节课的各部分任务。因为游戏能激发幼儿园的情绪,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还有,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如果上午进行的是音乐课,则应选用活动量小一些的较安静的体育游戏;如果上午进行安静的语言课、计算课或是美工课等,户外体育活动时选编的应该是活动量较大的集体体育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如带有跑、跳动作的体育游戏。四、优化体育活动教学方法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加幼儿的求知欲,增强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常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适应身体能力的发展。比如,当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圈套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又如,练习双脚向前跳时,如果前面放置一条红带,或画一个圆圈,要求幼儿往这人标志物上跳,效果就更好。为了引起幼儿兴趣,可以适当加入竞赛性。如玩“看谁跑得快”“看谁先追上球”“哪一队站得快”等游戏,这种方法在大班使用的较多。
四、优化体育活动形式
幼儿体育活动要不拘一格,要将“体育活动”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挖掘民间传统游戏。生动、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能大大激发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分享着运动的快乐,使得传统文化在家庭、幼儿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如小班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形成旧游戏、新玩法,一物多玩、旧物新玩、多物一玩、多物合玩,可以进行老鹰捉小鸡、熊和石头人等游戏;中班幼儿则选择翻饼、烙饼、打沙包、攻城、传电等游戏;大班幼儿可开展跳竹竿舞、编花篮、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等。当然,大自然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的远足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能达到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感知春夏秋冬,感受自然本色,感受家乡之美,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五、总结
篇2
不少教师在重点实施体育游戏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体育技能的协调融入。有的体育游戏过于注重娱乐性,反而和教学内容产生了脱节,更淡化了体育技能的掌握目标,这对学生来说,虽然情绪是放松了,快乐也体验了,却在玩乐后不知道学了什么。这种情况即是本末倒置,体育游戏的实施要以教学基础为牵引,体育技能的融入要在游戏动作上找准平衡点,让游戏规则与运动技能重合于某点,让学生在游戏进行中熟悉技能,在技能掌握中投入游戏。此外,教师不但要设计好游戏的两面性催化力,还要做好启示性引导,清晰有序地将学生带入到运动重点中。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我提出先玩一个游戏“坐的快”,我让学生请出两个代表站在垫子前,比赛谁先在口令后坐到垫子上,然后我再和胜出的学生重新比赛。不同的是,我用一个利落的前滚翻动作“秒赢”了学生,学生们在一片惊讶声中也明白了这节课的重点,我告诉学生:“老师赢的诀窍就是低着头看天空。”也就是趴在垫在上从双腿间望天空的前滚翻“绝招”技巧,在游戏引导下练习效果异常令人满意。
二、增加人文信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虽然首要注重的是趣味性,但也不可脱离了深层次的引导,不然,游戏设计就容易流于浮夸,缺少内涵。体育运动绝不是“蹦跳几下,花力气,不用大脑”的简单思想所能概括的,也不仅仅是技能的比拼,力量的展示,更凝聚着体育运动独特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游戏中导入人文信息,更能发散出体育运动的深度价值。学生只有形成优秀的体育素养,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精神运动相结合,塑造人格魅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人文信息的导入要有针对性,要有情绪触动点,要有由浅入深的发散效果。例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时,不少学生不能面对“过杆”环节,害怕失败受伤的惧怕心理让他们放弃练习。我于是设计了“跃龙门”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能够顺利过杆则算作跃过龙门,如果失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如果自动放弃将没有机会,并且会拖小组的后腿。游戏果然凑效,原本心怀恐惧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也肯硬着头皮上阵了,一次不过杆的学生也鼓足全力准备第二次,学生们将鲤鱼跃龙门不畏困难的精神和集体竞争意识发挥到了最高点。
三、导入游戏评价,完善学生运动体验
篇3
论文关键词:太极拳之“气”初探
太极拳,理论系统、完整,拳法柔美、巧妙,习练者众多,在国际国内皆颇具影响力。然而,由于拳法传授者参差不齐,演练体会各异,导致对拳法、功法等讲解出现诸多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容易让习练者在认识上产生混乱,感觉无所适从。对太极拳运动中“气”的认识,就是其中差异较大的方面之一。我仅就自己多年来的演练实践与理论研究,对其谈谈自己的见解。
要搞清楚太极拳运动中“气”的问题。就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太极拳运动中是否存在“气”
可以肯定,太极拳运动中,是存在“气”的。历代太极拳家,也无不异常重视对“气”的培养和运用,这些从他们遗留下来的拳诀中可以得到证实:例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武禹襄的《十三总势说略》中的“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以及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练钢,何坚不摧。”陈鑫在《太极拳拳谱》中的“中气贯足,精神百倍”等等,都足以证明太极拳运动中,是有“气”存在的。并且,古代太极拳家,对太极拳运动中“气”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刻。
二、太极拳运动中“气”的存在形式
既然确定有“气”的存在,那么,气是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呢?在武术运动中,始终贯穿着“气”的运用,在绝大多数武术门派中,其基本功的训练体育论文,对“气”的训练,无不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经播出了一期硬气功师的技能表演,并借助相关仪器,对其能力的来源进行测试和探讨,气功师在做技能表演之前,都要做一番运功准备活动,俗称“运气”,这种气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医学专家进行了测试,让气功师躺在床上,然后运气,医学专家在专业仪器的帮助下,观察气功师体内的变化。通过观察发现,气功师在运功的时候,肠道中确实是有一股气流在运动,而不是沿气功师的意念,流转全身。另外,除了肺部的呼吸之气外,其他部位,并没有发现气的存在迹象,也就更不可能以意导气而气运全身。由此可以确定,练功中,确实有气,“气”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肺部的呼吸之气:二是腹部肠道内的流动之气、也称“内气”。其他部位的气感,只是一种由于意念的引导作用,肢体产生某种变化时人的感觉或者是幻觉。
三、太极拳运动中的“气”与一般意义上的“气”的差别
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用意不用力,呼吸与运动缓慢、均匀、柔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在意念的引导与支配下,浑然一体。在中国武术运动和各种气功中,都讲究“运气”、“以气催力”、“气沉丹田”等,那么,太极拳运动中所讲究的“气”和别的功夫所讲究的“气”是不是一回事呢?如何不是,又有何不同呢?
我认为,太极拳中的气,与其他门派的武功与气功中所说的气,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之处。相同之处是:都讲究肢体运动与呼吸的配合,都要按照一些特定的方法,进行科学、系统、长久的专门训练。通过训练,都会显著增强肺活量,都可以生成肠道中气的流动,既形成丹田之气。所不同的是,太极拳的呼吸,是在舒缓、自然的情况下,随着意念的引导作用,融入到技击招法中的,是意念引导下的全身筋骨节节贯穿、肢体在意念的引导下,神经系统和纤维组织进行定向传导、形成松合之力,柔似锦棉,发则迅猛,活而不软,强而不僵。意在形中,形由意发,意引气运,气行力发。因此,太极之气,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一种有形的气与无形的意相结合的整体,是身体各个部位密切的配合,是经过长期、科学的训练而形成的肢体神经迅速的传导,是肌肉纤维组织在意的引导下,力量的定向传输。
四、太极之气的培养
太极之气的培养,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行:一是进行桩功训练;二是套路训练;三是进行静功训练。
桩功训练体育论文,对太极拳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稳定心神、提高功力的重要训练手段,益处颇多。其四方面的功效尤其突出:
(一)、扎根筑基,稳定重心。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因此,自身重心的稳定性显得异常重要。重心不稳,脚下无根,难获取胜机会论文的格式。而要想具有扎实的下盘功夫,桩功训练必不可少。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桩功训练,可使腿部力量显著增长,并不断增强下盘的柔韧性、稳定性以及耐受力,逐步达到运转灵活、随遇平衡、落地生根之程度,为运动中保持自身的平衡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惟有此,方可拥有取胜之保障。
(二)、排除杂念,稳定心神。人间事繁杂,充满喜与忧。心装万般事,浮想无尽头。现实生活中,人的思维总是笼罩在繁杂的社会事务中,很难真正清净下来。而练拳则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全神贯注。只有做到练拳时“面前无人似有人”,方可达到交手时“面前有人似无人”。练拳中走神,形、神难以合一,是练拳者常犯之病。桩功训练,要求绝对入静,长期坚持练习,可收定心安神之效。这种心神的定力,对提高演练与技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舒缓自然,利于松柔。太极拳运动,从总体上来说,要求松、柔、缓、舒。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僵硬之力,因此,初习太极拳者,皆感自身僵硬、笨拙,毫无柔美之感,更难以掌握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之精要。而在桩功训练中,要求精神高度放松、肢体张弛有度,肢体运动松柔缓慢,因此,对肢体的松柔训练,大有裨益,有助于太极拳习练者,尽快完成由僵硬到松柔的转换。
(四)、控制气息,养生增功。呼吸,乃人先天自然之能。然而,功法中的呼吸,与平时之呼吸是有根本区别的,日常之自然呼吸,乃生存之常态,练功之呼吸,是为养生与增功,两者目的不同,方法各异,效果也大不相同。桩功中的呼吸,拥有特定的方法,许多功法中,对呼吸的要求是以意领气,呼吸均匀、细长。常加练习,可有效提高自身气息的控制能力,加大肺活量,保健养生,增强功力。
套路训练也称练拳架体育论文,同样是武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太极拳套路运动中,要求形神合一,松静、舒缓、自然,也就是常说的运动中要求松、柔、缓、舒,动中求静,从内来说,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种运动形式,对气的培养和训练,都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不少太极拳家把套路演练视为活步桩。
静功训练,多采用坐功训练方式,坐功是太极拳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较为高级的辅助训练形式,当然,初学太极拳者,修炼一下坐功,也大有裨益。古代太极拳家道:“坐功所养者,神气也。用神气而使为拳者,亦取其神能充塞天地。弥合乾坤,无物不载,无处不覆,无时无地不光明,其神气之力,大无穷也。”
由于受科学发展现状的制约,世界上还有诸多奥秘没有被人们所知和解开,许多东西,都有待于科学的验证。太极之“气”与其他事物一样,也需要太极拳家与科学家在今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对太极之“气”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推动太极拳的健康发展,更好的造福社会。
篇4
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虽然名目不同,然而二者之间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都是体育学科的一种,都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从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分析来看,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需要有一定的体育环境基础,高校体育需要有更多的体育项目、体育运动技术以及体育设备等等,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为社区体育服务,因此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能够更好的利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体育技巧,从而掌握好体育健身的方式方法,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也能有所提高,在未来进入到社会后,也可以更好的发展群众体育,这也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校体育,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各项活动在未来都需要在社区体育环境下开展,高校体育作为社区体育的基础,也为社区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更优质的体育项目,对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完善发展,就需要通过高校体育的发展来带动社区体育的不断进步,这样有利于社会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对社区、学校以及家庭等社会单位的体育活动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体育项目和体育竞技比赛中也有一定的共通性,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社区体育的发展也需要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们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也间接的带动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由于体育项目的共通性,学生们在高校时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在未来也会带到社区体育环境中,从而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而由于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将会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长远来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也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身体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发展脱节现状及问题
2.1学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但参与社区体育工作少
学校内体育教师及离退休的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比率很低,在职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里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比率极低,其参与积极性低于离退休人员。
2.2学校体育资源丰富,有效利用率低
大多数学校采取封闭管理。为了便于学校管理,体育场地通常6点以后就关门,无形中造成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浪费,不能与社区形成优质体育资源互利共享的相应。
2.3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受制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体育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体育设施、场地不均衡;二是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不均衡;三是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管理组织不均衡。
3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对策
3.1抓好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
在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过程中,要特别抓好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大学体育政策的对外宣传。另一方面要注意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以打造有影响的大型比赛,还可在每学期举办一个“体育文化宣传周”。同时,大学毕竟不同于社会,社区人员的大量进入对大学纪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所有进校人员的宣传管理,预防负面影响的产生,保证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后形成互动式良性发展。
3.2高校体育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对外开放,一个团体的发展需要对外开放,高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意识,不但要搞好校内的体育工作,还应为社区体育出谋献策积极参与,为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高校体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的策略,高校应对社区居民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提供不影响教学条件下的宽松政策,鼓励社区居民进校体育锻炼,对进行体育场馆锻炼者进行合理的收费,通过多种途径促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促使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3.3搭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合作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
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内的学校体育负责人和居民代表三方构成社区体育委员会。在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上,除少数必要的专职人员外,多数可由业余或兼职人员担任。在经费来源上,除少量的政府投入外,多数应由活动创收等市场渠道及企业的赞助来解决,组织机构的活动地点选择为社区内较有影响力的体育场馆,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进行会议交流,对开放中的有关事宜进行决策和管理,从而加强了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使其向经常化、规范化方面发展,从无序、松散向有序、有计划的趋势发展。
3.4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宏观调控
篇5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师生间的距离越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反之,如果师生间存在隔阂,学生就会连带不喜欢教师上的课,能动性自然就会下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采用“马蹄组合型”、“半圆组合型”多种空间的形态。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发地参与体育训练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形体语言来活跃课堂氛围,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气氛,正确处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主次关系。在接触过程中让学生认可教师,喜欢上教师,爱上体育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通过形体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方式是进行口头表述,其实,形体语言完全可以代替声音来完成教学这门艺术,完成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眼睛是心灵之窗,一个眼神往往会传递出不同的信息,通过调整眼神的视线、视阈、视角,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而且相比有声语言来说,形体语言更具有生动性。例如,教师在检查学生队列的时候要注意视角正视,让学生感觉“教师要讲话”,而且教师的视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眼睛,让学生感觉“教师正在关注我”,这样学生的表现会更加积极。同时,教师通过和学生的目光接触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一些情况,从而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三、利用示范动作保证课堂有效性
体育教学离不开示范动作,而示范动作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在学生学练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阶段内容的不同来调整身体动作,保证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垫排球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基础和对排球的了解,垫球的动作难免会不协调,这时教师就要进行亲身示范,保护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再比如,学生在学习一些体操中的技巧动作时,教师只有首先用熟练而又准确的动作给学生加以示范,才能消除他们怕难怕受伤的一些顾虑,同时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四、通过手势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6
关键词: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比较分析
1前言
当前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这一特点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上也、有所体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由于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成长环境,在体育消费动机方面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消费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某种消费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反映了消费者在生理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需求,实质上是消费者为满足某些需求进行消费行为的动力。【1】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愉悦身心、社会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追求等。但这种消费理念还不完全稳定体育论文,【2】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其消费行为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及攀比思想的影响,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2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五所普通高等院校随机抽取三个年级(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因毕业实习不作为调查对象)740名大学生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源地划分,其中农村340名,占45.9%;城镇327名,占44.2%;大城市73名,占9.9%。
表1 被试样本生源地情况一览表
生源地
农村
城镇
大城市
人数
340
327
73
百分比
45.9%
篇7
体育,作为一项全民参与、全球参与的活动,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将是未来体育运动发展的目标。一是体育发展国际化。随着奥运会的发展,体育运动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同时各国间的体育合作、综合开发等项目纷纷落地,也加剧了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二是体育发展社会化。体育运动,人人参与,体育不是“竞技”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通过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社会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三是体育人才的复合化。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但需要精通体育专业的人才对人们进行引导,更需要大量掌握体育运动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对人们的体育运动进行策划,指导人们参与体育锻炼。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终身体育思想进入到教学日程中,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但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理论上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而实际上仍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主线,未能真正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升学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教育从小学开始,始终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升学,而素质教育的发展未能全面推动起来,这造成了“重智育,轻体育”的局面,使得体育课程处于尴尬的副科境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要转变思想和观念,从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出发,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指引,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将“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结合起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扎实开展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锻炼习惯。
体育课程虽然一直贯穿着一个人的整个学校生活,陪伴着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但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迫于工作的紧张节奏和沉重压力,鲜有人坚持体育锻炼,从而没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都是按照同一个模式进行,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模式,传统的注入式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在每周仅有的90分钟内进行简单的体育项目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于机械化,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积极性的培养,从而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体育教材不实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综观高校体育教材,较大的篇幅多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要求,运动处方、运动损伤处理及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较少介绍,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为主的三大球类项目,而健身性、时尚性较强的健美操、瑜伽、武术、游泳、网球、跆拳道等项目,虽然不少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设施和师资匮乏,学生选课往往会出现部分项目人满为患,而部分项目无人选择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积极性增加了难度。
(四)单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都是以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水平的几乎唯一的评价方法,考试成绩说明一切。而体育课程的考试,主要以运动能力的高低、运动技术的优劣作为考评依据,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一心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标,部分学生甚至对体育学习形成心理负担,体验不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更无法对自身的其它非考核项目的体育优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亦谈不上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也就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向,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实意义。
(五)高校体育设施和场馆条件不足。
体育设施和场馆是保障体育教学能顺利开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不少高校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有的高校体育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更新不及时,甚至还存在着安全隐患;随着高校多年来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各高校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剧增的步伐,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及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
(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够。
体育锻炼,不应该仅局限在每周一次(90分钟)的体育课上,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正是由于这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原因,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缺少教师的指导,活动中容易形成惰性以至最终放弃;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提高个人就业技能上,从而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
三、对策分析
(一)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终身化。
体育教学的目标,绝不是为了通过某一项技能的考试,更不是为了在某一个体育项目上得冠军拿金牌,而是以培养锻炼习惯为方向,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为最终目标。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新时代的人才除了具有聪颖的智慧,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以终身体育锻炼取代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并终身坚持这一习惯,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实现体育教学方法人性化。
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突破单一的“讲解—示范—练习—考核”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为首要考虑方面,用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有效的宣传手段,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传授、指导,使学生把“要我锻炼”转变成“我要锻炼”的思想意识,从而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除了基础课,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而定,应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难度较低的体育项目,把课程内容安排得更丰富多样,把娱乐性和健身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健身性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难度小,易掌握,课堂气氛较活跃,健身、乐心的效果好,同时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大受欢迎。这一类课程应该坚持长期开展,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技能,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才能胜任各项体育项目的教学工作。
(四)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
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不能仅仅以体育基础项目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性为依据,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一些不可量化的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进步幅度等,也应纳入评价的范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出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学生的负担心理,不再害怕体育考试,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体育课程中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体验体育课带来的乐趣。
(五)实现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有效化。
为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增开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馆的建设必须要跟上步伐。有条件的要充分利用,不让体育设施成为荒废的摆设;条件不充分的要尽快加以改进;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门领导要大力支持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带头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六)实现体育课外活动组织化
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应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由学生在活动和竞赛中担任组织、服务、裁判等不同的角色,不仅能使课外活动有效地开展,也增加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服务精神。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成败,都应有一定的收获。汲取成功的经验,期许朝着更高的标准发展;改进活动中出现的不足,避免在以后的活动中再次出现失误。这样才能促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越办越精彩,学生才会越来越热爱体育运动。
四、结语
篇8
时下由于我国经济与物质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部分民众开始将生活重点放在享受与健康等精神层面,开始追求食品的健康,身体的健康,穿着健康等等。一时间健康成为国内大街小巷议论的主要话题。原有的以牺牲健康来获得物质报酬的行业及行为,备受国人敌对。在现实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执行使得很大部分的学生疏于锻炼,疲于作业与文化学习,使得部分学生的健康状况及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处于亚健康的状况,如出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性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或者厌倦一些事物等状况,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身心起到破坏作用。当前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重视健康的研究,已在原有三维健康观的基础上,提出五维健康观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和智力等。在中学阶段,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缓解亚健康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迁移学习、交往、工作等压力带给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的身心均处于健康状态,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因此,从事运动,关注健康已成为时下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未来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一理念会得以重视并称为主流教学理念。
二、未来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得以贯彻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流派主要以主智主义为主,这一教学流派更加注重于客观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习得,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意志。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评价的实施等等,均由体育教师来筛定,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体育教师为核心进行开展,忽视了学生在现实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利益与感受,学生仅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来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是当下我国主流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是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更加注重于学生的利益和感受,因此,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各级体育教师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关注于学生的利益和感受,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商榷,选择那些学生兴趣高,受到多数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也尽可能的人性化,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三、未来体育教学非智力因素得到重视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外的对于学习与工作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为,如果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壤,优良的种子只有播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很多专家和学者均认为体育教学过程尤其动手能力、克服苦难能力等均比其他课程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现实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便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共识,如在进行耐力跑的练习中,学生需要克服惰性,去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便会得以增强,在进行体育竞赛的过程中,队员与队员之间需要加以配合,精诚合作以战胜对手,因此可以在竞赛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竞争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协作精神等等。因此,在未来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会得以重视,会成为未来体育教学的侧重点之一。
四结语
篇9
国内学校体育长期以来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为片面的追求考试分数,体育被边缘化,甚至在有一些学校体育课被其它学科占用也时常发生,造成学生没有太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课程安排上灵活性较差,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较差。
2、中外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2.1、国外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美国属于实行学校教育分权制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负主要责任,在美国不同地方依据各个州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实施,这样在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上不同,使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呈多元性和灵活性。美国的体育课内容设置非常细致,仅中学教学计划就有10大类,包含冒险运动、体能运动、水上运动、团队运动等60多项,跑步、游泳、网球等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项目占47.6%,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使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氛围。日本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由原来的高度中央集权发展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个体需要为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增进体质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日本学校倡导快乐体育,学生下午放学后大大小小的足球场都是踢球的孩子。据了解这种生活模式已经盛行日本全国,学生放学后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外有很多学校的在录取时要看3个指标:一是看学生参与学校运动队的情况,二是看社会责任服务时间,三是看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水平测试成绩,这个只要达标即可,由此可以看出体育的重要性。
2.2、国内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以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增强体质两者协调发展,并贯穿于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上运用综合分类的方法进行安排,但在教学内容上还是较单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增强体质,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但是不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高校体育教育的模式主要采用了分层次型,选课型等,然而这些模式存在针对性不强,缺乏创新性等方面的不足。
3、中外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1、国外课程设置研究
国外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促进终身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在体质、精神、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其学校体育教育计划也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形式存在。美国的课程设置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具有娱乐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面也比较广。
3.2、国内课程设置研究
我国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长期以来都比较单一,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不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了兴趣。通过对中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发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注重技术教学,忽视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缺乏体育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4、中外体育教学评价的比较分析
4.1、国外体育教学评价分析
体育教学评价通过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保证教学活动向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美国主要通过运动技能和体能测试、书面测验、教师观察等手段,综合这些测验结果来决定学生的课程等级,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根据努力程度而不是根据结果进行奖励,体育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一种伴随一生的体育活动方式,强调体育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以及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肯定进步,奖励努力行为应是体育教学评价的追求目标。
4.2、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分析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对评价结果比较看重,而对于评价过程不够重视,这与国外的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差异性。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改变评价过多强调选拔功能,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及改进教学的功能。评价应该更多关注过程,能够使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协调配合。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我国学校体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下滑,儿童青少年身高低于日本、韩国,儿童的肥胖以及近视率不断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家庭方面看,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家长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对孩子要求很高,导致片面的追求考试分数,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第二,从学校方面看,一些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师资方面,许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人才匮乏,体育设施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常常出现“放羊式”教学现象。(2)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不完善。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较单一,在发展类型上虽然运用分层的教学模式,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3)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都是安排的必修课,学生的兴趣不高,自主选择性不强;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国外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个性,选修课与必修课协调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爱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学校体育课程应该科学的进行设置。(4)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在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过程中,发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对评价结果比较注重,而对于评价过程不够重视;与此相反国外发达国家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对评价的过程比较重视,而不会仅仅从评价结果这一单方面进行判断。
5.2、建议
篇10
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有机构成,其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设置体育课程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由于大学生尚处在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身体锻炼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是比较大的,通过设置体育课程,促使学生进行定期体育锻炼,能促进过渡阶段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任务、生活压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沉重,长时间思想上的压迫和束缚,使其精神状态处在昏沉状态,迫切需要得到调节。体育锻炼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健康的、放松精神的有效途径,舒缓其心情,让久经紧绷的心情得到放松,调节学习的状态,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充满活力。
(二)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步入大学以前的学习生活是仅仅围绕着学习的,缺乏体育意识,因此,在步入大学后,很多人会对锻炼缺乏热情———即便是能意识到锻炼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在行动上无法迈出那一步。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滑的重要原因。采取体育锻炼课程化的形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并帮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锻炼学生的思想精神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进行自我身体完善及与他人协作的同时,能逐渐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做好准备,激发学生敢于面对、敢于拼搏、敢于进取、勇于坚持的勇气和毅力,做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规律
大学期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其不同于高中及以前的青少年阶段,也不同于大学之后的青年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处于转型期,一方面,还处在不成熟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也存在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因此,这个时期的体育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艰巨的,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适应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转型。
(一)基础理论和体育实践并重,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体育教学中,实践课所占比例是极大的,因而造成了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理论教学,由此造成了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如今,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以实践为主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尚处在刚从高中走出来的阶段,对一些体育实践中的技能课尚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理论教学必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是适应学生特殊时期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续进行正常的实践工作做好铺垫。通过基础理论教学,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概念、注意事项、基本常识进行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的重视度。同时,在基本的理论教学学习之后,为了更有效的巩固理论知识,应循序渐进采用适当的体育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状态下,利用有限资源,积极参与锻炼,对所学理论进行巩固,加深体育锻炼项目的印象,提高锻炼意识。
(二)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
由于大学阶段学生在身体、心理上都处在不稳定的转型期,因此,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大学期间体育课程的开设一般是3年,即大一、大二、大三,由于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这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大一阶段处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刚刚脱离高中“纯理论学习”的时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同时体育实践能力上尚有提高,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夯实理论基础的阶段。大二阶段,学生已在理论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实践上尚未有成熟的思想,因此这一阶段应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开设一部分较容易的实践课程,如中长跑、跳、单双杠,等等。大三阶段,应该说学生已经是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选择适当难度的体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培养,如游泳、障碍、攀岩等。以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方式的体育培养,以在体育教学上实现连贯性,同时实现教学目标。
三、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