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范文
时间:2023-04-04 01:2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空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合理布局;空间规划;元素
1 商业空间的类型及其特点
1.1 专业商店
也可称为专营店,它是各个行业中经营与本行业有关的商店形式,并不是品牌店就是专卖店,它存在于商业步行街内、商场百货、购物广场内,随着时代的进步专卖店也越来越细化了。
1.2 百货商店
它经营的范围非常广,如鞋帽、服饰、珠宝、化妆品等,它是由大建筑物构成,根据自己经营的门店类型进行布置,分隔自己的销售区。
1.3 购物中心
是指将多个建筑物组合、联系到一起的商业设施,大型的开发场地设有停车场、绿化广场、百货商店等。
2 商业环境的空间设计
2.1 商业空间的规划
商业空间规划可分为室内空间的平面规划、室内空间的流线关系、空间立面规划、装饰物的点缀。
(1)平面规划。是指在充分了解建筑结构、使用性质、规模的前提下对室内空间的规划和安排。关于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功能分区而言,平面规划是在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展开的设计,性质不同其功能分区也有所差异。[1]在设计师进行初步设计规划的时候需要将原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分清空间主次,主要的位置布置主要的空间,次要的位置布置次要空间,在功能分区划分上要避免相互打扰,同时又要相互联系紧密,使主次空间各尽其职。
除了我们对平面图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外,还要对流线组织进行合理的分析,流线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业空间的使用质量,商业空间的流线设置是复杂多变的,使用性质功能的不同其流线规划也各不相同。
(2)立面规划。它是指围合平面区域的垂直于立面空间的界面。例如,商场里的墙面、梁柱、立体的家具装饰等,立面空间是在建筑空间前提下所创作的空间规划,设计师在充分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平面布置规划最大限度的利用垂直空间。此外,立面空间也是风格要素的体现所在。
2.2 商业空间的内部分隔
商业空间内部分隔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同的使用功能,在空间的平面与垂直方面进行联系并且分隔,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空间需要。分隔除了以功能划分为依据意外,同样如形式、组织、比例等方面也可以进行分隔。[2]
2.3 商业空间的过渡和引导
是对消费者进入主要商业空间而设置的过渡、渐进的空间。例如,娱乐场所、酒吧、休闲场所等为不让强烈的光线对比而对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急剧变化的感受而在入口、休息等候区都设立了减弱光线的过渡空间。
2.4 商业空间的序列
消费群体会在商业空间活动每个环节进行参与过程,活动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例如,在商场购物时,首先要了解该商品,然后试穿,接着比较选择,最后完成购买。这样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有序设计的安排。设计师可在有限的空间对商品层次、过程进行设计增减,为经销商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3 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元素
3.1 界面
(1)界面的概念。它是指室内的围合体,是设计师设计的重点,界面不止具有功能性也具有结构性。它是设计师创达设计思维的载体,关系到设计方案能否采纳和能否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2)顶面。顶面作为围合空间的上方,其作用和影响大于地面铺装的效果,其中天花处理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墙面。是垂直于平面区域的立面造型,是视线的焦点,其中墙面设计包括墙面的形态、墙面的材料等
(4)地面。地面是人们进入商业空间最先感知到的界面,需要注意的是地面的设计材料的使用要与整体空间有一定的功能联系。地面设计可划分领域,形成独立的界面空间,同时是空间流线的承载体,起到导向作用。
3.2 色彩
色彩是构成形态的三大要素之一,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效果是直观的,例如,故宫的颜色多用黄色给人以庄严、厚重的感觉,而现代的设计则多用玻璃幕墙给人以轻盈现代的感觉。[3]色彩是最容易被感知的要素,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好的搭配,因而我们在进行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时更加注重色彩对比和调和,相辅相成的作用。
3.3 材质
材料就像是商业空间的外衣,通过材料的装扮展现出不同的表情。要求我们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要对所做的材质的特性和使用效果熟知掌握。
(1)木材。木材在商业空间中常被使用、应用广泛,其优点是强度高、延展性好、易加工,可应用于墙板的内侧隐藏施工,也可以到外部给人以亲和的心理感受,但也具有易变形、易燃等缺点。
(2)石材。它的种类有很多,装饰造型也各有各的特点,石材可分为大理石、花岗岩等,多根据应用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石材,其中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抛光和毛面两种类型,前者表面光滑多应用于地面或墙面,而后者质地粗糙多应用外立面。[4]
(3)陶瓷。陶瓷在商业空间中常常被应用,其中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釉面砖、抛光砖、仿古砖等,它的耐磨性能和清洁度要比石材要高,其纹理可以仿壁纸、木材等装饰材料。[5]
(4)壁纸与织物。人类天生就对弱软温暖的事物产生好感,而壁纸和织物具有柔软、舒适独特的特点,它可以用于商业空间设计中可柔化空间氛围,可大面积的粘贴于墙面或顶面中,以营造温馨的气氛。可根据空间设计的风格定义壁纸或织物的样式。
3.4 绿化
热爱自然是人的天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以调节改善商业空间的气候,降低室内的噪音以成商业空间吸引消费者的普遍选择。
(1)绿化的作用。绿色清新的环境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力,融化了建筑装饰的空间形态。同时绿色植物可作为软装饰进行空间分隔,较容易吸引眼球并起到装饰的效果。
(2)绿化的布置方式。其中装饰方式有许多中例如在重要区域展示绿色植物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增添其活力。还有在一些阳角阴角出布置绿色植物以起到柔化空间点缀空间的作用。还可将绿植悬挂于高出,营造空间层次错落的感觉,以减弱生硬感。
4 结语
商业空间是一座城市中最能直接反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应用于商业建筑空间的内部设计,例如商场、餐饮、专卖店等这种内部建筑空间。同时商业空间也更加注意人的参与体验,更加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轻松的消费环境,在我们今后的设计中更应具有创新点。作为当今时代的设计人员我们更应考虑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和时代的变化,为消费者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商业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袁元.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围与透”[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
[3] 马清运.商都――商业刷新都市[J].装饰,2005(02).
[4] 梅舍(瑞士).商业空间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篇2
一、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意义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既包括商场、专卖店的展示设计,又包括餐饮空间、娱乐空间等的展示设计。如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空间展示设计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现状,因此设计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知识和能力,从而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展示空间。
二、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作用和特点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是展示设计的一个分支,为了起到刺激和引导消费的作用,利用各种艺术方法,完成商品交易,使商品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展示设计的真实性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想实现商品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运用各种艺术方法吸引顾客,必须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设计。但一切设计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旦传达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欺骗了消费者,就会失去信誉,违背职业道德,进而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恶劣的影响,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2.时代感和民族风格
商品在一定程度下会反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展示设计也必然会与之共同进步,因此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注重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时代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民族风格。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风格需要不同的设计,因此展示设计也必然是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
3.直觉审美效应
消费者对商业空间中的展示物品的喜恶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消费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在设计中至关重要。快速审美实际上就是消费者见到商品后的第一感觉,这种直觉的感受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发展。
四、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发展特点
1.营销方式设计理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传统的购物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导致营销方式向两个方向转变,即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购物”和在长时间内的“娱乐购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相继出现了更为便捷的“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多种购物方式。这些购物形式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为消费者节省了较多的时间。
2.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改变
商店内空间主要有“买方空间”和“卖方空间”两部分。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以卖方空间为主,顾客通道和活动空间狭窄,造成人流密集,大大削弱了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现代商店空间设计,已经将这种营销方式改变,在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方面都强调其通透性和灵活性,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和休息空间,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理念。
3.注重文化理念和品牌形象的策划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商业发展的关键,商家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文化素质、知识、技能等与商业发展密不可分。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家注重品牌效应,对品牌形象的发展与传播十分重视,品牌形象规划体系也日益完善。
4.注重商品陈列的艺术性
商品陈列的艺术性在品牌营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影响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心理因素。将艺术美的刑事法则广泛应用于商品陈列,依照色彩、规划、造型灯的有序排列,构成富有秩序美感并且容易识别的陈列空间。
5.注重设计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
篇3
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而言都不可或缺的具有大型的商业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需要。以现代商业建筑空间的设立来说,就是人们购物的乐园,它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期望。从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应用来看,作为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应用型空间已获得人们不同于以往的广泛关注。在当下,大型城市购物商场空间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规模化、综合化起来,“简约”在商业空间环境中的理念应用也随着时代的步伐相融合、创新!尤其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物质与精神需求意识的不断提高、品牌战略的市场化等因素不断影响着现代商业空间内部环境在功能划分、组织引导、设计形式等方面上的定位,该如何更好的满足人们从娱乐休闲到购物的不同需要,笔者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分析的内容需进一步商榷。
1.为何提出“简约”设计。
“简约”是简洁精练,单纯明快,形少意多。简约不是简单,其“简单”的本义是不复杂、单纯、平凡。而“简约”是简洁、大方、精致,是形容一种层次的升华。近年来,人们对物质需求、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提升,对每个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多数情况下,如今的商业空间在设计之初对内部空间结构设计方面更多得考虑商业和市场价值的布局整合,在人与空间关系的感受方面而言则缺少进一步思考。例如:有很多人反映进入某些大型商场后失去了方向感,对自身的位置信息不够敏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人们都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逃生!根据事实调查后证明,这种现象的确是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或许因通行空间没有秩序;商场内部各类商业品牌专营店装修材料及风格不统一;室内指示标识不突显;室内色彩繁多等等因素造成的;归结回来发现这与人的视域感受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设计中需考虑“简约”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满足功能与审美的需要。
2.“简约”设计在商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根据建筑空间的格局形态,在设计中为了能更好地明确、解决与简化空间中的表现内容,利用视觉点位的设计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点位在空间环境中的展现效果,以烘托商场空间环境与品牌形象的融合统一性。为了在不破坏整体形态观念的基础上,使其商业空间的内部装修设计多以“简约”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使其不同商业品牌专营店在商场统一、整体的格局设计中体现自我品牌的价值。对于我国商场建筑内部结构像“网”一样的空间环境设计,应参见国外商业空间的设计,其“动线”的设计非常明晰,进入的人很容易在通行空间的简约、空间关系的简约、装修材料的简约以感受空间的连贯性、通行性、标识性、和利用性,以获得一种“便利”性。正式这种“便利”性使得空间关系间的和谐性增强,人们在内部格局中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
二、商业空间设计的现状分析现
如今的商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迈入了新的篇章,各种商品汇集于此,以实现产品的最大利润。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的城市中相续建立和改建了一些高、中端的大型商业空间,其内部空间环境以简约、明快、时尚的整体设计风格,为城市形象注入了一股时代的潮流气息。另外,对新材料的使用更趋向于科技含量高,更加环保的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商业空间环境的使用需求和品质也与以往不一样,这也对商业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多种商业内容的融入也相应增加了商业面积的使用率。现如今的商业建筑外形设计较前更为简洁、时尚,并且巧妙的运用新型建材,将点、线、面元素统一的进行设计整合,其精简的造型形态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1.国内商业空间设计的考察分析。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地区出现了很多大型综合类商业空间,例如超市、购物广场、全国品牌连锁商场等。由于我国城市开发建设的规划需求,商业空间也由单一的卖场转变并融入了更多的功能性设计需求,即吃、喝、玩、乐、购物、居住于一体的多元化商业综合体。如我国的万达购物广场、恒隆购物广场、银座商城等。随着近年来吸取和借鉴国际商业空间设计的优秀成果,将新技术、新观念融入国内商业空间设计之中。在表现形式、功能强化、品牌形象、动线组织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设计体系。将一个有机的动态集合体,以我国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创造可持续的空间,并且将自然元素和文化完美地融入到符合中国文化生活的商业空间中,进一步优化了周围的人流循环模式。
2.国际商业空间设计的考察分析。
国际商业空间的设计起步较早,以欧美国家为代表。其设计强调功能的实用性,品牌的植入性,空间的简约性,色彩的应用性,风格的统一性等,将建筑空间的格局配设用理念和造型手法进行商业空间的“简约”设计。例如沃尔玛超市、宜家家居等。
3.国内外优缺点比较分析。
就国内与国际在商业空间设计上优、缺点而言,由于地域环境、文化教育、审美观念、消费意识、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有一定的差异,两者在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同样有着相应的差别。尤其在内部空间设计形式、功能划分、组织引导等方面的把握程度;在整体格局的设计及风格理念上的把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资料观察和分析,国际商业空间的设计多以人性化、多元化的设计思路,以简约的空间表现形式来展现简洁、大方、明快的设计主线,其动线的组织安排合理有序,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尺寸设计要求。
三、商业空间“简约”设计的具体应用
以往的商业空间设计多采用围合、传统且形式单一的设计方式,将不同的元素融入其中。如今的设计考虑到产品色彩、规格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应考虑人与环境物体之间、形式与功能之间的从属关系。对于内部空间在通行性与利用性方面,应打破传统的风格,运用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突出心意和个性,增强其空间的识别性和空间的利用性,以营造一种更为亲切、随意、舒适的空间感,使其建立具有开放性和通透性的系统应用。
1.空间关系的简约与利用性。在现代设计意识下,所产生的繁琐、复杂设计应予以简化;追求简单和自然的设计经过简约主义的诠释而焕然一新,形成当今流行的简约人性化空间。
(1)空间关系简约必要性。
简约是一种感受,现代设计追求的是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和灵活性,符合人们的感受需要。其选材用料上不在局限,而是运用范围更为经济、环保、耐用的型材,如玻璃、铝材及合成材料等。并且巧妙地将材料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考虑在设计体系里面,以获得新颖的空间效果,简化装饰,以接近人们的生活需要。
(2)利用性与简约设计的关系。
商业空间的利用性是功能组织最大功效的表现。利用性设计即利用空间原有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装饰设计。各界面包装与装饰的设计都是运用统一整体的装饰材料进行,这样可以统一划分,视觉导向更为明晰,层次空间感强。
2.通行空间的简约与标识性。
由于商业空间本身区域庞大,加上内部层区错综复杂,不少商场内的标识导向设施常常是不够醒目的,甚至是不准确的,根本无法给在其间活动的人们提供明确的指示。设计方面应采用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巧妙地运用点、线、面相组合,将空间各界面设计整体统一的结合在一起,空间富有整体层次感。除此以外,在简约的空间设计中,可在较为宽裕的主要通行空间里设置现代科技性强、简约风格化的双向手扶式自动人行道,可起到引导、明确位置的功能性。通过这种设计,可高效利用空间引导顾客,实现通行的节能运行。
四、小结
篇4
关键词:唐长安城;商业空间;货物流通;交流场所
商业空间指的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这一空间除了具有物资交换、货物流通的作用以外,也是市民百姓公共交往、信息交流的场所。唐中期以后的商业活动渐渐由市延伸到坊,一些里坊内开设了手工业店、旅馆、店铺。但有唐一代,长安城的东市、西市是最重要的商业空间。
《周礼・考工记》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唐长安城的市场摒弃了“面朝后市”的旧传统,沿用了以前朝代的集中市制,市场主要是东市和西市。东西市的位置非常适中,无论是南部还是北部的居民去商市都很方便。另外,东市、西市正好位于金光门、春明门这条东西主干大街的南边,这条大街非常重要,可以通往城外各地。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东市、西市交通相当便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唐代商市发展更趋于成熟,在设置上不仅顾及行业发展,而且兼顾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另外,唐代东市和西市还被作为行刑之地,也就是古代所谓的弃市。比如在穆宗时期“九月戊子朔,浙西大将军王国清谋叛,……同恶二百余人并诛之……道源、道枢、道沦三人,斩于西市”。市并作刑场之用,这是因为在市中人群密集,在此处死犯人,可以对百姓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所以这就成为封建统治者最理想的施刑场所。
《长安志》上记载,“东市南北居二坊之地。东西南北各六百,四面各开二门,定四面街各广百,北街当皇城南之大街,东出春明门,广狭不易于旧,东西及南面三街向内开北广于旧街”。“西市南北尽两坊之地”。“(东市)当中东市局,次东平准局,并隶太府寺”,“(西市)市内有西市局,隶太府寺”。通过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东西两市是封闭的,四面有围墙,四面各两个门,市内部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大街各两条形成井字形,称为东、西、南、北街。井字街中间是市署和平准署。唐高宗时,还设置了常平仓。
除了东市和西市,长安城中也设置过另外一些市场,比如南市、北市、中市、宫市、新市等,但这些市场远远没有东市、西市重要。
长安城东市和西市的行肆非常细密。《长安志》记载:“东市货财220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职聚”,西市“市内店肆如东市之制”。文献记录,唐武宗时“夜三更,(长安)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官私钱物、金银绢药等总烧尽”。
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当时市内按“行”分区的。西市有秤行、麸行、药行、绢行、()辔行、大衣行等,还有酒肆、胡姬酒肆、帛肆、凶肆、油靛店、煎饼团子店、王会师店、应募的善射人、卖药人、贩粥者、烧炭曝布商、卖引子药家、卖钱贯人、卜者、法烛店、食店张家楼等,西市还设有一种代客寄存保管或收购、出售金银财物和珍贵物品的柜坊。
东市有肉行、酒肆、毕罗肆、赁驴人、卖胡琴者、货锦锈彩帛者、琵琶名手、铁行、笔行、凶肆、杂戏、曲内的临路店、鬻坟曲之肆等。
西市和东市相比,西市更为繁荣,这是因为朱雀街西人口多,流动人口也多,西市离西边城门金光门很近,所以经由丝绸之路来长安的外国商人和西域商人,首先落脚西市,因此聚集了大量西域商人和外国商人的西市,贸易状况更盛。西市的繁荣,反映在开渠潴池以解决运输和用水的问题上,西市内有支分永安渠以为放生池的支渠。
唐初规定,商业活动只能白天进行,但是随着商业的日益发展,限制在白天的商业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要求,长安城内出现了“夜市”,如“(崇仁坊北街)昼夜喧呼,灯火不绝”。“贞元末,有布衣于长安中游酒肆……至夜,多酣醉而归旅舍。”虽然唐时有规定“两京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各听用寻常一样偏铺”,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市中很多店铺扩建了偏铺。唐中期以后,一些里坊内开设了店铺、旅馆,也就是说商业活动已经延伸至坊区,方便了居民生活的需要。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东、西市外的商业点的分布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朱雀街东的多,朱雀街西的少;长安城南部四排坊的商业点少。其次,两市四周各坊及皇城附近各坊,商业点分布得多。再次,临交通大街、城门内外附近商业点分布得多。
这些商业点分布特点与下列因素有关。第一,长安城的南部地区都是人口稀少的“围外”之地。《长安志》记载:“自朱雀门南第六横街以南,率无居人第宅(注:自兴善寺以南四坊,东西尽郭,虽时有居者,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第二,政治中心东移。皇帝居住的宫殿从太极宫转移到大明宫,那么官僚贵族也会把住宅选在城东,而且诸道进奏院也多集中在平康坊、崇仁坊、胜业坊等,如四川齐州进奏院在务本坊、兴元坊进奏院在崇义坊、镇州进奏院在长兴坊、东都等地进奏院在崇仁坊、同华河中等地进奏院在平康坊、宁东川等进奏院在宣阳坊、陕府郑滑进奏院在胜业坊、东平进奏院在道政坊十字街东、金州进奏院在靖恭坊等。平康坊和崇仁坊靠近皇城景风门,是举子选人进京的首选住地。文献记载:“(崇仁坊)与尚书省选院最相近,又与东市相连接,选人京城无第宅者,多停憩此。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头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平康坊是妓聚集的地方,可谓“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所以,以崇仁坊、平康坊、东市为核心,就形成了繁华商业娱乐区。第三,临交通大街和城门的里坊有着交通上的优势。崇仁、胜业、平康、道政、新昌、宣平、善和、兴道、务本等坊,基本在金光门――春明门大街两侧,常乐、道政靠近春明门,宣平、新昌、靖恭等坊临延兴门,因而这些坊的商业点就分布得多。延寿坊西临西市,北临宽阔的金光门大街,与皇城隔街相望,因而也相当繁盛,被“推为繁华之最”。金光门――春明门大街是长安城贯通东西的主要街道,东西连接关东、陇西两大经济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城门是城市的出入交通之所,因而东、西郭城的六座城门外附近有店肆,德宗避朱,僖宗避黄巢,皆由西城的开远门出。人们(甚至皇帝)送别离开长安城的亲友时常会到东城门,城东门一向在诸城门中非常重要,从《诗经》中的《出其东门》《东门之》《东门之杨》《东门之》《东门之池》等内容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如裴度赴蔡州,敕神军三百人卫从,宪宗御通化门劳遣之,度望门再拜,衔涕而辞;李义琰致仕归东都,公卿饯于通化门外;“(中宗)亲送朔方军总管、韩国公张仁愿于通化门外,上制序赋”等。
唐长安城继承汉魏以来集中坊市制的传统制度,并达到了坊市制的顶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唐以后,封闭的坊市制逐渐从极致到松动。但有唐一代,长安城的商业活动基本仍被限制在东市和西市内,这是由于都城政治对经济发展有强大的制约作用造成的。
参考文献:
[1](清)徐松,撰.唐两京城坊考[M].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篇5
关键词:商业空间,地域性,文化,渗透,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商业空间作为一座城市进行商业活动和举办各种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场所。它可以被作为一个城市社会文化的传达基质,有效地展现整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貌。商业空间中景观的设计已经成为完善城市职能、传达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在历史的不断行进过程中,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并经过积累、延续和发扬所形成的物质与文化上的成果。地域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一定的文化发展脉络,并主要依托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得以体现,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文化基础上的稳固、文化形态上的延续以及文化认同上的一致。商业环境在布局、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层次地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社会经济背景,将地域文化有效地渗入到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去,展现城市所特有的形象特征,树立鲜明的景观形象。
对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渗入
人们在进行商业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文化是精神层面最丰富的内容,文化概念和文化因素的引入,能够使人们在进行购物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故事,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能够给一个城市带来其独特的更个韵味,具有文化魅力的商业空间也是一样。商业空间的设计想要通过当地的地域文化来获得创作灵感,就要对当地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深入的理解,了解当地的人们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完全地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而文化内容的渗入也使得商业空间不再是简单的盈利场所,更成为的一个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文化涵养。福州“三坊七巷”就是一个地域文化渗入商业空间中的典型例子,它主要是通过对福州当地传统文化的重现与挖掘,在建筑的设计中突出唐宋建筑特色,整体布局凸显江南小镇的古典韵味,并利用青砖灰瓦等古典建筑建筑材料进行现代化的建筑筑造,将古代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现代的商业空间之中,对当地的古典文化进行的新的诠释。这种文化内涵的融入,为商业空间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对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回应
伴随着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社会中有关于非物质设计的提出,挪威建筑师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精神”理论: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里重点强调了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现状土地上的存在物。《园冶》也曾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所指的就是要合理地利用基地的现状特征,因地制宜,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空间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诸多要素。对于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回应,不仅能够使原有场地的自然特质得到保持和加强,还能够所处空间上的人们得到更强的归属感。在进行商业空间的项目设计时可以从保持原有基地环境特色为切入点,将商业空间的功能布局与原始环境形成有机的结合,强化地理环境特征,充分将基地内的现有的植被、水流、坡地等自然环境元素融入到新的商业空间中去,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形成富有基地特色的景观小品或景观空间。在对于商业建筑及周边景观小品进行设计时,无论在外观、体量、质感还是颜色上都应保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坚持自然至上的原则,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整体空间设计保持与周边景观植被的协调尊重,使空间与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原有地貌的冲击。
对材料的地域性选择
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在实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同时,还应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材料对于当地空间环境的设计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不同的建筑形式上,很容易看出地方材料、自然资源对建筑造成的重大影响。材料尤其是自然材料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很容易地将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交融在一起,体现出地域特征来。例如,在重要的商业廊道空间内选择富有当地特色的植物作为行道树种,或是用特色花卉植物点缀景观小品,都能够够在美化空间环境的同时使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样,在上海新天地商业街区的改造设计中,传统上海石库门的传统建筑材料——清水砖墙被再次利用,在融入现代商业业态的同时也保留了其原有的历史感和老上海底蕴。
对活动空间的地域性展开
商业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当地人的行为习惯而展开的,通过多元化及具有地域性的功能区块的设计,丰富人们的活动体验。在主要步行空间,通过研究当地传统街市的模式及人的行为习惯设计既具有当地特色,且长度适中,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同时在街道的景观营造中融入当地传统园林元素,如在进行江南传统园林城市的商业空间设计时可在商业街道中加入景观水渠的设计,再现江南水乡特色,并在街道上加入若干个景观节点的设计,将当地的历史人物,民间故事等元素融入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使其在成为商业步行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展现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个场所。在商业空间的总体布置上也应结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功能组团,努力在整体空间布置上做到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在符合当地人行为模式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为人们创造一片集商业、休闲、活动、聚会于一体的商业活动空间。将“以人为本”的地域性设计理念贯穿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去,最终实现人与商业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
小结
城市的可识别性以及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归属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而商业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凸显城市特色。结合地域特征所进行下的建筑环境布局、空间设计、将会更为深入地反应城市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商业空间塑造城市形象,成为人们评价一座城市的重要参照物。通过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商业空间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播,使商业空间在设计上既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充满当地人文精神的场地吸引力,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心灵感觉,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联想和回忆。
参考文献
[1]乔峰,孙艳.商业景观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对周庄“钱龙盛世"景观环境的设计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杨婷,季菲菲,吉文丽,王诚吉,樊俊喜,唐胜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
[3]刘廷杰. 后现代的商业空间——体验一种非"短暂"的时尚[J]. 时代建筑. 2005(2)
[4]. 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J].山西建筑,2010(25) .
[5]屠苏莉.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苏州太湖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景观环境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
[6]范建红.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学发展思考[J].高等教育,2010,19(2).
篇6
社区商业空间是社区内独立商铺、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共休憩场所的集合体,是建筑内部空间同城市外部空间的结合点,不仅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居民日常生活、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商业空间在高速发展和演变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与城市交通之间互相干扰等一系列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社区规划模式――开放型社区开始逐渐兴起,打破传统社区边界的禁锢,将城市的道路引入社区之中,与其配套的商业空间也因为引进社区内部的道路而变得更加灵活,因而在与城市交融与互动、交通组织等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的优势,为解决社区商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概念界定
社区商业指的不是位于社区内部的商业,而是把小区作为服务对象的商业。
开放社区是指对住区不进行整体封闭,其主要道路、公共设施等对周边城市开放的住区方式,社区内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开放社区商业是相对于区域商业中心和传统社区商业而言的,在规模大小,服务的商圈范围以及提供的商品种类等方面介于二者之间。
类型分析
商业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可以按照业种(商品的经营对象及商品的种类)、业态(商品的经营方式或商品的销售方式)、流通阶段(商品流通所处的阶段)、流通范围(商品流通的空间范围)等进行分类。
开放社区商业与区域商业中心和传统社区商业的类型比较:
类别 区域商业中心 开放社区商业 传统社区商业
服务对象 本区域以外消费者为主 社区内及过往居民 社区内居民
商业网点设置 一个大型超市、一个大中型百货店、若干专业店、专卖店及有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网点 中型超市、百货店、药店、服装鞋帽、纺织、五金、家电、建材、文化娱乐等网点 连锁超市、便利店、大众化餐饮店、药店、储蓄所等;限制设置大型商业网点
商圈半径 3~5平方公里 1.5~3公里 0.2~0.5公里
到达方式 乘车10~20分钟 乘车5~10分钟 步行5分钟
停车场地 公用汽车、自行车 专用汽车、自行车 自行车
行业配置 商业、饮食、娱乐、体育、文化、公共设施 商业、饮食、文化、娱乐 商业、服务业
(根据“郑州市零售商业网点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绘制)
设计原则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在规划的初期,就要考虑其周边的商业环境,以及地理位置与城市的关系,对其进行前期的调研,使其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合理利用城市中已有和规划中的道路、公共交通系统,和周边的商业系统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开放社区商业空间中的餐饮、娱乐、休闲、教育等设施的设置,都应着眼于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以及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这样不但使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而且使社区商业获得充分的客源保证。
3.1商业设置的定量控制
对开放社区商业的设置,除了要进行前期调研,还要实施定量控制,根据不同的居住规模和商圈半径来确定商业的配置标准。如3~5万人的社区,配置的营业面积不低于2.5万平方米。设置超市、便利店、药店、快餐店、理发店等必备性商业和咖啡屋、酒吧、健身房等辅助娱乐商业。
3.2应对商业空间的生长性与城市的复杂性
开放社区的商业,相对于社区,相对于城市,都属于细胞和肌体的关系。社区的建成,意味着社区商业生长的开始,社区商业的生长包括因为生活的需要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而对社区商业空间进行功能上的完善或方向性的转变。为应对这种转变,通常在商业空间的总体规划和开发经营上采用统一整合管理。不再采用传统社区中“只建不管”的开发模式,由专业的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整个社区商业,区分社区的活动中心、消费中心、管理中心等,实现商业空间的人性化管理。
3.3建筑主体的竖向的空间构成和交通组织
开放社区内建筑的各种功能空间在竖向,即剖面方向上下叠加。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应该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出入口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采取水平分区、垂直分段、独立而不互相干扰的交通流线组织。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规划,将商业空间的地下、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间联系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合理地结合,在主要的不行干道体系下延伸出步行支路,并与室外的休闲空间结合,模糊道路与建筑之间的界限,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形”体系(如图)。
3.4商业街道
3.4.1沿街步行道
开放社区打破边界,将城市街道引入社区内部,产生沿街的人行步道,除了疏导人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为社区商业空间带来新的活力。沿街的人行步道一般设一个方向的侧界面,缺少另一个侧面支持的空间缺少稳定性,所以沿街步行道的另一面一般通过绿化和小品的限定,增强空间的稳定性。 沿街人行步道的长度应当适宜,不应设置多个开口,以保证整个空间形态的完整和人流导向的明确。
3.4.2商业街拐角空间
商业街拐角空间是由建筑侧界面退后而形成的空间,具有很强的交通导向性。不但疏导了道路交汇处大量的人流,在一定程度上将人流引入商业空间内。由于其体量较大,空间感较强,可以加强社区内外居民对社区商业空间的识别。
3.4.3商业内街
社区商业内街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组织空间和营造商业气氛上,它具有两个方向的侧界面,有室内和室外之分。商业内街的合理设计和组织,可以改善商业空间内部流线,使其更为稳定,同时布置合理的休憩设施、空间小品,可以创造高质量的步行活动,在商业空间内部营造出生活气息。
商业内街的入口要设标志物,或者在处理手法上区别于周围的建筑,要利用人行步道的导向性,或者拐角空间的可识别性,与其进行一体化设计。内街的侧界面,不应直接使用高层建筑的侧立面,以免使空间变得压抑。相反的,内街设置过宽时,要在内街上设置分隔。
大部分社区商业建筑为2~3层,高度在8~12米之间,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内的最小宽度应该在8~15米。而开放社区内步行商业街的长度则需要考虑步行者的心理和体力状态,要保持行为活动的连续性,具有吸引力的节点间距应不超过200米。
3.5交通疏导、停车位的布置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内的交通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顾客车行、服务车行、步行交通以及停车空间。在接纳这些人群的同时,要对这些人流进行分类的疏导,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同交通工具的停放问题,安排足够的停车用地和自行车停放点。具体的措施有:结合社区商业入口及广场空间停车;结合地下停车,和社区内部居民的停车场合理结合;在部分车流量少,非主要干道处结合路边停车,这种方式会影响城市交通和景观,因此要做出适当的处理,比如采用绿化分割、港湾式路边停车(停车场低于人行道地面,四周用绿化布置)。对使用公共交通的人群要考虑其换乘的方便。
篇7
关键字: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伦理;光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75-02
在现代商业空间里,照明设计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原因显而易见,它既可以满足购物者对照明环境的视觉生理需求,又可以突出商品,还能完善空间功能、营造空间氛围、强化环境特色、定位场所性质,从而实现商家营销的最终目的。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对照明产品认识程度的提高,商业空间照明设计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与内容,很多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设计产业。由于设计师对商业环境中照明设计的综合考虑不到位,导致各色问题接踵而来。
一、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一)浪费光能源的过度设计
在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一般以人工采光作为塑造商业空间光环境的主要手段。人工采光可利用各种发光的灯具、根据人的需要来主动调节、安排和实现预期的照明效果,这种具有恒常性且可随意处理灯光照明效果的照明方式受到设计师的推崇本无可厚非。可是当人工采光大量滥用、过度设计,甚至成为浪费光能源的重要“元凶”时,就与“绿色照明”的理念格格不入了。
浪费光能源的过度设计在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像是很多专卖店在满足了基础照明、重点照明后,为达到装饰美观等目的,不着边际的修饰,“无节制”地将实际不需要的照明内容push给受众;有些大型的商场在白天自然采光已经足够的情况下,依然闪耀着大量LED装饰灯光,炫耀玩弄着无谓的技巧;有些商店外“表皮”的灯光设计复杂臃肿,不分昼夜地闪烁着;还有一些餐厅、娱乐场所越俎代庖,一味地强调照明的设计感而忽略了空间本身的功能性,导致了功能性与装饰性本末倒置……这些以浮夸装饰为起点,以浪费光能源为终点的过度设计,虽短期内可促销商品,让商家获利。但从社会长远地发展来看,无疑是杀鸡取卵的行为。因为它淡化了人们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夺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二)利用视错觉的欺骗性设计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眼睛也会“欺骗”人。在商业空间照明设计领域,设计师经常利用这种“欺骗”,根据视错觉的原理,把人的经验认知矛盾应用于环境设计中,它不仅能改善空间的缺陷,还能给受众带来使用过程中的特殊体验。其中,借助光源显色性不佳造成颜色的“失真”,美化商品,营造理想的色彩效果的手法较为常见。这种独具魅力的辅助照明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有些设计师却不分场合,不顾商品的种类,将“失真”原理引入商品的重点照明设计中,利用灯光带给人的错觉,夸大商品的信息,或不完全显示商品的信息,或以次充好,欺骗人们的视觉,误导顾客。
肉铺、水果店、农贸市场等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中常常选用红色或橙色暖光来作为重点照明,在光照的影响下,商品的固有色泽出现了偏差,质量一般的商品显得格外新鲜、诱人,甚至是一些快变质商品,也很难发现其质量问题。这主要因为在可见光谱中,红色波长最长,处于可见光的长波极限附近,容易引起注意、兴奋、激动、紧张。但红色光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导致眼睛不善于分辨红色光中细微变化。装饰商品对人的身体没有害处,有关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禁止不能使用,但从设计伦理角度看,把照明设计作为“视觉欺骗”的工具,显然违背了商业伦理中的诚信美德,这种利用视错觉营造理想照明环境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三)无视光污染的不良设计
当今的照明设计已成为塑造商业空间的时尚符号,其炫酷的表现力和生动的感染力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刺激。很多设计师在商业环境设计中,制造多种光特效,把照明设计当成一种广告手段,利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推销商品。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指导,很多商业环境照明设计中光照使用并不合理,由此造成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光污染直接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给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危害。对此,大部分设计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伦理责任,他们对光污染选择了无视,继续进行着这种会造成光污染的不良设计。
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无视光污染的不良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高亮度的户外照明设计,商场、酒店等建筑的外表皮及周边环境装饰了大量闪烁夺目的灯光,“个别商家为在夜间突出其广告,不惜一再加大亮度,有些广告牌的表面照度甚至达到500lx。多余的反射光进入大气层,加剧了光污染”;二、容易造成眩光的室内光源的照明设计,很多设计师为了加强室内光照的对比效果,刻意光源,过多的明亮点光及极端的亮度对比,对人的视网膜极度刺激,可能引起视觉的不舒适和丧失明视度;三、使用彩色光源不合理的照明设计,像舞厅、夜总会这样的娱乐场所常用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烘托气氛,据调查这些光源的紫外线强度远远超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它们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四)推崇“顾客至上”的迎合设计
以人为本,是目前设计行业极为推崇的一种观念。什么样的设计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对于它的解读,众说纷纭。在商业环境设计领域,不少设计师认为推崇“顾客至上”,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的设计即以人为本的设计。在此观念的指引下,他们以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满足顾客各种心理需求为准则来进行商业空间照明设计。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照明环境设计师就营造什么样的照明环境,设计师像溺爱孩子的家长,不加选择地遵从消费者的需求,无底线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欲望,对消费者攀比、虚荣等不健康的心态等闲视之。这种打着“设计为人”的幌子,对消费者需求不加引导的迎合设计,对善恶的判断比较模糊,很可能使人“丧己于物”,沦为物欲的奴隶。它看似“顾客至上”实际是“消费至上”、“利益至上”的一种表现。
对于照明设计师来说,尽快从迎合顾客的心理转变到良性引导顾客的真正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味地迎合顾客,从短期效果看,或许能为商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却是负面的。因为它否认了设计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默许了设计可向商业利益妥协,对恶俗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导致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伦理缺失的因素
尽管设计师应该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责任,但现实生活中种种因素制约了设计师伦理职责的形成,导致了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伦理的缺失,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设计师不计后果,盲目地追求个性,并受经济利益驱使,逃避自己在社会中应承担的伦理责任。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昧着良心,取悦消费者,讨好商家,丧失了道德底线,彻底沦为庸俗商人的同谋。“当代经济社会里,商家成了经济动物,大量设计师成了吹鼓手”,设计成效与经济挂钩,照明设计的目的被简单的理解为刺激消费,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情感设计”等伦理设计观只是商业照明设计中的噱头,在不违背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一旦与商家的经营理念、商业利益产生分歧,就会立即被丢弃。另一方面,部分设计师愿意担负自己的社会伦理职责,但对这一责任缺乏清晰地认识。他们的初衷虽好,却往往事与愿违,无意之中导致了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诸多伦理问题的生成。如有些设计师对责任的对象认识不清,将对自然、社会所负的责任异化为对商家、消费者所付的责任。有些设计师则过于理想化,他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把设计伦理观念照搬照抄到实际的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从事“绿色照明设计”的代价是花更多的钱,浪费更多的能源,这种设计或损害商家的利益,或不能直接为商家带来经济效益,一般很难被采纳,设计师的社会伦理责任难以体现。还有一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设计师,他们有着一定的伦理自觉,但缺乏照明方面专业知识的指导,想顾及自然、社会、商家、消费者等各方利益,却不知如何下手。
三、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伦理缺失的解决方案
(一)使伦理观念成为设计师的自觉意识
面对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伦理缺失的情况,设计师要坚守住自己的职业操守,勇于担负起社会伦理责任,将设计的伦理性思考作为其行动的准则和指向,从自身切实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个体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深度,综合思考设计的问题,避免设计上的短视行为和短期效益,全方位地考虑设计的最终效果,理性自觉地培养伦理德性,使伦理观念成为个体的自觉意识。
(二)培养新型的照明设计师
照明设计师的角色介于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电气工程师之间,他们借助于自己对光和空间的理解,将复杂的照明技术和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丰富的视觉意象融合起来,提升每一个项目的舒适性、功能性、美观和价值感。新型的照明设计师不仅需要有如此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修养,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从设计伦理角度出发来思考照明设计的方向与目的,同时能以照明设计为媒,担当起正确价值观引导人的角色,倡导环保意识,绿色消费,引导“绿色资本家”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获得利润。
(三)用设计解决伦理问题
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的伦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设计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与落脚点在于设计。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照明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建筑师的意图,在设计中尽可能多的采用自然光,这不仅对使用者的身心有益,还能避免浪费污染等社会问题,最重要的是能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理念,潜移默化的引导受众的良性心理需求。使用人工采光设计时,需秉承适度、安全、诚信、环保等原则,可选择高新科技的成果,像是Isometrix照明设计公司生产的“Colourwash”环保可调色灯具,可以随时根据季节的变换和心情的变化改变住宅的色调,这类的灯具可大量应用于商业环境照明设计中。
四、结语
伦理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杠杆之一,是从概念角度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在商业空间照明设计的评判标准中引入伦理学考量,要求照明设计师以伦理作为自己的底线,以“良心”为准绳,本着对商家、消费者、社会、自然、人类未来负责的态度,在商业空间照明设计中兼顾伦理与需求,建构真善美的和谐伦理观。这不仅能使照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其设计的社会影响力,重视设计对人性塑造所能达到的高度,还能为照明设计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方向,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杭间,曹小欧.设计的伦理学视野[J].美术家.2004,21(3):4-6.
[2][英]沙伦·麦克法兰编著.张海峰译.照明设计与空间效果[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7第一版.
篇8
关键词:商业;室内空间;装饰设计
一 创造舒适的室内购物环境
为了增加购物环境的吸引力,首先应当创造宜人的室内物理环境。目前很多商业建筑都装置了空调,形成了理想的人工小气候,使顾客一年四季都感到温度适宜,四季如春,大大提高了商场的吸引力。
目前,在大城市中自动扶梯已很普及,个别商店甚至还设有景观电梯,这些物质设施都有助于形成舒适的室内环境,既为年老体弱者解决了登高的不便,又更增加了商店的吸引力。此外,新改建的商业建筑对室内层高间题亦较重视,尽量避免因层高过低而产生的压抑感,使顾客能在高畅的购物环境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舒畅感。有些商店还不惜牺牲若干营业面积,在店堂内设置了座具,点缀以绿化及建筑小品,使顾客有消除疲劳或谈笑交谊的场所。
二 商业空间装饰的手法
通过优美的环境,能够促进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同时日新月异消费文化的发展,经营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又使这种商业环境能够得到更高级的进步,这是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一个完美的结合,因此说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不仅涉及到物理环境、空间环境、视觉环境、而且文化环境、智能环境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1)动线设计
动线设计应该说是商业空间设计的核心,商业空间是流动的空间,如何让进到空间的人,在移动时感到舒服,没有障碍物,不易迷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动线布置的方式有棋盘格状、放射状、树状、单一回环曲线状。
(2)中庭设计
中庭是大型商场的公众活动空间。它对于活跃空间气氛,组织和丰富空间层次,调节空气流通,提升整个商场的空间质量和档次,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中庭可以浏览商场的各种广告牌,来往的人流,整个商场尽收眼底,视觉上变得轻松和休闲,丰富了商业的气氛。中庭属于公共空间,不属于任一承租户,因而可依购物中心开发者的需求做完整而不受干扰的规划,可以有效而强烈经营购物中心整体的企业形象,塑造商场的整体形象。在目前的大型商场建筑和装饰设计中,不论是中庭,还是前庭,都被尽量用作消费者的休闲广场,同时也是向市民展示业主爱心,展示商业企业文化的良好舞台,形成商场的“广场文化”。面对市场变化,商家们也开始注重以人为本,吸收文化养分,提高企业内涵,美化企业形象,从此来营造一个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文明经商的文化氛围。
(3)店面设计
店面设计在反映商业建筑显示购物场所、具有招揽顾客的共性之外,对不同商店的行业特性和经营特色也应尽量在店面设计中有所体现。例如外部造型相对封闭,立面用材,精致高雅,以小面积高照度的橱窗和窄小的入口来体现珠宝首饰店商品的珍稀贵重。又如立面外形通透明亮,以大面积落地玻璃橱窗展示新潮服饰,同时,透过橱窗呈现店内开架的各款衣着,显示服装专卖店的个性。
店面设计与装修应仔细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构架,充分利用原有构架作为店面外装修的支承和连接依托,使店面外观造型与建筑结构整体有牢固的连系,外观造型在技术构成上合理可行。店面外装修与房屋结构基本构架的依附连接关系,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原有结构梁、柱、承重外墙上刷以外装饰涂料或贴以外装饰面材,基本保持原有构架的构成造型;另一种是把原有构架仅作为外装饰和支承依附点,店面装饰造型则可根据商店经营特征、所需氛围较为灵活地设计,后者的店面装饰犹如在基本构架上“穿一件外衣”,为今后更新时仍留有余地,但须解决好构架与材料之间连接的构造问题。
(4)配套设施的设计
在大型购物中心商场里面配套的设施主要指卫生间、停车场、广场、办公室以及商场里面的艺术等等。在这些配套设施当中,要对整个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元素加以提炼,并利用到配套设施上,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5)商业灯光设计
如今各种霓虹灯、广告灯箱、电子显示屏、投射灯、流行的透明式橱窗等设施共同组成了商业街绚丽多姿的夜市景观。当你在繁华的购物街道漫步时,一大片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投射灯把一切渲染得美丽无比,在各式灯光的映照下,琳琅满目的商品透过明亮的玻璃一览无遗地展现在眼前。这飞红流翠、五彩缤纷的形象早已成为现代商业城的象征。
在商业灯光设计当中,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基本照明;二是特殊照明;三是装饰照明。基本照明解决照明的问题,特殊照明是商品照明,就是通过光线打到商品上,突出商品的特质,吸引顾客注意商品,这样使得人们对商品有一个强的购买力。装饰照明是给出一种效果,烘托商业的气氛。这三种照明要合理的配合,在视觉上增加商场空间的层次,从而引发消费者购买力。
三 结语
世界商业建筑的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商业建筑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新设备、新设施层出不穷,它们不但有利于商店节约人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而且对商业建筑的内部布置亦有很大影响。
篇9
关键词:商业;展示;设计;特点
商业展示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要因素,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专卖店、饭店、商务休闲酒吧、迪厅、美容美发厅等,是实现商品交换、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体验商品经济的前沿阵地,其五光十色、鳞次栉比的特色,以形、色、声、光组成适应人们各感觉机能的愉悦空间。发展至今,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概括为如下特点。
一 真实性
商业展示设计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招徕顾客,就必须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标新立异的审美形象。与此同时,商业展示设计又必须注重审美创造的真实性,即所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能夸大其词、虚张声势。否则就会失去信誉,违背职业道德,造成消费者心理上的不信任感和憎恶感。强调真实性,并没否定表现手法的丰富性。相反,为了激发人们的情感,调动购买欲望,必须重视表现手法的独特性、丰富性和新奇感。
二 时代性
商品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它体现着历史的演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媒介的展示设计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地讲,现代商业展示设计就是运用人类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商业管理手段,利用工业化社会大生产所带来的物质便利条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的展示,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来完成属于商业范畴的媒介策划,进而以崭新的商品观念去改变顾客的购物心理,使消费者在展示形式的感化之下,对商品进行有机的选择。实践证明,较为成功的设计往往具有高强度的刺激感或标新立异的形式感,与高技术和高情感相适应,从而引起人们的美感。缺乏时代感的设计则缺乏视觉冲击力,因而不易吸引人,不为人们所注意。
三 环境美
商业展示主要是诉诸于人的视觉、听觉感受,它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构成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充分强调其环境观念。商业展示设计是存在于人与环境这个大系统之中的,因此,在详细设计时必须从整体空间出发进行综合设计,要依据所处环境的色彩、建筑、道路和气候特点入行综合考虑,这在店面展示、霓虹灯、招贴广告、电子显示广告设计中尤为重要。从城市规划及环境美的要求出发,应对其设计提出统一的要求,经过系统地规划,才能形成琳琅满目的繁荣街景。反之,则会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
四 直觉审美效应
人们对商业展示物的观赏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由此,“最短时间与最大信息量”便成了现代商业展示设计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觉审美效应强调的是瞬间观照,是在以往经验、理智的前提条件下,对事物本质内容的直观把握。这种瞬间观照,是审美客体给予主体刺激所引起的情感反映,使主体在想象的过程中丰富了客体形象,并在其心目中留下了对客体的鲜明感受和强烈印象。
五 展示的辅助设施
展示活动所使用的器物是指用以安放、围护、承托、吊挂、张贴展品的器械,如展架、展台、展板、展柜等。现代展示道具设计和选用的原则:首先,以定型的标准化、系列化为主,以特殊设计为辅。其次,以组合式、拆装式为主,便于任意组合,方便包装、运输和储存。第三,结构要坚固耐用、加工方便、安全可靠。第四,造型要简洁,色彩要单纯。
展示道具的造型、色调、规格和尺寸,取决于展示环境的风格、尺度、陈列性质、展品特点以及展示空间的色调等因素。各种新颖的标准化展示道具逐渐取代了传统展示道具。从事展示设计时,应考虑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的系列化道具,少用特殊规格的道具。在展示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展示对象,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辅助设施。如服装的展示,有各种服装专用的模特、胸架、衣架等,这些辅助设施或器械除了采用部分标准化的配件组合外,还应该采用专门设计制作的配件。例如展柜,特别重要的道具,展柜通常有立柜(靠墙陈设)、中心立柜(四面玻璃)、桌柜(上面附有水平或倾斜玻璃罩的平柜)和布景箱等。
六 展示设计的基本规则
展示设计的目的是使看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最有效地接受信息,展示设计就是围绕如何有效地提高展示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的。除了展示环境本身的设计之外,展示对象陈列形式的设计也是展示设计的重要内容。研究人在观赏展示对象时的视觉生理和心理过程至关重要。展示品的集合将形成多种视觉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视觉产生影响。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研究这些共性的特点是我们研究视觉规律的基本出发点。近代对视觉心理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展示设计中。展示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方面的原理,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设计原理和法则。对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以及矩形的运用是最基础的设计视觉元素。使用得当的直线,会具有明确的视觉效果。应用得当的曲线,能丰富整体效果,创造出富于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效果,改变由单纯直线造成的消沉气氛。从几何学的角度看,圆是一个被连续曲线包围的形状,曲线上各点距与该形状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从展示设计的角度看,圆是非常有用的形状,它既可以是实心的盘状,也可以是空心的圆环。三角形或菱锥形的运用,可在展示设计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想象力与对比效果;在构图中,通常将一组不同位置的三角形布置成不对称的三角形组群,以产生丰富而有序的变化。长方形和正方形,不同面积、体积的矩形与立方体的有机组合,可造成无数种变化形式。
商业展示设计所需要的功能,不只是美观,更要考虑对消费者的心理及生理上的积极的影响。现代商业环境多样化,消费者的要求个性化,但是“人”是最基本的,我们应该重视环境设计,用功能性的设计语言来创造现代商业展示空间。
七 结语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结构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由“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转向“消费者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在新形式下,谁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看准消费市场,谁就能获得顾客的信任,并得以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轨道交通在各个城市的大规模兴建,地铁站空间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城市中心改造及更新的特殊意义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同时,地铁商业圈的概念及模式也日趋形成。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已成为我国地铁站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保持和提高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生态与交通环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概念
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是指在城市地铁交通体系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城市中心区上的利用率、挖掘地下空间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在以地铁车站为中心,半径为600米的步行合理区内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所谓步行合理区即是指乘客从地铁车站出发,在合理的步行时间内所达到的距离范围,这个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属于地铁站综合开发的一部分,这种依托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而带动发展起来的商业空间,或直接与站厅相连接、或通过地下步行通道与车站相连,除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空间物理特性外,时效性、便利性及交通可达性是其有别于其它商业空间最明显的特征。
2.地铁站结合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
2.1利用光设计改善地铁站商业空间环境
改变光的射度,照度可以改变空间内色彩的纯度,色相及明度,进而改变空间体量感,调解和改善空间。光甚至可以限定和划分空间。而在营造商业气氛时,更可以使用光源形成的虚空间来改变心理感受,创造环境意境。改变光源来完成环境设计比改变建筑的结构成本低,也更加灵活。而光源创造出的虚空间的可穿透性也是其特别之处。在地铁站商业空间中,需要利用自然光及人造光可以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改善地下空间环境。
2.2 引入自然景观
在地铁站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利用中庭引入自然景观是常用的手法。在中庭等大型节点空间中引入植物,使其形成一定的视觉中心。在通道、门厅、楼梯、台阶、自动扶梯等处适当设置小型盆栽,或在墙面设置攀援类植物,以增添空间趣味性。除此之外,绿色植物还能平衡空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释放负离子清新空气避免人们产生“空调综合症”。
2.3色彩设计
色彩在空间环境设计上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商业空间环境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直接感受到的色彩,人们可以对商业的整体定位,经营特色,种类等做初步的评估。特别是对于非目的性消费的顾客,初步的评估环节尤其重要。同时,在引导人流,增加车站识别性和方向感上,改变色彩较改变空间结构投入少,效果显著。地铁站商业空间的色彩选择原则一是要降低车站空间形态尺度给顾客带来的消极影响,二是要符合地铁网络标识系统的用色,增加可识别性。
2.4 创造戏剧性空间
地铁站地下空间常常封闭,单调给人在心理上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需要营造多样化的空间使地下空间形成宽敞,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可通过把握空间的序列与节奏和强调空间的对比与变化来实现。
空间的序列和节奏对于改变街道型的商业空间单调沉闷的效果非常重要。从入口处的适当地方就可以设置过渡场所,沿人流方向根据人行密度及流量的大小展开一系列大小的序列空间。这样可以加强空间的节奏感,并在空间节点形成空间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2.5 合理的面积配比
营业面积是指商铺(商场)实际可供出租面积以及休息厅面积。交通面积包含行人过道、机动车道、楼梯和电梯面积。辅助面积主要指仓库和机房。地铁站商业空间设计中要把握好这三种面积的比例配比需要协调商业租金收益和保障商业空间环境品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交通面积被商业面积过多挤占不仅影响人流流通率还有安全隐患。
3.开发实例
3.1上海
上海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开发进程相对其他城市较早,并注意了地铁建设与站点周边环境的分期开发相结合,在主要车站附近都进行了商业化开发规划。从1985年起至今,上海人民广场形成了一个包括3座地铁站、3座地下商场、1座地下停车场大型地下建、构筑物群,由此产生了内地第一个地下商城型商业。截至目前,上海己形成的主要地铁商城基本情况如下表1。
表1上海主要地铁商城基本情况统计表
3.2现状分析
表2上海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概况
通过调研资料分析,上海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类型比较丰富,但立体化的纵向复合开发不多。除科技馆站外,其它站点均位于商业核心区、商务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的老城区。
4.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步,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轨道交通
以其高速,大运送量及低碳环保等特点成为了解决地面交通问题的首选,除了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地铁交通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地铁运输带来的巨大客流量成为了潜在的商流。在地铁站厅内可以开设商城,也可以通过地铁口和地上商业的有机结合,使地下与地上的商业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地铁站商业综合体,从而带动该区域商圈的发展。实现政府,公众及开发商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钱七虎,陈志龙,王玉北,刘宏.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39